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后感

2024-05-13

珍珠鸟教后感(共5篇)

篇1:珍珠鸟教后感

《珍珠鸟》教学反思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篇优美散文,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鸟——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近。从而延伸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个主旨。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在把握文本,撰写教学设计的时候。有一个问题让我非常纠结:我是该抓住“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而采用倒叙法来展开教学呢?还是该抓住小鸟与人关系的不断变化去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体悟而深切的萌发出和作者一样的感受:“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个主线来开展教学呢?经过反复对比,改写教案,实践,再推翻,再改写。最终决定采用第二种“直叙法”来开展教学。

整节课上,我始终注重学生的品读感悟。我先采用了谈话导入:这对珍珠鸟是朋友送给作者的,课文中有一句直接写出了作者得到珍珠鸟后的心情,是哪句?请你快速的找出来,学生们很快找出来:“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紧接着让学生猜一猜作者得到珍珠鸟后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喜悦)你从哪里感受到的?(“真好”后面加了一个感叹号)再让学生通过品读来感受作者那种高兴喜悦的心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小鸟与人关系的不断变化去启发学生,引出两个问题:(1)这对珍珠鸟到底哪里能让作者这般高兴呢?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个小家伙的。让学生通过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感悟、品读描写小珍珠鸟外形可爱的句子。(2)就是这样一只可爱淘气的小家伙与作者之间是如何一步一步相处的呢?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句画、批注、讨论、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珍珠鸟是怕人的鸟。但是通过作者对它们的无私呵护和无尽关爱感化了它们。作者为它们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巢,让它们住的舒心;不去惊扰它们,让它们住的安心。正是这种无私的呵护,鸟儿们从不敢出笼,到慢慢探出小脑袋,到在作者屋子里飞来飞去,再到后来的神气十足,更甚蹦到杯子上,俯下头喝作者的茶,啄作者的笔尖,手指。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不愿回巢,最后竟然趴在作者的肩膀上睡着了。这种“放心大胆”的背后,其实是关爱、信任作为基础的。从而让学生们自己感悟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明白信赖是人与动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

我在教学本课时,还做到了注重启迪,抓抓关键字词来领悟、品读,理解感情,主要体现在:我让学生紧紧抓住鸟在和我不同相处阶段的不同表现:陌生——渐渐熟悉——依依不舍——信赖。以及“我”对鸟细致、关爱、体贴的呵护这条脉络来研读文本,体会鸟这种变化并不是意味它改变了自己的鸟性,而是由于信赖。特别是在学生给课文插图起名字这一环节,孩子们起的名字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关爱”、“作者与珍珠鸟”“信赖”„„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扩散思维,尊重了他们独特的感受,而且增加了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有待改善的地方。

(1)由于老师课堂上的情感不够丰富,未能将学生的热情发挥到最大,这在以后教学中要不断完善。

(2)课堂上虽然对文章中重点词句进行了品读,但力度不够,很多学生前后对比性不是很明显,未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克服自身不足,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篇2:珍珠鸟教后感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词以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在一旁讥笑它的有趣情景。

在这课的设计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整个教学环节清晰,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取得良好效果。

1、精选教法、注重学法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涉及舞蹈、表演、美术、等多个领域、是多个艺术学科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就是采用了这种全新的授课方式,通过讲故事——歌唱故事——表演故事这一主线展开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做到让学生喜欢音乐,愿意表演音乐,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运用媒体,情境教学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运用,给学生丰富直观的视觉效果,突出了音乐课的趣味性、生动性,也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并能够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课堂创设了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认识、体验和创造音乐。

3、利用节奏,淡化难点

师运用蜗牛爬得很慢的课件演示,有意识地配上切分节奏音律,让学生非常轻松的掌握本首歌的难点节奏,从而淡化了本首歌曲的难点。在这个环节中,把原本枯燥的节奏变的生动有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了学习效果。

4、创编活动,自由发挥

鼓励学生大胆创编,进行音乐创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伴奏、演唱与表演,孩子们边听着音乐、唱着歌儿、自由地舞动,全身心地融入到音乐情绪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他们如临其境,切身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心理得到满足,个性得到了发展了,情感也充分表达出来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由于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积极的参与和大胆表现。我还要尽量地鼓励更多孩子的思维行动起来,让他们每一个都加入到愉快的音乐氛围中,为他们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篇3: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后感

一教材内容分析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内容, 主要是原子结构、离子、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核外电子排布、化学式、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化学式方面的三类计算。教学中, 正确处理形象与抽象思维、概念建立与观念形成和理解、技能训练等关系, 将有助于顺利突破相关教学难点。

二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覆盖上册教材近一半的内容, 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 是学生专业知识拓展提升的基础工具, 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 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再加上前两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 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 感性知识不充分, 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的重点、难点和学习层次要求

