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24-04-25

苏轼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用14篇)

篇1:苏轼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写于北宋熙宁九年。这首词是作者在中秋夜时因为思念六七年不见的弟弟苏辙而做的词。当时苏轼正当壮年,四十岁,在官场上因为与王安石等变法者的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到各地为官。苏轼流连在各地期间,历经六七年未曾与弟弟苏辙团聚,他曾要求调任到离弟弟较近的地方为官,但这愿望一直到调任密州时仍未实现。当时的苏轼,工作生活事事不顺心,在官场上不得意心情沮丧,却又心怀壮志期待未来能有一天能重返汴京,在家庭生活中与家人长期分离,期待相聚却又不能如意。在中秋夜这个应该是“月圆人团圆”的美景良辰,苏轼只能孤身面对着一轮明月,这种复杂又矛盾的情绪惹得他心绪激荡,导致抑郁惆怅齐爆发,当晚就率性“欢饮达旦,大醉”,之后乘着酒兴催生了这首千古流传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秋夜孤独一人对着明月独饮独酌,想象力丰富的苏轼把“青天”当作是自己的好友,豪放地拿着酒与它对话,问着青天种种话题。青天呀!“你知不知道月亮是什么时候就开始存在的?”,“月宫上的生活不知道是怎么样的?”,“这儿是熙宁九年,不知月宫里是什么时代?”又像是和好友吐苦水一般,说是想要乘着风飞到月宫去,过过那神话里的仙人生活,顺便摆脱掉目前的烦恼,那不知该有多好。 但是,话锋一转,又怕月宫寒冷的环境自己住不习惯,肯定住不了多久。又像是为自己留在人间找说法一样,说是与其孤独的住在寒冷的月宫里,还不如留在人间生活更加有趣。生活在人间虽然也是孤单一人,但是当在月下起舞时,还能有影子与自己作伴。还是留在人间吧!

本词的上半段中,从“欲...去”到“又恐...寒”到“何似...人间”可以清楚地看出苏轼的的心理转折,也清楚地看到了他的情绪波动。生活的抑郁惆怅使之想要“离开人间”,个性的豪放洒脱使之想要“留在人间”,这两种思绪不断交替地在心中搏斗,最后终于由“离”和“留”的矛盾思想中脱离出来,做出了抉择,认定了还是生活在人间较适合他。

皎洁的月光掠过朱红阁楼,穿过雕花门窗,照着那些思念着亲人而迟迟未能入眠的人们。月亮呀!月亮!今晚是中秋夜,不是应该月圆人团圆吗?月圆而人不能团圆那是多么不幸,多么令人感到遗憾的事啊! 想象力丰富的苏轼又将明月当作是“友人”,想到多年未见的弟弟,心中思念亲人悲伤不已,所以对着“友人—明月”连连抱怨。问其是否心中对人们怀着怨恨,所以在世人不能与家人团圆时才故意出现月圆,使得悲伤的人们更加伤感。苏轼抱怨过后,又觉得自己的无理取闹对不起“友人”,随后添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段话来为友人脱罪。如同天上的月亮不能控制自己的圆、缺和天气的阴、晴一样,人的一生中也一定会遇到无数次的不能掌控的悲、欢、离、合,世间上的事本来就难有十全十美的。就连月亮也不能随意控制自己的圆缺,既然如此,它怎能控制人间的悲欢离合呢,所以在中秋的夜里照着悲伤的人们,让他们感到更加悲伤,它也是很无奈的。观点改变心态也跟着转,个性乐观开朗的苏轼想到既然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原是人世间不能避免的,那么既然有“离”就会有“合”,现在何必特意为了此时的别离而伤感呢?他心态一转,洒脱的以一句对众人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做结尾词。他祝愿这些中秋月圆夜不能和亲人团圆的人们,祝愿这些和亲人们千里相隔,异地相思的人们都能同时欣赏到这美丽的月色,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上,都能够活得长长久久、健健康康,一直坚持到与亲人相聚。

下半段的词中,从“照无眠”到“不应...狠”到“月有阴晴圆缺”,这个过程里的思想转变,清楚地展现了苏轼个性的`乐观开朗,最后对世人的祝愿更是将他个性中的浪漫凸显出来。

苏轼藉着与“青天”“明月”的对话,展现了他对仙境月宫的向往之情,对人世的留恋之情,与亲人离别之苦,对兄弟亲人的思念之情,也阐述了他的人生哲理--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定义。苏轼在词中利用月宫的神话与自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勾画出一种明月当空、亲人千里之外、自身孤独无依的景象。中秋夜孤身对月应该是失意的、悲伤的,应是消极悲观的,但是他并没有陷在这种情绪中,他以乐观开朗、积极面对困境的观念排解自己的悲观情绪,最终呈现出对世人及人间的热爱。整首词的字里行间不仅展现了无穷的想象力,对世人以及对人间的热爱,里面蕴含的人生哲理更引人深省,不能不让人惊叹其写词的功力。

篇2:苏轼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的相关情况;

2、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

3、了解词牌的相关知识;

4、领悟词中营造的意境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5、学习苏轼旷达的胸襟,领悟他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6、记住词中的千古名句。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悟词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词作丰富深刻的意蕴以及它在后世的意义衍射效应。

2、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设想:

(一)教学流程:按照“读——品——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1.采用多层次诵读法,以读为主要手段,读前做好指导与要求:

一读识字通词,正确停顿断句;二读体味句子;三读感受意境,晓悟作者心声,与作者产生共鸣。

2.提供给学生较为丰富的相关资料,经过学生讨论、释疑等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浅层意义,并挖掘其深层内涵。

3.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开拓视野,深化理解。

4.提供例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写作赏析文章,从根本上把握诗词语言的合蓄凝练性与跳跃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感悟作品的境界。

(二)媒体设计:PowertointXP课件。

(三)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步骤与教学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温庭筠有一首词《望江南》,大家可能都背得出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这是一首思人的词,描述的是一个少妇对久离故乡的丈夫的盼望,意境很美。古诗词中有很多是表达思念之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对家人思念的宋词,苏轼的《水调歌头》。板书课题、作者。

(说明: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营造一个相对熟悉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调动相关的信息储备,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解题

学生已经学过“词”,请学生回顾与“词”相关的知识,教师补充:

“词”在古代是一种配合乐曲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宋朝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因为一首词中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辛弃疾有词集就叫《稼轩长短句》。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词派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其词作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大气、恢宏,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词都是可以唱出来的,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有什么区别呢?古人总结说,如果是苏轼豪放的词,那么必须要一个北方的山东大汉敲大鼓,然后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如果是柳永婉约的词,就只需要一个小姑娘拿一个快板就可以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词都有词牌,词牌规定着词的句数、字数及音律。(展示课件“词牌”。)

