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文原句填空

2024-04-17

用课文原句填空(通用4篇)

篇1:用课文原句填空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急!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万里赴戎机,▲。(乐府《木兰诗》)(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乐府《木兰诗》)(4)鸟向檐上飞,▲。(吴均《山中杂诗》)(5)▲,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6)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7)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8)▲,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9)《木兰诗》中“▲,▲”两句

概述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的激烈悲壮。

2、《童年》是前苏联作家▲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

部,作品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阿廖莎是一位▲的少年形象。(3

分)

阅读一段介绍伟大科学家邓稼先的文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①邓稼先是中国

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为了祖国的强盛,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

无闻地在人迹hǎn(▲)至的戈壁滩上奋斗了数十载.(▲)。②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 神。③他在中国

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

他的事迹。④“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⑤通过学习

《邓稼先》一文,使我们明白了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

3、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4、本段文字在标点使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请按要求答

题。(3分)(1)第④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并改正(将修改后的句子抄

写下来)。(1分)▲

(2)请找出文段中的病句并改正。(2分)第▲句是病句,应修改为▲。

班级开展《黄河,母亲河》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小王和小张等组成合作小组选择了以

下几个专题。(7分)

5、小王搜集资料时发现有许多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俗语、谚语、成语等,请你按要求列举一些:(2分)(1)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有(列举1个):▲(2)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有(列

举1个):▲

6、小张搜集了许多描写、赞颂黄河的古诗词,在小组内

作了汇报:(3分)(1)你印象最深的句子是(写出较完整的1句即可)▲

。(1分)(2)小张汇报结束后,忍不住发自肺腑的用自己的话来赞美黄河,歌颂黄河:“如果我是一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黄河奔腾不息的流水;如果

我是一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颜色,来勾勒黄河别具一格的美景。”请你仿照他的句式......,再写一句。(2分)▲

7、你在搜集资料时,发现黄河已经发生断流、污染等严重的生态危机,在小组内交流时,小王提议大家拟一则简洁易记....,力求有创意.....的广告词,呼吁人

们保护母亲河。你拟的广告词是:▲(2分,有创意可加1分)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甲)金溪

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

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

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

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① 不听其所为?”冕因

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② 若不知。【注释】:①曷,通“何”。②恬:神色安然的样子

8、解释

下列加点词语。(4分)①未尝.识书具(▲)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邑人奇.之(▲)④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9、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A.借旁

近与之.B.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父怒挞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11、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从甲、乙

两文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4分)▲

(二)阅读《最后一课》片段,完成12-15题。(13分)

①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

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

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

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

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②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字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

兰西” “阿尔萨斯” “法兰西” “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

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

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

“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

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话唱歌吧!”„„③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

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

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④“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⑤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⑥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⑦“法兰西万岁!”⑧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放学了,——你们走吧。”

12、选文第③—⑧段中在刻画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时,主要运用了▲、▲、▲等描写方法,其作用是▲。(4分)

13、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

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其深刻含义?(3分)

14、对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写出了小弗郎士

心里的恐惧,他害怕敌人伤害他喜欢的鸽子。B.写出了小弗郎士的愤慨,表现出他憎恨侵

略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C.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小弗郎士喜欢鸽子,希

望鸽子用法语唱歌。D.这句话通过写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表现他是个淘气不爱学习的孩

子,上课精力不集中,爱走神看鸽子。

15、认真阅读第④段:“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请你做一回韩麦尔先生,说出他没有说出的话。

(3分)要求:想象合理,符合人物性格,不少于30字。)阅读《假币》一文,回答16—21题。(15分)①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

样想。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

乘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②终

于熬到了下课,辰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

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③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了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

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曾想到市场上买点东西零碎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

已没有更多的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假币的事抖搂出来,他如何混

得下去?④辰决定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第二天,辰就恭候在老教授上班的必经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

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赔

礼,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⑤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

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钱,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

《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

等着,老师。⑥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辰从此再也不愁没钱。⑦辰依然

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为老教授准备了一万元现金,专程

来京。⑧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恩,这就好。”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三张该死的假币„„”

他的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3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内拿出那几张玩意儿。

“老师,那你说让贼偷了„„”辰目瞪口呆。“假话。兴你假币就不兴我假话?”老教授说。

辰急着问:“为什么?你当时完全可以揭穿。”老教授的脸色立刻无比严肃起来:“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的孩子该多艰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300元钱扼

