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合理用药的现状

2024-05-10

我国合理用药的现状(精选9篇)

篇1:我国合理用药的现状

我国合理用药现状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是个具有历史意义起点,在很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药品领域也无可例外,额外需要掌握的用药准则也越来越多。进入21世纪,我国的老百姓在健康方面加强了空前的重视,这就要求相应的额外基本药物知识需要传播给大众。而基本药物常识的缺乏在我国是个普遍现象,本文就我国部分地区用药状况及合理用药的举措展开综述。【关键词】: 合理用药

医院用药医患

【正文】:WHO定义合理用药为:患者所用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所用剂量及疗程符合患者个体情况,所耗经费对患者和社会均属最低。而九七年WHO又提出了合理用药生物医学标准:药物正确无误;用药指征适宜;疗效,安全性,使用,价格,对病人适宜;剂量,用法,疗程妥当;无禁忌症,用药对象适宜,不良反应小;调配无误;病人顺应性良好①。

看完定义和生物医学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周围人群违反该定义的现象比比皆是,现代社会的普通民众,除了没病滥用药物预防疾病外,他们用药时还易犯下列八个错误:轻信朋友熟人推荐购买药;滥用抗生素;迷信中药无毒无副作用;几种药同时吃,中西药混吃;儿童服用成人药;搞混药名,看错包装;保健品当糖吃;洋货一定好过国货(来自新浪微博)。

这就让我们这些医药相关行业的人非常心寒,新药研制是个艰难的任务,各种数据经过成千上万的反复验算,几百次的临床试验,十多年的漫长路程才成就了一款新药的出世,而普通民众却视严格的数据为草芥,形同儿戏,实在令人发指,让我们一起看看部分地区医患用药情况。

有研究者对南京六合区的城市、城镇、乡村的用药状况作了细致的调查① 抽取了六家医院,对960个处方,通过文献法、访谈、问卷调查、对所得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分析,对药物费用、注射剂、抗生素等使用情况作了统计,发现医生、药师、患者三者都有原因导致不合理用药,医生会受利益驱使、专业水平不够等影响,药师因为不能直接参与临床,患者缺乏相关知识,地区性的政策原因,由此该研究者对百姓提出建议:病人应该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剂量、时间准确用药。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并且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用药了。⑤要做到安全合理选用药品,首先应当确诊患者得的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患者自我感觉就随便用药。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就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而卫计委今年2014年用几句简短的话也提出了几点鸡汤: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处方药要严格遵守医嘱,切勿擅自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

医院内的相关科室的情况怎样呢?我们看一下相关研究。有消化内科的医生对医院内2000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②,并得出相关结论:该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为抑制胃酸药物使用剂量过大、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使药效降低、药物拮抗、药物连用毒副作用增强。作者由此提出希冀:消化内科是医院中较大的科室,其合理使用药物是保证患者能够得到良好治疗的前提,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医生要采用各种方法,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医院药剂科是个重点管理的科室,药剂师应该加强合理用药管理,规范和约束医师的用药行为。医院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医师的医嘱和处方进行严格的控制,坚决制止大处方、多种类合并用药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建立健全处方分析制度,药剂科每天清理出不合格处方,每月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并上报领导,反馈信息给医师,从而提高处方合格率。加强调剂工作中的审方、配方工作,防范不合理用药。审方能及时检查出医师的错误处方,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用错药物而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发现药物的配伍禁忌,确保合理应用药物;发药时向患者详细交待用药时间、用药方法和用药禁忌,解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避免患者出现不必要的疑虑。保证调配处方的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处方合理用药③。

在护理领域,因为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害也是颇为常见的,诸如粉针剂溶解后放置时间过长、静脉滴注速度不合理、药物存放环境不合理、临床新药联合用药时没注意配伍禁忌、肌肉注射过浅或过深、有些如胰岛素类的药物没有时刻注意临床监测、血糖检测和临床观察护理。

而在特殊人群的用药情况看,则更加不乐观,尤以老年人为典型,④老年人疾病复杂,用药种类多、老年人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和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加上老年人用药依从性不佳及处方中都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一般人的基础上,开展老年人合理用药评估十分必要,包括:制定中国老年人高风险药品目录,提出高风险药品的风险点和防范措施,建立合理用药评估体系,保证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

目前,我国对已经上市的所有药品都没有明确的风险管理计划⑥。虽然我国正在通过全国性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信息系统,对上市后药品进行风险再评估,但距离一套成熟完善的药物上市后风险管理体系仍有差距。

