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1

2024-05-13

大自然的文字1(精选8篇)

篇1:大自然的文字1

【教学目标】

德育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品味课文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教学难点】

揣摩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短语或句子。

【教学方法】

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学习。以探讨问题为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角度】

品读--品味课文语言特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预习】

1.学生默读“自读提示”和注释①。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其基本内容,并读准下列字音、理解各词语的意思。

霪雨 铁砧 漂 砾

勉强:①能力不够还尽力做。②使人做他不愿做的事。③不是甘心情愿的。④牵强、理由不充足。⑤将就、凑合。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年级第二期时学过一篇专门介绍大自然有关现象的课文,大家回忆一下,课题是什么?主要内容是写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主要内容是介绍与农业有关的物候现象。

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呢?

――(简要回答)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或“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与此文类似的课文,叫《大自然的文字》。(板书)我们从小认识汉字,认识了汉字,它可以帮助我们阅读,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写作,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等等,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作用可真不少。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丰富多彩,大自然奥秘无穷,在自然界里还有另外一套文字,认识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破译自然现象,领略自然界的无穷奥秘。

作者简介:伊林(1895-1953),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人怎样变成巨人》等。

二、导读新课

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过渡段。

2、文章层次如何划分?

全文24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叙述认识书面文字的好处,全文的引子。

第二部分(2-24段):介绍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说明认识它们的作用,认识它们的方法,介绍它们的成因。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2-4段):承上启下,总说大自然的文字。

第二层(5-21段):具体介绍大自然文字的特点,成因,认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作用。

第三层(22-24段):总说认识大自然文字的方法。

3、学生再读课文,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①打比方;②举例子;③作诠释;④分类别。

4、品读课文语言特点。

(1)学法介绍。

说明文是向读者介绍知识的,因而说明文的语言务必准确。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实,也可以生动。学习说明文,有必要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品味。《大自然的文字》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为什么会这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呢?我们可以从词语运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去体会,去理解。

(2)教师示范。

①由于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而文章的语言很生动。如: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总共有成千上万个字母。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你脚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

②由于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而文章的语言很活泼。如: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

③由于插入了一些描写,因而文章的语言很形象。如:它们像一个人字形那样飞着,排成整齐的队形朝着阳光照耀的森林飞行。但是很快,又分辨不出一只只的鸟来了,又像是个蜘蛛网了。

④由于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因而文章的语言很通俗。如: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3)学法实践。

学生读课文,继续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词语运用等方面品味语言,然后先小组后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①“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句中的“文字”和“最厚的书”应该怎样理解才最准确?“好东西”在语意和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文字”在本文这个地方不仅是指书面上的文字,它还暗含“大自然的文字”;同样“最厚的书”不只指用纸印刷的书,它还暗指玄妙无比、变化无穷的大自然的这部大书、活书。“好东西”形象地写出了“文字”这种特殊物体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一种最好的、最常用的工具。这样写,使文字的“工具作用”表现得更生动、形象。

②在介绍星星这种文字时,作者这样写道:你知道,在水面上船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什么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此句说明了什么问题?

――本句意在说明光认识书面文字还不行,在这种没有书面文字指示的情况下,人们要正常工作、生活,就必须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读好大自然这部书。作者用浅显、通俗的事例委婉地说明了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重要性。

③“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大门口了,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这句说明了什么?用了怎样的方法说明?有什么好处?

――本句说明了这些候鸟的来去,就是大自然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作者用拟人的方法来说明,使说明对象更生动、更形象,巧妙地说明了这些文字起了帮助人们“识时”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使之与科学性有机地融合。

④第14段中有这样一句:“从远方传来奇怪的不安的声音,好像有人在高空互相呼应着”。这声音是什么声音?

――成群的鸟的叫声。

三、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 认识这些文字有什么好处? 怎样去认识这些文字? 以上是本文学完后必须了解的内容,学了本文和《大自然的语言》以后,同学们应该多观察、多请教走进大自然,不仅仅只领略其风光,更要积累这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长大了去多多研究大自然,破译大自然的玄妙,从而让它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说明文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描写等表达方式,可以使被说明的事物变复杂为简单,变深奥为浅显,降低说明难度;可以形象地展示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我们在说明文的写作中可以作这方面的尝试。

四、布置作业

1、读了第二部分第二层后,你们知道石灰石和漂砾是怎样形成的吗?

