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尽探索中感知科学的力量演讲稿

2024-05-02

在无尽探索中感知科学的力量演讲稿(通用6篇)

篇1:在无尽探索中感知科学的力量演讲稿

我是一名艺术教师,艺术教育就是要唤起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是要守护学生的童心、童趣;艺术教育要体现乐观、坚强、自信与勇敢,通过纯真质朴、丰富有趣、充满想象力的特质,让学生能保持一份自然的纯真。面对这样的教育要求,我必须通过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更好地履行身为教师的职责,其中善于提问、乐于反思、精于研究、敢于质疑是身为一名教师最需要的素养。

一、学做一名善于提问的教师

我在上初二年级艺术教材《大海》这一课中,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手段的丰富多彩,以及音乐对视觉美感产生的相关影响。

上课一开始,我先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询问学生:“你们听过这首歌曲吗?能跟着音乐一起唱唱吗?”优美的音乐、抒情的旋律马上拉近了学生与本节课主题的距离。“有多少学生看见过真正的大海?”“你们能说出大海的颜色吗?”“蓝的。”“绿的。”“红的。”“黄的。”“灰的。”“无色的。”各种不同的答案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接着问学生:“你们能听出不同的颜色吗?”“让我们通过音乐学会听颜色好吗?”这些问题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出示几幅不同色彩的关于大海的图片,在钢琴上用不同的音域、力度、情感弹奏《大海啊!故乡》旋律。“你们能听出这些旋律的不同吗?”“你们能为这些旋律配上相应的图片,并说出道理吗?”一个个追问由浅入深、步步为营,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到视听艺术的联想空间。

教师课堂教学要研究问题的设置,要学会“善问”,善于设问,善于追问。以前,我在问题设计这一环节总希望在课堂上有众多学生能呼应我的问题,但往往没有去思考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哪些问题是可有可无的,哪些问题是毫无价值的,更重要的是哪些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哪些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

在课上,精彩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在教师解决学生学习中所遇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在提问学生这一环节中首先应该先问问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知道到怎样的程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所学音乐技能、知识的掌握。其次是结合本节课内容了解学生对与艺术课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通过提问为教学的下一个环节作导向性的铺垫。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其实很正常。教师在提问中应该让学生暴露问题,而不是担心学生暴露问题。同时,作为艺术教师,我们应该多提一些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问题,少提一些填空式的“请君入瓮”式的问题。

二、学做一名乐于反思的教师

我在开设以《牧童的短笛》为主题的教学展示课前,自信满满。在教学设计时,我以问答的形式由易到难地把相关的表现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是想得很周全了,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相关的生成性问题。如在学生学习歌曲《清流》时,我询问学生歌曲的表现要素,在提问学生有几个乐句并以此介绍乐段这一音乐结构时,学生对乐句的理解产生了质疑。在介绍贺绿汀的音乐作品《森吉德玛》,让学生判断乐器演奏形式时,由于合奏中出现单个乐器独立演奏的音色,使得学生一时难以判断是合奏还是重奏等。这些生成性的问题使我意识到不能光靠经验教学。教学的对象是不断变化的,生成性的问题会不断出现,我们必须学会不断反思和总结归纳。同时,在一节课中相关知识点增加了,但要使得学生更好地消化,切实有效地产生增值效应,我们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把相关知识点反复温故,帮助学生积累。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学会进行有实效的教学反思。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材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无形之中,教师的教法也形成了一定的死套路:主要以教会学生课本知识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仅仅成为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权威,而忽视了教师应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泉眼”。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能力创新,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甚至丧失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反思并改进。

三、学习做一名精于研究的教师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研究的课题。在为云南省教育厅来上海举办的“云南省农村艺术实验县艺术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培训班”开课时,我上了一堂随堂课。由于是随堂听课,尽管内容以前教过,但教的班级是一个平时表现很一般的平行班,我事先特别担心学生的上课表现不好,对如何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心里没底,而想制作精良的课件时间又感仓促,但最后在课堂上,我感觉学生的表现很不错。其实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除了采用制作精良的网页或幻灯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以外,更主要的是精心备课和完善组织教学。同时,教师机智敏锐,善于组织调动,风趣幽默的教学表现也很重要。

的确,我们一直在研究并且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谓课堂教学有效性说白了就是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教学而得到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目的就是教师教学效果的达成,也就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的教学手段再多样,教学形式再丰富,如果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难以让学生提高,那这节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很难说得上是有效的。

