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23-02-04

第一篇: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摘要: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互相交织、互相激荡的复杂局面,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重要性

一、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这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共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一)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教育发达、科学昌明、文化繁荣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发展教育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作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不仅经济建设没有后劲,精神文明建设也不可能搞好。

科学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是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而且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程度本身直接就是精神文明发展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中共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管扩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第二,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民主法治持续进步,人民依法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发挥,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最富活力的时期。

第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推进,人民享有愈来愈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发展的时期。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发展道路吸引力增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是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时期。

第四,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打破了长期束缚文化生产力的制度和体制藩篱,全国已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0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18万个以上;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和方式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2004年至2010年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我国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是人民生活持续显著改

善的时期。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重视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_项长期的事业,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一些重要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得不到重视的话,必将影响我国的文化建设全局。

(一)文化全球化的问题

文化全球化本身具有双重的性质,一个方面,它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另一个方面,它又带有西方中心论价值取向。文化全球化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就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物质层面来看,由于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这一趋势,物质生产方式所遵循的原则是市场逻辑,也导致多元文化交流的不平等,大量外国文化产品的涌入,对我国民族文化工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从精神层面来看,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不断渗透进来,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错误观念,导致严重的信用危机和道德滑坡现象。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因为美国人价值观的缺陷所致。文化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如果刻意地躲避它,必然会导致封闭锁国。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它,取其精华,弃之糟粕。

(二)文化教育问题

教育是一个国家强大起来的重要力量之一,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良好的教育,那么它将会名存实亡。虽然我国已从战略的角度重视文化教育,但对文化教育的实旆还显不够,导致文化教育仅仅处在浅层次的阶段。如教育经费投入不够,据资料统计,我国教育投入经费只占财政收入的4%,世界平均比例为

4.9%,发达国家平均比例为5.1%,欠发达国家平均比例为4.1%;在128个计算教育支出占GDP比例的国家当中,中国仅排在104位。教育的投入之尴尬可想而知。此外,还存在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

(三)社会文化导向问题

社会文化包含的层面和内容很丰富,其中大众文化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它的覆盖面较大,引导力极其强大。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常娱乐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他们认为自己是”跟着潮流走、跟着感觉走”,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在潜移默化接受不健康的大众文化的影响。一些冒牌的文艺工作者为了牟利,把大量艺术低劣”作品”推向市场,有的出版、发行部门也乐

得借此发财。因此,大众文化的科学性和健康性就值得我们去审视和重塑。在面对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应该增强大众区别美丑、真伪、善恶的能力,提高大众的文化自觉。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而又要面向世界,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才会出现。

参考文献:

[1]陈章礼,杨济亮.浅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J].福州

党校学报,200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

[4]编写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第二篇: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新的发展战略,我们必须认清我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依靠人民群众主体力量,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了迅猛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为之赞叹。然而,也应该看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我们在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大气、水体污染严重,资源过度消耗,土地呈现荒漠化等等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越来越严重制约因素,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引来了一片质疑之声。2006 年北京市沙尘暴、2008 年历史罕见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特大自然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2009-2010 年西南干旱,以及近几年来多地发生的水土污染、空气污染、雾霾等灾害事件层出不穷,这些历史的教训和血的现实无不警示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环境危机带来的极大挑战[1]。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继续顺利前行的关键所在。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在对过去工作的回顾中特别谈到了这一问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一部分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当中,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又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充分表明了我国在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突出问题上作出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据此,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及其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环境日益严峻 目前中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严峻,表现在:水资源污染严重,全国有一半河流受到严重污染;空气污染,全国城市受到酸雨的影响;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农业污染严重;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人口问题形势严峻,人口规模庞大,人口老龄化严重;资源危机凸显,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水资源和耕地的人均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从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环境公报、环境质量监测年报与环境统计年报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生态环境严峻:第一,全国主要污染排放物总量水平仍远远高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第二,从环境质量来看,一些大城市环境质量总体上有所好转,但是许多城市与地区环境污染仍十分严重;第三,从水环境来看,全国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七大江河水系中劣质水质占 41%。[2]

