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打造中庸和谐企业文化

2024-05-20

五粮液打造中庸和谐企业文化(通用10篇)

篇1:五粮液打造中庸和谐企业文化

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被誉为“国粹”、“中华神酒”的五粮液不断汲取儒家文化之精髓。五粮液采天地之灵气,汇江河之脉 流,融五谷之精华,纳人和之风情,集文化之国粹,成为阐释儒家文化的典型企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五粮液在国际主流社会的 影响力明显增强。在2005年底揭晓的“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上,五粮液的品牌价值从2004年的306亿元跃升到2005年的338亿元,第11年蝉联 食品业榜首。五粮液和海尔、联想、红塔山一起,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四大国际性品牌,其依据的就是强大的企业文化之力。

文化成就品牌

品酒专家认为,五粮液的美,不仅仅有其天人合一的品质之美,更有其中庸和谐的智慧之美、思想之美、人格之美。品一杯五粮液,品味的是为人之道、处世之 道、和谐之道、进取之道,品味的是深厚积淀、生生不息的儒家文化精髓。纵观泱泱中华,影响最为深远、渗透于民族性格精髓之内的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文化,儒家 致力中庸和谐,主张“致中和”、“天人合一”,宣扬仁、义、礼、智、信等人伦道德。“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庸者,天下之达道也。”儒家思想强调崇尚德行、注重和谐。《礼记·中庸》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能“和”则能四通八达,无往不利;达到“中和”,天地才得以正,万物才得以 育,和谐是和平之上的一种更高、更美的境地,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个体的人自身的和谐。五粮液萃取天地精华元气,把天、地、人的完美结合 酿制成醇酒,体现了和谐的最高境界。

气为酒之灵。中国酒都宜宾山清水秀、灵气逼人,属南亚热带到暖湿带的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18.3℃间,年平均降雨量达1200毫米,宜宾独 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令五粮液内外和谐、浑然天成。水为酒之神。酿制五粮液的水是曾被黄庭坚称为“安乐泉”的千年古泉水。土为酒之气。宜宾土壤丰富,有水稻 土、新积土、紫色土等六大类优质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糯、稻、玉米、小麦、高粱等作物。特别是宜宾紫色土上种植的高粱,属糯高粱种,所含淀粉大多为支链淀 粉,是五粮液独有的酿酒原料。

从健康学来看,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人体内小环境的和谐都是健康、养生的需要。养生之道在于既要考虑天地宇宙这个大环境,也要考虑人体自身的小环境,二者和谐统一,方能达健身长寿之效。

“陈氏秘方”显文化魅力

五粮液独有的“陈氏秘方”,是用5种粮食科学配比而成,大自然的造化和五粮液的酿造技术,将五谷杂粮的精华转化为玉液琼浆。现代科研发现,五粮液中多种 微量元素的比例,和五谷杂粮中微量元素的比例十分吻合。正因如此,营养专家倡议,吃饭要吃五谷杂粮饭,喝酒要喝五粮酿造的酒。五粮液,能够营造出适合人体 健康需要的“小环境”。而这一点,恰恰是五粮液符合“天人合一”原理的又一佐证。

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尚书》中说:“有容,乃大”。儒家文化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化,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惟包容才能百川汇海,惟包容才能不断壮大,才能全面和谐。

1963年的全国评酒会,专家意见是外力和商业炒作根本无法影响的,是十分专业、严肃的。专家们赞美五粮液:“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两者前后差距数百年,但风格却如此一致,由此可见,五粮液深厚的包容性。五粮液调和大米、糯米、小麦、玉米、高粱五种粮食之精华,性情柔中有刚,淡中透浓,致力于各种成分的相互谐调,使得色、香、味相互平衡,犹如品味人生,体现了“中庸和谐”的最高境界。

中国的白酒多数是用单一的高粱酿造,至多不过采用两三种原料,其酒的风味单调贫乏。其实每一种粮食酒都有着自己的特有风格:高粱酒清香味正,糯米酒醇甜 味浓,大米酒醇和甘香,玉米酒冲香味厚,小麦酒曲香回甜。五粮液将五味合二为一,集风味之大成,集杂成醇,酿造出了酒味层次最为丰富浓厚的极品。

篇2:五粮液打造中庸和谐企业文化

其实,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代沟”,而更多的是因为缺乏一定的沟通而产生的一个误解。企业HR在抱怨现在应届生不靠谱、任性、没有足够的职业素养的同时,是否扪心自问过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主要的原因在于企业和个人之间没有搭建好沟通的桥梁,没有真正走进应届生的心里探寻他们的真实想法。

笔者多次在现场招聘会与应届生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其实很简单,对于工作没有更多详细的规划,更多的是希望企业能给予一定的指引,老员工在工作中能给予一定的帮助,而非一味地排斥和压榨。任何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如果企业无法为员工打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那么就难怪现在的应届生展现他们叛逆的一面。试问,如果企业HR能够及时的扮演连接彼此之间纽带的角色,给予关怀和帮助的话,又会有谁愿意离开企业温暖的怀抱呢?

篇3:五粮液打造中庸和谐企业文化

石油石化设备厂是有着光荣传统和厚重文化底蕴的老厂, 在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 培育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课题。特别是建设集团与油田设计院整合后, 作为油田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的“龙头”, 在拥有设计、预制、施工一体化的整体优势的新形势下, 该厂抢抓机遇, 打造鲜明特色文化, 大力拓展油田内外市场, 为推动实现诚信、效益型企业目标, 提供强有力的文化保障。

1 加强学习宣传力度, 让员工全面理解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

石油石化设备厂在培育文化力上, 始终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力量源泉。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现阶段发展要求, 提出了“遵纪、勤奋、好学、文明”的建队育人八字方针, 作为该厂新时期发展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遵纪是广大员工行为规范的首要前提, 企业员工不但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 还要遵守厂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勤奋是广大员工爱岗敬业的衡量尺度, 是勤恳务实, 永创一流的具体体现;好学是广大员工追求上进、干好本职工作的态度, 是提高素质、完成任务的根本保证;文明是广大员工所具备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标准, 是企业对外形象的“窗口”, 是企业构建和谐的关键。为了让全厂广大员工全面深刻地理解“八字”方针的内涵, 该厂加强学习宣传力度, 并在广大员工中广泛开展形势、任务、目标、责任教育活动, 让每一名员工都清楚企业面临的形势、目标及任务;都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做, 不应该怎样做;都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都清楚该厂继续推进诚信、效益型企业目标的目的和意义。从而使全厂上下统一了思想, 达成了共识, 增强了广大员工的信心和勇气, 逐渐培育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氛围。

