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马镇班子述职报告

2024-04-30

止马镇班子述职报告(精选3篇)

篇1:止马镇班子述职报告

止马镇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 “突出特色种养,打造商贸旺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挥优势,务实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现将领导班子工作述职如下:

一、坚持学习教育,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坚持每周一次机关例会学习,每季一至两次党委中心组学习,在领会和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研,结合实际贯彻,做到学好、用好,用活、用足上级有关政策,加快推进止马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党委中心组学习方面,我们结合止马实际制订了学习计划,去年以来,围绕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投身十大建设推进跃升发展等主题组织专题学习,采取了领导带头上党课、开展专题辅导、观看电教片、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努力增强学习效果。通过学习,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有很大改观,全局意识、大局意识、开拓意识、责任意识、团结意识等“五个意识”不断强化。

二、加强党风建设,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提升领导干部形象。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落实。每年都召开全镇党风建设工作大会和党风建设形势分析会,同下属党支部签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狠抓党员领导干部 廉洁自律教育,通过订阅廉洁文化报刊、廉洁文化墙廊宣传教育、主要领导上廉政党课、播放廉政电教片、节假日发廉政短信等形式,做到常扯袖子、常敲警钟、造浓氛围,不断加强对镇村领导干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筑牢领导干部思想道德防线。几年来,镇班子成员都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七不准”的规定,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电话、公务用车等方面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搞特殊化。在工程招标上,严格按招标规定办事没有发现有插手和干涉各种工程招标、公款吃请,超标准公务接待,公款娱乐消费等现象,班子成员没有因违法乱纪受到党纪处分,树立了勤政廉洁的班子形象。努力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着眼建立长效机制,创新建立了干部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五事制”,经过一年多的试行,取得了转变干部作风、提升行政效能的明显成效,得到了上级的重视和肯定,在《闽北日报》、《闽北党校》、县委《情况反映》等刊物都作了报道,受到了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创新建立的“廉政盘点”工作制度,不断总结经验,得到巩固提高,典型做法和经验获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的肯定,县纪委2008年将“廉政盘点”工作制度向全县推广。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保障班子决策科学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党政班子成员岗位责任制,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遇有重大事项,如政策措施出台、人事职务任免、工程项目建设、2000元以上资金等,都始终坚持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由分管领导提交班子会议 研究,采取主要领导末位发言制,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避免少数人说了算,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坚持按程序考察、研究、任免干部,把握好德才兼备、凭实绩用干部的选人用人原则。坚持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会前确定生活会主题,班子成员认真查摆问题,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方案,党委负责监督落实。通过民主生活会,增进了理解,加强了团结,提高了领导班子解决自身存在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班子的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坚持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制度,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事关政务、党务的,都及时在政务公开栏进行公开,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维护了群众的正当利益,避免了不少矛盾纠纷隐患。

四、严格按制度管人办事,确保各项工作公平公正运转有序。严格执行上级下发的规章制度。一是严格按照聘用临时人员、借用人员报批手续,临时人员的聘用都有向组织人事部门报批。二是外出学习考察严格相关报批手续。2008年10月,组织一批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都有向挂点领导、审批部门报批,并严格遵守费用报销规定。三是遵守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物品,属于报批范围的,都向按程序向有关部门报批,委托政府采购办办理采购业务,没有出现违规采购现象。四是班子带头遵守机关管理制度。按时上下班,准时签到,做好去向牌摆放和挂牌上岗,自觉遵守午餐禁酒令,杜绝了公车私用、公车私驾现象。严格遵守请销假和带薪休假制度,做好请假和休假,做好周末双休值班。四是注重干部队伍的培养。按照县委干部轮训的 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干部参加教育培训,输送一名中青年干部和一名科级干部参加县委党校培训。

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几年来,我镇围绕落实创业竞赛目标任务,将班子成员的本职工作、分管工作和挂村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建立客观公正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机制,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激发了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2008年,在镇党政班子的领导下,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9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农业总产值8494万元;地方级财政收入448万元,比上年增加151万元,比增50.8%,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5088元,比上年增加648元,比增14.6%。

