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平衡艺术

2024-05-04

领导平衡艺术(精选8篇)

篇1:领导平衡艺术

(三)矿领导对生产队组提出问题进行平衡,并对下周工作进行安排:

技术副总工贾总:

1、02工作面切眼位置定了,坡度不要太大,否则施工困难。

2、零星工程的话,02回风顺槽,风门要挪到后面去。

防治水尚总:

1、钻探队昨天夜班打了2m,进度太慢,而且没人跟班,项目部下来要加强管理。通风李总:

1、轨道下山要及时下临时设施。2、02运输顺槽正在探煤,希望队组不要放松,一旦瓦斯超限,及时撤出。

3、总回风贯通,要及时调整通风系统,并对通风设施加强管理。

机电霍总:

1、卡轨车的安装,必须要在一个礼拜之内完成,下来朱经理要全力配合,争取在30号前完成。21号下午和厂家下井到现场实际查看,具体应该怎么操作。

2、轨道下山两台慢速绞车减速机油必须添加,24#绳还没有到矿,目前先用21.5#的,等以后有了再进行更换,下来供应科催厂家尽快发货。

3、第二抽放泵房下礼拜完工,供暖必须跟上,管路才能对接,争取在月底把泵开起来。

4、猴车安装,现在是一个阶段,不要着急验收,机头基础必须浇筑好,机头架也要尽快加工。为便于安装猴车设施,巷道下段大概100多米的377mm抽放管路考虑下是否先拆除,但二联巷往下的风机不能停,拆的时候要停止皮带运行,保证安全,但同时肯定影响生产。

5、注氮、注浆车间的电缆,近期机运区还要组织人将电缆拉出来,重做电缆沟。6、02回风顺槽铺轨,组装硐室要铺38kg/m的道轨,建议将12.5m长的道轨截成两段进去,铺设24kg/m的道轨不要靠前,铺到组装硐室前,换成38kg/m道轨。通风张总:

1、02工作面切眼两侧硐室,各打10个抽放超前孔预抽,也可探清切眼坡度,靠近切眼部位要用软管。

2、会后,结合技术科对贯通时间再进行确认,也好对通风系统的调整确认时间。

3、第三车场分抽器不够用,要再下料,21号早班开始接管,同时对管路进行整理,作业环境太差,朱经理要抓紧处理一下。总工李总:

1、南回风和北回风联巷计划11月25号开始,过轨道下山、皮带下山,要提前编制2个技术措施,技术科提供高差。

2、总回风石门到12月31号,40天内全部完成贯通,11.25-12.5期间排水,将井筒水排到最低位,12.5号以后打钻,打钻期间完成清砟工作,打钻影响4天时间,要安排好施工

3、回风立井提前组织好排水工作,排水前测量水面位置,机电部门考虑积水深度,若有淤泥影响打钻,就上大直径钻。

4、采区变电所收尾工作较多,安排好队伍,保证安装,电缆沟尺寸技术科下来确定。

5、综掘:切眼完成后,综掘二队反掘02运输顺槽实现贯通,先解决通风瓦斯问题。贯通后切眼扩刷,个人意见采用采煤方式完成,分段从上向下,以解决出煤问题。

6、单体液压柱、乳化液泵站等材料,供应科抓紧催。

7、通风部门提前安排好切眼打钻,从里向外打钻,不能影响施工。

8、皮带下山能否完成与轨道下山贯通,12月1号开始按2.5m考虑,主要考虑轨道下山坡度问题,要做好测量放线工作。

生产副总段总:上周进尺不太理想,主要是综掘未完成。四条下山除了南回风下山未完成外,其余三条巷道均完成周计划任务。

需要重点关注的两个节点工程: 1、12月31日,开拓三队掘进到回风立井。2、12月31日,综掘队完成首采面的贯通。具体的几件事:

1、采区变电所贯通还剩11.5m,不能出问题,队组要抓好放炮管理,贯通后要进行挂线喷浆,一定要保证巷道成型质量。2、02运输顺槽抓紧探煤,打钻不要超过8度,班队长要跟班,及时汇报情况。3、02回风顺槽不要大断面掘进,液压支柱系统未完成前,一定要走小断面。4、12月份:02回风顺槽要完成无极绳绞车基础工作,02运输顺槽要完成皮带硐室及基础工作,李明总和李文碧总负责出图纸。

5、水仓清淤工作由中宇公司完成,基建科、审核科确定工程量。另外清淤尽量考虑走煤库,不要用编织袋装。风井排水由贾建伟、禹彦峰负责。

6、安装猴车工程,霍总会后和张总商定一下,是否需要拆除巷道边的抽放管路。

7、卡轨车安装是重点工程,就按霍总安排,要在一个礼拜完成,准备工作全部到位,11月26号开始安装。

8、矿上制定的下月计划,是为了给队组指明方向,力量应该往哪使,下来各队组要好好研究一下。

9、现在快要进入年底,进入收尾工程,各系统都挺复杂。各部门要自己考虑,根据下月计划安排好自己的工作。

10、本次会议后,中宇朱经理要尽快将提出的问题进行落实到位,如不能完成及时和矿方进行沟通。

2014年11月20日

篇2:领导平衡艺术

叶飞

摘要:《易经》在中国思想史上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是儒家尊奉的伟大经典。其中深刻的哲学思想对现代管理有很好的启迪作用。现代领导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西方,领导力是领导学的关键因素。本文是汲取易经中的平衡思想,结合西方领导学的内容分析和探讨平衡式领导力。

关键词:易经、平衡、领导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人不再盲目崇拜西洋文化和西方价值观,而是国学热生机勃勃的兴起,其中《易经》热也是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易经》是中国人智慧的宝藏,是中国传统“五经”之一,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它是以易学为核心的儒学、经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它包含哲理、事理与物理。几千年来,《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中国的思想文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和《易经》有着密切的关系。《易经》思想博大精深,历代研究者各有见解,他们对古经典籍的解析或观点相同或观点不同,但在理解的过程中都可以创造出新的诠释。新的诠释不但具有创新与突破的意义,而且带有辩证的性质。

平衡和谐是《易经》的灵魂。《易经》的理、象、数都秉承平衡的思想、追求平衡的境界。平衡思想蕴含于《易经》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基本原理。《系辞》曰:“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乾以易知,坤以简能”阴阳对立统一是《易经》的基本原理,《易经》认为,整个世界由阴阳两大势力组成,阴阳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凡是具备一阴一阳的平衡,就能完成其本性。阴性势力和阳性势力在万物演化过程中起着两种不同的作用,阳性势力主宰万物的创始,阴性势力是从属地位,阴阳两种势力平衡并济,相反相成,决定事物的生长化育。阴阳对立统一关系包含了平衡思想,平衡思想是《易经》基本原理的重点体现。平衡思想体现于《易经》的“天地以顺动”。《易经》认为世界是平衡和谐存在且平衡运行的,《彖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说明天地承顺,宇宙和谐。《彖传》指出:“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大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这说明自然界不仅和谐平衡地存在,而且和谐平衡地运行,就如同日月周转不会偏离轨道,四季更替不会出现差错。平衡思想贯穿于《易经》相关学科中,例如在中医中,理想状态是阴阳平衡,此时人体健康,“内外调和,邪气不能害”,当阴阳失衡或失和,人体就有疾病。中医治病就是“阴病阳治,阳病阴治”,恢复到阴阳平衡状态。再如在传统建筑学中,就以和谐为美,讲究对称、平衡、协调。

