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英语复习材料

2024-05-08

上海中考英语复习材料(共6篇)

篇1:上海中考英语复习材料

To Be Top

精益求精!

请不要在装订线初三英语提高冲刺(单词词组竞赛)

1.能力,才能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际上,现实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负担得起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的,古老的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安排,布置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众,听众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答 _题___ __ ___ __ 学号请__不__要___在__装___订__线__名内姓答__题___ __ ___ ___ 级请班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7.可用的,可得到的8.气球

9.取消

10. 世纪,百年

11. 性格,特征

12. 社区

13. 接触,联系

14. 描写,叙述

15. 失望的,沮丧的 16. 灾难,灾祸

17. 扰乱,打扰

18. 效果

19. 精力,努力

20. 检查,考试

21. 实验

22. 特别的,另外

23. 闪,闪光

24. 预告,预报

25. 代,一代

26. 大方的,慷慨的 27. 政府

28. 努力工作的 29. 犹豫,踌躇

30. 幽默的,风趣的 31. 丈夫

32. 立即,马上

33. 印象

34. 调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英语备课组

To Be Top

精益求精!35. 记者

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旅行

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初级的,年少的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灯笼

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有限的,限制的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位置,场所

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机器

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材料,原料

43. 方法,办法

44. 班长,显示器

45. 狭窄的46. 紧张的47. 通知,注意

48. 看法,观点

49. 普通的,平常的50. 应该,应当

51. 搭档,合作者

52. 乘客,旅客

53. 表演,行动

54. 病人,耐心的 55. 物理

56. 先锋,开拓者

57. 塑料的58. 有礼貌的59. 政治

60. 假装,装作

61. 目的,用途

62. 发音

63. 参考

64. 规则的,经常

65. 尊重,慎重对待

66. 粗糙的,风浪急的67. 屏幕,荧光屏

68. 情况,场面

69. 社会

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英语备课组

To Be Top

精益求精!70. 士兵,战士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 支持,赞助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猜想,假定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技术

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温度

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翻译

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 无用的,废旧的 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胜利

78. 在。。范围内

79. 值得的,有价值的 80. 酸奶

81. 行为,举止

82. 队长

83. 信心,信任

84. 包括,包含

85. 顽皮的 86. 责任心,职责

87. 无理的,粗鲁的 88. 眼泪

89. 不公平的 90. 难忘的 91. 短缺的 92. 被卡住的,被困住的 93. 短处,缺点

94. 不幸地,遗憾地

95. 紧急情况,突发事件 96. 尴尬的,窘迫的 97. 存活,生还

98. 呼吸

99. 提到,说起

100.带下划线的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英语备课组

To Be Top

精益求精!

1.两个,几个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终究,毕竟

________ _________ 3.使。。平静

________ _________ 4.照顾,喜欢

________ _________ 5.竞争,攀比

________ ________ 6.投诉,抱怨

________ ________ 7.对。。感到厌倦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参加,从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外出,熄灭

________ ________ 10. 与。。有联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1. 穿着打扮

________ ________ 12. 为。。感到自豪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3. 对。。严格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4. 熟悉,通晓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5. 对。。感到惊奇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6. 属于

________ ________ 17. 不清楚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8. 屏住呼吸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9. 赞成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0. 换句话说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1. 作为回报

________ ________ 22. 记日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3. 贸然断定,草率决定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4. 阻挡,不让接近

________ ________ 25. 查寻,抬头看

________ ________ 26. 减肥

________ ________ 27. 取得进步

________ ________ 28. 时而,偶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9.平均,通常

________ ________ 30. 在听电话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1. 一个接一个,连续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2. 过时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3. 为某事表扬某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4. 扑灭

________ ________ 初三英语备课组 To Be Top

精益求精!35. 用完,耗尽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6. 搜寻,搜查

________ ________ 37. 迟早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8. 熬夜

________ ________ 39. 取代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0. 开始从事

________ ________ 41. 区别,分辨

________ ________ 42. 使某人高兴/惊奇的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3. 结果是,证明是

________ ________ 44. 愉快的 ________ ________ 45. 宁愿,宁可

________ ________ 46. 首先,更重要的是

________ ________ 47. 与。。类似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8. 损坏,衰弱

________ ________ 49. 注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0. 代表

________ ________ 初三英语备课组

篇2:上海中考英语复习材料

1.This article is a vivid ______ of that great artist wh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country.A.drawing B.portraitC.paintingD.picture

2.When he was still a child, he ______ a great interest in painting.A.showedB.madeC.didD.paid

3.She acts as if she _________ Russian, but in fact she doesn’t know a word of it.A.knewB.had known

D.is knowing C.knows

4.— Shall I write ______ a pen or a pencil?