从以上研究者总结起来,造成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归纳起来可以是这几点:(1)患者方面:错误的药物信息、信任被误导、不恰当要求。④(2)医生方面:缺少教育和培训、角色不适当、缺少客观的药物信息、经验缺乏、药物疗效的认识被错误引导。(3)医疗机构方面:患者太多、开处方的压力、化验室能力不足、人手不足。(4)药物供应系统方面:不可靠的供应商、药品短缺、供应过期药物。(5)药品法规方面:处方药未正式注册、法规执行不力。(6)企业方面:推销活动、误导消费者

要想解决这些不合理现象或原因,其中一个手段就是临床药师制的建立,它对药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药学人员由传统的对药物的管理到直接面对患者的工作模式的转变,从此,临床药师将活跃于临床各科室,充分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支持。对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将产生深远的影响⑦

在广大农村方面,要真正发挥基本药物制度的积极作用,提高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需要政府建立完整的政策体系,各相关部门高度协作,形成良性发展的联动机制]。尤其是村卫生室是公共卫生的基础,更要落实其人员经费和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完善多渠道畅销补偿机制。尤其是在“零差率”的销售机制下,村医收入大幅度减少,部分村医为增加收入可能多开药,甚至开基本药物目录外的药品。所以政府及管理部门应该探索更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村医参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积极性。

对患者则要加强宣传,运用现代媒体例如微博、空间、报纸、手机等进行相关宣传,在进行宣传时,要注意传播主体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不能让一些没有医师执业证或药师执业证的人四处宣传未经证实的所谓攻略或偏方,要让百姓正确认识广告产商,保健品等知识;对药品零售商店要进行内部管理的强化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药分业势必进一步推进,作为零售药店来讲,要从观念上认识到自身在推进消费者合理用药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严格贯彻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推行,深化认证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从流通环节上为促进合理用药创造条件。职业药师作为专业性药学服务的提供者,宣传、推广安全用药知识责无旁贷。【参考文献】:

① 潘希.南京市六合区医院门诊合理用药情况调查研究「D」 硕士论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54)② 伍晓剑.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分析「J」当代医学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医院内科 2011,17(33)

③ 王玉兰 刘岭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指标分析「J」医疗论坛成都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No.03 2011 ④ 刘琛,王育琴老年人合理用药研究进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

国家卫生专项201002011编号

⑤ 邹士宗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20126(17)

⑥ 姜 韧,张捷临床护理环节合理用药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解放军第三零六医院2002 , Vol.18 , No.7 Total No.21 ⑦ 于龙君 汤少梁改变不合理用药现状健康与生物医药2009 11 ⑧ 罗庆 公安县村卫生室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和合理用药研究

篇2:我国合理用药的现状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对于安全用药意识的总体特点,发觉不合理用药的产生因素,从而为广大居民开展安全用药普及教育活动提供依据以及思路和方法,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药物及药物不良反应给人们健康带来损害。

调查内容

1.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选择附近社区,药店,开展安全用药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

1、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实际调查100人,其中男性36,女性64。性别来从看,男性占36%,女性则为64%;从年龄分布看,20岁及以下为8%,21-40岁为41%,41-60岁为33%,61岁及以上为15%;从受教育程度看,小学以下占11%,初中为37%,高中或中专为26%,大专及本科达到26%。

2、用药常识方面

(1)药品基本常识认知一般

调查结果显示,66%的受访者表示知道常用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在服用抗生素时,74%的人知道饭后服用抗生素。在不良服药方式的调查中:6%的人有干吞药片的经历、51%的人曾用茶水或果汁等送服药、43%的人表示都没有。对“一日三次”的理解上:46%的人表示严格按照医嘱服用,45%的人理解为三餐前后服药,5%的人想起来才吃药,另5%的人理解为每个四小时吃一次。

表明当地居民用药常识一般:常用药物的服药时间认知度尚可,以医嘱为主要服药指导。服药方式需纠正。

(2)不了解处方药及非处方药

调查中,只有24%的人了解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答出OTC代表非处方药;50%的人不知道处方药和非处方;27%的人误认为OTC代表处方药。反映出当地居民在相对专业性较强的药品知识方面的认知尚欠缺。

另一项数据显示当地居民80%的人生病时会到药店自行配药,因此药店自主购药的安全性问题需要关注。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了解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可以正确地引导居民前往药店购药,如此不仅保证居民自主购药的安全性,也在一定程度避免医院排队购药的麻烦,从而减轻医院的负担。

3、对药品安全意识方面

从对选择药品影响因素的认识,有无阅读说明书的习惯,对于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的关注,留意药品是否过期等方面调查了百姓药品安全的认识。

(1)疗效是首选,选药遵医嘱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选择药品时最关注的信息依次为:疗效(54%)、安全性(42)、价格(2%),另有14%的人认为疗效与安全性并重。这说明,绝大多数人群认识到,一种药品必须具备疗效好、安全性高这两大因素。

