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的作文

2024-04-28

屋檐的作文(共11篇)

篇1:屋檐的作文

老屋的屋檐下,是我经常陶醉的地方……

在隆冬里,在寒风中,那阳光灿烂的屋檐下,摆着一具淘汰下来的旧沙发。沙发上依偎着的是我们爷俩。一旁的烧水炉子里填满了干柴,熊熊的火苗跳跃着,尽情地舞蹈,释放出激情与热量,温暖着我们的全身,木柴哔哔啪啪的响声在我们看来是世间最美妙的乐曲。此刻,闭上眼睛,阳光和炉火让我的身上暖暖的。我仿佛置身于一所糖果工厂,享受着刚出炉的微热的美味的糖,感受着暖意溢满全身。

桃花不久便攻占了全村的`路,柳树也控制住了每户的门口,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在人们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中迎面而来。我在屋檐下,看屋廊上的新燕啄春泥,听柳梢上的黄雀鸣翠柳,在花香的浸润下,感受着,享受着春光。一阵微风拂过,仿佛带来一股清泉,它将我心头的紧迫与浮躁拂去,只留下精神的宁静和生命的喜悦。屋檐下,赫然留下我陶醉的神情。

至若盛夏,淫雨霏霏中,蝉也许感到如水的沁凉而停止了歌唱,也似怕打扰了我欣赏夏雨的兴致,便不再喧嚣。我站在屋檐下,倚着墙壁,雨丝滴在我的脸颊上,留下了它那独有的凉爽与甘甜。我仿佛听到了小草伸长脖子的声音,大树招手的声音,山洪咆啸的声音,世界感叹的声音,宇宙呼喊的声音。我感觉自己仿佛在缩小,在凝聚,而万物在变大,在释放。我彻底陶醉在了屋檐下。

深秋,我看着周围依次树起鳞次栉比高楼大厦,屋檐,那令我陶醉的屋檐,再也找不到昔日的宁静了!落叶从树上簌簌飘下,在空中打几个回旋,画出几道弧线,落到地上,此刻,仿佛尘埃落定,一切,以前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但在我心中,仍留有那使我陶醉的冬天的暖炉,春天的微风,夏天的细雨……我知道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陶醉只能出现在梦中了。

篇2:屋檐的作文

有幸再次回到乡村。

清淡的流云带着清冷的风,缓缓从头顶流过,再回故乡时已然入冬了。踏着秋后的残阳,再次迈入了这片江南小镇,心绪有些起伏。树上仅剩几片黄叶摇曳,被寒风抖落,缓缓下落间忽而又被吹起,落到了老屋的房檐上。

老屋红砖黑瓦,屋檐静静如伞,守下了我的一片不曾逝去的童年。

农耕三月中,雨是江南不可缺少的。每当下雨时,我便坐在窗边。屋外是潮湿的世界。雨点落下,打在古朴的瓦砖下,如古琴般清脆而绵绵弹出绝美的琴音,如雨点律动飘舞雨水顺着屋檐的缝隙流淌滑落,慢慢越聚越多,由滴滴生涩变为连贯圆滑,在窗前抛下一串清凉剔透的水帘。忽而会有春燕飞出,在雨中抖了两下翅膀,在檐上翻飞了几下,就又迅速的飞进了房檐中。山野上连绵的绿意和着淡淡的水汽扑面而来,远处似隐隐有着外公锄地的声音,在雨色朦胧中画下一笔农耕岁月。

冬日虽有寒冷,但阳光正好,小花猫静静的蜷缩在墙角的阳光中,而我总是在屋檐下和朋友们打闹。每每此时,外婆便在屋檐下会搬来一张长凳,坐在阳光里制作腊肉。斑驳的阳光透过屋檐的缝隙,映在红砖墙角下,制好的腊肉挂在灰色的屋檐下,肉带着淡淡的咸味,弥散在这金色的暖阳中,飘在这长长的屋檐下。树影晃动,哗哗作响,阳光被树影剪碎,舒舒的映在地面上。屋下的小猫,阳光里的外婆,与屋檐下的腊肉,刻下了一段芳香的童年岁月。

篇3:民居,屋檐上的广西面孔

依照编者对广西传统民居的粗浅理解, 大致可以分为这三个类型:一是百越土著居民的民居样式, 它的构建灵感来自史前时代本土百越居民“巢树而居”的原始居住样式, 之后则发展成以木结构、干栏式为主的基本样式;二是来自汉族地区由历史上大批汉族迁民带来的汉民居样式, 从中可以看出中原及岭南、湘赣各地居民对它们的深刻影响;三是来自于海外 (特别是南洋地区) 的民居样式, 它们大多兴建于清末开埠时期的部分海岸、航运或商埠城市, 具有浓厚的南洋殖民地风格。今天我们要去考究广西传统民居, 这三个方面大概都是不可或缺的, 它们其实已经构建了广西建筑史的三个基本框架。推而论之, 就整个广西的文明史来说, 我们同样也可以从里面观照到同一的框架或轨径:广西之成就今日之广西, 从来都是多种文明力量多元冲突与融合的结果, 非某种单一的能明晰界定的力量可成就。

正如人最终要成为人群和社会的人, 房子最终也要成为村子、镇子乃至于城市, 以聚落的方式呈现。观照于此, 我们也不难发现广西民居在各地不同的呈现样态。桂西北、桂中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百越土著民居的聚落多以村寨为主, 所谓的现代文明在这里仍未完全, 大地的贫鄙和野性仍有迹可寻, 既而也成就此地颇富原始意味的民居聚落形态;星罗棋布在桂北、桂中及桂东南等历史发达地区或交通要塞的大小圩镇, 则书写着封建时代的广西人的商业轨迹, 它们大抵由来自汉族地区的民居建筑构成, 是封建华夏和前现代的商业文明留给广西的遗产;而民居之聚落最终成为街市乃至融入城市多发生在桂东南等较发达地区, 特别是清末时期中国封建体制的衰败和资本主义世界各列强力量的纷纷入侵, 促成这一地区一些海岸、航运及商埠城市的兴起, 民居的聚落终以街市的形式开启了广西地区现代城市化的先行脚步。这些城市的聚落也是今天我们解读民居遗产不容错过的一道风景线。

