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低收入家庭申请书范文

2024-05-04

城镇低收入家庭申请书范文(精选8篇)

篇1:城镇低收入家庭申请书范文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解读

廉租住房制度是让城镇最低收入家庭有房住的有力保障。最近,建设部、民政部制订印发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简称《办法》),记者请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就此进行了解读。

具备5种条件可申请

《办法》规定,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家庭就可以申请廉租住房:第一,申请家庭人均收入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第二,申请家庭人均现住房面积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面积标准;第三,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人为当地非农业常住户口;第四,申请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第五,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规定的其他标准。

申请人应由申请家庭的户主来担任。如果户主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申请家庭可推举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来担任申请人。

书面提出申请,提供3种材料

《办法》规定,申请人应当向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受理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受理机关应当及时签署意见并将全部申请资料移交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

除了书面申请,申请人还需提供3种材料:一是民政部门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证明或政府认定有关部门或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二是申请家庭成员所在单位或居住地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现住房证明;三是申请家庭成员身份证和户口簿。此外,还有地方政府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规定需要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如果申请人为非户主,还应出具其他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共同签名的书面委托书。

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5日内告知是否受理

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收到廉租住房申请材料后,应及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向申请人出具书面凭证。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受理机关移交的申请资料后,应当会同民政等部门组成审核小组予以审核。在通过查档取证、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调查后,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向申请人出具审核决定。

如果经过审核申请家庭符合条件,将在申请人的户口所在地、居住地或工作单位予以15日的公示。通过公示后,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就会将申请登记。已登记的家庭,无论是申请租赁住房补贴还是申请实物配租的,都要按照规定条件排队轮候。

6种情况下取消享受廉租住房资格

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最低收入家庭应当按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如实申报家庭收入、人口及住房变动情况。

《办法》规定,在几种情况下要取消当事人享受廉租住房的资格。一是未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住房状况的;二是家庭人均收入连续一年以上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的;三是因家庭人数减少或住房面积增加,人

均住房面积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住房标准的;四是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五是将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的;六是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的。

篇2:城镇低收入家庭申请书范文

(建住房[2005]122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民政厅,直辖市建委(房地局)、民政局:

为规范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完善廉租住房工作机制,我们制订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二○○五年七月七日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完善廉租住房工作机制,根据《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工作。

第四条 申请廉租住房的家庭(以下简称申请家庭)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请家庭人均收入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

(二)申请家庭人均现住房面积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面积标准;

(三)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人为当地非农业常住户口;

(四)申请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

(五)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规定的其他标准。

第五条 申请廉租住房,应当由申请家庭的户主作为申请人;户主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申请家庭推举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申请人应当向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受理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下列申请材料:

(一)民政部门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证明或政府认定有关部门或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

(二)申请家庭成员所在单位或居住地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现住房证明;

(三)申请家庭成员身份证和户口簿;

(四)地方政府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规定需要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申请人为非户主的,还应当出具其他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共同签名的书面委托书。

第六条 受理机关收到廉租住房申请材料后,应当及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向申请人出具书面凭证。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受理时间从申请人补齐资料的次日起计算;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材料齐备后,受理机关应当及时签署意见并将全部申请资料移交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

第七条 接到受理机关移交的申请资料后,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民政等部门组成审核小组予以审核。并可以通过查档取证、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和住房状况进行调查。申请家庭及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向申请人出具审核决定。

经审核不符合条件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说明理由。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申请人的户口所在地、居住地或工作单位将审核决定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

第八条 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予以登记,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经公示有异议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在10日内完成核实。经核实异议成立的,不予登记。对不予登记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

第九条 对于已登记的、申请租赁住房补贴或者实物配租的家庭,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条件排队轮侯。经民政等部门认定的由于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优抚对象、重度残疾等原因造成困难的家庭可优先予以解决。

轮侯期间,申请家庭收入、人口、住房等情况发生变化,申请人应当及时告知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经审核后,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变更情况进行变更登记,不再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取消资格。

第十条 已准予租赁住房补贴的家庭,应当与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协议》。协议应当明确租赁住房补贴标准、停止廉租住房补贴的规定及违约责任。租赁补贴家庭根据协议约定,可以根据居住需要,选择适当的住房,在与出租人达成租赁意向后,报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经审查同意后,方可与出租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并报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标准向该家庭发放租赁补贴,用于冲减房屋租金。

第十一条 已准予实物配租的家庭,应当与廉租住房产权人签订廉租住房租赁合同。合同应当明确廉租住房情况、租金标准、腾退住房方式及违约责任等内容。承租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缴纳租金,并按约定的期限腾退原有住房。

确定实物配租的最低收入家庭不接受配租方案的,原则上不再享有实物配租资格,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视情况采取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或其它保障方式对其实施住房保障。

第十二条 已准予租金核减的家庭,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租金核减认定证明,到房屋产权单位办理租金核减手续。

第十三条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发放租赁住房补贴、配租廉租住房或租金核减后一个月内将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

