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质量管理体系

2024-04-11

甲方质量管理体系(共6篇)

篇1:甲方质量管理体系

甲方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第一,认真编制质量计划

通常,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计划即为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保证计划。

一、编制原则

(1)质量保证计划应由施工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施工生产负责人应按企业规定和项目分工负责编制。

(2)质量保证计划应体现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过程控制,且应体现从资源投入到完成工程施工质量最终检验试验的全过程控制。

(3)质量保证计划应成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

二、质量保证计划应包括的内容(一)明确质量目标

(1)贯彻执行企业的质量目标;(2)兑现投标书的质量承诺;(3)确定质量目标及分解目标。(二)确定管理体系与组织机构

(1)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与组织机构,实

—1— 行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

(2)确定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及质量控制流程图;(3)明确项目部质量管理职责与分工;(4)制定项目部人员及资源配置计划;(5)制定项目部人员培训计划。(三)质量管理措施

(1)确定工程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编制专项质量技术标准、保证措施及作业指导书。

(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分项工程项目分别制定质量保证技术措施,并配备工程所需的各类技术人员。

(3)确定主要分项工程项目质量标准和成品保护措施。(4)明确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要求。(5)对于特殊过程,应对其连续监控;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规定。

(6)明确材料、设备物资等质量管理规定。(四)质量控制流程

(1)实施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质量工程专业检查的“三检制”流程。

(2)明确施工项目部内、外部(监理)验收及隐蔽工程验收程序。

(3)确定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流程。(4)确定更改和完善质量保证计划的程序。

—2—(5)确定评估、持续改进流程。

第二,严格组织实施质量计划

一、质量计划实施(一)基本规定

(1)质量保证计划实施的目的是确保施工质量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工程施工合同的要求。

(2)质量管理人员应按照岗位责任分工,控制质量计划的实施。项目负责人对质量控制负责,质量管理由每一道工序和各岗位的责任人负责;并按规定保存控制记录。

(3)承包方就工程施工质量和质量保修工作向发包方负责。分包工程的质量由分包方向承包方负责。承包方就分包方的工程质量向发包方承担连带责任。分包方应接受承包方的质量管理。

(4)质量控制应实行样板制和首段验收制。施工过程均应按要求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指定部位和分项工程未经检验或已经检验定为不合格的,严禁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5)施工项目部应建立质量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办法。(二)质量管理与控制重点

(1)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包括质量保证计划中确定的关键工序,施工难度大、质量风险大的重要分项工程。

(2)质量缺陷:针对不同专业工程的质量通病制定保证措施。

—3—(3)施工经验较差的分项工程: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

(4)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验收标准,并应按规定报批。

(5)实行分包的分项、分部工程:应制定质量验收程序和质量保证措施。

(6)隐蔽工程:实行监理的工程应严格执行分项工程验收制;未实行监理的工程应事先确定验收程序和组织方式。

二、质量管理与控制

(一)按照施工阶段划分质量控制目标和重点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重点是质量计划和技术准备;(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应随着工程进度、施工条件变化确定重点;

(3)分项工程成品保护,重点是不同施工阶段的成品保护。(二)控制方法

(1)制定不同专业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2)重点部位动态管理,专人负责跟踪和记录;

(3)加强信息反馈,确保人、材料、机具(械)、方法、环境等质量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4)当发生质量缺陷或事故时,应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必须分析原因,分清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三、质量计划的验证

—4—(1)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具备资质的质检人员进行内部质量审核,验证质量计划的实施效果,当存在问题或隐患时,应提出解决措施。

(2)对重复出现的不合格质量问题,责任人应按规定承担责任,并应依据验证评价的结果进行处罚。

(3)质量控制应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实施 GB/T 19001-2008族标准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

第三,严格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措施

一、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要求

(1)市政公用工程通常具有专业工程多、地上地下障碍物多、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项目部进场后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现场和周围环境调研和详勘。

(2)在调研和详勘基础上,针对工程项目不确定因素和质量影响因素,进行质量影响分析和质量风险评估。

(3)在质量影响分析和质量风险评估基础上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保证计划。

二、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内容(一)组织准备

—5—(1)组建施工组织机构。采用适当的建制形式组建施工项目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建立各级岗位责任制。

(2)确定作业组织。在满足施工质量和进度前提下合理组织和安排施工队伍,选择熟悉本项工程专业操作技能的人员组成骨干施工队。

(3)施工项目部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标准的培训,并应保存培训记录。

(二)技术管理的准备工作

(1)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项目部及时索取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指定专人管理并公布有效文件清单。

(2)熟悉设计文件。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由有关人员参加的对设计图纸的学习与审核,认真领会设计意图,掌握施工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并应形成会审记录。如发现设计图纸有误或不合理的地方,及时提出质疑或修改建议,并履行规定的手续予以核实、更正。

(3)编制能指导现场施工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主要(重要)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和质量安全等保证计划。

(4)根据施工组织,分解和确定各阶段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5)确认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程序、内容及标准等。

(三)技术交底与培训

—6—(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后持证上岗。

(3)对作业人员中的特殊工种资格进行确认,无证或资格不符合者,严禁上岗。

(四)物资准备

(1)项目负责人按质量计划中关于工程分包和物资采购的规定,经招标程序选择并评价分包方和供应商,保存评价记录。各类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质量,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资料并经进场检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2)机具设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进场,性能检验应符合施工需求。

(3)按照安全生产规定,配备足够质量合格的安全防保用品。(五)现场准备

(1)对设计技术交底、交桩给定的工程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当发现问题时,应告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与勘察设计方协商处理,处理结果应形成记录。

(2)做好设计、勘测的交桩和交线工作,建立施工控制网并测量放样。

(3)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要求的现场试验室。

—7—(4)按照交通疏导(行)方案修建临时施工便线、导行临时交通。

(5)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总平面布置图搭建临时设施包括施工用房、用电、用水、用热、燃气、环境维护等。

