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翻译

2024-05-12

质量管理体系翻译(共8篇)

篇1:质量管理体系翻译

质量管理总结

从微观上来说,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开拓市场的生命线;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质量能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产品质量是形成顾客满意的必要因素,因此较好的质量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回报;质量管理是公司品牌的保护伞,严抓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品牌美誉度。

从宏观上来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当今市场环境的特点之一是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求企业将提高产品质量作为重要的经营战略和生产运作战略之一。因为,低质量会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它会降低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加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成本,损害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等等。

对于国内钢铁企业来说,随着新一轮兼并联合大潮的结束,钢铁行业又呈现了新的市场环境,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其面临的竞争强度也随之水涨船高。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已成为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随着国内钢铁企业日趋国际化的战略,其与国际钢铁巨头的交锋也会越来越频繁,我们如何取得高质量的产品,如何在国际市场份额上分得一杯羹是每个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挑战。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企业都在质量管理方面下了苦功夫,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如何进一步研制出更高质量的钢铁产品以满足客户的更高要求,我们好有很长的路要走。

篇2:质量管理体系翻译

3.1 封面 封面用语的英文表述

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National Standar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3.1.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ssued by China State Bureau of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3.1.3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Issued by China State Bureau of Technical Supervision

3.1.4 国家标准局发布

Issued by China State Bureau of Standards

3.1.5 发布日期

Issue date

3.1.6 实施日期

Implementation date

3.1.7 等同采用

IDT

3.1.8 修改(等效)采用

MOD

3.1.9 非等效采用

NEQ3.2 目次 目次用语的英文表述

3.2.1 目次

contents

3.2.2 附录

annex

3.2.3 参考文献

bibliography

3.2.4 索引

index(es)

3.2.5 图

figure(s)

3.2.6 表

table(s)

3.3 前言 前言部分用语的英文表述

3.3.1 前言

Foreword

3.3.2 本国家标准等同采用IEC(ISO)××××标准:

This national standard is identical to IEC(ISO)××××

3.3.3 本国家标准修改(等效)采用IEC(ISO)××××标准:

This national standard is modified in relation to IEC(ISO)××××

3.3.4 本国家标准非等效采用IEC(ISO)××××标准:

This national standard is not equivalent to IEC(ISO)××××

3.3.5 本国家标准附录××××是标准的附录(补充件)

Annex ××××/Annexes ×××× of this national standard is/are normative

3.3.6 本国家标准附录××××是提示的附录(参考件)

Annex ××××/annexes ×××× of this national standard is/are informative

3.3.7 本国家标准对先前版本技术内容作了下述重要修改

There have been som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is nationals standard over its previous edition in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aspects

3.3.8 本国家标准与所采用国际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

The main techn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dopted

3.3.9 本国家标准从实施日期起代替××××

This national standard will replace ××××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date of this standard

3.3.10 本国家标准由××××提出

This national standard was proposed by ××××

3.3.11 本国家标准由××××归口

This national standard i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

3.3.12 本国家标准由××××起草 This national standard was drafted by ××××

3.4 引言

3.4.1 引言 introduction

3.5 范围 范围部分用语的英文表述:

3.5.1 主题和范围 subject and the aspect(s)covered

3.5.2 本国家标准规定……的尺寸

This national standard specifies the dimensions of ……

3.5.3 本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

This national standard specifies a method of ……

3.5.4 本国家标准规定……的性能

This national standard specif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

3.5.5 本国家标准规定……的系统

This national standard establishes a system for ……

3.5.6 本国家标准规定……的基本原理

This national standard establishes general principles for

3.5.7 本国家标准适用于……

This national standard is applicable to ……

3.6 引用标准 引语的英文表述(根据中文文本从a, b中选取):

a.下列标准中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The following standards contain provisions which, through reference in this text, constitute provisions of this standard.At time of publication, the editions indicated were valid.All standards are subject to revision, and parties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his standard are encouraged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the most recent editions of the standards indicated below.b.下述标准文件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若引用的标

准文件标有日期,则在此日期以后对此引用标准文件的增补和修订均不适用于本标准。若引用的文件不标日期,则本标准应采用该引用标准文件的最新版本。

The following normative documents contain provision which, through reference in this text, consitute provisions of this national standard.For dated reference, subsequent amendments to, or revisions of, any of these publications do not apply.For undated references, the lastest edition of the normative document referred to applies.3.7 术语和定义 这部份内容应用下列规范用语引出: 以下及××××给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篇3:质量管理体系翻译

