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几点思考

2024-05-24

对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几点思考(精选11篇)

篇1:对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2-06-06 15:19:30来源:都匀市新闻中心作者:都匀市第六中学 梁菲编辑:lm

2012年5月10~11日,本人作为一线教师有幸参加了在湖北武汉召开的初中生物学新课标及人教版义务教育生物新课标教材培训研讨会。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助理赵占良老师为参会老师解读了初中生物学新课标,对课标修订的依据、过程,修订后课标的特点、主要变化等方面一一做了深入的解读,他还为大家介绍了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的总体情况,并对七年级上册教材做了详细的解析。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主任谭永平老师介绍了七年级下册教材的修订情况。此次培训可谓一场生物学的盛宴,新课标的出台为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更加明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更加重视概念教学,内容更合理,更便于一线教师的操作。而新的课标教材更有利于落实概念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现将此次培训学到的内容总结如下:

一、修订后课标的特点:保持实验稿特色:理念鲜明,目标明确,框架新颖,内容简明,结构合理,更加重视概念教学,内容更趋全面合理,更具可行性。

二、修订后课标的主要变化

(一)关于课程性质的变化:新课标(2011版本)强调了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应当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应当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课程:不仅习得科学知识,还要领悟科学方法;不是被动地记忆和理解科学知识,而是通过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习得知识,体验过程,领悟方法,训练思维,养成科学态度,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关于内容标准的变化:

1、强调重要概念

新课标(2011版本)在“课程内容”的十个一级主题中,都列出了本主题的重要概念。对重要概念以描述概念内涵的形式进行描述,实际上是强调核心概念。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重要概念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知识内容的提炼,以陈述句表述,以表达概念内涵的形式表述重在让学生理解概念,明确理解的程度。

2、增加动物类群

新课标(2011版本)“生物多样性”主题下概述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述脊椎动物不同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

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对生物界的全貌有较全面的认识,避免对动物重要性认识不足的误导,(“课程设计思路”中删除了“绿色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两类生物”)增进对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认识,为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内容打基础,为学习生物的进化内容打基础。

3、调整部分条目的目标行为动词

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中“说明”改为“说出”,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中“解释”改为“举例说出”,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中“形成”改为“认同”。总之,降低了要求。

4、案例集中移到最后作为附录

新课标(2011版)中将“案例”改为“教学与评价实例”,删去了“案例: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

5、其他变化

(1)在“学习目标的说明”补充了新的目标动词:知识性目标动词中补充了“写出、估计”技能性目标动词中补充了“进行、制作”,“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具体内容标准”改为“具体内容”。

(2)调整活动建议:增加了“为班级或家庭中的植物浇水、施肥”“调查当地有关食品安全的实例” “收集有关肾透析、肾移植方面的资料”,删去了“组织学生参观养鸡场”,将“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改为“观察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说明其意义”,具体内容中“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所有”改为“许多”,“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前言第一句话“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植物”删掉。

(三)关于教学建议

新课标(2011版)增加关于概念教学的建议,强调教学活动应当围绕重要概念展开,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强调恰当处理概念与事实的关系,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关系。

(四)关于评价建议

从评价的内容上看,新课标(2011版)改变了实验稿只写能力和情感两方面评价建议的做法,增加了关于知识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建议:“要利用发好纸笔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在编制纸笔测验试题时,应体现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在具体操作中,要重视考核核心的、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而不是枝节的、零散的知识;要重视考核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从评价的方式上,明确提出“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重视表现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除笔试外,还要重视采用实验操作、制作设计等任务表现性方式进行评价。保留实验稿中“档案夹”方法。

(五)教材编写建议

新课标(2011版)删掉了“本《标准》的内容标准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

性”。关于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强调了“教材内容的表述应该重视生物学概念的准确性”。

三、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总体变化

1、新教材总体框架体系不变,教材编写思路、理念基本不变。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保留整套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帮助学生建构和理解重要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同时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内容上的变化

(1)知识内容上的变化:框架体系基本不变,七年级教材做减法,八年级教材做加法。

七上:整合、简化生态部分、“细胞的生活”,基因、DNA、染色体内容移至八下,病毒”移至八上,整合、简化绿色植物部分。

七下:删去三节:“计划生育” “空气质量与健康”“人粪尿的处理”

八上:增加动物的类群、病毒等内容

八下:增加基因、DNA、染色体关系的内容(从七上移来)

此外,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也给教材带来知识内容详略程度上的变化及练习题的变化。

(2)科学探究活动内容变化:

