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更昔洛韦市场分析

2024-04-25

国内更昔洛韦市场分析(共10篇)

篇1:国内更昔洛韦市场分析

【英文名称】Ganciclovir Capsules

【汉语拼音】GengXiLuoWeiJiaoNang

【主要成分】更昔洛韦

【性状】本品为硬胶囊剂,内容物为类白色颗粒。

【适应症】本品用于免疫功能损伤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

1、用于免疫功能损伤(包括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

2、预防可能发生于器官移植受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3、预防晚期HIV感染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用法用量】肾功能正常情况下:CMV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在诱导治疗后,推荐维持量为每次1000mg,一天3次,与食物同服。也可在非睡眠时每次服500mg,每3小时1次,每日6次,与食物同服。维持治疗时若CMV视网膜炎有发展,则应重新进行诱导治疗。晚期HIV感染患者CMV病的预防:预防剂量为每次1000mg,一天3次,与食物同服。器官移植受者CMV病的预防:预防剂量为每次1000mg,一天3次,与食物同服。用药疗程根据免疫抑制时间和程度确定。若患者肾功能减退,则应根据肌酐清除率酌情调整用量。

【不良反应】本品可引起粒细胞减少/中性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罕见:头痛、头昏、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或血压降低、寒战、血尿、血尿素氨增加、脱发、瘙庠、荨麻疹、血糖降低、浮肿、周身不适、肌酐增加、嗜伊红胞增多症等。有巨细胞病感染性视网膜炎的艾滋病患者可出现视网膜剥离.

【注意事项】

1、给患者的信息:更昔洛韦的主要毒性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必要时需进行剂量调整包括停药。应强调在治疗中密切接受血细胞计数检查的重要性。更昔洛韦与肌酐升高有关。更昔洛韦可能造成胎儿损害,不建议妊娠期使用。建议育龄女性在使用本品治疗时需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男性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至少90天应避孕。HIV阳性患者:本品与齐多夫定同时使用可能引起严重的粒细胞减少症。与地丹诺辛同时使用可引起血清地丹诺辛浓度显著提高。HIV阳性伴CMV视网膜炎患者:更昔洛韦不是CMV视网膜炎的治疗药物,免疫损伤的患者在治疗中和治疗后可能持续经历视网膜炎的发展过程。建议患者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少4至6周进行1次眼科随访检查。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随访。器官移植受者:在对照临床试验中,接受本品的器官移植受者肾损害的发生率高,特别是合并使用肾毒性药物者,如环孢菌素和两性霉素B。虽然此毒性反应的特异性机制尚未确定,且大多数病例为可逆反应,但在同一试验中,接受本品的患者比接受安慰剂的患者肾损害的发生率高,提示本品起重要作用;

2、实验室检查:由于接受本品的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频率高,推荐定期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特别是以往使用更昔洛韦或其他核苷类似物出现白细胞减少或在治疗开始时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000个/μl者。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密切监测血清肌酐的清除率以进行必要的剂量调整。

【禁忌】对更昔洛韦或阿昔洛韦过敏者禁用。

【贮藏】避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有效期】2年

【生产企业】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更昔洛韦胶囊的功效与作用更昔洛韦胶囊用于免疫损伤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用于免疫功能损伤(包括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预防可能发生于器官移植受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预防晚期HIV感染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篇2:国内更昔洛韦市场分析

问:更昔洛韦分散片(东信)主治功能是什么呢?

答:用于免疫功能损伤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1、于免疫功能损伤(包括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2、预防可能发生于器官移植受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3、预防防晚期HIV感染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篇3:国内更昔洛韦市场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18例疱疹性口炎患儿分成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研究组中男35例, 女25例;年龄10个月~4岁, 平均 (2.87±1.02) 岁;病程3~8d, 平均 (4.18±1.33) d;口腔疱疹大小1~3mm, 平均 (2.11±0.85) mm。对照组中男34例, 女24例;年龄11个月~3岁, 平均 (2.72±0.96) 岁;病程3~7d, 平均 (4.02±1.09) d;口腔疱疹大小1~3mm, 平均 (2.08±0.63) mm。所有患儿都按照《儿科学》第5版中的诊断标准, 由同一位医师诊断并确诊, 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都超出正常值, 肝肾功能等辅助检查各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