因为各种民居及其聚落成型过程中的多种文化形态的渗透与影响, 民居的样式在广西多呈现着相互交叉重叠的面貌, 为其学术研究奠定了一种难以清晰、细致地描画的基调。长期以来, 关于广西民居的分类与界定一直是困扰本地学界的一个难题, 编者在此做出的以上陈述, 并不能算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或分类。历史之一大魅力, 也许也正在于其难以描画的模糊面目和不可穷尽的未知本质。在这里, 我们将暂且抛开这些繁复琐碎的学术问题, 力求更直接、更直观地进入广西民居的真实图景。

【上】大地, 时间与历史

―关于房子的故事―

《博物志》有云:“南越巢居, 北朔穴居, 避寒暑也。”所谓巢居者, 说的正是今日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先民——百越祖先们的居住方式。巢居, 就是在树上筑巢而居。百越古地多树木杂草与蛇虫猛兽, 气候酷热阴潮, 除了避暑, 此种居住方式亦可去地湿、通风遮阳同时趋避蛇虫猛兽, 是前文明时代广西人的居住智慧最早最原始的发挥。经历史发展和文明洗礼, 这一智慧最终演化成一种极富地域特色的建筑样式——干栏式楼居, 今天我们在广西大地各处看到的壮族干栏房、侗族民居和苗瑶各族的居房等, 都是干栏式楼居的各式体现。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基本架构上看, 干栏式建筑对外呈现一种开放的格局和形式。其单体采用竖向分区, 充分结合地形, 形成“人栖其上, 牛、羊、犬、豕畜其下”的空间格局。底层一般为家禽、牲畜的圈养空间和农具、柴草的储藏空间以及酿造、木工等作坊;二层 (部分民族包括二层) 则是以火塘为中心的家庭生活的起居空间。在少受汉族影响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里, 火塘间是室内最主要的开放公共空间, 通风透气的阁楼则成为谷物存储的主要场所。百越民族一般以单一的核心家庭居住模式为主, 对居住领域的限定则以建筑单体加上通透的围墙构成, 即便两三户聚族而居也仅是单体简单的横向叠加排列。

百越这一称谓的得出始于战国, 是当时的中原汉人对中国南方地区各部族的统一称谓。《汉书·地理志》说:“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 百越杂处, 各有种姓”, 以地域分, 百越诸族可分“句吴、于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夷越、山越”等。广西的壮、侗、水、仫佬、毛南等土著民族, 是西瓯和骆越的后人。自秦以降, 汉人征服并迁入广西, 部分百越土著居民与之融合, 更多的则退居山林, 广泛分布于桂西南、西北、东北部及中部的山区地带, 而干栏式楼居也让他们在复杂多变的山区地形里找到了适宜的居住方式。

秦汉时期随着汉族南下, 祖居湘湖地区的苗瑶二族亦大量南迁。宋代, 苗族就已遍布今贵州、云南、广西等地。明清时期, 瑶族又大量南迁广西, 形成“南岭无山不有瑶”的局面。这些非土著的少数民族 (还有回、彝、京、仡佬等) 来到广西后大多和本地的百越后代一样居于山区, 相同的生存环境和相同的历史境遇使他们大多选择了与后者同样的居住方式——干栏式楼居。

从前文明时期的“巢树而居”到壮族干栏式楼居, 再到侗族精工巧制的侗式建筑, 干栏式居房陪伴着壮、侗、水、仫佬、毛南等广西土著民族走过了浩浩荡荡几千年的文明史, 见证着边地广西在这一文明历程所经历的种种风风雨雨, 在一方水土的呵护下孕育和滋养了无数的广西人。它们是生于大地的建筑, 它们不仅为百越土著们提供了居所, 在曾经的战乱饥荒年代, 它们也曾经同样呵护着千千万万迁逃到蛮荒边地广西来的外来者 (也包括部分汉族逃难者) , 使他们得以免除风雨瘴岚的侵蚀和蛇虫猛兽的袭拢。大地在它们身上映现出它本有的粗粝面貌和野性本质, 使得它们千年如是泰然自若地矗立在广西版图上, 标注着它最原初的、不可轻易抹灭掉的过去。

时代在前进。不可否认, 在现代化城市化潮流的汹涌流击下, 干栏式楼居这一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遗产显然已是有些不合时宜。它的粗粝不再有先前的古朴美感而成为追求便利和功效的现代生活的一大阻碍, 其野性在一些人看来则直接体现着贫鄙。然而, 正如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在其个人展“人民的建筑”上所说的, 今天再怎么漂亮的房子, 都来源于一个原始朴素的原初构造。源头或许粗陋, 但却书写着人类和大自然博弈最初的珍贵历史经验。百越先民构造的干栏式楼居无疑也是这种源头经验的产物。它们不应该被丢弃, 甚至也不能只作为一种旅游产业的产物供游客观光浏览, 它们应该对今天的广西建筑有所启示。

按照中国正史的叙述方法, 广西在秦之前是未开化的, 是文明之外的蛮荒土地。直至秦王开灵渠服岭南, 广西才算正式走向开化之路。开化的结果, 是大批汉人从中原及广西周边地区的纷纷涌入, 他们或因军事戍边而来, 或因战乱饥荒逃难而来, 或因经商谋生而来。历史记载, 秦汉以后, 汉人四次大规模南迁, 有不少汉族移民从湖南、广东通过潇贺古道、湘桂走廊和西江流域进入广西, 并集中分布在今广西东部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中, 明清两朝进入广西的汉族移民数量最多, 到清末民国初期, 广西少数民族人口与汉族的比例已成对半分之势。南迁的浪潮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方告竭止, 直至形成汉族“约占 (广西) 全省人口的百分之六十”的格局一直保持至今。汉族的到来给广西带来了中原汉文化的很多东西, 在广西, 一如往常, 汉文化发挥了它强大无比的包纳和渗透能量, 给广西带来了历时两千多年貌似无声实则无比壮丽磅礴的文明革变。可以这样说, 正因为汉人与汉文化的强势进入, 广西才得以真正进入华夏文明的正统框架中, 进入到中华文明史的时间维度。