2 打造企业特色文化, 让员工牢固树立企业全新发展的经营理念

一是树立“协作就是双赢”的理念。随着市场拓展的不断深入, 企业与企业间的协作越来越多地被诸多企业所重视。协作的本身就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行为, 更具体点说就是文化交流、效益双赢, 以此形成市场链、效益链。在油田内部产能工作量逐渐减少, 市场竞争不断激烈的情况下, 该厂积极寻求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跟进中石油国内、国际市场, 把握社会机遇市场, 大力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开发业绩。

二是树立“文化推动发展”的理念。该厂着力培育自己的特色文化, 打造自己的文化理念, 用文化丰富企业的内涵, 凝聚广大员工的思想, 规范员工的行为, 使员工保持良好的风貌。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 该厂转变思路, 全力打造以诚信为主题的企业文化, 以诚信是企业的“信誉之源、立身之本、发展之基”作为引领, 坚持“工期按时完、质量过得硬、服务创一流”的工作理念, 下大力气在“工期、质量、服务”上做好企业发展的这篇大文章。

三是树立“品牌就是效益”的理念。市场竞争也是企业和产品品牌的竞争。尽管多年来该厂已经创出了一批国优、部优和局优产品, 但还未创出品牌, 尤其是一些产品质量不稳定, 特别是在任务急、工期紧的情况下, 产品质量有时还出现问题。这就极大地影响了该厂在市场拓展中优势的发挥, 也不利于该厂竞争力的提高。为此,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首先从思想深处认识品牌的重要性, 转变观念从行动上切实改变了过去那种“只重效益、不重品牌”, “只重干、不重名”的习惯, 培育“标准在脑中、质量在心中、工艺在手中”意识, 强调“七分准备三分干”, 加强过程管理, 实现全方位控制, 保证产品质量创优。其次, 我们采取靠制度约束来强化广大员工的责任意识, 努力打造精品名牌。几年来, 该厂大力推进“问责制”, 加强团结协作, 职责清晰分明, 杜绝推诿扯皮现象,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由于坚持“品牌就是效益”的新理念, 使该厂预制的产品在油田内外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为“大庆建设”品牌化奠定了基础。

四是树立创新就是发展的理念。该厂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培育市场, 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拓宽市场占有份额。相继开发应用了油田专用相变加热炉, 撬装式三甘醇脱水装置等新产品;开发完成了力神热泵项目的水源热泵系统新技术;取得了压力容器设计资质, 为未来该厂打造独有的专利产品序列, 集设计、预制、安装一体化发展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主研制了2台2000吨球罐专用压力机, 为今后该厂在该领域占领市场, 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3 突出体现人本管理, 让员工成为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力量源泉

一是整章建制, 以身作则, 抓好引领示范作用。加强企业行为文化的组织领导, 使企业行为文化达到干部能讲能带头、职工能动能信仰。厂领导带头跑市场、带头学习提高、带头参与文化建设、带头拼搏奋战、带头廉洁自律, 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是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该厂注重学习氛围的创建, 不断提高员工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该厂针对子女合同化用工人员技术水平偏低等现状, 提出了“技能就是铁饭碗”、靠技能吃饭、靠知识成才等理念, 创建“没有能力找自己, 没有舞台你找我”的成长环境, 激发员工学知识、学技术的热情, 通过签订“师徒合同”, 将“传、帮、带”作为丰富和发展行为文化的重要举措。

三是丰富员工文化生活, 培养和强化团队精神。在企业文化的组织实施上,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利用生产淡季, 先后举办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文艺娱乐联欢会、春节团拜会、知识竞赛等各种文体活动, 同时积极协助公司举办各类文体活动。通过广泛开展文体活动, 愉悦了员工身心, 增强了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密切了干群关系, 为企业赢得了荣誉, 树立了良好形象, 营造了和谐的文化氛围, 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让员工充分意识到了团结就是力量, 从而达到团结推动发展的目的。

四是真心、真诚办实事, 构建和谐环境。人文关怀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是把企业与员工凝聚为命运共同体, 从而达成上与下的心理契约, 形成上对下真诚的关爱, 负责任的承诺;下对上发自内心的认同, 忠诚和奉献。

五是关注、关爱三大群体, 筑牢稳定基础。企业不但要做到暖人心, 还要做到安人心、宽人心。该厂“三大群体”队伍比较庞大, 他们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到一个家庭、一个群体, 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多年来, 厂里给在职员工送去关怀和温暖的同时, 还认真、细致地为离退休职工、有偿解除劳动合同职工、退养家属服好务、办实事。厂离退休稳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离退休、家属管理工作中, 采取了“六个一”, 即一个送:70岁以上的老人来厂办事一定要送到办公楼大门外;一个微笑:面对老人要脸挂笑容, 拉近感情的距离;一杯水:老人来到办公室要亲自倒上一杯水, 让老年人感到亲切;一声问候:见到老人首先问一声好, 让老年人感到温暖;一次电话访问:每个月给每一位老人打一次电话, 让老年人感到企业没有忘记他们;一件事:主动为老人办一件事, 让老年人感到组织的关怀;“两到现场”即老年人住院要探望到现场;老年人去世要主持到现场的做法。除此之外, 我们还做到了“五尽”即“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孝”。在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管理工作中, 采取了“三情”、“三细”、“三快”、“两掌握”的做法, 同时, 对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中退休的员工, 还采取了“一块蛋糕、一束鲜花”的做法, 即把员工退休的日子当作员工人生中的又一个生日来对待, 给每位退休的男职工送上一块蛋糕, 给退休的女职工送上一束鲜花, 以表达该厂对老职工的关心、关怀、关爱之情。通过以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将厂里的关怀及时地、最大程度地送到“三大群体”人员身边。由于该厂倾力打造“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的“三相”文化, 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打造诚信, 创新创效, 观念领先, 文化随行。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 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 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就是用文化激活生产力, 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 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企业因文化而繁荣。只有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全新的文化培育人、合理的机制促进人, 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建的浓厚氛围, 不断打造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不败之地, 才能实现全面、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企业文化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 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 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关键词:企业文化,和谐发展,核心竞争

参考文献

[1]承晓.人本管理, 推动企业和谐发展[J].价值工程, 2014 (18) .

