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2024-05-14

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精选4篇)

篇1: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潍城食药监„2012‟15号

关于印发潍城区药品流通领域集中

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稽查队、相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全国、全省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电视会议精神,加强药品市场监管,推进全区药品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根据省市各级在药品流通领域开展集中整治的部署,结合我局“双百行动”实施方案的安排,现制定潍城区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潍城区药品流通领域集中

一、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当前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药品经营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使药品经营秩序持续好转,药品不断提高,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二、工作重点

1、重点整治内容 药品生产企业:

(1)企业未严格按照处方和工艺规程进行生产,物料平衡存在问题,或生产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

(2)企业擅自接受药品委托加工或存在出租厂房设备行为;(3)企业原料来源把关不严,以化工原料代替经批准的原料药,以质量低劣药材代替合格药材,购买质量无法保证的提取物生产制剂的行为。

药品批发企业:

(1)对购销方资质审查不严格的行为;

(2)“走票”、“挂靠”等出租、转让证照的违法行为;(3)企业对购销票据、记录和库存药品的审核不严格,购销资金和票据流向不一致,增值税票与购销记录、药品实物不一致;

(4)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私设仓库;(5)未经许可私自变更经营地址及仓库。药品零售企业:

(1)进货来源把关不严,从非法渠道进货;(2)未按要求销售处方药、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产品的销售去向不清;

(3)购进资质档案不全,超方式、超范围经营;

(4)购销票据与实物不符,记录不真实。

2、重点企业

(1)近两年受过行政处罚的或近一个时期有群众举报的;

(2)未按规定进行GSP认证或管理基础薄弱且曾存在违反药品GSP行为的;

(3)2009年以来新开办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及其门店,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的零售药店;

(4)曾涉及购销假药案件和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流弊案件的;

(5)外购原料药用于制剂生产的。3.检查要点: 药品批发环节:

(1)购销药品票、账、货、款相符情况。主要检查增值税发票及所附销售货物清单、随货同行是否真实一致;在进货、验收、储存、销售等几个环节上,检查增值税票与购销记录、药品实物是否一致;购销付款的单位、金额与购销票据载明的单位、金额是否相符;付款是否有付到个人账户行为;必要时可以进行延伸检查;

(2)购销资质审核情况。主要检查企业购货渠道资质是否按程序严格审核,是否有效,资质与票据、记录显示的名称是否一致;

(3)企业库房使用和管理情况。应重点检查库房地址、面积是否与批准的一致,库存的品种与票、账是否相符;是否按药品储存要求存放;销售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是否留存运输凭证以及收货单位确认记录;

(4)企业从事购销业务人员资格符合性。主要检查采购和销售人员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和保险、工资的缴纳和支付情况是否正常。

药品零售环节:

(1)进货渠道符合情况。主要检查购货渠道资质是否完整有效;对购进的药品的价格明显低于正常市场价格的进货渠道重点核查,是否存在从非法渠道采购行为;

(2)药品销售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主要检查检查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药品是否凭处方销售;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销售去向是否清晰、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超方式、超范围经营行为等情况;

(3)药品采购管理中票、账、货符合情况。主要检查购销票据与实物是否相符,购销票据与记录是否一致以及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是否存在现金付款情况。

三、工作步骤

此次集中整治行动,分为宣传发动、自查自纠、集中检查三个阶段开展,到今年6月底前结束。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中旬前完成)。区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进行宣传发动、动员部署。

(二)企业自查自纠阶段(3月底前完成)。全区所有药品经营企业均要对照上述要求进行认真自查自纠。药品经营4

企业的自查自纠报告于3月31日前上报区局市场科。

(三)集中检查阶段(3月初-5月底完成)。各稽查队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可与企业自查交叉进行,覆盖面要达到100%。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抓好落实。本次专项行动作为今年药品监管的重点工作,要切实加强对专项行动的领导,按照“网格化监管”分工要求建立药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对集中整治行动进行全面部署,狠抓薄弱环节,强化监管责任,确保抓出实效。

(二)依法办案,突出重点严肃处理。对集中整治中查出的违法违规企业,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对已查证属实出租转让证照票据经营假药或者造成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流弊的、明知渠道不清或手续不全仍然购销假药的药品经营企业,一律依法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对销售假药的药品经营企业,一律予以公开曝光;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涉嫌增值税票据造假的,一律移交税务部门核实。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等媒体,及时宣传整治成效,曝光一批大案要案。广泛发动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 积极参与整治行动,认

