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教育

2024-04-16

公安教育(共6篇)

篇1:公安教育

论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的游离与耦合----兼论公安教育目标的界定

李龙 ( 宁夏人民警察学校 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应该具有天然的联系。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两者之间实际上处于游离状态。在“职业化建设”日渐受到重视的情况下,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机耦合是必然的趋势。为此,理清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分离的现实表现和原因,探讨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的结合途径,对调整公安教育改革方向,寻求理性的改革措施,造就公安职业化阶层并最终推进公安职业化建设应该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公安教育 公安改革 职业化建设

公安教育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安工作尤其是公安队伍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这种特殊作用,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服务,近年来公安教育不断加大改革调整的力度,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由于受客观存在的制度性因素和公安教育应然性使命具体指向不明等因素的影响,公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虽被引起广泛重视但远未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公安教育与公安工作的游离现象还普遍存在;公安教育为“队伍建设服务” 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还未达成共识,因而公安教育改革看似纷呈叠出,实则缺乏理性支撑,给人以“跟着感觉走”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映象。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是对公安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警察职业化①建设问题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思考,因而也还没有完全找到一种较为科学的适合职业化建设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既有存在于教育之外的因素,更有内部探索教育目标、功能不够的因素。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对公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而对推进警察职业化建设极有裨益。

一、对我国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问题的宏观检讨

(一) 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及折射出的问题

应该说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回顾我国公安教育的历程可以粗略地将它分为几个阶段即:初步形成阶段(自1964年――1960年);停滞阶段(自1966年――1976年);恢复和发展阶段(自1976年――1985年);形成体系和调整改革阶段(1986――当前)②。各阶段公安教育的特点比较明显:早期的公安教育针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公安民警政治、业务素质较低的实际,在教育内容上以学习政治为主,同时兼顾公安业务基础知识;教育形式以轮训骨干为主;而且新建和扩建的公安院校分工也非常明确。在十年“文革”结束以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公安教育规模发展异常迅速,类型、层次众多(如学校层次有中专、大专、本科;学生有来自工作单位的在职公安民警、也有社会招考的;有学历教育、也有在职培训;成人学员有函授的、自考的、还有夜大、专业证书班等);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内容上尽量追求大而全。而在最近以来公安教育的地位不断上升、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专业分工更趋细致、培训力度不断加大、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公安教育研究逐步受到重视。

在回顾公安教育的历史时,可以看到各个时期的公安教育虽然特点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呈现着优点和缺陷交织,成绩和问题共存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两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一是早期的公安教育尽管层次低、规模小、不成体系、问题众多,但却适应了当时特定的社会形势和公安职业发展的需要,起到了积极而巨大的作用。二是此后的公安教育尽管自身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职业需要之间始终处于一种“游离”状态。近20多年来,尽管公安教育的主管部门和公安院校都在想方设法改变这一状况,但其效果却并不如人意。这种反差给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在公安教育事业发展、壮大的情形下它与职业化的要求之间为什么反而拉大了距离?在当前和今后公安民警的职业化建设可能、已经或必将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势下,公安教育如何调整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真正发挥出为公安队伍建设既公安职业化建设服务的作用?

(二) 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游离”现象的原因探究

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之间出现“游离”现象的原因众多,主要是:

1、从宏观上看,公安职业在入口处与公安教育之间存在着制度设计上的距离。在我国,长期以来什么人可以从事公安职业并不是一个规定十分明确的问题。在1995年之前,工人转干代干、干部调动、地方招干、部队转业等等都是合法的入警途径。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对担任人民警察的条件规定了六项许可性规定和二项禁止性规定,其中并未提及必须要“公安院校学习合格”。这种状况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以另一种形式表现的更为突出。如一些地方公安院校毕业的学生工作得不到落实,而其它人员乃在不停地进入公安队伍担当人民警察;有些地方借口无编制从而将警察院校的学生拒之公安队伍之外,而在扩张的地方性编制中又不安排公安专业毕业生。造成“需要的进不来,进来的不能用”的局面。这种制度设计及运行带来的后果简单的说:一是警察职业客观上对社会开放,没有建立起类似国外的“经过警察教育后才能从事警察职业”模式,公安人士的非专业化倾向突出。二是教育成果和产品浪费积压严重;三是延缓了公安职业化进程,降低了公安职业化水平。四是从源头上削弱了公安教育的地位,威胁着公安教育事业的后继发展。

2、从历史发展上讲,公安教育受“左”倾思想影响较重;院校教育“经院式”特征明显;公安教育发达程度不够,因而产品质量与职业化要求之间有较大距离。

首先,长期以来军队、警察、监狱在我国被称为国家机器和专政工具,强调的是其“刀把子”作用,公安工作和警察职能在凸显专政性、工具化倾向的同时,我们减弱甚至在主观上烟埋了其社会性职能的一面,公安教育也因此深深地被打上了“工具”的烙印,其独立性、基础性、先导性、科学性作用被异化,最终使公安教育的发达程度受到影响。同时,公安教育事业在经费、智力的投入上严重不足,加上依形势、依政策而非依职业发展要求办教育的情形仍大量存在,因而即使是在当前具备了相当数量的公安教育机构的情况下,教育质量仍然不高。

其次,公安教育(包括院校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教育)中“经院式”教学盛行,公安教育应有的特征没有得到彰显。我国的公安教育长期以来以院校教育为主体,而在院校教育中受前苏联警察教育的影响较重。其结果:一是将学生和学员局限在狭小的既缺少科学知识积累又缺乏实践支撑的空间内,科学精神的培养、辨证思维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严重不足,造成学无所获或收获不够、发展后劲不足。二是院校教育中弥散着的空泛性、僵化性、过时性的经验总结和说教过多,存在着用夹杂有公安学术语言的意识形态套话或用意识形态去解释公安工作的格式化教学模式并用它来训练学生或学员。公安工作需要的特殊思维、技能、语言、知识、心理、身体、训练比较缺乏,“三不”(说不过、打不过、跑不过)现象大量存在。三是公安教育工作者也会因此受到制时,其创新思维、娴熟技能、学术素养提高速度不够快,与写事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相比,在公安决策、咨询、改革中远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公安教育工作者自己先为“显师”继而再造大师在很大程度上还只能是努力的方向而远非现实。公安教育既然缺乏名师,因而也就难有名门之后,公安学科因此也就难以一时成为

“显学”。

3、从中观层面上讲,目前对公安教育属性的认识还远未统一,公安教育还没有形成和实现标准化教育的要求。

成熟的教育应该是标准化式的教育,即对教育的目标、内容、模式、结果等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公认的范式。公安教育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公安教育的属性认识还远未统一。近些年来对公安教育应该是统一教育还是分类教育?是学历教育还是培训教育的理论争论和实践探索从未停止。从理论上讲,科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争鸣,但长期争鸣又无统一结论则对科学的发展会起到延误作用。事实上,正是由于这种争论长久不衰,加之各地在公安教育发展方向上拥有较强的自治权和自主权,因而出现了公安教育改革表面上不断推陈出新而实际上方向欠明、随意性强的特点。例如在专业设置上有的以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设置专业,而有的自主设置专业;有的按学科建设要求设置专业,而有的按公安机关的工作部门或警种为标准设置专业;还有的出于各种动机和目的强行将公安与非公安专业名称揉合后进行专业“创新”;在课程设置上随意扩张,不注意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内部的层次性,逻辑关联性等等。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上随意地划定数字比例,并以此设置教学模式(如3+1模式;1+1模式等等)。

