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交流干部管理培养

2024-04-18

加强交流干部管理培养(精选6篇)

篇1:加强交流干部管理培养

近年来,我市工运事业发展迅速。工会基层组织不断壮大,会员不断增加。截至2011年9月底,全市共有基层工会覆盖单位14953家(其中企业工会数13299家),会员约64.3万余人。工运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加强年轻干部培养是塑造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市总工会机关现有35岁

以下的年轻干部8名,占机关干部总数的20%。机关党组织高度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大对年轻党员干部的培养力度,既促进了年轻党员干部成才,又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

一、基本做法

在年轻干部的培养过程中,市总工会机关党组织坚持“重教育、重实践、重管理”的思路,采取建立年轻干部学习班、导师帮带、外派学习等有力措施,在“育、干、管”等环节下功夫,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工运事业发展的年轻党员干部队伍。

(一)准确定位

机关党组织是年轻党员干部成长的引路人。经过各种考试走上市总工会工作岗位的年轻干部,文化知识比较扎实,但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理性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不强。基于此,市总工会机关党组织积极搭建平台,创新方式上好党课,坚定年轻干部的理想信念。一是结合经历讲党课。邀请具有几十年工会工作经验的老同志、领导等“现身说法”,畅谈如何做好工会工作,分享在工作岗位上的感悟,面对面、心交心的交流,在年轻人心中激起共鸣,增强了他们对工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年轻干部纷纷表示要学好本领,把握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做好工会工作。二是结合建党九十周年纪念活动讲党课,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介绍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风雨征程,重温90年光荣与辉煌,引导年轻干部深刻领会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任何时候都不能怀疑和动摇。三是结合红色教育活动讲党课。组织年轻干部赴延安等革命圣地,重温我党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和老一辈革命家为之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使年轻干部深刻认识到新中国的创建来之不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来之不易,引领年轻人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同时,市总工会机关党组织还注重发挥年轻活力,引领他们开展集中与自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学习形式。如以年轻干部学习班为载体,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畅谈“讲话”对年轻干部的激励与指引;组织阅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结合时政热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读书感言;参与“比服务、强执行、优环境、促发展”征文活动,在思考行文中强化作风建设,提升执行力。

(二)创新方式

市总工会机关党组织把培养年轻干部作为一项人才战略工程,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念,拓宽培养渠道,创新培养形式。年轻干部无论在工作还是在思想上都有一个由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他们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因此,一方面市总工会机关党组织对年轻干部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建立动态成长档案卡,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对工作时间不长处于积累期的,主要加强理论培训和业务素质培训,同时给予更多的基层锻炼机会,以丰富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对工作时间在5年以上,思想上逐渐成熟处于成长期的,党组织尽可能开展提高执政能力的培训,强化管理监督,鼓励轮岗交流;对工作时间在10年以上,担任职务处于成熟期的,党组织则侧重加强警示教育,鼓励其参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另一方面,市总工会机关党组织培养年轻干部注重从“心”开始,讲懂与爱,“懂”就是要做到真正的了解、理解年轻干部,这是前提。不仅了解年轻干部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还要理解其理想追求,以及在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爱”就是要时时“关心”年轻干部,这是手段。在“教育+锻炼+帮带”的培养方式中注入懂与爱,建立年轻干部关爱机制,关心其思想动态,关注其能力发展,关怀其日常生活。在懂和爱中帮助年轻干部理顺职业生涯的发展渠道,引导他们树立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三)建立机制

科学的机制是培养年轻干部的有力保障。市总机关党组织加强研究探索,在继承好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从方式方法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年轻干部培养机制创新。一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按照民主、公正、竞争、择优原则,真正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评价高的年轻干部选拔上来,在党组织的换届选举中有两名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当选总支委员和支部书记,充分调动了广大年轻干部努力工作、拼搏进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认真制定并严格执行《湖州市总工会关于加强机关年轻干部培养的暂行办法》,严格规范年轻干部学习班、导师帮带、外派学习等培养年轻干部的措施;强化考核管理,力争把

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做成市总机关党建的品牌工程。三是建设“党组领导,总支牵头,支部引导,党员参与”的共促共进模式,在机关内部形成人人参与、和谐向上的氛围,从而进一步推动工会其他工作的开展。四是形成定期汇报制度,年轻干部要定期把工作动态、学习情况等向党组织汇报,党组织及时反馈,对于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和鼓励,对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想方设