第四,精准把控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质量因素控制(一)施工人员控制

(1)项目部管理人员保持相对稳定。

(2)作业人员满足施工进度计划需求,关键岗位工种符合要求。

(3)按照岗位标准对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考核,并记录考核结果。

(4)定期对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考核9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罚。

(5)劳务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二)材料的质量控制

(1)材料进场必须检验,依样品及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报验,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

(2)材料的搬运和贮存应按搬运储存有关规定进行,并应建立台账。

—8—(3)按照有关规定,对材料、半成品、构件进行标识。(4)未经检验和已经检验为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构件和工程设备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或拒绝验收。

(5)对发包方提供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工程设备和检验设备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和验收。

(6)对承包方自行采购的物资应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证。(7)在进场材料的管理上,采用限额领料制度,由施工人员签发限额领料单,库管员按单发货。

(三)机具(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1)应按设备进场计划进行施工设备的调配。

(2)进场的施工机具(械)应经检测合格,满足施工需要。(3)应对机具(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元证或资格不符合者,严禁上岗。

(4)计量人员应按规定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验证,计量器具应符合有关规定。

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一)分项工程(工序)控制

(1)施工管理人员在每分项工程(工序)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具及材料准备、施工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2)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方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应在执行前向

—9— 执行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3)分项工程(工序)的检验和试验应符合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规定,对查出的质量缺陷应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及时处置。

(4)施工管理人员应记录工程施工的情况。(二)特殊过程控制

(1)对工程施工项目质量计划规定的特殊过程,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

(2)对特殊过程的控制,除应执行一般过程控制的规定外,还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书。

(3)不太成熟的工艺或缺少经验的工序应安排试验,编制成作业指导书,并进行首件(段)验收。

(4)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应经项目部或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三)不合格产品控制

(1)控制不合格物资进入项目施工现场,严禁不合格工序或分项工程未经处置而转入下道工序或分项工程施工。

(2)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和过程,应按规定进行鉴别,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

(3)应进行不合格评审。

(4)不合格处置应根据不合格程度,按返工、返修,让步接收或降级使用,拒收或报废四种情况进行处理。构成等级质量事故的不合格,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进行处理。

—10—(5)对返修或返工后的产品,应按规定重新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应保存记录。

(6)进行不合格让步接收时,工程施工项目部应向发包方提出书面让步接收申请,记录不合格程度和返修的情况,双方签字确认让步接收协议和接收标准。

(7)对影响建筑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不合格的产品,应邀请发包方代表或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共同确定处理方案,报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批准。

(8)检验人员必须按规定保存不合格控制的记录。

三、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持续改进(一)预防与策划

(1)施工项目部应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影响工程质量的潜在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2)对可能出现的不合格产品,应制定防止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3)对质量通病应采取预防措施。

(4)对潜在的严重不合格产品,应实施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施工项目部应定期评价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二)纠正

(1)对发包方、监理方、设计方或质量监督部门提出的质量问题,应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2)对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格信息,应分析并记录处理结果。

—11—(3)对检查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或不合格报告提出的问题,应由工程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判定不合格程度,制定纠正措施。

(4)对严重不合格或重大质量事故,必须实施纠正方案及措施。

(5)实施纠正措施的结果应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验证并记录;对严重不合格或等级质量事故的纠正措施和实施效果应验证,并应上报企业管理层。

(6)施工项目部或责任单位应定期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

(三)检查、验证

(1)项目部应对项目质量计划执行情况组织检查、内部审核和考核评价,验证实施效果。

(2)项目负责人应依据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缺陷或不合格,召开有关专业人员参加的质量分析会进行总结,并制定改进措施。

—12—

篇2:甲方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质量管理规定

一、本项目建设坚决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质量管理文件、规程、规范、标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宗旨是优质、安全、高效至上。

二、项目要保证工程质量,由总经理、分管经理、项目部工程师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负责施工质量、现场监督和检测及核验记录,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整理完善各项施工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三、乙方及甲方、监理方要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工程质量教育培训,并形成书面教育培训签字记录;实行施工、检验、监管现场三同时制度,到关键部位时,施工单位报请甲方有关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以及职能部门和监理公司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施工单位有关技术负责人及班组长到现场进行配合督导,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四、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层层落实,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坚持做到每个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自检自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自检合格后及时报监理和甲方有关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

五、隐蔽工程施工前,经施工单位“三检”合格后报监理和甲方有关 1 技术负责人复检,经监理和甲方有关技术负责人复检合格后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六、对已完工程实体进行标高、轴线、预留孔位置、预埋件位置、净高、垂直度、平整度、外观等进行复核测量,与图纸要求偏差过大或影响安装的要及时进行整改处理

七、严格把好材料进出质量关,所有材料进场使用前必须附带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国家规定必须做复试的材料,施工单位必须会同监理、甲方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复试,复试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

八、甲乙双方要建立健全工程技术资料档案制度,专人负责整理工程技术资料,认真按照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要求,根据工程进度及时作好施工记录、自检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将自检资料和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等分类整理保管好,随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

九、对于按照国家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必须验收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隐蔽工程未经报验私自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或验收不合格及由于未达到验收条件而甲方和监理不同意验收但施工单位私自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的,甲方和监理应对施工单位做返工和罚款处理,损失材料和人工等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工期不予顺延。

十、对违反质量管理文件、规范、标准、设计、合同等的做法,将按不同程度给予批评处理和罚款教育并要求改正和整改。不达标不予签证、付款。对发生质量事故的当事人、责任人和单位,将追究其责任并做出相应处理。

十一、本工程一切施工机械设备由乙方提供;本工程不得使用竹、木等易变形的脚手架,只能使用钢管脚手架。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制度

一、工程施工前必须对设计提供的图纸进行图纸会审,由公司按分类组织进行,具体由分管领导组织,项目部负责人与相关技术人员、施工单位、工程监理、设计单位和有关各方一道查阅熟悉图纸、了解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图纸会审意见。