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表明现代社会中的教育(包括行业、专业教育)都必须而且应该是统一教育而不是分类教育。这是因为:现代教育不仅仅是要给受教育者传授一点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从事特定职业的独立性、自主性精神和能力,学校的使命是要引导学生形成宽阔的知识结构,训练学生学会将专业(职业)问题放在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知识背景中去思考、去解决的办法、途径,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独立人格、科学精神。分类教育是无法或难以完成这一使命的。因为分类教育过早地将学生推入到了一个狭小的知识领域,封闭了其广阔的视野,妨碍了其融会贯通的路径。同时分类教育会限制其择业范围,如若其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就会对教育自身和个人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反观我国的公安教育,事实上更多的都是在实施分类教育。而当前培养人与使用人之间的不统一性往往导致用非所学的现象常常发生。即使在公安机关内部,在受过公安教育的专业人员身上也存在着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的游离事实。

4. 从微观上看,公安教育中在教材、教法上的问题较多,不利于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耦合。

首先,公安类教材上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的:一是程序化现象严重。表现在一律从概念入手;结构雷同;结论单一;从而使学生没有质疑余地,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二是老化现象突出。新知识、新观点、新信息难以及时入书,使学生面对历史多、面对现实少。三是对公安职业教育有重大、积极作用的案例不入书,不利于发散思维训练,容易形成死读书,读死书。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以填鸭灌输为主,诊所式(或案例式)方法,模拟方法,质疑方法等的应用相对缺乏。学生只能在抽象背景下依靠教师的解释去了解理论,观点直至接受答案。而事实上,公安工作更多的是一种在对抗状态下寻求平衡支点的社会工作。因此,课堂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应该是为学生提供对话、交流、沟通、质疑的场景园地并在此园地内进行知识与思维训练,而这既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更需要符合职业建设要求的新教材和教法的共同支撑。

5. 给学历的公安成人教育从另一方面影响着公安教育对公安职业化进程的推进。

长期以来,公安队伍的素质总体上低于同期其它司法机关和国家公务员。加之公安教育(尤其是公安院校)经费短缺,因而一段时期内,公安教育中成人教育尤其是成人学历教育迅速发展,它带来的直接后果表面上一是民警的学历水平大幅度提高。二是院校有了一定的经济收益。此种状况目前仍然存在。与初期相比其差异有二:一是学历教育的层次越来越高;二是院校的收费越来越高。客观的讲,过去及当前的成人学历教育水分极大。不论自学考试还是函授教育其学习的时间都极其有限;学习的氛围与院校氛围及在此氛围中对求学者思维、意识、价值观念的潜在影响和熏陶都无法相提并论。成人教育的`大行其道使正规化的学历教育相形见拙,在有限的时间内它不可能造就出合乎职业化要求的警察。从长远看,这种质量的成人教育它只能增加警察职业化建设的难度,影响具有专业知识人员的就业,最终在整体上延缓职业化进程的速度。在这里,我们并不反对进行公安成人教育,甚至认为它十分紧迫和必要,我们反对的仅仅是在学历教育中掩盖或代替能力、水平的形式主义做法。

二. 以造就职业化阶层,推进公安职业化进程为目标积极推进公安教育改革.

公安职业应该是以通晓公安专业基本知识并能对之进行灵活应用为基础的职业。这种职业的从业人数众多,他们共同构成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公安职业阶层。这个阶层应该以职业的相对自治性为特征,通过职业活动、职业权利、职业训练、执掌和运用职业规则、维护特定的职业秩序来共同承继和发展职业所具有的社会使命。由此可见,只有造就这样一个职业阶层并使之达到职业化程度,公安队伍才能真正成为“政治可靠、训练有素、业务精通、执法公正”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成为革命化、现代化、专业化、知识化、正规化的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队伍。这应该是今后公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在此前提下,推进公安教育改革工作在宏观上要注意:

(一) 必须时刻关注公安教育立足和生存的正当性。

公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正当性在于社会上存在着对公安职业化阶层的合理需求。公安教育只有承担起并致力于完成造就这一阶层的使命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这是推进公安教育改革的必然前提。以此为基点和标准,今后的公安教育改革必须始终围绕着公安职业化发展的需要来进行,必须摈弃自毁根基式的商业性创收行为,杜绝滥办班,滥发学历文凭的自杀性行为,纠正违反学科建设原则乱设滥设专业的做法。公安教育改革工作从宏观到微观必须围绕如何强化职业意识、提高职业技能、塑造职业道德、养成职业习惯等重大问题来展开。

(二) 公安教育必须走统一教育之路

公安民警警种不同,任务不同,但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做为警察群体及其成员都必须遵循一种独特的、共同的、基本的游戏规则。公安教育只有走统一教育之路,才能达到这一目标,进而为职业化建设奠定基础。因为只有在共同的教育背景下,在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规划下,才能使他们形成彼此相知、相通的思维方式、话语方式,形成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判断标准③。而这是任何一个群体内部保持动态性平衡和协调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只有走统一教育之路,才能克服分类教育带来的诸多弊端。实施统一教育,当前首要的是应该统一课程(起码是主干课程)设置、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训练标准,条件许可后应统一进行考核。需要说明的是“统一”不是“统死”,而是在此前提下或基础上各地可根据区情自主开设有益于学员心智发展、有利于知识结构优化的补充性课程。因此,统一是原则,是一般规则、而灵活性、自立性是补充。统一教育反对或限制的仅仅是自立性、灵活性的无限扩张,不是将其一棍打死。

(三)围绕职业化建设中涉及到的教育问题的内容即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进行教育改革,着力培养人才的规则意识、公正观念、服务意识和水平、能力,将教育改革、人才培养与社会期

望和需求结合起来。

当前,社会、民众、政府对公安民警的要求、期望日趋增多增高。公安队伍面对高发的犯罪态势和严峻的治安形势,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公正期望和安全服务要求,只有苦炼内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殚精竭虑、如履薄冰、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方能不辱使命。所有这些既需要自身努力,更需公安教育功能的发挥。在当今社会形势下,能力、水平、素质的提高已远不是单单通过“自我修炼”即可实现的。人民警察只有具备了职业化素质,具备了规则意识,公正观念,服务能力和意识,并身体力行之才能获取公众的信赖和尊重,也才能满足公众的安全和公正需求。公安教育只有按职业化要求进行改革,才能塑造出优秀的公安职业人士。而只有在竞争中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公安工作的重任。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未受过公安教育熏陶,不具备公安专业知识的人从事这一专业时其危险性远远大于相同情形下的医生的客观现实。在国家对公安职业尚未进行统一资格考试的情形下,公安教育在此方面任重道远,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四)克服和纠正牺牲质量,急于求成的短期思想和行为。

公安教育改革之所以出现左右为难、进退两难的情形,与以数量代替质量,不明确方向,不打牢基础而急于求成冒进是密切相关的④。今后公安教育改革必须反对大干快上,小马拉大车等浮躁急进现象;反对无视常规常理的标新立异。教育是不允许失败的,因此应该以科学、理性为基础,以需要、可能为原则,通过有效的整合有限的资源,合理地界定不同层次的教育部门的职能,才能形成分工合理、层级明确的教育结构,进而从不同层面为职业化建设提供服务。

