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案设计

2024-04-17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1篇)

篇1: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案设计

一、导入:

老师给大家送来了一份礼物(出示鸽子图)这是什么?(鸽子),这不是一只一般的鸽子。它是一只飞跃了五湖四海到处播撒爱的种子的和平鸽。

1、你们知道什么是和平鸽吗?

2、这只和平鸽飞到了咱们中国,飞到一个中国孩子的心里和他一起共同呼吁。他们在呼唤什么呢?你们一定比我还想知道吧!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2课。齐读课题!

二、师:读了这个题目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生2:这个中国孩子在呼唤什么?

生3:他为什么要呼唤?……

(师把生提的问题归纳整理在屏幕上。)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

生:自由小声读课文。

三、处理前面简单的问题。

1、师:谁来回答第1个问题?

生:这个中国孩子叫雷利。

师:你怎么知道?

生:因为这是一封信,在信的末尾写着他的名字。

师: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了信的落款日期,念一念:1996年11月8日,原来这是一封九年前写的信。

2、师:那谁知道第二个问题呢?

生:他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四、重点处理第3个问题。

师:要想答好第三个问题,咱们还要仔细读读课文,用笔勾一勾,画一画。

生:再读一遍课文。

生1:因为这个中国孩子的爸爸是一名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一或战士,在执行维和行动中光荣牺牲了,这个中国孩子很悲痛,所以要呼唤和平。

生2:因为世界并不太平,许多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人民遭受着极大的痛苦,所以他要呼唤和平。

师小结

师:请你们按照屏幕上的要求在小组内再深入学习。

学习要求:

1、“我”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2、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3、怎样朗读描写爸爸的句子?

生:小组交流、学习

五、汇报

生:爸爸是一个热爱和平的英雄,爸爸还是一个优秀的人才,是一个慈祥的父亲。我们从第2段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对爸爸的评价看出爸爸是个优秀的观察员,从5自然段对爸爸的描写: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看出爸爸很优秀,很有才华。从他为维护世界和平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可以看出爸爸热爱和平,是一个为和平事业勇于献身的英雄。从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深情的目光看出爸爸是个慈祥可亲的人。读这些描写爸爸的句子时,一定要饱含悲痛的人心情,愤怒的心情,还有自豪的心情。

师:你来试试。

生:读3-5自然段

师:他读得怎样?(评价)

生:自由评价

师:女生一起来试一试,相信你们会读得好!

师:这么一位优秀的、出色的爸爸在维和行动中竟然壮烈牺牲,当他的遗体归来时,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出示课件)

师:现在你们的心情一定和雷利一样,请你们用朗读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全班齐读3-5段。

师:孩子们,假如你就是雷利,你手捧鲜花准备到机场去迎接凯旋归来的爸爸时,却看到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你冲过去扑在爸爸身上放声大哭,此时此刻最想对爸爸说点什么?

生:自由发挥想象说。

师:我相信爸爸一定听见了孩子们的心声,他一定十分安详满意地离开人世,让我们再次回忆一下爸爸前的英容笑貌吧,让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全班齐读这一部分。

生:齐读。

师:老师也被你们的朗读感染了,我也想为雷利的父亲做点什么,就让我带领大家再来回顾一下这位维和英雄的一生吧!请听老师朗读。注意听,老师在读4自然段时特别注意了什么?

师:深情朗读。

生:评价。声音有时低缓,有时高亢,后面声音逐渐提高。

师:愿意向教师这样再来读一读吗?现在我们只读4自然段。

师小结过渡:一位优秀的父亲在维护世界和平中永远地离开了雷利,离开了我们,所以雷利十分悲愤,他为继承父亲的遗志大声呼唤和平。孩子们,现在我们中国孩子十分幸福,生活在和平之中,但世界上其它国家孩子呢?

生:其它国家仍然有战争,那里的孩子生活在战争带给他们的苦难中,他们没有幸福的童年。

师:请把你们搜集的资料拿出来与同方交流交流。

生:上台汇报搜集的资料。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请看(出示课件)。

生:谈看后的感想,愤怒、悲痛、向往

师:用数据说明战争死亡人数

师:是啊,人人都向往幸福安宁的生活,和平多么美好啊,就像鲜花一样,但它又是那么脆弱,那么容易被破坏,让我们一起来年看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吧!齐读6、7自然段。

师:孩子们为了世界和平,人民不再遭受苦难,我们应该向这个中国孩子雷利一样放声呼唤:“救救孩子们,预备起”。

师:引读后面,为了母亲……为了妻子……为了孩子

师:这仅仅是雷利一个人在呼唤吗?

生:不是,他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

师:那么,现在你们也是中国人也是呼唤者之一,你们代表中国的孩子再来呼唤一次吧!齐读第8自然段。

师:这个呼声多么美妙,多么动听,它是世界上最和谐的音乐,是全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让我们全体起立(不要看书)再来呼唤一次吧!

师:引读:敬爱的加利先生……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

师:孩子们,为了和平,我们仅仅有呼吁够吗?我们还应该怎样?

生:不够,我们应该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师:那么,请你们自由选择讨论的对象,说一说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生:展开讨论。

生:汇报

师:小结:你们谈得真好,个个都是和平小卫士,有了你们的行动,世界将变得充满阳光,鲜花和爱,整个世界会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师:让我们一起来唱响和平之歌吧!(放课件:美好生活画面。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平!

