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回归生活

2024-05-16

让德育回归生活(精选8篇)

篇1:让德育回归生活

让德育回归生活

今天,有幸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武昌区解放桥小学校长孙民题为《创新德育视野下的生命安全教育》,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名班主任,德育始终贯穿在我的教育生活中。但是,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我常常有束手无策之感,时常陷入迷惘与彷徨中。孙校长的讲座可谓为我打开了一扇德育之窗,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

孙校长的观点是让德育回归生活。在我们语文教学领域,生活这个词多么熟悉。写作源于生活,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在具体地活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陶情怡性,这比冷冰冰的教条主义不是更能深入人心?孙校无疑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理想中的教育不是多高、大、上,而是质朴的八个字:开心地笑,大声地说。一个孩子,金色的童年时代,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他们的心田播种的是快乐、自信的种子,将来的他又怎会不拥有阳光向上的心态?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孩子们在快乐中真切感受、体验德性的拔节。学校有百草园的“梦入期”。孩子们向学生“问好”,让礼仪教育在日渐一日中形成习惯;《成功的“失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反思自我的行为……任何教育都是为了我们能更好地生活。孙校长倡导的德育回归生活就是德语的本质。当我们一味地教育与学生切莫撒谎,可是与坏人周旋时那谎言岂不是一种智慧。脱离生活情境的教育只会让缺乏判断力的孩子无所适从。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教书育人。但是,我们培养的是真君子,而不是伪君子和真小人。让我们关注教育工作中的细微末节,抓住一个个教育契机,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德性地提升吧!

篇2:让德育回归生活

罗田县落梅河中学

我校近几年来,一直把德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低起点、小坡度”原则,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致力于实现学生在个人修养上从文明到文雅的过渡。近几年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在学校原有的德育工作基础上,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局部到全体,逐步使零散的体验教育活动走向系统化,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以人为本,以体验为主的德育之路,让德育教育真正回归生活。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成才先成人”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三人理念”:

l、“以人为本”,“激励为先”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2、以“实践”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

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注重过程管理,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1.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

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

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等,有标准规范的中国地图利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标志。校内的每一堵墙壁都成了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2.常规管理抓得实,抓得细。经过逐步的完善,学生德育管理制度已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制度内容包括了学生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如考勤、车辆摆放、学生仪表、文明用语、上课纪律、午休管理、量化管理、奖惩制度等等。一个学期以来,我们主要抓落实,一方通过每两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进行总结,指出不足,布臵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对班会课质量的抽查和督促。另外还结合学校领导的例行检查,门卫的检查,午休、课间的学生会各部门的检查,政教处在各个方面的抽查,使得学校的德育落到了实处。此外,对学生的校外违规违纪,如打游戏机、进网吧、桌球室、吸烟等不良行为,政教处也经常进行突击检查,通过我们的努力,问题学生人数较以前人为减少。

3.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一是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二是利用每周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文明,鞭鞑丑恶”的演讲;三是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让环境感化人;四是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白由发言、讨论,对校内外事件发表评论。设立文明监督岗,学生会组织志愿者轮流值岗,对学校的卫生、两操等情况进行检查评比,特别对个别学生的乱扔、乱丢、粗言秽语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4.“德育实践”增活力。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把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德育活动内容的生活性与参与活动对象的角色体验性是思想教育的特色;德育工作要摒弃零打碎敲,没有深度,匆匆走过场的活动方式。我们积极开创德育基地,精心设计一系列让学生可以白由选择的德育活动,包括校内、家庭和社会活动,让学生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承担不同角色,自觉履行角色义务,使学生在情境中实践,在角色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进步。

充分利用学生会和团委会积极协助学校进行班级管理,参与了卫生、眼保健操、早操、课室容貌、集会纪律、安全保卫等管理工作,并且经常反映有关情况,是学校管理中的得力助手。《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周定时进行现场播音,学生会的卫生部、纪检部、宣传部积极组织和发动学生参与校内的自主管理,适时安排了以“青春话题”,“考前心理锻炼”,“中学生法制知识手册”,“校园时尚”为主题的知识宣传,既锻炼了学生采、编、播能力;也为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起到了

正确的导向作用。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积极开展“美化环境,爱我校园”的活动,制作小型标语牌,安臵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每个花圃、每一个班级包干区,同时在全校广泛征集学生的作品,经筛选后张贴在标语牌上。通过这些互动式,开放式的活动,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彰显特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思考、诉说、娱乐、增知为一体的活动中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5.“师德建设”导方向。为了促使我校的师德建设工作更上一步台阶,形成良好校风,我校组成了德育领导小组,团、队、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就。