删除了几个可性行不高或价值不高的探究活动(植被对空气温度的影响、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晚育的意义、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提高了探究活动材料选择的开放性;突显了科学方法的指导;增加了实验与演示实验,增加了一些反映时代发展的阅读内容

3、呈现方式的主要变化

有利于落实重要概念的教学:

(1)单元引言指向本单元重要概念;

(2)每节开头增设“想一想、议一议”栏目;

(3)每节开始部分的“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以问题形式列出本节重要概念或相关知识;

(4)部分章节的标题本身就是重要概念的陈述;

(5)精选事实性材料支持概念的建构;

(6)注重通过探究活动建构概念;

(7)更加明确地表述概念并以黑体字排印;

(8)增加辨析概念的练习题;

(9)“单元小结”引导学生所学重要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

(10)版式的变化:版式设计突出不同功能板块的区分(如主副栏编排,学习的主干内容放主栏,相对次要的内容以“小资料”、“试一试”“?”的形式放在副栏)

(11)每节另起面。

(12)插图的变化:更新大部分插图,突出原创性,提高精美度。

篇2:对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几点思考

乐豪燕

初中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要求学生不仅是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英语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学思想,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感受”。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之所以成绩优秀,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学习困难学生之所以学习困难,也往往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加强学生学法指导。

第一,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所以我们要在备课上多花工夫,变备教材为备学生.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却很少。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2、上课: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测的因素,即便我们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不仅要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还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个人并不赞同初中英语学习的课堂总是师道尊严,学生提出的有些重复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老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展示老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可以鼓励开放性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我想这样的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这样也能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得到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习的情绪更加饱满高涨.

二、活跃思维、改变学生学法

1、要有好的学习习惯,避免机械性学习。有的同学在学习中重视对知识的机械性、生硬性记忆,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对知识掌握程度和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也将严重影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挥。我们要强调有意义的学习,这些均需要我们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内化”式的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篇3:对数学新课标的几点认识

自从教材改革以来, 各种媒体、杂志、教师……对新教材的研究、探讨、意见……从没有间断过, 特别是我们一线教师, 更需要天天面对。怎样才能使我们更快地、更好地融入教改、教材中?通过三年的具体实践, 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及认识。

一、新课标的魅力

初一开始就是空间图形, 由此新课标安排了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意在是让学生进入奇妙的数学世界中, 领略到数学的风采与它的魅力,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与数学交朋友, 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学会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比如, 在讲“视图”这节课时, 我让学生自带一些用土豆或萝卜切成的各种立体图形, 通过学生的观察, 使他们亲自体验了“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 从课堂效果来看, 学生的情绪高涨, 人人参与, 发言踊跃,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 在随后的内容中, 出现了涉及的知识面太广, 要求过高等问题。比如“计数问题”“幻方问题”“规律问题”……针对“幻方问题”我采取了“补充”教材, 例如,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 在我国的活水中浮出一只大乌龟, 乌龟背上有一个奇怪的图。

仔细观察才发现, 这是由1到9这9个正整数排列成的三行三列的图, 这个图很有意思, 不管你把横着的三个数或竖着的三个数相加, 其和都等于15……

通过讲故事, 引入了“三阶幻方, 四阶幻方”, 在故事中, 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及恐慌心理,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新课标的“螺旋上升”原则是改革的最大成功之处

1. 铁丝长10 cm围成长方形, 使长比宽多1.8 cm, 如何围呢?若使长等于宽, 又如何围呢?若靠墙, 如下图, 又如何围呢?

2. 周长一定时, 围成什么图形, 面积最大呢?

这是一节初一的公开课, 从这两个问题中不难发现, 渗透了初三的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的“鸡场最大问题”和初始圆的基础知识。新课标无论学到哪一节均感觉不陌生, 另外一大优点是如果初二特殊四边形没有学扎实, 后面初三又出现了再给一次学习的机会, 而以前的旧教材恰恰没有这一优势。

三、新课标有更大的灵活性

1. 分析化简求值

原式=……=x2+4

请你选一个喜欢的数代入求值。

2.2006年广州市新课标中考题

如下图, 某区部分街道示意图, 其中CD垂直平分AF, AB//CD, BC//DF, 从B站乘车到E站有两条路线, 路线 (1) B→D→A→E; (2) B→C→F→E

请比较两条路线的长短并证明。

而以前的旧教材, 求证BD+DA+AE=BC+CF+FE, 显然比较死板。

四、对新课标淡化的内容、删去的内容要适当补充

宁波2005年中考题:一元二次方程x2-2 (m+1) x+m2=0

(1) m=______时, 有实数解。

(2) 给m取一个整数, 使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并求出来。《新课标》书中淡化了Δ=b2-4ac的三种情况, 只在教师用书中标有b2-4ac<0。