篇3:苏轼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12年3月, 湖南省长沙教育学院在市级骨干教师滚动培训中引入了北京的课例研修形式, 其中, 初中语文骨干班研修的课例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录像来源于上一期语文骨干班学员的课堂教学实录。通过对光碟的反复观看, 以及网上同课资源的寻找与比较, 笔者觉得, 虽然课例研修本身就是一种行动与研究合一的方式, 但是, 对具体教学内容展开研究,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是课例研修正式开始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是高质量课例研修开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的基本途径有二:一是研读新课标;一是对教学内容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研究。

义务教育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以及课程目标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提示, 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等。

和我们观看的课堂教学实录一样, 网络搜索的许多教学程序设计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模式: (1) 文学常识介绍。 (2) 对词的相关内容的介绍。 (3) 对词人苏轼及其写这首词的背景介绍。 (4) 内容解析, 疏通文意。 (5) 整体感知。要以一个课时来完成这些教学程序, 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只能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路快速地走马观花, 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偏重于带着学生逐句理解词的意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阅读课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基本上由教师带着学生走的教学设计, 究其原因, 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缺乏深入理解的结果。

教学内容比较是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的关键, 比较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教材纵、横比较;二是学段内容比较;三是单元内容比较;四是课文外同质内容比较。

教材的橫向比较就是将同时期出版的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同一内容进行比较, 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思考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找出各自的优点加以整合。这种横向比较法对数、理、化等学科更有实用价值, 同一知识点不同例题选择, 可以看到不同的例说思路, 有利于解题方法的优化。语文教材中, 不同出版社的教材选择了同一文章, 很难说对文章教学目标的定位有什么不同, 从这一角度而言, 语文学科不同版本的比较, 对确定具体课文教学重点的意义并不大。教材的纵向比较就是把不同历史阶段出版的同类教材所选取的内容进行比较。从不同时期教材所选内容的不同, 我们可以探究教材编选者当时的价值判断以及时代的价值取向。每个时期的教材都有教案或教学设计, 从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相同作品解读的差异中, 可以感受到时代变迁的浓郁气息, 在人文类教科书中, 尤其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文化历史变迁的足迹。也许以前纸质教案所作的分析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没有直接的帮助, 但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具有质感的历史气息, 对学科教学价值取向的历史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再反观当下的教学材料, 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会油然而生。“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衰”, 教师不是政治家, 某一具体教学内容也无促成社会兴衰的伟大力量, 但从学问的角度而言, 只有“通古今之变”, 才能“成一家之言”。

学段的比较就是将本学段中相关内容集中起来, 进行比较研究, 找出所教内容的特别之处。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借月怀人之作。“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典型的美学意象,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赋予“月”的意象以丰富的内涵。那么,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 “月”的意象与同学段中其他诗词中“月”的意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种不同应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词的重点之一。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学段六本语文书中, 与“月”有关的古诗词有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月下独酌》, 王维的《竹里馆》, 杜牧的《泊秦淮》,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三) 》, 陆游的《游山西村》,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商隐的《无题》, 李煜的《相见欢》, 刘方平的《月夜》, 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在这些诗词中, “月”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时间意义上的“月”。如王维的《竹里馆》“明月来相照”, 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 《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三) 》“带月荷锄归”, 陆游的《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 李商隐的《无题》“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群, 月如钩”, 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由于“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独有的美学内涵:相思、离愁、孤寂、清冷, 在一些诗词中, “月”在凸显时间意义的同时, 也成为诗歌内容展开的重要背景, 成为诗歌意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情感意义上的“月”。这样划分并不是说此前归为时间意义上的诗人笔下的“月”就完全不带情感色彩, 事实上像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相见欢》, “月”就寄托了他们主观感情色彩, 将它们归为“时间意义上的‘月’”, 是因为在诗词中, “月”是他们用来点明时间的重要物象。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郞西”, 《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在这些诗歌中, 月亮是诗人们情感的寄托物, 时间的意义并不重要, 甚至完全消失。

通过以上梳理, 基本上可以勾画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月”的特别之处。时间意义上的“月”古已有之, 借“月”怀人的抒情方式也古已有之, 那么苏轼词中“月”的独特之处在哪?通过与本学段中涉及“月”的古典诗、词仔细比较, 会发现独特之处是苏轼对“月”描绘的巧妙, 即想象的奇特。许多诗人笔下之“月”是一个外在于抒情主人公的平面意象, 即使是李白《月下独酌》中对“月”有较多的横绘, 但“我”仍是主体, “月”随“我”而动。在苏轼笔下, “月”不仅立体化可感可触“琼楼玉宇”, 而且像人一样拥有细腻的情感。“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词人将此时此地此情此景, 无限的情感波澜外化到描绘的对象上, 月亮成为一个活灵活现有着人的丰富情感的形象。正是这些, 构成了苏轼词中独有的意境。诗词的艺术感染力缘于其意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描绘所刻画出事的生动意境, 使作品具有强烈而独有的艺术感染力。

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聚散, 每每牵动着诗人们敏感的神经, 但在对月怀人情感的把握上, 战乱之月与羁旅之月是有区别的。从单独一首诗词很难清楚地看出来, 但如果用同类题材的作品作为旁证, 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区别。战乱之思源于对死的恐惧。课本编辑者在白居易《望月有感》前提示:“诗人在战乱时期兄弟离散, 他所抒发的骨肉相思之情也更见深切。”“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战乱之时, 亲人天各一方, 音讯隔绝, 生死两茫茫, 这时的相思带来的是切骨之痛, 所以诗人所希冀的是太平与安宁。羁旅之思缘于情, 或兄弟夫妻之情, 或知己友好之情, 隔离虽带来刻骨的思念, 但相聚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这是一种看得见希望的痛苦。有希望的痛苦是暂时的, 是由外在物象所引发的, 情至深浓处, 往往产生对现实遭遇的怨愤。

当然, 羁旅之思又可以分为兄弟友人之思和情侣之思, 情侣之思因双方关系的多变性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离愁别恨往往更见深切缠绵, 也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喜好。所思不同, “月”所承载的内涵也不同。

单元内容比较是将同一单元的不同课文进行比较, 从而确定不同课文的特点, 努力构建一课一品, 让学生一课一得。

“诗文志”“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任何诗词都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表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传统的对月怀人之外, 还有自己独到的人生哲理的体悟。这种体悟深邃高远、深刻卓绝, 为后从人古传诵。这是这首词的第二个特别之处。通过课文外相同题材作品的比较, 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