第一,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离子, 这几部分内容是逐步深入的, 有利于学生建立粒子观, 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通过原子得失电子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原子结构部分不要求会画, 只要求会识别。

第二,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 考虑到学生没有同位素、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知识, 不便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 所以此处只要求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做含糊的、初步的了解。教科书中实际是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作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来使用。

第三, 关于元素一词在前面的单元中多次出现, 教科书把它当作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 应该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 从而使学生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 因为它比较抽象, 它是微观和宏观的结合点, 不宜一次要求到位。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说法, 在没有同位素知识储备时, 学生难以理解。元素概念学习的困难还在于在实际使用中容易跟原子的概念混淆。学生搞不清在分析物质宏观组成时用元素, 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时用原子。这是学生初学化学时容易犯的错误。随着知识的积累, 他们会豁然贯通。

元素符号是教学重点, 它的教学要注意分散难点, 逐步记忆。教科书在第二单元就已经给出一些元素符号, 当时是作为化学符号出现的, 目的是增加学生的一些感性认识。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在化学课一开始就以化学符号的形式有计划地逐渐给出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让学生逐渐熟悉, 自然记住, 到学习本课题时, 已经认识并记住了一些元素符号, 这就减轻了对枯燥乏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对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要求学生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第四, 离子教学层次要求的把握以“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和课题后的习题为基准。课程标准中对于离子的内容要求不高, 只是“知道原子、分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初步建立粒子观。这部分内容与旧教科书相比难度降低了, 只是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 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就可以。

到离子这一概念为止, 教科书已初步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可利用教科书中的《物质及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来对相关的概念进行归纳和整理, 可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图、表等进行小结,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五, 化学式与化合价部分, 教科书中对化合价的定义也是简化的, 以举例的方式指出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把重点放在如何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上, 也就是化合价的应用上。化学式、化学价、有关化学式的三类计算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 是进一步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对本章知识既要系统掌握, 还要强化知识系统性和知识运用, 尤其是引导学生用元素和化合物查看一些食品和药物的说明书, 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原子团, 课程标准中也没提, 但是如果没有这一概念, 很多知识点是很难学的, 教师在教学中也会补充, 因此教科书中出现原子团的概念, 并给出了几种根的化合价, 如硫酸根、硝酸根、氢氧根、铵根、碳酸根等, 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方便地使用化学式。如果没有原子团, 学生写化学式就很麻烦。

近年来中考试题的要求做了一定的调整, 降低了教学要求, 不过分要求把握概念的严谨性, 只要求初步形成概念即可;也不必一步到位, 只要求学生能结合实例正确使用概念, 理清它们的区别就行。例如, 只要求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对离子形成的过程仅用一幅图画作初步介绍, 只要求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化合价只要求知道大概意思, 但要记住常用元素的价态, 会运用有关化合价的知识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教师备课要准确把握难度水平。

四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走出思维困境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化学学科的重点内容,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借助多媒体的优势, 突破学生的思维困境。

1.要详细备课, 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

分子、原子这些名词学生虽然在生物和物理上已听说, 但并没建立起这些概念, 对这些微观的粒子感到陌生。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 学生感到抽象, 学生缺乏感性知识, 感到难以理解甚至怀疑, 所以建议尽可能使用电影、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 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启发,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好教材中的插图, 最好以投影的方式展示出来, 引导学生去认知、去分析、去理解。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情况是肉眼看不到的, 但通过图片就可使这些微观的东西以宏观的方式展现出来, 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变得直观、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现在人们借助高科技, 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了苯分子的图片以及在晶体硅表面移走硅原子获得当今最小的两个汉字“中国”。通过对两幅图片的讲解, 将微观世界展现在学生眼前, 将分子、原子展现在学生眼前, 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打消怀疑的思想。

2.重视认知规律, 提高学习效率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 通过心理暗示让学生建立起微观世界, 本章第一课, 我就打出一句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口号:搭乘粒子航班, 进入微观世界, 效果相当不错。在内容上, 重视本章的第一节引导,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是至关重要的, 只要学生的认知世界接受了微观粒子的存在, 分子、原子、离子的相关性质没有太大的理解难度, 重点是建立起相应的观点。除了课本上的几个实验, 另外补充了品红、红墨水、高锰酸钾在水中扩散的分组实验, 增加了微粒空隙的分组实验, 用三个同样的矿泉水瓶, 分别装满空气、水、冰 (提前冰冻) 。学生通过观察几种物质的扩散过程, 视觉上看到物质逐渐淡去的过程, 心理上接受物质真的可以分成更小的无法宏观感知的微粒。通过对三个瓶子挤压的亲身体验, 能够想象出微粒间存在空隙。通过大量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的解释, 把抽象的概念落实到具体问题之中, 微粒在不停运动的观点自然建立。

