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交流发言稿

2024-05-03

小学语文教学交流发言稿(精选8篇)

篇1:小学语文教学交流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四间房一中的赵丽君。首先感谢中心校领导提供一个这样好的平台给我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此发言,我倍感荣幸和不安。谈不上什么经验分享,就是略谈一下我对语文教学方面的拙见。欢迎各位同仁 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给予指导,谢谢大家。

我个人认为语文学习向课堂要效率,老师精心的备课自不必说。前面好些老师已经分享了很好的学习经验,我就不谈了,我今天要讲的是平日的“日记引领”、写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关乎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他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人一生受用,但据我了解学生似乎不想写日记,总是无话可说,觉得没啥可写。针对此种情况,我采取了“日记引领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上学期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写日记,按他们的意思,不看不检查,只是每天提醒。我彻底的放手了。一次我突袭检查日记发现我班的某一同学。他竟然一连好几天的日记是“单词背写”、我当时非常的生气,这是一个语文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学习态度很端正。我对他很是欣赏,很是喜欢,这样的情况,很是出乎意料。 我就一气之下把他的日记本在课堂上给撕了。回来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就把我的感受作为今天的日记写了:

9月27日晚19:35、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从教室回到我的屋里一个声音在嗓子里狂吼。一句歌词在耳畔回响,不断的回想,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我放手了,我给了孩子们信任,且是充分的自由的信任,我为求得他们的共同进步,我迎合他们的心意,不作要求,不做检查,只因为彼此相信。可不经意的一个想法,微有自责的一个做法却让我瞬间变成了暴怒的雄狮,有种不可遏制地想要动手的狂躁。还好,我仍清醒,没有扬起我的巴掌,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只是,我当堂撕了学生的日记。至此,我不知有没有伤害的孩子,我有没有过分,我有没有……此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可见了该说什么呢,告诉他我有多喜欢他,多欣赏他,多偏爱他,多么的信任他。告诉他:爱之深责之切。告诉他,你是我心中的一颗星,一颗闪亮的星,一颗让我引以为荣的星。告诉他……到底告诉他什么?我的内心在挣扎,此时,我觉得手足无措;此刻,我深深的自责;此地,我的内心是如此的纠结。师爱,到底应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应不应该放手呢?

这是我当天的日记,第二天我拿他到班里读给同学们听,然后,我顺势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你的日记今天有什么可写的吗?”“有”,“就马上写”、八分钟的时间,绝大部分孩子都已完成。让大家分享几篇,很是感人。从那次起我就经常的实地取材与引领,一段时间下来有一部分学生成了生活的有心人,学会了写日记,不再害怕写日记,写作水平也有明显提高。这让我认定了:日记引领一定要坚持下去。

以上是我的一点拙见,谢谢大家!

篇2:小学语文教学交流发言稿

大家下午好!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个交流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一些教学经验。

1、高效课堂40分钟

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体地位”,要把课堂40分钟变得更有效率,就要合理利用课堂时间。

一个好的课堂,做好提前准备是很重要的!这是公认的事实。不仅要读懂教材内容、教学参考材料,还仔细地阅读课本。我每次准备的时候,都非常的小心翼翼,我认为这应该是严格要求和自由发挥的结合。

如果一个班级严格,学生会感到很沮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对你的班级失去兴趣,从而对这门学科失去信心,甚至会产生心理抗拒,从而不利于课堂教学。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缺乏兴趣,学生被迫学习,就没有了学习效果。

2、树立良好的课堂纪律

严格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课堂作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教育思考,用一些能打动他们心灵的话语来激发他们学习热情。

平时,我在课堂上表扬和鼓励学生,寻找学生的亮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3、做好作文教学。

学生在阅读中缺乏敏捷的思维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作文选材是学生写作的难点。作文布局不合理、写作风格差等是五年级学生作文难以突破的障碍。