杀一个人才,吾不屑为之也。”⑨“老师,”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我不

回去了,我还要跟您学几年,您一定要收留我!”(有删节)

16、本文主要写了两个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情节10..个字以内....)。(2分)

①▲②▲

17、联系前后文,说说第③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从内容、结构两个角度考虑)(3分)

18、文中第⑦段说:“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请你结合全文,分析辰觉得老教

授“可怜兮兮”的原因有哪些?(3分)▲

19、联系全文来看,第④段中老教授所说的话是假话,不过却可称作是美丽的谎言,请你说

说这假话之“美丽”表现在哪里?(2分)▲20、20、本文最后写辰还想跟老师学几年,你认为他想学些什么?(2分)▲

21、假如你是文中的辰或者老教授,在交出或者收到假币之后,你会采取什么别的方式妥善

处理这件事情呢?说说你的处理方式和理由。(3分)▲

三、写作(30分)作文题一:请以“我战胜了自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作文题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们对“美”的认识千差万别,人们对“美”的追求

也是千姿百态。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对“美”应该有自己的认识和追求,但愿有别样的美

丽使我们的生命闪亮出光彩!

请以“,使我美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作时要把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1)请从以上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2)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篇2:用课文原句填空

跑得很快,所以跑得相当轻松。11 我们必须认真改正仔细检查答卷中的毛病。小明虽然在学校里积极劳动,但是

在家里帮助妈妈做家务。13 这条铁路用了整整不到四年的时间

就全线竣工了。商店摆满了电视机、洗衣机、照相

机、录音机等家用电器。15 今天在考场上全神贯注地答卷。16 同学们要掀起勤学好问的习惯。17 清晨,窗外传来阵阵动听的歌曲。18 我在商场买了钢笔、笔记本、文具

和书包。只要多读多想,才能提高阅读能

力。烛光在大风中不停地摇晃。21近几年,我国电冰箱的数量和产量

提高了。

22《中国少年》和《小猕猴》这两种报

纸都爱看。他们这样闹下去,将来果然没有好

下场。同学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快的步

伐走进公园。李大年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26 全校老师和班主任同我们一起参加了文娱晚会。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句都很通顺。28 阳春三月,祖国大地“学雷锋,树

新风”的热潮。29 泰山是我国的五大名山。王伟这学期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

很好的成就。

《泊船瓜洲》的作者是王安石写的。32 长江是我国的四大河流。33 冬天的早上,太阳照在身上火辣辣的。

这次毕业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

提高了。

《趵突泉》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

写的。

我们要不断改正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38 我们要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

祖国”。

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40 新旧两个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41平静的饿河面上,有一只小船迎着

狂风恶浪向岸边驶来。42 他的家乡是北京人。

海滨小城太华丽、太整齐了。44 蔚蓝的天空漂浮着朵朵洁白的白

云。

今天学校举行乒乓球决赛,由五(1)和五(2)班的运动员争夺。

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两辆新旧自行车,骑起来就是不一

样。

任何一切苦难都不能吓倒我们。49 他攀登上险峻的高山和茂密的树

林,为祖国寻找宝藏。

《种子的力量》的作者是老舍先生

写的。

我正做完功课,小青来叫我去玩了。52 王明有一次经常跟张敏一起看图

书。

星期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快的步子到公园去玩。

春天,公园里生长着茂密的树林和

鲜艳的花朵。

因为王强的爸爸是中学教师,所以

他的妈妈是小学教师。

不依靠群众,一个人假使能力再强,也干不了多少事情。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58 今晚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

哥哥十分爱好文学、小说、戏剧和诗歌。

学校的教育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广场上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群。

我们对不遵守图书规则的人应该进行批评教育。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步行到广州动物园。

王老师异口同声地称赞赵宁是个乐

于助人的好同学。

同学们是第一次划船,不管他们使

出了全身力气,但小船还是在水里打转。

经过治疗,谢老师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正待收割的稻子,颗粒饱满,绿油

油的一片,真可爱。

解放军战士消灭了一批顽强的敌人。

我们愉快而有意义的度过了一天。70 辛勤的园丁是胡老师。

李亮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态度,依次成绩提高得很快。

爷爷津津有味地讲述旧社会的苦难生活。

妹妹的脸上呈现出幸福的笑容。74 不到三天以后,扬红的病痊愈了。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有:稻米、大豆、小麦、油菜、甜菜、高粱、玉米等等。

