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平衡论

2024-05-05

利益平衡论(精选十篇)

利益平衡论 篇1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至2008年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突破2.21亿。网络作为新时代的第四媒体,充分地实现了信息跨时空的传播,极大地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开发利用,使信息服务的速度时效与空间范围达到极致。然而,在这个信息技术缔造的网络环境中,作者、传播者和公众三方的利益冲突日益尖锐。多媒体作品的性质问题、暂时复制的性质问题、著作权人的网络传播权、技术措施权、权利信息管理权问题、电子布告板上的著作权问题、超链接与著作权的关系问题、网络服务提供商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责任问题、作者身份认定问题、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等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给传统版权法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全面革新,给版权保护的利益平衡及其法律规制带来了新的时代问题。

一、网络传播中版权保护面临的利益冲突

在数字化的网络传播中,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从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也深层地改变了作品创造和传播的速度与密度、深刻地改变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强度与频度。版权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发生了重大变革,引起权利与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引起了原有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的波动和震荡。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版权人利用技术措施权和信息管理权加强对网上数字作品或音像作品的管理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对自己的网络都设置技术措施,以限制网络用户自由访问其网站,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造成了互联网上可共享的信息大大减少,而另一方面,互联网存在的本质是信息共享与交流,这就必然导致不同利益者的不同利益冲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者的法定利益急剧膨胀,另一方面是使用者的非法使用无限扩大,这两种扭曲的不平衡共存于网络环境下,导致总体上的一种貌似平衡的总体利益平衡。

二、网络传播中版权平衡机制的失衡

2.1作者、传播者及公众利益的失衡

作者、传播者和社会公众都是网络版权的利益主体。网络版权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网络版权客体的多元化。作者总希望在作品的使用中谋求到最大利益,故总是倾向于强化版权的保护以控制公众对作品的无偿使用;传播者寻求传播作品的方便快捷全面,以实现投资回收的最大化;而社会公众则追求对作品的自由使用。网络版权的不同利益主体对不同利益的努力追求,必然导致他们之间利益的相互碰撞与冲突。

2.2精神权利与经济权利的失衡

版权法对作者权益的保护体现在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两方面。在网络传播中,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和数字化特征为侵权者侵犯作者的精神权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并使得这种侵权的影响范围迅速扩大。而在数字环境下,数字技术提供的对作品进行加工、修改和重新组合的技术能力使经济权利的保护不断膨胀,而精神权利的保护受到了很大的挑战,面临被弱化的危险。(1)

2.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利益的失衡

在网络环境下,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网络环境有利于社会所有成员获得信息,特别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社会成员以及社会弱势群体获取信息。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技术差距却阻碍了信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公共获取。发展中国家希望免费至少是低成本使用发达国家的科学文化成果,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历来就有重视私权的传统,况且其为了垄断本国相对发达的科学文化成果而限制甚至阻挠发展中国家的后发效应,因而主张合理使用不能成为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抗辩。(2)

三、网络传播中版权的保护核心——利益平衡

版权法的基本精神是通过赋予作者或其他版权人对作品的专有权利而鼓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科学、文化和艺术的进步与繁荣。维护作者与传播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平衡是版权法制度安排的基本出发点。在网络环境下,版权法的这一精神并没有发生变化。对网络环境下出现的使用、传播作品以及技术措施保护行为,在处理版权保护与信息传播的关系上,利益平衡仍然是基本的适用原则。

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对版权造成的巨大冲击,版权法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在版权法选择何去何从时,我们仍应恪守利益平衡理论技术。因为利益平衡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理论基础。(3)

3.1加强私权保护的同时更应当关注公众利益

公众利益的维护、实现和发展是版权法的最终目标。过度保护版权可能使公众无法以较低成本接近作品,从而阻碍知识的传播与再创造,最终损害公众利益;而对著作权的过重限制则有可能减损作者创作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知识产品的创作数量,不利于知识的创新,从长远看也会损害社会公益。

网络著作权法应兼顾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我国网络经济刚刚起步,版权贸易仍处在幼稚阶段,尚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情况下,其利益选择就应更多一些偏重公众利益,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在网络环境下,公众利益的重要性更大了,著作权法因应互联网的冲击所作的变革必须更加重视公众利益,甚至以公众利益为优先考虑。

3.2完善合理使用制度

所谓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又不必向其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的目的而使用他人著作权作品的合法行为”(4)它是各利益集团在作品生产与传播领域相互竞争、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作者、传播者和公众之间利益平衡的结果,体现了作者与公众利益之间、版权垄断与信息分享之间的平衡。

网络环境下要完善合理使用制度,简单地主张网络空间合理使用应当扩大或缩小都是不必要的,因为网络空间著作权的范围和用户使用作品的范围都相应地得到了很大拓展。网络环境下复制权的合理使用就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它至少应考虑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复制、为个人学习、研究、欣赏目的的复制、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信息网络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复制等纳入合理使用范围。

3.3平衡国家间信息利益的分配

在网络传播中,海量的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版权保护的地域性减弱,受国际法保护的程度越来越高,国际条约成为版权保护的主要途径。然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信息资源的全球化流动,只会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利益的天平将向发达国家严重倾斜。因此,国际版权法有必要以有效的限制和例外降低技术保护的门槛保障发展中国家以较低的条件获得技术成果、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更方便、更广泛地获取信息,才能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发展。国家版权保护应赋予发展中国家一定的版权限制与例外,以保持全球版权保护的利益平衡,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通过加入国家组织、缔结国际条约等形式与发达国家在版权保护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国际版权保护对本国的例外,保障本国社会成员以及社会弱势群体自由地获取信息。(5)

四、结语

在网络时代,“全球资源共享”已是大势所趋,利益平衡作为一种机制,是整个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目标和理论基石,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秉承的原则和理念。我们应该用利益平衡的思想对版权法作出适当的变革,使版权的新权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张和收缩、合理使用作为公众的利益也有所扩张和收缩,从而使版权的新权能和公众的合理使用利益在网络传播相互制衡、相互促进,最终实现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版权保护在数字领域得到了延伸。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给传统的版权法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全面革新,造成了各方利益的失衡。面对网络传播中版权保护的失衡状况,应通过关注公众利益、完善合理使用制度、平衡国家间信息利益的分配为版权保护的利益平衡机制提供一定保障。

关键词:网络传播,版权保护,利益失衡,利益平衡

参考文献

[1]、冯晓青:《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限制及其利益平衡》,[J].《社会科学》,2006,(11):96~103

[2]、方岩:《著作权集体管理与网络传播的利益》,[J].《科技与出版》,2003,(1):30~32

[3]、陈传夫、周淑云:《维系网络传播与公共利益的协调》,[J].《图书·情报·知识》,2006,(3):5~9

[4]、刘依归:《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措施》,[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8):35~37

[5]、张今:《数字环境下恢复著作权利益平衡的基本思路》,[J].《科技与法律》,2004,(4):52~58

[6]、贺宝梅:《论网络版权的利益冲突及平衡》,[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袁方:《图书馆版权利益平衡的理论与实践分析》,[D].河北:河北大学,2005年

[8]、汪涛:《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及相关法律问题》,[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9]、郑成思:《网络盗版与“利益平衡”》,[J].《科技与出版》,2005,(1):17~18

论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利益平衡原则 篇2

【關键词】知识产权;利益平衡;智力创造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269-01

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分配权利与利益的平衡机制。在信息的生产、专有和使用之间达成平衡,是知识产权制度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利益平衡因而成为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它涉及到智力产品的创造、传播之间的平衡、智力产品的创造和使用之间的平衡以及知识产权人的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等。利益平衡原则的提出根源于知识产与有形财产的自然属性以及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在性质上的差异,知识产权制度中更多地体现出法律的控制。

1 知识产权理论上的利益平衡论,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以下两个原则:

1.1 创造者从事智力创造的激励与使用者对智力创造物需求、使用ぶ间的平衡

从“利益”的角度看,在智力产品中,智力创造者和其他对该智力创造物享有权利的知识产权人以及社会公众都有合法的利益。创造者的合法利益的根基是基于其智力创造的事实行为,而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的根基则在于智力产品的社会性、继承性、人类自身发展对知识共有物的合法的需求。在一个特定的智力创造物中,存在着智力创造者或者其他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与潜在使用者的利益需求.

