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史思考题题目

2024-05-06

中国新闻史思考题题目(共6篇)

篇1:中国新闻史思考题题目

中国新闻史相关题目汇集

1.评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和意义。

1、土改宣传报道犯了右倾错误,由于新闻工作者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思想作怪,报道失实现象不少。

2、1947年6月,《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

3、6月15日,《晋绥日报》用第四版整版刊登随连剧本《前线》中有关“客里空”的情节。检讨揭露新闻失实问题。

4、6月25日至27日,又以《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为题,将报社自我检查出的或群众揭发检举出的失实报道连续曝光。

5、报社工作人员以及通讯员响应号召,进行自我检查和批评报道失实现象。读者、基层政权也帮助报社开展运动。

6、9月18日,《晋绥日报》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联名发表《关于“客里空”的检查》,将检查的重点指向报社的领导人员,提出把肃清“客里空”与检查端正领导作风结合起来。

7、《晋绥日报》发起的反“客里空“运动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并通过新华社的宣传报道,从晋绥解放区推广到其它解放区。

8、在新华社的号召下,各个解放区的新闻界自9月起普遍展开反对“客里空“运动,认真检查新闻报道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立场作风等问题。

意义: 这场由《晋绥日报》发起的解放区新闻战线的反“客里空”运动,意义重大深远。一是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二是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但是,在反“客里空”运动中也存在着“左”的倾向,误伤了一些好人。

2、评述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重点和收获。

1、1956年4月,一场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运动在人民日报社内兴起。《人民日报》编委会讨论通过了《关于讨论改进<人民日报>工作的计划》,主要针对以下方面:如何丰富和改进报纸的内容;如何消灭错误以及怎样处理版面,其中以丰富和改进报纸内容为最重要。从7月1日起,《人民日报》按改版,版面发生很大变化。首先,头条新闻的内容变了,为适应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经济新闻约占全部新闻的一半。第二,言论明显改善,文章题材广泛,短小生动,没有空话。特别是开展“百家争鸣第”方针的讨论。第三报纸批评得到加强。第四,在国际报道方面,坚持了客观公正的原则。过去对社会主义国家只报道成就不报道问题的做法得到改变。

2、为了推广《人民日报》改革的措施与经验,促进新闻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共中央于1956年8月1日向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批转了《人民日报》编辑委员会向中央呈送的关于《人民日报》改版的报告。

3、在《人民日报》进行新闻工作改革的同时或稍后,中央和各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也都先后进行改革,掀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新闻工作改革热潮。

4、新华社以建设世界性通讯社为目标,在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改进国内通讯社工作、加强国外分社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改革。

5、广播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以1956年7、8月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为标志。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结束后,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广播工作改革全面展开,广播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一是改进新闻报道,努力做到又多又快又短又好。二是贯彻“双百”方针,开展自由讨论。三十努力办好文体、知识以及社会群体等各类节目。

6、在新闻改革的热潮中,《新民报》等非党报也积极参与改革,提出了不少新观念,推出了不少心举措,特别是重视新闻报道贴近读者贴近生活。

7、在新闻工作改革中,研究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空气也十分浓厚。

8、关于中国报纸的传统问题,广大新闻工作者普遍认为要予以全面的继承。

重点:第一,扩大报道范围,第二,开展自由讨论,第三,改进文风。

收获:1956年兴起的以《人民日报》为典型的我国新闻工作的改革,是建国以来新闻界的一件打湿。这次改革历时一年多,从中国实际出发,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办好我过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开辟了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1、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

2、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

3、这次改革收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报刊发行量不减反增。

4、改革也有偏颇之处。在反对教条主义思想时,有的人又走向另一极端,全盘否定建国后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历史必然性和受益的方面。在对待旧中国资产阶级报纸的传统问题上,有些人主张不加分析地学习与继承。

3、《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结果、意义是什么?

《民报》创刊后,为从思想上扩大革命派的影响,主动向改良派报刊《新民丛报》发起攻击,双方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论战:1)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这是整个论战的中心。2)进行民权革命。3)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4)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论战中,《新民丛报》虽然具有一些合理的观点,但总体上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民报》从总体上把握了人民的心声,时代的潮流,即革命。

在《民报》的带动下,革命派在海外和香港的各家报纸也纷纷与当地的改良报刊展开了论战,论战持续了两年多,最终以改良派的失败而告终。

《新民丛报》失败的原因:1)《民报》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坚持的改良道路更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2)《民报》立论以事实为依据,《新民丛报》只是推测,难以说服读者。3)《民报》一方由孙中山坐镇,参与论战的有二十余人;而《新民丛报》只有梁启超一人招架。

论战的性质和意义:1)这次论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一次全面猛烈的政治进攻,革命派占了上风于是着革命即将胜利。2)这次论战是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三民主义深入人心。3)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许多改良派的人转变立场。同时通过论战革命派还培养起一批革命骨干。

4、评述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进行改革的经过、成效和意义。

(1)1942年全党开始整风。同年2月初,在延安,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为党的宣传工作特别是新闻界的整风运动指明了方向。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这是党报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党报的性质、任务及如何办好党报都作了具体指示。《通知》发出后,《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最前面,1942年3月31日,毛泽东和博古在延安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了有70多人参加的《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正式改版。

(2)改版前,《解放日报》存在一些严重问题,集中表现在党性不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改版后,面貌大变,集中表现在:

A、增强了党性、组织性。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宣传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加强党的领导,实行全党办报,在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B、增强了群众性。宣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批判“无冕之王”观点。反映群众生活,报道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加强通讯员工作、依靠群众办报。C、增强了战斗性。D、改进了文风E、促进了新闻理论的建设与发展。新闻的实质和本源;党报、党的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党的教科书。确立“全党办报”的方针。发扬党报的优良作风。

(3)经过整风改革,不仅促进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推动了新闻事业的深入改革,同时还初步奠定了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闻理论。

提出并解决的新闻理论问题

在1942解放区新闻工作的整风改革中,《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区别,以及文风等基本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1)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探讨新闻的本质与特点,重申了党报的性质、特征和任务(2)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3)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修养,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4)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原则(5)反对党八股(6)发扬党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个作风。

7.《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米怜于1815年重返马六甲,创建近代出版机构英华书院以及印刷所,并在此基础上办起了一份中文月刊,作为他传教的主要工具。这份中文月刊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解开了近代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宗旨:作为一份宗教宣传性的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 “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特点:在宣传策略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每期封面上必印有孔子语录一行:“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为了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形状就像一本中国线装书。

9.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1)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在华外包的出现以及由东南沿海向中原腹地地步步深入,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他们企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他们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将中国逐步推向殖民地的道路。从在华外报的政治倾向来看,鸦片战争之前,大多数外报,特别是英文报刊,都积极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鼓吹对中国实施武装侵略。同样是外国人办的报纸,英文报纸要比中文报纸的侵略性更强、反华的叫嚣更露骨。

