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2024-04-20

[注意]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共8篇)

篇1:[注意]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于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局全体干部职工,对省市领导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一、加强组织领导,打牢依法行政基础

我县县委、县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我县环保工作已基本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在2004年机构改革中,我县在精简机构、压缩行政编制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把环保局列为政府序列的行政局,并明确了13人的行政编制。在我局内部,局长与环境监理站长依法办理了行政执法委托手续,明确了双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局设置了法制信访股,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法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环境法制工作,解决环境执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从组织上保证了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健全执法程序和制度,规范环境执法行为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保障这一基本国策的有效措施。为搞好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我局于2004年12月制定了《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对环境保护的执法主体、目标、任务、内容、责任都作了具体规定,并把其中的执法内容及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科室,严格要求全体执法人员按照分工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各自负责的任务目标。同时,按照省市法制局、环保局的统一标准要求,我局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程序等11项执法程序,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等7项执法制度。局党组一班人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严格执法,认真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和实践,我局环保行政执法逐步规范和完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我局还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局内工作、学习、廉政建设、政务公开等规章制度,在办公楼门厅内制作了政务公开栏,使全局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条不紊。在环保行政执法过程中,全局执法人员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廉洁自律,文明执法,坚持杜绝了“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三、加强学习,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四、依法行政,改善辖区环境质量

1、水污染治理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我县坚持以调整促治污,以治污促发展的原则,加大治污力度,水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2004年以来,取缔了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十五(土)小企业8家;重点水污染源**酒业有限公司、**化纤厂和**煤矿都相继上马了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我县地处淮河流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必经之地,为保证河流水质达到调水水质要求,今年4月份,县政府与5家责任单位签订了《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在废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对废水进行深化治理,确保南水北调工程汶上段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3、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我局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制度,认真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对污染严重、耗能高的项目坚决不予批准建设,凡老污染源没有治理好或没有达到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的单位,不准扩大再生产,不准新上有污染的项目。2004年以来,我局共审批建设项目16项,否决重污染项目4项。同时,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了“三同时”全过程管理,加强了试生产前的监督管理。通过严格的建设项目管理,收到了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的效果。目前,我县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率、“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了100%。

4、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开展环保执法规范化建设以来,我局逐步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对污染企业增加了检查监测频次,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尤其加强了夜间和节假日的突击检查。把清理十五(土)小企业列为重点,严防十五(土)小企业死灰复燃。严格依法征收排污费,为污染治理积累了资金。特别自去年开展“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以来,我局执法人员深入排污企业,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全县共查处各类环境违法单位8家,其中取缔闭关闭了3家,停产整顿2家,罚款3家。

5、坚持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并重,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县坚持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认真开展了生态保护工作,在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完成了我县**镇生态示范区规划,现正在按规划逐步实施;加强了秸秆综合利用,在我县**村、**村建立了秸秆气化综合利用示范点,在夏秋收获季节,专门下发了禁烧通知,鼓励实行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等综合利用措施;加强了面源污染防治,鼓励农民科学种田,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滥施乱用。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县大力加强生态县建设。县政府与6个责任单位签订了《县生态县建设目标责任书》,同时正组织编写《县生态建设规划》,我县正朝着建设“绿色生态大县”的目标迈进。

五、存在的问题

1、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还不够。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大多数只督促其整改,而立案查处的少,执法力度还有待于加强,执法人员素质还有待于提高。

2、行政执法责任制还不完善。我局目前的行政执法责任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适应依法行政工作的需要。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借此次上级领导检查指导工作的良机,虚心听取意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提高,把我局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推向深入,以此带动我县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二00五年 八 月 五 日

《[注意]关于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范文网

篇2:[注意]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局全体干部职工,对省市领导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依据,紧紧围绕环境保护中心工作,扎实开展环境保护行

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环保依法行政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并以此带动了整个环保工作的开展。我局先后获得全市1998-----2000年环境目标责任制二等奖、排污收费责任制先进单位、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县委、县政府授于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全面工作先进单位,下面,就我局的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打牢依法行政基础

我县县委、县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我县环保工作已基本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在2004年机构改革中,我县在精简机构、压缩行政编制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把环保局列为政府序列的行政局,并明确了13人的行政编制。在我局内部,局长与环境监理站长依法办理了行政执法委托手续,明确了双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局设置了法制信访股,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法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环境法制工作,解决环境执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从组织上保证了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健全执法程序和制度,规范环境执法行为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保障这一基本国策的有效措施。为搞好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我局于2004年12月制定了《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对环境保护的执法主体、目标、任务、内容、责任都作了具体规定,并把其中的执法内容及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科室,严格要求全体执法人员按照分工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各自负责的任务目标。同时,按照省市法制局、环保局的统一标准要求,我局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程序等11项执法程序,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等7项执法制度。局党组一班人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严格执法,认真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和实践,我局环保行政执法逐步规范和完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我局还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局内工作、学习、廉政建设、政务公开等规章制度,在办公楼门厅内制作了政务公开栏,使全局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条不紊。在环保行政执法过程中,全局执法人员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廉洁自律,文明执法,坚持杜绝了“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三、加强学习,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为建立一支政治上合格、业务上精通、作风上过硬的执法队伍,我局着重抓了执法队伍的自身建设,开展了树“形象工程”。一是建立学法制度,坚持常年学法。每年初,我们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本局年度工作任务,制订年度学法计划,固定每周一为集体学法日,每周五为科室学法日。为保证学法效果,局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我局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环境管理、环保法律法规等各类培训班、学习班。几年来,我局班子成员全部参加了省局组织的局长岗位培训。有18人次参加了省、市两级的各种培训,有10人参加了省环保干校的函授学习。同时对新上岗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申领到省局行政执法证方可持证上岗。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环保专业法和其它公共法,全体执法人员较好地掌握了必备的法律知识,具备了正确运用法律执法的能力。去年以来,我局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起,均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查处程序合法,量罚适当,执法文书完备规范,并做到一案一卷。二是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教育。我局常年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塑造爱岗敬业、廉洁务实、依法行政的环保卫士形象为目标,制定实施了《局工作人员守则》、《局廉政建设规定》等文件。针对全局青年人多的特点,加强了“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三个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促进他们发挥生力军作用。局党组带领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解决执法工作中的难题。投资40多万元,配备了执法专用车、摄像机、照相机以及部分监测仪器,为行政执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全局干部职工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很高的工作热情,拼博进取,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环保工作任务。