[2]王自文.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价值工程, 2004 (04) .

篇4:重塑文化:打造和谐企业

我们荣事达集团诞生于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大潮,成长于大众生活品质不断升级的洪流,成就于全体员工20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创业创新和团结拼搏,由此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家电企业之一。近年来,我们经历了家电行业的风云变幻和集团企业整合重组,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也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刻。为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制定的“861行动计划”,做强做大家电制造产业,我们把握当前新一轮消费升级和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已经启动了以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管理再造新企业的进程,正在实施着“二次创业”的战略蓝图。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没有科技和人才,一打就倒;而如果没有精神和文化,则不打自倒。基于这一认识,结合集团目前和未来产品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经营布局多点化以及战略合作多样化的实际,我们在启动“创立新机制,再造新企业”战略的同时,提出并实施了“重塑新文化”举措。

荣事达集团在20多年来市场浪潮的洗礼和企业发展的磨砺中,逐步建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我们的“和商精神”、“市场竞争道德自律”、“零缺陷管理”等在全国享有美誉,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是,面对飞速变化的时代,一个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她的企业文化也必须与时俱进。当我们开始“再造新企业”之时,“重塑新文化”乃是势在必然。根据集团再造新企业进程中已经发生并将要发生的投资、经营、管理等崭新变化,基于企业当前“二次创业”和未来永续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集中员工集体智慧和专家研究指导的基础上,我们最近推出了荣事达企业文化的新文本。

我们认为,如同一个社会只有在和谐状态中才能顺利进步,一个企业也必须在和谐状态中才能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进入以完善为主题的新阶段,当代世界企业已汇入以“竞争中合作”为特征的新潮流,因此,追求并实现企业内外部的和谐状态,就必然地成为我们企业重要的核心理念。我们只能以诚信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以开放兼容的胸怀汲取各方资源,构建企业内外部和谐关系,从而达到所有利益相关主体共创共赢的目标。我们在重塑荣事达企业文化时,继承了以前企业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但更多的是探寻面向现实与未来的创新内容。比如,我们提出的核心价值观是“合作向上,为爱前行”。这里的涵义在于,合作是当代开放社会经济环境下成就任何事业的基础,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核心理念和企业精神。在多元化格局下,集团及其各成员企业需要确立“合作向上”的核心价值观,由此不断增强集团的凝聚力,不断提升集团的和谐度。同样,“爱心”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心灵起点和内在动力,是一种高尚、美好、善良、和谐的精神追求与精神境界。“为爱前行”正是体现了员工的共同愿望,体现了现代企业员工自尊自强、自觉自省、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的诉求和情怀。这一核心价值观表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而不求形式主义“大而空”的口号,也不存虚无飘渺的浮躁性幻想。再比如,我们在经营理念上,秉承徽商文化的精髓,创新发展了原有的“和商精神”,提炼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和商理念”。这一理念的内容是“诚信为本,开放兼容,和谐发展,共创共赢”,其中心在于“和谐”,是对原“和商精神”中“和气”理念的超越与升华。又如,我们正在实施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品牌发展战略和价值驱动战略,都凸显着开放与和谐的主旨。此外,我们对已具品牌效应的“零缺陷管理”、“红地毯服务”、“员工行为准则”等企业制度文化层面的内容也加以重新定义和创新升华,从而形成了以和谐为主题的较为完整的全新企业文化体系。

篇5:打造企业文化 推动和谐发展

纵观世界企业五百强,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企业都有其存在的灵魂,那就是企业文化,如果说业绩是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那么企业文化就是这个企业长久存在的基石,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从领导到下面员工,每一个人都被企业独特的文化所凝聚在一起,打造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对引领我们企业走向成功,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牢记企业使命,推动企业发展

使命感通常是指:一种明确行为信仰和意义,自认为非常重要和神圣,并愿意以此为基础付诸行动、努力拼搏、甚至不惜牺牲一切的心理状态。因为使者的命令和责任来源于国家的交付和托付,所以广义上通常用来形容责任重大和命令神圣。一个企业为什么生存?使命!只有牢记企业的使命,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和谐发展。一百年以前通用电气生产电灯泡时,它们的使命是“让天下亮起来”,生产的灯越亮越好;迪斯尼乐园创建时,它们的使命是“让天下的人开心起来”,他们做的都是开心的东西,阿里巴巴打造淘宝网时,他们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他们让很多没钱开店的人当上了老板。而我们企业的工作就是给广大司乘人员提供的是一条便捷、迅速、优质、安全的高速通道,保障道路安全,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每一个杭金衢人的使命,从公司到下面基层单位,从领导到每一位一线员工,都肩负着这个使命感,只有每个人心中都有企业使命感才可

以推动企业更强,更大。不管在以前或是未来,我们都将把这个使命感继续下去。只有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才能使每位员工爆发巨大的能量,一路克服困难,不怕挫折,冒险前进,坚持到底。

二、坚信企业精神,引领度过难关

企业精神凝聚的是每一个企业从开始到现在发展的精华,精神代表一种追求,《亮剑》这部电视剧曾经风靡大江南北,“亮剑”精神也被大家所津津乐道,什么是亮剑精神呢,就是面对强大的对手,要毅然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学习“亮剑”精神,企业精神在塑造企业形象中具有导向作用。企业精神不仅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而且体现着一个企业在社会中确立良好形象的战略意识,它一旦转化为企业员工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就会产生目标导向作用,企业员工就会时时以企业精神为标杆来衡量和调整自身的行为,以符合企业的基本要求。我们的企业精神是“同路同心,追求卓越”。或许,在今天我们遇到金融危机的挑战前所未有,所有的情况完全陌生。但是,我们赖以走向成功的企业精神从未改变。我们的企业也是这样不断成长壮大的。如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责任时代,对我们自己,我们的企业,都有一份责任。企业精神具有凝聚作用。企业精神为全体员工提供了共同的价值观,因此它对企业员工有着巨大的内聚作用。企业精神的凝聚作用是观念同一性的表现,即观念相同的人们之间比较容易沟通,也比较容易达成行为一致,而观念不同的人们则不容易沟通。在观念同一性的作用下,全体全员会把自己的切身利益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紧