在获取药品的主要途径调查中81%的人遵照“医生处方”,7%的人自行判断决定,6%的人是“药师推荐”,4%的人通过“广告宣传”。数据表明医生处方对药品的使用起绝对主导影响,因此,医务工作者在正确引导百姓安全用药行为中起着极

大的作用。

(2)药物说明书阅读习惯良好

药品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治病,又可致病;既可救命,也可害命。即便是安全药也需要安全用药,只有按照适应症、规定剂量、注意事项等用药才会安全。药品使用说明书至关重要。

调查中78%的人会在服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19%的人有时在意;只有3%表示不会。除此之外,73%的人在意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24%的人有时在意;3%的人认为无所谓。在服药前会留意药品是否过期的问题上,88%的人表示会;9%有时会;3%表示不会。

结果分析与建议

一、自主购药的安全性需要关注,药店需把关。

二、近三成高血压患者不合理用药,需靠医患密切配合。

三、中医药应用有前景,剂型改革是趋势。

篇3:我国合理用药的现状

1 国内外合理用药概况

世界卫生组织 (WHO) 于1985年提出合理用药 (Rational Use of Medicines) 的概念, 指出医院用药要符合临床需求, 药物剂量的使用要符合个体化的用药要求, 确保疗程足够, 药物费用对药物使用者和患者所在地区达到最低[1]。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进步, 研发出了诸多新药物, 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事业中, 有效满足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需求。医药事业在取得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不合理用药现象也越来越多, 出现了用药过多、滥用抗生素药物和注射剂等情况, 导致药源性事件频发、药物耐药性产生、卫生资源的过度浪费以及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

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 在发达国家的卫生支出费用中, 药品支出比重在10%~20%, 而发展中国家的卫生支出费用却达到了40%左右[2]。不合理用药将导致药品费用比例过高, 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显示, 医院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分别为192.5元和6980.4元, 上涨7.1%和5.3%, 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药费占医药总费的百分比分别为50.3%和41.1%[3]。药品处方或药品使用不当, 将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针对卫生事业中药物滥用的情况, WHO在1989年成立了合理用药国际网络机构,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有效的对策, 提高药物在药剂、处方以及使用中的合理性。美国国际开发署合理用药管理部门也在2002年制定了《医院抗菌药物调研指标及调研方法》[4]。在该文件中, 涉及了多方面的内容, 主要包括医院管理指标、处方指标、患者关怀指标以及补充指标四项内容。我国关于合理用药标准的文件, 主要是在2011年制定的《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5], 在该文件中, 对医院门诊、急诊以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住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总收入比例等均做出了规定。为了进一步促进药物合理使用, WHO还推荐了促进合理药物使用的12项干预措施, 例如药物应用临床指南、建立药物使用的国家政策标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及实施公众教育等。当前, 在临床治疗指南和处方集中, 有135个国家已拥有了药物临床指南和处方集, 这对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有积极的影响。

2 医院合理用药研究的意义

现阶段, 为了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国家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 制定了一系列的医药卫生政策: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颁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009版) ;2010-02-07发布第一部国家级权威性处方集《中国国家处方集》;2011年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2012-08-01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对于新医药卫生政策的影响效果, 是否能够有效的执行, 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证实。因此加强对合理用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 国内多数合理用药研究文献只涉及单方面研究, 如处方用药的平均数量、处方费用、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的评价、门诊患者合理用药调研、基本药物使用的处方比例和金额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调研、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 而多维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关研究[6]表明, 当前存在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因医疗结构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管理机制上还存在诸多缺陷;另一方面因医务人员医德素质和道德素质不高, 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有效沟通。当前我国对于行政管理指标和患者关怀指标研究较少, 大多数都集中在处方指标的研究上。

本研究是在我国现有研究基础上, 结合新医改后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医保药物目录等医药卫生政策, 分别从门诊部和住院部合理用药调研指标值、评价标准及其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为进一步完善合理用药体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性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 (1) 根据我国国情, 结合国家卫生政策开展多方面研究, 为促进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研究提供科学、有力依据; (2) 我国目前没有明确的国家药物政策, 该研究可为国家药物政策的立法提供参考思路和临床依据。

3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就当前我国对合理用药的研究来看, 大多数研究都是立足于本单位或本地区的病例和处方研究, 主要是考核医院整体用药水平, 但是在临床中专业治疗路径中合理用药的研究却比较少, 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因此, 医疗机构应该改变当前现状, 开展以合理用药为专题的调查分析, 医院的药师负责人也应该深入临床研究, 对专业药物使用进行现场调研, 并指导其合理用药, 在全面了解医院用药情况的基础上, 进行总结, 找出医院各科室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并制订有效的措施, 在确保措施符合国内临床实际合理用药指标体系相关要求的基础上,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出医院合理用药的相关要求, 建立本院合理用药的指标体系。