(五)强化院校内部教学改革,突出职业化内容,反映职业化要求。

关于院校的教学改革,已有较多文章进行过专门论述。这里需要强调的问题是:第一,院校教学改革应该以学科建设及改革为主线或骨干来推进。不能再在课程、课时、实践、教学比例的增、删、改上动大脑筋。学科建设和改革是伴随着科学教育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关系着学术骨干和学术梯队的培育;关系着科研工作的水平。而其中的诸多领域和问题与职业化建设密不可分。因此千万不能熟视无睹,否则只会跟着感觉走,极易误入歧途。第二,教材改革在内容上既要注重基础性、科学性、理论性,同时必须兼顾前瞻性、学术性。在形式上要注意多样性,要创设更多的具有新、鲜、活意义的专题型活页式教材,典型案例要尽快入书。第三,教法上要强调模拟法、诊所法,力求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将问题放在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多元的知识背景中去让学生思考,以此训练其职业思维,这是现代教育的正途也是公安教育改革的重要攻击点。

(六)国家应适时推行统一资格教育考试制度。这既是确保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建设统一性的制度性保障措施,也是推进公安教育与公安职业化耦合的重要措施。其作用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改革的影响中可以看出,在此不复赘述。

注释及参考文献:

① 警察的职业化建设问题在当前公安学界还是一个尚未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与法官的职业化建设研究和实践相比已明显落后。“职业化建设”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独特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地位;职业资格;职业监督;职业保障等等。它涵盖警察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我国的公安研究和公安队伍建设实践中与“职业化建设”相关的提法有“队伍建设”、“正规化建设”等,但其内涵和外延与“职业化建设”有明显区别,同时其指向性也欠明确、具体,更为重要的是难以彰显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对此本人将另文专述。

②公安部教育局编着《公安教育概述》[m] 群众出版社 北京

③李龙、王立龙:“公安话语研究及其意义评析”。[j] ,《河北人民警察学院学报》第1期

④李龙:“对当前公安院校建设的思考”。[j] ,《公安教育》20第1期

----------------

作者简介:李龙(1963--),宁夏警校高级讲师、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公安教育、公安综合性研究

篇2:公安教育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建设一流警察院校

2007-04-25 16版:教坛荟萃

学校荣获上海市2006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上海是一个走向国际化的特大型城市,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警务管理。作为培养新一代上海公安民警的摇篮,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为了适应现代化城市警务管理的需要,为了上海市民有一个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积极调整学校的办学定位,坚持“用公安教育托起公安工作的明天”的办学理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公安院校办学新模式,全面推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重心从职前教育向职后教育转移,职后教育工作重心从学历教育向专业培训转移,专业培训工作重心从注重理论学习向注重技能训练转移,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保障“四个能力”,加快建设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点、警察特色的公安院校,取得了明显成效。

主动调整办学定位,坚持培养公安基层一线急需人才

一所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合格人才,是办学的目标。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为了加快培养适应现代警务机制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警务人才,针对公安基层一线急需大量从事艰苦岗位人才需要,调整、优化了办学目标和宗旨。

当全国众多的专科学校争先恐后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时候,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却反其道而行之,于2000年主动停办了普通本科学历教育。

2002年8月,在教育部、公安部、市教委、市人事局、市公安局的批准和大力支持下,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首创了公安管理专业第二专科教育,招收全日制高专(高职)及以上学历的应(历)届毕业生,实行“招生与招警”并轨,将公务员考试与入学考试同步进行。学员入学后接受为期一年半的公安专业教育,毕业后颁发第二专科文凭,由市公安局统一分配工作。第二专科教育的创办开辟出一条“社会培养打基础、行业挑选再加工”的公安人才培养新路。

一所原本可以开展本科教育的学校,转而变成了一所开展第二专科教育的学校,表面上看,仿佛是降格了,但是,学校却在一个更高、更专业的层次上成为培养合格警务人才的专业院校。同时,学校也全面承担起培训在职民警的职能。

为了确保上海公安教育事业的深度发展、长远发展,2004年起,上海市公安局实施了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了上海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管理班子共同体。所谓“共同体”,即学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与市公安局政治部分管领导进行角色合并,市公安局政治部教育训练处处长也同时参与,与其他学校领导一起形成上海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管理班子共同体,从而搭建起上海公安大教育管理、运作体系。

由此,学校的建设发展规划与公安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招生计划根据需要制定,订单式培养警务人员,按岗位招录,分岗位施训,定岗位使用,使得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的人才与警务岗位需要的人才一一对应,学校也由此开辟出一片职业化的公安教育新天地。

育人必育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警务化管理

政治建警是公安院校的生命线。公安民警需要扎实的业务能力,但更需要对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忠诚是“警察之魂”。

秉承这样的理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政治建警的首位意识,强化“育人育根”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设计、组织和实施,在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加强了思想政治的课堂教育与公安实战、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选择从警,就是选择艰辛与责任”,“履行使命,忠于职守”,这些看起来是学校提出的口号,其实更是学员需要牢记的信念。基于这样的要求,学校实行严格的封闭式警务化管理模式,注重强化学员纪律作风和行为规范教育,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纪律、严格考核。所有的严格,为了一个目标,培养出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的合格警察。

能力是关键,“一个目标三个转变”

公安一线工作的警务人才,需要的是什么?学校的回答是:能力!

一线的民警最忌讳的是什么,是“说不过、跑不过、打不过”。具体说就是:讲道理“说不过”普通老百姓和当事人,抓捕时“追不上”、格斗时“打不过”犯罪嫌疑人。换句话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说得过、追得上、打得赢”的合格民警。

为此,学校的教育从基层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实行“一个目标三个转变”,即: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从“学科为中心”向“能力为中心”转变;从“课堂为中心”向“现场为中心”转变;从“懂不懂”向“会不会”转变。学校充分依托学员入学前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储备,集中精力开展公安专业教学,帮助学员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于是,学员在毕业时必须:“会射击、会查缉、会驾驶、会电脑、会外语”,并且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法律知识以及过硬的身心素质,这是警务人员的通用基础技能。同时,学员经过交通、巡逻、治安、社区、监管等基层一线岗位核心能力的教学训练,牢固掌握日常警务活动中最常用、最基本、最重要、最实用的岗位业务技能。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员,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也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经常走上实战现场参加模拟训练,在“知道”和“处理”即“懂不懂”和“会不会”两者选择的时候,他们不仅仅需要“知道”,更需要的是学会如何“处理”。

名师出高徒,一线警官现身说教

一线的人才需要来自一线的实践指导,名师才能出高徒。2002年3月,市公安局建立了教官制度。学校引入了一批来自实战部门的教官充实到教学岗位。来自实战一线的教官,具有了解实战情况、富有实战经验的优势,他们的讲课常常伴有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生动具体,对学员有相当大的启迪。

学校为保证教学人员的教学效果,每隔一段时间在全校教官、教师中组织开展授课资格评审,实行竞争上岗制度,不断地激励广大教官、教师深入基层一线、钻研实战和教学业务的积极性。

如今,教官已经成为学校教学训练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也因此有了一批“能战会教”、理论功底深厚、实战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