1 翻译的标准

在讨论商标翻译的标准之前, 我们有必要先讨论一下标准及翻译的标准。

标准是客观事物所具有何种意义的一种参照物。从技术意义上讲, 标准就是技术规范或准则, 其目的是确保材料、产品、过程和服务能够符合需要。标准要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那么, 翻译有无标准?若有标准, 其具体内容是什么?若没有标准, 其原因又是什么?古今中外绝大多数翻译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肯定了翻译标准的存在, 但他们对翻译标准的理解和判定可谓见仁见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种交流的加强, 翻译实践的内容

标新立异和猎奇的心理。例如L’Oreal (欧莱雅) 化妆品, Dole (都乐) 饮料, Audi (奥迪) 汽车, Nokia (诺基亚) 手机, Philips (飞利浦) 电器, 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 , Pierre Cardin (皮尔卡丹) 等。

3.2意译

意译法即按原语基本词义译写的一种方法。某些商品的商标本身具有鲜明的意思, 并且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具有优雅美好的含义, 这时可以用意译法。Nestle (雀巢) 食品是以其创始人Nestle命名的, 并以母鸟在巢中喂食雏鸟的图案作为其商标图形, 它所体现的是“舒适地安顿下来”和“依偎”。而Nestle与nest (雀巢) 为同一词根, 故用“雀巢”来作此翻译。用它作奶粉的品牌体现无限的母爱, 表现商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3谐音联想法

所谓谐音联想法, 即音译原文近似, 意取音之联想。这种翻译方法既不同音译法, 又不同意译法。音译法纯系谐音, 不考虑词义问题;意译法不能脱离原文词义, 但不必兼顾语音。谐音联想法则要越来越丰富, 这种翻译实践的多样性客观上需要翻译标准的多样化与具体化。越来越多的翻译工作者认识到:硬性的绝对的翻译标准是不存在的。但“能判断译作价值并指导翻译实践的具体的翻译标准不但有, 而且不只一条, 是若干条。也就是说判断译作优劣的翻译标准是一套多元化的标准体系” (仲伟合, 1991) 。彭春艳 (2004) 认为翻译标准系统应是:绝对标准 (原文) ——相对标准 (最高标准——最佳近似度;优秀标准;优良标准;最低标准) ——具体标准 (信、达、雅;神似;化境;效似;值似;相似读者反应等) 。同时, 她指出翻译标准具有模糊性、多元性、社会性、发展性以及主客观相统一的特点。

2商标翻译的标准

既然翻译有标准, 那么商标翻译标准又是什么呢?

对于商标翻译标准 (原则或方法) , 国内外理论界早有研究。在国外, Ceslie Collins在1977年就从国际化命名的角度提出了6条标准: (1) 独特、原创; (2) 区别性, 有助于提示产品类别; (3) 在产品营销的所有国家都容易念出来; (4) 在产品营销的所有国家都容易说出来; (5) 有语义和象征联想, 传达感觉; (6) 在变化的环境下能够延续。另外, Kim Robertson在1989提出:商标名应该反映产品的益处和产品的定位, 应该表明产品的使用功能和特征。在我国, 高廷健指出“商标翻译不能见音译音, 见意译意, 也不能主观臆测或随手拈来。商标翻译是门严谨的学问, 除必须遵循翻译的一般规律外, 还要考虑到商标本身固有的特点” (高廷健, 1989) 。解金沙 (1996) 提

音义兼顾, 而词义又往往非词词义, 须加以创造。这种方法若使用的恰当, 可顾名思义, 联想到产品的特点或性能, 从而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又因为这种方法吸收了音译法和意译法的长处, 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翻译人员喜爱。如:seven up的汉译, “Up”有“在上、向上”的含义, 由此而引申为“奋发、”“精神焕发”的内在之意, 然而如果把它译为“七上”则读者、饮者必是马上想到“八下”那就是十足的败笔了。以“喜”译“Up”则达到了妙笔生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Nida, E.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1993.

[2]罗子明.消费者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3]朱亚军.商标命名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 (修订版)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5]李淑.中国大陆英汉商标翻译研究综述[J].上海翻译, 2007, (4) .出评估译名的标准:在对象文化中有积极联想, 易懂;易读;易记;在结构、语言等方面近似原名则更好。上世纪90年代末, 包惠南提出汉语商标词英译的原则, 即“尊重民族心理, 把握联想意义;注意政治含义, 展示民族文化;语言朴实, 用字简洁;易于上口, 便于记忆”。李淑琴等尝试从社会符号学翻译观出发, 提出了商标词翻译应遵循“谐音兼义, 力求贴切;不求貌似, 但求神合;译法灵活, 不拘一格;顾客至上, 语用等效”四个原则 (李淑琴, 2000) 。安亚平 (2004) 分析了中国名牌产品商标词的译名特点,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并强调要取得译名和原名在营销功能上的等效。代荣 (2004) 认为商标翻译的译文效果可以优于原文效果。王朝晖等 (2009) 认为商标翻译标准应该以合法性原则、目的原则、市场适用原则、灵活性原则为指导, 其中, 市场适用原则是直接指导商标翻译标准的主要原则, 并总结出商标翻译的六个标准:便于记忆、区别度、提示性、可持续性、相关性、全局性。

