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2024-04-23

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共10篇)

篇1: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安徽明光市第三中学

张艳

一、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呼唤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但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机械式教学过程,结果是教学失去活力,学生丧失独立思考。学生手中薄薄的几本教材,居然囊括了古今中外五千年的历史。教材里只有气吞万里的宏观历史,没有鲜活生动的微观历史。以选修一为例,其中涉及到的改革人物基本上古今中外王侯将相,而且都是成功改革的历史。历史教学的好不好评价只局限于一份100分的试卷,实施历史教学的目的沦落于应付高考。所以在历史课上,老师宣之昭昭,学生听之昏昏。这完全背离了历史教学的本质目的。2可能性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 “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关联。”可见,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2006年秋季新课程正式在安徽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回归生活,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能力,并能学以致用。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的引进,标准化课堂的建立,这也为我们创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准备了物质条件。

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我在这个理念引导下,我对生活化教学的一些实践尝试与探索。

二、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尝试与探索 1教学理念生活化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中来,在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以史为鉴,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我们只有让高中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是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时代的要求。

2教学语言生活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对学生接受知识影响很大,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就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教师用生活化的语言来传授知识的话就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生活化的语言需要教师恰当的将生活中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炼出来。百家讲坛中的袁腾飞在讲解内阁和丞相的区别时候,做了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他把皇帝、丞相和内阁大臣分别比喻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和董事长的秘书。在一个公司里董事长具有最终决策权,总经理拥有一定的策划决策权,而董事长的秘书看上去十分的威风,但要始终听从于董事长。这些关系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丞相是中央一级的行政大臣,对皇帝有一定的约力。内阁是内侍机构,对皇帝没有约束力。学生进而对书本上这些句子就很容易明白。再则学生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说从明清开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并走向衰落。

3教学内容生活化

历史教材是我们实施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源作取舍,可以选用当前有针对性时政热点作为素材,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资源,也可挖掘自身的资源,“现身说法”。尽可能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学习内容生活化。比如史论一直都是很多学生学习的难点。“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的反映” 是贯穿整个必修三的一条史论,也是常常运用于历史材料解析题中。我在阐释这条原理时我就设计了两个个问题。为什么上海会出姚明,而明光就出不了呢?为什么改革开放后会有姚明,文革时期出不了呢?我让学生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虑,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高三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时,到宋代史部分我给学生编成了一个历史讨论剧《宋太祖赵匡胤睡不着觉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1、初登皇位的赵匡胤要对付哪几种人?

2、哪些人是赵匡胤可以利用的人?

3、分析赵匡胤的解决办法有哪些利弊,后人又是如何解决其弊端的? 学生们化身成宋太祖赵匡胤,在热烈的讨论中,把散见于必修和选修部分的宋史有机串联起来,深化了学习。4教学手段生活化

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是粉笔加黑板。虽然老师口若悬河,但是学生反映平平。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就能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更加生动的感受。习主席开启了“中国梦”的新时代,“中国梦”也成为今年高考的热门考点。什么是中国梦?在“中国梦“这个热点中囊括了高中历史的哪些知识点?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审视我们的历史,又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抽空给学生播放了一部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在这部记录片中涉及很多我们教材上涉及的知识点,同时每个大国的崛起至少可以给学生一些有益的启迪,学生加深对中国梦的理解。学史绝非是简单的背诵,也绝非是仅仅应付高考,学习历史的目的以及历史本身的的广度、深度和厚度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给了学生。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是当前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手段。

5教学方法生活化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关注。高中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其求知欲特别强烈,但是由于学生的时间限制,接触面比较小,对于国际国内社会热点虽然关注,但是往往了解的内容有限,这样就使得历史教学与现实有了结合的空间,教师应该通过国际国内社会热点的结合,使历史教学走进生活,更加与现实贴近,这样有利于使历史教学增强趣味性。我要求学生遇到热点问题,要不自觉的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原因,提炼特点,总结影响。2013年彭丽媛女士随习近平主席出访并在南非做演讲,这件事情我曾让学生探讨如果你是出题者你会从哪些角度来出题目考察。学生发言踊跃。有人说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角度,有人说从妇女解放角度,有人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角度。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样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体会到学史的乐趣。

6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广大历史老师越来越注重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却往往忽视了历史课后作业,作为教学环节之一,这是不可以轻视的。戏说历史、穿越是影视中的常见题材,其中有些剧情和教材相印证,更多的剧情纯属编者不负责的胡扯,学生是分辨不出来的。学生在观赏电视剧的时候更多关注剧情的发展以及主人公帅不帅,很少去想为什么会这样。有次上完宋史后针对《少年包青天》剧情,我设计如下问题:

1、包青天为民伸冤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说包青天就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呢?