在那些林林总总跟着中原汉人涌入广西的物事里, 民居很显然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东西。然而民居进入广西并不是简单地照搬中原的套路原封不动地进入, 它们来到广西, 经过本土气候和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环境及本土原住民文化习俗的修正, 已经被赋予了广西的色彩, 成为另外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广西民居类型。目前, 广西的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西东部、东南部和东北部的桂林、贺州、梧州、玉林、防城、钦州等市内, 地理上连成一片。另外, 柳州、南宁、河池、来宾等城市或各县的县城也是汉族集中居住之地。入迁广西的汉族, 从民系的角度, 可大致分为三类:湘赣系、广府系和客家系。广西的汉式民居也可以大致由此分类。

所谓的湘赣民系是指主要分布于湖南洞庭湖以南、资水以东和江西大部分地区的汉族居民。历史上, 广西东北部地区曾与湖南南部同属一个高层政区, 在当时地方政府的驱动下, 很多湖南汉民后裔迁入了此地。在桂林, 明代以前就有湖南人口零星迁入并定居下来, 自明中期开始, 桂东北地区就开始成为湖南籍移民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 其中大多因卫所驻守而来。明代后期至清代, 又有大量湖南籍农业移民进入桂东北。大量湖南人口的迁移, 使这一地区成为湘赣民系在广西的主要分布区域。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可以在桂东北地区看到很多的湘赣系汉民居的主要历史原因。

广府人之进入广西, 可寻到较为明晰的历史线索在明清时期。当时, 随着大量广府商人西进经商, 广府民系在广西就得以散播开来。但是, 要为所谓的广府民系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并非易事, 广府人主要由汉族移民与古越族人杂处同化而成。在宋代, 随着两广地区交汇融合, 以地缘为基础的民系代替原先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 最终导致民系的形成, 在珠江三角洲和西江地区地域上联成一片的即为广府系。亦有史家认为, 广府人的先民最早在广西定居, 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也表明, 部分广府人, 如珠江口疍民, 其体质特征与广西壮族类似, 与壮族同源。因为这种同源同宗的渊源联系, 大量的广西土著文化也得以作为底层文化被融入广府文化之中, 它们对广府系民居建筑也多少有些影响。

客家人迁入广西, 形成规模的主要是在明清时期的第四次汉族大入迁期间。这一时期来自中原的客家人甚少, 绝大多数来自广东嘉应州 (今梅州) 、惠州、潮州等客家主要聚居地。他们入桂原因少部分为仕宦, 多数为躲避战乱。相对于广府人, 客家人进入岭南地区时间较晚, 平原与河流三角洲地区被广府人占据, 客家人只能深入交通闭塞的山区成为“丘陵上的民族”。客家人入桂很少是经一次性的迁徙而定居下来, 多数几经辗转流离而来到现居地, 主要分布在桂东南、桂东、桂南和桂中各地。他们的入迁并定居广西, 使得广西传统民居遗产多出了一份独特而珍贵的历史财富。

历史上, 除了我们在此提及的湘赣系移民、广府人和客家移民, 还有很多无名的汉民族迁入者从各种或不为后人所知的渠道进入广西。今天在广西一些地区的深山老林里, 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汉族居民, 他们和当地土著民族混居一处, 其居住模式和居所建筑也与当地土著差不多。汉人及其文化的迁入使得广西得以进入到华夏文明的时间轨道, 更令广西文化包括建筑文化变得更为丰富、更富于可挖掘性和探究性。从某个层面上说, 这是时间——那个属于华夏文明的时间维度馈赠于我们的珍贵遗产。

说到广西民居, 西式建筑 (如骑楼和各种前殖民地西式历史建筑, 我们姑且以西式建筑命名之) 是一个不可错过的点。而这个点, 同时也是很多本土学界专业人士很容易忽略不计的。

西式建筑在广西的出现, 始于清末清廷没落封建体制崩溃之时。鸦片战争之后, 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中国的大门, 资本主义以一种暴虐的方式进入东方封建体制的中心国度, 西方文明也得以以种种不同的方式进入, 西式建筑即是其中一种。在广西, 西式建筑的踪迹主要见于桂东南地区的各海岸、航运和传统商埠产业发达的城市, 其中以当时成为西方列强半殖民地的海岸城市北海为甚, 梧州、玉林等商业发达地区也有其踪迹。

千年文明古国以一种屈辱的方式被强行拉入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 这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 至今仍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历史突变。而广西的西式建筑遗产, 便是这一突变的历史留迹。然而, 无论它们以何种方式出现, 标注着怎样的屈辱, 它们都仍算是广西建筑走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第一步。因此在这里, 我们仍然有必要去看看它们。

【下】村寨, 圩镇和街市,

―关于民居的记忆档案―

【编按】记忆是关于过去的, 而档案的编制, 往往也是为消失的事物准备。然而这并不是在说, 在记忆和档案里, 我们看到的都是死亡的面孔。事物一旦出现在记忆与档案里, 就表示它们仍然活在我们这里, 仍然和我们的生活发生联系。台湾赛族人习惯将离世祖先的某样东西留下, 用一个篮子挂在屋里, 他们相信, 祖先的离世并不代表死亡, 他们的灵魂还在祖灵圣地那里观望着活着的人, 给予他们安抚和启示。我们也同样相信, 已经或行将成为历史、被冠之以遗产之名的传统民居, 同样值得珍重保存。

不敢断言, 传统民居在当下广西乃至在整个中国, 已经是一种过去的、消失掉了的事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 在现代化、城市化高速行进的今天, 这些历史的产物已然不能完全适应人们居住生活的要求。我们不能要求返乡建房的农民工按照干栏式住房的粗陋样式去建造自己的房屋, 不能要求房地产商们照搬“天井式”、“四合院”的老旧深宅大院模式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为市民营造居所, 更不能要求城市建设者全部用木材和泥瓦来建设我们的城市……回溯和珍视传统民居遗产, 不表示我们就要高唱回归田园牧歌式的封建农耕生活的颂歌。