不难看出, 国内外对商标翻译标准的研究虽然不少, 但仍不够深入, 而且这些商标翻译标准缺乏较强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鉴于此, 本文根据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文化顺应论、市场营销有关理论, 结合商标翻译的过程以及商标功能的实现途径, 认为商标翻译标准应是多元化和具体化的。这种多元化和具体化的商标翻译标准井然有序、轻重各异, 构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商标翻译标准体系。该体系包括商标翻译的三大标准:语言标准, 文化标准, 市场标准。

(1) 语言标准就是指商标翻译所遵循的有关语言的标准,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语音、形式、语义。在语音方面, 商标译名应让消费者发音顺畅, 读起来响亮。在同类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消费者往往更容易记住那些发音响亮的商标名。当有消费需求时, 他们首先就会想到这些商标。在形式方面, 商标译名要么简单朴实, 要么有创意。如果要在形式上创新, 译者务必考虑消费者对这种创意的响应程度, 否则, 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语义方面, 商标译名最好具有积极褒奖的涵义。另外, 如果这种积极褒奖的涵义能使消费者立即想到该产品的某种属性, 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2) 文化标准是指商标翻译所遵循的文化顺应的标准。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所讲的文化是指相对于语言的狭义上的文化概念。商标翻译的文化标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相关法律法规、文化顺应与禁忌。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 商标译名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对商标命名 (译名) 的要求, 不得违反, 否则就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得不偿失。在文化顺应与禁忌方面, 商标译名要充分尊重和顺应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文化审美和信仰认同, 不得在文化禁忌上闯“红线”, 否则, 该产品或服务将损失惨重。这方面的教训其实不少。

(3) 市场标准是指商标翻译应遵循有关市场营销规律的标准,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原创性 (区别性) 、关联性、可持续性、赢利性。在讨论这四个具体方面之前, 有一个问题不得不交代清楚。那就是, 商标翻译或商标译名进入目标语市场后, 一般消费者不会关心这个商标是不是翻译过来的或怎么翻译的, 此时商标译名就变身为一般的商标名称。既然如此, 此处所要讨论的商标翻译的标准就应与目标语市场商标命名的标准一致, 这就是商标翻译的市场标准。在原创性 (区别性) 方面, 商标翻译应注重原创性, 商标译名应新颖、独特, 能与其他商标区别开来。在关联性方面, 商标翻译应考虑译名与产品的关联, 特别是译名与产品的某种优良的品质的关联。在可持续性方面, 商标译名应具有可持续性。商标译名在使用中更换往往是情不得已, 损失不小。当然, 若有更好的商标译名进行更换就另当别论了。在赢利性方面, 商标翻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其赢利性。由于赢利是一种结果, 在商标翻译阶段, 商标翻译创作团队只能对其是否能赢利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判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一个品牌能否赢利或赢利多少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商标译名的优劣, 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三大标准是相辅相成、权重各异、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 它们构成了商标翻译的多元化标准体系,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的商标翻译过程中, 商标翻译创作团队可遵循语言标准, 文化标准, 市场标准的顺序进行翻译。

3商标翻译的质量评价

在对已经创作完毕的商标译名进行评价时, 评价主体 (包括翻译人员、文化传播专家、广告专家、市场营销专家以及消费者代表) 应特别注意这三大标准的权重是不一样的。他们的顺序是:市场标准的权重大于文化标准的权重, 而文化标准的权重大于语言标准的权重。

当各标准对于商标译名得出的评价明显相背时, 最终评价应以权重较大的标准得出的结论为准。

现在我们按照三大标准对“狗不理”的新译名“Go Believe”进行评价。“Go Believe”在语言方面, 其语音易读, 较为响亮;其形具有创意;其意积极褒奖。“Go Believe”在文化顺应方面, 该译名没有与相关法律法规、文化禁忌相悖的地方。“Go Believe”在市场检验方面, 它具有原创性, 能和其它品牌区别开来;该译名有“去诚信的地方”之义, 显示出“狗不理”在餐饮界的地位, 其关联性较好;关于该译名在市场上的可持续性与赢利性, 本文断言, 在可预见的将来, 这两种特性将得到较好的体现。因此, 从总体上讲, “狗不理”的新译名“Go Believe”非常不错。

4 结语

对商标翻译标准的研究在理论上能够丰富翻译理论的内容, 在实践上能够指导商标翻译和对已经创作完毕的商标译名进行评价, 其意义重大。本文所构建的商标翻译的多元化标准体系,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由于本文研究视野和研究能力有限, 对商标翻译标准的研究还有较多不够理想的地方, 期许后续研究能持续深入。

参考文献

[1]安亚平.中国名牌产品商标词译名分析及其翻译方法[J].上海科技翻译, 2004, (4) :43~46.