篇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案设计

1、使学生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2、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认知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3、理解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策略】:

1、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本设计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自读自悟,避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学会读书。

2、设计富有启以性的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3、注重培养朗读能力,从中真切地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增强语感,以声传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孩子们快乐地生活和学习的片断,在班里形成欢乐轻松的氛围,接着转移注意力: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许多孩子却仍然饱受战争之苦:他们颠沛流离,无家可归,有的孩子甚至被夺去了亲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2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感受一下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解读课题,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习愿望。如: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了什么呼声?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封信的内容。

三、泛读课文,扫除生僻字,了解大意。

1、读文识字

(1)浏览课文,画出带有生僻字或不懂其意义的词语,借助课后拼音和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轻声读生字,小组内互相纠正。

(3)做游戏加强对生字的认识。

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请两个同学走上讲台并列站着,由老师抽读生字,这两个学生抢着揭下该生字卡片,揭得越快越多者为胜,奖红花一朵。(此游戏可反复进行几次,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4)全班交流,分享记生字的好方法。

由学生自由举手发言,谈自己记住哪个字,采用什么方法记。教师小结。

2、扫除生词。

由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小组讨论,再不懂则交由全班讨论。教师从旁指导。

义:卓越;杰出的,有才能的。

京质:指人的综合素养。

灵柩:装进了死者的棺材。

呼吁:呼求援助、支持、同情等。

丧钟;教堂为教徒死亡敲的钟。比喻死亡或灭亡的信号。本文指

让战争停止的信号。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次通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预设答案要点: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同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信,信个用极富

情感的语言呼出了自己的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4、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详细剖析。

请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内互相交流。

教师巡视,在黑板上板书其中较重要的问题。点拔: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许多问题都提得非常好!老师听到许多同学都在讨论黑板上的这几个问题,现在老师请大家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是怎样理解的。谁来说说看?

板书:

1、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反映了他的什么愿望?

2、第四自然段连用了四个“听见了”,有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4、小作者的爸爸是怎样的人?

预设答案要点:

1、因为“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小作者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之花永驻人间。因而写了这封信。

2、这是作者的想象,四个连续的“听见了”,构成一个排比句,气势宏大,激情澎湃,充满感召力,表达了小作者呼唤和平,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

3、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和平之花”,但和平环境还不稳固,还不持久,所以又说是“娇嫩的和平之花”。

51年前即1945年(写时是1996年),全世界人民取得了把法西斯战争的胜。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从那以后,人们就以为再也不会发生战争,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永远留在人间。但是事实并不随人意,近必十年来,局部战争动荡,战争不断,人民饱受苦难。因而说“世界并不太平”。

迁移:同学们平时有关注社会和国家大事吗?有谁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还“弥漫着硝烟”?

4、(1)启示:读了这封信,有个人物一定给了大家深刻的印象,他就是作者的爸爸。想想加利是怎样评价爸爸的?上飞机前爸爸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说明了什么?

爸爸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是一位保护和平的战士。

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孩子,等我回来了,一定送你一顶蓝盔”,说明他是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父亲.“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说明爸爸是个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说明爸爸是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

过渡:一位捍卫和平的战士,一人才华横溢和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样?怎样把作者的真实情感读出来?

五、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1、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小作者,用真情实感把课文齐读一遍。

读后:师:读的时候,你一定遇到了不少困难吧?经过努力,你读好了吗?谁愿意把你认为最感人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让我们来评评。

2、播放朗读录音,从中体会信中流露出的情绪。

听了朗读录音后,大家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讨论一下,重点句该怎么读,如何读出作者的感情。

点拔: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缅怀”这一感情基调,与作者一起倾诉,怀念,同悲、同恨。

“您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自豪的语气。

“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充满信心,语气坚定。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悲痛沉重的语气。

三个“和平”----重读,表达强烈的感情。

师:让我们与小作者一同呐喊,一同呼吁,请大家带着我们刚所说的感情把课文齐读一遍。

六、升华主题,巧妙延伸。(发挥学生合理的想象,培养想象能力和即兴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讨论:

1、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该做什么?

2、在作者心目中,明天的世界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七、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同时展示《世界呼唤和平》之后的幻灯片,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和平生活的珍贵,升华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

篇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案设计

1.在音乐中教师描述, 学生闭眼睛想象:蔚蓝的大海上, 一群群白鸥在自由飞翔;茂密的森林里, 鸟儿们在尽情歌唱……

2.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 齐读课题。

4.这篇课文是写谁的呼声?他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

二、突破重点, 读中感悟

1.小结后过渡:作者失去的是怎样的一位爸爸呢?轻声读课文第一到五自然段, 用心体会。划出相关句子, 写自己感受。

2.交流, 结合学生回答体会爸爸的杰出。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 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我的爸爸是) 一名卓越的观察员, 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3.指导朗读, 读出自豪。

4.我的爸爸还是怎样的人呢?学习“机场分别”的一幕。

5.结合学生回答, 体会爸爸的自信和对妻子、孩子的爱, 对和平的热爱。

“孩子, 等爸爸回来, 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6.指导朗读。

7小结, 想象一家人平时的幸福生活。

8.过渡:我们和爸爸相约——— (齐读句子)

9.想象画面:假如爸爸真的凯旋归来了, 当他走下飞机, 我、妈妈会怎么做, 怎么说呢?

10.齐读机场分别的内容。

11.我和妈妈在思念中等待, 等待与爸爸机场重逢的幸福时刻。可是— (在《假如爱有天意》中, 教师深情诉说: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 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 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12.我们迎来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的心情?读出来吧。

13.此刻, 机场重逢, 我却不能———从此以后, 我再也不能———我只能——我只能———

14.指名读, 齐读。

15.回读机场离别时的情景, 再次体会失去爸爸的悲痛。

16.爸爸走了, 从此以后我再也听不到他亲切的话语。但是此刻, 我却分明听到了他的呼唤, 他呼唤的是———全世界都听到了, 他呼唤的是———

17.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 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我的爸爸还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同学们, 现在再读这两句话, 你的心中除了自豪, 更多的是什么?