(2)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闭关政策被打破,中西文而变化交流得以恢复,对中国来说并非坏事。在华外报所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介绍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外报中还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传扬英美等国政治开明,社会繁荣,介绍西方的富强之道。

(3)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华民族报业的发展

近代报刊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它与封建邸报的不同之处是有独立撰稿权的记者和编辑可以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通过外报的办报实践,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新闻事业的管理方法和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也陆续为中国人所掌握。西方的办报经验为中国的办报经验开辟了一条捷径,外报也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新闻工作者。石印和铅印技术也是随着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我国的。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

10.简要评述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王韬是我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他在《倡设日报小引》、《本局日报通告》、《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诚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方日报之利》等文章中,论述了一下几个重要问题:

(1)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我国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2)论述了办报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可以使“君惠得以下逮”,可以“达内事于外”,可以“达外情于内”。

(3)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言论自由的要求。

(4)论述了报纸的文风。王韬认为,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5)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王韬认为,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才”,“不可不慎加遴选”,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讦人,自快其忿”。王韬的这些办报主张,在当时不失为出类拔萃的远见卓识,对于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11.简要评述梁启超及《时务报》。

1896年夏,随着维新活动的重要崛起维新报刊也纷纷创刊,将维新派的办报活动推向高潮。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打响了维新运动东山再起的第一枪。《时务报》创刊后,由梁启超任总撰述,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曾用笔名有饮冰室主人、哀时客、少年中国之少年、中国之新民等四十余个是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宣传家之一。回顾梁启超的一生,其办报生涯自1895年在北京主编《万国公报》起至1922年脱离报界,前后共有27年,请自创办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有17家,撰写各类文字1400万言,其办报实践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时务报》每期约3万字,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创刊初期,梁启超一人担负全部编撰工作,每天除编写四千多字的评论外,还要撰写、修改两万多字的文稿。他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数十篇政论,最为著名、也最有影响的是《变法通议》。《时务报》大胆而新颖的言论使朝野大为震动,所译外报文章有使读者大开眼界,因而“举国趋之,如饮狂泉”。正是由于读者的欢迎和官府的提倡,《时务报》的发行量与日俱增,创造了当时报刊发行量的最新记录,成为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时务报》赢得了要求与变革的爱国臣民的支持和称许,也遭到了封建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反对和嫉妒。洋务派首领张之洞通过他在《时务报》的代理人汪康年竭力排挤梁启超,从内部进行劫夺。1897年10月,梁启超因饱受排挤而离职他去,其他维新派激进人士也先后离去,使《时务报》落入汪康年手中,变成洋务派的喉舌。

16.比较分析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新闻思想的异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第二,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党的纲领和主张。第三,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第四,认为报纸应反映民意、影响舆论和指导舆论。

除上述几点外,革命派报人还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等方面的主张。但总的来看,革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不想梁启超那样长篇大论。

22.我国新闻工作在“五四”时期有何重大改革?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伟大的五四运动宣告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而马克思主义报刊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新闻事业在这一时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其中最为深远的是采用白话文和革新副刊。由于报刊上自由讨论的发展,政论文体有显著的进步与创新。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出现了我国第一个新闻教学与研究机构 和国人撰写的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第七章 中共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23.简要评述《向导》、《中国青年》等报刊的创办经过及其作用与影响。

《向导》: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过以后,才筹办《向导》。《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强的周报,16开本,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5月迁武汉,7月停刊,共出版201期。《向导》一创刊,就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形势,评论时政,指出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统治是造成中国混乱局面的根源,也是导致中国贫穷的根源。通过《向导》和其他革命报刊的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封建军阀”很快成为广大群众的行动口号。《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向导》还批驳了各种错误的思想与主张,针对《努力周刊》宣扬“好人政府”、“联省自治”等言论,《向导》指出改良主义是有害的幻想,“中国现在需要的是打倒军阀和外国压迫”。《向导》受到读者欢迎,影响日益扩大,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1923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发刊词中表示,他是给青年以“忠实的友谊的刊物”,“要引导一般青年到活动路上”。它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工作、学习、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二是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三是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同各种反动的错误思想做斗争。

重视青年的要求,从内容到形式适合青年的需求,是《中国青年》的特色。它同读者建立了直接联系,组织读报组,开会讨论。许多青年就是从阅读《中国青年》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的,他们称《中国青年》为“良师益友”。

24.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党报有何特点?

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借鉴列宁党报刊思想和和俄国党报经验创办起来的。特点:(1)把党的报刊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党性原则,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2)继承与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

(3)在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同时,要面向社会、扩大影响范围。

25.简要评述新记《大公报》的板报方针。

办报方针: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的新闻事业

26.简要评述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情况、特点与意义。

1931年3月,毛泽东撰写了在红色区域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的通令和怎样办《时事简报》的小册子。由此至1934年9月红军长征前夕的三年中,中央根据地迅速创建与发展新闻事业,初步形成了人民政权下的新闻事业系统,其中主要机构是红色中华通讯社、《红色中华》报、《青年实话》和《红星报》等。

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1)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2)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3)开展批评与表扬。(4)文字通俗,形式活泼。

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意义:(1)根据地新闻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国共产当作为执政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解开了中国新闻史的新的一页。(2)开创一条革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3)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精神。

27.“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新闻界有何变化?《申报》是怎多样进行改革的?

“九一八”事变激起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宣传的高潮,四个多月后的淞沪抗战宣传把这个高潮推向了顶峰。其中最为突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邹韬奋和《生活》周刊、史量才和《申报》的变化。

史量才的《申报》改革:(1)1931年12月20日,在史量才精心策划下,同时刊载《宋庆龄为邓演达被害宣言》;1932年6月30日发表时评《剿匪》,7月2日和4日又发表两论和三论,矛头直指蒋介石。(2)1932年11月30日发表《六十周年改革新计划宣言》,宣布十二项革新措施,还强调需要“社会大众的伟力”来推进新闻事业。

《申报》纪念六十周年的革新活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各项:一是加强新闻,改进本埠新闻报道;二是改革副刊《自由谈》,把它办成具有时代性的思想文化园地,这项改革措施产生了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推动了杂文的发展;三是改进副刊和增刊,以适应各种类型读者的需要;四是出版书刊;五是兴办社会文化事业。由于这些措施的实行,申报馆成了一个以报纸为中心的庞大的文化事业群体。

28.什么是“韬奋精神”?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思想。

毛泽东说:“热爱人民,真诚的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这是对“韬奋精神”的精辟诠释。