2、既然大自然的文字是如此生动有趣,认识它们又有如此重要意义,那怎样认识它们?

[《大自然的文字》]

篇2:大自然的文字1

“文字”在本文这个地方不仅是指书面上的文字,它还暗含“大自然的文字”;同样“很厚的书”不只指用纸印刷的书,它还暗指玄妙无比、变化无穷的大自然的这部大书、活书。这篇用亲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很多自然现象,作者引领我们去认识、了解这些大自然独特的“文字”。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作者多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如把星、云、鸟、石头等自然界的生物比作“大自然的文字”;把天空、大地比作一本有趣的大书;把“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的云山比作“铁匠铺里的铁砧”;把树林中的花岗石块披着青苔的样子说成“披着毛皮一般”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既准确地介绍了自然界的现象,又增强了说明的文学性,从中也能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伊林早在童年时期就对大自然、对科学、对诗歌发生浓厚兴趣。他有时到乡间去守在蚂蚁窝旁,观察蚂蚁生活习性,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父亲的工厂制造肥皂的过程使小伊林看得入迷。他把家里的厨房当成试验工厂,试制肥皂,居然成功了。他按照书上的配方制成皮鞋油,用它把皮鞋擦得锃亮。这时,他高兴得欢呼起来:“科学胜利了!”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但这却使他懂得,科学试验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

伊林从小喜爱读书,尤其喜欢读普希金、罗蒙诺索夫等名作家的作品。他九岁时第一次尝试写过一首火星的诗。儿童时代的伊林还写过火山、热带森林、美洲豹和鳄鱼的诗。

还在上大学期间,伊林就开始为儿童刊物《新鲁滨孙》写化学方面的科普短文。1925年,伊林大学毕业,到列宁格勒涅瓦硬脂酸工厂担任实验室主任,业余时间从事科普创作。1927年,他的第一部中篇科普著作《桌子上的太阳》(中译本名为《不夜天》)问世。在这以后的26年间,伊林创作了近20部中篇和长篇科普作品。其中有一些是与他的妻子合写的。

伊林的科普作品知识性强,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深入浅出,读来使人回味无穷。

伊林说:“只有自己为所写的事件感动并且不掩饰自己感动的人,才能引人入胜地描述这件事。”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国内开展了热气腾腾的经济建设。这使伊林深为激动,他不是旁观者,而是满怀激情的积极参加者。因此,他能写出《五年计划的故事》《山和人》和《人民──建设者》这样一些激动人心的、反映苏联五年计划建设的科普读物。在伊林的笔下,枯燥的数字变成了一个个气壮山河的故事,变成了一个个优美动听的琴符。据我国科普界前辈、伊林著作的`早期翻译者董纯才说,在抗日战争初期,有些青年人就是在读了《山和人》之后,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奔赴延安去参加革命的。

伊林学识渊博。为了给自己的作品增添新的养分,他一生从未间断过对知识的追求。伊林每写一本书,似乎都是重新读一个大学,要读几十本书和几百篇科学论文。为了写《人怎样变成巨人》,他在几年内学习了历史、考古学、语言学等各种学科的书籍。他写《人和自然》时,对气象学和水文学研究了两年之久。

伊林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谨,创作时,先拟出提纲,描绘出大体轮廓,再着手写。伊林出笔很快,但初稿写完后,都要反复进行认真修改。伊林说:“就是最有趣的内容和见解,要是用贫乏的、没有表现力的语言来描述,也会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探求更好的表现题材的手法、形象和比喻,他绞尽脑汁,不断构思,他的《十万个为什么》采录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并以简明、活泼的语言介绍基本科学知识,深受读者欢迎。

篇3:大自然的文字1

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近年来关于语文教学内容如何确定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也成了我上每节课之前必思考的问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 显然,阅读教学时,我们不能只教课文,而应把课文当作例子,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有所得。那每篇课文能作为语文教学哪方面的例子呢?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提出了语文课要区分“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命题。 他认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 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的。 吴忠豪教授明确主张“语文课需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我在教《大自然的文字》一课前,曾经纠结于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将这篇课文上成 语文课而 不至于像 科学课呢? ”我努力挖掘本课文中的语文元素,让“本体性教学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情景描述 】

片段一

1.大自然的文字千千万 , 作者是怎样用一篇文章来介绍的?