第十四条 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最低收入家庭应当按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如实申报家庭收入、人口及住房变动情况。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每年会同民政等相关部门对享受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人口及住房等状况进行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对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资格、方式、额度等进行及时调整并书面告知当事人。

第十五条 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取消保障资格的决定,收回承租的廉租住房,或者停止发放租赁补贴,或者停止租金核减:

(一)未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住房状况的;

(二)家庭人均收入连续一年以上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的;

(三)因家庭人数减少或住房面积增加,人均住房面积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住房标准的;

(四)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

(五)将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的;

(六)连续六个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的。

第十六条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取消保障资格的决定后,应当在5日内书面通知当事人,说明理由。享受实物配租的家庭应当将承租的廉租住房在规定的期限内退回。逾期不退回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七条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廉租住房管理工作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对已批准的廉租住房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细则。

第十九条 纳入廉租住房管理的其它家庭的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比照本办法自行制定。

篇3:城镇低收入家庭申请书范文

住房是个人和家庭安身立命的基础,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住房问题历来是每个国家的一项大事, 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解决得好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近年来,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 大多数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仍然存在, 特别是随着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 房价快速攀高, 部分城市低收人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日益突显。据调查, 到2006年底, 全国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平方米。而在全国城市低收入家庭当中, 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还有1000万户, 约占城市居民家庭总数的5.5%。[1]

二、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成因

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焦点, 对其成因众说不一。本文认为:低收入家庭收入不高, 缺乏购租住房的能力, 这是导致他们住房困难的直接原因。如:低收入家庭一般家庭人口多, 就业者负担重、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低收入行业、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不高, 技能单一。[2]因而, 他们的人均住房面积远低于居民的平均水平住房质量和环境都比较差、房屋来源于早期单位的福利分房、政府直管公房或自己建造的私房、户型较差, 多为暗厨暗卫、基础设施差, 缺乏统一的物业管理、存在消防隐患。[3]

(一) 房价暴涨

房地产价格过高且呈持续上涨趋势给低收入家庭带来巨大压力。目前,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超过10倍, 2006年第三季度最新统计分析显示,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13.55、15.55、15.76、12.67, [4]这意味着即使一个普通家庭也得要用十几年的收入才能买得起一套住房。如此高的房价, 超出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 自己出资购买商品房十分困难, 即使贷款买房也是一件难事。

(二) 住宅供应结构不合理

据悉, 目前我国住房供应结构与住房消费结构还很不对应, 商品房70%~80%是高档房, 低端住宅明显供不应求。[5]此外, 房地产开发商因追求高利润, 对小户型住宅、经济适用房开发动力不足, 使得适合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更为缺乏。

(三) 贷款门槛高, 特别是二手房贷款困难

我国住房金融的发展滞后于房地产业的发展。目前而言, 除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外, 我国尚没有直接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发放的低息或无息贷款。低收入家庭采用贷款货币购房时, 担保抵押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 无担保主体, 金融机构不给予贷款。以南京为例, 南京市二手房贷款条件如贷款年限、贷款金额比商品房严格, 如工商银行政策就规定“最多贷七成, 贷款期限与房龄之和最长不超过30年房龄, 一般不超过十五年”。[6]而据最新报导, 因贷款额度用完, 南京多家银行已暂停二手房贷款。这都阻碍了低入者购买二手房, 使得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更为严峻。

三、解决城镇低入收家庭住房保障的重要性

住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和权利。住宅是个人和家庭安身立命的基础, 不仅保障个人的生活需要, 而且是保障其赡养家庭、培育后代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

解决城镇低收人家庭住房保障问题是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 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住房不仅仅是为社会成员提供遮风避雨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它会对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否则穷人无处住、富人有房无人住的不公现象, 将导致居民心理失去平衡, 引发社会矛盾, 从而影响社会安定。所以说, 住房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而且涉及社会安定、政治稳定。我国13亿人口, 其中有约4亿人口在城市, 中低收入者1.8亿, 占城市人口的40%。[7]因而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形势极为严峻。

解决城镇低收人家庭住房保障问题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发展, 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水平, 其中包括人的生活水平;二是资源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在承载能力方面可持续。住房是人力资源再生产的场所, 也是人的健康和生活水平的直接体现。在城镇化过程中, 由于土地价格和住房价格的上涨.超越了低收人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 将会形成大量的贫民窟。在这些地区, 住房问题、贫困问题、犯罪问题、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约束下降等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城市问题, 既危害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也影响着整个城镇社会的稳定, 经济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也将变得不可能。

因而, 如何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 使居者有其屋, 是当今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 安居才能做到民心稳、政局稳、经济稳。

四、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策略探讨

住房问题历来是每个国家的一项大事。针对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 近年来, 政府先后出台了多种政策与措拖, 本文认为, 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实行税收调控政策

国家可对低收入家庭住房实行税收优惠。如中低收入家庭购买自用普通住宅, 减免契税;对个人购买并居住超过一定年份的普通住宅, 销售时免征营业税;对个人转让自用一定年份以上, 并且是家庭惟一生活用房取得的, 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 多渠道筹措房源