四、依法行政,改善辖区环境质量

篇3:[注意]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键词:消防监督,规范化,监督管理

本文首先阐述了消防行政执法中存在着执法不规范、执法程序不符合规定, 以及消防执法者素质不高等方面的问题。然后分析其中原因, 最后有针对性地从树立执法者职业道德素质、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者素质、健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等方面分析解决执法规范化问题的新思路。

1 消防监督执法主体现状及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防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 近年来公安消防监督执法力量严重不足, 监督执法干部队伍不稳定, 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行为不够规范、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 执法程序不规范、消防监督执法“重罚轻改、以罚代改”的现象未彻底消除、执法监督机制低效等情况, 直接影响执法水平和各种消防监督执法专项整治效果。

1.1 执法力量严重不足

现行的体制决定了公安消防队伍编制的严重紧缺, 造成目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少事多的不平衡现象, 严重影响到规范执法。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 目前全市国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 辖7县1市1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共有41乡50镇42街道, 总人口644万人, 辖区内共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913家, 其中人员密集场所485个,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充装、储存、供应、销售单位226个, 高层建筑69个, 国家机关34个, 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邮政、通信枢纽34个, 文物保护单位9个, 发电厂 (站) 和电网经营企业21个, 其他场所35个。面对如此繁重的消防监督执法任务, 全市仅有消防监督干部55人, 很难完全保证消防监督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最大化。

1.2 因编制、体制特殊, 消防监督执法干部队伍不够稳定

由于岗位设置和编制、体制等特殊原因, 使得许多消防监督执法人才在涉及到个人前途发展时, 只好放弃专业转而行政;由于消防部队现役性质, 许多消防监督执法人才经过长期的业务训练和工作历练, 已经成为技术尖子、专业能手, 但是由于面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一部队特性, 只好听任流失。加上干部、兵员调动、交流, 外部环境、岗位的更换使消防监督执法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缩小, 影响消防监督执法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1.3 消防监督执法指导思想不端正

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下, 少数消防监督执法干部廉政意识淡薄, 经不住金钱诱惑,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 缺乏职业操守。把手中的权力当作办事交换的筹码, 不给好处不办事, 给了好处乱办事;没有经济利益的案件能推则推, 能拖则拖, 该办的不办;借执法办案之机, 吃拿卡要, 索贿受贿。极大的淡化了消防监督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严重影响了消防监督执法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1.4 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 执法程序不规范

各级消防监督执法干部没有按照现有的检查规定, 定期对辖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部分干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力度, 对发现的火灾隐患或者违章现象没有依法下发法律文书, 对该责令整改的火灾隐患没有责令整改, 责令限期改正的没有按期复查;对建筑工程未经消防审核擅自开工建设、未经消防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不闻不问;对当事人逾期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 也不依法采取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部分法律文书填写不规范, 引用的法律条文不正确, 表述隐患不具体等。

1.5 消防监督执法“重罚轻改、以罚代法”的现象突出

目前消防监督执法干部对辖区内存在的火灾隐患督促整改时往往走进“重罚轻纠、以罚代改”的误区。在实践中有的消防监督执法干部在办案时只注重罚款, 而对违法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及应当采取的有效措施重视不够, 查过隐患、发了通知书、罚过款后再无下文。对该停产的不停产, 该停业的不停业;实施了经济处罚后, 处理问题降低标准, 甚至不了了之。致使某些违法单位人员误认为消防监督执法机关只要罚款、不管改正, 继而促使许多单位、部门对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心存“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侥幸心理, 把火灾隐患整改的责任往消防部门身上一推, 消防部门催一催, 他们就动一动, 致使火灾隐患整改过程变成一个耗费消防监督部门大量人力、物力、精力的漫长过程。

1.6 消防监督执法“行政干预多, 执法环境差, 执法难度大”

由于公安消防部队的性质决定了公安消防部队受上级公安消防机构领导的同时受当地公安机关的双重领导, 同时受当地党委政府部门的领导, 由于部队建设经费保障由地方财政直接供给等因素的影响, 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还得在很多方面和场合要处理好地方党委政府和部门的诸多关系,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在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 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及部门领导的干预, 致使一些消防安全问题和火灾隐患难以得到有效整改落实, 隐患依然还是隐患, 问题仍然还是问题。

2 加强对执法主体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2.1 加强对消防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行政执法是否合法合理, 是消防执法主体在执法工作中的最基本问题, 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随着社会的转型、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加强, 民众对行政机关的执法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行政救济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特别是对公平、公正、公开执法有着更高要求。面对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执法行为时, 民众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懂得正确使用法律救济途径。因此, 从内而外加强对消防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安消防各项工作。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公共安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加强对消防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要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直是指导我党我军工作的重要理论, 其本质属性为“三个至上”, 即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加强对消防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 就是贯彻“三个至上”的理念, 落实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重要内涵的具体表现。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 作为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消防执法主体, 要健全完善立法、坚持依法行政, 从制度上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消防执法的每一个环节, 真正将消防行政执法纳入法制化轨道。