所以我从试卷分析中发现,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困难的,只有突破语言这关,帮助他们积累丰富发课外知识,才会让写作水平、阅读能力更好。

做一个老师不容易,做一个好老师更加不容易。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适应形势,做润物细无声的事,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用心去学习。

篇3:小学语文教学交流发言稿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我看来, 小学的主要任务, 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这句话告诉我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发现学习的真谛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显得至关重要。英语, 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 要想让学生做到充分掌握学习它的真谛, 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做到“会说、会交流”。

然而,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我国很多地方的小学英语教学停留在仅注重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培养, 不关注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低端层面上, 因此, 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也成为了“哑巴英语”的代名词。国内的英语课堂上, 经常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 即:一名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体现为“词汇量掌握多, 英语写作能力强”, 而不是“能说会道”。而上述教学方式的弊端在于:长此以往, 学生的英语技能无法得到真正提升, 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长效性和整体应用性也无法得到全面体现, 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将不断降低。以下, 我将结合日常的教学经验, 谈一谈解决小学生英语课堂发言障碍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注重气氛营造, 巧借故事引导发言

敢于发言, 并不是每一名学生与生俱来的技能, 它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后天引导。而如何有效引导, 使小学生能够敢于发言、敢于进行口语交流, 则成为了众多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课堂, 是英语教学环节的主要场所, 也是拉近师生关系的“第一情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在课堂上构建良好、和谐的氛围, 以最直接、渗透性最强的方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特性, 他们对新奇的故事往往具有浓厚的兴趣, 因此, 借助故事构建课堂氛围, 从而引导他们发言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策略。

【教学情境】

在讲授完《Time》一课后,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时间跨度的概念, 我提出了以下假设性问题:

教师:How long is the six years?

教师: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 我为大家讲一个英语小故事!

老师:这个故事是伊索寓言里的小故事---《The fox and the lion》……

在讲完故事后, 我又一次抛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2:老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只有接近、了解你不知道的事物, 你才会慢慢发现它并不可怕!

教师:good job!Now let’s explore the answers together!

在故事寓言的引导下, 课堂的沉寂氛围被破解, 思维也被充分激发, 纷纷举手发言, 表达了自己对之前问题的想法!

【分析】

故事虽然简短, 但起到的作用却是巨大的!这则故事的寓意恰好告诉同学们:发言不是一件难事, 只要你敢于尝试, 你就成功了一大半!同时, 在故事氛围的营造下,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被瞬间拉近, 学生的发言活动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二、针对分层设问, 有效兴趣疏导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给后进生制造发言机会, 采用“针对分层设问模式”, 让基础差的同学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都享受均衡的回答问题机会, 从而不让任何一名同学在课堂口语交际环节中掉队!

苏联著名教学学家、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醒悟的重要条件。”因此, 让学生“敢于发言、善于发言”, 是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同时, 也是提升他们英语口语技能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 在设问环节中, 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兴趣疏导”,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消除发言障碍。

例如, 我在讲解《At a music lesson》这一课内容时, 便采用了“针对分层设问, 有效兴趣疏导”的教学策略。为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都搭建起了适合他们的发言平台, 且问题涉及小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问题, 因此, 从侧面激起了他们发言的热情, 学生的发言障碍也被有效消除, 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大提升。

三、结论

篇4: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交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真心与文本、学生作平等的对话,以真情与作者、学生作真诚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活起来。这种多向交流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出学生的潜能,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以前,我曾对“课堂交流”和传统的“提问应答”式的教学模式的界别有过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思考、探索、实践,我在理论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课堂交流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中心视野,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而且,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也是靠学生来完成,因而课堂交流要以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学要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的角色。而教师除了要围绕学生来精心设计交流外,还应本着平等交流的思想,善于做一个倾听者。

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老师作为引导者给学生讨论的话题:英雄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在课堂交流时,同学们就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表达了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就是像叶欣那样。临危不惧。