[2]代荣.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商标翻译[J].商场现代化 (学术版) , 2004, (12) :182.

[3]高廷健.科技商标汉译杂议[J].上海科技翻译, 1989, (1) .

[4]李淑琴, 马会娟.从符号学看商标词的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 2000, (4) :44~47.

[5]彭春艳.翻译标准新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4, (24) 5:241

[6]王朝晖, 刘刚凤.新视野下商标翻译原则与标准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9, (7) :280~281.

[7]解金沙.出口产品品牌名称另译初探[J].国际商务, 1996, (6) .

[8]仲伟合.翻译标准多元化[J].语言与翻译.1991, (4) :34.

[9]Ceslie Collins.A Name to Conjure with:A Discussion of the Naming of New Brands[J].Europeans Journal ofMarketing, 1977, (5) :340~363.

篇4:质量管理体系翻译

一、云平台下的翻译模式构建

(一)云平台下的翻译技术框架

云翻译是一个高效的翻译生态系统。云服务翻译平台的基础在于语料库系统的建设,通过翻译的云存储,实现翻译资源的合理分布,因此各种语料库资源、各种存储介质及服务器可以共存于云端,从而实现翻译资源的共享,将硬件(服务器、存储器及网络)和相关软件(语料库、在线词典系统)作为服务交付给用户(客户、翻译工作者)使用,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翻译生态系统。

云翻译平台的核心是构建翻译管理平台。云服务翻译平台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客户管理、众包管理、翻译管理、质量管理。通过管理系统实现工作人员与客户的交流,管理客户翻译的需求、过程以及关系维护,客户则可以提出翻译定制要求,实现在线支付等功能。云翻译平台的主要管理模式技术是实现机器翻译和众包翻译的结合。因此众包管理模块是云翻译平台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众包模块按专业或语种实现翻译任务的分解、发包、过程控制等流程,实时呈现项目成员翻译过程中的工作记录与沟通协调,实现译者筛选。

云翻译平台下,每一项翻译任务均利用多语言翻译人才储备库形成专业项目翻译团队。一个专业翻译团队是翻译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首先根据翻译项目内容确定一位具有多年本语种、本领域实践经验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项目组组长,组长再根据工作任务挑选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且职业素养高的翻译成员,形成了团队共同完成翻译任务一种格局。

(二)云平台下的翻译过程管理

1.软件的应用。云计算下的翻译技术实现了各种翻译的应用管理,如翻译软件的应用、各种机器翻译方式的调用、多语言翻译的在线处理、客户参与的翻译质量评价与排名以及其他客户的应用服务等等。

2.翻译工作人员分工。翻译工作人员接受任务后,利用翻译平台和软件进行翻译,然后对初步翻译草稿进行自检与错误纠正。初步翻译成果提交给项目组组长,组长对成员翻译草稿进行综合与协调,检查草稿,发现错误,反馈给工作人员,提供修改方案,纠正错误。最后,交付翻译成果,总结此次翻译项目经验,完善数据库。

3.翻译流程管理。翻译管理则是通过项目经理、译者、校对员、译后编辑加工等人力资源对翻译作业的流程管理,以质量控制为目标,对翻译项目的译前、译中和译后实行全程管理,通过术语统一、术语分析和相同的数据检查保证翻译质量,实现翻译产业链的流程优化与监控和有效的成本控制。

4.翻译内容管理。内容管理是为保证翻译质量,根据翻译内容的文本性质和要求设立的专门模块,方便翻译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为不同的翻译内容,如说明书、景点介绍、民间艺术等,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以及功能的优化和管理。

