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

2024-05-2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精选5篇)

篇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

南友锋

陕西省商州区中学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针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深入工人当中进行调查研究,又批判地继承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体系。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它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对有着数千年儒家文化和农耕文明的中国来说,影响尤其巨大。

马克思主义在欧洲诞生之时,中国正处于晚清政府统治之下。清王朝已经走过康乾盛世的辉煌,内忧外患、国势垂危,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被工业强国两度打败后,最早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是清政府派赴国外的一些外交人员和学者。“近代中国人透过被西方列强打开的国门,初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并从中知道马克思和他所创立的主义,最早是从巴黎公社开始的。”①(P9)1870年,法国传教士和中国民众之间发生了天津教案,清政府委派崇厚赴法谢罪。张德彝作为崇厚的随员,目睹了巴黎公社的具体状况,写成了游记《三述奇》。此书最大的价值是,它为中国人接触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提供了最早的信息。介绍巴黎公社的还有当时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所办的《教会新报》等,但影响最广的是王韬编译的《普法战纪》。此书出版于1873年,较客观地介绍了巴黎公社,使中国人知道了国际工人运动。此时洋务派正掀起一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在其创办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编印了《西国近事汇编》(1873—1899)。它是国内最早介绍西方工人运动和社会民主党的一个刊物,它最早使用了共产主义者的音译“康密尼党”、“康密尼人”。1898年夏,在上海出版的《泰西民法志》,成为第一部系统讲解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著作,是中国近代出版的书刊中最早提到马克思名字和学说的著作,“可以看作中国人接触马克思学说的开始”。

①(P15)

此书认为:“马克思是社会主义史中最著名和最具势力的人物,他及他同心的朋友昂格斯都被大家认为‘科学的和革命的’社会主义派的首领。”1899年,广学会创办的《万国公报》登载了《大同学》,首次提到《资本论》这一书名。此书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补充基督教救世教义而进行介绍,虽有一些缺陷,但毕竟较早地对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学说作了简介。它使人们开始了解到马克思是“百工领袖”,讲求安民新学,且是“主于资本者也”。

甲午中日战争,大清王朝竟然被向来不受其重视的小小岛国日本打败。山河破碎、创巨

② 1 痛深,“四万万人齐下泪”,康有为、梁启超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不幸的是,这场挽救中国危亡的运动却被慈禧太后扼杀了。逃亡日本的梁启超,从1902年9月到1906年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中国之社会主义》等文章。梁启超认为:“麦喀士,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这是中国人在自己的论著中最早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对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具有启蒙作用。日本和中国虽然都经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但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跨入了强国之列,中国人很想探寻日本崛起的秘密所在。进入20世纪,留学日本形成一股热潮。大批中国学生涌入日本,当时的日本是亚洲社会主义思潮的中心。这些留日学生与避难日本的革命党人又同日本的社会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研究和翻译社会主义著作的热潮,这样中国从日本转口输入了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以前,日本是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被介绍到中国的一条主要渠道。这一时期的翻译事业也特别兴盛,定期出版的杂志不下数十种。日本每出一本新书,翻译者有数家。中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输入新思想,当然马克思主义也在输入之列。幸德秋水著的《广长舌》和《社会主义神髓》,村井知至著的《社会主义》,福井准造著的《近世社会主义》,西川光次郎著的《社会党》等专著,都被翻译为中文在国内出版。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马克思主义较早就产生了关系。1896年,孙中山在伦敦就探讨过社会主义。1903年,他在旅居日本期间曾经与幸德秋水交往过,就实行社会主义交换过意见。1905年,他访问过第二国际常设执行机构,并要求加入第二国际。此年,他建立了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把民生主义等同于社会主义。孙中山认为:“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③(P207)

他还对江亢虎的社会党给予支持。在孙中山的影响下,马君武、朱执信、宋教仁、廖仲恺、胡汉民、戴季陶、冯自由等人纷纷投入到介绍社会主义的热潮中。朱执信在其撰写的《德意志革命家小传》中,记载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第一次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毛泽东也承认:“讲马克思主义倒还是国民党在先”④。在1902——1905年间,“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二词,在中文书刊中就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词汇而流行起来了。⑤

(P6)