命题人以前给某校出过类似的题, 当时认为正确率怎么也在75%左右, 结果两百多人只有6人做对, 正确率3%, 后来适当补充讲解后, 再考, 正确率上升到97%。因此, 要不失时机地适当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

五、对新课标的编排顺序, 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在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 两个班级尝试了两种方法, 其中一个班按原教材顺序授课, 结果学生作图很困难, 甚至有的学生无从下手, 并且还提出了很多疑问, 而另一个班则是先讲第六节“作三角形”的知识, 再讲解第五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同样给出作图条件, 学生能轻松地做出来, 节省了大量时间,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4:对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农村初中现状;学习观;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秉承民主、科学、开放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过程的同时也要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培养能力的过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以及法制意识上来,农村的初中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厌学情绪严重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全是。针对农村初中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将新的课改精神落到实处呢?下面谈一下自己在教学当中实行新课程标准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初中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除了从电视、手机上获取少量信息之外,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缺少引导、分析,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目前我所在地区的大多數学生家长,还处于知识缺乏者,大多数的家长忙于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无时间顾及教育自己的子女,有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将孩子交给学校,根本没有关心过孩子的学习情况,甚至还有家长给子女灌输“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像某某大学毕业,还不是找不到工作”“某某初中不毕业,照样会赚钱”等思想。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我认为,教学中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营造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氛围

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能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度和积极性。

1.课堂设疑,营造进取的课堂教学气氛

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倡细嚼慢咽的讲授方法,把所教授内容讲深讲透,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怕学生没有学懂。没疑问,怎能引起学生的课后思考?对发展中的新事物不闻不问,何来的学习兴趣?好的老师,不是讲得学生没问题可问,而是能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例:讲授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时,我上课前用湿抹布在黑板上书写了课题,然后给学生讲笑话:“从前,有一个小孩,手拿着一块冒着‘烟’的冰块,冻得支持不住,两手不停交替地拿着,却大叫:‘好热!好热!’你由此想到什么?回头一看我刚写的字‘是谁给擦了’”这个似乎简单却又包含了很多物理设疑,使学生跃跃欲试却又难以解释清楚,最能引起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2.讨论式教学,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

巧妙设计问题,提出悬念。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强化学生参与教学的互动过程。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我们只注重教师语言,而很少给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说话的机会。使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组织辅助作用,让学生动脑、动口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授初中物理“温度”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去理解“温度”的概念,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将看不见、感受得到的温度显示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开展课外活动,促进课堂教学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情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提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对于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使他们学得更好更灵活,提高他们的活动能力和思想品德都是十分有益的”。教师不但要自己留意捕捉生活中电视、报纸杂志中的物理现象,而且要鼓励学生也这样做。或教师讲完课,要求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例:冬天盖棉被为什么保暖?但夏天停电时,怕冰柜里的雪糕熔化,小卖部老板有时会给冰柜盖张棉被,这是什么原因?回家观察为什么茶壶盖上面都有个小孔?农村对稻田早晚放水,是早上放进还是放出呢?等等。这些生活实际问题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总之,教师精心安排的课外活动,不但能引发兴趣,促进课堂教学,还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这绝不是用分数可以衡量的。

篇5:对初中生物新课标的认识

在培训中我的认识总结如下:

一、修订后课标的特点:保持实验稿特色:理念鲜明,目标明确,框架新颖,内容简明,结构合理,更加重视概念教学,内容更趋全面合理,更具可行性。

二、修订后课标的主要变化

(一)关于课程性质的变化:新课标(2011版本)强调了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应当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应当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课程:不仅习得科学知识,还要领悟科学方法;不是被动地记忆和理解科学知识,而是通过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习得知识,体验过程,领悟方法,训练思维,养成科学态度,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关于内容标准的变化:

1、强调重要概念

新课标(2011版本)在“课程内容”的十个一级主题中,都列出了本主题的重要概念。对重要概念以描述概念内涵的形式进行描述,实际上是强调核心概念。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重要概念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知识内容的提炼,以陈述句表述,以表达概念内涵的形式表述重在让学生理解概念,明确理解的程度。

2、增加动物类群

新课标(2011版本)“生物多样性”主题下概述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述脊椎动物不同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对生物界的全貌有较全面的认识,避免对动物重要性认识不足的误导,(“课程设计思路”中删除了“绿色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两类生物”)增进对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认识,为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内容打基础,为学习生物的进化内容打基础。