(三)云平台下的翻译质量控制

使用云翻译平台的译文质量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云平台下的译文质量需要通过制定有效的翻译质量控制计划来实现。接受客户任务后,对于一切有可能影响译文质量的因素,需预先做出周密的控制安排,以尽早发现产品缺陷并在出现任何偏离质量要求的情况时,迅速做出反应,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和预防,确保其在可控的范围内,将对成本、进度及对项目最终译文质量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在云翻译项目质量管理中,除了发挥机器翻译自检系统的功能之外,翻译工作人员自检和监督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译员在初步完成整个篇章的翻译后,通过查看翻译过程记录,对翻译过程进行回顾,有疑问的地方需要重点检查和完善;上下文表述不一致的地方需要进行协调;对没有把握的部分,要求必须用红字标识。然后项目组组长进行术语的一致性检查,并进行全局协调,针对各翻译人员的不确定之处,进行重点检查。信息时代新环境下,需要翻译的往往都是最新的、最前沿的信息技术,译员可能会遇到有些术语词汇无法在目标语中找到对应的词汇等问题,这时项目组还需要和客户沟通,确定对这部分情况的妥善处理办法,提高客户对项目成果的满意度。

3.翻译平台最大程度上整合资源,使所有人员同时工作,可以保证高效率、高质量地呈现译文。因为所有人员都在共同的平台上工作,所以译员进行翻译工作的同时,审稿人员也在履行其职责,项目组组长在掌控和把握翻译标准,所有的工作一直处于监控之下。不管翻译任务来自何方,工作人员身在何处,都不存在交流延时、因路途奔波耽误时间等问题。

4.译文质量好坏应参照国家在2005年发布的《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该标准规定了翻译服务译文质量的基本要求、特殊要求、其他要求、译文质量评定和检测方法等。标准提出译文质量评定的相关因素有译文使用目的、原文文体、风格和质量、专业难度和翻译时限,其中译文质量评定的基本原则是译文使用目的。该标准是国内评估翻译质量的通用文件,它说明项目组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参考通用的行业文件,制定满足特定要求的衡量标准和方法。

5.客户还可以邀请权威第三方机构对译文进行抽检、评估,检查译文质量。当客户对译文质量有疑问时,可以采用第三方干预的方式来确保所有的翻译工作在有效监督下进行,以达到一流的质量水平。大批量的译稿可以采用抽检方式,短小的译稿可采用全部检查的策略,双方也可以事先约定评估的方式。

二、云翻译平台模式的利弊总结与展望

商业的发展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语言间的科学技术需要交流、融合和推广,使得翻译行业融入全球商业发展的大浪潮,这大大推动了翻译行业本身的长足发展。云翻译将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语料库、术语库、机器翻译等引入翻译行业中,极大地提高了翻译效率,使短时间处理大量文字成为可能,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云平台下的翻译过程,有利于翻译知识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语言的翻译离不开语言使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专业词汇、习惯用法及对应中文翻译。对这些资料分类总结,再经过充实完善,就形成了构成单位核心竞争力的翻译知识数据库,该数据库对于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翻译工作人员在进行纠错的过程中,无论是第一稿的译者,还是项目组组长,经修改后的内容可以即时看到,方便相关翻译人员持续改进,这种具有建设性的方式,有利于翻译人才的经验积累,间接促进翻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一方面,由于云翻译平台的运作需要较大的商业化资金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翻译研究机构对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另一方面,翻译人员需要经过系统、长期的学习过程,才能了解这个复杂的流程,掌握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知识,这使得云计算和翻译实践结合的研究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因而,全球化时代要求合格的译者除了具备译者的专业素质之外,还需懂得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翻译质量与工作效率,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对译员进行认证考核。只有扩大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范围,细化标准,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完善,为提升翻译质量作出贡献。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云计算的翻译服务本地化研究”(2014CYY019)的阶段性成果】

篇5:翻译质量评估系统模型的研究

翻译质量评估系统模型的研究

描述了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概念及其分类,分析了量化评估模式,进一步提出了评估系统模型及其开发标准,为实现翻译质量评估系统建立理论基础.

作 者:肖立勤 XIAO Li-qin  作者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27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年,卷(期): 17(32) 分类号:H159 关键词:翻译质量   评估模式   系统模型   系统开发  

篇6:怎么样鉴别英语翻译公司质量

在网上经常看到有人询问英语翻译公司质量问题,而回答也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真正用得上的却很少,我想,以本人在翻译行业数十年的从业经验,为您提供一些决策参考。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英语逐渐成为中国人的第二语言。

尽管中国人英语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面对文件资料的翻译和口译人员的需求时,还需求助于专业的英语翻译公司,而市场上英语翻译公司质量参差不齐、好坏不一,在鉴别上不仅需要费脑力,更需要一定的相关经验。好的英语翻译公司首先必须具备足够优质的英语翻译译员。

很多人问英语是不是只要过了专

四、专八就能做翻译了,我的答案是不一定。翻译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专业,不仅要求工作者具有很高的英语水平,还要求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阅读表达能力。

