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活动展板图文

2024-05-14

小学德育活动展板图文(共4篇)

篇1:基于游戏精神的小学生德育活动

一游戏与游戏精神的概述

荷兰学者胡伊青加对游戏的描述性界定:“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 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愿接受的, 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以自身为目的而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对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游戏是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它是儿童的天性与权利, 更是小学生展现其生命存在与活力的舞台。另一方面游戏精神与德育实质有惊人的契合。游戏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 游戏不仅是学生的自由天性和完整人格充分体现的方式与路径, 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在潜移默化中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认为, “游戏世界是一个神圣的领域, 游戏具有自身特有的基本精神:一种自成目的的精神, 一种积极开放的精神, 一种自由想象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一种平等的精神, 一种过程就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 一种不断自我生成、自我更新的精神, 一种不断创生的精神。”说明游戏精神能够实现自主参与、平等和谐的价值观, 不仅在工作中得以体现, 而且游戏精神在道德教育中也可以充分展现, 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种愉悦的体验。

二游戏精神与小学生道德教育

1. 游戏精神要体现道德教育的实践性

强调实践性对于游戏和德育活动来说非常重要。在游戏活动中, 学生主动组织与参与游戏。在这些游戏活动中, 学生通过实践创造某些生活场景与细节, 积极地、能动性地体验生活。当然, 德育活动也注重实践性。通过创设一定的社会环境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与锻炼, 学会适应社会生活, 增长经验, 获得道德成长, 从而培养实践精神并锻炼了实践能力,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游戏活动正是一种恰当的道德教育, 强调学生在道德游戏活动中体现实践性, 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 游戏精神要体现道德教育的自由性

“儿童参加游戏都是完全主动自愿的, 是发自内心的渴望, 而并非是迫于外部压力或要求。这是游戏最本质的特征, 区别于工作等其他活动的标志。”没有自由的学习是不快乐的, 而游戏化的学习则能改变这一点。但自由并不意味着放任, 他们共同创造一种自由自在地游戏的氛围, 相互信任, 相互配合, 全身心地投入到道德教育的游戏之中, 共同享受当下的愉悦心境, 感受着德育活动中的轻松活泼、自由自在。德育活动的实质, 就在于活动主体积极自由地活动, 培养主体自由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能力。

3. 游戏精神要体现道德教育的平等性

当道德教育过程成为一种游戏时, 只要进入游戏中, 教师和学生应当是一种平等的游戏者的角色, 表明道德教育活动也是一个平等和谐的过程, 这是学生最热衷的模式。在这个意义上, 具有游戏性质和游戏精神的德育活动是一种平等性的活动。这种游戏精神, 有助于维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关系, 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德育游戏活动中积极投入、交流互动, 共同培养游戏精神。

4. 游戏精神要体现道德教育的生活性

道德游戏活动反映了学生真实的生活现状和内心的真实感受, 是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真实写照。回归生活是当前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更是学生形成主体德性的源泉,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道德游戏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小学生的特征, 体现了生活德育的原则, 将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形象具体地呈现出来。在小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 要保留学生天生的游戏权利和机会, 鼓励学生大胆地释放游戏精神, 让学生在道德游戏活动中获得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让他们真正地过上“有道德的生活”。

5. 游戏精神要体现道德教育的探究性

游戏是一个探究未知和自我超越的过程, 游戏的魅力在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这种好奇心是游戏对游戏者的一种吸引力, 激发了学生对探究活动的高度热情。在这个意义上, 道德教育过程作为一种“游戏”, 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探究性, 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新的认识, 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道德教育过程中。

6. 游戏精神要体现道德教育的竞争性

“竞争”意味着压力和动力, 而在道德游戏活动中这种压力和动力的完美转化, 使得学生在游戏中的“竞争”呈现出兴奋的状态, 它激发了学生在德育游戏中的成就感, 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成功体验。游戏具有一种不断竞争、不断创新的精神, 这种游戏精神不断强化学生的这种成就感。

7. 游戏精神要体现道德教育的合作性

“合作”也是游戏的重要手段, 合作的游戏比独自打斗的游戏有更好的成绩, 不仅是因为合作既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标, 而且合作能激发人的智慧。在游戏中, 学生能进行情感的交流与互动, 能在轻松活泼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 通过与其他同学之间的配合与合作, 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 完善学生的品格与个性, 并能通过在游戏中的得失, 意识到合作、团队的重要性,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