在他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报刊思想,是一种切合中国实际的人民报刊理论。有关论述很多,以下举例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

(1)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2)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的为读者服务。

(3)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造成报刊的个性特色。

(4)文风要“明显畅快”。

(5)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6)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报刊活动:①1926-10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从此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②1932-1-9,他宣布《生活》周刊已成为新闻评述性质的周报;③

1932-7建立生活书店,与生活周刊分开,以保存实力;④1933-7至1935-8游历欧美,写了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发表在《生活》周刊和《新生》周刊,后汇集成《萍踪寄语》。“新生事件”后返回上海,1935-11-16创办《大众生活》;⑤1936-3-7生活书店创办《永生》周刊作为《大众生活》的继续;⑥1936年3月被迫出走香港。1936-6-7主办《生活日报》,是他一生中主编的唯一一份日报。同时创刊的有《生活日报星期赠刊》;⑦1936-8-23在上海创刊《生活星期刊》。“七君子事件”当事人之一

(3)贡献:首先,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主办过7个报刊,还提出了很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报刊思想:①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②密切联系读者,热忱为读者服务③办报要有创造精神,造就报刊的个性④文风要“明显畅快”⑤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⑥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理想编辑的四个条件:大公无私;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识见;文字畅达;至少精通一种外语。其次,邹韬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长达二十多年,他主编《生活》系列报刊的丰富经验、办报思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体现了我国人民新闻工作的优秀传

统。

表现:(1)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韬奋主持《生活》周刊,“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造为目的”(2)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3)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4)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32创办《新华日报》有何意义?新华日报有哪些经验?

作为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创办的机关报刊,《新华日报》的创办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改变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国统区不能公开出版机关报的状况;利用它可以更直接、更广泛、更及时、更有力地向国统区人民群众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各项政治主张;《新华日报》和《群众》的出版也是国共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新华日报》还根据延安政风运动的精神进行了改革,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在长期的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的办报经验:①坚定了正确的办报方向②建立了一直团结战斗的队伍③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④开展广泛深入的统战工作⑤坚持真实报道⑥坚持精益求精的编印技术。

33评述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报刊与爱国报人的艰苦奋斗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到后来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那些尚未被日寇占领的租界被称为“孤岛”,这一段时期被称为孤岛时期当时的“孤岛”报刊不受日寇的控制。党和受党影响的新闻工作者,利用英美法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进行抗日宣传。影响较大的有《译报》、《每日译报》、《文汇报》等。另外,上海的许多民营电台也拒绝向日寇登记,有的还进行了抗日宣传。“苏联呼声”电台用俄、中、英、德等多种语言广播,真实报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从而侧面支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第十章 解放战争时期

34拒检运动的经过、结果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集团虽然明抢抗战胜利果实,暗作反共内战准备,但在口头上还不得不高唱和平曲调,玩弄“和谈”阴谋,以应付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因此,国统区新闻界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掀起了一次又一次争取新闻自由的浪潮。

(2)1945年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了黄炎培撰写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

(3)随后,进步人士张志让、杨卫玉、傅彬然三人又起草了重庆杂志界宣布“拒检”的联合声明,在征得《宪政》、《国讯》、《民宪》等16家杂志社的签明后,于8月17日正式发表。庄严宣布自9月1日起不再送检,并将这一决定正式丞告国民党中宣部、宪政实施协进会和国民参政会。同时,《宪政》、《国讯》等10家杂志社还决定出版一份不向国民党政府办理登记手续,稿件全部不送检的《联合增刊》。随后,另一些刊物也加入进来。

(4)重庆16家杂志社拒检声明一发表,立即得到了整个文化界的支持与响应。9月初,这一运动扩展到成都、昆明等地,并由出版界扩展到新闻界。

(5)“拒检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使国民党陷入被动局面,国民党当局被迫于9月12日宣布战时新闻检查制度,但收复区在军事行动尚未完成以前除外。9月22日,国民党中央第10次党会通过了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决定与方法。至此,“拒检”运动获得巨大胜利。但是,国民党在公开宣布给予人民某些新闻出版自由权利的同时,仍在进行镇压进步新闻出版界,剥夺人民的言论自由的罪恶勾当。

35标榜第三条道路的报刊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结局如何?

背景:在抗战胜利后不久,在国统区兴起的一股宣传第三条道路潮流,代表人物中有不少是民主党派成员。1947年2月,国共合作胜利之后,《观察》、《大学评论》等报刊发表了不少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文章,将第三条道路运动推向高潮。国统区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出现,是国共两党激战之际新闻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第三条道路”,就是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

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道路。由于第三条道路确实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尚未摆脱个人自由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要求和情绪,因而在一个时期内影响十分广泛。对此,中共组织国统区进步报刊对这一主张进行驳斥与批判。结果:对于鼓吹第三条道路的宣传活动,国民党当局始终实行弹压政策。1948年12月,国民党下令查封《观察》周刊,主编储安平愤而离沪去解放区,投身于人民新闻队伍。至此,美帝国主义寄予厚望的第三条道路彻底破产,其宣传活动就此戛然而止。

篇2:中国新闻史思考题题目

及新闻自由的思考

——读黄瑚《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论》

对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及新闻自由的思考

——读黄瑚《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论》

在遥远的中国古代社会,由于政治、经济以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人们已经开始自觉从事着不同方式的新闻传播活动。从上古时代充满神话色彩的结绳记事,到群雄逐鹿中原之时的烽火戏诸侯,再到历史步入大唐盛世,出现了有史可查的最早的报纸和新闻评论。此后经过各朝各代漫长而曲折的变迁,中国历代最主流的新闻传播载体——报纸——于近代民族陷入生死存亡边缘之时,以革命先驱和舆论棋手的姿态在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革命者力行救亡图存的主战场。然而,与新闻传播活动旺盛的生命力不相符的是,作为新闻传播行为和主体最重要的保障者和规范者,我国历史上相关新闻法律法规从出现伊始就表现出一种沉闷而严酷的面貌,虽其中偶有波澜,但大多最终归于沉寂。

中国出现可称为新闻法制的完整的制度体系已经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那个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已经无法遏制的时期,作为资产阶级文明的重要标志和肩负文化渗透重任的西方近代报业被大规模的引进封建统治下的中国。随着清政府一次次战争的惨败和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在华外报的影响范围由最初的沿海口岸慢慢深入内地大中型城市甚至京畿重地。“偶肇兵端,难免不曲直是非,荧惑视听。”至19世纪末,外报已经在支离破碎的中华大地上织起了一张大网,几乎完全垄断了中国有限的新闻资源和社会舆论。在这巨大的外来冲击之下,日益凋敝的民族报业渴望谋求翻身,最早一批“开眼看世界”的进步国人和有识之士要求夺回自己的话语权,洋务运动培养起的的留洋人才带回了先进手段和技术,几方形成合力,于是短短几年间,在受侵略最深的香港、上海、广州等地,一大批国人自办的新型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外报的强大的控制下不断努力突围。