1.2 知识产权中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知识产权中的私人利益是不言而喻的。知识产权中的私人利益表现为通过被赋予专有权,知识产权人可以凭着对智力创造的独占而获得精神和经济上的利益。现代各国的知识产权法无不对知识产权人的专有权作出尽量周全的规定。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目的,也在于保护知识所有者的知识产权。并且,近些年来,这种专有权有不断扩张的趋势。从利益平衡论的角度看,知识产权制度也试图在激励功能和知识产权法的分配之间,在公共和私人利益之间确立一个精妙的平衡。

2 贯彻利益平衡原则的总体要求要做到以下两点:

2.1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正确处理信息的独占与共享之间的す叵

知识产权法在平衡私权与公益之间的关系而需要寻找最佳的平衡点时同样面临着效率与公平的价值抉择或衡量。只有清晰地界定效率﹑公平﹑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等平衡要素的内涵及偏好序列之后,平衡才具有可实际操作的意义。因此,在知识产权的利益平衡中,私权保护是利益平衡的前提,利益平衡是私权保护的不可缺少的制约。建立以保护私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在优先满足信息生产者利益的前提下规制他人以不同的条件利用该信息,对其享有的独占权实行必要的限制。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独占使用期间应当使生产者得到足够的回报,然后进入公知公用领域,这样才能达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如果划分不合理,就会挫伤信息生产者的积极性,或导致交易成本过高,且易滋生侵权行为。

2.2 合理考量秩序﹑公正与效益等法律价值之间的关系,使得利益て胶獬晌一种动态的平衡

秩序是实现其他法律价值的基础,因为必须先有社会秩序,才谈得上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平是实现其他法律价值的先决条件。在笔者看来,在知识产权法的价值取向上,以公正为基础﹑以秩序为保障,以效益为目标。利益平衡不应当是基于权利人与他人之间简单的静态的平衡,即不是对权利和义务简单和机械的分配,而应当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因为,无形财产权制度的当代使命不仅要保护“蛋糕”分享的公正性,合理分配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资源﹑收益,更要促进人们努力增加“蛋糕”的总量,即有效利用资源﹑增加社会精神财富。由于法律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当今社会科技文化日新月异,既有的权利平衡往往会被打破,作为秩序表征的法律必须适时反映这种变化,而不能局限于现有平衡;对于调整相应领域社会关系的知识产权法及时进行立﹑改﹑废工作,合理规范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增进效益,实现权利义务的动态平衡。

3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必须指出的是,在当今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所涉及的利益平衡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地域内的事情,也关涉国家与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严格说来,这实际上是制度之外的因素所要求的平衡。

由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一国除履行本国加入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义务外,并不承认他国依照其国内法所授予的知识产权。从根本上说,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实际上涉及的是不同国家的经济利益。发达国家倡导和奉行的严格和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给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利益上带来的不利后果是至为明显的:技术引进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成本提高,因为使用外国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是以支付必要的使用费和转让费为前提条件的;发达国家的垄断集团可以凭借资金和技术优势控制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产品市场,使发展中国家在民族工业和消费者利益方面承受极其不利的后果。

为实现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国家之间利益的平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首先应当立足自己的实际,坚持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标准,充分认识自身知识资源的优势,努力扩大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其次,在现行法律环境下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充分运用知识产权的合理利用制度为我所用,在不损害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益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和借鉴他们的先进技术和文化。 而从根本上说,发展中国家必须着力提高本国的技术文化水平和竞争实力,以争取自己有利的国际地位。

げ慰嘉南:

[1] 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文丛》(第一卷)[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利益平衡论 篇3

专利中药平行进口是指同一专利权人针对相同的发明创造于不同的国家分别申请并获得了中药专利权, 当专利权人在其中一个国家出售或许可他人出售其专利中药之后, 相对特定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而将专利中药产品进口到另一个对该专利中药产品给予专利保护的国家的行为。其法律内涵为:一是平行进口的商品必须是合法生产, 合法销售的产品, 而不是假冒制造的侵权产品;二是进口商是未经知识产权人授权的进口商, 此类进口商称为灰色进口商, 因灰色进口商的平行进口行为而形成的是灰色市场;三是进口产品中所附随的知识产权在进口国须得到认可和保护。

专利中药平行进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 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国际间贸易经济利益驱动。而世界范围内,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不同, 从而引致利益的不平衡, 以致企业针对不同市场实施不同的价格战略, 也即多元化的价格战略。这一方式在跨国企业的全球营销战略中十分普遍, 这不能不是商家实现其利益最大化之需要, 跨国制药公司根据不同的市场进行不同的定价, 这是一种以国家为单位的分割市场的行为, 往往市场越大,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需求弹性越大则价格越高, 这是一种人为割裂市场的行为, 往往会导致价格歧视, 从而演化为利益不平衡趋势。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商品的价格, 尤其是药品价格是低价位市场, 而中药是我国的传统产业, 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 资源丰富, 技术落后, 这就决定了制药公司考虑到对我国资源的需要, 以及占领我国中药市场的目的而不给出高价, 从而为我国中药平行进口提供了市场价格差条件。

从世界范围观察, 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规制药品价格, 这种不同的价格差异是造成中药在不同市场存在不同价格的根本原因, 亦是为专利中药平行进口提供了利益不平衡的条件。我国的医疗体制正在进行改革, 药价的支出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给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隐患, 因病致穷的现象比较突出, 国家必须从法律与政策上做出有效的规制, 制定出既要符合国际相关公约的法律规则, 也要适合我国国情并保护我国知识产权与人民利益的一系列相关知识产权配套法律制度, 从而相对合理合法地限制发达国家利用平行进口制定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 进而协调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于专利中药平行进口中的经济利益。

二、经济利益平衡与知识产权保护之关系

人类市场经济中利益平衡是对整个国际市场的良性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杠杆, 而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是通过平衡知识产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 最大限度的维护和促进知识产权法实现市场需求公平之目标。显然, 专利中药平行进口利益平衡也为知识产权法的价值目标。知识产权法本着这一原则, 充分考虑知识产权主体与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 协调优化两者间的利益关系, 是激励与实现知识创新而促进公众对知识产品认可的关键。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只有在对利益平衡目标的不断追求中, 才能实现对社会资源合理而优化的配置。利益平衡机制的构建, 这不仅能有效地排除专利中药平行进口中的不公平现象, 消除国际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现状, 从而更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人与全社会公众消费者的利益。

世界性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组织, 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简称Trips协议) , 由于这些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中存在着最低保护的法律标准, 这就不能不使得各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国际公约的最低保护标准一般是以发达国家的保护标准为基础的, 自然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加入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时, 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的保护标准。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下, 发达国家依靠全面的知识产权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控制了对技术创新的基础专利, 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不单是一个法律问题, 而是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 事实上目前的国际知识产权体系是“先来者”正塑造着世界的“后来者”。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拥有的知识产权总量比发达国家少很多, 给予同等的知识产品保护水平, 在实质上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失。虽然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对促进各国,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目前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利益不平衡问题, 若这一问题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 那么诸如专利中药等产品的平行进口现象将愈演愈烈。

经济利益平衡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的作用已经表现为对我国的工业发展与外国知识产权人的保护的协调, 存在着利益的不公平性而导致失衡状态, 这一普遍现象同样表现在我国的中药产业中。长期以来, 我国医药工业体制结构性方面, 各地条块分割, 缺乏整体的工业布局发展模式没有得到彻底的改革, 致使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可避免,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内容尚不明确, 专利制度不完善, 造成中药专利侵权现象十分严重。由于中药尤其是复方中药的特点, 决定了其利用现有知识产权各类新药专利保护范围, 如何界定和处理相关知识产权侵权要件等内容, 没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 这就必然影响了中药企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制约企业在科研方面的投入。那么如何更有效地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呢, 应当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框架下, 寻找和建构既符合国际知识产权制度, 尽管这一制度仍存在着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公平性, 同时, 必须建立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专利制度, 让这一制度更好地激励、保护和平衡各主体间的经济利益。因为, 只有从利益平衡与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两者关系中构建专利产品平行进口优化机制, 并且促使相关国际公约, 如TRIPS协议与各国知识产权专利制度相匹配, 才能使得利益平衡原则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起着协调而基础性作用, 因此, 国际间的利益平衡与知识产权保护之关系是相辅相成而又互相促进的。

