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岑边塞诗异同比较

2024-04-14

高岑边塞诗异同比较(共5篇)

篇1:高岑边塞诗异同比较

汉语言文学对比研究之

论高岑边塞诗的异同

[摘要]边塞诗繁盛于盛唐时期,这一时期军事、经济力量都已发展到了顶点。在这种气氛下,一部分向往功名的文人学士把跟随边将出征作为仕进的一个重要途径。他们除了谋求官职外,还写了大量颂扬边塞战争和同情下层士卒生活的诗歌。高适和岑参是唐朝发展到极盛时期最著名的两个边塞诗人。两者都以边塞诗闻名,高岑并称始于杜甫的诗《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 [关键词] 生平

相同点

不同点

联系

一、高岑二人生平简介

1、高适的生平:高适(702?—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仓县)人,客居梁宋。少时贫困,20岁曾西游长安,本欲直取公卿,却失望而归。后北上蓟门,漫游燕赵,想立功边塞。仍未有出路。又漫游梁宋,过着“混迹渔樵”的流浪生活。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在齐赵一带饮酒游猎,怀古赋诗,结下了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50岁方由张九皋引荐,举有道科,任封丘尉,不久辞官而去,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掌书记。安史乱起,为肃宗所器重,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侯,成为唐代官位最高的诗人之一。有《高常侍集》10卷。

2、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祖籍南阳。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两任州刺史。但父早亡,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此后10年屡次往返于京洛间。后北游河朔,天宝三载30岁中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掌书记,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随封常青出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得封之赏识。至德二载入朝任右补阙。代宗时,一度任关西节度判官,后出任为嘉州刺史,罢官,卒于成都宿舍。有《岑嘉州诗集》,存诗403首。

二、高、岑边塞诗共同点

1.高、岑边塞诗都具有悲壮的共同格调。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说道:“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明人胡应麟也说:“高、岑悲壮为宗。”“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在他们诗中表现出来的为国建功的理想抱负使人感受豪壮,而这种理想抱负在现实追求中的挫折和失落,又使人感到悲凉,奇险的大漠风光使人感受雄奇壮美,将士们经受的劳苦艰辛又使人产生同情和怜惜,奋勇杀敌、尽忠报国的气节使人感受崇高,血染沙场、骨埋荒野又使人感到沉痛,对和平生活的强烈渴望使人向往美好,人们不得不为此忍受离乡背井、无尽思亲又令人愁肠欲断。这些诗中,既写出战争中的雄壮,更写出战争中的悲苦,这种壮和悲的并存,崇高和沉痛的纠结,造成了高、岑边塞诗悲壮的氛围和格调,给人悲壮的情感体验。元人辛文房说高、岑诗“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

2.、抒发为国守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和执著追求,洋溢着一种急于用世、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在高、岑的边塞诗中,始终都洋溢着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怀。高适“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离魂莫惆怅, 看取宝刀雄”;“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志存高远。岑参“小耒思报国,不是爱封侯。..早须清黠虏, 无事莫经秋。”“万里奉王事, 一身无所求。”“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男儿感忠义,万里忘越乡。”“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意气豪迈。他们都抒发了报国立功的豪情壮志。但由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与差距,他们也有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感叹:“谁怜不得志, 长剑独归来。”“早治安边计,未尽平生怀。”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放弃对理想和抱负的执着追求,报国立功的情怀始终支配着他们的行为和创作。

3、歌颂边塞将士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如高适《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士兵们“铁衣远戍辛勤久”,远离家乡和亲人,即使是妻子儿女哭断肠,仍然义无返顾地走向战场,是他们无情吗?不!因为这是在“破残贼”,是在保家卫国。爱 国主义是催促他们踏上征程的动力,激励他们奋勇杀敌的号角。战斗的条件异常艰苦,“山川萧条”“大漠穷秋”,他们依然斗志昂扬,英勇战斗。将领的指挥无能和草率轻敌,导致士兵身陷重围,使得“力尽关山未解围”,但他们没有放弃,仍然“杀气三时作阵云”,欲与敌人决一死战,以死殉国:“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岂顾勋”再一次升华了士兵的爱国境界。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等,是抒写这一主题的名篇。这些作品着力描写边塞广漠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乱石走„„”的恶劣环境和奇险战况,描写将士们“风头如刀面如割”的艰苦生活以及敌势凭陵和唐军千旗万鼓、惊天动地的军威和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歌颂了将士们浴血战斗、死节不顾身的英雄气概,突出表现盛唐边塞将士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主题。

高岑二人虽俱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然二者的边塞诗同中有异,异中存同各有其特色。

三、高适诗岑参诗的不同点

1.高适的《燕歌行》自始至终都弥漫着苍凉的气氛,充分地表现了悲壮的风格特征。这首诗描写了东北边境战争的情况及军中将士苦乐的悬殊,表现了作者对长期在战场上流血苦战的广大战士的深切同情,抒发了对边将沉湎于歌舞、过着骄奢淫逸生活的愤懑之情。诗人在作品中倾注了鲜明的爱憎情感,加重了全诗沉郁苍凉的格调。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描写了将士出征敌虏的情景: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写出了将士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表达了敌虏必败、唐军必胜的自信,同时诗中又突出大漠风沙:“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岑参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奇丽、壮观的景物,表现出语言独具匠心的特点。

2、岑参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高适描写对士卒的同情

岑参的作品主要反映了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和睦相处与大西北奇丽的风光景色,如《火山云歌送别》、《热海送崔侍御还京》等,不难看出岑参注重描写边塞丰富多彩的生活。高适的诗虽也有描写边塞风光的景,但大都作为抒发情怀的烘托。他以政论的笔调深刻揭露边防政策的弊病,同时流露出对士卒的同情和对将帅的讽刺,如《塞上》:

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3、高适因袭较多,岑参追求革新

高适、岑参的边塞诗都是在继承旧的文学传统上有所革新的,并且都凸显各自的特点。高适诗在传统艺术形式的继承方面因袭较多,突破与创新不足。他在边塞诗的创作中,因袭了较多的乐府旧题,如《塞上》、《塞下曲》等,他不能随心所欲地抒发感情。他也写了一些新题乐府的诗,如《蓟门五首》、《营州歌》等,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其创作的才能,但其诗因袭较多而创新较少,缺乏一种活力。与高适的边塞诗相比,岑参则较多地融合了六朝以来近体诗的成就并作了创新,在诗的句式、节奏、押韵等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的革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这首诗三句一节,打破了旧的二句或四句一节的诗的格局,并充分显示出风格独特的艺术特色。岑参用一种新的审美态度去看待边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不是写梨花,而是虚写,以之喻雪,写出了边塞大雪的精神,表现了诗人追求的“新”、“神”的美学境界。

四、高适、岑参边塞诗的联系

但由于各自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不同,两人的诗歌同中 有异,各有千秋,高适的边塞诗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岑参的边塞诗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高适的诗苍凉悲壮,岑参的诗雄奇瑰丽。就其差异而言,二者又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高适反映现实问题要超过岑参。他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许多诗人,应时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杂糅,使其诗歌创作颇多感慨而不失高亢,深雄浑厚,有一种感慨悲壮的美。

2.描写边塞风光,民域风情上,岑参超过高适。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诗人印象中的军旅生活、边塞风物、民域风情,全都变得神奇瑰丽起来,并热情地加以歌颂,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艺术上的不同:

(1)、高适将自己的个人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遗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

(2)、岑参的诗歌中带有感性的色彩,讲究感觉印象,浪漫的想象,飘逸的描写,寓情于景。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

3.高适的七言歌行多用律句骈语,但并不繁于文采华丽,而是以纵横顿宕,气质深雄和浑厚的骨力取胜。岑参七言歌行纵横顿宕、舒卷自如体势十分灵活。

(1)、思想、题材上的不同。

高适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比较深刻,善于以政治家敏锐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现状,把战争与国家安危、人民苦乐联系起来,胸怀大局,深入军营,大胆表达个人边防政见,同时对于亲历耳闻的军中矛盾也给予毫不留情的揭露。

岑参边塞诗以瑰丽的笔调,描写带异域情调的新鲜事物或奇特风光,塑造了一个个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内容丰富多彩。“

(2)、艺术风格同中有异,表现手法各具特色。高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深沉,质朴浑实;岑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雄放,洒脱。高适常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语言刚健质朴、精炼准确;岑参则好比喻和夸张,语言新奇自如,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

篇2:高岑边塞诗异同比较

摘要:高适和岑参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两人都因边塞诗扬名,自唐以来人们就习惯对他们的诗歌进行比较。高岑的诗歌都描绘了边塞战事和边塞风光,风格慷慨悲壮。但是他们的诗歌也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高适的诗在题材广泛,表达了对将士的同情;而岑参的诗出色地再现了边塞景色的奇美。高适的诗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风格雄浑,而岑参的诗雄奇瑰丽,富有浪漫主义特色。关键词:高适岑参 边塞诗 异同 内容 风格 诗歌形式

高适和岑参同为唐代杰出的边塞诗人,自杜甫在《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中以“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评价高适和岑参,诗史上便以“高岑”并称。他们同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所以自唐以来,人们便常把他们的诗歌进行比较。

高适和岑参描写边塞风光和边疆战事真实可感,因为他们都有过边塞从军的经历,对边塞的生活有着实际的观察。高适青年时期曾漫游燕赵,想在边塞寻求报国立功的机会,而岑参曾两度出塞长达六年,他们在边塞的生活为诗歌创作注入了鲜活的生命色彩。他们写将士生活、塞外风光、战事军情,虽各有艺术加工,但仍能使人感受到真实的战争场景和异域风情。但是高适和岑参诗歌的不同也源于两人的经历。高适有些和李白相似,都有着报国立功的壮志,但怀才不遇,而岑参曾有 “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的历史,虽家道中落,但终究没有像高适般受过潦倒与贫困的折磨,未能从思想上接近人民,看到人民的疾苦,缺乏对下层人民生活的贴切观照与人生感悟。所以较之高适缺少一种政治家的冷静和对底层士卒的同情,但有着英雄主义的豪情。

高适的诗题材广泛,内容深刻,现实性较强,诗歌表现了他许多的复杂感慨和内心想法。高适在诗中表现出塞外的艰苦条件和对士卒的同情,常是充满悲愤与怜悯的;而他的诗也显示出他对现实的分析能力,有着政治家的头脑。就诗中传达的思想内涵而言,高适的诗更为深广。《燕歌行》中前八句描绘了战士们的踊跃出征和英勇作战,歌颂了他们的爱国精神。“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又写出了征戍之苦和思妇相思之情,“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又道出残酷的事实,战士们浴血奋战而将军还在沉溺于歌舞,这种苦乐不均的对比,暗示了这次战争失败的原因。诗中又描写了边域的凄凉环境,塑造了肃杀的氛围,衬托出战士们的悲苦境遇。诗人对此充满了同情和愤慨,在诗的最后“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诗人呼唤李广这样的将军,无疑是对唐朝某些将领的的讽刺和失望。这首诗并不长,但写出了战争的局势、边塞的风光、征人思妇的心情、将领醉生梦死的腐败,由此可见高适诗歌的深度及复杂性。高适的诗体现了他的个人经历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他二十岁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想在边塞寻求报国立功的机会,也没有找到出路,他的内心是有着些许积分与悲凉的,在写到将领的奢靡生活时,不仅仅全是愤怒与讽刺,内心应该还有一些复杂的情感。高适的诗歌表现的主题多样,有批评当时外交政策的,有表达厌战情绪的,总之,他善于从底层出发思考,并且思考内容极具现实意义。