今天, 这样一个问题也许最值得一问:这些所谓的传统民居, 对我们今天的建筑和城市建设有什么用?所谓的继承, 必先来源于对当下现实的实际用处, 无用则仅限空谈。本着这个提问, 深究广西传统民居, 我们应该不难发现它们的种种用处 (对此, 此专题另有文章陈述, 编者不作重复) 。就着这些用处, 我们为大家制撰了这份“关于民居的记忆档案”。限于篇幅, “档案”并不完整, 希望读者及专家阅读时代为补充, 为保全和继承广西传统民居做出自己的努力。

龙胜龙脊古壮寨。位于龙胜县和平乡东部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内, 清时曾以盛产茶叶闻名。今有300户人家, 1000多人口, 有廖、潘、侯三个姓氏, 其中廖姓人口最多。村寨由鳞次栉比的干栏式吊脚木楼构成, 是桂北壮族干栏式吊脚木楼村庄聚落的典型代表。村寨及其房屋依山而建, 寨子里和寨与寨之间的通路以石板相铺接, 布置规划无严格的规制, 但却错落有致地与寨子周边的梯田、山峦和树木等景致相映相衬, 整体自然地呈现一种原始朴素的天人和谐景观。

三江侗寨。寨子里面最显眼的就是鼓楼。百越诸族少受儒教礼制的影响和困制, 聚落的布局多取决于山形水势, 以结合地形为主而无一定的规制, 一直到侗寨这里才初见“规划”的影子。然而这种规划也仅限于把村民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鼓楼当作中心, 其他居住建筑则围绕着它向四周山地散开布局, 以一种散点半集中式的形态自由扩散。

灵山大芦村。广府系汉民居村寨聚落典型。与百越民居不同, 汉民居村落一般都遵循着较为严格的礼教宗族规制和风水意向, 水体、宗祠等成为村落的重要建筑元素。以广府系汉村落为例, 它的布置一般是以“三间两廊”住屋为单元, 在村前水塘边的宗祠统帅下形成“梳式”布局聚落, 强调村落形态意义上的聚族而居。但因土地资源和文化上的变异因素, 大多数本土广府民居并不能像粤中地区那样严格按照规矩来规划。

大圩古镇。圩镇的兴起是封建晚期商业在广西发端的结果, 多见于桂东北文化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大圩便是其中的典型。全镇建筑临江依山而建, 多为三进、四进式, 外通码头、巷道, 内通商业街市。房子设计集商住于一身, 均包含门前、天井、正房、厢房、后院各部分, 是汉式天井民居在商业生活中的变异。房子靠街部分一般作铺面从事商业, 街道全部以石板铺砌。

阳朔兴坪古镇。始建于清乾隆四年, 镇中仍留存有关帝庙、戏台等历史建筑。如今的满街琳琅, 不过是当初繁华之一角罢了。

黄姚古镇。黄姚发祥于宋时, 作为镇子则兴建于明万历年间。过去, 它一直以商业著称, 沿街两侧的老房子绝大多数都是昔日的店铺。

扬美古镇。位于首府南宁的西南部, 始建于宋代, 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自建镇到民国年间, 一直是近百公里范围内的商品集散地, 繁荣一时, 素有“小南宁”之称。

南宁水街。此图为20世纪30—40年代的水街老照片, 如今水街已被大片建于20世纪80—90年代的楼房建筑覆盖。它其实是一条百年老街, 旧时以骑楼建筑群落为主。据称那时候南宁市民都通过这条街道往来邕江挑水, 路面一年四季都是湿漉漉的, 水街因此得名。水街及其周边片区当时是老南宁最繁华的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 包括石巷口、醒汉街、仁爱路、西关路等20条大小街道。如今的水街与另一条南宁老街——中山路齐名, 以小吃著称于南宁人和往来这个城市的客商之中。

梧州骑楼城。1897年开埠后, 梧州成为广西的商业中心, 这些骑楼建筑是梧州当年繁华的历史见证。

篇4:屋檐的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栋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家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为什么在屋檐下面还做了一间小巧的屋子?他们正在争论,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路过此地的流浪汉挡风遮雨、歇脚过夜的。游客们哑然了,同时感到一种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温暖。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做一个屋檐,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个屋檐吧。因为,人心毕竟比屋檐大。

请以“心灵的屋檐”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指导】

从审题层面来看,对话题中“屋檐”的内蕴可以进行多极思考:爱有关爱、怜爱,容有包容、宽容,助有援助、捐助,谅有原谅、体谅,解有理解、谅解……经过这样的细化,就可避免“屋檐”内涵的泛化,而使文章的笔力高度集中。从选材层面来看,对“屋檐”的构建者和享用者的选择,应充分注意到两者之间的落差,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落差的大小与文章的震撼力是成正比的。从切入层面来看,从细节入手,从一言一行入手,于细微处体现心灵和精神更具有真实感、真切感、真挚感。只要你有细心观察之眼、普施大爱之情、感悟真爱之心,你就一定能写出挚爱、浓情、至理之文。

【佳作展评】

点亮一盏心灯

薛梦

用心点亮一盏灯,让它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题记

如果你独自一人在一条黑暗的隧道里摸索了好久也找不到出口,就在你近乎绝望的时候,突然有个人点着根蜡烛向你走来,你的心中一定会涌起一阵温暖的感动,然后是不尽的感激,感激他在你最需要光明的时候点燃了希望,此时此刻,手持蜡烛的那个人一定就是你心中的天使。

如果你觉得偶尔经历一次这样的事情是一种幸运的话,那么可以说我正是这样一个幸运儿,而且我的内心一直绵延着一份感动。

我住的那幢楼里,只有我一个上晚自习的高中生,每天晚上都要到10点多钟才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要经历三个阶段:光明-黑暗-光明。第一阶段的光明是路灯照亮的,一路上三两个同学结伴而行,说说笑笑,然后各自回家。此后,我就得独自一人跑过一段黑暗的地方,尽管这段地方只有五十多步,但在黑暗中却显得那么的长。不过还好,跑到楼下,刚才黑暗中的恐惧就烟消云散了,因为楼道里人家的门灯应着我跳跃的脚步声亮了起来,我哼着小曲慢悠悠地上了楼,等我到了家门口,楼下的灯便熄了。正是这几盏门灯陪着我走过了三年中的每一个夜晚。我喜欢那种狂奔后气喘吁吁的感觉,我早已习惯了楼道里的几盏门灯在“听”到我的脚步声后自动亮起、我经过后又自动熄灭的默契。有时心里会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邻里见面时很想为此道谢,但又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于是便相视一笑,“谢谢你”这三个字始终未能说出口。