— In my opinion, you’d better write _____ ink.A.in;inB.with;with

D.with;in C.in;with

5.He took out the new comb and stood there with his eyes ______ upon Della.A.fixingB.fixedC.to fixD.were fixed

6.Hearing the news, she rushed out, ______ her books _____ on the floor.A.left;lyingB.leaving;lying

D.leaving;lie7.— What made her mother so sad? C.left;lain

— ______ in the final exam.A.Because she failedB.She failed

C.Her failingD.To fail

8.— Which picture are you talking about?

— The one ______ Picasso.A.forB.ofC.byD.in

9.— Why can’t you finish your work in such a long time?

— Well, the heavy rain has ______ a lot of difficulty to our work.A.addedB.added up C.added to D.added in

10.— Will you be able to come on Saturday or Sunday?

— I’m free on both of the two days._____ day is OK for me.A.BothB.NeitherC.All

D.Either

11.The weather turned out to be very good, _______ was more than we could expect.A.whatB.which C.thatD.it

12.— Where shall I put the book?

— In my opinion, you’d better put it ______ it was.A.whereB.whatC.howD.when

13.— Will it rain tomorrow?

— ______.The weather seems to be changing fast.A.I think itB.I think not

D.I think that C.I think so

14.— Which ______ would you like to take in our company?

— The sales manager.A.situationB.workC.officeD.position

15.A beautiful and modern Tangshan City has been set up in the ______ of the old city.A.earthB.soilC.mud

二、完形: 忍受the moment she badly needed a ride.flag(挥旗)down the net A young white man stopped to help her-generally unheard in those conflict-filled(充满矛盾、冲突的)1960s.The man her to ’s to it.It read,Dear Sir, ’D.ruins

before he passed away.God bless(保佑Sincerely,Mrs Nat King Cole

16.A.blackB.whiteC.poorD.sick

17.A railwayB.freewayC.streetD.river

18.A.broken upB.speeded upC.broken downD.slowed don

19.A.hairB.heartC.skinD.clothes

20.A.busB.truckC.taxiD.car

21.A.fromB.byC.beforeD.of

22.A.putB.ledC.fetchedD.took

23.A.hiredB.tookC.sentD.asked

24.A.usedB.seemedC.happenedD.was up

25.A.addressB.numberC.nameD.words

26.A.ladyB.salesmanC.letterD.knock

27.A.worryB.joyC.surpriseD.satisfaction

28.A.offeredB.givenC.fastenedD.written

29.A.a darkB.an agedC.a luckyD.an unhappy

30.A.letB.madeC.hadD.turned

31.A.andB.butC.orD.while

32.A.gotB.wentC.ranD.came

33.A.ableB.readyC.likelyD.willing

34.A.onlyB.almostC.longD.just

35.A.anotherB.the otherC.othersD.the others

三 阅读理解

A 9-year-old boy, named Tommy, reacted bravely last weekend after his family was in a car accident in Missouri, freeing his baby sister and getting help for his mother.The St. Louis Post-Dispatch said Tuesday that after Chase Ringwall’s mother lost control oftheir family car and the car ran off the road and turned over onto its roof, he managed to help his sister escape.The 9-year-old said the most curious thing of Saturday’s accident in Jefferson County was that his little sister Maya cooperated in the escape from the damaged car.“We were driving fast and enjoying the scenery along the road, when suddenly the car turned over.I was so surprised I didn’t cry, because I wanted to cry the whole time,” the child hero said.“But I’m even more surprised that Maya cooperated.She never, ever, ever, ever cooperates with me.”