现代领导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西方,“领导”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十分丰富而广泛的: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作为实践主体推动着人类社会或组织的发展;“领导”不是少数精英或掌权者的专利,“领导”不仅仅意味着职位和权力,而是一种能力、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不再是传统的权力型、英雄型领导观,而是反映领导活动的真正本质和规律,倡导平民化、生态型的领导活动新趋势。领导力是领导学的关键因素。任何人都在影响别人或被别人影响,影响别人的过程叫“领导”,影响别人的能力叫“领导力”,领导是一种过程,而领导力是一种能力。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将领导力定义为:“领导力是一门艺术,它会完成更多管理科学认为不可能的东西”。领导力大小由领导者的影响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四个方面组成。影响力是领导力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影响力的大小决定着决策力、协调力、控制力的大小。反过来,决策力、协调力,控制力的大小以影响力的大小体现。决策力是领导力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发挥领导者的影响力、协调力和控制力都离不开领导者的决策力。协调力也是平衡力,既可以化解矛盾降低冲突造成的危害,又可以防止独断专行的形成。控制力的目的是防止组织目标与组织活动出现偏差,也即领导力的自我修正机制。领导力是通过以上四个方面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地发挥作用。

平衡式领导力是汲取中华《易经》的智慧,结合西方领导学的内容,形成中西并融的平衡式领导力。平衡式领导力就是以和衡管理为前提,以和衡管理为基础的领导力。和衡管理是以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统领西方管理的智慧,从中国企业面临的实质问题入手,探索企业管理的道、法、术、器的综合应用。和衡管理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确定了以人和、事中、制衡、活源为主体的企业管理四大要素,构筑成以和中之道解决企业生存和发展根本问题的管理方略。第一是“人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为什么要和,怎样和,如何构造和谐组织,在成物、成人中成己,促进企业发展。第二是“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事中是指按中庸之道做事,将企业的战略、运营和员工的心行管理,做到无过也无不及,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从而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是“制衡”:按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主动发现失衡,并能纠正失衡,重新达到平衡,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第四是“活源”:学习识别、开发、转化、升华企业的各种资源,做到企业万物能用,实现效益最大化。

企业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做到平衡式的现代领导力:

(一)关于员工雇佣与民主的平衡:西方国家的泰勒管理模式的最显著特点是把企业看作一部大机器,而企业员工是这部大机器中的零部件。它强调雇佣者的绝对服从与步调一致,还强调严格的工作标准化和程序化管理。目前,这种“组织者想,被组织者干”的管理模式早已过时。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瞬间万变的市场环境,在“平衡式领导力”思想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应强调下放权力、发扬民主,而不是把员工当作工具。在现代企业目标管理中,员工既是目标制定的参与者,又是目标实施的执行者。

(二)关于下属控制与激励的平衡:按照传统的控制管理方式,经理的主要工作就是控制下属的行为,以确保圆满完成公司既定的工作任务。在“平衡式领导力”思想下,管理不仅仅是“控制”,更重要的是“指导与激励”。经理如果能做好控制与激励的平衡工作,就有可能开创企业的新局面,带来更高的管理效率与效益。

(三)关于内部与外部顾客的平衡:过去的管理理论比较重视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直接目的是强化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益,这当然是必要的。然而,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企业管理中,如果忽略了“顾客关系的协调管理”,就会失去现代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平衡”,这也就意味着丧失现有的市场。企业内部与外部顾客的平衡已上升为企业管理核心内容。因为,企业的命运在顾客手中,顾客是企业利润的最终决定者,这是现代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根本法则。

(四)关于公司治理、责任与权利平衡: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原有组织结构已经严重滞后,企业组织内部权力与责任的失衡,严重地制约了企业效率的提高与效益的增长。为此,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治理,形成一个由经营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及外部董事组成的相对完整的监督和制衡体系。

(五)目标和发展的平衡:在目标管理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平衡”:一是发展目标或计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平衡,即组织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平衡,以及组织在各时段的任务目标的衔接,组织各部门的任务所对应的比例关系等;二是执行计划中的综合平衡,组织要研究组织活动过程中资源供应的平衡,要分析不同环节在不同时间的任务和能力之间的平衡。另外,目标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目标应根据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修改,以保证管理工作的协调和平衡。企业在确立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时,要做好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企业的发展战略无论是多元化经营还是专业化经营,都是为了规避风险,获得竞争优势,进而获取超额利润。关键是企业能否根据现有资源和能力做到平衡、稳健发展。

《易经》的基石和精髓在于天和地、阴与阳的平衡,万事万物归根结底都是由于阴阳相互平衡而形成的。平衡思想是《易经》的重要思想之一。如果可以把《易经》的平衡思想和西方的领导学有机结合,为提升管理者的平衡式的现代领导力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篇3:论校长的平衡艺术

一、平衡学校各项制度的艺术

学校的制度管理, 是一种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的统一, 是依法治校的具体表现。校长负责制不等于“校长一个人说了算”, 学校要管理得好, 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加强制度建设, 是管理好学校的明智之举。在学校仅仅认真贯彻实施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行为规范》等教育教学法规是显然不够的, 还需要结合本学校的特点, 具体再制度一些针对性的制度, 如《师德规范要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等。这么多的制度, 如果仅用指令的方法去指导教师的工作, 会限制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搞遵命教学, 效果是不会好。那么如何引导老师们欣然接受制度, 遵守制度, 并坚决执行制度呢?

(1) 发扬民主, 统一思想

思想统一是调节矛盾、协调步调的基础。缺乏这个基础就做不到统一计划, 不可能用全局观点指导计划的贯彻落实, 也不可能有效地调节矛盾, 推动全局的工作展开。统一思想必须靠发扬民主, 通过不同意见的争辩达到思想上的统一。所以, 每学期开学初重视抓好本学期各项工作计划的制定。各种计划的制定是在真正以做好工作为前提, 组织大家一起商讨, 确保工作计划的有效性, 同时发挥老师的独创精神。通过制定计划, 统揽全局, 调度和推动工作的全面开展, 使计划逐步地贯彻落实, 这是校长工作的主轴。学习“设计师”, 把各处室、级组、科组动员起来, 提供“设计资料”, 参与设计工作。校长的注意力要放在计划的制订、修订和推动落实上。

(2) 宏观调控, 把握全局

学校管理调控就是对学校内各项工作的调整控制, 对工作情况的衡量和纠正, 其作用在于确保实现工作目标。没有调整控制的学校就是一盘散沙。作为学校校长, 要实现对整个学校工作的宏观调控, 而作为各部门的管理者, 要实现对各部门工作进行具体的调整控制。从整个调整控制的过程来看, 它是一个动态的体系, 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 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从实际出发, 坚持原则, 围绕目标, 灵活机动地调整控制, 将能收到预期的工作效果。校长要运用“系统”方法, 把握工作进程, 做到胸怀全局, 对学校全面工作心中有数。这样, 决策才有根据, 统一思想才有基础, 和教师、职工交换意见才有共同语言, 也才能避免瞎指挥和片面性。

(3) 集思广益, 果断决策

行政工作很重要, 但是最要紧的是要充分发挥行政组织作用, 通过建立工作常规, 明确职责, 放手让行政干部发挥能动作用, 去推动学校的工作。将学校的各项制度与各个行政部门都有效的结合起来, 使各部门的负责人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制度, 然后放手由各部门去管理。只有放手发动各部门及各位管理者, 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充分相信他们、依靠他们, 并主动协调、支持他们的管理工作, 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 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当然, 在充分授权让行政人员放手工作的同时, 校长也应及时了解情况, 并要求行政人员在做完工作之后向校长作汇报。重大问题还须先向校长请示, 由校长召集行政会议讨论决定。在行政之间有不同看法时, 校长应以有利于学校发展, 有利于学校团结为原则, 果断决策。这样, 校长的管理调控职能才能充分体现, 使学校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避免政出多头, 甚至行政内部出现矛盾的弊病。