小键激动的心情逐渐停止下来了。77 战士们击落了敌人的两架飞机和四辆坦克。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劳动,我们结束了打扫任务。

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

老师非常耐心、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解题。

爸爸刻苦学外语,已经掌握了三国日文。

林老师的身体和精神都很健康。83 热闹的大街两旁摆满了人。84 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能扩大。85 这种不爱护公物,任意破坏,是可耻的。

小朋友们劳动中的动人故事,时时在我眼前出现。

今年,我爸爸又光荣地评为“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坚持天天写日记,能提高和丰富写作水平。

本学期一开始,我就制定了学习计划和决心。

我们要爱护时间。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认真思考。92 你虽然答应了这件事由你去办,就应该努力去完成。

现在学校里掀起努力学习文化的好风气。

大家以实际行动热爱“学雷锋,争三好”的号召。

95同学们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96 公园里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景象。97 只要你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才会得到群众的信任。

如果我们班级得到表扬,就不能骄傲。

99即使你对班干部有意见,你就提出来。

只有下一番苦功,就能得到优异的成绩。

尽管风吹雨打,我们总是坚持到校学习。

虽然成绩再好,你也不能骄傲自满啊!

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不如

你。

有人口头上讲得很好听,而且行动上做得很少。

我们要继承、学习发扬张海迪姐姐的先进事迹。

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只有他还在刻苦学习。

四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文段。(1)我们的祖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首都北京是一坐中外闻名,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名胜古迹很多,每年吸收了众多游客来参观游览。

篇3:用课文原句填空

关键词:小学语文,”填空式”背诵法,背什么,怎么背

小学生学习语文, 重要的是强调知识的积累, 教学方法也要根据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 采用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和积极性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背诵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通过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阅读能力, 锻炼记忆力, 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增长知识。然而, 在小学课本中, 经常会出现大段和整篇课文都要背诵的情况, 但是由于背诵篇幅较长, 就造成了学生的背诵兴趣低、背诵难度大、背诵时间长、背诵效果差等问题。鉴于此, 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填空式”背诵法来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一、背什么

“填空式”背诵法比较适合篇幅较长的课文的背诵, 主要方法是将文章分段处理。以苏教版第五册第15课《小露珠》一课为例, 这篇课文要求学生整篇背诵。但是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 背诵的难度也大, 死记硬背的方式显然不太适用, 学生在背诵之前有畏难情绪。因此, 在课堂上, 我采用了给课文填空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背诵。

《小露珠》整篇课文如下:夜幕降临了, 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露珠爬呀, 滚呀, 越来越大, 越来越亮, 到黎明的时候, 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早哇, 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早哇, 像水晶那么透亮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早哇, 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

一会儿, 太阳公公披着云霞、爬上了东山, 染红了天空, 照亮了大地。霞光中, 小露珠光彩熠熠, 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 碧绿的白杨树, 紫红的喇叭花, 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 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 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小露珠爬着, 滚着, 笑着。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渐渐地, 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 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她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 向空中飘去。向日葵向她点头, 白杨树向她招手, 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小露珠向大伙儿一一告别, 她笑盈盈地说:“我明天还会来的。”

这篇课文的篇幅对于小学生来说算是比较长了, 如果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背诵方法, 想要短时间内全部背诵下来, 的确有一定困难。但是整理下这篇文章后, 我们能发现, 这篇课文的结构清晰, 句式相同的句子多, 只要教师找到句式相同的部分, 把其中类似的词语或句子变成空让学生来填, 让学生用“填空”的方式来背课文, 那么学生背诵起来就轻松多了。我在教学中把这篇课文做了以下变化:

___降临了, ___上、___上、____上出现了一颗颗____。露珠爬呀, 滚呀, 越来越__, 越来越__, 到____的时候, 已经有____那么大了。“早哇, 像____那么_____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_____对小露珠说。“早哇, 像____那么_____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_____对小露珠说。“早哇, 像____那么____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______对小露珠说。

小动物们都喜欢______。

一会儿, 太阳公公披着____、爬上了_____, 染红了_____, 照亮了_____。霞光中, 小露珠______, 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_____, 碧绿的_____, 紫红的______, 还有数不尽的_____, 都像_____的小姑娘戴上了__的珠宝, 显得更加_______。