Then the boy tried to free his mother from the car, but failed.After being unable to free his mother, Susan Ringwall, the brave child stopped a couple passing by who helped the trapped parent get free.The Post-Dispatch said they had been treated for their injuries and had come out of hospital.36.There were ______ people in the car, including the boy, when the accident happened.A.twoB.threeC.fourD.five

37.The car fell off because ______.A.it hit a big stone

B.it knocked into a tree

C.it went out of control

D.the mother was driving carelessly

38.According to the boy, ______ surprised him most.A.that Maya cooperated

B.that Maya was hurt seriously

C.how the car fell off

D.why his mother couldn’t get out

39.Who saved the boy’s mother in the car accident?

篇3:上海中考英语复习材料

一、试卷评析

1. 注重“双基”考查,反映语言教学的核心本质

试卷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部分基本覆盖考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对音标、词性、时态、语态、非谓语、状语从句、情态动词、间接引语、语言功能等多个项目进行了考查,有极高的内容效度。这些部分的试题难度在近几年上海中考英语试卷中控制得较好,难度总体偏低。本次试卷中还有一定数量的试题考查了初中阶段重点但易错的知识点,如在考查“some…others…”结构时学生容易混淆others与相近词,又如在考查“be busy doing”结构时学生对动词形式的把握容易出错。此外,尽管是双基考查,但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检测也并非简单机械,如两篇5选4的选词填空就旨在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境中思考词汇的运用,由此考查单词和词组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实际生活,呈现语言教学的时代特征

听力部分的语言材料大多采用日常对话与独白留言等生活口语形式,涉及旅游、购物、季节、宠物、求助热线等多个生活话题,拥有丰富生活元素的听力测试可以有效地检测并反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以上这个特点在其他部分也有所体现,如语法部分提及了微信,阅读部分论及了当前世界其他国家的学校教育。可以说,试卷融合了大量贴近生活的信息,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图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3. 考查多种技能,促进语言教学的丰富完整

较之以往,2015年上海中考试卷对阅读技能的考查进行了拓展,具体有下述两个突破。

(1)往年的阅读理解仅注重考查学生能否在不借助词典的情况下阅读含有1~3%生词的语言材料的能力,但在2015年的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命题者还考查了学生能否借助词典来阅读语言材料的能力。以D篇为例,这是一篇关于信件往来的阅读材料,围绕“圣诞老人送礼物是否属实”的主题展开。该阅读材料的文体和话题对考生颇为新鲜,而语言文字具一定难度,就此,命题者在试卷中提供生词表以间接考查学生能否凭借词典进行难度较大的文本阅读。可以说,2015年的上海中考英语试卷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技能(尤阅读技能)的考查进行了丰富,考查学生使用语言工具的能力。

(2)以往的阅读理解对英语标识或图标理解能力的考查较为忽略,而2015年的中考试卷填补了这一空白。比如,在B篇中,命题者巧妙地将阅读文本和英语标识有机结合,一幅标识对应一个段落。要答对该题,考生就需要阅读文本的第三段并把握该段主旨“作出正确人生决定的重要性”,方可得到对应的正确答案。

4. 鼓励创新思维,体现语言教学的未来趋势

作文试题是本张试卷的一大亮点,以开放性极高的题目设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想进行的发明创造。选题恰到好处,灵活度较大,给予学生充分而自由的想象空间,去整理日常生活所引发的奇思妙想并梳理成文。这种对创新思维的鼓励能够让教师进一步意识到在日常教学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性。语言课堂不仅要传授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这是未来语言教学的发展趋势。中考增添考查学生创新思维的内容,显然对日常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有效推动语言教学的变革。

5. 精选语言材料,凸显语言教学的人文属性

2015年上海中考英语试卷涉及多个维度的语言素材,包括家庭和睦、包容理解、消费节俭、社会和谐、独立思考、社区服务、慈善关爱、科技应用、生态平衡等。这些内容无形之中在答题时要求学生反馈其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认识和思考。可见,中考作为教学一个重要的检测环节,作为考查学习成效的一种途径,同样充分考虑人文元素的涵盖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同时增强服务社会生活的意识。初中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确立的时期,在此期间能否形成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观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正如中考所指引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乃必要之举。