真开展自查自纠,积极配合监督检查。畅通举报渠道,注重发动和借助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声势,不断扩大整治成效。

主题词:药品 流通领域 集中整治 通知

报: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潍城区分局 2012年3月26日印发

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潍城区分局 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全区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经研究,成立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潍城区分局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王明海 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潍城区分局局长

副组长:吕永红 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潍城区分局副局长

赵 强 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潍城区分局副局长

汤浩龙 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潍城区分局稽查大队队长

成 员:张慧、王婷、高耀东、黄建文、高莹、韩宗起、李效森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潍城分局药品市场监管科。吕永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汤浩龙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张慧、王婷、黄建文、高莹、韩宗起、李效森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药品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稽查办案三个小组,分别由王婷、张慧、汤浩龙任组长。

篇2: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整治行动,解决当前药品生产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药品生产经营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使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持续好转,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二、工作重点

(一)药品生产 1.重点整治内容:

(1)企业未严格按照处方和工艺规程进行生产,物料平衡存在问题,或生产过程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

(2)企业擅自接受药品委托加工或存在出租厂房设备的行为;

(3)企业原料来源把关不严,以化工原料代替经批准的原料药,以质量低劣药材代替合格药材,购买质量无法保证的提取物生产制剂的行为。

2.重点检查企业:

(1)外购原料药用于制剂生产的;

(2)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采购供应存在疑点的;(3)近两年受过行政处罚的;(4)近两年《药品质量公告》中有不合格产品,或在评价性抽验、不良反应监测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的;

(5)委托生产和接受委托生产的;(6)近一个时期有群众举报的;

(7)声称已停产但未经核实的。

(二)药品批发 1.重点整治内容:

(1)企业存在“走票”、“挂靠”等出租、转让证照的违法行为;

(2)企业对购销方资质审查不严格;

(3)企业对购销票据、记录和库存药品的审核不严格,购销资金和票据流向不一致,增值税票与购销记录、药品实物不一致。

2.重点检查企业:

(1)曾涉及购销假药案件和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流弊案件的;

(2)近两年受过行政处罚的;(3)近一个时期有群众举报的;

(4)管理基础薄弱且曾存在违反药品GSP行为的。

(三)药品零售 1.重点整治内容:

(1)进货来源把关不严,从非法渠道进货;(2)未按要求销售处方药、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产品的销售去向不清;

(3)购销资质档案不全,超方式、超范围经营;(4)购销票据与实物不符,购销票据和记录不真实。2.重点检查企业:

(1)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的零售药店;(2)近两年受过行政处罚的;(3)近一个时期有群众举报的;

(4)属于单体药店,且管理基础薄弱的。

三、工作步骤

集中整治为期四个月,主要步骤为:

(一)宣传发动、企业自查自纠阶段(自本方案印发之日起至2012年3月底)。全省所有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均要对照上述要求认真进行自查自纠。药品生产企业及药品经营企业的自查自纠报告,应于2012年3月底前交所在地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二)集中检查及总结阶段(2012年3月初至6月15日)。各市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组织对辖区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对查实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处罚。集中检查期间,监管部门的检查与企业自查可交叉进行。集中检查结束后,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对辖区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自查情况、集中整治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形成报告于2012年6月15日前上报省局。

总结报告应内容翔实,有具体数据和案例,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集中整治总体情况,包括组织方式、检查范围、检查企业数、所占比例、检查方式等;自查和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企业名单,包括已查实并处罚的企业名单以及已立案但尚在继续查处的企业名单;对已查实并处罚的企业,要详细报告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情况,包括企业名称、违法违规事实、处理依据、处理结果;警告、责令限期整改、停产整顿及罚款、收回药品GMP或GSP证书以及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统计;已采取的措施和对今后工作建议,包括建立强化药品生产经营监管长效机制、深化药品生产经营监管制度改革的意见等;对本次集中整治行动的评估。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这次全国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按照国家局要求,省局已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详见附件),负责对全省集中整治的组织领导和推进实施工作。各市局也要成立由一把手牵头的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详细制定工作计划,确定重点企业和重点内容,统一调配人力物力,扎实做好整治工作。

(二)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各市局要建立由注册、安监、市场、稽查、法规、监察、检验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内部联动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切实提高监管效能。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和案件查处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纪律,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不到位、不落实等问题,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建立健全案件信息报告制度。对涉嫌犯罪并移送公安机关的案件、接受公安机关委托检验且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的案件线索、跨辖区案件及其查处情况要及时报告省局,由省局汇总统一上报国家局。