二、平衡各种人系关系的艺术

平衡好各种人系关系, 搞好团结是当好校长的关键。即使校长的能力再强, 教师的水平再高, 如果不善于搞好团结, 那也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所以, 一名优秀的校长, 必须关注并平衡各种人系关系。

(1) 平衡好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

当今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无疑使校长摆脱了其它不应有的干涉, 增强了校长的工作主动性。然而, 作为校长不可事事插手, 但也不可事事不问。一所学校有副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处、总务处等等, 校长必须理顺与这些部门的关系, 并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为了妥善处理各类矛盾, 最好的办法是集权和分权相结合。贯彻这条原则, 最重要的是实行岗位责任制,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重大事项发挥集体智慧, 使他们在学校总体目标指引下, 尽职尽责, 相互协调, 达到宏观调控, 微观自主。

(2) 平衡好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组矛盾, 这组矛盾处理得妥当, 全体人员会同心同德, 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尽力完成工作任务。如果这组矛盾处理不好, 或者僵化, 就会造成离心离德, 关系紧张, 工作被动, 甚至产生逆反效应, 即使被制度的威严制服, 也还是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在处理与教师的关系中应该注意:

第一, 尊重教师的人格, 以理服人。无论是安排工作, 还是处理日常事务, 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 要量材使用, 客观条件要基本适合其施展才能, 主观上其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 然后面授任务, 阐明理由, 使其心悦诚服, 乐于接受, 尽力完成。即使教师违了章, 也要以理服人, 说明原委, 使他接受批评, 服于处理。作为校长要使老师们尊重自己, 自己首先要礼贤下士, 尊重大家。

第二, 作教师的朋友。校长要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身体健康和其它一些事情。经常和教师谈心, 了解他们工作中的问题, 征求他们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了解他们生活上的困难, 关心他们的疾苦, 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安心工作。要使教师们对自己有话敢说, 有话愿说, 有话可说, 使教师把校长当作工作上的领班人, 生活中的知心人。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肯干, 干得乐意, 校长才能有凝聚力, 不忧政令不通。以心换心, 工作上信任, 生活上关心, 以诚相待, 以友相处, 一视同仁, 不偏不向, 不忧工作不顺利。理顺人际关系, 就是校长与同志们心心相融, 心心相印、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

篇4:“重心平衡式”领导力

在过去6年里,我们一直努力向一些领导人学习,他们即使在最严酷的环境下,也能发现自己的最大优势,并反过来激励、吸引和动员其他人。而当今的商业环境已变得越来越严酷,这也加大了那些转型中领导人的压力,他们深深意识到,自己该反思了。

我们采访了140多位领导人,并进行了全球调查。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了5种能力,并称它为“重心平衡式领导力”。包括发现工作的意义、将不良情绪转化等等。此后,更多的采访和定量研究也陆续验证了该模型对不同地区以及不同资历领导人的适用性。

最近的一项麦肯锡全球高管调查显示,与完全没有掌握这些技能的领导人相比,那些掌握技能的领导人,领导变革的自信心也增强了2~4倍,相应的,他们对自己的领导业绩也提升了很多。

发现意义

一些调查显示,在重心平衡式领导力的所有5个要素中,“发现意义”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都具有重大影响。

无论“意义”源于何处,重心平衡式领导人都会经常谈论如何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于比他们自身更重要的某种事物,以及将自己的热情传达给其他人的重要性。同时,为了激励同事,与他们分享工作的意义,领导人又必须成为讲故事的高手。对于那些正在领导企业进行重大变革的高管来说,这些技能很受用,它的影响力可能远远超过那些呆板的员工培训。

雅芳公司(Avon Products)首席执行官钟彬娴(Andrea lung)描述了自己当时如何将“发现意义”与讲故事合二为一。虽然面临着严竣的个人挑战,但钟彬娴拒绝采用所谓“更有效”的方式将与员工沟通的责任委托给管理人员,与此相反,她向自己的各个团队交流了想法,并且广泛争取意见。这让员工们感觉钟彬娴既真诚又仁慈,并意识到她和雅芳公司都在尽其所能帮助员工。

积极心态

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这样一个事实有些人倾向于以乐观的心态看待世界,而另一些人却总是悲观沮丧。

而对于那些不能合理看待机遇的领导人而言,变化的环境会让他们产生压力。更糟糕的是,这种行为会变本加厉,引起恐惧和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四处传播,并成为企业文化的常态。

举例来说,当Steve sadove在1991年接管伊卡璐公司(Clairol)的领导权时,该公司由于销售量大幅下降而遭受重创。然而,Steve发现了激发创造力的各种方式,比如在与同事的讨论中,认真研究与自己相反的观点,并且让员工们都相信,不仅要倾听,而且要鼓励公开发表不同意见。他帮助同事们重塑了一种对待异议的反应方式,并且扩大称为一种创新性的企业文化。于是,在Steve的带领下,他的团队创造出了风靡市场的草本精华(Herbal EsseNces)洗发护发品牌,并开创了伊卡璐的黄金发展期。

建立关系

对于企业领导人来说,一个信息从最高层传达到最低层效率会有很大提高。同时,这种关系网络不仅能产生智慧和丰富的创意,而且可以做出难以估量的奉献。

其中,梅西(Macy’s)百货公司首席执行官Terry Lundgren就曾直接感受到在组织内部建立人脉关系的力量。1988年,Terry在加盟零售商内曼?马库斯(Neiman Marcus)公司15个月之后,成为该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我是非马库斯家族成员长时间担任该职务的第一人。”他这样评价自己。然而,员工们对他的上任普遍持怀疑态度。他们都在想,这个37岁的家伙到底是谁?因此,Terry在位于达拉斯市中心的公司总部街对面的图书馆举行了一次见面会。他回忆说,第一次见面会大约只有30人出席!与原来期望中的数量差距很大,但自己努力做到非常直率,并将时间主要用于倾听和回应。继此之后,Terry又不断地举行见面会,直到Terry离职时,在公司的半年会上,拥有1,200个座位的会场座无虚席。

如今,Terry在领导梅西公司时,从安排每月一次与新的管理人员共进早餐,到与领导企业实现变革的高管同行们建立关系。同时,他将梅西的百货商店重组为69个地区店,每个地区店都要制定“我的梅西百货”营销计划。

积极参与

在表示自己缺乏积极参与的调查受访者中,只有13%的人认为,他们具有领导变革的各种技能。但是,对于许多领导人来说,要鼓励其他人承担风险是极其困难的事情。联合传媒公司(United Media)首席执行官Doug Stern采用各种方法来帮助自己的员工评估风险,并增强他们面对未知事物时的自信心。由于Doug已经认识到了焦虑情绪的破坏性影响,因此,当他每次面对一个高风险的新项目时,总是遵循一种明确的流程。

在具体实施时,Doug Stern要求项目团队设想每一种不利情境,即使其发生的可能性极小,他将这些情境称为“最黑暗的噩梦”。然后让每个人都详细描述这些情境,并集中精力解读这个“黑暗的噩梦”。并且制定一项应对每一种“噩梦”的详细计划,一旦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就不愁没办法应对。

管理精力

持续不断的变革需要整个组织中的大量员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热情和全力投入。但事实往往是,在变革努力的开始阶段各种措施都极具爆发力,但随后人们的热情和精力就会逐渐消退。与此相同的是,一种“永无休止的热情”的企业文化,也同样出了问题。

