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边塞诗鉴赏

2024-05-10

盛唐边塞诗鉴赏(精选6篇)

篇1:盛唐边塞诗鉴赏

第四讲

盛唐边塞诗

 盛唐(713—765),从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唐代宗永泰元年,唐诗达到空前繁荣的高度。

殷璠《河岳英灵集序》:

 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

 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

一、边塞诗的概念与历史

 边塞诗,是指直接或间接描写我国古代边地风光、边塞生活的诗歌。

 边塞诗与军旅诗、咏史诗、咏怀诗、爱国诗、赠别诗、闺怨诗等题材的诗歌关系密切。

二、盛唐边塞诗兴盛的原因

 边塞诗是盛唐诗歌最主要的题材之一,凡较有声誉的诗人,莫不涉笔;

 边塞诗是“盛唐之音”的标志之一,是盛唐诗歌的主旋律;

 盛唐边塞诗空前绝后的成功,被视为盛唐诗歌高潮的重要标志。

1.国家强盛,边功卓著。

李白《塞下曲》:

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 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干。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辽阔万里的疆域,是盛唐彰显实力的最佳场所。盛唐边塞诗的雄豪风貌,正是强大帝国的综合国力和“盛唐气象”的真实展现。

2.盛唐文人的阳刚气质和尚武精神。

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祖咏《望蓟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盛唐诗人共同的重武轻文的价值取向和选择,是盛唐时代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

3.朝廷鼓励边功的国策。

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岑参《感旧赋》:圣主赏勋业,边城最光辉。

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

朝廷鼓励边功的政策,激发诗人关心边事,赴边从军的热情,为诗歌创作奠定了生活基础。

4.民族和同、中西文化交流活跃。

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为诗人直接和间接地吸取边塞生活养料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盛唐边塞诗昂扬积极的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 英雄主义 乐观主义 浪漫主义 人道主义

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崔颢《赠王威古》: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誓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王维《少年行(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1.盛唐边塞诗通过描写边疆艰苦的生活、边塞残酷的战争,抒写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情怀:

跃马疆场、建功立业的壮志; 积极报国、无惧牺牲的勇气; 一往无前、克敌必胜的气魄; 彪炳青史、流芳百世的自信。

王瀚《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林庚《唐诗综论》:

如果“没有生活中无往不在的朝气,所谓边塞风光也早就被那荒凉单调的风沙所淹没。”

2.盛唐边塞诗通过写苦中作乐,表现出健康、开朗的情绪,洋溢着乐观主义的风采和浪漫主义的精神。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王昌龄的边塞诗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意境深远,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

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 4 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阔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境雄浑苍茫、感情丰厚深广,强烈的现实感和深远的历史感,被称为唐人七绝之压卷之作。

3.盛唐边塞诗通过抒写征人思归,思妇念远的幽怨之情;批判朝廷穷兵黩武的政策;谴责不恤士兵、指挥无能的将领等,表现了深切的人道主义精神。

4.盛唐边塞诗描写边塞苍茫辽远、奇异瑰丽的景色和异域的风土人情,壮景奇情,展现了典型的“盛唐气象”。

5.盛唐边塞诗境界阔大,气势雄伟,情调激昂,有豪放、粗犷、刚健、悲壮的总体艺术风格,体现了一种崇高之感和阳刚之美的美学风貌。

四、盛唐边塞诗名家

(一)雄浑悲壮的高适边塞诗

 高适于开元十八年至二十一年(730— 733)间,北上蓟门,从军燕地。天宝十二载(752),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

 高适是盛唐由边功求进取的普遍风尚中一个成功的范例,是从军边塞而终获成功的唯一盛唐诗人。

《塞下曲》: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颻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描绘了盛唐边塞生活的全景图:

 东北战事的紧张;

 塞外风光的荒凉;

 守边战斗的艰苦;

 将士苦乐的不均;

 征夫思妇的相思;

 战士爱国的精神。

《燕歌行》包含了唐人边塞诗最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

 热情赞扬战士英勇报国的精神;

 强烈谴责边将奢靡腐败;

 深切同情蒙受战争痛苦的人民;

 讥讽边将用非其人。

总之,《燕歌行》是盛唐最具思想深度和概括力度的边塞诗。

《燕歌行》体现了雄浑悲壮的艺术风格:

 描写了塞外辽远荒凉的风物景观;  渲染边地的紧张艰苦的战斗气氛;  善于使用对比手法表情达意;  运律入古,四句一转,声韵铿锵;  对仗整齐又有跳跃奔放的气势。

 高适边塞诗既有抒发建功边塞的宏大抱负和慷慨豪情;

 以写实的方式,对边塞生活、军事场面作广泛记录;

 具有豪迈雄壮的情感基调与沉实浑厚的艺术风格。

(二)奇情壮采的岑参边塞诗

 岑参存诗400余首,边塞题材诗歌近80首。是最杰出的盛唐边塞诗人。

1.岑参是盛唐最年轻的著名诗人。

2.岑参是边塞生活最长,涉足的边塞地域最远,边塞生活最为丰富的盛唐诗人。 天宝八载(749)首次出塞,赴龟兹(今新疆库车)入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两年,任幕府掌书记。

 天宝十三载(754)再度出塞,赴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入北庭都护府封常清府幕约三年,任节度使判官。