密联系在一起,热爱自己的企业。自觉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甚至作出必要的牺牲。或许我们个人的力量都很薄弱,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必须从每个人做起,凝聚每一份力量,把企业精神放在心中,推动企业。

三、改变创新思维,促进企业突破发展

改变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经路线,任何一个强大的企业都是在改变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今年是公司的“管理创新年”,当前世界企业经营观念陈旧、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并继续制约着企业的技术进步、绩效改善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管理创新是企业基于新的环境所作出的改进和调整,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企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要看到,我们的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比较起来,在生产、经营、技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管理方面的差距尤为突出。而科学管理水平较低很大程度又集中于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为此,我们企业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切实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科学管理能力。要将创新进行到底。今年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他的竞选标语就是我们需要改变,让全人类向梦想前进,我们可以做到。这句话道出了全球人的心声,我们企业在今年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大,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只有坚持创新,认真贯彻“四个优化,两个确保”,即优化发展战略,优化投资体制,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管理机制,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确保企业健康发展,才能走出困境,度过难关。

四、培养优秀人才,提升企业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当前同行业的竞争已经转向服务和管理人才的竞争,软件建设变得异常重要,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着,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单位要腾飞,都离不开人才工作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抓好培训是前提和基础。而人才也是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抓好培训,通过培训提升每一位员工的素质与专业技能,使全区员工做到学以致用,让科学发展观在头脑中生根发芽,在推动工作、促进工作中开花结果,推动企业渡过难关。

五、营造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是伴随企业长期的经营生产实践而逐步发育形成的并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和遵从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思维模式和工作作风的总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发生着深刻的制约与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核心理念就相当于一个宗教没有信仰,一个组织没有宗旨。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所以人们认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最高境界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不管我们抓不抓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都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企业之中。人的行为习惯受思维习惯的作用,如果不努力认真地抓,就会形成不良文化。企业文化在未来会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哪一个企业能够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领先,哪一个企业就能建立

篇6:五粮液打造中庸和谐企业文化

1 保证公正公平是前提

首先, 要公平公正的待人处事, 这是人本管理的基础。一个好的站队管理者要从心底里把公平公正作为处事根本。对待任何大情小事和任何人都要公平相待, 忌走感情路线, 打亲情牌, 时刻告诫自己不忘公平公正这个原则。其次, 拉帮结派要不得。这种现象一旦形成, 那么对站队的建设无疑是毁灭性的。如果站队中有多个管理者, 管理层先要统一思想, 遇事集体决策。员工要服从决策, 也要杜绝员工有听从个别领导的现象, 主要管理者要树立威信。集体决策时也不能出现个别管理者随意发号施令的现象, 这样员工会顾此失彼, 最终造成工作错位。再次, 管理制度要公平。站队管理者在制订制度时, 也要时刻注意公平公正, 制度的制定要经过反复推敲, 综合各方因素, 征求员工意见。不能出现个别案例就朝令夕改, 影响制度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也给员工带来负面影响。

2 采取有效沟通是保障

要创造条件多交流。目前各企业中的员工可能来自全国各地, 年龄、文化程度, 个性、兴趣爱好等不尽相同, 加上有的企业有多种用工形式, 在没有利益的前提下, 这些矛盾并不显现, 但在评先选优、薪酬分配等事关员工利益方面就会导致不和谐因素的出现, 甚至是正面冲突。面对这些情况, 基层管理者应创造交流条件, 疏通交流渠道。善于洞察员工心理和了解员工的所求所想, 采用多种形式与员工进行交流, 及时消除站队成员间的隔阂与矛盾, 化解不良因素, 最终使员工达到对团队目标的认同, 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管理者的民主决策很重要。基层管理者要善于归纳、汇总全员的意见。做到大小事务大家都有发言权, 使成员获得参与班组管理与决策的机会, 让全体员工都融入到站队的管理中来, 给员工“家”的感觉。要积极采纳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只要有利于安全生产, 促进管理的建议都要积极采纳。鼓励和支持员工立足岗位开展小改小革, 培养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打造团队和谐是关键

要塑造和谐风气。站队的风气和谐与否对于实现站队目标至关重要。良好积极向上的环境, 对站队员工的行为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因此, 管理者应创造良好的团体工作氛围, 身教胜于言教, 无论什么工作, 都要以身作则, 冲在前面, 干在头里。要求员工做到的, 自己先要做到, 要求员工掌握的, 自己首先要掌握, 不当吆喝领导。作为基层管理者, 应让每位员工明白, 个人的荣誉是和集体分不开的。没有个人的奉献, 就没有优秀的团队 ;相反, 如果没有优秀的团队做基础, 个人业绩也无从谈起。二者是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

执行规章制度要严行。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基层管理中, 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严肃劳动纪律, 完善绩效考评体系、从而约束站队成员的行为。对任何破坏站队内部团结的人或事一经发现, 都要严查到底, 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使站队员工看到管理者团结的决心和奖惩分明的态度, 使员工们对站队建设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更好的为企业生产建设贡献力量。

营造站队和谐氛围。首先, 管理者与员工间要建立和谐的上下级关系, 给每位员工施展能力的机会, 发挥有专长员工的作用。管理者不能有高高在上的心态, 这样就与基层员工拉开了距离, 产生隔阂, 应该与站队全体成员同甘共苦。管理者要见荣誉让, 见困难上。工作中鼓励员工大胆创新, 生活中做他们的贴心人。其次, 站队员工内部要营造融洽的同事关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 既提倡站队成员间的平等竞争, 又要注意相互帮衬不拆台。

4 团队文化是补充

积极引导作用大。基层管理者应该用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去教育、激励、塑造员工。当今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这也凸显了对员工进行精神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站队除了要响应企业的一切活动外, 还应自主开展各类凝聚员工的文化体育活动、团队拓展训练等, 引导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团队文化, 增强员工归属感。