领导者们会发现,上述任何一种方式都很难在组织内保持旺盛精力和全力投入,除非他们能系统地恢复自己的精力,并为其他人充当角色楷模,以身作则。这也表明,保持和恢复精力是领导人经常忽视的问题。

虽然压力往往与工作有关,但有时只是坏运气在作怪,正如诺和诺德集团美国公司(Novo Nordisk US)总裁Jurek Gruhn可以证明的那样。9年前,他被诊断出患有I型糖尿病。作为一个为糖尿病治疗领域全球领军企业工作的高管,Jurek对这种疾病并不陌生,除了他的乐观精神以外,他不尚空谈、讲求实际的态度也成为其旺盛精力的深层来源:“我的第一反应是,可能患有I型糖尿病,但也可能患有更糟糕的其他疾病。”于是,他又去医院做了两三天检查,然后就回家了,之后又回到办公室工作,他基本上把治疗自己的疾病当作一项任务。

Jurek意识到,在身患疾病的时候要想过一种正常的生活,关键是要欣然的接受生活,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庭里,都是如此。正如Jurek所说:“现在我感到更加健康,因为我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现在每天吃早餐,而且开始定期参加攀岩运动。我甚至学会了如何面对工作中对健康有害的矛盾冲突。”

即便对于那些无法面对这种挑战的领导人,Jurek也提到:“一个人的头脑中装满了许多盒子,当我某一天在办公室确实感到吃力时,就会躲进自己的‘空盒子’里呆上10分钟或15分钟,什么事情也不做。只要我在很短一段时间内完全停止工作,就能恢复自己的精力。现在,我并不是每工作15分钟以后,就要休息15分钟——可能我每隔几天才会这样做一次。通常情况下,我周末的时候不上班,除非确有必要。而且我不是一个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黑莓手机的人。我也决不会这样做!”

篇5:平衡的艺术美文摘抄

平衡法则是一种合情合理的精神,是和谐发展的一种境界,是与人交往的一个尺度,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原则,是人生追求的一个目标,是物欲横流时代回归自然本真的一种状态。

心性沉静,取舍适当,方能超越浮躁。千百年来,平衡法则一直受人推崇,并产生许多格言警句,如民谚说:“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清代学者李密庵诗云:“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方稳便。”以及“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水太清则无鱼,人太紧则无智”等。

西方也有类似的哲学思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认为,各种良好德行都相当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而极端皆为谬误或罪恶。如勇敢是懦怯与鲁莽之间的中道,磊落是放浪与猥琐之间的中道,不亢不卑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机智是滑稽与粗鄙之间的中道,谦逊是羞涩与无耻之间的中道。

社会学家提出了三大平衡法则:一是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如果获得的地位、金钱、名声超过了自己的付出,超出部分就会被社会或他人削去。小人干大事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一个人才低位高会伤害自己,要学会自我加减。

二是保持自我与他人的平衡,也叫人我平衡法则。月满则亏,一个人的财富太多、权力太大、功劳太高,就会有溢满之患、盛极之患、与人失衡之患。保持人我平衡的主要方法是自减,善待他人,保全自己,如古人的“散财求福”、“散财分谤”。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公益事业:把捐助慈善机构,建立公共基金,资助文化教育,视为保持人我平衡的长远昌盛之举。

三是第三势力平衡。所谓第三势力是指在对立的两大势力之外寻求或自己扮演平衡这种对抗的第三势力,以保持势力均衡,维护自身安全。在两个互相冲突的势力之间保持平衡,使自己成为胜利一方的同盟者。

平衡是一门艺术,一丝恬淡,一份成熟。名之所在,与人同分;利之所在,与人共享;持盈保泰,求和持中,对周围的人和事保有一颗更加积极平和的心,才能在平衡中寻求内心更持久的力量。

多元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混合体,人与自然、生老病死、新旧交替、贫富差距、分配不公、优胜劣汰等各种矛盾都需要平衡,紧紧围绕事物演变的客观规律,去掉差异,取得共同,尽量让大家觉得恰到好处,在平衡各种极端冲突中寻求发展,是社会的成熟与进步。

篇6:领导平衡艺术

——《联邦党人文集》读后感

赵光勇

[摘要] 《联邦党人文集》所体现出来的美国制宪者的思想,是一种平衡的政治艺术。他们寻求的,就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平衡,“民主”与“民治”的平衡,政府权威与人民自由的平衡,权力和权力的平衡。在这样的制度下,既有秩序,又有自由;既有政府的权威又有人民的权利,实现了一种最佳的政治平衡。

[正文]当政治统治的资格不再来源于道德和宗教后,又从哪里寻找它的合法性?或者说,政府权威的来源是什么?当君主制开始压制自由的时候,又有什么样的政府形式能够捍卫我们的权利?如果有一个既能带来秩序,又能保卫自由的政府,这样的政府要如何组织?有没有这样一个政府,权力既掌握在人民手中,又能免于人性阴暗面的影响?政府的权力如何行使?谁来控制政府?如何制约权力?民主与自由能不能和平共处?在一个大国里,能否实现民主?

美国政治制度的设计者们,吸取前人的政治智慧,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从实践层面给出了回答。难能可贵的是,这份答卷,200年后还没有过时。这份答卷,就是1787年美国的宪法。如果说,美国宪法是制宪者们对上述问题给出的答卷的话,那《联邦党人文集》就是一次系统的答案解析。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评,联邦党人让美国人相信,这个答案就是美国的新宪法。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结束后,反对新宪法的力量很强大。十二个州(罗德岛除外)必须有九个州批准,宪法才能生效。支持宪法和反对宪法的双方展开了一场大辩论。这场大辩论是通过小册子、报纸、和演说进行的。在辩论中,出现了一系列文章,这便是后来的《联邦党人文集》,是制宪会议的主要人物汉密尔顿、麦迪逊和约翰·杰伊以普布利乌斯的名义呼吁纽约州的投票人接受新宪而写的。

从行文和学理角度来看,《联邦党人文集》也许是政治思想史名著里面最通俗易懂的一本书了。可是,时至今日,它仍然被认为是对美国宪法权威的解读。《联邦党人文集》之所以成为名著,还再于它和美国宪法一起,将前人的政治智慧,变成了活生生的政治现实,让自由、民主的政治理想,在一个大国里生根发芽。

对《联邦党人文集》的评论文章,已经有太多人精耕细作了。笔者仅就自己的阅读理解,谈一点点的读书心得。笔者认为,《联邦党人文集》所体现出来的美国制宪者的思想,是一种平衡的政治艺术。对当时的美国制宪者来说,“为大多数代表接受的共同哲学是平衡政府哲学。”[1]p14有人说,政治就是选择。《联邦党人文集》的作者,还有背后的美国制宪者,正是在各种政治变量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从而通过制约达到平衡。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平衡

政府的合法性来自哪里?《联邦党人文集》的作者们对洛克的理论非常熟悉。洛克论述道,政府是人们之间契约的产物,人们为了摆脱自然状态的不方便而组织政府,政府的建立基于人们的同意。政府的目的只是为了建立大家必须共同遵守的公共秩序,结束无政府状态,从而保障个人的权利。所以说,政府权威来自于人民,人民将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委托给了政府。政府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信托关系。对此,他们没有半点怀疑,权力来自于人民,“要求所有行政、立法和司法的最高长官的任命,均应来自同一权力源泉——人民。”这就是“民主”。因此,“民主”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人民主权”。