法帮助解决。定期对年轻干部培养工作进行总结、评优并把相关情况提交党组讨论。

二、主要成效

市总工会机关党组织把加强年轻干部培养作为机关党建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取得成效,年轻干部坚定了信念、提升了素质、增强了活力。

(一)学习教育锤炼了思想

学习教育是年轻干部成长的重要途径。学习既是年轻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适应党的建设的需要,市总工会机关党组织通过讲党课、成立学习班、外派学习等多种形式,提升了年轻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加强了其对主观世界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方法的引领,帮助年轻干部们体会到了学习的自主性、重要性和灵活性,使得他们爱上了“学习”这一终生受用的工具。如年轻干部自发的建立了年轻干部阅览室,每到中午休息时间总有年轻干部在阅览室翻阅杂志,学习充电,并对加强阅览室功能提出了改进意见。党总支还利用机关学习日举办了年轻干部论坛,以务虚的形式,探讨工会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想法,年轻干部精彩亮相,同时提及的建议具有思想性,工会如何提升对企业广大年轻职工的吸引力,如何发挥年轻干部联系广大年青职工的纽带作用的想法,得到了市总工会领导的肯定。经过多内容、多途径的锤炼,年轻干部在思想上褪去了一份稚气,平添了一份成熟和理性。有两名年轻干部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实践锻炼提升了素质

实践锻炼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经程序,市总工会机关党组织以市职工维权帮扶中心为依托,建立年轻干部培训基地,把党组织的一些活动纳入到基地建设中来。如强化双千万结对工作,年轻干部积极走访解结对困难户,为他们排忧解难,今年就顺利帮助了一名结对人员完成了白内障修复手术。配合第四党支部做好送法律进企业进社区进行政村服务活动,推动了六五普法的宣传工作,年轻干部在自身增强法律意识的同时又接触社会实际,很好地促进了工作能力的提升。今年以来,为拓宽年轻干部视野,密切与基层的联系。启动两批外派学习工作,一共有6名年轻干部参加活动,外派活动主要是与本职岗位有关的学习,多与基层工会与企业有关,弥补了年轻干部基层工作经验的不足,培养了与职工群众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在外派学习过程中,年轻干部主动承担并开设了5场有关工会知识的讲座,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素质,展示了工会年轻干部的风采。通过让年轻干部深度参与一些重要任务提升能力、磨练意志、锻炼成长,比如,为筹备湖州市第六次工会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市总工会办公室负责牵头起草,这篇工作报告既是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工会工作的纲领,起点高、分量重。市总工会办公室党支部果断建议年轻干部参与到写作过程中来,在写作过程中,年轻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承担起草文稿提纲和初稿任务,之后又对文稿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经过历练,几名年轻干部深切体会到重大文稿从无到有、从一般到出色的艰难探索和日臻完善的过程。

(三)科学管理激发了活力

科学管理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有效保障。市总机关党组织把培养年轻干部当做系统工程来抓,不靠一时兴起的临时推动,而是不断建立和完善制度,党组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湖州市总工会关于加强机关年轻干部培养的暂行办法》,为加强机关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党总支隆重举行了“牵手共建 薪火相传”师徒结对活动启动仪式,年轻干部在发言中表示,要坚定信念,自觉把爱祖国与爱集体、爱岗位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水平,争当推动工运事业发展的践行者;要勤奋学习、深入实践,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争当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水平的进取者;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培养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积极投身到创新实践中去,争当创新工会工作的探索者;要加强修养、改进作风,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力量,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定位在实干上,争当脚踏实地服务职工的奉献者。年轻干部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无论在“我为七一献热血”的活动中,在低碳节能的骑游活动现场,还是拓展训练的竞技场上,都活跃着市总工会年轻干部的身影,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努力工作,快乐生活”的精神风貌,也感染到了机关其他的工作人员。

三、几点启示

培养年轻党员干部,既是机关党建工作的内容,也是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要求。回顾和总结市总工会机关党组织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有好的方法值得总结、经验值得借鉴,这为各级机关党组织更好的培养年轻干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领导重视“施好肥”是前提