三、优化专利中药平行进口的利益平衡

专利中药平行进口中的利益平衡优化问题, 其精神实质在于如何优化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制度, 也就是在设计这一制度时一方面须考虑保护创新者利益, 同时也需要保护各国, 尤其时发展中国家公众利益。我国是一发展中国家, 在享有国际知识产权权利和承担其义务上是一致的, 同时我国签署了《TRIPS》后, 对于该协议中一些强制性条款, 我国应当遵守, 而对于其中留给各国灵活处理的知识产权条款, 就应当以维护国际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不违背国际知识产权公约规则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创设保护我国国家和公众利益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而目前, 鉴于我国是商品低价位的市场, 由于我国的原材料与劳动力资源较丰富, 使得我国生产药品的成本相对较低, 而平行进口商品行为的产生, 一般是从低价位国家市场流入到高价位国家市场的活动。因此从利弊得失考量, 目前我国无须急于立法禁止商品的平行进口, 但又不能因此而损害他国的利益。况且,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今天的低价位市场或许明天就有可能变为高价位市场。如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 我国相对应东南亚国家, 就成为高价位市场, 又如今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在某些领域中的外贸产品甚至相对于发达国家也成为了高价位市场商品。当今的全球市场是一个动态性很强的市场, 是一个全球一体化市场, 这就是市场决定和要求各国在创设平行进口中的利益平衡法律制度时, 必须充分考虑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在法律层面上, 目前我国对产品包括药品的平行进口并没有立法规制, 也就是我国并没有立法禁止或允许平行进口, 而是在原则上倾向于允许专利药品的平行进口, 而在实践中也会适当注意消除平行进口的消极影响, 这也是各国的通常做法。世界各国在商品平行进口问题上, 大都未予以立法规制。各国对平行进口问题在立法上都持一种“中立”态度, 这或许是市场起着基础性作用所致。

《TRIPS协议》是目前全球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法律制度力度最大、范围最广、效力最高的一个国际知识产权公约组织, TRIPS也未对平行进口商品的利益平衡做出规定, 而是留给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操作。因此, 我国在设计专利中药平行进口商品法律规则时, 既要在不违反TRIPS原则的前提下创设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又要从我国国家利益出发, 并协调为各国平行进口与利益平衡之间的关系, 也即是我国可以在TRIPS协议框架下, 充分地运用TRIPS协议的立法空白缺位, 并结合我国和TRIPS协议组织成员国有关对平行进口商品, 尤其为专利中药平行进口问题, 作出相对合理地利益平衡协调, 逐步建构和完善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专利中药平行进口与利益平衡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机制法律制度, 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国家与市场公众利益。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专利中药平行进口国际间利益平衡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问题, 并论述了专利中药平行进口经济利益平衡优化理论, 从而尝试提出解决优化这一理论的方法及构建我国专利中药平行进口利益平衡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设想。

关键词:利益平衡,平行进口,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韩羽枫: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

[2]冯晓青:利益平衡论: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

利益平衡论 篇4

摘要: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公务员的行为特点和普通人很相似,但不同的是,公务员的工作行为是公共行为,往往涉及到一个或数个社会成员的利益甚至整个社会的利益。为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改革工资、职务、奖惩制度,目的使公务员个人利益与其他主体的利益双赢

关键词:公共利益;个人利益;公务员

一、公务员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均衡机制

在实践中,公务员的个人利益表现为履行责任的快乐、工作成就的愉悦、奖酬的公平感等等;社会公共利益表现为行政相对人收益的提高、社会风气的净化、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以及政府形象的提升等等。公务员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存在着利益博弈关系。博弈的结果会达到一种均衡状态。美国经济学家纳什提出,均衡就是参与博弈的各方,各一个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其中每个博弈方的策略,都是针对所有其他博弈方的策略构成的,少一个元素的策略组合的最佳反应。“最佳反应”指该策略带给采用它的博弈方的利益或期望利益,大于或至少不小于其他任何策略能够带来的利益。在这种均衡状态下,参与博弈的各方都无动力单方面改变其策略,否则,其利益将受到损害。

公务员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高水平的均衡机制为绩效奖酬与利益整合机制。公务员勤政廉政,努力工作,作出优良的工作业绩,一方面提高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政府荣誉;另一方面,公务员为社会(各种行政相对方)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从而将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到较高水平。但现实生活中公务员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均衡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过程表现为旧的均衡——非均衡——新的均衡。公务员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从低水平的利益均衡状态的转化为高水平的利益均衡状态是要有一定条件的,也就是要通过一个中间的媒介才能转化。这个媒介就是公务员的工绩效的不断提升。工作是把公务员个人同社会联系起来的桥梁,工作的绩效是提升公务员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唯一途径。

二、实现公务员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高水平均衡的对策

1完善公务员的工资制度与考核制度

当前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制度改革可以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绩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完善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美国与英国分别在1978年和1989年开始实行以绩效工资为主要形式的灵活工资制度,我国也逐渐引入其制度。绩效工资定为多少呢?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绩效工资大约为原工资总额的20%才能发挥良好激励效应。每个公务员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绩效,拿到绩效工资,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公务员,尤其是中、下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这种措施简便易行。第一,它只是在原有工资的基础上增加绩效工资部分;第二,通过公务员年终绩效考评来确定获得绩效工资的人员。

2重塑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重塑公务员职位分类机制,关键是塑造有意义和令人感到快乐的工作。公务员职业兴趣的增长可以大大提高其创一流业绩的可能性,从而维持公务员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高水平的均衡。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诺齐克认为,有意义和令人满意的工作要包括:第一,有一种可发挥自己才能和潜力、面对挑战和要求进行独创和自主性活动的机会;第二,处在一种当事人认为是有利益的活动之中;第三,在这种工作中,他知道他的活动在达到某种总体目标中所扮演的角色;第四,这样,他有时在决定他的活动时,必须考虑他所致力的更大事业。通过工作设计以及维持一个合理的工作压力水平,使公务员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职业责任感、工作成就感、尊重满足感等内在利益。

3完善公务员竞争上岗制与功绩升降制

完善公务员竞争上岗制与功绩升降制可以更好地激励公务员争创佳绩,并且使对社会贡献大的公务员获得提升,进一步强化公务员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高水平的均衡。公务员功绩升降制一方面意味着论功行赏,论过行罚,维持了公务员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二者的高水平均衡状态。另一方面,功绩升降制可较好满足国家公务员的精神需要。升职的公务员不仅物质利益得到提高,而且伴随着荣誉、声望和权力的增加,其精神需要得到更好满足。

4建立公务员廉政优政期权制度与公务员终身成就奖制度

利益平衡论 篇5

1当前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是人的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当前主要表现为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下的结构性、体制性、观念性失衡及由此产生的大量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产业与事业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多年GDP平均增速达9%以上,目前多个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这些成就的取得,总体是中国改革开放方针引导,但主要动力还是靠外向出口和投资拉动。特别是巨大的外资引进,由此配套了大量政府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并形成了建设资金向优势产业集聚的机制。与产业发展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作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保障社会公平而举办的社会事业和社会服务,却缺乏有力度的政策引导和有效的筹资机制,造成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社会事业的整体资金动员能力差,一方面政府投资存在部分退出现象,一方面存在很多垄断封闭,外资、社会资本进入远不如生产产业顺畅。这些,都使得我国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导致社会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公共服务供给不均。

1.2效率与公平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些地区发展迅速,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部分人群率先富裕。但伴随而来的恶性竞争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并由于缺乏共同富裕超前的制度性安排,使效率与公平失衡。主要表现:一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比例失衡。1997-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0.95%升至20.61%,企业盈余从21.0%升至31.3%,而劳动者报酬却从53.4%降至39.7%。这一方面表现出国强不能民富,大多数劳动大众不能同步享受发展成果;一方面表现出资本权益和劳动者权益的失衡加剧,劳动价值严重贬值。二是城乡、地区、行业间的失衡加大。1995—2009年,城乡差别由2.71倍扩大至3.33倍;地区差别由1.82倍扩大至2.43倍;行业差别也由2.2倍扩大至4.4倍,导致我国体现分配公平的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进入世界收入悬殊国家行列。三是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失衡严重。一方面,体现社会公平的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在国家预算中比重明显偏低,一方面,巨额的“三公”消费和央企利润不能纳入二次分配,以及社会事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不均等,二次分配的失衡就更加严重。