二、复习教学建议

根据以上对2015年上海中考英语试卷的分析,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复习教学。

1. 注重听力文本的真实性,分级设置听力任务

在2015年的上海市中考英语试卷听力部分中,听力语篇不仅有分角色朗读,还有电话铃声的插入,更接近真实生活场景,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无论是句子的长度、句型的变化还是选取的材料,都贴近现实生活。从备考角度看,这就要求学生注重日常生活中语言的实际运用,接触贴近生活的语言材料。因此,教师需要坚持听力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和听力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在日常的听力教学中,充分使用录像资源、电视广播节目、网络资源、原版电影电视剧、英语歌曲等地道的真实语言材料。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任务分级,以控制任务难度的方式增进学生自然交际的信心和能力。

2. 重视考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句法、词法

尽管2015年中考的语法选择部分对语法知识点的考查相对常规,但若掌握得不扎实,基础题也会成为易错题。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仍应重视考纲,对考纲里的知识点举一反三。教师也应当帮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储备句式、词性等基本知识,以准确判断考题中缺失的句子成分和相应词性,同时留意词汇手册中一词双性的单词,避免词性判断的失误,并掌握不同词性之间转换的基本规则,注意常见前缀与后缀的含义及用法;此外,鼓励学生养成记纠错本的习惯,梳理其自身薄弱的语法知识点。

3. 关注阅读题材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由2015年上海中考英语试卷阅读部分可见,A篇的文本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表,D篇的两封信件不仅具有诗歌形式,还通过word box帮助学生保持阅读的整体性,这都在要求学生平日能够接触不同题材的语言学习材料,利用英语报纸、课外英语读物等拓宽阅读面,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结合中考英语试卷不同文体的阅读特点和解题策略的教学中,还需要带领学生总结相应的阅读技巧,共同分析常犯错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比如,教师要求学生限时阅读,抓住段落主题句或文章中心句,把握文章大意。教师可以利用不同文体,帮助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策略,由此提高阅读能力。此外,在进行英语阅读技能训练的同时,教师也需要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如自查生词、揣摩词义的自学能力。而学生一旦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语言技能便会有质的飞跃,在书面表达能力和解题速度上都能有明显体现。

4. 进行真实写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2015年上海市中考英语作文试题设置提醒教师在创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应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发挥想象,勇于创新,用真实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愿望。文章要出彩,生搬硬套句子自然无用,需要的是学生平日对基本单词、词组和句型的积累。对此,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写英语日记,或对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概括等写作操练,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自由地展开想象,在自我抒发、自我畅想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和创新力。

5. 创设文化语境,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

显现于本次试卷的人文元素,无疑突出了人文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应成为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为此,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具体形象的文化语境,鼓励学生进行角色交谈和沟通,通过各种交际场合,带领学生了解国外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文化礼仪等人文知识。由此,学生不仅可以在交流中提升语言技能,做到中西方文化的和谐贯通,还能在潜移默化之间吸取外来的文化精髓,并自主地内化为个人的精神品格,使自身的文化素养逐步得到提升。

篇4:英语中考复习策略

一、听力部分

1)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听力兴趣

学生对听力能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听力水平。因此,培养学生对听力的兴趣,既是英语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会达到“消除学生对听力的恐惧意识,帮助教师消除对听力教学的畏难情绪”双重功效。依据对听力教学的长期考察,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a)应有意选取与中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听力素材,以吸引学生的关注;(b)不但应该利用传统的磁带放音听力教学模式,还要引入难度适中的英语视频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2)采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知识

通常情况下,听力素材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西方文化知识,因而教师应该选取一些谈论教育、习俗、聚餐、约会、饮食、服装、宗教等能反映西方文化的素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提高听力水平。

3)重视学生语言基础的训练

听力能力的高低与学生语言基础的好差密不可分。因而教师在听力教学时应该对学生语言基础的训练有所侧重。这些训练应该包括:(a)语音关、词汇关的训练,因为语音和词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听力水平;(b)基本句型的训练,因为总体看来英语表达离不开几种基本句型,如S+V, S+V+O, S+V+P,SV+O+O、S+V+O+C;(c)基本语法的训练,这些语法训练应该围绕以下内容展开:从句、分词、冠词、形容词、副词、比较级与最高级、时态、语态、短语以及一些固定句型等。通过对学生语言基础的训练,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为听力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听力技巧的训练