要把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抓好抓实,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握培养工作的方向。市总工会领导多次调研年轻干部培养工作,主持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了解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倾听年轻干部对做好工会工作的建议,并在党组会上专题研究部署培养工作,出台了《年轻干部培养暂行办法》。在外派学习过程中,积极协调,选派年轻干部到适合的岗位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还定期了解年轻干部培养的动态信息,关注培养工作的进度,关心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在上级党组的支持下机关党组织强化工作力度,拓宽工作思路,“施好肥” 一是多施“知识肥”。针对年轻干部的知识结构和特点,加大对其缺乏知识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年轻干部的政治素养、能力素养、道德素养。二是优施“经验肥”。关心爱护年轻干部,为他们择优配备有经验、有能力的导师,发挥“传帮带”作用,有针对性让其在实践中得到历练,增强实干能力。三是勤施“纪律肥”。对年轻干部严格实行考核监督,增强年轻干部自我培养的动力和压力。

(二)当好主角“演好戏”是关键

年轻干部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综合化、系统化的过程,既是外塑过程更是内化过程。借助年轻干部学习班这一平台,在培养其服务意识、危机意识、开放意识的同时,激发年轻干部的潜力,发挥其主体作用,取得良好效果。比如年轻干部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的征集活动,经过学习班的集中讨论,形成的建议,既有对本岗本职工作的思考,又有对市总工会整体工作的谋划,其中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建议还被纳入到市总工会工作思路,让人眼前一亮,展现了年轻干部的主角姿态。年轻干部要当好主角“演好戏”还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进入角色敢担当,指的是思想上的进.步,心态上的成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二是增强本领能担当,指的是学习能力的提高,既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能不断汲取新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三是干好工作会担当,指的是以清晰的工作思路,饱满的工作热情,灵活的工作方法适应复杂的工作。

(三)健全机制“育好人”是保障

年轻干部的培养是动态过程需要健全机制,保证培养工作的长效性。机关党组织在“育和管”上做文章,以健全机制的方式确保年轻干部顺利成长。完善日常管理责任制度。把培养年轻干部工作切实列入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班子成员与年轻干部结对,切实担负起日常培养、管理和教育的责任。完善学习检查制度。制定学习计划,列出阅读书目,举办读书学习会进行督促检查。完善思想工作汇报制度。年轻干部每半年形成一份书面思想和工作情况汇报,报送党组织,以便党组织随时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助和教育。完善谈话制度。组织班子成员与年轻干部进行工作谈话,开展思想交流。完善专题党课制度。根据上级的重大部署以及社会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年轻干部上专题党课,促进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篇2:加强交流干部管理培养

摘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围绕“建设应用性国际化精品学院”的发展战略,依托学科优势,瞄准学科方向,在国际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重点探讨了商务学院国际合作的特色模式,并对其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国际合作;交流;特色;成效

1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渠道

1.1 高等教育与发展经济必须配套

任何经济发达国家都有配套的高等教育体系,质量且不谈,就高等教育规模而言,美国毛入学率达到80%,日本达到70%,而我国20刚刚达到22%。我国多种文件提到教育要超前发展,但其数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总结日本百年发展激荡史的成功经验时指出:多少年来,教育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发展之后发展起来的,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要超前发展,提前为经济发展准备好各种人才,这是现代国家发展的规律。在高等教育如何与经济发展配套,结构,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发达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1.2加强交流与合作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好办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高层次人才的交流活动日渐频繁,生源和师资的国际流动不断加速,教育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受到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高等教育要在新世纪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开放,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因此,高等院校应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促进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途径,是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加速高校自身发展的必要措施。

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依托学科优势,在国际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突出质量监控,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涵盖国际商务、国际经济、涉外商务等多个系部和研究机构的国际化学院。围绕“建设应用性国际化精品学院”的发展战略,商务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并把国际合作成果引入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明确思路,开展多渠道国际合作

2,1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元化培养模式

为了开拓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领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办学经验,自开始,我院先后同包括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诺森比亚大学在内的十余所院校合作并选派学生前往多所学校留学。从20至的9年中,前往西苏格兰大学留学学生共计464名,近三年人数为192人,每年稳定在65人左右,学院每年都保证了团签的高通过率,20团签率又一次达到了100%。