那么,如何体现“人民主权”呢?早期的观点认为,真正的民主只能是直接民主,就是通过人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直接管理国家。古希腊雅典民主的实践,还有卢梭的理论都使人们相信,这样的民主只有小国才能做到。“大国”和“民主”是难以拉到一块的。然而,美国的制宪者们接受了代议制思想,通过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的结合,将“民主”带入了“大国”。在联邦党人看来,即将成立的联邦自然是“民主”的,因为“它从大部分人民那里直接、间接地得到一切权力”,“它的管理人员,是直接、间接地由人民任命,”[2]p193这一切,都是民主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美国宪法通过多层次的直接和间接选举,始终保证了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同时,通过“共和政体的扩大” [2] p66,“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两大区别是:第一,后者的政府委托给由其余公民选举出来的少数公民;第二,后者所能管辖的公民人数较多,国土范围也较大。” [2]p49美国制度的设计者们,通过“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平衡,在大国实现了民主。

“民主”与“民治”的平衡

新成立的联邦是人民的政府。尽管联邦党人认为他们的政体不是“民主政体”,只是“共和政体”。但是,人民通过选举总统和议员宣示自己对政权的所有,这本身就是真正意义的“民主”。但是,权力属于人民,但不一定需要人民直接行使。当然,在美国这样一个大国,人民直接行使权力也不现实。为此,就要区分开来“民主”与“民治”。

美国制宪者并不赞成建立一个由人民群众直接参加的政府,也不赞成建立一个代表广大人民或对广大人民负责的政府。[1]p36《联邦党人文集》中写道,新成立的共和国是“这样一个政府::它从大部分人民那里直接、间接地得到一切权力,并由某些自愿任职的人在一定时期内或者在其忠实履行职责期间进行管理。”“在共和政体下,人民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权力委托给由其余公民选举出来的少数公民。”同时,“由于选举每一个代表的公民人数,大共和国要比小共和国多,所以不足取的候选人就更难于成功地采用在选举中常常采用的不道德手腕;同时由于人民的选举比较自由,选票也就更能集中于德高望重的人的身上。”[2]p50美国宪法通过间接选举、两院制和法官的终身任职,使得普通民众与权力之间的距离拉大,从而保证权力掌握在精英手中,避免受到民众盲动情绪的影响。因此,在“民主”和“民治”之间划了一条线,稍微减轻了“民治”的色彩,从而才使得美国“民主”没有堕落成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笔下极端的平民政体。

“力量”和“美德”的平衡

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君主政体的力量”和“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的平衡。汉密尔顿说,孟德斯鸠明确地把联邦共和国当作扩大民众政府范围、并使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利益调和一致的手段。“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我说的政体就是联邦共和国。”“联邦共和国的定义,看来就是‘一些社会的集合体’或者是两者或更多的邦联合为一个国家。”[2]p42这里“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主要指的是自由。《联邦党人文集》的作者是反对纯粹的民主政体的,正如麦迪逊说,“一种纯粹的民主政体——这里我指的是由少数公民亲自组织和管理政府的社会——不能制止派别斗争的危害。”“这种民主政体就成了**和争论的图景,同个人安全或财产权是不相容的,往往由于暴亡而夭折。” [2]所以,他们创造了一种共和政体,用麦迪逊的话说,共和政体就是代议制政体。

首先,共和政体具有君主政体的力量,共和政体能够抵抗外来力量;其次,共和政体能够“享有各共和国的内部幸福”;再次,共和政体有利于控制更大的国土面积和更多的人口;最后,共和政体能够控制党争。

“虽然有少数代表可能私下赞成有限君主制,但所有的代表都支持共和政体,这是认真考虑过的唯一政府形式。的确,这也是能为全国接受的唯一政府形式。” [1]批

4通过对共和政体的选择,新成立的政府是一个混和政府,既有君主制的力量,又有共和制的自由。

政府权威与人民自由的平衡

对联邦党人或者美国制宪者来说,最迫切的任务是建立一个有力量能够带来秩序的政府。在当时的背景下,软弱的邦联已经无力给人民带来秩序,无力保护人民的自由。所以说,《联邦党人文集》在开篇首先讨论的问题就是:“联邦对政治繁荣的裨益。”作者论证道,强有力的政府能够给人民提供安全,赢得外国的尊重,排除与外国发生战争的危险。“美国的繁荣取决于我们的联合。”“团结、强大和有效的政府,更能保护我们免遭危机。”如果不联合的话,不仅会有外部战争的危险,也存在内战的危险。因此,“邻国自然而然地彼此为战。”各州敌对的结果是威胁到人民的权利和自由。相反,在新宪法下各州联合起来,能够维护自由和财产。

《联邦党人文集》花了很多篇幅告诉人们现存邦联政府的种种弊端。邦联的失职会导向无政府状态,而无政府状态会招来战争,不管是外部侵略还是内部战争。因此,一个有力的、有权威的政府是人们所迫切需要的。“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困难在于必须首先使政府能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政府管理自身。”[2]p264政府要能管理被统治者,就得有力量。这样一个有力的政府,能够维护国内外的安全,带来秩序;能够管理州际贸易和国际贸易还有处理外交事务。

没有统一、安定和有秩序的社会,就没有自由。但如果政府权力过大,过于强调秩序,就会不可避免地干涉到个人的自由。协调这二者的矛盾?美国的制宪者们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他们建立了一种能同时实现两种价值的“恰当平衡的立宪制度”。[1]p5在这种制度下,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交给了政府,人民保有权利和自由。交给政府的权力,相互制约,使之不能构成对人民自由权利的压制。那么,政府的权力是如何相互制约的?就是接下来这一对平衡。

权力和权力的平衡

美国的制宪者深谙人性的弱点。人性“厌恶、偏爱、竞争以及获取不义之物的愿望”,人受“愤怒、怨恨、嫉妒、贪婪和其他不正当的强烈倾向的驱使”。[2]p26他们对人性怀着深深的不信任。权力具有腐败的趋势,如何阻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麦迪逊承认,“毫无疑问,依靠人民是控制政府的主要方法,但经验告诉我们,需要有辅助性的预防措施。”

这辅助性的预防措施就是分权。《联邦党人文集》作者深受孟德斯鸠的影响。麦迪逊写道,“没有一种政治上的真知灼见比这具有更大的实际价值,或具有更明智的自由保卫者的权威性,……立法、行政和司法权置于同一人手中,不论是一个人、少数人或许多人,不论是世袭的、自己任命的或选举的,均可公正地断定是虐政。”[2]p248麦迪逊引用孟德斯鸠的原话,“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构之手,” “司法权如果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就不存在了。”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当然,这些部门的分立不应达到彼此没有符合宪法的监督程度。这些部门都得接受宪法和人民的监督。

另外,仅有分权是不够的,还得有制衡。“仅只在书面上划分各部门的法定范围,不足以防止导致政府所有权力残暴地集中在同一些人手中的那种侵犯。”麦迪逊写道,“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在于使各部门领导获得必要的宪法手段和个人动机来抵制他人的侵害……野心必须以野心来对抗。”也这是允许各部门拖延或阻碍其他部门的行动。他又说,“用这种种方法来控制政府的弊病,可能是对人性的一种耻辱。但是政府本身若不是对人性的最大耻辱,又是什么呢?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联邦党人文集》所表现出来的美国宪法的主要精神就是“平衡”,是在不同的政治价值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通过代议制,美国在大国实现了民主;通过多重的制度安排,美国制宪者在“民主”和“民治”之间划了一道线,从而将共和政体审慎的美德和平民政体的民主结合在了一起;通过混和政体的引进,将君主制的力量和共和制的自由结合在一起;通过权力分立和制衡,实现了政府的自我控制。在这样的制度下,既有秩序,又有自由;既有政府的权威又有人民的权利。总之,实现了一种最佳的政治平衡。因此,《联邦党人文集》,就是一本讲政治的平衡艺术的书。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 著:《民治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篇7:领导方法、领导艺术