(1)认真学习理论专著,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学校组织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学习《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吸收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期提高大家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德育科研水平。

(2)开展经验交流会并组织观摩学习。每学年结束时,每位班主任都要撰写德育论文并相互交流,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

6.“家校共建”拓空间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经常召开家长会,请家长提合理化建议。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家教热门话题大讨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关爱学生。建立学校、社会、家长三点一面的网络功能,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家长学校的建立,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延伸到了社会及家庭。

三 注重体验教育让德育回归生活

为了将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校重点开展德育体验教育活动。我校体验教育以“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为原则,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为着手点,通过让学生自由选择岗位、深入体验生活和交流活动体会来达到体验教育的效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功效。

1、开展德育体验活动的四个方面

(1)学校方面:学会乐群学会自律

为了解决学生在校园生活、特别是人际关系上的烦恼,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体验,使之学会乐群、学会自律,我们把为老师同学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老师、班主任、校长、校工作为扮演的角色,体验组织活动、备课、讲课、组织教学、维护秩序、后勤服务等项工作的重要性,获得为人师表的真实感受,明白尊敬师长的道理,养成热爱学习的品质,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本领

我们通过各种丰富多采的校园团队活动:3月学雷锋,4月球类运动会,5月“我是落中人”演讲比赛,9月教师节献礼,10月国庆节征文,11月田径运动会,12月元旦文艺大会演……还有不定期的班级文化评比、“从文明到文雅”班会比赛等等,这些在培养学生组织策划能力,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使学生学会乐群上,起到了不少作用。

(2)社会方面:学会做人学会思考

为了解决学生觉得自我发展空间狭小的烦恼,提供广阔的社会舞台,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力求使学生在社会体验中学会做人、学会思考。我们把为社会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工人、农民、交警、法官、记者等作为扮演的角色,体验面对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和情感、工作完成后的情绪和收获,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受,明白做一个合格公民的道理,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学会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本领。

我们举行 “体验社会我能行”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社会体验场所,力求给学生创造最广阔的体验空间。“体验社会我能行”活动在家长的协助下,在学生们的勇跃参与下,定期出动,安全体验。体验的场所五花八门,由学生自主选择。有到商业大厦做营业员的,有到街头卖报纸的,有到医院做护士的,有在菜场研究“菜篮子工程”的,有到研究所调查环保情况的,有在工厂参观生产流水线的……之后,学生聚在一起交流收获,讨论感受,体验的触角就伸展到方方面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3)家庭方面: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为了解决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的烦恼,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使之学会生活、学会劳动,我们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具体事务,根据父母的工作情况跟父母上一天班,体验父母路途的辛苦和工作的紧张,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分忧、生活自理的本领。到残疾人、孤寡老人、生活贫困家庭开展扶贫帮困和助残活动,体验他们生活的艰苦,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培养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设有“初一劳动技能大赛”“学做一个菜”“和爸爸妈妈对话”“做个小跟班”“爱心大奉献”“手拉手”等活动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4)心灵方面:学会反思学会感恩

为了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解决他们在人生问题上的一些困惑,帮助他们真正走向成熟。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能够让他们对自己的言行做出反思,进而改善。

2004年初,在精密的策划下,我们推出了一个“我是落中人”大调查。调查问卷上只有三个问题:在落中看到的好的事情;在落中看到的不好的事情;你有没有做出一些有损落中人形象的事情?真正的匠心在最后。同学们认真而真诚地回答了这份问卷,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同学们那么勇于解剖自己,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坚定了把心灵体验活动开展下去的决心。

2004年底,我们又推出了另一活动——学会感恩。力图唤醒同学们的感恩思想,使之了解付出,懂得回报,学会珍惜,走向成熟。

从2004年9月起,我们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9月的教师节,开展“秋日传情、老师你好”的活动,以别致的教师节贺礼和致词让同学们表达了他们对老师们的感谢之情;11月,开展“感恩,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的活动,学校制作并颁发精美的感恩日记本,要求同学们记录下生活中每一个应该感谢的人;2005年5月的母亲节,开展“感恩,从学会回报开始――母亲节念亲恩”的活动,促进同学们与父母之间的交流;10月,开展“百善孝为先”的活动,以书信的形式让同学们说出自己对父母的心理话,加强沟通,使他们更好地去理解爱,珍惜爱。