在已有的合作项目基础上,学院继续拓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院校的合作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境外院校的机会。2007年10月学院组织部分学生前往香港岭南大学进行短期的交流访问,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收效明显。另外我们又启动了与香港岭南大学的本科生交换项目,进一步增加了让学生接触不同教学体制的机会。此外,我院还已经与加拿大温尼伯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奥肯那根校区、新布伦瑞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并同美国布赖恩特大学、埃奇伍德学院(Edgewood College)等多所高校建立起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

大批量的学生出国留学一方面为学院带来良好社会效应,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成才之路。我院学生从合作办学中获益匪浅,8年来以来,商务学院在国际合作办学中始终保持了10%~15%的高留学率和高读研率,出国留学生学士学位获取率接近100%,拿到学位后,有近85%的学生选择用一年的时间继续在英国或其他国家攻读硕士学位,首创了本硕连读国际直通车――5年获中外3个学位的培养模式。

2.2 加强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提高学院教学水平

人员的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最活跃的方面。“除了学生的国际交流以外,教师的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核心部分”,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推动教学、科技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为了适应国际化办学的需要,学院每年都派出6位专任教师去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等海外高校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建设全英语教学师资队伍。以来先后有70名教职工出国、出境,对9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进行考察、访问或进修、攻读学位。这样一批专业教师在提高我院的整体科研能力上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他们能够把在国外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模式带回学院,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为学科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国际化特色与来华留学生工作相互促进

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商务类专业的学科优势给我院带来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我院特色的教学、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

从起,学院加大了来华留学生工作的力度,院领导亲自抓,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全面负责,各系部全力配合,使我院的来华留学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我院首次招收了7名短期留学生来我院进行专业学习;2007年,学院共招收了来自4个国家的22名长期留学生;年更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来自14个国家的40名留学生,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继续发展学历留学生,扩大其规模,提高其层次,争取尽早完成留学生教育由数量型到质量型的转变。

除了长期留学生的培养,我院也积极开展暑期班、访问团等特色鲜明的短期交流项目,2008年6月初西苏格兰大学10名学生来到我院了进行为期两周的短期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从年至2008年学院共接待来自英国、美国、丹麦的学生访问团75人次,我院良好的组织接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都给外国友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通过扩大短期留学生规模,我院和许多国外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互访模式,从而促进了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3促成特色,凸显国际交流成效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商务学院逐渐树立起了国际化的品牌,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院不仅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推动者,而且也从中受益匪浅,从师资建设到教学改革,从引进教学经验到提升管理水平,都可以看到国际合作给我们带来的显著成效。

3.1 加快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培养,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要靠优秀的教师队伍来具体地落实和完成。几年以来,学院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每年都选派优秀教师到英语国家院校进行语言和专业培训,骨干教师约一半都有出国考察进修的经历,这使教师们能及时了解专业领域在国际上的研究动向,从而保证了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总结多年来的国际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学院大胆突破,尝试在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全英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为中国的学生提供了英语学习条件,保证了较高的英语四级通过率(全英文教学班一次性通过率高达91%),而且能接受国外留学生插班学习,为学历留学生的培养和校际学生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一模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3.2 全面引进国外教学经验,开展教学模式的试点改革

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作业形式的改变上,以往的课堂几乎全部由教师讲授,教学改革以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比例大大提高了。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解框架结构、重点难点,而比较微观的内容则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查资料自己消化,此外,学生每学期还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定的`项目作业。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人沟通协作等能力十分重要。

在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方面,我们开展了考试方法多样化的改革,期末成绩根据课程性质不同而设有多种形式。包括闭卷考试、课堂测验、项目论文、课堂讨论等等;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在期末成绩中通常占据20%至50%。在成绩评定上,教师的评分标准更加全面客观,考试并不规定标准答案,而是在参考平时成绩的基础上,看学生的论文及考试是否有创见、知识面是否广博,这种评定标准有利于鼓励学生阐述个人观点,从而发现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我们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而这些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理念来源于国际合作,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继续扩大教学改革,深化国际合作,优化培养模式,强化素质教育,努力探索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有特色的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模式。

3.3 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素质过硬的外事工作队伍

最近几年我院国际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这一方面给我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对外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创造良好工作氛围。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是发展留学生管理工作的保证,我院十分重视对外事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他们全部具有硕士学历,熟练掌握相关政策、法规和原则,精通英语和计算机操作。不仅如此,我院也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外事处工作人员发扬团队精神,通力协作,以高效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校领导和广大留学生的好评。