二、图纸会审应做好记录,由分管领导和项目部组织会审单位,会审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详细记录,写成正式文件(必要时由设计单位另出修改图纸),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代表和技术负责人均应签名盖章认可,列入工程档案。

三、在施工过程中,无论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及监理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都要填写设计变更联系单,经设计单位、监理、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经理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后续实施。

四、如果设计变更的内容对建设规模、投资、工艺、质量、安全等方面影响较大的,必须由公司审批后报送相关主管部门核准。

五、所有设计变更资料,包括设计变更联系单,修改图纸均需文字记录,做好台账,纳入工程档案。

岗位培训制度

一、培训工作力求做到“三化三实”即“多样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实际、实用、实效”。做到需要和常态化。

二、施工单位应根据培训计划及职工的排班情况,有针对性的科学 安排培训。职工应按时参加培训。

三、每次课程结束后,项目部将安排考试。考试的形式为书面答卷结合口头问答及岗位抽查。岗位抽查指项目部就所讲授的培训内容是否被学员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行随机考核。

四、凡每次考试不及格者,不得上岗。待重考合格后,重新上岗。考证优秀者将视情况予以奖励。

工程技术复检制度

技术复核是保障,根据单位工程具体情况,下列必须复核:

一、放线、定位、基槽(坑)、标高、消防间距、焊接、吹扫、探伤、回填、试压、护坡、压力表。管沟的标高、开挖、回填,管道焊接、阴极保护、断面尺寸,全部要达标符合设计规范。

二、设备合格证、安装、调式、说明、修正、使用规范、技术参数、都要符合行业规范,有关附件必须齐全。

三、钢筋的品种、规格、直径、长度、锚固长度、锚固形式、锚固位置、接头形式、接头位置、接头面积百分比、钢筋间距、梁柱节点箍筋数量间距、保护层留置厚度;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试块强度;抹灰基面平整度、垂直度、是否浇水湿润;屋面防水层厚度、附加层、上翻高度、搭接长度;钢结构高强螺栓力矩系数、钢结构防火涂料种类、厚度。

三、预制构件、预埋件、预留孔、保护套、地埋管、沙垫、砼、砂浆配合比(作为计量资料)要符合标准。

四、关系到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项目。施工单位进行技术复核合格后,报监理和建设单位复核认可并签字确认,拍照保存。

技术交底制度

一、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每道工序、每个环节、每个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

二、项目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对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及施工管理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关键性的施工问题,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控制要点、采用技术文件、检测要求以及安全技术要点。

三、施工员对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图纸要求,采用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法要点,技术措施要点,质量标准要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点。

四、班组长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结合具体操作部位,明确各部位的操作要点,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及岗位职责。

五、各级技术交底以口头进行,并有文字记录,参加交底人员履行签字手续,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材料采购、检验、管理制度

一、材料进场必须有乙方材料员、质检员和甲方专业技术负责人及监理到场进行验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若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乙方有关负责人不到现场验收,甲方和监理可自行验收,若验收合格,则可认为乙方默认材料合格,甲方自行指定卸料位置,由此造成的不利 于乙方的后果,由乙方承担。

二、原材料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还应及时做材料标识和复试工作。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由采购员办理退货;材料合格,甲乙双方验收人员及监理在验收单上签字,之后,材料卸在乙方指定的位置,由乙方负责保管、保护,出现丢失、损坏等情况由乙方承担责任。

四、各种材料进场后至使用前均要挂设标识,明确检验状态,表明该批材料是否为待检品、不合格品或合格品,以便使用。

五、乙方仓库保管员应根据不同材料分类堆放,并根据不同性质做好防水、防火、防潮、防热等保护工作,易燃、易爆物品应有专门仓库、专人保管、登记和领用。

六、乙方应提前7天向甲方材料员及预算员报材料请购计划,若七天之后材料还不到场,由此造成的乙方工期滞后,乙方有权提出工期索赔。

七、材料验收合格,由乙方负责卸车,所需费用走工程预算,包含于工程总造价中;按照国家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必须做复试的材料,由乙方派人取样并送检,甲方或监理派人见证取样并一同送检。

工程质量“三检”制度

一、自检: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要求进行自检,并经班组长验收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

施工员应督促班组长自检,为班组创造自检条件(如提供有关表格、协助解决检测工具等)要对班组操作质量进行中间检查。

二、互检:

工种间的互检,上道工序完成后下道工序施工前,班组长应进行交接检查,填写交接检查表,经双方签字,方准进入下道工序。

上道工序出成品后应向下道工序办理成品保护手续,而后发生成品损坏、污染、丢失等问题时由下道工序的单位承担责任。

三、专检:

所有分项工程、隐检、预检项目,必须按程序,作为一道工序,邀请专检人员进行质量检验评定。工程资料上报制度

一、工程资料必须与工程实体同步,工程资料与实体施工不同步的,限期补齐并及时报与甲方和监理,否则不予支付工程款。

二、因乙方资料不及时给甲方和监理方带来损失,有乙方承担责任。

篇3:甲方质量管理体系

一、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甲方项目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建筑市场上的竞争也愈加激烈, 部分建筑单位施工技术薄弱, 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 推行较为健全的甲方质量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造成施工阶段工程质量不够稳定, 常常会发生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 造成工程施工发生材料浪费、进度缓慢、成本激增等众多不良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存在不可逆性, 任何一项小的质量瑕疵都会对后续工程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其次, 由于甲方工程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项目在资金控制方面的措施不够完善, 经常会由于一项小的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三, 建筑工程建设与工程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但是由于近几年我国建设工程对安全管理不够重视, 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甚至一些隐蔽性的安全隐患对工程的后期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实施阶段的甲方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一) 项目施工阶段甲方对项目质量控制细则

工程质量对建设工程项目经济社会效益的顺利实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而质量控制则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根本方式, 能够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所以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甲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入手对项目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