(领导方法、领导艺术)

1、简述基本领导方法的内容。

【参考答案】

基本领导方法的内容,可分为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两个方面。

(1)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有:

①开调查会。

②解剖麻雀。

③走马看花和下马看花。

④胸中有数和种试验田。

(2)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有:

①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②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

③抓中心环节、“牵牛鼻子”和“弹钢琴”。

④出“安民告示”和典型引路。

⑤抓两头带中间。

2、试述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

【参考答案】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思想基础。所谓一切为了群众,主要是指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事事对群众负责,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把履行领导职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所谓一切依靠群众,是指坚信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自己能够解放自己,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事事、处处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吸取群众的智慧。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包括三个步骤:

①深入群众,收集群众意见。领导者的正确决策,归根到底只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如果不深入群众进行调查,就不能制定适合实际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和计划、方案。②对群众意见进行加工,形成领导决策。集中群众的意见,不是简单地罗列堆积,而是要经过选择、整理和概括。

③发动群众执行决策并进行检验。这是发动群众执行领导决策并在实践中检验决策是否正确,使其得到修改、充实、提高的过程。

3、试论群众路线基本领导方法的原理。

【参考答案】

群众路线基本领导方法包含三个基本原理:

(1)在如何认识客观世界问题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归根到底是群众的实践,所以,必须相信

群众,依靠群众。

(2)在解决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关系问题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向人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牢固树立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念。社会主义领导者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信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尊重群众的智慧和首创精神。

马克思主义者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能发挥巨大的作用,都是历史的产物及其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的结果。历史唯物主义还正确论述了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这就正确指明了社会主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

(3)在坚持基本领导方法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是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作为基本领导方法组成部分的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反映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人们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新认识,它为唯物辩证法充实了新的内容。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都要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去指导。

4、运用矛盾不平衡理论,说明毛泽东在论述注意工作方法时指出要“学会弹钢琴”,并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哲学依据。

【参考答案】

(1)上述两种工作方法强调要学会抓重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由于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强调两点论的同时,又要坚持重点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在许多矛盾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其他矛盾起决定和制约的作用;被制约、被决定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在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中,有一方是主要的,另一方是次要的。主要矛盾对于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因而,在一切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分清主次,应集中主要力量抓住并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弹钢琴中的主旋律。切忌平均使用力量,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

(2)上述两种方法也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协调发展,在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也必须注意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并影响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以应主次结合。

(3)“弹钢琴”就不能只是一个指头动,不能只有一个主旋律。如果只有一个指头动,仅有主旋律,没有其他旋律的配合,就不会有优美的音乐。这就要求十个指头都动起来,而且要协调好。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抓住中心工作,也不可忽视其他工作,注意解决好次要矛盾。

5、论述行政方法科学化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在当代,行政方法应力求科学化,即必须采用那些贯穿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规律的行政方法,这对于建设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是极为重要的。

(2)实现行政方法的科学化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行政方法必须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政治学、法学、行为科学等行政管理相关学科和基础学科知识;三是信息论、系统论、模型论等现代自然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对行政管理方法的科学

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②增大行政方法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构建,使行政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只有不断增大行政方法中的科学技术含量,才能使政府管理适应大型、复杂且变化多端的社会。

③注意行政方法的适度。一定的行政方法对应一定的行政对象。好的行政方法如果不顾时间、条件、地点和对象,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必须从行政对象出发,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行政方法。

④注意把企业管理中的先进方法引入到公共行政中。克服官僚主义的最有效办法是采用“企业家精神”,即政府要讲究效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政府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利用业绩数据来确定问题所在。就是说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政府必须重视和利用市场机制,以求得更佳效果。

6、试述在行政管理中如何运用经济方法。

【参考答案】

正确运用经济方法,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即通过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及方针政策,通过各种经济杠杆,实现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引导,推动市场的公平竞争。计划、财政、金融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①计划。针对中央政府行政组织调控能力下降的问题,中央政府应通过法律的、制度的、道德规范的建设来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权威性以及对地方政府的刚性约束机制,形成统一的、畅通的、上下一致的行政组织调控体系,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调控目标和利益达成共识。

②财政。针对国家财力不足,财政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减弱的情况,必须深化财税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加强税收管理,规定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调整财政收入增量的分配关系,逐步改善中央财政状况,适当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增强中央财政调控经济能力。同时,为了保证地方政府的财政与事权相适应,必须尽快建立比较规范的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制度。

③金融。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包括金融调控体系、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方面的改革。因为,从以调控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量为主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不仅取决于金融调控体系自身的改革,还取决于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的改革。深化金融组织体系改革要以产权制度创新为主,内部经营管理相配套,积极促进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规范商业银行行为,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深化金融市场体系改革,需要不断扩大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量,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管理严格的金融市场体系,包括银行同业的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国债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完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通过利率汇率等政策措施,更好地控制货币供求总量、信贷投资规模和进出口总量,并进而影响企业的微观行为。

(2)加强对全体公民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教育。

目前,在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由于教育的滞后,致使一些公民缺乏社会公德,出现了拜金主义、损人利己、投机诈骗等不良行为。在运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时,应注意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而且应注意防范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损人利己的奸商行为,尤其应注意加强对全体公民的公德教育,努力促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7、联系实际分析几种常见的行政领导艺术。

【参考答案】

行政领导艺术属于方法论范畴。它是行政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行政领导目标而灵活地运用各种技巧、手段和特殊方法,它是领导者智慧、学识、才能、胆识、经验的综合反映,是领导者的素质、能力在方法上的体现。行政领导艺术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它贯穿于整个行政领导过程和领导活动的各个方面,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形式。但常见的主要有:

(1)授权艺术。授权就是上级授予下级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其在一定范围内有处理问题的自主权。这是行政领导者的分身术和成事术。如果领导者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一概包揽,结果只是领导者自己整天忙忙碌碌,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授权的原则是:授权留责(行政领导者授权不授责);适度合理授权(不把全部领导权下授,不把同一权力授予两个人,也不将不属于自己的权力授予下属);因事择人,视能授权;逐级授权(授权按行政组织层级节制原则逐级进行,对其所属的直接下级授权);加强授权后的监督控制,防止反向授权(即下级把什么事都往领导头上推)。

(2)用人艺术。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作为领导者,一方面要有宽广的胸襟,不埋没人才,用人不求全责备;另一方面要善于用人。主要原则有:扬长避短,短中见长;待人以诚,取信于人;注重激励,奖罚分明;用养结合,爱护下属等等。

(3)处事艺术。其要求是:领导要干好本职工作,专心致志于本业;不要超越职权,去管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否则,就是空耗时间和精力,耽误自己的工作。另外,还要注意统筹安排。作为领导者,要在复杂的事务和忙乱的工作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注重抓好关键环节,避免因小失大,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4)驾驭时间的艺术。主要原则是:

①检查时间耗费情况,合理有序地安排时间;

②集中时间抓主要工作,提高时间使用效率;

③精简机构,善于授权;

④开好会议,节省时间;

⑤善于科学地挤时间等等。

8、试从用权、待人、理事三个方面谈谈你对领导艺术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用权的艺术。权力是实施领导的基本条件。每个领导者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领导者的权力可从两方面看,一是组织法定权,二是个人影响权。组织法定权建立在被领导者必须服从的基础之上,个人影响权建立在被领导者自愿接受的基础上。

