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习题

2024-04-17

中国新闻事业史习题(共6篇)

篇1:中国新闻事业史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题

选择10分(10题)名词解释10分(2题)简答 40分(4题)论述40(2题)选择

1、到唐代已出现新闻、编辑、等名词。

2、唐朝时我国最早由报纸的朝代。——敦煌进奏院

3、明报原件——急选报抄件——万历邸钞,天变邸钞

4、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马六甲)

5、《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6、第一家在华出版的外文报刊——葡萄牙文的澳门《蜜蜂华报》

7、《广州纪录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纸

8、《万国公报》的前身是美国传教士林乐知自费创办的一家中文周刊《中国教会新报》后改名《教会新报》

9、维新派主要方式: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设立学堂和开办书局

10、《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记闻》

11、《时务报》发表了梁启超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和《变法通议》

12、《湘学新报》由江标、黄遵宪、徐仁铸先后担任督办

13、《国闻报》——严复

14、《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

15、《清议报》1898年横滨创刊,主编梁启超

16、《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是于右任创办的,故人们称它们为“竖三民”

17、《新青年》第一卷名叫《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

18、《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19、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湘江评论》毛泽东主编

20、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于1918年10月14日宣告成立,徐宝璜为学会所写的讲义《新闻学大意》后改名为《新闻学》,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21、《向导》先后由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担任主编。

22、《政治周报》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

23、《热血日报》是中共中央出版的第一家日报,瞿秋白主编。

24、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接办《大公报》,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25、1923年初,美国人奥邦斯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大陆报》合作,办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26、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27、1927年5月15日,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同年9月1日,北京广播无线电台也开始广播

28、新华社前身是红中社29、1931年12月11日,《红色中华》创刊,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张中央级铅印大报

30、斯诺撰写《红星照耀中国》后改名为《西行漫记》

31、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第一部全面论述中国报刊发展史的著作

32、将延安《新中华报》《今日新闻》合并,出版《解放日报》——在抗日革命

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铅印对开大型日报。第一任社长博古(秦邦宪)

33、解放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34、晋察冀——《抗敌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社长、总编辑邓拓

35、《观察》周刊,储安平创办并任主编

36、报刊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普及也最重要的新闻传播工具

37、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49年38、1953年,私营报纸除停办者外,全部实行了公私合营39、1949年设立了新闻总署

40、声势大、变化快、调子高成了“大跃进”的宣传报道的基本特征 41、1957年毛泽东多次提出“要政治家办报”

42、1958中国电视事业诞生

43、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44、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

名词解释

1、定本制度:进奏院将所编报状抄送到枢密院,经该院审定,成为一种标准本,据此发抄。

2、王韬: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封建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近代新闻人,参加《六合丛谈》,《近事编录》的工作,《香港华字日报》连载了其编译的《普法战纪》,后任《循环日报》主编。是我国最早重视向西方学习,提出中体西用的进步人士之一。

王韬的主要贡献:①鼓吹国人办报②重视报刊政论③致力于革新文风 《循环日报》——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的中文日报

3、民史,民口:谭嗣同提出的观点,他还提出助新之器和报刊文体的观点,认为报纸是进步的,列举历史说明了报纸是重要的,是对民权的初步的认识。

4、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我国近代政治家、学者、报人,自1895年参加《万国公报》《知新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晨报》《时事新报》《庸言》《大中华》等工作,自1912年归国后主要致力于政治活动但仍坚持为报刊撰稿。

5、梁启超报刊思想:关于报刊功能与作用的论述:报馆有益于国事和去塞求通;关于报刊性质与任务的论述:报刊性质多样,报馆有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和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的两大天职,6、新文体:梁启超倡导的,又叫时务文体,其特征,平易畅达、语言丰富、笔调自由、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

7、苏报案:帝国主义为了自身的利益同意清封建政府在租界镇压革命党人,导致《苏报》永远停刊。苏报案与苏报宣传邹容的《革命军》密切相关,直接导火索是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的发表

8、癸丑报灾:袁世凯打着共和的旗号,迫害新闻界,捣乱、查封报馆,殴打、逮捕、驱逐、杀害报人,导致1913年底,全国出版报纸只剩下139家,少了2/3,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称为癸丑报灾。

9、黄远生:原名黄基,字远庸。是我国新闻通讯奠基人,于1912年从事记者工作,擅长写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称为‘报界奇才’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的特点:①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②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③ 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④语言通俗生动

10、邵飘萍:采访技艺:①随时处于角色之中②广泛交友,不惜小费

③千方百计,随时应变④掌握心理,把握战机

贡献: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重视通讯社之人,参与创立北大新闻学

研究会,提出“布衣之将相,无冕之王”,写了《新闻学总

论》和《实际应用新闻学》

11、诚言事件:《申报》和《新闻报》在7月11日在广告栏内刊登了帝国主义

宣传品《诚言》第一期。激起上海新闻界和广大市民的公愤

12、邹韬奋: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政论家、出版家。曾在《生

活》周刊工作7年,积极投身于新闻界,1935年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后于1936年入狱,时称“七君子事件”

其办报思想和经验:①以大众进步和民族解放为目的②主张办报刊要有个性 ③适合大众需要的文风④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⑤重视报刊的经营管理

13、新生事件:《新生》刊登的《闲话皇帝》一文,涉及到了日本的天皇制度,当时伺机寻衅的日本人便故意将事态扩大,企图借以镇压一切抗日言论,《新生》被封,这就是轰动全国的“新生事件”

14、范长江: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是《大公报》的撰稿人、旅行

记者,他在大公报第一次透露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他的新闻通讯的代表作:《塞上行》《中国的西北角》

15、“公营新闻事业网”:这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公营新闻事业系统,包括以

《人民日报》为中心、以党报为主体的公营报刊系统,以新华通讯社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社系统和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国营人民广播电台系统

16、左叶事件:农业部部长助理左叶在活动中与记者发生口角导致了舆论对官僚

作风的批判

17、《燕山夜话》:邓拓以笔名马南在《北京晚报》上开辟《燕山夜话》专栏

18、“吴南星”:邓拓、廖沫沙、吴晗合作以笔名“吴南星”开辟了《三家村

札记》专栏

简答

1、中国古代报纸的特征:首先,它的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没有专文、专讯和专门采写的新闻。其次形式不同,只有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标题,更没有文字体裁的分野,没有四开或对开的版面,只是抄写在帛或纸上,或印成单张,没有定型,也没有广告。再次,发行和传递不同于现代报纸,是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路驿站传递,而不是由报馆出版、发行。总的看来,它的材料来自官方,有官文书色彩,不是作为具有行政效力的文件下达,而是作为满足人们了解朝廷动向的需求而抄传的,因此,它是一种新闻传播媒介,这种性质在其发展进程中日趋明显

2、美查对申报的改进:首先,把商业经营的思路与经验用在报纸上,申报满足了中国读者的需求,聘请中国人担任编辑工作。其次,《申报》是一张较完备的日报,既有新闻、评论,也有文艺作品、广告,受众面广。再次,《申报》重视经营管理,设立了分工明确的报馆,制订了《本馆条例》,还降低成本,廉价销售

3、外报的作用和影响:作用:①为列强武力侵华和政治讹诈提供情报

②为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提供信息和宣传服务

③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

影响:1)使中国人认识近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2)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和经验,并使一批中国人受到新闻工

作的职业训练

3)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

4、国人办报的特征和意义:1896-1898年间出现国人办报的热潮,初步具有全国性、多样性和进步性等特征,其主要表现是:全国一些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开始创办报刊,但尚未形成全国网络;有时事政治报刊,商业报刊、文艺报刊、科技报刊,但数量不多,特色不鲜明;宣传变法自强,介绍新知识,表现了爱国热情,发挥了启蒙作用,但还没有唤起民众。

意义:①两个突破,即突破了外报在华的垄断地位,又突破了封建王朝的言

②两个开端,即我国的政治家办报和政党报刊都是由此发端

③两个创新,即在新闻思想和报刊文风两个方面出现新面貌

5、清政府加强对报业的控制手段有哪些?①迫害报刊和报人②制定报刊法规③ 出版官报

6、《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主要贡献: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中,在国内,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国家政权,政治上是封建军阀专政。国际上,欧美帝国主义侵略。思想上,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主义思想,唤起民众

贡献:①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批判尊孔复辟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③发动文

学革命

7、五四时期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①由《新青年》开始提倡的自由平等的讨论问题②政论传统的回复与发展③提倡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④在国内外广开新闻来源⑤报纸副刊的革新,北京《晨报》、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⑥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

8、史量才和《申报》改革:1912年史量才接手《申报》,在他手下《申报》以“言论自由,不偏不倚,人们喉舌”为标榜实际上是非常保守,政治评论很少。改革:人事及组织上进行改革,抓“一头一尾”即评论和副刊

9、“孤岛”:自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到1942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尚未被日寇占领的公共租界形同“孤岛”史称上海“孤岛”时期,爱国人士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避免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新闻检查和租界当局的阻挠

10、苏商:在上海孤岛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苏商”名义出版中文《时代》周刊,主要报道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反击德国法西斯的卫国战争的胜利进展,给生活在奴化毒化中的上海民众很大的鼓舞。

11、“拒检运动”: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新闻界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掀起一次又

一次争取新闻自由的浪潮。1945年8、9月间发生了“拒检运动”,重庆16家杂志社一起声明拒检,得到了整个文化界的支持和响应,后扩张到新闻界,最终“拒检运动”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12、反“客里空”运动:在土改运动初期的实际工作中一度出现右的倾向,土

改宣传报道也犯了不少右倾错误,出现一派“和平”土改的虚幻景象,报纸

上的失实新闻报道为数不少,《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新闻,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之后在新华社的号召下,各个解放区的新闻界普遍展开反对“客里空”运动 意义:这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

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

13、学习苏联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着不少可供新中国人民新闻事业借鉴的经验,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具有积极意义。首先,通过学习,加深了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识;其次,提高了我国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但是,在学习中也出现了脱离中国实际,一味照抄的教条主义弊病,以致束缚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阻碍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教条学习在报纸工作中的主要表现:①片面强调不犯错误②每天一篇社论③业务路子越走越窄④国际新闻报道片面性严重。教条学习在广播工作方面表现:①提出以中央台为基础、地方台为补充的办节目方针,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②限制在广播中开展批评,只谈成绩不讲缺点

论述

1、《民报》和《新民丛报》的论战

两报围绕4个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①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②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

③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④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这场论战的实质是革命派和保皇派利用报刊对对方思想的批驳性质和意义: 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第一次全面猛烈的政治进攻,革命派报刊占了主导地位,预示着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②是革命与反革命阵营、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与半封建半殖民地道路的斗争,是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斗争,时间长,地区广,人员多,辩论激烈,影响深远。

③和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的宣传相比,是一场更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论战,三民主义深入人心,使人们相信清王朝一定能够被推翻,民主共和一定能够实现。

④通过两派报刊论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革命队伍迅速发展壮大。

⑤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革命骨干

⑥政论文特别是其中的驳论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促进了报刊政论文体的发展

2、《解放日报》在整风中的改革(第一次新闻改革)

1942年全党开始整风,这次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进行的一次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运动,在延安,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为党的宣传工作特别是新闻界的整风运动指明了方向。《解

放日报》改版后的第一版变成主要反映各抗日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

具体表现:

一、增强了党性、组织性: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

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②宣传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

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③加强党的领导,实行全党办报,在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增强了群众性:①宣传为人民服务思想,批判“无冕之王”

观点②反映群众生活,报道劳动模范先进事迹③加强通讯员

工作、依靠群众办报

三、增强了战斗性。对新闻界的“同人办报”、“技术第一,政

治第二”等错误思想也进行了批评

四、改进了文风

五、促进了新闻理论的建设与发展①新闻的实质和本源②党报、党的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③报纸是人民的教

科书、党的教科书④确立“全党办报”的方针⑤发扬党报的优良作风

意义:经过整风改革,不仅促进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推动了新闻事业的深入改革,同时还初步奠定了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闻理论

3、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第二次新闻改革)

背景: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体制基本确立,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得到发扬,但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内容:报纸:由对开4版改为对开8版,一版为要闻版,二、三版是国内经

济版,四版是国内政治版,五、六为国际版,七版是学术文化

版,八版是副刊和广告。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

文风

广播:改进新闻报道;纠正广播不得开展批评的错误观念

收获和意义:首先,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和解放,冲破教

条主义思想的束缚,破除了盲目迷信,对外有选择的借鉴。其次,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进一步创新,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

篇2:中国新闻事业史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4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领导人洪仁玕在()里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他的新闻思想。

A.《资政新篇》B.《盛世危言》C.《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D.《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

2.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领导人洪仁开在其治国纲领《资政新篇》中提出“设新闻馆”、“准卖新闻篇”、“兴新闻官”等主张,目的是()

A.分散权力、推进民主 B.集中权力、改进控制C.探访夷情、知其虚实 D.扩大就业、改善民生

3.我国最早认识报刊社会功能并开始实践的人是()3

A.魏源B.洪仁玕C.林则徐D.王韬

4.禁烟运动期间,林则徐请人翻译外报,后汇编成书,名叫()

A、《澳门新闻纸》 B、《澳门钞报》C、《万国公报》

廷官员参考。这些材料后来汇集成册,称为()

A.《参考消息》B.《澳门新闻纸》C.《自西徂东》D.《夷情备采》

6.在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出色的报刊活动家是()

A.王韬B.康有为C.梁启超D.徐勤

D.变法自强 7.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意在倡导()A.无产阶级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C.莠言乱政的主要追求是()

A.赢利B.悔过C.立德D.立言

9.我国第一部报刊政论文集是()

A.《海国图志》B.《盛世危言》C.《弢园文录外编》D.《国闻汇编》

10.由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编辑的报刊是()

A.《中外纪闻》B.《万国公报》C.《时务报》D.《强学报》

D.《中外纪闻》 11.梁启超所办的一份刊物被查封时,他的衣物书籍也被没收,“流浪萧寺数月”,这份刊物是()A.《强学报》B.《万国公报》C.《时务报》

12.把《万国公报》作为机关报的是()

A.广学会B.英华书院C.马礼逊教育会D.伦敦布道会

D.容闳

D.《六合丛报》 13.《昭文新报》的创办人是()A.林则徐B.王韬C.艾小梅 14.上海第一家由中国人创办的中文日报是()A.《汇报》B.《上海新报》C.《文汇报》

15.京师强学会的第一个机关报是()。

A.《国闻报》B.《中外纪闻》C.《强学报》D.《时务报》

16.清代一位报人认为,报刊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此人是()

A.郑观应B.王韬C.邝其照

17.中国人的第一次办报高潮出现于()

A.1873—1895年 B.1896—1898年C.1899—1901年 D.1902—1905年 D.梁启超 8.作为一个具有传统家国情怀但又处于帝国权力体系外、并曾游历欧洲的文人,王韬办报D、《中西日报》 5.林则徐受命到广州查禁鸦片时,派人到澳门搜集外文报刊并把其中一些重要情报翻译出来,供当地和朝

18.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2

A.《中外纪闻》B.《强学报》C.《时务报》D.《国闻报》 19.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近代报纸是()

A.《明报》B.《邸报》C.《京报》D.《昭文新报》 20.《昭文新报》创刊的地点是()A.上海

B.南京C.汉口D.香港

D.《国闻报》

21.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

A.《万国公报》B.《强学报》C.《时务报》 22.1874年,香港《循环日报》的创办人是()

王韬B.郑观应C.容闳D.郑贯公 23.1874年,王韬创办的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纸是()。A.《循环日报》B.《万国公报》C.《时务报》 24.《循环日报》创刊的地点是()

