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画技法》教学设计方案

2024-05-10

《服装画技法》教学设计方案(精选6篇)

篇1:《服装画技法》教学设计方案

《服装画技法》教学设计方案

应静

一、教学思路

1、服装画技法是服装专业的必修课之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服装绘画的时候,强调的是思维,是造型艺术。要把自己的构思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来,通过美术的绘画技法让创造力完全展现出来,需要大量的实践。本课程侧重服装绘画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服装绘画的基本方法后,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绘画方式,从而为服装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主要有:教学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多媒体教学、网络教育技术、科研成果展示教学、项目教学法、第二课堂教学等,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这些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联系实际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规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风格。在生动灵活的教学手段支持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如采用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教师和学生不仅会为一个微小的思维灵感进行热烈的讨论,也会一起动手对设计构想进行修改使之更加合理完美,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练习,推动学生设计能力和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将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的学生编成合作小组,则会达到互助、互补的目的,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对于非常讲究协作性的服装行业来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意识。因此,在加强扎实的基本功以及灵活的动手能力的前提基础下提倡团队精神和互动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艺术具有敏感的感知力和超强的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一)、行为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服装效果图的历史、服装效果图的分类、艺术特征、人体结构、人体绘画方法、着装的表现、各种绘画工具的运用和技法、不同质感面料的表现、服装效果图的风格等。

通过学习本课程,达到可以绘制各种风格的服装效果图的能力,用于服装企业设计产品、服装公司展示效果以及社会上的各级服装效果图和服装设计比赛。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生动、完美地绘制各种不同风格、手法的时装效果图。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表现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进一步提高了美术基础,增强了审美情趣,强化了专业技能。服装效果图是快速、便捷表达设计意图的最佳载体,熟练掌握和运用服装效果图的表现技法是服装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教学方法

讲授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现场实习教学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本课程师资队伍整体实力雄厚,该课程属院级重点课程,本课程指导思想是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培养应用性人才,为国家培养专业毕业生1200余名,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多年的建设,本课程已形成了一整套体系。

2.深厚的学术积淀对于艺术和技术理论研究及课程教学的指导,坚持注重艺术理论和艺术内涵的研究与结合,开拓高校人文艺术教育的新领域。

3.本课程针对学科建设中,重技能轻修养轻文化的倾向,将美学和艺术鉴赏及技巧技法合三为一。有效地将空洞抽象的形式美原理通过生动直观的造型艺术门类阐释出来,针对教材媒介信息量和鲜活性的局限,通过网络多媒体课件进行补足,对教材进丰富和深化。可以说,这门课程好比营养丰富、品种多样、口味独特的精神文化大餐。

三、教学资源

1.教育思想的更新、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意思维的开拓、强调情景创设与资源整合相结合,面向学生,学教并重,带着问题探究等是我们转变教学思想、贯彻新的教学思路的主要视角: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利于学生主动寻找和探究感兴趣的信息源;营造适合自主探究互动学习情境;有的放矢的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信息资源传播渠道多元化促进教师职能的转变;培养了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

2.根据课程大纲的规定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并落实相应技能训练的结合。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手段进行时装画作品演示、赏析,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与审美感受。

3.现场技法示范与讲授教学相结合,要求方法步骤明确,使学生易学易懂,指导性强。

4.有目的组织作业课。通过习作提高并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每次习作目的明确,不重复不雷同,使学生通过系统化的作业课教学,达到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效果。

5.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作业,并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成绩;单元每学期教学结束后,认真的总结,并明确下一轮回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时装画技法课程始终贯彻“主动、探究、合作”的创新思想。以信息技术为学习工具与抓手进行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主要以个体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究过程中,从探究方案的形成、实施,到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进行,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活动中学习者使用的大部分信息,甚至所有信息都来自网络课件,同时由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网上搜寻资料,形成二维和三维的互动体系,这也是课件设计的延展。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

品的形式完成探究任务。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学科的知识与自身体验、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体的比例和结构知识,局部的骨骼和肌肉绘制

难点:

1、人体结构和人体动态的绘画表现

2、人体与服装之间的关系

重点:

1、运用黑白灰三色绘制服装效果图

2、学习绘制服装效果图、服装平面款式图

3、运用各种工具绘制服装效果图

4、系统学习各种常见面料的质感表现

5、学习各种常见面料的图案、工艺表现

难点:

1、水彩绘画服装效果图时水的掌握

2、牛仔、皮革、裘皮的质感表现

(三)、课程实施

1、引入

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和该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是帮助学生学习、了解服装画的概况、功能、特征和种类,学习从人物造型到服装造型及各类面料质感特征的表现方法,把人体、服装和面料三者结合在一起。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服装画中常用人物姿态,准确表达各种服装款式及质地,能形象地表现设计意图。

2、剖析

掌握服装效果图的历史、服装效果图的分类、艺术特征、人体结构、人体绘画方法、着装的表现、各种绘画工具的运用和技法、不同质感面料的表现、服装效果图的风格等。

达到可以绘制各种风格的服装效果图的能力,用于服装企业设计产品、服装公司展示效果以

及社会上的各级服装效果图和服装设计比赛。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生动、完美地绘制各种不同风格、手法的时装效果图。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表现能力。

进一步提高了美术基础,增强了审美情趣,强化了专业技能。服装效果图是快速、便捷表达设计意图的最佳载体,熟练掌握和运用服装效果图的表现技法是服装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体验

(1)、掌握服装画基本绘画技法,懂得运用不同绘画工具进行服装效果图表现

(2)、训练学生在表达服装设计构思手法以及设计款式表现效果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专业设计能力

(3)、使学生对色彩有更深入、细致的认识

(4)、训练学生绘画各种不同面料的服装,包括格子呢料、牛仔、皮革、羽绒等

(5)、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服装效果图和服装平面款式图两种绘画表现技法

4、评价

(1)、自我评价

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找出优点与不足

(2)、相互评价

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对比优缺点,指出整改方法

(3)、教师评价

选出优秀作业进行点评,找出有典型代表的作业评讲,最后总结

5、总结提升

通过学习服装画技法,掌握服装效果图的历史、服装效果图的分类、艺术特征、人体结构、人体绘画方法、着装的表现、各种绘画工具的运用和技法、不同质感面料的表现、服装效果图的风格等。为将来的服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材分析

1.《3e服装画》:3e——easy:画服装画是容易的,至少按照这本书的体系来学服装画、来掌握服装画是容易的。3e——effective:高效率的服装画技法培养。现代服装的生产运作方式

需要高效率,作为设计师更多的也是需要效率。3e——elegant: 高雅的服装艺术。服装画更多的是在表现生活的情趣,表现对美的热爱,表现对时尚的热衷——既然这样,那么高雅就是一个本质性的内容,需要画,但更需要品、需要悟。以上三个层次的渐进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绘画技法,强化视觉效果。

2.《服装画技法》:本书是一本专业时装画技法的教材,以实用、详尽的步骤为前提,以规范为特色,以教师积累的经验为轴心,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了时装画技法的各种表现要点和表现方法,是课堂教学和课后自学的必备工具书。

六、学生分析

1、进校时,大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基础

2、已经学习了素描、色彩美术基础课

3、具备一定的构成设计基础

4、思维活跃,大多数对服装业有一定的接触

七、总结

该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专业技能课,与服装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相互参照和教学互补的关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服装造型设计和服装结构设计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篇2:《服装画技法》教学设计方案

一、认知服装画 1.概念:

服装画也称时装画,服装效果图,以描绘表现服装款式结构为主题且注重展现艺术感染力,并反应流行趋势、服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绘画。通常以写实或夸张的手法表现。

服装画应用于服装业的设计环节,应用于服装流行信息的发布,是设计师设计构思、情感的表达。

服装画与纯粹美术创作有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画越来越来寻求情感艺术的表达,而不只是有时装的绘画。

二、服装画的特点: 1.科学性

以人体结构为基本依据,既要符合人体运动的规律,又要符合服装结构和裁剪的原理。2.商业性

尽管服装画有许多形式,但它的形象还要符合大众口味,做到雅俗共赏。3.艺术性

绘画大家族中的一员,在表现形式上应运用夸张,写实省略、装饰等不同表现手法,表现出一种新的艺术风貌。

三、服装画的分类

服装画根据目的分为两大类:

服装设计效果图(实用类)和服装插画(欣赏类、艺术性)服装画根据用途的分类:

服装画草图服装效果图欣赏类独立画种 1.服装画草图

设计者通过简洁明了的勾画、记录设计构思的一种时装画草图。时装设计草图,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工具,可以绘制。通常设计草图并不追求画面视觉的完整性,而是抓住时装的特征进行描绘。有时在简单勾勒之后,采用简洁的几种色彩粗略记录色彩构思;有时采用单线勾勒并结合文字说明的方法,记录设计构思、灵感,使之更加简便快捷。人物的勾勒往往省略或相当简单,即使勾勒时,亦侧重某种动势以表现时装的动态预视效果,而省略人体的众多细节。

2、服装效果图

时装效果图指的是用以表现时装设计的概略性的、快速的绘画,通常着力在服装的结构上。旁边贴有面料小样并配有文字说明,它常常是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对设计思路的迅速扑捉。效果图未必需要细致的刻画。它不仅需要表达出服装的款式、颜色材料,更要表现出服装的功能、环境、特殊工艺等。3.流行时装画

常见与时装拓展机构的流行发布读物中,它并不是可以直接用于服装生产的时装画而是按一定的;流行趋势,浓缩了时尚概念所具有指导意义的时装画。4.商业时装设计图

在商业时装界中,是作为产品交易而广泛运用的另一种风格的时装画。它具有工整、易读、结构表现清楚、易于加工生产等特点。通常采用以线为主的表现形式,或者采用以线加面、淡彩绘制等方法描绘而成。有时,对时装的特征部位、背部、面辅料、结构部位等,需要有特别图示说明,或加以文字解释、样料辅助说明。这种设计图,极为重视时装的结构,需要将时装的省缝结构缝、明线、面料、辅料等交代清楚,仔细描绘。对于人物的描绘,有时可全部省略,只留下重点表现的时装突出部分。5.时装广告画及插画:

是一种根据文章内容和编辑风格的需要,用于活跃版面视觉效果,为某时装品牌、设计师、时装产品、流行预测或时装活动而专门绘制的时装画。多出现在时装杂志、店内海报、橱窗、看板、广告中。通常传达流行信息,促进消费。这种时装画并不注重时装的细节,更注重视觉效果,注重其艺术性,色彩

整体效果强烈,强调艺术形式对主题的渲染作用,依靠时装艺术的感染力去征服观者。

时装广告画及插图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有的时装插画家笔下的时装画,实质上是一张纯粹的绘画作品,是绘画艺术与时装艺术的高度统一;有的时装广告画与插图则相当精炼、简洁;而有的时装广告画与插图看上去就如同一幅完美的艺术摄影照片。这里还包括某种专门以时装为主题的一种时装绘画,它不以某种商业(如广告、设计等)价值来衡量,而是以一种装饰性的时装画形式出现,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如格奴(Gruau)的时装画,以时装为表现主题,处处流露出高级时装的雅致与绘画语言独特的审美情趣。

四、学习服装画所需的工具

任何能够有力表现出好的画面效果的工具,都是我们选取的范围 1.笔

毛笔、彩色水笔、麦克笔、沾水笔、中性笔、蜡笔、油画棒等 2.颜料

水彩、水粉、、国画、丙烯

3.纸:水彩纸、卡纸、素描纸、彩色卡纸 4.电脑绘画

服装CAD、photoshop、CorelDRAW等

五、学习服装画的方法 1.人体知识的掌握

2.人体动态的熟练的运用 3.服装设计的理论 4.姊妹艺术的借鉴学习5.加强临摹和默写

六、服装画的历史与发展

从人们在洞穴做标记开始,以及后来的东西方艺术,都可以看到大量的服装的身影。

(一)服装画产生的目的 1.服装画起源于版画。16世纪的欧洲在制作艺术和创造上是一个繁荣时期随着学术艺术气氛的浓厚和欧洲贸易的开放、发展,艺术有了前所未有的飞突飞猛进。16世纪中叶绘画印刷的发明,定期刊物开始出现,以及在国家元首及贵族的庇护下。大批艺术家在宫廷自由创作,他们在作品中和编辑的艺术书籍中创作以反映宫廷贵族生活为宗旨的时尚绘画,详细的记录了人体的体态和当时的服装细节,其中大量的是民族服饰与当时年代的时髦服饰。服装画初始时是上流社会和贵族们为了显示其权利和地位,向世人们展示其修养和富有,让画家们为其画像,而嬗变为时装画。服装画产生的最初原因并不是为了服装设计。通过时装画向其他民族传递信息,作为上层社会时尚生活的相互较交流借鉴的的传播媒介。

2.16世纪中叶在伦敦工作的温斯莱斯荷勒wenceslaus hollar用竹刻法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真正的服装画。专门报道服装讯息的报纸Le Mecure Galant诞生,有力的广泛的传播了服装画的发展。

(二)西方服装画的发展 1.17世纪杂志《美尔究尔格朗》开始以铜版画的形式刊登彩色服装画。西方服装画大约在17世纪中叶逐步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2.18世纪时装版画的传播,以更加的广泛。这一时期的服装版画基本模式是带有风俗性的画面构图,男女组合的场面,衬以时尚家具、内部陈设或室外风景,手法写实。描绘细腻,特别注重刻画衣裙及附属品的质感及奇特的发型、帽子和鞋子。人物的形象常常安置于上下文中间,通常是阴影和空白狭长地带。似乎是想表达一种故事情节。18世纪中叶出现专门介绍流行服装的刊物《妇女杂志》,被公认为最早制作雕版服装画的刊物,再一次推动了时装画的发展。18世纪末德国一度取代了法国时尚的地位,一改过去的浮华贵族风气,使服装版画向大众方向发展,这种风尚的转变使时装画在18世纪末形成转折点。

3.19世纪巴黎再次成为时尚中心。服装画由于过于追求数量,作品的艺术档次大幅度下降,缺乏艺术感染力,变成了枯燥的图解。

4.20世纪前30是服装画的鼎盛时期,服装画画家成为当时十分热门的一种职业。30年代末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时装画面临着严峻的的挑战,服装画与时装摄影平分秋色。

服装画家埃里克和勒内布歇去世,服装画作为杂志的主要形式宣告结束,服装画被冷落。之后,安东尼奥承袭了服装画的地位,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服装画家。

5.20世纪80年代服装画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服装画最终发展到今天,而且成为目前国内外服装院校的专业必修课程。

(三)、我国服装画的研究状况

1.20世纪30年代服装画在我国上海出现。---叶浅予、现代工艺美术大师张光宇,他们最早在生活服装设计和戏剧服装设计中运用主要以线描的表现方式。2.20世纪50年代萌芽期。

3.20世纪70-80年代服装画进入发展期。随着服装CAD的出现,“服装画”又产生了“机械”与“手绘”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国内服装画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借鉴了西方的服装画的特点。当今时代的时装画家:刘元风、陈闻、邹游等。

七、历史上的主要服装画家 1.保罗伊瑞布(1879-1944)

2.埃里克(1914-19580)他是20世纪对服装画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对于巴黎的时装设计师来讲,最能代表他们设计的莫过于埃里克的服装画了。结束语:

服装画的形式种类是多种多样的,(设计草图、服装效果图、服装广告画、插画、等),全面了解服装画的表现形式,是画好服装画的关键所在。作业:

1.时装画的认识练习2.人物五官比例

眼、鼻、嘴、等每一类至少5个 第二章:服装画的人体艺术性的表现

一、人体结构的认识

人体由四大部分组成:头部、躯干、上肢、下肢 1.骨骼

人体由206快骨骼组成。人体骨骼有:

1)脊椎骨:从正面看是一条垂线,侧面看由四个弯曲度组成。2)胸廓

3)上肢骨骼: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等 4)下肢骨骼:髋骨、股骨、胫骨、趾骨等 2.肌肉