1.3利益与公益失衡

首先在社会事业中,改革引入了市场机制并在一些领域实现产业化,大大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但对一些涉及基本民生需求的公益性社会事业领域,不宜用产业方式和市场机制替代的,政府职责和投资的退出,资本属性就会过于膨胀,导致社会事业项目公益性的丧失和削弱。二是本应从事事业发展的事业单位,也因公益性和经营性交织,职能不清,性质复杂,加上国家财政往往支撑不到位,事业单位被迫为生存而牺牲公益。三是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长期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企业唯一目标观念影响下,不愿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甚至少数企业唯利是图,突破道德底线,做出伤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四是对公益事业的社会总体认同度不高。由于长期忽视社会的公益性一面,国家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以慈善事业回报社会的第三次分配意识淡漠。据统计,我国的社会捐赠占GDP的比重仅有美国的十分之一,人均个人捐赠不到美国人均个人捐赠的千分之一,以致第三次分配对社会公益和社会公平的调节平衡作用非常弱小。

1.4失衡的主要原因

上述三大失衡的原因,从本质上看,是社会发展规律性的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不断矛盾和不断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产业与事业、效率与公平、利益与公益动态平衡的过程。产业及效率和利益是发展的动力,事业及公平和公益则是社会协调平衡发展的保障,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但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会有一个方面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一般会先行发展过度而抑制另一方面发展,造成发展的失衡。但主要矛盾方面一旦发展过度,就会逐步走向反面,为失衡的另一方让出发展空间,使整个社会发展又趋向平衡。这就是发展的对立统一及量质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起作用,如此彼长此消、此起彼伏,循环往复,促进人类社会在不断矛盾又不断平衡中螺旋式上升发展。

目前,我国发展产生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一定发展阶段的局限性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最后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在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总体水平大约与发达国家工业化中期水平相当,其生产关系与当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向国家垄断发展的阶段亦很相似。这种状况,决定了这一阶段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急速扩张发展并激烈变动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类似自由竞争年代物欲横流、诚信缺失,各种社会丑恶现象集中显现,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文明进步激烈较量的时期。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对那个年代的描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二是文化的原因。中国因长期的封建社会的闭关自守及封建礼教影响,思想总体偏向保守和轻商,但这种保守和轻商往往会在一定条件下走向另一极端,就是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导致社会心态浮躁、好大喜功、盲目攀比。同时,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我国民众的科学素质水平不高,世界观价值观老化平庸,创新、民主和公民意识不强,这些都是上述社会失衡的意识形态基础。三是体制的原因。在我国,虽然改革开放已30多年,但对计划经济的体制改革并不彻底,目前还有向计划经济体制倒退的倾向,加重了官商一体的行政国有垄断和计划与市场双轨运行的体制烙印;加上未能形成对利益集团的制衡格局,使得盲目发展和逐利冲动难以制约,也使得体现公益的社会事业常遭冷遇;同时,由于政府更倾向于采用凯恩斯主义发展经济,国家调控手段的过度和行政手段的强势,使得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机制弱化。这种状况同样体现在社会建设中,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和包办,优势资源难以优化配置,社会组织难以发育成长,民间资本难以顺畅进入,社会各种利益诉求缺乏正常渠道,社会利益格局的平衡主要靠人治而非法制,造成了大量社会矛盾不能制度化解决,日积月累,就加重了社会关系的失衡。

2社会建设的国际借鉴

有人说,注重公平的英国体制欠缺效率,注重效率的美国体制有失公平。其实,这可能是只看到了他们一定发展阶段突出的一面,实际英美两国都是在效率与公平相互依存和矛盾平衡中发展的。英国虽是一个高福利国家,但社会的主流并未忽视效率。从亚当·斯密自由竞争理论对工业革命的促进,到200多年后,仍有多个产业和科技竞争力排位世界前列,体现了这种动态平衡。美国以竞争与效率著称于世,但同时也注重公平。如美国的基本政策之一是推动和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早在1890年国会就通过了被后人称之为反垄断法之母的《谢尔曼法》有效地防止了大企业滥用垄断地位和实力进行市场垄断,从而基本能够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也就保障了技术创新和市场活力。

北欧国家在经济竞争力和社会福利方面,均常处世界领先地位。瑞典是诺贝尔奖的发源地,拥有爱立信、沃尔沃等世界一流企业,也是典型的全民保障国家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保生态政策非常领先的国家。芬兰是世界上较早提出企业要以人为本并推行以社会道德责任感为规范的企业SA8000标准,使企业由单一的利润追求,向同时承担社会责任转变。芬兰还是一个推行无竞争教育的国家,学校不以学生分数的竞争性评价机制裁量孩子,而注重培养人格和能力,使孩子能成长为心智健全的人。

原金砖四国都是近几十年快速发展的国家。但社会均出现了分配不公、两极分化,但发展的平衡需求也促使这些国家通过增加劳动者收入和加大社会福利保障来修复发展的失衡。如巴西近十年内,人均收入增长35%。在印度和俄罗斯,人人都享有全免费的医疗服务和全民义务教育。2003年,俄罗斯社会福利的财政支出达28万亿卢布,占当年政府全部预算的68%。新近加入金砖国家的南非是中等发达国家中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原金砖四国一样,一度贫富悬殊,后来通过“黑人经济振兴法”和“社会保障计划”的实施,使整个社会能相对均衡发展。

还有日本、韩国、以色列和新加坡等,都是在近半个世纪中发展较快,高竞争和高效率的发达国家。如日本,虽然已有近20年的发展停滞,但日本人均GDP仍是中国的10.6倍;而且日本的社保福利体系相当健全,医保覆盖率达99%。韩国一度由于先增长后分配的方针带来的不公和失衡,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迫使政府调整政策,社会保障也从紧急救济型向社会福利型转变。以色列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发达国家目前排名第一,由于政府的政策往往倾向于富人,引起社会对公平正义和福利社会的质疑。以色列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其强烈的功利主义与吉布兹精神共存,其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关系,与美国强烈的个人主义与基督教福利主义长期共存一样,很值得研究。新加坡曾是一个执行无福利政策的国家,以激励国人的创业创新精神,但新加坡建立了以公积金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支付医疗和养老费用及购买住房,也使得社会的效率与公平得到相对平衡。

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正反两方面存在一样,上述国家也有很多失衡和两难之处。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一百多年的驴象之争和轮番执政,实际是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效率与公平之争。前不久发生在美国两大党之间的全民医改之争,也体现了这种动衡纠结。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对本国公民“从出生到坟墓”全盘包揽,久而久之这种制度又可能演变成“养懒汉”的温床。由于社会福利的比重过高,导致政府债务和赤字扩大,经济发展受累。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失衡和两难更是随处可见。如印度的医疗制度,使很多人在公立医院看不好病,到私立医院又看不起病。这些,都显现出效率与公平、利益与公益的另一种失衡。

3对社会建设的几点认识与建议

3.1顺应发展规律,实现包容性增长

列宁说,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这句话以最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本质,但要真正认识和顺应发展规律,还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三个要点。

首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这点出发,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和积累物质与精神财富,始终是正确的。但同时,人们对物质文化的增长需求是全体性的,这就需要在发展经济和变化产业的同时,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稳定和谐的公共事业,才能保障社会发展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得以实现。第二,要清楚认识和把握阶段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在改革开放初期,改变普遍贫穷和经济落后是发展的主要矛盾;激励竞争、提高效率是促进发展的矛盾主要方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实力与当年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因过度竞争和垄断产生的社会不公与贫富不均以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严重失衡,已逐步转化为当下发展的阶段性的主要矛盾;上层建筑改革的滞后,束缚和掣肘生产力发展也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注重公平正义,发展社会事业。当然,搞社会建设和社会保障,也要量力而行,不宜矫枉过正,不能操之过急,一旦过度,平均主义和福利主义的种种弊端又会再现。第三,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量质互变的临界线和动态平衡的结合点,把握好矛盾转化的“度”。在当前社会矛盾凸现时期,如何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使矛盾不至于激化失控,把握好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老百姓的承受度等可能导致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线”,特别把握好产业与事业、效率与公平、利益与公益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点,从而使一些“两难”的矛盾向“双赢”的方向转化,促进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增长,就显得至关重要。

3.2顺应市场规律,完善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与以往一切经济社会形态一样,必然有其局限和缺陷。但在目前人类发展阶段,市场经济仍是一种先进的、处于完善过程的经济社会形态。因为它从本质上具有的供求自动调节、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益均衡导向以及内生的竞争与平衡机制,给市场经济以持续的发展动力。虽然市场机制也有许多弊端和失灵之处,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适当的参与干预,特别在公共事业方面,很多方面需要政府主导,但这些也是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不能违背市场规律,更不能取代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顺应市场规律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当前特别要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周期性反转的特征和应对策略,并认识市场经济的动力性和平衡性与这种周期性的相关性,从而更好地把握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与结合点,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是以契约为基础的法制经济,一切单位和个人的行为,都必须遵守法律的公平准绳,而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也是市场经济规律的本质要求,违背者最终会吃苦头。