三、结合资料, 攻破难点

1.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爸爸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爸爸用生命捍卫的和平实现了吗?轻声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看看当今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吧。

2.指名回答。

3.出示当今世界一些战争情景, 学生观看。

4.此时此刻, 你想说什么?你想呼唤什么?

5.小结:1945年, 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不论是51年后的1996年, 还是现在, 和平之神都没有永驻人间。和平之花是那样的美丽, 但它又是那样的娇嫩, 那么容易遭到破坏。

四、深究课题, 升华情感

1.再看题目, 这还仅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2.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 我们呼唤的是———

3.在《让世界充满爱》中, 教师激情呼唤:我、你、他, 大家都在呼唤, 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我们无法阻止战争, 但我们能不断壮大热爱和平的力量。我们希望一起 (齐读) ———为战争敲响丧钟, 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五、总结全文, 指导表达

在语文课堂上, 激动学生的是情, 打动学生的是情, 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情”。

1.以境激情

学生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由于是孩子对战争了解的太少, 在他们的脑海中没有和平的概念及切身的体会, 以及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 所以我充分发挥了音乐的作用, 让孩子们或在伤感的音乐中任泪水流淌, 或在悲壮的音乐中受到心灵的震撼, 或在纯净的音乐中憧憬对和平的向往……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境, 他们不仅体验了文本内容, 更在这样的情境中经历了一次情感的历程。

2.用情点情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激情, 而这种情首先要由教师来点燃, 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充满激情, 才会在课堂上激起学生的情感。在备课时, 我几次停笔, 因为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而在教学中, 我自己做到了全程全情投入, 把我体会到的骄傲、深情、幸福、悲痛、热爱……通过我的语言、我的神情、我的动作传递给学生, 为学生营造浓浓的“情”的氛围。

3.生活导情

课堂小天地, 生活大课堂。语文教学要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而学生的情感也更是来源于他们的生活体验。所以在教学时, 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 我让学生回到生活中,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想象作者一家三口幸福生活的画面, 想象机场迎接凯旋归来的爸爸的情景, 让学生有了真真切切的体验, 激起幸福的感觉。

4.对比生情

在同一个地方发生的事, 最容易让人把它们往一起想。而人往往在失去之后才会愈加发现失去之可贵。在这节课前半部分的教学中, 我努力让学生体会一份骄傲, 满心幸福。就在这时出示迎接父亲遗体的文字, 配以伤感的歌曲, 同样的机场, 却物是人非, 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 怎不让人悲从中来?学生的情感从幸福的巅峰跌落谷底, 再加上教师语言的推动, 于是学生潸然泪下。这时对“机场迎接”这一部分的朗读是一种泣泪的宣泄, 而对“机场送别”部分的朗读更是一种无言的悲痛。

5.情感升华

篇4:《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以“媒”激情

通过配有背景音乐的朗读与教师有机的导读激起学生情感,共同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让学生沿着小作者的情感阶梯,迈向情感高潮,产生共鸣,受到熏陶,得到启迪。

◆ 以“媒”拓知

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搜索信息的便捷性、呈现画面的直观性等特点,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 以“媒”抒情

利用多媒体的快捷性和网络的交互性、反馈的实时性等功能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如在专题网站的留言板上写下和平感言,短短的时间内,教师、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反馈,交流思想。不仅情感得以升华,而且实现了教学成果的共享。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是一个名叫雷利的中学生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缅怀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牺牲的父亲,并向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文章以点带面,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表达了全中国孩子的呼声,把一个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拉近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距离。

学习者特征分析:四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初步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备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生活在和平年代,对战争缺少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生字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利用网络搜集、处理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品味课文,读中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资源及环境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专题网站,设有“课文内容”、“美好世界”、“残酷战争”、“动荡世界”、“和平之歌”、“参考资料”、“我的呼声”七个栏目。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以“媒”设境

在导入环节,通过放映美好生活片断,指名学生交流感受(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无忧无虑……使学生感受和平的愉悦)

师: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但战争年代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接下来引导学生感受战争的痛楚。学生自主点击,网上浏览有关战争图片或视频,然后说感受。

师:是啊,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是无情的。它使人们流离失所,饱受煎熬,战争使人们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幸福和快乐!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学习网站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感受具体化、形象化、深刻化。和平的美好与战争的惨烈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产生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整体感知,质疑解难

在本环节中,①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②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查询学习网站,初步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质疑:例如联合国指什么、什么是维和部队……

【设计意图】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公民应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设计质疑问难这一环节,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服务。

3.精品细读,以“媒”动情

师: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什么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小作者的内心世界吧!请同学们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出示课件):

雷利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把描写父亲的句子勾画出来,选择一处你最感动的地方,写上批注,写好了在组内讨论,交流。

(1)自主学习,写批注。

学生批注1: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中看出父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才。

学生批注2:从“两年以前……壮烈牺牲,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中看出父亲是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

学生批注3:从“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中看出父亲是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人。

(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朗读感悟1: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读出父亲的万般柔情亦或志在必得的士气,指导个性化的朗读。)

朗读感悟2:通过临上飞机前的美好回忆和迎接父亲遗体归来的悲痛场景,体会“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联系上下文理解“沉浸”、“巨大”的意思。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在低沉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把所思所感写在留言板上,再与全班交流。)

留言板留言:

生1:爸爸是为维护和平而倒下的,他的死是光荣的。

生2:我不仅会大哭一场,我还会说:“可恶的战争,你不仅夺去了我爸爸的生命,你还夺去了许多无辜人的生命。……

师:同学们,骨肉分离这种痛带给雷利一家的只有无尽的悲伤。这种痛产生的不仅是悲伤,还有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呼唤。同学们,让我们用情、用心去朗读:(师生齐读)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配上低沉的音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将从“找、读、说”三个层次着手,让学生像作者一样倾诉怀念之情,达到同悲、同痛的目的。

4.搜索资料,以“媒”化难

师:爸爸壮志未酬,为和平而倒下了。那么世界太平了吗?