岑参的诗相较于高诗而言,虽同是悲壮,但一个悲壮中透出些凄苦与惨烈,一个却是慷慨悲壮。岑参的诗也是描写边塞战争的,但并没有集中于感慨戍人的悲苦,而在于表现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送师西征的情景。前四句描写了大漠异常恶略的天气和环境,黄沙漫天,乱石横飞,不仅如此,敌人草黄马肥,严阵以待,可以说是形势十分不利。诗人描写这些并不是为了写边塞将士的艰苦,而是以此反衬出将士们的爱国热忱和英雄壮志,下面写将士们“半夜军行戈相拨”,在冰天雪地之中和敌人激战,诗人酣畅淋漓地写着将士的英勇,光是这气势就会使敌人闻风丧胆了吧。岑参并不是无视戍边战士的悲苦,而是在他心中,这种悲苦是一种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体现。

高适的诗中经常会写到边塞风光,但是都是为了以边疆的恶劣生活环境反衬出将士的悲苦。而岑参的边塞诗都极力的描绘了边疆的风景人情,几乎每一首中都可以见到他用瑰丽新奇的笔墨来描写边塞风光。《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写出飞沙走石的肃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状雪景之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塞外萧瑟凄冷的环境竟写出了生机与活力;《火出云歌送别》中“火出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写火山之势,使读者都觉得炎热逼人。岑参诗中的风景描写凝结了他的慷慨豪情,他笔下的军旅生活和边塞风情并不那么残酷,而是他歌颂的对象,那些景色仿佛也充满了豪气,变得瑰丽奇异起来。它的独特视角和对边塞风景极具夸张的描写,在历代边塞诗中都独树一帜,这是他的诗歌最具个人特点的方面。

高诗岑参都因边塞诗闻名,边塞诗一般具是有相同的艺术风格。他们的诗都慷慨悲壮的,带着豪情,使人读来就有独身立于大漠荒野的感觉。但是他们诗歌风格上的不同还是显而易见的。高适的诗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风格雄厚浑朴,笔势豪健。“然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同赏其文。”① 高适诗继承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常用的表现方式是铺排对比,直抒胸臆。诗作带着强烈的情感。例如最广为人知的《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雪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首诗自始至终都弥漫着苍凉的气氛,充分地表现了高适诗悲壮的风格特征。诗歌描写了边境战争的情况及军中将士苦乐的悬殊,表现了作者对长期在战场上流血苦战的广大战士的深切同情,抒发了对边将沉湎歌舞、骄奢淫逸生活的愤懑之情。诗人在作品中倾注了鲜明的爱憎情感,加重了全诗沉郁苍凉的格调。战士军前和美人帐下的对比,铁衣与少妇的对比,结尾处提出李广,又是古今对比,写出了将领的腐败和战士的悲苦,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愤慨。这首诗风格雄浑悲壮,笔力矫健顿挫。气势壮阔畅达,感情真挚深刻。行文如一气呵成,没有一点故意雕琢的感觉,但是每句用词都恰到好处,质朴浑实但是精炼准确。

岑参的诗作风格殷璠概括为“参诗语奇体俊,意亦新远。至如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又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颇称幽致也”。②岑参的诗歌多描写了边塞奇丽的风光,不同的新奇的异域景光,又常用夸张的方式极力表现,使他的边塞诗意境开阔,极具个人风格。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描绘了边塞的分风雪与严寒,表现了送友惜别的深情。“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以春日里开放的梨花来比严冬里的飞雪,原本不能同时存在的两者此时被放在一起并不显得突兀,反而因为这个新奇的比喻,将朔方冬日的萧瑟凄凉一扫而空,仿佛带来了春日的生机。梨花的比喻赋予寒冷萧瑟的雪国以温暖和希望,正切合诗中送别友人之情意与祝福。诗中“忽如”、“千树万树”等词是夸张的写法,用夸张手法写壮阔之境更有开阔意境的效果。谁说万物枯朽不美,诗人用他的笔告诉你,在冰天雪地中红旗的一抹亮色,琵琶与羌笛的和鸣在山谷回响,漫天飞雪如同是在伴舞一般,这样的美景怎么可以忽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诗中都有这样奇丽壮阔的风景。诗人运用凝练的概括、奇妙的想象、形象的比喻、神奇的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法来展现他心中的塞外世界,并渗透着他的主观情感。

看高诗岑参二人的诗歌,古体、近体、律诗、绝句都有,但不难看出二人更擅于七言古诗。“唐人七古,高岑王李诸公规格最正,笔最雅炼“③,就指出了高适和岑参在七古方面的艺术成就。高、岑的七古,克服了初唐纤弱诗风,建立了气势奔放的风格。在句式、用韵等方面,都发展了初唐体制,并加以创造。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是七古。古体诗用韵较宽,形式较为自由自由,用于表现壮阔深沉的意境很是适合。用七古写边塞风物的宏阔和战斗场面的悲壮与二人沉雄激壮的共同风格亦相吻合。