1.2 方法

研究组使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5mg/kg溶入5%的GS100~200m L中静脉滴注, 1次/d。对照组使用病毒唑进行治疗:10mg/kg溶入5%的GS100~200m L中静脉滴注, 1次/d。所有患儿的治疗时间都为7d, 期间若遇发热行对症处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1.3 治疗效果的判定

治愈:溃疡、疱疹、疼痛都消失,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值正常。显效:溃疡消失, 疱疹未完全消退, 疼痛存在但不明显, 血白细胞正常。有效:溃疡未完全消失但有好转, 且疱疹有明显减少, 白细胞有降低。无效:上述各指标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或加重。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以P<0.05为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在治疗期间都无不良反应发生,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见表1。

3 讨论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属DNA双股病毒, 患儿感染后常起病急速。疱疹主要见于牙龈、唇、舌、黏膜等部位, 部分可见于上腭和咽部。该病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主要以冬春季节为最多[2], 常有反复感染的现象。目前该病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 在急性期, 通常主张患儿多饮水, 以保持口腔清洁;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并注意补充蛋白质, 以增强体质;对发热、疼痛的患儿行退热、止痛等对症处理;同时给予一定的抗病毒药物进行干预。

目前,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有病毒唑、更昔洛韦等。病毒唑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 但其对RNA病毒作用较强。而导致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为DNA病毒, 故使用病毒唑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更昔洛韦化学名为9-鸟嘌呤, 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抗菌也较广, 能有效地对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型形成抑制[3]。该药与阿昔洛韦属同系, 但作用更强。其进入细胞后受胸苷激酶、鸟苷激酶及其他细胞激酶的刺激向三磷酸转化, 与DNA多聚酶形成竞争性抑制, 部分甚至直接进入DNA链, 防止其延长, 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同时更昔洛韦在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内浓度远远超出非病毒感染的细胞, 因此对正常细胞的影响较小, 故不良反应较少。

本研究中的60例患者使用更昔洛韦, 另58例使用病毒唑。7d后使用更昔洛韦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 明显高于使用病毒唑对照组的82.76% (P<0.05) , 差异明显。而两组在治疗期间都无不良反应发生, 提示更昔洛韦更适合对小儿疱疹性口炎的治疗, 且无毒副作用。

总之, 疱疹性口炎主要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以小儿为多见, 常有发热、烦躁、疼痛等症状, 给患儿造成的影响较大。更昔洛韦能有效地对单纯疱疹性病毒形成抑制, 故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洪涛, 花玉梅, 杨洪巍.喜炎平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疱疹性口炎的临床观察[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9, 27 (4) :300-301.

[2]凌永妹.更昔洛韦针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 2012, 34 (9) :736-740.

篇4:国内更昔洛韦市场分析

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 更昔洛韦注射液 小儿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77-02

小儿秋季腹泻多发于秋冬季,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典型病儿常伴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可达39-40℃;腹泻为水样便,如蛋花汤样,无脓血,每天约3-10次;由于吐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病儿粪便中电解质浓度显著低于细菌性肠炎,且多数为急性失水,故多引起等渗或等渗偏高脱水;笔者几年来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了可喜多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4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98例男50例,女48例,年龄0.5-3岁,粪便为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多数病例未检出红白细胞,少数WBC≤3个/Hp,粪便轮状病毒阳性,细菌培养阴性。

2 治疗方法

不用抗生素,给予补液纠正脱水及酸中毒,并调整饮食,对症治疗,在一般对症治疗基础上,更昔洛韦组使用更昔洛韦(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mg/(kg·d)+10%葡萄糖100-200mL静滴(>1h),疗程5d。肝功能异常者加用美能保肝,心肌酶谱异常者加心肌营养药物,5d后复查肝功能和心肌酶谱(CK-MB)及便常规和轮状病毒。

3 结果

98例患儿经过5天的治疗,81%的患儿用药后3d内体温恢复正常,腹泻次数减少,3次/d或以下,尿量、呕吐改善者及RV转阴占1/2,大便外观正常或成形,显效80例;其他19例患者,用药后5d内体温降至正常,腹泻次数减少,4次/d或以下,水份明显减少,尿量、呕吐改善者及轮状病毒转阴占1/3,有效率100%,退热时间平均3.65天,腹泻好转时间平均3.78天,经临床比较,效果优于炎琥宁的疗效。