使用组织法定权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谨慎用权。

②用权要讲求实效。

③要相宜授权。

(2)待人的艺术。

各级各类领导者都处在人际交往的中心点上,每天要同内、外、上、下不同职业、身份、性别、年龄的人打交道,因此掌握待人的艺术,实为领导者的诀窍之上。

①待人的基本态度是以诚待人、尊重对方,切忌虚伪。

②对待上级、下级和同级应有的态度。

a对上级要尊重,但不盲目服从,有时要提出自己的意见。

b对下级时刻要平等相待,决不以领导自居,这是处理好上、下级关系的原则。

c处理同级关系,友谊是最好的润滑剂,尊重他人,照顾别人的利益,意见上求大同存小异。

③掌握谈判的艺术。

④领导者与广大群众的会见。

领导者同广大群众会见,是领导活动的重要形式,对领导工作和领导者的个人形象影响极大,出席这类大庭广众的场合,要做到态度庄重,风度潇洒,仪表不俗。讲话要有针对性,激发群众的兴趣,紧扣听众的心弦。

⑤要慎重对待许诺。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的人,不可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3)理事的艺术。

所谓理事艺术,主要指领导者掌握处事分寸的各种技巧。

①掌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②掌握抓住中心和统筹全局的辩证统一。

③掌握领导积极性与广大群众积极性的辩证统一。

④掌握明晰性和含糊性的辩证统一。

⑤掌握创造开拓与和谐平衡的辩证统一。

⑥掌握宽与严的辩证统一。

通过以上从用权、待人、理事三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更容易理解领导艺术的重要性。

9、怎样把握领导活动创造开拓与平衡相统一的艺术?

【参考答案】

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之一。但领导要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就要做好协调平衡工作,将开拓创新与平衡前进统一起来。领导活动的目的在于不断改造客观世界,为此就要不断开拓创造,不断地打破旧的平衡,出现新的不平衡。但各种事物各项事业之间,也有个大致协调平衡的要求,即由不平衡走向新的平衡的要求,如经济发展需要持续、稳定、协调,各类产业的发展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人的社会心理也有大致均衡的要求。所以领导者必须首先重视开拓创造,同时也要促使后进赶先进,使全面工作沿着“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螺旋形轨迹不断向前发展。

10、试述领导经验、领导科学、领导艺术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领导经验与领导科学的关系。

领导经验是领导科学的原始材料和最基础的要素,是领导科学的源泉,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领导科学是从领导经验中概括出来的领导理论知识,理论高于经验,掌握了科学理论,就是掌握了能动的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所以领导科学对领导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领导者如何处理领导经验与领导科学的关系,可以指出以下几点:

①领导者应注重积累领导经验。

②领导者又不能囿于已有的经验,应努力提高自己的领导科学水平,经验是宝贵的,但是它有巨大的局限性,科学比经验有更大的威力。

③领导者还必须从现代社会活动的特点认识掌握领导科学的重要性。

(2)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关系。世纪考试网版权所有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说来:

①它们是领导工作的经验性与理论性的对立统一。领导艺术是对领导科学的创造性发挥,但这属于个人创新成分的领导艺术,既和个人的素质修养有关,又是一种新的经验积累,带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不是人人容易掌握的。领导科学则与此相反,它属于理性范畴,它的原则、方法,都是个人素质修养不同的领导者能学会和掌握的,因此可以说,领导艺术是经验性的领导科学,领导科学是理论性的领导艺术。

②它们是领导工作模式化和非模式化的对立统一。领导科学是可以模式化的东西,相对稳定不易变化。领导艺术要靠领导者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因此领导科学表现为模式化的知识,领导艺术表现为非模式化的技能。领导艺术越发展,非模式化的技能越丰富。领导科学越完善,可供运用的非规范性技能就越发达,就会形成越高级的领导艺术。(3)领导艺术与领导经验的关系。

没有丰富的领导实践经验,要想有高超的领导艺术是不可能的。但是单有领导经验,不把握活动规律性的知识,领导艺术也就无从谈起。所以领导艺术有经验因素和经验性特色,但它显然高于领导经验,是领导者综合运用领导经验、领导科学的表现。

总结以上三点,可以看出领导经验、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不能截然分开的。

11、试述相宜授权。

【参考答案】

授权是指上级给予下属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其在一定的监督之下,处理问题有相当的自主权。授权是领导者的分身术,是用权的艺术,对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培养锻炼下属干部,更好地完成群体目标,都有很大的作用。领导层次越高,自由的幅度就越宽,酌情处理问题的余地就越大,可能采取的授权范围也越宽广,就更要讲究授权的艺术。

(1)授权原则。主要应掌握以下各点:

①因事择人,视能授权。授权就是要派人去办一定的事,授权没有什么法规限制,完全可以由领导者选择适合办有关事的人而向他授权,所以要因事择人。择人的标准是能,就是看他是否有这方面的专长,有处理该事的能力。授权不是提升职务,所以不必对人作全面考察,只要他能独立胜任该项任务就行。当然选择对象时也要考虑到其他相关因素。只要择人恰当,授权必有好的效果。

②明确权责,适度授权。所谓明确权责,就是向被授权人讲清所授予的权力和责任范围,讲清执行该项任务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被授权人就会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还应向有关人员宣布该项授权,以便有关人员协助被授权人共同完成该项任务。所谓适度就是要分层授权,只向自己的直接下属授权。授权不是将自己的领导权力全部授给某人,而是将有关事项的权力适当分授予若干适合被授权的人;授权不能超出范围,不属于自己权力范围内的事,不能授权;授权一般是一事一授,有关任务完成了就及时收回权力。

③授权留责,监督控制。授权没有卸责的意思,授权以后基本职责还在领导者肩上,出了问题,领导者应勇于承担责任,这样被授权人工作也就能放开手脚。领导者还要支持被授权人的工作,不要授权以后又乱加干涉。但是授权又不等于放任不管,对被授权人的工作,领导者仍需监督控制,以免偏离目标方向,或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

(2)授权的类型。世纪考试网版权所有

①刚性授权,即对所授权力、责任、完成任务的要则、时间,均有明确规定与交代,被授权人必须严格遵守,不得有任何逾越。对一些重大事项宜用这种授权方式。

篇8:试论班级管理中的“平衡”艺术

一、“有教无类”与“因人而异”的平衡

“有教无类”的思想最初是由大教育家孔子提出, 其含义一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孔子的学生中各种阶层的人都有, 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 习相远”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 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 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其含义二是教育之后就没有类别之分了。人在教育之前是有类别的, 有贫富, 有贤愚, 但是教育之后就没有了这些差别。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 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 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毫无疑问, 我们对待学生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不以其家庭贫富、能力差异、成绩优劣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

但作为一个有心的班主任, 我们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因人而异、有的放矢。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一个集体要想生存、发展, 必须有一个规范进行约束管理。常见的规范都以“一视同仁”或“千篇一律”为根本依据。然而,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因人而异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规范。在班规的制定上, 除了大家遵守的共同的内容外, 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状况, 对规定加以适当的变通。如对于一些违反基本要求的, 则要一视同仁严格按照班规执行, 对于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后进生要求则可放低, 鼓励他们进步;对于中上的同学则要严格要求, 提出更多的期望;对于屡教不改、一犯再犯的学生也要严格要求, 不能让步, 一来增强他们自身的约束力, 二来起到严明班风的作用。对待性格较为内向敏感、自尊心较强的孩子, 一旦犯了一些小错误, 我们并不需要过多地呵责和批评, 有时留有余地、点到即止却往往容易收到一种春风化雨式的感化效果;而对于较为活泼好动、自觉性缺乏、自控力不够的学生, 我们就必须在关心爱护的同时加强监督和管理, 有时甚至必须有一种“当头棒喝”式的训诫和警醒, 毕竟懒惰是人的天性, 外界的约束和压制在适度的范围内能引导较为顽劣的学生走上正途。这样有了因人而异的规范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二、“柔性策略”与“刚性管理”的平衡