特色种养稳步推进。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2.4万亩的基础上,稳步发展烟叶生产。全镇烟叶种植面积5951.9亩,比上年增加1217.9亩,产量达到2万担,总产值1358万元,实现烟叶特产税299万元。建立600亩无公害茶园示范基地,低改茶园1500亩,引进采茶机10台。中药材新植3756亩,目前全镇药材总面积已达1.5万亩,其中厚朴1万余亩。成立了 “光泽县止马镇双华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45万元发展鸡业,“双华虫子鸡”已产生品牌效应,有效带动了全镇畜牧业的发展,养羊、养鸡、养猪等养殖规模户达25户。积极做好圣农鸡场的选址协调工作,新开工建设养鸡场4座,占地400多亩。建立双坑村、严洋水库、岛石村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完成人工造林4842亩,新开竹山机耕路10.2公里,清理灾毁木4123亩、灾毁竹3900亩。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加大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中心村镇“福春小区”第二期工程项目经高标准规划设计,已全面开工建设,现有20户完成主体工程。积极实施“造福工程”48户223人,共发放补助资金57万元。2008年共投入200余万元实施烟建项目建设,为烟叶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大力推行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仁厚村的县乡光纤联网,现有8个村实现光纤联网,总户数达2206户。完成水口、岛石、杉关等3个村的村庄规划。新建22个垃圾池,2008年底全镇共有120个垃圾池。全镇10个行政村都聘请卫生保洁员负责保洁环境卫生,实现行政村垃圾日产日清,基本做到无成片暴露垃圾。投资10多万元在排下村境内建设的垃圾焚烧场运转正常,实现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完成农村水泥路面硬化15.8公里。双坑水坝、老林场人饮工程、横南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顺利完成。最后2个村的候车亭建设任务已完成。总投资近300万元,全长4.2公里的县道排下至李坊改扩建工程已开工,投资70余万元全长3.2公里的排下邹家至横南新村的自然村公路已完成设计,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就序,近期内可开工建设。岛石-白门楼-虎塘土地整理项目有效推进。

文教体卫蓬勃发展。基本完成镇文化中心站内部装修,设立图书室、棋牌室,新购一批图书、乒乓球桌和台球桌,装修完善了亲目村“农民文化俱乐部”,丰富了干部群众的文娱生活。积极发展农村体育,多形式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参加全县篮球比赛,获得乡镇组第 一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投资124万元的中学综合楼、投资98万的中小教学综合楼均已竣工投入使用,切实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镇中心小学08年被评为第10届市级文明学校。农村卫生初保工作通过市级评审,镇卫生院通过省级中医科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深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08年我镇新农合参合率93.02%,参合农民住院及门诊报销金额共81.9万元。开通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工程,定期开展各种教育培训。落实计生奖励扶助政策,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公开招聘1名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职称卫技人员充实到计生服务所。投资6万元对计生服务所的科室设置和业务用房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改造和装修,基本达到合格计生服务所的医疗器械配备标准。人口出生率12.1‰,政策符合率达91.62%,完成“四术”247例,发放独生子女光荣证96本。

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年初面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时组织力量投入抗冰救灾,确保了受灾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全年16.8万元的农村税改资金全部发放到位,粮食专项补助资金178.54万元及时兑现给农户,农民减负目标基本实现。殡葬改革顺利实施,完成尸体火化96具,火化率达100%,新建公益性公墓1处,已启动骨灰入园。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农村低保全部实现应保尽保,确定低保户340户,678人,五保户81户,86人。全面落实农村教育“两免一补”、优抚对象和五老补助等政策。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加大,累计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298人次,转移劳动力就业566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全面开展“五五”普法工作,积极推进依法治镇和依法行政,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政府部门述职述廉制度,政府绩效评估进一步强化。在镇村干部中试行干部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五事”工作制度,转变镇村干部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落实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提升完善“廉政盘点”、“户代表会议”等制度。扎实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并延伸拓展开展“平安边界、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成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6起,无一起民转刑案件。镇12315消费维权站共受理消费者各类投诉46起,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7万余元,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仁厚村成为继白门楼村后我镇又一个信用村。全面推行村级综治协管员规范管理做法,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逐年上升。严厉打击正三轮载客行为,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年没有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积极开展“大接访”活动,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力地维护了我镇的社会安定稳定。