有时候,我总觉得自己的心逐渐被那几盏灯照亮,正在尽己所能发出些许微弱的光亮。就像太阳能热水器,吸收了太阳的能量,然后又努力去造福别人。下楼扔垃圾时,连对门的垃圾也一并带下去,在这之前,我曾对此嗤之以鼻;家中的花花草草也都搬到外面,不仅让自己有个好心境,也让路人有个好心情……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别人给予我们的那里收获些什么,也应该用我们所收获的去给予别人。这样事事相传,永不止息,我们的生活就会永远是一片光明。

[点评]本文的亮点有二:一是立意深刻而有新意。作者不仅演绎了“别人心灵的屋檐带给自己的温暖”,而且还演绎了自己在内心筑起了“屋檐”去温暖别人,这种从“受恩”到“施恩”的延展,就使文章的主旨具有了“启发性”的特质。二是选材质朴而有蕴味。“几盏门灯”实乃日常之物,但它足以“烛照心房”,让人内心油然而生阵阵绵绵的感动。它源于生活,而又升华着生活。因其寻常,故而真切,让人触目可及;因其传情,故而真挚,让人心有戚戚!

建一顶屋檐,留一片纯净

戎曦

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一个盲人点灯的故事:一个盲人,走在一条狭长黑暗的小巷里,他什么也看不见,却提着一盏灯笼,灯光虽然很弱,却照亮了小巷里坑坑洼洼的道路。妈妈告诉我,那盏灯笼是盲人为其他路人点的,为他们照亮脚下的路,而我却认为那盲人实在高明得很,点盏灯笼,让其他路人看见自己而不至于撞到自己,岂不是助人又助己?

生活中经常有富豪向贫困儿童捐助的事,事情不大,却占据了报纸上的整个版面;文字也并不多,无非是极力赞美那个富商富裕后仍不忘贫困儿童。其余便是几张“巨幅”照片,照片上,有富商趾高气扬的笑容,有扎人眼球的巨额支票,还有蜷缩在一角的受助儿童,但孩子脸上并没有人们想象中受助的喜悦,而是满脸的窘迫与不安。整个捐助过程看不到一丝爱心的涌动,只觉得是那位富商在做个人宣传广告。

这种捐助与其说是帮助,倒不如说是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虽然它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助”的作用,但也使得受助者忍受着接受施舍的局促与惶恐,这种常有强烈功利色彩的捐助还是不要大肆宣传为好。

前段时间,有一则公益广告不断地在各大电视台滚动播出:一个普通的胡同口有一个小小的馄饨摊,摊主是一个花白头发的老翁,夜幕早已降临,馄饨也都卖完了,可是老人还没有收摊回家,他好像在执著地等待什么。这时,传来了几声年轻的歌声,伴着自行车在石板路上颠簸的声音,一个年轻的女孩弯过胡同口,老人这才站起身来,把灯光射向胡同深处,为女孩照亮前面的路,待女孩到达亮处时,才收回灯,笑着说:“都回来了。”然后才收摊回家。

记得初见这则广告时,心间仿佛有一股暖流在涌动,原来帮助可以这么水过无痕,可以这么不带任何目的。它使每一个旁观者都怦然心动,因为提供帮助的人只是一心想要帮助别人,他的心灵上有一顶屋檐,挡住了躁动的势利,只留下一颗单纯的只想帮助别人的心灵。

建一顶屋檐,留一片纯净在心间,让本该在生活里的场景不再是广告里的宣传,而真正变成生活的美景。

[点评]本文的独到之处表现在:作者对现实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观察和思考,既看到了“作秀的炒作的屋檐”,也看到了“真实的无痕的屋檐”,并由此生发出自己的深邃思辨。比照式的论证结构、由表及里的挖掘透视,不仅昭示出“心灵的屋檐”应有的真正内涵,而且传达出作者对“纯净的屋檐”的呼唤之情。

篇5:屋檐的孤独作文

屋檐的存在,也许是为了收集雨点落地前的歌唱。――题记

清早里被滴滴答答的雨声惊醒,我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雨滴打在对面屋子翘起的屋檐上。雨一滴接着一滴,优雅地在屋檐上划了一圈,在空中留下一道水痕,转瞬即逝。

我撑着伞出门时,雨势渐渐大了。“雨滴滴答答地坠落,还有什么说不出口……”耳机里回响着甜美的旋律,混合着雨打屋檐,雨打树叶的嘈杂、喧闹的声音,一伸手便可触及从低矮的屋檐上坠落的冰凉的雨滴,还带着屋檐上的尘埃。抬头便望见一片老屋,脚下是崎岖不平的石板小路,绵绵细雨浸染了檐下干净的石阶,仿佛让人置身于温婉的江南水乡。雨哗啦啦地下着,像是在歌唱着,欢笑着,砸在了屋檐上,然后汇成一道道水流,从屋檐上流下,像是从檐角拉下一张网,网住了屋檐下的.世界。那些屋檐,有的少了几片瓦,有的早已覆满了时光的斑驳,无一例外都已变得陈旧,像是看遍生活悲欢离合,历经历史沧桑的老人,只静静地在那儿,不悲不喜。雨滴的歌唱最后便消弥于屋檐这样的沉默之中。

这片屋檐静默地听着雨滴落地前的歌唱,不拒绝,也无回应,只是这样静静地听着。它们周围笼罩着一层雨幕,只有一些陈旧的瓦片若隐若现。雨幕之下是它们的世界,一个孤独得只剩下静默的世界。一层雨幕,抵御着过于喧嚣的孤独,剩下它们偏安一隅的孤独,剩下那个孤独、平静的屋檐。

檐下是一排雨滴常年打出的小坑,雨滴一次一次,一年又一年的坠落、溅起,滴水穿石,终是如此。这样的场景,屋檐已见过了太多,再长久,也不过是它们孤独长河中的一条小支流罢了。像那华丽宫墙中的屋檐,像那江南的青砖黛瓦,它们见证过历史更迭、世事变迁,任岁月流逝,在时光中沉淀出它们独特的孤独,在时间的冲刷下,坚守着它们的孤独最后找到自己孤独的灵魂。