2、在宋代会不会出现“小蜻蜓”这样的人物?

3、包青天在当时担任什么官职,他有什么权限呢?

4、包青天办案的阻力到底来自哪里?受阻说明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设置具体的分值。但这些问题的答案来源于书本,同时也在不断找茬中获得了学习历史的乐趣以及作为文科生的自豪感。新课程的实施给了我们很多思考,我们只有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才能真正让历史大课堂焕发出活力,教学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让教学更具生活的真实,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这是实现教学生活化的目标所在,也是新课程的理念所在。我相信在各位历史教师的不断探索中,在不断总结、归纳、反思中,高中历史课堂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正向着更加广阔的方向发展。

篇2: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让高中地理教学回归生活

教学策略问题既是教学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体而复杂的实践问题.教学策略古来有之,只是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阐释和理解.

作 者:蹇广勇 作者单位:贵州雀正安县第一中学,563400刊 名:地理教育英文刊名:EDUCATION OF GEOGRAPHY年,卷(期):“”(3)分类号:G63关键词:

篇3: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一、以生活为依据, 寻找历史的足迹

教学不是强制、逼迫和约束, 而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唤醒与激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历史的足迹, 变抽象为具体, 变枯燥为生动,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的内心与历史产生共鸣, 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教学为例, 学生对国外新政没有太大的兴趣, 而对自己国家的政策十分感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我国新政方面的热点话题, 如“最低工资标准”“农村合作医疗”等, 让学生谈谈对自己所在城市最低工资标准的认识, 用身边的真实事例来分析和理解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改革。学生能自觉地把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能对热点话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也产生了兴趣, 也想知道外国人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进而提出新的问题:“罗斯福新政包括什么内容?如何让美国人接受新政?”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新课的内容是相契合的, 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 能够主动地收集罗斯福对银行、金融等行业的整顿政策, 全面细致地总结、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实验) 》中, 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密切与生活和社会联系, 全面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发展。自然本色的历史课堂融入了学生的好奇、情感, 使呆板的教材知识活泼起来,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观察、分析和思考, 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寻找历史的足迹。

二、以问题为起点, 揭开历史的篇章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要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教师要避免对事件内容、意义和价值的直接讲解, 而要鼓励学生先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解、观察和分析, 再结合自己的认知、情感和经验对事件进行判断。问题应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层层推进学生思考, 从而使学生提出自己疑惑的问题, 实现对历史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把握。

例如, 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阅读、思考和理解,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疑惑进行交流、讨论, 再提出相关的问题:“自然经济包括哪些?鸦片战争后, 在外国工业的冲击下, 我国破产的产业主要有哪些?破产的农民是如何维持生计的?外国经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什么?在新形势下, 又建立了哪些新的经济形式?”

问题的提出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使学生的思考有了一定的方向, 学生不但明白了自然经济瓦解的具体含义, 还理清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产生的各种条件。学生在对问题的推理和解决中, 对“推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形成”这一重、难点问题有了更深的体会和领悟。

问题就像一盏盏明灯, 点亮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 更要让学生深入思考和挖掘, 知其所以然。可见, 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有利于学生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学习。

三、以情感为依托, 注入历史的激情

历史教学的内涵是“由死到活”, 把“死”去的历史还原并使之鲜活、生动起来。如果历史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只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历史课堂必然黯然失色。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情感的培养, 课堂教学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

例如, 在学习有关“爱国主义情感”的内容时, 教师可利用鲜活的历史事件来感染学生,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内涵和情感, 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材料一: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文天祥, 不为高官厚禄所动心, 宁死不屈, 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令后人折服。

材料二:反清革命志士林觉民, 在即将为人父的时候, 仍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广州黄花岗起义, 在《与妻书》中写道“为国牺牲百死而不辞”的名句。

材料三:著名科学家詹天佑, 克服种种困难回到祖国, 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铁路事业。他曾坚定地说:“如不以所学报国, 何以对祖国与家乡人民?”

在历史史料中, 这些风云人物的事例激励着学生的成长, 触动着学生的心灵, 激发着学生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情感。同时, 也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 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爱。

四、以真实为基础, 解释历史的存在

历史是过去生活的写照, 不是虚构的, 更不是胡编乱造的, 而是以事实为基础而进行的考察和论证。在教学中, 教师应立足于真实的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和自然, 真切地感受历史的存在与变化。

例如, 在学习有关“佛教”的内容时, 教师可结合本地的历史特点, 让学生进行实地调查, 亲身感受历史的变化。

课外调查:对学校附近的寺庙进行考察, 了解有关佛教的历史、物品和内容。

结合一些影像资料、古代留存的书籍、古老的建筑、古代的文物等, 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存在, 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在学习佛教文化的过程中, 感悟其对社会的影响。从宋明理学到民主思想的启蒙运动, 都受到了一些佛教教理的影响, 其中慈悲、平等、无常、无我的思想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真实的史料和感受, 能使学生以客观的角度来感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感悟生活的真谛。

五、以个性为主体, 领略历史的精彩

著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探索者, 这是人心灵深处最基本的需要。”然而任何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思想, 难以绝对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 学生更是如此。

例如, 在学习“辛亥革命”的内容时, 学生对该历史事件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辛亥革命胜利了”;有的学生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赛, 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辩论主题:你认为辛亥革命是胜利的还是失败的?