1全面预测对工程建造时期和使用时期可能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提升项目规划质量。

2在建设工程总体施工设计的选择上, 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经验丰富、资质等级较高的设计单位和方案, 并在所签订的合同中对相关质量条款加以明确。

3严格审定建设项目中的重大设计方案和施工设计计划。

4高度重视对具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如严把工程建设的材料关、设备关以及技术关等。

5在对质量问题进行严格审查后做好审查信息的及时反馈, 通过对反馈信息的协调实行工程质量全面管理。

(二) 项目施工阶段甲方对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在建设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虽然也有监理方在现场对施工质量加以控制,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均无法解决的施工质量问题, 需要甲方在现场加强项目工程的质量控制。其具体控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甲方应该在工程建设前期向施工方和监理方指明可能会对工程质量问题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 并对监理方和施工方的质量控制行为进行联合监督,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其次, 选用科学合理、符合施工实际情况的质量控制方式, 如施工方自检、分承包单位互检、巡检人员定期抽检等方式, 保证施工质量。第三, 对相对隐蔽的工程进行重点验收。不同类型的隐蔽工程一般也存在质量评定上的差异, 所以甲方应该及时按照国家制定的施工和质量标准对工程进行验收;第四, 及时整理质量审查报告, 真正的参与到质量监理会议中去。当建设工程在施工阶段出现质量问题时, 甲方应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防止继发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 解决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甲方质量控制问题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资金的控制和管理

资金投入是工程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的经济支柱, 甲方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资金的控制和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已经投入的资金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相对系统的监督控制和核算分析等方面的科学管理, 提升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 逐步达到以最小的的投资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应该加强对资金投入的前期预测, 从建设项目的初始阶段对各项专项资金进行严格控制, 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是在工程施工阶段组织施工单位实施低价包干中标法以及固定价格合同中标法, 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承包资金, 并且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同时, 合理安排各项资金, 推动施工进程, 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2加强对施工外部环境的管理和控制

甲方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外部环境的控制和管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 甲方在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问题上应该积极寻求施工方基层领导的支持, 通过基层领导对施工人员的细化管理维护施工现场的秩序, 从秩序建设层面提升项目施工的质量;其次, 完善各项施工制度, 提升现场质量管理的执行力度, 严格控制施工人员按照技术规范施工, 保证建设工程的实际质量;第三, 通过阶段性培训和宣传, 端正现场各项人员的工作态度,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加以控制, 排除安全隐患。

结语

施工阶段是建设项目的核心环节, 甲方在这一阶段推行项目质量控制和管理, 推进工程施工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互动, 进一步激发各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以诚信和公正建设的思想维护施工现场的秩序, 最终必能促使建设工程得以圆满完工。

摘要:本文说明了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甲方项目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实施阶段的甲方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甲方,项目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篇4:加强甲方工程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甲方;工程管理;协调;控制

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派出的人员,称为甲方。建设方的项目管理服务于建设单位的综合利益,而甲方就代表建设单位全面管理和负责施工现场,发挥协同作用,从而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达到利益最大化。甲方的行为职责有时还影响着整个工程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甲方的工程管理,对提高整体工程质量起着促进作用。

1.甲方在工程管理中的主要内容

1.1甲方合同管理

工程合同是为了实现工程建设任务而签订的合同,内容包括勘察,设计,施工,材料供应单位等。合同履行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最终问题,因此,施工管理合同的加强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事情就是合同变更。甲方应该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如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和监理机构。这些都可以为甲方加强合同的动态管理。有效保护甲方在合同旅行中的利益。合同的组成是由工程协商、变更等协议或文件共同组成的。因此,甲方必须对合同给予足够的认识,对合同顺利履行的保证也是有效的证据收集,加强合同管理,切好维护自身利益。

1.2质量管理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控制好各个阶段的质量和坚持按照工程建设程序来施工,都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可以从以下两点来分析质量管理:首先,要树立优质工程建设为目标,强化质量意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应该让工程建设各参与方都意识到,可通过教育,培训来强化,将质量责任感给激发出来。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措施都是甲方从统筹协调到具体过程中采取的,并将工程监理机构的质量管理职能给积极有效的发挥出来,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其次,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施工人员在建设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甲方人员和监理机构要规范建设行为,加强科学管理来监督施工企业,可要求施工人员用专业的施工技术态度来面对整个建设工程,这些工程建设优质工程起着促进作用。

2.加强甲方在工程管理中的措施

2.1在设计阶段做好成本控制

工程建设项目中,成本控制的重点在于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是工程建设的起步环节,成本计算过后才可动工进行建设。虽然说设计的费用在全程的建设过程中只占总共的1.5%~2.05之间,但是这么小的比率在工程造价的影响力中却占到了75%,还要往上。由此可见,成本控制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本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建设费用的支出比率,决定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量和建设工期的长短。

因为在工程设计实例中我们发现,很多设计人员轻经济、重技术,随意的提高安全系数,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这个时候,甲方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的认真的审核和计算,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免初步设计审批之后,造成的经济问题无法解决。而且针对现在的设计不精的、深度不够造成的高造价问题。可以推行适当的限额设计,从制度上有效控制设计造价。甲方这个时候,积极配合设计单位,利用同类工程建设的指标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比较,使工程造价降到最低。

2.2加强专业的协调能力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为了很好的满足项目的需要,对于项目特定的目标,我们要求对其进行有效的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活动。“协调”,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它所协调的群体包括:组织关系、人际关系、资源供求等方面。从甲方的角度出发,技术信息的协调是技术协调的重点。这个环节,相对来说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很薄弱的一个环节。对于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性质而言,必须要有严格的好、规范和保护体系,各个环节必须紧密衔接。对于信息技术的协调,是各个工程部门,各个阶段和各个单位之间信息的传递,这些信息有时会成为工作的依据和标准,出错的可能性必须降到零。甲方的技术协调,应该从项目管理的制约机制、组织结构和协调程序等方面进行。