在一次又一次的心灵碰撞之下,他们逐渐学会了感恩,知道了在生活中其实有许多值得感恩的人和事;值得感恩的,不仅有辛勤养育他们的父母、老师,还有校车司机、食堂师傅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心灵体验活动不但使体验从浅显走向深刻,使德育从外化体验转向内心体验,而且更加贴近学生的内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家长们也发现了孩子的可喜变化。充分肯定了学校感恩教育的成果。

2、开展德育体验活动的方法

(一)、关注需求。我校在开展活动时,把关注少同学们的需求放在首位。我们认为,初中阶段的青少年特别容易处于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矛盾冲突中,即家长等外界期望与自我期望的矛盾冲突,而产生困惑、焦虑、叛逆行为。针对此,我们的德育工作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体成长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同学们在社会需求的压力下得到最大的发展自我的成长空间,使同学们和谐发展。

第二、抓住契机。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在对同学们心理和需求的认识的基础上,能够用变化的、发展的眼光去密切注视他们,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找到任何值得开掘的闪光点或契机,以此成为活动的切入点。

第三、抓好结合。我们认为,德育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全校工作就象一盘棋,日常教学工作、常规工作、德育活动应当和谐融合在一起,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体验教育在我校的开展,除了各式各样的活动之外,还有相当多的渗透于学科教学、常规活动与班级活动之中。一是德育与学科结合,这主

要表现在各种课堂都力求在正常教学过程中,将德育内容充分融和的教学方式。二是德育与常规工作结合。这里的常规工作特指学校每年必须开展的各类比赛、运动会等活动。三是德育与班级活动结合。这一点表现在班级活动、班会内容服从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大方向,符合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第四、形成品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德育内容的不断交流与共享,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呼唤“品牌化”的到来。形成品牌不仅要有创新的思想内容和活动形式,而且要重视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提升,而最终成为一种可供效仿的成功模式。

第五、保障有力。德育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与强有力的保障是分不开的。这里主要包括队伍保障、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

回顾过去,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把德育体验活动扎实开展下去,让德育真正回归生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最好的活动平台和发展环境。同时通过不断探索,力争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使我校的德育工作能够再上新台阶。

篇3:让教学回归生活,让生活体现德育

一、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让教学回归生活

课堂始终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最主要阵地,同时也是课改实施的基本途径,所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改革和教学的优化首先还是应以课堂为本。然后加强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和开展互动活动等手段巧妙地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让教学回归生活。

1. 充分立足教材,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 :“提高德育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追求,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材较为全面地包含了爱国爱党、民主法制、生态环保、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内容,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以本为本”,即把教材作为自己教学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从教材内容出发去拓展延伸到社会生活中更为丰富和现实的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如《告别贫困奔小康》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讲的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情感,那么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家乡的老照片,让学生观察建筑、街道、交通工具、行人衣着等方面的变化。并简单介绍中国近年来在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学生播放纪录片等。但个人认为还可扩展到世界人民近四十年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得出我国经济建设基础差但发展快的结论。像这样在国际视角下去审视我们的教材和实际生活,更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能更为深刻和全面地感受到这一课所要传达给我们的讯息,实现“爱党爱国”这一情感教育目标。

教材是教育的素材,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材料,不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添、改等来充实教材,拓展教材的外延,增长学生的见识和知识,一切都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为目标,努力做教材的再设计者和教学生活的创新者。

2. 开展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积极的课堂互动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及教学参与度的提升,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所以品德课的教学也应该积极引进互动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表现欲,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品德与社会三年级《做学习的主人》这个专题,教师就可以以一个班级记者会的形式来进行:全班分成不同的小组,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小记者”对其他各小组的同学进行访问,采访的内容由各小组自己确定。采访全部结束后,“小记者”们再回到自己的小组和成员们一起将自己的采访结果进行整理,选取其中比较有分享价值的信息在全班进行发表。比如某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比较大的挫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跨过了障碍;或者是通过自己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或是比较独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小技巧,等等。让学生通过互相的交流发现更好的学习方法,共同解决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也促进了班级同学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升温,是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实效性的良方。