学生对辩论赛非常感兴趣, 能够主动地收集相关材料, 并能对历史的真伪、史料的价值做出自己的判断, 能够观点鲜明地阐述自己的看法, 有据可查。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实现了学生间的相互促进、相互进步, 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入探究和理解, 能够最终获得问题的答案。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通过学生对历史问题和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交流和辨析, 以提高其思维能力。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结合生活而形成的教育才是最本真、最鲜活的。”历史课堂不是“古董”式的教学, 而应建立一种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的智慧、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相融合, 绽放学生个性, 激发学生潜能, 以形成真实的、本色的历史课堂, 让学生真正感悟历史的真谛,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建军.追求洋溢生活气息的历史课堂[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08 (9) .

[2]宋学英.探讨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1 (20) .

篇4:让高中历史教学回归生活

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将社会生活贯穿于历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利用社会生活导入教学,运用生活实例讲授知识,结合课本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简单地说,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回归生活、感知生活、发展生活。

一、构建生活化高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但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却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缺乏生命活力。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无法进行独立思考。现如今的高中历史教材囊括了古今中外历史知识,但大多是抽象的宏观历史知识,很少涉及具体的微观历史知识。

例如,教材中提到的改革大多是成功的改革,且所涉及的关键人物基本上都是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这表明当今的历史教学重在应对考试,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

2.可行性。

有人曾说: “一切历史都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关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回归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构建生活化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我在这一形势下,对生活化教学的构建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二、构建生活化高中历史教学的途径

1.教学理念生活化。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牢固掌握历史知识,做到以史为鉴。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

2.教学语言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用生活化的语言来传授知识,而生活化的语言是充满魅力的。

例如,我在讲解内阁大臣和丞相的区别时,就把皇帝、丞相和内阁大臣分别比作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和董事长的秘书。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师可以选用有针对性的时政热点问题进行教学。

例如,“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是历史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史论,常常被运用于历史材料解析题中。我在阐释这条原理时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为什么上海会培养出姚明,而我们这里就培养不出呢?为什么改革开放后才培养出姚明,而改革开放前却培养不出呢?我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4.教学手段生活化。

现如今是网络的时代,如果教师能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就能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生动的感受。

例如,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审视我们的历史呢?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那些曾经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呢?带着这些问题,我给学生播放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片段。这部纪录片涉及了很多教材知识点,能带给学生一些有益的启迪,加深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这样一来,历史教学目标就不知不觉地实现了。

5.教学方法生活化。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对此,我要求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找出原因,总结影响。

例如,彭丽媛曾陪同习近平出访南非,对此我引导学生探讨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命题。有的学生说可以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角度进行命题,有的学生说可以从妇女解放角度进行命题,有的学生说可以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角度进行命题。这样一来,学生就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体会学习的乐趣。

篇5:让生活走进数学 让数学回归课堂

让数学回归课堂

(226200)江苏省启东市特殊教育学校

数学对智残儿童来说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科,即使是简单的数字、简约的图形、简单的加减乘除也是他们难于逾越的门槛。在数学面前常常表现为兴趣不足、前学后忘、边学边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提高智残儿童的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特教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按照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们从这一理念中不难看出,数学教学必须面对现实生活,让现实生活与学习数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使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特教的数学教学更应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学习数学中回归生活。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数学的加减乘除、数的度量与计算均来自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是现实生活的抽象与概括。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智残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是什么?就是其在现实生活中所取得的经验-----一张嘴巴用来吃饭,二只耳朵用来听声音,十个手指用来玩玩具等一些数的原型。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之上,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掌握数学。

1、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

我们在具体实施数学教学时,首先要分析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然后在教学时,一是教师焕起学生对生活情景的回忆,使他们从平日的生活情景中想到数学问题。二是教师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把生活情景再现在学生面前,在这特定的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实践、观察来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数学第七册《时、分、秒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正点钟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当分针不正好指向12点时,现在是几点钟呢?我们是从几点钟开始上课的?到几点钟下课?(这是生活中经常有人询问的问题,这就是生活情景的一部分)学生就会感到只认识正点钟是不够的,就自然产生问题:分针指向每一个数字时是几点呢?数字之间的每一格有什么用呢?分与时是怎样的关系呢?等问题。通过观察,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从生活事例中寻找数学“原型”