3.岑参的边塞诗最多、最真实丰富。

4.岑参的边塞诗最有时代精神,是典型的“盛唐之音”:

 积极进取的热情

 建功疆场的信心

 英雄主义的色彩

 浪漫主义的气息

5.岑参的边塞诗最有西北异域的情调。

 真实再现西域的地理环境与自然风光;

 生动展现西域的社会习尚和风俗民情。

 岑参笔下描绘了过去边塞诗中所未曾描写过的奇物景观:奇热酷寒,卷石狂风,茫茫戈壁、漠漠雪原,乃至热海火山等等,给边塞诗开拓了新奇的境界。

 西部极度苍茫壮阔的自然环境与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相融通,形成了岑诗昂扬奋发的感情基调,成为“盛唐之音”最充分饱满的体现。

6.“好奇”个性与奇异西域风光结合形成奇丽的诗风。

殷璠《河岳英灵集》:

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翁方纲《石洲诗话》:

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愈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意“奇”。

语“奇”。

韵“奇”。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奇而婉”,侧重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和诗人浪漫而乐观情怀,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奇而壮”,侧重表现边塞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将士的英勇豪迈,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

 岑参诗歌充满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壮伟的胸襟与气度,宏大的气势与高华的情 8 调。

 岑参以奇特想象、积极乐观的情绪抒发豪迈情怀,给人以奇情壮采的魅力。

选择七言歌行的形式,具有激越畅达的体格风貌。

 即事名篇,自创新题,成为元白新乐府的先河。

高岑:盛唐诗坛追求风骨之美的典型

严羽《沧浪诗话》:

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激。

高岑差异:高诗重实浑厚,岑诗奇峭超逸。

 高适出塞,着眼点主要在于辽远旷阔的自然景观与威武雄壮的兵阵军威,诗歌注重对事件本身的完整概括,纪实性、针对性明显,尚质主理。

 岑参出塞,着眼点主要在于对神奇壮观的异域风光情调的奇特感受,诗歌注重对事件过程某些细节着力描绘,尚奇主景。

盛唐边塞诗总结

盛唐边塞诗的审美主导特征是阳刚之美。它境界阔大,气势雄伟,景物奇丽,情调激昂,富有崇高感。有豪放、粗犷、刚健、悲壮的总体艺术风格。

盛唐边塞诗是“盛唐之音”的主旋律,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境界,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处于全盛时期的精神风貌。

名词术语:  盛唐气象

高岑  盛唐边塞诗

思考问题:

 唐代边塞诗兴盛的原因。

 盛唐边塞诗总体特征。 盛唐边塞中的时代精神。

盛唐边塞诗阳刚之美的表现。 高适边塞诗的特点。

 最杰出的边塞诗人岑参的诗歌表现。 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的异同。

王昌龄边塞诗的特点。

篇2:盛唐边塞诗鉴赏

诗是最能代表唐代文学的,它在盛唐达到繁荣的顶峰。在盛唐诗歌中,除山水、田园等传统题材外,边塞诗更能集中体现盛唐诗歌的特色。它作为一种独立流派占据当时诗坛的一席之地,创作数量丰富,描写的大多是边疆的风情,表现征戍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围绕战争引出的种种矛盾,无处不饱含着理想主义的浪漫精神,融注着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具有雄浑壮阔的风调。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最大特色和最高成就在于思想深刻,触及到深层次的社会内容,现实意义比岑参诗更强烈。由于经历过边塞军旅生活,高适对下层士兵的思想有更多的了解和同情,更体恤他们生活的艰苦及久戍不归、有家难回的遭遇。高适还擅长通过对比,揭露将士之间苦乐悬殊的不平待遇,指出这是造成边战失利的重要原因。这方面的代表作当推《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翰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篇3:胡乐影响下的盛唐边塞诗传唱

一、“胡部升于堂上”

据《隋书》 (卷十五) 载:“大业中, 炀帝乃定《清乐》, 《西凉》, 《龟兹》, 《天竺》, 《康国》, 《疏勒》, 《安国》, 《高丽》, 《礼毕》。”在这九部乐中, 只有《清乐》《礼毕》可算是中国原有音乐, 余下的七部皆从西域输入。唐初因隋旧制, 后在贞观年间有十部伎, 分坐立二部。坐立二部都是舞曲, 并且完全受龟兹舞影响。据唐杜佑《通典》 (卷一百四十六) 载:“自安乐以后, 皆擂大鼓, 杂以龟兹乐, 声震百里, 皆立奏之;惟《庆善曲》独用西凉乐, 最为闲雅。”后晋《旧唐书 •音乐一》载“孝孙又奏: 陈、梁旧乐, 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 多涉胡戎之伎。于是斟酌南北, 考以古音, 作为大唐雅乐。”而据北宋《新唐书 • 礼乐十二》载“开元二十四年, 升胡部于堂上。”从不同时期的记载中, 我们不难看出, 胡部乐曲在唐代地位越来越高, 以致“最为闲雅”而“升胡部于堂上”, 成为“大唐雅乐”。而传统的“清乐”, 即“清商三调”, “华夏正声”, 却随着隋朝的灭亡, 慢慢的失传了。为什么胡乐有这样的魅力取代传统的“清乐”, 在中原人的统治地区或得如此之高的地位呢?