1907年,在东京和巴黎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形成了两个无政府主义派别:天义派和新世纪派。它们东西呼应,在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同时,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启蒙作用。1912年,中国社会党在上海出版的《新世界》连载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是国内最早译载恩格斯的一部著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状况:⑴、十月革命前,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比较 复杂。最早是出访欧洲的一些外交官和学者,后来是一些留学国外的新型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以及无政府主义者。国内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总数较少。⑵、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途径比较多。最早主要是通过英法两国,后来主要是通过日本。少数中国人踏足欧土感受过马克思主义,但大多数中国人是通过译书来了解马克思主义。⑶、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程度是肤浅的、片断的、零碎的,甚至是曲解的;没有联系广大群众、结合中国的实际。这些翻译者,受其能力水平的限制,难免会出现这些问题。“一小部分西方化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当时受到了各种来自西方学说的影响,并且这些在西方似乎是不同时期的理论,在中国呈现为同一时代理论的各种变异形态。”⑥

(P1)

⑷、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背景是缺乏成功的实践国家和坚实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前,世界上还没有成功建立起来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时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壮大,没有形成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因此,“十月革命

⑦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片断介绍并没有产生实际影响。”

(P56)

直到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大地上逐渐传播开来,扎根并长成参天大树。

注:

① 钟家栋、王世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② 张铨亚.马克思主义何时传入中国[N].光明日报,1987—9—16.

③ 张勇,蔡乐苏.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上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④ http:// ⑤ 郭欣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⑥ [美]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⑦ 张静如.中国共产党通史(第一卷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篇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

临床14班11362367崔皓圆

摘要:19世纪末期,马克思的学说传入中国。20世纪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接受马克思的思想著作。可惜其传播比较零散,不系统。十月革命后的五四运动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传播。本文就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唯物史观;

都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社会主义‛。其实马克思的学说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末期。

1899年,在《万国公报》上登载的一篇名为《大同学》的文章中,首次提到了马克思的名字。1902年后,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一些介绍西学的文章中多次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中称马克思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1905年,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了《德意志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及《共产党宣言》的要点和‚十条纲领‛,并对《资本论》做了评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及其学说内容所作的较多的介绍。1912年10月14日至16日,孙中山在上海以《社会主义之派别及其批评》为题,连续发表三天演说,其中称赞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为《资本论》一书,阐发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遂成为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之所本,不复专迎合一般粗浅激烈之言论矣。‛

在20世纪初还可见于各报刊介绍马克思及其社会主义的学说的文章,例如,1907年在东京出版的无政府主义刊物《天义报》,曾多次提到马克思和恩格斯;1911年中国社会党首领江亢虎在《社会主义学说》一文中也对马克思的学说作了介绍。但是整体来看,20世纪初期马克思及其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是比较零散的,不系统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引起震动和极大反响,是在‚十月革命‛这一划时代事件后。准确的说,是在十月革命后爆发的学生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后。五四运动科学民主的精神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起了很大作用:1,科学民主旗帜的高扬,对于封建专制﹑愚昧落后的封建礼教具有对治之功。2科学民主的启蒙号召,唯物论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反对有神论、封建迷信思想的基础。这两方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可以这样说: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寻求救国救命道路的探索相结合,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而五四运动的爆发,又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这样的传播和发展。十月革命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正像李大钊所说:‚自俄国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兴。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我们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趁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介绍与读者……‛与此前一些文章中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不同,李大钊1918年所写的几篇关于十月革命的论文,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其热情赞扬十月革命和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溢于言表,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所偏差,但同时也基本上表达了马克思主义观点。此后,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进行了阐释,并指出三大原理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自觉系统宣传的标志。

纵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唯物史观首先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的主要内容。在中国最早介绍唯物史观、起启蒙作用的一篇文章是《晨报》译在河上肇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一文。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中国先进人物和知识分子的共同活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主要论述首先被介绍到中国。主要有《共产党宣言》,这个时期介绍唯物史观的杂志更是如雨后春笋,先进分子也自觉地以唯物史观的研究作为自己理论活动的中心内容。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都著译了大量宣传唯物史观的理论文章,并以此为理论武器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矛盾。李大钊在描述这一时期的状况时说:‚晚近以来,高等教育机关的史学教授几无人不被唯物史观影响,而热心创造一种社会的新生。‛

随着李大钊,瞿秋白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深刻的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呈现出风起云涌的趋势。