一是发展经济适用房, 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经济适用住房是中国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住房者的住房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通过免收土地出让金、其他应征收的各项收费减免等措施, 降低开发建设成本, 同时对成交价格、购买对象和开发建设单位的利润进行限制。过去多年来, 经济适用房是解决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 “审时度势”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

二是推行廉租住房。廉租住房是针对住房困难的最低收入家庭实施的一种社会救助。购买经济适用房需要一定的购买力, 而对于处于生活最低保障线的人群, 迫切需要解决的不是买房子, 而是有一个合理的地方住, 因此, 应坚持“低水平、广受益”原则, 大力推行廉租住房。

(三) 发展住房金融

针对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 一是要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二是降低贷款门槛。通过银行对低收入者购房贷款, 提高他们住房消费的主动性, 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三是做好贷款保险工作。如购买贷款保险, 以来规避还款期间贷款者的收入发生大的变化、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

总之, 发展住房金融, 不能仅依靠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支持, 还需要居民、金融机构加以配合。建立一种政府监控、社会参与、有保险基础的风险担保系统。

(四)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在政府监管和法律法规保证住房的同时, 低收入家庭也应转变自己固有的住房消费观念, 摒弃那种依赖政府的想法,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一是不能因为有政府的资助而“等、靠、要”, 应更积极主动地去解决住房问题。二是树立买房与租房都是住房消费之合理形式的观念。

(五) 加大监督

近年来, 房地产市场发展极快。对中低收人家庭而言, 住房问题不可能仅通过市场来解决。因此, 解决城镇低心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应确立政府的主体地位, 对房地产进行干预监督。如如何确定保障对面, 使住房保障真正落实到实处, 充分体现保障对象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综上, 政府发挥主体作用, 社会力量协调一致, 采用科学合理方式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 不仅能“居者有其屋”, 还能“居者优其屋”, 真正实现和谐人居。

摘要: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解决城镇低收人家庭住房保障问题是百姓的基本需求,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剖析城镇低收人家庭住房问题的成因, 论述住房保障的必要性, 试就城镇低收人家庭住房保障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城镇,低收入,住房保障

参考文献

[1]赵路兴.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收入线[J].住房保障, 2006.

[2]徐霞.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的思考[J].江苏商论, 2004.

[3]蒋叶.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6.

[4]万婷.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性建议[J].中国房地产, 2005.

[5]董藩.住房保障亟须纳入法制管理[N].中国日报海外版, 2007-01-22.

[6]闫洁.天津市低收入者的住房现状及对其的保障[J].社会保障, 2007.

篇4:城镇低收入家庭申请书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业产品 价格变动 低收入家庭 影响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1)07-61-03

了解低收入家庭对公共事业产品价格改革的承受能力,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不仅关系到公共事业产品价格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事业产品的概念及统计指标的确定

(一)公共事业产品概念的界定

公共事业产品一般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事业及相关单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维护和发展公共利益所提供的具有狭义社会公共事务性质的一类公共产品。

从公共事业产品包含的基本内容来看,公共事业产品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产品,偏重于传统事业产品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取向,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服务性。

从公共产品范畴来看,公共事业产品包括教育产品、科学技术产品、文化产品、卫生产品、体育产品,以及属于城市公用性质的水、电、煤气、公共交通、邮电、通信等产品。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公共事业产品由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组成:一是属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事业产品。如气象、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等。一般由政府通过直接投资等必要方式直接负责,免费向大众提供;二是属于准公共产品的事业产品。如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出版、广播、影视以及基础设施等。在政府的监管下,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私人都可以提供并在国家的监督下盈利,社会公众有偿享受。

课题中所指的公共事业产品是具有狭义社会公共事务性质的准公共产品。从概念上可以表述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事业及相关单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维护和发展公共利益,有偿提供的具有狭义社会公共事务性质的准公共产品。

(二)公共事业产品统计指标的确定

1.公共事业产品的选择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上一节中对公共事业产品的定义,本文在选择所要观察的公共事业产品时,重点把握了以下原则:

(1)有偿性。必须是属于有偿使用(消费)的公共事业产品。

(2)普遍性。即绝大部分家庭生活都离不开的公共事业产品,同时兼顾全国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情况。

(3)可操作性。相关公共事业产品的资料能够从现有城镇住户调查和价格调查资料中取得。为方便长期观察且具有可比性,这些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应是居民消费中相对固定的内容。

(4)市场性。鉴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选择那些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公共事业产品,对于那些已基本或部分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的产品,如医疗、教育等则不列入研究的范围。

2.公共事业产品指标的确定

根据公共事业产品选择原则,我们从现有城镇居民住户抽样调查和价格调查资料中,共选取十种具有代表意义的公共事业产品指标。本文所指的公共事业产品即是下列十种产品(服务)的总和。