然而,不论是代表资产阶级侵略者利益的外报还是代表国民呼声的新型进步报刊,由先进生产力带来的近代报业与中国的封建制度是根本对立的,根深蒂固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它所衍生的文化领域的专制主义,绝对不会允许以平民作为传播对象的近代报业突破自己的统治界线。清王朝必须有所行

动,腐朽的政府敌视而谨慎的考量着局势,不断的调整着应对的策略。从“公车上书”为轰轰烈烈维新变法拉开序幕开始,到1901年继清政府宣布“新政”后一批专门法的颁布实施标志我国历史上首个新闻法律制度的正式确立,始终走在时代前沿的进步报人与落后但负隅顽抗的封建王朝进行了漫长而艰难的斗争,有过辉煌也有过失败,但不曾妥协。

这是中国报学史乃至新闻史上一页波澜壮阔的篇章,但也是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充满波折和坎坷的开始。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确立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根本原则的新闻制度,三个月后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他公然破坏新闻制度,大行专制之道,并制造了大量新闻界惨案;此后历届北洋政府头子继续以种种手段打击和扭曲自由新闻体制,迫害报界人士和知识分子;国民党“以党治国”方针的提出开启了新闻统制的黑暗时期,名义上的自由被实质上的专制挤到一边,从此党国利益高于一切。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历史时期内建立的所谓制度都是一些怎样的新闻制度。根据清末《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国民的言论自由首先受法律限制,其次受皇权制约;创立报刊创办注册制的同时增设缴纳保证金制度;报刊内容上不得涉及皇族内部事务和外交内政,后来更收紧为不议论“政治机密”。

北洋政府《报纸条例》中,创办报纸的条件增加为必须有警察官署认可和巨额保证金两条,从制度和经济上打压了报业发展;规定了报纸和广播实质上的事前审查制度;滥用军法迫害新闻界。

国民政府《出版条例规定》中确立了严格的登记审核制度,对于不利于政府的报刊不予以批准发行;明确规定禁载内容,并建立了一系列惩罚办法;赋予非常法特殊地位,甚至可以无视宪法的规定,是政府统治“法西斯化”的突出表现。

不必一一列举。一言以蔽之,借自由之名,专制之实,是整个近代中国新闻法律制度的根本特点。反思个中原因,前面提到的掌权者的旧式封建专制思想是一个方面,而更深刻的原因可能还要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寻找。

早在19世纪初的传教士报纸《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中就最先向国人引进了西方新闻自由的概念。随着中国殖民化进程的加深,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开始寻觅救亡图存的道路,“新闻自由”的口号对于有着几千年“报禁”、“言禁”、“书禁”传统的封建王朝而言,无疑是最有效最直接的一记重创,因而极大的振奋了他们的斗志和热情,纷纷化身报人,前赴后继的投身到以争夺话语权为手段与封建势力对抗的斗争中去,也许短暂性的取得过一些成果,但只流于表面,始终无法给予封建制度摧枯拉朽的打击,大多难逃被废除或破坏的命运。今天的我们赞扬先驱者的革命精神和为自由而献身的英雄气概,然而也必须正视,西方的自由主义制度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而在各方面条件都截然不同的清末中国,一味的奉行“新闻自由”无非只是一句漂亮的口号。

从历史上看,西方自古有着自由主义的传统,上溯至古罗马时期,民众就会有意识的捍卫自己的表达权利不受侵犯,并将公开演讲和辩论视为极高的荣誉和能力。加之社会民族和宗教构成的相对多元化,使自中世纪以来无论来自教会或者政府的思想钳制都难以奏效。1644年诗人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闻自由”的理念,迅速成为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蒙昧主义的一面重要旗帜。美国1791年宪法第一条法案对于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明文规定更是使其成为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由此观之,“新闻自由”的概念在西方社会早已根深蒂固,与其说是一种思想,不如说是一种信念,有着最广泛的认知度和群众基础。将“新闻自由”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对于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权来说,实在是稳定统治和赢得民心的不二途径。再加上资产阶级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胜利之后,西方主要大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都处于蓬勃的上升期,城市繁荣,市民素质显著提升,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空前强烈,此时建立一套以“新闻自由”为核心的新闻制度,对于提高民众的积极性、活跃社会氛围、最终刺激生产力发展等等都有着正面的推动力。

反观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代言人无疑是知识分子,与其说他们是“先进”的,不如说是“激进”的。他们获得新思想的途径无外乎两种:出国留洋和接触西方著作。但西式教育和西式思想无法改变的是: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脱胎于封建士大夫阶层,血管里流淌的是“贵族的血液”,他们的自身利益和统治阶级的利益息息相关,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始终都是“贵族式的”,由此导致了他们一面渴望传播新知识新思想,试图以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改变国家岌岌可危的现状,另一方面,他们难以从根本上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面对“敌人”始终处于动摇和犹豫中。换言之,如果一个革命者的革命对象说到底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又会

有多少人愿意将革命进行到底?所以在关键时刻软弱妥协也是情理之中,如早期的洋务运动倡导者李鸿章奕等人到后期成为保皇党领头人的康梁,都可算是这种“不彻底的革命者”。他们一味学习西方,不加甄别;未必看不懂国情,却心存侥幸;不触碰中心矛盾,试图转移重点;极易让步,极易满足。

除却领导者的不合格,近代中国也着实不具备建立以“新闻自由制度”的条件。首先,平民阶层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是最大的阻力。此时的中国一旦解除千百年来的“言禁”、交出政府对于社会舆论的控制权,占封建社会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农民面对突然出现的大量未经过滤的信息,丝毫没有分辨和抗干扰的能力,极易受影响而盲从,造成社会动荡,民心不稳。其次,与西方近代大众报纸已经成为报业主流不同,中国的报业自古以来都是政府官报“一言堂”的局面,民间报纸发展缓慢,且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从内容到资金都对官报极具依赖性,独立采写新闻的能力很差。简而言之,官报和私报处于完全失衡的竞争环境,拥有的资源和信息极端不对称,这种形势从根本上与开放新闻自由是违背的,如果以“新闻自由”为内核的新闻制度颁布实施,就意味着两种报纸必须开展竞争以争夺有限的受众市场和新闻资源,而私报失去了消息和资金来源,在竞争中毫无还手的余地,这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情况会越发严重。