A.香港B.上海C.广州 25.《循环日报》创办的时间是()

A.1872年B.1873年C.1874年D.1875年

26.提出文章“贵在乎纪事述情,直抒胸臆,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而一如我怀之所欲吐,斯即佳文”的报人是()

A.洪仁玕B.王韬C.郑观应D.陈炽 27.以“通外情为要务”的维新派报刊是()A.《湘报》

B.《国闻报》C.《湘学新报》D.《知新报》

28.梁启超提出“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这句话出自()A.《论报馆有益于国是》 B.《敬告我同业诸君》 C.《本报一百册祝词》

D.《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

29.《时务报》创刊于()

A.1895B.1896C.1897D.1898 30.《时务报》创刊的地点是()A.北京

B.天津C.上海D.长沙

31.《湘报》的主编是()

A.梁启超B.熊希龄C.谭嗣同D.唐才常 32.1895年8月,维新派在北京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

A.《万国公报》B.《强学报》C.《中外纪闻》D.《时务报》 33.19世纪,在国人早期自办的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A.《述报》 A.梁启超

B.《昭文新报》C.《循环日报》D.《六合丛谈》B.康有为C.谭嗣同

D.王韬

34.《万国公报》是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刊,创办人是()。35.反映洪仁玕新闻思想的文献是()

A.《海国图志》B.《论日报渐行于中土》C.《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 36.《昭文新报》创刊的时间是()A.1815年A.康有为

B.1823年C.1872年B.梁启超C.严复

D.1873年D.谭嗣同

37.维新派主办的《万国公报》的创办人是()38.《知新报》创办的地点是()

A.广州B.香港C.澳门D.福州

D.澳门

D.《清议报》

39.严复《天演论》发表在()

A.《时务论》B.《国闻汇编》C.《湘报》 A.《民国》

B.《大中华》C.《甲寅》

D.《知新报》

40.刊登梁启超反对复辟帝制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的杂志是()

D.《新世界》

41.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是()

A.《万国公报》B.《中外纪闻》C.《强学报》D.《时务报》 42梁启超变法思想的代表作品《变法通议》发表于()A.《时务报》B.《中外纪闻》C.《万国公报》 43.维新派在北方的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是()A.《直报》

B.《时报》C.《中外纪闻》D.《国闻报》

D.唐才常D.艾小梅D.1898年

D.《湘报》 D.《知新报》 D、梁启超

D.《变法通议》

44.《湘报》的主编是()

A.梁启超B.严复C.谭嗣同 45.《汇报》的创办人是()

A.容闳B.王韬C.邝其照 46.《时务报》创刊的时间是()A.1895年

B.1896年C.1897年

47.维新派在国内出版时间最长的报刊是()

A.《时务报》B.《国闻报》C.《知新报》48.湖南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2 A.《湘报》 A、谭嗣同

B.《湘学报》C.《湘学新报》B、唐才常C、陈宝琛

49.曾任长沙《湘学新报》主编的是()50.梁启超早期新闻思想的代表作品是()

A.《新民说》B.《少年中国说》C.《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51.维新派在华南的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是()A.《湘学新报》B.《湘学报》C.《湘报》 52.《国闻报》的创办人是()A.严复

B.康有为C.梁启超

D.唐才常

53.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A.《清议报》B.《新民丛报》C.《文兴日报》 D.《新中国报》

54.主编过《湘学新报》和《湘学报》,因在武汉组织自立军武装勤王起义而遭杀害的是()A.唐才常B.康广仁C.谭嗣同

D.熊希龄D.《知新报》

D.《国闻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著名报刊宣传活动家主要有()A.康有为

B.梁启超C.章太炎D.谭嗣同E.陈天华

D.汪康年E.陈宝琛

2.十九世纪末,维新变法时期的重要报刊活动家有()A.孙家鼐B.梁启超C.严复

3.十九世纪末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主编的近代报刊有()

A.《国闻报》 B.《湘学报》C.《中外纪闻》D.《时务报》E.《强学报》 4.王韬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他提出的办报主张是()A.办报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变法自强B.强调报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C.言论自由准许民间办报D.办报可以通民隐达民情E.强调记者的素质和文风

5.维新派的报刊活动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A.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 C.使报刊向广大群众普及

B.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

D.向公众传播了新闻学的知识E.创造了报刊新文体

6.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与其它维新志士在海外办了许多报刊,其中最重要的是()A.香港《时报》B.澳门《知新报》C.横滨《清议报》D.《新民丛报》E.纽约《维新报》

7.维新运动期间,中国出现了不少著名的维新报刊,例如()。3次 A.《时务报》C.《知新报》

B.《国闻报》

D.《中国日报》E.《湘报》与《湘学报》

D.《知新报》E.《国闻报》D.《循环日报》E.《国闻报》

8.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华中的重要舆论工具有()A.《湘学新报》B.《湘学报》C.《湘报》 9.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曾先后主编过()A.《万国公报》B.《中外纪闻》 C.《时务报》

10.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近代报刊有()

A.《循环日报》B.《述报》C.《昭文新报》D.《万国公报》E.《申报》 11.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境内出版近代报刊的城市或地区有()A.北京

B.上海C.广州D.天津E.汉口

D.《湘报》E、《广报》

12.1895至1898年维新人士创办的报刊有()A.《时务报》B.《昭文新报》C.《强学报》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澳门新闻纸》

2.《循环日报》2

3.《国闻报》

4.《时务报》

5.《新民丛报》

6.《中外纪闻》

7.时务文体2

篇3:中国近现代新闻翻译史综述

中国近代新闻翻译史 (1840—1919)

1827—1828年间, 有一份中译文对照的报刊《依泾咋说》在当时为葡萄牙所占据的澳门出版。1833年后, 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将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 在广州创刊, 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 每期必定有一定数量的新闻, 绝大部分译自外报, 多数为广州、澳门的地方新闻。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 英文报刊在广州大批创刊, 如《广州杂志》、《广州周报》等。林则徐 (1785—1850) 在禁烟运动期间, 为了“探访夷情”以制定“控制之方”, 他派人到澳门搜集外国人出版的报纸, 并在府中组织了翻译班子, 将其中有关鸦片贸易和其他方面的消息、言论翻译成中文, 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参考, 后来汇集成册, 称为《澳门新闻纸》, 其内容大多译自《广州周报》和《广州纪事报》。林则徐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梁启超、严复等人也曾“广译五洲近事”[3]81-82。

鸦片战争后香港商业性报纸崛起。香港最早出现的中文商业报纸, 大都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育而生的。1857年11月3日, 由孖刺报馆创办的《香港船头货价纸》创刊, 实为英文《孖刺报》的中文版, 该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1874年《万国公报》 (前身为《中国教会新报》) 经常发表时事评论、重要法令、条约及外报译文, 大量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鸦片战争后, 西方国家的商品大量向中国倾销, 上海作为中外贸易的集散地, 迫切需要中文报纸为外商做广告, 于是, 由外商主办的中文商业性报纸应运而生。《上海新报》所刊的新闻, 大多译自沪、港等地出版的外文报纸, 如香港的《香港近事编录》、《香港中外新报》, 上海的《中国教会新报》等。1872年, 英美传教士在北京创办《中西闻见录》, 以各国科技新闻为主, 其中艾约瑟翻译的《泰西河防》一文, 对防治河患很有参考价值。外国人在华办报虽然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但是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这一时期, 国人自办的报纸如《述报》、《岭南日报》也都刊登有西方书报的译稿。1894年甲午战争后,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严复和康有为等意欲通过变法维新的改良主义道路, 来抵御外敌, 发展资本主义。1895年,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在北京创立《万国公报》, 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除论说外, 还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等内容。而后梁启超主持《时务报》笔政, 《时务报》大胆而新颖的言论使朝野大为震动, 所译外报文章又使读者大开眼界, 因而“举国趋之, 如饮狂泉”[3]90。1897年, 严复创办《国闻报》, 尤其注重外报选译和新闻采访工作, 不惜重金聘请英、法、德、日文字的翻译人员, 大量译载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以及外电、外报的消息和评论, 而最杰出的翻译人员就是严复本人。

这一时期的翻译是中国新闻翻译史上的一个高潮, 国人的新闻翻译更多的是以救亡图存, “师夷之长技”, 富强救国为己任, 尤其是严复、梁启超、康有为等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 通过他们所办的报纸, 陆续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来, 同封建意识作斗争。

民国初年, 邵飘萍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 内容有本社采写的消息和翻译的外电两部分, “每日总有一二特殊稿件, 颇得各报好评”[3]167。

中国现代新闻翻译史 (1919—1948)

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发动新文化运动。《新青年》从第4卷起大量译介世界近现代文学名著。中俄通讯社于1920年7月在上海创立, 它一方面根据俄国和共产主义的精神, 翻译俄文资料, 写成中文消息供中国报纸采用;另一方面将中国报刊资料译成俄文, 供苏俄报刊采用。《新青年》、上海的《民国日报》等都采用了中俄社的稿件。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翻译更多是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著作的。胡适用白话翻译小说, 《共产党》译介了列宁《国家与革命》的部分章节, 成了传播社会主义思潮的新园地。这一时期的新闻翻译与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相对应, 即采用白话文来翻译新闻和译介无产阶级的思想和著作。这一时期的报纸上, 新闻报道的翻译所占比重不大, 所涉及的翻译更多是关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在瑞金成立, 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 经编辑后油印为“参考消息”。《新华日报》进一步改善国际新闻报道, 建立了编、译、评等一套完整、健全的国际新闻报道班子。外国新闻记者在抗战爆发前后纷纷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采访, 撰写了很多通讯报道和著作, 如海伦·斯诺的《续西行漫记》、贝特兰的《华北前线》、福尔曼的《来自中国的红色报道》、斯坦因的《红色中国的挑战》、贝尔登的《中国震撼世界》等, 这些外文著作, 大多数在当时被译成中文出版。1937年12月, 中共创办了一份纯翻译的小报《译报》, 全部译自英、美、法等国通讯社稿和上海租界出版的外文报纸, 报道抗日消息, 宣传抗日主张。

1939年后,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 新华通讯社开始日益成熟。在抄收电讯方面, 新华社编辑部把收到的国外电讯译成中文, 编成油印的《每日电讯》参考资料, 供中央领导及各机关参阅。解放战争时期, 新华社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收译国内外通讯社电讯, 为党中央及时提供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1949—1956)

新中国成立初期, 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人民日报》刊登译介了列宁、斯大林报刊和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文章近30篇。进入1954年后, 新闻界出现了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高潮。《人民日报》开始翻译出版内部刊物《真理报文选》, 译介苏联《真理报》的版样, 把每一条新闻的标题译出来, 有时甚至把整版的《真理报》译成中文, 以资学习和模仿。《新民报》晚刊把《莫斯科晚报》的版面全部译成中文。在1954年至1955年, 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联共 (布) 中央直属党校新闻班讲义汇编》第一、二集和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编辑的《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此外, 我国报刊还大量转载苏联报刊的文章, 《人民日报》于1950年刊登了30多篇从苏联报刊上选译的文章, 遇到苏联有重大事件时, 报纸版面上几乎大部分是苏联的消息。

综上所述, 可以总结出近现代新闻翻译的以下特点:

著名文人是近现代新闻翻译的主体。或是为了“探访夷情”, 或是为了救亡图存, 近现代的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创办报刊, 在报纸上宣传富强救国的思想,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思想理念。近代从林则徐等开始“放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运动领袖宣传变法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思想, 都是进步知识分子创办发起的。

近现代新闻翻译主要体现为报刊新闻翻译。翻译内容以“软新闻”为主, “硬新闻”为辅, 往往是以新闻报刊为载体, 刊登西方文化、知识和思想等。而且主要为外译中, 从西方大量译介引进, 极少向外输出。

近现代新闻翻译主要以为政治服务为目的。无论是林则徐为了“探访夷情”以制定“控制之方”, 进步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向西方寻求真理、同封建意识作斗争, 还是红色政权编译国外电讯、宣传抗日主张, 新中国《人民日报》大量译介苏联报刊文章, 都体现了这一时期新闻翻译的新闻喉舌特点。

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新闻的本质作用。新闻有着强大的舆论导向功能, 而这一时期的新闻人正是充分认识并利用了这一点。孙中山就曾说过:“当革命时代, 报界之鼓吹不可少, 当建设时代, 报界之鼓吹更不可少。”[4]二是历史时期的限制。正值中国社会变革转型时期, 新旧思想交汇, 革命风起云涌, 各派纷纷借助新闻的力量, 以其为喉舌, 主导舆论, 壮大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勤.我国的新闻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J].上海翻译, 2007 (3) .[1]黄勤.我国的新闻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J].上海翻译, 2007 (3) .

[2]赵红芳.我国新闻翻译研究综观[J].延边党校学报, 2010 (2) .[2]赵红芳.我国新闻翻译研究综观[J].延边党校学报, 2010 (2) .

[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篇4: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嬗变

主体意识回归

在一个学术座谈中,一位法律人非常调皮地这样概括不同国家的法制观念:

对于德国人来说,只做法律容许的事情;对于美国人来说,决不做法律不容许的事情;而对于意大利人来说,可以有组织地做法律禁止的事情。对于中国的新闻界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呢?30年前,中国的新闻界都是“德国人”,只做法律容许的事情。在中国的新闻媒体上,最高指示和官方文件覆盖大部分版面。翻阅那个时期的报纸,仿佛进入了历史的时空隧道,新闻报道与政策宣传、新闻媒体与官方公报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新闻的功能不复存在,而新闻媒体根本不是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

从1978年到1988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各种学术性的报纸和政论性的刊物,以及新闻媒体的周末版,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这些刊物不再刊登官方的政策文件,也不再刊登官方消息,他们要么刊登学术界的“观点新闻”,要么刊登文艺界的“花边新闻”,新闻媒体真正成为刊登“新闻”的媒体。

但是,伴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特别是伴随着中国政治风向的改变,从1989年到1999年,中国的新闻市场又一次发生了重大变化。多数政论性的刊物和学术性的报纸逐渐湮灭,而各类都市化的报纸成为中国新闻市场最抢眼的风景。各类党报举办的都市类报纸,依靠广告和发行量独立运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抢夺市场占有份额。为了扩大发行量,许多都市类报纸开始寻找独家新闻;为了能够长期生存,这些报纸开始按照现代化新闻媒体的运作模式,巩固自己的市场主体地位。

这些报纸的共同特点是,从市民的角度制作新闻,把读者喜闻乐见作为报纸追求的方向。为了吸引读者注意,南方一些报纸开始从海外的新闻媒体中寻找报道的题材,然后根据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确立的报道尺度,选取可以继续挖掘的内容,以长篇通讯报道的方式刊登出来,并且配发大量的新闻评论,以新闻策划的方式制造新闻轰动效应。这样的报道运作模式和新闻策划行为,在很短的时期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新闻媒体。这些新闻媒体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发行量不断扩大,广告订单越来越多,因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行系统和制作体系,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主体意识的新闻媒体。市场化操作开始

然而,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传统新闻媒体的运作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从上个世纪末期到本世纪,许多新闻媒体在市场化改革中,折戟沉沙;但也有一些新闻媒体借助于互联网络,重新焕发生机。传统的党报党刊不断推出互联网络版面,从而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而一些独立运作的新闻媒体,则通过互联网络发现新闻线索,并且借助互联网络炒作自己的新闻作品,从而形成了以互联网络为载体的立体型的新闻媒体格局。

人们无法想象,在30年前新闻市场能够形成,新闻媒体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可以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人们也无法想象,在30年前新闻媒体可以批评政府官员,甚至可以直接将批评的矛头针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法律。