进入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内被广泛宣传和运用,而且在国民党统治地区也广泛流传,并逐步进入高等学校的讲坛。这期间,出版社出版和发行了大量的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著作或译作,同时,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经典‛的《资本论》也开始部分的与中国读者见面。正如艾思奇所说,1927年以后,”唯物辩证法风靡了全国,其力量之大,为十二年来的哲学思潮始终所未有”。1927年大革命失败,却并没有削弱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反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的发展着,为什么呢?原因不外乎两点:1对大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还有待从哲学上加以反思和总结,以便获得正确的理论指导。2大革命的失败也使得一部分革命者提高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这样,中国共产党人和一切进步人士把理论的注意力指向了唯物辩证法。1928年至1932年短短时期中,除了普及文化的口号外,便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介绍。在这一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世纪30年代‚唯物辩证法‛的盛行,标志着马克思在中国走向成熟。

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又与中国革命事迹相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等,本文就不做论述了。

参考文献:

篇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

一、李达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条件

从马克思主义在整个世界的传播历程来看,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初, 就表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 其整个理论体系的科学性、逻辑性, 在指导当时整个世界工人阶级革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此, 李达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偶然事件, 而是顺应当时世界革命之趋势、顺应中国革命之需求的结果。

鸦片战争爆发之后,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深刻意识到“, 天朝上国”已不复存在, 盲目排外正是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因此, 为了寻求改变中国落后之现状, 他们逐渐掀起了“西学东渐”的学习热潮。随后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 但都以失败告终, 没有达到救国之目的。1915年, 中国爆发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将中国近代上的“西学东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统治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进行了深刻而彻底的批判与否定, 形成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思想障碍[1]88。与此同时, 中国无产阶级也在这个时期不断壮大, 各种工人运动已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 更是让中国的知识分子找到了中国革命可借鉴的模式,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快速传播创造了条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以李达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深刻认识到,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拯救中国。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之下, 李达开始采取多种方式在中国大地上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李达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活动

1. 在日本求学时期的活动。李达与同时期的其他知识分子相比,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有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在国外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宣传。作为外来思想,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方式是比较间接的, 从后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各种译本来看, 马克思主义至少是从日本、欧洲、苏联三个不同方向传入中国的。而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击败中国, 使得广大知识分子开始研究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大批寻求新知的青年留学日本。而在当时的日本, 马克思主义思潮已经在其国内传播开来。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像李达这样的留日知识分子开始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 并推进马克思主义开始向中国传播。

1917年, 李达考取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在求学过程中, 接触了著名教授河上肇, 追随他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通过研读《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 李达深深被马克思主义所吸引, 并很快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时值国内正开展大规模的新文化运动, 为了进一步满足国内思想解放的需要, 李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 发表了《社会主义的目的》、《什么叫社会主义》等一系列专门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文章。在《什么叫社会主义》一文中, 他指出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各有各的主张, 不能笼统说的”[2]2。从而对企图混淆无政府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进行深刻批评, 充分阐释了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使之成为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先锋。

2.建党前后的活动。1920年8月, 已经30岁的李达结束日本求学之旅, 回到中国以“寻访同志, 干社会革命”。归国后不久, 李达就任中华书局编辑, 依托工作便利, 他翻译了《马克思经济学说》、《唯物史观解说》、《社会问题总览》等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方面的书籍, 并公开在国内出版, 以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分析这三本译著, 《唯物史观解说》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李达指出“:作者写该书的目的就在于让劳动者学习唯物史观, 以掌握一种科学观察世界的方法, 不断改造思想世界”, 并进一步强调“这部解说绝不是要使劳动者变做哲学家”[3]74。在该部译著中, 李达以较为通俗的语言向劳动者传达了基本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在1921年5月出版之后, 在短短10年时间, 刊印了14次之多, 可见该部译著的影响力, 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坚实的思想载体。

在此期间,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经历了斗争与反斗争的过程, 而李达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拥护者, 通过主动参与论战, 维护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中的主导地位。其中最为典型的论战就是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论战。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典型代表是梁启超和张东荪, 他们指出, 马克思主义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只有基尔特社会主义才是中国正确的选择。张东荪在《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一文中提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 一言以蔽之, 就是增加富力。而增加富力就是开发实业。”[4]616从本质上分析, 该句话意在主张资本主义改良之路, 反对社会主义。随后, 他又发表《现在与将来》、《答高践四书》等文, 进一步将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对此, 李达发表《张东荪现原形》一文, 深刻批判“:张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资本主义者, 是伪社会主义者。”[5]67针对张东荪等人的改良思想, 李达继续撰文《社会革命底商榷》, 指出资本主义具有剥削的本质, 是广大劳动者受剥削的根源, 只有实现社会主义才能救亡图存。通过此次论战, 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指明方向, 并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果。