篇6:学生屋檐下的作文

当我呱呱顶地的时候,父母便为我操劳,却毫无怨言。母爱似水,父爱如山。当我伤心地落泪时,似水的母爱安抚着我;当我受伤的.时候,如山的父爱支撑着我。我和父母共住同一屋檐下,感到无比的幸福。

记得有一次,成绩一向数一数二的我,却落了个“名落孙山”。我很伤心,也很害怕。是不是我不努力了?是不是我骄傲了?虽然我知道,读书学习并不是为父母,但心里却很自责。父母供我吃、供我穿、供我上学,还供我看闲书,我却这么不争气。虽然我知道,这只是次普通考试,但还是不住地绷着脸。虽然我知道,读书学习并不是为父母,但心里却很自责。父母供我吃、供我穿、供我上学,还供我看闲书,我却这么不争气。虽然我知道,人生的道路上一定会面临失败,但我还是忍不住恐惧、害怕。我害怕,我没有信心越过这道坎,我恐惧,我会永远停在这道坎。回到家,家里还是空无一人,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我不禁松口气。我现在好希望,时间停留在这空无一人的寂寞屋子!

篇7:燕子的作文:屋檐下的客人

屋檐下的客人

作者/江西 陈俊林

前几天在院子里玩的时候,我偶然在一栋楼房屋檐下的拐角处发现了一个用泥巴和石子做成的窝。那个窝半圆形,样子很奇怪。

为了弄清谁是窝的主人,我一直待在窝下,守着主人的出现。等呀等,也不知道等了多久,终于发现有两只燕子飞了进去――原来这是燕子的窝呀!

我走上前去,想仔细看清那两只燕子。有一只燕子的尾巴露在窝外面,像一把伸出来的黑色剪刀。另一只燕子则突然飞出来停在了电线杆上,这给了我极好的观察机会。它的嘴巴嫩黄嫩黄的,肚皮雪白雪白的,背上的羽毛像黑色的蜡光纸一样乌黑发亮,爪子的颜色像玫瑰花一样鲜红鲜红的。

自从那天起,每次放学回家,我都要到燕子窝旁去看看。但却很少看到窝里有燕子在。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天,我又带着疑惑又去看了看燕子窝。这次,我发现只有一只燕子在窝里,而另一只燕子却在窝旁的电线杆上唧唧地叫着。我感到很奇怪:它们怎么原来都不怎么在家,今天倒不愿意不出去觅食呢?

正当我慢慢走近燕子窝,想弄明白它们在干什么时,电线杆上的`燕子突然头朝下,翅膀不停一下一下地快速扇动,爪子乱蹬乱抓,眼睛不像从前那样温和友善,而是怒视着我,尖叫着向我扑来一一差点抓瞎我的眼睛!吓得我抱头就跑,赶忙回到了家里。关上门,我在自己房间里想:它们是不是一对夫妻呢?窝里的燕子是不是正在孵蛋呢?

我跑去问妈妈,妈妈也说可能是。接下来的几天,我都发现那两只燕子都是一只在窝里趴着,另一只则在旁边守着,不让别人靠近。也许它们这样做,只是不让它们的蛋受到别人的攻击吧!它们可真伟大!

这就是屋檐下新来的客人!你要是有兴趣,也可以一起来看看!

点评

这是一篇很是意思的小文、不但题目吸引人,而且里面写的内容也是比较新颖有趣,有一股清新之气。无论是发现燕子窝还是写看到的燕子,或者是燕子护巢的攻击,小作者都写得很细,很清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篇8:惩罚应站在尊重的屋檐下

让惩罚时刻站在尊重的屋檐下,王老师不仅展示了自己挥洒自如的施教风采,也为每一位育人者演绎了“教育惩罚” 的独特内涵。

很多时候,惩罚远离了原本应该坚守的“尊重屋檐”———误读的有之,直观地认为犯错的人就该受罚,就该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吃点苦头,丝毫顾及不到惩罚美好的初衷;念歪的有之,嘴上不断地强调“我会尊重你”,可自己蔑视的眼神、愤怒的吼声却难以让犯错者感受到一丁点儿“尊重”,换来的也只会是他们敌意的目光、设防的心灵;忘记的也有之,一遇到要惩罚犯错的孩子,就会将“尊重”早早抛在脑后,动辄不是 “停课”就是“罚站”,不知道孩子如何修炼,自尊才不会受摧残 ……

如此惩罚方式生硬,手段单一,既无法缓和,也难以躲避, 让孩子难以承受的同时,各种抵触情绪和逆反现象自然不断蔓延。可有的惩罚者却根本不去反省自己“无尊重之罚”受到质疑、敌视、顶撞的原因,反而会让自己的惩罚变本加厉…… 惩罚在不经意间成为一种伤害、一种摧残,完全走到了教育的反面。

惩罚的初衷旨在换一种方式育人,任何一种惩罚都应清晰描绘这一“唤醒的屋檐”。惩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只是为了让孩子在接受处罚的过程中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约束自我、改变自我、规范自我。一是清晰地看到其中的“育人良机”。每个人犯错后都会愧疚,都会准备承担责任、准备接受惩罚。育人者面对发错的孩子,应该清楚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们急于求助,并且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二是清晰地展示自己的“呵护痕迹”。不论何种形式、何种程度的惩罚,让被罚者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自己被警示、被规范、被激励的背后育人者的良苦用心,清晰地感觉到惩罚针对的只是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在具体细节中格外呵护自己脆弱的自尊,清晰地体会到惩罚中各种情感手段释放出来的种种特殊关爱。这样才会在惩罚中及时唤起他们的自知。