除此之外,游戏也是一种能够快速活跃课堂氛围的深受学生们喜爱的互动手段,教师可围绕学习主题设计一些趣味益智类的游戏活动,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也活化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花钱的学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道具,在上面标注好价格、生产日期、保质期、原材料等,然后再交给学生一些道具金钱,让学生运用手中有限的钱购买所需的道具。每两组学生所分配到的钱数额是一样的,但是所需要购买的道具搭配不一样,以两两PK的形式进行比赛,在所给数额内购买的道具最多、最好的一个小组获胜。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相当真实的场景中去运用知识,展现这节课的学习情况,还能让他们体会到合作和竞争的意义,增强其参与的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

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不但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体验到学习思想品德的价值和乐趣,进而真正内化道德品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在课堂外渗透品德教学,让生活体现品德

生活中有许多情境和事件都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如家庭生活中的家庭伦理,集体生活中的团结友爱与合作,社区生活中的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因而我们品德教师要做的就是把生活的过程变为学生道德学习的过程,把蕴含在生活中的感悟和规则挖掘出来,结合现实生活开展德育实践,“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

1. 贴近生活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道德现象都值得展开讨论和深入探究,将一些小事汇合起来成为一个主题,就能够开展一次有意义的德育实践活动。如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确立了“好习惯伴我行”的教育主题:通过讨论选出“上课吃零食”“乱扔垃圾”等坏习惯,并以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后在同伴之间形成互相监督的风气,每周展开一次评比,选出本周的“文明之星”。针对现在的独生子女不懂得去关爱别人,可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开展“心中充满爱”的主题教育活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采访学生在家中与父母、老人谈话的过程;通过观察和调查收集关心老人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展开关心老人的“爱的行动”,如每天抽时间和爷爷奶奶聊天,为爷爷奶奶捶背、梳头、盛饭、端水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们都懂得了良好的道德规范为自己和他人所带来的好处,逐渐在活动之外也会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2. 利用节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我国的节日中大多蕴含了对美好品德、优良精神的弘扬目的,有一种积极的价值导向作用,所以我们的德育实践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节日的气氛,扩大影响深度和影响范围。例如,在清明节的时候,我们围绕着“家乡英雄人物的事迹”对学生进行了系列教育活动:通过上网搜索、市民访问等途径找出家乡的英雄人物,并将他们的优秀事迹整理出来,大到为国捐躯、上阵杀敌,小到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都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扫墓,在祭扫烈士墓时进行“心语发放”“老歌回想”等活动,在学生心中激起涟漪,继承和发扬先辈们保家卫国、舍己为人的优秀品格;将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和感受写成文章进行发表,对我们的活动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并确立成每年必行的学校文化。

学生是道德实践的主体,教师要最大限度为其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挣脱学校和课堂的束缚,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将自己的认识、体验、感悟化于生活之中,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行为,并培养其与人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成长,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篇4:让德育回归生活

中学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最好的德育、美育教材,语文教学对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十分关键。语文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要在他们的心灵里播下健康发展的种子。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中应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回归生活,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笔者有幸执教《皇帝的新装》一文。《皇帝的新装》是中学语文课文中的传统篇目,是一篇童话故事。

这篇课文成功地运用了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穷奢极欲而又昏庸虚伪的皇帝形象,以他受骗出丑的诙谐故事,幽默而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昏庸、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热情地赞美了说真话的孩子。故事以新装为线索,情节发展是“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试新装——展新裝——揭新装——议新装”。巧于用“骗”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人物形象,组织故事结构,构筑了一个由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的扭曲、怪异、不可思议的社会怪圈。引出了荒唐可笑的语言、动作,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内心的矛盾揭示人物的灵魂,使人们看到他们的本质。

接到送教下乡的任务,笔者一遍遍地研读课文,参考教参及教研组其他老师建议,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初步设计了一份教案。总的来说有导入、走进作者、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分析人物形象、精读探究、拓展训练、教师寄语这几个模块。这堂课以提问的方法,重点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是故事情节;二是分析人物形象。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以教师寄语结束全文,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

在拓展训练环节中,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

文中的大臣、老百姓不敢说真话,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果你当时在皇帝游行的现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一下有关说真话的话题。(当笔者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一下子安静了,随后,一个个学生举起了手。)

学生一致认为:人人都可能有说谎话的时候,不管是故意的,还是善意的;不管是成心的,还是违心的;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多是为了趋利避害,保护自己。假使自己当时在皇帝游行的现场,多半也是随波逐流,不敢说真话。因为在大多数意见一致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意见即使是正确的也很难坚持。

听到这些观点,笔者认为学生的确读懂了文章。就在这时,一双手仍然举着,学生说:“老师,我理解那些说假话的人。我认为假如我是那个老大臣,我也会那样说,因为不但我要为自己负责,还要为自己周围的人负责,我不能因为我一时的冲动,找来祸患。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牺牲太大,我想我会说假话。我赞同老大臣的做法。”

笔者怔住了,该如何评价?该如何引导?