教师请学生默读第6至8自然段,并思考问题:为什么说是娇嫩的“和平之花”?为什么说世界并不太平?

学生浏览专题学习网站或上网查询资料,理解“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的意思,汇报观后感受,交流对“世界并不太平”和“弥漫”的理解。

生一: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世贸大厦遭到恐怖袭击,顷刻之间倒塌,死亡3000多人。

生二: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为克什米尔发生争端,长期的争端给当事国特别是当地的人民带来了灾难。

师:同学们,只要有战争,就一定会有牺牲。我们正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也许世界的某个角落正在上演着一场战争悲剧;我们正享受着和平的安宁时,也许有人却因战乱而失去了生命。和平之花是如此的娇嫩!雷利大声呼吁——(指板书,生大声说)要和平不要战争!(出示课件)

师:这仅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生:不,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呼声。

师:这仅仅是全中国的呼声吗?

生:不,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

师:这是发自内心的呼声,这是浸满泪水的呐喊!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共同的心声。让我们齐读这段话吧。(多媒体出示如下语段,播放《明天会更好的音乐》)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环节,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阅读和交流,变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实现了师生与作者之间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5.即时训练,以“媒”导写

师:请在网站留言板上留言,写下你的感想:

生1:我想对那些恐怖分子说:生命对于人来说是无价之宝,请爱惜它吧!

生2:战争是阎王派来威胁我们的恶魔,和平是上帝派来保护我们的天使,让我们赶走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

生3:和平就像一道七色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如果少了人们的维护,这道七色彩虹将不再美丽,愿全世界人们共同来描绘这道彩虹,让它更绚丽,更迷人!

(教师查看留言,相机点评)

师:同学们的留言都很精彩,愿和平鸽叼着橄榄枝,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自由自在地飞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有效地发挥教学成果的共享性、教学反馈的实时性等特点,开展更充分、更深入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沟通情感,分享智慧,将和平的种子植入学生心田。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发挥了网络平台对语文教学的辅助功能:

1.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中我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以景触情,以情促思,情景教学在网络的支持下发挥得淋漓尽致。

2.转变学习方式

教学中我注意借助网络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突破“疑问点”和“重难点”。 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开展互动交流

教学中构建网上互动平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地沟通情感,分享智慧。短短的时间内,教师、学生的思想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得到呼应,情感得以升华。

篇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案设计

1、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提高利用课外资源,深入理解文章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理解娇嫩的和平之花的深刻含义,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下幸福地成长,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老师这儿收集到了几幅感人的画面(放课件,师解说),看到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想呢?

生:他们很可怜,我们同情他们。。

师:战争是多么残酷呀!它夺走了多少无无辜人的生命。今天,让我们来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呐喊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仔细品味,用笔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

二、多方朗读,读中感悟

师:同学们读书真认真,通过读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你能说说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吗?

指生读句子。

通过学生朗读的`句子,追问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试读,再评价。

师: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说什么?他在说什么?

生:他在说:和平。

(课件出句子)自由读,体会这两个句子的异同?

学生自由谈。

师引读: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学生齐读,教师板书。

师:课文中还有哪儿使你深受感动呢?

生:爸爸的为人让我深受感动。

师:如果有这样的爸爸,你会感到怎样?

生:感到自豪。

师:请你试着再读一读。(学生自评)

生:我的爸爸很优秀,从两年以前,我的爸爸做为一名。看出来。

师:你读得真不错,从你的朗读中,我确实感受到了爸爸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才。可是战争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因此,我们不要战争,要(和平)。

三、自主探究、体会情感

多媒体展示世界并不太平。一段,指生朗读。

1、和平之花是什么?和平之花为什么是娇嫩的?

2、你能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说明世界上不太平的事件吗?

小组学习,全班交流

教师也收集到了一些资料,展示给大家看看。让我们感受一下战争的炮火。<板书>

现在,让我们和雷利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共同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生齐读)

四、拓展实践,升华情感

1、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些什么?

2、同桌讨论汇报交流。

写封信;为战区孩子献爱心;努力学习。

3、总结升华。

同学们,相信你们都应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做一名维护和平的使者。为了制止战争,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齐读:让二十一世纪人类家园)

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和平!)

篇6: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案设计

2、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阅读课文,感悟雷利与爸爸诀别时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战争的决心。体会他从心底里迸发出的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感悟雷利与爸爸诀别时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战争的决心。体会他从心底里迸发出的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开展“世纪回望,百年战场”的活动:收集有关战争的图片、资料,对战争的残酷性有所了解,扩大学习本课的知识背景,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

2、师述导语:

当人类满怀和平的渴望步入21世纪的时候,战争却仍在这个星球继续……愿这些战争的画面能够到此静止、凝固--成为历史。这就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词句,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尽量自己动手扫清障碍。

2、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轮读课文,理解生词意思。

三、再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⑴ 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讨论:“秘书长为什么评价他爸爸是一个卓越的观察员?”