目前,我们的艺术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缺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标准;在人才培养内容上,仍存在对学科外的知识较少涉猎,对应用性课程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较单一,在鼓励和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协作学习方面不够等。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灵活机智的表现和高超的教学才能;有着对学科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事物的探索,对未知的好奇,能根据教育对象提出新见解;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教学技能;身心素质健全,具有持续的学习热情和探究能力。

四、学习做一名敢于质疑的教师

现在许多公开课、各级教学评优课真的很具有观赏性。不少课都能让听课的教师目不暇接、备感愉悦。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备课时特别注重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精良的网页或幻灯片,学生演唱、演奏时具有超强的演唱演奏能力。然而,这些总令人怀疑是不是经过反复操练过的所谓即兴创编节目。看得出这是教师煞费苦心准备的一次盛宴,把艺术课当成了一台布局精美、表现流畅、教师能掌控自如的综合艺术节目来准备和演绎。这的确能多少吸引听课者的眼球,甚至是好感,但却忘了激发学习兴趣的对象应该是学生而不是听课的教师。这样的课,这样的一些教学环节,可能连最起码的教学意义都失去了。

篇2: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从而能随时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一、培养探索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杜威说:“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兴趣使幼儿敢于冒险,并使活动得以维持。幼儿没有兴趣,就缺乏真正的动机,而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求知欲望的生长点。因此,我们在提高幼儿兴趣的同时,首先必须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一)结合自身的体验和特点,引导幼儿探索

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上至日月星辰、雨雪雷电,下至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幼儿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他们问这问那,什么事都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为了培养幼儿不怕说错、做错,没有顾忌地展开思维活动,让幼儿的思维处于开放的活跃的状态,在自由活动的时间,我总是与孩子们一起聊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找到了答案,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孩子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愿都得以体现。

(二)创设创新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幼儿探索

环境是一种氛围,环境具有熏陶影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萌发幼儿的创新精神,特别需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氛围。幼儿对他所生活的环境会非常关注,因此,我们在活动室内設置了科学活动区、自然角等有益操作的环境,张贴一些生动、直观的科技挂图,配备一些试管、量杯、颜料、天平,放大镜、温度计、指南针、电线、开关、磁铁以及制作的万花筒、摇筒、响筒等。使幼儿能时时处处处于观察探索的环境中。在认识磁铁时,我在科学区里提供了大量的铁制品和其他材料制成的物品,先让幼儿用磁铁去吸各种各样的东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磁铁的奥秘,再提供材料让幼儿去探索:为什么有的东西磁铁吸不起来,而如果在布片下放一块铁,那么布片就会被吸起来呢?从而让幼儿了解磁铁的传导性。在活动中我常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一类的话,在鼓励、表扬、支持、肯定的环境中,幼儿有更多的自主、自由的机会。而幼儿的活动更积极、更主动。

二、学习探索方法,提高幼儿的探索水平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探索,而探索是非常有趣的。”可见,创设科学教育环境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只有积极引导幼儿动手动脑,教给他们正确的探索方法,幼儿的探究水平才会得到提高,幼儿的创新行为才能更全面更深入。

(一)提供能启发幼儿探究并实现教育目标的材料

材料既是引发幼儿探究的刺激物,又是他们主动建构对周围物质世界认识的中介,我让幼儿在自主选择材料的操作活动中探索、发现和创新。这样,幼儿亲身体验了,我还让幼儿体验用扇子扇风和用电风扇吹风有什么不同,从而知道了现代电器给人们带来好处。又让幼儿观看录像,让幼儿知道适宜的风会给人们带来好处,如果是狂风,则飞沙走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带来灾害。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在比较的过程中了解了风有大小之分及与人类的关系。又如小实验“会变的颜色”,我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份各色的水粉颜料,让幼儿动手操作,从中感知两种以上的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放在一起,会变出各种各样的色彩,幼儿亲自进行配色、涂色、重叠、分合,发现颜色的不断变化,使幼儿亲身体会到“变化”的存在及其具体特征。