中国新闻事业改革30年,就是一个新闻主体意识从无到有的过程。虽然我们仍然强调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但是决策者早已意识到,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新闻媒体不可能代表多元化的利益群体,在市场竞争中,新闻媒体正在不断地分化,成为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这种新闻主体意识的觉醒,标志着中国正在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过渡,新闻主体相互竞争的新闻市场正在逐浙形成。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对新闻媒体的数量进行数字统计,固然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看到新闻媒体的分化,没有看到意识形态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而只是沉浸在雄居世界第一的出版发行量统计数据中沾沾自喜,那么,就很难把握中国新闻事业改革的脉搏,从而也无法真正对中国未来新闻事业的改革谏言献策。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最早实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新闻媒体负责人已不可考,但是,中国新闻界大多承认,是南方的新闻媒体独领风骚。早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南方的一些新闻从业者从港台获得大量的新闻刊物,他们在仔细研究这些刊物的运作模式之后发现,只有获取独家新闻,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当时中国的政治环境不允许新闻媒体特立独行,于是一些南方的新闻媒体在官方的新闻报道中“深耕细作”,把简单的新华社消息,拓展成为通讯报道。这种以类似于报告文学的手法制作新闻作品的模式,使得南方一些新闻媒体一炮打响,他们在知识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这些新闻媒体并不甘心在他人的田地里“拾麦穗”,他们在取得商业成功之后,开始组建自己的记者团队,并且以软性新闻为报道线索,制作自己的新闻作品。这种通过扩大信息量,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与传统新闻媒体区隔的方式,迎合了一大批具有逆反心理的读者,因而逐渐地拥有了话语权。虽然在新闻制作方面磕磕碰碰,少数新闻媒体甚至多次面临停业整顿的危险,但是,这些新闻媒体始终坚持走市场化的道路,在潜移默化中把港台的一些新闻报道手法和价值观念介绍到中国内地,从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新闻报道风格。资本介入传媒产业

但历史的奇怪之处就在于,当中国进入多元化社会之后,新闻媒体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资本的影响。在市场竞争的环境里,一些新闻媒体不由自主地投靠投资者,从而形成了面向劳苦大众,但却与垄断集团眉来眼去的经营方式。他们借助于关注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吸引公众的注意,但将大量的新闻版面留给那些投资者的代言人。当某报纸准备刊登读者投诉来信的时候,某个投资者的广告订单,将原来的计划全盘打乱。新闻媒体就这样扮演“大众情人”的角色,可是却不自觉地经常溜进垄断投资者的沙龙里。

责怪这些新闻媒体是毫无价值的,在市场化的大潮下,新闻媒体可以坚守自己的立场,但必须首先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他们不能不对广告商投桃报李。只不过他们深深地知道,新闻媒体之所以能够扩大发行量,就在于他们必须时刻关注弱势群体,因为只有弱势群体,才会省吃俭用,订阅他们的报纸。所以,他们在向投资者献媚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比如,他们可以为一个当红的经济学家开辟专栏,反复讨论“仇富心理”;他们可以不着边际地把公众关注的“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学术问题”,从而鼓吹教育当局提高学费。他们就是这样在不同时期不同的阶段配合少数富裕起来的人们,进行舆论宣传。从表面上来看,他们是在进行“学术”的讨论,但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是在极力地迎合那些富裕起来的人们,从而争取更多的广告订单。

中国新闻媒体刚刚挣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又一头扎入投资者的怀抱,成为躺在资本市场上撒泼打滚的另类新闻媒体。极少数新闻媒体借助于资本市场,横扫千军如卷席,他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通过收购或者兼并的方式,不断地扩大市场的占有份额。

从表面上来看,中国的新闻媒体异常繁荣,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喧嚣的背后是万籁俱寂。从文艺明星的花边新闻,到成功人士的衣食住行,中国某些市场化的新闻媒体几乎成了富豪阶层的家庭刊物。少数新闻媒体甚至把自己的版面拱手让给那些附庸风雅的投资商,让他们把自己不着边际的大胆预测刊登在新闻媒体上,从而制造一个又一个新闻轰动效应,扩大新闻媒体的发行量。

所以,分析中国新闻改革30年,不能仅仅满足于新闻媒体数量上的变化,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发行量的增加,一些新闻媒体追求市场成功,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新闻媒体的成功;一些新闻媒体关注弱势群体,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帮助弱势群体。透过现象看本质,人们就会发现,中国的新闻媒体尚未成年。成就面前仍需清醒

从缺乏真正的新闻,到逐渐形成了新闻市场,中国新闻改革30年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回顾这段历史,特别是回顾中国新闻事业近十年的发展变化,我们不能不清醒地意识到,在新闻媒体滚雪球般不断增加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尽快培养一批具有独立人格、具备新闻职业素养的新闻从业人员。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新闻市场,而没有看到弱势群体被不断边缘化的危险,从而努力创造健康的新闻舆论环境,让弱势群体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那么,中国的新闻事业改革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篇5:中国新闻事业史教案

一、课程说明

(一)教材的选用

本课程以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作为主要教学参考用书。

(二)本课程的目的

中国新闻事业史是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规律。使学生吸取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丰富专业历史知识,以便更好地做好新闻工作。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54学时。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前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变化的情况。

3使学生着重学习杰出的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思想作风。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记取历史上新闻媒介的经验教训。5丰富专业历史知识。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重点讲述新闻媒介的经验教训,杰出的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思想作风。其中五四时期的新闻改革和延安《解放日报》整风改版是重点章节;而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和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的反复为本课程难点章节。

(五)本课程的知识范围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新中国文化史的组成部分,是新中国建立前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法规、管理等新闻事业演变的历史事实和经验教训的归纳和描述。新闻学专业的理论和业务等课程都会使用新闻史料来阐释相关的问题的。

二、课程内容

绪论(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明确学习这门课的意义,了解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历史是一门经验科学

对于这种说法,克罗奇有一个很经典的论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也就是说我们对一切历史的认识,都掺入我们当代人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不能毫无主观色彩的去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大多时候我们都会把历史和现当代的具体事实相联系。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也曾经说过:“历史是一门经验科学,讲述的是人类的经验及后人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认识,其中加进了许多因素,如社会形态、人等。”

二、新闻史是新闻事业演变的历史

从大的方面讲,新闻史属于文化史,同时又是通史的一部分;就内容而言,它包括四大媒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包括新闻教育、新闻法规等有关新闻的演变的历史。中国关于新闻史这门学科的研究建设始于19世纪后期,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显学。

关于新闻史研究的起点,新闻史学界公认的看法是我国从唐朝开元年间开始出现朝廷官报,从那时着为起始、至新中国成立(1949年),有1230能多年的历史,从主流媒体(即报纸)发展的情况看,可分为五个时期:

(一)从唐朝开元年间——19世纪20年代(古代报纸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有1100年的时间,期间出现过3中类型的古代报纸:朝廷官报、非法民报(也叫小报)、合法民报(京报),其中小报出现于北宋后期,盛行于南宋,直到明清;京报出现于明朝末期,盛行于清朝;官报则存在于自唐朝开元年间至清末所有的朝代,属于主流报纸。

(二)19世纪20年代——90年代初期(在华外报的发展和垄断时期)19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开始在南洋一带创办中文近代报刊,20年代初,外人办报开始从澳门、香港进入中国大陆,鸦片战争前外国人在中国沿海的一些城市创办了6种近代报纸和17种外文近代报纸;鸦片战争后,外报更加发展,出现了在华外报网,垄断了中国的报刊行业,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申报》、《新闻报》,使中国近代报纸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三)19世纪90年代中期——20世纪前10年(国人自办报刊的高潮期)

早在1874年,王韬就在香港创办了《循环日报》,但只有当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后,才形成了第一次国人自办报刊的高潮,戊戌变法后,革命派报刊风起云涌,改良派报刊也方兴未艾,而且两大报刊有大论战,形成了第二次国人自办报刊高潮,出现了许多报刊报人。

(四)1915年——1927年(黄金时期)

从1915年的《新青年》出版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报刊繁荣期,其表现主要有5个方面:

a.a.无产阶级报刊的出现。

b.b.国民党报刊的新变化和共产党报刊的新发展。

c.c.民营企业性大报的发展。

d.d.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和通讯社事业的发展。

e.e.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发展。

(五)1927年——1949年(国民党和共产党新闻事业对立格局形成与演变时期)

这个时期经历了三个阶段:

a.a.1927年4月——1937年7月两级新闻事业格局形成阶段。

b.b.1937年7月——1945年8月两级新闻事业格局暂时共处阶段。c.c.1945年9月——1949年10月两级新闻事业格局在大陆的最后较量阶段。

从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从事业的性质来看,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① ① 各种新闻媒体应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发展前进。

② ② 政治家办报使中国新闻媒体运作的主流。比如维新派、革命派、改良派、共产党、国民党办报等。

(2)从新闻业务来看,中国的报纸重视言论,尤其是重视政论。

从1874年的《循环日报》开始就有政论发表,发展到《申报》、《新闻报》、《大公报》等报纸都很重视政论,在以后的报纸上,经常会出现以政论来论证的情况出现。

(3)从管理体制上看,机关报成了中国新闻事业传媒的主体。

尤其是从党派报刊出现后,各党派都创办自己的机关报,用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或思想主张,而且这些机关报成了我国新闻传媒的主体。

(4)中国的传播事业有一个特殊的时期,即在华外报的发展和垄断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中国没有自己办的报纸,一些外国传教士、商人等在中国办的报纸影响都比较大,形成了外报对中国报业的垄断,其性质可以说具有侵略性,但是外报在中国的发展,同时也为自己报纸的诞生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为中国报纸的发展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同时也随着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不断进步的一个过程。

三、研究新闻事业史的目的、意义

1.首先,学习新闻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进而对新闻事业进行更深如的研究。

我们对新闻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的研究。对于新闻史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报刊史的研究为主,直到20世纪才出现了广播、电视、而关于报刊的研究中,对于报刊的产生、发展规律常有争议。

2.学习新闻史,我们可以借鉴前辈的办报经验和教训

比如,我国报纸有专门利用副刊进行宣传的经验。在五四时期,我国处在了著名的四大副刊,对当时社会有极大的影响。现在的报纸几乎也都设有副刊,如何办好副刊、利用副刊进行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宣传,还是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的。

失败的教训也有不少,我们也是应该“以史为鉴”的。

3.学习新闻史,可以让我们学习到许多著名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风。

4.学习新闻史可以丰富我们的专业历史知识。

四、对新闻史的研究和现状

对于新闻史,尤其是报刊史的研究,可以说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在各个时期表现的局面是不一样的,可以说对于新闻事业的研究有过繁荣期,也有过萎缩期。

各个时期的研究情况:

1907年 商务印书馆《上海闲话》之《上海报刊史》是第一个出现的新闻史研究资料。

1927年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报刊发展的历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本书主要是研究浙江、北京和武汉等地的报刊出版发行情况。

20世纪2、30年代 胡道静《上海日报》、《上海的期刊》、《上海新闻事业史的发展》出版。

40年代 中华新闻学院出版《新闻学集成》

1942年 章丹枫《近百年报刊发展及其趋势》

1955年 人大、复旦、中央党校合出《中国现代革命报刊史讲义》

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汇编》主要收集各种报刊的发刊词。

50年代还出版了《五四期刊介绍》(上、下各三册,共六册)、《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介绍》等书籍。

60、70年代由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文化大革命,文化事业处于停滞阶段,这个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研究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属于新闻史研究的停滞阶段。

80年代 中国的文化事业开始回复发展,出现一派繁荣局面。

1981年 方汉奇出版了《中国近代报刊史》一书

另外还有论文汇集的丛书《新闻研究资料》出版。

90年代,新闻史研究的著作空前发展。

五、学习新闻史应注意的问题:

(1)要能够多方面搜集资料,辨别真伪。有的资料可能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或者其他主观等方面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不真实的情况,或者欠缺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要能够分析资料的真伪,这是我们考察历史的重要方面。

(2)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学习新闻史。我们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二要能够在实际的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在学习新闻史时,我们还要处理好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关系。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同等重要的,在对新闻史的学习中,我们要把握主线,突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

我们要明确新闻史的主线是:从政论报刊道政党的新闻业;重点主要有:政论时代的报刊活动;黄金时期的新闻事业发展,两极对立时期共产党的新闻活动;其它的主要包括古代的报刊活动,在华外报的情况,两极对立时期的报纸和私营企业性大报的情况等。

复习思考题:

学习中国新闻史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事业(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这章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报纸的产生发展及其性质,正确认识早期的报纸。

第一节 新闻传播从口头到文字

一、古代新闻传播溯源

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使用过的经过加工的海蚶壳,和青海民和县阳山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制喇叭筒,都是远古民进行社交和传播活动的物证。

到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处土横议,战火频仍。统治者们需要发布政令,通报政情军情,诸子百家游说四方,宣扬自己的学说和政治主张,这时传播活动更为频繁。

在《墨子》、《吕氏春秋》、《左传》中都有早期传播活动的记载,新闻传播的政情、军情等方面情报都是最新的信息。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所记的“大叔完聚,缮用兵,将袭郑。??公闻其期”等,这些可以算做早期的广义的新闻传播。

二、早期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

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口头传播。(举例说明)

2、绘画传播。譬如,有人在河中捕到了鱼,便在河岸的沙滩上画下那种鱼的图画,以昭示后来人在此捕鱼。

3、烽烟和旗鼓。主要用于传递军事号令。烽烟用于示警,旗鼓用于指挥进退。有诗云“战火连三处,烽烟照五京”便指于此。

4、木铎。《术·胤征》“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其中的“铎”,据贾疏云:“皆以金为之,以木为舌,则曰木铎,以金为之则曰金铎”。据说三代周秦时期,有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在各地采风。木铎成为早期新闻事业的象征。以上传播活动和文字无关,有了文字以后,古代的传播活动渠道、手段都更为多样化了。

时效性较强、影响较大的文字传播载体,主要是竹、帛和露布。

竹子劈成片称为简,简以绳相穿,称为策。简上面可以用笔书字,传之四方。帛即绢绸。古时只有达官贵人和宫廷才用得起

露布是一种在帛制的旗子上,书写文字,通报四方的传播媒体。大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古时战场上士兵快马加鞭,高举露布,一路传递捷报,可以说是古代报纸产生以前,实效性、公开性最强的传播媒介了。

除了这些传播媒体外,我国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不少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从事关于传播功能、传播效果、传播技巧、传播心理、传播道德乃至于受众需求等方面的分析论述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是传播学的真正发祥地。

第二节 第二节 唐代新闻传播媒介的演进

一、唐代的进奏院和进奏院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先有新闻事业的国家。中国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有了报纸的萌芽;中古时期,有了报纸的雏形。所以,关于中国报纸的起源,不少中外新闻史学者都作过研究,曾提出过以下几种说法

1、周朝说。提出这一观点的有:

日本学者 后藤武男 著有《新闻纸研究》

杉村广太郎 著有《新闻概论》

美国学者 白瑞华 曾参与主编《申报周报》

2、汉朝说。持这一观点的有日本学者楚人冠,英国学者安东尼斯密斯和中国新闻史学者戈公振。

戈公振提出来的主要论据是:

①汉朝已经出现过传递新闻的活动;②汉朝已经有“邸”,而“邸”在唐宋以后各朝,都是发行官报的机构。但这些论据都不足以证明汉朝已经有了报纸。据有些学者证明汉朝的“邸”,都与后来的“邸报”无关。现存的汉朝文献资料中,也看不到“邸报”字样。

3、目前为新闻界所承认较可靠的说法是: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朝。证明唐代开始有报纸的物证是两份唐代的进奏院状。现在这两份进奏院状分别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研究这两份进奏院状,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古代雏形报纸的一些特征:它以传报来自朝廷方面的消息为主,由地方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它具有官报的性质,但还不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它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正式官报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第三节 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一、邸报的出现和宋代邸报的有关制度