目前,我国尚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阶段,由于改革的不彻底,存在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双轨并行的格局,包括相应的行政、文化和社会管理体制也都体现这种特征。表现在政府一方面过多参与和干预了市场竞争,一方面又忽视和淡化了应由政府主导主办的社会事业;一方面政府的过度行政行为,使得市场不能充分竞争,一方面应当公益普惠的社会事业又引进了过多的恶性竞争。这种状况阻碍和禁锢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积极推进各类体制性改革,已成为进一步促进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重要动力。体制性改革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触及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自我革命”。改革表面上改的是体制和机制,实际改的是利益分配格局,特别是要打破一些部门的行政垄断和利益集团的行业垄断,让度部分权利和利益给社会组织和大众,其难度和阻力可想而知。但非此不能顺应发展规律,不能完善市场经济,不能促进和谐发展。

3.3顺应科学规律,构建现代化社会

一是科学虽然古已有之,但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科学,体现在与生产力发展紧密结合的科技革命,而且每次重大的科技革命都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轨迹。科技不仅极大地提高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而且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二是科学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与生产方式相互依存、制约和促进的社会构成,也无不被科学技术所广泛渗透,科学技术正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福祉的不断提升。三是科学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科学思想是人类最具进步意义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力量在于它总是不断地接近真理,揭示真理,并以真理之纯正力量,不断征服愚昧无知和黑暗腐朽,从而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贴近人的本质需求和顺应自然及社会的客观规律。

科学技术还促进对社区的网络化、扁平化、精细化和个性化管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而使社会的人际交往和相互关系发生质的变化,逐步演化为新型的自组织社会。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正孕育着人类历史的第六次科技革命。专家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可能会以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及其交叉学科为突破,融合信息科技、纳米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开辟满足人类高质量物质生活和高品位精神生活的新领域。

3.4认识和顺应价值观形成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着人们的世界观水平;同样,人的价值观也离不开人的生存需求。当今世界结构多元化和人类社会的多元发展,使各种世界观、价值观异彩纷呈。但不论何种世界观、价值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本质特征;同样,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预言,是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世界各国人民几千年来,以无数的生命和血泪代价才逐步得以形成的“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宽容失败”以及“真善美”的价值理念一脉相承。同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发展的本质也是人的发展。因此,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基础的辩证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一性,就体现了人的解放和解放生产力的一致性,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体现了人们对价值观形成规律基本特征的认识。在此认识基础上,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和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相互关系的认识,使体现科学精神的先进文化理念融化和渗透到决策层面和法治层面;同时,通过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和公民意识水平,使文化的繁荣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并由此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

生物是在不断进化,人类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人类社会每一个大的发展阶段都会比上一个阶段进步。虽然今天的人们往往看当下的负面比正面的要多,但回头看时,又会看到社会总是在发展。文明代替愚昧、开放代替封闭、民主代替专制、光明代替黑暗,社会进步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虽然这种进步必然会有反复和曲折、有黑暗和腐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民主文明进程正在出现“加速度”。相信人类社会将不会用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时间去完成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一个马克思预言的、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高度文明的“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将一定会到来。当然,这也决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只要人类仍在生存,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性和平衡性矛盾就始终存在。同样相信,那时的人类,仍将以其无穷的智慧和勇气,不断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维伟.收入分配改革,如何突破民富国强[J].中国人大,2011(6).

[2]汤耀国.让权力回归本源[J].瞭望,2011(2).

[3]张晶晶.教育改变芬兰[J].科学大观园,(16).

[4]董光壁.科学技术史告诉我们什么[M].国家图书馆,2011.6.

平衡利益:家族企业继任者“命门” 篇6

利益失衡, 贻害无穷

家族企业继任者继位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不仅有“帅位”的更替, 还伴随股权结构的调整、高层管理岗位的人事变动、内外人际关系的重构等多个方面的利益变化。从企业内部看, 主要涉及家族企业创始人、企业元老、继任者家族同辈这三大关键主体的利益调整与变化。在继任者继位的过程中, 利益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继位过程中利益调整过快容易伤害三大主体的情感。

由于继任者的就位, 企业将形成以继任者为核心的企业团队, 将建立起彰显继任者个人风格的企业文化和制度, 将从此走上继任者所倡导的企业发展道路, 这一系列变化无疑是积极而必然的。但是, 继任者“初登帅位”, 在已有制度和团队影响仍有强大惯性、缺乏家族企业创始人及企业元老支持的情况下, 立即大刀阔斧着手以上系列的改革, 势必对家族企业创始人、企业元老、继任者的家族同辈造成心灵上的伤害。对家族企业创始人和元老人物来说, 尽管早已明白“生老病死”、“长江后浪推前浪”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和社会规律, 也跨出了让贤“帅印”和“将位”的艰难一步, 但当企业继任者真正就位时, 来自人性本能的困惑和无奈依然是巨大的。如果家族企业运行的已有基础随着他们的离任而迅速瓦解重构, 无疑是对他们曾经付出的汗水与辛劳的不尊重甚至否定, 这无异于在他们已受伤的心灵上“再撒上一把盐”。同样, 对家族继任者的家族同辈来说, 许多曾是“帅位”的有力争夺者, 也会因继任者疾风骤雨般的改革、改组而诚惶诚恐, 使竞争失败的痛楚变得雪上加霜。

第二, 继位过程中利益调整不公直接有损三大主体的切身利益。

一般而言, 当职位发生不利变化时, 为公平稳定起见, 在其他利益上就该给予补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做法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心理习惯。比如, 当创始人和企业元老将退下时, 家族企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物质补偿和精神关怀, 若仅仅作为一般“退休”问题处置, 则意味着继任者忽视了他们的历史贡献, 这是不公平的。又比如, 继任者同辈中有继任者曾经的竞争对手, 若对他们采取秋后算账, 实施打击报复, 侵害他们正当利益, 也是不公平的。此外, 在我国,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既传统又现实的利益分配理念。从这样的角度看, 利益分配不均也就是不公。继任者在众多同辈中脱颖而出, 成为幸运儿, 已经占得先机, 理应在其他利益上作出让步和妥协。

利益问题总是最敏感的, 无论是调整得过快, 还是调整得不公, 都会给家族企业交接班造成无数的障碍和麻烦。创始人的利益得不到平衡, 就可能导致创始人眷恋权力, “让位不让权”, 当“太上皇”, 搞“垂帘听政”, 出现“父子冲突”、“管理混乱”的尴尬情况。企业元老的利益得不到平衡, 就可能导致家族企业继任者开展工作阻力重重, 交接班过程推进缓慢, 继任竞争失败者被元老人物扶植起来与继任者分庭抗礼, 等等。继任者家族同辈的利益得不到平衡, 在“宁为鸡头, 不做凤尾”的狭隘权力观、“同辈生嫉妒”、“胜败者不相为谋”的传统文化劣根性的推波助澜下, 常常使得继任者家族同辈与继任者彻底决裂, 家族企业内部演绎出一场“拉帮结派”、“破坏性另立山头”、“随意处置无形资产”的“豪门恩怨”。可见, 在继任者入主家族企业后, 平衡好三大主体的利益极为重要;否则, 会加剧交接班这一过渡期的震荡程度, 甚至使企业由盛转衰, 从此一蹶不振。

平衡利益, 顺利过渡

如何平衡三大主体的利益, 实现“震荡期”的顺利过渡呢?