在宋人词作中,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并称为中秋词的双璧。“洞庭青草, 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 孤光自照, 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两首诗都有中秋明月下个人情感活动的描绘, 都构思巧妙、想象奇特, 但最后的选择却大相径庭。张词面对“玉鉴琼田”“明河素月”, 忘情其中, 超然物外, “扣舷独啸”, 摆脱世间一切俗物拖累, 纵情自然, 物我两忘。而苏词中, 面对中秋明月感悟人世悲欢离合, 表现出一种既超然达观又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这种面对人世坎坷乐观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人们喜爱这首词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是初中阶段非常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珍贵材料。

苏词的这两个特别之处, 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骨干班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观摩与研讨, 并不是一次完整的课例研修, 而是一次课堂观察活动。组织者是从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角度设计观察量表, 组织学员开展课堂观察的。通过对观察量表的整合, 笔者认为, 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管理型提问。这是一种为组织教学而进行的提问, 学生一般不需要回答。 (2) 记忆型提问。这是教师为导入新课而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设置的问题, 是新知识学习的有效铺垫。 (3) 知识理解型提问。是教师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知识而设计的问题。 (4) 探究型提问。这类问题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所教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具有纲领性的关键问题, 学生必须通过认真思考或合作探究后才能回答的问题。这类提问设置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答案的寻找, 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的尝试。知识的获得不是终极目标, 思维的拓展更为重要。不能说哪种类型的提问层次高, 哪种类型层次低, 关键是根据学情, 结合新知识的内容合理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 合理控制各种类型提问的数量, 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设置不同类型的提问, 不仅仅是一个提问设置的技巧和方法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对所教知识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篇4:苏轼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长年积郁难发之气,才有了词作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直干云霄的一“问”,作者积怨而发,可以说是“问”得惊天地而泣鬼神,气势悲愤而恢宏,作者仕途多桀,人生失意,对影自怜,对月把酒,酒入愁肠而愁肠百结,沉郁激愤何能喻之于怀?再想想自己,看看冷月,自己今时今日的处境与月中的嫦娥是何其相似啊!因而,触景生情,这一问之气足可贯穿苍宇,上通九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此时虽是中秋,浩月当空,亦或有三五文朋诗友作伴,欢饮通宵,然而,表面上的欢娱又怎能抵得消心中的寂寞愁苦!故而,此时的欢乐是属于别人的,作者的心中则只有“愁苦郁闷。”作者借酒浇愁却愁思不断,故而大醉,其时,作者即便不饮也早已醉而愁乡里了。而作者大气长出的一问,由此看来不仅是问天,更可设想是问月中的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诗)作者由此及彼,由己及人,在这人间已是万家团圆之时,对影自怜,形影相吊。相同的境况,相同的遭遇。想想自己七年不见面的弟弟,十年的亡妻,郁愤之气不可遏止,故而又继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而这一问较之前一问,气势上虽有不及,然而其中之心情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说是痛彻肺腑,几可喷血!“人间现在已是万家团圆的中秋节了,嫦娥,你的月宫现在的情况又怎么样了?”

至此,作者多年胸中的郁闷之气得已全然发泄,但发泄了又能怎样?想起自己仕途坎坷,亲人亡散,失意怅惘之情顿生。雄胸中之气由悲愤而哀伤而失落,于是心中便萌生出超脱尘世之意“我欲乘风归去”。

然而,作者又是一个用世之人,毕竟不能全然超以象外,心中自有一种不甘之气流于笔端。但是,不甘又能怎样?想想月中的嫦娥,这千百年来不是一样的孑然而居,广寒宫的寂寞非常难耐,常年只有那一只不通人情世故的玉兔作伴,归去又能怎样?更何况“高处不胜寒!”不管是别人的排挤也好,还是耐不住月宫的冷清也好,总之,此时作者的心绪忧愤交加。由于内心的煎熬无法排解,致使作者心力憔悴,唤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欲哭无泪,而又无处乐意倾诉。至此,作者就犹如一个病人由原来的外伤进而转为内伤,情感之气韵由悲愤到哀伤到沉痛而几近癫狂了。于是作者发出了一声沉痛的幽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这还是在人间吗?简直是在炼狱之中啊!

心灵上长年的煎熬,亲人离散的悲切,仕途失意的伤痛,以及一切的一切的不幸,作者此时已是心神俱疲,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于是作者在似醉非醉,似梦非梦的失魂落魄的状态下,开始了梦游一般的在房子的里里外外寻寻觅觅起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凭窗望月,睹物思人,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在寻无踪迹之后,不由得黯然神伤。

但是,作者从小毕竟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品格和修养自非常人能及,中国传统文人的“达则兼治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此时充分体现出来。素有大志而又不能申的人,往往容易在失意受挫之后,走上心灵的自我解脱之路。苏轼也不能例外。“人不能改变环境,但能适应环境。”徒然神伤又有何用?心中块垒已开始冰消雪化了。“不应有恨”。词作至此,可以看出,作者已由个人的情怀中解脱了出来。神气也清爽了许多,心灵也空明了许多。因而,此时的作者由个人的“小我”开始蜕变了。词作之中原来的那一股悲愤、郁闷、哀伤、失意乃至十年里心神俱疲之气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兼济天下的宽博之气了。

文章开头是带怨气的一问,紧接着是痛心疾首的“何似在人间”一叹,而此时作者由于积怨一竟消,所以,“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便变得心平气和了,但还是可以看得出,这之中还是稍带有一些无奈和无助的:既然你嫦娥与“我”同病相怜,你为什么还要让月亮在别人不能团圆的时候圆呢?但是,由于作者深受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超然出世,使作者在自己这一问之后便番然醒悟了,心底不由一阵释然。同时,心理不觉自嘲起来:惭愧!惭愧!枉我自称豁达开朗,洒脱不羁,怎么如今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么简单的自然规律也执迷不悟了呢?

至此,作者的心灵终于清明如水了。由于作者参悟了人生的真谛:人生的悲欢离合,正如眼前的中天之月一样,它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力永远也无法改变的。因而,在心中生出了悲哀无奈的同时,迅即便顿悟了。而心灵经过了一个由炼狱到地狱到人间再到天堂的全程的洗涤和锤炼,从而完成了心灵的蜕变,自我的形象也由一个“小我”完成了到“大我”升华。同时的气韵也开阔豁达了。最后,作者从心底里发出了祝天下的人们平安如意,今晚共享这美好月色的由衷的祈愿,成就了自己完美的形象。

综观全词,作者由悲愤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直干云霄的一问,到“何似在人间”这痛心疾首的一叹,紧接着是“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无可奈何的一问,继之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心灵解脱的一释,最后以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包容天下的宏愿结句。情感峰谷相间,情节曲折多致,气韵跌宕起伏,摇曳生姿;读来着实令人移神动性,荡气回肠,自有一语结而味无穷的神韵!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

篇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流畅并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词。

2、能体会并用简要的语言说出月亮在词中的意蕴。

3、能探究月亮在古诗中的文化内涵和意蕴。

(二)、教学难点:把握作品的意蕴

(三)、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时间:45分钟

(五)、教学思路:

看图联想——品读透悟——拓展探究——音乐回想

(六)、教学过程:

一、月之妙语

导入语:请观察下列图片,用优美的语言形容你所看到的内容。

要求:

1、可以用自己最喜爱的语言形式表达,比如一个词语、一个短语、一句话等。

2、一定要包含“月”的意思。

二、书读百遍

(提示语:这唯美的画面,空灵的意境,用苏轼的《水调歌头》来形容它是最合适的了。这首词它借助的是中秋的圆月为我们演绎了一段深情。请看课文《水调歌头》。)

1、自读课文(提示读音及朗读的节奏)。

2、用文中语句概括画面内容。(提示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假如画面上的人物是你,在画面情景下,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文中的那个语句?)