在今后的工作中,镇党委、政府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抓实干,全力加快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篇2:止马镇班子述职报告

经费审查委员:麻大才

财务委员:车泽华

组织委员:尹仲彪

宣传委员:欧兴文

女职工委员:何赵芝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董家传

泸水县片马镇中心学校

篇3:止马镇班子述职报告

一、金陵村二组农地入市的现状

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马镇金陵村二组, 共有78户300多人, 占地总面积达282.4亩。当地老百姓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地, 没有工业或农业上的大型支柱产业。百姓的旧宅占地面积大, 但房屋大多破旧, 居住条件较差。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承包地大多闲置或赠予他人耕种。由此一来, 该村的经济发展落后, 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2008年汶川地震, 金陵村属重灾区之一, 房屋受损严重, 对重建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灾后重建过程中, 大多数村民缺少资金重建住房。金陵村二组组长积极争取到了整理土地出让指标的试点机会。本组村民和外组村民自愿整理出土地150多亩, 其中安置小区金陵花园仅占地40多亩, 节约出110亩集体建设用地。农民住进了漂亮牢固的新房, 并将原有的房屋拆掉复垦为耕地。为了金陵村二组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加收入来源, 组长决定仅卖掉节约出的110亩集体建设用地中的约76亩地, 以15万元/亩的价格卖给成都市温江区用于还债, 剩下的约34亩用地指标借成都市进行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拍卖的试验机会在成都市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出让。这块地以44.2万元/亩的价格成功出让, 土地使用权出让期限40年, 土地将用于发展农村养老。在金陵村实现农地入市的过程中, 合法拥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农户和村组集体联合, 与有意的社会投资方缔约, 在确保先为农户修建住房的前提下, 允许投资方在集体建设用地上, 从事符合规划的投资、建设和经营活动。这与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土地制度改革纲领相一致。

二、金陵村农地入市经验

(一) 合理分配入市收益, 全面保障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

灾后, 农民不仅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 土地流转收益中扣去各种税费的大部分款项都分配到农民手中, 小部分用于发展集体经济。金陵村二组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中的收益基本上都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回馈给了村民。一部分收益按照合理比例补贴给失地农民, 另一部分用于发展农村养老, 增加社会福利, 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整理复垦的耕地连同村民原有的承包地按人口进行了调节分配, 承包地又重新回到农民手中, 并且完成了承包地的确权颁证工作。相比于原有的征地制度, 农民的权益更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农民在农地入市过程中, 掌握了自主权, 自觉自愿参与了集体决议, 与政府公平“对话”, 两者之间的矛盾均在过程中内化。政府及社会企业均从此次农地入市中获益, 农民更是成为土地入市流转最大的受益者。

(二)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配置效率

金陵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使得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价值大大提高。一是整理节约出的宅基地使得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应。新增了较多可供进行大规模经营管理的土地, 有效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并逐步形成规模经济。二是土地和房屋的增值吸引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企业及社会资本的投资, 带动了当地的服务业、旅游业及农业的发展, 增加了就业机会, 吸引一部分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回流农村,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象。三是耕地并没有完全消失, 使得农民有地可种, 排除了长期依赖传统农业的农民的后顾之忧, 让他们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四是拍卖的集体建设用地发展起来也将给村民带来医疗、卫生和养老等方面的福利。同样面积的土地在整理入市之后比之前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三)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给农民以充分的自主权