3、调整部分条目的目标行为动词

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中“说明”改为“说出”,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中“解释”改为“举例说出”,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中“形成”改为“认同”。总之,降低了要求。

4、案例集中移到最后作为附录

新课标(2011版)中将“案例”改为“教学与评价实例”,删去了“案例: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

5、其他变化

(1)在“学习目标的说明”补充了新的目标动词:知识性目标动词中补充了“写出、估计”技能性目标动词中补充了“进行、制作”,“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具体内容标准”改为“具体内容”。

(2)调整活动建议:增加了“为班级或家庭中的植物浇水、施肥”“调查当地有关食品安全的实例” “收集有关肾透析、肾移植方面的资料”,删去了“组织学生参观养鸡场”,将“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改为“观察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说明其意义”,具体内容中“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所有”改为“许多”,“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前言第一句话“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植物”删掉。

(三)关于教学建议

新课标(2011版)增加关于概念教学的建议,强调教学活动应当围绕重要概念展开,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强调恰当处理概念与事实的关系,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关系。

(四)关于评价建议

从评价的内容上看,新课标(2011版)改变了实验稿只写能力和情感两方面评价建议的做法,增加了关于知识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建议:“要利用发好纸笔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在编制纸笔测验试题时,应体现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在具体操作中,要重视考核核心的、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而不是枝节的、零散的知识;要重视考核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从评价的方式上,明确提出“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重视表现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除笔试外,还要重视采用实验操作、制作设计等任务表现性方式进行评价。保留实验稿中“档案夹”方法。

(五)教材编写建议

新课标(2011版)删掉了“本《标准》的内容标准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关于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强调了“教材内容的表述应该重视生物学概念的准确性”。

三、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总体变化

1、新教材总体框架体系不变,教材编写思路、理念基本不变。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保留整套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帮助学生建构和理解重要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同时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内容上的变化

(1)知识内容上的变化:框架体系基本不变,七年级教材做减法,八年级教材做加法。七上:整合、简化生态部分、“细胞的生活”,基因、DNA、染色体内容移至八下,病毒”移至八上,整合、简化绿色植物部分。

七下:删去三节:“计划生育” “空气质量与健康”“人粪尿的处理”

八上:增加动物的类群、病毒等内容

八下:增加基因、DNA、染色体关系的内容(从七上移来)

此外,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也给教材带来知识内容详略程度上的变化及练习题的变化。

(2)科学探究活动内容变化:

删除了几个可性行不高或价值不高的探究活动(植被对空气温度的影响、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晚育的意义、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提高了探究活动材料选择的开放性;突显了科学方法的指导;增加了实验与演示实验,增加了一些反映时代发展的阅读内容

3、呈现方式的主要变化

有利于落实重要概念的教学:

(1)单元引言指向本单元重要概念;

(2)每节开头增设“想一想、议一议”栏目;

(3)每节开始部分的“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以问题形式列出本节重要概念或相关知识;

(4)部分章节的标题本身就是重要概念的陈述;

(5)精选事实性材料支持概念的建构;

(6)注重通过探究活动建构概念;

(7)更加明确地表述概念并以黑体字排印;

(8)增加辨析概念的练习题;

(9)“单元小结”引导学生所学重要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

(10)版式的变化:版式设计突出不同功能板块的区分(如主副栏编排,学习的主干内容放主栏,相对次要的内容以“小资料”、“试一试”“?”的形式放在副栏)

(11)每节另起面。

篇6:学习小学英语新课标的几点体会

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摈弃了过去的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的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既要从事教学活动,又要从事教育活动。

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材选用和教法设计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与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英语学习的乐趣、自信,具有不同的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一定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英语,通过说说、听听、唱唱、玩玩等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2.要注重课堂教学氛围。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比教法更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3.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分级要求不等于分年级要求,英语课程标准中的级与我们通常说的年级不是对等的关系。现在的英语课程标准采用的是分段管理的方式,即提出每个学段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如二级、五级、八级,而其他级别则作为过渡级别,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对各层次教学的指导,又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确定各年级的教学要求。

4.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篇7:对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几点思考