(三)研究资料的来源

1.低收入家庭的确定

将城市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按收入进行排序,选取其中占20%的低收入家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在研究中把低收入家庭又细分为较低收入家庭(10%)和最低收入家庭(10%)。

2.资料的取得和来源

本文选取天津资料进行分析。天津地处中国东部,水、电、燃气、煤炭等资源紧缺程度与全国大体相当。同时,又有采暖期和夏季防暑降温等情况,基本能够代表全国多数城镇的普遍情况。

课题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2000~2009年天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类中的公共事业产品价格指数资料;②2000~2009年天津城市居民住户调查资料;③为开展课题研究所进行的专题调查资料。

二、10年来公共事业产品价格变动情况及特点

通过分析,10年来天津城市居民公共事业产品价格变动呈以下特点:

(一)公共事业产品价格总体呈波浪式上涨态势

10年来,天津市公共事业产品价格累计涨幅为58.2%,平均每年涨幅为4.6%。其间,各年公共事业产品价格指数均高于100,并呈现出波浪式上涨的态势。

(二)水费价格涨幅最高,调整最为频繁

10年来,在所观察的10个公共事业产品品种中,水费价格涨幅最大,2000年~2009年累计上涨300.8%,平均每年上涨14.9%。第二位的是有线电视收视费价格,累计涨幅149.3%,平均每年上涨9.7%;第三位的是煤炭价格,10年间累计上涨135.9%,平均每年上涨9.0%。其后,依次为市内公共交通费、取暖费、公有房租、管道天然气费、书报杂志费、电费、物业管理费。

10年间,在公共事业产品项目中,水费价格调整最为频繁,达到6次;其次是煤炭价格,先后调整了5次;第三是电费,调整了4次;书报杂志价格调整3次;公有房租、管道天然气费、取暖费、市内公共交通费和有线电视收视费分别调整2次;物业管理费基本未做调整。

(三)取暖费价格上调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最大

从公共事业产品价格上涨对居民公共事业消费的影响情况看,由于取暖费在各类公共事业产品消费中比重较大,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高,居民因而多支出费用也最多。据统计,2000年以来由于价格变动,天津市城市居民人均多支出取暖费累计为128.59元,占全部多支出金额的32.9%,居第一位。水费多支出61.84元,占15.8%,居第二位。居第三位的是公有房租,多支出50.27元,占12.8%。其后,依次为有线电视收视费、电费、管道天然气费、市内公共交通费、书报杂志费、煤炭费、物业管理费。

三、低收入家庭公共事业产品消费变化及特点

(一)公共事业产品消费支出增幅快于消费总支出

分析结果表明,低收入家庭10年中有6年公共事业产品支出增幅超过10%。2009年,低收入家庭人均公共事业产品消费支出为899.98元,比2000年增长1.47倍,年均增长9.5%。同期低收入家庭消费总支出为人均8482.50元,比2000年增长1.38倍,年均增长9.1%,低收入家庭公共事业产品消费支出增幅高于消费总支出增长。在此期间,天津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公共事业产品消费支出增长1.46倍,年均增长9.4%,同期总消费支出累计增长1.53倍,年均增长9.7%,公共事业产品消费增幅低于消费总支出的增幅。可以看出,公共事业产品价格变化对不同收入家庭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更大。

(二)取暖费、电费支出增加最多

从低收入家庭公共事业产品人均支出的分类情况看,人均取暖费支出额增加最多,2009年低收入家庭人均取暖费支出为236.87元,比2000年增加218.08元,居第一位;电费支出264.84元,比2000年增加175.8元,居第二位;有线电视收视费支出为70.81元,比2000年增加50.73元,居第三位。其后,依次为水费、市内公共交通费、物业管理费、管道天然气费、煤炭费和书报杂志费。居第十位的公有房租比2000年减少17.6元。

(三)公共事业产品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2000年,在低收入家庭公共事业产品消费支出中,公有房租、电费和管道天然气费占绝大部分。其中,公有房租占30.8%,排在首位;电费占24.4%,居第二位;管道天然气费占18.3%,三项合计达73.5%。近年来,随着居民住房自有率的上升,公有房租所占比重明显下降,2009年仅占公共事业产品消费的10.5%,降至第三位。供热改革的深入和暖气配套的完善推动取暖费支出比重大幅上升,取暖费占公共事业产品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0年的5.16%上升至2009年的26.32%,排在第二位。另外,低收入家庭耐用消费品普及率的提高,带动低收入家庭电费支出比重上升,电费支出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24.4%上升至2009年的29.4%,排在第一位。2009年,低收入家庭公共事业产品消费支出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电费、取暖费、公有房租,三项支出占公共事业产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6.25%。其他各项公共事业产品的消费支出占全部公共事业产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四、公共事业产品价格变动对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响分析