这首先要从李唐的统治者说起。李渊一脉, 本来就混合着西域民族的血统。陈寅恪先生曾在《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中, 详细论述了李唐的鲜卑族血统, 高祖之母独孤氏, 太祖之母纥陵氏, 皇后长孙氏, 都是鲜卑族人。这个家族在夺位之前, 长期居住在北边, 自然会受到胡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 在李家入主中原成为正统者时, 便能对胡地胡人胡乐等本着一种接受的心态。唐太宗, 不仅在政治上对各个民族一视同仁, 对待异域音乐, 也显示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旧唐书 • 音乐志》中曾记载过一段唐太宗和大臣就音乐的作用辩论的对话:

“太宗曰:不然, 夫音声能感人, 自然之道也。故欢者闻之则悦, 忧者听之则悲, 悲欢之情, 在于人心, 非由乐也。……尚书右丞魏徵进曰:古人称:礼云礼云, 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 钟鼓云乎哉! , 乐在人和, 不由音调。”

这种声无哀乐论的倡导对于胡乐在中原地区的流行开辟了道路。另一个倡导胡乐的是唐玄宗他不仅具有极高的音乐天分, 而且尤为钟爱胡乐, 喜好羯鼓。《新唐书》卷二十二《礼乐十二》载“帝常称: ‘羯鼓, 八音之领袖, 诸乐不可方也。’盖本戎羯之乐, 其音太蔟一均, 龟兹、高昌、疏勒、天竺部皆用之, 其声焦杀, 特异众乐。”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这种源自帝王的爱好往往引领整个社会的风向, 致使世人以胡乐为上, 成为庙堂, 宴会上的保留曲目。元稹也曾在《连昌宫词》中以“逡巡大遍《凉州》彻, 色色《龟兹》轰录续”描述玄宗宴会时的胡乐, 岑参诗“座参殊俗语, 乐杂异方声”, 就表现了各族人民其乐融融, 热闹欢快的场面。

二、尚武的时代风气下的盛唐边塞诗

唐代开科取士, 分常选与制举, 常选有明经, 秀才等12 科, 制举据唐宋人记载当有八九十种。可以说唐代世人有了更多的入仕途径。但时人在诗中却体现轻文治而以军功为荣的强烈倾向。杨炯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感叹, 岑参直言“功名直向马上取, 真是英雄一丈夫”。就连以静逸隐士著称于世的王维也言“忘身辞凤网, 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 窗间老一经”。这种重武轻文的倾向, 源于盛唐强盛的国力, 让世人养成一种高度的自信与责任感, 世人皆以天下为重, 渴望驰骋沙场。当然, 这还与当时统治者的政策有关, 李唐不仅有胡人血统, 更有胡人作风。李家马上取天下, 李世民骁勇善战, 平阳公主更是赫赫有名的女杰。武则天时期开武举, 连恃才傲物的李白也生发出“生儿不用识文字, 斗鸡走马胜读书”的感慨。统治者尚武的传统极大地促成了边塞诗的繁荣, 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昂扬悲壮的豪放之气。

纵观盛唐时期的边塞诗, 胡乐元素可以说组成了边塞诗的重要内容。首先便是大量胡地乐器的涌现。其中又以琵琶和羌笛的频率最高。, 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云“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李颀《古意》“辽东小妇年十五, 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 使我三军泪如雨。”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离别情”。琵琶和羌笛都是典型的胡乐, 此外, 像芦管, 笳, 横笛, 角, 筚篥, 羯鼓等等各种乐器都不同程度的出现在边塞诗中。琵琶, 从龟兹传到中原地区, 唐代时即为燕乐之首。王维善弹琵琶, 《郁轮袍》中记载少年王维便是以琵琶曲而使“满座动容”, 因得公主赏识。唐玄宗所作《霓裳羽衣》亦以琵琶为主。可见胡乐的普及程度。而胡乐之所以这样频繁地出现在边塞诗中, 充分说明了胡乐的音乐与边塞诗契合的特点。戍守在遥远荒凉的边塞, 生活的清苦孤寂可想而知。整日面对着飞沙走石, 金戈铁马, 怕是再敏感多情的诗人也难以生发出江南水乡的清丽温柔。恶劣的生活环境, 紧张的军旅活动, 或是悲壮激切, 或是幽怨凄凉的胡琴琵琶声更能真切反应边疆将士的心理活动。

这时候的胡声与壮士“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的慷慨悲壮联系在一起, 或表现行军肃穆庄重的气势, 如“吹角动行人, 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 争渡金河水”;或以笛声激发将士奋勇前行的士气, 如“上将拥旄西出征, 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或以胡笳叠鼓表现凯旋归来的欢庆而隆重的场面如“鸣笳叠鼓拥回军, 破国平蕃昔未闻。”但更多则是由胡乐这种异国之声而勾引起身世之感, 生发无尽的故国故人之思。典型的例子就是李益的两首诗:《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准确地抓住征人听用到哀怨芦管声而回望故乡的细节, 生动传达出征人深切的思乡之情;《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亦是用横笛声表现浓重的思乡之情。孟浩然更是直说“异方之乐令人悲, 羌笛胡笳不用吹”可想胡声之悲!