第一, 家族企业创始人要为利益格局的调整做好铺垫。

尽管创始人是继任者就位后利益受到影响的首要主体, 但其本人也是家族企业搞好利益平衡的关键人物。既然选择了交班离任, 创始人就应该顺应这一选择, 支持家族企业接下来发生的利益格局变化。一是创始人要通过家族企业事务会议去教育大家, 使继任者、家族企业元老、继任者家族同辈懂得从家族企业长久发展的共同利益的高度思考问题, 理性看待利益格局调整的必然性, 学会尊重、让步和妥协, 为未来新的企业利益格局的构建做好心理准备。二是创始人要率先作出表率, 积极主动让渡“帅位”权力甚至部分个人利益。

第二, 要让家族企业创始人获得更多的精神安慰和物质消费。

继任的结果是创始人不仅“帅位”移交, 还有股权的分割、威望衰减, 是继任中最大的个人利益受损者。虽然利益平衡工作由创始人开启, 但其他成员的“反弹力”决定了创始人不可以完全个人决定自我利益的补偿。这就要求以继任者为核心的所有泛家族成员、元老人物、企业管理者能充分认识到创始人的巨大付出和良苦用心, 尊重、肯定、颂扬他对家族企业的卓越贡献;支持创始人完全离任后享受富足、稳定的物质生活, 并用制度予以保障;坚持创始人部署的企业发展战略 (一般而言) ;提倡建立创始人退休后关注、关心企业发展的稳定机制;等等。从精神安慰和物质消费上补偿创始人的利益损失。

第三, 要分情况安置好企业元老。

一是对将与创始人一同离任的元老, 除了精神安抚如肯定其对家族企业的贡献, 主要给予物质上的补偿, 比如物质奖励、股权配送、退休后的稳定福利待遇, 使他们心平气和地逐步将权力让渡出来。历史上,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平稳过渡权力的做法值得家族企业继任者借鉴。二是对能力较弱、又不足以退休的元老, 实行“换岗不换薪”、“离岗不离薪”的办法。可将他们调整到不太重要的岗位, 但福利待遇维持原来的水平甚至略高点, 实在不行就可以养起来。三是对有精力和能力继续参与企业管理的元老, 能融入继任者管理团队的, 可以继续留用, 辅佐继任者;与继任者管理思路、风格不同, 不利于建设和谐统一管理团队的, 可以到家族企业的子公司独立自主地去干一番事业。子公司与母公司从以股权为纽带, 到以业务为纽带, 逐步完全从母公司中独立出来。如, 山西海鑫集团“温和”地安置元老的做法。年轻的李兆会董事长为了安置干预自己正常行使董事长权力的企业元老——五叔李天虎, 在要求李天虎辞去总经理位置后, 再将海鑫属下的海鑫水泥厂交由李天虎打理, 后海鑫水泥厂转变为独立于海鑫集团之外的法人, 李天虎在海鑫集团的股份也全部撤出。

第四, 要公平、且又适度倾斜地协调继任者与家族同辈间利益。

所谓公平, 就是所有同血缘、亲缘层次的子辈应该在股权分配上一视同仁, 基本实现“诸子析产”的继承传统;在各种经营权的分配上按历年来的评估结果和权值分配在家族会议集体决定。所谓适度倾斜, 就是从家族企业整体利益出发, 必须保证继任者对企业的控制力, 在股权上必须使继任者具有相对优势, 甚至绝对优势;在经营权上要促使以继任者为核心建立管理团队。综合公平和倾斜, 一是在股权方面, 可以通过适当多分配股权于继任者;可以通过分立 (如果条件允许) , 使家族企业股份集中为继任者所掌控。如, 方太集团前掌门人茅理翔帮助女儿成立一家厨具零配件公司, 作为方太的供应商, 同时也向其他厨具企业供货, 而把方太集团完全交给自己的儿子茅忠群打理。茅理翔称这种做法为“口袋论”, 把自己、老婆、儿子的钱放到一个口袋里, 把女儿的钱放在另一个口袋里, 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家族企业纷争的隐患。二是在经营权方面, 能融入到继任者管理团队中的同辈, 按照评估结果在家族企业出任相应的岗位;不能融入到继任者管理团队中的同辈, 应该离开家族企业自谋职业, 有股权的按股享有红利, 没股权的家族企业提供一般生活保障。如, 浙江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就阐释了这样的企业接班人理念:鼓励企业股东、高管的子女念完书以后不要进正泰, 要到外面去打拼, 并在打拼过程中对他们进行观察和考验。若是成器的, 可以由董事会聘请到正泰集团工作;若不成器, 是败家子, 公司原始股东会成立一个基金, 请专家管理, 由基金来养那些败家子。此外, 对于在“帅位”角逐过程的曾经对手, 家族企业继任者应该摒弃前嫌, 以宽广的胸怀对待他们, 尽可能做到量才施用, 树立起唯才是用的企业用人风尚。历史上, 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徽等一帮原太子李建成的旧属, 不记前仇, 大胆起用, 因能定职, 为开创古今有名的贞观盛世奠定了人才基础。这也是值得继任者学习和借鉴的。

第五, 利益格局调整、变化要稳步推行, 切忌贸然突进。

继任者的继任对家族企业来讲是“大地震”, 就算是沿袭以往所有的制度和做法, 在继任者没有完全掌控整个企业、被内外相关人员所真正认同之前 (即继任过程结束之前) , 家族企业都处于“震荡期”。若是继任者立即大力调整利益格局, 忽视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三大主体的接受程度, 势必会把震荡推到企业不能承受的地步。所以, 智慧的继任者首先是要懂得尊重前辈们的成就, 尽可能挖掘、吸收已有制度与做法的合理元素, 在继承中赢得稳定, 在稳定中寻求创新和突破。

专利法利益平衡机制的思考 篇7

关键词:专利法,垄断,利益平衡,平衡机制

在专利法中, 运用法律的方式调节各方的利益关系, 从而能够防止利益垄断现象的发生, 能够更好地实现公共的利益。专利法与著作权等相似, 其也是对知识产权的一种平衡, 能够实现发明者、使用者和社会公共各方面的利益, 从而能够使专利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经济发展中, 促进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共同发展。专利法在实现利益平衡时, 能够实现更加广泛的利益, 从而能够实现动态的平衡。

一、保障公众对专利技术的使用是实现各方利益平衡的核心

专利法从专利权人的角度出发, 能够给予发明者利益, 而且, 也能够防止专利发生垄断的问题, 使专利技术能够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中, 让公众能够通过体验更好地了解专利技术。专利法主要是实现利益的平衡, 通过打破垄断的方式, 实现利益的平衡。实现专利技术的公开, 能够在专利权人在竞争的过程中, 提出更好的技术, 并且, 专利权是一种具有垄断性质的权利, 但是, 专利法的目的在于打破垄断, 实现技术的发展。所以, 专利法要求专利权人能够公开专利技术, 让专利技术在使用中, 让人们能够更多地了解专利技术, 不同国家的专利法都会制定获得专利的相关条件, 而且通过细节的描述, 让专利权人使专利技术公开, 从而能够让公众在体验专利技术的同时, 对技术加以完善, 使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在专利法中, 使专利技术公开, 是一种对知识产权的平衡, 同时也是鼓励人们进行专利的设计, 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专利。专利法的目的在于让公众能够最大化的接近专利技术, 这也是专利法的本质所在, 能够使竞争者在公开的信息中不断完善技术, 进一步实现技术的创新, 通过对专利技术的了解, 公众也可以进一步完善自身。专利权人要想获得专利权, 就必须使专利信息公开, 这是一个必然的条件, 即使专利技术在没有经过专利权人允许时, 不可以使用专利技术, 但是, 能够从公开的专利信息中了解很多内容, 从而在专利领域中获得更多的见解, 然后进行新的研究和创造。

从专利法的目的来看, 专利法规定专利信息的公开,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技术的重复研发, 这样就能够减少技术研发的投资, 不会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源的浪费问题, 而且在专利信息公开的过程中, 能够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这些都需要专利信息的公开才能实现。很多潜在的专利技术发明者, 在看到公开的信息后, 就不会进行重复的发明, 就能够将自己的时间应用到新的研发方向中, 从而能够研发出新的技术。专利技术的公开能够促进专利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在信息公开后, 很多潜在的用户就可以了解信息, 从而开始使用技术。

二、适度与合理的专利保护范围成为专利法利益平衡的基础

在专利法的利益平衡机制中, 公众主要是通过信息的公开接近专利技术, 专利权人是在运用专利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能够确定专利技术合理的适用范围。所以, 专利法能够确定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 能够在一定基础上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通常情况下, 在专利制度实行的不同的阶段, 专利技术会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影响, 导致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具有一定的差异。专利法要防止专利的垄断, 并且要确保公众对信息的掌握, 采用激励的方式, 使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社会的利益, 这种平衡机制在实践中, 会存在过度保护或者保护不到位的问题。

从专利法的目的和设计方面来分析, 专利法的保护范围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 专利权的客体不能合理的分类

在社会中, 对于发明创作是否应该列入到专利的保护中, 还是存在一定的争议的, 哪些专利不能够进行专利的保护, 还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状况来分析, 而且, 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尤其是在那些已经在进行专利保护的专利中, 公众利益的实现又存在局限性, 所以, 在专利保护的过程中, 应该结合我国社会的发展, 确定专利保护的范围, 专利保护要与技术的发展情况协调一致。