2.2.1法律和经济的制约

这个制约机制是协调管理的一部分,管理肯定是需要成本的。从侧面讲,如果协调失败,必将造成各个方面的损失。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必须重视法律和经济的制约手段。

2.2.2优化组织结构

建立科学的管理结构,可分为内、外两部分。这样的划分,在结构上决定技术协调的工作质量和性质。一方面。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结构是否合理,具体体现在甲方自身存在的协调能力。另一方面,甲方在分包项目的时候量力而行,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肢解工程,造成工程建设期间出现设计问题。比如从工程的材料和设备上来说,这两项是由施工单位全包,还是自行购买。这个时候,甲方应该考虑工程的自身管理能力和经济情况,虽然说有时候从单独的价格上来说是省了很多,如果考虑到整个工程建设,却大大增加了技术协调的工作量。客观来讲,已经违背了集约化的原则。

2.2.3严谨的协调程序

建立一套严谨的管理程序,是做好技术协调的有利条件。但是真正成熟的信息技术协调,更多的依靠严密、科学、规范的协调程序进行。对工程建设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全方位的、全参数的、客观分析进行控制,强调程序与组织的存在,对个人能力的依赖性进行弱化。因此来说,为了适应现代的工程建设模式,甲方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高效的信息中转站,使信息准确无误的、迅速的传达中得以落实和流动。

2.3创造和谐环境,强化“以人为本”理念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它不是独立存在于某个城区,其他建筑物可能会建设在城市周边,这时就会引发一些利益纠纷。而甲方做为经常出现在施工现场的一方,做好与外界良好的协调那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甲方还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审批手续,负起自身的责任,文明施工,外界对施工的不合理干扰要有效避免,这样对本工程建设的干扰就会少很多。和相邻的建筑工地双方要和谐相处,如遇到什么问题,再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为他人提供方便和帮助,这对创建和谐的施工环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整体的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有着绝大的优势。其次,甲方在工程管理中,还要不断的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我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项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这其中脱离不开施工作业的管理人员在中间的积极协商和配合。在施工建设中,民工是实际建设者和主力军,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甲方应该善于关心民工的生活情况,将自身与民工的距离拉近,还要督促承包单位及时将民工的工资发放给他们,不得作出拖欠民工工资的行为,这种种举措有利于将民工的积极性给充分的调动起来。在工作中,良好的人际关系都会对整体建设起着促进作用,最重要的就是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2.4加强工程建设进度控制,保证安全文明施工

加强工程建设进度控制一般有以下几个措施:使用行政方法进行进度控制,直接、迅速、有效,但要提倡科学性,防止主观、武断、片面的瞎指挥。进度控制的经济方法,是指有关部门和单位用经济类的手段对进度进行制度和影响。进度控制的管理技术方法,通过规划、协调和控制,来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其次,在安全施工方面,按照《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①审查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可行;②甲方应先审查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和人员资格是否符合规定,有没有超资质施工的现象;③对容易发生问题的工序重点监管,如施工临时用电、起重作业、拆除作业、高处作业等;④根据工程进度进行风险识别,编制施工安全检查表,对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并做好隐患整改工作。⑤检查场地情况、营地情况、员工饮食卫生、给排水临时设施等;⑥安全防护措施如消防器材、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警示牌等必须到位。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基本设施建设方面,并逐渐试着与国际相接轨。实现的前提都会工程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这时建设单位的甲方就应充分的将自身的作用发挥出来,有效协调和控制各方面,做好积极有效的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提高质量和工程建设水平,合理缩短工期,充分发挥在社会和经济中的各层面实际效益,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科]

【参考文献】

[1]文伟屏.甲方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的创新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

[2]詹继超,刘俊颖,王铮等.无效沟通引发的风险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7,(11):53-56.

[3]安建军.浅谈建设工程中甲方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2):74.

[4]刘保胜,祝小青.甲方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分析[J].中国房地产,2012,(12):289.

篇5:甲方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预防安全事故,保障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工程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国家、建设部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安全生产管理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

第二章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

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总经理、各业务科室负责人及安全主管组成,由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任副组长,科室负责人和安全主管任成员。负责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

第四条 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一)建立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考核公司内各科室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二)审定公司有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三)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组织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协调布置安全生产工作。

(四)组织编报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五)依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上报安全生产事故情况,积极配合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第五条 工程技术部是安全生产的主管部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负有监督、检查及管理责任。

第六条 工程技术部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办理安全生产监督手续,组织审核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确定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和目标,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第七条 其他各业务科室及各岗位人员,按安全生产责任制,承担相应安全生产职责。

第三章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八条 安全生产监督制度

开工前施工单位负责办理安全生产监督手续,依法接受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

第九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是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具备安全生产保证能力的企业。

第十条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措施,明确各级负责人和部门的安全职责。

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

第十二条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施工前,工程技术部要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查,要求施工单位建立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并检查各级交底记录,确保施工安全。

第十三条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从事地下作业、高空作业、铺架作业、爆破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四条 起重机械、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由有资质单位装拆及检测、验收登记制度。

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第十五条 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领导小组根据工程建设情况,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季节性、专项性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检查应当目的明确、内容具体,记录完整,确保起到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促进作用。

第十六条 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

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第十七条 办理工伤保险制度

工程技术部监督施工单位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工伤保险。

第十八条 从业人员伤亡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发生伤亡事故后,安全领导小组和责任单位立即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上报。

第十九条 “三同时”制度

本项目安全设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四章 各参建单位的安全责任

第二十条 工程科安全责任

(一)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制定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措施,督促并检查各参建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建设项目安全生产。

(二)在发包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建设业务时,应考察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选择综合素质好、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承担本项目建设业务。

(三)在工程招标资格审查时,检查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原件,审查拟任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记录和安全培训合格证。不得接受没有合格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原件、拟任项目负责人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不合格或被限制进入建设市场的施工企业的投标文件。