1)颈部:左右对称的肌肉,称为胸锁乳突。2)胸部:胸大肌

3)上肢部:三角肌、肱二头肌、等 4)下肢部:股内侧肌群、腓肠肌等

二、服装画人体比例的认识

服装画需要表现人体着装后的效果和气氛,所以人体造型基础是创造时装画良好着装效果的前提。服装画的人物造型要求,与一些绘画专业(如国画、油画等专业)的人物造型要求有本质的不同,服装画中的人物造型,通常满足与时装相协调。服装画中的主体是时装,而不是人物,所以对人物的处理有时采用写实处理,有时则需要夸张处理,或详细刻画、或简略写之。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服装画、不同款式与面料的时装画、不同表现手法的服装画等,对人物的处理手法和要求,都有所不同。

通常服装画中采用的人物比例,多是8.5头以上的比例。以服装画的特性,8.5~9头比例的服装画,相对来说是较倾向写实风格的,而采用9~10头以上比例人物的服装画,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装饰性。人物比例拉得较长的服装画,通常其夸张、装饰性的比重亦较大。对于人物比例的使用,没有一个既定的准则。一般来说,商业时装设计图中使用的人物比例,通常用9~10个头左右的比例,而对于服装广告画与插图的人物比例则可能使用极其夸张的比例,在服装效果图中的人物比例,相对来说趋向平稳,在9头或略多一些的人物比例中作选择,而不会走向极端。总之,服装画的人物比例,需要根据服装画的风格以及所设计的时装、服装画的种类及特性、时装设计的精神来决定服装画中的人物比例。1.身体比例 1)正常比例

2)服装画写实比例8.5头

1、人体纵向比例:

1)自头顶至下额底;

2)自下额底至乳点上

3)自乳点以上至腰部

4)自腰部至耻骨联合

5)自耻骨联合至大腿中部;

6)自大腿中部至膝盖

7)自膝盖至小腿中部

8)自小腿中部至足跟。

3)服装画夸张比例(腿部加长)男女比例的差异

男性肩宽等于2个头宽,女性肩宽小于2个头宽 男性腰宽大于1个头长 女性腰宽等于1个头长 男性臀宽小于女性臀宽 2.头部与面部比例 1)头部与颈部比例

2)面部“三停五眼”比例

三、重点部位的描绘 1.眼睛 女性、男性的在表现上有很大的差异:女性的眼睛大而长,上眼睑比下眼睑深,眼睫毛又粗又长。男性眉毛浓黑,笔触转折粗矿。2.鼻子和耳朵

鼻子的形状基本是T型,耳朵结构比较复杂。在服装画中一般将鼻子和耳朵省略成几笔 3.嘴

画女性嘴部的时候注意下嘴唇不能厚于上嘴唇,嘴角的凹痕须加深处理。男性的嘴唇较女性的宽 4.发型

将发型分为类:卷发、直发、束发头发依贴脑颅部生长。5.手与足

1)手的结构:腕、掌、指

2)手的比例

3)手的形状 6.四肢的画法 结束语:

服装画人体基础结构、比例的熟练掌握,是画好服装画成功的一半,如果人体不能熟练绘制,服装画的表现将无从谈起。作业:

人体比例、结构

1)人体骨骼、肌肉理解练习

2)男女写实人体

2个 男女夸张人体

2个

第二章服装画的人体艺术性表现 服装人体动态表现

一、服装人体动态表现 1.动态定义

动态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姿态是指人体相对静止时的状态。我们

可以将姿态理解为人体动作相对静止的形式,或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的停顿。2.三体积的认识

3、三横线 4.重心线 1)定义:

在静止站立时、垂直、半侧稍息姿态的人体中,由人体胸锁窝至肚脐至耻骨点作一条连线,这条连线能够反映人体动态的特征和运动的方向,并将人体躯干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条线称为动态线或重心线。贯穿人体的中心线为重心线。2)形式:

人体的重心垂直落在腿部的支点上,双腿支撑时两腿平均受力,则落在两腿间;不平均受力时,重心向主要受力方偏移。单腿支撑时,重心穿过受力的脚部。3)作用:

重心线帮助我们分析、判断所表现对象的姿态是否稳定,动态线可以帮助我们控制人体动态的幅度与运动方向。人体直立时,重心线和动态线重合,躯干弯曲时两线分离,且动态线成为一条弧线,重心线始终是一条垂直线。5.动态类型

1)根据动态幅度分为*静止型(写实)*动态性动作走动型写实跑动型,跳跃型动态变化大(夸张)2)依据动态风格分为 3)根据人体数量

6.常见动态(正面、后面、侧面)

二、人体动态表现方法 服装人体表现的方法和步骤

1.根据构图需要,在纸的上下各画出一条线,留出天(1.5CM)和地(2CM),中间分为9等份,依照所选择的人体姿态的特征,在第一格内画出蛋形头部,从锁骨窝开始垂直向下画一条人体姿态的重心线,再从胸锁骨窝画出人体动态线。2.根据动态线画胸腔和盆腔外形,注意透视关系。3.确定脚、膝关节、手和肘关节的位置。4.根据重心线和脚的位置画腿。

5.弧线连接胸腔、盆腔,画出乳房的形,注意透视关系。结束语:

熟练的人体绘制来源于大量的绘画练习。本节学生必须从宏观上理解人体姿态的动作表现,而不应只停留在简单的结构比例准确上和线条的简单勾画上。作业:

临摹男女人体姿态描绘—— 三个典型姿态(侧、正、后)。要求:动态准确 线条流畅 八开纸

第三章:服装造型的具体表现

一、服装的整体造型 1.概念:服装的整体造型也就是指服装的外形----服装外轮廓的的造型。在进行服装画构思时,应首先考虑服装的外部轮廓,着力体现设计师的整体意识。把服装的外轮廓表现出来,在关注细节变化。

2.分类:服装的整体造型可分为A型、H型、T型、X型、Y型、O型等 1)H型:整体造型呈上下基本等大的距形 2)T型:整体造型呈上大下小型 3)A型:整体造型呈上小下大型

4)X整体造型呈上下两边大,中间小型

二、根据服装的款式选择人体 1.根据服装的种类选择人体 1)家居装 2)运动装 3)职业装

2.根据服装的设计重点选择

三、从人体到服装

(一)着装人体表现的方法和步骤

1.画出服装的平面结构图

2.根据服装特点选择人体姿态

3.画出人体框架确定人体中心线确--服装搭门的中心线

4.基于人体的基本形描绘服装的大形,将服装穿到人体上

5.细节描绘

(二)不同形式服装的表现(服装款式和面料质感)

1.衣纹:拉纹、挤纹、垂纹等

2.线的画法

3.不同形式服装表现:丝绸、牛仔、皮革等 衣纹的表现

四、服装局部造型的表现

五、服装的制作工艺表现 1.拼接工艺 2.刺绣钉珠工艺 3.镶边嵌条工艺 4.抽褶工艺 结束语:

从人体到着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人体动态的选择、服装的造型设计、服装的局部细节等等。

服装整体造型设计显得尤为关键。第四章服饰配件表现(略)

一、服饰配件 1.帽子的表现

分为有沿帽和无沿帽。画帽子一定要表现出头戴入帽子的效果。一般先画出头的动态和形状,然后在依据头型动态画出各种款式的的帽子。注意帽筒和帽沿的透视变化等 2.围巾的表现

注意表现颈部和围巾内外层的缠绕关系 3.腰饰的表现

画腰饰在对其各种造型和工艺的表现之外要特别注意表现它的质感,尤其是金属、皮革等。4.手套的表现 5.鞋子的表现

第五章服装画上色方法 第一部分

一、色彩的协调表现

(一)色彩是服装构成的基本因素,色彩的基本属性: 1.色相:色彩的相貌

2.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 3.纯度:色彩的鲜艳程度

服装画中的色彩主要是表现服装色彩的真实性,故大量运用固有色,而忽略环境色。服装画的色彩组合规律一般遵循服装色彩的设计的原理

(二)色彩的组合搭配 1.无彩色的组合 2.同色相的配合

色相环中60度内的色彩组合,画面效果协调。3.同纯度的配合

在不同色相下选用同纯度来协调互相关系 4.高明度的配合

通过调高明度改变杂乱无章的色彩关系 5.主次色的配合

二、基本着色方法与工具

(一)水粉、水彩 干画法:一种多层涂画法,在第一次涂画干了以后在涂第二遍色,颜料度水份少。适于水粉。湿画法:第一次色未干就接着涂第二遍色,画时比较急,需要控制水份。适于水彩。干湿结合:表现力强,易于掌握。1.拷贝画稿。