在对我国专利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看出, 专利保护的客体是在延伸的, 现在, 专利保护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专利保护的客体也在延伸, 但是, 在延伸的专利保护中, 还是存在着保护领域的问题。例如在基因工程的专利保护中, 那些克隆人的技术是不能受到专利的保护的。

(二) 专利权内容和行使方面的问题

专利法能够赋予专利权人一定的权利, 实现了专利的保护, 我国的专利法中, 当专利权人发明了新的技术, 相关的单位是不能够私自进行使用和销售的, 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要按照专利法的相关规定获得使用权。然而, 专利权在行使的过程中, 不能够阻止人们接近专利技术信息, 也不能对专利技术在市场上的流通产生阻碍的作用。所以, 专利法在这方面还是不够清晰的, 在专利技术信息的公开和侵权方面还没有较为清晰的界限, 这就导致了专利权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 对专利技术垄断, 以侵权的名义防止专利技术的公开。所以, 专利法应该对使用人作出合理的安排, 让使用人能够在法律的基础上维护自身的使用权利。

在对专利权使用进行规定时, 要坚持专利权垄断的相关原则。在有限的垄断原则下, 应该强调专利后续发明的重要性, 从而能够防止大量的社会资源被浪费, 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 专利权适当和合理的保护期限界定

在对专利期限进行设定中, 能够鼓励公众更好地接近专利技术, 提供了了解技术的保障。专利权在防止垄断的过程中是存在一定的期限的, 专利技术作为一项无形的资产, 其在刚刚发明的时候可以进入一个公共的领域, 成为社会共有的资源, 任何人都可以了解专利的信息。专利的保护也存在一定的期限, 能够保障专利权人在有效时间内获得回报, 但是, 在合理的汇报的基础上, 并不能够使专利权人获得额外的商业利润, 专利权人的竞争者也可以通过转让的方式运用专利技术。专利保护期限要设计合理, 如果专利保护的期限过短, 则不能为专利权人提供汇报的保障, 如果专利保护的期限过长, 则会出现专利技术垄断的问题。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能够为公众了解专利信息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能够使公众在这个领域中更加自由地了解专利信息, 能够使专利技术最终回报社会, 实现专利技术的价值, 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在专利权保护到期后, 发明就是公共领域的组成部分, 能够促进更多发明的产生。

对专利的保护期限进行限定, 能够确保垄断的产生。在合适的专利保护期限内, 能够鼓励发明, 而且, 能够实现更多智力产品的分配, 能够实现生产者的盈余价值。专利的保护期限增加, 能够提高社会的利益, 但是, 如果专利保护的期限过长, 则会造成大量的社会成本的消耗, 而且会形成专利技术的垄断, 长时间的专利权保护不利于实现社会利益, 如果专利权保护的时间过短, 专利权人又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回报。所以, 专利保护时间的设定应该把握好平衡点, 从而实现专利权人和社会的共同利益。

三、结语

在对专利法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时, 要确保专利法能够实现各方的利益, 既能够实现专利权人的利益, 又能够实现社会的利益, 使专利权的信息可以公开, 让人们更加接近专利信息, 同时, 要设计合理的专利保护期限, 既能够在有效的期限内让专利权人获得应得的回报, 同时又能够防止专利技术垄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冯晓青.专利法利益平衡机制之探讨[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03:58-62.

[2]李钢.构建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平衡机制的思考——以大理州为例[J].特区经济, 2011, 12:201-203.

[3]杜鹃, 陶磊.专利法利益平衡机制的法经济学解析——基于社会契约论的观点[J].经济经纬, 2011, 01:157-160.

[4]周莳文, 欧晓明.转基因植物法律保护利益平衡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13, 07:103-109+112.

利益平衡论 篇8

一、专利制度目的之探讨

评价一种制度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效, 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标准则是这一制度的实际运行使得制度设计时所确立的目的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在对专利权边界的确定问题上, 笔者以为也应首先探讨这一制度或权利设置时的目的所在。

专利制度的目的经历了一个变化。最初涉及专利保护的1883年《巴黎公约》表明专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工业产权。在历经百年之后, 于1995年生效的《知识产权协议》中确立的目的则是:促进技术的革新、技术的转让与技术的传播, 以有利于社会及经济福利的方式去促进技术知识的生产者与使用者互利, 并促进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对此, 中国《专利法》也有相似的规定:为了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 鼓励发明创造, 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 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特制定本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专利制度的立法理念在百年当中经历了一个重大变迁, 即从单纯的保护权利到更有效地保护权利和更为重视社会公共利益, 也就是说, 从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推进了[1]。这也就意味着, 专利制度在现实中要实现两个目标:即提供有效的机制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 从而不断激发人们的创新;与此同时, 也要保障社会公众接近和利用专利技术的权利和利益、促进先进技术的广泛传播, 从而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我们也可以发现, 虽然专利权被认为是一种私权, 是一种私人的财产权, 但法律对其提供保护的最根本目的却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 从表面看上去是为专利权人提供了一种垄断性的、排他性的权利保护, 但这一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的创新, 从而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一种动力。这也是专利权区别于其他私权的重要之处, 即公众利益成为专利权的直接保护对象。因此, 笔者以为将专利权界定为一种因公权力介入自然状态的产物, 可能会更好地说明专利权的特质。正因为如此, 我们对专利权的理解就不能仅仅将其定位在一种普通的私权层面, 而应更多地去考虑其特殊性。

明确了专利权设置的目的, 则在界定专利权的边界时就应沿着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向而努力。

二、平衡论———专利制度的运行机制

“平衡”也可以理解为均衡。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所谓的均衡是指利益关系中的每一方都同时达到最大目标而趋于持久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形式[2]。这种“平衡”模式正是专利制度运行机制的核心部分。

如上所述, 设置专利权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双重保护。但我们很快就会发现, 这一制度的两个目标之间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

在专利制度内, 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一致性表现在, 对个人利益的适当保护, 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前提和基础。发明创造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发明人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还要承担研发失败的风险。而发明人所创造出的成果即专利权的客体, 在本质上属于一种信息, 是一种无形的财产, 它具有使用上的共享性, 即可以被多人同时使用或被多人反复使用而不致减损, 也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搭便车”现象。因此, 若不对这种发明创造给予特殊的保护, 则发明人就无法或难以收回其在创新过程中所投入的高额成本, 而无偿使用或仿制他人的发明创造者, 却可以不付出或仅付出很少的成本就能获得巨大的利润。这不仅会造成发明人与无偿使用者之间的不公, 也会极大地打击人们的创新热情。最后人们可能都不愿意投入成本去创新, 而是等待他人投资科研活动获得成果后而进行仿制。这最终会阻碍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 从而使得专利制度的目的落空。国家通过赋予发明人以专利权, 使得发明人在一定期限内就其专利技术享有独占权, 这就使得发明人得以收回其投入的研发成本并获取一定的利润, 从而激发人们不断的创新, 进而实现专利制度的根本目的。且专利权的设置也会促进市场的竞争。就专利权人而言, 由于拥有一项专利技术并不意味着可以永久占有竞争优势, 技术发明会不断地被加以革新, 为保持自己的市场优势, 就需要不断进行创新。而对于专利权人之外的竞争对手, 为了能够与专利权人相竞争, 也必须进行独立的开发研究, 开发出与之不同的更新更好的技术, 以对抗其他竞争者。

但另一方面, 对专利权人个人利益的保护又可能会限制或阻碍公众利益的实现。技术发明作为一种信息, 又具有公共商品的属性, 社会公众对其也享有合法的需求。由于人们学习知识离不开对他人思想成分的吸收, 因此思想或信息向公众公开对满足公众的需要就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世界, 很少有信息是完全地源于一人, 很多时候是来自于对公共领域的东西的整合。人们要想不断地进行技术的革新, 就必须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2]。就专利技术的后续发明, 必须要以现有的发明为基石。因此, 从社会公众的角度来看, 对信息的公开和接近是必须的, 即信息的公有领域越广, 对其越有利。但专利权作为一种垄断权, 在本质上却具有反竞争的特性。专利权人为保障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就可能会尽量限制他人对其信息的使用并会自然地开发限制模仿的战略。而在专利权过于“密集”的领域内, 他人由于惧怕受到专利侵权的指控, 而遭受经济损失, 使得在同一技术领域中进行开发研究就会有所顾忌,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妨碍了新技术的产生。而且若专利权人滥用其专利权, 就会导致后续的发明受到极大的阻碍。由于专利权人享有独占权, 他人未经许可就不得从事对其专利产品的制造、销售等活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产品的供给量, 从而有可能使得该领域的产品价格相对抬高, 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3]。因此, 对专利权人的保护, 潜在地影响了社会公众的利益。