(二)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能源等需求日益扩大。但是,我国仍是以追求 GDP 为核心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工业模式。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 1/

10、日本的 1/20、德国的 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2.4 倍,是德国的 4.97 倍、日本的 4.43 倍、美国的 2.1 倍„„我国综合能效率仅为 33%。[3]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上单位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必然会导致废弃物的高排放和生态环境的高污染。

(三) 自然灾害日益频繁,生态环境承载力低

中国各地区都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有增无减,近几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呈增加趋势,由于恶劣多变的自然条件和高强度的人类干扰导致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相对低下。[4]

(四)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2010 年,环保部共接报并妥善处理突发环境事件 170 多起,比上年增加26.7%,与 2005 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 76 起相比,生态环境安全不容乐观。[2]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部分河流、湖泊污染不断加重,水资源利用受到严重影响;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我国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仍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食品行业在原料供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以及销售环节的安全管理存在着问题,出现了一系列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这些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大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前面临着许多十分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密切相关。本文分别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普遍存在,公民生态意识薄弱和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对这些问题的探析是进一步探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渠道的前提和基础。

(一)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显著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本质的提高。同时,美中不足的是,我们还必须意识到经济发展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也就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社会各个领域仍然普遍广泛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而不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生态文明构建环节中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环境立法,指的是:“国家权力部门遵照特定程序,拟定、认可、整合、完善以及废除每一种与保护和改善环境息息相关的问题的法律法规,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文件活动的总称。”[5]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多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制定和实施了许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总体来说,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四个层面的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但纵观我国所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我们可以看出,部分环境保护立法依然存在严重缺陷,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不一致。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环境立法体系结构不完善,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环境立法行政干预色彩浓重。

(三)公众消费模式不合理

中国在短短的一代人时间里,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发展,从消费品的奇缺到物资非常丰富的时代。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中国出现了消费革命,进入了消费时代。2009 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发达国家的经济一蹶不振,然而中国却大步迈入“高消费时代”。2011 年,中国“千人旅游团”在美国掀起购物狂潮,中国的游客到了海外主要购买奢侈品牌,这令世界的奢侈品的生产商和经销商欣喜不已。

生态现代化的实质是依靠扩大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因此,各种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便产生并逐渐恶化。不健康、不文明、不节约的消费模式既会普遍的浪费有价值的资源能源,也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或大或小的负面作用,根本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四)公民生态意识缺乏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关于生态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形成的思维方式。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以及旧式的发展观和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非常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众非常关注与自己利益相关联的生态知识,而对其他生态知识关注严重不足;公众对生态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实用价值不够清楚;公众对环境保护没有形成很强烈的自主意识;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总体倾向是高度强调治理而对预防关注严重不够。

除了上文阐述的相关问题之外,可能在具体的实施中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而引起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却大为不同。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出发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从而为探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合理渠道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且相当艰巨的社会工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选择和运用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的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尽早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我们必须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前提下,在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最新精神的指导下,努力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对症下药,循序渐进,以此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创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从源头上实现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现存的发展方式实现重大的关键性的转变。转变当下的发展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措施:第一,要毫不动摇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次,实行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方式和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政策。最后,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2. 调整产业结构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产业结构决定生态系统的状态。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就势在必行。也就是要把生态环保纳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全过程,高度重视从源头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强有力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生态农业的改革发展,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根本性质的改造,清洁生产在生产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循环经济模式普遍推广和实施。

(二)深化和拓展生态法制体系

1. 逐步完善生态法律法规

只有使生态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才能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实施。环境法制建设要高度重视从源头抓起,维护大众的切身利益,履行法制体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首先,高度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空白领域的环保立法研究。其次,大力实行政策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努力进行生态建设。最后,全方位构建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体系[6]。

2. 加大执法和监管的力度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使环保理念完整灌输到人民的思想之中,就必须加大执法和监督的力度。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要形成环境责任追宄的基本规则,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保护追究制度,规范相关责任人的环保行为。其次,长期以来,环境保护的法律的执行力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环保法律的执行力。再次,建立健全执法以及监管体制机制。最后,高度重视并加大对相关执行领导的监督。