其次,增强服务意识,热情周到地做好接待、管理工作。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主导思想,我们的外事管理工作者树立了跨文化交流意识,以务实的态度解决各类问题,特别是留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了协调融洽的师生关系。此外,我们每年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篇3:加强实习医生语言交流能力培养

1 专业性与通俗性综合运用

在临床工作中, 医生扮演“双向翻译”的角色, 即将专业术语“翻译”成口语或通俗语言去询问病人, 以期获得详细的临床资料, 再将病人的陈述“翻译”成专业术语记录到病历中。在此过程中, 病人的语言往往很笼统、方言化, 或远离疾病话题, 有些甚至无法听懂和理解。如将上腹部不适、胸前区不适统称为心里难受;呕血、咯血统称为吐血。至于疼痛的主诉, 更是很难说清其诱因、部位和性质, 以及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放射部位和缓解因素。这就要求实习医生从病人众多的陈述中, 提取和发现有用信息, 对于无法说清的内容, 可通过提示或形象比喻, 或模仿动作给病人看, 以示区别。如模仿咳嗽和呕吐动作, 以区别呕血、咯血。无法听懂方言或俗语时, 应借助一些了解地方风俗、方言的周围人加以解释。实习医生因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 应当避免将书本上的一些专业术语甚至外语名词拿来询问病人, 如咖啡色、果酱样, 以免造成交流困难。

2 严谨性与可能性统一

医学是生命科学, 严谨性是首要要求。实习医生从进入临床的第一天开始, 带教教师就应督促其逐渐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不能有丝毫马虎。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和床号, 所患疾病的名称及准确部位, 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剂型、使用方法及先后顺序, 过敏药物的名称, 病人的血型, 手术过程中器械、敷料的数目等, 在整个医疗活动中, 医务人员之间、或向病人及其家属必须交待清楚, 不能有丝毫含糊。许多医疗过失及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 往往就是一时疏忽大意导致的。在医嘱中要求病人做到的内容, 更要反复交待清楚, 以免造成误解, 如禁食禁饮、中断尿等。至于有些易导致歧意的词, 更应解释清楚, 如禁食、进食, 致癌、治癌。

当然, 要求临床工作严谨, 并不排除多种可能性的存在, 相反强调客观存在的多种可能性, 更是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因为任何一种疾病的发生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还有一些疾病病因目前仍不甚清楚, 有些疾病的治疗结果也有差别。如上呼吸道感染可并发病毒性心肌炎而危及生命;阑尾炎可并发门静脉炎、肝脓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而使病情加重。实习医生缺乏临床经验, 对病因和转归的多种可能性认识不足, 易犯想当然、武断和走极端的错误。在临床带教过程中, 应要求实习医生多说也许、可能、一般来说、从目前状况看, 尽量避免出现肯定、就是、必定之类的词, 否则, 会给今后的工作增加麻烦。

3 特殊环境的语言运用

除了日常临床工作中需注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外, 在一些特殊环境更要注重语言技巧的使用。例如, 在解决医疗矛盾或纠纷时, 语言交流是重要手段。

在医疗过程中, 发生医疗矛盾或纠纷是常见的事。随着社会进步, 病人法律意识逐渐增强, 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 还要具有处理医疗矛盾或纠纷的能力。实习期间, 实习医生一般不参加医疗矛盾的处理, 但让其了解矛盾发生的原因、化解矛盾的过程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内容在教材上无法查找, 也没有固定的模式, 却是今后工作可能碰到的、并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

言语冷漠、生硬甚至恶语伤人, 是产生矛盾的隐患, 再加上服务态度恶劣, 很快会使矛盾升级。相反, 柔和的语言、认真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 会消除病人的不满, 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

一旦矛盾发生, 实习医生应掌握处理矛盾的基本步骤。首先是使冲突降温, 多解释安慰, 不能使矛盾激化而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的开展;其次是主动承认不足或错误, 积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防止发生更大的过失;最后在相关领导和同事的配合下, 有步骤、有原则地解决问题。