⑵ 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段:

⑴ 学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要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⑵ 指名读,评议,练读。

⑶ 全班练读第二段,读出雷利与爸爸依依不舍的语气。

⑷ 学生自读第三段后,用悲伤的音乐作背景,让学生配乐朗读。

3、学习课文第三段:

⑴ 师述:爸爸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了,作为儿子的“我”怎样呢?

⑵ 自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雷利的决心与呼吁。注意用上“弥漫”、“威胁”、“娇嫩”、“比例失调、”“制止”、“充满”等词。

四、齐读全文

篇7: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案设计

【主要的教学模式】

主要的教学模式(名称):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主要的理论依据(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我觉得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搭建好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舞台,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实践、主动完善的机会和空间,教师要努力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同时,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上教师就应该做到三个不,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

【主要的教学环节】

1、板书课题,回顾内容。

2、细读课文,体会悲情。

3、信息链接,呼吁和平。

4、拓展文本,升华情感。

5、说话训练,加强实践。

具体教学设计:

【课时】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展开,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对和平的呼唤。学习本组教材目的是让学生的精神经受洗礼,心灵受到震撼。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情感强烈,课文饱含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对父亲的深深缅怀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读来催人泪下。教学本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是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本篇课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潜心读书、朗读体会、语境想象、拓展资源中学会感悟,学会表达情感。从而构建能给学生铺上语言和精神底色的语文课堂。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搭建好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舞台,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实践、主动完善的机会和空间。教师要努力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同时,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上教师就应该做到三个不,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回顾信的主要内容,体会我的心情,以及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

2、能力目标: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⑴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不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⑵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⑶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3、情感目标:

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回顾内容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了解了文章的哪些内容呢?

3、引导学生把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雷利的呼声: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既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又训练了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二、细读课文,体会悲情

1、学生自由读全文,想一想雷利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了这样的呼声的?

2、默读正文的1~4自然段,画出感动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在旁边。

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使他们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3、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

⑴ 当学生读到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教师要做如下的导学:

①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蓝盔这个词语,它是和平的标志,送孩子蓝盔,表达了爸爸对和平的向往。

② 两年多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雷利都在思念着爸爸,思念着和爸爸在一起每一个时光。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想想雷利都会想起和爸爸在一起的哪些事呢?(学生想象说话)

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构建睹物思人的语言表达场景,让学生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鲜活的画面。

③ 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这个句子。

⑶ 当学生读到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师做如下的引导:

①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如约的含义。

② 想象一下,我和妈妈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读。

⑶ 当学生读到──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师做如下引导:

① 你们觉得爸爸的这一声声和平是在向谁呼唤呢?

② 引导学生读出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4、生再自由读课文的1~4自然段,了解爸爸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爸爸让人多么悲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我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达到读中感悟,以悟促读的目的。同时,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使学生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崇高人格的熏陶和感染,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5、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把心放进文本,再读课文的2、3、4、自然段,读出内心的悲痛之情。这里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指名读、评价读等方式。

角色的转换、使学生更能充分地表达心中强烈的感受,读起来入情入境。

三、信息链接,呼吁和平

1、爸爸为和平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我们还沉浸在悲痛之中时,回望今天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己读5、6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2、当学生汇报到: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落实文中学习伙伴的话。鼓励学生联系现实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当学生汇报到: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迷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时,教师要扩展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对和平的渴望。如果学生在汇报时联系了下文,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读这句话。并进行语言训练,试着让学生用为了为了为了说话。

文本和图片资料的补充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了战争的危害。这样,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更易激发起学生对和平强烈的渴望。

4、借助前边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让学生谈谈对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句话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理解信中我的呼吁。

5、出示句子: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而且要让学生体会到21世纪的今天,他的这一愿望并没实现,世界仍然存在着战争。

四、拓展文本,升华情感

让学生再饱含深情地齐读雷利的呼声,与雷利的情感产生共鸣。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雷利的呼声,从而使文章的情感得到升华,再次唤起学生对和平的渴望。

五、说话训练,加强实践

师:你们读了这篇感人的文章,特别是雷利的呼声,你们肯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对侵略者说,可以对战争中苦难的人们说,也可以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让学生在课堂上简单地述说,在课下把说的内容也象雷利这样以书信的形式写一写。

课程改革中的阅读教学倡导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加强读写结合,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篇8: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认识7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凯旋、遗体”等词语。

2.感受战争的残酷无情, 对和平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 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实现道德自勉。

3.引导学生, 利用各项资源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朗读品味文章内容, 读中悟情。

学习重点:理解信中“我”的呼吁, 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学习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 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学习准备:

收集一些战争图片, 制作课件。向学生推荐一些战争的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师: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安宁的环境中, 但你们可曾知道, 有许多孩子却饱受战争的折磨与蹂躏。今天我们就去倾听一位中国孩子的呼声, 看看战争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怎样的烙印? (板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二、初读课文, 感知文本内容

2.师:从课题中, 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预习, 学生谈谈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3.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 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要求: (1) 读准字音; (2) 记清字形;理解字义。

4.指名朗读课文, 学生评议, 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并讲解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 理清文章顺序

5.师引:读完课文请你说—说,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6. (解决刚才所提出的一些问题) 这位中国孩子发出了怎样的呼声? (救救孩子们, 要和平不要战争)

7.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读:“救救孩子们, 要和平不要战争”。) 全班同学一块呼吁一下吧﹗ (生齐读)

8.我们知道这位小孩名叫雷利, 那雷利为什么会出这样的呼吁呢?再读这一段, 用铅笔, 将你所找的句子画出来。 (为了母亲不在失去儿子, 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 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

师:对雷利而言它失去了什么。 (失去了爸爸) , 师引:他是怎样牺牲的? (生:在执行维护和平活动中牺牲的)