在相当程度上学生听力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他们对听力技巧的掌握。因此,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a)帮助学生调整听力考试前的心态。比如考前深呼吸、听音乐、聊天以及做一些娱乐活动等;(b)帮助学生养成听录音前浏览听力试题的习惯。听力考试不同于其他考试,因为在这种考试中,学生能否正确做出反应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短时间内如何对看不见的信息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能在听录音前多次浏览相关试题,做到预先猜题、熟悉材料,就可以更好地做好对号入座。(c)帮助学生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英语听力考试试题的设置往往与重要的信息设置紧密相连,这些重要信息往往涉及:时间、地点、人物、人物关系、数字、事件、语气、是非判断、逻辑关系等。教师在进行听力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快速捕捉这些信息,处理并加工这些信息,以便在大脑中快速形成合乎逻辑的判断;(d)帮助学生学会记录信息的能力。由于听力试题的信息瞬间即逝,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听力教学中养成“培养学生快速记录”的习惯。

二、语法基础知识

1)语法知识的梳理应该秉承逻辑性、合理性的原则

所谓逻辑性,就是指教师在梳理语法点的过程中要重视语法知识的客观规律性,要能借助推理、判断等形式,在给学生讲解时能揭示语法的本质属性。所谓合理性,就是指教师在梳理语法点的过程中要注意所选内容能突出重点、难点,能实现教学大纲的意图。逻辑性与合理性的结合可以使得梳理的语法知识以清晰而又科学的方式传递给广大学生。

2)语法知识的讲解应当遵循生动性、具体性的原则

所谓生动性,就是要求教师对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要抛弃枯燥乏味的既有观念,代之以活泼的、轻松地、幽默的、甚至是诙谐或者调侃的方式进行,而不能过于死板和教条。所谓具体性指教师在讲解语法知识时要摈弃抽象而空洞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具体例子对每一个语法现象加以说明,使语法现象变得具体起来、生动起来,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3)语法知识的巩固应该坚持前后贯通、内外结合的原则

在很大程度上,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就英语语法教学而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高效地掌握语法知识点,教师有必要坚持前后贯通、内外结合的原则。前后贯通的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法知识的教学时要做到前后照应,新旧衔接,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达到巩固的目的。内外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能把课本内的语法点与课本外(如来自英语报刊、杂志及其他英语读物)的知识点相结合,通过适当讲解课本外的知识点,进而达到对课本内语法点的深刻理解。

三、阅读理解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广大学生来说,阅读是一件艰苦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喜欢上阅读,使其不再把阅读当成负担,并在无意识的状况下保持充沛的体力、活跃的思维、和持续的关注力。

2)培养学生的信息查找能力

(a)提醒学生针对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b)提醒学生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或信息词,尤其注意那些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数量词、字体被特殊处理的词等;(c)提醒学生密切关注一些特殊句型,比如强调句、倒装句、虚拟语气句、反义疑问句等,因为这些句式往往包含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信息。

3)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能力

英语阅读文章往往与西方文化紧密相关,但我国初中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对西方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这是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此,教师应该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地选取那些能反映西方文化的文章。

4)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高低也是决定阅读正确率的重要因素筆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告诫学生注意全文而不是个别段落的基调;(b)提醒学生注意首尾段的照应;(c)要求学生梳理每个段落的关键词,从中寻找到逻辑关系。

四、写作

1)明确不同体裁的写作策略

通常来说,不同体裁的作文,应该有其对应的写作策略,这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指导学生辨别写作体裁,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裁明确写作策略,达到写作目的,避免跑题或偏题。

2)多途径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的前提下,设法采用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依据对英语写作规律的了解,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a)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范文和例句。背诵范文和例句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大大减少了写作错误。(b)要求学生改写或者复述课文。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句子的时态、语态、情态、词语搭配、句式特点、以及可能涉及的其他语法点。(c)布置一定数量的命题写作,让学生熟悉不同方面的写作内容。这些命题写作的内容可以与课文密切结合,也可以与现实生活有所关联。

总之,中考英语复习在初中阶段非常重要,复习可以查漏补缺,能使知识达到系统、全面。复习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需要自觉、主动,需要意志、毅力,更需要方法和技巧的协调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篇5:上海中考元曲四首复习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②。溪又斜③,山又遮,人去也!【注释】