1921年2月, 李达开始肩负起建党的筹备工作, 而此时他的主要工作, 就是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 为共产党的成立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在李达的主持下, 《共产党》月刊正式问世,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刊, 该刊明确提出要在中国社会打倒资产阶级, 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 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如此, 《共产党》月刊还通过大量刊载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以指导各地的建党工作。随后,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 李达被当选为主管宣传工作的领导人, 为了进一步推动共产党的宣传工作, 1921年9月, 他创办了人民出版社, 作为共产党刊印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阵地, 并亲自担负该出版社的编辑、校对与发行工作, 仅仅在1年的时间, 就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列宁传》、《第三国际决议案及宣言》等十几本经典的理论著作, 为我党出版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也让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3.中共二大时期的活动。中共二大期间, 受张国焘批驳他人、抬高自己的影响, 使李达“发现自己的个性, 并不适合政治运动”[6]123, 于是他决定放弃政治运动, 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 这使得他逐渐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22年11月, 李达离开上海, 来到湖南自修大学任校长, 作为一所专门培养共产党革命干部的学校, 湖南自修大学在当时也成为了共产党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李达不仅亲自为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等基本理论, 还编写《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 以方便学生参考。1923年4月, 李达任主编的校刊《新时代》问世, 李达在该刊上发表《马克思学说与中国》、《何谓帝国主义》等文, 初步提出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革命具体相结合的问题, 并对当时胡适攻击共产党的言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1923年7月, 在湖南又出现抵制科学社会主义传播的思潮, 其中以江亢虎为典型代表, 他发表“社会主义概论”, 企图利用新社会主义抵制科学社会主义, 以继续维护当时资产阶级的统治。对此, 李达发表长文《社会主义与江亢虎》, 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角度, 指出江亢虎的思想是假社会主义, 其真实目的在于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事实。虽然这段时期李达并没有主持中共具体的革命工作, 但他潜心的教学、研究, 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追求, 使得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逐渐向系统性迈进。

4.大革命失败后的活动。1927年7月, 伴随着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 大革命正式宣告失败, 以李达等为代表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学者受到国民党残酷的镇压, 共产党的很多刊物都被禁止刊行, 人民出版社也受到严重破坏。李达此时仍然没有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传播, 他发表了《现代中国社会之解剖》、《民生史观和唯物史观》等论文, 坚守在马克思主义阵地之上。1928年, 为了继续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 重新建立共产党的宣传阵地, 李达联合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创建昆仑书店, 以刊印马克思主义著作。应该说, 这个时期是共产党较为艰难的时期, 各种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也受到严厉禁止, 但李达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如此恶劣环境之下, 仍然坚持将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己任, 可见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之大。

摘要: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李达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立足当时的历史条件, 李达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根本思想。

关键词:李达,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希.民族复兴之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李达.李达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3]王炯华.李达评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4]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2.

[5]李达.李达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篇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播;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024-03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面对的是欧洲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关系和发展进程。由于马克思主义集中地反映了时代的本质特点,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很快超越了其创立时期的狭隘地域和民族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

(一)国际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从十月革命后开始的。毛泽东曾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最大的作用是启蒙,是给在探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先进世界观,指示了一个发展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残酷的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先进分子眼中黯然失色。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又从巴黎和会所给予的实际教训中,已经开始看出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苏俄新的社会制度吸引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