4 讨论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病毒由内、外两层衣壳及含11片段的双股RNA核心组成。根据组成内层衣壳的主要蛋白质的抗原性不同,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补体结合等试验,可将病毒分为A、B、C、D、E等属,引起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轮状病毒为A属,成人轮状病毒腹泻为B属;B及其他属轮状病毒与动物感染相关。轮状病毒根据其外层衣壳蛋白VP4及VP7的不同抗原性。通过中和试验,又可分为若干血清型,引起婴幼儿腹泻属1-4血清型;动物轮状病毒仅限于3-7血清型;状病毒主要侵犯十二指肠及空肠近端黏膜上皮细胞,使绒毛顶端上皮脱落,绒毛变短,脱落上皮被由隐窝新产生的上皮取代,这些新上皮细胞不够成熟,缺乏双糖酶。因此腹泻发生机制与绒毛破坏影响吸收,双糖酶缺乏及上皮细胞损伤,进入肠腔分泌有所增加有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上皮细胞膜上存在轮状病毒受体,轮状病毒外壳蛋白VP4是病毒感染细胞的吸附蛋白,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而进入上皮细胞。病毒侵入肠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使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微绒毛肿胀、不规则和变短。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因此,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能力受损而形成腹泻。另一方面,继发的双糖酶分泌不足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完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加重呕吐和腹泻。

更昔洛韦是一种合成核苷酸类广谱抗DNA病毒药物,在正常细胞内不被磷酸化。故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有报道认为长期使用更昔洛韦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儿中,可引起WBC和PLT值的降低比例分别为20%和10%[1]。目前临床已采用更昔洛韦和炎琥宁治疗该病。本研究表明,更昔洛韦组使RV部分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短于炎琥宁组[1]。退热结果、腹泻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患儿轮状病毒转阴及对药物耐药性方面明显优于炎琥宁组。在本组患儿短期使用更昔洛韦未引起WBC降低且对血小板无影响,因此短期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RV肠炎安全有效。

目前多采用免疫学或核酸方法来检测粪便中抗原,一般4h即可出结果。国内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提取粪便中病毒RNA,作核酸凝胶电泳(PAGE)开展较普遍。轮状病毒PAGE可见11条RNA片段,集成4组,各含4-2-3-2条片段为其特征,又可根据其最后二片段相距远近,分为长、短两型。目前已开展斑点杂交、寡核苷酸及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检测A属轮状病毒外层衣壳的VP7蛋白分子来诊断轮状病毒感染及其血清分型。此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但仅能在一些科研单位进行。近年轮状病毒组织培养,亦已在经胰蛋白酶处理的Mal04细胞株上获得成功。一般不须做特殊辅助检查,必要时做胸片和心电图检查,以明确肺部有无病变。有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时,心电图检查S-T段降低,T波低平、双相,最后倒置,出现u波并渐增高,常超过同导联的T波,或T波与u波相连呈驼峰样。新近研究表明:轮状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P4)与发病机制关系密切。NSP4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液体分泌诱导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作用于固有层细胞,激活CL-分泌和水的外流,改变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本身可能形成一个通道或是激活一种潜在的Ca2+激活通道,导致分泌增加,通过旁分泌效应作用于未感染的细胞,扩大了被感染粘膜上皮细胞的感染效应,直接作用于肠道神经系统(ENS),产生类似于霍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毒素引起的腹泻。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天即有大量病毒自大便中排出。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病毒较难分离,可直接用电镜检测病毒,或ELISA法检测病毒抗原和抗体,或PCR及核酸探针技术检测病毒抗原。

参考文献

篇5:注射用更昔洛韦说明书

答:一般反应:

在对AIDS或器官移植受体的对照临床试验中,考虑“很可能”或“可能”与更昔洛韦注射制剂或口服制剂有关的其它不良事件如下:

全身反应:腹部增大,衰弱,胸痛,水肿,注射部位炎症,不适,疼痛

消化系统:肝功能异常,溃疡性胃炎,便秘,消化不良,打嗝

血液和淋巴系统:全血细胞减少

呼吸系统:咳嗽增加,呼吸困难

神经系统:梦境异常,焦虑,神志错乱,抑郁,眩晕,口干,失眠,嗜睡,思维异常,震颤

皮肤和附属器:脱发,皮肤干燥

特殊感觉:视觉异常,味觉倒错,耳鸣,玻璃体病变

代谢和营养异常:肌酐增加,ALT增加,AST增加,体重减轻。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静脉炎,血管张力下降

泌尿生殖系统:肌酐清除率降低,肾衰,肾功能异常,尿频

骨骼肌肉系统:关节痛,腿抽筋,肌痛,肌无力

篇6:国内更昔洛韦市场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诊断要求。60例患儿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在7个月~4岁,平均年龄3.7岁。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拒食、烦躁、流涎等,舌、唇内、齿龈黏膜处有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已发展成溃疡的有23例,颌下淋巴结肿大25例,伴腹泻9例,热性惊厥3例。就诊时病程12h~3d,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临床症状等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治疗组患儿使用更昔洛韦3~5mg/(kg·d)加入生理盐水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为3~5d;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10~15mg/(kg·d)加入葡萄糖液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为3~5d;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对症处理方法对患儿进行退热、疱疹消退等治疗。并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标准

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疗效作出判断。显效:2d内体征消退、体温恢复正常,口腔粘膜及四周皮肤疱疹明显消退。有效:5d内体征减轻、体温恢复正常,口腔粘膜及四周皮肤疱疹缩小。无效:治疗5d后体征仍未减轻、体温无变化,疱疹不愈生成溃疡,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均经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退热时间(2.33±0.26) d,口腔疱疹消退时间(4.42±0.37) d;对照组退热时间(3.51±0.72) d,口腔疱疹消退时间(5.83±0.52) 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与治疗组均有1例患儿出现皮疹,对照组另有1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停药后两组不良反应均自行缓解。两组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疱疹性口腔炎是由单纯性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引发而起,主要侵犯患者的口腔、唇的皮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患者多为1~3岁婴幼儿。临床症状早期表现为齿龈、唇内、舌、颊等部位口腔黏膜单个或成簇出现直径约2mm左右的小疱疹,伪膜脱落后形成溃疡,有些患儿溃疡也会至上颚及咽部。临床患儿多表现为发热、烦躁不安、拒食、流涎等。

利巴韦林是临床应用较早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对多种DNA及RNA病毒有较好的抗击作用,是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主要针对核糖酸病毒(RNA病毒)。疱疹性口腔炎是由单纯性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引发而起,而单纯疱疹病毒属于DNA病毒。当利巴韦林的作用机制是,利巴韦林在细胞内被磷酸化为利巴韦林单磷酸,从而干扰肌苷磷酸脱氢酶活性,起到影响鸟苷酸合成的作用,最终阻止DNA病毒的合成。利巴韦林单磷酸还可以抑制病毒聚合酶的活性,抗击病毒。但其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临床疗效受到限制[2]。本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更昔洛韦是一种合成核苷酸类广谱抗DNA病毒药物,是非选择性核苷类药物,属于新型无环类核苷药。更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的同系物,是继阿苷洛韦后开发的广谱抗DNA病毒的药物,其化学结构与阿昔洛韦相似,比阿昔洛韦多一个羟基,是人工合成核苷类似物[3]。更昔洛韦和某些病毒编码的胸苷激酶结合后,继而迅速磷酸化,以抑制DNA病毒的复制。其作用机制为更昔洛韦在宿主细胞内被病毒诱导最终于形成更昔洛韦三磷酸,有资料显示更昔洛韦三磷酸在病毒感染细胞内的浓度要高出非感染细胞的一百倍[4]。不仅可以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的形成也可以直接掺入病毒DNA终止其链长的延长,最终起到抑制病毒的复制。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巨大细胞病毒感染,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Ⅱ型病毒也可起到作用。

本研究治疗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及疱疹溃疡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临床取得良好疗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见效快、疗程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60例,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采用更昔洛韦、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治疗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 显效22例, 有效7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 显效19例, 有效6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83.33%。两组退热及疱疹消退时间比较, 治疗组明显缩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更昔洛韦,利巴韦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1]尚君明.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2006, 3 (3) :256-257.