(三)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各市局要突出重点,有条不紊地推进整治工作。加强案件办理,提高办案效率,对符合立案标准的,要及时立案查处,深查深究,一查到底。对集中整治中已经立案,但在2012年6月15日前未能办结的案件,省局将加强督办,并向国家局报告案件最终查处结果。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市局要利用各种形式积极宣传此次整治行动的意义和目的,向社会表明药品监管部门打击违法违规活动的态度和决心。广泛发动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积极参与整治行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积极配合药品监管部门监督检查。

(五)严格执法,确保实效。坚持“严”字当头,严格监管、严格检查、严厉处罚。对集中整治中查出的违法违规企业,必须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对已经查证属实生产销售假药的药品生产企业,一律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对其中使用非法化工原料生产、违法委托生产、参与生产假药等情形的,一律按照情节严重,依法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对已查证属实出租转让证照票据经营假药或者造成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流弊的、明知渠道不清或手续不全仍然购销假药的药品经营企业,一律依法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对生产销售假药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一律予以公开曝光;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涉嫌增值税票据造假的,一律移交税务部门核实。

篇3: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川食药监市〔2012〕20号

2012-03-06 17:02

各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现将《四川省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集中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特此通知。

附件:四川省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二〇一二年三月五日

四川省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102〕41号)和全国开展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决定从3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4个月的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为了严厉打击销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整治行动,解决当前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药品经营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销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使药品经营秩序持续好转,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二、工作职责

根据国家局的统一安排,由省局负责组织协调全省药品流通领域药品集中整治行动,并适时组织开展全省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的检查、督查工作,市(州)局负责本辖区药品批发企业的药品集中整治行动及辖区内药品零售企业药品集中整治行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县(区)局负责辖区内药品零售企业的药品集中整治行动。

各市(州)局要结合实际,制定辖区内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方案,并于2012年3月15日前上报省局市场处。

三、工作重点

各市(州)、县(区)局在开展全面检查的同时,应按照国家局和省局的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突出检查重点,要切实解决药品经营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在检查中要重点检查药品批发企业挂靠经营、出租转让《药品经营许可证》、“走票”、“过票”行为,或者造成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流弊、渠道不清或手续不全仍然购销药品的行为,应该移送稽查部门处理的要及时移送;对于情节严重的,应依法向发证机关提请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并上报省局;药品零售企业的检查重点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的零售药店,对发现进货来源把关不严、从非法渠道进货,未按要求销售处方药、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产品的销售去向不清,购销资质不全,超方式、超范围经营,购销票据与实物不符,购销票据和记录不真实等情况要从重从严查处。

四、工作步骤

集中整治为期4个月,共分两个步骤进行:

(一)自查自纠阶段(3月1日至31日):全省所有药品经营企业对照上述要求认真进行自查自纠,并形成自查报告,根据职责分工,药品批发企业自查报告报所辖的市(州)局,药品零售企业自查报告报所辖的县(市、区)局。

(二)集中检查及总结阶段(2012年4月1日至6月30日):各市(州)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进行认真检查,对查实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处罚。集中检查结束后,各市(州)局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自查情况、集中整治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形成报告于6月20日前报省局市场处,总结报告内容要求翔实,有具体数据和案例,以及组织方式、检查范围、检查方式、检查数量,所占比例、工作措施、今后工作建议。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要深刻认识当前药品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这次全省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各市(州)局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一把手为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配监管力量。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好工作方案,确定重点企业和重点内容,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各地要突出重点,有条不紊地推进整治工作。各市(州)开展药品批发企业集中整治要与GSP跟踪检查紧密结合,对不符合GSP要求的,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各县(市、区)局开展药品零售企业的集中整治,要以销售违法广告品种较多的药店作为重点,在检查中发现违法广告情节严重的品种,要提请省局撤销广告批准文号,或者实施暂停销售,同时也要与GSP跟踪检查相结合,对违反GSP规定的,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地要利用多种形式认真宣传此次整治行动的目的意义,向社会表明严厉打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度和决心。广泛发动药品经营企业积极参与整治行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积极配合监督检查。