头等舱译员由海内外资深的翻译专家组成,至少拥有5年以上的专业翻译经验和2年以上海外生活经历,翻译行业涉及建筑、法律、经济、医疗、生物、化工等各个领域。

篇7:如何选择一家高质量专业翻译公司

在对外交往中,如果您有资料需要翻译,或是需要和讲外语的人进行交流,而身边的人或公司内部员工又无法胜任,那么您可能需要找一个翻译公司来帮助您。也许您对翻译行业还不很了解,深圳翻译公司客观地为您介绍一下翻译行业,以及如何选择一家高质量的专业翻译公司。

1.翻译质量

一般说来,选翻译公司应首先看翻译质量。翻译和任何其它产品和服务一样,都存在质量差别。比如同为汽车,有奔驰和桑塔纳的区别;同为广告创意,有的令人拍案叫绝,有的愚蠢可笑。翻译也是如此,好的翻译稿应该准确、流畅,做到“信、达、雅”,如杨绛翻译的《名利场》;而差的翻译则往往存在各种错误:意思翻错,文字晦涩难读,自己造词,内容删减;有的语句意思甚至与原文截然相反。如果留心观察,会发现在公园、古迹、网站、广场等到处都能看到莫名其妙的翻译。这种差的翻译非但不能帮助您与外界沟通,反而会对您起到误导作用,甚至耽误您的重要业务。

2.国内翻译市场

目前国内翻译市场还很不规范,翻译公司良莠不齐,能够真正提供高水平翻译服务的专业翻译公司还很少。除专业翻译公司外,一些文化公司甚至打字复印社也打着翻译公司的招牌承揽翻译业务。很多翻译公司老板既不懂外语也不用电脑,自身根本无法判定翻译稿件的水平,当然无法提供高质量的翻译,只能将接到的稿件找一些水平参差不齐的兼职翻译员来做,起到中介的作用。而这些翻译公司因为缺乏质量意识,采用低水平的翻译,没有完整的质量控制流程,所以翻译费用较低,翻译水平差,这样的翻译稿件就如同伪劣产品,虽然价格低廉,但是不但无用,反而有害。

3.翻译人员

翻译行业的主要从业人员是翻译。翻译可大致可分为初级翻译、中级翻译和高级翻译。以英语为例来说明分类标准,英语6级或8级水平,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一般都认为自己可以做翻译工作,但其中99%以上人水平属于初级水平,即翻译只能大体反应原文的意思,但会存在较多的语法或句法错误。中级翻译则往往是在大学本科的基础上,从事过2年-5年以上翻译工作,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有较丰富的经验,对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理解较为透彻,掌握了更多的技巧,语言运用较为熟练。中级翻译的译稿基本上不应有重大错误,细节方面可能会有一点欠缺。高级翻译则是一般是在翻译行业中从业10年以上,具有较高的语言天赋,对翻译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行业知识和语言知识都比较丰富,翻译稿件能够达到准确、流畅的要求。而译审则往往是在翻译行业有着多年的翻译经验,对语言方面造诣较深,同时还具备细致认真的特点。

4.诚信

诚信是一个翻译公司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品质。客观地说,翻译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劳动,语言水平较高、熟悉专业领域而又乐于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才并不多见。如果以初级译员来翻

译,即使经过译审修改,译稿的质量也不会高(译审只能在原稿基础上修改,否则等于重新翻译)。缺乏诚信的翻译公司可能无法履行其承诺。有的翻译公司称外籍人士审稿,我们可以判断一下,懂中文的外籍专家做翻译公司译审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且外籍人士审稿的费用很高,一般的翻译价格是无法负担外籍译审的费用的。一些翻译公司号称翻译行业闹革命,称7天翻译28万字的法律书籍,这就更是糊弄客户的玩笑。

5.电话或Email咨询

经过电话或Email咨询,您可以基本判断出翻译公司中对客户作出承诺的是什么样的人,其业务熟悉程度甚至其本身的语言水平,并可据此判断其承诺的可信程度。

6.根据翻译公司以前的译稿作出判断

翻译公司往往需要对客户译稿保密,但有一些译稿属于可以公开类别。您可以索要可公开的译稿,来判断出翻译公司的翻译质量。

7、翻译公司声誉

该翻译公司组织机构是否先进、合理,部门是否齐全,办公设备是否先进,管理操作是否规范,在翻译市场上是否经常有大项目的往来合作,是否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威望。