9.总结:是啊, 战争是无情的, 残酷, 正因为战争, 才使雷利失去了敬爱的父亲。让我们跟随雷利再次向加利发出呼吁吧。 (配乐读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激情———凸显“呼声” (课前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同学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雷利的呼声是———要和平不要战争。战争使雷利失去了至亲至爱的父亲, 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读二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写出了这些伤疼, 同时也触动了你的内心, 让你同样感到悲伤不已。将这样的文字画下来, 看看划到那些文字时你的心头不由得一颤。让你忍不住有话想说。

二、探究———感悟呼声

2.生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 并找出自己感到悲痛的句子。

(1) 师引:通过“沉浸”可以感受到失去父亲我们的内心多么的悲伤, 而且这种悲伤可能不只是两年, 他甚至会持续一辈子。 (生读出这中悲伤的感情)

(2) 鲜血让红了他的征衣, 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多媒体出示句子) 哪些地方触动了你的内心, 看到这些词语, 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浸满、染红两个词语, 可以看出他死的非常壮烈) 他挚爱的亲人看到这一幕心情会怎样呢?你再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吧。 (学生自由读) 我们读完之后, 心情都如此的沉重。雷利肯定更是终生难忘, 假如你就是雷利, 请你读出此时的心情吧。生反复的诵读, 感受战争给雷利一家, 带来的巨大伤痛。

3.我们都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之中, 雷利的父亲怎么就让战争给夺取生命了呢?小组合作学习, 看看雷利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请你快速的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可以结合着别人对他的评价, 以及他干的事情来谈。

4.就是这样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家人, 有着丰富学识的爸爸, 却被无情的战争夺取了生命。我们再去读一读那悲惨的一幕吧。 (生再来读三自然段)

5.爸爸被无情的战争夺去了生命, 但爸爸却还有自己未了的心愿。那就是对和平的呼唤。

(课件出示) 爸爸的嘴长着, 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我听到了, 他呼唤的是———。妈妈听到了, 他呼唤的是———。在场的叔叔阿姨听到了, 他呼唤的是———。全世界的人都听到了, 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师读前半部分, 学生补充呼唤的是和平.再来感受对和平的渴望)

6.师引:雷利的爸爸, 因为维护世界和平, 而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现在是不是天下太平了呢?如果没有, 文中那些句子又能看出来?针对某一个词语或者是某一句话, 来谈谈你的理解。

小组合作, 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 和文中的句子来理解。理解重点词语“娇嫩的‘和平之花’, 句子“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感受战争依旧存在。

7.这里更有一组活生生的例子, 述说了在这五十年的时间里, 战争所造成的危害。课件出示相应的数据, 学生再次来体会战争的残酷, 激发对和平的向往。

三、延伸———内化呼声

8.过渡:战争夺去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要和平不要战争”, 这是雷里利的呼声, 也是我们的呼声, 更是全世界一切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声, 让我们再次拿起课本和小作者一同呐喊, 一起呼吁﹗ (配乐读最后一自然段)

篇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出示一家人幸福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生1:我看到了这一家人非常温馨。

生2:我感觉他们其乐融融,很幸福。

师:是呀,这一幅幅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幸福与温情。可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师:齐读课题。

二、以疑导引,聚焦“呼声”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生1:是谁发出的呼声?

生2:这个呼声是什么?

生3: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这三个疑问)

师:好,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是谁发出的呼声?大家一起说。

生:雷利。

师:呼声是什么?

生: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相机板书)

师: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

生: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

三、巧概括

过渡:开始的这三个疑问都已经解决了。那么,现在你能通过串联这三个问题答案的方法,说一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课件出示:文章的主人公( ),以( )的形式,为了( ),为了( ),为了( ),向( )发出了呼吁:“( )”

生:文章的主人公雷利以一封信的形式,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发出了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四、探究“呼声”,感悟父亲形象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多角度、多层面谈谈自己眼中的雷利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过渡: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那么,雷利究竟失去了一个怎样的父亲?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师:谁来说说。

预设:

生1:我从“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行动中壮烈牺牲,您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这句话中,感受到雷利的父亲是一位卓越的观察员。

课件出示。

师:他是一位热爱和平的父亲。

生2:我从“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这句话中,感受到父亲爱妈妈,爱雷利。

课件出示。

师:是啊,他爱家庭,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

师:父亲说话的语气怎样?

生:我觉得很坚定。

师: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从“一定”这个词中感受到的。

课件出示,“一定”变红。

师:请读出你的坚定。

生读。

师:看,这就是蓝盔。(课件出示)联合国维和部队是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维和部队士兵必须统一着蓝色盔帽或蓝色贝雷帽,所以也称“蓝盔”部队。

师:父亲还是什么样的人?

生:我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这句话中感受到父亲特别有本事。

课件出示。

师:多么有才华的一位父亲啊!

师:雷利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

生:骄傲。

师:读出你的骄傲吧。

生读。

师:是啊,我们为雷利有这样一位爱和平、爱家庭、有才华的父亲而自豪。(出示)看着飞机越飞越远,雷利想,等爸爸回来,( )。

生1:看着飞机越飞越远,雷利想,等爸爸回来,我们全家要在周末的时候,好好地玩一玩。

师:多么令人向往啊!一家人一起欣赏春天的花,冬天的雪。

生2:看着飞机越飞越远,雷利想,等爸爸回来,我一定让爸爸为我讲讲他的经历。

师:多么让人期待啊!