2.3 加强对消防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是对公安消防精神的重要诠释

“服务人民”是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的重要内容。近年来, 各级号召创建廉洁型警队, 践行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 紧紧抓住服务人民这一法宝, 诠释着爱民思想;紧紧抓住执法为民这一核心, 诠释着为民思想。而加强对消防执法主体的监督管理, 正是从自身监督入手, 从加强依法行政入手, 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真正落实“为民掌权、为民执法、为民服务”的根本问题, 全面诠释新时期的公安消防精神。

3 执法规范化建设新思路

3.1 多措并举, 解决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

一是从体制上扶持欠发达地区、消防安全形势较严峻的地区。许多经济欠发达, 条件相对较为艰苦的地区, 多年来无论是大学生入伍分配还是普通征兵分配, 都少有人问津, 以致缺编情况比较严重;由于近年来兵源减少, 许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同样存在防火监督力量不足的情况。如果能从体制上有所倾斜, 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增加经费支持、设备支持, 积极改善其硬软件设施, 增加人员编制,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消防执法力量欠缺的问题。

二是进一步推行合同制消防人员制度。落后地区就业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进一步推行合同制消防人员制度, 面向全社会招聘消防工作人员, 使原来从事文秘、档案管理、计算机维护与管理等岗位的警力置换出来, 充实到执法第一线。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消防执法主体力量欠缺的问题, 而且有利于解决地区就业压力, 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积极深入推进城乡专职消防队建设, 发展多种形式派出所治安消防联防队、企业义务消防队、农村志愿消防队等消防队伍, 扩大农村火灾救援覆盖面, 增加消防救援工作人员, 从而置换更多有效警力投入到一线执法队伍中去。

3.2 稳定执法队伍, 建立育才机制

公安消防部队每年都有一部分有着丰富执法经验的干部转到地方工作, 而每年又有新人到监督执法岗位工作, 这就给消防执法工作带来许多弊端。为此, 一是要多接收专业院校和地方院校的大学优秀毕业生, 以逐步改善消防监督队伍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结构。大学生虽然工作经验缺乏, 但其学习能力强, 对法律法规、高科技技术熟悉掌握能力较强。因此, 改进执法人员遴选机制, 充分吸收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的优秀大学毕业生, 有利于提高执法主体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二是要改革现有的岗位轮换机制。从丰富工作经验、提高实际监督执法水平的角度去考虑, 执法干部岗位调整不宜过于频繁, 至少在3~5年内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三是要改进专业技术干部现有管理体制, 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来培养和吸引监督执法干部的爱岗敬业职业操守。

3.3 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执法主体法制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步增强, 对消防机构执法者的执法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消防机构要制定长期而有效的培训计划, 加强行政执法办案能力的培训, 通过以案例教学、模拟执法、视频教学、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在实践中学习, 倡导业务练兵, 在学习中实践, 使消防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处罚必正。

3.4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消防监督执法队伍

消防监督执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 必须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知识结构的新型消防监督执法人才, 才能适应当前执法工作的新要求。

(1) 要用新的思维指导执法理论教学, 用新的标准评判执法监督水平, 用新的观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培养执法工作的“多面手”, 力争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2) 组织开展监督执法经验交流会, 为学员提供互相传授经验、技巧, 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难点, 解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使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健康发展。

(3) 完善消防工作机制。一是对部分监督执法干部岗位实行职业化管理, 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二是可由中介组织负责建筑消防工程审核、监理和验收, 公安消防部门对其监督和行政许可;三是建立消防责任共担风险机制, 消防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和业主等都要对建筑消防安全承担责任, 违规者应由公安消防机构依法查处。

(4) 建立健全执法人员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一是思想上监督。加强对监督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 积极开展“为谁执法、为谁服务、为谁掌权”教育活动;二是制度上监督。要在消防监督执法队伍内部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内部执法监督机制;三是舆论上监督。接受社会各界舆论监督, 推行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位一体的全过程监督, 提高社会监督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参考文献

[1]王俊迪.公安派出所消防执法主体地位的探讨[J].商业文化, 2010 (04) .

篇4:[注意]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键词:法规制度 机构队伍 监管服务

为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监管水平,维护会计工作秩序,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机构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简称单位,下同)必须按照《会计法》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按照会计岗位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设置岗位。并明确岗位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

二、队伍建设

单位要合理配备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命必须符合法定手续;会计人员要按规定参加财政部门的后续教育和培训;会计工作交接手续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财政部门要全面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监管,按照行业或技术职称类别建立会计人员信息数据资料库,加强培训与交流,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在其单位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工作规范

1、法律规定必须建账的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和国家统一的规定分别设置会计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认真进行会计核算。根据《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代理记账许可证的其他代理记账机构进行代理记账的单位,应当视同建账。

2、原始凭证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审核程序等应该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3、记账凭证的内容、填制方法、所附原始凭证以及更正错误凭证方法等应该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并经有关责任人员审核签章,同时要字迹工整、科目正确、摘要清楚、装订整齐。

4、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的设置、启用、登记、结账、更正错误方法等应该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并且记账及时,关系对应,数字准确。

5、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保证会计指标的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前后各期相一致。

6、账证、账账、账表、证实相符。现金和银行日记账按日逐笔顺序登记,结出余额;银行存款账与银行对账单应及时核对;如有误差,应及时调整,试算平衡。

7、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要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要求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并经单位领导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审阅、签章。

8、单位会计档案应由专人保管。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完整,存放有序,查阅方便,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四、制度建设

1、会计核算制度。依法建账,并按要求使用账本;制定会计核算流程,实施会计电算化;建立会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建立会计报表分析制度。

2、财务控制制度。明确单位责任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建立内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权限和责任;建立财产管理制度,确保財产的完整性;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

五、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顺利展开,在实际工作中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1、认真学习,提高认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是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环节,是维护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措施。各单位要从维护良好经济秩序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有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进一步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有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规定,努力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