放眼望未来,瞄准建设一流警察院校

历年来,学校分别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和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瞄准建设一流警察院校的目标,全面推进教学、科研、管理、保障“四个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和发挥上海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主阵地的作用,为全面提升上海公安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作出新的贡献,用公安教育托起公安工作的明天。

(朱景达)

(图片为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员风采:

1、列队会操;

2、心理训练;

3、反恐演练;

篇3:公安教育训练改革对策研究

1 明确公安教育训练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1.1 加强公安民警在职训练, 逐步实现地方公安院校的升级

从当前国家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实践的迫切要求来看, 对于一支拥有近200万名公安民警的队伍来说, 充分整合现有教育训练资源, 实现公安教育训练重心的转移, 重点突出公安民警的在职训练, 势在必行。为此, 一是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承担公安民警的职前学历教育。在进一步畅通渠道的基础上, 发挥社会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上“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优势和办学上的规模效应, 使之成为今后公安机关招募新警的主渠道, 以此降低公安教育训练在公安民警职前学历教育上的投入和成本, 使现有的公安教育训练资源投入到公安民警的在职训练上。二是要在完成专科层次公安学校转制的基础上, 逐步实现地方公安院校办学重心向在职公安民警训练的转移。在公安部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下, 根据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在保持本科学历规格的基础上, 分步骤、有计划地压缩和停止各地公安院校的职前学历教育招生, 逐步将各地公安院校转制为在职公安民警训练中心。三是要继续坚持在职公安民警成人学历教育。利用各地公安院校的学历规格, 继续保留和争取地方国民教育经费保障, 继续开展在职公安民警的成人本科学历教育。

1.2 突出公安特色, 构筑公安高等学历教育“高地”

公安学历教育是公安教育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公安教育区别于国外的优势所在。而且, 对于一支拥有近200万名公安民警的队伍来说, 确实需要有自己的学历教育体系和科研力量。公安学历教育的发展要体现“高、精、尖”。所谓“高”, 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 立足本科学历教育, 发展双学位和硕士、博士等学历教育;所谓“精”, 就是要以部属本科院校为龙头, 在全国范围内有重点地扶持建立若干所具有专业特色的公安本科院校, 合理布局, 整合资源, 发挥规模效应, 辐射周边省份;所谓“尖”, 就是要以教学为依托, 会聚各领域的专家学者, 加强公安科研, 抓好学科建设, 发挥理论库和思想库的作用, 不断创新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理论, 服务公安工作实践。

2 改革和强化在职公安民警训练

长期以来, 由于有些地方的公安机关还存在“只用警, 不育警;重使用, 轻培训”的思想, 严重妨碍着在职公安民警教育培训工作的落实。因此, 不仅要着力解决在职公安民警教育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 而且务必要尽快提高对在职公安民警教育培训的认识, 把加强在职公安民警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在职公安民警业务素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好。要紧紧围绕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际, 大力加强在职公安民警训练, 全面提高公安民警的业务素质和实战本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健全和完善公安民警在职训练体系

应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 健全和加强公安部、省 (自治区、直辖市) 公安厅 (局) 、地 (市) 公安处 (局) 三级教育训练行政管理机构, 加强对公安教育训练的组织、领导和规划、实施。加强公安部、省 (自治区、直辖市) 公安厅 (局) 、地 (市) 公安处 (局) 三级在职公安民警训练中心、基地建设, 鼓励有条件的县级公安机关建立在职公安民警训练基地, 逐步形成完整的在职公安民警训练网络。

2.2 实行分类分级训练

根据我国公安机关的实际情况, 可以考虑实行初任训练、晋升训练、专业训练的分类分级训练, 以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初任训练以地方普通院校毕业生、军转干部为主, 突出公安业务基础知识、公安民警素质养成以及警务技能和体能训练;晋升训练以公安民警逐级警衔晋升训练为主, 可以按照治安、侦查、派出所、交巡警以及综合等警种划分类别, 突出与在职岗位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安业务知识以及警务技能和体能训练;专业训练以各警种专门训练为主, 突出专业技能训练, 将各警种的相关训练任务交由各级在职公安民警训练中心、基地统一组织实施。各级公安教育训练中心、基地承担不同层次和级别的在职公安民警训练任务。

2.3 规范在职公安民警训练内容

可以考虑按照分类分级训练的不同要求, 组织教育专家和业务骨干, 抓紧制定紧密结合警务实践需求的初任训练、分警种专业训练、二级警监以下警官逐级晋升训练以及警务技能战术训练大纲、教材和教学规范, 实施规范教学和考试、考核, 切实提高训练的水平和质量。

2.4 推行教官制

应抓紧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来自于实战部门的有一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官队伍, 定期轮流执教。教官的构成, 一方面可以从原从事公安学历教育的教师中选聘, 另一方面可以从业务实战部门中挑选业务骨干, 充实教官队伍。

2.5 改进教学方法

力争实现以教为主到以练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到以技能训练为主的转变, 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战演练以及互动式的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2.6 推广轮训轮值的训练模式

在大中城市的在职公安民警训练中, 可以考虑推广轮训轮值的训练模式, 即组织年龄在35岁以下、警衔在二级警司以下达到晋升条件的刑警、交警、巡警和治安警、派出所民警参加以提高警务实战技能、增强体能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全封闭式集训, 并作为一支机动力量参加处突防暴、突击整治和值班备勤, 实现训练与实战的紧密结合。

3 公安院校要注重培养综合性人才

3.1 从专业设置、课程开设上体现素质教育

目前, 我国公安院校中已经设置了刑侦、经侦、治安、涉外警务、禁毒、刑事技术等多个专业, 每一个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等30多门。公安院校可以考虑改变目前专业分得过细、课程设置繁杂的状况, 这也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要。应逐步精简课程, 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增强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2 课堂讲授、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并重

目前我国的公安教育, 不论是学历教育, 还是在职短期培训, 都是课堂讲授多, 技能训练少, 与国外警察教育训练的课堂讲授和技能训练约1∶1的比例相差甚远。建议实行1/3时间讲授、1/3时间实践技能训练、1/3时间社会实践的“三三制”教学原则, 如法律、侦查、查缉战术、警体技能 (包括射击、驾驶、擒敌自卫、缉查犯罪嫌疑人等) 、管理、写作等多门课程内容的案例分析、实战训练, 比分门别类的理论教学更能收到提高技能和素质的效果。

3.3 增加公安院校有实战经验的教师的比重

我国公安院校的教师90%以上都没有在公安实战部门长时间工作过, 有深厚工作经验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 目前实行的挂职锻炼时间短, 收不到实效。而国外的警察学校则不同, 以法国的圣西尔高级警察学校为例, 35名教师中, 多数曾在警察局工作过。为此, 第一, 明确规定专业教师一定要有实战经历, 定期到实战部门挂职锻炼, 非专业教师也要经常到基层调研, 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实习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定, 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依据之一, 以确保教师实习的效果;第二, 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深造, 学习、借鉴国际警察教育培训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虽然我国现阶段还不能完全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专门职业教育培训的方法, 但是, 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形势和国民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 我国的公安工作也在不断与国际融合, 我们还需要不断汲取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 为我国公安民警素质教育所用。

3.4 充分发挥“实习 (训) 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当前, 许多公安院校都已建立了教学“实习 (训) 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 为学生的实习、见习, 专业教师的挂职锻炼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这些实习 (训) 基地的客座教师还可以到学校来通过开设讲座、参与授课等方式使学生加深对公安实战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公安院校应充分利用与发挥实习 (训) 基地的现有资源, 不仅仅是安排学生、教师去参与实践工作, 也可以安排某些专业课程到这些实习 (训) 基地去进行, 甚至是某些公安基础理论课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可以达到纯粹的课堂授课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也会更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致。此外, 实践中还可以利用实习 (训) 基地的技术装备对学生开展实训教学, 这样既可以缓解公安院校教学经费、教学设备短缺的问题, 还实现了资源共享, 是一个双赢互利的好方法。

对于推进公安队伍的正规化、职业化建设来说, 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对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具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 一定要把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置于公安事业发展大局的首位来谋划, 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把握, 置于促进公安队伍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摆布。通过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 全面提升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整体水平, 并实现全面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卒.公安教育训练的改革与创新[J].公安教育, 2006 (6) .