马燕辉 中国通史的知识结构特点分析

新课标的中国通史淡化主题统摄、以点带面的特点,强调时序观念,突出以点汇线、以线贯通的特点。

上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要以文明史观为指导,突出主题教学这一特点。原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划分为6大板块,中国通史教学内容有三大板块,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大板块下共细分为23个主题,其中中国古代史中确定了9个主题,在中国近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在中国现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这23个主题是经过课标的制订者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炼而成的,语言高度简洁概括,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原课程标准精选了各阶段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点的史实作为教学内容,突出以点带面的特点。这样的设计有非常突出的优点,它把历史的时序和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结合起来,细心分析中国通史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清晰感觉到一条“气韵相连”、“精神贯通”的时间主轴和主题线索。授课教师或者学习者从中既可以轻便地把握到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这一基本线索,也可以清晰地把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它遵循了一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原课标有优点,但也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主题彰显,但时序弱化,这导致了学习者学习后时序混乱、颠倒,甚至连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顺序都弄不清楚。此外,基于主题的需要,原课标删减了某些朝代,例如“两晋”与“南北朝”的历史隐而不书,“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历史略而不书,太平天国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也出于淡化“斗争”和“革命”色彩,突出“文明史”主题的需要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历史教学内容的不完整必然会导致学生历史知识结构的断层或残缺。

新课标着眼于历史内容的完整性,强化渗透历史的时序观念。尽管新课标仍按照旧课标的六大板块组织教学内容,但每个板块下的教学内容的编排已经不再根据主题进行。新课标的教学内容严格以时序为线索,较为详尽地列举出各阶段的历史知识,力图选择出反映不同侧面的历史内容。中国古代史按照时间顺序划简单划分为不同时期: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七个阶段;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不作时段的划分。对课标内容以平实叙述为主,不作性质上的划分和归类,这可能为教材编写者编写教材,各地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教师自身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针对原课标存在由于历史线索的不连续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残缺,新课标对重要的时间点、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如增加了对文景之治、三国两晋南北朝、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宣政院、李自成起义、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统治、荣氏家族与中华民族资产主义的兴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建国后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共十六大、北京奥运会、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点。补充的这些知识点填补了原课标中历史线索中缺失的节骨点,既尊重了客观的历史,也使教师、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捋出一条贯穿古今的、完整的、畅顺的历史线索,更能从这条历史线索中把握历史演进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便于教师、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趋势。新课标在克服原课标的缺点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新课标的教学内容缺乏主题统摄,把同一时期不同侧面的内容不加分类地罗列在一起,内容庞杂,点点俱到,繁琐而不成系统,零散而缺乏逻辑,这不利于授课者和学习者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内容。新课标在增加了一些重要内容的同时,也删减了一些重要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使历史线索出现断续的现象。如删减了尧舜禹的内容会导致“传说时代”的历史内容欠完整;删减“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内容不利于理解传说时代是过渡到文明时代的过程;删减了张骞这个西汉时期的重要的历史人物不利于了解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删减了武则天这个唐朝承前启后的历史人物不利于把握唐朝盛世景象出现的过程。此外,新课标还删减了左宗棠、邓世昌、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黄继光、邱少云等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重要影响的标志性人物,这不利于学习者完整把握历史。

课程标准加强了对“过程与方法”的阐释,强调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重视史学原则、方法的渗透,体现了回归历史学科本色的要求。

课程改革前,历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往往忽视了史学研究的原则、方法的的渗透,正如聂幼犁所说的“鱼”多而“渔”少,导致了历史

学科被严重异化,使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成了一门片面强调知识,只重视死记硬背而忽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科。

原课标着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在课程目标中就史学原则和方法方面也只作了抽象的要求,在活动建议中只作案例式的建议,对如何进行史学原则、方法的教学缺乏有效的指引,导致了在教学实践中某些教师出现了偏差。例如在旧课标的“过程与方法”这一内容提出要注重在学生中要开展“探究式”教学,但对何为“探究式”教学却没有进行阐释?这导致个别老师认为,所谓的“探究式”教学就是完全撇开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完全率性而学,他们认为历史教学要完全放弃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式进行教学,取而代之的是活动式。一节课的活动越多越好,课堂越热闹越成功。例如,某教师在设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一课的时候,提出以探究活动激活历史课堂。一节课的活动包括:春秋战国成语问答比赛、讲东周列国故事比赛、历史话剧表演《卧薪尝胆》、模仿辩论:苏秦和张仪的舌战等等。的确整个课堂很活跃、很热闹,学生玩锝很开心。但课堂好像变成了游乐场,学生闹哄哄一片,一节课下来没有什么收获。问问上课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他也含糊其辞,说不清楚。问他为什么设计这么多活动,他说主要是为了活跃课堂。在本案例中,课堂教学几乎都被大量的活动所占据,但这样一节课完全扭曲了探究教学的本质含义,使历史教学完全失去了历史学科的本真。