(三)推进科学技术的合理使用

科学技术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因此,引导科学技术创新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强有力的支撑。科技的重大创新,关键技术的攻克,共性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带来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新突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不断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以市场导向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大力研发、推广和应用高效绿色适应技术,着力加强新能源技术、节能降耗等战略性技术研发和储备。其次,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四)强化生态文明观念

1. 提升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因此,提升全体国民的现代生态文明意识刻不容缓。培育生态文明意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其次,重视生态实践的教育;最后,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其实就是通过不断的教育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要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并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

2. 倡导绿色健康的消费方式

自然资源的严重的透支,导致了人类社会环境的严峻形势。人类的生态足迹已经远远超越了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出现了严重的生态赤字状况。因此,生活方式的转变,创造出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刻不容缓。人类必须改变现行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一,要改变不合理的消费价值观和消费文化。第二,要大力提倡非物质消费,要追求简朴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第三,要鼓励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循环消费和可持续消费。

结语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做出的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日益清晰也日益深刻。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我党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中,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进入新世纪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在重要的转折点上,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因素对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继续走传统发展之路,必将使我国的经济走向衰败。为长远发展而考虑,只有加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引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升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到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7],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4:1. [2]杨东平主编. 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81. [3] 宋宗水.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 中国水利出版社,2009:255~256 [4] 凃晨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2:25. [5] 金瑞林、王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1. [6] 黄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解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4,29(2):66. [7]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第三篇: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因此“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解决 “三农”问题也就成为党和国家的大事。

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区域。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发展和僵人民的小康。因此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新平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更大更快更好发展的新载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作为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在党的号召下,祖国大地普现农村建设新景象,农村发展新蓝图。与此同时,随着以农村、农民、农业为主体的“三农”问题的有效建设和发展。中国正在迈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路上豪迈向前。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竞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问题的逐步积累,中国的“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党中央积极主动地采取了各种方法和措施,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取消农业税,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等来解决,缓和这些矛盾。但是,这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供求不足、 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总体来说,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

一.农村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

据测算,依据中国有限的土地,最多只需要一亿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劳动力为5.5亿,依城镇最多吸纳1.2亿计,仍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而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市场所能提供的劳动机会来看,至少在未来的四五十年后,中国还仍面临着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农村劳动力无法消化的劳动力,只能向城镇转移,这一部分劳动力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这批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小城镇规划建设滞后,对农村的辐射劳动力不强

尽管在1996年以来,全国城镇化水平已连续十年每年以1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但是这些骄人的业绩背后,我们必须清晰地看到即使今后的15年仍然继续保持这样的速度增长,城镇化水平继续大步前进,留在农村的仍将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农村的工业化水平仍然很不发达。农村产业薄弱化,经济结构单一化正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瓶颈。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薄弱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民看病难,看病贵认为得到有效解决。虽然,国家进一步制定出台了农村医疗保险项目,加大对农村医疗服务事业的支持力度。但是旧式的“小病不治,大病不敢治”的理念还扎根在农民内心深处。有的家庭更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少贫困家庭子女考上中专、大学而无钱上学,引起农民综合文化素质不高的恶性循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显然未能更上时代的步伐,农村劳动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仍然单一贫乏。

四.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

金融危机大爆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下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远超过城镇居民。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破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7年的3.33:1扩大为3.36:1,近五年来,农民的收入虽然增长很快,5年人均累计2000多元,但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致使城乡居民收入的扩大,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最高,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包含有很多原因,最主要就是农产品价格偏低,以及农民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0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虽然比上一年扩大478万,增长3.6%,但增长速度比前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增长速度最慢的一年。在国家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