虽然他们都善于七古,但高适与岑参在七言歌行创作中又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又与他们诗歌的内容和创作风格紧密相连。高适的诗意义深广,悲壮苍凉,用词凝练精简,所以他的诗歌多袭乐府旧题,创作严谨,韵律和谐,节奏整齐,不肆意挥洒。这样使高诗质朴遒劲,深沉浑厚的特色更为突显。而岑参的诗意境广阔,瑰丽奇异,又多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所以他的诗歌更加自由放纵。并且岑参写诗以情为主导,突破了乐府旧体的羁绊,句式随情感流动,如他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三句一节,独创风格。不仅是在句式上,节奏、韵律上都是灵活多变的。不拘一格的形式和他瑰丽奇异的内容、夸张丰富的想象和激越豪迈的感情结合在一起,更使人随之心情激荡。

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共同与不同的特点,都很鲜明突出。他们写边塞诗都写异域风景和战争局势,都是雄浑悲壮的风格。高诗更具现实意义,直抒胸臆,语言质朴。岑诗瑰丽奇异,具有浪漫色彩。同为盛唐边塞诗人,他们的相同点反映的是时代背景下的文人的共同情怀;他们的不同点是个性的体现,使作品更具可读性。正是这种共性与个性的交织,使得经典可以跨越时间的鸿沟,在今读来仍能激荡心灵。

① 刘开扬:《唐诗论文集》62页,引殷璠文,上海古籍出版社 ② 计有功:《唐诗纪事》35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第二版 ③ 朱庭珍:《筱园诗话》

文秘1004班

李吟男

篇3:试论高岑边塞诗风格之异同

关键词:唐诗,边塞诗,艺术风格

唐诗在中国诗史上流光溢彩、空前繁荣, 盛唐之诗则是唐诗发展之顶峰, 而盛极一时的边塞诗则是构成盛唐诗歌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方面, 在中国诗史上是前无古人。

1 高岑边塞诗风格的共性特征

盛唐诗坛, 名家辈出, 流派众多, 风格异同,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是当时盛极一时的杰出诗歌流派。

1.1 都以盛唐时期的强烈爱国主义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为反映内容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诗歌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唐朝是中国社会的顶峰, 盛唐诗歌达到繁荣的高峰, 这是自然的事。在短短的五十余年的盛唐时期, 涌现出了十几位大诗人, 他们以各不相同的风格, 推动了诗歌创作的高潮。正如李白所说:“群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旻”。 (《古风》其一) 这一代诗人怀着宏伟的理想与抱负, 以蓬勃热烈的感情, 激昂慷慨的声音去表现盛唐时代种种激动人心的生活和斗争。

高岑二人之诗正是以盛唐人的眼光, 带着盛唐诗歌的伟大气魄, 去观察和反映边塞的生活和斗争, 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激动人心的变化, 洋溢着爱国主义豪情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如高适著名的《燕歌行》中写道:“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表达了戌边将士们的爱国激情, 为了保国守边,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英勇杀敌, 血战沙场, 确实动人心魄!这种爱国豪情和英雄气概在高岑的边塞诗中更是随处可见。

又如, “火山突兀赤亭口, 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 飞鸟千里不敢来。 (《火山云歌送別》) ”。这些诗里有惊异、有赞美, 但毫无畏惧和怯懦, 处处表现了将士征服自然、藐视艰苦、勇往直前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1.2 二者艺术上都以七古见长, 具有意境壮阔、风格豪健的特征

高适边塞诗大约二十几首, 绝大部分是古诗, 尤以七言歌行为佳。而岑参边塞诗也以七古见长, 笔者认为诗体上这一特点与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关, 这是七古这种诗体, 诗句的容量大, 句数没有死规定, 更便于抒写爱国豪情和英雄气概, 也更容易创造出豪健的诗风和壮阔的意境。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 读之使人感慨”。 (《沧浪诗话-诗评》) 胡应麟说:“高岑悲壮为宗” (《诗薮》) 这一评价是中肯的。尽管高岑二人艺术个性有所不同, 但他们的边塞诗都具有壮阔的意境和豪健的风格与昂扬的时代精神相一致的!

如前所述:高适的《燕歌行》完全突破了边塞诗过去着重描写征夫思妇的传统, 拓展了边塞诗的表现领域。《燕歌行》不局限与某个特定场景的描摹和某种特殊情绪的抒写, 而是以战场和战斗为中心, 作纵的方向看, 它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汉家将士辞家、赴边、辗转苦战和战斗失败的全过程。从横的方向看, 它涉及了天子与军队、统帅与战士、敌方与我方、征人与思妇诸种联系。纵横交错, 组合成了一幅幅色彩鲜明而又有内在统一性的画面:京城里天子的殷殷慰勉, 征程上队列的意气高昂:沙场上战士在殊死搏斗, 军营中将帅却恣意淫乐;敌方军队“凭陵”侵袭势如风雨, 我方将士“力尽关山陷入重围;征人远戌难归而‘空回首’, 思妇久伫无望而‘欲断肠’”——这些画面完美融合, 编织成一副当时边塞生活的广阔而真实的画卷。创造出苍凉悲壮的艺术境界, 展示出豪迈的气势。

岑参边塞诗如《走马川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等, 无论是边塞自然景物的描绘, 还是战斗场面的叙写, 或是将士乐观豪迈情怀的抒发, 都悲壮而有力创造出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 读起来令人感动!