[2]药静亚.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28) :225.

[3]于祥, 董春阳.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61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 4 (3) :172.

篇7:国内更昔洛韦市场分析

【关键词】更昔洛韦;银翘散;手足口病;护理方法;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11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methods of ganciclovir combined with Yinqiao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mouth disease.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the clinical data of 16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cases,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has 80 cases of children.Control group to give more wast, respectively.there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adopt more yesterday and fructus forsythiae are scattered combination therapy, respectively.there is identical to that of two groups of nursing measures.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 the length of time, the symptoms disappear time.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0%,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1.2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disappearance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Under the same nursing operation, more yesterday and fructus forsythiae respectively.there are scattered combination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shorten the symptoms disappear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Ganciclovir; Yinqiao Powder;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Nursing Methods; Treatment Effect

手足口病在儿童中的患病率较高,该疾病具有传染性,主要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所诱发[1]。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包括臀部疱疹、手足口部疱疹、发热等,大部分患儿症状轻微,少数患儿并发急性迟缓型麻痹、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2]。患儿若及时治疗,则可改善预后。目前,该病多为对症治疗,所使用的治疗药物、治疗方法不同,在治疗效果上也存在差异[3]。更昔洛韦是广谱抗疱疹类病毒药物,其可阻止肠道病毒复制,而银翘散属于中药制剂,具备化湿解毒、疏风清热的功能,在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治疗效果确切[4]。本文主要分析更昔洛韦与银翘散联合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病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16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男患儿43例,女患儿37例,年龄在2至13岁间,平均年龄(6.83±3.16)岁,病程在5d至15d间,平均病程(8.56±2.28)d。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与银翘散联合治疗,男患儿44例,女患儿36例,年龄在2至14岁间,平均年龄(6.27±3.53)岁,病程在5d至14d间,平均病程(8.49±2.12)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取5mg/(kg·d)更昔洛韦(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7670)给予患儿静脉注射,每日注射2次,每次注射时间在1h以上,持续接受7d的治疗。

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与银翘散联合治疗。更昔洛韦用药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并采用银翘散治疗。处方:生甘草10g,紫草10g,桔梗10g,银花10g,薄荷10g,芦根20g,荆芥15g,连翘20g。汤剂给予患儿口服(100ml,3次/d),针对年龄小于3岁的患儿,汤剂口服量为50ml,3次/d,患儿共接受7d的治疗。每剂中药煎煮时,需加入800ml水,并浸泡30min,加压1.2至1.5MPa间,煎煮15min。

1.2.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操作如下:①心理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因患儿年龄较小,难以配合临床医师的治疗,护理人员要给予耐心引导,利用亲切的态度对待患儿,通过触摸、拥抱患儿,拉近与患儿间的距离。护理人员要使用鼓励性语言与患儿交流,使其恐惧、紧张情绪消除,提高治疗依从性。②用药护理。更昔洛韦对血管具有一定刺激性,就婴幼儿而言,患儿的血管通透性高、皮肤嫩,在给药过程中,必须做好巡视工作,了解患儿用药后的反应,当发现异常症状后,要采取处理措施。③饮食护理。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饮食控制,尽量食用流食,并且食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除此之外,还需注重患儿口腔部位的清洁。④消毒隔离护理。护理人员需告知患儿家属消毒隔离的作用,确保室内空气处于流通状态,保证病房内的洁净,定期对床单、地面、空气进行消毒,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皮疹消退时间(无新增皮疹且原有皮疹完全消退)、咽痛流涎消退时间(咽痛消失,不再流涎)、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溃疡创面完全愈合且恢复较好)、退热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以及住院时间(入院开始治疗至出院天数)。

1.4疗效判定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估,显效:患儿接受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在70%以上;有效:患儿症状有所改善,症候积分减少超过30%;无效:患儿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不超过30%。

1.5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利用χ 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表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析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手足口病在儿童中的患病率非常高,传染性强,具备流行强度大、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等特征[5]。大部分患儿症状并不严重,通过接受治疗后,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患儿未及时接受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变为重症,甚至对其生命构成威胁[6]。中医学认为,婴幼儿受到疫毒侵袭后,要做到早治疗,防变证。