研究宋代报纸的发展要注意此时“邸报”、“进奏院”的含义已与唐代有了较大的区别。

(一)宋朝出现了在封建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发行的官报称邸报。负责发行官报的机构是进奏院。负责采集信息和传报工作的是进奏官。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以后,发报制度逐渐正规、统一起来。

(二)宋代邸报具有更多的报纸特征和封建官报的色彩。

(三)宋代的封建统治者开始注意对邸报的管理。

二、民间小报的诞生与发展

(一)宋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民间报纸。

据现有资料研究,小报的特征有:

(二)统治者对小报的限禁

第四节一、一、的新闻传播活动

元代存世较短,体制不完备,没有建立由中枢部门统一发布官报的制度。二、二、代的邸报抄传制度

研究明代报史要注意和唐、宋、元的报史联系起来,使用比较的方法,注意明代邸报、民间办报与前代的连续性。研究本朝代出现的新特点。

(一)明代邸报的发布和抄传活动主要通过三个环节:通政司、六科、提塘。

(二)明代邸报的特点

三、民间报房和抄报行的诞生与发展

通过引文来为明代已有民办新闻事业和民间报房这一点,提供了确凿的证明。

研究民办报房的几个特点。

现存明代邸报的抄本和抄件中主要有《万历邸钞》、《天变邸钞》。唯一的原件是《急选报》

四、四、农民的新闻传播活动

明代农民起义使用的传播工具有竹筹、揭贴、旗报和牌报等。他们用这些工具传播军情、捷报,鼓吹起义,扩大农民军的影响,瓦解敌人士气。

五、五、清代的报房京报一、一、代的官方新闻传播制度

清代封建官报的发布方式、发行渠道,和明代的十分接近,即经由通政使司、六科、提塘等三个环节,但也与明代有所不同。

有关清代官报的情况可归纳如下几点

除发行邸报外,清代的提塘官们还曾经发行过一种小报,又称小抄。所刊载的主要是提塘官们和提塘报房的刷写报文者们自行采录的消息。目的在为有关省份的官员们提供更多的朝廷信息。第四节 元明两代的新闻事业

二、北京的民间报房与京报

乾隆中叶以后,一部分人分化出来,以民间身份私设报房,专以编发报纸为职业。

报纸在形式上的明显变化。

三、地方新闻事业与辕门抄

清代各省会和较大的地方州府也出现了专门从事办报活动的人,以获微薄之利。起初是省塘自设报房,翻印京报,定价出售。后来有些以私人名义开办的报房在民间兴起,有专门的,也有以此为副业的。

复习思考题:

1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报纸是什么?

2中国古代报刊有几大类,主要内容及性质如何?

第二章 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历史及其报纸的性质、内容的介绍,使学生从历史教训中懂得国富民强的道理,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外国人办报的宣传方式,为我所用。

第一节近代报刊在华南沿海的出现

一、外人来华办报的历史背景

鸦片战争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阶段,经济上占主要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是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此时的官办邸报,民间报房的京报,没有新发展,流于程式化,长期处于主要抄传谕旨,奏折等官文书的状况。内容、形式僵化。

二、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在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区的出现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禁传教,英国传教士因无法在中国公开活动,便转往东南亚一些华人聚居地区开展工作,以期起到渗透和过渡作用

第一个到中国的基督教传教士,是英国伦敦会的马礼逊。伦敦会成立于1795年,是英国一个海外传教组织。马礼逊(1782-1834)祖籍苏格兰,父母双双信

教,自幼受到薰陶,15岁时信奉基督教。1803年入神学院学习,随即成为伦敦布道会的教徒,并于1804年上书该布道会请求派他去“困难最多”的中国传教。

1913年,伦敦会又派传教士米怜(1785-1822)来华协助马礼逊工作。1815年,米怜带中国刻字工人梁发等到达英国殖民地马六甲,建礼拜堂,办学院,设立印刷所,出版了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一些宗教书籍及英文期刊。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刊物。它创刊于1815年8月5日。主要编辑、撰稿人为米怜、中国人梁发及英人麦都思、马礼逊等。

此外,麦都思于1823年在巴达维亚创办中文月刊《特选撮要每月纪传》。传教士纪德于1827年在马六甲创中文月刊《天下新闻》,都继承《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办报模式。

三、近代报刊在澳门的出版

澳门始有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16世纪,葡萄牙人殖民澳门。1822年,葡人巴波沙少校创办了葡文周报《蜜蜂华报》,由一些天主教教士编辑。这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该报鼓吹立宪,抨击贵族保守派。最终成为政治派别斗争的牺牲品。

除《蜜蜂华报》外,居统治地位的葡人立宪派还先后出版了《澳门钞报》、《帝国澳门人》、《澳门政府公报》等报纸,为葡人政治、经济活动服务。葡文报纸的出版带动了中国大地其他地区近代报纸的发展。

四、近代报刊在广州的出版

英美人为迅速打开中国市场,窥察中国社会情况,1827年,美商伍德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纪录报》,不久转归英国鸦片商马地臣所有。此外,《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中国丛报》、《广州周报》等英文报刊先后创办。这些都是商业报纸,以刊载商情为主,对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历史、文化习俗等叙述详细。重视新闻和言论,印刷出版业务仿效西方本土报刊,较为先进。嘲笑中国贫穷落后,公开鼓吹和煽动西方列强武力侵华。

五、鸦片战争前外人在华办报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近代报业在香港的兴起

一、英文商业报纸纷起一时

鸦片战争后,香港割让于英国,英文报刊迅速发展。香港第一份近代英文报刊是《香港公报》,主编为英军翻译马儒翰(马礼逊之长子),1841年在澳门出

版,不久迁香港,获香港军方支持。该报最初并非商业性质,但次年即并入香港的商业报纸。

(一)《中国之友》1842年3月17日在澳门创刊,同年24日出第2期时迁香港。创办人为英商奥斯威尔德。1843年产权出售与卡尔,至1850年,台仁特取得该报产权,并任报纸发行人主编。报纸论调开始大变。

(二)《香港纪录报》:前身为《广州纪录报》,1839年迁澳,1843年迁港,改本名,为怡和洋行所办,至1849年转为英商史屈泉所有。产权几度变化,1863年停刊。

(三)《德臣报》,汉译为《德臣西报》、《中国邮报》。1845年2月创刊于香港,为香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创办人和主笔为英出版商肖锐德。

(四)《孖剌报》:1857年创,由美商茹达和英商莫罗创办。次年完全为莫罗所有。为外国人在华的第一张日报。

这期间新出版的报刊中,1863年创的英文《晚邮报和香港航运报》,是中国境内最早的晚报。1877年创的《香港天主教纪录报》,是天主教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报刊。1881年创的《士蔑西报》,与《德臣报》、《孖剌报》并称香港英文三大报。

二、中文商业报纸相继出版

鸦片战争后,香港最早出现中文商业报纸。由于香港的资本主义经济相对发达,这些报纸的商业化程度较高,其办报模式、经验,对后来的内地的中文商业报纸影响较大。

香港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出现于1853年,即由英华书院和马礼逊教育会共同出版的《遐迩贯珍》月刊。

1861年7月,《德臣报》发行中文《香港新闻》,刊登行情、船期和新闻,后停刊。1871年3月,开辟中文版《中外新闻七日报》,每周六出,标榜不牟利、广见闻。刊登新闻、评论等。1872年4月,停刊,改出《香港华字日报》。先后为周3刊、日刊,出至1941年才停刊。

第三节近代报业在上海的崛起

一、背景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西方列强的租界和通商口岸。人口激增,商业贸易逐渐繁荣,成为中外贸易的枢纽和全国商业中心。外国人在租界里出版了大量报刊,使上海成为中国近代报业的中心。

外国人在上海办得最多的、最早的是直接为他们的经济活动服务的外文商业报纸,其中主要是英文报。

二、《字林西报》与其他外文报刊的发展

《字林西报》,是上海最早的一家英文报纸,前身为《北华捷报》1856年出版的附张《每日航运和商业新闻》。《字林西报》,从1864年独立出版,至1951年停刊,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侵华史”。

同时期,上海出版的其他外文报刊有《上海每日时报》、《上海晚差报》、《文汇报》等各种英文、法文、日文、葡文的日报、晚报。这些报纸都显现出强烈的半殖民地色彩。

三、《申报》等中文商业报纸的重要发展

1861年11月,《北华捷报》创办了上海第一份中文报纸《上海新报》,首任主编是传教士伍德。版式创新,白报纸两面印刷,每期直栏、四版。主要刊登行情、船期和广告。传递商情迅速,最先刊登电讯稿。选录各地报刊新闻。不重视言论。

《申报》的主要特点是:

1、在经营管理方面,⑴尽量降低成本,使用中国土产连史纸印报,售价低廉;

⑵努力搞好发行,设代销点、上门送报、沿街叫卖,买报人可先取报,月底缴款,剩余报纸退回;

⑶大力招登广告,对华人实行优惠价,付给外埠代招广告者回扣;

⑷经营其他文化事业。

2、在编采业务方面,⑴报名中国化。取名为“申”。经营和编撰工作由中国人担任,书册式装订,文章风格适合中国传统文人口味。

⑵重视新闻,为吸引读者,大量刊登猎奇性、趣味性的社会新闻。

⑶重视言论,每天头版均有一篇言论,政治倾向保守。

四、宗教报刊的发展与《万国公报》

19世纪50年代起,教会中文报刊在上海首先发展起来。1857年,英国伦敦会创办了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六合丛谈》,仅出版一年多,便告停刊。1868年《中国教会新报》创刊,1874年9月5日改版,更名为《万国公报》。该报宗教内容较少,主要刊载中外新闻,西学知识,商业信息。增设论说。读者对象为官员、士大夫、商人等。1883年8月,因主编林乐知忙于他务而停刊。1889年2月,由广学会复刊,半月刊,仍由林乐知任主编。

复习思考题:

1外国人在中国主要创办了哪些报刊?性质如何?

2《申报》、《新闻报》在业务改革方面有什么贡献?

第三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办报活动(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这章学习,了解资产阶级改良派办报活动及特点,学习王韬、梁启超等人的政论风格。

第一节

一、国人与近代报刊的背景与概况

中国人最早与近代报刊接触的,是梁发、蔡高等广州的雕版印刷工匠,在前文已提到。

70年代初,主要由洋务派官员、商人和要求改革的知识分子办的报纸,在汉口、香港、广州、上海等地诞生。此时,严重的民族矛盾和社会危机日渐暴露,这些报纸受到强大的封建统治和外国势力的双重压制,表现出明显的反对侵略,追求进步的倾向。

二、林则徐、魏源、洪仁轩与近代报刊

林则徐是最早注意到外报的清廷官员。1839年3月,到广州禁烟时,组织翻译外报材料,译报主要来自《广州周报》和《广州记录报》,主要内容是外人对中国禁烟的评论。

继续和发扬林则徐译报思想的是魏源,他依据林则徐的部分材料和他自己的一些文献编著成著名的《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

中国人中最早提议创办近代报刊的是太平天国的洪仁轩。洪仁轩(1822-1864),字谦益,号吉甫,广东花县官禄土布村人,洪秀全的族弟,在其治国纲领《资政新篇》中曾提出,开设新闻馆,并论述过新闻馆有反映民情、传播商业信息和时事等作用。

三、《循环日报》与香港早期国人报刊

进入19世纪70年代后,香港的一些熟悉报刊出版事业,又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的中国人,受内地洋务运动的鼓舞,开始投资于出版印刷业,创办或盘进了一批中文报刊。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循环日报》。第一节 第一批国人近代报刊的出现

进入19世纪70年代后,香港的一些熟悉报刊出版事业,又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的中国人,受内地洋务运动的鼓舞,开始投资于出版印刷业,创办或盘进了一批中文报刊。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循环日报》。

(一)王韬介绍。

(二)关于《循环日报》。宗旨,可概括为“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即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文化,振兴中华,抵御外患,进行爱国主义的变法自强宣传。

(二)三、第一批国人近代报刊的特点

第二节 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一、概况:

19世纪90年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变法维新运动达到了高潮。与此同时,也掀起了一次办报高潮,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一百一二十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以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及与它有联系的社会力量创办的报刊,数量最多,影响最大。

二、康有为与强学会的三个报刊

1894年,中日甲午战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愈演愈烈。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挺身而出。举行了“公车上书”,提出变法维新的主张,又创办报刊、组织团体,积极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开展。

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怡,字广夏,号长素,广东南海人。维新思想家,著名报刊政治家。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幼读经史,少有大志,青年时即接触到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曾在香港和上海大量收集和研读西学术籍与报刊。

1895年8月15日,康、梁等人主办《万国公报》在京创刊,双日刊,版式与《京报》相似。内容主要为与变法有关的西方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1895年,11月中旬,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具有政党性质的政治团体——强学会,并将《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机关报于1895年12月16日出版,该刊新闻只占二三页,大部分篇幅是“译印西国格致有用诸书”,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格致理论》、《英国幅员考》、《各国驻华报馆考》、《地球奇妙论》等,每篇末加编者的“附论”。

该刊自撰论说,仅见《中西纪年比较表》和《论垦荒广种屯田为农务之本》二文,1896年1月20日,强学会遭清政府查禁,《中外纪闻》被迫停刊。从创刊到停刊,只存在了一个月零五天。

1896年1月12日,上海强学会机关报《强学报》在上海创刊,由康弟子徐勤、何树龄主编。5日一出,铅字排印,竹纸印刷,装订成册,页数不等。其政治色彩比《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更为鲜明。影响也比前二者大,公开强调变法维新的必要性,明确提出维新派的一些政治主张。1896年1月25日,被张之洞下令停刊,只存在14天,出版3期。

三、梁启起与《时务报》

随着维新运动的继续发展,康有为、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人于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时务报》,经费来自上海强学会的余款和黄遵宪的捐助。注康年任总理,负责馆务及对外,梁启超任总主笔,负责文字编撰。社址在上海英租界四马路。

梁启超(1873-1929),以全部精力投入《时务报》的编撰工作。字卓如,又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曾用笔名饮冰、哀时客、中国少年、中国之新民等40多个,是晚清最杰出的报刊政论家,资产阶级启蒙宣传家。从小熟读经史,8岁“学为文”,9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人。

四、维新派的其他主要报刊

《知新报》1897年2月22日创刊,铅印,书册式。初为5日刊,不久改旬刊,后改半月刊。由康有为之弟康广仁主编,维新派人士为其撰稿。出版至1901年停刊,是戊戌变法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纸。

第三节 维新运动时期报刊在业务上的改进

一、重视政论的作用

维新派对维新变法主张的阐述和宣传,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揭露和抨击,主要都是通过政论的方式铺陈展开的。维新派的一大批骨干人物都是撰写政论的大手笔,他们创造出“报章文体”,又称“时务文体”。其特点一是,针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感而发;二是强调具有较为自由而通俗的形式,倡导浅显易懂,灵活自由的文风。

二、寓评论于新闻报道之中

戊戌时期的报纸与期刊尚未有严格的分野。新闻报道也未能成为报纸主角。报纸多利用新闻报道来发表政见。

三、改进编辑工作

四、注意新闻采访工作

复习思考题:

1王韬对新闻事业有何贡献?

2《湘学报》、《湘报》、《国闻报》、《知新报》何时、何地,何人主编?在维新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3梁启超在戊戌维新前后办过哪些报刊,有何影响?对新闻事业有何贡献?