高岑边塞诗之所以能够形成壮阔豪迈的意境, 表现出了强烈爱国情怀和乐观精神, 是与作者的经历分不开的。高适于天宝八年举有道科中第, 曾任封丘县小官, 因不堪其职不久而辞职。天宝十二年, 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 为掌书记。二年后返朝任左拾遗、监察御史。安史之乱爆发, 又佐哥舒翰守潼关。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 官至, 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多次随军转战边关, 戎马生涯多年, 直接感悟到边塞将士壮阔的胸怀, 亲眼目睹边塞生活风貌, 因而能写出充满豪情壮志的边塞诗。而岑参一生三次出塞, 当时最重要的东北西部和北部边陲他都去过, 而且在安西、北庭、关西节度使幕中都曾任过职, 鞍马风尘十余载, 对边塞生活十分熟悉, 他是以守边将士的身份来写边塞诗的, 因而豪情壮志, 真情实感, 苍劲悲壮的艺术风格, 感人至深!

2 高岑边塞诗风格的差异

艺术个性是艺术的生命, 高岑边塞诗都以“悲壮为宗”, 形成盛唐时期苍劲悲壮的边塞诗派, 正是这一风格特征, 使高岑边塞诗在盛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显示出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但我们必须看到高岑边塞诗风格上的差异, 才能更好地学习和鉴赏他们的边塞诗。

2.1“高诗尚质主理, 岑诗尚巧主景”

即在内容上, 高诗重在诗的思想主义, 以政治家的眼光, 分析边防问题。而岑诗崇尚奇巧, 多借边景抒发强烈的情感。

高适边塞诗有征人思妇的, 也有写战斗场面和边塞生活风貌的, 但其边塞诗真正特色却不表现在这些方面。他的特色是深刻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病。以政论的笔调表示自己对战争的意见, 同时流露出对士兵的同情, 对将帅的讽刺。他不是王昌龄那样常以戍卒的口吻抒情, 也不像岑参那样以诗人的敏感去描绘战斗生活和边塞风光, 而是以政治家的样去分析边防的问题, 所以《诗薮》说他“尚质主理”。在《答侯少府》中说:“边兵如刍狗, 战骨成埃尘”。在《蓟门五首》其二中说:“戍卒厌糠核, 降胡饱衣食”。他希望有李广那样的将领:“转斗岂长策, 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 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 一战擒单于”。 (《赛上》) 他的理想是“边庭绝刁斗, 战地成渔樵”。 (《睢阳酬别畅大判官》) 在《蓟中作》里, 他沉痛地诉说了自己的苦闷:策马自沙漠, 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 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 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 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 归来独闭门。沈德潜说:“言诸将不知边防, 虽有策无可陈也”。 (《唐诗别载》) 这样的诗在盛唐边塞诗中独树一帜, 而与陈子昂《感遇》中的边塞诗是很接近的。

高适最著名的边塞诗《燕歌行》就是上述种种复杂的思想感情的集中表现。这首诗是有感于张守珪军中之事而作, 却又概况了一般的边塞战争, 反映了边塞战争的复杂情况。一方面敌人的侵犯激发了战士的爱国感情, 因而奋起抗敌。另一方面因边防失策将帅无能, 战士久久不能取胜, 再加上军队中官兵苦乐的悬殊, 就不能不使战士感到悲愤心寒。诗里描写了战争的艰苦, 歌颂了士卒的勇敢, 也表现了他们思念家乡的心情。同时对将帅富贵骄逸不恤士卒也深有诽刺。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 使它成为盛唐边塞诗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词浅意深, 铺排中即为诽刺”。 (王夫之《唐诗评选》) 如:“战士”二句的对比, “身当”二句的批评, “杀气”二句的怨愤, 以及末二句的感叹, 都深含讽刺, 是全是的几处关键。第二, 诗人从四面八方写来, 却又能集中在一点, 表现诗的主题思想。它不仅写了行军和战斗的整个过程, 而且写了这过程的各个方面:天子、将军、兵士、思妇、敌人。既写了东北的烟尘, 又写了来自北方 (狼山) 的威胁, 把在两条战线上分兵转战的情形写得十分具体, 然而这一切又集中在一点上, 这就是对李将军的追忆, 在追忆中包含着对士卒的同情, 对将帅的讽刺, 以及人们对胜利与和平的期望。

岑参的边塞诗与高适的不同, 他的诗几乎没有说理议论的句子, 而集中主要笔墨描写边塞的景物和场景, 通过这些景物描写, 抒发自己强烈感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最能代表岑参边塞诗风格的一首, 这首咏雪送人之作, 写于天宝十三载 (754) , 诗人再度出塞, 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任上。“判官”为节度使的幕僚。题中的“武判官”, 名不详, 当也是封长清幕府中的判官。诗人送武判官归京, 而写下了此诗。

全诗开篇入题, 即咏飞雪。北国的冬天, 八月即大雪纷飞, 在呼啸怒号, 卷地而过的北风中, “白草”抖动着, 纷纷折断。气凛寒逼, 使人似乎看到了劲草在狂舞的飞雪中与疾风搏斗的情境, 又仿佛感到漫天大雪压来, 周身寒气萦绕的恐惧。气候奇特, 开篇便显示出了俊拔之气。接下, 诗人笔墨继续挥洒, 描绘出了一个明媚绮丽, 震人心魄的白雪世界:“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你看, 漫天银妆, 万树挂絮, 严寒的隆冬忽然变为春天的世界, 梨花盛开, 洁白悦目, 然而, 梨花遍野的春天景色, 只是诗人通过奇绝的意境而给人的一种视觉感受, 雪原的奇冷才是北国威严的风骨。只见片片飞“花”轻盈飘荡, 穿过珠帘进入中军帐内, 沾在帷幕上渐渐融化。身着狐裘不觉暖, 裹着近段被也觉得单薄, 狐裘、锦衾这些高级御寒品失去了御寒作用;将军的角弓冻得拉引不开, 失去控制;都护的铁衣冷得难以着身。通过这些具体的身边事物与人的亲身感受来写严寒的威力, 表现边塞将士的苦寒生活, 手法具体真切, 生动感人, 突出地表现了戍边将士英武精神和豪壮气概。