新课标对“过程与方法”这一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和阐释,阐释沿着“感知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概念—理解和判断历史事实—探究、分析、评价历史—交流历史研究的心得”的思路进行,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基本原则,充分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的发展过程。就“过程与方法”提出具体的目标:“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证据意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方法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新课标增加了这些方面的内容:如史前时期的内容增加了“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

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的要求。“证据”和“依据”频繁出现在新课标中,在新一轮的课改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强化“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一史学原则的渗透。“过程与方法”还对学习历史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具体目标,如“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基于这样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改革的新阶段要继续深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使历史教学能回复到历史学科的本真。

世界通史的知识结构特点分析

新课标的世界通史内容以人类文明的产生为起点,表述精简,与原课标比较,删减了大量的内容,也增加了部分内容。

与原课标相比,新课标的世界通史内容的表述形式更为精简,更多地以以点带面为主,更多地以“通过„„了解„„”为呈现形式,如“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全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不拘泥于零碎的知识点,表述精简,以点带面——这些特点与原课标的中国通史部分的特点相似。这些特点增加了授课教师的难度,授课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和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基本史实背后蕴涵的意义,才能把课上好。同时,也为授课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标和教学内容的研究,进行富有个性的“二次创作”,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基于同一课标内容,一千个教师可以创造出一千种课堂。

与原课标相比,新课标删减了大量的内容。新课标中世界通史的内容以人类成型的文明为起点,如一开篇就阐述古代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而原始人类和氏族社会这些没有确切定论的内容略而不谈。人类的起源、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状况、原始社会的演变,我们至今可能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认知,但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可以说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早期人类基本状况的认识,对于促使学生构筑完整世界历史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趣,增强学生探究“我们从哪里来”的欲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课标对这些内容略而不谈的确是一种遗憾。那么,授课教师是否因课标略而不谈的缘故就忽略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呢?我们认为在授课教师应该根据需要把有关内容补充介绍。

新课标删减了一些世界历史重要的、核心的知识点,给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如删减了“查理·马特改革”等内容,不利于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删减了“丕平献土”的内容,不利于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的西欧产生的影响。删去“希波战争”、“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仅仅通过亚历山大东征的事件了阐释古代社会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情况,是不全面的,学习后学生可能无法全面准确把握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所以授课老师很有必要适当补充部分内容。删减爱因斯坦、伏尔泰、托尔斯泰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任务有点欠妥当,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对人类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介绍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就较难让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产生有清晰的认识。伏尔泰作为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家,如果不介绍他以及他们所掀起的启蒙运动,学生可能难以正确把握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以及这场革命为什么能成为欧洲近现代历史上最为彻底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删减了“琅城起义”,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中世纪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过程。这些缺失的内容,授课教师都应该给予补充。

新课标也增加了部分内容,如增加了“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的内容,有利于理解中世纪时期兴起的大学对于促进西欧思想文化发展的意义;增加了“从租地农场、手工业工场等生产组织的确立,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经济社会的重要变化”的内容有利于理解经济因素对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意义;增加了“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有利于全面了解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运动的情况;增加了“德国分裂”有利益理解二战后两极对峙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新课标还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原课标把一战的内容纳入世界近代史的范畴,新课标把一战内容纳入世界现代史的范畴,20世纪初爆发的一战成了世界

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分水岭。这样的调整使世界现代史的内容更为完整,有利于系统理解一战对现代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新课标的世界通史内容淡化主题统摄的特点,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内容,但时间的分界线模糊,时间线索不明晰。

原课标共分三大板块,分别是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原课标共设有16个主题,这些主题都是各大时段的主要特征或者主要内容。在主题统摄下,各个时段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体现了主题性和时序性相结合的特点。学习者通过学习世界通史的内容,既可以梳理出一条明晰的时间线索,也可以把握各时段的基本特征。原课标对世界通史内容的设计和编排是精当合理的。

篇8:关于高中数学新课标的几点感悟

1. 注重与现实周边生活联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人教A版教材主编刘绍学说过:“数学是自然的、是亲切的、是有用的。”新课标中多采用了身边的一些实例, 比如, 必修3中《概率应用》这一节中例1介绍了英文中某些字母出现的概率大小, 鉴于此在设置电脑键盘时, 空格键不仅最大, 而且放在使用方便的位置, 学生们恍然大悟, 原来数学应用在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再比如, 必修4中《单位圆与三角函数线》《正弦型函数y=sin (wx+Ф) 》这两节中, 新课的引入都采用了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观览车为例。这些问题的出现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枯燥的符号游戏, 不再离我们遥远, 以身边经常发生的一些生活实例为引例, 让学生读起来倍感亲切, 做起来兴趣高涨。