(二)国内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传统的大门被英军以先进的洋枪利炮打开,使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古老的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注意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林则徐、魏源等进步先驱,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响亮口号,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和干王洪仁玕发布了旧中国第一个较完整的近代化纲领——《资政新篇》,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此纲领并没有实施。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中体西用”为宗旨的强国方案——洋务运动,即采用西方先进技术的“用”,来维护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腐朽的中国封建主义制度的“体”,这就注定了这一方案失败的必然性。清军在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中国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于是他们从制度层面探索中国振兴之路。一是百日维新,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按照英、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在中国实行以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标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力量的弱小和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这场爱国运动只是经历了103天,昙花一现,以悲剧落幕,表明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另一个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革命把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在中国国土上竖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然而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软弱和政治上的不成熟,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没有成功。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不可能的,必须另外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历史表明,尽管这些运动都提出各式各样的救国方案,采取多种的活动方式,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多方面的原因,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先进的中国人在痛苦中反思,终于认识到,仅仅靠西方政治制度的移植难以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于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爱国运动开辟了道路。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一批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新的先进分子,他们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强大力量,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到工人群众中去开展宣传活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并由此引起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征

(一)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立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各种思潮和学说十分庞杂,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又有各种各样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流派,如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基尔特主义等。为了澄清这种错误片面的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三次比较大的思想论争。一次是与胡适等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针对胡适提出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主张,李大钊撰写《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进行批驳。他指出:宣传理想主义与研究实际的问题“是交相为用的”,“是并行不悖的”。这场“问题”与“主义”之争,论证了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需要,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二次是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论争。1920年9月,针对梁启超、张东荪宣传劳资合作的“基特尔社会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纷纷著文,反驳他们的言论,对基尔特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指出这是一种改良主义的幻想。在这场论争中,早期的马克主义者把握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最终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肯定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三次是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无政府主义者反对一切国家和一切权威,反对一切政治斗争和暴力革命,他们提倡个人主义,主张绝对自由,反对任何组织纪律。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马克思主义者围绕革命的形式、国家的本质等问题,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严肃的批判。经过这场论争,大多数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的青年抛弃错误思想,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的忠诚战士。在这一系列的思想交锋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正确原则和立场,在中国思想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一些进步青年最终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迅速投入到宣传马克思主义行动中。

(二)具有实践性

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一方面肯定马克思主义“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具有普遍意义;另一方面又强调,“马氏的学说,实在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我们不可以不考虑我们的环境,当人们以一种理论“作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时,这种理论“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即在运用中得到发展。为此,主张到工人群众中去进行宣传开展工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革命的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实际斗争,逐步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同时,一部分工人群众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提高了阶级觉悟,涌现出一批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三)形式多样性

一是利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迅速扩大,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进行传播工作。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此外《新青年》《每周评论》《民国日报》《建设》等一批报刊纷纷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据统计,五四时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达200多篇。二是翻译有关马克思主义著作。李达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和《社会问题总览》三部著作,对国内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全译本。192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克思《工资、价格与利润》。三是利用社团进行宣传。在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社团起了重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1919年,仅北京一地登记在册的社团就有281个。1920年又有增加。例如,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例如,李大钊在理论研究的同时,非常注重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李大钊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拯救中国。在随后的革命实践中,李大钊等一些先进分子一直努力地探索着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当然,由于国际国内形式的影响和理论水平的局限,李大钊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掌握和理解还是初步的,因此没有形成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熟的思想。虽然如此,它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化的必然性,同时也给我们以深刻的现实启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它的立场、观点、方法,把他们作为行动的指南,总结中国革命的独创性经验,同时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概括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

(二)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五四运动后,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在中国的传播,在向知识阶级作宣传的同时,必须向劳动群众作实际的宣传和教育。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积极向劳动群众传播、灌输马克思主义,并号召知识青年到工人中去、到农村中去,开展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这一经验深刻地告诉我们:当前,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致力于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畅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与群众互动的渠道。

(三)传播主体必须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从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仰,所以他们不怕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干扰和破坏,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积极创办各种刊物、团体,热情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引导了很多的青年投身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行列中。

这就启迪我们,要传播马克思主义首先必须信仰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社会前进中的各种问题,才能使你的宣讲能够把握正确的方向。如果作为一名理论宣讲者,连自己对马克思主义都不信仰,甚至动摇、怀疑,那是很难把理论讲好的。其次,理论宣讲者的基本功就是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深刻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

——————————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朱乔森.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顾永丰,金功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5〕罗会德.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解读[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5).