3、听范读。

(提示语:如果你能学会用心聆听别人的深情,你会离诗歌最近。请闭上眼睛,倾听名家的范读。听的时候注意他是如何把语调、重音等朗读要素完美结合起来的。)

4、模仿表演。(对刚才的朗读,你感觉象不象在听一首歌?其实,诗歌就具有这种音乐美的特点。下面,你能否模仿刚才的朗读,上台表演诗朗诵《水调歌头》。)

5、全体大声朗读课文。

三、诗中有情

1、(提示语:对对子能用最凝练的语言涵盖内容,你能尝试完成下列对上下阕内容概括的对子吗?)

把酒弄清影 望月

2、(提示语:曾经有歌词这样唱到:“月亮代表我的心”。你知道中秋的圆月在苏轼的心中代表了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或提供的背景资料谈谈你的看法。注意:要言之有理。)

月是 的代表

四、我说月亮

(提示语:我们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月亮有了更深的了解。很难忘苏轼他对弟弟的那一份真情,更难忘他那 “千里共婵娟”,对天下游子的殷殷祝福。所以,月亮是情思。在古代的诗歌中,不仅是苏轼,在中国其他文人的许多诗词或文章中,月亮是心中的诗。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月亮在古诗中代表了什么。)合作探究

话题:月亮在古诗中的形象。

1、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2、整理资料,形成观点。

3、用规定的句式回答。

4、每组可推选代表发言。

五、妙言生花

为某月饼厂设计人员设计的月饼盒广告封面,从画面和内容上提供创意。(可以是本堂课涉及的内容,也可以是围绕主题自创的)

六、诗歌共色

(提示语:同学们,诗中月亮是圆圆的,却也是涩涩的。歌中的月亮是空灵的,却是释怀的。让我们在歌中再次品味苏轼的《水调歌头》。)播放flash《水调歌头》,全体合唱。

篇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来欣赏咏月诗词。

2、联想《水调歌头》抒写的情境,理解该词主题。

3、体味《水调歌头》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欣赏咏月诗词。

2、理解该词的主题。教学难点:

1、《水调歌头》抒写的情境,理解该词主题。

2、《水调歌头》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以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你能背一些咏月的诗词吗?(预习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千年以前,大文豪苏轼也在中秋明月下对酒当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苏轼,走进他的词。(出示课题、作者)

学生简介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北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作品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词是豪放派的代表,如《浪淘沙·赤壁怀古》《浣溪沙》。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预习6)

二、课堂互动探究

㈠、一读课文,字正腔圆,读准字音。(预习2)

阙(què)乘(chéng)琼(qióng)不胜(shèng)(旧读shēng)转(zhuǎn)绮(qǐ)婵娟(chán juān)㈡、二读课文,有板有眼,读对节奏。(预习3)

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㈢、三读课文,咬文嚼字,读懂词意。(预习4、5)

1、小序。

(1)重点词语讲解。

达旦:直到天亮。兼怀:并表示怀念。子由:弟弟苏辙。(2)指导翻译。丙辰中秋节的晚上,很高兴地喝酒,一直喝到天亮,喝得大醉,写了《水调歌头》这首词,同时用来怀念弟弟子由。

(3)作用: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缘由。中秋咏月兼怀亲人(子由)

2、上阕。

(1)重点词语讲解。

几时:什么时候。把酒:端起酒杯。宫阙:宫殿。何年:那一年。

乘:驾。归去:回到天上。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仙宫。不胜:经不住。弄:玩弄,欣赏。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 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2)指导翻译。

上阕: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3、下阕。

(1)重点词语讲解。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绮户:雕花的窗户。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无眠:没有入睡的人。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不应:不应该。恨:怨恨。何事:为什么。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

此事:这些事,指人的“欢”与“合”和月的“晴”与“圆”。全:圆全,圆满。千里:相隔千里的人。婵娟:月亮。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2)指导翻译。

下阕: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有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满。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㈣、四读课文,有情有味,读透词境。(预习7、8)

1、词的上、下两阙主要写的是什么?(预习8②)上阙:写月下饮酒(写景),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抒情),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2、上阕开头四句写月宫境界,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的心理状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联系预习7写作背景)他写这首词时正处在政治失意,这反映他当时思想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幻想超脱尘世。

(写作背景: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时写的。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元丰二年被政敌以讪谤新政罪下狱,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一度被起用,哲宗亲政后又被贬。其时,他和唯一的亲人苏辙(即子由)已经七年没有团聚了。苏轼兄弟年龄相差两岁,当年两人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中进士,感情很深。苏辙当时在济南,相隔千里。时值中秋之夜,诗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感慨万千,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咏月词。)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反映了他矛盾的心理?为什么?

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4、矛盾最终结果是回到现实(喜爱人间生活)。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可以看出。

5、下阕是月光引起“离人”的无眠。作者是怎样想通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是自然和人生的规律,自古皆然,是任何人无法抗拒的。既然离别不可避免,词人最终表现出了积极乐观,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的心态。(联系预习8①)

6、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积极的处世态度,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的思想感情?(联系预习8①)

三、再次朗诵本词: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有情有味,要能读出矛盾的心理,积极的处世态度,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四、小结收获: 板书:

上阙 月下饮酒 超脱尘世(矛盾)喜爱人间

下阙 对月怀人 感伤离别 互相祝福 积极 旷达 乐观

五、课堂作业:

1、对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样,富有深刻哲理的诗句是(B)。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同步导学》P75“能力提升”

(一)1、2、3

六、课后作业:

1、《同步导学》

篇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水调歌头①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③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④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抵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偏向别时圆。⑤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⑥

【作者】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朝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历尽仕途坎坷: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卒谥文忠。他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

【注释】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⑦婵娟:月色美好。

篇8:苏轼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模式的操作步骤 (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为例)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中秋望月怀人之作。根据文本内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笔者把鉴赏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 并设计了“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步骤如下:

(一) 辅助环节

1. 课前小练, 激活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宋词及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以温故知新, 激活兴趣, 导入新课)

2. 显示学习目标。

(1) 理解“望月怀人”的含义, 体会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 鉴赏词中运用的表现手法。

(3) 领会词中有关名句的哲理含义。

(二) “先学”环节

1. 诵读品味, 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正音、整体感知, 为下面的自学做准备)

2. 参看注释, 解析字词。 (设计意图:疏通文句, 了解大意)

3. 自学理解, 完成练习: (要求学生先自己做再四人小组交流对照, 整合出最佳答案)

思考完成:

(1) 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这些景诗人在哪里所见?有何特点?