小露珠___着, ___着, ___着。她感到有一股_____袭来。渐渐地, 太阳公公散发的______越来越___, 小露珠的____也越来越___了。她渐渐地变成了_______, 向_____飘去。_______向她点头, ______向她招手, ______动情地吹奏着乐曲。大家多么想把_____留住呀。_____向大伙儿一一告别, 她______地说:“我明天还会来的。

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的句子 (如第2~4自然段) , 学生只要记住其中一段, 剩下的两段也就会背了。第六、七自然段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所以, 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规律, 背诵起来就简单多了。但是学生年龄小, 他们不具备这种总结的能力, 这就需要老师来给学生归纳总结, 帮助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 为学生的背诵打好基础。

二、怎么背

背诵时不用特别拿出单独的时间来进行, 利用每节课最后的10分钟来背诵即可。一篇课文可分解为2~3个部分分散来背, 这样就把背诵的任务分解了, 背诵的难度也就降低了。以《小露珠》一课为例, 由于课文篇幅长, 所以在指导学生背诵时, 第一课时指导学生背诵第一至五自然段。第六、七自然段放在第二课时背诵。背诵时主要分为三步来进行: (1) 第一遍学生看着黑板填空, 如果有记不住的地方可以打开书看。 (2) 第二遍就只看着黑板边填空边读。 (3) 第三遍的时候试背, 即闭上眼睛背诵, 如果有背得不熟悉的地方可以看一下黑板再接着背。这样三遍下来, 基本上有80%的学生就能背过了, 剩下没有背过的学生也能记住大部分的内容, 可以让学生在回家后, 当作课后作业, 让他们再巩固一下即可。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 我发现这种“填空式”背诵法有效地降低了学生背诵的难度, 学生对背课文也不再有畏难情绪了, 也解除了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兴趣低下的被动局面, 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大大提高了学生效率。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经验, 我还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认真总结。

参考文献

[1]杨洁.小学语文背诵三味[J].学生之友 (小学版) , 2012, (11) .

[2]王燕.浅析小学语文背诵教学常规[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08, (7) .

篇4:高考语法填空题与课文学习之我见

第16题

[高考真题]He suddenly appeared in class one day, 16 (wear) sun glasses.

[课本原句]

(第三段第一句)On the second morning Tony, wearing an apron, brought her breakfast and then asked her whether she needed help dressing.

(第六段第八句)Claire thanked Tony, telling him that he was a “dear”.

(第九段第四句)At that moment, Tony folded his arms around her, bending his face close to hers.

(最后一段第四句)He had opened the curtains that night so that the other women would see him and Claire, knowing that there was no risk to Claire’s marriage.

[简要说明]以上各句的划线部分wearing, telling, bending, knowing与第16题的wearing都是非谓语动词,在句中作伴随状语,且与逻辑主语是主动关系。

第18题

[高考真题]For some reason he sat beside Mary. Mary felt 18 (please), because there were many empty seats in the room.

[课本原句]

(第九段第5句)She cried out “Tony” and then heard him declare that he didn’t want to leave her the next day and that he felt more than just the desire to please her.

(最后一段的第一句)The company was very pleased with Tony’s report on his three weeks with Claire.

[简要说明]前句的please与第18题有关,后句中的pleased 与第18题的考点完全一致,都是形容词作表语,表示“高兴的,满意的”。

第22题

[高考真题] Of course whenever they turned to look at him, they had to look at Mary,  22  made her feel like a star.

[课本原句]

(第四段第四句)She told him how she was overweight and this made her feel unhappy. 我们可以将其改写为:

She told him how she was over weight, which made her feel unhappy.

[简要说明]

对照改写后的句子与高考第22题的句子,不难发现,两者都是关系代词which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且在从句中作主语,先行词是主句,两个定语从句的结构非常相似。

第23题

[高考真题]The new boy looked at the teacher 23 a few seconds ...

[课本原句]

(第二段第一句)Claire didn’t want the robot in her house, especially as her husband would be absent for three weeks...

[简要说明]两者都是用“for+时间段”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延续了多久。

由此观之,高考语法考点与平时的课文学习十分相关,我们一定要重视平时的课文学习。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理解课文,熟读课文,才可以在考试中自然而然地联系课文,并灵活运用课文中所学的语言知识,在高考中获得优秀成绩。

(作者单位:韶关市曲江中学)

上一篇:作风纪律整顿工作方案下一篇:零距离服务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