2.涂肤色。涂头发色。渲染脸颊腮红,画眼妆。画口红,画头发深暗部 3.用毛笔勾画整体轮廓。

4.套装上衣着色、裤子着色、衬衣着色。5.用同类深色画上衣、裤子、衬衣。

6.鞋子着色。画衬衣纹样,手帕花边纹样。深色画腰带。7.画整体浓重的地方,调整、勾线。8.整体调整。(二)彩色铅笔

(三)钢笔服装画

(四)油画棒

(五)麦克笔 作业

运用不同工具绘制服装画4幅 要求:彩色表现 画面整洁、效果生动 第二部分

服装画不同表现技法与特殊技法的表现

一、不同手法 1.平涂法

1)概念:平涂法是常用的时装画技法之一,它采用每块颜色均匀平涂的方法,颜料多采用具有一定覆盖力的水粉颜料或马克笔。

2)分类:平涂法有两种:勾线平涂、无线平涂(亦称为没骨平涂)。

勾线平涂是平涂与线结合的一种方法,即在色块的外围,用线进行勾勒、组织形象,这是勾线平涂最常用的方法。勾线的工具可以多种多样,勾线的色彩,亦可根据需要随之变化。勾线平涂易获得装饰性效果,可根据需要适当留飞白,产生一种光感。色块之上,还可以叠加如点、线等的装饰,增强装饰性。无线平涂是利用色块之间的关系(明度关系、色相关系、纯度关系)产生一种整体的形象感,并不依靠线组织形象。

2.晕染法(渲染法)——晕染法是从中国工笔画技法中吸取而来的一种时装画技法。采用两支毛笔交替进行,一支敷色,一支沾清水,由深至浅均匀染色。这种技法可以用于时装画中的人物、有光泽的面料、薄料等。

3.笔触法:笔触不被覆盖,笔法变化多样,有点有线,增强塑造性和画面的生动性。4.剪贴法:——以面料、报刊、色纸等一些可用于剪辑、拼贴的材料,按画面需要进行拼接、粘贴的一种时装画技法,它可用作间接预视面料运用的整体效果。在时装广告、时装潮流预测等形式中,常用此法。

5.拓印法——拓印法是将棉花、海绵、布等材料,使其形成一定的形状,敷上颜料之后,作于画中,可形成一定的肌理效果。亦可预备如纸或塑料材料制成的某种所需形状,再用拓印之法,形成某种所需形状的特殊肌理效果。

6.色纸法:色纸常会给时装画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选择色纸根据服装的固有色而定。用比色纸暗的颜色画服装的暗部,服装的最亮处用白色提亮。7.电脑:PhotoshopCoreDraw

二、其他几种特殊技法

1.撇丝法——这是中国画、染织图案设计中的一种技法。采用毛笔敷色之后,将笔锋撇开,形成间隔、长短等不规则的排线。用这种方法,可以绘出袭皮的长毛质感以及丝状物。2.刮割法——这是利用某种硬物、尖状物或刀状物,刮割画面,使其产生一种特殊效果的方法。如对袭皮的处理或表现时,常常采用尖状物,沿裘皮纹理适当刮划,能表现出裘皮的蓬松、真实感。由于刮割法对纸张有损害,运用此法时,需考虑刮割的深度与纸张的质地与厚度,避免划破纸张。3.喷洒法

包括两种方法:一种为喷绘法,另一种为洒色法。

喷绘法是以喷笔等喷绘工具为主的绘制方法。由于喷绘工具绘制的色彩细腻、均匀,所以它不仅可以绘制出具有写实风格的时装画,且能使画面达到一种神秘效果。喷绘法除使用专业的喷绘工具外,还可以利用刷子等工具达到类似的处理效果,采用遮挡方法,可以喷绘出清晰的边缘。喷绘法可以结合勾线法,使画面更为生动。当然,喷绘工具用于时装画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保证,在对此工具的特性未达到娴熟掌握时,抑或产生相反的效果。洒色法是将色彩洒在画面的一种方法。它以毛笔、海绵等工具敷上颜色并洒在画面所需之处,以达到一种不规则的点状的肌理效果。时装画中的某些点状面料肌理、背景处理可以使用此方法。

4.转印法——采用转印纸上的图案,并将这些图案用刮笔转印到画中。转印的图案具有工整、快捷等优点,但受到转印纸图案种类及尺寸的限制。流行预测、商业设计图等多用转印法。

5.阻染法——利用颜料中油性颜料(油画棒、蜡笔、油性马克笔等)与水性颜料(水粉色、水彩色、水性铅笔等)相互不融的特性,以一种颜料作纹理,另一种颜料附着其上,由此产生两种颜料的分离。此法多用于深底浅色面料的处理,如蓝印花布、蜡染面料以及镂空面料等。

6.凹凸法——使用一定的外力,将画面所要处理的部位,敲打、压挤出凹凸效果来,由此而产生一种立体的效果。例如,在钮扣、口袋、装饰物等需要着重突出的部位,可以采用此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此法时,色彩的选用,不可太多,最好使凹凸处理在色块,或单色色块上,甚至是无色之中。凹凸的部分,其面积不宜过大。使用凹凸法时,应注意力度的大小,以及纸张的弹性、厚薄,以免损坏画面。

7.磨擦法——用枯笔、海绵、橡皮、布等带有阻力的粗糙的材料,敷上少许颜料,磨擦画面,或用砂纸、牙刷等工具磨擦画面,由此而产生一种较为朦胧、陈旧的某种痕迹效果,此法称为磨擦法。如牛仔布料的处理、皮革及段子、裘皮等常用磨擦法。

8.折皱法——将画面按所需揉、折成皱,再敷上色彩作画,产生一种肌理效果,称为折皱法。此法用于特殊的面料和背景肌理效果的表现。9.酒精法: 10.撒盐法 结束语:

时装画的特殊表现技法有很多。其中像平涂勾线、剪贴、刀刮法等应用的较为广泛。特殊技法的应用丰富了时装画的表现形式,给服装画注入了活力。作业: 根据所授课程内容,进行以上特殊技法的练习要求:彩色表现 训练项目自定

第六章服装画面料质感的表现

(一)一、面料表现概述 面料的分类,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薄料、厚料(包括中等厚度、针织面料、毛绒面料、透明面料、反光面料、镂空面料、以及一些特殊材质的面料)。运用各种技法,可以在时装画中得到特定面料表现的相对准确性、预视效果和艺术气氛。

面料质感的表现是相对的,我们在表现时装画中的面料质感时,必须通过表现的目的性、对象特征、画面风格、工具材料等因素,制定所要表现对象的形态效果。换言之,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表现对象,而不是将面料质感(或其他如款式、辅料、人物等)孤立表现。1.薄料的特征是飘逸、轻薄,易产生碎褶。在表现薄料时,用线可以轻松、自然,易使用较细而平滑的线,而不宜使用粗而阔的线。以淡彩的形式可以较好地表现薄质面料,或者运用晕染法、喷绘法,都易表现出薄的感觉。表现薄料大面积的起伏,可以使用大笔触进行大面积的处理。对于薄料的碎褶,可注重其随意性和生动性,针对其明暗,略加着重刻画。薄料在穿着之后,有贴身与飘逸之分,前者可以着重表现,而后者则可以略为虚之。

2.中、厚面料质感的表现——中、厚面料的表现与薄料的表现有截然不同之处,易采用粗犷、挺括的线条。呢子的反光性较弱,可利用平涂、磨擦等较为方便的方法表现出这种感觉来。对于粗花呢,可采用洒色法、拓印法等表现粗花呢的花纹。由于面料厚度的影响,中、厚面料的褶不易服帖,因而显得大而圆滑。如:牛仔布、皮革、裘皮等。