小学数学的许多概念、原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课桌面、书本的封面、小手帕、黑板、门、窗等等都是“正方形、长方形”概念的原型。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生活中的“原型”变为数学学习的对象,学生就会在把现实问题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对概念就更清楚、更容易掌握,这时候的学习也就变得格外的轻松、格外的愉快。如我在教数学第七册“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先利用“分簿本”“分食品”等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分东西”的生活原型引入课堂,让学生说说平日我们分东西时是怎样分的?今天老师把手中的铅笔分给你们,看看这样分你们有意见吗?于是把手中的14支铅笔不平均地分给7个小朋友,问:这样分有意见吗?有什么意见?怎样分才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了“平均分”的概念,也懂得了平均分的意义。

3、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根据这一心理特征,我们教师必须根据智残儿童的生活背景,从其生活背景出发,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让学生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元的认识和简单计算”时,认识到学生的生活背景----他们平日接触到的大多是10元以下的币值,与50元、100元币值接触较少,所以在进行“简单计算”时,重组了教材,暂且以计算10元以下的币值为主,待这些计算熟练了,再进行更大币值的计算。在“认识元”时,首先让学生说说你知道哪些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由于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较为紧密,学生很快说出有“1元”“2元”“5元”“10元”四种币值。然后让学生说说你见过“3元”“4元”“6元”“7元”等币值的人民币吗?学生马上发现了其中的数学问题,小脑袋里出现了问号,如果请你拿7元钱,该怎么拿?这时课堂又热闹了起来,他们开始了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有的说:“一元一元地拿,拿七个一元。”有的说:“拿3张2元,再拿1张1元”„„最后探索出共有这样几种方法:1+1+1+1+1+1+1=7 2+2+1+1+1=7 2+1+1+1+1+1=7 2+2+2+1=7 5+2=7 5+1+1=7 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元”的认识,又学会了简单的计算,当然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开始,积极地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数学学习方式,寓数学教学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生动有趣。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产生了与数学的亲和力。如在教学“7的认识”时,组织学生开展套圈比赛,用铁丝圈去套地上的玩具动物。全班刚好有7个小朋友,分男、女两组,问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一共的几人?从而懂得了7可以分成3和4。接着再让每个学生拿7个圈,看谁套得最多?套好以后各人数一数你套中了几个?没有套中的有几个?合起来有几个?由于各个小朋友在活动中所发生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套得多,有的套的少,呈现了7 的各种不同组成情况。这个活动是小朋友十分喜爱的活动。从现实情景中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数数,知道了数的组成。在活动的最后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方法

小学数学中一些具体的思想方法,如: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移多补少、移少补多、等量代换等在现实生活到处可见。如我们到菜市场上去买菜,青菜每斤1.5元,买了1.8斤,要付多少钱?我们常常会这样心算的:每斤1.5元,2斤就是3元,每斤1.5元即每两为0.15元,2两就是0.3元,2斤去掉2两是1.8斤,3元去掉0.3元就是2.7元。这就是“多加要减”的数学方法在生活实例中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在教具体的数学方法时,不要只黑板上讲“多加要减”“多减要加”之类的计算方法,要从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例中去感悟、去理解。

二、让数学回归社会生活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很明确,是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在工作中需要数学、在生产中需要数学、在生活中需要数学、在学习其他知识时也需要数学。所以现实生活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归宿点。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时,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这样既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又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之后的快乐。

1、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事件

数学首先是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由于它可以用来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数学的语言功能更为突出,人们可以用所学的数、符号或图象这些语言去描述世界,可以用严谨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用一串数字来表示“电话号码”一可表示某人某单位的电话,二可用这串数字拔打这个电话。再如“××新村58#605”是“门牌号码”,它只用简单的几个数字表示了某人某单位的住址,是“××新村五十八号楼六零伍室”语言的数学描述方法。再如车牌号码、产品型号等都是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事件的例子。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去解决生活中事例,如:我是一(3)班学号为5的学生,怎样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呢?有的学生用“135”来表示,有的用“1305”来表示。通过这些事例,学生不但体会到了数学语言的功能,而且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

2、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环境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数学,有的视而不见,有的仅是目光一扫而过,有的稍加留意,有的则比较敏锐。例如同是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能正确地说教室里有几扇门、有几扇窗子甚至于几块玻璃,有的则一问三不知,这就是数学眼光的差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这样的眼光。如:学习加减法应用题,引导学生根据周围的事物编题,可根据教室里的人数编一道加法应用题或减法应用题。经常这样做,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