摘要:对小学生来说, 基于游戏精神的道德活动能启迪他们的心智、陶冶情操、形成习惯。道德游戏活动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 把从体验中获取的生活经验看作是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元素, 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强调实践性、自由性、平等性、探究性、竞争性、合作性。寓教于乐的学校德育活动有助于学生道德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改善, 学生在道德游戏中通过探索与体验、竞争与合作的不断积累产生道德认同。

关键词:游戏精神,德育活动,小学生

参考文献

[1][荷兰]胡伊青加.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 (成穷译)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34~35

[2]万劲.新课程与游戏精神[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4 (S1) :51~53

[3]杨启华.追寻学校德育活动的游戏精神[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3) :68~71

篇2:小学德育活动展板图文

一、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 缺乏良好的教学氛围

众所周知,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 在好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 就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课的教育来看, 教学内容几乎还是完全以课堂和教材为主, 而在课堂之上, 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教师讲的“滔滔不绝”, 而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 这样的教学氛围怎么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呢? 教学环境是如此, 而小学生又缺乏相对的实践功课, 这样就难怪小学生会对思想品德课感到毫无兴趣了。

( 二) 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很多小学教师仍然将教学目标停留在应付升学考试的片面认识上, 因此, 他们还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教师讲, 学生听, 缺少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这样的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主, 没有重视到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 学生才应该是学习的主体, 而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 然而, 现在的课堂却是, 教师是主体,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在传教的过程中, 一味地传授大量的思想品德理论知识, 缺少对生活的联系, 严重影响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 三) 教学评价局限性突出

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中, 教学评价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教师过度的追求目标评价, 导致了“生活教育”“人本理论”在教育中没有发挥它们的作用, 忽略了学生形成性的教育评价。有效的教学评价, 能够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方向, 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也是最重要的作用, 即激励作用。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评价手段过于简单和僵硬, 而评价过程有没有重视学生的需求, 致使教学评价发挥不了其作用。

二、小学德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改变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上。基于此, 教师可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 一方面, 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另一方面, 要适当地调整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主体参与、主体创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实践出真知,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德育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容小觑, 我们要给予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了们的创新热情。

三、如何开展小学德育教学活动

思想品德课来源于生活, 因此, 我们必须要坚持从理论到实际, 再从实际到理论这个教学原则, 只有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实际才能真正的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 一) 活动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思想品德的教学, 无论是出发点还是立足点, 都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是源于自己对生活的感知、体验和归纳, 当然, 还需要教师适当的指引。

1. 从课堂走进集体活动

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 他们喜欢参与有趣的集体活动。我们要好好地把握集体活动这个平台, 利用这个平台来加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积极进行思想品德渗透, 真正达到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例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大扫除”的活动, 以此来增进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具体活动如下: 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负责一块区域的清洁卫生, 最后还要进行评比, 看看哪个小组的卫生做的最好, 打扫的最干净。在这种集体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传授给他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教育。

2. 从课堂走进学生的家庭

小学生的日常生活, 除了有学校的集体活动外, 还包括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各种社会活动。思想品德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 使之指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习惯, 从而将高尚的道德品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气质修养。例如, 在教授关于“责任”的主题课时, 教师就可以与家长加强联系, 共同探讨该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家长可以利用相机、DV等工具将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记录下来, 再交给教师, 让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出来。

( 二) 活动形式要体现趣味性

通过开展有趣的活动, 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帮助学生体会品德, 使思想品德转化为自己的行为。比如说, 在教学和“家庭”有关的课题时,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的家长一起来参加课堂教学, 在教学前教师就提前做好备课, 在课上播放《相亲相爱一家人》《我爱我的家》等歌曲。然后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 包括到场的爸爸妈妈, 说一说家里的趣事。与此同时, 教师还能够开展一些亲子游戏, 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把每个家庭分成一个小组, 然后组织各种各样的比赛, 如“三人两足”比赛、运球比赛, 还可以是测测家庭的默契度, 看看学生能不能回答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兴趣爱好, 等等。最终通过一系列养成性的活动, 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让学生体会到家的温暖, 感受到父母亲对自己的关爱。

参考文献

[1]朱桂玲.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J].学生之友, 2010, (09) .

[2]方翠美.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J].考试周刊, 2008, (07) .