2、明确要求,落实措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实施范围涉及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各单位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定并抓好落实。此外,为有效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对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所设置的机构、配置人员、组织核算、管理资料,要加强监督,落实措施。

3、协调配合,相得益彰。各单位要全面贯彻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严格遵循《会计法》,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要认真自查自纠,分析存在问题并积极整改,完善业务操作流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要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贯穿到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中,着力推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管理和服务,加强业务指导;对基础工作不扎实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确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3]《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篇5:城管执法大队规范化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宜兴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我市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情况。

宜兴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于2004年9月成立。按照宜政办发„2004‟82号《宜兴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大队为副科级建制的全民事业单位,依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现有在编全民事业性质依照公务员管理人员84名,是从建设、交通、水利、环保、卫生、文化、环科园7个部门、单位调配和转业军人安置、社会招考组成的,协助管理人员13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2%。大队内设办公室,下辖督查、直属、城南、城中、城北、城东、夜间7个城区中队,向环科园、丁蜀镇、经济开发区各派驻1个中队,均为正股级建制。受市城管执法局委托,依据市政府61号令《宜兴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行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城市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行使环保、工商、公安、水利、交通、卫生、文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部分行政处罚权,共11大项135小项。

2006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建设厅《关于在全省建设系统行政执法队伍开展规范化建设达标活动的通知》和《江苏省建设系 统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达标考核办法实施细则》的精神,在无锡市城管局和无锡市支队的悉心指导下,在宜兴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局党委、局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扬“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执法”的旗帜,围绕“创建优美人居环境、打造优秀执法队伍、创造优异工作业绩”这一总体目标,严格对照《江苏省建设系统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标准》,按照“市民公仆、市容卫士、城管铁军”的要求,在规范中前进、在探索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队伍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先后共实施各类城管执法181055起,拆除违法建设1909起71414平方米、不规范广告1537块,查处“摩的”4021辆、“黑车”1029辆、违法停车61864起,取缔占道经营54609起,清除乱张贴11693张,为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先后获得了宜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城镇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无锡城管执法系统方队大演练活动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比赛中名列第一,收到了广大市民真心赠送的120面锦旗,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容环境保障。

一、着力提高思想认识,创建活动不断深化

队伍规范化建设,思想认识是先导。我们按照局党委提出的“准军事化管理”的要求,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把规范化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始终紧抓不放。一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省建设厅提出的队伍规范化建设要求,为我们更好地推进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定位,树立了标尺。我们严格按照要求,瞄准“一手抓 执法管理,一手抓队伍建设,两手都要硬”的战略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水平建设,根据局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工作安排,组织中队领导,先后赴江阴、昆山参观学习,汲取成功经验。今年8月,无锡市队伍规范化建设座谈会在我局召开,会议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队伍发展前景的窗口,无锡市局和兄弟局对我们队伍规范化建设给予了悉心的指导,更加增添了我们高标准实施队伍规范化建设的信心和动力,使我们站在更高层面上对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内容、重点和要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会后,局党委专门召开了队伍规范化建设冲刺动员大会,进行思想再发动、工作再鼓劲,大队及时将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并组织学习,高度统一全体同志的思想认识。各中队就如何落实动员大会精神分别组织讨论,并积极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可行性意见,有力地促进了队伍规范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二是明确目标,形成同频。我们把规范化建设作为队伍发展的生命线来抓。制定了队伍中长期规划发展目标,按照“队员素质年年有新提高、队伍形象年年有新提升、队伍建设年年有新起色”的要求,每年都相应出台队伍建设工作意见,并按照《省建设系统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达标标准》,结合宜兴市委提出的“市民公仆、市容卫士、城管铁军”的立队目标,以及局党委提出的“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建队精神,制定了“确保考核达标、力争进入十佳”的创建目标,通过层层发动,使每个队员知晓创建目标,树立勇当先锋的主体意识,形成上下同频共振的浓厚氛围。三是落实责任,形成合力。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我们根据《江苏省建设系统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标准》,制定了实施意见,将队伍规范 化建设工作任务细化,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分步骤、分阶段地做好各项工作。为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大队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协调队伍规范化建设工作,局党委领导亲自过问,经常指导和督促。各中队也相应成立了工作班子,具体负责实施队伍规范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同时建立了由各中队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队伍规范化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制定考核办法,设定合理分值,与评先争优相挂钩。我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照具体标准,调研分析当前大队软硬件建设状况与实际差距,进行汇总梳理,逐项加以落实,排出时间进度表,并对中队整改情况进行适时督查、情况通报,以督促改、以督促建,极大地激发了全队上下规范化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形成了强大的创建合力。