二、常见面料质感表现

(一)编织、针织面料质感表现

1.特点:紧身弹力,柔软,穿着舒适。

2.表现编织的表面纹理是针织面料质感表现的重点。由于针织面料的种类不同,其表现方法亦各异。针织纹理在绘制中,适当夸张面料的针织纹理效果,可以直接按一定的比例(针对较大的纹理而言,如较大的绞花纹理、较大的编织纹样等)进行刻画,或者夸张地表现其纹理效果。由于编织面料的图案造型是根据编织面料的纹理走向而生成的,所以在表现这类图案时,可考虑一定的方块状与锯齿状。3.应用工具:

可以使用彩色铅笔,油画棒等,而技法可采用磨擦法、勾线平涂等。

(二)棉织物

棉印花布、灯芯绒、泡泡纱、牛仔布等面料特点分析。1.牛仔布

面料特点:属棉织物中的斜纹织物。传统牛仔面料较为厚重,粗糙感强,质地较硬,风格粗犷。但经工艺处理后的牛仔面料已是多种多样,具有悬垂性好、手感柔软等优点。1.以上面料表现技法步骤

铺出底色,布料接缝处留下空白,将留白处用笔渲染。用干笔的毛锋沿同一方向轻刷以表现牛仔布的肌理效果。仔细画出接缝处的细小褶皱。画出轧在线缝处的明线。

注意:一般用涂抹干檫的技法表现牛仔面料粗犷的效果,缉明线是其服装最显著的特征。适用范围广泛,各年龄消费人群皆可穿着。最初是以工装及休闲装为主,但随着时代发展,不同风格特质的服装已逐渐涉足各个领域。3.工具应用:水粉、彩色铅笔

(三)丝绸织物

1.丝绸、织锦缎、天鹅绒、薄纱、塔夫绸等面料特点分析 2.以上面料表现技法步骤。例:薄纱

面料特点:一类为软纱,柔软半透明质地,光泽度较柔和。另一类为硬纱,质地轻盈却有一定硬挺度。表现步骤:

1.用淡彩画出薄纱的横向皱褶。2.画面干透后再画出竖向皱纹。3.用较深颜色画出薄纱皱褶线。

4.用较深于底色的颜色沿纱向“撇丝”,表现纱的肌理效果。

注意:用水彩渲染更能表现纱柔和的质感,边缘的细节刻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画硬质纱前要区别于质地柔软的纱,适用于晚装、裙装或头巾等服饰。.透明面料的表现——透明面料包括塑料、纱等,对于此类面料的表现,可以综合运用重叠法、晕染法或喷绘法来表现纱的透明效果。当透明的纱与塑料覆盖在比它们的色彩明度深的物体上时,被覆盖物体的颜色会变得较浅;反之,被覆盖物体的色便会变深。纱易产生自然特性的褶,在处理时,可加强层次的丰富感,而对于飘动起来的纱,可略为淡化。塑料具有较高的透明感,且有较强的反光性能。表现塑料透明感的方法与表现纱的透明感方法相似,但要考虑塑料有一定的反光性能,在处理皱褶、转折时,要表现出它的硬度感。结束语:

面料质感表现是服装画表现的重要内容。正确表达服装面料质感对于服装画显得格外重要。在写实风格的服装画中应用的尤为广泛,但在夸张技法的表现是不太注重面料质感信息的表达。

服装面料质感表现-----针织、丝绸、牛仔 要求:彩色表现 每一种各一 八开纸

质感的表现

(二)一、皮革、裘皮面料质感的表现——

1.皮革服装挺括、柔软、光泽感强,明暗对比非常强,衣纹长而较少的间断。所以表现皮革服装时用明暗对比的方法,过度要柔和,常选用铅笔、水粉和特殊技法(水粉+胶水)等。

2.裘皮面料具有蓬松、无硬性转折、体积感强等特点。常分为长毛和短毛。长毛狐皮面料还具有一种层次感,表现裘皮可结合撇丝法、磨擦法、刮割法,先置深色,而后略顺其纹理逐层提亮。

二、填充面料

常分为:羽绒、棉服等。表现技法1.绗缝线 2.不同程度的鼓包,鼓包处衣纹 3.整体外轮廓的泡鼓状态。

三、条格

四、金属

五、图案

面料图案的表现,是时装画整体的一部分,对于图案的表现技法,应与时装画的整体风格协调。由于面料的纹样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较为复杂,会使我们在表现时装画面料时,出现繁琐和难以控制总体效果的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类型或不同的风格,将分布在时装主要部的位面料图案着意刻画,其他部位的图案,则可作简单、省略处理件料的设计风格 结束语:

服装面料质感的表现时装画整体的一部分,对于面料表现技法,应与时装画的整体风格协调。面料质感的技法表现思考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其自身的发展空间也是很广阔的。作业:

服装画面料质感的表现(皮革、裘皮、羽绒、条格)要求:彩色表现

数量:以上每一种各两个 第七章服装画艺术风格的表现

第一部分--------如何画好完整的服装画

一、服装画的画面布局 1.平铺 2.前后 3.集中

(一)、服装画的画面布局 1.单人

平铺全身侧半身侧 2.两人

1)平铺2)前后

3、三人1)平铺

2、前后3)集中

3.多人系列1)平铺

2、前后大小3)集中

二、画面背景

1、单一形 2.复杂形

3.创新形(情景模式)4.其他效果

第二部分、服装画的风格表现

一、服装画艺术风格

服装画风格而言是多种多样的,主要风格类型有以下几大类:写实风格、省略风格、夸张风格、以及装饰风格、卡通风格等。

(一)具象表现形式

写实风格主要以正常人体比例为基础,详细记录服装的款式特点,给人一种亲切感和现实感,这类风格在服装画比较多见,是服装画主要表现的方式,通常被称为写实风格。

(二)抽象表现形式

抽象艺术是1910年开始流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美术流派。这一流派在画面上做几何体的组合或色彩和线条的挥洒,抛弃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和生活内容,既追求新意,也表现怪诞。它限定在两个明确的层面上:其一是将自然的外貌约减为简单的形象;其二是指不以自然形貌为基础的艺术构成。

1.时空观念的改变与画面处理的关系

打破了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统一地点的真实环境。如:超现实主义风格把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作“道具”,贯穿在时装人物的构图中,曾强了画面的趣味性。2.自然形象与艺术造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夸张、变形、提炼、升华的手法,曾强时装画中的比例、形态、节奏艺术感染力。3.色彩的感情力量表现

客观上自然色彩与主观装饰色彩之间的关系与差别。完全打破了色彩的客观限制与束缚,大胆的创造了理想的个人色彩境界。夸张风格

类别:夸大、跨小

夸张的角度;人体发型和头部的夸张颈肩部夸张腿部的夸张服装夸张

(三)意象表现形式(省略风格

意象的表现形式和“写意中国画”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以简洁的手法,概括地描绘时装人物的基本形态和神韵人体的省略:五官、四肢等服装的省略:部分衣纹、图案

(四)装饰风格

是对形象加以主观审美的提炼和概括。在形象内部结构与细节用点线面予以修饰

(五)漫画风格

夸张以人体,服装为基础,把它们的特征进行适当的强调和夸张

二、时装画与艺术风格流派(欧洲)

1.野兽派1905年,法国巴黎展览,其中有一间展室的绘画作品闪耀出纯粹而对比强烈的色彩。一位评论家称这些作品为野兽(法语)这些野兽般的作品给当时的时装界很大的影响,时装画家们开始以强烈的的色彩,戏剧化的笔触表现他们的服装。2.超现实主义:描绘恐怖、非理性的场景

3.波普艺术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英美的一项艺术运动,灵感来在于消费社会及流行文化的意象。时装绘画方面以组合拼贴或类似于照片的技巧来表现。

4.欧普艺术(视幻觉艺术)诞生于60年代。运用几何的线条和色彩营造视觉的谬误或悸动的图案艺术,以色彩、空间和线条为主要id元素。结束语

如何画好服装画构图与背景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服装的艺术风格表现类别还有很多,例如:古典风格、清新风格等。但这些风格的表现都是相互融合体现的,比如:抽象艺术形式在夸张、装饰中都有诠释,装饰风格中也有卡通风格和写实风格等。作业