篇4:公安教育

摘要:在新一轮公安教育改革中,公安院校将由单纯的学历教育转向以培养公安职业技能为主的继续教育。为使公安继续教育良性有序地发展,本文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设置课程、改进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安院校;公安继续教育;公安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2008年11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等17所公安院校相继举行了首届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新生开学典礼。从众多的地方高校毕业生和军队退役士兵中经严格考试(公务员招录考试和入学考试单独组织,一并进行)选拔出的4300多名新生,一入校就具有了国家公务员资格和预备警官的身份。他们属于定向招录、定向培养、定向分配,培训费、服装费均由国家负担,并享受一定的生活补助,在公安院校接受一年半的专业培训和半年的实战锻炼,取得公安专业学历(或二学历)后,即到定向招录的公安机关办理入警手续,成为一名正式警官。此举标志着全国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也预示着令人瞩目的公安教育改革即将全面铺开,这在公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此次公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三个重心的转移”,即公安教育重心从职前教育转向职后教育,职后教育重心从学历教育转向专业培训,专业培训重心从注重理论学习转向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公安教育今后的主要任务是为公安一线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警务人才,促进公安队伍的职业化、正规化建设。这次改革涉及到公安院校招录对象、招考方式、培养方向、培养目标的转变以及公安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师队伍调整等一系列问题。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举措之多远甚于历次公安教育改革。

在计划经济时期,公安院校长期以职前学历教育为主,学生享受“统包统分”的政策,毕业后全部分配到公安部门或其它部门工作,即“一学定终身”。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后,依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统分统配的就业制度被取消,代之以双向选择、竞争就业的市场化人才配置的机制。国家公务员招考面向社会,实行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用的政策,公安院校学生的“铁饭碗”被彻底打破。尽管公安院校为加强市场的竞争力,也进行了相应地改革,如成人院校转为普通院校、中专升格为大专、大专升格为本科。但公安教育改革始终围绕院校升级、升格、扩招做文章,没有认真研究分析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和公安工作的走向,没有根据公安一线的实际需求招录人才和安排教学,仍立足于经院式的学历教育、理论教育,与公安工作实际严重脱节。这种只求学历,不求实际的经院式教育模式既浪费了公安教育资源,又制约了公安工作的发展创新与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公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治安形势的急剧变化,使公安民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仅凭职前一次性学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顺应公安工作的发展变化。所以,科教强警、终身学习的氛围已在全国公安机关形成,在新一轮公安教育改革中,继续教育必将脱颖而出,成为公安教育的主力军。事实上,公安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早已凸现出来。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全国公安民警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制约了公安工作的发展创新。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各级公安院校大力兴办成人函授教育、远程教育、自考、电大、夜大、专业证书班等,通过十几年的艰辛努力,使在职公安民警的知识结构明显改善,学历层次大幅度提高,促进了公安工作跨越性、创新性发展。

时至今日,公安继续教育并未因成人学历教育萎缩而停滞不前,而是紧密围绕公安部提出的“深化公安教育改革,从实战需要出发,建立起适应警务工作要求的教育、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公安特色”,“要把职业培训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突出任务来抓”的要求,与时俱进,另辟蹊径,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公安继续教育的新路子。已初步构建从职前预备警官培养,到初任培训(大学毕业生、军转干部、优秀士官和其他调入人员)、晋升培训(职务晋升和警衔晋升)、专业技能培训(各警种业务技能培训、各岗位业务技能培训)的模式,加之目前17所试点公安院校正在进行的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一个覆盖全国涉及不同警种、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对象、不同培养目标,分级管理、分级培训的公安继续教育网络业已形成。并以其灵活、实用、高效的特点,日渐受到公安一线的青睐,为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的长足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为保证公安继续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承载起新时期公安工作所赋予的艰巨使命,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公安继续教育:

一、必须建立一支既会教学又懂实战的教官队伍才能保证公安继续教育的长足发展

公安继续教育突出公安职业化教育,突出实战性教学,不同于职前学历教育。职前学历教育注重教师的学识水平、理论素养、科研能力、演讲技巧与口才,培养的是学者型的师资队伍;继续教育注重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教师不但会教,还要会训、会练、会战,培养的是教官型的师资队伍。在当前公安教育改革中,公安院校教师必须完成从学者型向教官型的转轨。从公安院校教师队伍现状来看,差距很大。绝大多数教师是政法院校和地方院校科班出身,并且一到公安院校就登台授课,经过多年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教学经验,但他们普遍缺乏实战经验,除少数教师到基层调研、实习过,大多数教师长期呆在学校,照本宣科,不了解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形势和公安工作实际,他们在短期内很难胜任实战性教学。另一方面,公安院校急需富有实战经验的公安一线优秀民警来院校任教,但由于受体制、编制、待遇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一直无法落实。

为切实解决公安教师队伍结构单一,流通渠道不畅的问题,我们可借鉴国外的经验。日本警察院校的所有教官都需要警察机关和警察院校推荐、考核选拔。全国各级警察院校的教官都是从优秀警官中选拔出来的,在从事2—3年的教学工作后,仍回原岗位工作。美国警察部门也十分重视高素质教官队伍的建设,对教官的选拔非常严格。他们招募有大学文凭和5年以上警龄且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资深警官担任专业教官,这部分专业教官约占全部教官的70%。我国与日本、美国的国情不同,不能照搬照套。我们可以实行公安院校教师和公安一线的优秀民警双向交流的制度,即教师到一线挂职锻炼,一线优秀民警来院校任教。对教师可以采取调研、锻炼、教学三结合的做法,将教师分期分批交流到治安形势复杂、犯罪多发地带的刑警队、派出所、社区警务室挂职办案,不固定时间,形成长效机制。有课时回校上课,无课时在挂职单位办案、调研。在校是教官,在实战单位就是刑警、治安警、社区民警。通过培养锻炼,强化他们的实战意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保持专

业知识的及时更新与灵敏的专业理论嗅觉,发掘、总结实战部门的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解决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使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明显提升。

同时,对公安一线学历层次较高、实战经验丰富、愿意献身公安教育事业的优秀民警摸底排队,并组织试讲,从中选拔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佼佼者来院校任教。对于选拔的优秀民警既可以采取不固定期限(长期任教)的做法,也可以采取固定期限(任教三、五年后再返回一线)的做法。并想方设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公安继续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二、大幅度压缩公共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科学地设置专业课程,突出公安专业特色