(二)组织使幼儿探索行为更细致更深入的操作

操作探索活动是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知识,提高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更多机会,鼓励幼儿有意识地运用视觉、听觉、触摸觉等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发现问题,并将幼儿的操作转化为动脑,多方面把握事物的整体属性,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科学活动“有趣的人体关节”中,我以“关节娃娃”这一亲切形象的词语来组织活动,通过让幼儿跑跑、跳跳、弯腰、转身等身体动作,让幼儿感知人体上的关节,并让幼儿在人体图上标出关节部位,提出了“是不是只有关节才会动?”“人体还有什么地方会动?”“这些地方的动与关节的动有什么不同?”他们带着这些问题操作,发现除了关节会动,眼皮、心脏等地方也会动,但它们不像关节那样灵活,动的幅度那么大。幼儿在获取有关关节的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探索的积极性。又如活动“神奇的万花筒”,通过观察万花筒,了解万花筒的简单构造,并学会拆、装万花筒的简单技能。我先请幼儿玩玩,看看万花筒外面是什么样的,里面是什么样的,然后提问:“万花筒为什么会这么好看呢?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秘密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好吗?”于是孩子们两人一伙,三个一群的进行着研究,当拆开万花筒外壳时,发现有三片镜子,有小花片,接着又发现了塑料盒。噢,原来如此!幼儿自己动手实践发现了秘密,他们多自信呀。这样的活动,幼儿思路开阔,兴趣浓厚,在活动中幼儿都全身心地投入,没有孩子是旁观者,也没有一个说“我不会”。在这项活动中,幼儿不但获得了有关万花筒的知识,而且大大地发展了幼儿的个性,培养了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主动性。操作中,幼儿得出的观察结果都是一些容易接受的浅显的科学知识,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了幼儿探索的习惯。

篇3:在无尽探索中感知科学的力量演讲稿

一、导师制与感知实践教学

我们施行导师制的目的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同时,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使学生能更快融入社会。感知实践教学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通过语言、实物、模型、多媒体等进行辅助教学时, 融合应用感知产生与变化的规律, 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促进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全面感知。高职学生属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专业认知能力不足, 个体差异较大的一个群体, 在感知实践教学活动中, 专业实践教学多采用集中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与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 很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长期地、持续性地、系统化地专业指导。在导师正确地、持续性地引导下, 极大地激发了高职学生在感知实践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 对学生个人的自我成长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同时提升了感知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质量。

二、在感知实践教学中实施导师制的意义

导师的工作主要是在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地给予引导, 因此在感知实践教学中实施导师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 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与学生的经常性沟通, 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 学生与导师之间从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发展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 导师对于指导的学生出现的学习、生活甚至心理出现的问题, 可以及时介入, 促进了学生管理工作的便利性。其次, 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 导师提升了自身的指导水平, 增强了自身的学习能力。为实现因材施教, 导师会不断完善自身, 不断寻求创新, 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导师在感知实践教学方面的创新能力。导师的创新能力增强, 也会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第三, 增强了学生专业感知的实践能力。由于导师在感知实践教学中的专业性指导, 解决了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困惑, 使学生专业学习的效果更好, 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率的提升会激发学生更浓的学习兴趣, 学生会在感知实践能力训练中投入更多的关注, 学生的学习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最后, 提升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学生在与导师的频繁接触中, 受到导师个人品德以及人格魅力的影响, 自身的品德修养也会相应地得到提升, 进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导师制的实施与成效

导师制在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实施, 我们采用全员参与, 全员分配的方式, 即所有教师都作为导师参与导师制, 所有学生都分配有导师进行指导。以三年为一个实施周期, 导师从学生入学之后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地给予帮助, 主要从专业角度给予学习方面的引导, 重点培养学生感知实践方面的能力。导师制的实施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 学生对导师进行选择。新生入学之后, 召开大会, 介绍导师。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系网站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 进行初步的选择, 统计学生的导师选择情况, 并进行相应调配, 一名教师对应一个年级的3~5名学生。第二步, 指导过程。确认导师以及相对应的指导学生之后, 导师和学生每周会面一次, 其间学生可以通过电话、qq、邮件等多种方式与导师进行联系。部分学生将会进入导师的项目组, 进行学习与感知实践锻炼。这其中要求学生对每一周的学习与生活进行总结, 并制定下一周的学习计划, 同时要求导师对学生感知实践能力的指导进行记录, 以便于持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第三步, 管理与考核。我系成立了“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 由系领导及各教研室主任担任小组成员, 每学期末量化考核导师工作, 分值采用百分制, 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参考指标之一。导师量化考核由日常指导、学生评价、教研室评价、感知实践教学指导效果四部分组成 (表1) 。