篇3:《服装画技法》教学设计方案

1《时装画技法》教学现状及问题

时装画是一门以绘画为基础的课程, 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熟能生巧的学习过程, 所以造型绘画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而服装专业学生绝大部分是理科学生, 基本没有绘画功底, 对基本人体结构、比例以及动态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初级阶段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1 课程性质分析

《时装画技法》是服装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前期学习的《素描》课程, 是对静物进行写生练习, 是造型的最基础阶段, 《素描》课程很少涉及到人体与服装, 而时装画主要是建立在人体基础上的对服装的造型及结构变化、缝制工艺等的刻画, 以此来表达人与服装的关系, 所以人体、着装人体的动态以及速写等练习也是学习前期训练的主要内容。对于时装画设计师而言, 时装效果图达到时装画的层面, 则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但并非所有的时装效果图都能达到时装画的高度, 也并不是每一个设计师都能够同时成为一个优秀的时装画家。如果长期地用艺术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无疑有利于提高设计师本人的美学修养, 并且在当今呈现百花齐放态势下的时装画界, 总结个人的审美经验, 找到表现自我的风格载体[2]。

1.2 学生学情分析

目前服装专业学生大部分没有美术等基本造型能力, 同时缺少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美术基础不扎实, 在较短时间内难以掌握绘画技巧, 而且开始的学习阶段要大量动手, 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手法单一, 呆板。传统的时装画, 重点放在“如何画”上, 正如英国利兹大学教授M.索马斯马兹指出:“传统学院式教学的贬值在于它不注重创新, 致使技巧方法变得比创新能力更为重要, 如何在教学中重新树立创新意识, 是当前我们亟待偏重和重视的教学倾向问题”。在给服装班同学的上课中, 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 缺少对审美的认识。时装画是一种装饰性质的绘画, 应重视人体比例以及动态的平衡问题, 自己绘图首先自己应感觉舒服, 这是学习任何艺术需要的一种美感。

其次, 绘图步骤。在临摹绘画中, 多数学生是看一眼就去画, 而不是先观察再下笔, 最终还是出现问题, 临摹时应先总体观察, 把握重点, 如人体八个半头高, 三横一竖的把握。

再次, 构图不合理。一幅画的美感往往取决于构图, 构图饱满则具有空间感, 大部分同学对构图缺少理念, 没有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程序, 使得整体效果欠佳。

2 时装画技法课程教学实践

时代的发展赋予时装画教育新的任务。在课程设置上作为一个重要阶段应加强, 在教学方法上应稳中求变;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前人的教学经验, 根据课程教学的实践体会认为应从以下几个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

2.1 课程理论教学设计注重层次性

在课程之初进行摸底, 并针对摸底结果采取分层次的教学设计。通过摸底发现学生的整体水平不太理想, 基本功欠缺。经统计发现有占65%的同学处于中下水平, 有5%的同学属于上层水平。在对整个情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采用不同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设计, 如模块式、任务驱动式和兴趣提高式等以此来有效地缩小差距。

应重视对学生美感的培养。因为服装专业学生基本都是理科出身, 对艺术的了解偏少, 所以培养美感显得十分重要。课程开始通过学生对美的理解, 激发学生兴趣来引导课程的学习。通过时装发布会以及大师作品展示及多媒体运用作为重要手段, 让学生感受时装画的艺术美。并在教学初级阶段结合人体模型,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学习人体结构;中期阶段, 结合所学服装材料、缝制基础工艺等知识, 适当引导学生, 同时讲解过程中以实实在在的人为例, 更为直观切近实际而不空洞。

2.2 课程实践环节注重阶段性与方式性

2.2.1 重视人体比例, 前期以临摹为主, 循序渐进

服装效果图, 是建立在合体的人体之上的, 绘画技巧与实践, 只有按部就班地练习, 才能熟能生巧。对于服装专业学生, 在画人体之前要进行人体结构及比例关系的解析, 其中着装人体的绘制部分要加强。有的同学单画人体比较好, 着装后的人就显得很奇怪, 自然也影响时装画的整体效果。服装效果图绘画教授时应注意, 首先, 当笔下线条的粗细发生改变时, 就会表达诸如光滑、粗细、纤弱、结实等不同的心理感受[2]。服装用线条如:匀线、粗细线、不规则线等要把握到位;其次, 衣褶线和衣纹线的表现, 衣褶线是服装款式固有的结构线, 我们常说的衣纹是由于与人体肩、肘、胯和膝等关节突出部位相应部位的服装会随着肢体运动而形成的, 要注意处理衣纹好的疏密关系, 简洁、概括。

要想在短时间内比较迅速地提高服装效果图的绘画技能, 我们提倡一种看似简单的方法———临摹。通过人体及相关动态的临摹是一个捷径。通过大量的临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必要的人体结构知识, 熟悉人体的动态变化, 找到人体与服装的关系等。时装人体是对自然人体美的升华, 是将人体各部位比例结构及动态特征加以提炼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但这种“创造”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创造, 因为现实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和时装表演模特拥有此种美的标准, 所以它是依托于自然人体, 表达人体的自然美, 具有承接着人体自然美的属性[3]。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更加行之有效, 临摹只是掌握绘画技巧的手段, 而不以简单机械复制为最终目的。在临摹过程中只有不断观察、分析、捉摸、实践才能积累一定经验, 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进而得心应手地表达自己的服装设计意图。临摹是练笔打基础, 可以掌握正确的画法少走弯路, 而临摹基本准确后要根据各自的想法去设计, 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在临摹时不能过分强调五官、四肢等局部练习, 应从宏观上把握人体动态, 同时要考虑所临摹人体是为哪种风格的服装服务, 体现哪种类型等等。

2.2.2 绘制技法选择因人而异, 取长补短

在时装画技法的选择上, 时装画表现技法较多, 有淡彩法、平涂法、喷洒法、渲染法和剪贴法等等。在授课中, 突出几种常见的手法, 如薄画法是运用水彩色表现服装设计的各种造型, 它是时装画最主要的表现方法之一。在表现一些透明的、半透明的及轻薄、飘逸的服装, 常用的技法有写意法和渲染法。同时, 当今时装画受到各种审美思潮影响, 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不断问世的情况下, 我们有了更多的尝试, 如彩色铅笔、油画棒、麦克笔和色粉笔等, 这些表现方法我们可以适当地掌握, 在绘制过程中, 学会整体运用, 在把握时装画常用方法时, 体现服装的形式美及风格特征。这些风格特征只是我们对前人时装画人体艺术表现风格的一种总结, 并不代表我们就要去全盘效仿, 相反“我们应该对某些教条的、机械的绘画方式持一种批判的态度, 并且强调时装画应该避免一种单调的、程式化的绘画”[2]。

2.3 课程考核要实现多元化

课程考核应多元化。在课程考核中应重视学生作业的讲评, 并结合以赛代练完成教学。一篇好的文章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与完善, 同样一幅好的时装画也需要不断地点评与指正。因此进行作业或者范例的讲评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前期的临摹练习, 服装专业学生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特别是有的同学课程开始, 很厌烦画画, 经过临摹练习, 后来作品提高很快。当然在课程中, 作业量的布置也要讲究, 开始时作业量很大, 特别是在人体结构章节, 后期作业量逐渐减少, 再到后来一幅成品的完成。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将学生的作业融入相关大赛中。本学期结合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金苑杯”首届中国时装画征集作品大展, 让学生结合课程中所学内容, 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与想象。结合本赛事进行设计创作。挑选20多幅作品参赛, 入围3幅作品。在作品展览期间, 带学生去参观, 欣赏了各个艺术院校不同的时装画风格, 给学生以较深的启示与影响。这样既可以达到作业要求, 又可以让学生与其他院校学生在同一平台上展示自己。

3 结语

《时装画技法》课程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 是表达服装设计构思, 传递时尚信息及推动服装审美的重要手段, 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该课程在教学上应融合现代艺术流派, 汲取先进设计理念, 注入新鲜血液。针对服装专业学生时装画学习现状和特点, 在沿袭传统教学手法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分别从课程内容教学、课程实践环节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方法, 结合多媒体及示范教学, 学生练习与参赛的形式组织教学,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有效掌握技法的基础上取长补短, 提高时装画的艺术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教务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Z].郑州:中原工学院, 2009.