〔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篇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历程

在本文中, 这段时期是指从1899年2月开始至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 报纸杂志简介和部分学者开始解读和研究的阶段。

1899年2月《万国公报》最早把马克思及他的《资本论》、安民新学 (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介绍到中国来。

1900年, 中国留日学生组织励志会中较激进的杨廷栋、杨荫杭、雷奋等人在东京创办了《译书汇编》杂志。1901年1月登载了日本有贺长雄的《近世政治史》, 文中刊登:“1862年, 各国工人领袖均集于万国工人总会 (即第一国际) 。”“麦克司 (马克思) 总理全体。”“西国学者悯贫富之不平等, 而为雇工者往往受资本家之压制, 遂有倡均贫富、制恒产之说谓之社会主义。”这是中国人主办的杂志第一次介绍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概况。

在最初的简介过程中, 马克思及其思想以零星片断的介绍式的摘译居多。由于介绍者本身的思想局限和社会环境的限制, 马克思主义没有得到完整而正确的阐释, 在许多地方甚至被有意或无意地歪曲了。

例如, 最先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万国公报》, 其原名是《教会新报》, 始创于1868年9月5日, 1874年9月5日改名为《万国公报》, 1883年出至750期时因经济原因停刊。1889年2月《万国公报》复刊, 成为广学会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for China) 的机关报。广学会的宗旨是:“在中国以及她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广泛传播基于基督教原则的西方学术, 在熟悉当地人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 以中国人的立场著书立说, 使之适宜于引导和提升民众, 尤其是通过影响其更有知识和领导能力的阶级, 引导和提升民众……开放中国人的思想。”[2]根据这个宗旨, 广学会在中国推进西学的时候, 走的是“上层路线”, 其推广西学的方式为:向举子、官员赠书, 搞征文活动。显然广学会重视的只是代表当时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上层人物的“思维方式”和“立场”, 而1899年的中国仍处于大清帝国的统治之下, 占主体地位的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由精通当时大清帝国封建主义国情的传教士来翻译马克思主义, 结果可想而知。这些外国传教士, 顾名思义, 就是信奉上帝的有神论者, 他们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是格格不入的, 传教士翻译出来的东西还要经过编辑部里的中国籍知识分子的编辑和语言美化等 (也就是“在熟悉当地人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 以中国人的立场著书立说”, 实质上就坚持封建专制思想导向) , 他们翻译和编辑出来的东西, 就会有意或无意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许多概念“封建常识化”, 也就是用封建化的概念来偷换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复刊后的《万国公报》在1899年2月至4月间, 陆续刊载了由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撰写题为《大同学》的文章。其第121册、第11—13页文章有这样一段话:“以百工领袖著名者, 英人马克思也。”“马克思之言曰:‘纠股办事之人, 其权笼罩五洲, 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3]“以百工领袖著名者, 英人马克思也。”这段话, 字数不多, 连标点符号算在内, 满打满算也就16个字, 但它包含的信息却十分丰富。说马克思是英国人是不对的 (马克思只不过长期居住在英国而已, 显然在这里介绍马克思的人对马克思的了解并不多, 只知道他在英国著书立说, 就把他当成英国人了) , 说马克思是“百工”领袖也不完全正确。如果把“百工”理解成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工匠”就不正确了, 如果理解成“工人阶级”就是正确的。1899年时的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 占主体地位的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 只承认社会上存在“士农工商”四个阶层, “百工属于士农工商四大阶层中的‘工’这一阶层”, 当时的中国人看到“百工”这一个词就会只会把它同“工匠”、手工业者联系起来, 只会简单地认为它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一个阶层而已, 而不可能把它看成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工人阶级”。直到“五四”运动之中, 中国工人阶级真正发威, 真正对外界展示自己的肌肉, 中国工人阶级才真正为人们所重视。

“马克思之言曰:‘纠股办事之人, 其权笼罩五洲, 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这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的一段话。“纠股办事之人”这个词也是从当时的社会认知和常识出发翻译而成的, 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 所谓“纠股办事之人”也就是几个商人合伙做做生意而已, 中国的商人一直排在当时社会四个阶层中的最低一层, 是没有什么地位可言的, 讲“纠股办事之人, 其权笼罩五洲, 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当时的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因为中国没有这么牛气冲天的商人, 社会大众平常看到的是普通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 商人有钱但没社会地位, 被人看不起。“纠股办事之人” (以后被先进分子译为“资产阶级”) 这种译法实际上也把“资产阶级”这一很具有阶级特色, 与封建商人完全不一样的社会力量“封建常识化”了, 将之归结为封建社会的一个阶层———封建商人。这种译法显然歪曲了马克思的原意, 不利于人们了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理解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