诗人从雪的瑰美写到雪的严寒, 那是具体可感的。接着, 诗人将对严寒的描写延伸到广阔渺远的雪夜和苍茫浑然的天空, 展示了一个富有立体感的严寒雪景:“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瀚海”旧注沙漠, 与此诗不妥。

诗人在《白雪歌》中, 以夸张的笔墨, 广阔的视野描绘出了一颗神奇壮丽的边塞冰雪图。同时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环境, 并且流露出了天气寒冷、跋涉艰辛的担忧之情。诗人借雪抒情, 见云含愁, 内心是十分复杂的。

以上是借雪而寄情, 还未见涉及送别, 下面诗歌便暗点送别。中军帐内, 为了给武判官践行, 摆下了丰富的酒宴, 安排了优美的乐舞, 胡琴声、琵琶声、羌笛声交响演奏, 急管繁弦, 似乎使人领略到了那独具特色的民族风味、边塞色彩和动人心扉的乐曲旋律。这里不乏热烈的别情, 也充满欢快的气氛。但是背景还是雪寒, 在雪的包围中抒写别情。酒停席散, 归客启程, 帐外依然是壮观奇异的雪景:“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暮雪纷纷, 落在辕门内外, 鲜红的军旗一动不动地挺直在杆头, 尽管雪大风猛, 仍然不能飘到翻卷。诗人在这里化用初唐虞世基“雾暗风无色, 霜旗冻不翻” (《出塞》) 诗意, 但更为生动, 更为出色。一个“掣”字, 着力画出了风的强力牵曳, 将人的感情动作赋之于风, 诗句变活, 意境加深。这一生动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雪天奇寒, 并与前面送别的欢娱形成反衬, 为送别时刻创造出了一种庄严而沉滞的气氛, 感情由热变冷, 由动变静, 深深陷入在送别之情中。

诗的结尾十分精彩, 诗人虽未握手洒泪, 但那送出辕门, 送出轮台东门的送别过程, 那遥望身影远去, 直至消失的注目, 那面对马蹄印怅然若失的默视情状, 却活现出了一个深沉稳重而又感情真挚丰富的送行人的形象。在他心目中, 虽然人不见了, 但是却留下了他在雪地上的“马行处”。“马行处”虽然不能代替远行之人, 然而对于送别者来说, 能够望见这一溜“马行处”也感到是最大的慰籍了。雪里送人至此也浑然一体了。这个收尾是通过人去痕在的情形来写依依不尽的别情。

这是一曲白雪的赞歌, 是在白雪的背景上对纯洁友谊的赞颂。这里有鲜明壮丽的边塞雪景, 又有古代戍边将士不畏苦寒的雄壮气概, 还有雪中送别的深挚友情。

岑参还有不少描写战争场面的诗, 如《走马川行》、《轮台歌》, 都写得场面壮阔, 悲壮有力, 借此表达宋边将士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

2.2 艺术风格上高诗的雄浑豪健见长, 而岑参以奇特瑰丽取胜

前已述高适的《燕歌行》最能体现高适边塞诗雄健诗风。再如他的一首五古《塞下曲》风格十分鲜明:“万鼓雷殷地, 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 月魄悬琱弓。海阵云匝, 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 战罢旄头空。万里不惜死, 一朝得成功。”这首诗描写的战争场面也十分壮阔, 表达了边塞将士为保国而战, 不懈牺牲的英雄气概。殷璠说:“适诗多胸臆语, 兼有骨气”, (《河岳英灵集》) 徐献忠说:“常侍诗骨气琅然, 词峰峻上, 感赏之情, 殆出常表。” (《唐音癸签》) 前代评家都指出他以深刻的思想, 爽快的语言和苍劲悲壮的形象取胜的特点。

岑参边塞诗的艺术风格奇特而瑰丽, 取得很高的成就。他的边塞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感情的炽热。这些诗融汇了山水、游侠、赠答等等各种诗歌的艺术特色, 形成奇伟宏丽、气势磅礴的风格。

岑参喜欢用奇特的想象造成鲜明的诗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都护宝刀冻欲断”, “长安在何处?只在马蹄下”。“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君家赤骠画不得, 一团旋风桃花色”。殷璠评曰:“语奇体峻, 意亦造奇”。是很确切的。但他的诗奇绝而不失于险怪, 因为他不是在语言上做不适当的夸张, 而是把自己对边塞自然风光和战斗生活的真切体验概括提炼成诗。所以我们读他的诗并不觉得有丝毫的虚夸。唐代有不少诗人写边塞诗, 但能把边塞的奇异表现得这样具体, 这样富于生活实感的, 要数岑参是第一个了。

岑参又有瑰丽的一面, 他的诗奇得美, 奇得洒脱。“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在白雪的辉映下, 那面静止的红旗多么瑰丽。“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蓬勃浓郁的春意, 令人向往。

3 结语

高岑边塞诗风格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共性特征是盛唐时代精神的直接反映, 这也表现在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的诗作上成为时代精神的写照;而高岑二人边塞诗的个性特征则是由于作家个人生活经历与性格特点所造成的, 是不同的个性在诗中的反映。而鲜明的艺术个性是作品生命之所在, 是艺术风格的质感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纲要 (第二册) [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

[2]中央电大编.古典文学鉴赏集 (二) [M].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7.

[3]于非, 等.中国古代文学 (修订本) .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4]吴思敬.诗歌基本原理[M].工人出版社, 1987, 2.