二、着力加强队伍管理,能力素质不断优化

我们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建队理念,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形成了“有制度、有教育、有监督、有查处”的工作体系,努力锻造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城管执法队伍,队伍管理实现了“五化”。一是领导班子建设迈上正规化。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大队和中队领导班子都十分注重自身建设,自上而下形成了坚强核心。首先是提升驾驭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养、法制观念、政策水平和执政能力,使每个班子成员都能跟上时代的节拍,把握发展的趋势,全面提升驾驭工作的能力。其次是发挥战斗力。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内部明确分工,班子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注重民主 决策,制定并坚持了《执法大队领导集体议事规则》、《领导班子规范自律若干规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目前,大队和中队领导班子风正气顺,心齐劲足,形成了较强的工作合力。二是学习教育培训实行多样化。按照局制定的《关于加强学习的规定》,建立周六固定学习日制度,安排每月学习主题,每年培训教育时间不少于15天,并建立了督学、台帐调阅、随机抽考制度,配发了学习台帐和专用记录本,保证学习扎实有效进行。每年组织实施队员封闭式轮训,开办城管执法队员集中培训班,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组织纪律教育。联系市委党校进行法律专业学历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组织开展城管执法知识辩论赛,提高队员办案能力。三是纪律教育活动开展经常化。为了进一步加强队伍的作风建设,精心打造有组织、有纪律、作风实的城管队伍,我们按照局党委要求,每年组织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整改活动,根据队伍实际,设计一个主题,不断提高工作效能,提升队伍形象。去年11月,深入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树形象、强素质、显业绩”作风纪律教育整改活动。全体同志紧密联系本单位和个人实际,以深入查找和切实整改城管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展开综合性教育、综合性管理、综合性整治、综合性监督,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升工作效能,打造队伍形象。四是考核监督管理实施严格化。考核监督是队伍建设的保证。我们严格执行《六条禁令》、《队伍建设规范》等十三项队伍管理制度,使队伍建设迅速步入了正规。先后五次配合局党委修订完善月度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使考核办法更加科学合理。今年上半年,设立了督查中队,专门研究和实施工作绩效考核和 队伍纪律作风督查工作,并坚持全天候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城管执法工作发展和队伍形象提升,营造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围。五是行风作风建设实行规范化。我们始终把行风作风建设作为推动城管执法队伍发展的重要举措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实施社会监督,聘请了20名社会行风监督员,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会议,听取他们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落实整改。完善信访投诉受理制度,高效解决市民群众投诉,做到桩桩有记录、件件有答复,办结满意率达100%。严格执行首接负责制,不断提升文明服务层次。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公正透明实施管理,把按纲建队规划、行政处罚标准、工作职责、工作流程、行政执法相对人权利等上墙公示,并设立投诉信箱和监督举报电话,切实加强行风作风建设。

三、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堡垒作用不断显化

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硬”的方针,落实党建工作制度,特色开展党建活动,不断细化党建措施,扎实推进强基工程,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城管执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一是基层组织建设紧抓不放。认真做好党(总)支部选举工作,将支部建在中队,配备专职政工干部,大队设立教导员,中队设立指导员,筑强基层战斗堡垒,健全组织网络体系,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实行“一岗双责”制,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调优配强支部班子。建立了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支部书记会议,加强党建业务培训和工作研讨,有力地促进了党建工作。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把党员入口关,按计划高质量地发展党员。二是党建工作制度一以贯之。建立了谈话提醒制度,深入细致开展思想政治 工作,确保政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开展“优秀基层党支部”、星级中队创建、青年文明号创建等活动,在党员中形成了比贡献、创佳绩的热潮,涌现出了见义勇为的任锡华,扶危救难的周甲平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坚持“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建工作制度。坚持党建带团建,成立了宜兴市城管执法大队团总支部委员会及下属四个团支部委员会,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为团员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发展平台,为推动城管执法工作提供了人才保证。三是党风廉政建设一刻不松。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大队和中队领导班子带头遵守并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做到洁身自好。组织开展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正确对待名利,高标准要求自己,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大力弘扬“修身养德,勤政为民,心怀一片真情;铁肩担义,秉公执法,威然一身正气”的廉政精神,使每位党员心中都有一杆自律标尺。建立了各级党风廉政责任制度,大队、中队年初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谁主管谁负责”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社会监督,自觉接受组织、群众以及各方面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确保自己的权力行为不越界、不跨线、不离谱、不出格。四是特色党建活动坚持不懈。开展了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市容卫士、市民公仆”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筑牢全体人员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开展了“党和人民给了我什么,我为党和人民做了什么”大讨论活动,激发队员爱岗敬业、真情奉献、服务人民的精神。开展了“城管执法队员献爱心、帮困助弱”活动,塑造城管 执法队员的良好社会形象。编写了“宜兴城管执法队员之歌”,提炼城管执法精神。开展了“我为城管献一策”、“城市管理大家谈”活动,为城管执法事业的快速发展献计献策。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足球队、合唱队等文体兴趣团队,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比赛,编排了2台专场文艺晚会,锤炼团队精神,增添了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五是城管宣传活动常抓常新。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和优化社会氛围。大队成立了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中队指导员为成员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每个中队都配有兼职宣传通讯员,及时汇总上报信息。先后播出城管执法电视专栏90档,电台专栏480档,编发《宜兴日报》、《宜兴广播电视报》专版148期,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140篇,其中在全国性专业杂志《城市管理》上发表6篇,在《华东信息日报》、《无锡商报》上发表13篇,被《无锡城管简报》录用13篇,编辑印发《城管执法简报》、《城管执法信息快报》150期,准确地报道城管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重点和亮点。开展城管执法宣传活动,印制《宣传手册》,设置宣传展板,每年制作电视汇报片,发放公开信30万份,同时成立了“少年城管学校”,组建“城管小卫士”队伍,通过“小手牵大手”,促进良好文明习惯的形成。

四、着力推进依法行政,执法能力不断强化

推进依法行政是加强队伍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精神,不断创新执法理念,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一是制订规范性文件。起草并由市政府颁布实施了《宜 兴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宜兴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宜兴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暂行办法》、《宜兴市城区河道管理暂行办法》、《宜兴市市区公共停车场管理办法》、《宜兴市城市夜景灯饰管理暂行办法》、《宜兴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七个规范性文件,为城管执法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轨道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完善配套制度。制定了《宜兴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宜兴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办法》、《规范查处违法停车的规定》、《关于规范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和暂扣物品的规定》、《不作为责任追究办法》等内部执法管理规章制度,以规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行为。三是梳理执法依据。对市政府授权的11项行政处罚权的法律依据进行了认真梳理,理清了76项行政职权和4项行政审批权,编印了《宜兴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法律法规汇编》、《宜兴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办案实用手册》,拟制各类规范化执法文书37种,统一印发中队使用。四是规范办案程序。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的要求进行执法办案。执法人员坚持亮证执法,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使用文明用语,规范填写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文书。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制度,使用统一的财政罚没收据,加强对暂扣物品的管理。对于各类行政执法案件,我们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操作,简易程序实行备案制度,一般程序实行逐级报批制度,确保各项执法行为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对执法人员实施严格的执法证件管理,规定所有新进人员都必须接受法制业务培训,现有执法人员的持证率为100%。五是注重案件质量。依据局《月度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对 各中队实行执法案件质量情况考核,每月实行案件质量考核通报,严格奖惩。自该《办法》实施以来,执法行为规范,案件质量进一步提升,每一起行政处罚决定都能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准确。去年年底,我们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市容执法办案竞赛,评出了十佳办案能手。2006年以来,已按一般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5573件,简易程序案件15563件,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在今年10月份我市法制办举办的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比活动中,我们有三份案卷被评为优秀卷宗,在全市行政执法机关中名列前茅。2006年被宜兴市人民政府授予依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五、着力强化基础支撑,保障力度不断硬化