归根结底,像政治书上说的一样,所有脱离了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选择都最终会被历史证明是荒谬的。近代的中国需要大换血,但首先要换的是根本的政治体制,而不是一面维持着腐朽的封建专制,一面大刀阔斧的改革着各项制度,还妄想能收到实效以曲线救国,委实愚蠢。试想,江山不保,民不聊生,千年基业即将沦为他人之手,却一人高呼要求拥有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一人信誓旦旦承诺将以法律形式维护这一权利,于是双方言和,改革一路高歌猛进,未免都有些可笑了。这其中新闻制度只是一个缩影。

投射到今天的中国,一方面,随着民众话语意识和媒体自主意识的不断觉醒,“新闻自由”许多场合又被反复提及,越来越多来自民间和学界的声音发出了疑问:像我们这样一个兼具历史和现实双重重要地位的大国,翻边史书,居然自始至终没有一部专门的、健全的、科学的法律体系来规定新闻制度和维护新闻自由,这究竟是法律制定者的疏漏,还是干脆因为人民的权利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重视?更有愤青者,可能会以西方社会作为标尺,上纲上线到对政府对于媒体的绝对控

制权与媒体“喉舌论”的尴尬形象上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批理性的学者和新闻业务资深实践者审慎的提醒我们注意考量:今天的国内外环境和民众素质是否已经乐观到能够保证,一旦开放“观点的自由市场”,信息和新闻的传播会在合理有序的轨道中运行?国内的新闻学界和法律学界是否已经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新闻制度体系,既能充分维护个人和媒体自由表达的权利,又能保证主流舆论始终顺应政府的政治导向?毕竟,有着300多年“新闻自由”传统和成熟资本主义制度体系的西方大国也从未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那我们不妨问自己一句,刚走过60多年历程的年轻的中国此刻所拥有的是成熟的条件和改革的魄力,抑或只是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

读史可以明智。面对今时今日种种观点的摩擦和碰撞,我们若在其中迷失,不如静心重看历史,也许能受到些许警示。

篇3:中国新闻史思考题题目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闻史,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传播史,口头传统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的统计显示除汉族外的55个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的8.41%。少数民族的新闻传播活动是中华民族新闻传播历史的重要传播活动, 对少数民族新闻史的研究作为中国新闻史中的专史类研究兴起于80年代, 以白润生为代表的学者进行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研究, 并发表了一些专著与论文。笔者拟对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对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的几点疑问与思考。

一、对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界定问题

新闻史是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 (白润生, 1998:1) , 依此推断,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则是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在笔者所阅的研究文献中, 没有出现对“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清晰界定。依据已经发表的关于少数民族新闻史的研究成果看, 研究者主要依据文字/语言标准界定少数民族新闻事业, 即以是否使用少数民族文字/语言作为界定标准, 少数民族文字的纸质媒体 (报纸、期刊) 是少数民族新闻史中最常见的研究对象, 被称为民族新闻史奠基之作的《民族报刊研究文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都是以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为研究对象。白润生在其论文《兴起·发展·繁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100年》中阐述的亦是民族文字报刊及广播的发展历史。此外, 少数民族报人或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也是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的对象, 如中央民族大学胡钟坚撰写的《简论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穆青》等论文。

白润生在《中国新闻史纲要》中指出新闻事业是指采集、发布 (传播) 新闻的各种媒介的总称。具体包括报社、通讯社、电视台、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等各种新闻机构和它们的出版物, 诸如报纸、新闻期刊、新闻图片、新闻广播和电视新闻节目之类。 (白润生, 1998:1) 新闻事业的发生、发展一般都以国家为单位, 因为影响新闻事业的关键性因素是一国新闻体制及其决定新闻体制的政治、经济体制, 因此在以中国新闻事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时不会发生太多分歧。我国历来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族群国家, 但自近现代报刊在中国产生以来, 少数民族在基本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新闻体制上处于中华大一统格局之中, 难以形成具有独立特征的新闻事业。因此, 这一概念延伸到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时, 能否以使用少数民族文字/语言作为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界定标准就值得商榷了。少数民族虽然保留自己的语言、仰、风俗, 但由于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长期交往, 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兼通汉语。根据2004年12月26日公布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 (范围涉及除港澳台外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数据显示, 现在我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53.06%, 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86.38%, 能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5.46%。平时书写时使用规范字的人口比例为95.25%。掌握汉语拼音的人口比例达到了68.32%。除此以外, 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并未产生对应的民族文字, 在解放前, 仅21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50年代, 国家帮助10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 帮助一些民族改革或改进了文字。对于没有本民族文字或是本民族文字普及率不高的少数民族地区, 人们兼具汉语阅听和汉字读写能力, 阅读汉语报纸、收听汉语广播、收看汉语电视节目是当地群众接触新闻媒介的主要形式。而在拥有本民族文字并且民族文字普及率相对较高的地区, 汉文媒介亦与少数民族媒介长期共存。以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这个拥有1415多万壮族人口的省份目前仅有一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壮文报》, 该报1957年7月1日创刊, 1966年底停刊。1982年8月1日复刊, 四开四版, 旬刊, 1983年改为周刊。1986年7月更名为《广西民族报》, 周二刊。1979年前最高发行量8万份, 复刊后最高达16000份 (白润生、植凤寅, 2005) 。与《广西日报》等汉文报刊相比, 《广西民族报》无论在新闻业务水平还是影响力上带存在较大差距。而生活在广西的侗、苗、瑶等少数民族至今也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报刊。

现代新闻事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反过来, 新闻事业也参与了社会变迁的进程, 并实现其沟通信息、整合社会、舆论监督、传播知识等社会功能 (李良荣, 1999:102) 。因此, 研究新闻事业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要与新闻事业所产生的时代、所发生作用的社会背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20世纪以来, 近现代新闻媒介的产生及其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成为少数民族社会变迁与生活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不仅包括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和少数民族语言广播, 也包括数量更多、影响力更大的汉文报刊、汉语广播及其电视节目。笔者认为, 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研究少数民族新闻史, 应将重点置于近现代新闻媒介如何影响少数民族社会, 而不应以文字/语言作为区分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标准, 并以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少数民族新闻史的研究需向新闻传播史方向拓展

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兴起于20世纪初叶。在内蒙古地区出版发行的《婴报》 (蒙汉合璧, 1905年) 是我国最早的少数民族文字报刊。辛亥革命个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最多不超过10种。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 我国少数民族新文字报纸数量、种类增多, 蒙、维、哈、朝、锡伯、满等7个民族有本民族文字的报纸。解放后, 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八九十年代是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繁荣时期。据统计, 80年代末, 全国已有17种少数民族文字的报纸84家, 和用11种民族文字出版的153家期刊。1994年民族文字报纸发展到136家, 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层次、多地区、多种类、多种文字的民族报刊体系。到1999年底, 全国具有国内统一刊号和地方报刊登记准印证的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共计144家, 其中维吾尔文50家, 蒙文27家, 藏文17家, 朝鲜文13家, 哈萨克文16家, 新老傈僳文共4家, 苗文4家, 傣文、彝文、布依文各2家, 壮文、景颇文、载瓦文、纳西文、侗文、柯尔克孜文和锡伯文各1家 (白润生, 2000) 。