总而言之, 在确定专利权的边界时, 必须要在专利权人对其专利技术的垄断和社会公众对其的合法需求之间寻求平衡。如果对专利权的保护过强, 将会损害公众接近和利用专利产品及信息的权利和利益, 不仅不能刺激有效的科学创造活动, 还可能影响新技术的传播和使用, 妨碍技术进步, 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成本;反之若对专利权的保护不足, 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创新激情, 使技术进步的源动力严重不足。无论哪种情形, 都将导致一个结果, 即专利制度的目的落空。

三、小结———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专利权的保护

就专利权边界的确定上, 如何在这种利益关系中寻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基点, 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更多地涉及到经济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应当是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加以论证, 这已大大超出了笔者的能力范围。笔者在此只想也只能是就影响这一平衡点的关键因素作一简要论述。而这一关键因素就是一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

从各国的专利制度发展历史来看, 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对专利权的保护强度成正比关系。即在同一时期内, 发达国家对专利权的保护程度要强于发展中国家[1]。这一方面是出于本国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是发达国家借以在国际市场上掠夺发展中国家资源的一种策略。近年来, 发达国家通过不断地制定和修改知识产权立法, 导致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的不断扩张, 扭曲了专利权的最初目的, 而逐渐将其演变成为它们在国际社会中争夺市场、垄断资源、进行信息时代“圈地运动”的工具[4]。这就是发达国家不断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根本原因所在。面对这样的情形, 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 而不应盲目随从。中国目前在科学技术上的创新能力要远远低于美、日、欧几个国家和地区。在这种状况下一味强化专利权的保护只能对发达国家有利, 而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将适用于他国的专利制度策略简单地套用在本国身上, 只能使专利制度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我们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来, 制定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策略, 并随着经济的进步而逐步完善。就目前来讲, 我们应警惕专利权保护的攀高和超标。

摘要:专利权是法律赋予专利权人就其专利技术在一定期限内的垄断权。专利权设置的目的就是要在保护专利权人个人利益的基础上, 实现对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障。由于专利权人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 在界定专利权的边界时就要以在这两种利益之间寻找一个理想的平衡点为准则。在确定这一平衡点时, 必须以本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就中国目前的状况, 应警惕专利权保护的过度扩张趋势。

关键词:专利权,个人利益,社会利益

参考文献

[1]刘华.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与绩效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166-171.

[2]冯晓青.知识产权理论中的平衡论[G]//北大知识产权评论: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150-155.

[3]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540-541.

教育改革须平衡各方利益 篇9

实际上,上海高考的总分设置本身就要比浙江低100多分,节目中发问的前提并不存在,占便宜的结论也无法成立。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拿两地高考分数线直接作比较确实有失偏颇,两个数据之间毫无可比性。有的网友说,这就像华氏、摄氏两套温标,拿各自的数据直接相比,当然是荒谬的。

如何推进教育公平,是近年来中国人普遍关心的议题。这一节目中的差错受到热议,更与中共十八大以来全社会对公平正义进一步关注的大背景有关。对于如何才算公平,什么叫做正义,每个时空的解释往往不同;怎样才能实现公平正义,路径设计更是五花八门。生活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存在着太多变量和各种约束,如果将问题抽离出现实情境,忽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那么任何路径设计都是注定无法成功的。

简单的除法算术不能带来公平,劫富济贫式的“均贫富”也根本不是正义。十八大报告指明了制度建设的路径,即“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这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试错过程,任何对毕其功于一役的期待都是不现实的。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不是以彻底打破一切现有运行框架为基础的。存在未必都合理,但存在具有合理性。我们需要理性分析现有制度的前因后果,张大优势,弥补缺陷,而不是简单地将这些制度全部贴上不公不义的标签。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对于现有规则未必毕恭毕敬,但要求切实遵守,“新鞋子还没有缝好以前,先别急忙着把旧鞋子脱”,多年前的这句歌词里有中肯的智慧。如果允许有人以呼唤改革声张权利为名,先行将一切现有规则踩于脚下,带来的混乱将是整个社会难以承受之重。

改革之舟如今已驶到了激流涌动的深水区,对利益格局的调整必然是敏感而刺激的。打个比方: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好比一户人家刚刚从陋室迁到装修完毕的新居,居住条件大大改善,每个人的空间都有提升,虽然房间大小不等,朝向各异,还是皆大欢喜。时至今日,这户人家商量着“二次装修”的事情,男主人觉得书房可以扩大,女主人想要一个独立衣帽间,长大了的孩子期待能开派对的大客厅……每个人都有道理,但面积有限,显然无法全部满足;财力有限,再购新居一时也不现实。更难办的是,重新装修时这户人家还要在此日常生活,决不能一切推倒重来,弄得尘土飞扬、一片狼藉。这个过程中,大家需要平心静气,忍让谦和,寻找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探讨企业破产过程中的利益平衡 篇10

关键词:企业破产过程,利益平衡,政策目标

1 企业破产主要是指企业由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并且已无力维持企业的继续经营

企业不得已由法院宣告其停止营业, 完成债权债务清理的任务。中国公司法指出, 依法宣告破产的公司, 由法院依照有关规定, 挑选企业的股东以及相关机关的专业人员成立一个清算组, 形成对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的组织。而破产程序是指债务人不能按期清偿债务时, 一方面会以强制管制以及变价债务人的全部财产来使债权人感觉到公平, 另一方面仍然可以通过和解与整顿的方式给予债务人东山再起的机会, 以此来防止社会市场经济的秩序混乱的一种特殊法律程序, 破产程序主要包括提出破产申请、受理申请、争取和解与整顿以及破产清算, 而我们所要讲述的破产过程中的利益平衡问题最大程度体现在破产清算上。我国公司法中明确规定“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由人民法院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 对公司进行破产清算”。

2 在研究企业破产过程中的利益平衡问题前, 我们必须明确“破产清偿”这一重点

破产财产优先拨付破产费用, 按照下列顺序清偿: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等, 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定应付职工的其他补偿费用;破产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以及税款;普通的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 按照比例分配。只有完成第一顺序的清偿后, 才可以进行第二顺序的清偿, 并且依此类推。而在清偿顺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被列为第一顺序的破产企业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的重要性, 强调重点保护企业职工的合法利益。

3 我国破产理念的转变———从之前强调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到关注企业破产过程中的利益平衡

相较于以前比较单一的企业破产管理的法律机制中, 对于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企业法人, 一律是“破产清算、一破到底”的处理模式, 着重强调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这样的破产清算直接造成了企业经营不善而造成经济的严重亏损, 不能按期偿还债务, 最终沦落到退出市场经济的结局。然而破产法上的利益主体不仅仅是债权人、债务人、出资人, 还包括雇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员, 因此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各相互冲突的利益主体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和保障, 从而实现一种相对平衡的处理结果是至关重要的。而法律作为制度调节的一种, 逐渐成为协调破产过程利益平衡的关键方式, 因此我们从法律的创立与实施两个阶段进行利益平衡的调节。在法律创立阶段, 通过分析企业破产过程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的冲突与矛盾, 结合我国国情, 做出协调和调整, 并将整理好的结果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法律实施阶段, 主要针对在立法环节的基础上没有被完成表达出来的利益要求进行调节补充, 即赋予执法者和司法者一定限度的自由裁量权来对破产程序中各方面的关系进行排列, 以期实现破产过程中利益平衡。

4 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是破产法迄今为止仍具有生命力的基础所在

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始终是破产法的重要目标, 这也是为了维护市场安全、保持市场信用机制的有效运行, 而注重对债权人利益的维护表现在, 债权人在法律上具有相应的权利, 如撤销权、申请破产的权利、参加破产程序的权利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治的不断完善, 对债务人利益的保护逐渐开始纳入破产法的保护范围, 保证债务人在破产过程中保留必要的财产使其能基本生活, 尽量避免破产清算的命运。而社会经济利益也会因为公司的破产而带来税收减少和增加失业救济负担的不利影响, 大量工人的失业也会给社会秩序带来不小的冲击, 对于这一利益要求, 政府需要做好宏观调控, 尽量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给失业人群, 同时做好社会福利这一方面, 减少对社会经济及秩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丁文联.论企业破产程序中的利益平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上一篇:六大优势下一篇:单招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