人文关怀是精髓。把人情味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精髓, 力求在站队内营造关怀、和谐、温暖的文化氛围。基层管理者要时刻做到观察员工思想动态要细致, 沟通交流要经常, 发现优点要弘扬, 肯定成绩要及时, 释疑解惑要透彻。这样站队才可以完全发挥人力资源, 同时也可以挖掘员工的潜能, 为站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5 结语

站队管理虽然是最基层的管理工作, 但却是企业中的基石, 俗话说“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好的基层管理者要思考团队文化建设, 营造团结合作的文化氛围, 从而可以更好的推动各项生产指标的有序完成。

摘要:站队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基层组织, 是企业所有生产任务的最终落脚点, 如何使站队内成员统一思想, 凝心聚力完成各项工作是每个管理者首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而和谐的团队关系就是完成这些目标的最有效办法。

篇7:建塑企业文化,打造和谐企业

关键词:企业文化;和谐文化;和谐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3—0068—02

我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和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们也常说“家和万事兴”、“和为贵”、“和气生财”。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

今天,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个社会只有在和谐的状态中才能发展进步,同样,一个企业也必须在和谐的状态中才能持续发展。

1 深刻理解和谐文化的内涵

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使企业的职工与管理者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每位职工的潜在能力,从而加快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1.1 文化与企业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发展状况。先进企业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离不开优秀的文化和优秀的企业文化。

1.2 和谐与和谐文化

和谐是人类社会“共融共生”的一种存在状态,它以“配合、团结”为基本特征,以“仁爱、互助”为追求目标,以“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为基本前提,通过沟通、交流、协调,达到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融洽统一。和谐文化就是以“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就是指体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稳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和谐文化是这个时代的主色调。“以发展促和谐、在和谐中又好又快地发展”已经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从某种意义上说,竞争与合作相伴而行,竞争的最高境界是“合作”,“以和为贵”、“合作共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1.3 和谐文化是创新的文化

和谐文化不是“和稀泥”文化,也不是“和事佬”文化,它以承认事物的多样性为前提,不否认差异性、个性,强调“和而不同”,强调特色与创新。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两种为人处事的态度。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对上不盲目附和,能提出不同意见,使决策更完善;对下能容纳和听取不同意见,与持不同意见的人和睦相处,相互切磋。所谓“同而不和”,则是对上逢迎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对下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显然,只有“和而不同”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和谐,允许“与众不同”,也允许“标新立异”,允许“同一个声音”,也允许“不同声音”,更强调特色和创新。“创新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大创新赢得大发展,不创新就会停滞不前。而创新又常与风险相伴,这就需要构建一种积极向上、鼓励创新、具有开拓性的企业文化,以形成不畏风险、高歌猛进的良好氛围。这种开拓性的文化应该以“和谐”为本,这样它既具有深厚的底蕴,又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相一致,既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产品的竞争力,又能够激发员工士气、发掘企业潜能,最终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强劲的动力、新鲜的活力和勃勃的生机。这种“和谐文化”相当于为企业装上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可为“创新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竞争,竞争制胜的法宝在于创新,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始终根据形势变化、对手变化、顾客需求“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领跑”和“领军”状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 正确认识和谐文化的功效

和谐文化是人本文化,是创新文化,是服务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共生、融洽相处,包含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理念,涵盖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对企业而言,和谐文化强调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和谐、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对企业的和谐发展起着支撑和催化的作用。

2.1 和谐文化构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的主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发展主要靠企业的发展来支撑。企业与社会共荣共生,只有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各自的发展才有保证。企业发展建立在企业稳定的基础之上,企业的稳定是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企业的稳定也不是在无矛盾、无差别、无冲突的世外桃源之中实现的。它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矛盾有冲突是必然的。这些矛盾冲突既不能靠行政命令强行压制,也不能“一刀切”,全盘否定或回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并努力在企业内部大力建设和谐文化,为企业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只有真正融入社会,与时代同频共振,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才能被社会认可,获得充足的发展潜力。

2.2 和谐文化营造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和谐

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而经济效益的取得,主要依赖于顾客。作为企业,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必须得到顾客的认可,达到与顾客的和谐。企业如果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顾客的感受,“搞一锤子买卖”,这种违背和谐原则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注定了企业走不远,最终使企业丧失市场和长远利益。企业应该更多的关注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与顾客保持长期、稳固、互惠的友好关系。一个满意的顾客意味着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加,而不满意的顾客则意味着资产的流失。在企业中建设和谐文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协调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利益需求,赢得顾客的满意和信赖以保持市场的延续和拓展。赢得顾客才能赢得市场。可以说,经营企业最大的难处就是经营一种与顾客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文化。

2.3 和谐文化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

和谐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企业利益无限大,职工利益无小事”,企业和员工的和谐,就是两者利益的统筹兼顾。只有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建设和谐企业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地—人”中,“人”具有最高的地位;同样,在“时—利—和”中,“和”具有最高的价值。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在企业和职工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建立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协调发展的和谐关系。只有企业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合力,企业才能无往而不胜。构建企业和员工之间和谐关系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尊重员工的创新精神,珍惜员工的劳动,真正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和正当权益,全方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是要营造企业为我、我为企业,形成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受益、企业在员工奉献中发展的良好局面。这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企业关爱员工,保障员工利益,为员工提供舞台;二是员工关心企业,与企业同频共振,把个人命运和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愿意为企业竭尽全力。

2.4 和谐文化增进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和谐

员工之间的和谐相处是企业和谐的基础。建立员工与员工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思想文化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和谐文化强调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强调求同存异、相融共生、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强调“家和万事兴”、“和为贵”、“和气生财”,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有助于形成共识、减少误解、解决矛盾,有助于良好沟通平台的搭建和良好人际环境的营造,有助于与人为善、友爱互助、互谅互让、顾全大局等道德情感的养成,有助于员工之间亲如兄弟、亲如姐妹企业大家庭的形成,有助于培养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