3、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人民币应用题”时,先把学生带到商店,让学生选择自己所购东西,然后分别问学生你共用了多少钱?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是怎样计算的?又是如何付款的?付出多少找回多少?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摸得着、看得见、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既学会了数学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篇6: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一、重演生活故事,训练说话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表演是儿童的天性,而表演他们生活中所熟悉的生活故事,回归生活的真实,就更加乐此不疲了。口语交际是底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利用学生爱表演的天性,让学生在兴趣这一前提下进行说话训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上苏教版第二册的口语交际《学会做客》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的做客经历,再让学生互相表演,互相补充。做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表演起来非常活跃,使用的语言也特别丰富,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活动也变得更加生动。

二、创设生活情境,体验课文内容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课程理念的更新》)生活化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把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使新学内容能较快的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达到真正的理解。如在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时,最后一句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惭愧的低下了头,教学中抓住惭愧一词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以表演的方式说说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会说什么?同学们联系日常的生活经验,纷纷发表他们的见解,如:谢谢风伯伯,是您让我明白,我能看的远,是大山的功劳啊!实际上,大松树比我高多了。大松树,对不起,我刚才太不礼貌了,我以后再也不能看不起别人了。通过表演,学生轻轻松松的就达到了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三、展示生活亮点,促进个性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学方法多样化、个性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都能学有所长,感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释放,这是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的要求。我们面对的每一个个体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有的孩子喜欢用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的擅长用语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的钟情于用画画来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有的喜欢用歌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一个个体都有展示自己特殊才能的机会,如布置一些个性化的作业。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世界真美呀》一课时,我布置了这样的一次作业: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小鸡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时所发出的感叹。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有的用画画来描绘这个美丽的世界,有的用歌声来赞美这个美丽的世界,有的用表演来表达自己对这个美丽的世界的热爱同学们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四、通过生活实践,感悟课文思想脱离了生活实践,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理念的更新》)。对课文思想的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目的,能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的应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入生活角色,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感悟课文思想。如教学苏教版第二册《奶奶的白发》一课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我,为了让奶奶不再操心,你打算怎么做?并要求学生回家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打算。第二天我让他们汇报,同学们的做法是五花八门,如:我昨晚自觉做完作业再玩,不用奶奶操心。我昨晚陪奶奶散步了。我打电话陪奶奶聊天,使她不会感到闷。我昨晚帮奶奶做家务了,让她不那么累。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使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了尊敬长辈的道理。实践表明,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让课堂回归生活,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组编:《课程理念的更新》

2、卢雁红著:《语文生活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载《小学语文教学》,20xx年第1期。

篇7: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脱离了生活,语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智慧,陶冶人的品性,促进完满个性和完整人格的形成。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导致了学生对人生与社会自主思考的忽视,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命的活力,导致教育丧失生活意义。鉴于学校正在进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五步式’和谐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主动学生学习,因此我们组尝试进行让语文回归生活的研究。

二、研修目标

1、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要在解放教师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与阅读精品中吸取生活素材,增加生活积累,提高语文的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思维。

2、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让语文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3,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积累运用语文的能力,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体验学习的幸福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修内容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全面实施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

研究改进课堂教学,压缩语文课文的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在短时、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突出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突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突出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突出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二)构建以语文活动和语文环境为双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实施“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应该强化语文课外阅读和其他课外活动,沟通语文教学同其他各科教学,语文教育和学校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创设良好的语文环境,构建一个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四、研修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修成员:

张晓玲张玉唐宏宇

六、研修过程:

1、提出问题

语文的社会性、工具性、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呢?

2、研修实施

a、优化教材,在语文中渗透生活

b、“活用”教材,融入生活素材

c、、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七、研究结果:

(一)、优化教材,在语文中渗透生活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地激活学生生活体验的过程,生活体验越丰富,对课文内容理解就越深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蕴含着丰富的生活色彩以及,作者的价值取向、情感、思维。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教师不能只是把自己对某篇作品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强烈的“实践”意识,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立体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其在亲历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积累、运用语言,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1)还原真实可感的生活画面

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还原文本所描写的真实可感的生活画面。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在他们生活和文本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应的联系,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引发他们的思考。我们要在课堂上扩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界限,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挖掘有效教学资源,积极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特点,如果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可以播放故事情节录象,如《观潮》一课,可以在网上搜索观察实况录象,也可以选择观潮之日观看现场直播,这都是可以做到的,现场的潮水的景象,观潮人的表现,会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这样的场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对课文内容怎么能理解的不深刻呢?再如《颐和园》,就让学生通过屏幕感受一下颐和园的美丽风光,学生对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能不领会吗?这样的课文有很多,教师不要怕麻烦,“麻烦”是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找不到真实的画面,可以制作过程性或点拨性课件,如《翠鸟》一课,翠鸟捉鱼的动作非常快,那一瞬间是很难捕捉到的,教师可以进行网上资源共享,利用课件让学生感受一下翠鸟捉鱼的动作之快。需要通过声音来表现的,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通过声音感受,加强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课文中的情境“再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将“再现”的生活情境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现实生活也会有更深的体验。