4 特殊人群的语言运用

对于将要接受手术或创伤性诊疗操作的病人来说, 思想负担重、精神压力大, 而手术本身确实存在风险。在术前谈话时, 要求实习医生从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性方面掌握谈话技巧。对于风险大、开拓性的手术或操作, 在谈及手术必要性时, 应重点强调客观存在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意外;而对于常规手术或操作, 在谈及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时, 更应强调手术操作的必要性。

对待恶性肿瘤或拟施行致残性手术的病人, 应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对于病人的询问, 可采取搪塞、回避或转移话题的方式, 让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个逐渐认识到接受现实的过程。实习医生如果忽视这一点, 一开始就将疾病及后果全盘托出, 不仅不利于病人的治疗, 更会引发一些意外。

有些病人为了治疗疾病, 向医务人员袒露个人隐私, 这是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实习医生从一开始进入临床, 就要尊重病人人格和个人隐私, 保守病人隐私, 既是对病人负责, 也是医务人员的基本道德。还有一些属医疗机构内部的信息, 也应保守秘密, 如暗示疗法、新药的临床对照等。

5 文明语言的习惯使用

医生是高尚职业, 语言应文明礼貌。带教教师应要求实习医生养成谦和的工作态度、谨慎的工作风格, 戒骄戒躁, 勤学好问, 对于不懂或不确定的内容, 多向带教教师请教。学生之间要有良好的协作精神,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对待病人要态度和蔼, 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 暂时不能满足或确实不能满足的, 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不应出现粗言俗语, 更不能恶语伤人。

篇4:加强学生数学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

一、加强思想情感的触及交流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学生本身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1、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

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关心、理解、爱护学生。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关爱所有的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自始至终洋溢着饱满的工作热情,运用自己的情感因素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教师要以情激情,以情带语,以情发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用"师之爱"激发"生之情"。如教师提问时,应面带微笑:"请回答!"学生回答后说一声"请坐下!"一个浓郁人情味的"请"字,则能温暖学生的心房。教师要用真挚的感情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阻碍,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只有创设融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如沐春风",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具体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勉励,以及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感受,互相交流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和信心。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情感的交流,教师可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消除学生之间的误会及隔阂,避免学生在背地里乱猜测、议论别人的不是,杜绝鄙视后进生的现象出现。从而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达到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增进团结,共同提高的目的。当然,学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有赖于教师的示范和导向作用的指导和发挥。

二、加强教学信息的反馈交流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因此,课堂教学中,加强教学信息的获取、反馈、交流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1、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学信息的交流

众所周知,传统的注入式课堂教学一般只有教师的讲授和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其课堂教学信息通常是单向传递,而学校的教学活动应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由此来看,凡符合科学性要求的课堂教学,其教学信息的流通应具有"双向性"的特征。该特征不仅表现在教师作用于学生,还表现在学生作用于教师。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反馈手段,采用提问、板演、练习、考查等形式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信息,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如,教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时,教师可安排这样一组练习题:

把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分数化成小数。① 1∕2、1∕9② 3∕4、3∕7③9∕10、9∕14④11∕20、11∕13。待学生做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并进行交流。

①为什么这些分数有的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却不能?(学生回答不出)

②分數有分子、分母,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什么有关?(学生有的说与分子有关,有的说与分母有关,有的说与分子、分母有关。)

③每组中两个分数分子相同,为什么前者能化成有限小数,后者不能?这说明了什么?(与分子无关,与分母有关)

④既然与分母有关,那分母有什么特点?请把分母分解质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⑤把3∕12化成小数(0.25),并分解分母12的质因数(2×2×3 )。这个分数的分母除2外,还有质因数3,为什么也能化成有限小数?(揭示:最简分数)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多创设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数学学科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因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或对解决数学的问题,只要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正是充分展示这种个性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合作启智等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交流中,往往出现多种不同思路、方法的碰撞,从而迸出发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发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明白认真听别人的发言是尊重别人的表现,要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到交流中。

三、加强教学效果的评价交流

加强教学效果的评价交流,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鼓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交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启迪、点拨、组织评价交流。教师评价学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要用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而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析肯定其中积极的因素,然后帮助提出改正的方法。要根据具体问题,采用分步肯定的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体验到参与评价交流获取知识后的成功感觉和喜悦心情。这样的评价交流,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各抒己见、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同时能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交流