五、潜心会文,体味丧父之痛

过渡:

师:是呀,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早些胜利凯旋,亲手把蓝盔戴在自己头上啊,可是——(出示: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生读。

师:这就是灵柩归来的情景。(出示灵柩归来的图片。配乐。)

师:你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是啊,怎能不悲伤?躺在灵柩中的是他至亲至爱的父亲啊!谁再来读?

生读。

师:真的是悲痛欲绝。

师:还记得那句承诺,孩子呀,等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可是——

生读。

师:还记得曾经的约定,要用最美的鲜花迎接爸爸回来。可是——

生读。

师:爸爸的嘴张开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我听见了,他呼唤的是?

生:和平、和平、和平。

师:在场的叔叔阿姨也听见了,他呼唤的是?

生:和平、和平、和平。

师:全世界的人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

生:和平、和平、和平。

六、自主探究,体会不太平

师:然而,出示“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生读。

师:(出示有关战争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选择其中一张最让你感到心痛的来说说。

生:这个小女孩很可怜,手里只有半块面包。

师:她的头发?

生:很乱。

师:衣服上沾满了泥,脏兮兮的小手紧紧抓着一块干巴巴的饼。她的眼神?

生:很慌张。

师:这惊慌失措、不安的眼神深深刺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师:谁还想说?

生:我看到这个小男孩满脸是血。

师:一只眼睛被子弹夺去了光明。

师:还有吗?

生:这个孩子非常饥饿,只能捡地上的面包。

师:他甚至连一条裤子都没有,又冷又饿。

生:我在最后一张图片中看到,滚滚的浓烟。

师:就一瞬间,一座摩天大厦轰然倒塌。

师:同学们,我们再看。(出示:战争数据)

师:战争让太多的人妻离子散,无家可归,甚至失去生命,娇嫩的和平之花在战争面前实在太脆弱了,如果战争仍然继续,悲剧就会在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中重演!

师:此时此刻,我们禁不住要和雷利一起呼吁——

生: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这呼声不仅仅是雷利发出的,更不仅仅是因为他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出示“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师:同学们,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生:给战争中的孩子捐钱,让他们能吃饱穿暖。

师:真是善良的孩子。

生:给他们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也能像我们一样开心学习。

师:这样他们就会增长知识。

生:我们也可以像雷利一样写封信,告诉他们不要再战争了。

师:对,可以向政府呼吁。

师:看来同学们有很多的话想说,就让我们拿起笔,为战争的人们写几句话吧。(出示1.当我看到( ),我禁不住大声呼唤“要和平,不要战争!”2.为了明天( ),为了明天( ),让我们一起呼唤“和平!和平!和平!”)

生写。

交流。

师: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和平的渴望,听到了你们爱的表达。就——(出示“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生齐读。

师:让我们在这充满希望的歌声中下课。谢谢同学们。

篇10: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联系现实,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理解信中“我”的呼吁。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让我们走进雷利的内心世界,继续聆听这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出示词语:维和牺牲失去悲痛战争呼吁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这些词概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指名答)

3.雷利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吗?(指名说)

4.还记得我们之间那个幸福的约定吗?(指名说)

二.精读3、4自然段,体会悲痛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美好的梦想

(1)这一天终于盼到了,你就是小雷利,你和妈妈如约捧着鲜花,早早来到机场等待爸爸的归来。远处,一架飞机冲进我的视线,就要看到爸爸了,你现在是怎样的心情?(很激动、非常高兴)

(2)飞机越来越近,飞快地滑向地面停住了,你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跑过去亲吻爸爸、给爸爸一个热情的拥抱)

2.残酷的现实

(1)此时,飞机的门缓缓打开,你马上就要冲过去拥抱你亲爱的爸爸,可出现在眼前的却是──(播放课件,老师读正文第三段)

(2)此时你有什么感受?(想哭、难过,悲痛)

(3)课件出示:

现在蓝盔回来了,但它却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和妈妈如约捧着鲜花来到机场,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爸爸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试着把你的感受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生自由读)

(4)这段话中,哪些词句最能触动你的心灵,让你最难受,最悲痛?

(指名说)你能读读吗?

(5).蓝盔回来了,爸爸却永远地走了。物是人非,爸爸再也不能带你玩,再也不能和你说话了。鲜红的血染红了衣服,腕上的手表里也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死得那么悲惨,这一幕,你一生都忘不了。此刻你的心是不是如刀割,如针刺?读出这刻骨铭心的痛吧!(生读)

(6).你们的朗读,让老师听到了对爸爸的怀念;从你们眼中的泪花,老师看到了你们对战争的痛恨。爸爸就这样走了,但他还有很多的心愿。他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他在呼唤什么呢?(和平)

(课件出示)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在呼唤着:和平!和平!和平!

(7).同学们,读着这个句子你们有什么发现?你们注意到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这样使用有什么作用?如果把后两个“和平!”去掉,并将“!”改为“。”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

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在呼唤着:和平。

(8)一、二组读原句,三、四组读改后的句子,比较一下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原句表示语气非常强烈,坚定,而且一句比一句更加强烈。这借此表达了爸爸渴望和平的心声非常强烈。)

(8)让我们再来读读,让爸爸渴望和平的呼唤响彻整个校园!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孩子们,美好的梦想和残酷的现实,反差如此强烈。但懂事的孩子更明白爸爸的心意,他在爸爸的遗体旁说了这样一段话:

(课件出示)

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谁替他说出来?

三.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感受战争的残酷(5、6自然段)

1.师:那一声声和平的呼唤,唤醒了那些制造战争的恶魔了吗?请自读5、6自然段,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1)世界不太平。

(2)什么是和平之神?(和平幸福的生活环境)

(课件出示):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3).“和平之花”为什么加上了引号?(有特殊的含义,指的就是世界和平。)

(4).如果把“罪恶”“娇嫩”去掉,行吗?