3 努力用和谐文化打造和谐企业

一个优秀企业的存在,更是不断战胜对手和自我,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提升竞争力的结果。只有善于、敢于创新,不断提升竞争力,企业才能赢得市场,一举成功。而这一过程必须建立在企业和谐的基础上,因此,企业的和谐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和谐企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文化的培育,和谐文化的建设必须在和谐企业的建设进程中稳步推进,建设和谐文化,打造和谐企业,需要倡导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氛围、打造和谐团队、践行和谐行为。

①倡导以人为本、相融共生、合作共赢的和谐理念。要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引导员工有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矛盾,用和谐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和谐成为一种共识,形成一种常态。和谐理念的核心是人而不是物,企业和谐的中心问题是人的和谐,企业代表员工的根本利益,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员工是企业的组成个体,没有企业,员工就没有了根基。要正确理解“企业利益无限大,员工利益无小事”的内涵,引导员工牢固树立“企业为我,我为企业”的观念,切实认清企业和员工各自的责任。要倡导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兴衰思想,实现企业在员工奉献中发展,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受益的良好氛围,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为员工创造幸福。

②营造融洽相处、团结友爱、相互关爱的和谐氛围。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激励机制,营造热心、诚心、知心和人与人间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氛围,构建领导之间、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相互关心、互相信任的和谐关系,达到思想感情、价值取向、行为操守上的和谐一致,增强企业的吸引力、亲和力,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培养企业与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美好愿景。和谐氛围的营造既需要物质利益分配上的和谐,确保员工利益上获取;又需要精神层面上抚慰,实现心理上的健康与和谐、人格上的健全与丰满,情趣上的高尚与平和。既建设外围上和谐环境,也建设内心里的和谐。

③打造精诚团结、协调一致、共同进退的和谐团队。和谐文化与和谐企业都强调团结、配合、协调、合作、共赢,和谐文化与和谐建设都离不开和谐团队的打造。团队精神建构在和谐文化基础上,它的培育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团队精神在企业内部提倡一种有限的竞争,但更强调和谐一致的人际关系。美国GE公司首席执行官韦尔奇指出:“团队精神主要体现在团队目标决策的参与性和民主性,个人价值实现的公平机会和个人作用的发挥余地,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情谊与信息沟通和交流深度及学会和别人分享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这就是说建设和谐团队需要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育。因此,建设和谐企业就必须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既强调个性的张扬,更强调共性的凝聚。和谐的文化孕育和谐的力量,精诚团结、协调一致、共同进退、荣辱与共的和谐团队才有严格管理、和谐执行,才有凝聚力、战斗力,才能无往而不胜,才有良好的人气、高昂的士气。所以,建设和谐企业就必须建设和谐团队。

④践行积极向上、情趣健康、光明磊落的和谐行为。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企业风尚,提倡行为“在阳光下运行”,坚决反对腐败堕落、铺张浪费、贪图享受、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等不和谐行为,坚决禁止不讲文明、不讲原则、不懂规矩的不和谐做法,努力消除建设和谐企业不兼容的不和谐因素。大力提倡“情为企所系,权为企民用,利为企所谋”,规范用权行为,严格企业规章制度,提倡“两手干活、两手干净、两手强硬”,提倡“健康工作、健康生活、健康人生”,坚持用党员先进性健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踏红线,不越雷池,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不怕群众监督,不怕上级考核,自觉抵制金钱、美色、权欲的诱惑,始终做到作风正派、情趣健康。大力提倡“阳光行为”,有事摆到桌面上,坚决反对“暗箱操作”,提倡“大团队”,反对“小集体”,提倡“民主决策”,反对“一言堂”,提倡坦诚对人对事,反对见不得的小动作。建设和谐企业很重要的就是践行和谐行为,让一切行为在阳光下运行。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8:提升文化品位,打造和谐城市

1 制订城市文化品位提升的整体规划

在考虑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时候, 必须始终把握住它的文化定位, 既要反映城市文化建设的普遍性, 又要反映其特殊性, 深入比较研究城市文化建设的内涵, 找到属于自己城市的文化发展路径, 打造本城市的文化名片。简单的说就是:突出文化优势, 打造城市品牌;创新体制机制, 发展文化产业;优化投资结构, 建好文化设施;提升市民素养, 重视文化教育。规划要顺应时代潮流, 高起点、高品质, 确定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重点, 制定地方性产业政策。要做到对有形的历史文化资源、无形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管理, 对一、二、三产业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指导、全面推进, 以规划的引领作用, 进一步推动文化资源价值的挖掘、潜能的释放, 发挥文化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把文化资源优势变为现实产业优势。

2 塑造适合文化品位提升的城市大环境

2.1 政策支持

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和城市的工业、商业建设一样, 也同样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文化是文化人的事业, 要出台吸引文化人才的政策, 要用政策吸引、留住文化方面的精英和人才。应聘请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并组织由大专院校的学生、社会有志青年、离退休人员自愿参加的城市文化志愿者, 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2.2 加强载体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象征、体现和标志。公共文化设施是文化事业发展状大的基础, 是文化事业发展的载体, 尤其是标志性的大型文化建筑更能凸显城市的文化地位, 它不仅能发挥城市文化中心的辐射作用, 还能提高城市整体文化设施建设的品位。文化设施是城市文化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 是广大市民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在一定程度上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加快城市文化设施建设, 一是打造亮点, 新建和改造一批能体现城市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二是夯实根基, 抓好基层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建设。三是善用古物, 扶持、保护和开发利用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3 营造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

例如:1) 加大对文化市场和营业性文化场所的整治力度。2) 创新街道社区活动, 把思想教育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3) 拒绝有害出版物, 抵制荧屏声频不良节目的低俗之风。

3 探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方式

借鉴其它城市的经验。1) 广州市将城市雕塑的分布点-线-面全盘考虑, 点:即城区内已建成和即将兴建的公园;线:处在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交通核心的花都主要道路;面:花都几大产业基地及文化旅游点。2) 清明节的发源地之一山西绵山还原寒食、秋千、拔河、踢毽子、踏青、植柳等清明节民俗活动, 旨在还原“孝道”、“浪漫”、“和谐”的文化内涵。3) 广东茂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一是建设城市标志性文化建筑;二是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三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四是积极发展体育卫生事业;五是依法切实加强书刊、音像、演出、娱乐等文化市场管理;六是打造文化精品, 每年都组织生产、制作一批文化精品。