——英雄就是像叶欣那样,身先士卒。

——英雄就要像叶欣那样,舍己为人,危险时冲在最前面。

——英雄就要像叶欣那样让人敬畏,抢救患者,保护同事。

在同学们的思路都狭隘地围绕“叶欣”大无畏精神的范围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大家拓展思路:“难道英雄就一定都要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吗?你们还有不同的看法吗?”这么一问,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像雷锋那样心中有他人,从平凡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的人是英雄;像桑兰那样勇敢坚强、战胜疾病的人也是英雄……学生“言”思泉涌,大大提高了交流的实效。

二、课堂交流要善于把握交流时机

课堂交流应该贯穿始终,如果教师能很好地把握住交流的时机,那么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创设问题情境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没有实质性问题的交流是空洞的交流,学生也无法表达自己的见解。它可以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也可以是学生面对情境或在活动过程中经过观察、经历、体验后提出质疑而自发生成的问题。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七册《一路花香》这篇文章时,我首先用课件展示一只完好的水罐和一只破损的水罐,让学生说说完好的水罐和破损的水罐的不同之处,根据习惯性思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破损的水罐没有用。之后课件出示挑水工一路挑水回家的情景,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后,我适时抛出交流的话题:那只破损的水罐真的一点用处也没有吗?看看文中的破水罐有什么用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他们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当然,学完课文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破水罐的其他用途,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实践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其学习新知时变压力为探求新知的动力。如此一来,学生才会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会培养出积极的探索精神,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2.在学生思维卡壳处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如《月光启蒙》一文中“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如果用语言进行解释,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的,这时就有必要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生活环境之中。于是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听母亲唱歌谣时是怎样陶醉的感觉?接着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从“眼”“耳”“鼻”等方面感受到作者被“陶醉”的感觉,然后再辅以感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感悟中体会到了其中诗意般的美,对那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在内容需要求异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求异”就是寻求不同,它是对思维定式的否定。在学生思维求异时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会发表各自独特的见解,这种见解可作为新的学习资源来深化学生的认识。如我在教学《司马光砸缸救人》一文时,一名学生提出:“如果司马光没有想到砸缸的办法救人,那该怎么办呢?”此时,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交流:你能想到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救小伙伴的生命吗?课堂教学一下子被激活了,众说纷纭,各说各的办法,互动中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等学生进行了充分交流以后,我,便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众多方法中寻找最佳方案——砸缸。

三、课堂交流要与教学目标的训练相吻合

训练是一种实践活动,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由之路。师生交流应以训练为主线,只有通过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能体现出来,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全面提高。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了解李白,出示了许多李白的其他诗作,让学生朗读、交流,体会李白的激情与豪迈。可是,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诗歌,朗读起来很不熟练,把所教的内容割裂了,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堆砌了李白的一首首古诗,没有理解“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应以文为主,以诗为辅。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时,提的问题和对学生进行的各种训练都要紧扣教学目标,要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课堂交流,真正地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教学的互动中,通过语言交流来提高语文素养,在语言交流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篇5: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一、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她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但无论怎么变,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要成绩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合理利用支配好课上时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这是公认的事实。我备课不仅将课本内容,教参内容和材料有机重组,而且每次备课时都认真阅读课本,仔细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课本内容搜索各种资料和典型习题来补充课堂教学;除了备好课本知识以外还要备学生,即把我们备的知识以学生认可的方式教给他们。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严格要求与放任自由相结合的。如果一节课一严到底学生会感到很压抑,久而久之便会对你的课堂失去兴趣,从而对这一学科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还会产生抵触的心理,引发不利于课堂教学的事件发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学生被迫去学,根本谈不上学习效果。

如何在课堂上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主要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入手。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激情和乐趣,使学生感觉课堂不再那么枯燥那么漫长,从而期盼下一节课的开始。

二、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新学期开学初,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动学生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平时在班上多表扬、鼓励学生,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

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对班内学习后进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四、开动脑筋,搞好作文教学。