当前关于合理用药评判标准, 多是以国内外不同医疗机构的指标作为比较的标准,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比较指标的准确性还有待考证。在制定合理用药评价指标的过程中, 应选取国内外合理用药水平比较高的医疗单位评价指标作为参考, 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将临床各疾病治疗指南作为合理用药的原则, 注重对病例记录和诊断的分级, 辨证分析药物用法的合理性[7], 从而才能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合理用药评价体系, 促进我国合理用药的进一步发展。

合理用药对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是患者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 合理用药水平的高低也是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8]。因此, 我国医疗机构要对合理用药引起重视,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医院管理者以及医务人员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 并做好合理用药管理工作, 立足于我国医疗用药实际, 建立符合国情的用药规范和合理用药评价体系, 为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提供有效的保证。

摘要:在我国现有研究基础上, 结合多项国家卫生政策, 分别从门诊部和住院部合理用药调研指标值、评价标准及其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为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研究提供科学、有力依据, 也为国家药物政策的立法提供参考思路和政策依据。

关键词:合理用药,卫生政策,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唐镜波, 袁进.基本药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合理用药的实践与依存性[J].中国药房, 2010, 21 (12) :1065-1069.

[2]李海燕, 张联.合理用药调研分析[J].中医药管理, 2011, 13 (4) :32-34.

[3]曾繁典.国家药物政策与临床合理用药[J].医药导报, 2013, 22 (1) :3-6.

[4]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国外合理用药概述[J].中国执业药师, 2011, 8 (2) :14-16.

[5]唐镜波, 韩丽萍, 龚丽娴.住院患者抗微生物药用药调研选择性指标[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1, 13 (1) :47-4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S].北京, 2011.

[7]李川, 李素华, 杨悦.WHO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执业药师, 2011, 8 (12) :37-39.

篇4:我国合理用药的现状

【摘要】 伴随着药物治疗的不断普及,不合理用药导致的用药安全隐患甚至药害事件给医疗质量的提高带来很大的障碍。本文分析了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并进一步详细探讨了我国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防范措施;医疗机构1 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疾病种类的不断细化以及相关药物品种的逐渐繁杂,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机构普遍面临着不适当、无效和不经济的医疗用药问题。无论是从不良的临床治疗后果方面还是短缺的医疗资源方面来看,这些不合理用药的代价之大都无法估量。为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必要掌握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状,进而分析其产生的确切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的办法。2 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2.1 不合理联合用药 不合理联合用药主要表现在抗生素类药物,比如:有的医生会将盐酸林可霉素和替硝唑或甲硝唑联用,盐酸林可霉素、替硝唑及甲硝唑均对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有效,此类联合用药毫无必要;速效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类等)和缓效杀菌剂(如多粘菌素类、氨基糖营类等)联用一般起协同作用,而速效杀菌剂和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醋类、林可霉素类等)联用一般起拮抗作用,这几类抗生素的不合理联用只能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医疗费用,降低疗效,有害无益;诺氟沙星与口服双歧杆菌制剂(丽珠肠乐)合用,盐酸小檗碱与乳酶生合用,此两类药合用,会明显降低药效,因抗生素对活菌制剂有灭活作用,也会因活菌制剂的存在而药效降低。2.2 用药剂量的不合理 首先,给药剂量过大。全球共识抗生素给药剂量过大是临床值得重视的问题。病人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大多很难及时进行细菌的药敏试验,临床医师多凭临床经验给药,有些医师对疾病的治疗急于求成,不适当的增加剂量或单次给药剂量偏大,使药物蓄积而导致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能出现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其次,给药剂量过小。如我们常见的阿司匹林,该药可用来防止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疾病,临床常用量50 mg,每日1次口服。但有实验表明,阿司匹林75-150 mg,每日1次口服为阻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疾病的最佳剂量。此外,疗程过长或过短。如诺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一日三次口服连用半月,此类药物长期服用极易引起体内菌群失调,诱发二重感染,临床出现最多的继发二重感染的抗菌药正是第三代头孢菌素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又如吗啡类麻醉药品若连续使用超过7天,易形成身体依赖,临床应谨慎应用。

综上所述,我国的医药行业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和制约的地方。合理用药的关键在于提高医药学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合理用药意识。在深入了解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后,针对这些原因和影响因素采取必要的策略和措施,尽可能避免用药不合理的发生,维护患者和大众的切身利益,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3 我国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的防范对策