(1)画出文中作者介绍的大自然文字,完成表格。

(2) 作者介绍 了星星 、 云 、 石灰石、花岗石四种文字,他是怎样用巧妙的语言把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篇文章的?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句子:

__________; 云__________ , 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 。__________ ; 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 , 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有趣的书 。

【说明 】阅读一篇文章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所写内容的方法有很多, 本课中,我根据文本的特点设计了表格引导学生阅读,这样既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又能很快地捕捉文中的重要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以及概括内容的能力。 当然,科普类的小品文不是一些科学知识的堆砌,而是有作者的行文思路及谋篇布局的完整的文章。 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时,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写了什么,而且要指导学生读懂作者是如何用一篇文章有序地介绍这些科学知识的。正如新课标中指出的:“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上述第2小题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整篇文章的构思及表达。

片段二

1.默读课文,思考: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 在旁边写出喜欢的理由。

2.对比阅读 ,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感受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1)百科全书上介绍冰川的片段 : 冰川是移动的, 但它移动的速度很慢,我国流速最快的冰川一年才移动117米 。 冰川在运动过程中把它携带的碎屑物转移到别处,而且搬运能力很大, 可将直径10~20米以上的巨大岩块搬走,重量可达万吨以上。

(2)作者在文中描写的片段: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 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

【说明 】“内容丰富 、文字生动 、思想活泼、段落简短”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对伊林作品的高度评价。 在本文中,“文字生动”这一特点就有很明显的体现。 例如,文中通过写冰川说明地质变迁,利用“搬”“爬” “ 带 ” “ 走 ” 等词语 , 用拟人化的方法 , 把冰川这一自然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浅显易懂,妙趣横生。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本文语言文字的魅力,我采用了对比阅读的方法,把百科全书上介绍冰川的片段与文中描写冰川的片段放在一起,让学生阅读。 学生很快感受到了百科全书上的文字枯燥艰涩,而本文语言生动活泼,他们一读就懂,并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 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品读赏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片段三

1. 仿照作者的写法 , 以 “ 是这本大书上的文字”为开头,介绍你所了解的一种大自然的文字, 用上比喻、 拟人、设问等方法。

2.交流评价 。

3.最近我们都在读作者伊林的作品, 对大自然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实我们也可以给大自然编一本书,名字就叫《我们的大自然》。 我想,这本书分为这样几个部分:植物篇、动物篇、气象篇、天文篇、地质篇等。今天, 写好的就收入这本书中,你就是这本书的作者之一。 课后,大家还可以继续写,我再把你写的收录进来。这样, 我们班就可以编自己的书了。

【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在前言部分开头的两段话里,有四处提到“语言文字的运用”,将语言文字运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下一步小学语文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以上读写结合的练习, 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了本文作者语言表达的方法以后, 能够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反思讨论 】

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应该以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为目标展开教学。 这样,才能让语文姓“语”,让阅读教学充满浓浓的 “语文味 ”,而不至于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自然常识课、历史课或地理课。 要做到这一点,确定每节课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1.教学目标引领本体性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阅读教学的方向,它影响着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及教学方法的选择。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需要检验所设计的目标是否瞄准本体性教学内容。只有将本体性教学内容作为主要目标,才可能将这堂课真正上成语文课。 例如, 本课教学我开始设计的目标为“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这就是将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作为主要目标,势必会将这节课上成介绍自然知识的科学课。 后来,我将教学目标调整为“抓住文章要点,了解表达方法, 学习作者用通俗浅显、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一种大自然的文字”, 这样就将本体性教学内容作为了主要目标, 课堂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并且通过小练笔将所学的表达方法加以运用, 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文本特点确定本体性教学内容

不同的文章,由于所写的内容不同,或文体不同,文本的特点也各不相同。而每个文本所显示的特点将是我们确定本体性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例如,关于叙事性作品,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等。我们在确定本体性教学内容时,应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还应让学生描述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等,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又如,阅读说明性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的显著特点是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给科学添上“文学的温和笑容”。因此,本课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将学习本课作者的语言表达确定为主要的教学内容。

3.教学流程落实本体性教学内容

篇4:大自然的文字

大自然是一本天然的书,只要你细心地去观察,就会发现操场上、天空中,甚至石缝里都写着大自然的文字。

走进大自然,看,蜻蜒振着它那透明的翅膀,在地面上飞行,这是要下雨的预兆。小动物们看到了,一个个都踏上归途;人们看到了,知道出门要带上雨伞。

走进大自然,听,一阵阵冰层破裂的声音,冰雪将要化成一股清澈的泉水,春天要来到啦!不久后,嫩黄的苗芽从地底钻出来,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鸟儿从南方归来,在天空中鸣叫着,在赞美春天的美丽。

走进大自然,闻,清香从远处飘来,嗅着清香走入丛林深处,原来是一大片开得极为热烈的菊花,在黑黝黝的土地上显得耀眼夺目。这是在告诉我们:秋天到了,秋天到了!