完善的执法保障是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我们按照“执法装备专业化、人员保障标准化、经费拨付规范化”的目标,化解制约因素,寻求多方支持,做到了“三到位”,执法保障力度持续加大。一是装备保障到位。依照“经济适用、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装备配置,共计投入680万元,为大队和中队配置了数码相机79台、摄像机6台、录音笔26支、对讲机145台、计算机22台、复印机3台、打印机14台、各类执法汽车30辆、摩托车63辆、电动巡逻车9辆,为执法队员更换了新制服,统一了执法标识,确保人人都有必备的执法装备,执法车辆配备达到人均1个座位标准。今年启用了新城管执法办公大楼,预留了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和网络端口,人均办公面积达15平方米,设置了阅览室、党员活动室等文体活动场所,办公环境更为宽松,设施更加俱全。在配齐电脑的基础上,建立了独 立的城管执法大队网页,满足了办公自动化的需要,执法科技含量得到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得到了加强。同时我们制订并完善了一套执法装备管理制度和操作办法,定人管理,定位存放,定时清查登记,并经常性地开展爱装管装教育和管理使用技能训练,使各类装备的管理和使用规范化,执法效率明显提高,为灵活机动、准确有力、规范高效地履行职能提供了优良保障。二是人员保障到位。一方面从七个部门单位抽调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志及部队转业军人充实进城管执法队伍,另一方面按照国家公务员条件,由市统一组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取考试、考核的办法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先后有49名年纪轻、学历高、素质好的同志被选拔到城管队伍中来,满足了执法管理工作的需要。我们积极向上争取,为队员办理了两份意外伤害保险,为所有符合条件的市容专管员办理了社会保险,解决了原城监大队35名未实施依照公务员管理人员的待遇问题。今年我大队协助管理人员年收入可达2.8万元,超过了我市在岗职工年平均收入。稳定的福利待遇,成为队伍的稳定器,解除了队员的后顾之忧,激发了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执法管理工作中。三是经费保障到位。宜兴市委、市政府对城管执法工作非常重视,在资金安排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市财政严格按照江苏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在城市建设资金中专项列支,做到及时足额拨付相关工作经费,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队以来共拨付各类人员经费5712万元,项目经费3076万元,其中项目有宣传、城管创优竞赛、河道管理、办案经费等10类,执法装备配置经费680万元,建立了经费逐年增长机制,较好地满足了城管执法工作之需。在日常经费保障到位的基础上,市 财政专门下拨3000万元用于建造城管执法办公大楼,极大地改善了硬件设施。

篇6:执法规范化建设汇报材料

当天上午,督导组一行首先对县公安局执法办案中心进行了实地检查。在检查完执法办案中心硬件设施、管理台账后,督查组又抽检了一起故意杀人案嫌疑人进出执法办案场所的全程录音录像。之后,督查组对全局涉案财物特别是涉案毒品、违禁品、贵重物品的流程监管和实物存放进行了细致抽卷比对。下午,督察组又检查了该局受立案、执法记录仪使用、枪库管理以及先锋派出所执法勤务等情况。

近年来,辰溪县公安局坚持改革问题导向,立足基层实战实效,以践行刑事案件“统一入口、统一审核、统一出口”为抓手,紧盯影响执法质量的关键环节,创新执法监督模式,不断将执法权力运行机制体系改革向深度推进。县法制大队跻身“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县公安局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怀化市执法质量优秀单位。

篇7:樊川所执法规范化建设汇报材料

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

江都市公安局小纪中心派出所

(2011年10月)

2010年以来,我所以“南通会议”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三项建设”和“三项重点工作”,以全面落实省厅确定的44项成效标准为目标,以内部执法管理体系和硬件建设为基础,以提升民警执法能力、改善执法形象为保障,把全力解决影响公正执法、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软硬并重、内外共建,明晰执法职责,提升执法素质,完善执法制度,严格执法监督,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和公信力。

一、注重在组织统筹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执法保障能力的新提升

(一)优化组织体系。专门成立一把手牵头负责的专门工作班子,派出所配备两名专职法制员,确保各项阶段目标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

(二)细化任务责任。制定了《执法规范化建设阶段目标责任分解表》,将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并落实责任人。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

汇报,分析研判工作薄弱环节,科学决策部署我所全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注重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民警执法素质的新提升

(一)转变培训理念。着重强化三方面的培训:一是强化执法宗旨意识的培训。结合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江苏公安精神”大讨论等主题教育,强化执法理念教育,将公仆观念根植于心,引导民警从根本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切实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二是强化实战技能的培训。改变以往上级出台什么规定就组织民警学什么的观念,从民警实战需要和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公安部《执法细则》、省厅《执法标准化管理手册》、《执法执勤用语手册》以及信息化警务知识,剖析民警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有针对性执法技能培训,加强模拟实战考核,提高民警实战技能水平。三是强化综合能力的培训。积极适应执法环境的新变化,强化民警执法执勤综合能力的培训,切实提高民警执法办案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有效应对各种复杂情形。围绕如何提升社会公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满意度,增强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教育,努力做到既严格执法又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执法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二)创新培训模式。着重形成三种模式:一是网络化培