①四块玉:曲牌名

②凭阑袖拂杨花雪:写主人公靠着阑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飞絮,以免妨碍视线。杨花雪,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语出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③斜:此处指溪流拐弯

关汉卿,号己斋叟,大都(今北京)人,约生于金末,卒于元。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原曲四大家”。代表剧作《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等。【知识卡片】散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进入戏剧的唱词,是戏曲,亦称剧曲;另一种是散曲,是属于广义的诗歌。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只供清唱吟咏之用,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如《一枝花·不伏老》,含四支曲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元,如《四块玉·别情》。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元,叫做带过曲。【概括】:这首小令描写了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爱人时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

【参考诗意】

自从那天送你远去,我心里总是对你难舍难分。记得送别时我斜倚着栏杆目送你远行。我用衣袖拂去如雪的杨花,以免妨碍视线。然而你的身影已看不见了,只见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遮住了你远行的道路,我才意识到心上的人,真的走远了。【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情绪的小令。作品表达了女子送别情人后,凭栏望远相思企盼时的深情表露。文句虽短,但语言生动形象,巧妙地表现出了带有思念之情的楚楚少女。女主人公送别自己的情人后,情人在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此处,外在自然景物并非主人公心情的寄托,它只是更加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这首小令,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的中心,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使之成为全篇描写和抒情的基调,也使前三句显得十分形象。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自从送别以后,心中万分难舍,一点相思之情,绵绵不断,不知何时能停止?作者以主人公——一名与爱人分离的女子口吻写来,直抒其缠绵的相思、真挚的爱情。

杨花迷眼,山水阻隔,这几句曲词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后四句,景中含情,再加一声叹息,表达了多情的女主人公真切、深切的离愁。

天净沙·秋①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②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注释】

①选自《天籁集》。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更名朴,字太素,号兰谷,隩州(今山西河曲)人。元代杂剧家、散曲家。代表剧作有《墙头马上》、《梧桐雨》等。②飞鸿:天空中的鸿雁。【参考诗意】

太阳渐渐西下,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了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孤寂的村庄,拖出那长长的影子。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十分鲜艳。【主题】

《天净沙·秋》是一首写景散曲,作者通过撷取六种自然景物,给读者描绘出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词鉴赏】

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至此,读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此曲仅二十八字,但语言简练优美,意义深刻。以秋日萧瑟迟暮之景与明艳清新之景做对比,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真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沉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于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么高明了。

此曲描绘的秋景图由两部分构成:前面部分是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而后面部分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前后画面同样都是秋天之景,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果联系白朴不愿在元朝做官的态度,读者就不难理解同样的秋景会有如此巨大反差的原因。画面中的“一点飞鸿”,与李白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原”中的“飞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白朴不愿在朝廷中谋职,却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还表示了作者的人生得到了美好的转折。因此“影下”的这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地,读者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归隐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情调开朗平和,没有一点消极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应属于虚写。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心中之景”与当时真实的环境放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爱恨之情。

此曲虽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天净沙·秋思①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③在天涯。【注释】

①选自《东篱乐府》。马致远(约1251-1321至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剧作有《汉宫秋》、《青衫泪》等。天净沙,曲牌名。②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③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参考诗意】

天色昏黄,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路口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凉的夜色里,唯有孤独伤心的游子漂泊在远方的路上。【主题及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题为秋思,全曲却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表达了游子思乡的凄苦心情。

以景衬情,寓情于景,在情景交融中构成一致凄凉悲苦的意境。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以动衬静,更显其静,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

水仙子·咏江南①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①选自《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散曲家。水仙子,曲牌名。

②晴岚:晴天空中仿佛有烟雾笼罩。③芰荷:菱叶与荷叶。

④卷香风十里珠帘:化用杜牧《赠别》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入”。⑤飐(zhǎn):风吹物使之颤动。⑥杀: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参考诗意】

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两岸人家彩绘的屋檐相连,画梁相接。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看沙鸥正在江面上一次次飞舞盘旋,家家珠帘里飘出香风。美丽的船只好像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真让人喜爱啊,江南!