(2)模拟喜闻乐见的生活表演

学以致用是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更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为他们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大舞台。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适合于用表演的形式来展示。小学生好奇心强,又特别喜欢表现自己。表演能将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动作,促使学生对文本全身心地感受。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所描绘的生活,精选题材,让学生模拟表演,使课堂生动活泼。如在教学《田忌赛马》、《包公审驴》、《将相和》这一类课文时,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即兴表演,把“读”、“演”、“评”融为一体。学生自由组合,积极地投入到表演当中,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引导学生不能死背课本上句子,要学会变通,用自己的语言,加上自己的动作,将故事的情节表现出来。学生能依据文本,但又高于文本,表演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全身心地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理解的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养。

课堂上模拟表演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如广播、采访、表演、朗诵、讲演、阅读等无不是运用语文知识的活动。这些语文活动就像语文教学的须根,丝丝缕缕,不断地从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才使得语文教学枝繁叶茂,孩子的学习才变得如此生气勃勃。

(3)引入鲜活可感的生活场景,加强对比感悟

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语文,把它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生活化处理的教材内容,往往最容易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驱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语文。例如在教学《刻舟求剑》和《郑人买履》这两则寓言故事时,可以将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讲给学生听,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些课文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很紧密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在学生身上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事情与同学们分享,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讲述出来,对事情曾经的理解是什么,现在的感受是什么,让学生在现实与文本的对比、自我感受的前后对比中逐渐升华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活用”教材,融入生活素材

生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是包罗万象的,而教材上的内容是有局限性的,是不全面的,甚至有的内容是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与时代特征不符的,这时我们不能“以本为本”,要将过去的情景、观点看法与现实进行对比,在内容上,一些对学生没有教育意义的,甚至起反作用的,要忽略或一带而过。我们尊重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活”用教材,而不能死教教材。要根据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

(1)根据教材状况大胆地“删”

教材的更新周期与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更新相比显得要长一些。我们从教材,尤其是一些老教材中,不难发现,有一些教学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脱离现实生活。即使是新教材中,也难免有些课文不符合学生现实生活状况的。像这些教材内容就可以大胆地“删”。

(2)根据教学需要适度地“增”

对教材,教师要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应根据教学需要,增加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结合火热的生活,把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纳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如教学《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结合国庆“大阅兵”的通讯报道来学习。当学生将课文中描写的“阅兵式”与当前军事装备正规化、现代化对照起来读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体会到祖国的强大、伟大。这样的教学,拓展了文本,超越了文本,同时把文本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糅合在一起。

(3)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地“换”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材,它只是为教师教学提供依据。现行语文教材大体上是整齐划一的,而实际生活情况却是各不相同,再加上我国地域辽阔,教材中的课文并不是每学生都是熟悉的,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灵活地调换教材,善于“用教材教”。如《翠鸟》一课,文中提到“我们”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是由于翠鸟不容易捉,所以才放弃了这个念头,对于这段内容,最好不去深讲,而要从现实生活中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告诉学生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鸟儿也需要自由,不能随意捕捉伤害。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找一些相关的内容,或从生活中筛选出与课文内容相适宜的素材,补充到语文教材中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机动、灵活地处理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从而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开发好教材,发挥教材的最优效应。“活用”教材,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但必须遵循语文教学原则,既要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又不能脱离教材,教师要把握好活用的“度”,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陶行知先生曾说,社会即学校。学好语文如果仅靠书本中的知识,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不仅要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乐土,还要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学语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语文教学,不仅是学生学好语文获取语文知识技能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需要,我们要关注的价值取向不能仅局限于语文学科,我们要跳出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生活化潜在的发展性教学功能,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

(1)让学生在走向自然中学语文

教师要沟通学生与自然的联系,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研究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吸纳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课后,学生掌握了本文状物的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写家乡的特产。

(2)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用语文

社会生活五彩缤纷,教师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让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拓展学习语文的天地。如在教学完五年级《家园的呼唤》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去观察调查,去撰写宣传。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交际和社会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练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巧妙地设计语文实践:有的家长是卖衣服的,则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家长是卖家电的,则可以让学生写一写使用说明书;有的家长是卖水果的,可以让学生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知识等等。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每天都可以接受大量的信息,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社会活动等,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是多姿多彩的。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会学语文,关键还要靠教师的引导。我们要把课文上的内容“延伸”到生活中去,不能怕麻烦,做得好的话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为了全面推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必须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让他们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让社会这个大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语文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语文,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引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走进课堂,走进生活,走出课本,体验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要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生活经验的感悟。我们的任务在于挖掘和引导,努力使语文与生活进行相互渗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已不是难事。