我国的数学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数学与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 因此新课程与旧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比如, 必修1《函数应用》例4, 问题:我国1999~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万亿元) , 如下表所示:

(1) 画出函数图形, 猜想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 近似的写出一个函数关系式。 (2) 利用得出的关系式求生产总值与表中实际生产总值比较。 (3) 利用关系式估计200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通过此例, 让学生体会了数学建模思想, 体验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通过建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

2. 新课标问题设置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必修1, P58, T8, 已知偶函数f (x) 和奇函数f (x) 在y轴右边的一部分图像, 试根据偶函数和奇函数的性质, 分别作出它们在轴右边的图像 (图略)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 准确完成上述作图, 在训练的过程中至少强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a.巩固加深了对奇函数、偶函数定义的理解。b.掌握了函数图像作图的常用方法——特殊点法。c.在做出图像以后可以得到奇函数和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图像特征的一种直观认识, 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尺规作图能力和对数学美的一种感悟。

3. 在问题设置中, 讲究循序渐进, 为后续知识不时埋下伏笔, 做好铺垫。

必修1, 《函数表示法》中例3, 已知函数y=f (x) , 满足f (0) =1, 且f (n) =nf (n-1) , n∈N+, 求f (1) , f (2) , f (3) , f (4) , f (5) 。此例中所运用的运算是递归运算, 对学生来说是新知识, 而且在必修3算法中继续运用, 此例的引出为后面更好学习算法埋下了一个很好的伏笔。这些例子都为后来学习数列、揭示某些数列项与项之间的递推关系做了很好的铺垫。再比如, 必修3, 例4, 已知n个正整数排成一行, 如下所示:a1, a2, a3……, an-1, an。其中下脚码表示n个数的排列位置, 这一行数满足条件a1=1, a2=1, an=an-2+an-1 (n≥3, n∈N) 画出计算第n项的程序框图。

4. 新课程与信息技术相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为此新课程大力加强了信息技术在数学中应用。比如, 增加了算法。算法不但向学生介绍了它在数学及其应用科学中的作用, 还向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 上机操作自己所设计的程序, 可谓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通过计算机做许多用笔和纸不敢做的数学题, 为今后在数学的学习中使用计算机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 书上从各个不同方面介绍使用科学型计算器, 加强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让学生切身感受知识的力量。

5. 新课程问题的设置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

知识的讲解最好要留有回旋余地, 要尽力达到一种“余音绕梁, 三日未绝”的境界。新教材就尽力体现了这一原则。在必修4《单位圆与三角函数线》这一节的“思考与讨论中”, α=x (rad) , 且于是x、sinx、tanx都是实数, 请你给x一个具体的值, 比较这三个实数的大小, 然后想一想, 你得到的大小关系是否对区间上的任意x都成立。此题目设置是以“扶着学生走”的方式呈现, 学生完成此题过程中, 通过特殊值, 确定x、sinx、tanx的关系, 显然他们并不会满足这一特殊值法, “一般方法是什么呢?”可见, 教材给学生的这根“拐杖”就是要激起学生自动产生“脱离拐杖”的愿望, 这样知识与能力的升华就显得“润物细无声”。

6. 提供“数学文化学习”机会, 激发爱国热情。

篇9:实践新课标的几点反思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换角色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小组间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如物理中“快与慢”的教学,笔者在课前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个小组发给一块秒表,2个学生记时,2个学生沿着200米跑道跑一圈,再让他们交换进行。回到课堂上,先让他们处理自己测量的数据。学生发现都是跑200米,所用的时间各不相同:跑得快的所用时间少,跑得慢的所用时间多。这时再引导他们运动的“快与慢”怎样来表述,很自然地引出“速度”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计算对方或自己的速度大小,得到的结果各不相同。继续引导学生:如果用自己的速度跑5分钟,可以跑多少路程?学生由此得出路程的计算式。最后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以自己的速度跑完1 000米,需要多少时间?思维敏捷的学生很快就知道要用路程去除速度,这样就得到时间的计算式。通过这2个问题,公式变形的教学也就完成。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从“师道尊严”的阴影中走出来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内容时,笔者在讲清要领后,让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实验时笔者观察各组实验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实验过程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中了解学生在实验时的所思所想。个别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解决。在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笔者先是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倾听学生的结果,然后让几个有代表性、思维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讲解。