根据专业特点以及感知实践教学的环境, 我系把学生分为了三个大组, 其中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作为一个大组, 由导师带队参与软件项目的感知实践, 同时参加每年的相应软件项目比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一个大组, 由导师带队参与学院的网络技术服务, 同时参加每年的高职技能比赛;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作为一个大组, 由导师带队参与宣传栏平面设计和网站制作的实践, 同时参加每年的广西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及大广赛。在导师制实施至今, 我系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发了评教系统、合同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德意信息管理系统等系统, 参与网络技术服务约400人次, 区级比赛获奖20项, 国家级比赛获奖5项。

四、结论

导师制在高职院校开始实施至今, 已经历了十几年, 但在高职院校或是本科院校中实施导师制院校占的比例还很低。自2009年至今, 我们施行导师制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 在感知实践教学中实施导师制的四年中, 受到了大多教师和同学的欢迎。但是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导师制的实施不甚理解, 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活应该是自由自在的, 不应该受到导师那么多的管束;少部分教师认为导师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独立性;同时我们在制度的制定上还缺乏对导师相应的激励制度, 导师工作基本靠自觉, 影响了导师的积极性。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不断地实践与探索, 才能保证导师制在今后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韦杰, 李昊.高职高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9.

[2]张守英.双实感知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篇4:在无尽探索中感知科学的力量演讲稿

一、创设情境,诱发猜想

1、呈现相关图片,诱发猜想

充分利用课本中插图、教学挂图创设问题情境,是诱发学生猜想的好方法。学生观察插图。分析现象,认真进行思考,在教师指导下抓住本质所在。形成概念性语言,教师为学生创造适宜的猜想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如在学习“物体的浮与沉”时,可以首先播放一则学生溺水身亡的报道,然后播放有人坐在死海上,悠闲地翻阅报纸的一段录像,学生看到这种情境会产生很多疑问,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的猜想。

2、列举生活现象,诱发猜想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加以关注,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猜想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苏科版初中物理“物质的比热容”一节中,课本中提出物理情境为:初夏小明和小华到海边游玩,中午,他们赤脚走在海边的沙滩上,觉得沙子很烫;当他们跳到海里时觉得海水很凉,傍晚他们又去海边,却发现沙子变凉了,而海水却很暖和。学生根据这一情景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午沙子烫而海水凉?而到了傍晚却是沙子凉而海水暖和?“烫”“凉”是生活化语言,我们如何用物理概念来描述“烫”、“凉”这一现象?物理学上如何表示物体的“冷”、“热”的呢?这就把“烫”、“凉”这现象用物理概念“温度”来表示,进而把上述问题表述为:“为什么中午沙子温度高。海水温度低?而到了傍晚却是沙子温度低而海水温度高?”再问:早晨沙子也是热的吗?为什么中午沙子变热,为什么到晚上就变凉了呢?自然引出了中午变“热”是由于“吸热”,晚上变“凉”是由于“放热”这一条件引起的。

3、选择民间谚语、俗语,诱发猜想

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其中很多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的含义并提出猜想,学生兴趣很浓,如讲“平面镜成像”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水中月,镜中花”的含义,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水中有月亮?为什么镜子中有花?镜子中的花与实际的花有何异同?为什么水中捞不到月亮?从而诱发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特点。

二、注重引导,激发探索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自主探索

很多老师认为这样会浪费时间,影响上课进程,重结论轻过程,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结果培养出来的是掌握知识却不会思考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我认为给学生营造动手操作的氛围,使学生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理等探索性和挑战性活动,对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自主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教育者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学而不是学什么。

2、设置认知冲突——诱导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不断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非常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参与度。如在进行“力”的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甲、乙两人拔河比赛,甲获胜是因为甲的力气比大于乙的力气吗?学生据日常“经验”不假思索的得到肯定的答案。这时我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要测力的大小需要弹簧测力计,他们利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演示拨河比赛其结果否定了他们的结论,这引起学生认知心理上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探究动机,以积极的心态去探索其中的规律。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3、注重方法指导——促进学生科学探索