(一)对消费数量产生直接影响

在城镇居民日常消费中,多数公共事业产品项目应该属于“刚性消费”范畴,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其消费数量的稳定性应该比较强。而实际上,住户调查资料显示,低收入家庭公共事业产品的消费数量对价格变化的反映却比较敏感。以水、电消费为例,随着2000年到2002年水费价格连续三年调整,低收入家庭用水量随之减少,三年中低收入家庭户均用水量分别比上年减少16.6%、12.0%和5.4%。在电费调整幅度较大的2000年和2005年,低收入家庭的户均用电量也分别比上年下降了27.4%和31.0%。公共事业产品消费数量的下降,势必会对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造成一定影响。

(二)低收入家庭对价格上涨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从我们对部分低收入家庭所进行的专题调查来看,低收入家庭对价格上涨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83.6%的居民表示公共事业产品价格上涨会增加家庭支出,直接加重生活负担;87.9%的居民表示公共事业产品价格上涨会传导到其他商品,对基本生活产生间接影响;85.2%的居民表示公共事业产品价格上涨时会压缩生活开支。

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监管,建立合理的公共事业产品定价机制

加强监管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严格价格听证会制度,价格听证会应加强对低收入家庭生活影响的听证,使价格调整更加公开透明,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减小公共事业产品涨价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第二,加强对公共事业产品成本的监督核算,取消不合理成本的计入,使公共事业产品定价更加趋于合理。

(二)引入竞争,降低成本,稳定公共事业产品价格

目前,公共事业单位多为国企垄断经营,成本和定价的透明度不高,存在因缺乏竞争而带来的价格垄断。针对这种情况,第一,应制定准入制度,允许非国有单位进入公共事业产品市场,打破公共事业产品垄断经营局面。第二,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间及外资进入市场,形成合理的市场竞争局面。第三,加大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入,达到降低成本,稳定公共事业产品价格的目的。

(三)选准价格调整时机,减轻对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响

选准价格调整时机是减轻公共事业产品价格调整对低收入家庭生活影响的重要手段。选准时机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关注对公共事业产品价格调整承受力较弱的群体,二是密切关注收入和其他商品服务价格变化,选准调价时机,避免短期内集中出台涨价项目,减轻对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响。

(四)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作用,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

近年来,各地政府不同程度地将减轻公共事业产品价格调整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纳入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看,在保障对象方面,主要针对城镇低保家庭,覆盖面仍然偏窄;在保障项目上,只涉及取暖费、公有房租和有线电视收费等,在公共事业消费中所占比重较大的管道天然气费、水费、电费等,多数地区还没有纳入保障范围。各级政府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进一步发挥社会保障制度作用,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第一,根据低收入家庭各类公共事业产品消费比重和负担情况,适当扩大保障项目,尤其是在出台涨价项目时,根据价格调整幅度,对低收入家庭给予一定的补助。第二,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根据本地区实际提高低保标准,适当扩大保障覆盖面,将尽可能多的生活困难家庭纳入保障范围。

■ 参考文献

[1]姚晓蕾、李秋淮,关于市政公用事业价格管制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08)。

篇5:城镇低收入家庭申请书范文

关于印发威远县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

管理办法的通知

威府发[2007]107号

二OO七年十一月六日

各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

《威远县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11月1日经威远县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十四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威远县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建立我县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制度,更好地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和建设部、财政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等规章,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在住房领域为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对符合本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租赁住房补贴或实物配租等保障方式的普通住房,是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

本县范围内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县政府成立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全县廉租住房重大事项的研究和决策。

县房地产管理局负责本县行政区域内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工作,拟定全县廉租住房年度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并具体组织本县城镇范围内廉租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县财政、民政、国土资源、税务、规建、物价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相关管理工作。

各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工作的实施。

第五条

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实行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三种方式,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

本办法所称租赁住房补贴,是指政府向符合廉租住房条件且租赁了住房的申请对象发放补贴。

本办法所称实物配租,是指政府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直接提供住房,并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收取租金。

本办法所称租金核减,是指产权单位按照政府的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现已承租公有住房的城镇低收入家庭给予租金核减。

第六条

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水平以满足基本住房需要为原则,根据政府财政承受能力和居民住房状况合理确定。原则上廉租住房的建筑面积标准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室内设施基本齐全;每户只能租住一处与居住人口相当的廉租住房。廉租住房的租金标准实行政府定价,由维修费、管理费二项因素构成。具体租金标准由物价部门制定并公布实施。我县城镇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每人建筑面积10平方米,补贴标准为每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补贴2元。

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住房困难标准和保障面积标准、补贴资金标准实行动态管理,由县人民政府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第七条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家庭成员具有本县城镇居民户口且至少有一人取得城镇常住居民户口3年以上(含3年),其他成员户口迁入满1年以上,且必须是直系亲属关系:

(二)已领取由本县民政部门审核发放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且已连续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1年以上(含1年);

(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

(四)政府规定的其它条件。

第八条

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资金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主要包括:

(一)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

(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按规定提取的城市廉租住房补充资金:

(三)社会捐赠的资金;

(四)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低于10%;

(五)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九条

由县房地产管理局编制年度资金使用计划,经县财政部门审定后下达执行。

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资金由县房地产管理局专户储存、专项管理,用于发放租金补贴、廉租住房的购建、维修和物业管理费补贴、管理费的支出等,不得挪作他用。县财政部门负责对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资金的筹集并监督使用。第十条