学生对阅读缺乏敏捷的解题思路,缺乏有效的答题技巧。对作文选材的把握是学生下笔时的难点,作文布局的不合理和文笔的低劣是五年级学生作文要想有所突破的关卡。从试卷分析发现,语文的确包罗万象,是名副其实的大语文。最突出的是语文的课外知识必须丰富。而这对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比较困难的。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指导课加强作文范例的剖析。展示优秀作文,明确好作文的标准。在作文指导课上分析作文病例要比展示优秀作文更重要,通过让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作文中的病例,使他们认识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怎样进行修改,同时反思自己的作文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总之,在指导课上坚持不懈地加强作文范例的剖析,学生的作文质量一定会提高得很快。

3、重视作文评改。小学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都要给以积极的鼓励、激发,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一定要改变以往评改作文时间过长,教师单方面参与的状况。

五、运用“三勤”教育方法,收效十分明显。

1、头脑勤。语文老师钻研教材,钻研学生必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努力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口勤。每个班级都有令人头痛的后进生。对待他们我不采取简单粗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棍子打死”的方法。而是先了解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进行说服教育,摆事实讲道理。

3、手勤。对于学生你对他松一尺,他会对自己松一丈。平时的作业,尤其是学生读书笔记,每一篇日记我都坚持全批全改,持续对他们进行分数激励,非但引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在坚持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三勤”当中,“头脑勤”是基础,只有考虑成熟了,你才能去讲去做。当然,“手勤”、“嘴勤”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三者密切结合,你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

做一名教师不容易,做一名优秀教师更不容易。我们只有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因势利导,做到润物细无声,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2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下午好!

回顾自己十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以下是我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算是抛砖引玉吧,请各位同仁多多指正!

一、从预习入手,培养语文学习习惯

预习是个好习惯,但难在不能坚持经常。我用布置预习作业的方式,把预习固定下来,作为每节课必须完成的作业。规定预习作业的内容,通常包括自读课文2到3遍,标出生字词,抄写生字词并注意,解释词语,总结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给课文写批注等。作为常规作业,老师按时批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必须进行预习,这样就为课堂学习做了很好的准备。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感兴趣,首先就要培养他们的自信。比如说,在课堂中,我只要一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一定会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地对孩子进行表扬与鼓励。另外,我们在课堂中与学生交流的态度一定要亲切,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

其次,采用形象生动的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使用课件,不但教的轻松,学生也轻而易举的把握了文章的重点,解决文章的难点。这就是直观教学所发挥的作用。当然,我们的工作是繁琐的,精力是有限的,要靠我们每堂课自己做课件,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我们的课件主要来源于网上下载,有的可以直接拿来用,有的太简单,我们就自己自制一些,大家一起资源共享。

三、培养学生语文积累的习惯。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知识高深莫测,包罗万象。学好语文并非一日之功,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我采用了这两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积累习惯:

1、摘抄好词佳句。从三年级开始,我便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集本,把所学课文,和课外阅读的书籍中的好词佳句分门别类地摘录下来。利用早读和晚上睡觉前的时间读半小时。这样日积月累,不但学生的采集本越来越丰富,说起话来也能出口成章了。

2、坚持写日记,积累习作素材。一篇好的文章要有好的素材,好素材源于生活。因此,我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养成天天写日记的习惯。首先我让学生在日记本的第一页写上:“日记日记,天天要记,一天不记,就会忘记。”的日记诗,每天提醒自己写日记。一开始,学生很有兴趣,可时间一长,他们就开始记流水账了。针对此现象,我就指定一些内容给他们写。如:有时让学生写学习收获;有时让学生写读后感;有时写观察日记;有时让学生随意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总之,写日记成了我让学生练笔的主要内容。坚持让学生写日记,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写日记的快乐。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不但增强了乐趣,还积累了写作素材。

四、落实语文双基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将双基训练落实到实处,我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来抓的:

1、抓字词的过关。学习语文的运用,字词得先过关。小学阶段的识字量非常的大,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每学一课生字,我都必须进行听写。一开始,我采用大家都惯用的听写,后来经过单元测验,我发现班上有一部分学生,看拼音写词语存在很大问题。经过了解,我发现原来这部分学生拼音不会拼。于是,在以后的听写词语练习时,我打破惯例,改用看拼音写词语的方式进行。并且让全班同学一齐拼读后,在开始写。这样长期以往,全班看拼音写词语的练习就全部过关了。

2、强化阅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要重课内,还要加强课外的阅读。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我经常指导学生认真完成课外阅读,独立的完成书后面的练习。对于阅读能力稍微差点的学生,鼓励他们多读,并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除此之外,我还要求每个学生的书包里备一本课外书,以便阅读课或读书时间阅读,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看两本以上的课外书,并做好批注和笔记。

3、提高写作的水平。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就是写作。从说话写话训练开始,启发学生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去说,也就是让他们会用这样的句式去说: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和谁在做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按顺序说话的习惯。还要教他们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掌握不同体裁的格式。当然,引导学生观察也至关重要,只有善于观察才会有发现,才会有素材。其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离不开积累。课内与课外的好词佳句的积累,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写日记,能帮助他们积累素材。这样,他们写起作文就能信手拈来,一挥而就了。

4、落实课前一分钟训练

每堂课前,我都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展示性训练,如成语故事、一分钟演讲、优秀作文朗诵等。提前编排好表演顺序,每个学生依次上台表演,并将表演情况打分,计入班级量化分数。实在不会的就抚安排他们抄写优秀作文。学生从胆小、不熟练到应付自如,总是要有个过程的,教师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能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能够从容应对比较大的场面。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尝试,说得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3

大家好!我是国庄社区学校的刘爱玉,任教五年级语文。今天非常荣幸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下面我谈一下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良好的班集体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文明的言谈举止,活跃热情的课堂气氛,课堂上安静有序的纪律,才能专心听好课。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才会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我从三年级接这个班后,在班级管理上狠下工夫,整顿班风班纪。提高了全班学生的思想素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加强教研,提高业务素质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此,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积极向老师们学习,努力实施创新教学,积极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敢说敢为,引导学生能说会做,不断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三、持之以恒地落实教学目标是提升学习成绩的保障

我认为,教师持之以恒地落实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所在。我每一学期期初就给学生规定五必须: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都要严格要求,按时完成,有错必订正。课文的生字词语必听写,对学生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必检查,要背的段落、课文必背,对学生的错题必分析。通过这样就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我班的刘玉树,记性差又特别懒,平时不读书。背诵课文,对他来说比登天还难,总是拖欠要背诵课文。我每天课间盯着他读背。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已经养成了背诵课文的习惯了。

四、对不同学生采取针对性教育

我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对班内学习后进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我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我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静下心来学习。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篇6: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一、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她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但无论怎么变,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要成绩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合理利用支配好课上时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这是公认的事实。我备课不仅将课本内容,教参内容和材料有机重组,而且每次备课时都认真阅读课本,仔细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课本内容搜索各种资料和典型习题来补充课堂教学;除了备好课本知识以外还要备学生,即把我们备的知识以学生认可的方式教给他们。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严格要求与放任自由相结合的。如果一节课一严到底学生会感到很压抑,久而久之便会对你的课堂失去兴趣,从而对这一学科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还会产生抵触的心理,引发不利于课堂教学的事件发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学生被迫去学,根本谈不上学习效果。

如何在课堂上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主要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入手。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激情和乐趣,使学生感觉课堂不再那么枯燥那么漫长,从而期盼下一节课的开始。

二、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新学期开学初,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动学生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平时在班上多表扬、鼓励学生,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

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对班内学习后进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四、开动脑筋,搞好作文教学。