当然,很快笔者作了简单的小结,让课堂进入正轨。这一堂课的教学环节走完了,可是笔者的思索才刚刚开始。

课后笔者仔细阅读文章。抛开私心杂念,走进文本,究竟在这一篇童话中会读出什么?今天的课堂究竟怎么了?

笔者明白了,离开现实生活教孩子学会诚实,教孩子做人。这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了生活,我们何谈教育?脱离了生活,我们的德育有价值吗?

第二次教本节内容,笔者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真心话,让学生勇敢大胆的进行角色互换,学生很快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生1说:“只有小孩子可以说实话。”

笔者问道:“为什么?”

学1说:“当时腐败的社会,大人都明白只能通过说假话才能保全自身。小孩不知道这个道理。”

笔者追问:“怎样的社会?”

生2说: “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昏庸、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谁说实话,在所有的人眼里反而是整个社会的另类。”

笔者问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

生3说:“人都是被社会害的。”

笔者问:“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吗?”

学生使劲的摇头。

笔者追问“那我们怎么做才能摆脱这样的社会?”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

生4说:“大家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

生5说:“我没有办法改变别人,先改变的自己的观点。在生活中努力说真话。”

生6说:“通过努力,使我们这个小环境变的纯洁。”

水到渠成,学生真的懂得了: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创建一个文明、诚信、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尤为重要,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笔者通过本次《皇帝的新装》的再次教授,真正体会到了德育来源于生活,德育就是为新的生活做准备。教学应紧密联系生活,只有从改变学生的生活入手,才能让德育不断发展。

篇5:德育回归生活

德育回归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要变成一种能力,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在“做中学”。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我大胆引导学生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围绕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拓展了德育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也很好地发挥了在与生活密切联系中的工具性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我班学生实际,我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区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父母工作情况调查”、“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我县旅游资源知多少”等专题调查。在调查报告中,学生用他们特有的观察眼力和细腻感受,表达了他们对我县环境状况的忧虑不安、对阅读优秀课外书籍的渴望、对父母工作劳动的重新认识、对我县旅游资源的自豪。批阅他们幼稚而真切的调查报告,我更加认识到学习思想品德和德育教育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中的重要意义,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思想认识得到升华,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才干,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内化了思想品德,效果作用明显。

篇6: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达玉才

数学生活化是新课堂理念的具体化,它要求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出发,提供学习的探索材料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容易唤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探索欲望。那么,在学生的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中,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更具有活力,更加有效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精选生活素材,构建数学意义。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现实原则”,即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扎根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数学中,教学要善于依据数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实”,精选“生活素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充分的数学事实,使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生活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借助生活中的原型构建数学意义,从而真正地获取知识。

例如,红彤彤的糖葫芦学生买过吃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熟悉的生活经历,作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素材。在学习小组里,每人领一袋(10粒),分别按每串是2粒、3粒、4粒等情形动手串糖葫芦。同样是10粒,由于串法不同,出现有的正好串成几串,有的还余几粒等现象,由此导出有余数的除法,揭示“余数”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结构。通过选取“串糖葫芦”这一生活素材来构建“有余数的除法”的数学意义,学生感到现实、亲切,有助于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也得到一步的发展。

二激活生活经验,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隐性活动。对小学生而言,往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学会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三、设计生活情景,培养应用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

一。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际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中应用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质。教师要根据数学内容结合校情,班情设计生活情景,开展实际活动。

篇7:让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内容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把生活和数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数学学习就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活

体验

“为了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为了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为了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学习不能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有效途径。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学习应该从生活出发,从周围事物的具体形象中感知,使学生真正认识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把数学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 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感悟数学。

抽象的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原型,小学生尽管年纪小,但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必须让学生从生活的具体事例、现象中认识数学知识,使学生感悟数学,如“用数学”这一课我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谁愿意做个自我介绍呀? 生1:我叫小丽,今年7岁,读一年级。