(四)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信号、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拟建工程可能影响的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有关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施工中发现文物、古迹、爆炸物、电缆以及放射性污染源等,应当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并按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五)按规定将批准概算中所确定的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费用,通过工程承包合同拨付施工企业,不得挪作他用。

(六)在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包含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其他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要求,包括安全生产制度要求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要求,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等。

(七)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出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要求,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在不具备安全保证的条件下施工,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建筑材料、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

(八)围绕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工程建设安全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检查督促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有效运转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全面落实。及时调查核实施工、监理等单位反馈的设计未考虑或考虑不周而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防范措施。

(九)组织各参建单位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物资准备、应急程序、人员财产救援措施、事故分析与报告以及事故处理后的恢复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应急救援预案需报所在地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核备。

(十)建设项目发生安全事故后,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营救,根据国家、建设部和水利部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参加或组织事故调查处理。

第二十一条 勘察设计单位安全责任

(一)勘察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

(二)勘察设计工作应达到规定深度,符合国家和建设部规定的质量标准,提供能够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要求的设计文件,防止因勘察工作错误或设计不合理发生安全事故。

(三)勘察设计单位应系统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以及项目周边环境对施工安全的影响,提出保证施工和安全生产的具体技术措施,并纳入设计文件;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应详实完善,准确无误,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提出防范安全事故的指导意见。

(四)勘察设计单位应依据勘察成果向局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信号、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拟建工程可能影响的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

(五)勘察设计单位应按规定在设计文件中提出改善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的措施。

(六)勘察设计单位应根据营业线施工情况,提出营业线施工过渡方案,提出营业线在施工期间保证安全运营的措施和施工注意事项。

(七)建设项目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特殊结构的,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及相关要求。

(八)勘察设计单位应参加安全事故分析,对因勘察设计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承担相应责任,并对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内因勘察设计原因发生的安全事故承担责任。

第二十二条 监理单位安全责任

(一)监理单位应按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安全生产监理,安全生产监理应与工程质量、工期和投资控制同步实施,监理单位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二)监理单位应协助工程技术部制定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编制建设项目安全监理细则,制定针对施工单位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方案,按照安全生产监理细则实施安全监理。

(三)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对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安全生产标准的,责成施工单位修改完善。

(四)监理单位在安全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要求施工单位限时整改;情况严重的,应立即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向局报告;施工单位对重大事故隐患不及时整改的,应立即向局报告。

第二十三条 施工单位安全责任

(一)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依法取得并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单位负责人、拟任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合格且无重大安全事故记录。

(二)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依法对所承担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三)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项目负责人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组织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安全事故等。

(四)对纳入合同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费用,应当用于安全生产,不得挪作他用。

(五)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配备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具有工程系列技术职称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六)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督促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及时制止并纠正违反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规程的行为,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

(七)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应严格执行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建立完善的安全施工责任制,落实施工安全措施和责任。

(八)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由施工单位负责。建设工程实行施工(工程)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九)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十)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人员应接受建设部组织的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任职。

(十一)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电气焊(割)作业人员、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及水上(下)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在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十二)施工单位应将安全生产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安全检算,经技术负责人签字,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实施,并由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1.基坑支护与降水、基桩开挖、围堰、沉井工程; 2.高坡、陡坡土石方开挖工程; 3.模板工程;

4.起重吊装工程和钢结构安装工程; 5.脚手架工程; 6.拆除、爆破工程.(十三)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入口处和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桥梁口、基坑边沿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十四)施工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就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十五)施工作业人员有权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作业方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

(十六)施工单位应向施工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十七)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搭建临时建筑物的选址和结构等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具有产品合格证。

(十八)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十九)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用具还应具有安全鉴定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

(二十)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

(二十一)施工单位应合理选择施工机械,保证施工需要和安全生产。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

(二十二)施工中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的,必须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提供爆破器材的品名、数量、用途、爆破地点、四邻距离等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向所在地公安局申领《爆破物品使用许可证》,由具备爆破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

(二十三)施工单位在使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出租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二十四)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进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后上岗,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二十五)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二十六)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如涉及到爆破、特种设备使用、危险化学品使用等特殊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建设颁布的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第五章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二十四条 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实行施工(工程)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应急救援预案报局备案。

第六章 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

第二十五条 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进行调查处理。施工单位应立即停工并如实向工程科和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书面报告。第二十六条 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施工内容、涉及人员、简单概况、有无人员伤亡、现场负责人及通讯号码、当前处理情况等。

第二十七条 建设项目发生安全事故后,施工单位应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出标志并做好书面记录,现场重要痕迹应当拍照或录像,妥善保管好有关物证。

第二十八条 事故调查应按“四不放过”要求组织进行(即“找不出原因、查不出教训、落实不了责任、提不出处理意见”不放过),并认真、严肃做好记录。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九条 凡违反以下有关规定者,将根据有关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若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徇私舞弊,造成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工程技术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1、工程技术部安全生产责任人未按标准和程序落实公司所管理工程的安全生产责任;

2、工程技术部安全生产责任人对工程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工程安全生产隐患不及时纠正、督促整改;

3、未按规定建立和管理工程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工程安全生产隐患台帐;

4、工程技术部安全生产责任人未直接下现场监督检查施工安全生产的巡查,或准许他人以本人名义、弄虚作假签署安全生产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表格;

5、所负责的项目在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工程安全生产检查活动中受到严厉通报批评的;

6、其他失职渎职或违法行为的;

7、相关科室对本科室安全责任负责。

第三十条 若违反用工程序或工作程序,忽视安全,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除依据所承担责任大小分别进行经济赔偿外,还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直接责任,追究工程技术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第三十一条 对本规定中没提及的工程安全方面按其它相关规定执行,如有违反,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参建各方质量管理行为,规范工程管理人员管理行为及职责,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实现工程质量目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工务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参建各方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或自控体系),按照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配备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设置现场质量管理机构,落实质量管理人员,明确质量责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岗位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第三条建设项目质量目标:

(一)勘测、设计质量优良,监理程序符合规定,质量管理达标、内业资料规范。

(二)工程实体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建设部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其施工过程或实体工程质量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按照验收标准要求,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2.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3.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路基、桥梁、房建等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应满足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运营要求。

(三)杜绝工程质量等级事故。

第四条 参建各方应主动接受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质量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 工程科负责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督促和检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等单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或自控体系),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第六条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局长、各业务科室负责人及现场主管组成,由主管副局长任组长,科室负责人和现场主管任成员。负责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

(一)审定有关的质量管理方案;

(二)组织制定工程建设质量方针、目标,督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三)组织审核项目质量管理计划(或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

(四)组织审查参建各方的质量管理文件;

(五)组织对参建各方的质量信誉评价;

(六)组织调查处理质量事故;

(七)听取参建各方的质量管理汇报,定期组织质量管理专题会议,协调布置质量工作。

第七条 工程科和前期科依据职责为局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有:

(一)负责编写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

(二)负责施工监理的管理工作,审核施工监理规划;

(三)参加审批勘察报告、设计图纸及咨询报告;

(四)参加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的审核,重点审核安全质量措施;

(五)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检查咨询、监理、监测机构的资质;

(六)督促参建各方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或自控体系),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监督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

(七)负责按规定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八)负责组织单位工程验收。组织抽查施工单位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情况)资料;

(九)组织或参与质量事故调查分析,研究审查有关方案措施等具体工作;

(十)负责组织参建单位质量信誉评价的具体工作;

(十一)定期组织施工质量大检查。抽查原材料、构配件、设备的现场验收;

(十二)制定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并按考核标准严格组织考核,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十三)建立项目质量信息平台,信息档案;负责工程质量档案管理;

(十四)协助投资管理科做好验工计价审核工作,质量不合格项目不能进行验工计价。

第八条 局内设科室根据工作分工,明确各自的质量管理职责,落实质量管理责任。

第九条 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责任

(一)勘察设计单位是勘察设计质量的直接责任者,依法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咨询、监理单位的审查并不免除设计单位应承担的责任。

(二)勘察设计单位应贯彻执行国家和建设部颁布的技术政策、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审查批复意见。

(三)勘察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成果必须真实、准确、可靠。设计文件必须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勘察设计单位应加强总体工作,认真搞好各专业的协调和配合。

(四)勘察设计单位应按规定对审核合格的施工图进行技术交底,对特殊工程、关键工程、新技术、新工艺设计要作出详细说明。

(五)勘察设计单位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应设置强有力的现场设计代表机构,及时解决有关勘察、设计技术问题。积极配合咨询、监理、施工、单位工作,及时处理现场问题,并做到原因分析准确,处理方案经济合理。

(六)勘察设计单位应按规定参加工程检查和检验批以及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验收。发现违反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的,应及时通知建设、施工、监理单位。

(七)勘察设计单位应参加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对因勘察设计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承担相应责任。

(八)勘察设计单位应按规定做好质量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

第十条 施工单位质量责任

(一)施工单位是质量责任主体,对施工质量负直接责任。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接受相关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

(二)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设置现场施工管理机构,配备合格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并明确其质量责任。上述人员未经工程科审查同意不得随意更换。施工单位不得转包或违法分包工程。

(三)施工单位必须设置项目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分管领导,配足配强专职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建立质量责任制,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制度,落实质量责任。

(四)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设置符合规定和满足施工需要的工地试验室,并配备一定数量有相应资格的试验人员和相应的试验、检验和检测仪器设备等。

(五)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审核后的施工图和建设工程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施工单位有责任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发现勘察设计与现场情况不符时,必须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设计、监理和工务局。

(六)施工单位必须按照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对用于本工程的原材料、构配件、设备等进行试验检验。未经试验检验或试验检验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七)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后,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报告,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协助事故调查。对因施工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承担相应责任。

(八)施工单位必须对工程的关键岗位、关键工种执行严格的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九)施工单位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强化质量自控,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按规定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记录和签认,做到工程质量全过程控制。

(十)施工单位在竣工验收时应落实工程保修责任,并对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内的施工质量负责。

(十一)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做好质量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保证竣工文件真实、完整。

第十一条 监理单位质量责任

(一)监理单位应根据监理委托合同,依照《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规定》、《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及有关技术标准、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承包合同,对工程实施监理,对工程质量承担监理责任,不得转让所承担的工程监理业务。

(二)监理单位必须按照投标承诺和监理合同约定,设置项目监理机构。项目监理机构应建立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各负其责的工程监理体系,监理人员的配置必须满足监理工作需要,并配备与工程质量要求相匹配的试验室、检验(测)、办公设备及交通、通讯工具。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及监理工程师变动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

(三)监理单位应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严格按照《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规定》、《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要求开展工作。

(四)监理单位对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必须实行旁站监理。

(五)监理单位要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创优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加大监理力度,强化质量的事前预控,严格事中控制,做好事后检查。

(六)监理单位必须加强现场监理管理,制定监理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和落实质量责任,并分阶段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监理工作质量。

(七)监理单位在开工前和施工中应核对施工图,依据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监理,发现差错或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必须及时书面通知建设、设计、施工单位。

(八)监理单位在开工前和施工中,必须按规定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开工报告、分包单位资质、进场机械数量及性能、投标承诺的主要管理人员及资质、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技术措施等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和要求,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九)监理单位应按规定组织或参加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

(十)按有关规定参与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对因监理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承担相应责任。

(十一)监理单位应按规定做好监理资料的整理、归档。

第三章 质量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工程质量监督制度

开工前,前期科负责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申请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接受质量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

第十三条 初步设计咨询、初审制度

前期科组织咨询、勘察设计单位对初步设计进行咨询、初审及优化,消除设计缺陷,提高设计质量。

第十四条 施工图审核制度。开工前,前期科负责组织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核。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施工图,不得交付施工。