篇5:对加强干部岗位交流的思考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法》规定:“军官应当在不同的岗位或者不同单位之间进行交流”,并且规定了需要交流任职的时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可操作性。按照法律要求,加强岗位交流,必须符合部队实际,着眼培养干部的综合素质。

一、干部岗位交流的意义

(一)通过岗位交流可以提高干部的综

合素质。实践出真知,经历长才干,一次经历就是一个“老师”,一个岗位就是一所“学校”,多一次经历就长一次才干,多一个岗位就多一份成熟。人才的成长和才干的增长是有规律和周期的,因此一个人在同一岗位上不宜时间过长,适时调整那些优秀人才的岗位和职位,对于提高他们自身素质大有益处。

(二)通过岗位交流可以提高部队战斗力。注重综合知识,强调能力复合,是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指挥和处突任务对指挥人员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各级指挥员不仅应是单一专业性人才,更应成为熟悉多种业务,具备多种能力的“全才”和“通才”。所以应从消防部队实战着眼,把干部放到多种岗位和环境中去使用,通过全面锻炼,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

(三)通过岗位交流可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调整交流干部是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其目的是改善干部结构,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新岗位、新环境可以更好地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优化单位内部人才群体配置,提高单位整体工作效率,实现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干部岗位交流的实施

(一)定好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作保障,好的方案也难出实效。因此干部岗位交流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规范、科学和相对稳定的干部岗位交流制度,用良好的制度去选人、去用人,去管人。制度比人更合适,更科学,更可靠。

(二)科学运作。一要坚持标准,选准配强。要充分发扬民主,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可靠、业务能力强、文化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优秀干部交流到新的工作岗位上来。二要扩大范围,广泛交流。要破除专业、部门的限制,跨领域、跨地域地选拔干部。大胆实行机关与基层岗位轮换,专业间岗位交流,跨职务交流,内地与边远地区部队之间交流。三要用前公示,走群众路线。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谁优谁劣,谁是干事业的,谁是做表面文章的,群众看得最清楚,群众最有发言权,所以要充分发扬民主,让群众说话,以公开求公正,真正把群众的意见纳入党委选人、用人的决策中。

(三)全程跟踪,加强督导。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头有尾,具有过程性特点。有些工作落实不好,很重要一方面就是没有跟踪抓全程。岗位交流工作也必须坚持全程抓,抓循环,要从头抓到尾,抓出成效。要加强监督和指导的力度,经常检查新班子工作情况,积极帮助和解决他们在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边检查边指导,边解决矛盾,尽快实现人与岗位的最佳组合。

(四)适时调整。干部岗位交流是在寻求动态与静态的契合点,寻求人与岗位的最佳结合。干部能力各有长短,多数干部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并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来。但是也有极少数干部进入角色慢,工作很难打开局面,与岗位不适应。对于这样的干部,要本着对事业对本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及时进行培训和教育,必要时予以调整。但此项工作必须在党委认真研究下慎重进行,以免造成岗位交流的随意性。

三、干部岗位交流应注意的问题

(一)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岗位交流的过程当中,有些干部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我们有必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转变观念,心悦诚服地接受组织的安排,愉快地到新岗位上工作。

(二)做好培训工作。要坚持以会代训,领导传、帮、带等随机性的培训做法,同时要加强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的力度,特别是有计划地搞好对干部交流对象的超前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尽快步入工作角色,适应新的岗位。

(三)合理流动,保持稳定。要严格控制调整比例,防止队伍“大进大出”。任现职未满三年的,一般不作调整,并以此保证必要的岗位锻炼和经验积累。要重视解决好干部职务晋升与保持队伍相对稳定的矛盾,在任满最低任职年限后,特别优秀的,可采取越级提升或在现岗位上高配一职的办法,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篇6:加强交流干部管理培养

关键词:加强与改进;干部交流;交流工作;工作措施

一、完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1、明确交流的对象及条件,实现领导干部多层次、宽领域、多形式的有序交流。市、县级领导干部交流的重点是:需培养锻炼和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干部,在同一市、县级任职时间较长和按规定需要回避的领导干部。原则上市、县级主要领导干部任职满二届应实施交流。中层干部交流的重点对象应当是部门主要领导以及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5年的领导干部。