实物配租的城镇廉租住房的来源:

(一)政府出资建设的用于廉租的住房;

(二)政府出资购买的用于廉租的住房;

(三)腾退并符合政府规定的廉租住房标准的公有住房;

(四)社会捐赠的符合廉租住房标准的住房;

(五)其他渠道筹集的符合廉租住房标准的住房。

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来源应当以建设、收购住房为主。实物配租应主要面向孤、老、病、残等特殊家庭及其它急需救助的家庭。

第十一条

廉租住房保障实行申请、审核、公示、登记、轮候制度,其程序为:

(一)申请

每年4月、10月为集中受理廉租住房申请时间。申请廉租住房的低收入家庭,应当由户主提出书面申请。

申 请人持书面申请报告、身份证、户口簿、婚育证明、居住地社区或单位出具的住房情况证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如有孤老、烈属、下岗、残疾证 明的应同时提交)等相关资料,向户口所在地镇政府提出申请,并如实填写《威远县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申请审批表》,由镇政府负责入户调查和初审。申请人及有 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接受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镇政府在当次受理截止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和初审工作,并面向社会进行公示15天,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交县房地产管理局。

(二)审核

县房地产管理局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及镇人民政府的调查情况和初审意见进行复查核实,1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查审核工作。

(三)公示、登记 经审核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由县房地产管理局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予以登记,并将登记结果公示。

(四)轮候

已 登记备案的申请租赁住房补贴和实物配租的家庭户超过当次拟分配名额的,由县房地产管理局和监察、财政等部门一起通过公开摇号的方式确定当次分配家庭,落选 家庭排队轮候,下次分配时,符合条件的,可优先分配。县政府确定的急需救助的家庭、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市级以上劳模家庭和经民政等部门认定的城镇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优抚对象、重度残疾人(二级以上)无房户家庭应优先予以解决。在轮侯期间,申请人家庭基本情况发生变化的,申请人户口所在地的镇政府应当及时向县房地产管理局报告;经审核不符合条件的,取消轮候资格。在轮侯和租赁期间,申请人家庭因人口增加而要求增加廉租住房保障面积的,申请人应重新申请。

第十二条

经县房地产管理局确定可获得租赁住房补贴的家庭,应当与县房地产管理局签订租赁住房补贴协议;到市场租赁房屋后,应当将签订的房屋租赁协议报县房地产管理局备案。补贴资金按季度直接拨付承租人。

第十三条

承租直管公有住房的家庭应向房屋所在地辖区房管部门申请租金核减。

经房屋所在地镇政府调查初审后,对符合廉租住房租金补贴的家庭,交房屋产权单位复核,并在房屋所在地公示15天,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报县房地产管理局审批和登记备案。第十四条

承租单位公有住房的低收入家庭应向房屋产权单位申请租金核减,核减的房租由公房单位自行消化。

经房屋所在地镇政府调查初审后,对符合廉租住房租金补贴的家庭,交房屋产权单位复核,并在房屋所在地公示15天,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报县房地产管理局审批和登记备案。第十五条

承租直管公房和单位公有住房,并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其核减租金数额为超出廉租住房补贴标准的部分。

第十六条

对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低收入家庭实行动态管理。

(一)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低收入家庭应当在每年1月20日前向户口所在地镇政府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住房变动情况。

(二)由镇政府对其申报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核查情况报县房地产管理局复核。县房地产管理局根据复核结果,调整租赁住房补贴或廉租住房。出租房屋的产权单位经核查后需要调整租金核减的,应报县房地产管理局备案。对家庭收入连续一年超出规定收入标准,或因家庭人口减少而自有私房人均住房面积超出县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面积标准的,取消其廉租住房保障资格,停发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的廉租房承租人要在3个月内退出廉租住房。对家庭收入连续一年超出规定收入标准的,停止租金核减。

(三)腾退廉租住房的,在腾退期限之内按我县公有住房标准租金计收房租。无正当理由不按期腾退的,县房地产管理局可责令其退房,并按市场租金收取房租。逾期不退回的,县房地产管理局也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七条

新建廉租住房,建设用地以行政划拨方式供应,行政性收费全免,事业性收费按最低标准减半收缴,经营服务性收费按物价部门核定最低标准下浮30%。

第十八条

最 低收入家庭申请廉租住房时违反本规定,不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住房状况的,由县房地产管理局取消其申请资格;已骗取廉租住房保障的,责令其退还已 领取的租赁住房补贴,或者退出廉租住房并补交市场平均租金与廉租房标准租金的差额,或者补交核减的租金。情节恶劣的,可根据《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 理办法》(建设部令120号)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第十九条

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承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房地产管理局收回其承租的廉租住房,或者停止发放租金补贴,或者停止租金核减:

(一)未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住房状况的;

(二)家庭人均收入连续一年以上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的;