学生对阅读缺乏敏捷的解题思路,缺乏有效的答题技巧。对作文选材的把握是学生下笔时的难点,作文布局的不合理和文笔的低劣是五年级学生作文要想有所突破的关卡。从试卷分析发现,语文的确包罗万象,是名副其实的大语文。最突出的是语文的课外知识必须丰富。而这对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比较困难的。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指导课加强作文范例的剖析。展示优秀作文,明确好作文的标准。在作文指导课上分析作文病例要比展示优秀作文更重要,通过让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作文中的病例,使他们认识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怎样进行修改,同时反思自己的作文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总之,在指导课上坚持不懈地加强作文范例的剖析,学生的作文质量一定会提高得很快。

3、重视作文评改。小学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都要给以积极的鼓励、激发,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一定要改变以往评改作文时间过长,教师单方面参与的状况。

五、运用“三勤”教育方法,收效十分明显。

1、头脑勤。语文老师钻研教材,钻研学生必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努力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口勤。每个班级都有令人头痛的后进生。对待他们我不采取简单粗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棍子打死”的方法。而是先了解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进行说服教育,摆事实讲道理。

3、手勤。对于学生你对他松一尺,他会对自己松一丈。平时的作业,尤其是学生读书笔记,每一篇日记我都坚持全批全改,持续对他们进行分数激励,非但引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在坚持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三勤”当中,“头脑勤”是基础,只有考虑成熟了,你才能去讲去做。当然,“手勤”、“嘴勤”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三者密切结合,你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

篇7: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说实话,让我做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发言,我有些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在座的老师都是语文教学的行家里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我很没有发言权,所以,在此不存在经验介绍,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而已,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真诚的希望在座的各位帮助我把语文教学做得更好.我是在五年级接任这个班的语文课,并兼任该班班主任,刚接手这个班时,发现班上留守子女多,学生自觉性不够强,语文课堂作业只有一半学生上交,我心理压力特别大,也很着急。但我不埋怨、不气馁,认真分析班情和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一点一滴抓起,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班级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学工作也逐步走上正轨,学生纪律明显好转,学习成绩快速提升。下面我就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作以交流,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语文考试分四块:语基.阅读.作文和口语与交际,组织教学时,我主要从这四块入手,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学习.一.语基教学任务的完成从三方面着手: 1.备课:备课时设计好每篇课文的语基练习题.2.预习:先要求学生自主读熟课文,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学好,再做好语基练习题,最后圈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提出问题.3.检测:小组交流检测,要求一一过关,再把小组里没有解决的问题放到全班交流解决.二.阅读教学任务的完成从四方面着手: 1.备课:备课时设计好每篇课文的精彩片段阅读练习题.2.自练:学生独自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成阅读练习题.3.讨论:小组交流讨论,每个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表达出来,再把小组里讨论出的最好的答案写在阅读练习题里,最后把小组里没有解决的问题放到全班交流解决.4.阅读课外书籍:每个学期要求学生看完五本书,指定两本,自选三本.三.作文教学任务的完成从五方面着手: 1.提前预备:开学时,我就把一学期要写的作文内容布置好,要求学生提前收集好写作素材,并把写作素材总归结到一个本子上(以备检查),然后提前一周根据自己收集好的写作素材把作文写好.2.交流批改:先自改后小组再全班交流批改作文,要求改好错别字,句子不通顺处,抄录他人的优秀语句或片段.3.整改重写:要求部分学生通过交流学习后, 整改重写自己的作文.4.阅读作文书籍:每个学期要求学生看完两本指定作文书.5.仿写:语文课本上,每篇课文都有精彩片段,可以引导学生仿写,随笔小练.四.口语与交际任务的完成从两方面着手: 1.每两周开展一次口语与交际活动课.2.通过班级微信群,每周周末布置一次口语与交际活动内容,家长带领学生完成,增强亲子关系.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一要抓班风,二要求真务实,三要多奉献。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学生,关注优秀生,不冷落、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找对方法,抓住关键,再加上艰辛的努力,就会结出累累硕果。