对客户而言,往往是从众多可供选择的翻译公司中千挑万选,最后选择一个自以为翻译质量又好,价格又低,同时交活又及时的专业翻译公司。而客户的选择,往往是基于翻译公司客户经理的介绍,这种介绍对新客户而言往往还包含着少量免费试译,一般说来这是最令人信服的介绍了,那么最后客户的选择是否恰当呢?我们不好替客户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告诉大家,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我们接触过这么多翻译公司,这些公司的规模和历史以及办公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与价格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看出任何本质的差别,这些翻译公司之间没有任何沟通,但在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绝对是一分钱一分货。他的公司是有外籍翻译,但如果你的服务价格是千字160元,那么你别指望让这个公司给你翻出Native的文字,如果你付出的价格是千字240 元,你就放心吧,哪家翻译公司也不敢拿个国内学出来的翻译糊弄你,至于那种千字有一、二十元的小的价格差距,一般是由淡旺季、翻译量大小以及翻译公司规模等原因造成的,只要价格差距在千字20元以上,一般就会带出相应的译文质量的差距。

篇8:质量管理体系翻译

1 翻译质量评估和翻译质量管理

根据穆雷[1]的界定, 翻译质量评估是翻译批评的子概念。国外对翻译批评展开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是莱斯 (Reiss) 和豪斯 (House) 。莱斯[2]从译者的角度出发将源语文本分为四类—基于内容的文本 (content-focused text) , 基于形式的文本 (form-focused text) , 基于诉请的文本 (appeal-focused text) 和基于声音媒介的文本 (audio-media text) 。指出翻译批评应考虑到译文的特殊功能以及译文所面对的读者群体, 采用与功能类别相关的标准。而“第一个提出具有完整的理论和实证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是豪斯”。他认为“翻译的实质是意义在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3], 基于对该翻译实质的认识, 豪斯从“系统功能语言学, 言语行为理论, 文体学和话语分析等”的角度, 从八个语境维度, 即语言使用者的维度 (生活源地, 社会阶层, 生活时代) 和语言使用的维度 (语言媒介、参与程度、社会角色、社会态度、话题范畴) , 评价原文和译文的匹配程度[4]。其评估参数基本涵盖了文本意义的三个方面—语义, 语用和语篇, 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推进了翻译评估标准客观化的研究。

在国内, 穆雷教授明确区分了翻译评价/量/鉴 (translation evaluation) , 翻译评估 (translation assessment) , 翻译批评 (translation criticism) 和翻译测试 (translation testing) 这几个在之前的翻译研究中经常混用的概念, 认为“翻译测试是一种特定的测量, 是翻译评估与翻译评价的步骤或手段。”[5]三者均属于翻译批评的范畴。她同时对目前国内外的翻译测试形式进行了梳理, 建议将“主要应用于翻译教学的翻译测试”与“以翻译批评或职业评估为目的的翻译评估”区分开来。[1]并同时提出了应用于文本翻译的“模糊综合评分模式”。肖维青[6]认为翻译测试是基于对学生翻译能力的科学测量, “而翻译能力的构念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包含语言、转换、策略、百科知识、认知、工具等诸多方面”, 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全面测量需要“定义出一个专业译者所必须的技能或次技能”。武光军[7]对翻译评估进行了性质及理论的定位。认为“翻译质量评估是根据一定的翻译目标和理念, 在充分占有信息资料的基础上, 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对翻译活动, 翻译过程以及翻译结果与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他同时对中西方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进行了元评估, 认为合理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应包含两个层次上的评估:整体上的模糊评估和局部上的精确评估。”何三宁[8]深入研究了翻译质量评估参数, 认为“语言”, “实体”和“思维”是评价译文质量的主要参数, 语言主要涉及词汇、句式和语篇, 是译文评价的第一参数;实体主要指文本类型和功能, 对实体的分析和解读使言语和文本要素形成了动态过程;而思维解决的是译入语角度的读者接受和翻译的社会规范等问题, 是语言与实体间的桥梁, 三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达到客观评价译文的目的。对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具体可操作性进行研究的是司显柱[4]。他认为合理的评估模式“不仅涵盖所有必要的参数, 还必须有明确的运行步骤和环节”。在《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构建》一书中, 他进而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基于形式 (语言) , 功能和情景三者的辩证关系, 构建出基于英汉互译文本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并通过不同类型的语料加以论证,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豪斯模式在参数和设计环节上的不足。

单从文本的角度来讲, 职业翻译中控制翻译质量的方法是语言质量检验 (Language Quality Inspection) 。刘润清[1]将翻译质量评定方法分为机械法, 印象法和分析法。语言质量检验一般是通过机械法, 即错误计算法实现的。检验人员通过错误出现的数量评定翻译的质量, 并以此划分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等不同等级。因此, 语言质量检验环节需要有合理全面的评价参数作为依据。与传统翻译教学中的翻译任务不同的是, 职业译员的翻译任务除待译文件外, 还包括附加的说明材料。例如, 客户是否对于产品名称及相关术语翻译以及格式有指定要求, 是否具有特定的参考文件以及是否使用翻译软件等。