(2) 诗人中秋望月突发奇想, 生发出什么样的情感?

(3) 诗人用什么手法把“景”和“情”联系起来的呢?

(三) “后教”环节

1. 评点练习, 指导鉴赏。 (设计意图:评点学生的练习, 补充分析, 指导鉴赏方法)

2. 总结归纳, 明确要旨。

思想内容: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表现了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四) “当堂训练”环节

1. 名句赏析: (设计意图:加深领会名句的哲理含义、渗透思想情操的教育、练笔)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创造了一个形象鲜明的艺术境界, 表达作者对弟弟苏辙的无限怀念。结合现实, 讨论这两句还可以表达什么?

2. 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放眼课外, 开阔视野, 积累名句)

以“水调歌头”为词牌名的词还有很多, 如李清照、欧阳修、晏殊都写有与此同词牌的词, 且不乏佳句, 课后请搜集出来, 加以赏析, 互相交流。

二、课堂教学实效

自尝试“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来, 笔者深感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 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善了, 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实践中的探索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需要教师花费的精力也更多!那么, 如何打造成功的“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语文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要提高两种能力, 做好三个“优化”。

(一) 要提高两种能力

1. 提高整合教材资源的能力

面对教材, 教师首先是一个决策者, 然后才是一个执行者, 因此, 教师要提高整合教材资源的能力, 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设计的练习既要重视双基的训练, 又要体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提高课堂的调控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能力将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笔者认为首先要善于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以生为本”, 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要善激发, 巧点拨。在问题的切入点处适时地、巧妙地加以点拨, 激发学生的灵感, 打开他们思考的窗户, 放飞他们的思想。

(二) 做好三个“优化”

1. 优化课前的准备策略, 找准“导”与“学”的突破口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惟有立足于课堂, 优化课前的准备策略, 找准教师“导”与学生“学”的突破口,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 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的实践活动, 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高效性。

2. 优化课堂的组织管理策略, 当好“引桥”、“路标”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实质, 就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 但是, 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点拨和组织管理。正如洋思中学的校长蔡林森的形象比喻:课堂上学生的自学好比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 老师要当引桥, 让学生尽快通过引桥上高速;老师要当路标, 让学生明确方向, 不迷路, 不走岔道。教师必须合理安排好“学”、“教”、“练”的时间结构并根据需要适当进行循环, 对课堂的目标任务、课堂的节奏与进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策略。

3. 立足课内, 放眼课外, 优化教学资源

课堂学习必须立足课内, 放眼课外, 让学生走出课堂, 拓展视野。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的拓展延伸。有个学生就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作就搜集了五首, 看不懂的还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只有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知识实践, 才能开发学生多姿多彩的创造才能。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也要学会学习。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都有一个重新学习探索的过程, 只要我们以科学的精神, 遵循语文学习和教学的规律, 求真务实, 勇于开拓, 就能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水。

参考文献

[1]《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施条件——基于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教学改革的思考》.洪明, 余文森.《中国教育学刊》, 2011年03期

篇9:教学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关键词 师生交互行为分析 S-T分析法 Flanders分析法

一、师生行为分析方法

师生行为分析法主要以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观看课堂录象并对其编码,将课堂中的行为信息量化以发现课堂中的师生行为规律,揭示课堂中的教学活动结构的研究方法[1]。本研究中,作者使用了两种师生行为分析方法。

1.S-T分析方法

S-T分析方法是一种以图形的方法表示教学性格的分析方法。它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1)将教学中的行为仅分为学生(S)行为和教师(T)行为两类,减少了教学过程中行为分类的模糊性,增加了客观性。

(2)由于将计划教学与实施教学的结果以图形表示,可采用可视化的方法研讨教学。

(3)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有利于推广、实施。

S-T法通过计算教师行为占有率Rt和师生行为转换率Ch,将师生互动行为模式分为四类:练习型、混合型、教授型和对话型,并可以诊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模式等问题。

2.Flanders分析方法

在各种分类分析中,Flanders的分类分析方法是一种影响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分类系统[2]。此方法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教师、学生的行为进行分类,并根据这种分类,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一系列的单元行为。Flanders的行为分类将教师的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学生间接产生影响的行为,一类是对学生直接产生影响的行为。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记录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本例中是按10秒钟)进行采样的。通过采样,可得到教学过程的分类行为数据序列。这种数据序列实际上是将教学过程以一定的编码方式所转换成的代码序列。这些“代码”能够基本上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为随后进行的评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观性,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数据处理结果

1.S-T分析方法

使用S-T方法,以30秒钟为间隔对该案例进行采样后得到其S-T曲线和Rt-Ch图,如图1所示[3]。

图1 S-T曲线图和Rt-Ch图

S-T分析法显示分析结果为:

该堂课教师行为占有率(Rt)为43.33%,学生行为占有率为56.67%,师生行为转换率(Ch)为53.33%;

该课程中师生的交互模式为对话型。

2.Flanders分析方法

用Flanders法,我们以10秒钟为间隔对该案例采样后得到Flanders课堂互动曲线和迁移矩阵,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课堂活动特性曲线

Flanders分析方法显示结果如下:

该课教师语言比率为49.1%,学生语言比率为50.2%;

教师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例为46.6%;

学生主动语言比率为2.3%。

三、评价与结论

1.S-T分析方法

(1)经S-T法分析可以看出师生互动模式为对话型,而且师生行为转换率高达53.33%,说明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主讲的课堂模式。

(2)师生行为转换率高,而且教师行为占有率也很高,说明课堂的主要控制权还是在老师手上,主要表现为“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性,从而使课堂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的呆板,这样的课堂持续的时间越长,越让人感觉是一种“演习”式的教学。

(3)本课中信息技术用来做创设情景的工具,说明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反映出教师已经具有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技术观。

2.Flanders分析方法

(1)由Flanders分析方法得出该课教师语言比率为49.1%,学生语言比率为50.2%,说明此课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观。

(2)学生主动语言比率仅为2.3%,说明由学生开头的谈话次数和时间都很少,并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四、问题

1.在采用S-T分析方法将教学行为分为教师行为(T)和学生行为(S)时,由于此堂课中有两处是播放视频的,对于将此教学活动是视为教师行为还是学生行为我们小组进行了讨论,最后一致决定将其视为教师行为。因为我们认为播放视频具有与教师讲授行为相同的引导功效。

2.计划的S-T曲线(图中的蓝色曲线)和实际的S-T曲线(图中的红色曲线)达到何种程度的吻合时,我们认为实际的教学基本实现计划的教学方案?