篇8: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

一、师生互动积累材料

新课标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那么学生的作文材料从哪里来?应该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学习。怎样教会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材料呢?我在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1.指导观察, 让学生运用教材中学到的观察方法, 观察自然, 观察社会, 观察生活, 留心身边的人和事, 从中捕捉和积累作文材料, 提高观察、分析事物, 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非天生俱有, 而要经过后天的培养与训练。这个训练与培养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作为教师, 就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组织学生通过辩论、动手操作、搜集整理资料、实地考查等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而且能开阔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的兴趣, 同时也能较好地为学生积累材料提供平台。但教师在组织这些活动中只是学生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如参观、旅游、劳动、科技活动等, 每次活动都要有目的, 活动前要有准备, 活动中要细心指导学生感受生活, 活动后要认真帮助学生回顾总结。

3.引导学生通过电视、电影、广播等视听途径积累材料。要经常有目的、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儿童节目、《新闻联播》等, 以扩大学生的见闻、丰富学生的生活, 看后要组织学生谈感受、写心得等。

4.鼓励学生勤动笔, 及时作些记录, 坚持写观察日记, 作好文字积累。每个人都有惰性, 如果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及时动笔、坚持写日记等, 学生的动笔可能只会流于形式, 这样就达不到积累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从兴趣上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整理的名言佳句、优美词句装订成册, 过一段时间让学生拿出来评比, 看谁搜集得多、装订得最好。还可以把自己写的日记在小组内交流, 由小组成员评出佳作, 过一段时候再交流, 看谁的进步大。对有进步的同学可以发给进步奖, 一学期结束看谁的进步奖最多, 老师就可以发给他一本精美的日记本, 并写上鼓励的话。

二、师生合作选择材料

对此, 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让学生围绕题目展开思维, 想出一连串与题目有关的材料, 只要与题目有关, 能想到多少就想多少。当列出一定数量的材料后, 就让同组的同学互相研读, 经过讨论达成共识, 应该选择哪些材料和舍去哪些材料, 最后将这些选中的材料交班内交流。这种经过集体讨论选择材料的方式, 可以集思广益、开拓思路。

三、自由写作, 指导订正

要把学生的写作过程当作一种自我发现的手段, 而不仅仅是交流的手段。在写作过程中,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要求学生布局谋篇, 讲究文法, 注意遣词造句等。在教学作文时, 我一般事先不在文法、句法、句式等方面作出要求, 学生写作时甚至可以不分段, 一气呵成, 写完之后再指导学生作出订正。和传统的写作训练不同, 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这里, 写作看似茫然无序, 实际上学生是真正写作活动的主体。写作不再是重复前人的故事和任何虚伪浮华的东西, 而是自己感情的释放。而写完之后由老师从理论上加以指导, 让学生根据学过的文法知识进行订正, 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探究、交流、互评习作

新课程标准规定: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鉴于此, 我采用分组评议、个人修改、集体交流等作文修改方式,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中体验到了作文的乐趣。这种方式的步骤是:

1.进行错别字、病句常规修改。学生写好作文后, 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人小组, 让其他三个同学帮助画出错别字、病句和不通顺的地方, 然后将本子交还本人, 让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问同学等方式修改。

2.在老师提出的修改要求指导下交换修改作文。要求学生在帮别人修改时根据老师提出的修改要求评议同学的作文, 并帮助同学指出存在哪些不足, 然后交还给同学自己修改。

五、合作评赏, 成就激励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信、愉快地写作。学生的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体验中形成的。我在作文教学中主要是采用了下面的方法来激趣的:

1.教师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或片断组织学生评赏, 然后分组交流自评, 畅谈习作收获, 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2.组织学生评出班级佳作奖和进步奖。

上一篇:公推直选竞职感想下一篇:下沉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