[5]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3版[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

篇4:比较阅读 凸现异同

比较阅读的作用在于通过比较,识别读物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点或相异点,以使我们能清楚地认识读物的特征,加深对作品高层次的理解。例如学习茅盾的《白杨礼赞》时我们可联系陶铸的《松树的风格》,这两篇散文内容上完全不同:前者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写的是白杨树,歌颂的是抗日军民不屈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后者写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写的是松树,歌颂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们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精神。但是,如果我们把两篇作品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它们在表达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从具体事物的描写中引出其象征意义,歌颂某一精神品质;在结构上都是先咏物后抒情。通过比较阅读,这类散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点就可以清楚地被我们所认识。

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呢?首先是要选取比较的对象。要想从众多的文章中筛选出一篇合适的比较对象确非易事,这要求我们要有较高的识别和联想能力,要善于从不同的作品或同一作品中发现它们之间的各种联系,并从中抓住主要联系,只有这样才能选准比较对象。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选取比较材料的方法:(1)筛选同一题材的作品。如上文的《白杨礼赞》和《松树的风格》都通过写树来抒发情感,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柳宗元的《江雪》都是景中寓情。(2)选取主题相同或相近的文章进行比较。比如同写乡愁有余光中的《乡愁》和席慕容的《乡愁》两首诗,同写人间亲情的朱自清的《背影》和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3)选取有同一类型人物形象的作品或比较同一作品中同一人物的前后变化。如同写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范进中举》和《孔乙己》,鲁迅《故乡》中的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前后变化。此外,随着不断学习和知识的积累,我们还可就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

其次要明确比较点。当我们选好了比较阅读的材料之后,我们就要确定所选材料的比较点,比较点可着眼于文章的主题,可侧重于文中的景物描写,也可落在文中的人物形象上或其他可比的地方。比如《范进中举》和《孔乙己》这两篇小说,写于不同时代,故事情节不同,但都是写封建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遭遇,在内容上存在联系,因此我们可把比较点放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主题上。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为了通过科举制度获取功名利禄,而蒙受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之害,包括思想受毒害,形体受折磨,性格变迂腐,精神变畸形。不同点是孔乙己在潦倒一生中悲惨地死去,范进在几十次科场失利之后,突然中举,一跃而爬进上层社会。虽然如此,但他们的不同遭遇却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上的毒害和形体上的摧残,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封建制度的罪恶。

选好比较对象,确定了比较点之后,接下来就要精读所选的作品,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探究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以加深对作品的认识,提高对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以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为例,同是咏梅,陆游笔下的梅花生长在驿道外断桥边,在日暮黄昏中独自开放,听任群芳妒忌,在风雨中凋零之后,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然保留其原有的香气,整体形象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却仍要保持其高洁。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却反其道而行之,即使大雪纷飞,冰冻百丈,她仍在悬崖上,争妍斗俏,她只是春天的信使,却并不与群芳争春,“待到山花烂漫时”只与群芳一起欢笑。作品内容不同,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上的差异。如果我们再联系作者的身世背景,便不难看出其产生差异的原因。陆游的词是他在北伐之旅失败后,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之下,抗金抱负不得施展而倍感孤独寂寞的反映,是为了表现他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坚持自己高尚情操的傲岸性格。而毛泽东的词则反映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际上的反华大合唱,勇于坚持斗争,充满胜利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

再以鲁迅《故乡》中的人物闰土为例,对其前后变化可比较如下。1.外貌上:少年闰土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一双红活圆实的手;中年时身材增加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且开裂,像是松树皮。2.动作语态上:少年时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质朴、生动,热情、纯真,有智有勇;中年时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3.对“我”的态度:少年时“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中年时对“我”恭恭敬敬,称“我”为老爷,和“我”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4.对生活的态度:少年时天真活泼,无忧无虑;中年时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我们很快便了解了20年前后闰土的巨大变化,深刻地认识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地主的剥削,军阀的混战;是“多子、饥荒、苛捐杂税、兵、匪、官、绅”,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同时也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以及“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渴望改变整个旧制度的目的。

篇5:中西管理哲学比较异同

关键词:管理哲学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 西方管理哲学 管理思想 人性假设

管理哲学理论是人类理性哲学试图寻找普遍有效性的知识理性, 恒常不变的理性本质和规律并借以控制、改造自然、社会、把握事物的活动, 是一种基本哲学思考。管理活动中每时每事都涉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充满了矛盾运动、人性的思考和哲学思辨。站在21世纪回眸百年历史,管理哲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人类所共有的财富。全球范围内的管理哲学总是在互相交流、互相融合中不断发展。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带来了各国文化交流包括管理哲学交流的日益加强和加深。此间,西方管理哲学对发展中国家形成很强的冲击力,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西方管理哲学的挑战,中国也未能例外。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和西方管理哲学,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所以,中西管理哲学的比较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一、渊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国和西方的管理哲学各自具有自己的“民族的精神标记”,它们不同的特征和内容来源于不同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和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生产劳动,从而也是管理活动的一个前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哲学的性质和特征。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地理因素当然不只是背景,它实是构成中国与欧洲文化间模式之差别及其所包含的一切意义之要端。”

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东亚大陆,这种一面临海,三面陆路,对外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自然环境,使中国的管理活动具有典型的大陆民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向心。在管理哲学上表现为:一方面讲集中,求统一,管理活动大多是围绕着如何加强中央集权这一主题而展开的,以整体性的宏观管理为主。二是求同。中国的地理环境使得管理活动获得了一个完备的天然的“隔离机制”,一方面使得管理体制和思想具有极强的融合能力;另一方面又使中国的管理思想强调统一,主张协同,追求和谐的境界。