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胡乐充斥在边塞将士军旅生活每个细节中, 造就了盛唐边塞诗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它不仅使边塞诗在内容上得到一种新鲜生动的展现, 也让盛唐边塞诗在意境风格上更加浑厚苍劲, 充分向后人展示了边塞的奇异艰苦, 为我们全方位了解盛唐文化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三、唐代乐伎对边塞诗的传唱

唐代乐工歌妓对于诗歌的传唱和创作有着重要影响。《旧唐书》载李益“每作一篇, 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 唱为供奉歌词。”“‘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之句, 天下以为歌词。”可见李益诗歌非常适于入乐。王维的《渭城曲》谱上曲子后, 成为唐人送别的必唱曲目。《集异记》中王之涣, 高适, 王昌龄饮酒于旗亭偶遇梨园伶人”歌诗“的故事, 虽是小说家之言, 却是研究盛唐诗歌的重要佐证。研究者多认为, 一方面唐代乐工用诗配乐, 诗人也为配乐而写七言绝句。所以说唐代音乐和诗歌的影响是双向的。

在盛唐边塞诗中, 歌伎的形象时常出现在各种表演, 在宴会中, 如岑参的《裴将军宅芦管歌》一诗“可怜新管清且悲, 一曲风飘海头满”“辽东将军长安宅, 美人芦管会佳客”具体描绘了宴会中歌伎表演芦管的动人场面。高适在《燕歌行》中曾借“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揭露主将贪图享乐却不顾阵前士兵的生死。唐代军僚多蓄歌伎, 她们可以随军共驻边塞, 满足上层军官歌舞欣赏的需要。而《燕歌行》则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 纵情声色, 荒淫失职, 造成战争失败, 使广大士兵遭受了极大的痛苦, 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 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 而是同情广大士兵, 讽刺和批判不恤士兵的将军。这里的歌伎又成了一个批判的比喻。

戍守边塞, 总有升迁或调离, 这时候的乐伎表演的主题便是离别。如《唐诗记事》载“湖州崔刍言郎中初为越副戎, 宴席中, 有周德华者, 刘采春女, 善歌《杨柳枝词》……此日令人肠欲断, 不堪将入笛中吹。”中国古代历来有折柳惜别之意, 刘采春所唱甚于笛声的肝肠寸断, 可想见技艺之高超, 音声之动人。岑参是一位有过出塞经历的诗人, 他的很多诗歌都是在宴会上的赠别之作,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火山云歌送别》也是为友人饯行而作的诗歌。卢象《送赵都护赴安西》云“汉使开宾幕, 胡笳送酒卮”等诗歌也都表现了宴会场面中的胡乐和歌伎形象。诗人在宴会上饮酒酬诗, 表现对离别之人的惦念, 乐伎便把诗人所写之诗谱曲歌唱, 使诗歌得到一种音乐的传播, 两者可谓相得益彰。

综上可以看出, 盛唐边塞诗中大量胡乐元素的渗透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尤其是唐代统治者对胡乐的偏爱对整个社会风气有重要影响。胡乐的流行也反映了世人尚武的心理倾向。乐工歌伎与诗人对彼此的创作也相互影响。可以说强盛的国力, 开放的心态, 繁荣的文化, 共同促成了盛唐边塞诗的深宏瑰丽的艺术风格, 而胡乐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

[2]胡拥军.盛唐诗歌中的“胡风”[D].暨南大学, 2009年10月.

[3]李扬.唐代音乐诗的文化解读[J].东方丛刊, 1995 (2) .

[4]何蕾.胡部新声与唐代边塞诗创作[J].人文杂志, 2013年第2期.

[5]张稳.论唐人边塞诗中的音乐诗[J].湖南人文科学院学报, 2012年02月第1期.

[6]王立增.论唐诗的音乐传播与文本传播[J].南昌大学学报, 2010年1月第1期.

篇4:盛唐边塞诗中的马意象

关键词:盛唐;边塞诗;马意象

盛唐是唐诗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边塞诗在这个时期的唐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都是唐诗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马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惯常话语,它经历了几个时代的重要发展后,到了唐代,马意象它在先前的基础上有了整合和扩充。马意象在唐诗中多处出现,就近些年来研究唐诗马意象的动态来看,作者们多从唐诗整体通观马意象,很少有论述一个时期、一个流派的马意象专题,所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一个时期、一个文体继续探讨马意象的作用和文化意义。

一、盛唐边塞诗中大量出现马意象的原因

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是与其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一致的,由于政治对文化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所以,政治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由此,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也是自上而下发展的,在诗歌艺术方面,盛唐边塞诗中大量马意象的产生,就源于这种自上而下的发展原则,这包含了以下两方面内容。

其一,从文化上看,唐王室有着一半的鲜卑血统,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也在互相影响与融合,这是历史的必然。所以自唐初始,帝王自小受到的教育一半是汉民族文化的教育,一半游牧民族文化的教育,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对马有特殊的感情,这就使唐初帝王爱马成为了可能,唐太宗李世民陵墓的《昭陵六骏》浮雕便是个很好的例证。这种爱好即有民族性又有统一性,民族性是具有游牧民族文化的对马的喜爱,统一性是以马为代表的两种文化的统一,这正体现在汉民族的诗歌艺术方面上,唐太宗李世民就写了大量带有马意象的诗,如《咏饮马》:

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

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

在唐王室中,对“马”的这种喜好从初唐一直延伸到了盛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就很好的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王室传统。盛唐时期的宫廷娱乐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项目——舞马,即训练马匹随着音乐节奏舞蹈,一般都是百骏齐舞;同时唐玄宗李隆基还要求科场的读书人要会打马球,每当科举后,进士及第的人们照例要到长安月光阁聚会,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让进士们打马球。同样,在诗歌艺术方面,唐玄宗李隆基在其《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等诗作中也大量的运用了马意象。所以,基于统治阶级对马喜爱的意识形态,民间便产生了追随统治阶级喜好的思想,并大量的在生活中付诸实践,盛唐有过边塞从军经历的诗人们在宣泄这种追求时,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大量运用马意象,甚至去夸张的赞美和马有关的物品——马具,比如高适的《咏马鞭》:

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一节一目皆天然。

珠重重,星连连。绕指柔,纯金坚。绳不直,规不圆。

把向空中捎一声,良马有心日驰千。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诗人这样不遗余力的赞美马鞭的目的实际上是要赞美配得起这根好鞭的良马。

其二,从军事上看,马是主要的军备之一,甚至到了近代它在军事上的地位和作用仍然很高,《后汉书·马援列传》中马援表曰:

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尊卑之序,

有变则以济远近之行,而兵所以恃以取胜也。

在我国历史上,到战国末期,骑兵开始进入战斗序列,汉武帝对匈奴用兵正是我国骑兵第一次大发展时期,奠定了以骑兵为住的作战体系,而唐代对突厥、土蕃、回鹘、奚、大食等游牧民族的战争发展并巩固了这一体系。唐代是“马上得天下”,再加上周边少数民族的威胁,统治阶级自然认识到马的重要军事作用,因此唐代非常重视训练骑兵与饲养马匹。整个唐代的边地军中多有马匹,举目可见,甚至还放养军马,马匹在边地深入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抬头即见马。岑参在其诗《逢入京使》中写到: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马上相逢无纸笔”尤为人叫绝,边关外,人不离马,所以说在马上相逢,纸笔不便书写,所以说“无”,而使者不能稍停,诗人一时来不及,才嘱其口传,这真是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再如高适的《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思深应带别,

声断为兼秋。歧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

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

这首诗写得是在边塞送别,前四句围绕着马嘶来渲染离别之苦,用“萧萧”描绘马嘶鸣不息,然后写马的“思深”(心态)和“声断”(声态)都和离别自然的联系起来,征马嘶鸣的画面形象鲜活,正好为后面的赠别之语做了铺垫和过渡。

看来盛唐时期有过边塞从军经历的诗人们深入了到边地军中,他们发现和注意了现实,并自觉的把马做为意象反映到的他们作品当中。由此看来,唐政府的军事行动在无意识中促进了盛唐时期边塞诗里马意象的产生与发展。

二、“以汉喻唐”模式中的马意象

盛唐边塞诗人有着浓厚的汉代情节,“以汉喻唐”模式在盛唐边塞诗中大量出现,基于这种模式出现的意象是多样的,其中马意象中的“天马”就是这样的一个鲜明代表。

人们对某一阶段的历史所产生的态度,不仅取决于人们对现实的的态度,也取决于历史于现实关联的程度,因此“汉代情节”不仅是盛唐边塞诗人对历史的理解,还是现实的反映和和对理想的追求。“生产力不是凭空产生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主体精神都是承上启下的,盛唐兼容并包,所以这个时代更需要从历史沉淀中寻找符合时代精神的泉眼。

汉代和盛唐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强盛的时期,从地域上看,两个时代都定都长安,两个时代都受到来自西北游牧民族的威胁,汉代有匈奴和西域三十六国,盛唐有土蕃和回鹘;从军事上看,两个时代都在边地不断用兵,重视边防建设;从文化上看,自唐太宗开始就有大量学者在研究“汉书学”,而政府又把前、后汉书列为科举试题之一,再加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是唐边塞诗的直接渊源,因此在盛唐边塞诗人看来,只有汉代才有可比性,也只有汉代才是汲取精神资源的宝库。

“以汉喻唐”模式中的马意象集中体现在了“天马”上,近来学术界也有探讨“天马”的,但并非从“以汉喻唐”模式入手,再这里我将对“以汉喻唐”模式中的马意象进行初步探讨。

盛唐边塞诗中出现的“天马”,就是诗人基于追求这种历史精神的心理而产生的。盛唐边塞诗中的“天马”实际上指得是大宛马,也就是汗血马,但在汉代,“天马”最初指得是乌孙马。汉朝与匈奴打仗,训练骑兵,需要种马,乌孙马的质量在汉代享有盛誉,最初从乌孙去内地的马匹,因其品质优良,遂称“天马”。直到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建元三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才知道大宛马的质量在乌孙马之上,于是汉武帝派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出使大宛买马。然而大宛王不但不肯卖马给汉使,且“令东边郁成王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消息传道长安后,武帝震怒,乃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征讨大宛。在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第一次征讨中,由于沿途小国坚壁清野,使得征讨失败。在总结教训后,武帝派李广利于公元前102年第二次征讨大宛,此次李广利率军攻灭大宛,乃选大宛好马数十匹献于长安。自此大宛马为“天马”,而乌孙马遂名“西极马”。

看来“天马”这一名词的出现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的,“天马”作为意象出现,不仅是诗人对汉代的歌颂,也是对现实的描述、对现实追求,如周存的《西戎献马》:

天马从东道,皇威被远戎。来参八骏列,不假贰师功。

影别流沙路,嘶流上苑风。望云时蹀足,向月每争雄。

禀异才难状,标奇志岂同。驱驰如见许,千里一朝通。

从表面上看诗人描写的是天马的威风形状,但实际上诗人是通过对“天马“的描写来来赞颂李广利的军功,从而表达对当时国家在边地战争上取得胜利的喜悦。在诗人看来,征服少数民族后最大的犒赏,就是效仿汉代,让他们献上宝马良驹,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一个征服者的“贪婪”,满足一个社会尚武的风气,从而激励作者本人和读者去边地建功立业。

除此,“天马”还可以用来赞誉一个人的勇武与气概,再看高适的《送浑将军出塞》: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子孙相承在朝野,

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李广从来先将士,

卫青未肯学孙吴。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意气能甘万里去,

辛勤判作一年行。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此诗作于天宝十三年,高适在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浑将军为哥舒翰麾下之云麾将军、皋兰府都督浑惟明。高适在描写浑将军时用到“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浑将军率擅长骑射的“阴山(山名,今内蒙境内)儿”箭无虚发;骑一日千里的“大宛马”(天马)所向披靡。一位将军昂扬矫健的气势,豪雄坚劲的姿态跃然纸上,而他胯下的“大宛马”正是其英勇善战的表现,其往日军功的证明。但高适却不直接写“天马”,而是用了别名,是因为这位浑将军其祖先是汉代匈奴浑邪王。当初汉武帝名义上是为求良马灭大宛,实际上是为断匈奴右臂,如果高适在此直言不讳的言“天马”来炫耀浑将军的战功,势必会引起歧义,造成民族矛盾。但是唐代胡汉一家,民族政策比较开明,所以高适才会以“天马”来赞誉一位匈奴后裔的将领,可见诗人用心良苦。

由此看来,在盛唐边塞诗中“以汉喻唐”模式下的马意象,诗人们不仅用其称颂了盛唐的丰功伟绩,还赞誉了那个时代的文人武将,但由于民族矛盾,马意象在使用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马意象中的英雄意识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强盛而又充满活力的朝代,它疆域辽阔,经济发达,政治开明,军事强大,诗人们在时代的感召下,呈现出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雄浑的气魄,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与执着。帝国的强盛赋予整个社会以无限的活力,这种时代精神孕育了整个社会都具有英雄意识,整个时代都有崇尚英雄的风气,这是盛唐边塞诗中产生英雄意识的基础。

首先,盛唐时期有过边塞从军经历的诗人们的英雄意识是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羡慕的心理来体现的,他们心中的英雄是以军武英雄为主的,以英雄为榜样,渴望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在我们看来,英雄一般都会毫无节制的喝酒吃肉,他们会向掌柜的大喊:“来两斤牛肉,酒尽管筛来!”。因为我们会认为,填满英雄胃肠的酒和肉可以转化为征服敌人的能量,这也正是我们理解的英雄的人格。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展现英雄人格魅力的另一个方式——马意象。马上看壮士,在盛唐边塞诗中,马所背负的一定是强者,在那些歌吟勇武英雄的诗句里,骏马是英雄生命的一部分,诗中常常以马意象壮其行色,而那些英雄就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如杜甫的《高都护骢马行》: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

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踣铁,

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青丝络头为君老,

何由却出横门道。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马,一匹形制壮丽,桀骜不训的宝马,但实际上是在赞颂它的主人高仙芝的英雄气概,近代的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说:“妙在句句赞马,却句句赞英雄”。再比如岑参的《卫节度赤骠马歌》中:

……红缨紫鞚珊瑚鞭,玉鞍锦鞯黄金勒。

请君鞲出看君骑,尾长窣地如红丝。……

岑参描写的马有高贵华丽的装饰和又长又柔如红丝一般的尾巴,为我们展示了一匹非凡的良马,但诗人的用意却是在赞颂卫节度的勇武。英雄骑宝马,宝马衬英雄,两者相配,不能错位,写马实则写人,战将的勇武一刻也离不开马的配合,因为战马与战将的配合,正是古代战场拼杀的一个基本战术构成,所以杜甫在《前出塞九首》中这样说:

……射人先射马……

其次,盛唐边塞诗中的英雄意识是对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理寄托而产生的。唐代文人投笔从戎走向边塞,投身于战斗生活当中,渴望在边塞一展身手,这对他们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盛唐边塞诗中,马意象成为了诗人建功立业英雄意识的集中体现符号。岑参在《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中这样写到: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

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此诗可以看作是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但这又何尝不是诗人自己的理想和壮志呢?他内心蕴藏、焕发出来的功业追求,渴望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这一切都通过“马上取”得以挥斥、诉说,其英雄豪气使后世多少读者为之激动振奋。在这种建功立业的豪情中,马意象还成为了诗人自己的化身,它象征了诗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惧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信念。良马的神速也体现了他们对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也自信,如岑参的《卫节度赤骠马歌》:

……草头一点疾如飞,却使苍鹰翻向后。……男儿称意得如此,

骏马长鸣北风起。待君东去扫胡尘,为君一日行千里。

又如高适的《画马篇》:

……荷君剪拂与君用,一日千里如旋风。

飞驰的良马寄托着诗人驰骋战场的壮志,盛唐欣欣向荣的时代环境和诗人的建功理想在马意象上达成了默契,成为诗人个人英雄意识的写照。

在盛唐边塞诗中,马意象就是这样充满了英雄浪漫色彩,它们在形象上雄姿英发、器宇不凡,在精神上承载着的是一个一个边庭健儿和诗人自己高贵的梦

四、马意象同边塞风光

盛唐边塞诗中的马意象向我们展示了神秘、雄伟、丰富多彩的边塞风光,同时也反映出了边塞生活的艰辛。

边塞的春天,李益在《塞下曲》中这样写到: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西北高原,天高云淡,鸟儿群飞,北方民歌飘荡在广袤的草原上,马群在绿色的草地上狂欢奔跑,撒欢鸣叫,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虽然歌声中饱含了边塞军士们对家乡的思念,但也饱含了歌唱者对边地的热爱和身处边地的自豪情怀,这种感情体由马群的欢嘶带来,而马群的欢嘶也迎接来了塞外的春天,这是怎样的一种壮美豪情。

春天是美好的,然而边塞的景色并不总是这么诗情画意,实际上边塞自然条件而劣,生活艰苦,人烟稀少。从历史地理学上讲盛唐边塞地处新疆、甘肃、内蒙的西部等地;从地理学上讲,这些地方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干旱区,沙漠较多,降水稀少,冬季时间长而且寒冷、狂风肆虐,边塞自然条件而劣,生活艰苦人烟稀少。这些在盛唐边塞诗中的马意象里均有体现,有描写沙漠多的,特别指出的是岑参的《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胡沙费马蹄……

诗人在这里提到了马蹄,这个马蹄实际上指的是马蹄铁。蹄铁是中国的发明,大约发明于汉初,蹄铁的发明是为了减少马蹄的磨损,从而增加马的“脚力”。日日在沙中奔跑,可见对蹄铁的磨损很严重。同样提到蹄铁,却描写气候恶劣的有岑参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马踏在边塞冬天的路上,由于路上冰雪覆盖,而马蹄上又有蹄铁,因此马和路之间的附着系数很小,才会打滑走不稳。还有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马蹄脱指的还是蹄铁,由于严寒,钉进马掌的铁钉热胀冷缩,从马掌中滑落,导致了马掌脱落。钉蹄铁的铁钉比较粗,会是怎样的严寒才使其脱落的呢?这不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酷寒,而诗人在边塞却实实在在的经历了这种寒冷。边塞除了酷寒,还有大风,如王昌龄的《变行路难》: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马儿嘶叫并不是应和风声,而是因为风太大、太冷,已经超出了马的承受力。而高适的《自蓟北归》里这样写到: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哀”字正是形容了马的这种嘶叫是痛苦的。

这就是边塞的风光,既有它温存的一面,也有它冷酷的一面,诗人们通过对马的描写,侧面的勾勒出了边塞的艰苦生活,毕竟在酷寒多风的冬天,马背上的正是诗人自己,但这绝对不诗人的满腹牢骚,而是证明了他们建功立业的决心和信心,他们让我们通过马看到了一个个投笔从戎、铮铮铁骨的盛唐读书人。

五、结语

最后,意象是由物像加工而来的,作为事物的马虽然千差万别,但意象本体——马是一致的,都具有同一类的相同特征,马意象在盛唐边塞诗中广泛运用,它不仅是时代风貌的反映,也是诗人自己人生理想的的体现,更展现了我们民族的这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注释:

宇文所安.盛唐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扉页。

张玉娟.试论唐代边塞诗“以汉喻唐”模式[J] .山东社会科学,2004,3,91-93。

张柠.英雄的人格和语义[N] .南方周末,2007-1-18(31)。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1959年版)[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范晔.后汉书[M](1959年版)[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沈昫.旧唐书[M](1975年版).北京:中华书局,1975.

[4]苗普生,田卫疆等.新疆史纲[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5]翦伯赞.秦汉史[M](1999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谭其骧等.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

[7]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M].(1990年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8]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9]宇文所安.盛唐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0]王明居.唐代美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11]吴怀东.唐诗流派通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2]戴伟华.唐代文学宗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3]林庚.唐诗宗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4]高步瀛.唐宋诗举要[M](1964年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

[15]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6]杨凤琴.唐诗中的骏马意象[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7(5):

78-81.

[17]王立,郝明.唐代文学中的马意象[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9(3):119-124.

[18]任文京.唐代边塞诗人的英雄意识[J].文艺研究,2004,3,74-79.

[19]张玉娟.试论唐代边塞诗“以汉喻唐”模式[J].山东社会科学,2004,3,91-93.

篇5: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赏析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作为生命力极其充沛的盛唐诗人们,他们的诗歌需要一种相契合的主题来抒发与表达,而边塞主题就是这么一个容器,边塞诗也成为了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在短短不到一百年,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高适、岑参,以及其他边塞诗人如王昌龄等皆为内地人,而有或长或短的从军漫游塞上的生活经历。由此领略了边塞壮阔苍茫的风光,健儿骁勇尚武的风采,闻见了边塞将士征战杀伐的雄姿,也了解到军中生活的许多黑暗和不平。陶冶了诗人豪壮的心胸,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诗材。西域奇观,使诗人们激动不已。那卷地的北风、连天的白草、崔巍的火山、沸腾的热海、穷荒大漠、冰封沙碛,还有那行军作战的壮盛场面、北地舞蹈的回旋入神、异域奇花的馨香秀色,以及西域各民族奇异的风习服饰、语言文字等等,都成了他们取之不尽的诗材,使他们写出了一大批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边塞之作。如: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这个诗人群体统一表现出的一种雄浑磅礴、浪漫恣意的情感特征,以至于这种附着于盛唐诗人群体上的情感特征本身就上升成为了诗学意象。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