第十五条 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工程科组织设计、施工、咨询和监理各方召开技术(设计)交底会议,以明确工程的设计目的,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

第十六条 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接到施工图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图现场核对,按合同约定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七条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审核制度

局组织对施工单位编制上报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批。

第十八条 工程地质核实制度

施工、监理、勘察设计单位对已揭示的工程地质情况,与原设计文件进行核实,不符时,由勘察设计单位负责处理。

第十九条 工程质量试验检测制度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合同约定设立现场试验室,并经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按有关规定开展试验检测工作。

第二十条 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工程科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第二十一条 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工程科明确需培训上岗的专业、岗位、培训内容、考核标准及相关职责等,并按有关规定及合同约定对参建单位上岗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变更设计审批制度 工程科严格执行变更设计报批程序,做好变更设计的审批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十三条 施工质量验收制度

各参建单位按照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签认制度,检验批、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制度,竣工验收制度。

第二十四条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参建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建设部有关工程质量事故的报告制度,工程科组织或参加质量事故调查、分析、处理,督促、检查施工单位按批准的事故处理方案进行整改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十五条 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建设项目参建各方应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第二十六条 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工程科及各参建单位建立基础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的管理制度。

第四章 质量管理过程控制

第二十七条 建设项目严格实施质量过程控制。设计、施工单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自控;监理单位按照监理规范,严格过程监控;局组织检查,实施重点控制;依法接受政府监督。

第二十八条 勘察设计单位编制系统完整的《项目质量管理计划》,制订项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质量管理职责、管理程序和设计程序,强化外业勘察资料验收制度、设计文件复核、逐级审查制度、设计交底制度、现场配合制度、变更设计制度、设计回访等制度。对设计工作各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勘察设计质量。

第二十九条 施工单位编制系统完整的《项目质量管理计划》,制订项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质量职责、管理程序和作业程序,强化图纸审查制度、地质核实制度、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测量复核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制度、试验检验制度、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签认制度、成品保护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追究制度、技术资料收集保管归档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检制、把好工序质量关。对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第三十条 监理单位根据审批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落实质量责任制,严格旁站、巡检,见证、平行检验,按照质量验收标准及时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并参与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第五章 质量缺陷与事故处理

第三十一条 施工质量缺陷处理

在施工过程或竣工后,如发现工程存在着质量缺陷,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按如下方式处理:

(一)当因施工引起的质量缺陷处在萌芽状态时,及时制止,并根据质量缺陷产生原因采取根除措施。

(二)当因施工引起的质量缺陷已出现时,立即停工,施工单位立即采取足以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并对质量缺陷进行处理,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复工。

(三)当质量缺陷发生在某道工序或单项工程完工后,而且质量缺陷的存在将对下道工序或分项工程产生严重影响时,对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责任做出了判定并确定了补救方案后,再进行质量缺陷的处理和下道工序或分项工程的施工。

第三十二条 竣工验收后质量缺陷处理

在质量保修期内发现质量缺陷时,应按质量保修书规定,局及时发出保修通知,由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第三十三条 质量缺陷责任的判定

对质量缺陷责任予以判定。判定时全面审查有关的施工资料、设计资料及水文地质资料,必要时还应进行现场检测、钻孔等。在分清责任的同时,按规定明确质量缺陷处理的费用。

有争议的质量缺陷责任,按照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处理。第三十四条 质量缺陷的修补及加固

质量缺陷的修补和加固不降低质量验收标准,并在技术规范所允许的范围内。

第三十五条 质量事故的处理

(一)发生质量事故,施工单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二)局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在进行调查分析、诊断、测试或验算的基础上,对处理方案予以审查、修正,按规定报批同意后,方可下达指令恢复该项工程施工。

(三)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任划分和处理,按建设部现行规定办理。

(四)凡对质量事故隐瞒不报,拖延处理或处理不当及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擅自处理的,对事故部分及受影响部分视为不合格,不予验工计价。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六条 凡违反上述有关规定者,将根据有关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到三十七条 工程科质量管理责任人要按法律法规标准和程序严格遵循管理程序,落实质量责任,否则将根据单位有关绩效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八条 工程科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人因未直接下现场监督检查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尤其是未落实地基基础、主体结构、专业设备安装等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质量的巡查;对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和工程质量隐患不及时纠正、督促整改;或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徇私舞弊,准许他人以本人名义、弄虚作假签署质量的文件和资料;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工程科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篇6:甲方对工程的质量评估

建 设 单 位 质 量 评 估 报 告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设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昌吉华东五星级酒店综合体(地下车库)工地,框剪结构,建筑工地10561.54㎡,本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委托新疆土木建材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该工程负责人员能依据合同及有关法规、规范、详细提出地质勘察报告.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基槽开挖、现场认真勘察,详细分析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很好配合了施工单位的工作.本工程图纸我们委托新疆凯盛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该工程负责人能根据我方的设计意图,依据国家有关规范及各项强制性标准,提出我方满意的设计方案,并及时交付施工图.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主动配合我方组织施工图纸绘审,解决图纸中疑难问题,积极参加施工工程和地基验槽、主体工程验收工作,提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使工程能顺利进行,对他们的工作我们比较满意.监理单位由新疆建筑科研院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监理公司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施工图及会审变更,对工程进行严格认真检查.及时准确的填写隐蔽资料,使工程资料能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工程状况.在验槽、主体验收工作中,能全面认真的检查并做出决定,使验证结果能反映出工程的真实情况,对他们的工作我们表示满意.施工单位是昌吉州华东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能依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制性标准,认真组织施工,对工程认真、真实的进行.并能按照监理与有关质量管理人员的指正,及时纠正质量问题.认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场合格产品,并抽样验定,使工程按质量如期

达到交工状态.我们对施工单位的工作基本满意.经工程初验,我们同意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认定结果,初步达到验收标准.新疆锦绣华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上一篇:密闭式静脉输液的流程下一篇:看听学第二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