班级中的学生是一个流动的整体, 文化状态、道德水准以及素质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中, 要驾驭学生就要班级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变化, 相应地调整管理策略。

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要善于表扬, 只要表现良好, 不论多么细小的琐碎之事, 都要加以表扬, 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 可以使人更加奋发地工作。我班的小伦上学期有五门学科不及格需补考, 经常晨读、晚自修迟到早退, 课堂上即使人在教室也基本在呼呼大睡, 原班主任让他单独坐, 以免影响他人。开学初他的学费也迟迟拖着未交, 而据我了解他的家境非常优越, 不存在有困难交不起的情况。经过与其家长的沟通我发现, 小伦的家长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 对孩子在经济上严加控制, 怕孩子养成挥霍浪费的习惯, 学习上期望值也很高, 但孩子的不争气让他们非常失望, 所以父子之间产生了严重冲突, 孩子甚至发信息辱骂家长, 说让他们守着钱养老去吧, 家长气得说就当没生过这个儿子, 不再管他。而我却发现小伦平时为人很热心, 我找他谈心他知道有错时就低下头, 特别是这次跟他一个宿舍的小勇脚不小心扭伤了, 事情发生时是周末, 其他同学很多在休息或出去放松游玩, 我打电话给小伦后, 他也在外面, 但接到电话, 二话没说, 立即赶到学校把小勇从五楼教室跟其他同学一起背扶到六楼男生宿舍。对此, 我在班上作了专门表扬, 表扬时我发现小伦很不好意思地低着头, 又有些激动的样子。这次之后, 我发现天天一大早都是他背扶着小勇来教室, 不再迟到早退, 上课打瞌睡的情况也好多了。事后我跟他父母也进行了大量的沟通, 把他最近进步的表现及时地告诉了他的父母, 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小伦的基础确实比其他同学落后了些, 但学习劲头是越来越足了。“柔性策略”的运用无疑在小伦这类学生的身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学期开学以来由于对“甲流感”的防控, 学校实行了晨检制度, 发现感冒发热的准许其请假隔离或回家就医, 因此考勤纪律上没以前严格, 有一部分学生就浑水摸鱼, 趁机偷懒, 面对这种情况, 我在班会上对此做出严格规定, 无故迟到早退缺席的以旷课论处, 取消评文明学生的资格, 并承担相应的惩戒性劳动任务。因此当学生产生松散懈怠状况时, “刚性管理”对于强化班级管理, 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柔性的宽容不是姑息放纵, 也绝非不讲原则。宽容并不等于纵容, 如果班主任一味面慈手软, 疏于管理, 致使学生纪律涣散, 有恃无恐, 无所顾忌, 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 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 宽容应该因人而异, 因事而别。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 是非面前不糊涂, 评判一个学生看事情的主流, 心存善意要看事情的发展, 对于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尚未成熟的学生, 教师多给他们一些微笑, 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 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尊重, 少一些约束, 他们就会多一点自尊, 多一点自信。

管理制度上公正、严明、一丝不苟的“刚性”, 情感维度上宽容、善解人意、待人以诚的“柔性”, 二者的平衡无疑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先决条件。

三、“局部民主”与“总体集中”的平衡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 他对班级的管理基本实行“群体”决策。他认为班级学生人人都是副班主任, 个个都是助手。“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对班级的各项制度, 每件比较重大的事, 在确定之前都要有一个商量的过程, 大家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 然后集体或举手或投票表决”。“群体”决策是“人人参与”的决策, 它超越了班主任的个人智慧, 借助班级这一组织及班级组织内外的人共同参与, 把决策权分散给全体学生。班主任可鼓励学生做班级的主人, 积极主动地为争创文明班队、先进集体出谋划策, 多做实事、好事, 如每人为搞好班风学风建设出一个好点子;每人设计一套课外集体活动的好方案;每人给任课老师提一条好建议等。另外诸如班级的出勤、纪律、卫生、文体等各方面的管理, 以及班规的制定等等权利都可以下放给学生, 这种民主化的管理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班风建设的积极性。

民主还体现在平等地对待学生, 即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 形成平等与友好、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接纳、关心与帮助的师生观。让教师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发展他们的才能和智慧, 让学生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发展其天性和聪慧, 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同样, 课堂教学中的民主体现在教师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非同寻常的问题和设想, 解除他们对错误的恐惧感, 使他们排除所有压力, 没有任何负担去学习。无数事实证明, 只有在民主宽容、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对教学活动才有一种安全感和愉快感, 才能真正表现自己, 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自主、深入地思考问题, 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才智。

但是, “群体”决策的民主决不等于放任自流、放手不管,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心中必须有明确的班级目标和决策定位, 充分利用以往丰富的工作经验, 准确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深刻分析具体的教学环境, 对班级教学活动的发展趋势能有清晰的认识和判断, 以此明晰工作思路, 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如对班级管理理念的牢固树立, 班级目标的合理定位, 班级文化的推进方向, 主题教育的主要内容, 学生干部的初步酝酿, 对学生群体的能力水平和思想动态大致评估, 具体困难的化解办法等等既心中有数, 又大胆让学生去实践, 必要时加以适当的引导, 做到提纲挈领, 抓住要害, 突出重心,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班级管理的细化和量化, 试图把学生在校的一切时间和一切活动都纳入到某一个管理体系当中, 惟恐规章制度不健全, 不时增加新的管理要求, 以此约束学生行为。

因此, 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深谙“放风筝”之道, 既让其自由飞翔, 又始终有根无形的线牵着他们, 做到适度放手与制度约束的有机结合, “局部民主”与“总体集中”的有效平衡。

四、“强调服从”与“张扬个性”的平衡

一支高效的团队无疑应该有严明的纪律、明确的目标、权威的管理者和得力的班委配备。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规范, 大家应严格遵守、坚决服从, 做到奖惩分明、措施得力、落到实处。比如, 我们学校的跑操、晨读、写字课、晚自修时间, 每一位学生都应有明确的服从意识, 不迟到早退, 服从班主任和班委的管理, “一切行动听指挥”, 以班级荣誉为己任。正如军训时要求步调一致、整齐划一, 以“服从为军人的天职”一样, 我们的宿舍教室卫生必须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学生的仪表服饰必须富有朝气、美观大方;课堂纪律必须井然有序、张弛有度……这一切都必须以遵守与服从学校纪律与管理为前提。

但强调服从并不是要求淹没个性、唯唯诺诺。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渴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 从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发现学生的潜能, 发展学生的个性, 让个性从依附走向独立, 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内敛走向凸显。正如肖川在《教育的力量》中所言:“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 成为他自己, 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权威报告《学会生存》中曾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 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

因此, 在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 我们要求学生积极参与, 尽情展现, 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锻炼中不断提高, 在行动中逐渐成长。像我们学校的各种学生社团, 读书节、外语节、推普周、演讲比赛、文娱演出等, 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与。我们要培养一种良性竞争的意识, 既需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也需要在学生中提倡并营造一种敢于表达、勇于展现自己的氛围。其实每个人心底里都有表现的欲望, 作为教师, 我们就是要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 一颗灵魂去唤醒另一颗灵魂”, 用足够的耐心、细心、关心、爱心去唤醒石狮子里沉睡的心灵, 让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 我们既需要敢于展现富有个性的独特自我, 也需要具有服从和合作的团队精神。

上一篇:西班牙留学简洁申请书完整版下一篇:国之荣辱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