当报纸杂志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日益增多的时候, 一部分学者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解读和研究, 梁启超是最早在著作中提到并研究马克思的中国人之一。1902年他在《新民丛报》第18期上发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 介绍了马克思, 说:“麦喀士 (即马克思) , 日耳曼人, 社会主义之泰斗也。”此后, 梁启超相继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一系列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04年, 他的《中国之社会主义》一文开始联系中国社会的实际, 成为中国最早专门介绍和研究社会主义的文字。

1903年8月, 《浙江潮》发表了《新社会的理论》一文, 认为:“社会主义者, 将以增人间福祉, 而消除其厄难也, 普及之卫生术、治疗术也。”“今社会主义之披靡欧美, 如雷奔电掣山摧海啸之奇观者, 非共产主义与极端民主主义乎?是故白人之输入品未可漫不介意者。”[4]这篇文章的作者对社会主义已经有了较深的研究。

自1905年底起, 朱执信在《民报》上相继发表了《德意志革命家小传》、《论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并行》等文章, 文中简单叙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 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主要内容, 并节译了其中的一些片段。朱执信还通过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比较研究, 明确表示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推崇, 指出:“顾自马尔克以来, 学说皆变, 渐趋实行, 世称科学的社会主义。”[5]

随着社会主义学说逐渐传入, 中国思想界一批知识精英围绕着如何对待社会主义, 尤其是社会主义究竟适合中国与否等问题, 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思想论战。论战主要在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之间展开, 尽管双方在论战中都使用过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概念, 但他们所论述的社会主义都不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 而且都是从“利用”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

例如:梁启超虽然是中国最早深入解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一, 但他经过“解读”和“研究”, 反而成了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一。他反对在中国搞社会主义, 其理由有二:一是认为中国生产力低下, 搞不起来;二是认为中国缺乏搞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梁启超就利用这点, 认为中国社会生产力低下, 不能搞社会主义, 甚至连资产阶级革命都不能搞, 只能走改良的道路。关于搞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这个问题, 不仅仅是梁启超看不到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 就是以后, 我们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也小瞧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 结果是把革命的领导权拱手相让, 使革命遭到重大挫折。其实, 从梁启超个人的立场来看, 他不仅仅反对在中国搞社会主义, 就是在中国搞资产阶级革命也反对, 他只主张维新变法那一套。他介绍马克思主义, 只不过是在坚持自己维新变法思想的前提下, “利用”一下马克思的部分观点或者说法。

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提倡三民主义的过程中, 阐述了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认为“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其核心内容是“平均地权”、“土地国有”等。列宁在1912年写过一篇文章———《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 提出:“他们主观上是社会主义者”, 但实际行动中是“最纯粹最彻底最完善的资本主义”, 也就是说列宁认为他们搞的不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

2. 先进分子深入研究, 开始进行社会实践的阶段。

1915年9月,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 (后改名《新青年》) 杂志, 新文化运动由此开始, 初期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着手, 认为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 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们向封建主义正统思想———孔学开火, 动摇了封建思想对人们的精神束缚, 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 从而在中国社会掀起了思想大解放的运动, 为马克思主义得到正确解读和有效传播准备了合适的土壤。

先进分子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 一开始就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单纯的学术理论来探讨, 而是把它作为观察和解决国家发展的工具加以接受的。他们采取了“送来”与“拿来”相结合的方针, “送来”是指十月革命的思想传到中国来, 先进分子在国内进行探讨和实践;“拿来”是指先进分子亲自到欧洲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地带去“取经”, 去亲自体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其中, 最著名的就是周恩来、蔡和森、邓小平等一批先进分子到法国去勤工俭学, 他们中的不少人后来辗转到达俄国, 直接参加了俄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

1919年的“五四”运动, 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的先锋作用和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的主力军作用终于结合在一起了, “‘五四’运动中有一部分学生领袖, 就是从这里出发‘往民间去’, 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 去办工会”。[6]