3.在采用Flanders分析方法时,对于某些教师教学行为无法具体区分,如教师发言中的讲授与指示有何区别,何为理念?

参考文献:

[1]王陆,林司南.《案例分析:台球桌上的数学》.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

[2]傅德荣,章慧敏著.《教育信息处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篇10:明月几时有 苏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为诗人苏轼所写,表达他心中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之情。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7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创作背景

篇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赏析

丙辰中秋,饮欢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

明月从何时起照耀人间?我手举酒杯向苍天发问。不知道天上的仙宫宝殿里,今年是那一年?我真想驾长风,归月宫,又怕那儿的碧玉楼阁,孤高而严寒。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

月光转过装饰华丽的楼阁,又低低地透过门窗,照着窗内的不眠人。明月不应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人们别离时才圆?人生一世,有相逢之乐,就有离别之悲;月出一轮,有圆满晴朗,就有残缺阴霾。这种事自古就难两全。但愿远方的人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我们也能共同沐浴明月的光辉。

赏◇析 ◇

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宋熙宁九年,那年中秋,苏轼在密州任太守,与弟弟苏辙已分别七年,不禁对月思人。他便乘着酒兴,尽抒情怀,写下了这首名篇。

词的上阕写作者对月遐思,以问句开头,而问的又是明月,苍天,一下子把人们的思绪引到了浩渺的仙境,如梦如幻,意境深远。“不知天上宫阙”几句跌宕起伏,妙笔生花,表现了作者内心之中的波澜起伏。当时的苏轼正徘徊与“出世”与“入世”之间,不知所从。“何似在人间”是作者给出的最后的答案——还是人间的美好更值得去珍惜,去留念。词的下阕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转朱阁”三句,写月下之人,徘徊不定,心事重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上接“照无眠”,运笔流畅,表面写对月圆人不“圆”的怨恨,其实蕴含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是作者自己的解答,是他经历风雨人生之后的领悟——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在这天地之间,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不是我们所能够去左右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遵循大自然的崇高法则,去努力,去珍惜身边的美好,积极乐观的生活。这充分反映了作者的旷达的胸怀。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篇12:苏轼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教学中,我首先借用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导入新课,把学生置身于音乐和快乐中去学习,帮学生去除学习古诗文的畏惧心理,教学反思《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在文学常识积累部分,我着重对“词”这种体裁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词及词牌有了简单的了解和认识,为了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我穿插了邓丽君的视频讲解,这样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共同作用,应该理解更深刻一些。在处理难点时,我尽量让学生反复朗诵,然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设置相关题目,让学生逐步地认识作者,把握感情,品味语言,当一切水到渠成的时候,难点自然得到突破。最后,再设置背唱这一环节,首尾呼应,使整个课堂有始有终,一气呵成。

在教学中有一点不足,我对学生估计过高,忽略了口述译文这一环节,使得个别学困生在课堂上略有茫然。

篇13:苏轼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读中国诗词, 没有人能跳过苏东坡;读东坡词, 没有人能跳过那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该词从宋代传唱至今, 历经八百年, 依然是“流行曲”。那么, 该词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如此永恒的魅力呢?究其原因, 是因为苏轼用最诗化的形式在精确传递个人的生命体验的同时吟唱出了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 在给人们带来诗意化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情感的共鸣。

一.个人生命体验与人类共同生命体验的巧妙融合

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 越具有情感独特性和艺术表达独特性的作品越具感染力和征服力。苏轼在词中首先表达的正是他自己的独特情感。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夜, 这是东坡在密州度过的第二个中秋之夜。每逢佳节倍思亲, 面对明月, 东坡欢饮达旦, 醉眼朦胧中, 他想起了和自己从小感情极好的弟弟苏辙, 兄弟二人已长达七年未见, 强烈的思念之情在明月之下前所未有地涌上苏轼的心头。在思亲的同时, 他又想起了自己的政治处境, 因为不满王安石变法而遭到排挤与打击, 于是一再被贬官外任。面对着政治失意、亲人分离的人生, 东坡首先是忧伤的、痛苦的, 所以他才会“欢饮达旦”, 举杯消愁愁更愁啊。东坡更是疑惑的, 为什么自己忠心为国却遭排挤?所以他一起笔, 就是一个大大的叩问“明月几时有?”, 因为苍穹的深邃、辽阔、博大、宽广和包容, 叩问苍穹是人类遇到困境时必然的哲学选择。苏轼把酒问月既是对宇宙本体问题的叩问, 也是对自己人生遭际的深度叩问。自然, 这种叩问是无奈而沉重的, 也是得不到青天回应的, 但这种叩问却经常能听到自己心灵的回声。于是, 东坡在叩问中有了“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的心灵回声。任何一个人一旦真正走向了自己的内心, 不管面对怎样的芜杂与矛盾, 都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乘风归去”只能是东坡短暂的消极想法并非他的真正意愿, 因为理性的他并不相信能在远离人间“高处不胜寒”的宫阙里觅到诗意的栖息地,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返回现实,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 但文学又不能仅仅属于自己。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一定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个性, 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与表达方式的作家, 但他的“自我”中一定包含着博大的“大我”情怀, 唯有含有“大我”的“自我”, 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才具有生命力。苏轼《水调歌头》一词就是“自我”中包含着“大我”的优秀作品。苏轼在抒发自我忧伤、痛苦、失意、矛盾的同时, 还书写了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这首词以把酒问月开篇, 苏轼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提升到具有恒久魅力的关于生命和宇宙本体的追问。在追问中, 他找到了现实生活与理想生命状态的平衡点。所以他明白了:人生固然充满痛苦与磨难, 但只要以旷达的情怀对待人生, 依然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他写出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的千古名句。世事本就如此, 人生有悲欢离合, 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 自然规律是也, 何须怨天尤人, 何必自寻烦恼?他不仅自己懂得了, 他还很快超越了自己, 他在词作最后把自己透彻的人生感悟化作最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以此送给普天之下那些需要慰藉的心灵, 希望那些失意的人们获得一份难得的静谧与温馨。

苏轼就这样将个体的生活感受升华凝结为某种普遍性的人生领悟, 其词表达的既是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是人们共同的生命体验, 自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深刻生命体验与完美文学意象的巧妙结合