[2]ALISON/LVRIE.解读服装[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

[3]刘元风.服装人体与时装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篇4:《服装画技法》教学设计方案

关键词:服装专业;时装画;教学方法

时装画是以服装为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运用绘画艺术手法针对服装和服装穿着后美感的具体表现。[1]它主要表现成品服装的预期效果,是衡量服装设计师创作能力、设计水平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标志。

在服装设计中,时装画的表现主要有两种性质:一类是属于商业性绘画,通常用于广告宣传,强调绘画技巧,突出整体的艺术气氛与视觉效果。另一类是服装效果图,主要用于表达服装艺术构思和工艺构思的效果与要求,强调设计的新意,注重服装的着装具体形态以及细节描写,以保证成衣在艺术和工艺上都能完美地体现设计意图。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服装课程中的《手绘时装画技法》主要是针对后者的授课训练,也即本文所讨论的时装画范畴。

1学习手绘时装画的重要意义

在高职院校中,《手绘时装画技法》是服装设计专业中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到企业从事设计助理、设计绘图员、服装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如何掌握时装画的技能,这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师通过时装画将稍纵即逝的灵感,随时记录下来,将模糊的设计构思,通过时装画快速得呈现在纸面上,这比用布料来裁剪缝制表达设计意图更为便宜、快捷。设计师掌握时装画是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也是目前服装企业中,设计师与样板师和工艺师沟通的桥梁。高职服装院校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主要学习手绘人体着装效果图和服装平面款式图的绘制技法,为后续设计课程做好应用准备。

2高职服装专业学生的学情分析

目前多数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所招的生源为文理兼招的普高生,大部分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美术基础训练。这部分学生缺少最基本的素描造型能力、色彩美感的训练。

作为美术训练,需要经过长期大量的静物写生类的素描基本功训练。然而,高职服装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仅仅为有限的三年,在这三年时间不仅要掌握绘画基本功,还需要掌握各种服装专业知识,如若将这有限的三年时间抽离一部分时间专门用于训练美术基本功训练,必然缩短了服装专业知识的学习。高职院校这门课的课时一般为48课时至72节课时左右,通常开设在大一上学期,通过半学期时间训练完成。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要训练学生从零开始的手绘能力,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摸索出快速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们快速掌握这门基本技能。

3高职时装画教学的几点心得

高职服装教师应本着技能为本位的教学目的,突出岗位技能性的有效方式,归纳、总结出适应高职服装学生的教学方法,使他们更快得接受、掌握这门基本技能。根据笔者多年的时装画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3.1解构法,简化法

服装设计的绘画不等同于传统的纯艺术绘画,其需表达的是人体着装的状态,其中最主要是要表达设计师对服装的设计构思,对服装的造型及结构变化、裁制工艺等方面的设计意图,通过绘制让样板师和工艺师能够理解设计师的构思意图。因此,时装画教学应侧重于对人物着装姿态、以及服装平面款式结构的训练。在训练中,重点抓时装画中的人物动态,将复杂的人物动态进行解构,将其几何化、简单化,技巧化。通过教师的理解,给学生呈现一个较为直观的、简单化的人物形象,这种化繁为简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对技巧的把握,又增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2勤临摹,多练习

通过加强课堂的人体写生练习,从静态人体到动态人体,迅速捕捉人体动态感觉是最为有效的办法,但是并非所有的院校有这个提供人体写生的条件,同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人体写生有难度,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但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有针对性的人体临摹学习,同样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

临摹是时装画入门学习的最佳途径。临摹的过程,是学习他人的成功作品的过程。如果你很欣赏一位老师作品的线條感,你也可以对其进行临摹,这么做你会真正理解很多东西——或者改变以前的认识,比起只是简单地看一看要强很多。[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大量临摹几个常规动态,从而达到熟练以至能够脱离临摹范本默写出来的程度,通过大量的临摹可以迅速理解并掌握必要的人体结构知识、熟悉人体的变化规律、动态变化等。

3.3勤观察,多速写

一张完整而又有实用价值的时装画是设计师对设计概念的表达,是设计师表达服装结构的过程,这就要求设计师不仅对人体的了解,更应对服装结构和裁剪缝纫工艺的熟知。这方面的学习可以通过速写方式的训练,这是训练观察力和记忆力的好方法。反复的速写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人体比例和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加深对服装和人体关系的理解。另外,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地观察各种人物的姿势、衣服结构、走向等训练自己的理解能力。其次,观察服装照片中的模特并进行速写练习是对学习时装画最好的补充。参考照片绘图这是一种具有探讨性、研究性的绘画练习过程。时装照片传递出丰富的流行资讯,在照片挑选和临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对时尚的品味。学生在将所收集的T台时装模特图片作为速写对象,通过快速速写的方式画下来,或者仅仅知识画下服装的局部结构,这种训练方式不仅仅锻炼了学生快速绘制服装款式图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捕捉、提炼服装流行元素的能力。

3.4时代化,多样化

服装具有流行性,同样,时装画的表达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发展。时代不同,人们对时装画技法的表现也不同。现今人们对两性着装的趋同感,同样需要相应的时装画风格去表现。对男性人体的表现体现出阴柔美特征,修长的人体、瓜子脸、半流海式发型、精致唯美的花美男式的五官造型。这种人物造型风格上的表现不仅仅体现在人体姿态语言的表达上,更应体现在人物的发型、五官、妆容等的时代审美性。只有具有时代感的时装画才能更好地表达现今流行的时装。

同时,时装画的风格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夸张的、写实的、写意的、漫画的等等多种风格。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表现多种风格的时装画。对伴随着动漫卡通成长的学生们而言,尤其是漫画风格的表现,更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喜爱。为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漫画的形式表达时装画,漫画简洁的线条与时装画的线条有相似之处,但侧重于夸张的人物表情,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侧重于表现服装的结构。

4结论

总之,针对绘画基础薄弱的高职服装专业学生,时装画技法教学不能操之过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本人要总结教学经验,多找方法,将时装画化繁为简,并且让学生多临摹、多速写,养成勤观察的习惯,同时要注意时装画的表达要与时俱进,能够反应时代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 王悦.时装画技法手绘表现技能全程训练[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1.

篇5:《服装画技法》教学设计方案

【内容摘要】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时装画手绘表现课程作为专业重点基础课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传统的时装画手绘表现形式受到冲击。文章论述了手绘时装画和电脑时装画二者的关系,指出通过教学改革明确教学思路,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达到实用、快速的教学目的,以培养适应服装行业发展需要具备服装设计高超技艺的专门设计人才。

【关键词】手绘表现技法 教学 实用快速

时装画手绘表现课程是我国服装院校、美术院校服装专业的主干课程,被视为培养未来设计师的重点课程。时装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语言,不仅体现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表现服装的诸多细节,同时也反映出设计者的设计能力及综合素质。因此,服装专业院校、美术院校服装专业都把时装画课程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进入网络多媒体时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为了适应服装行业发展需要,服装设计专业方面的课程设置有所调整,主要体现在基础技能和专业设计课的转型方面,时装画手绘课程安排也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一、时装画手绘实用表现技法课程教学的实际意义

从广义上来说,手绘应用的领域很广,其在表现内容以及素材的选择上没有限定,但在其他方面,如艺术的创新性、审美性等有较高的要求。而通常设计类专业的手绘表达,往往是要通过运用各种工具、材料、手法进行构思、创作来体现设计意图的。