与近现代报刊及其其它新闻媒介在少数民族发生发展的历史相比起来, 少数民族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更为深远。在经历现代化进程以及全球文化一体化进程以前, 少数民族的社会体制、文化风俗上与中原汉族有较大不同。这些差异在传播活动中有很多体现, 少数民族地区的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没有产生文字, 语言是人们进行传播的重要媒介, 古今中外的学者一直都是从由文字记载而成的书面文献入手理解和研究人类的传播现象, 而与文字相比, 语言有着远为古老的历史和远为广阔的使用范围, 人类以口耳相传记事的“史前”历史远远长于其“有史以来”的历史, 与静态的、诉诸视觉的文字相比, 动态的、诉诸听觉的语言, 有着大相径庭的表达方式、修辞方式和传播方式。广义的口头传统指口头交流的一切形式, 狭义的特指传统社会的沟通模式和口头艺术 (verbal art) 。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没有民族文字, 其民族知识、历史和教训主要借史诗、神话、民间故事、歌谣、讲唱文学等口头体裁而口耳相传, 这些口头传统蕴涵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仍有力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生活。以分布于湘黔桂毗连地区和鄂西南一带的侗族为例, 侗族属骆越支系, 史书中对这一民族的记载可以追溯至秦, 在漫长的历史中侗族主要依靠神话、民间故事、歌谣等口头形式传承文化。其中, 歌谣说唱是侗族最普遍的民间文化和传播现象, 对于没有文字的侗族, 它起到记叙、传递本民族历史文化和聚合民族成员的作用 (廖开顺, 2000) 。侗族歌谣不仅是民族知识、历史和价值观的重要传承方式, 也是社交娱乐甚至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 对于侗族而言, 以歌谣表达情意和相互交流和用语言一样自然。在《侗族简史》中, 侗族歌谣分类为:合唱歌曲、伴奏歌曲、徒唱歌曲三大类。其中, 前两类歌曲更多的出现于大型的村寨社交和表演场合, 表演的意味更浓厚, 而徒唱歌曲不需要伴奏, 可合唱可独唱, 在节奏、音调和内容上较前二者更为自由散漫, 多用于自我抒发或人际交往。在传统的侗族社会中, 徒唱歌曲在人际交往中的使用非常普遍, 徒唱歌曲在人际交往场合中被当作语言来使用, 而基本不具有表演和观赏的意味,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传播现象。

在其它少数民族的古代新闻传播活动中, 也同样存在许多值得研究的传播活动与现象。这些与报纸、广播、电视不同的原始语言媒介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同样起到了沟通、传承的基本功能。鉴于此, 笔者认为将少数民族新闻史的研究向传播史方向拓展是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这对于发现中国古代传播活动及其规律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白润生著, 1998, 《中国新闻通史纲要》, 新华出版社, 北京。[1]白润生著, 1998, 《中国新闻通史纲要》, 新华出版社, 北京。

[2]李良荣著, 1999, 《新闻学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2]李良荣著, 1999, 《新闻学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3]廖开顺, 2000, “侗族歌谣事象的文化功能”, 载于《民间文化》2000年第7期, 第21-24页。[3]廖开顺, 2000, “侗族歌谣事象的文化功能”, 载于《民间文化》2000年第7期, 第21-24页。

[4]白润生, 2000, “兴起.发展.繁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100年”, 载于《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 第14-20页。[4]白润生, 2000, “兴起.发展.繁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100年”, 载于《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 第14-20页。

[5]朝戈金, 2003, “口头.无形.非物质遗产漫议”, 载于《读书》2003年第10期。[5]朝戈金, 2003, “口头.无形.非物质遗产漫议”, 载于《读书》2003年第10期。

[6]刘宗迪, 2003, “口头传统:人文学术的新视野”,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1月13日。[6]刘宗迪, 2003, “口头传统:人文学术的新视野”,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1月13日。

篇4:中国新闻史思考题题目

关键词:署名新闻评论 解放思想 新广播文体

中央电台的新闻评论经历过起起伏伏。如今“新闻消息(事实)强、评论弱”的局面已有所改观,对此台内外舆论多予以认可。

中国之声署名新闻评论较多出现在2008年,经历了三年多的发展,如今拥有特约观察员(评论员)五十多人,评论内容涉及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目前评论形式已经常态化(观察员进入直播间,值守各个新闻时段),评论风格更是不同以往,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吸引了不少媒体同行的目光。

新华社八旬老前辈邱原(多年采访农业战线的高级记者)对笔者说:我现在每天都听中国之声,感到评论加强了,许多评论扣住了人们关心的问题,能够帮助人们思考,很有必要,当然也有的评论没有抓住重点,但总的印象不错。

以下是笔者作为中国之声一名编辑,对中国之声新闻评论发展变化的关注与思考。

一支队伍的诞生和一种新的广播文体崛起

言论是报纸的灵魂,也应是电台的灵魂。早在延安时期,新华社所有的重要评论文章都是由中央电台的前身新华社口播部播出,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今中国之声经过几轮改革,实现了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署名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因为在过往抹杀个性的年代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署名固然需要文责自负,但毕竟代表了编辑部观点,发出的不是一个人的声音。于是一批术业有专攻并且有志于广播评论的专家学者集结在了中国之声的大旗下,他们有了一个统一的名称“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

打个比喻:一部《三国演义》经过袁阔成评说,好听了许多,这里三国好比是“新闻事实材料”,袁评就是“新闻评论”,评得好坏,有与没有,其意立见。我与一些特约观察员进行过交流探讨,他们都对广播新闻评论的重要意义有很深的认识,认为现在媒体竞争中题材相同的“撞车”现象非常普遍,有时候各家所报道的新闻事实都差不多,更要在评论上见分晓。中国之声经过探索产生的目前新闻评论模式开创了一种新的广播新闻评论文体,既具备平面媒体社评、时评的特点,也发挥着广播独有的优势——短、快、灵活。一位观察员说:我甚至可以在一分钟前确定下来要说什么,而这是平面媒体所不可能做到的。

在平实中见锋芒。这可以说是新的广播新闻评论文体的风格。中国之声署名评论刚一出现时并未一鸣惊人,而是在稳步推进中逐渐产生影响。所谓平实,就是以心平气和的心态努力追求对新闻事实(现实生活)的准确把握,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广播新闻评论往往多是“急就章”,说什么?怎么说?都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慎重做出取舍定夺,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而我认为心态非常重要,首先论者自我定位要准确,你是中国之声编辑部的形象(诉诸声音)代言人,不管你如何自谦,“一言九鼎”是客观存在,而被评一方的意见反馈只有通过另外渠道表达,这是一种不对称的“隔空喊话”,所以需要对客体设身处地进行一些设想,进行一番自我辩论,才能使论点更无懈可击。