在物理教学中,教者要挖掘教材中创造性素材和设计创造性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析研究,指导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并进行探究实验方法指导,就能极大地树立学生探究的信心。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可先进行类比引导学生猜想,“电阻”中“电”即“电流”,“阻”即“阻碍”,电流类比于水流,“电阻”类比于“水阻”,水管越长阻碍水流作用越大,水管越粗阻碍作用越小,管道材料不同阻碍作用不同。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导体的电阻大小可能跟导体的哪些因素有关?有的说“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长度有关?”有的说:“导体的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4、整合社会生活资源——拓展学生探索空间

社会生活是学习物理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是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课内知识,更要关注课外拓展、延伸。这便是整合社会生活资源,拓展探究渠道所带来的功效。

篇5:在无尽探索中感知科学的力量演讲稿

幼兒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 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的欲望。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应根据幼儿幼儿的发展水平, 创设适宜的环境,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求知欲和探索能力。

一、培养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教育中精心呵护和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是关键,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这将成为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终身受益。多媒体集声、情、景、色为一体,向人们传递多元信息,能充分调动感官,创设美妙的情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在教幼儿认识花朵时,可用多媒体制作 “花儿朵朵开”的课件。让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花儿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在幼儿眼前,并配以童话般的声音作自我介绍,图文声像并茂的动画一下子就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他们想进一步了解“花儿为什么不是一个样的?”“玫瑰、菊花的花瓣有什么不一样?”又如在了解自然现象“雨”的形成时,使用《小水滴的旅行》课件,大家被生动有趣的画面及奇妙的变化过程吸引住了,幼儿不再觉得枯燥,兴趣倍增。媒体将不易观察到的形象清晰化,变静态为动态,变单一为多样,变繁为简,变“虚”为“实”,激发幼儿去形成积极探究、主动学习的意图,产生观察、探索、想象、操作等自觉的行为。

二、投放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幼儿是通过直接接触材料、动手操作材料、充分感知材料、反复体验材料来学习科学的,因此教师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合理、科学、有序地为幼儿提供有关探索材料,让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对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有一次,两位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手碰到了,赶紧缩了回来并感到有点刺痛,觉得奇怪:“是什么弄得我这么痛?”另一个孩子说:“我也感到痛!”许多孩子也有同感,都十分好奇。于是,我们在科学区分批投放不同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静电”现象。第一次,我们投放了纸屑、塑料玩具、积木、笔和尺等,孩子们非常感兴趣,都想方设法地想把纸屑吸起来。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只要将笔或尺在衣服或头皮上摩擦或用手不停地与笔杆摩擦,就能将纸屑吸起来,于是,他们认为任何东西摩擦后都能将纸吸起来。对此,可投放一些铁质小棒、不锈钢盖子、玻璃杯等材料,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自己去发现问题。当他们发现不是所东西摩擦后都有吸引力时,老师及时向幼儿讲解了有关静电的知识,解开了心中的疑团。此外,教师准备材料时,应根据幼儿人数和组织活动的形式,尽量做到合理充足,保证数量,让每个幼儿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使有限的材料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三、注重科学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简单易行,具有游戏性和趣味性,也是幼儿感兴趣的一种活动。但是任何一个实验不是让幼儿随便动手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就行了,以《水果的沉浮》一课为例,将科学实验融入科学教育活动之中,真正发挥科学教育活动的作用,从中培养幼儿严谨科学的态度,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准备了苹果、香蕉、橙子、草莓、小番茄、葡萄等很多水果。活动开始,先提问:“你们认识这几种水果吗?”这样一方面帮助幼儿回忆整理了对水果的认识经验,又引导幼儿注意到了这些水果的大小、形状不同。而正是这些外在的特征,可能会影响幼儿猜测水果沉浮的结果。果然,当教师提问:“这些水果放在水里会怎样?哪些会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香蕉会沉,橙子也会沉”;有的说:“苹果重,肯定沉下去,葡萄、小番茄轻,应该会浮起来。”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当然他们的回答完全是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的。教师应尊重他们想法,把大家的猜测想法记录了下来。在下一环节设计了一个小实验:水果的沉浮。当幼儿把这些水果放到水里时,他们发现苹果、香蕉、橙子是浮起来的,而芒果、番茄、葡萄、草莓是沉下去的。为此很多幼儿认为小水果在水中是沉的,大水果是浮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没有给出所谓正确的答案。而是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大一点的番茄和刚才做实验的小番茄,请幼儿猜猜“这两种番茄一起放在水里会怎样?”孩子们都说“大的番茄会浮在水面”。老师当众把这两种番茄一起放在了水里,结果它们都沉下去了。实验证明,物体的沉浮和大小并没有多大关系。那到底和什么有关系,教师又把球抛给了幼儿,请他们回家再试试,同时通过小结,让幼儿明白猜想和实验的结果有时会不一样,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一道理。教师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要把幼儿引进科学实验,注重幼儿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动手做实验来进行,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科学探究过程,更好的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的协调发展,逐步培养幼儿实验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活动中的“玩”更能促进幼儿的探究热情,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多科学道理就是在幼儿不经意玩的过程中发现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在玩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幼儿在玩中发现问题,在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让幼儿真正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既培养了幼儿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又使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交流也是探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个体差异,幼儿在探究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见解,而交流能使这种差异成为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幼儿的操作、观察、交流、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孩子们感到特别的高兴,而成功的喜悦又会激起他们更高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主探究的欲望。