在中国文化里, 月亮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球, 它承载了太多太丰厚的文化内容。因为月的圆缺, 所以月可喻人之团圆与别离;因为月色的皎洁, 所以月可以象征美好、纯洁;因为月光的柔美、温馨, 所以月可以象征思念;因为月可以超越时空, 所以月可牵系着相思的心灵, 缩短着时空的距离;因为月光之寒, 再加上月宫中寂寞嫦娥的传说, 所以月构成了孤独与失意者的凄苦与彷徨;因为月之永恒, 所以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

可以说, 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中国人太多的美好理想和憧憬, 月亮早已被中国人诗化了, 成为中国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文学意象。苏轼是一个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人, 在中秋之夜思亲念家又失意郁闷纠结的他, 选择月亮作为自己心象之托再也合适不过了。

在词中, 苏轼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望着那轮皓月, 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 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 于是夜空中的月球俨然成了天上的宫阙和琼楼玉宇。他以一颗自由的心灵和月亮进行着情感的交流, 营造出人和宇宙相通的境界。

在词中, 苏轼又运用精妙的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 他把月亮当作倾诉的对象, 尽情倾吐内心的痛苦与纠结;又把月亮当作可以寄情的友人, 托月亮把自己美好的祝愿带给亲人带给普天之下所有分离失意的人。

苏轼的人生就如那月儿, 圆缺满损皆全。有与发妻相敬相爱的和乐圆满, 有与家人生离死别的缺损, 有官场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的阴郁。这样的人生自然也让他的生命体验更为深刻, 他从月儿身上看清了自己应该坚持的人生之路:随缘自适, 并且尽己所能给无数彷徨无助的灵魂带来光明与希望。这种丰厚深刻的生命体验, 巧借月亮这一完美文学意象进行了诗意化的表达, 所以当得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这一至高性评价。

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疏通词作的句意, 对作品的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反复朗读和背诵词作, 理解词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3.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 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词作内容及其表达的不同情感。

难点:知人论世, 理解作者的心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读中国诗词, 没有人能跳过苏东坡去, 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宋代传唱至今, 历经八百年, 依然是“流行曲”。这强大的生命力, 历史上无出其右者。

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夜, 月亮很圆很大。面对明月, 东坡欢饮达旦, 大醉。醉眼朦胧中, 他挥墨泼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这阙宋词名篇, 探寻一下东坡面对这一轮皓月的心路历程。

二.读懂词作:

1.全班齐读, 读对字音, 读对节奏。

2.结合注释, 自己默读, 读懂句意。

3.读词前小序, 了解词人写作目的。

词的小序往往是作者用来交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在这个小序里面, 作者交代了什么写作目的? (兼怀子由)

子由是谁? (苏轼的弟弟苏辙。如果学生不知, 提醒他们看注释 (3) )

原来苏轼在月圆的中秋写这首词是怀念他弟弟苏辙, 希望能和他团聚。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苏轼在这个时候会怀念他弟弟吗?

屏显背景资料:

苏轼和他弟弟已经七年没有见过面了。而且他们两兄弟感情特别好。他们从小志同道合, 在文学上珠联璧合, 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乌台诗案后, 苏轼被贬官到黄州, 苏辙马上上书皇帝, 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官位为他哥哥赎罪。足以说明他们兄弟感情的深厚。这一点从他们诗文的往来可以看出。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104首, 而苏辙写给苏轼的诗歌更多, 有130首。

明确:兄弟情深, 七年未见, 所以在月圆的中秋, 苏轼十分渴望能和久别的弟弟团聚。

4.寻读表达怀念、渴望团聚的句子。

通过对小序的分析和材料的介绍, 我们明白了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 但是关键还要看在词中有没有体现。你能不能从词中找出表现苏轼怀念子由, 渴望和他团聚的句子呢? (学生找到后, 先让学生简单分析, 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出来。)

示例: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中的“照无眠”可以看出苏轼想念兄弟, 怀念到难以入睡。

朗读指导:“无眠”应读拖音, 读出漫漫长夜, 词人因思亲不能入眠的苦闷。

“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话的意思是苏轼恨月亮为什么在人们分别的时候特别圆。因为月圆人未圆, 圆圆的月亮勾起了他对弟弟的怀念。

朗读指导:该句是对月亮的责问, “何事”读得要短, “长向”读得应长, “别时圆”要用重音强调“别”。

三.读懂词人:

1.知人论世, 体会东坡的失意人生。

我们从小序知道, 苏轼写这首词的一个目的是怀念子由, 难道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仅仅是怀念子由吗?从小序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兼怀子由的“兼”)

这个“兼”字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苏轼写这首词除了怀念子由,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到底是什么呢?小序中也没有介绍, 怎么办?下面老师就教大家一个方法:知人论世。

屏显背景资料:

宋神宗熙宁四年, 苏轼因为不满王安石变法主动请调离京任杭州通判 (由京官降为地方官) , 但心情还不错, 毕竟“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宋神宗熙宁七年, 苏轼杭州通判任职期满, 他被迫离开风光秀丽的杭州前往贫穷落后工资极低的山区———密州任职。

结合这些背景, 你觉得苏轼在词中除了怀念弟弟之外, 还想表达什么? (政治失意的苦闷彷徨) 苏轼这种失意后矛盾、纠结的心情, 表现在这首词的哪些句子上? (同上, 学生找到后, 先让学生简单分析, 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出来。)

示例: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宫, 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意味。俗话说, 天上一天, 人间一年。那么天上如果一年, 人间起码要几百年, 苏轼现在却问天上是几年了, 可见他感觉自己在人间密州好像已经过了几百年。虽然他贬到密州不到两年, 从中可见苏轼在密州的心情是多么郁闷。

朗读指导:用重音强调“天上宫阙”, “是何年”用拖音, 读得缓慢低沉, 读出词人内心的郁闷、纠结。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可以看出苏轼内心的纠结、矛盾与郁闷, 表面是说“我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 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 其实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的, 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 自己难以容身。

朗读指导:“我欲乘风归去”应是充满向往之情, 要读得高昂些。“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是纠结矛盾的, 要读得深沉低缓。

2.步步追问, 感悟东坡豁达人生。

追问1:东坡想通了吗? (想通了)

所以他说:“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想通后的东坡, 仰望明月, 不禁婆娑起舞, 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人世间固然充满艰难险阻, 但只要以旷达的情怀对待人生, 依然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追问2:选择了豁达乐观人生的东坡, 面对亲人的相隔千里不再哀伤, 而是说———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生活并不完美, 人生有悲欢离合, 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 不必怨天尤人, 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 人生的得失荣辱、喜乐悲哀都无足轻重, 只要平常而自然地生活下去做到随缘自适, 心中就会一片宁静。