【主题】这首小令着重描写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象,表达了对江南真切的喜爱。【诗歌鉴赏】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两句采用对偶的写法,从大处落笔,先描写江上之景,雾霭弥漫,烟云缭绕,再写两岸人家,鳞次栉比,画梁相接,正合乎水仙子的曲牌作法。首句画出一幅天然美景,江面经晴日照射,氤氲荡漾,更显出烟水迷茫之致。次句“两岸人家接画檐”写出了江南地区人口稠密和繁华富庶的特点。

接着作者又把注意力放到自然景物,“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的“淡”用得好,把温柔水乡的浓郁春光冲淡了,彷佛有抿去嚣扰的意味,更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摇曳之姿。“看沙鸥舞再三”写得是作者张养浩本人闲洒自适得怡然之味。

“卷香风十里珠帘”暗示了其所在的温柔乡之香艳、富丽,和前面的画檐人家相呼应。“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相对,也是水仙子的惯例。而这两句不仅是字面相对,所描述的情景也恰成对应,一方频频召唤,一方倦旅来投。最后一句由客观观察转回主观感受,“爱杀江南”总结心得,既突显主旨,又充分表达了情感。

这首小令在艺术的处理上,能够把远近的景物交错来写,富有变化,江南各种富有特色的景观足以激发起令人心想神往的印象。

这首《水仙子》中最繁华富丽的句子是“两岸人家接画檐”。

该曲中运用了“一”“两”“再三”“十”等数词,集中表现了江南风物明丽隽美的特点。由于选择的数词不同,富于变化,增强了生动活泼的情韵。五句写景由远而近,从大到小,写家人、荷塘、水禽,第六句写远方的船,第七句写村落酒店酒旗,极富条理性和层次感,表达了欢快的心情。

中心:体现了江南人家的富裕,闲适恬淡的心情和秀丽的自然风景。

【文学常识】附录·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他们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戏剧家的关汉卿,其生平记载不多,通常以元人钟嗣成《录鬼簿》为据。《录鬼簿》说他是大都人,号已斋叟,曾任太医院尹(或作“太医院户”)。又有材料说他入元后“不屑仕进”。

关汉卿约出生于金代末年,他的家庭在金代当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入元后很可能仅是以一个剧作家兼艺人的身份活跃于大都的戏剧界。

关汉卿是元代最早从事剧本创作的作家之一,他长期生活于勾栏瓦肆,与一些著名艺人相当熟悉。元人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本人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不伏老》既反映了关汉卿经常流连于市井和青楼的生活面貌,同时又以“风流浪子”的自夸,成为他背叛封建社会价值系统的大胆宣言。当然,在他的戏剧作品里更表现出他对社会的强烈关怀,对于社会中弱小的受压迫者的同情和赞颂。

关汉卿的杂剧现存18种,著名的有《窦娥冤》、《单刀会》、《调风月》、《救风尘》等。《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作为关汉卿的代表作,它确实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王国维曾说过,将它放在世界伟大的悲剧中,也毫不逊色(《宋元戏曲史》)。同爱情、婚姻有关的题材在关汉卿剧作中占了较大的比重。其中像《救风尘》、《望江亭》同时也反映了弱者对社会中邪恶势力的反抗,带有“社会剧”的意味。

关汉卿杂剧涉及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同时集中反映了社会中受压迫的弱者的生活遭遇和生活理想,热情赞美他们的美好品格;并且始终表现出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对于美好人生的执著追求。他笔下的人物具有生活中真实人物的多面性,而作者对人性,特别是对社会下层人物在其特殊处境中的所作所为,绝不从传统道德的立场出发加以丑化和诋毁。

关汉卿被认为是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作品语言较少文饰,既切合剧中人物的身份与个性,也贴近当时社会活生生的口头语言,更能把观众感情引入到剧情和戏剧人物的命运中。王国维赞为“一空倚傍,自铸伟词”(《宋元戏曲史》)。关汉卿作为元杂剧的奠基人和典范作家,他的贡献是值得歌颂的。