五.农民民主意识薄弱,乡镇机构人员过多,职能重叠错位,农民的法制意识薄弱

农村居民委员会是农民维护自身利益,实现农村群众自我管理的重要政治渠道。而在具体的政策执行中,有很大一部分村委会并为行使其应尽的职责,不少村委会以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未起到带领群众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农民增收出谋划策,为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尽职尽责。与之相对应,农民自身对人民民主并未有过深刻理解,并未认识到自己履行各项民主权利如选举权、监督权、罢免权的对保障自身合法利益的重要性。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凸显的问题正日益成为党和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的课题。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促进农民保收增收的措施,如取消农业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加大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等等。如今的中国大地正在经历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大热潮中,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一名来自农村的普通一员,我根据自身情况,并结合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 1) 各个击破原则。把全国分为若干个区域来研究, 而不是统一研究, 最后以达到全局胜利的结果。该研究需要充分发挥地方部门的积极性, 但省级或者地域内部差距较大的地级党委、 行政部门更多的还是政策宣传与指导, 切勿统一部署任务。

( 2) 就近原则。农民应就近学习, 学习身边的, 不要一开始就学习远方的、 优秀的。可供农民学习的对象一定要近,所选择的区域应该是学习者和被学习者共同在这一相对不大的区域, 并且这一区域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差别很小。

( 3) 市场规律原则。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有些富裕的家庭是因为特色才富裕, 若很多人都盲目跟从的话反而会造成集体贫穷。

( 4) 突破模式原则。一般情况下, 不需在当地富裕家庭中总结出什么发展模式来, 在中国农村更多的并没有什么发展模式, 人为地确定一个模式来学习, 反而会受到模式的种种束缚, 使农村经济单

一、 缺乏活力。

( 5) 循序渐进原则。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从 2 1 世纪头 2 0 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到 2 1 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农民学习需要做到贫穷先向中等学习再向富裕学习这一过程, 党政机关对此要加以引导, 并且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重点在发展。在党和国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重视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先进工业对农业的强大反哺,奋战在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黄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必将可以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开辟新的天地。

第四篇: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综观哲学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体现这一伟大变革的实质则在于马克思哲学的特征.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关键有二:其一,马克思明确地将哲学阐释为改变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的哲学;其二,实践性、革命性(批判性)、科学性,阶级性共同构成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可命制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使哲学在对象、内容、作用和性质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在哲学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有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以“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为对象,否定了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在哲学的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也有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有机地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克服了旧哲学的缺陷,建立起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3)在哲学的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与旧哲学有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强调哲学的实践性,认为哲学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以往旧哲学只是解释和说明世界,而不懂得改造客观世界,即实践的作用。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①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从人的主体方面去理解,否认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把实践只看成是单纯的精神活动,不了解实践的现实的、批判的性质。②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性在于缺乏一种沟通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而不可能真正合理地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关系得以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实践,从而建立了辩证的唯物主义。没有科学的实践观,就无法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解决。

(2)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①在世界观中,它确认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使自然打上人的烙印,认为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排除实践就不能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②在认识论中,它把实践放在首位,作为全部认识的来源、动力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③在历史观中,它把实践作为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④实践观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

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是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①从实践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被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成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②从实践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和核心,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将人与自然区别开来又统一起来的“中介”:一方面,自在自然通过人的活动,打上人的印记,注入人的“意志”,是自然人化或人化着的自然界;另一方面,人类社会不仅以自然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进入自然之中,从而使社会历史,使人类本身也更具有自然性。于是,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的美妙图景。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实践的观点,揭示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相互制约关系,从而使自然观与历史观有机地统一起来。

(2)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历史观最具有决定意义。主要表现在:①唯物史观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而把唯心主义赶出了它最后的避难所。②唯物史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性和完整性。在马克思之前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它们都不了解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所以,唯心主义充分发展了人的能动性,发展了人的主体性。而旧唯物主义肯定了自然界的优先性,肯定了物质第一性。但是,它不了解人是通过实践来改造世界的。所以,旧唯物主义仅仅是从客体的、客观的方面去理解世界。他们不懂得从主体方面,从实践活动方面去理解世界。马克思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局限,对人类的实践作了科学的规定和解释,阐明了实践在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中的决定作用。由于把实践观引入了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这样,才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辩证法。③由于唯物史观的发现,为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科学的历史理论基础,才有可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从而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同时使社会主义由空想的理论变成科学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主要表现。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彻底批判精神的理论。批判,是破旧立新,是以新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物质实践活动固有的否定性、创造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性质。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对自己的学说也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它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作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而是看作发展的、创造性的科学。由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与实践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统一联系中永葆创造的活力。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公开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2)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主要表现。