时装画手绘表现图是体现设计者意图最直接的手段,具有实用、科学、美观的特点。时装画手绘实用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教学训练形成具有独立进行构思方案、服饰设计创新以及适应服装设计行业发展需要的潜质。通过手绘练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表达手段,在设计中能快速捕捉灵感,记录瞬间的感受。此外,手绘表现形式较为快捷、直观、高效,便于与企业及客户进行交流沟通,如果企业和客户提出一些相反的意见,设计者很容易进行有针对性的即兴调整。因此,时装画手绘实用表现技法课是服装设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时装画主要分为手绘效果图和电脑效果图两种。电脑效果图在设计创作中有众多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无法取代手绘效果图。对于设计中造型、服饰、面料、气氛、夸张、渲染等方面的表达效果,手绘效果图要好于电脑效果图,因为电脑绘图工具表现得比较呆板、生硬,缺乏手绘表现所赋予的主观感受。随着软件技术的更新,电脑效果图可以模仿手绘效果图的许多效果,但是手绘效果图的特色是软件难以实现的。例如,在创作过程中各种工具、各种颜料与各种纸张经过设计者的运用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以及设计中富有个性的笔触、色彩渲染等。另一方面,电脑效果图的特色在许多方面手绘也无法到达,比如逼真的效果,体现在造型、色彩、材质、环境表现上。显然两者相比各有特点,不分伯仲。在实际教学中,应让学生懂得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学习中不能有偏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得出以下结论:通常情况下,手绘效果图表现能力强的学生,做电脑效果图时就表现的得心应手;而手绘效果图掌握不好的学生,在做电脑效果图时则表现得不尽人意,在人物刻画、服饰衣纹的处理、色彩的搭配到设计等方面都存在着差距。因此对时装画的表现,既是技术能力的体现,也是设计素质的体现。

二、时装画手绘实用表现技法课程教学需要改变教学思路

由于电脑课程的介入,考虑到与电脑课程的教学衔接,时装画手绘实用表现技法课程教学应有所改变,作业的安排形式可由长期作业转变为短期作业。因此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思路就很重要,可以通过一些实用、快速的绘画工具和表现技巧来达到短期作业的训练目的。

与传统的时装画课程不同,实用、快速绘制的形式离不开对绘图工具的选用,工具的选用主要包括钢笔、针管笔、油画棒、马克笔、彩色铅笔等。这些工具实用便利易于表达。比如马克笔工具,颜色非常丰富,不经过调和使用非常方便,易于快速表达。又比如彩色铅笔工具,色彩表达层次丰富、细腻,易于表达服装的材质效果。快捷工具的选用提高了效果图的绘制速度,当然快速作画也是建立在具有成熟绘制技巧的基础之上。

在时装画手绘实用表现技法课程教学中,工具的选用和绘制方式的改进,促进了实用、快速训练教学手段的产生。时装画手绘实用、快速表现方法的实施,针对性较强,要求在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在教学中强调时装画的专业规范性,明确时装画人物动态比例关系,杜绝不按时装画比例关系绘制的情况发生。同时,准确是时装画绘制是否合理的标准,在此原则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时装画语言表达服装的艺术魅力,既让人们了解时装画的特点,也感受到时装画主题的气氛。这种艺术主题气氛的营造是通过提炼、取舍经过艺术处理达到的,绝不是简单的罗列、不加提炼就能达到的。时装画表现的要点不仅仅在于人物动态和款式表达上,还要有意识注意画面的主次关系,重点对时装画的形、色、神、质进行表现。在学习中提倡学生能独立的进行艺术创作,针对不同的造型、款式,不同的设计要求,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使趋于程式化的服装设计图充满艺术灵性。时装画手绘实用表现技法课明确了教学标准和教学原则。显然,在执行这些标准和原则时不会因为实用、快速而丧失手绘时装画的作用和价值。

结语

手绘效果图表现能力的提高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不断的坚持学习,要树立循序渐进、综合发展的信念。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当然学生要达到时装画表现自如的水平,还需要把时装画学习和其他服装专业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训练积累经验,提高创新意识,提高对事物的领悟能力。教师也应努力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表现,具备得心应手表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叶娟.时装画技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2]高星.关于“时装画设计表现”课程教学的探讨[J].纺织服装教育,2014(5).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篇6:《服装画技法》教学设计方案

关键词:服装教育,时装画

随着时代的发展, 服装业逐渐具备了很强的变化性, 因此, 服装设计这个专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它在整个服装生产中的重要性也逐步凸显了出来。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 画好时装画是设计出更优秀作品的首要前提。因此, 作为一种艺术创作, 时装画是最能够体现设计师艺术水平的。在设计师的笔下, 时装画会将服装的造型与质地通过艺术的加工完美地呈现出来, 因此, 我们必须教会学生画时装画的技巧, 这是我们服装专业的重中之重。

一、找到时装画的技法

1. 以临摹入手

在刚开始学习时装画时, 很多学生都觉得很难入手, 教师要注意对他们多加以引导, 因为时装画也和画画一样,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多看、多思、多画, 多加积累, 才能有质的飞跃。我们可以让学生以临摹入手, 带领学生去写生, 让他们经历大量的临摹, 逐步掌握人体都有哪些变化规律, 哪些部位是会发生变化的, 哪些部位不会发生变化。从美术学上来说, 临摹就是要对一个场景进行反复的描绘, 之后再去寻找自己所画的图与原图之间的差别, 只有经过大量的反复才能够拥有收获的喜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的教学方法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 开始时要教学生一些简单的画法, 可以先让他们画一下人体比例, 并指导学生多加临摹, 当他们掌握了之后可以再逐渐增加难度, 画四肢与五官。这样做, 不仅会使学生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变化, 看到自己画法的进步, 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帮助他们掌握绘画的技巧。假以时日, 学生就能够在塑造形象上具备扎实的功底, 通过线条的使用, 他们的绘画技巧逐渐积累, 当学习了一段时间后, 学生独立、完整地作画就指日可待了。

2. 掌握画理

对于学生来说, 学习必须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才能学得好, 学得精。画画也是这样, 我们只有帮助学生掌握了画理, 他们才能够在绘画上有所成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让学生多参加实践, 因为只有多实践才能有效掌握画理, 掌握画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学生对画理的理解也需要在实际中运用, 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够对画理心领神会并熟练运用。我们要引导学生多尝试几种技法, 在一个逐步学到新技能, 否定旧技能的过程中, 学生的艺术感才会逐步得到丰富与深化。

3. 具备熟练的画技

我们的教育提倡“因材施教”, 这种教学方法在各种教学形式中都很适用, 对于职业院校尤其如此。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以后能在社会立足, 这就是我们职业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通过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绘画基础, 让他们能够逐渐具备熟练的画技。俗话说:“熟能生巧”, 教师要让学生多加练习, 只有练得多了, 手法纯熟了, 才能够具备一定的技巧。学生的实践技能比理论知识还要重要, 教师要在适当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服装设计师作为一种艺术型人才必须要具备纯熟的技艺与较好的文化修养。

4. 让学生形成风格

在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际训练之后, 在时装画方面都有了一个很大的跨越, 这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将一些其他的表现手法融入其中, 慢慢地, 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果学生的作品没有风格, 只是一个失败的作品。但是,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迅速地形成自己的风格, 教师需要因材施教, 做好引导工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自身的文化修养入手, 从一些相连的艺术形式中去汲取营养, 如文学、雕塑、舞蹈等。同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看一些与时尚有关的书籍材料, 让他们的心永远保持年轻, 不断探索, 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时装画所要教的要点内容

1. 时装画的基本特征

我们要想准确地表示出时装画的特征, 就必须要真正了解时装画的本质特征。有的学生认为时装画与人体画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 不用学习画人体, 这是很片面的说法, 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人体的构造是大自然中变化最巧妙、最和谐的, 只有掌握了人体画的绘制, 才能够为时装画打下良好的基础。时装画中的人不是现实中人的7或者7.5头身比例, 而是要经过绘画者的艺术加工与夸张, 在审美方面达到我们的需求, 这样才能更加明确地表现出人物的曲线。因此, 在指导学生绘画时,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时装画的本质特征, 否则绘画体现出来的东西是苍白无力的。最大程度地概括事物的本质, 这也是学习时装画重要的要求。

2. 时装画的要素

如果盲目地做一件事而不加以思考, 我们是很难取得成绩的。绘画也是这样, 在学习时装画的过程中, 只有让学生明白了时装画的要素, 才能够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它。

上一篇:我的登山之旅作文500字下一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