盛唐边塞题材广阔:一方面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边塞风光荒凉磅礴,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的景观风情与盛唐的恢弘气度相一致,主要是以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为主要题材;意象丰富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体裁兼善:多用七言古诗和七言绝句两种诗体,这两种诗体的七言句子较五言为长,在节奏上更为流转、迭宕。七古一体不仅每句字数较五言为多,而且篇无定句,篇幅一般较大,便于铺排驱遣,自由开合,驰骤腾挪。

不难看出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盛唐边塞诗多把边塞的奇异景物视作单纯的风景意象摄入诗中,或以之渲染烘托背景氛围;盛唐边塞诗人作为边地的外来者、异乡人,面对边地独有的景物,怀有一份内地人初来乍见的新鲜惊奇,在审美直觉的错愕中,一幅幅内地绝无、边塞特有的风光画卷,被他们手中多彩的诗笔形神毕肖地摹画而出。盛唐边塞诗的景物描写更多是作为背景存在,为渲染烘托穷塞绝域、征战杀伐的悲凉惨烈的气氛服务的,个别篇章在景物描写中亦寓有比兴寄托之意。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篇6:第五课盛唐时期诗歌和边塞诗

一、李白系列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

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 後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 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②.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43古风(四十六)1

李白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当涂①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②,闭关草《太玄》。

注:①当涂:当权。②扬执戟:指扬雄。汉哀帝时朝政腐败,扬雄不愿为官,专心著书。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起笔不凡,开篇即从唐王朝一百多年的历史入手,以“何赫然”三个字来感叹大唐帝国的繁盛辉煌。

B、“隐隐”写长安城宫阙层层叠叠、连绵不绝,与“横三川”相呼应;“峨峨”则突出这些建筑雄峻壮丽的气势。

C、五、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众多宾客簇拥着权势显赫的王侯的场景,意在表现他们之间的地位悬殊。

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纵横,全诗融叙述、描写、抒情为一体,笔墨酣畅,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②诗歌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

水调歌头·李太白画像

(宋)李纲

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开元有道,聊复乘兴一来宾。天子呼来方醉,洒面清泉微醒,余吐拭龙巾①。词翰不加点,歌阕满宫春。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大儿中令,神契兼 有坐忘人②。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千载已仙去,图象耸风神。【注】①相传李白醉酒呕吐,唐玄宗以巾帕为其拭面。②“大儿中令”,“坐忘人”,分别指李白的好友郭子仪、司马子微。下列诗句没有表现李白“逸气薄青云”的一项是(3 分)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C.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下列诗句所体现的人物“ 风神” 与“ 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 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A.手持一枝菊,调笑两千石。B.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C.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下列评价与李纲词中所言李白诗歌特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A.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B.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4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9 分)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摘自余光中《寻李白》

①请分别写出李白诗中含有“月”、“酒”的诗句。(4 分)②余光中诗句中的“剑气”,可理解为李白的豪气、才气。请结合李纲词作或你的阅读积 累,对李白的“剑气”加以阐释。(5 分)

二、山水田园诗人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D.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②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4分)

三、边塞诗人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参这首诗不讲究对仗工整,没有严格的用韵,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B.“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两句中透露出作者思乡心切的愁苦。C.“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谊深厚。D.结尾两句“大笑”一词,写出岑参和他的朋友乐观、洒脱的盛唐士人本色。②作者笔下的凉州景物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2】

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

【3】

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注释:【1】晋师胜淝上: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2】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3】周雅:指《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开篇写景,描写长江白浪涛涛,奔腾千里,是阻隔南北的天然界线。B.“破强敌”三句写谢安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C.“结阵当蛇豕”中的“蛇豕”意思是毒蛇和野猪,在这里比喻凶残的敌人。D.“延晋祚,庇烝民”写东晋在淝水取得胜利,使国运延续,人民得到庇护。16.下列诗句中的“鹤”,与“夜闻数声鸣鹤”中的“鹤”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B.闻鹤唳而心惊,听胡笳而泪下。(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D.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宋·林逋《山中寄招叶秀才》)17.前人评这首词:“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写“淝水之战”有何用意。(5分)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古诗文中经常会写前代的人和事。刘禹锡《陋室铭》中的“①,②”,是以古代明贤自比;杜牧《泊秦淮》中的“③,④”,用陈后主荒淫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统治者;陆游《书愤》中用

江月晃重山

“⑤,⑥”两句,既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意,更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慷慨悲凉。

【 2005年北京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相同点:

不同点: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注]犹及:还赶得上。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对仗工整,借“秋风鼓角”“落日旌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表现了边

塞景象的壮美。

B.上片后三句勾勒出一个乐观豪迈、甘愿为国效力的少年形象,其中“从军乐”的“乐”字堪称这首词的词眼。

C.下片前两句写出了大部队声势浩大,行动迅捷,作战威猛,很快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D.这首词以边塞生活为题材,既无“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哀伤之气,也无“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慨之情。

上一篇:幼儿园辩论会教案优秀下一篇: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