临床不合理用药行为对患者而言既造成了身心伤害又有经济方面的损失,也给医疗质量的提高带来很大的障碍,同时也影响到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声誉。医疗机构应首先从思想上重视、再从临床继续教育和培训以及合理的制度等方面来解决目前临床用药不合理的状况,以促进临床用藥的安全与合理。3.1 明确药师的职责 合理用药是一个系统问题,需要药师来确保每个环节。临床发现多数的用药不合理都是根源于人为因素,而人为因素里又以医师的药物使用错误为主,可见药师在发药过程中的判断在合理用药中起着关键作用。药师个人的医药知识、临床用药经验、药物信息掌握程度、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都会影响其药物治疗决策和处方用药行为。

首先,药师要对所选用的药物的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不良反应、用药的最佳途径、最佳给药方式及最恰当的用药时间等必须有充分的理解。其次,医院还必须加强药师的执业技能培训,继续加大教育力度和提高要求,强化药师合理用药的理念,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3.2 加强患者用药教育及院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是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最直接的方式。有些药物由于其理化性质的特殊性,不同的服药方式可能会对药物疗效产生较大的影响。医护人员由于经验和时间的限制不能对患者进行系统的用药教育,而临床药师恰恰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药物知识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有效性,减少用药错误。

此外,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有效防止严重药害事件的蔓延,减少发生例数,降低平均住院时间,节约卫生资源,提高用药安全水平,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3.3 发挥药师主体药学服务及安全管控作用 药师是患者用药过程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多项研究已充分证明,在减少用药错误和药源性伤害方面,药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病人的治疗方案是由医师根据病人的病情来制订和调整的。虽然医师精通于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的药物治疗经验。而优秀的专科临床药师侧重于药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剂学等有关药物的信息,能够协助医师给患者提供更合理安全的药疗方案。3.4 多渠道进行合理用药的宣传 通过实施药品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医疗机构季度总结讲评、系列药学安全知识讲座、宣传展板、宣传手册如“人血白蛋白合理应用相关知识”、“常用抗生素知识问答”、“门诊处方典型错误分析”等,提升合理用药意识,规避用药错误。4 总结

篇5:我国合理用药的现状

关于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的规定及其监控措施

为了加强医院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用药制度》以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我院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的规定及其监控措施。

一、基本原则

1、遵循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经济的服务原则,严禁诱导病人过度医疗。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因病施治的原则,做到检查、治疗、用药与疾病相符。

3、接诊医师必须将所开药品及所做检查治疗情况,如实填写在门诊病历或住院医嘱上。

4、遵循医疗消费透明化原则。在诊疗过程中,涉及到的检查治疗与用药,主管医师必须向病人详细讲明,特别是自费诊疗项目,要征得病人同意,并履行相关的签字手续,从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5、不按医疗原则办事,导致病人拒付医疗费用以及发生医疗纠纷、官司,由主管医师承担,科室领导负管理责任。

二、合理检查规定

1、严格掌握各种检查的指征,遵循先常规后特殊的检查原则,能用常规检查达到目的,尽量不用特殊检查。

2、住院病人检查三大常规,手术病人五大常规加心电图、胸透等,其他各项检查均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应列为常规检查。

3、遵循医疗资源共享原则。医生要尽可能利用院外检查结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4、确实需要做特殊检查时,应严格审批程序。下级医生开出的检查单,须由副主任医师及其以上人员或科主任签字认可。特检结果实行指标控制(指标见附表),并与目标考核挂钩。

三、合理治疗规定

1、严格执行各种医疗制度,治疗方案的确定应遵循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确保医疗安全。

2、特殊治疗方案的制定,必须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由副主任医师及其以上人员或科主任确认。

3、因病情需要安置人工器官或使用昂贵医用材料,须由科室主任提出申请,报医务科、分管院长审批。

四、合理用药规定

1、使用药品严格遵循安全、有效、价廉的原则。能用国产药的不使用进口药,对疗效相似的一律用低价的、国内生产的药品。不开与疾病无关的药,更不能用非治疗药充当治疗药。

2、一次处方量:一般疾病三至四日量,慢性病七日量(中药三至五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五种药品,慢性病出院带药不得超过四周量。

3、药品构成比不得超过医院规定,每超过1%扣科室奖金总额5%,全自费药品占药品总额20%以上者,每超过1%,扣主管医生和科主任各扣50元。

4、尽可能使用《河南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切实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五、监控措施

1、实行院科两级管理,科室负责日常监督和控制。医务科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查房,调阅出院病历和运行病历,严格考核。

2、药事管理委员会按医院合理用药制度,定期对各科室用药进行考核,以及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督查。

3、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按医院质量考核标准的相关规定,定期对各科室进行考核督查。