训模式。积极组织民警参加网上学法考试活动,近两年,我所民警均完成网上学法任务。积极浏览学习在市局主页开设《法制在线》网络课堂,及时了解新发布法律法规、指导意见,开展执法问题网上咨询服务,通过学习各地执法问题典型案例,引导全警以案学法、正确用法、规范执法。二是体验式培训模式。坚持“战训合一、轮训轮值”,定期安排民警到刑警大队、治安大队、宜陵派出所、砖桥派出所等先进执法单位随岗培训,现场执法,参观学习,提升规范化执法工作的水平。积极组织办案民警参加市局组织的旁听庭审活动,通过听取控辨双方的辨论,深入了解和掌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证据要求和程序要求,进一步加深民警法律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提高民警的办案水平。三是互动式培训模式。培训时,注重教员和民警的互动交流,就日常执法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同时,对具体案例进行评析探讨,共同查找在案件定性、完善证据、案卷制作中存在的瑕疵和不足,活跃民警思维,有效提升民警规范执法意识和水平。

(三)丰富培训手段。着重强化三个措施:一是强化领导带头学法。实行派出所领导值班坐堂制度、所长办案制度,倒逼领导干部主动学法、带头学法,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促进全体民警执法水平的提升。二是强化学法效果考核。将学法效果与民警任职选岗挂钩。推行法律资格考核门槛制,对未通过法律资格考试的不得参加职务晋升和岗位遴选;实行主办

民警制度,对取得主办民警资格的,优先享受晋职晋级和评选先进、优先提拔任用。对学法不积极、不认真的通报全所,并将学法情况记录到民警个人执法档案,通过奖惩考核有效地增加了民警学法的积极性。

三、注重在规范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执法整体效能的新提升

(一)突出“标准化”推进执法场所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投入、统一制度“六个统一”的原则,高标准推进基层所队功能区划分和“七室”建设。目前,我所已完成建设任务,讯问、候问场所安装了安全防范装置和报警、监控设备,监控数据资料按照规定保存,进一步规范了执法办案流程,提高了自身防护水平,有效防止刑讯逼供、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等问题的发生。

(二)突出“规范化”推进执法制度建设。在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执法制度的基础上,针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环节,加强自身执法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民警执法执勤行为,从源头上预防执法问题的发生。同时,注重执法活动研判,建立了队伍建设研判,法制、信访、督察“三个倒查”制度,日结、周清、月评,每月执法安全专题分析等制度,及时对执法执法问题进行倒查、分析、研判,研究针对性工作措施倒逼全警规范执法,认真履职。

(三)突出“实战化”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公

安信息化建设和运用,充分运用信息化提升规范执法水平。深化“大平台”执法模块的实战应用,全面推行现场处警执法过程同步录音、拍照、录像,实现处警信息电子化存档。建设信息化讯问室,推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

四、注重在过程监督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执法办案质量的新提升

(一)加强执法执勤源头监督管理。重点监督考评接处警、现场取证、立(受)案等执法源头工作,强化对省厅《接处警标准化管理手册》、市局“两个及时”制度落实情况督查,督促民警在执法执勤中增强规范意识、证据意识、时限意识、程序意识,强化执法源头信息采集、规范现场取证,确保工作不慌乱、证据不缺失,为侦查破案、纠纷调解、事故处理等提供重要支撑。

(二)加强执法过程监督考评。认真执行主办案责任制和专(兼)职法制员初审审核把关制,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增强民警依法办案自觉性。

篇8:[注意]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规范》执行十多年来,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使会计工作逐步规范、水平稳定提高。但就笔者的调研情况来看, 规范化意识重视不到位、规范化措施落实不扎实、规范化水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1.人员任用资格未能按规范严格执行

《规范》明确要求, 会计人员应当持有会计证, 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 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同时规定,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 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 并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应该说, 是否熟悉制度, 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 既是一个规定性的要求, 也是能否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根本。但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 受到或是由于人员编制不足, 或是单位的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方面的影响, 存在着未按制度要求进行定岗用人的现象。如对一些专职岗位或是由其他人员进行兼任, 或干脆使用无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在对会计机构负责人与主管人员的任用条件要求上也是降了又降。让既未接受过专业的系统学习与培训, 也没有相应的财务会计工作经历的人, 去从事会计专业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必然会大打折扣。

2.凭证使用、审核与流转程序不规范

凭证的填制与使用方面, 存在着原始凭证要素不全、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采用笼统名称、记账凭证先贷后借、凭证摘要不能清楚反映经济业务内容、所附原始凭证张数计算方法不准确等不规范现象;在凭证审核环节, 一些单位会计人员对填制不完整、不规范的原始凭证“睁一眼闭一眼”, 对业务的真实性把关不严, 也未能彻底杜绝假发票在财会领域的存在;一些单位未能按《规范》第55条的规定及时传递凭证, 造成凭证积压, 账面反映的信息失真;一些单位虽然做到了及时传递会计凭证, 但其传递程序不合理、不科学, 或是与制度相悖, 如一些单位会计凭证登记入账后最终又转回到出纳人员, 由出纳人员进行装订保管, 显然与《规范》第12条所明确的:“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的规定是不相符的。

3.记账、对账与结账制度未落到实处

《规范》第51条第三款规定, “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第37条规定, “发生经济事项应当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但调研中发现, 汇总记账或记账不及时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因而不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会计信息;一些单位对账制度流于形式, 有些单位上、下级之间及与相关债权债务单位、个人对账不及时。有些单位会计、出纳对账制度形同虚设, 致使资金安全问题长期未能得以暴露;一些单位结账制度不严格, 存在着或是不打印结账单, 或是打印的结账单未经主管领导审签, 或是结账单未纳入会计档案的管理范畴等现象;《规范》第64条第二款规定, “全年累计发生额下面应当通栏划双红线”, 可是一些单位年结与月结方法相同, 在年结时未按要求划通栏双红线进行封账。