人们常说:评论就是“带刺的玫瑰”。评论要求“唯陈言之务去”,忌四平八稳。平实的评论并不意味着没有棱角和锋芒,换言之,锋芒也并不一定都要疾言厉色。

评论的方法和技巧也非常重要。在中国之声的诸多新闻评论中,论者都是把问题提出来而不轻易下结论,而且通常采用质疑而不是质问的语气。比如在“关于北京市要推广四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评论中,论者肯定了这无论从环保还是对因为摇不上号而买不到车的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但也提出一系列问题,比如:何时启动比较好?补偿、鼓励的力度和范围有多大?如何规范和控制电动车的质量?相关配套政策和设施应该如何投入和建设?等等。

在针对“一支注射液出厂的时候6毛钱到了医院却卖到12块多,当中7成是回扣。药价高启的原因在于招投标制度当中有潜规则”一事的评论中。论者提问:“为什么一个本来是为了遏制药品虚高定价的制度,现在反过来大幅抬高了药品价格,当中谁是把关者?决定药品价格的,省市级的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到底起什么作用?在最后确定药价的时候,专家组又起了什么作用?”

这种例子并不少见。论者都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鲜明的态度。

更多的评论是直接表达看法。比如,对“北京市首次把保障房配建地块取消、作为商品房用地再次出售”消息的评论,论者根据掌握的情况指出北京市这一次的保障房土地出售,是在已经完成了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的情况下才做出的决定。接着强调:“这个前提是必须要首先谈到的,因为任何一个地方如果保障房建设没有完成,还要把保障房的地拿出来出让,都是一件非常不合适的事情。”

再比如在针对“鸡西市梨树区和穆棱市政府互相扯皮,水污染长达10年没人管”的评论中,论者在分析之后提出看法:“这是两地政府的懒政思维在作怪。”

解放思想,直言敢谏。这对评论的深刻程度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观察员前提是敢说,就像新护士学习打针一样,先要敢打,才谈得上“一针见血”,当然敢打不是乱打,敢说不是乱说。

比如,公务员国考中存在的严重歧视现象、股民起诉贪腐官员利用了解内情进行内幕交易损害股民利益等比较“敏感”的话题,中国之声观察员都依据事实进行了评论。

有些话题并不“敏感”,但是网上舆论几乎一边倒。比如,广西平南县一中学规定学生不许带手机上学,20多名学生因违反此规定被开除了。针对此事,观察员评论发出不同的声音,认为在学校和家长对规定没有达到共识的情况下,“学校做出处分也有它的道理”。

在舆论欢呼国产电影《失恋33天》一个星期票房过2亿打败了由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丁丁历险记》时,中国之声的评论认为在“提气之余泼一点冷水可能也是有必要的。首先我们打败的只是中国市场,人家是飘洋过海来抢占我们市场的,我们打的仍然是防御战,所以这场仗谁赢谁输现在难说得很……”

nlc202309040258

善于“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

大题小做,即要在评论中把国计与民生的关系讲清楚,让听众不觉得你做的评论与他无关。比如“解决石油行业垄断要开放民营资本进入”“银监会叫停超短期理财产品”都属于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问题,但都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中国之声的评论中都能够在国计与民生的交汇点上聚焦着力。

小题大做,即从微观中透视宏观。比如有位四个儿子的父亲用 “三天一顿打”的办法把三个儿子送进了北大,而被戏称为“狼爸”。这本是一位家长的教育办法,算不上大事,但在相关的评论中,论者明确提出“教育的本质是孩子科学发展”,而不能被上名牌大学所诱惑,对一切围绕高考的社会现象表示了忧虑。

另一例是北京有位小学生,用7个月时间观察交通状况,提出改进限号意见,这也属小事一桩,但评论指出了与孩子相比有关政府部门存在的缺陷。

中国古代哲学中非常注重“气”,孟子有名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同理,好的评论文章也应该充满浩然之气,首先要正气凛然,才能够理直气壮。

评论得到大多数听众认可才能更聚拢人气,才能进一步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笔者认为,中国之声的评论要大气,要有比较深远的目光和洞察力。目前看来,那种“立片言以居要”(曹丕《典论论文》)、“气吞万里如虎”的恢宏之作并不多,口语化不等于一般化,大气也不一定就得词章华丽。还有如何解决好“急就章”与“入木三分”的矛盾,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在共性中彰显个性。早年报纸上的“评论员”都不署名,现在某些报刊评论员还用统一笔名。与之不同,中国之声观察员不但署名而且要亲自发声。他们是在代表编辑部发言,但是听众又切切实实听到一个个不同的口音以及不同的表达习惯(语气语态),这是广播评论的特点也是其魅力所在。事实上,中国之声的观察员们也是各显神通,开展着良性的竞争。有人在评论中爱将自己摆进去,将心比心,使人有亲切感。比如,针对现在利用批评来炒作的现象,观察员在评论中说:“我就遇到过一个事情,到一个地方出差,跟当地的政府官员一起吃饭,一个官员知道我是做媒体评论的,是从事批评的,他跟我说,我们这边7月份要策划一个活动,等到新闻出来后,你能不能狠狠地‘批评’我们一下。没有批评好像就产生不了影响,批评了大家才知道这个活动。听了这个话以后我真是悲从中来,原来很多时候批评不过成为了别人炒作的工具而已。”

有人擅长举重若轻,在语言方面诙谐通俗,很能吸引听众。比如针对美国参议院通过人民币汇率议案,中国之声评论是这样说的:“两个法案,一个是花钱的来解决就业没有通过,一个就是挑起汇率战争这个事。说贸易战也好,汇率战也罢,但有一个基本判断,19世纪的时候,我们中国是唐僧,有胃口的没胃口的都咬我们一口。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经过六十多年发展,追求的是和平崛起,我们也知道有些国家不希望我们强大。不管你没事找事,还是以你有毛病为借口来咬我们——是不行的。”

坚持收听中央电台广播40多年的《贵阳日报》资深记者余岸木对中国之声改版后的署名新闻评论有如下评价:“深刻,客观,有条理,新闻性、贴近性兼有,寥寥数语道出了问题所在和解决思路。”这固然有鼓励的成分,但也能代表不少听众的看法。

中国之声的署名新闻评论已经随着电波“飞入寻常百姓家”,有了良好的基础,但探索发展永无止境,前路即使石径斜窄,也应抱有“远上寒山”的意向和兴致,因为“白云生处”也有人家,有人家就有我们的听众。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本文编辑:吕晓红)

篇5:中国新闻史思考题题目

开放的中国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政治p经济p文化甚至军事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经济的飞速发展o综合国力的增强o奠定了中国国际新闻传媒从边缘地带走向国际新闻传播中心的基础。

本文通过对国际新闻与传播理论的回顾o分析了已经颇具规模的中国对外传媒在全球化下所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严峻的挑战o提出了中国有效参与全球新闻与传播竞争、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s国际新闻传播p中国对外传媒p全球化p传播策略

ABSTRACT

China toda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igure o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even military stages. The increase of the nation’s overall strength and the fast growth of its economy have already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hina’s media to march toward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iphery.