惩罚的魅力贵在找一种激励选项,任何一种惩罚都应主动勾勒这一“宽容的屋檐”。被罚者的错误往往是自控力差造成的,此时的说教只会是白费口舌,不如用惩罚给予疏导,特别是及时找到一种可以及时滋生出激励作用的惩罚,既可以及时消除他们因错滋生的心理负担,又可以引导主动反省、促进自我教育。一是主动创设“商量空间”。事件中王老师当众说出两种惩罚方式让孙楚杰选择,为惩罚创设了一个“商量空间”,让被罚者可以从中看清自身的错误,看清虽然处罚方式和程度不同,但惩罚尺度依然公正,确实都能起到有效的惩戒作用。这个“商量空间”可以让惩罚有了更加有效的沟通渠道, 可以让被罚者充分体会育人者的呵护用心,及时找到自觉接受惩罚的台阶、找回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退路,并可以激励他们平心静气地接受惩罚,自觉反省、规范自己的言行。二是要主动把握“有效时间”。孩子犯错后必然会惴惴不安地等着处理,育人者主动把握好“有效时间”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及时矫正犯错者的错误言行、及时警示其他孩子,也可以及时控制不良事态,让惩罚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价值。如果失去了最佳“惩罚时间”,对一些错误行为听之任之,等到酿成大错后再来“算大账”,就极易在情绪上让被罚者反感和对立,难以让其从思想上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

篇9:木镇的屋檐

每次从外面回来,我都感到木镇局促与狭小,连挂在白杨树梢的月亮也是一半,瘦瘦的清癯,好像另一半被城里夺去了。我真的觉得木镇很小,如废弃的卷角起毛的邮票,有时又真的觉得它是那样的敏感,如一个刺猬窸窣在平原的深处里,一有响动,就胆怯地蜷缩起来。

对故土时时反顾,有时又觉得,无论你离开土地多久,从乡间走出多远,总能感到隐隐有一根脐带连着你和乡村,这脐带如输液管一样,给你温暖和营养。

在外地,常会无端想到——夜里,窗外有风,父亲常在风里早起,那时风吹动窗棂上的纸,噗噗响,父亲走出篱笆门拿着扫帚,把落叶和枯枝弄到一起,然后背到灶下。到了晚间,灶头的火照红了母亲,而墙上筷笼子里的筷子,也成了红的,一根根如铅笔,在灶下,母亲用火的灰烬埋下一块红薯,到了夜半,在惺忪的梦里,你接到烤得焦焦的红薯,觉得乡村的柴草和炭火烤出的红薯,那才叫烤红薯——这不是手艺,是乡下母亲们天生的独门绝技,这里面有母亲的体温,有父亲收拢的枯枝落叶,更有大风把漫天的星星吹落后,父亲走在风里的踉跄。

确实是狭小局促的木镇,每当夜里风起之时,我总有一种担心,怕那像草绳一样羊肠一样的小路,那上面无尽的落叶,不会把路淹没吧?或者路也会被风吹断,一截被风吹到另一个村子?

在城市无端的失眠,被那些夜里的肆无忌惮的光弄得心惊肉跳。失眠久了,时不时想起乡村,总有一个词突显——“屋檐”。是啊,有屋檐,你就感到温暖,那在乡村被子里,无边黑夜里新棉花被子下的脚趾头如一个个小猪在安恬地趴着睡。

平原深处,黄壤深处的乡村的屋顶是如缓坡一样的耸立,如三十度的夹角。那是水和泥土柴草烧制的灰色的瓦,在陕西的阿房宫旧址的土地上,我曾看到 秦代的瓦,与现在的模样简直是兄弟,有着同样的基因。灰色的瓦排列起来,一片压着一片,如鸟羽,下面是草是房梁是檩条,就这么简单支撑起一片温暖。夜里,曾有几次惊叫把家人吓醒,被问是否有梦魇,我说看到乡村的瓦片如鸟的翅膀在夜空里翻飞。那些瓦片也如钢琴的琴键在奏着谁也不懂的曲子。

该如何形容乡村的那一排排瓦呢?真如钢琴或者手风琴的琴键呀。在还有生产队的时候,从城里下放的马老师,为大家演唱《红星照我去战斗》,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挎在胸前的手风琴。那黑键白键在老师的手下,如风触到了瓦片,触到树的枝柯,触到了水面,各种声音都一起汇聚到乡村牛屋旁边的“完小”。

第一次看到那黑键白键,就想到乡村屋顶的瓦,那是雪后的瓦,微微露出黑黑一角的瓦,或者是霜降夜里的瓦,凹的地方是白,凸的地方是黑,那霜降的夜,睡不着的人,看到了有一只黑猫,在屋顶十分诧异地看那霜,它不明白,就用脚一下一下划那霜。猫的爪子如印戳,盖出老貓到此的阴文和阳文。

是啊,那时的我觉得老师演奏起手风琴来,就像把手伸到河里伸到溪里,在那些荷叶底下淤泥中摸鱼——孩子在木镇后的河里,用肚皮紧贴浅浅的河床,张开手摸鱼,不经意间就摸出欢乐,如老师在手风琴里摸出的音符。

回家,有一次远远地看到村口的父亲,戴着一顶老式的芦苇编的草帽,那尖尖的模样,就如乡村的屋顶。父亲说,刚割了麦子,有用石磨磨开的麦仁,那是幼年十分盼望而不易得的熬麦仁啊。到了嘴边是植物的清香,还有母亲在草垛里用豆秸捂到长白毛的酱豆。乡村的酱豆是故意发酵到长白毛,到时再配上辣萝卜。在麦天,儿子戴着爷爷的草帽,喝了一碗麦仁,接着又喝下一碗。乡下的饭食养人,我那时知道了根系在这片土地,连儿子也莫能除外。

父亲老了,他走过多少乡村,真的不好说,但他触摸过木镇的每个角落,他的脚也踏过这里的每一寸泥土。泥土有记忆,哪片地方父亲踏了一遍,踏了两遍,泥土都保存着。有时在夜里,在城里的夜里,父亲仅有的几次住到城里我的楼房里,我听到父亲的梦话,虽然不清晰,但我知道那是与一辈子厮守的泥土对话。木镇有多少户人家,有多少房子,有几口井?这些父亲都知道。

乡村远离了我住的城市,但故乡却潜伏在我的血液的深处,骨髓的深处。有一天,一位诗人朋友说,你头上隐隐的有东西,我说,那是故乡的屋顶。朋友说,你眼里的东西呢,还没到生白内障的年龄呢,我说,那是木镇的屋檐。

那夜,朋友醉了,为自己没有一处眼里的屋檐,故乡的屋檐!