第四章 旧民主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这一时期的办报活动的特点,吸取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的经验和教训,学习资产阶级诞生时期报人的英雄行为和自我牺牲精神。

辛亥革命是民主革命史上一个光荣的里程碑,资产阶级革命派深知舆论重要,“将图国民之事业,不可不造国民之舆论”,他们十分重视办报活动,出现了一批宣传家和报人。

第一节 旧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宣传话动

一、利用小册子宣传

资产阶级革命派早期利用王秀楚《扬州十日记》、朱子素《嘉定屠城纪略》等小册子进行反满宣传。

二、香港的办报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香港创办了同盟会的第一个机关报《中国日报》(1900.1.25-1913)。还办了《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唯一趣味有所谓》。

三、国内外宣传活跃

国内有: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日报》和《苏报》、林獬办的《中国白话报》、蔡元培办的《警钟日报》、陈仲甫办的《安徽俗话报》等等。

国外有:檀香山《隆记报》、新加坡《图南日报》、《仰光新报》、旧金山《大同时报》,留日学生还办了《开智录》、《译书汇编》、《国民报》以及各省同乡会办的《江苏》、《浙江潮》等报刊。

四、“苏报案”及具有英雄行为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资产阶级宣传家邹容和陈天华。

第二节 旧民主革命高涨时期的报刊

一、《民报》

1905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办了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它共出二十六期,1910年停刊。《民报》宣传三民主义;热情介绍支持外国民族解放斗争;介绍西方进步文化和各种新思潮,值得注意的是它已对马克思和社会主义作了介绍。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在报刊上展开的一场论战

这场论战的主要阵地是《民报》和《新民丛报》。论战集中在四个问题上,即:

(一)要不要推翻清朝政府——关于民族革命的论战。

(二)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关于民主革命的论战。

(三)要不要改变土地所有制——关于民生主义的论战。

(四)要不要进行革命—一关于革命是否会引起瓜分和内乱的论战。

论战从1905年到1907年进行了两年之久,最后以改良派失败而告终,并为辛亥革命作了很好的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

三、国内办的几个报刊及其特点

(一)主要报刊:

上海有:《国民日报》、《警钟日报》、《中国女报》、《神州日报》,竖三民报:即《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横三民:即《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

武汉有:《商务报》、《大江报》等。

广州有:《人权报》、《平民报》等。

京津和各省市还有一些报纸。

(二)办报特点

这时期报刊活动和民族民主革命竞争结合的非常紧密、报刊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报刊文字浅显通俗,读者对象扩大。

新闻业务有改进,出现了针对性强,短小精悍的时事短评;新闻写作广泛运用夹叙夹议,报纸栏目增多,重要消息发号外。

第三节 辛亥革命后新闻事业从发展到幻灭

一、临时政府成立后新闻事业大发展

武昌起义半年后统计,全国报纸由十年前的一百多种,陡增近五百种,其中

1912多数集中在京、津、二十家,其中以

年 月向北京民政部进行登记的报纸,就多达九十余种。新创办的报纸沪、广州、武汉等地。

通讯社在1912年至1918年间,有了较大发展,新创立的通讯社不下邵飘萍主办的东京通讯社、新闻编译社影响最大。

二、北洋军阀对报纸出版的摧残

袁世凯指使特务暗杀了宋教仁,又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在这 种封建淫威下,国民党系统的报纸迅速地垮了下来。1915年秋后,袁世凯又因帝制问题封了一批改良派

的报纸。这时北京报纸所剩无几。

袁世凯垮台后,相继执政的各派军阀宣布袁世凯关于报纸法令一律有效,并实行新闻

邮电检查,颁布了《报纸法》。从此报纸被封,记者遭迫害的事接踵而至。

第四节 民初的新闻记者和新闻学研究活动

这时期有名的记者有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刘少少等人,这些人各有所长,各有成就。

这时期新闻研究活动也开展起来了。1918年10月14日北大成立“新闻学研究会,翻译了日本松本君平的《新闻学》,美国休曼的《实用新闻学》。邵力子、徐宝璜出国学新闻。北大增设新闻学课程,请回国的徐宝璜主讲。

复习思考题:

1《中国日报》、《民报》的创办及其宣传情况如何?

2于右任办过几个报刊?其性质怎样?

3《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4简述“苏报案”。

5民国初年有哪几个著名记者,各有什么贡献?

第五章 五四运动时期的新闻事业(8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这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五四时期报刊的特点,学习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办报作风,继承无产阶级早期办报的好传统。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新机

一、国民党的报纸复苏

首先是孙中山组织的中华革命党的报纸开始出现,1915年10月10日在上海出版了《中华新报》,由张季鸾主持笔政;1916年中华革命党人叶楚伧、邵仲辉创办了《民国日报》,之后在北京还先后出版了国民党各派的报纸《甲寅日刊》、《中华新报》、《东大陆民报》、《晨钟报》等。这些报纸反对帝制,相信共和,主张中国走民主的道路,这就从新闻宣传中打开了军阀控制报界的缺口。

二、邵飘萍自办新闻编译社

1916年邵飘萍一面担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一面创办“新闻编译社”,既采编本国新闻,也选择外电,向北京各报发稿。他有振兴中国人民新闻事业的雄心,想发展独立自主的新闻事业,这是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反抗,也是一种民主要求。

三、陈独秀的思想转变和《青年杂志》问世

陈独秀“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到日本,1915年回国,9月15日在上海创办了大型刊物《青年杂志》。后来他应蔡元培之聘担任北大文科学长,依托北大文科,以该刊物为阵地,使新思想新文化得到了发展。

第二节 《新青年》和《每周评论》

一、《新青年》

宗旨:第一卷《青年杂志》其宗旨:“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天职,批评时改,非其旨也”。第二卷改名《新青年》接受读者批评,开始批评时政。

作用:在批孔反复辟中宣传科学民主;在反顽固势力中提倡新文学运动;把宣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反帝反封建相结合。

影响: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运动;造就了一批人才;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品。

二、《每周评论》及新青年团体的分裂

(一)《每周评论》是《新青年》的姊妹刊物,二者相互补充,各有特点,他们协同作战共同扫除新文化运动的障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辟广阔阵地。

(二)新青年团体的主要成员及其分裂

陈独秀,他走过康党——乱党——共产党的道路。

李大钊,由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向共产主义者,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支持创办了《少年中国》、《政治生活》等多种进步刊物,写下了近百万字的出色政论文章。

胡适:首先倡导文学改革,后来向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献媚,猛烈地向无产阶级进攻。

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对新文化运动也各有贡献。

第三节 几种主要民主主义报刊

一、《国民》和《新潮》

1919年北京大学学生主办了《国民》月刊和《新潮》月刊,前者是侧重政治的综合杂志,后者是以研究文艺学术问题为主,这两个刊物都受到李大钊和鲁迅的支持,在反封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们的出版改变了思想文化战线的形势。

二、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的办报活动

(一)毛泽东与《湘江评论》。

(二)周恩来与《觉悟》、《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三)恽代英与《武汉星期评论》。

第四节 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

一、《新青年》改组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开辟了介绍马列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经验的园地,进行了反对伪社会主义的论战。

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

为了建党需要而创办,宣传建党知识,探讨中国革命的纲领,与《新青年》配合,进行反对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三、工人报刊的出现

《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其共同特点是应工人需要,由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小型、周刊;通俗,有工人特点;出版时间短,这些刊物主流是好的,也各有缺点。

第五节 新闻工作的重大改革

一、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普遍推广运用。

二、无产阶级新型报刊的诞生及副刊的革新。

三、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开端。

四、向国外派驻记者及瞿秋白的苏俄采访。

复习思考题:

1《新青年》的沿革、作用及影响。

2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在五四时期新闻工作中各自的贡献和作用有哪些? 3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五四时期办过哪些报刊?有何影响?

4五四时期新闻工作有哪些重大改革?

5《申报》、《新闻报》如何向现代化企业报迈进?

第六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复杂情况,明确党的报刊在革命斗争中的特点和作

用。

第一节 政治形势与新闻界概况

一、国共统一战线建立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国共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国出现了革命高涨局面。我党的报刊,中共党员帮助国民党左派创办的报刊获得大发展,并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统一战线破裂,大量的革命报刊停刊或转入地下。

二、新闻界概况——三种报刊

(一)党的报刊和党领导的报刊

党的报刊:《向导》、《前锋》、《新青年》。

(海《民国日

(团的报刊:《先驱》、《中国青年》。

工人的报刊:《劳动周报》、《工人周刊》等。

二)国民党左派的报刊及进步文化人士主办的刊物:《政治周报》、上报》、《汉口民国日报》、《语丝》、《莽原》等。 三)帝国主义、军阀政客、国民党右派及胡适所办报刊。

第二节 建党初期的革命报刊

一、党的报刊的创办及党报思想初步形成

(一)《向导》的创办及其特点

创办情况、宣传内容及主编蔡和森的情况。

宣传特点:紧密联系斗争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与读者息息相通。

(二)瞿秋白与《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

这两个刊物是党中央出版的机关刊物,由瞿秋白主编。这两个刊物在党的理论宣传上起了很大作用。

(三)党报思想初步形成

强调党报要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有力武器,党报是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必须无条件服从党的领导;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

篇6:《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

(一)1、“京报”—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京报”发展到完备形式,即可以用《京报》来指称。始于乾隆年代,清中叶以后日趋盛行。

名称开始固定,性质仍属于官场的情报资料,其内容仍是些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与前不同的只是有原来分散的雇人抄报,改为统一由民营作坊印刷。

这时,《京报》的性质已经出现变化,a)它继续邸报的余绪,在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发行,含有内部参考资料性质 b)它公开销售于民间,只要付钱便可订阅,具有大众传播工具的商品特征。它已不属于政府公报性质。但还不能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因为它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没有记者、编辑,只许照章抄录宫门抄、谕旨和奏章,不准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安排版面。

总之,《京报》与以前的同类在体相比,虽有很大不同,但仍没质

2、《东西洋考》创办的目的和宣传的特点---

(一)办报目的--为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二)宣传的特点--虽是宗教性报刊,但已没有解释教义的专文,宗教内容已退居次要地位。

A、言论:不再阐述教义,而是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B、科学文化知识:除介绍西方的情况外,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

C、新闻信息传播: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译自外报,少数录自穗澳的地方新闻,后期也录有些“京报”的材料。该刊所载《新闻纸略论》一文,为中文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它还比较重视贸易活动,后期曾多次看懂中外进出靠贸易的物价表。

D、编辑业务:文字通俗,文章简短,又作连载,每期有目录,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

E、宣传策略:与《察世俗》相同,处处附会儒学,封面印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主编署名“爱汉者”。

3、香港报业的发展与商业报刊的崛起---a、鸦片战争后中国报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就是商业性报刊崛起并迅速成为报业发展的主流。

香港最早出现的4家商业性报纸为《中国之友》《香港记录报》《德臣报》《孖刺报》。1860年前,香港的商业性报纸由《德臣报》《香港记录报》《中国之友》三足鼎立。1860年后,形成《孖刺报》与《德臣报》两家对峙的格局。b、香港的中文商业性报纸,最早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育出来。c、商业性报纸的涌现,推动了新闻时效观念的提高,原来的中文报刊均为月刊、周刊,而中文商业报纸则多为周三刊和日报。通讯手段和采编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印刷条件日趋先进。为争取快速出版,它已报刊已经摆脱了以往的书本形式,形成近代报纸散页出版物的模式。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使报纸充分体现新闻纸的特性,一些消闲性的志怪传奇之作被日益排除在新闻之外。

4、上海为中心的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在华外报的发展。

上海是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基地,并在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发展成外国人在华办报的中心。报业上的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上海作为中外贸易集散地地位上升的反映。它的发展也是以商业性报纸为发展主流,以1872年《申报》的创报为标志,开创了中国报业以商业性报刊为主流的历史新纪元。《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上海新报》《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形成“申、新、沪”三报鼎立19c60-70‟s上海又出现了好多家英文报刊但同时因竞争十分激烈而不断有报纸被兼并。上海最早创办中文报刊的仍然是外国传教士。《六合丛谈》《万国公报》

5、《申报》改革---经营上采取销售的营销策略。报纸业务上,a、重视报纸言论。B、重视新闻真实性。C、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经营其他出版事业,利用其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优势,发行文艺期刊、画报、丛书。

6、在华外报迅速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政治倾向:绝大多数为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的总目标服务的。在华外报的迅速发展并占据中国报坛的垄断地位,是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文化侵略行为。但西方国家在18世纪以后科技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自我封闭的结果是自己越来越落后。

《察世俗》等外国人所办的中文报纸的出版,把自然科学知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现状、西方富强之道、向中国读者做了通俗化的介绍,或以显示西方文化优越,或作为手段引中国人入教,但毕竟通过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固有文化提高,使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在中国逐渐深入人心,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2、就近代报刊自身而言,它的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近代报刊与封建邸报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独立的采写编撰权,记者和编辑可以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体现了民主主义的理念。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可自由进行采访编辑出版,并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从而使西方的新闻采访和编辑业务、新闻事业的管理方法和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陆续为中国人所掌握,培养出一批中国的新闻工作者,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捷径。报刊的石印和铅印技术也随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我国,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创造有利条件

7、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

一、国人办报呼声的出现

1、林则徐、魏源;

2、洪仁轩;

3、王韬、郑观应。

二、第一批国人自办的报纸

《沙架免度新录》《昭文新报》《汇报》《述报》ect。

三、王韬与《循环日报》---

1、王韬,江苏苏州人,在传教士麦都思办的“墨海书馆”做编校,因涉及太平天国被清政府通缉逃往香港,受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赏识。协助戚翻译中国典籍并主编《近事编录》。后与友人集资组成中华印务总局,创办《循环日报》著有《弢园文录外编》等。

2、《循环日报》

8、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自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国人办报活动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实务报》后,各地爱国人士自办的报刊纷纷出现,打破外报在中国新闻舆论界的垄断地位,使中国人的报刊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因此,维新变法运动阶段的国人办报活动被称为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其特点:

1、报刊数量大。

2、办报地区广。

3、报刊品种多。

其主流,则是宣传变法维新的政论性报刊—维新派报纸有《实务报》《知新报》《湘学新报》《湘报》《国闻报》ect。

1、办报人员:政治家参与办报,报刊主编往往是当地维新运动领导人,都奉康有为为领袖,形成由康指挥的宣传队伍。2办报方式:总体思想“开民智

9、《国闻报》在维新派报刊中独树一帜,其特点为:

一、“以通外情为要务”

二、“消息确而速,又极多极祥”,且颇具地方特色。

三、创造了同封建顽固派斗争的特殊策略。

10、中国历史上新闻立法活动的第一次有益尝试,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等仁人志士不仅继王韬等资改良主义思想家后,再次公开提出废止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法律制度,建立以言论自由为本的近代新闻法律制度的要求,还一度付诸实践。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页。第一步:也是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最为关键的一步,即,冲破“言禁”“报禁”的藩篱,争取言论出版的自由权利。“公车上书”《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会被封禁,但改建为官报局。创办《官书局报》《官书局汇报》,这是清政府公开发行新式官报之始,也是清末新闻法制建设起步的标志。

在中国新闻事业史出现第一个办报高潮的情势下,清政府在经济上推出扶助报业发展的举措,即

a、减低报纸的邮寄费用。B、对书记报纸实行免税。

C、新闻法(报律)的制定也第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新闻立法工作开始起步。

总之,在“百日维新”期间,中国近代新闻法制的建设,以皇帝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为主要方式,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虽为时过短,且最后以流产而告终,但仍不失为一次极为有益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