更昔洛韦也可称作丙氧鸟苷,在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治疗应用非常广泛。有资料表明,手足口病患儿经更昔洛韦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优于利巴韦林、炎琥宁[7]。从中医角度上看,手足口病属于“湿温病”的范畴,大多因外感时邪病毒,内有脾胃蕴热所引起,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主[8]。银翘散具有散心脾积热、清解热毒的功效,甘草可清热解毒,桔梗可宣肺利咽,薄荷辛凉宣透、解毒生津[9]。将银翘散处方中的诸药合用,能够起到抗病毒、抗过敏、抗炎的功效。有研究显示,在银翘散治疗的基础上,对患儿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更确切、显著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缩短病程,降低心肌酶。

3.2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在患儿治疗过程中,还需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利于巩固临床疗效。护理人员要注重对患儿病情进行观察,了解疾病的治疗情况,因患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为此,护理人员必须对患儿进行安抚。在与患儿交流时,要确保语言亲切、态度温柔,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拉近与患儿的距离,取得患儿信任[10]。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指导患儿的饮食与用药,告知患儿及其家属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时巡查病房,了解患儿有无不良反应,并指导患儿的饮食。

患儿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还需做好消毒隔离措施,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隔离消毒措施有利于阻断传播途径,提高治疗安全性。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经治疗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这表明更昔洛韦与银翘散联合治疗手足口病,可取得更好疗效。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患儿接受更昔洛韦与银翘散联合治疗,利于尽早改善病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消毒隔离、用药护理措施,巩固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王绪韶,姜开军.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2,11(03):456-457,467.

[2]孙唯,祝小平,曹慧.我国手足口病防治研究现状[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2,7(03):175-177.

[3]陈富明.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1(09):659-660.

[4]周舸.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36:34.

[5]杨淑洁.更昔洛韦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4(78):109-110.

[6]冯凤仪,岑瑛群.炎琥宁与更昔洛韦在门诊治疗轻症手足口病的疗效对比[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23(10):1454-1455.

[7]袁卫华.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手足口病68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2(05):65-66.

[8]张爱芳.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9(30):32.

[9]乔芳琳,田会东.更昔洛韦用于婴幼儿手足口病治疗分析[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3,9(05):233-234.

[10]赵晶,胡思源.小儿手足口病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要点[J].天津中医药,2014,17(03):14

篇8:国内更昔洛韦市场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共收集80例HCMV感染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男性各30例,女性各10例。研究组(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年龄为20d~5个月,平均为2个月;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年龄21d~5个月,平均为1.8个月。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病程、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黄疸程度、ALT水平等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的住院的小儿患者;(2)以上病例均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感染消化组制定的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确诊为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排除标准:(1)合并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2)患有其他严重的急性或慢性疾病;(3)患有肝脏类其他疾病者。

1.3 观察指标

(1)小儿患者血清CMV-IgM和尿CMV-DNA;(2)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如皮疹、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等,一旦出现给予积极的处理。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能量合剂、维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1)研究组:采用更昔洛韦+胸腺肽联合治疗,每次5mg/kg,q12h,静脉滴注,疗程为2周;维持治疗:更昔洛韦5mg/kg,qd,连用2周;胸腺肽:400mg/kg,qd,静脉滴注,疗程为5d。(2)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治疗,用法及用量和研究组相同。

1.5 疗效判断

根据临床表现、血常规、小便常规等指标进行判断,分为以下3种情况:治愈:无黄疸,肝功能正常,血或小便CMV-DNA转阴;好转:黄疸和肝功能改善,TBIL(总胆红素)下降≥50%,血或小便CMV-DNA呈阳性,然而拷贝数≤10/mL;无效:TBIL下降<50%,血或小便CMV-DNA呈阳性且拷贝数>10/mL。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6 研究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的比较

以上80例HCMV感染者分别给予更昔洛韦+胸腺肽治疗和单用更昔洛韦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出现差异。其中研究组治愈30例,好转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0%;将二者得总有效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后,χ2=2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体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比较