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个章节时,先引导学生探索物体在产生声音的过程中是否与振动有关?教材中举了4个例子,其中蟋蟀的鸣叫不可能在课堂上研究,要研究也是在课余有条件时进行;扬声器和音叉的震动也不是每个学生能够进行的;唯一能够探究的是用手指感受讲话时喉头的振动。为了使学生感受产生声音的过程,笔者上课时每2个学生发一根橡皮筋,让一个学生用两手绷紧橡皮筋,另一个学生用铅笔或手指弹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发声时的振动。通过实验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找到发声的原因。

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教材中编入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如在教摩擦力时,先提出“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对于摩擦力的应用问题,笔者把它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的资料,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学生阅读。这样做既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这个标准以后,笔者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例如“光的反射”,内容接近于实际生活。笔者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他们对平面镜成像感受,再自己动手反复对平面镜成像进行探究,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笔者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以上几点是笔者在新课程教学实践时的体会。物理教师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充实自己,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

篇10:对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几点思考

一、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0个一级主题:

1.科学探究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生物与环境

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5.生物圈中的人 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7.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8.生物的多样性 9.生物技术 10.健康地生活

二、50个重要概念

(一)理解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2.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3.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一项观察或实验重复的次数越多,获得准确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4.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5.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7.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8.相比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9.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10.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组成。

11.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可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

(三)生物与环境

12.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14.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15.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网(链)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

18.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19.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20.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1.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食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持水土;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五)生物圈中的人 22.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空气等以及排除废物。

23.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肛门,其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

24.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25.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废物和激素等物质。

26.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水。27.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及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

28.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29.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的影响。

(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30.动物因逃避敌害、争夺食物和栖息地、繁殖所进行的运动,是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的。

31.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32.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

(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33.人体的生殖系统可以产生两性生殖细胞,通过受精作用产生新的个体;其分泌的性激素对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34.不同动物发育的方式可能不同。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形态相似,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形态差别很大。

35.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一些进行无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同一亲本;一些进行有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可来自不同亲本。3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37.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

(八)生物的多样性

38.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可以根据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

39.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等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40.不同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极为重要。

41.地质学、化石记录、解剖学等从不同方面为进化理论提供证据。42.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九)生物技术

43.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类群。

44.发酵技术利用了生物学的原理,通过一定的工业流程生产相应的产品。45.现代生物技术(克隆、转基因技术等)已被用于生产新的产品,并对个人、社会和环境具有影响。

(十)健康地生活

46.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均出现一系列变化,青春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47.按照是否有传染性,可将疾病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48.免疫系统可抵抗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异己物质等。它包括免疫器官、细胞和免疫物质。

篇11: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学习心得

孙利

有人说: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这一学科的知识有着具体性,它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条件、过程、地位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每一社会、每一个国家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这就要求学生锻炼思想,独立钻研,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独立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此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历史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认识现在、预见未来,“鉴古知今”、“鉴往知来”的能力。

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编写学习提纲,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所以,在起始阶段,我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在教授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指出:社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农业方面包括工具、技术和经验、水利及成就;手工业方面包括冶炼、陶瓷、纺织、造纸、市场等。然后指导学生按上述提示阅读教材,找出本课中的重点知识,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学会模仿教师编写提纲,教师应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编提纲的练习机会。学习新课时,多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试编。学完一个单元后,可让学生编写单元知识结构,抽象出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从而把新闻记者引向新的高度。例如,在讲完世界历史第一册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1789──1814年的法国》时,要求学生列图表分析英、美、法,革命进程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一种旧的社会制度必须经历激烈、曲折、反复的斗争这一历史规律。指导学生整理、编写提纲,可以达到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这是因为:首先,学生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真正理解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才能把知识点有效排列起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其次,学生在编写提纲时,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通过思考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学生在掌握了编写方法后,可以依照这种方法去整理编写同一类历史现象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归纳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点,同时由于具体现象又具有特殊性,这又迫使学生注意区分同类现象的不同点,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能力有积极意义。第四,学生在复习、整理编写历史结构时,能帮助自己迅速查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针对薄弱环节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影响,仍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所以,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动力。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大胆地驰聘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发展他们的智力。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我选择了爱国影片《我的1919》,截取了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与日本代表据理力争我国山东主权的场景。“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顾维钧话音未落,教室里霎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此时,我补充相关资料:“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主权,操纵最高委员会夺取山东的一切特权,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日本夺取山东,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中国就要灭亡了!

课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从具体史实入手,去归纳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上一篇:街道文明城市创建总结下一篇:浅谈酒店婚宴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