This article analyses both the historic opportunities and harsh challenges that China’s international media are facing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China’s media to compete effectively in the world information market have been suggested.

Keywords:worl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hina’s international media, globalization, communication strategy

壹、绪言

汉朝时o西南边陲有一个名叫夜郎的小国o国王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国家o也不知道外面世界的情况。他问汉朝的使臣s“汉朝和我的国家相比o哪个大t” 即使在当时交通极不发达、资讯手段异常落後的时代o仍然被人笑为井底之蛙、妄自尊大。

人类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o信息社会的曙光已经普照寰宇o麦克卢汉所描绘的“地球村” 已初具雏形。今天o世界上某一地点发生的事件o顷刻之间便会传遍整个“村落” o最显着的一个例子便是s海湾战争爆发後不到一分钟o新闻消息已传播至世界各个角落。现在o我们恐怕再难以找到“不知有汉o无论魏、晋” 的世外桃源了。人际传播有句名言s人与人之间不能不传播。而在全球一村的当今世界o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套用到国际传播层面s国家之间不能不传播u

传播既是权力的工具o又是经济力量o还是教育手段;既可为自由所用o也可成为奴役之法;既可以使受众张扬个性o也可以使受众循规蹈矩 (MacBrideo1980),因此o历来倍受政治家、新闻工作者、社会科学家等的重视。而传播媒介在国际传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与承担的重大责任亦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o国际传播逐渐发展为传播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o其研究成果已蔚为大观o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理论与观点获得了广泛认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o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o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趋紧密o中国的传媒机构在“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国际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o无论是在国际新闻传播理念、传播策略制订、还是在对外传播理论研讨方面都还存在诸多问题o至今仍未形成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相称的传播局面。

笔者相信s追溯国际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历程o归纳和总结该领域的基本观点和理论o研讨中国对外传播的不足及对策o对于走向世界的中国传媒清醒地认识不断变化的国际传播格局o切实有效地制订传播策略,在全球化下的国际新闻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o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贰、相关文献

篇6:中国新闻史思考题题目

中国加入WTO後o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将急剧增加o国际新闻传播面临着大发展的良机o但同时又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为o国外传媒打入中国并享受与国内传媒相同的待遇虽然在入世之後头几年还不可能成为事实o但以後o新闻业开放的承诺表终归要制订出来 (孙旭培o2001)。

那麽o如何增强中国国际新闻传播的竞争力?如何更快地从边缘走向国际传播中心?这是当前摆在中国国际传媒面前的重要议题。

有鉴于此o笔者希望透过一些影响国际新闻传播的要素o铺陈对中国有效参与全球化下国际新闻传播竞争之管见。

一、建立与经济实力相称的强大国际新闻传播体系

在影响国际新闻传播的众多因素中o经济因素被视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Ostgaardo1965)。 因为o经济实力是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指标o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全球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国家经济实力愈强o愈能成为先进资讯技术和设备的拥有者o生产和输出的国际新闻就愈多 (Kim & Barnetto1996)。 一般而言o国家的传播实力是与其经济实力相对应的o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o便不会有强大的国际传播体系;但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际传播体系o她便难以巩固其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象发达国家那麽快速地传播新闻o那麽她们纵有世界上最美好的愿望o也无法有效参与竞争” (Amunugamao1981)。 因此o进一步加强中国国际新闻现代化建设o建立与我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相应的强大传播体系o是中国有效参与国际新闻传播竞争的重要前提。

二、调整传播观念o讲究传播策略

中国需要改革的o不仅仅是经济体制o同时还要改革束缚发展的旧思想p旧观念r中国对外开放的o不仅仅是巨大的商品市场o同时也开放了中国的资讯市场。然而o长期以来o我们对国门打开後涌来的外来信息防范有加o干扰外来收视的做法十分普遍o有的地方对卫星电视中敏感的新闻突击遮盖o创造了电视画面“开天窗”的新做法 (张允若o1998) 。但是o在网络传播已成不可阻挡之势的今天o中国受众在信息的获取方面已经呈现出了选择性p自主性和互动性o如果无视这一现实o仍然沿袭过去对许多国际敏感事件不予报道p推迟报道p省略报道等传统运作手段o那麽o传媒失去的不仅仅是重大事件的传播时效o更重要的是失去信誉和民心u这些无异于自缚手脚的做法必然阻碍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在世界资讯市场上的竞争力o迟早会被孤立于全球信息一体化的传播体系之外。

淡化国际新闻传播机构的官方色彩o解放她们的手脚o使她们能就国际事件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见解o敢于在报道时效上与西方传媒竞争o从而在世人面前树立起独立的p可信赖的传播者形象o是中国国际新闻传播从边缘走向中心应有的举措。长期以来o新华社一直被视作中国政府的发言人o国际社会希望透过新华社的报道来了解中国这个世界大国对一些具体事务的态度。然而o正是这一特殊的角色定位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新华社对一些突发性国际事件的报道。原因很简单o许多突发性事件开始发生时未来走向并不明朗,如果为了时效而在抢先报道过程中或对事件的评价上出现偏差o势必给世界传递出不准确的信息。正是这一担墒沟眯禄社在许多国际事件的报道上十分迟缓o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声誉和形象。

其实o就国际事务代表中国政府发言的是外交部发言人o而不完全是新华社。淡化新华社等对外传播机构的官方色彩o不仅是转变观念的问题o而且还是提高国际新闻传播竞争力的策略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学习。美国政府在国际事态不明朗之时o往往通过国际新闻媒体及时发表意见o然後根据国际社会的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o美国传媒既保证了国际事件报道的及时性o又充当了政府借以做出快速反应的试探气球o从而使美国的国际新闻传媒牢牢占据着全球中心的地位。中国传媒只有冲锋在国际新闻传播的前沿阵地o方能在全球系统的中心占据一席之地。

三、加速互联网建设o开创国际新闻传播“多p快p好p省” 新局面

上一篇: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下一篇:我怕眼睛不好日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