翻译公司一般将所犯错误的类型及出现频率做为评价的标准。目前依据的错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1) 语言方面, 包括单词拼写错误, 语法错误, 句子和语篇衔接不当, 语义错误, 误译和漏译等。2) 规范方面, 包括标点符号错误, 文本格式错误, 术语不一致, 不符合国家规范等。3) 风格方面, 包括不必要的增译, 文体不匹配, 不符合客户要求的规范 (包括对术语特定翻译方式的要求) 等。

2 翻译教学与职业翻译中质量评估模式的比较

从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 由于翻译活动所处环境的不同, 尤其是翻译服务对象和翻译目的的不同, 造成了翻译教学中使用的翻译评估参数与职业翻译中所使用的评估参数存在很大的不同。而目前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 部分专业教师缺乏翻译实践经验, 从而造成其在翻译材料的选择和翻译结果的评价方面与社会的实际需要严重脱节。同时, 职业化的翻译有其独有的专业化操作流程, 而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注重文本本身, 在其它的翻译能力方面, 如现代化翻译软件的应用, 合理化翻译流程的安排, 翻译合作以及术语概念统一等方面还存在欠缺。而职业翻译中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翻译教学的此类欠缺, 将翻译教学与社会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对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梳理,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翻译质量评估既包含基于文本的翻译测试, 也包括基于目标受众的翻译评估。而目前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中, 通过给予特定的文本来衡量受试者翻译水平的翻译测试是主要的翻译质量评估手段。其优点是可操作性强, 评价参数设定较为固定;而缺点是不能全方位的评价学生的翻译能力。而职业翻译中对翻译质量的控制包含更多超文本因素, 单从语言质量的检验方面而言, 其包含更多的评价参数, 如客户对规范格式的要求, 是否符合国家规范, 格式文本是否符合规范等。因此, 翻译教学中可以研究将此类超文本评价参数引入翻译教学的评估体系中, 从而更全面的评估学生的翻译能力。2) 合理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上的评估, 即整体上的模糊性评估和局部的精确性评估。对于翻译教学而言, 提高学生综合翻译能力应该是教学的主要目的, 而学生的翻译能力不只包含语言能力, 还包含译者能力、方法能力、专业领域能力和技术能力等。通过翻译考试更多的是衡量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忽略了其它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职业翻译中的评估模式包含对译者方法能力 (如搜集资料, 掌握术语等) 和技术能力 (如使用翻译资源和设备等) 等的考核因素, 值得借鉴。3) 翻译评估参数应具有可操作性。从司显柱的评论可以看出, 合理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不仅应涵盖所有的参数, 还应该有明确的运行步骤和环节。从翻译教学的角度而言, 虽然各校在翻译测试中所使用的评价参数细节上有所不同, 但大致可以根据语言质量的优劣划分为不同等级, 且教师在评阅时基本可以根据不同等级的要求给出相对客观的分数。而在职业翻译中, 由于翻译质量的控制更多采用的是错误计算法, 即机械法, 在实践中其操作性也较强, 基本能够做到客观公正。然而, 如果考虑在教学模式中引入职业翻译的评价因素, 在参数的设定上就会遇到是否重复, 是否具有实际意义等问题。而且新的参数的设定需要有长时间的实践过程来检验其可操作性, 因此, 此方面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但极具现实意义。

3 总结

学生综合翻译能力的提高是翻译教学的主要目的, 而翻译评估模式是影响翻译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 合理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于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翻译教学和职业翻译中质量评估模式的比较, 可以取长补短, 避免翻译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 此方面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摘要:通过对目前翻译教学和职业翻译中各种质量评估模式分析比较, 试图论证上述两种领域中各翻译质量评估参数结合使用的可行性, 力图找到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翻译能力的最佳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并最终认为, 合理的评估模式应包含模糊性与精确性结合, 全面并具可操作性的评估参数。

关键词:翻译质量评估,翻译教学,职业翻译,翻译能力,评估参数

参考文献

[1]穆雷.翻译测试的定位与定义[J].外语教学, 2007, 28 (1) :82-85.

[2]Katharina R.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ress, 2004:1-17.

[3]司显柱.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批评[J].外语教学, 2005, 26 (3) :79-84.

[4]司显柱.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构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19-148.

[5]汪顺玉, 刘孔喜.近十年我国翻译测试研究进展概观[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8 (1) :104-106.

[6]肖维青.不同评分方法下翻译测试评分员间信度的实证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 35 (4) :46-50.

[7]武光军.当代中西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进展、元评估及发展方向[J].外语研究, 2007, 104 (4) :73-78.

上一篇:销售部员工作的自我评价下一篇: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方法和机制分析研究调运科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