追问3:选择了豁达乐观人生的东坡, 此时想到的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弟弟, 而是天底下所有分离的人, 于是他说———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在这里作者发出美好的祝愿, 祝愿所有的人都能团聚。不论人生有多少坎坷, 多少不如意, 多少遗憾, 美好的祝愿总能够给人送去温馨的慰藉, 使心灵获得一份难得的静谧。

追问4: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 可与人言不过二、三。”生命是一条充满灾难的河流, 东坡的人生也不例外。让我们看看这个年表:

屏显:

1057年, 母亲程夫人卒。轼年21岁。

1065年, 妻子王弗卒。轼年29岁。

1066年, 父亲苏洵卒。轼年30岁。

1084年, 幼儿不幸夭折。轼年48岁。

1093年, 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卒。轼年57岁。

追问学生:请用一个词来概括苏轼的命运。 (比如:悲惨、苦等)

追问5:

如果这样的生离死别还不足以说明生命的苦难,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仕途年表吧:

屏显:

1057年, 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阴差阳错只中进士第二名。时年21岁。

1069年, 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政”, 恩师欧阳修等一批官员被贬, 苏轼自求外放, 调任杭州通判。时年33岁。十年间, 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1079年, 因作诗讽刺新法, 卷入“乌台诗案”, 被捕下狱, 坐牢103天, 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时年43岁。

1080年, 谪居黄州, 任团练副使, 职位相当低微, 靠种田帮补生计。时年44岁。

1084年, 奉诏赴汝州就任。长途跋涉, 幼儿夭折, 路费已尽, 不得已上书朝廷, 请求到常州居住。时年48岁。后来起起伏伏, 在官场沉浮不定

1094年, 谪居惠州。时年58岁。

1097年, 谪居海南儋州。时年61岁。

1101北返;往常州;逝世, 时年66岁, 谥号文忠。

追问学生:假如你很不幸也拥有了如许人生, 你会怎样? (学生可能会答:绝望、消沉)

小结:面对着如许的人生, 东坡自然是忧伤的、痛苦的, 否则何需“畅饮达旦”?否则何需叩问苍天:“明月几时有?”否则何需感叹“高处不胜寒”?但东坡没有放任自己的忧伤与痛苦, 他毕竟是豁达的, 他懂得“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世事本就如此, 自然规律是也, 何必自寻烦恼?顺自然者生, 逆自然者亡。东坡是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 没有阳光, 自己点一盏灯也能灿烂的乐观主义者。在命运的黑云沉沉笼罩之时, 东坡懂得为自己点一盏心灯, 这是他的豁达与坚韧。“枝上柳棉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花褪残红》) 他总能在最绝望的时候给自己找一个快乐的理由。

所以东坡真正做到了———

屏显: (老师说前面的话, 学生一起读引号中的话)

直面现实“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往事“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

处变不惊, 坦然行世, “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

篇14:苏轼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关键词】及物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可行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杰出代表作,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作为词中经典,此词的地位早已确立,但将其中的文化与精髓传播于世的道路还很漫长。许多学者从词的主题、创作动机、意象等进行解析,语言学作为一个新的视角,同样值得研究。本文尝试用及物系统,重点分析过程类型与参与者,揭示及物分析如何帮助读者理解诗词主题,加深对语篇意义的认识,阐明及物性理论分析中国文化典籍的可操作性。

一、理论框架:及物系统分析

及物系统分析源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据此理论,语言的纯理功能(Metafunction)分为三种: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 这三者构成了语言的意义潜势。其中的概念功能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概念功能由多个语义系统构成,最主要的体现形式是及物性系统,其作用在于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为若干个过程,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从而研究小句如何表达概念意义,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Participant) 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s)。

二、及物系统分析

1.过程类型分析。本文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语料,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将其划分为19个小句,并进行及物性过程分析。以下是经过标记的语篇:

明月几时有?(关系)/把酒问青天。(物质、言语)

不知天上宫阙,(心理)/今夕是何年?(关系)

我欲乘风归去,(心理、物质、物质)

唯恐琼楼玉宇,(心理)/高处不胜寒 (物质)

起舞弄清影,(物质、物质)/何似在人间?(关系)

转朱阁,(物质)/ 低绮户,(物质)/照无眠(物质)

不应有恨,(关系)/何事长向别时圆?(物质)

人有悲欢离合,(关系)/月有阴晴圆缺,(关系)/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心理)/千里共婵娟。(物质)

由分析结果可见,物质过程占总过程的50%,关系过程、存在过程和心理过程占总过程的45.5%。由此可见,苏轼的这首词的语篇特点是叙事型为主,描述性为辅,体现了其客观性,也符合词的文体特征。以下将对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这三个主要过程进行分析。

(1)物质过程分析。在11个物质过程中,7个过程的动作者是人,也就是词人本身,另外4个过程的施动者都是月亮,再现了词人中秋赏月, 奇想天上仙境的景象。

词的上阕以“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又产生了 “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两句话表露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整首词的上阕以“把、乘、归、不胜、起舞、弄、”等动词表现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下阕由人望月转为月照人,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借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描述了夜深月移,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泛指中秋佳节不能与亲人团圆难以入眠的离人。“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又加重了离人的愁苦。最后一句“千里共婵娟”的“共”字寄予词人的希望,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2)关系过程分析。关系过程在语篇中出现的数量占据第二,表示事物处于某种状态的过程,描述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物体之间的联系以及物体所处的环境。整首词共出现6个关系过程,集中于“有、是、似”这三个动词。“今夕是何年”一句中的“是”表达了词人对月宫的遐想,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何似在人间”这一句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词人正是借助关系过程小句的细微描写,传达了自己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同时也体现了整首词意境豪放而阔大,词人情怀乐观而旷达。

(3)心理过程分析。心理过程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表达参与者的感情、想法、和感知等心理活动,涉及两个参与者,即感知者和现象。全词出现了4个心理过程,分别是“不知、欲、恐、但愿”。这四个心理过程的感知者都是词人本身,感知的现象分别是天上的宫阙,乘风归去,琼楼玉宇,以及人长久。词人的思绪在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最终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将豁达的胸襟与乐观的情调相结合,体现其清雄旷达的风格。

2.参与者分析。参与者是及物系统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参与者的类型、出现的频率以及顺序,我们可以探析其核心内容以及情感变化。分析可知参与者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我和月光。结合词的主题与背景可知,词人在中秋之夜,喝得酩酊大醉,望着明月,思绪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在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一会失意怅惘而问月,一会豁达开朗而懂月,一会描述月光,一会感慨人世,这首词仿佛是词人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可见参与者的出现频率恰好与主题相印证。

总之,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诗词,既可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框架,又可从微观上了解叙事方式,还可深刻地挖掘其内涵。同时,本文证实了及物性理论在分析中国文化典籍方面是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上一篇:外公的贵宾犬优秀作文下一篇:语文部编版新教材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