①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主线,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有机地、高度地统一起来。它既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高度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又是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

②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一个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彻底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客观事物,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解放思想就是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树立创新意识。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因此三者是统一的,三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实践是三者一致性的共同的现实基础。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正确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反映论的根本要求。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是革命辩证法精神的贯彻,它既体现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又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胡锦涛同志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因此,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们正确认识复杂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基础、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为我们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思想原则,而且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不断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它能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规律,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局面,逐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选择以及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都是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的结果。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的哲学基础。

(1)人的素养包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等,其中哲学素养是基础,它更具备根本性和决定性。

(2)哲学素养为人们远大的政治眼光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哲学素养能使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和精神境界;哲学素养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阶级条件。19世纪以来,生产力高度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日益激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可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即找出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同时,无产阶级也日益成熟。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一方面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经验,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新成就,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发展的辩证性,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石。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批判地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的理论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它的基本特征是:

①从对象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知识的总汇”,也不是“科学之科学”,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为研究对象。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代替具体科学去研究世界所有领域里的所有规律,它只研究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两个统一。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结束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状态;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从而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③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旧哲学由于不懂得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哲学的使命应当是改造世界。

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同时为一切阶级服务,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真理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有机统一。其中,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则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只有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把握隐蔽在社会现象背后的社会发展规律,认清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认清共产主义社会是必定要实现的。这样,就可以增强我们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心,同时提高我们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自觉地为共产主义奋斗。而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又要踏踏实实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才智。

第五篇:浅析马克思主义观 当代大学生的使命

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曾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著作中评述“马克思主义”,这是第一次系统而简洁地将他当时所理解的马克思学说的主要内容作了扼要的介绍和总结,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李大钊引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开辟了中国的新道路。

那么,何谓马克思主义观呢?先驱者李大钊早已作下定义,后人也为此孜孜不倦。在当代学术者看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三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源、灵魂和根本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承认了客观规律性主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阐明了真理和价值、认识和实践统一的关系,辩证唯物地概括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创立了完备的唯物主义的新型哲学。

当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无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活灵活现的例子。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革命的胜利,帮助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五四运动后不久,一批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就没有凝聚先进分子的核心,也就没有了中国共产党,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一纸空谈,更别提九十多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峥嵘岁月和光辉成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早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构想,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仅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还要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从党的创立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

90多年的光辉历程。这90多年中,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与国外敌人作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后又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此长期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果要得益于伟大的共产党。光辉岁月,弹指挥间,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迎来了她九十岁的诞辰。九十多载风雨兼程、九十多载奋勇拼搏、九十多载沧桑巨变、九十多载辉煌成就。让我们不由得不感慨于始终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与民族呼吸共起伏,同民族脉搏共跳动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而共产党人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发生的巨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时至今日,我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活跃于世界舞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果的春风吹遍了华夏大地,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于峥嵘岁月里铸造丰碑,辉煌璀璨的革命成就正昭示着当代大学生要有所作为。历史赋予大学生的使命与寄望,作为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当代大学生,必须在个人思想上、行动上有所作为,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吗?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个人思想上,我们要明确自身任务与使命,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先进理论,始终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不断加深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明确其精髓和内容以及其重要作用和影响;高度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并努力提高个人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要学法、知

法、懂法、遵法。养成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还要加党性修养,掌握理论知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提高自身素质。

在个人行动上,必须加强对党的理论及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踏实履行职责,不断完善工作,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勇于肩负起大学生的光辉使命,不沾染陋习,不败坏风气,在大学这片奇花异卉的森林活得出色,活得开心。

邓小平曾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马克思主义犹如夜里的星火,犹如海上的明灯,给党和我们照亮前方的道路,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那些累累的硕果昭示着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所作为,继承传统,借鉴经验,继往开来。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借前车之鉴,汲取经验与教训,更好更高效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上一篇:企业安全检查自查报告下一篇:趣味运动会策划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