走进大自然,尝,花瓣上的花蜜甜极了!大自然要我们知道,这是小蜜蜂勤劳授粉的回报,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走进大自然,触,土地上湿漉漉的,说明这里刚刚下过一场“润物细无声”的雨,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新了。

树木的年轮告诉我们,这棵大树是幼苗还是老树;树叶的叶脉告诉我们,这棵树是重阳木还是梧桐,还是其它的树……

大自然的文字,真是鬼斧神工,让人啧啧称奇地惊叹于它的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戴巴棣说得对啊,大自然的文字真奇妙!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六(12)班

篇5:大自然的文字作文

有人说:“我怎么知道大自然的文字在哪儿啊?大自然又没有打电话告诉我?”是的,大自然没有打电话告诉你,但是,只要你够仔细、够认真,你就能找到。你会发现龟背上、博物馆里……都有大自然的文字的影子,我认为,大自然的文字在一个个形象生动的甲骨文中。如:在甲骨文中,牛是这样写的“”;羊是这样写的“”;门是这样写的“”……

知道王羲之吗?那位大书法家。知道就好。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王羲之特别喜欢鹅,他喜欢看鹅的姿态,从而让自己的字变得像天鹅一样柔美。他还经常用自己的字去换别人家的天鹅,别人也很乐意与他做交换,你想想,用几只天鹅去换东晋第一书法家的字谁不愿意呀?这赚了多少啊!

可是却有一位老奶奶,王羲之听说她家里有只特别美丽的天鹅,专程带着亲友去看天鹅,可能老奶奶听说当朝第一书法家要来看她,开心地竟然把天鹅杀了,做了一盆香喷喷的鹅肉,王羲之来了之后,不仅没看到天鹅,而且得知心心念念的鹅被杀了,就是面前这盘菜,那该多扫兴啊?

篇6:大自然的文字作文

大自然在我们的印象里,是蓝天白云,是山川河流。它既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我们智慧的宝库。大自然神秘莫测,里面隐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与奥秘。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认识大自然。

大家知道知道这句话吗?“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其实早在远古时候,人们就是观看天空的彩霞来辨别天气情况。早上如果西边的天空露出了粉红色的曙光,颜色渐渐加深,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真的是五彩缤纷,那么就预示着这一天就会下雨,所以尽量不要出门。雨公公肯定会用尽全身力气把一大盆的水从天而降,你就会变成一个落汤鸡。如果傍晚的东边燃起了“熊熊大火”,那么就预示着雨水要东移,明天准是晴空万里。这是我们劳动人民多年在工作中累积的经验。

大自然的文字可不止这些哦——

如果你看到今天的太阳特别大,那今天肯定会特别炎热。小鸟也知道急不可耐,以往叽叽喳喳的场面,早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再看那些平时娇艳四射的花草树木,也都是无精打采,个个都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只有知了依然发出它那破碎锣鼓的叫声,在给炎炎烈日呐喊助威呢!这就是“知了叫,天放晴”的由来。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其实大自然的文字有成千上万个,比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文字:春天柳树发芽,小草从土地里钻了进去;夏天池塘里开满了亭亭玉立的荷花,知了叫得欢;秋天大雁南飞,田野里的高粱涨红了脸,笑弯了腰;冬天寒风呼啸,雪花飘飘……只要我们走进大自然,去认真观察,去思考,大自然的神秘面纱终究被我们揭开。

篇7:大自然的文字作文

土地看似平凡无奇,可也是一本大书。在土地上,我们也能知道很多东西。如果在工地上挖出了一块形态怪异的石头,似猛兽非猛兽,又像龙的头,你以为这只是长得怪异的普通石头吗?可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这不是石头,这是恐龙的化石。大家知道恐龙是远古时代的居民,这说明这儿曾经生活着恐龙家族。

天空这本大书上也写着文字。夜晚,抬头仰望天空,看到那繁星点点一闪一闪地眨眼睛。普通人觉得很简单,没有什么。可在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这并不普通。这说明明天准是个晴天。