(二)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开宣告开放“报禁”的法令的精神---1898年6月至9月的“百日维新”开始后,光绪帝多次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正式承认官报、民报均具有合法的地位,“报禁言禁”的藩篱被冲倒,官绅士民破天荒第一次得到了办报的自由权利。7月26日,光绪帝就孙家鼐奏遵议上海《实务报》改为官报以这发布上谕。该上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宣告开放“报禁”的法令。它的基本精神有

1、开办中央政府机关报;

2、公开承认各地出版的报馆的合法地位i,并准许报刊“据实昌言”

3、需要说明的是,该上谕,表面上是光绪应孙家鼐之请,实际上孙的本意是为了通过全面开放“报禁”这一举措来抑制《实务官报》地位的上升。

12、新闻官司之《苏报》案---因为发生在上海租界内,由于租界当局的两面政策而使清廷未能完全得逞。1903年,上海《苏报》的专项革命立场及《苏报》案的发生,不仅扩大了《苏报》等革命报刊在社会上的影响,而且还促进了革命报刊在国内的大发展。

《苏报》1896年6月26日在上海创刊,创刊人是胡璋,以其日本妻子生驹悦的名义在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注册,打着日商招牌出版发行,内容都是市井琐事和作奸犯科的社会新闻,文字水平低劣,曾因刊登黄色新闻和敲诈勒索之事被人控告,弄得声名狼藉,难以为继。

1899年将该报卖给陈范。陈范曾任知县一处理教案未合朝廷意而被革职,后移居上海“愤官场之腐败,思以清议救天下”,思想上倾向于保皇立宪。后因受到蔡元培所创的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中的革命青年而受到革命影响,该报开始由转向革命到同情、支持、投身革命。于是,《苏报》实际上成了爱国学社的言论机关。

1903年5月正式聘章士钊文《苏报》主笔,明确提出“第一排满,第二排康”的办报方针,发表章太炎为邹容的《革命军》撰写的序言和章士钊的《读革命军》两篇评介文章ect。

该报的激进宣传引起清廷的恼怒和嫉恨。所以勾结上海租界查封《苏报》打伤报馆和爱国学社社员。章太炎等被捕,邹容自动投案,《苏报》被查封。清廷向租界当局交涉,不惜以出卖沪宁铁路筑路权为交换条件,要求将章太炎、邹容交给清庭审判,被租界当局拒绝。于是一场特殊的审判在租界开场,清廷为原告,章太炎、邹容为被告,最后判决,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2年《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苏报》案。

13、《民报》和《新民丛报》的大论战

---1905年《民报》的创刊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它有其统一明确的宣传宗旨和纲领,ie三民主义。创刊后,为从思想上扫除障碍,扩大革命阵营,遂主动出击,发起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主要针对四个问题:

1、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

2、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

3、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4、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由于《民报》所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所坚持的改良道路更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因而这场大论战最后以《民报》大胜《新民丛报》大败而告终。(20vs1)通过两派报刊大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许多原来支持改良派的人也转变了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同时也促进了革命派报纸在海外的蓬勃发展。

14、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1906年后,清王朝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政治统治,不得不宣布“预备立宪”,并开始颁布新闻法规,通过新闻法制手段来管制它以为已经失控了的新闻事业。然而这些举措,非但没有达到其预期的目的,反而给已经壮大起来的中国资产阶级以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新闻事业进一步蓬勃发展,形成了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1、资产阶级革命报刊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流。不仅数量上超过保皇派报刊,而且在舆论上占据主导地位。革命派报刊除大力进行反清革命宣传外,大多数报馆还是革命党人策划武装起义的指挥机关和联络机关。上海、武汉和港穗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的三大办报基地。在上海创办的报刊著名的有《中国女报》于右任办的《神州日报》“竖三民”报等。

2、立宪派报刊的兴起与发展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康有为立即宣布叫保皇会改组为国民(帝国)宪政会,全力鼓吹君主立宪,形成一个全国范围声势浩大的立宪宣传运动。参加立宪宣传的报刊有两类,立宪派分子个人创办的报刊和立宪团体创办的机关报刊。

3、清王朝政府主办的官报进一步发展。

自1901年实行“新政”后,开始创办的官报是为了控制新闻舆论,抵制民办报刊的社会影响。后经清廷倡导,各省纷纷根据自己的政务繁简和经济力量打扮官报,短短几年就出现一大批。中央政府一些部门也开始创办机关官报,并进入官报制度化阶段。这些官报一般要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核,经批准出版后又往往是这些主管部门传达政令的耳目与喉舌。

4、新闻业务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A、内容上:报纸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报道成为主角。报道量大大增加,面也相应扩大,体裁日益增多,作为新闻体裁的通讯也开始在报上出现,标题出现大字题和主题、眉题、肩题、副题等多行题,为提高时效性,一些报纸开始发行号外,摄影图片被广泛运用,新闻照片作为一种新闻手段登上报坛。“时评”的创立,“编者按”的广泛运用,文艺副刊的诞生,广告占据的重要地位表明评论工作进一步改进。

B、形式上,摆脱书册/杂志式称为对开或四开单张报纸。《实务日报》报纸编排上开始用机制白报纸两面印刷,分版分栏编排,句读加点,从而揭开了我国报纸版面革新的序幕。《时报》对版式的改革将每天报纸划分为4版,根据内容拟定标题,配发时评,字号多样,力求版面醒目活泼。“综合编辑法”被广泛采用ie将重要新闻放版面的显著位置,并充分利用大字、通栏标题、加框、加花边、设专栏、配图片等编辑手段,使报纸的特点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5、“大江报案”---《大江报》1911年1月3日,前身为《大江白话报》。由詹大悲投资创办并自任总经理兼总编辑。苑思演、黄侃、何海鸣、温楚珩等参与编撰工作,为文学社机关报。

该报有两个特色

1)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

2)旗帜鲜明,敢发惊人之语。该报用大量篇幅反映新军士兵疾苦维护他们的利益,被士兵们视作自己的喉舌。在该报影响下,许多士兵参加了当地的革命团体,该报还在新军各标营设立分销处,发展个人订户,和特约记者、编辑和通讯员。该报于1911年7月17日发表过两篇振聋发聩的评论何海鸣《亡中国者和平也》和黄侃《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是鄂督极为震恐立即以“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罪名于8月1日查封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闻讯自动投案。第二天,《大江报案》向全国各地发出专电,“乞伸公论”一时舆论哗然,纷纷指责鄂督摧残言论的暴行。汉口各革命团体和报界公会集会抗议,许多新军士兵来到报馆表示声援,鄂督慑于民愤不得不轻判詹何二人18月徒刑。这就是新闻史上著名的“大江报案”。

16、暂行报律事件和自由新闻体制—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后,取得了胜利的革命党人立即在其所控制的地区按照言论出版自由的理念,创建自由新闻体制。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一步通过立法手段保证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喜闻体制。

1、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之中。

2、废止亡清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旧法规,颁发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法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及其他法律法令的颁布,确立了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新闻法制原则,标志着自由新闻体制在中国的建成。对于强化言论出版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促进中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进步意义。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当政时间过短,因而无暇建立一个完整的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新闻法制制度。为了恪守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还理智的解决了因《中华民国暂行报律》的颁布而引发的一场**。鉴于《大清报律》废止后报刊出版无章可循,临时政府内务部草拟了一个简略的法令《暂行报律》对新闻界约法三章。但立即遭到新闻界的一致反对,完全否定了新闻立法的必要性。对此孙中山持明知的态度,虚怀若谷的接受了新闻界的反对意见。他对因言论出版自由的基本认识和对《暂行报律》的基本态度。

1、言论出版自由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无取特立报律”。

2、法律的创制须慎重与合乎程序。

3、内务部制定《暂行报律》的本意是出于“补偏救弊之苦心”但由于《临时约法》以及其他重要法律均未制定与颁布,制定报律确也失之草率。且其中最与非罪的界线及量刑的标准含糊不清,在实施中已被误解与滥用。

但它积极的一面是加深了人们对言论出版权利不得滥用法律限制之的认识,不得制定钳制新闻事业发展的专门法律已在新闻界内外形成共识。消极的一面是放弃了革命政权对新闻事业的必要的管理与约束。实际结果只能是对敌对的政治力量利用报刊破坏革命提供方便。民国成立之初确立的自由新闻体制,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

17、“癸丑报灾”---袁世凯篡权是中国近代历史进入长达16年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以及黎元洪、冯国璋、段祺瑞、曹锟、张作霖等继任者。务部运用其窃取的政权的力量,通过法律手段对孙中山确立的自由新闻体制进行大肆扭曲和破坏,逐步建立起一个完全为其封建军阀统治服务的新闻法律制度。袁上台之初,由于民主共和思想和言论出版自由理念的深入人心,新闻界十分活跃。刚平息的《暂行报律》之争,反映了当时新闻界的强烈意愿,还显示了新闻界的强大力量。因此,袁不得不故作尊正新闻自由的姿态,甚至推出一些保护新闻自由的举措。在其统治地位稍稍巩固之后,他又以总统、中央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名义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钳制新闻事业。以防止揭露外交军事机密为借口,宣告自即日起由陆军部派员对各报拟刊载的新闻稿实行预检,违者军法从事。公然将以废止的亡清《钦定报律》重新搬回民国的报坛。“二次革命”爆发后,袁世凯政府颁发的新闻禁令更是一个接一个,并要求全国所有的报刊重新登记注册。“二”失败后,袁政府便借军事胜利之淫威,把国民党诬指为“乱党”,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摧残。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被扣上“乱党报纸”的罪名而遭查封。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之剩下139家,较之民国元年的500家锐减。北京的上百家报纸也剩下20多家,史称“癸丑报灾”。

18、民国初年的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

1、在形式上采用自由新闻体制。

2、带有浓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

A、立法上,法律一时难以出台,只能采取暂时沿用前清的法律中与民国国体无抵触的内容,使新法制仍带有旧时代的痕迹。

B、司法上,各地的证券包括自发悬绝大数位前清时期的立宪派和封建官僚军阀所窃取,诉讼制度大多沿用清制。但新法规以清末的民刑诉讼法律草案为基础,其封建专制时代的残余仍十分浓重。

C、司法机构,地方审判厅大多为建立,实际上仍由地方行政机关监理司法。D、诉讼过程中,刑讯、体罚手段仍被袭用。

E、半殖民地的色彩,则集中表现在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立的租界制度,治外法权原则和一些列不平等条约未被废止。

3、滥用军法,为军阀意志是从。

19、职业化的表现---

(一)政党报刊的衰落和新闻报道工作的加强。---中国新闻事业职业化进程加快

1、原因:

a、外因:民国成立后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与扭曲以及袁世凯及其继任者对新闻事业的迫害与摧残;

b、内因:中国新闻事业重视政论的传统中断,结束了政党报刊盛行的时代。

2、表现:

a、新闻报道工作的加强。A、背景:

I同盟会-国民党报系:《民国新闻》《中华民报》《国风日报》ect,II共和党-进步党报系:《少年周刊》周刊《庸言》《大共和日报》

III自由党:“横三民”报--《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二次革命后各党派报纸遭到大扫荡,政党报纸走向衰落。中国报业的政论传统由此中断。

B、消息的比重加大;电讯增多,重要的用大号字排出。新闻通讯开始走向成熟。一些报纸还刊出时事性插画或定期出版图画附张,新闻摄影照片在报纸上也运用的更多。商业报纸还加强了对经济新闻的报道。(《申报》《新闻报》《商报》《时报》)。记者以获得独家新闻为能,报纸已发表精彩通讯报道取胜,新闻竞争日益加剧,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批以采写新闻出名的新闻记者在新闻竞争中应运而生。

(二)报纸企业与商业性大报地位的上升

---报纸企业化是这一时期中国新闻事业职业化的另一个重要现象。

1、原因:

a、外因:一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一时无暇顾及对中国的侵略; b、内因:袁及各派反动军阀的新闻文化专制政策。

2、商业化报纸实行企业经营方针,突出盈利目的,报纸的编辑方针、新闻业务、经营管理等一切均为是否盈利为转移。日渐失去舆论指导精神。但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改革方面的经验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申报》(史量才)在企业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a、大力开展广告业务。b、加强报纸发行。

c、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

《新闻报》(汪汉溪)摸索“借款—还款—再借再还”的生财之道,在国内报界率先在报馆内设置无线电收报台,直接抄收外国通讯社电讯及时译出,用“本国国外专电”电头。抢先刊发,增强竞争能力。其广告发展速度和篇幅略高于《申报》一些低级趣味、黄色下流的广告充斥版面。言论方面也标榜“无党无偏”,用短评代社评。

(三)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和广播事业的诞生

---在上海建立的英国路透社远东分社是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最早的通讯社。中兴通讯社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新闻通讯社。

13-18年间,邵飘萍主办的东京通讯社和新闻编译社办的最成功。

20年代后,少数如国闻通讯社和申时电讯社已初步具备“消息总汇”的规模。广播事业的诞生和发展,是这一时期的新现象。

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是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私营商业电台也开始出现。

早期中国的广播事业规模小设备简陋收听范围仅限电台周围的很小一片地方。收音机价格昂贵。因而广播传媒当时砸社会撒谎能够的影响有限。

20、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点---

1、题材务求重大。

2、针砭时弊,不畏权贵。

3、生动具体,善于捕捉细节。

4、通俗自然,行文不拘一格。他在新闻思想方面的独到见解: “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他本人正是实践这“四能”的模范,虽然从事新闻事业的时间短,却能成为名记者。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

(三)21、《新青年》的内容和意---主要宣传内容:

1、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斗争。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意义:(略)

22、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大激战---封建顽固派代表:

林纾(琴南)、辜鸿铭、刘师培等,在报刊上发表了一批文章对新文化运动进行诬蔑攻击。甚至还在文章中暗示反动军阀动用武力迫害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战士。该类报刊攻击五四运动是“铲伦常,覆孔孟”的“恶果”。

对此《每周评论》等报纸立即予以反击,集中批驳法律制裁的谬论,赞扬学生运动,指出学生风潮,激于爱国心,光明磊落。青岛时间为全国人民所注目,学生运动得到各方舆论之同情。这些评论还警告反动当局,如果违反公意,滥用法律制裁,必将酿成全国罢市罢工的更激烈风潮。

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是一篇面对封建顽固派的攻击、表明坚持新文化运动的心志的战斗宣言。为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这篇文章,也是《新青年》前期思想宣传的一个基本总结。

23、第三次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改进---

1、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广泛采用社论、专论、带轮、来论、外轮等多种形式,打破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常用的述评形式,政论和新闻报道相结合,夹叙夹议,及时评论国内外大事,还是一大发明。《新青年》的《随感录》专栏发表的短小锋利的时评,又称杂文,是一种“匕首”“投枪”式的评论文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报刊常用的文体之一。让真理在同谬误的论辩中发扬光大,形成各种思想交锋的自由市场是五四时期政论传统的恢复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

2、以白话文为核心的新文风的倡导。

戊戌变法前后,曾出现少量白话报刊。只是出于通俗宣传维新变法思潮的需要,第二卷开始,《新青年》发表胡适翻译的白话小说和白话诗。提倡使用新式标点。读者提出报刊横排的主张。

3、副刊的革新。

A、上海《时事新报》创办的《学灯》副刊。B、《晨报》的《晨报副镌》。

C、上海《民国日报》所办的《觉悟》副刊。D、《京报副刊》。

4、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

编排方面,头版头条已是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标题的制作,努力做到醒目引人。

新闻采写方面,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胡政之、瞿秋白、周恩来。

24、新闻学研究与教育的发展

---

1、中国有关新闻学研究的成果,最早的是在华办报的外国传教士撰写的报刊创刊词、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各类文章以及他们撰写的其他著作和通讯等。他们的主要观点有:

a、报刊的宣传教育功能。就是利用报刊宣传季度思想以及西方文明,以改变中国人的观念。

b、言论出版的自由观念。c、报刊文风的通俗化原则。

2、鸦片战争后,在华外国传教士对新闻学的研究更进一步,主要观点: a、报刊的舆论导向。

b、报人的社会地位和品格素质。

c、报刊的沟通功能ie能够广见闻,通上下、开民智的作用。

3、外国商人创办的商业报纸在鸦片战争后迅速发展成为主流,出现了不少如何在中国办好商业性报刊的研究成果,主要观点有: a、报刊“贵乎信息流通”,还提出“有闻必录”的观点。b、报刊“以行业营生为计”,应“谋利而兼仗义”。