生2:我叫小明,今年7岁,读一(A)班,我家在绿茵华庭采风居第三层,E301号。师:你真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他们都讲了7、1、5。生2:我发现他们的回答中都有数。生3:我发现我们说话时常常都有数。师:很好!谁还想介绍一下我们班的情况呢? 生1:我们班有46个同学。生2:我发现我们教室有4把风扇。生3:教室有2块黑板,4扇窗。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1:我发现我们班也有数。

生2:我发现我们身边很多事物也有数字。

师:对!数学就在我们周围,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用数学”。

教师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生活知识。先让学生从自我介绍中发现,在我们日常谈话中常常离不开数。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就像学生2的回答:“我叫小明,今年7岁,读一(A)班,我家在绿茵华庭采风居E301号。”他想到了自己家的门牌号也和数学有关系。这个发现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这个学生思维很敏捷,而且平时也很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从而激励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学生一开始只是把这些数作为基数理解,表示几个物体,后来逐步拓宽到表示序数,如第几号、第几层、表示特定的号码等等。这些精彩的例子都来自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到的、用到的、想到的,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这样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喜欢上数学。同时,在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增强数感。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了较好的铺垫,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

既然数学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他们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想办法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及成果,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一种满足,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如在讲授《比多少》的新课内容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多和少的概念。再设置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我们身边找一找有哪些数量可以用多或少来描述的呢?请在小组内讨论。”学生兴奋地开始寻找。

生1:我发现听课的老师比我班的同学少很多。生2:我发现教室的日光灯比风扇多。生3:我发现课桌比讲台多很多。

生4:老师,我知道我们班有28个男孩、26个女孩,所以男孩比女孩多。

师:这人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我刚才数出来的。

师:嗯,也是一个好方法,很能干。„„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来学习“比多少”。比较多少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时应提供具体有趣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对比较多少的体验。这节课教师利用现场环境,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中,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接近的学习情境,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时觉得有东西讲,比较起多少来实实在在。接着引入新课,为新知做铺垫。既复习了旧知,又灵活运用了现实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关键是我们教学能否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畅所欲言,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挖掘教材“生活资源”,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现行教材在编写中特别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了诸如处处可见的生动、活泼、主动的“生活中的数学”的学习材料与环境。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交流汇报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数学”;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整理,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积累生活经验。

如,学习“分类”之前,先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生活中什么地方有分类这个数学问题,它们又是怎样分的。学生们调查后汇报:“超市中有分类,生活用品放一起,食品放一起,学习用品一起„„”“书店也有分类,工具书放一起,儿童书放一起„„”学生们从生活中学会了按一定的标准分类。这时请同学运用学到的分类方法,将自己的书包整理一下,看看怎样分类整理。学生马上将从生活中学到的分类方法运用到整理书包上,有的按学科内容不同分,有的按书本不同性质分,有的按书本大小不同分。总之,方法不一,但都能将自己的书包由原来的无序整理为有序。然后布置学生回家运用分类的方法帮妈妈整理房间,从而检查分类方法及生活能力的掌握情况。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分类的知识,同时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数学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来认识、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回归“生活实践”,让学生活学活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在教学中,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使枯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去,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购物活动”这节课,我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场景,运用“现场模拟、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可认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上课前,我先把教室创设成一个小小商店的情景,在具备现实生活的情境后,我提出问题:“小朋友,今天我们的教室漂亮吗?像哪里?”生兴奋地说:“超市。”师:“下面,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小小商店进行购物活动,看看大家是否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你们想去吗?” 让学生联想到去商场购物的情境,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求知欲旺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再以逛商场为题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运用“角色扮演”进行模拟购物的活动体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计算、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尝试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运用和发展数学,进一步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生活,运用于生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架设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 6 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目标,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与生活融于一体的境界。

参考文选:

1、《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2、陆书环 傅海伦著 《数学教学论》 2004科学出版社出版。

3、《小学数学教师》

4、《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数学卷

篇8:让德育回归学生生活

一、回归生活——学校德育的合理选择

教育家杜威早就指出“教育即生活”。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 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 不参与社会生活, 学校就没有什么道德的目标, 也没有什么目的。这就是说, 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之中, 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生活应该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是每个人切实的经历, 它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德育并不是距离现实很远, 而是生活本身。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中理解道德的价值,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判断和选择。德育生活化也意味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情况, 要学会捕捉和理解社会生活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二、回归生活的德育的内涵