动物之间也为我们传递着知识。如果蚂蚁正成群结队地向外迁移,普通人会驻足观看,可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刻会提醒他,赶快回家,因为蚂蚁搬家是下雨的前奏,再不回去就要被雨淋湿了。

不仅动物为我们传递宝贵的知识,植物也时时为我们送来知识的芳香。如果发现了一个树桩,树桩上还有一圈一圈的线条。在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这里也隐藏着许多奥秘:那些线条名叫年轮,顾名思义,这些线条是表示树的年龄的,那一圈就是一岁;不仅如此,年轮还有表示方向的功能:稀疏的一面是南面,也是向阳面;稠密的一面是北面,就是背阳面。

篇8:大自然的文字1

出示词语:罗盘、小熊星座、铁砧、石灰石、花岗石

师:课文中出现了这样一些名词,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些词。

(生朗读, 师纠正砧、岗的读音)

师:你了解这些事物吗, 知道它们的用途吗?生:小熊星座就是天空中的一个星座。

师:人们把它的形状想象成——生:小熊。

生:罗盘在水手航海时可以帮他们指明方向, 不会迷路。

师: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生:指南针。

师:其他的三个词, 你们还有所了解吗?生:我了解石灰石是由碎贝壳做的。

师: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生:课文里说的。

师: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 你很会学习。除了课文上描述的, 你还了解石灰石的其他信息吗?

(生摇头)

师:其他两个词大家熟悉吗?生:不熟悉。

师:遇到不理解、不熟悉的词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生:查词典。

师:好办法, 我已经把这三个词的解释提前查好, 你们读一读, 看能否帮助你们理解。

出示:

铁砧:砸钢铁材料时垫在底下的铁具。

花岗石:火成岩的一种, 在地壳上分布最广, 是岩浆在地壳深处逐渐冷却凝结成的结晶岩体, 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和云母。一般是黄色带粉红的, 也有灰白色的。质地坚硬, 色泽美丽, 是很好的建筑材料。通称花岗石。

石灰:生石灰和熟石灰的统称, 也特指生石灰。通称白灰。

生读解释。

师:词典中没有“石灰石”的解释, 只有“石灰”, 它能帮助你理解石灰石的意思吗?

生:不能。

师:如果字典也不能帮助我们, 那怎么办呢?生:可以请教其他人, 比如老师、同学。

生:可以上网查。

师:很有道理, 这册的语文书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不懂就问和搜集资料”是学习语文的好习惯。老师也从百度百科上搜到了“石灰石”的资料, 请同学读一读。

出示: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石灰和石灰石大量用做建筑材料, 也是许多工业的重要原料。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生石灰一般呈块状, 纯的为白色, 含有杂质时为淡灰色或淡黄色。石灰石也是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

生读。

师:读了之后明白了吗?生点头。

师:那我来考考你们。

出示一幅铁砧图, 三幅花岗石图, 一幅石灰石图, 请学生认一认。

(出示第一幅) 生:铁砧。

师:那课文中根据它所引申出的“砧状云”, 你们能想象出它的形状了吗?

生:可以。

(出示第二到第四幅)

学生有的说是花岗石, 有的说是石灰石。

师:也许这节课我们解决不了了, 你们看, 学习语文光从书本中了解知识是不够的, 走近生活、走近自然用你的身心去感知、去学习, 这也是必不可少的。

备课的时候, 我纠结于如何让学生弄明白这篇说明文中的几个科学名词。即便是我自己查了许多资料, 头脑中依然是概念模糊, 更何况是学生?突然灵光一现, 为何一定要“弄清楚”?“不明白”这就是个真实而又自然的状态, 何必强求一切“明明白白”?

但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不明白”上是不够的, 让学生清楚为何“不明白”, 怎样才能“明白”, 这才是上上等的“明白”, 此乃“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于是, 在学习字词的环节, 我力求体现这几个层次: (1) 原本就理解的说一说。

(2) 有困难的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是查字典。

(3) 查字典依然解决不了的, 就如11册开头的学习习惯中所教:“不懂就问, 搜集资料。”

(4) 还不理解, 那就需要走进生活, 走进大自然学习。

日常教学, 总想让学生把每个知识点都弄明白, 记清楚, 于是一遍遍解释, 一次次追问。学生最后真的都明白了吗?非也。

上一篇:分数初步认识(二)教案范文下一篇:庆祝教师节班主任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