作为西方管理哲学源头的古希腊,其地理环境与中国则大不一样。它有漫长的海岸线,而内陆交通却极不方便,因而只能向外拓展以求发展,使得商业和航海业发达较早。这种海洋民族的管理模式也有其鲜明的特征:一是外向。海上交通的发达、人员交流的频繁造就了一种外向型的民族心理,以地中海为走廊,几个文明古国之间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文化融合,其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曾多次相互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系统。二是求异。标新立异是希腊文化的一个特征,它一方面表现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形成了求知的科学方法(如形式逻辑)。另一方面在社会管理上进行过多种形式的试验,特别是城邦形式的复杂的奴隶制民主管理制度,这种“城邦提供了自由讨论的实践经验,并证明了我们称之为协商式管理的价值”。

二、管理哲学内在精神的不同

(一)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的内在精神

1、周易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的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周易》,《易》创造了一个自然、社会、人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图式,因而也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总框架。易哲学最根本的理论“太极观”和“阴阳观”,是一种对世界整体性和辩证性认识的观点。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全球经济就是一个“太极”,其内部各经济主体虽具有差异性,却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系统。易哲学的“太极”观就是要人们首先树立一种整体系统观,从整体角度把握管理活动。基于太极观,易哲学提出了“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观认为天下万物各安其类,各得其宜的“保合太和”境界是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标,因而它不是单单的强调对经济目标的追求,还兼顾了社会效益目标。易哲学中还积累了大量的管理原则,可以为现代管理所借鉴。如管理者的修养方面,易哲学提出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惩欲戒忿”、“果行育德”等六十四个方面的道德要求。这些要求,是中国古代管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到今天仍对管理有重要的直接借鉴意义。

2、儒家

(1)中庸观

在孔子看来,中庸之德是君子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君子人格的最高道德标准。孟子对孔子的“中庸”思想加以发挥,提倡君子“中道而立”。因此,儒家认为,要执中,就必须反对过和不及两种错误倾向,保持中和、适度、协调、平衡。梳理一下先秦及宋明清儒家的中庸观,我们可以把握一条清晰的思想脉络,那就是历朝历代儒家所奉行的中庸之道,皆旨在两个对立极端之间找到彼此的联接点,掌握“适中合度”的原则,使两个极端都不超过或达不到事物所允许的限度,在两者的联接点上认识事物,处理问题。这个联接点就是事物存在的“度”和“火候”。

(2)经权观

“经权”观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规范,“经”指“变中不易的常理”,即管理中普遍遵循的稳定的原则,“权”指“应变的权宜”,即根据时空和态势的变化所体现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经权”观含有丰富辩证法思想,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权变理论的重要思想源泉。 儒家管理思想颇重视和讲究“权”的运用,在儒家的心目中,“权”是一种很高的理论境界,是方法论之最高原则。儒家把权看得如此重要,是不是因此而离经背道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儒家经权论的根本特点就是在于主张权不离经,通经是行权的前提和基础。而用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处处合于经,时刻不离经,使之潜移默化,烂熟于心,经权结合,即为“执经达权”的境界,也即管理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整合的境界。

3、道家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人的管理境界,即人性、灵性、理性和德性的和谐统一。生存在宇宙“有”、“无”之中的人,既有人性的空间和德性空间,也有理性的空间,更有灵性的空间。任何管理活动,如果没有人性空间和德性空间,就无灵性和理性可言;缺乏灵性空间,就无所谓人性、德性与理性;不讲理性空间,更谈不上人性、德性与灵性。四者总是在社会实践空间的转换中按照“道”的规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动态平衡而自然发展的整体系统。

(二)西方管理哲学的内在精神

西方管理哲学是一种理性化的,操作化的,明确的,定量化科学式管理。这种操作化准则和理性化的思考开拓了新的管理领域,扩大了人类管理的境界,甚至改变了人类管理的世界。操作化准则是和方法意识密切相关的,它导致了对方法意识的寻求和在管理技术层面的拓展。在西方早期管理哲学思想中,从西方管理学说渊源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和苏美尔人的管理文化到中世纪的管理思想,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的管理理性思考和哲学倾向,都突出地表现出了对方法意识的追求。在现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发展中,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学派的形成,首先便是以寻求方法开始的。经过泰罗等人的努力,科学管理方法成了规范化、定量化、最优化的方法。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善于思辨,重视逻辑推理,依靠科学试验。因此,一方面在管理上具有经验论的传统,但又不局限于直观经验,而是把管理理论建立在感性丰富、知性清晰的管理试验基础上。另一方面,在管理中又具有反理性的传统,把管理的最高目标和理想寄托于虚无缥缈的天国上面,宗教信念在西方历史上对管理的活动和思想有着极大的影响。西方的管理思想就是在这种经验的与反理性的惊人的分裂和对立中发展的。

西方的管理在市场商品经济土壤的培育下,既有严密的形式又具有创新的精神。一方面,它依靠明确细致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进行统一管理,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剧烈变动的商品经济生活,它又不得不经常地超越和打破自己的管理规范,不断进行着管理思想和理论的革新和创造,因而在现代更形成了“管理理论的丛林”。

三、小结

总之,中西管理哲学各具自己的特点,从深层次看来,也不乏相通的地方。而且优劣共生、利弊相倚,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长处和短处,在中西管理哲学中往往具有对应和互补的关系。因此,中西管理哲学的交流、移植和融合,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改造和重建,是一种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第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5页。

[2]克劳德·小乔治:《管理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0页。

[3] 魏冬21世纪易经管理哲学之兴起,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1。

上一篇:火印读书笔记600字下一篇:成型的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相关规定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