篇6:在无尽探索中感知科学的力量演讲稿

[关键词]感知能力 亲师信道 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29

创设亲师信道的情境,让学生在宽松愉快、和谐温馨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习、探究、互动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和关键。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亲师信道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催生情感,营造学生乐学氛围

情境是学习的关键,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从创新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创优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调动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从报纸杂志和现代媒介上学习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增强自身的履职能力,使学生爱上语文学习,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另一方面,教师要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意见和建议,梳理、整合后在教学中加以利用,还要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敢于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如《烟台的海》一课,作者以优美、灵动的笔触,形象地再现了烟台一年四季独特的海上景观。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依据课改新理念,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让学生回忆自己看过的和想象中的大海,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谈,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灵活地驾驭课堂节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把握学情,引导鼓励,提高学生感知能力

教师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引导和帮助学生塑造“乐学、向上、求异、创新”的学习心理。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语文基础、接受能力、理解程度,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按需而导,因材施教,拓展学生的思维层次,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按照教材的特点,在挖掘教材本身的“快乐因素”上下工夫、求实效。如我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时,引导学生想象美穗子见到聂将军时的脸上神情、语言动作,以及聂将军见到美穗子后会有哪些变化。学生通过想象,大胆地表述了自己的见解,有两个学生还即兴表演了一番。教学中,我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对聂将军这一人物形象的品味和感悟上。为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我让学生自己说出对聂将军的印象。学生们在我的鼓励下,有的说:“聂将军是个和善可亲的人。”有的说:“聂将军是个好人,他不滥杀无辜。”有的说:“聂将军不计前嫌,好心地收留了日本小姑娘。”有的说:“聂将军爱国爱民,有着国际主义精神。”……我聆听着学生的发言,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学生的发言也说明了他们自己对课文的独到理解。我把感悟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感知、主动地体验、主动地领悟。这样,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地探索,快乐的因素也会在体验中被唤醒,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教师要从提高教学效率,引领学生成长入手,让学生在竞争中产生兴趣,在合作中感受快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学习,让学生一起角逐,彼此竞争,互相勉励,共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从而推动整个班集体向前发展。我在教学中,就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师生、生生多边互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同学之间的友谊。如在教学《卢沟桥烽火》一课时,由于文章讲述的事件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这方面的历史知识也相对匮乏,在处理文章时我首先补充了卢沟桥烽火的背景资料。为了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以问题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为什么会选择侵占卢沟桥呢?卢沟桥烽火具体过程的描写中,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呢?为什么说“日军要求搜查我军营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 日军偷袭卢沟桥有哪些丧心病狂的行为呢?递进式的问题模式,引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后,逐步明白了卢沟桥战略地位的重要性,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了解了卢沟桥烽火的过程,认清了日寇的侵略行为。这种教学方法,给予了学生想象的空间,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成效显而易见。

综上所述,教师要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竞争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效,全力促进教学相长。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在无尽探索中感知科学的力量演讲稿】相关文章:

无尽的思念日记04-12

无尽的延长作文04-21

无尽的飞翔叙事作文04-15

无尽的夜诗歌04-22

无尽的雨季经典散文04-24

无悔的选择无尽的追求03-11

无尽的爱_初中作文04-22

提笔为你写下无尽的牵念的散文05-04

爱无尽头范文05-15

无尽记杂文随笔05-03

上一篇:山货中心学校收费自查报告下一篇:“经典诵读与课外阅读”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