4、对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的情况通报批评,并纳入科室目标考核,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遂平县红十字医院

篇6: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

但是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也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

因而借鉴西药PC方法合理监督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学发展新方向,同时也是中药临床更加合理用药新途径。

对此,本文就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中药的药学监护(PC)、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和PC的相关性等内容做了具体阐述。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对3月~7月随机抽取的我院857例门诊服用中药的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

2 结果

203月~207月我院随机抽取的857例门诊服用中药患者的临床用药咨询情况见表1

表1857例门诊服用中药的患者的临床用药咨询情况 例(%)

通过表1当中857例门诊服用中药患者的临床用药咨询情况的调查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临床中药咨询总人数为532人,总用药咨询率约为62.08%,其中患者咨询药物的用法用量者可以多达346人,约占40. 37% ; 而咨询中药的煎煮方法者有186人,约占服用中药病人的21. 70%。

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门诊服用中药的患者对于中药的用法用量以及煎煮方法并不十分清楚。

3 讨论

3.1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学监护的概念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是应用中医学综合知识、管理学知识来指导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药物,在中医辨证施治基础上合理组方,以达治疗疾病及保健目的。

PC亦称药学保健、药疗保健,是一种过程,药师通过和患者、其他的专业人员合作而设计治疗的计划,其执行会对患者产生特殊治疗效果。

其中包括三种功能:①发现实际存在或潜在用药问题; ②对发生的用药问题予以解决;③防止潜在用药问题发生。

3.2 做好中药学全程监护与促近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性

中医用药讲辨证论治,实质为个体化用药,与临床药学合理用药的核心一致。

当前中药临床用药存在不规律用药、超剂量等问题。

因而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给药方案,及时调整用药,将PC应用到中药合理用药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结合的有效措施

3.3.1 规范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临床意义主要是保证中药质量,掌握各种不同的炮制品疗效差异是中药合理用药前提条件。

炮制方法得当与否关系中药的疗效,如生黄柏清下焦湿热,酒炙黄柏清上焦之热,盐黄柏则退虚热;生附子毒性大,制附子则毒性明显降低,且强心作用增强,炮制过程中应强调规范化的操作。

作为PC实施主体,药师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认真监督炮制中出现的问题,以更好的实施PC。

3.3.2 用量准确,方精药专

大剂量、大方是临床较普遍的现象。

用药取效与所用药量并不成正比,而与辨证准确、治法得当、用药合理有密切关系。

处方用药规律具有传统性,用药应遵循规定的剂量。

医师可依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病势缓急、发病季节、患者体质强弱酌情增减,但剂量要适中,确保安全有效。

中药师要对中医师处方进行监督,共同协商,以更好的实施PC,有效加强中药临床的合理用药。

3.3.3 药物配伍、联合应用合理

药物配伍联用得当,功效则倍增;反之不但无效,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中药联用,尤其是含有毒性成份的中成药联用,要注意有毒成份增量及蓄积[1~2]。

中西药联用能增强西药疗效,如:枳实能增强庆大霉素抗感染的作用,银花和青霉素有协调作用[3],但中药化学成分复杂,使用中药时应特别注意。

比如清开灵联合青霉素静滴可引起休克。

药师应当运用其专业的知识并且借鉴临床医师的实践经验认真审核药物配伍联用,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药源性的疾病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最终达到临床合理用药目的。

3.3.4 煎、服方法科学规范

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中药的有效成份也随之不断的被提取及分离,中药的临床药理效用也得到了证实, 但是汤剂因其独特的优势(可以随症加减,灵活变通地使用药物,且内服后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制备简单易行)在现代中药剂型中仍占主导地位,所以科学地掌握中药汤剂的煎煮和服用方法至关重要.历代医家对于汤剂的煎服方法都十分的重视。

如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我国古代积累下来的煎煮方法,大多数是科学而合理的,如“煎药并忌铜铁器,宜银器瓦罐。”煎药水多用雨水、腊雪、露水等,这些都是天然蒸馏水,含矿物质少、比较洁净。

煎药前应浸泡,煎药次数一般2-3次,需特殊处理的应按规定处理。

服药时要注意药物的温度,服用的时间、剂量和服药食忌等。[3]

参考文献

[1] 张新萍,郭海平,杨智敏.药学监护与临床[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5):236-237.