(四)严格执法,务求实效。各市州要认真落实国家局、省局的工作部署,扎实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药品流通领域的违法行为,在确保取得整治工作的成效。对工作不力,不能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市州、区县,省局要重点督查,必要时组织飞行检查,开展有针对性的突击检查,对在整治行动工作中出现的失职、渎职行为,将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省局市场处将组织力量对各市(州)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进行专项检查、督查和评估。将在全省抽调经验丰富的GSP检查员,组成4-6个督查组,分赴各地开展督察,检查集中整治工作。

联系人:潘衍安 联系电话028-86785793 邮 箱:pan_123881@sina.com

打印本页

篇4: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实施细则

为保障我省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顺利开展,务求取得实效,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订实施细则如下:

一、工作重点

(一)药品批发环节 1.重点整治内容

(1)企业存在的“挂靠经营”、“走票”、出租、转让证照等违法违规行为;

(2)购销药品对购销方资质不审查或审查不严格行为;(3)购销药品不验收、不入库,药品经营存在体外循环行为;

(4)购销票据、记录审核不严格,购销资金和票据流向不一致,增值税票与购销记录、药品实物不一致行为。

(5)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和一些其它特殊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发生流弊的行为。

2.重点检查企业

(1)曾涉及购销假药案件和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流弊案件的;

(2)近两年受过行政处罚的;

(3)近两年有涉及经营假药,“走票”、“挂靠”,出租、转让证照群众举报的;

(4)管理基础薄弱且曾存在违反药品GSP行为的。

(二)药品零售环节 1.重点整治内容

(1)进货资质审查不严,供货方资质档案不健全,从非法渠道进货,特别是通过互联网非法收售药品及假药的;

(2)未按要求销售处方药、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3)超方式、超范围经营;

(4)购销票据与实物不符,购销票据和记录不真实;(5)执业药师空挂、不在职在岗行为。2.重点检查企业:

(1)城乡结合部和农村药店;(2)近两年受过行政处罚的;

(3)近两年有涉及经营假药,出租、转让证照,出租柜台受到群众举报的;

(4)管理基础薄弱的单体零售药店及未实施统一管理的零售连锁门店。

二、方法步骤

(一)全面自查,落实整改。各市局应指导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按整治重点全面开展自查自纠,落实整改措施。凡

通过自查发现问题全面整改的,原则上不予追究或者从轻处理。企业自查自纠情况,请各市局于3月底前汇总完毕。

(二)全面检查,重点整治。采取县局全面检查、市局重点检查、省局督导抽查的办法。各市局要整合辖区内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力量,组成检查组,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进行重点排查,对重点检查企业排查覆盖面要达到100%。对重点整治内容要进行重点检查,对存在问题的依法依规处理。

对药品批发及零售连锁企业的检查要求做到: 1.查清经营企业药品购销渠道和销售行为的管理情况; 2.证照和票据管理情况;

3.要通过对质量档案和工作流程的检查,确认企业购销方资质审查是否严格;

4.通过对购销票据、记录和库存药品的审核,确认企业购销资金和票据流向是否一致、增值税票与购销记录和药品实物是否相符等情况。

5.是否按照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的管理规定销售药品。对药品连锁门店和单体零售药店检查要求做到: 1.查清对药品购销渠道和销售行为的管理情况; 2.通过检查质量档案、购销记录或凭证,确认企业是否进行了购货方资质审查;

3.有无超方式、超范围经营和从非法渠道进货等情况; 4.是否按照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的管理规定销售药品。

检查中要采取交叉检查、购销渠道追溯、从药品使用单位外围包抄等办法,提高检查针对性和靶向性。检查中特别要关注企业购销票据和记录有无做假的问题,对有造假嫌疑的增值税票据,应当交税务部门认真核实。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结合本地实际,找准薄弱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信息沟通,形成整治合力。各市局在集中整治行动期间,要重视信息传递和报送工作,3月份开始,每月1日和16日向省局集中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山东省药品流通领域(批发及连锁企业)集中整治情况统计表》(附表1)、《山东省药品流通领域(连锁门店及单体零售企业)集中整治情况统计表》(附表2)。发现重大案件线索,随时报告,由省局协调各市局、各部门联合查处,形成监管合力。

(三)突出重点,严格执法。各市局要根据企业自查自纠情况及日常监管掌握情况对辖区内企业进行评估,确定重点检查企业、品种和环节,突出重点,提高监管效率。集中

整治行动中,凡经监督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均按集中整治行动方案中“六个一律”的要求,从严查处。

上一篇:小学德育活动展板图文下一篇:物业管理方案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