从此之后, 马克思主义走出先进分子的“书房”, 深入到工农大众之中, 走上了与工农结合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开始了在中国的社会实践时期。这些先进分子的最早、最重要的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进行区域性联合———结党, 1920年8月, 陈独秀等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同年10月, 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与此同时, 董必武等人在武汉, 毛泽东等人在长沙, 施存统等人在日本东京纷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共产主义小组) 。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社会出现了真正的共产党人, 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和领路人。这些早期的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社会实践活动为: (1)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们组织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 为党造就了许多最初的骨干。 (2) 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源展开论战。通过同张东荪、梁启超以及无政府主者的论战, 早期的共产党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排除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干扰, 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 掌握了思想上的主导权。 (3) 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为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一批专门供工人阅读的刊物, 如上海有《劳动界》, 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 等等。同时还创办了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 开办工人学校, 是党对工人“工作的入手方法, 借此以接近群众, 目的在于组织工会”。[7] (4) 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8月, 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级的领导下, 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其后, 北京、天津、武汉、长沙也成立了团的组织。

二、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历程的现实启示

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要有适合的社会条件。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之前, 由于封建主义思想的束缚、资产阶级思想的干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并没有得到正确的阐释, 从而没有为人们所重视。那时, 中国社会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条件还不成熟。在“五四”运动中, 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和十月革命的示范, 中国社会具备了适合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日益壮大的中国工人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立身之本和生存土壤。在当代中国, 继续肃清封建主义遗毒, 排除资产阶级思想的干扰, 努力扩大工人阶级队伍, 改善工人阶级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作用, 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离开工人阶级这一肥沃土壤, 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自己的社会根基。

2. 人才是关键, 这些人才要有坚定的为工人阶级服务的立场。

在马克思主义由报纸杂志简介到知识分子在“书房”里深入解读和研究, 再经由先进分子的“书房”到工农大众“厅堂”的过程中, 许多解释马克思主义的人要么站在封建主义的立场上 (从前面的有关例子就可以看出, 传教士和封建主义者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 要么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解释马克思主义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相结合的维新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反对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赶时髦, 把自己的某些理论说成是社会主义) , 导致马克思主义得不到正确的解释, 正确解释马克思主义的任务最后由先进分子们完成。究其原因, 就是:马克思主义是专门为工人阶级创造出来的思想理论体系, 它的专利权属于工人阶级。既然是专利产品, 当然就不能白用, 使用它是要付专利费的, 这个专利费不是金钱, 而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心”, 为人民服务的“心”。也就是说, 要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这个人不仅要完全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 而且必须是工人阶级中最有文化、有理想、最优秀的分子, 或者是虽然出身于其他阶级和阶层, 但自己本人却甘愿充当工人阶级的儿子和女儿, 把工人阶级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知行合一, 说到做到。必须有这样的一群人, 因为只有他们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这件事做好。在当代仍然需要大量的这种人才, 这种人才越多, 社会主义就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3.“送来”与“拿来”相结合。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考察先进思想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发展状况, 对于正确理解之、发展之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 除了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外, 还要走出去, 深入总结和探讨世界上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这样做,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少走弯路, 少受挫折。

4. 要以发展的眼光、人民的眼光看待本国国情。

国情很复杂, 但国情主要是由国家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其上层建筑决定的。通过发展, 国家所处的历史阶段会发生改变, 建立在这种发展基础之上的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及其接受程度又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方向。如果简单地、机械地适应国情, 马克思主义在初期传播的时候就只能任由传教士和封建主义者歪曲, 任由资产阶级思想干扰和“利用”而无所作为了。对此,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绝不是简单地适应国情, 而是采取了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 与工农大众打成一片的办法, 逐渐摒弃和改造了旧环境, 创造和发展了新环境。

5. 赢得青年就赢得了未来。

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的新文化运动因一本名叫《青年》 (后改名为《新青年》) 的杂志的创办而开始。而“五四”运动中, 青年学生更是起到了先锋作用。在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 35岁及以下者有12人, 30岁以下者8人。正是因为有了无数青年人的积极加入,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才更加迅速和生机勃勃。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由报纸杂志简介到知识分子在“书房”里深入解读和研究, 再经由先进分子的“书房”到工农大众“厅堂”的过程。早期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的成分是很复杂的, 按其思想理论基础分, 大体可以分为封建主义者、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先进分子的前身) 等, 这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态度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留下了许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早期传播历程,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8月版.

[2]http://news.qq.com/zt2011/zxzg/1887.htm.

[3]万国公报, 第121期.

[4]浙江潮, 第8期.1903.10.

[5]民报, 第5号.1906.6.

上一篇:在平衡中体会人生优秀作文下一篇:校园文化工程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