比较结果见表2,研究组的患者接受更昔洛韦+胸腺肽治疗后,发生了各种不良反应,其中发生粒细胞减少共6例(15%),血小板升高共6例(15%),出现皮疹共4例(10%),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依次为粒细胞减少共11例(27.5%),血小板升高共9例(22.5%),出现皮疹共7例(17.5%),将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说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HCMV感染在我国小儿中的发病率较高,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不明显,而且常常导致患儿多器官的损伤,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大约12%的无临床症状患儿最后都会出现远期神经系统损伤,使患儿得智力、听力、视力等降低。小儿感染HCMV后,同时还会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小儿的抵抗力,导致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引发一系列感染症状[3,4,5]。

目前对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有无黄疸)、血或小便CMV-DNA;肝功能检测等。一旦确诊,应该立即给予积极的病因及对症支持治疗。近年来,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如单用更昔洛韦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但疗效均不满意,本文则研究了更昔洛韦与胸腺肽联合治疗本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由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将二者得总有效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后,χ2=2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将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经卡方检验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即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更昔洛韦与胸腺肽联合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更昔洛韦治疗,且其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后者,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海燕.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29(5):433-434.

[2]徐利,杨征,何挺,等.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9,16(3):672-673.

[3]池永学,金正勇,苏立明,等.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18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2957-2958.

[4]程贤高,李晓春,等.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40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5,16(1):51-52.

篇9:治疗手足口病首推更昔洛韦

更昔洛韦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其抗病毒作用很强。该药能够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中,然后转化为单磷酸化合物,能竞争性地抑制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阻断病毒的复制,从而可有效地抑制病毒的生长繁殖。手足口病患儿在短期服用更昔洛韦后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而有些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虽然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也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患儿服用后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也较多,不如更昔洛韦安全。因此,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是很好的选择。该药的具体用量和用法是:患儿每日使用更昔洛韦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可将规定剂量的更昔洛韦加入到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给患儿进行静脉滴注(在滴注该药时所用的时间不可少于1个小时),应每日滴注1次,可连续滴注3~5日。

此外,当小儿发生手足口病后,家长还应对其进行细心的护理,以促进其病情的好转。家长在护理患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使患儿的口腔保持清洁,在饭前、饭后可用生理盐水给其漱口,以预防继发细菌感染。②患儿的居室要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③要给患儿多喝白开水,并适量地为其补充果汁和菜汤。④要让患儿进行充分的休息。⑤要给患儿做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给患儿吃较咸的食物。

篇10:国内更昔洛韦市场分析

关键词:更昔洛韦,泼尼松,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HZ) 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 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1]。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该病症一般发生在患者腰肋部, 因此俗称“蛇缠腰”, 民间视为恶疾, 一般采用中医方法, 但难以治愈。由于在患者的患病部位具有密集的神经分布, 极为敏感, 在病发时, 不仅在患处表现为直接的皮肤损伤, 而且由于患处直连神经, 就会产生非常明显的神经痛。由于个体差异和体质等因素, 神经痛的程度会有所区别, 有的患者非常剧烈, 甚至容易发展成为痼疾, 持续疼痛时间较长, 直接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为提高治疗效果, 有效减少神经痛以及顽固神经痛的发生, 促进皮损愈合, 该院在对2012年1—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 对37例带状疱疹患者加用了泼尼松进行治疗, 其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该院诊治的带状疱疹患者74例, 均为通过仪器检查及医生检测确诊的患者, 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各37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 女16例;年龄18~75岁, 平均 (32.5±13.0) 岁;病程1~9 d, 平均 (4.2±1.1) d。治疗组男19例, 女18例;年龄19~73岁, 平均 (34.5±17.0) 岁;病程1~8d, 平均 (4.6±1.2) d。

1.2 治疗方法

同两组患者均注射甲钴胺500 ug, 隔日1次, 用炉甘石带对患处进行局部擦涂。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在250 m L生理盐水中加入更昔洛韦250 mg, 然后进行静脉滴注, 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泼尼松15 mg/d, 第6天开始为10 mg/d, 第10天开始为5 mg/d, 直至停药。两组均以14 d疗程。患者的其他护理方式方法保持一致, 饮食基本保持一致, 不再另外给药。对于同时具有其他病症的患者给药, 必须予以准确分析和明确记录, 确保对该症不具备药力效果。