白朴,原名恒,后改名朴,字仁甫、太素,号兰谷先生。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白朴幼年时遭逢兵荒马乱的岁月,战争中母子相失,得元好问收留,幸免于难。多年后才与父亲团聚。白朴聪明颖悟,元好问曾对他悉心培养,使他幼年时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元蒙古统治者的残暴掠夺,使白朴心灵上的伤痕难以平复,他对元蒙古统治者充满了厌恶的情绪。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而以亡国遗民自适,以词赋为专门之业,用歌声宣泄自己胸中的郁积。一部《天籁集》,可以说处处倾诉着他对苍凉人生的感慨。除此之外,他写下了不少杂剧,为元代杂剧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才华。

据《录鬼簿》著录,白朴写过1 5种剧本。白朴的剧作,题材多出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韵事。现存的《梧桐雨》、《墙头马上》,前者是悲剧,写得悲哀恻怛,凄清悲壮;后者是喜剧,写得起伏跌宕,热情奔放。这两部作品,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成功之作。与关汉卿相比,白朴的生活圈子比较局限,因此,他不可能写出像关汉卿那感天动地的《窦娥冤》,然而,他善于利用历史题材,敷演故事,因旧题创新意,情意深切绵长。他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的剧作的艺术成就,早已成为文艺学上的重要研究课题。

马致远,一说字千里,名不详,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大都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元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贾仲明所作吊词)。他的作品今存《汉宫秋》、《青衫泪》等六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几位艺人合作的。马致远的创作最集中地表现了当时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前人对他的杂剧评价很高,主要原因是:剧中所抒发的人生情绪容易引起旧时代文人的共鸣,再就是语言艺术的高超。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生卒年不详。从《录鬼簿》中知道他早年习儒为业,后来补授杭州路吏,因而南居。他“为人方直”,不善与官场人物相交往,因此,官场诸公很瞧不起他。可以想见,他的官场生活是很艰难的。杭州的美丽风景和那里的伶人歌女,不断地触发着他的感情,加上他本来颇具文学才情,于是开始了杂剧创作。

篇6:上海中考英语复习材料

在离中考还剩3个多月的时间里,考生要调整好状态,从智力、心力和体力三方面做好充足准备,迎接中考。

智力:基础知识是关键,初三生基本完成新课学习,进入总复习阶段。北京汇文中学老师李红艳提醒,考生新年要制订一个总的复习计划,并对每一科有一个细致的安排。

偏科的考生要在新的一年及时纠偏,针对自己的强势和弱势合理安排时间。在这个寒假,考生可将课本按章节复习一遍,确定薄弱环节,以便制订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学有余力的考生还可尝试做几套模拟练习题。

复习时,不管学习成绩如何,考生都要强调基础,尤其是平时成绩较好的考生,更不能忽视基础知识。考生还要学会思考,对学习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每做一道题,要仔细思考解题过程、归纳解题方法,不要只顾埋头做题。

心力:保持良好心态

期末考后,寒假将至。在这段时间里,一些初三生的心理、学习状态容易出现变化。对此,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心理教师陈晨说,考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效果会互相影响,比如有没有学习的信心、恒心,能不能抵御玩的诱惑,承受学习压力,正确处理青春期问题等,这些都是心理方面的实际问题。

安排好学习计划和目标,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放假过年时,考生容易放松,开学后有些人会发现自己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成绩下降、心情容易郁闷,若把这种状态延续到初三下学期的学习中,会形成压力大、成绩不理想、挫败感加重的不良循环。因此,在寒假这个缓冲期里,考生要做好复习计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体力:平衡饮食勤锻炼

明年5月,初三生将迎来中考体育测试。从测试项目中可以看出,中考体育测试重点考查考生的耐力、速度和力量,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需要考生长时间、有计划地坚持锻炼。

北京市第三中学体育老师邓莹说,现在距体育测试不到半年时间了,各项测试水平较低的考生,要及时为自己安排一个短期有效的锻炼计划,找出体育成绩不好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平时锻炼少,就要加强练习。

除了体育锻炼外,中考生平时的饮食也很重要。备考期间,复习任务繁重,考生大脑处在高度紧张状态,身体能量消耗多,食欲往往不佳,再加上生活规律被打乱,身体抗病能力降低,很容易生病。因此,安排好这个阶段的饮食,对保证考生的身体健康并使大脑处于良好状态极为重要。

上一篇:浅谈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下一篇:优美散文:别是一抹娇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