4、鸦片战争前后,少数先进的中国的中国知识分子也开始对新闻事业这一新生事物进行探讨和研究。

A、林则徐—提出“探访夷情,知其虚实,使可以定控制之方”的主张。B、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C、洪仁玕--从整个国家政权结构的宏观角度着眼,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D、王韬—论述了办报的目的是立言,报纸的首要功能和作用是沟通,言论出版要自由,报纸的文风要通俗化,编辑人员要有高尚的品行。E、郑观应—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广设日报是实行民主政治的枢纽。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允许国人办报和制定保率来规范报业等观点。5、19C末兴起的资维新运动将中国新闻学研究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他们论及的问题更广泛深刻。

A、康有为—“设报达聪”,把报纸的作用归纳为四方面“匡不逮、达民情、鉴敌情、知新政”。

B、梁启超—形成系统的新闻思想,内容涉及新闻理论、业务、史论三大部分,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方法有四条:广译五洲近事,祥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观点更进一步。一)提出报纸的两大天职—对政府的监督和对国民的向导; 二)提出办报的四条原则

--(1)宗旨定而高(2)思想新而正(3)材料富而当(4)报事确而速;

(三)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必须具备“五本”即:广博的知识,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出于公心。

(四)提出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浸润和煽动的方法 C、严复—强调报纸的功能尤以通外情为要务。D、谭嗣同—报纸腰带民立言成为民史民口。

6、资革命派人士的新闻观点更注意吸收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

A、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B、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C、承认报纸具有党派性。D、报纸应反映影响引导舆论。

7、新文化运动兴起后,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学研究再上一个台阶。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将新闻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

(四)25、中共新闻思想的初步形成---概括起来最重要的有两条:

1、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从党性原则出发,把宣传组织最广大民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为自己的利益奋斗视作自己的历史使命。正确宣传和贯彻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反映社会和民众的实际需要,报道评论国内外时事真相,廓清反动势力的欺骗宣传,用马克思主义战胜各种错误思想,是无产阶级党报的主要任务。

2、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作风。

就是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忠诚党的事业,立志献身大众利益,深入群众,勇于实践。联系实际就是要报马列主义的理论宣传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观察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联系群众就是要依靠群众办报。

中共成立后还创造了一些具体方法:

a、重视读者调查,了解和适合群众的普遍要求。b、重视以事实说话。

c、提倡朴实动人的文风,有的放矢,力避空泛。

26、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形成发展---1928年提出“以党治报”的方针。

“九一八”后,为对付日益发展的进步新闻宣传活动,国民党统治集团大量汲取了德意等国的法西斯主义的新闻思想与经验,以进一步严密控制新闻界。

1、效法法西斯主义“国家之上”的原则,利用民族危机,大肆鼓吹和提倡“国民”“国家”“民族”等抽象概念,进行所谓的民族主义的新闻建设,凡是反对国民党的新闻宣传,一律以危害国家民族利益为由予以取缔和镇压。

2、加强新闻界自身的控制力量,利用新闻的力量来实行所谓的科学的新闻统制ie按照法西斯主义的原则改造新闻事业统筹规划、统一管制。据此,国民党将强化其自身的新闻事业以获取“新闻最高领导权”作为新闻统治的核心。还积极影响非国民党的新闻事业的政策,将政治统制渗透于新闻业务活动,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和报道审查等各方面,从而消灭反动报纸及通讯社,取缔灰色新闻及毒素新闻,淘汰肤浅落伍桀骜不驯的新闻记者。抗战初期新闻统治一度较前缓和,但进入相持阶段后,其新闻统制思想和政策又开始继续发展。提出“意志集中,力量集中”“民族至上,国家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等口号,大力开展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宣传。要求一切思想言论和行动已国民党的意志为准绳。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打出“和平建国”的旗帜,继续鼓吹“国家统一”的论调,新闻统制思想和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8年当局开始制定与颁行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规,并根据这些法规建立起新闻宣传审查制度和新闻出版等级制度。

A、宣传审查制度—目的 为杜绝一切不利于国民党统治的新闻宣传内容。开始实行的标志 《指导党报条例》《指导普通刊物条例》《审查刊物条例》的颁布。B、报刊登记制度—目的 为取缔一切不利于国民党统治的报刊。将不利于国民党统治的宣传报道扼杀在胞胎中。

30年代后,有关新闻出版统制的立法活动较前更为频繁。

A、制定与颁行《出版法》,将其施行的种种新闻出版统制手段用法典的形式确定下来。

B、通过制定与颁行非常法,加重对有害其政治统治的新闻宣传活动的惩罚,加强国民党当局对上述活动的紧急处置权。

3、建立与完善新闻出版检查制度。

这是30年代上半叶国民党当局开展新闻立法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其实行新闻统制政策的最为重要的法律举措。

将出版后审查制度改为出版前检查制度。对不服检查的报纸举证机关有权予以一日至一星期的停刊处分后其他必要处分。对图书杂志实行图书杂志团搞送审制度。

广播法规的制定也成了这一时期新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基本精神有

A、在事业建设上放开。

第一次在法律上明文规定民间具有创建广播电台的自由权利。B、在宣传内容上收紧。

对广播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均有详尽的规定。战时新闻检查法令的大量颁布和战时新闻检查制度的日趋完善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新闻统制立法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对图书杂志采取原稿审查办法,对所有未经原稿审查的书刊一律予以取缔。40年代后,当局开始以政府的名义管制新闻出版事业。因而有关新闻出版检查的法律,法令的发布机构不再是国民党系统的机构,而是国民政府及其组成部分。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改而隶属于国民政府行政院。

此后,国民政府在名义上取代国民党中央主持战时新闻出版检查工作。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表面上多次作出给人民言论出版自由的许诺,却继续实施其对新闻界实施全面统制的发动反动政策。国民对新闻事业在接受敌伪新闻业财产的基础上迅速重建对新兴的广播事业的统治也因有关法规的日趋完备儿进一步加强,而有进步的新闻事业则因无法通过国民党政府的核准登记而失去了生存和发展之地。

内战爆发后,特别是发展到最后激战阶段后,当局借口非常时期,颁布了大批非常法规,将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剥夺殆尽,将新闻统制制度强化到令人恐怖的程度。

27、新闻统制制度主要内容和特点

---其实质完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新闻法律制度。

(一)其主要内容有

1、限制言论出版的自由权利。打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旗帜,表面上发布开放“言禁”的通电,不得不承认人民享有言论出版的自由,又明确规定人民享有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必须限制在法律范围之内.2、新闻事业的创办及其条件。始终实行审核制度,ie名为登记,实为批准的制度,以便禁绝一切对国民党统治不利的报刊。

30年12月的《出版法》仅就字面含义而言,报纸的创办似乎改成了登记制度。但根据31年颁布的《出版法实施细则》规定,报刊发行人在提出申请登记后,仍与以前一样要经过一番审核手续。它还对报刊发行人或编辑人的条件作了限制性的规定。

37年的修订版,对报刊登记审核制度又作了许多新的具体规定,进一步强化国民党对希讷事业的直接控制。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当局还规定了各类地区设立报社、通讯社的限定数额。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曾以节约纸张为名,限制报刊的出版与登记。

3、新闻出版的禁载事项。(p184)

4、新闻出版的检查制度。最初实行出版后检查制度,33年后改为出版前检查制度,检查范围在实际执行时将一切新闻报道均列入检查范围之内。第二年当局又将该制度推广到图书杂志。35年尹新生事件的发生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工作被迫暂停,但新闻检查工作则进一步,并专门成立了中央新闻检查组。抗战胜利前夕,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当局一度放宽审查尺度。抗战胜利后还曾宣布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但随后不久内战的爆发使该制度逐步恢复。

5、广播业的创建与管理。最初由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主管后改为交通部,之后又成立国民党中央国拨事业指导委员会。播放内容由法律文件规定,广播业务仅限于公益演讲、新闻报道、音乐歌曲以及其他节目。

(二)该制度的特点

a、熔”民主”与转制与一炉。

B、将对新闻事业的“法治”建筑在“党治”的基础上。(孙中山的“建国三时期”—军政、训政、宪政时期)c、非常法具有特殊的法律效果。往往高于普通法律,甚至可以把宪法弃在一边。

28、“拒检运动”

—行宪骗局—正在大打内战的47年,国民党宣称已进入“宪政”时期,国民党中央在实行新闻统制活动中退居为幕后前线人的角色,不在意党中央的名义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或命令。成立新闻局,公布《出版法修正草案》还增加了“出版品不得妨害本国或友邦之元首名誉之记载”等新规定,禁绝人民对蒋介石的揭露与批评,还删去了原有的罚则,规定出版物违法一律按刑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新闻出版检查在收复照样施行,在西南、西北等战时国民党统治地区,新闻界内外进步认识早在44年抗战转入反攻阶段后就开始发出废止战时新闻出版制度的呼声,并迫使国民党政府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

国统区新闻界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掀起了一次又一次争取新闻自由的浪潮,1945年8、9月间发生的“拒检运动”是当时声势最大的一场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

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自行出版《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延安归来》是黄炎培应国讯书店之请,将其7月访问延安的见闻整理而成的访问记,翔实的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的实施情况和解放区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成就。卫冕遭国民党书刊检察官的苫盖,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支持下,决定不将此书送国民党当局检查而自行出版发行。该书出版后,三位进步人士起草了重庆杂志界宣布“拒检”联合声明,一经发表立刻轰动了整个文化界,并得到各界的支持和响应。19家出版社组成的新出版业联合总处宣布坚决支持重庆杂志界的拒检声明。

拒检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使正在玩弄“和谈”阴谋的国民党当局陷入了被动局面。国内正在重庆举行的政治谈判和国际上各国政府纷纷取消战时新闻检查制度使国民党最终通过了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决定和办法。至此国统区新闻文化界的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巩固和发展胜利成果,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新的斗争目标,将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目标如发出新闻检查制度,收复区不能例外,取消中央社的新闻垄断政策、民营通讯社和报馆有自由采访、收发新闻和翻译外国新闻的自由权利、保障民营出版机构等等。46年后,国民党党区发动内战决心已定,因而对国统区民营新闻事业的新闻统制进一步强化。46年,国民党集团一方面张开伪”国民大会”玩弄行宪花招,另一方面,发布控制新闻舆论,迫害进步新闻事业的密令,取缔一切对反动统治不利的新闻传播活动。

29、战后党营新闻事业的从一统天下到全面崩溃

---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利用手中的政权与法权,抢先在收复区扩展他们自己的新闻事业,这一国民党的新闻事业网是建立在接收敌伪新闻机构的基础上建成的。上海历来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战前几大民营商业性大报地位巩固,影响广泛,国民党报纸根本无力与之竞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不仅恢复出版了自己的报纸,还抓住上海民营大包战时附逆的把柄,将它们改造国民党的准党报,尚上海成了国民党党报的天下。在名义上保留了《申报》《新闻报》的名称,同意恢复出版,但组建必须由国民党要人任主任的薄雾管理委员会。用加入官股的办法改变两报的纯民营性质。国民党报团组织的进一步扩展,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党营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战后国民党集团重新制订了党报企业化计划,实施企业化政策,内战爆发后,进一步加强党营新闻新闻事业,以作为强化其反动新闻统制德良一项重要措施。内战期间,国民党经常以中宣部名义,向报刊发出有关宣传工作的指示,对于重大新闻言论的处理方法与尺度,均作出菌体规定,沪渝等地还专门建立新闻党团聚餐会制度。由国民党宣传要员主持,解决宣传上的种种问题。这一时期,国民党的新闻通讯事业进入鼎盛时期,但随着其在大陆的统治末日的来临,刚刚发展起来的新闻事业即开始走向崩溃。

30、国统区民营新闻事业的艰难发展道路---

一、事业发展和报业托拉斯计划的破产—

政治背景:27年国民党政府建立之初,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出于久乱思治渴望统一,接收和拥护国民党统治。希望加快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而蒋介石国民党新军阀出于巩固其新建政权的考虑,在残酷镇压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同时,对小资产阶级作出些民主自由的许诺,给他们以自由发展工商业的权利。

表现:民营报刊通讯社数量有较大增加,规模扩大,设备改善,业务改进。

1、新记《大公报》副刊号发表《本社同仁之旨趣》一文。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一报多馆、报纸联合和兼并等报业托拉斯现象也开始出现。

2、上海史量才《申报》兼并《新闻报》,当时新闻界最令人瞩目的事件,引起《新闻报》全馆职工发动收回股权运动。当局出于其与统制新闻事业有了地考虑支持《新闻报〉,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史量才不得不让步,使其在中国建立报业托拉斯的理想彻底破产。

3、张竹平的私设联合办事处。

即将《时事新报》和申时电讯社(后来发展成申时通讯社)以及英文《大陆报》和与人合股的《大晚报》三包一社合并。

4、成舍我和世界报系。《益世报》《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民生报》《立报》

二、邹韬奋创办和主编过的“六刊一报”

—《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生活星期刊》。

三、《新生》事件与杜重远—

《新生》周刊,是在《生活》周刊被封后的不到两个月,韬奋的好友杜重远在上海创办的,他表示,《新生》还是《生活》的新生,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和《生活》周刊一脉相承,每期首页必登一篇小言论,善于说理充满悲愤的爱国情绪,发表韬奋流亡海外的通讯《萍踪寄语》。由于《新生》保持了《生活》的战斗精神和传统,坚决主张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因而一创刊就收到读者的热烈欢迎,销数最多达10万份。艾寒松在《新生》上撰写《闲话皇帝》泛论中外君主制度,提及日本天皇,引得上海日文报纸刊载消息声称其“侮辱天皇”,日侨举行示威游行,日本驻沪领事提出抗议。南京国民党政府立即训令上海市政府向日本帝国主义赔礼道歉,并撤换上海市公安局长,取消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致使该周刊被迫停刊。判杜重远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

31、“第三条道路”报刊---鼓吹“第三条道路”报刊的出现,是国共两党激战之际,国统区新闻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

所谓“第三条道路”是指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其代表多是些民主党派,最有代表性的是《观察》周刊。由于“第三条道路”确实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尚未摆脱个人自由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要求和情绪,因而在一个时期内影响十分广泛。对此,共产党组织国统区进步报刊对这一主张进行了驳斥与批判。随着高密度统治集团在战场上的屡战屡败,国民党在国统区的新闻统治政策也日益变本加厉。对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进行镇压,采取法西斯高压政策使国统区民营新闻事业失去最后的阵地。后解散民盟,在事实上堵塞了“第三条道路”

32、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

---在沦陷区,由于日伪实行的法西斯高压政策,抗日报刊在日伪的残酷迫害下,出版时间一般都很短,印刷等条件也很差,因而其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33、上海“孤岛”时期的新闻事业