(三)因家庭人数减少或住房面积增加,人均住房面积超出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住房标准的;

(四)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

(五)将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的;

(六)连续六个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的。

第二十条

县房地产管理局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廉租住房管理工作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对已批准的廉租住房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一条

廉租住房申请人对县房地产管理局的审核、轮侯、发放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有异议的,可向县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诉。第二十二条

篇6:城镇低收入家庭申请书范文

贷款贴息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住房保障作用,切实帮助城镇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减轻其还贷压力,根据《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临政发〔2008〕39号)和《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临政办发〔2009〕4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是指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中心)运用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对城镇办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低收入家庭发放适当的贷款利息补贴,以减轻借款人家庭还贷压力的政策措施。

第二章贷款贴息对象与条件

第三条贷款贴息对象。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对象为已办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尚未还清的借款人或配偶。

第四条贷款贴息条件。贴息对象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住房公积金贷款所购买、建造、翻建或大修的自住住房建筑面积,家庭成员为3人以下家庭低于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4人以上家庭低于120平方米(含120平方米),且在本市无其他自有产权的房屋;

住房建筑面积按房屋所有权证或备案的购房合同所注明的建筑面积认定。

(二)借款人在申请贴息前已按借款合同约定正常还贷1年以上,且无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以上违约记录;

(三)借款人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低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的,或者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的,或者遇其他重大突发事件造成还款确有困难的;

(四)借款人或配偶在申请前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2年以上或累计缴存3年以上;

(五)借款人在申请日前应当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但发生下列情况的除外:

1、借款人与原工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未重新就业的;

2、借款人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正常退休手续的。

第五条申请人家庭及成员认定。

(一)申请人家庭认定。按公安部门核发的户口簿认定,户口未并户的,需提供结婚证或其他有效证明。

(二)申请人家庭成员认定。下列人员可列入申请人家庭成员:

1、申请人配偶;

2、与申请人及配偶实际共同居住且同一城镇户籍满1年以上的父母及子女。

第三章贴息申请材料

第六条 申请时应提供的资料。申请人在向市中心各分支机构提出贷款贴息

申请时,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一)由申请人填写并经家庭有收入成员工作单位审核盖章的《临沂市住房

公积金贷款贴息申请表》;

申请人、配偶或家庭成员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其收入认定按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和贴息申请时住房公积金系统内月缴存工资基数×12(个)月计算后的高值确定;家庭成员无工作单位或无收入来源的,由申请人所在单位或居住社区

(街道)审核盖章。

(二)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婚姻证明,离异或丧偶的需提供相关证明;

(三)当地民政部门核发的低保证明或总工会核发的特困家庭证明,二级以

上医院出具的病历证明;

(四)借款人或家庭成员在申请时未重新就业的,需提供《失业证》或《再

就业优惠证》;已办理退休的,需提供《退休证》;

(五)贷款承办银行按月扣划贷款本息的卡折及出具的借款人上还款违

约情况;

(六)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以上贴息申请时提供的材料(包括复印件)为一式二份,并提供原件核对。

第四章贴息办理程序

第七条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采取借款人申报、市中心初审、联合审核小组

审核、公示、市中心发放的办理程序,实行一年一定,每年10月份为贴息申报

月,具体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借款人申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贴息申请人于每年10月份之前,需如实填写《临沂市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申请表》,并经家庭有收入成员单位财

务部门审核盖章,再持有关资料向市中心各分支机构申报;

(二)市中心初审。(1)市中心各分支机构自受理贷款贴息申请材料之日

起8个工作日内结合原来住房公积金贷款档案完成初审,初审的内容包括:申请

人或配偶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贷款归还情况;家庭的住房面积、居住人口和

家庭收入等情况,对主要指标有异议的,需到所在单位现场落实;(2)市中心

各分支机构根据初审情况据实填写《临沂市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审批表》,对初

审通过的,提请当地房屋产权产籍管理部门对申请人家庭成员的住房情况进行审

查,并在5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3)市中心各分支机构根据签署意见,应在2个工作日内初步拟定贴息对象名单与贴息金额,同时编制统计报表上报市中

心;

(三)联合审核小组审核。市中心各分支机构应在5个工作日内将初定名单

递交各县(区)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联合审核小组(以下简称审

核小组)集中审核,确定贴息对象与贴息金额。市中心将各县区确定的贴息对象

名单与贴息金额汇总后,与市中心拟定的市直贴息对象一并上报市审核小组审

批。市审核小组自收到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由市中心各分支机构告知申请人并退回申请材料;

(四)公示。市中心将经过市审核小组审批确定的贴息对象名单在其所在单

位予以公示,公示期为4日;对经公示后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市中心将

其作为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对象予以登记,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五)市中心发放。市中心于每年12月20日前将贷款贴息资金转入贴息对

象的银行还贷账户内。

第五章贴息额度

第八条贴息额度。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额度为借款人上年10月份至当年

9月份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的30%。

(一)领取民政部门核发的低保证明或总工会核发的特困家庭证明的借款

人,贴息额度比例可提高到上一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的 50% ;