2、树立正确的交流导向,不搞照顾性交流,使有限的岗位资源和宝贵的人才资源实现最佳结合。

3、加大年轻干部交流力度,注重选拔后备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到艰苦的地方和岗位去磨练,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

二、加强宏观管理,形成有效的干部交流调控机制

一是建议省、市组织和人事部门增强干部交流工作的计划性。防止干部交流时紧时松或连续性不够、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二是建议省、市组织和人事部门正确处理整体稳定与有序流动的关系。干部交流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进行,既要使应该交流的人员及时得到交流,又要注意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适当控制交流的范围和人数,不搞运动式的在一个短时期内,从一个单位、一个班子中交流过多干部,影响工作的正常运行,班子交流面一次性不超过1/3,以“适度”保稳定,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三是建议省、市组织和人事部门建立交流干部跟踪培养制度,严格对交流干部的监督。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及时将干部交流的时间、学习和工作情况、职务变动情况以及交流后的现实表现记入档案,使被交流干部的情况明了,便于组织上了解掌握。当工作取得成绩时要予以鼓励,当工作出现失误时,要及时打招呼,促使交流干部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三、完善奖惩考核机制,激励交流干部勤奋工作

1、建立完善科学评价干部业绩的机制。具体做到两点:一是显性业绩与隐性业绩相结合,有效遏制一些干部追求虚假政绩现象。二是联系本地的历史基础,联系干部的现实努力程度,对不同的基础条件采取不同的评判标准,从而提高考核的准确度,防止挫伤在艰苦环境下干部工作积极性。

2、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考核机制。一是明确一个的考核原则。就是以分工定考核,以考核论业绩,以业绩论奖罚。考核的全过程实行自上而下目标管理,自下而上民主评议几个回合,真正反映实事求是、注重实绩、体现导向、不打“和牌”的精神。在考核中,将“议”、“看”紧密结合,通过“议”、“看”结合,给干部增添了压力和动力,促使他们改进工作,真抓实干,每年都力争使自己的工作跨一个大台阶。二是实行一个科学考核体系。强化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市、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必须有明确的任期岗位责任目标,制定以实绩考核为主的干部考评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工作业绩。对不思进取,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的,要及时给以警示,直至建议或责成有关单位罢免或解聘所任领导职务。在考核中对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和考核,广泛听取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最后得出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结论,并与干部本人见面。省、市组织和人事部门也须对照干部管理条例的考核要求,制定和完善干部考核体系,把目标层层分解,任务件件落实,形成职责清楚、赏罚分明的激励体制,提高考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同时要对交流干部跟踪考察,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工作表现,坚持以党性看干部,凭实绩用干部,用适当的待遇激励干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交流、提拔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促使交流干部充分发挥潜能,创造佳绩。

三是建立一个完整的业绩档案。建立干部政绩考核制度,由市、县纪检部门负责对全市领导干部进行勤政、廉政、业绩的考核,并为每个干部建立起政绩和廉政档案。通过实行干部政绩考核制度,避免凭印象任用、交流干部的现象,使一批政治强、业务精、公论好的干部得到了及时交流和重用。

四、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异地任职干部管理

对交流干部实行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对不执行制度且教育不改者要严肃处理,对交流后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的干部,依照法定程序,提请罢免。要建立交流干部生活地与工作地监督部门的联系制度,形成良好的交流干部监督网络。

五、推进交流力度,造就复合人才

通过对市、县级主要领导干部在市内、外跨地区之间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交流,达到发挥干部特长,丰富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的目的。

1、开展跨系统交流。根据中组部和省委关于干部异地交流管理办法的精神,市县可以立足自有人才的培养开发,在依法合规组织和加大市、县级主要领导之间交流同时,尤其要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培养复合性干部,促进人才成长进步。

2、充实后备力量。建立全市人才库,健全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管理等工作制度和办法,坚持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的原则,加大优秀年轻干部跨部门、跨岗位交流力度,强化多岗位的实践锻炼,进一步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通过交流或轮岗锻炼以丰富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开展有计划的苏南、苏北后备干部交流,使干部在不同环境中得到培养和锻炼。同时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考察调整一次,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适应中、远期干部队伍建设需要的后备干部队伍,为怀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上一篇:国庆节暖心祝福语录下一篇: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