回归生活的德育, 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日常生活形式, 而是以日常生活形式为基础, 使德育的目标和内容都能与学生个体的生活实践相联系, 从而在德育活动中, 能充分地调动学生个体既有的生活经验, 在对自我生活经验的理解、发现的过程中, 不仅获得切身性的伦理感受, 而且这一过程本身就成了个体道德思维、情感与智慧的陶冶。这样, 德育过程就不再是个体机械接受、被动识记的过程, 而是个体德性意识与情感有机地、自主地建构的过程。

三、德育回归学生生活的途径

(一) 德育理念:以人为本, 以生活为基点, 关注完整的人。

“以人为本”在德育中最根本的标志就是“以学生为本”, 坚持以学生为“本体”。德育应该面对和关注人的完整性。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活力的人, 不是只指人某方面的品质。只有立足于培养完整的人, 个人的品德才有真实的依托, 德育才有植根的土壤。这要求在德育中, 彻底纠正德育的“人的缺位”状态, 以学生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发展学生的人格为根本任务、以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标准、围绕学生的生存和人格发展开展工作、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指导。德育“回归生活”, 就是要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客观存在, 让德育的展开过程成为学生个体完美充盈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在由生活构成的德育情景之中, 能积极自主地思考、发现、探索、理解和领悟。在自我生活世界与生活经验的拓展中去理解生活、发现世界、陶冶情操、锻炼人生智慧。

(二) 德育目标:贴近生活。

法国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做一个圣人, 那是特殊情形, 做一个正直的人, 那却是为人的常轨”。因此真正的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有它的现实生活根基, 必须抛弃“圣人教育模式”。这就要使过去定位与“高、大、空”的抽象的道德理想主义目标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贴近生活, 回归生活, 变“高、大、空”为“近、小、实”。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关爱, 关注生活, 珍爱生命, 懂得礼貌, 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基础德性的形成。

德育目标应从单一局面转向多层次。当代生活德育必须从实际出发, 兼顾不同阶段, 不同年级, 不同对象的特点;要分层次;贴近生活, 联系实际。尤其要着眼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世纪的需要, 着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 如创新精神, 竞争意识, 诚实守信等道德品格的培养。

另外德育应帮助学生寻找道德的生活价值。如果德育仅仅是一味地强调道德的利他性, 忽视了引导学生发现道德与自身的生存发展同样休戚相关, 这样的德育是没有生命力的, 也迟早会被学生背弃。学生不断自我完善, 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现实的或未来的生活质量。不承认道德利益的合理性, 不帮助学生寻找自身德性的完善提高在改善自己生命质量中的价值, 德育必然被学生视为“假大空”, 甚至被学生视为虚伪。

(三) 德育内容:联系生活。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德育的内容也在随着时代的前进发生着较大的改变。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爱集体等优良的传统教育内容要继续发扬光大, 同时也要根据现实生活实际, 重视从学生现实生活中生成新的德育内容, 因为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归宿。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适应并超越现实的生活, 创造未来可能的生活。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根据从生活中提炼新的德育内容, 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具有新时代的道德观。今天的道德教育是培养未来的人才, 因此德育应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各种道德意识, 其中主要包括: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参与精神、合作精神。德育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将书本、口头上的一些理论化教育转化为活生生的情景教育, 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从自己的事情做起, 感受德育的重要性、现实性, 从而掌握基本的德育规范, 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 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道德基础。

(四) 德育过程:体验生活。

生活德育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 道德体验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是在体验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而且, 学生体验活动是促进社会的道德需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生活德育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发, 关注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 为受教育者创设道德体验环境, 这个德育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层面, 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 促成外在的与激发学生内在德性成长需要的整合。

(五) 德育渠道: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

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德育一体化, 学校德育不可能包含或替代家庭、社区德育, 但学校德育如果不关注学生的家庭和社区生活, 就不能说反映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校德育没有主动与家庭和社区德育配合并取得家庭和社区德育的主动配合, 也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学校应该主动做好与社区、家庭互相配合中的协调工作。学校要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 树立新的人才观, 不要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要有计划地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参与家政管理, 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 引导孩子参加具体的生活实践, 从中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和处世能力, 使孩子懂得“现实规范”、遵守“现实规范”, 形成德性。

上一篇:韩语专业词汇下一篇:雅思考试作文写作:分析型和一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