目前公安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公共课过多,专业课过少;基础理论课过多,业务技能课过少;重复交叉课过多,创新特色课过少。因长期从事职前学历教育,许多公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贪大求全,每个专业均设置几门到十几门公共、基础课程,甚至超过了专业课程的设置,学生整天忙于应付各种理论考试,使专业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受到很大的影响。这种状况在公安院校由职前学历教育转向继续教育后有所改进,但离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警务人才的目的和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公安继续教育应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首先,公安院校应大幅度缩减公共、基础课程。此次公安教育改革已经明确,今后公安机关主要从地方高校毕业生中招录公务员,他们已接受过系统完善的公共、基础知识的教育,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公安院校只须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无须再进行重复内容的学习。公安院校除保留少量的与培养民警政治信念、忠诚意识、献身精神、纪律观念、顽强意志、职业素养相关的公共、基础课程外,其它均应砍去。

其次,公安院校要“走出去,请进来”,由封闭式办学变为开放式办学。公安院校应深入公安一线了解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形势,参与基层民警执法办案的全过程开展追踪调查,召开不同警种、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座谈会,广泛征询实战部门对公安继续教育的意见和要求,对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进行详细的论证,以保证专业课程设置的前瞻性、合理性、实用性。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进行全面的整合,以设置大公安专业,培养公安通用型人才,拓宽学生工作适应面为抓手,打破学科体系界限,压缩基础理论课程,剔除陈旧、过时的课程、合并过于分散的课程。将公安工作的新成果、新经验引进课程教学,突破传统实践课程和内容体系的桎梏,设置与现代警务运作机制相匹配、与现代警察岗位能力结构相适应、贴近实战的课程。如《警察战术与指挥》、《警察查缉战术》、《群体性事件处置》、《人质解救术》等操作性、实战性强的课程。课程经整合后所挤出的大量空间,可以充分安排实训教学,以达到公安教育改革提出的实训课程比例应占到总体课程的50%以上的要求。

三、围绕提高警察职业核心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训教学

公安继续教育要以公安业务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职业精神、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教育培养为核心。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在理论基础上的知识运用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从事公安工作所必需的应用操作能力,如行政执法能力、治安管理能力、侦查破案能力、社会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工作环境适应能力以及更新知识能力、探索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的有机组合。公安继续教育只有始终坚持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为教育工作的主线,才能培养出受公安一线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警务人才。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各种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变抽象深奥的理论教学为形象直观的实战性教学。

篇5:公安吸毒教育心得

6月14日,在___镇领导的统一带领下,我同其他同事一道去___县公安局禁毒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此次学习,使我丰富了知识,了解了常见毒品的种类和特征、罂粟的外观形状和种植范围,认识了吸食毒品对于个体、家庭、社会的危害,知道了我国对于惩治制造、买卖、运输、携带、走私毒品等各类犯罪行为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

杜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会见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时强调要增强禁毒工作政治责任感,要坚定不移打赢禁毒的人民战争。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对禁毒工作还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坚持部门协作、社会共治,保持对毒品的“零容忍”,锲而不舍,常抓不懈,坚持不移的打赢禁毒人民战争,不获全胜绝不收兵。’。在这次集体学习之前,我一直以为毒品离我很远,打击毒品犯罪是公安系统的事,与我无关。我也从没有见过真正的毒品,只是在电视上看过,以为毒品都是像白面一样的粉末。要是在我面前摆一株罂粟,我一定会把它当做普通的花草去把玩。对于吸食毒品要经历的几个阶段和带来的危害更是毫无概念,就算有人给我说吸食毒品可以美容减肥这样的鬼话我也会相信的。以前,不理解国家对于进行毒品交易活动的罪犯为何比一般的罪犯处罚都重,动辄就是死刑,现在了解了吸食毒品带来的危害后,深感这样的处罚合情合理,那些从事毒品活动的人们就是魔鬼的化身,他们甚至在将整个人类推向无底的深渊,他们的贪婪和残忍是毫无道德底线和良知的。

我相信,许多的人,包括一部分吸毒者,对于毒品都是无知者,根本就没有深入的了解毒品本身和吸食毒品带来的危害,有的只是从影视作品中略知皮毛而已。所以,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着,我应该将我这次学习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将我今后禁毒工作的重点放到毒品知识的宣传上来,揭开毒品的美丽面纱,让人们看见它丑陋的本质面目。同时,让人们警觉毒品的各种伪装和变身,告知人们毒品有可能出现的场所,使人们远离毒品,幸福生活。

篇6:公安教育

篇一:公安局长在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会上的交流发言

2021年2月27日,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围绕“五个过硬”要求,突出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四项任务”,抓好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三个环节”,全面正风肃纪、反腐强警,加强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大考。强化政治意识,突出从严要求,明确目标举措,细化职责任务是扎实开展好教育整顿的关键。×省×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忠实践行重要训词精神,聚焦聚力“六个三”,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政治担当,坚决打赢这场铁腕治警、正风肃纪攻坚战。

一、牢牢把握“三关键”

1.关键是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首先要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公安机关。开展教育整顿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的政治部署。要始终牢记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切实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政治自觉增强思想自觉、以认识到位促进工作到位。政法队伍的政治忠诚,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一贯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总的看,政法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队伍。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政法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进一步纯洁队伍,筑牢政治忠诚,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始终听党指挥、忠诚使命。

2.关键是全面从严。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是公安工作的永恒主题。要牢牢把握纪律严明这一治警之要,严格教育、严格执纪、严格监督,弛而不息抓学习,一以贯之抓整顿,毫不动摇地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既要理“旧账”,更要防“新账”,久久为功、标本兼治着力打造清正警队,建设清廉警营,弘扬清明警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国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对政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力补齐政法队伍依法履职中的短板弱项,不断提升政法干警专业化能力,为助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作出更大贡献。

3.关键是领导带头。群雁高飞头雁领、打铁必须自身硬。坚持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严起,带头清理历史欠账,带头为全警立标杆、做示范。既要充分发挥组织者、推进者作用,又要认真履行参与者、践行者职责,绝不能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二、问题导向“三突出”

1.突出解决政治规矩意识不牢问题。坚决抓好忠诚教育,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请示报告等细节入手,全面整治各类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话、跟党走。通过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说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里面”的人警示“外面”的人,让广大民警吸取教训、受到警醒。政法队伍的政治忠诚,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一贯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总的看,政法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队伍。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政法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进一步纯洁队伍,筑牢政治忠诚,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始终听党指挥、忠诚使命。

2.突出解决队伍风气不正问题。深入开展对贯彻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情况的“回头看”活动,坚持不懈纠治“四风”,对顶风违纪的一律从严查处,对典型案例一律公开通报曝光,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坚决整治违纪违规多发问题,进一步规范民警职务行为、网络行为、交往行为,做好“社交减法”。

3.突出解决组织建设不优问题。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现。进一步强化“用人要用好人能人,干事就要苦干实干,管人就要管坏人闲人”“不做事的要看得到,做得多的要看得起,做得好的要看得上”的理念,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和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深入落实《×市公安局维护扫黑除恶民警正当权益实施办法》,切实做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不断增强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三、攻坚克难“三着力”