(不可以,因为“罪恶”一词写出了战争的破坏性及对人类的伤害;“娇嫩”一词可以看出,和平虽然如鲜花一样美好,却容易被摧残、破坏,需要全人类共同维护。)

2. 交流资料,感受世界不太平。

(1)刚才有同学说世界并不太平,战争还没有停止,你能举出具体的事例吗?

学生交流收集到关于战争的资料。

(2)孩子们,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

课件出示战争的画面:听,一声巨响,楼塌了,多少个生命瞬间烟飞灰灭。战争中的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看,他们失去了御寒的衣服,躲避着随时可能飞来的子弹。战争让多少孩子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战争夺去了多少无辜孩子的父母,战争又使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战争更让多少老百姓背井离乡,从此过上了流浪的生活。

(3)看了这一幕幕揪心的画面,你想说什么?

(痛恨战争)

(4)此时,我们也情不自禁地与小雷利一起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四、升华主题(学习第7自然段)

1.孩子们,只要有战争就存在血腥和死亡。此时,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也许同一时刻世界的某个角落正在上演一场战争的悲剧,我们在享受和平的安宁,也许有人正因为战争而失去生命,因此,小雷利在信中写到:

(课件出示)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2.此时,孩子们,此时你还认为这只是他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不是,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雷利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爸爸死于战争而发出这样的呼唤吗?(不是,还因为战争没有停止)这仅仅是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发出的呼声吗?(不是,是通过加利先生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

3. 想到那些揪心的画面,想到被战争夺去生命的人们,我们想把这呼吁读的更响些,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传到还存在战争的土地,希望用我们的情感打动那些挑起战争的人们,为了孩子们放下武器。让我们齐读本段。

五.拓展训练与总结

1.那些无辜的孩子,想到他们暗无天日的童年,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们说吧!拿起你手中的笔,为那些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写一段话,以此表达你的关心和祝福吧!

2.相信有了你们,有了千千万万热爱和平的人,“和平之花”将不在娇嫩,“和平之神”将永驻人间!播放《让世界充满爱》。

板书: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要和平不要战争

篇11: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2、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设计理念】

以读代讲。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我一起画一种最可爱的动物。

2、齐画和平鸽。

3、同学们,你们爱它吗?

(爱)

因为它象征着和平!是呀,这纯白的鸽子在向我们呼唤着和平,然而,这世界却并不太平。

4、观看录像:(美国和伊拉克战争中儿童哭喊的情景)

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什么?

5、小结:

战争,使晴朗的天空不再阳光普照,而是一片阴暗,那弥漫着战火硝烟的地区,有多少孩子失去父亲,有多少妻子失去丈夫,有多少母亲失去儿子!同学们,在这样残酷的战争面前,让我们一起呼吁

世界要和平!(板书)

二、新授课文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就在我们呼吁和平的同时,有一个中国的孩子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板书课题)

2、自由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确。

3、我们一起来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读到你愿读的地方你就站起来和我一起读。)

4、同学们,这篇课文感人之深,催人泪下。请你们再读读,找出文章中你最感动的一处,反复品读。

⑴ 四人小组交流。

⑵ 集体交流。(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重点指导:

(出示)句子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⑴ 指名读:

搭桥引路:谁听见了?还有谁,还有谁?

⑵ 你是怎么读和平!和平!和平!的?

⑶ 还有谁愿读?

⑷ 愿读的同学一起读。

小结:雷利的父亲是一位和平的使者,他用博大的胸怀来爱他的孩子,来爱全世界的人.

(出示)句子二: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⑴ 指名读。

⑵ 你为什么把罪恶、娇嫩读得那么重?

⑶ 还有谁读,男生读。

⑷ 看世界地图。(出现有战争的国家放映爆炸场面,有硝烟的图景)

⑸ 学生结合当前形势谈对句子的理解。(美伊战争、9·11事件,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等等)

⑹ 教师激情(放战争灾难的图片,配悲乐)

叙述:同学们,你们看!每一次战争的爆发,都将是一连串悲剧的开始。战争,让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呀!战争,它只会带来牺牲!牺牲!牺牲!

⑺ 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就大声地说出来吧!(生述)

小结:战争太残酷了,我多么想向那战争呼喊-----停止吧!我们要和平!和平!(板书)

过渡:然而悲剧却无法避免地发生了。十年前,雷利的父亲在一次维和战争中牺牲了。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又一位伟大的父亲在这美伊战争中牺牲了,他就是──郁建兴。(齐说)

(出示图片)(配乐师述)他,一位伟大的生化学家,他的死是光荣的,然而他的死,意味着又一个母亲失去了儿子,又一个妻子失去了丈夫,又一个孩子失去了父亲。

句子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⑴ 教师范读。

⑵ 指导学生读。(站立读,加上动作,表情)

⑶ 同学们,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到了雷利的心声,听到了全中国人的心声,听到了全世界人的心声,那就是──和平!和平!和平!(板书)

5、孩子们,你们都是和平的使者,为了和平,你能做些什么?

(学生谈)

教师指导:我想写──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大胆地写,可以给安南,萨达姆,布什或者正在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一写你的心声。

6、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梦想实现了,世界一片和平,那会是一幅什么的景象呢?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画和平的景象,并给你们的画取一个题目。

(四人小组作画,师生演板作画)

三、总结全文

我们的呼声永不停止(全体起立)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听到我们的呼吁──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板书设计】

和平鸽

上一篇:低幼英语教案下一篇:康巴什景区景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