1.3 观察指标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治愈:患处皮肤开始结痂, 疱疹消失, 患者不再感到疼痛;显效:症状80%好转, 疼痛显著减轻;有效:症状50%好转, 疼痛有所减轻;无效:各症状未见好转或者反而加重。对上述类型分别进行记录, 并计算出具体的比重, 显效率= (治愈数+显效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对得到的实际数据用百分比进行量化, 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各组37例患者中, 治疗组经过治疗后, 有29例治愈, 5例显效, 3例有效, 没有无效患者, 显效率达到91.89%;对照组23例治愈, 7例显效, 7例有效, 没有无效患者, 显效率为81.08%。以上数据表明, 治疗组的治愈情况, 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不良反应 (其中皮肤感染1例;轻微头痛3例) 。治疗组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见表2。

3 讨论

HZ是由VZV引起的常见病毒性皮肤病。中医认为该病多由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 目前经过大量临床实践, 但基本只有临时疗效, 还未探索到具体根治办法。西医多在疾病早期针对病毒进行治疗, 同时兼顾营养神经、镇痛、抗癫痫、抗抑郁等, 药物为更昔洛韦, 可以单用静脉滴注或口服, 也可以兼用。同时, 还可以加用维B1、B2、C等。HZ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不仅为皮损现象, 在皮肤表面出现水疱、红斑等皮损, 更重要的是神经痛, 这和仅仅的皮肤损伤疼痛不同, 其程度较为剧烈, 持续时间较长, 让患者痛苦不已。有部分患者经过治疗, 尽管局部皮损痊愈, 但基本都是治标没有治本, 神经痛仍然存在, 对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即便是皮损完全治愈, 但还是具有神经痛现象, 也无法作为治愈看待。因此, 是否存在神经痛现象可以作为该病是否治愈的重要依据。对该病进行治疗, 主要针对两方面:一是镇痛, 有效缓解患者的发病时疼痛感, 二是防止后遗神经痛, 避免造成更大的影响。众多实际研究认为, 要对HZ进行有效治疗, 应该尽早采用抗病毒药物, 可以起到预防的效果, 同时对于延缓病情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更昔洛韦是开环核苷类抗病毒合成药物, 在体内外均可抑制单纯疱疹病毒、VZV的复制, 在细胞内活化速率超过阿昔洛韦5倍[2,3]。对比其他治疗HZ的药物, 该药具有不可替代的一系列优点, 主要表现为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性、极低的耐药性和较高的安全性;同时, 起效更快、作用更久, 疗程更短。使用该药, 能够有效降低带状疱疹并发症发生率。该药发生作用后, 最终以尿液方式排出体外, 对身体不会产生任何毒副作用, 可安全用于肝功能不良的患者, 可以作为止痛常用消炎药。泼尼松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4,5,6]。该药对许多由于感染导致的炎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减轻疼痛感。

该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并联合泼尼松, 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皮损恢复, 有效缓解病情, 降低患者痛感, 并能够有效防止后遗症。实践证明, 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HZ具有显著的疗效, 尤其是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绝大多数患者的疼痛感都可以得到明显缓解, 所需时间更短, 平均显效时间不到7 d。该方式还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于后遗症, 尤其是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得到大幅降低。在临床数据中, 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HZ治愈率为78.38%, 总显效率为91.89%, 对照组上述数据分别为62.16%、81.08%, 对比效果非常明显。国内有其他学者也进行过类似研究, 采用方法基本一致, 其痊愈率和总显效率与本研究结论也大致相同, 证明了临床实践结果的准确性。在治疗过程中,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且随着治疗的深入进行, 不良反应均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综上所述, 联合采用更昔洛韦与泼尼松合治疗HZ, 和单用更昔洛韦相比, 治疗实践大为缩短, 止痛效果明显, 并发症明显下降, 患者感受好, 是治疗HZ的有效、安全方法, 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艳秋, 张丽香, 郭宪清.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5 (6) :87.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53-54.

[3]杨国亮.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9:118-119.

[4]任娟清.实用药物手册[M].2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376.

[5]陈美珍, 张少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7 (4) :144-145.

上一篇:唯美晚安美图下一篇:追溯历史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