金陵村二组之所以能顺利将集体建设用地成功入市拍卖,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农民的意志为转移,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建立合理可行的入市机制。同时, 政府部门注重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给予正确的宣传、引导和帮助。政府和村民建立起了信任, 两者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村民较高程度上实现了自治。这为农地入市的顺利进行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四) 明确土地产权, 完善登记制度

农地入市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重新整理分配土地的过程中, 确定土地产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 需要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包括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其次, 登记和整理集体土地所有权, 登记各个地块使用权相应的范围、面积和用途等具体情况, 只有完善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为土地交易入市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 规范农地入市的形式和程序

参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转让的法定形式,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基本形式包括出让、出租、转让、抵押和转租, 对于涉及商业、旅游、娱乐等经营性项目的用地要求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开交易方式取得使用权。为了减少村干部和有关政府滥用职权谋取私利, 强拆强流转等侵犯农民权益的想象发生, 规范农地入市程序, 所有流程按照规定签订相关合同并办理登记确认手续。这个过程强调公开、民主。

三、存在问题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是解决当前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势所趋。但是, 目前我国发展农地入市仅仅停留在摸索阶段,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笔者通过对金陵村的调查, 并结合我国农地入市的发展现状, 提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失地农民的长期生存问题有待解决

农地入市必然会减少耕地面积, 使农民完全或部分地离开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 要解决农地入市之后遗留下来的农民长期生存问题, 这就要求有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的大前提下, 金陵村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虽然, 金陵村二组将整理出来的约34亩的土地拍卖出让, 吸引社会资本发展农村养老事业, 但是, 社会资本投资必定要求一定的利润回报, 这可能会增加农民负担, 阻碍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 不能从真正意义上给农民提供合理有效的生活和养老保障。

(二) 农地入市事后监督体系不健全

农地入市处在初期阶段, 土地管理方面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并不完善, 而且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的监督管理大多在土地开发利用之前, 对土地开发利用之后的监督管理则缺失。就金陵村二组而言,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之后, 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创造更大经济效应和增加农民劳动力价值的产业?农地入市后, 农村的土地被大量的开发利用, 土地价值实现较大程度的增长, 土地增值在给农村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 也将伴随城乡土地价格新的不均衡现象的发生。如何减小土地交易的风险, 稳定土地交易价格?如何避免农地入市事前、事中及事后信息不对称和新一轮“寻租”现象的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将成为阻碍农地入市可持续发展的隐患。解决农地入市事后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健全的土地监督管理措施, 显然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金陵村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马镇金陵村二组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 总结了经验, 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 相对于土地征用而言, 农地入市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是, 如果没有严格规范的制度保驾护航, 农地入市发挥的作用将十分有限。为了充分发挥农地入市流转的积极效应, 在考虑农地入市内部结构及外部因素的基础上, 应当从以下几点完善农地入市的调控制度:一是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二是降低土地供需双方的交易摩擦成本, 形成竞争机制, 稳定农村土地价格, 发展涉农保险行业, 分散农民在农地入市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风险;三是修改《土地管理法》, 完善农地入市的配套立法, 进一步明确土地产权, 完善登记制度, 形成规范的农地入市的程序。

总而言之,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 土地管理制度的不断改善, 农地入市一定会为农村土地问题和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局面, 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动力。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逐步缩减征地范围, 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 并且要求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马镇金陵村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 进行了以农民为主体自主整理集体用地, 跨县出让用地指标, 直接拍卖集体建设用地的改革措施。文章选取金陵村二组为样本, 结合实地调查, 了解了该村农地入市的发展历程, 总结了相关经验, 剖析了农地入市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金陵村,集体建设用地,农地入市,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1]李中.农地入市流转对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 2012 (12) .

[2]张志强, 高丹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相关研究和观点综述[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5) .

[3]黄楠楠.“农地入市”问题之我见[J].南方论坛, 2014 (06) .

上一篇:绿皮书影评下一篇:少先队队干部培训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