(英翔宇摘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28日)

篇10:屋檐下的小燕子作文

燕窝里住着两只小燕子,它们很可爱。黑色的羽毛,白色的肚皮,一双俊俏小眼睛,像嵌在面孔上的一对黑溜溜的宝石,头的两侧还抹着红脸蛋,剪刀似的尾巴,像身穿一件燕尾服似的。

我查找了许多关于燕子资料,没想到,小燕子是秋去春来的候鸟。北方的冬天寒冷,每年的秋天,燕子就飞往南方过冬。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再飞回来。路途很远,可是燕子却不会迷失方向,它总能找到去年的旧泥巢。燕子是捕捉虫子的能手,它们张着大嘴巴飞行,这样就不费力的捕捉到虫子。一窝燕子一个夏天能捕捉到几十万只昆虫。燕子喜欢把巢安在屋檐下,它们用嘴巴衔来泥土、草棒以及树枝,砌成半个碗大的小泥巢。燕子的一家就住在泥巢,并在泥巢里产卵孵小燕子。我总是在大门的旁边发现几根羽毛,原来燕子经常把自己的羽毛留在某个地方,告诉别的燕子,这里是安全可以生存的地方,或是这里有水源。

我家的小燕子每天从屋檐下飞进飞出,唧唧喳喳,在空中嬉戏着,就是下雨天,它们也出去觅食。去年十一月份,天渐渐地冷了,小燕子悄悄地飞到南方过冬了,我心里一直惦记着它们,那么遥远的路它们能飞得动吗?明年它们真的能飞回来吗?

今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它们真的飞回来了,我太高兴了,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去年的小燕子,还是它们的儿女。

小燕子好像跟我有着说不出的感情,每天当我跟着家人一起出门的时候,它们会从屋檐下俯冲下来,从我的头上掠过,小燕子张开翅膀为“带路”。当我放学回家的时候,老远就看见它们在空中盘旋,叽叽喳喳,的叫着,在等着我回来,要是我出门几天没回家,燕子们再看见我时,比平时叫得更欢,好像在说:“小主人,你可回来了!几天没见你,我可想死你了!”现在我每天上学前总是不由自主地向小燕子说声“燕燕,再见!”。小燕子,我喜欢你,我一定会爱护你们,我一定会珍惜这段“鸟情”。

篇11:屋檐下的风景作文1000字

屋檐的石榴花鲜艳似火,灼灼盛放,叶子绿得发亮,青瓦上的青苔绿幽幽的。雨水顺着屋檐滴滴答答地坠落,砸在青石板上。骤雨毫不温柔,打落了鲜红的石榴花花瓣,鲜妍的花瓣落在幽井里,无人追究。

这时爷爷总喜欢躺在太师椅上摇摇晃晃,心疼地望着开得正好的兰花、桅子花、月季……爷爷是极爱花的。可惜花全在花圃里,也没办法给它们遮雨。大雨一停,爷爷就忙着修剪花枝,用细绳把四散的枝条扎聚拢一些,把青石台阶扫得凉幽幽的……我踩着水洼,溅起朵朵水花,沾湿了鞋裤也不在意,玩得不亦乐乎。花草们侍弄完了,爷爷就去打扮石榴树,踩着木梯子,爬上屋檐,去整理那些长得太高的枝条,还有被野猫拂乱的瓦片。我仰头从屋檐下望去,只望见一角浅蓝的天空和几片浅浅淡淡的白云。深青近黑的瓦片裁出边角粗糙的天空,鲜亮的石榴花攀着瓦,或者斜斜地垂下来,别有一番古朴清秀的美丽。小水洼闪着微光,爷爷踩瓦片的声音听得我战战兢兢,时不时要喊一声,仿佛这一声能确定爷爷的安全。他应了一声,嘿嘿笑道:"丫头,上面挺好看的,还有石榴花,想不想上来玩?”我看着高高的屋檐,犹豫着不敢上去,只管梗着脖子喊:“我要石榴花”!

不一会儿,爷爷手一抛,几枝石榴花就掉在青石台阶上。等我捡完,爷爷也已经下来了,草帽一戴就要出门去看水有没有冲毁田埂。回来时,爷爷会给我带一捧野格桑花。我把野格桑花与石榴枝条装点在窗前,她们芬芳了一整个夏天,也装点了我仲夏夜里悠长的、美好的梦。

后来,我长大了,离开家乡去读书。我仍然记得屋檐下翠绿的枝条,以及神色晦暗的爷爷。火红的石榴花早已凋谢,只剩下青涩的石榴和青翠的枝芽。我执意摘了一个小小的石榴,捏在手里,一步步走远。蓦然回首,看到爷爷站的笔直,手背在背后,目光复杂地看着我远去。石榴枝条伸到他鬓边,我赫然发现,爷爷的鬓角已经花白。我剥开石榴,慢慢地吃着。原来,不熟的石榴那么苦涩,那么让人难以接受;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苦涩,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

晨曦印上时光的痕迹,跋涉于成长的浅滩,步履逐渐蹒跚。

后来,我再回家,却发现物是人非事事休。石榴树被砍掉了,矮矮的青瓦房子被推倒了,取而代之的是白墙灰瓦的楼房,爷爷也日渐消瘦,病痛缠身。他再也不能在雨天照顾花草,甚至不能站的笔直,华发丛生,眼角眉梢的沟壑愈发深刻。瞬息之间屋檐下的风景完全不一样了。

屋檐下不再有艳红的花瓣,不再有青石板,不再有小水洼,不再有伫立的老人,不再有那如水的年华……后来啊,我看到了更美的屋檐风景,那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别致;我看见了更艳更红的石榴花,在小小的花盆里曲折承欢;我看见了江南水乡缱绻温柔的牵绊,朱柱青瓦的古朴……

但是我想,那些终究不是我记忆里美好的样子。石榴花是那时的更鲜红娇妍,青石板是那时的更质朴,爷爷虽然一如既往地慈爱,可他渐渐佝偻的身板却宣告着他的苍老……没有人觉得一切都改变了,但所有人都会感觉到,时光正在消逝。

上一篇:明湖踏秋作文下一篇:采购计划和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