---上海孤岛时期,指上海租界地区37年到41年从国民党军渡从宋虎撤退、日军占领上海起到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时期。日军占领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中共和其他爱国力量利用租界的特殊环境,坚持在敌后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成为沦陷区民众心头不倒的精神支柱。37年12月,日军报道部队租界内的华文报纸实施新闻检查。中国人在租界出版的抗日报刊被迫停刊或迁往内地。只剩下美商《大美晚报》中文版、《华美晚报》可免受检查。他们在中国编辑人员的主持下,继续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报道活动。利用沦陷区大城市中租界的特殊条件,或聘请外国人担任发行人,或在外国注册,打起“英商”“美商”的招牌在租界上复刊或创刊,使抗日救国之声重新在“孤岛”上空回响。这种报纸时称“挂洋旗”。这些宣传抗日救国的“外商”报刊,大致可分为四类。

1、由中共地下党组织主持的报刊;

2、由爱国进步人士主办;

3、原上海出版的商业性大报;

4、国民党主办的报刊。

34、日伪新闻法制的殖民性

---

1、法规和机构—伪满《出版法》“弘报三法”(《通讯社法》《新闻社法》《记者法》)的行政执法机构(资政局弘法处、情报处、满洲弘报协会)

2、汪伪政权新闻法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汪伪制定与颁行新闻法律法规,凡是与迁至重庆的国民政府颁行的新闻法律法规同名的均名之“修正公布”,以图掩盖其伪法统的实质。内容:

第一类: 有关“计划新闻制度”的法律法规。--a、逐步形成了一个所谓的“代表国家的计划新闻制度”(是汪伪政府新闻法制建设的特产,是掩盖其法西斯新闻统制性质的美称,计划实际上就是统制。)b、汪伪《出版法》及其《施行细则》的主要规定:使汪伪集团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禁止或限制默写内容的刊载。它的欺骗色彩也较其他汉奸傀儡政权的更为浓厚,打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旗帜以自欺欺人。(一、一切出版物均须在发行前申请登记并经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准。以前已登记出版的必须重新登记确立了汪伪政府宣传部对报刊的管理权。改变了国民党政府由内政部核准的做法。

二、袭用对报刊的发行人或编辑人的条件、在各类地区级别出版的报纸申请所需的资本数目等做法作了具体规定。通过规定资本数目以限制报刊的创办,调整报刊结构与布局是其实行新闻统制的一种软性方法。

三、对报刊的禁载事项作了严格的规定。发明不得为“经宣传命令禁止登载者”的“言论或宣传之记载”的规定,任意限禁报道与言论提供了法律依据。)“计划新闻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

一、新闻宣传事业的双重管理制度。

二、直属报刊及其管理制度。

三、统一的报业经营制和时报发行制。第二类:有关新闻检查的法律法规。新闻检查制度,是国民党党政初期即推出的一项钳制新闻事业的重要手段。在沦陷初期由日本人直接控制,运用法律手段建立新闻检查制度始于汪伪政府成立以后。边设新闻检查所,形成了以给严密的检查系统。因言论出版获罪者也有可能被处以极刑。

第三类:有关广播业创建与管理了法律法规。沦陷区之民新闻体制的特点之重要的是傀儡性(日本侵略者经常以联络为名给予汪伪政权以决策指导,并派员参加汪伪政府的新闻宣传决策与执行机关)和垄断性(为控制舆论加强反动宣传,汪伪政权通过报业整顿,强化对伪政府宣传部直属报社的管理,将报业纳入战时轨道,对报业重新进行整顿,推出了除重要地点外的一地一报、全国性杂志一事一刊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伪政府对报业的垄断。)

35、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的产物,培养了实践才干和意志能力,积累了经验教训,将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1、作为执政党人民政权创建的崭新的新闻事业。报刊、通讯社既是党的新闻事业,又是人民的新闻事业。这是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最基本的特点。

2、中国新闻事业第一次深入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从文化落后的农村地区开始发展马义理论。掌握、运用同时发展马列主义新闻思想。

36、30‟s初,左翼革命文化运动

---

1、中共发起和领导的左翼革命文化运动是从创办《文化批判》(由创造社主办)另一主要阵地是太阳社创办的《太阳月刊》。发表了不少阐述革命文学重要理论的文章,但由于受到当时“左”倾路线的影响,也发表了一些有错误观点的文章,引起革命文艺队伍内部一场激烈的关于革命文学的争论。它们错误评价了“五四”以来的文学创作,包括鲁迅的创作,还对鲁迅的创作,还对鲁迅本人进行嘲讽和攻击。“左联”的成立,《萌芽》《拓荒者》《前哨》。

2、利用报纸副刊进行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的另一重要战术。《申报•自由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

(五)40、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与新闻通讯、广播事业的新发展---

1、党报系统的重建。

是中共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39年中共中央指示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起一个以党的机关报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报刊系统,重点办好党的机关报。

2、新闻通讯、广播事业的新发展。

新华社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和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走向成熟的另一个重要标志。(p254)40年底,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立并开播。这是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从此中共的新闻事业上不但有了文字广播,而且有了无线电口语广播这种新型的现代化的宣传工具。

41、《解放日报》的改版与大的新闻工作的重要改革---(04年考题)

42、《新华日报》与党的抗日宣传统一战线工作---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同年在武汉停刊,38年在重庆出版至47年国民党当局封闭。

是抗战时期的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的一份大型机关报。

1、版面、内容—

a、汉口时,大力宣传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团结抗战,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介绍毛泽东等的游击战争理论,揭露日寇侵华阴谋和罪行。及时报道中国军队的抗日战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虽受到周恩来董必秦邦宪等人的抵制,还是给报纸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b、重庆时,在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象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2、发行—国民党当局通过控制报贩和邮局阻止《新》发行,迫使其建立自己的发行队伍,自办发行。

3、物资条件—纸张是最大问题。国民党当局企图用断绝纸张供应来扼杀该报。《新》一方面向有关当局提出公平对待。争取报界同业的支持,迫使国民得当局不得不分配一定数量的纸张,另一方面,到市场上零星购买纸张,到产纸地区收购纸张,在重庆附近办小型纸厂,扩大了纸源。

4、言论、新闻—始终同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制度作斗争,把合法和非法斗争,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取得了“反检”斗争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力突破国民党的新闻检查,突破新闻封锁不惜冒停刊的危险,直接广泛的向国统区人民群众宣传中共的主张。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反共投降活动,造成诗句危机,声明对顽固派反共摩擦的态度,和原则立场。在编辑、发行上作了周密部署,向国统区人民透露“皖南政变”的真相,揭穿了国民党顽固派妄图一手掩尽天下人耳目的阴谋。除“拒检”外,常常采用“暴检”的办法,来揭露国民党新闻检查制度的罪恶。最常用的方法是开“天窗”,在被检查人员删去内容的报纸版面上故意留下空白,后在控办版面上排上“此段遵检”“被删”“被略”等字样,以示抗议。

43、抗战后中共新闻事业的发展收缩和再发展---随着一些城市的工矿区的被解放,城市报刊和工矿报刊也应运而生,成为抗战胜利后解放区报业发展的一个最令人瞩目的新现象。

人民过驳事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广播电台网初具规模。在国统区,中共利用国共合作在形式上仍然存在的历史条件,将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阔扩展到收复区。46年全面内战后,由于人民解放军不争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主动放弃了一些地方,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有发展转为收缩。国共和谈决裂前夕,《新》和《群众》杂志,是国民党在全面内战爆发后首先要摧残的对象。47年下半年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由收缩阶段转入再发展阶段。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始终发挥着主干作用。(p168)。

44、新华社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的竹竿作用---抗战胜利后,进入性的发展阶段。

1、组织建设:工作机构扩大充实。提出了“全党办通讯社”的口号。实行报社合一,以通讯社为主的体制。

2、业务建设:提出了提高报道水平、改进新闻写作、加紧业务学习等新的任务与要求。《解放日报》停刊后,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新华社的工作,同时担负起党中央机关报、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的三重任务,还代表港中央发表时事政治评论。接着把新华社分成两支工作队伍,廖承志率领大部实行战略大转移,范长江率领少数“四大队”留守陕北,充当党中央的“耳目”“喉舌”,其主要任务是收译国内外通讯社电讯,为党中央及时提供信息;负责党中央与太行新华总社之间的电台联系,传送指示、报告与文稿;抄收新华总社的文字广播,外国通讯社的电讯,便以共中央机关阅读的《新闻简报》和《参考消息》;代表总社就近指导其他分社的报道工作。为适应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时期的宣传需要,总社编辑部门建制扩大,将原来的科组室扩充为部。业务方面,抄收外电工作恢复,文字广播增加“新闻情报”项,口语广播增加简明新闻,新增国内英语口播新闻。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宣传报道是人民新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新华社的军事报道网迅速发展。

各野战军新华社分社扩充为总分社。战地记者成功报道了许多重大战役于战争场面,产生了不少激动人心的战地报道和通讯。发表了大批有影响的军事评论。全面内战后,加强军事评论工作,注重运用具体战例说明美蒋反动派的“纸老虎”本质,故其军民必胜的信心。权力投入大反攻的报道与宣传。在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期间做了有声势有规模,迅速及时地报道,多侧面的充分反映了战役的主要进程,胜利成果和伟大意义,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新闻报道、通讯和评论。成功组织瓦解了敌军和争取蒋军家属的宣传报道,在分化瓦解敌军的作战意志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45、反“客里空”运动和党的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土改(减租减息,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的宣传报道是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解放区新闻媒体以满腔热情宣传中共的土改路线方针政策,揭发封建剥削罪行,为农民伸张正义,传播与推广土改工作的典型经验。但在土改运动初期,宣传工作中一度出现右的倾向,新闻工作者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思想作怪,报纸上的失实新闻报道也为数不少,出现了一些凭空制造的“英雄”与“模范”,损害了人民新闻事业的形象,广大农民对报纸产生比信任的情绪。《晋绥日报》首先认识有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的错误并予以纠正,采用在报纸上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子,发起反“客里空”运动(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里一个惯于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战地记者,但从不深入战场,而是呆在指挥部里根据听来的零星材料编造新闻,终于露出马脚,被广大红军官兵从前线轰走。)将报社自我检查的或群众揭发检举出的失实报道连续曝光。接着,一些记者作者通讯员也响应宝石的号召,对自己采写的报道失实之处作自我检查和自我批评。许多读者也热情地向报社提供口头的或书面的材料,一些县区的基层政权组织还帮助报社开展运动,发动群众检举“客里空”。《晋绥日报》用于自我批评的精神受到广大读者的赞扬。后提出把肃清“客里空”与检查端正领导作风结合起来。在该运动得到党中央的肯定后,反“客里空”运动向纵深发展,由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的纠查深入到新闻工作者立场与作风的检查。持续到48年才告一段落,这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但是反“客里空”运动中也存在“左”的偏向。宣传“查三代”来划分阶级成份的错误做法,片面强调“走贫雇农路线”,对土改运动起了误导作用。

后面有了毛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对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左”右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精辟的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1、党报的作用与任务—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的同群众见面。

2、办报的路线方针--靠大家、全体人民群众、全党来办,而不是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3、党报风格—生动鲜明尖锐毫不吞吐的战斗风格。

4、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修养问题—向群众学习。

46、农村到城市—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中共及时提出了城市办报方针的问题。

48年下半年发出一系列有关城市新闻工作方针的指示与决定。

1、《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 提出三大注意事项—

a、报纸主要为工农兵服务,同时也为干部、工商业者和知识分子服务; b、以报道农村和工厂的消息为主,同时兼顾市场学校以及其他地方; c、报纸副刊碧血宣传马义,深入浅出的对读者作教育工作。

2、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指出开始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该报道从理论傻瓜解决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党在城市斗争中必须依靠工人阶级等重要问题,为进城后党的工作规定了基本方针与任务,也为党的城市办报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党的城市办报方针趋于成熟。

3、刘少奇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背景:重视加强新闻工作者的政治与业务修养开展新闻业务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以迎接新闻事业大发展的新形势。,举办记者学习班。

刘的讲话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任务提出明渠德努力方向

a、深刻阐明新闻工作的作用和任务--联系党和群众; b、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

正确的态度,肚里做相当艰苦的工作,有马列主义修养,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4、新华社等主要新闻机构提出改进与加强新闻报道问题— a、新闻报道要有全局观点

b、努力扩大报道范围,大大加强城市报道 c、新闻报道要有连续性和系统性 d、新闻报道必须准确迅速简练。

5、《关于新解放城市中中外报刊通讯社处理办法的决定》—指出清理接管旧有新闻事业的

a、基本出发点:一般不能采用对私营工商业同样的政策。b、基本原则: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和剥夺反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c、工作的政策界限与具体方法.47、如何清除接收旧有新闻事业---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与指示,各地党和政府有关部门既严肃又谨慎的开始着手清理接管旧有新闻事业,并按照不懂得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1、对国民党党政军系统和发动党派所主办的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台,一律由人民政府接管,没收其一切设备与财资,不准以原名复刊或发稿;

2、对民族党派、人民团体主办的报刊与通讯社,予以保护和支持;

3、对私人经营的报社台,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a、对长期坚持进步的报、社,予以保护,准其向人民政府登记后继续营业;

b、对中间的,不禁止其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营业,但须依法登记; c、对反动的,予以没收,停止其营业;

d、对民营广播电台,在军管期间一律归军管会统一管理,在军管会管理下准其继续营业;

e、私营短波电台,一律停止其播音;

4、对外国人在华的新闻事业,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a、帝国主义在华新闻机构,一律封闭;

b、对外国私商主办的报刊,则准其继续出版。

5、对旧有新闻事业的工作人员,采取区别对待,妥善的政策:除上述查有实据的特务分子、反革命分子依法处理外,其余均由人民政府安排,明显的进步分子与确有学识的中间分子留用;一般编辑记者较容易改造者,应经过短期教育后分别留用;思想顽固生活腐化不易改造的劝其转业,技术人员按对待一般技术人员的方针江恩办理;私营新闻单位的工作人员自行处理。

48、公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闻事业是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事业和国统区进步新闻事业的基础上建立与发展起来的。

形成了一个以《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公营新闻事业网。

党报宣传网是我国人民报业的主干,此外还有社会团体、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人民军队、少数民族和专业部门的报纸陆续创刊或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各行政区党委机关报组建调整发展起来 a、农村根据地党报进城后发展改组而成 b、原地出版只改变隶属关系 c、新创报纸。

这一时期人民报业的特点 a、党报与非党报并存

b、国营、公私合营和私营报纸并存,其中党报、国营报纸占绝对优势。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对新华社的调整--组建国家通讯社。(p279建立“消息总汇”)中国新闻社的成立

49、对私营新闻事业网的成功改造---50年改造工作转入改造私营新闻事业阶段。对他们,党和政府实行公私兼顾的政策,在经济上予以扶持。对其宣传活动实行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不实行事前检查的办法,而采取团结教育的态度,帮助它们改造宣传报道内容,走上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出现错误或失实报道则由有关方面函请更正,必要时在党和政府的报纸上予以适当批评。对广播电台的节目需经过有关部门审查,并须按规定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不得反对或损害人民的利益。对于无视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继续进行反动宣传报道活动的新闻机构,则坚决予以制裁。《世界日报》《大美晚报》《字林西报》vs《密勒氏评论报》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私营报自身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a、办报业务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思想性群众性较差。还不是登载低级庸俗的东西。甚至出现“歪曲当的政策”报道;

b、党报的威信远高于私营报纸,导致其在采访活动和获得新闻的条件较差,因此获得广告业困难;

c、报馆职工大部分不愿继续在私营报馆中工作。因此它们虽能出版但发行量不断下降。根据该情况,党和政府采取合并改组,公私合营等措施,对私营报纸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大公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在经济上保留私股外,由政府给予适当的投资或贷款作为公股。后来人民政府又逐步退还私股,进一步将公私合营改造成公营报纸。

上一篇:班组安全建设考核主要内容下一篇:新教师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