篇8:让高中生物教学回归生活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具体落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就是课堂情境创设。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教学资料, 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 创设生活情境, 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例如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 我们就可以用两袋洗衣粉作为新课的引入, 一袋是普通洗衣粉, 另一袋是加酶洗衣粉, 然后让学生仔细阅读其成分与使用说明, 提出“如果让你来洗衣服, 你会选择哪一种洗衣粉?为什么?”“为什么加酶洗衣粉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里面提到‘最好用温水进行浸泡和真丝类、皮毛类的衣物禁止使用’?”等问题。这样一来, 学生就会七嘴八舌地做出回答, 不论答案是否正确, 都说明学生已经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了, 从而会有更大的兴趣投入以后的学习活动中。

二、教学中注入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 任何活动必须促进活动者内部的体验, 从而引起对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 取得好的活动效果。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 都是具有丰富感情的人, 好的情绪可以产生正反馈, 而坏的情绪必然产生负反馈, 因而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因素是不能忽视的。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心了解学生, 有更多的精力与学生建立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有更多的机会与每一位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就意味着为教师提高课堂正反馈铺垫了情感的基础。一方面, 教师要放下架子, 以平常心待自己。无论何时何地, 都要视学生为朋友, 以真心换真情。另一方面, 要做到一视同仁, 以平等心待学生。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以公正、友善、慈爱的态度对待他们, 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 要像对待生活中的亲朋好友那样给予诚恳的帮助,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真心, 让这块土壤也能开出正反馈的花朵。

三、课堂探究实验生活化

实验探究活动是师生共同体验生活的活动。对生活素材进行剖析, 提取其中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的元素, 可以使我们课堂实验探究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例如在《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中, 细胞作为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 那它的边界是什么?细胞膜是否真的存在?能否通过生活实验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细胞膜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尝试:选择鸡蛋作为探究的材料, 让学生先观察蛋清和蛋黄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学生通过观察能初步感受到细胞膜的存在, 然后引导学生在去掉蛋清的情况下, 用筷子轻轻接触蛋黄, 学生可以看到蛋黄向内凹陷、有弹性, 这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调动起来, 积极性很高, 最后引导学生用力捅破蛋黄膜, 学生发现蛋黄流出来, 通过以上实验观察, 学生能真正地感受到细胞膜的存在。

四、课后作业生活化

课后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 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目的就是要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学生的作业应该由传统教学中的“统一”“专制”走向“自主”, 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 应该具有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在《细胞的癌变》一节教学后, 布置学生周末去医院访问癌症患者, 调查症状、病因、治疗措施等作业, 让作业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的价值, 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 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生物学。

总之, 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 探索生活化教学途径,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尝试。教师要走出师道尊严的束缚, 和学生一道成为情感的共鸣者、知识的探究者, 彼此相互尊重, 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夏帮青.用故事导学促思维发展[J].中学生物教学, 2006 (8) .

篇9:让高中地理教学回归生活

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对广大教学同仁能够提供相关参考。

一、回归生活的地理教学策略内涵

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的策略就是在原有教学策略概念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课程标准中所提及的“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目的,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或指定的对策和方略。因此关于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的策略应该有如下几个特点。

目的性: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要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为前提,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策略也不例外。即运用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策略最终要促成学生快速、有效地学习地理知识,否则教师就不可能进行以生活为目的的教学活动。

双边性: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的策略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在回归生活的地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要体现,所采取的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多样性:地理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要贯穿地理与生活融合的理念,就必须采取多样的、开放的教学方法,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的需求。

综合性: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的策略设计包括实行活动的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也就是说,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的策略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系列活动的方式、步骤以及采用的一切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二、高中地理教学回归生活方法分析

针对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策略的内涵可以看出,全面在新课程改革中正确贯彻地理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虽然非常有必要,但也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以下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尝试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1.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新课

回归生活的地理教学突出了地理学科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学内容的组织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新课程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调控。教师如何引导、调控的关键在于对教学内容的导入上,恰如其分地导入新课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为开拓思路、提高能力做好铺垫。如讲天气时,放几幅不同的图片或直接观察课本中的图片,认识天气变化,接着就可以探讨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讲海陆分布时,可以用“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导入。讲四季变化时可播放春、夏、秋、冬的不同音乐,让学生根据听觉判断四季,认识四季的不同,还可以进行美感教育。学习世界语言时可播放不同的语言让学生听,认识世界语言是多种多样的。