篇7:关于合理用药的情况汇报

关于合理用药的情况汇报

xxx:

根据国家合理药用的相关规定,我院制定了一系列合理用药的制度和举措,逐步完善各个流程,改善药物不合理应用现状,提高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不合理用药的趋势相对得到遏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及培训

以合理用药为宣传主题,采用各种宣传途径,广泛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对全院医生、护士、药学人员进行培训,其内容为:《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四川省卫计委《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等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规范的合理用药制度 医院于2014年成立合理用药领导小组,制定了《合理用药规定》,重点加强抗菌药物、中成药,止血药、辅助用药的合理使用,每年进行补充和修改完善,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处方(医嘱)点评,加大抗菌药物、重点监控药品、糖皮质激素等用药点评,对不合理用药全院通报,按规定逗硬处罚不合理用药的医生,形成了合理用药氛围,通过以上措施,合理用药的比例大大提高。

三、开展重点监控药品管理

自开展重点监控药品管理以来,省市质控中心给予我院极大的帮助和技术支持,同时加强配送公司管理,召开专题会议,将部分监控药品予以停用或置换,并对在用的药品进行了三次限量采购(见附件)。

通过以上各项制度建立及措施的严格执行,从思想上提高合理用药意识,行动上同医院的要求保持一致,合理用药贯穿整个医疗全过程,医疗质量及用药水平逐渐得到提高。

篇8:浅谈不合理用药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药学界为“合理用药”赋予了科学、完整的定义,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合理用药是医疗机构用药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六个“适当”,针对患者的病情,用适当的药物,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剂量,用适当的途径,用适当的疗程,达到适当的目地。它强调对患者的保护,防止或避免延误疾病治疗、浪费医药资源、产生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酿成药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等。合理用药不仅是医生医疗技术水平的体现,它的整体程度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基本医疗层次。

合理用药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药物的适应证、剂型、剂量、用法、服用时间及配伍应用,还包括使用者的性别、年龄体质及病情的变化等,这些因素都是密切相关的。

据报道,我国医院用药中不合理用药占12%~32%,而家庭不合理用药也超过了30%,最主要的就是非处方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中毒。据WHO统计,世界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在10%~20%之间,其中5%的患者因为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危亡,全世界每年死亡的病例中,约1/3的患者死于用药不良,药物滥用已成为不合理用药的首要问题。在药物不合理应用问题中抗菌药物的滥用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问题,由于大量、不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细菌的耐药率迅速上升,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将细菌耐药列为威胁人类安全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开展的“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计划”对全国基层医药卫生技术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以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在吉林省舒兰市人民医院临床上经常出现的不合理用药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由于医疗技术水平有限,辨析病症不确定,用药指征不明确;(2)给药的剂量随意增大或减少,有悖于药品说明书执行剂量;(3)不按照疗程用药,随意增减用药时间;(4)给药途径不适当,不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最佳的给药途径;(5)服药时间不正确,不能充分发挥药效;(6)违反了药物禁忌或盲目的联合用药,没有按照规定的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及症候禁忌等用药;(7)同类药品重复使用,尤其是治疗脑梗死,脑血栓的药品,主要是医生对药物的性能不熟,或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的;(8)近年来也出现医生误导或患者强烈要求使用贵重药品的现象。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庭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加强,可是从中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在我的生活周围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现象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老毛病”现象普遍存在,自我判断后便不加思索的去选择曾用过的某药;(2)不按医嘱,随意增减药量或多药并用;(3)妄自诊断,模仿他人用药;(4)忽略了过敏体质;(5)家庭常备药品;(6)认为中药没有不良反应,尤其是近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各种广告宣传,很多人随意茶饮各种中药或把名贵中药作为佐餐,或去购买所谓的保健类药品。

造成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很多,我国现阶段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刚刚起步,“以药养医”的局面一时难以改变,造成医师为追逐高收入盲目地加大处方用药量,造成“大处方”泛滥,体制不健全便成了不合理用药的罪魁祸首;市场经济下竞争激烈,药商为增加销量通过向医师提取处方回扣、提成等好处使提成药品、高价药品多开多用,反之或少开或不用,造成不合理用药现象增多;部分医师医疗水平低及药学知识的匮乏也造成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患者就诊后不按医师的治疗方案,不遵医嘱,自作主张,自我诊治,根本不听医师的,不尊重科学,贻误治疗,这也影响了合理用药。

针对不合理用药这一问题本院做了如下对策:(1)加强宣传学习,做好业务培训。(2)印制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知识年刊,交流和报道各种临床药学相关信息,同时按照卫生部“二级以上医院必须编制属于自己的处方集”的要求,编写适合本院级别以及适应本市医患现状的药品处方集。(3)在门诊开设了药物咨询窗口,给患者提供药物信息,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4)药事管理组成员每天会对药房的处方进行抽查与审核、评价。(5)与临床进行沟通,查阅病历,对新药进行临床监督与观察。(6)因为本院的医疗条件有限,目前还不能开展药物监测以及使用抗菌药物做药敏试验,但是这两项已经纳入了医院的发展方向。

篇9:我国合理用药的现状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用药频度;使用强度;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5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181-02