(二)申请人和配偶同时满足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条件的,贴息额度比例可

提高到上一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的40%;

(三)按上述规定计算后当年贴息额低于500元的,按500元计发,但不能

超过当年实际支付利息额;

(四)按上述规定计算后贴息额超过2000元的,按2000元计发。

第六章其他

第九条由市中心各县区分支机构牵头,县(区)总工会、县(区)财政局、县(区)审计局、县(区)民政局、县(区)房产管理局等部门、单位组成县(区)

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贴息联合审核小组,负责对所辖贷款贴息对象的审核工作。

篇7:低收入家庭申请书

XX区民政局:

本人是XX镇XX村

号村民

,家庭人口---

人,耕地面积 亩,无工作单位,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家庭月人均收入为

元,低于我市农村低收入家庭标准,现要求申请办理农村低收入家庭。

本人作出以下声明:如有虚假,愿意承担所有责任及自动放弃申请。

一、本人及家庭成员了解XX农村低收入家庭政策及申请程序相关要求。

二、本人及家庭成员所提供的有关材料真实有效。

三、本人授权并配合区民政部门和镇政府、村委会对本人及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与经济状况进行核查。

四、申请人联系电话:

申请人:

2014年

篇8:城镇低收入家庭申请书范文

一、高等教育成本上涨的影响

高等教育成本的持续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家庭而言无疑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首先,高额的学费令城镇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由于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的连续扩招致使学生规模的上涨率超过公共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但是高等教育的生均经费处于下降趋势,这导致高校对学费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20年前大学学费仅为200元/年,现在已上涨至5000元/年,近20年的时间就上涨了25倍。但是这20年间国民人均收入却增长不到4倍,可见学费涨幅远远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公立高校的学费数据显示,学费占城镇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120%。结果表明,高额的学费给许多城镇低收入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催生了大量高校贫困生,甚至有部分贫困生因无力承担学费而选择弃学。其次,攀升的生活费令城镇低收入家庭“难上加难”。近年来物价不断上涨,家庭每年支付的生活费也迅速攀升。在大学校园里中等和低收入家庭学生占大多数,其中低收入家庭每月的收入大概只有400元。对城镇低收入家庭来说,负担高额的学费已经令其捉襟见肘,还要另外支付攀升的生活费更是让其“难上加难”。由于收入的限制,在教育支出上升的情况下,城镇低收入家庭只能通过减少其他支出来维持教育投资。

二、高等教育收益分析

自2003年以来的10年之中,中国大学毕业生总数持续增加,并激增了两倍。其中,2003年,毕业生总数只有212万,2005年即为338万,2009年突破600万,刷新为611万。高校扩招的加速,使2013年成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2013年,比2012年整整多出19万,699万名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让形势变得更加严峻,被称为是“最难就业季”。

根据知名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挂网调查,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用人规模缩减,2013届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有实习或工作经历者签约率较高。本次调查从2012年12月12日开始,2013年1月11日结束,共收回有效答卷10940份。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3439份、本科毕业生3699份、硕士毕业生3802份。结果显示,被调查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9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为29%,低于上届同期7个百分点。调查表明,高职高专“有专业相关实习”的毕业生签约率为43%、本科为47%;硕士“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签约率为35%。

采用人力资本理论中教育收益率的衡量方法来考察大学生劳动力的工资状况,发现在高校扩招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前的2000年,相同条件下每多接受一年的正规教育可使收入提高8.9%。而到了2004年,每多接受一年的正规教育,收入只能提高5.6%,教育收益率下降了3.3个百分点,而到了2009年,教育收益率继续下降至5%。2004年以后,高等教育收益率不再增长反而逐年下降 (1) 。这表明,由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引起了目前教育收益率持续下降的局面。

与高职高专的毕业生相比,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占优势。自高校扩招以来,南方各省普遍出现技工荒,并逐渐向内陆地区蔓延。全国各大经济发达城市也曾一度爆出企业高薪招揽职校毕业生,甚至一些紧缺专业的职校专科毕业生的薪资远远超过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许多招聘单位传达出这样一种讯息:学历固然重要,但他们更看重技能,本科生眼高手低很大程度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调查发现,专科生就业率高于本硕生。许多就读高职院校特别是一些稀缺专业的学生其实并不担心就业问题,通常学生大二就“预订”完毕。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面对现在飞涨的学费和各式各样的教育消费,仅靠收入,城镇低收入家庭无法在保持正常消费的情况下承担高等教育的学费。要保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城镇低收入家庭只能减少其他方面的开支。另外,自2004年以后,高等教育收益率不再增长反而逐年下降。与高等职业教育或专科教育相比,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占优势,一些紧缺专业的职校专科毕业生的薪资远远超过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因此,根据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于城镇低收入家庭而言,与其将子女送去普通本科院校,还不如让子女接受紧缺专业的职校专科教育,这才是明智之举。

注释

上一篇:派出所出具证明下一篇:县级供电企业线损分析及其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