篇3:小学德育活动展板图文

一、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有些甚至需要学生外出走访调查。 所以,这些内容对于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完成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可以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实践能力的强弱进行科学、 合理的分组学习,使得在同一个小组中,不同的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断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

例如,在关于“ 保护环境,关爱我们的家园”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对每个小组进行分工, 比如, 一个小组对社区居民生活垃圾的相关信息进行走访调查, 另一个小组对城市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 其他小组对废弃污染、城市绿化情况等进行走访调查。 小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进行更加细化的分工, 然后共同汇总到组长那里, 组长进行整合资源之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总结小组学习成果。 通过以上学习方式,不断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培养关心他人品质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教师实现教学任务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社会团体意识、公民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劳动的社会情感,逐渐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教学内容也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促进教学任务目标实现。 比如,关于水资源调查的教学内容中,对于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教师就可以抓住此处对学生展开引导。 由于我们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水,而水资源却是有限的,针对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方法等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从多个层面上学会如何节约用水的对策和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为水资源的节约做出个人的力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课内、课外时间,深度挖掘德育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社会公众意识、团队协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及社会责任感。

摘要: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逐渐渗透德育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德育的渗透方法进行分析,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教学手段。

篇4:小学德育活动展板图文

1.从学校角度讲,学校给予品德课的关注不够。

2.从教师角度讲,品德课缺乏专职的教师。一个人身兼几职,总难免会顾暇不及。

3.从教材角度讲,由于新教材提供的资源有限,给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带来了困难。

4.从学生角度讲,学生自身对品德教育的需要不强。

二、小学品德课活动教学中实施主体性德育的建议

(一)需要建设一支专业的品德课教师队伍

1.教师要正确认识新教材。

新教材的《品德与生活》,是以正文和练习的形式呈现。整体设计由单元主题、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三级构建而成,每一个活动主题(即每一篇课文)都以小活动栏或小动物、以提示语来串场,图文并茂,增加了教科书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图例展示的内容是对儿童和儿童生活事件的再现,而且,教材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学习过程是儿童运用“游戏”“调查”“实验”等多种形式感受、体验、领悟表达和构建的过程。

2.正确处理教材的引导作用。

教材中反映的儿童生活情景具有一般性的特征,它是普遍地反映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并不具备指向性,也就是说教材中的情况也许本地区本班级学生不存在,或者是更严重。所以,教师要在图片内容的启发下,观察、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处理,有效地利用好图片引发的指导作用。

3.结合教学目标,深层挖掘教材。

如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中的一课《别把花草弄疼了》,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通过调查花草树木种植方面的情况,了解花草树木对人类生存的作用,使其养成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和习惯,学会种植花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花草的养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体验、调查、讨论、表演等活动形式,发挥其主动性。

(二)学校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1.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悟”中产生共鸣。

在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道德情感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多地从这些方面考虑策略。比如: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爱的行动”中一篇“他们需要关爱”,课程目标是让儿童了解残疾人最需要社会关爱,有效地触发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残疾人心理的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机会,加强学生和残疾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交流中会产生共鸣,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其情理交融,知识内化,从而构建起真实的道德认知。

2.调查活动,让学生在“查”中所动。

亲身的实践活动往往具有刻骨铭心的作用。比如: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父母的疼爱”,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关心父母、了解父母。因此,在教学前,可以设计亲情小调查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分别完成一份关于对父母和儿女了解情况的调查表,测试父母和儿女对彼此的了解程度,以此来激发学生去了解、关心自己的父母的情感,并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自主产生感恩之情。

3.讨论交流活动,让学生在“说”中明理。

讨论、交流,不仅具有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的良好效果,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另外,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开展服务社区的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组成环保小队,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维护社区的文明环境,包括宣传环保知识、调查不文明行为、维护环境卫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往、提升公民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结束语

主体性德育只是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理念,并不是唯一的。笔者写这篇论文,主要是阐述本人对主体性德育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一种理解,并希望能为品德课堂教学提出一些实际性的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实验稿)

[2].刘瑞芳.走向主体性的道德教育

[3].刘黎明.论罗杰斯的主体性教育观

[4].古人伏.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

[5].王道俊, 郭文安.主体教育论

[6].王升著.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

[7].钟志贤著.深呼吸:素质教育进行时

[8].吴永军, 王一军执行主编.小学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课堂诊断

上一篇:小学生文学常识之年意三释下一篇: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