4.资产增减的处理尚需进一步严格

《规范》中要求, 必须及时对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进行会计核算, 2012年颁布的两项《规则》中对固定资产的界定标准、分类以及处置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增减的处理上未能严格按制度执行。如一些单位以“大批”的界定不清、标准不明为由, 对“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 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 未按要求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一些单位出于一些不正常的理由, 在新增固定资产时只作经费支出处理, 但不作固定资产增加处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处置过程中未能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资产处置不按规定程序审批。

5.报告体系、分析指标尚需科学研究

不管是两项《规则》还是《规范》, 都对财务报告的组成, 财务报告的编报要求做出了明确的说明, 两项《规则》中还对财务分析的指标和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我们以为,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体系、会计分析的指标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如:除年度报告外, 月或季报只提供期初数与实际执行数, 无经费收支预算数, 不能直观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会计分析重事后解剖, 轻事前预测, 分析中缺乏贡献水平、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指标。由于上述多方面的原因, 导致不管是报表还是分析, 仅仅只是会计人员需要完成的一项工作, 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的作用远没有充分发挥。

6.资金存储与使用仍是管理工作重点

从近年显露出的问题看, 资金安全管理仍然不能放松, 资金存储与使用依旧是资金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调研中发现, 资金管理中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一些单位开立账户未按规定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存在私开账户或多头开户的现象;二是一些单位超范围使用现金或超限额存储现金, 资金安全有隐患;三是一些单位未按《规范》第13条的要求, 有计划地进行岗位轮换, 致使一些资金管理岗位人员心存侥幸, 贪污或挪用资金;四是个别单位还存在着违规将公款以私人名义存储的现象。

7.收入与票据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表现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隐瞒、截留收入的现象, 将按规定应上缴财政的收入计入单位的收入;一些单位未能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 统一核算, 统一管理;一些单位对收费票据的管理不严格, 有的单位违规将收费票据提供给承租单位场所的经营方使用;有的单位收款票据长期存放在经办人手上, 长期不注销;有的单位在一些收费项目上没有使用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 存在使用外购票据的现象, 客观上为职能部门设立“小金库”提供了便利条件。

8.档案建设投入与档案利用率不协调

会计档案是财会部门在经济活动中形成并归档管理以备查考的会计历史资料。鉴于会计档案的重要性, 《规范》、两项《规则》中虽未明确档案管理的内容, 但各单位都能自觉做好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但通过调研后, 我们认为, 在会计档案规范化建设中, 过度重视外在形式的做法既是不可取, 也是不应提倡的, 比如, 一些单位为保证凭证的整齐, 将整理后的会计凭证送印刷厂进行裁切, 有的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原始凭证的完整性;有些单位投入大量资金, 购置自动化档案柜、开发相应的自动化调阅程序, 目的只是为了方便查阅, 压根儿不考虑经费的使用效益, 使档案建设的经费投入与使用效益不成比例。

9.以考评促工作质量提高效果不明显

为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与水平, 许多地区出台了相应的规范化考评制度, 就会计基础工作考评标准、考评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各地区能够结合自身情况灵活采取相应的考评方式组织考评。但从我们多年来参与相关单位考评所掌握的情况看, 许多参评单位在考评活动中较为关心自己的分数和名次, 对为什么被扣分关注不够, 以至于出现“考评经常搞, 问题仍不少”的怪现象, 以评促建的效果不明显。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应从抓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开始

我国的会计历史悠久, 会计制度建设在不断发展完善中, 但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却远未达到与制度建设相适应的程度。会计职业道德, 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遵循的道德标准, 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和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也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内在要求。《规范》第二章第二节, 虽然明确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并在该节第24条中明确提出:“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单位应当定期检查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 并作为会计人员晋升、晋级、聘任专业职务、表彰奖励的重要考核依据”, 但由于缺少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检查奖惩机制, 使得该标准成为可有可无的一种摆设。因此, 我们以为, 行政事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应该首先从抓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开始, 当务之急是要研究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相适应的一整套监督考核机制以保证其贯彻、推行。同时, 要针对会计工作过程中的具体情形, 制定相应的行为细则, 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应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

制定制度使之规范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维护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这一最终目的首要前提是会计必须“提供有关机构和领导考评会计主体单位会计责任和进行财务决策的有用信息”, 很显然, 所提供的信息是否有用, 完全取决于会计信息内在质量的高低, 而不取决于外在的表现形式。因此,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应摒弃徒有其表的形式主义, 高度重视关乎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因素, 真正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有用的地方去。

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应与经常性监督检查相结合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当依据规范处理各项经济事项。而考察会计人员有无按规范执行的唯一路径就是监督检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与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相结合, 既可以考评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 也可以有效督促会计人员遵守会计规范。依据各地区明确的考评标准, 对所属单位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达标考评活动, 对达标单位颁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评基本达标、达标和优秀单位”等匾牌, 对不达标单位进行通报, 此举可以有效促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深入开展。

4.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应充分考虑现实的可行性

有令而不止, 除了执行命令的人出于某些自身因素不执行外, 另一个原因可能也源于有些规定的内容不具有可操作性, 或可操作性不强, 没有充分考虑到工作的实际。现行两项《规则》、《规范》中有些条款之所以未能执行, 就存在这方面的因素, 如, 《规范》第7条中提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应当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之要求, 由于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无明确的考核和认定标准, 因而使得这一要求形同虚设。因此,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过程中所制订的各项制度一定要充分考虑现实, 以保证其可操作性, 从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5.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应取得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上一篇:嘿加油歌曲试听下一篇:八版生理学课后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