1.着力加强干部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好配强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照有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干部成长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委巡察、省公安厅“双督察”、县域警务等推力,加大机关与基层、单位内部、部门之间,以及专业警种与综合部门间的干部交流力度,实现干部能上能下,保持干部队伍的活力、向心力、凝聚力。

2.着力整治顽瘴痼疾。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集中整治违规经商办企业、参股借贷等问题,坚决整治“枪车酒赌毒密网”等易发多发问题,从严从重整治涉黑涉恶和充当“保护伞”等问题。坚持严在日常、管在经常,奔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真刀真枪攻克一批常发生、难根治、易反复的顽瘴痼疾。

3.着力清除“害群之马”。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警,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减存量、遏增量、防变量,坚决清除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两面人”,坚决清除充当黑恶势力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的“保护伞”,坚决破除权钱交易的关系网。

四、对标对表“三抓手”

1.以学习教育为抓手。建立健全“第一议题”制度,全面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培训”,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确保入脑入心入行。通过学理论、学法纪、学英模,从中学出坚定信仰、学出纪律规矩、学出使命担当,筑牢忠诚警魂。政法队伍的政治忠诚,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一贯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总的看,政法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队伍。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政法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进一步纯洁队伍,筑牢政治忠诚,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始终听党指挥、忠诚使命。

2.以查纠问题为抓手。要突出自查从宽、被查从严,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深入查纠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和主责主业等方面问题。特别是要按照省厅明确的6个方面“双50条”具体情形,实行逐项筛查、见人见事、精准查纠、分类处理、形成震慑。

3.以整改提升为抓手。奔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要实行限期整改、挂牌整改、靶向整改、源头整改,确保一个一个改到位,推动作风问题与工作问题、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显性问题与深层问题一起解决。坚持当下改与见长效相结合,即查即改、挂牌整改、整章建制、总结评估,促使整改措施制度化、整改成果长效化。

五、积极稳妥“三依靠”

1.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教育整顿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特别是要争取政法委、组织部、纪委监委等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线索移交、成果运用等部门协作机制,着力解决制约公安队伍建设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难题,着力构建“大监督”格局。

2.紧紧依靠班子集体。按照“市联县、县联乡”的模式,建立领导干部教育整顿联系点制度。通过“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切实形成领导带头、全警参与、上行下效、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3.紧紧依靠身边监督。进一步压紧压实部门警种管理监督、综合部门职能监督、督察审计专门监督、派驻机构专责监督责任,完善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广大民警和辅警是教育整顿的主体,既要主动接受监督,又要积极参与监督,监督身边同事的执法,监督“关键少数”的决策。

六、实效标准“三提高”

1.全面提高能力素质。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铁一般”的标准,全面推进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通过加强政治理论修养、政治生活磨炼、政治实践锻炼,真正把教育整顿的成果化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

2.全面提升队伍战斗力。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史学习教育为载体,全面推进政治建警“1+8”意见规定和4次“×会议”精神落实,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延安整风的精神,对全市公安队伍进行一次刮骨疗毒、激浊扬清的革命性锻造和整体性重塑,不断提升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3.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教育整顿成败的第一标准,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篇二:公安局教育整顿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部署,按照X公安局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工作方案的要求,决定开展严格执法监督、整治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政法工作、公安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和全国、全区、全市、全区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加强执法监督,整治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切实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能力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严格执法监督、整治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活动,对执法突出问题不回避、不护短、不手软,做到一律核查、一律解剖、一律问责、一律通报,基本实现“五个进一步”和“五个确保”。

一是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有效解决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确保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法,心中有纪;

二是进一步遏制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有效解决执法中的顽瘴痼疾,确保防止冤假错案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执法监督,有效解决监督乏力、网上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确保形成更加完备的监督管理体系;

四是进一步健全执法制度,有效解决制度存在的漏洞,确保构建更加完备的执法制度体系;

五是进一步提升公安队伍素质能力,有效解决本领不够、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确保锻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执法铁军。

三、重点整治内容和工作措施

(一)紧盯受立案管理,集中整治有案不立、压案不查的突出问题

1.整治内容:

(1)对群众上门报案,未落实“三个当场”要求;接报案后该受不受、该立不立,受立案后不及时查处,以及违法受立案。

(2)履行法定侦查职责懈怠,立而不侦、侦而不力,该及时采取侦查措施不及时采取;对经侦查不构成犯罪的刑事案件或嫌疑人,不及时依法撤销案件、终止侦查;对需要行政处理的不依法处理或者移交有关部门;

对发现新的犯罪线索,不依法重新立案侦查或者继续侦查。

(3)接受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懈怠,对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立案、纠正违法通知不认真回复执行。

(4)弄虚作假,漏报、虚报、瞒报、篡改受立案统计数据、不如实统计上报。

2.工作措施:

(1)梳理排查。通过查询110接处警记录、查询执法办案信息系统、检查相关工作记录、评查案件卷宗、核查账务账簿、回访当事人、梳理信访举报投诉等方法,对2018年以来行政、刑事警情和在办刑事案件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梳理问题短板,建立问题清单。

(2)集中整治。聚焦涉黑涉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电信网络诈骗、集资诈骗和食药环、盗抢骗、黄赌毒等与群众权益密切相关、反映强烈的案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领导包点包案、挂牌督办等方式,全面落实整改。对新发警情的受立案情况和决定,加强审核监督,防止边治边犯。

(二)紧盯打伞破网,集中整治扫黑除恶中暴露的突出问题。

1.整治内容:

(1)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惩腐打伞中暴露出的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有罪不究,不作为、乱作为。

(2)认定标准不一、审核把关不严、深挖力度不够、取证能力不强。

(3)参与或变相参与社会黑恶势力,充当其“保护伞”。

2.工作措施:

(1)排查梳理。要按照准确核查、限期清零、件件有结果的要求,采取上提一级、异地用警、交叉核查、视频调度等措施,全面核查、认真反馈群众举报线索。重点梳理全国扫黑办、公安部扫黑办挂牌督办、重点关注的涉黑涉恶案件办理进展,确保线索核查工作扎实落地,确保所有举报线索清仓见底。

(2)集中整治。围绕社会治安、乡村治理、金融放贷、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市场流通、自然环保、信息网络、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梳理在逃黑恶犯罪分子,确定一批目标逃犯,充分利用公安大数据、大情报等,加大预警分析,强化追捕力度,持续抓好追逃工作,组织开展境外黑恶逃犯集中抓捕行动,逐人落实追逃责任,加大追逃力度,努力实现逃犯“清零”,以最大战果取信于民。

(三)紧盯优化营商法治环境,集中整治以刑事手段不当介入经济纠纷和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突出问题。

1.整治内容:

(1)不正确区分经济犯罪和经济纠纷的界限,不正确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2)对企业等市场主体违法立案、越权办案、违反法定程序、滥用强制措施及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账户、账册、财产,影响企业和群众正常生产经营。

(3)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保护不力,企业投诉无果。

(4)对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假冒伪劣等侵害市场主体人身财产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打击不力。

(5)以执法名义变相报复、勒索企业。

2.整治措施:

(1)排查梳理。对2018年以来仍在查办未有明确结论,上级交办、群众投诉举报、申请刑事复议复核、检察机关立案监督以及人民法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及民营企业的刑事案件或者犯罪线索逐件逐条进行清理。对排查出的执法问题、案件和线索要制定任务清单,逐一逐条进行核查。