2.穿插生活中的趣味故事

在地理教学中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促进了课堂教学。如讲“日界线”时,可给学生介绍双胞胎的故事。一般情况下,先出世的是哥哥(姐姐),后出世的是弟弟(妹妹)。但是有一对孪生姐妹,妹妹的年龄比姐姐大一岁。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妹妹怎么会比姐姐大一岁呢?接着还可讲一个故事,有个孕妇乘坐海轮由西向东航行,在接近日界线的时候,生下了一个女婴,越过日界线后又生下了一个女婴。先出世的当然是姐姐,这一天正好是1996年元月1日,而后出世的妹妹是在日界线东侧出世的,日期是1995年12月31日,于是妹妹的年龄就比姐姐大一岁。

3.应用大众传媒辅助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传媒的形式丰富多样,报纸、广播、图书、音像资料、迅速普及的网络资源与文化,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消费的主要形式,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提供给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地理知识则处处有、时时有,为与生活相关的地理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料、信息。

例如,网络上有综合性的地理网站,如中国国家地理网站、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地理”网站等;有地理教育的专题网站;有人口、水资源、矿产、河流、环境保护等专题网站等,所有的地理专业名词都能在这里找到多条信息。学习地理知识最便捷、省时省力又经济的方式就是上网畅游。

篇10: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生活教学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体目标有四个方面,即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些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旧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和课程观的束缚,使我们面对这门新课程时感到有一定困难。时下的一些思品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于周遭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获得愉快、积极地生活。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的生活性。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现实生活为重要题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鉴于此,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找准生活中切入点。《品德与生活》(人教版一上)第一单元组“我上学了”,由《我背上了新书包》、《我们的校园》、《新朋友、新伙伴》、《校园铃声》、《平安回家》五课组成。孩子们告别了幼儿园生活,走进学校大门。他们的生活和上学前不一样,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老师会喜欢我吗?”“同学愿意和我一块儿玩吗?”“我能找到老师的办公室吗?”“上课铃响后,我应该怎么做”?“下课铃响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放学了,我能与不认识的人一起走吗?怎样过马路?”这些都是学校日常生活中学生自己面临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校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如:引导学生并关注学生的交往、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不安心理;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亲自找一找校

园的每一处地方,熟悉校园环境;结合学校一日常规教育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件事;模拟交通规则情景,做交通安全标志识别的游戏;放学组织路队回家时,告诉他们怎样过马路平安回家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使之健康、安全、愉快积极地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体验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体验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所以在教学中,唯有凸现活动,引领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自我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去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才能链接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如在教学《秋天在哪里》一课时,要求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而秋天的变化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呈现出来的,更不是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或呆在家中就能观察体验到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了解到秋天的变化,都能参与到探秘秋天的活动中去,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把观察、活动的场地扩展到了校园、田野、市场、商店、公园、花木园林之中,让他们在动物、植物、人类生活等大千世界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去获取。他们在秋风中奔跑,和落叶低语,在草地中寻觅小生灵的足迹……在这片广阔的开放天地中,秋天毫无保留地向孩子们敝开了胸怀,绽放了它的美丽,大自然也悄悄地向孩子们诉说了自己的秘密。在与秋天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对秋天的认识,对自然的热爱不断地积累、延伸。这种超越了时空的形式让孩子们忘我地投入到了发现的快乐中,获得的快乐中,参与的快乐中,体验的快乐中。此时此地,已经不是活动激励了他们,而是他们转动了这块最广阔的生活舞台。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是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例如教学《和春风一起玩》这一活动,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就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风力小玩具,亲自参与各种春天的游戏活动,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他们也发现了风和风

筝、风车、纸飞机等的关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风的力量,这种活动是学生感悟后的创造。又如:《平安回家》这一课,可以和当地交警大队联系,和交警同志在一起将学生带出校园,到社会大课堂中去进行体验。学生可以一边走,交警同志在一边向同学们介绍沿途标志的名称、作用和意义以及在马路上行走时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识,要求同学们边听边记,最后再将学生带到最近最繁华的十字路口,让学生观察行人如何过马路,怎样行走才安全。回到课堂中,学生在汇报时很自然的联系到刚才看见的情况和平时遇到的事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学习到交通规则,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所需,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能力。把学生带出课堂,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用他们的亲身体验为材料,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的行为。可见,体验在品德在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只是强化重视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思品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课间活动守秩序》这一课时,学生明理课间使他们十分钟时间自由活动,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尽量活动的开心。活动结束后,老师随机采访:“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活动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思品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强化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转变观念,实施教育创新,以学生为主体,适时构建学习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入到课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中,让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总之,品德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思想;立足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生活课程。

参考文献:

(1)探究 教学 实践——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策略 作者:李伟

(2)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前参与的策略研究

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路小学 彭松梅(3)浅淡《品德与生活》教学

上一篇:尼克胡哲演讲稿英文下一篇:攸县东北街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