探索自己的发展方式。例如, 广场文化是改革开放大文化背景下涌现的一种融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形态, 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是群众主意识、参与意识日益高涨的最好体现。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它综合了政治、经济、人文景观、地域特色、审美需求、文化发展等多个方面。石家庄市近些年的广场文化开展的有声有色, 通过广场文化活动, 促进了城市整体文化水准的提高, 带动了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广泛开展, 由全体市民一起共同创造了一个雅俗共赏、其乐无穷的城市文化环境。

另外, 在市内建立明确的文化区也是许多专家的中肯意见。专家们指出:应用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业聚集区、大型文化活动形成区域文化形象,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河北省发改委社会处调研员杨林主张设立四个园区:一是印刷品集散中心 (省出版集团、新华书店) ;二是广电传媒制作基地 (省、市广电局) ;三是软件外包基地 (市职技学院等) ;四是装潢工艺品研发展销中心 (南三条)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认为, 在“三年大变样”过程中, 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市内几处重点遗址进行恢复, 如:封龙书院等, 并与文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 纳入公益性文化活动中来。省委研究室副主任李永君建议, 两馆 (省博物馆、省图书馆) 之间的范西路, 可以发展成文化一条街, 以“三馆地区” (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省科技馆) 为核心, 将周围街区发展成为文化区域, 规划为画廊、书店、古董店铺、民间博物馆集中地。市社科院文化所所长姚宝茹指出, 城市建筑规划时要体现所在区域的特点, 如商业区、工业区、生活区、文化区等, 既要造型各异, 又要注意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广场背景间的协调和比例, 可以发展文化产业集群。

4 提高市民素质, 强化市民的文化主人翁意识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 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高品位的城市要靠高素质的市民创建, 高品位的城市也为培育高素质的市民创造着条件, 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 人们往往更看重城市建设的发展, 而忽略了对城市文化的关注, 特别是一些“移民”, 受教育程度有限, 心态上又游离于当地文化之外, 对整个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造成了障碍, 也不利于城市的和谐发展。因此, 应当鼓励广大“移民”了解城市、融入城市, 为他们创造受教育并提升个人素质的条件, 逐步扭转他们对第二故乡的生疏感, 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心, 真正把他们也融入到城市文化中去。

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 城市的文化风采和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展示, 必将提高城市在周边地区乃至更为广阔范围的知名度,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促进城市文化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让我们期待着一个文化底蕴厚重, 文化形式多样, 文化市场多元, 由市民共建、共享、共传承的和谐都会在燕赵大地上璀璨绽放。

摘要:打造和谐城市, 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 本文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考量, 通过对方式方法的探讨, 分析了石家庄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可行性操作。

关键词:文化,和谐,城市

参考文献

[1]苏瑞翩, 刘青云.城市发展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理性思考[J].消费导刊, 2008.

篇9:五粮液打造中庸和谐企业文化

【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和谐发展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是要以企业广大员工为本,在充分尊重员工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尤其是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围绕发掘员工潜能、提升员工素质和促成员工个人理想价值的实现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把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的。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发挥员工创造力,使企业充满活力,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切实做到尊重员工、关爱员工,积极打造企业情感文化

1.关爱员工。在企业营造“领导把职工的小事当大事办、职工把企业的小事当大事做”的氛围。充分发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作用,通过社区慈善救助超市这一平台,在社区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对困难职工家庭实施救助,建立完善帮扶基金的申请、审批、领取制度,对所救助的困难职工分门别类、建档立卡,明确救助标准和考核规定,实行动态管理,实现困难职工救助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2.做好“三级”公开。以“职工群众利益无小事、小事也要当大事”的思想,切实抓好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每一件事情,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强化监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高企业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做好矿务、区务(科务)、班务“三级”公开,对职工群众关心的工资分配、人事任用、企业改革、重大事项等内容及时公开,管好职工“钱袋子”,杜绝克扣截留职工工资、私设“小金库”等现象,纪委、监察科、工会每月都要进行定期检查,查看公开的内容是否及时、全面、真实。

3.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加强廉洁效能监察管理体系建设为总抓手,教育、制度、监督三措并举,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工作,努力建成一支廉洁、勤政、高效的管理团队,为“和谐矿区”建设提供保障。

4.搞好各类文体活动。以企业文工团的成立为契机,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广场,经常性地开展健身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深入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和倡导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规范和家庭美德规范,坚决制止各种不文明行为,取缔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在企业倡树“文明之风”。

5.搞好后勤服务工作。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所有服务项目都要接受统一管理调度,及时到位、快速服务、形成有效的服务链。各后勤服务单位要紧紧围绕一线职工努力搞好各项服务,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通过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员工潜能,在企业内部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1.实行“基层区队直选”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要对员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企业内部创造公平的工作环境。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为员工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平台,让优秀人才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2.建立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是定期召开班组长及生产经营分析会议,让广大员工清楚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进一步增强压力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及时为员工加油、鼓劲,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豪情。二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评优树先活动和职工技能竞赛,最大限度调动其积极性。三是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真正实现职务晋升靠竞争,收入高低看业绩的良好氛围。

3.以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融合为依托,将“制度文化、安全文化、管理文化”整合成具有矿井特色的一流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引领性作用”,大胆实践,及时总结,不断完善,逐步提高。重点突出核心理念培育,构建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安全宣传教育体系,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使“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他人不保险”等理念在职工的脑海中扎根,为“和谐矿区”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三、通过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加强人力资源规划,强化员工教育培训,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

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要求。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切实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人才竞争的优势。华恒公司通过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科学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篇10:用文化的力量打造和谐校园

一、文化重塑, 环境熏陶, 提炼精神内核

凤凰小学作为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 是一所校舍比较陈旧, 师资有些老化, 又有一定文化积淀的老校.如何与时俱进, 传承创新, 我们觉得首先需要梳理、整合、提炼、创新, 最终重塑学校文化来凝聚人心, 昂扬斗志, 规划愿景, 共铸辉煌.