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关于其不良事件的报道已引起医药行业的高度关注,国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应用管理等一系列法规文件,力求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为此,笔者对兴山县医院2011年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特点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提取医院2011年全年住院患者药品使用资料,包括所有使用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用药数量、用药金额等。中药注射剂品种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品注册文号首字母为Z的药品,以及药品注册文号首字母为H,但为中药提取物与西药的复方制剂。

1.2?方法

统计每一种药的药味组成。DDDs分析采用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法 [1]。DDD是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本研究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采用主要适应证的常用剂量及临床医师用药习惯确定DDD值;DDDs=某药品年消耗量/该药的DDD值;DDC=某药品总金额/该药的DDDs值。采用金额排序法和DDDs排序法进行排序,计算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的比值,即药物利用指数(DUI),比值接近l说明同步较好,反之则差。依据DDDs及同期收治患者住院天数,计算中药注射剂在笔者所在医院的使用强度。根据以上结果分析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评价可能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

2?结果

2011年医院住院患者使用注射剂药品的总金额为4 805.50万元,中成药总金额为66.55万元,中药注射剂为58.16万元,中药注射剂金额占注射剂总金额的12.1%,中药注射剂占中成药总金额的87.4%。

医院现用中药注射剂共32个品种,根据说明书分析药味组成情况(如含西药成分者,则1种化学成份按1味药计算)。结果:含1味药者13种(40.6%)、2味药者12种(37.5%)、3味药者3种(9.4%),4味及以上者4种(12.5%)。

参考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方法计算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强度,采用32种中药注射剂的总DDDs/同期收治患者住院天数×100%,结果为52.5 DDD。各种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统计结果。

3?讨论

从调查结果可见,笔者所在医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较多,其中以活血类中药的品种最多,金額排序前10位的药品中有6种为此类药,占中药注射剂总金额的65.6%。中药注射剂因应用历史较短,成分复杂,临床医师对其不甚了解,用药具有更大的风险性。目前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问题已引起医药界的重视,本资料数据结果显示,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因素。

安全是合理用药的基本前提[2]。近年来,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国内的广泛开展,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不断增加,其中注射剂是中药不良反应里比例最高、程度最严重的剂型。临床上中药注射剂一般是静脉滴注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管,绕过皮肤、黏膜这两道保护人体的天然屏障和肝脏的首过效应,分布到人体组织器官,易于引发不良反应。其中药味越多,成分越复杂,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3]。笔者统计的结果,32种中成药注射剂约60%是2味以上药物组成,有20%以上由3味药以上组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有效性是合理用药的根本目标。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与辨证施治相结合,采用现代制剂方法研制的中药注射剂仍保留传统中药的特点,因此临床应用时亦应遵循这一原则,否则不能保障药物的有效性。抽样调查表明:综合医院中95%的中药注射剂是由西医使用,中医院也有80%的中药注射剂由西医使用。对中医理论不熟悉的西医使用中药注射剂多是辨病施治,而不是辨证施治,将中药注射剂当西药使用倾向明显[4]。在应用最多的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中,不乏违背中医的辨证施治的原则用药者。如血栓通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三七总苷,适应证是活血祛瘀、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用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脑血管病后遗症、内眼病、眼前房出血等。但临床医师常单纯的按照西医的理解“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广泛应用于内科及外科各种疾病,如此应用很难保证药物的有效性。

药物应用的经济性,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表1可见,32种中药注射剂有14种日费用超过100元,其中排序前十位的药物中,有6种日费用超过100元。说明中药注射剂价格较昂贵,经济效益高于社会效益。从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的比值看,多数药物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总体同步性较好,其中复方丹参、红花、舒血宁、川芎嗪DUI较高,究其原因,可能因其临床需求较高,但价格偏低所致。而康艾、谷红、醒脑静的DDC偏高,但其应用频率偏低,因此导致DUI较低。

此外全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强度为52.5 DDD,较高,说明可能存在超适应证用药、用药剂量偏大、疗程过长等不适当的治疗方案,有滥用倾向。

综上所述,从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分析结果可知,笔者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品种多,使用强度较高,存在滥用倾向及安全隐患,应强化中药注射液的辨证施治的观点,优化中药注射剂品种,更加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应用中药注射剂。

[参考文献]

[1] 叶凤英.我院近3年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用药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2):183-184.

[2] 白晓菊.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基本要素探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9,26(10):826-831.

[3] 周超凡,徐植灵,林育华.从药物组成看中药注射剂[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1):950-952.

[4] 任秀华,杜光.中药注射剂应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药品评价,2011,8 (12):8-11.

上一篇:幼儿园师生人身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简单快递服务合同最新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