(2)查纠整改。对存在执法问题的案件和线索,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对存在分歧的重大疑难案件,各级公安机关执法管理委员会要组织多警种、多部门联合调查、集体通案,或者从全区公安机关法治专家人才库、公职律师抽选精干力量协办,征求法律顾问意见等形式进行专家会诊,提升查办涉及民营企业案件的公正性、权威性。

(四)紧盯严格强制措施管理,集中整治违规取保候审的突出问题。

1.整治内容:

(1)取保候审适用对象不符合法定条件,利用取保候审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2)取保候审后中断侦查,未及时移送起诉或依法作其他处理,未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未依法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3)解除取保候审或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未依法依规及时对案件作出处理,造成案件长期搁置。

(4)未按要求设立、使用保证金专用账户,违规收取、保管、没收、不及时退还保证金,截留、坐支、挪用、侵吞保证金,保证人不符合条件,人保、财保并用。

2.工作措施:

(1)清理排查。通过查询执法办案信息系统、核对相关工作台账、调阅案件卷宗、财务账簿、梳理信访投诉等途径,分门别类、全面细致地排查2018年以来办理的取保候审案件、人员的数量、相关处理进展及保证金等情况,登记造册,做到账实相符。

(2)集中整治。各级公安机关要从案件事实证据、适用法律法规、遵守办案程序等方面认真进行核实,找准找全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对取保候审违规问题,能纠正的要及时纠正,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也要逐一认真研究确定整改的“时间表、路线图”,明确细化具体的整改进度、工作步骤、解决措施、责任目标。对疑难复杂案件,要积极会商检法机关、提请当地党委政法委协调解决。

(五)紧盯严格涉案财物管理制度,集中整治涉案财物管理违规的突出问题。

1.整治内容:

(1)违反法定程序随意扣押、没收,以及超范围超期限查封、封存、冻结、先行登记保存当事人财物。

(2)不开具法律文书、专用收据和财物名称、种类、编号、规格、数量、重量、质量、特征及来源去向登记不清。

(3)无专门场所、无保证金扣押款专户、无专人管理,办案人员自行保管涉案财物,不将保证金交到指定专户,坐支、挪用、私分扣押物品。

(4)不严格执行交接手续、该移送不移送甚至私自处理。

(5)返还财物不及时,随意没收保证金等。

2.工作措施:

(1)排查清理。各级公安机关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正在办理的行政和刑事案件、2018年以来已办结的行政和刑事案件、2018年以前已办结但当事人因涉案财物问题仍在信访投诉的案件进行排查清理;

各执法办案单位要建立工作台账,逐案登记造册,彻底摸清底数,做到物案关联,逐案建档。要通过排查清理,及时发现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中的各类问题。

(2)集中整治。对梳理排查出的突出问题实行限期整改、挂牌整改,靶向整改、源头整改,要明确整改单位、整改时间、整改措施、责任人,以任务书、交办单等形式挂牌立项,确保整改责任和措施落地落实,真正实现办案与保管相分离、来源去向明晰、处理依法到位。

(六)紧盯执法办案纪律要求,集中整治违规异地办案和违反“三个规定”的突出问题。

1.整治内容:

(1)不严格落实公安部《公安机关异地办案协作“六个严禁”》和《关于进一步依法严格规范开展办案协作的通知》要求、不规范履行办案协作程序,趋利性执法和单方面跨区域执法、超管辖权限办理案件和争抢案件、过度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

(2)超越职权下达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撤销案件、终止侦查、变更强制措施、降格或者升格处理案件的命令等。

(3)超越职权私自向办案单位或者办案人员提出案件管辖、定性处理意见。

(4)超越职权批转涉案材料。

(5)向办案单位负责人或者办案人员提出私下会见案件当事人、当事人近亲属、代理人及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人员。

(6)本人或者授意身边工作人员、近亲属等关系人为案件当事人请托、说情。

(7)本人或者授意身边工作人员、近亲属等关系人违反规定打探案情、通风报信。

(8)不主动、如实记录、报告违反“三个规定”行为以及其他问题。

2.工作措施:

(1)排查梳理。通过上级通报、异地警务情报信息交流、涉警舆情等渠道排查异地违规办案线索,组织核查,发现问题。通过个人填报、向党组织说明情况、受理信访举报投诉、调阅案卷、走访纪检督察部门等形式、全面排查梳理公安队伍中存在的违反防治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问题。

(2)集中整治。严格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关于深入贯彻公安部“六个严禁”规定进一步规范全区公安机关跨省异地办案协作工作的通知》,切实明晰审批流程,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落实“三个规定”要求,坚持“打招呼”和不如实记录报告的一起查、一样严,严格落实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违纪违法案件“一案三查”制度,对存在违规行为的民警,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对相关单位和领导严肃追责问责。对故意隐瞒、欺骗组织的,一经查实,从严从重处理。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有效推进,成立工作小组。

组长:XX(法制大队教导员)

成员:XX(督察大队副大队长)

XX(纪检监察室民警)

XX(法制大队民警)

XX(法制大队民警)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案件复查审核、巡查监督等工作,办公室设在法制大队,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五、具体工作步骤

(一)自查复查,摸清底数。

一是以执法办案管理平台数据为基础,统计全区办案部门X年-X年X月X日以来办理的全部案件和执法办案场所使用情况,联系办案部门先行自查(时间截止为X年X月X日),法制大队组织民警进行复查(时间截止为X年X月底),对自查和复查的问题登记造册,建立工作台账。

二是通过警综平台数据汇总数据,核实涉案财物的物品和数量时间截止为X年X月底)。

(二)纠错整改,强化督导。

针对自查和复查处理的问题进行排查,按册逐项整改(X年X月底前结束)。各执法办案部门要严格按照整改要求进行整改,区局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工作小组针对各执法办案部门的整改情况进行巡查督查,发现问题责令整改,逾期仍未整改的,按照目标考核管理制度进行扣分,并将相关整改情况上报区局专项整顿工作组和纪检、警务督察大队。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在全区公安机关开展严格执法监督、整治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活动是贯彻落实“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的重大举措,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际行动。要迅速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把开展严格执法监督、整治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活动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来抓,在“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中统筹安排,通过教育整治活动,着力破解制约全区公安机关执法质量、效果的难点问题,彻底根治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顽瘴痼疾。

(二)加强组织领导。

全区公安机关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和责任分工体系,切实加强专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要紧密结合实际,将此项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谋划,深入发动,明确目标,细化职责,完善措施,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切实推动专项活动有序开展。实行月调度机制,各相关执法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信息上报工作,在每月25日前,向区局法制大队报送本月梳理问题清单和上月问题整改进展情况报告。

(三)坚持整体推进。

局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整治督战,各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推动整治落实,确保专项活动清仓见底、不留死角;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调度,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法制、督察审计信访、政工等部门作用,推动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整治工作格局。

(四)强化督导检查。

区局教育整顿领导小组要通过明察暗访、挂牌督战等方法,加强督促检查,跟踪问效。要把学习教育、排查问题、整改落实贯穿整治全过程,法制、督察审计信访、政工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督促整治措施落地见效,对整改措施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的,责令重新整改,对专项活动组织不力、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上一篇:连锁快餐加盟手册下一篇:小学生家务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