首先, 对学校的文化定位和标识进行重新定义.作为凤凰小学以“凤凰”作为学校文化的载体是最恰当不过了.凤凰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图腾, 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与智慧, 凤凰身上具有“浴火重生, 超越自我, 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 具有“谦谦风度, 和而不同, 善于包容”的君子之风, 集“德、顺、义、信、仁”五文于一身.以凤凰为载体, 寄托了学校对凤小师生的无限期望.为此学校教育定位为“凤之乐土, 润之五文”.

其次, 以培养有底蕴有灵魂的人为宗旨, 建设校园环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 所以学校从育人的高度来整体营造校园环境.从景点绿化到宣传标语, 从文化长廊到各室布置, 无不给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特别是结合凤凰河阳文化, 学校集邮、读书、科技特色, 布置的“美丽家乡给我滋养”, “郁郁书香伴我成长”“超越梦想任我翱翔”三大文化长廊, 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根的人, 一个有底蕴的人, 一个有理想的人.使校园充满了文化的气息, 从而为营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提供了文化滋养.

二、制度引领, 人文关怀, 构建校本制度

教师是学校的基石, 没有一支充满智慧与爱心的教师队伍, 就不会有一所好学校.我们以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提高教育质量和整体效益, 增强办学活力为宗旨, 确立尊重与参与、学习与创新、发展与诚信等价值观, 制订了规范务实又深具人文关怀的校本制度, 构建起服务、激励、保障等完整的学校制度体系, 变制度的“管人”为制度的文化引领, 发挥制度的激励导向作用.

我们以“赏识教师, 倾听童心”为管理理念, 确立提高“服务意识”, 优化工作作风.我们经常提醒班子成员, 作为学校领导, 首先应该是个服务者, 然后才是管理者.作为服务者, 要去做的是倾听、了解、发现.去发现问题, 反思工作上的“不足”, 更要去发现师生的闪光点, 在工作中做到:要检查督促, 更要交流指导;要批评指正, 更要赏识鼓励;要严格要求, 更要热情相助.努力通过人文化的制度管理, 让刚性制度的“硬”构建, 在教师心灵中“软”着陆.

三、扎根本土, 彰显特色, 丰富文化内涵

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学校文化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生命成长的深厚土壤.学校文化建设不能成空中楼阁、无米之炊, 必需要有抓手, 有根基, 所以学校紧紧依托乡土资源、学校读书特色项目,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1. 扎根本土文化, 挖掘校外资源

首先, 挖掘乡土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我们的家乡凤凰镇被誉为“桃花故乡, 山歌摇篮”.她位于长江下游南岸, 地处张家港市南大门, 她钟灵毓秀, 山水旖旎, 物产富饶, 民风淳厚, 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家乡景色秀美, 有白鹭成群的凤凰山, 小桥流水的恬庄古街, 钟声悠扬的江南名刹永庆寺, 落英缤纷的鸷山千亩桃源.家乡物产丰富, 水蜜桃的甘甜, 清水大米的糯软, 高庄豆腐的醇香, 弄里芹菜的鲜翠, 千年红豆的相思, 河阳山歌的纯朴;家乡人文荟萃, 状元、榜眼、进士、举人数不胜数, 文人墨客、忠烈侠士, 人才辈出……那山, 那水, 那树, 那寺, 那歌, 那人, 无不给我们美丽的熏陶, 给我们生命的滋养.学校紧紧依托家乡河阳文化, 挖掘校外资源, 开发了校本教材《凤凰桃源》.这套教材, 寄托了学校对孩子的无限期望, 阐释了“为学生人生奠基, 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希望通过这套教材能让我们广大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回归教育本真.

其次, 启动河阳文化节.学校以“美丽家乡, 给我滋养———共享家乡美景, 弘扬家乡文化”为主题, 启动了凤凰小学“河阳文化”艺术节.参加对象为凤凰小学全体师生和家长.活动内容和形式以“唱响河阳山歌”、“探访家乡名人”、“游览家乡名胜”、“了解家乡特产”四大板块为主, 结合班级主题活动、外出参观实践活动、名人故事会、我心绘家乡、摄影、征文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河阳文化, 了解家乡的物产风情, 受到一次生动、形象的家乡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并能传承和发扬家乡文化.

2. 读书活动, 构建书香校园

享受阅读是一种幸福的能力, 因为阅读, 我们走近自然, 走进伟大的心灵, 走进自我.然后我们拥有内在的耳朵、内在的眼睛, 见人所不能见, 听人所不听, 然后拥有幸福清明的人生.

首先, 营造氛围, 让书香弥漫校园.读书活动需要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环境, 因此优化环境, 让校园弥漫书香气息是我们的追求.让墙壁“说话”:我们在教室外布置“推荐书目”、“新书介绍”、“师生读书感言”.楼梯墙面上布置读书名言、“名人读书故事”“读书的横幅标语”.加强读书阵地建设, 新建了一个电子阅览室, 重新布置美化了低、中、高三个学生阅览室.每天中午和下午文体活动时间向全体学生开放, 学生实行自我管理.

其次, 开展丰富活动, 培养书香师生.用阅读为师生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教师作为儿童阅读行为的组织者、领导者, 必将主动适应、积极应对, 建构自己的阅读视野, 获取人文素养.因此, 学校每个学期都要给老师赠书或推荐新书, 在全校开展教师读书交流会, 评选书香教师.学生一头, 每天开展晨诵午读, 共享幸福.晨诵:在静谧的晨光里, 在优美的诗歌中,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声情并茂地诵读古今中外经典诗歌, 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书声朗朗, 诗意浓浓.午读:在广播发出“读书丰富人生, 阅读点亮生命, 走进阅读时光, 共享读书快乐.”阅读提示后, 学生在教室里, 捧出喜爱的图书, 伴着悠扬舒缓的音乐, 开始轻松、快乐的阅读.每天这两时间段成了孩子最惬意、最享受, 最感幸福的时光.每学期开展“三会”“三赛”活动, 每学年举办读书节, 开展了主题阅读.孩子沐浴书香, 有了不同层次的体验和收获.虽然我们不能保证通过阅读可以马上改变学生, 但我们坚信书籍的营养必将润泽学生的整个生命.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文艺晚会创意主持词下一篇:毕业英文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