五注重讲授上的精、细和活, 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的攻破

物质构成的奥秘主要是从物质的宏观和微观、化学用语、与化学式相关的“量”的计算三大方面去归类, 知识都比较系统, 也比较抽象, 在这些知识的处理上, 我注重在难点上突出精和细, 重点处理上重在活。教学中有些知识的处理要打破常规, 有的需超前学习, 如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适宜逐渐突破。在教学方法上力求释疑解惑, 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 及时采取了图例法、讨论分析法、竞赛法, 有目的地导入科普知识, 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原子结构的知识主要抓住原子结构, 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学生较好地理解, 同时插入科普知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如化学式书写教学, 引导学生从已经记住的简单化学式开始, 如氧气O2、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逐步形成规范化书写思维。注重精处理, 选择的例题和习题要有代表性, 帮助学生找到思维切入点, 尽量避免学生遇到习题无从下手的现象。

六引导记忆, 经常检查, 逐步强化

针对本章知识比较抽象, 与生活的联系不多, 我在教学中首先抓住每个知识点, 在理解、记忆、运用上过关。准确记忆, 如对原子结构、元素符号、化合价等抽象知识点编写韵语, 让学生读诵背, 减轻记忆负担, 增强学习兴趣。尽量将相关知识及时总结、找准关系, 形成知识的链条, 编写框架图, 体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

本单元的有效突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单元是化学知识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工具, 是进入微观化学世界的门槛, 抽象难懂, 枯燥乏味, 学习有一定难度。教学中要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和概念层次, 运用比喻法、多媒体手段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 对记忆点分散处理, 结合韵语记忆, 经常检查, 归纳比较, 训练整合和巩固, 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篇4:《我与地坛》教后感

教科书节选了全文的一、二节,尽管如此,但文字还是较长,作为自读课文,学生在一节课内要完成对这篇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师的指导、引导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我个人理解,阅读鉴赏教学包括两个系统,一是教师阅读、内化文本的输入系统,二是教师把自己的认识、体验、方法等外化输给学生的输出系统。前者是前提、基础和准备,是教师“学”的内功;后者依存前者,又依赖教育智慧、方法和学生特点才能有效实施,是教师“教”的综合功力。没有前者或者教师“学”的内功不足,断然“教”不了;仅有前者也未必“教”得好。解读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每个人都可对应自己的知识、经验、阅历、情感等进行个性化阅读,这种阅读要动乎衷发乎内,结果不必也不可一律。学生只要读出了那份真情睿思,引发了自己的共鸣,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就是收获,至于写得多少优劣、说不说出已不是首要。

我揣度,这篇散文入选教科书并得到广大师生的赞赏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师生共同分享文学审美的愉悦,得到心灵的滋养。二是为我们的精神“补钙”。当今物质生活丰富,生活节奏加快,而人的精神世界、心灵田园有日渐浮躁、粗糙乃至贫瘠的趋势,青少年学生最容易受到这种不良影响,加之“少年不识愁滋味”,他们未曾或较少遭遇挫折、磨难、不幸,漫漫人生路上需要顽强的意志、稳健的步伐,而这些如同人体必需的钙一样,要不断摄取和补充。世间幸福大抵相似,人生不幸却各不相同。幸福固然需要享受、品味和珍惜,痛苦和不幸更需咀嚼、体验和面对。生命的航程难免不顺,而当真的出现“惨淡的人生”甚至“淋漓的鲜血”,是直面正视,还是消沉自甘毁灭呢?本文可为他们提供一种心理准备、一种预设的人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可以作为他人受“挫折教育”、“吃苦教育”、“磨难教育”的案例。三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每个人类的子民与大地、与母亲都有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中西方人对上苍对土地都有不尽的感激、膜拜情结,对母亲亦然,二者合一。另外,个体生命对自身的存在不仅有一种本能的自恋、保护,还要不断遭逢对生命的思考、对灵魂的叩问。感悟生命、体味母爱、学会感动和感激是人的“元认知”,是人类最起码的情感活动,这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要求和重要内容。

因之,教师对本文的“导”法多样,均要落到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实处。以下是笔者的几种“导法”:

1、角度的切入。选择从语言切入,容易较好地体现教学的“语言性”。美文要品味,作者的情感和认识都是以这些典范的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读懂了它们,也就读懂了作品,读懂了作者。况且,在语言的品味和揣摩中,还可以学习、模仿这些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选择从主旨、意义切入,可以高屋建瓴,有助于把握较高的层面,有助于整体的感悟。对于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我个人倾向前一种切入,因为它更契合中学生的认知实际和审美习惯。

2、教师“导”,学生“读”。“导”、“读”我理解有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引导学生,师生共同读出文本意义或接近文本意义;二是诱导学生或教师结合个人阅历体验作“现身说法”,即个性化解读。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最好既要有真切的类似的体验,又要能讲述自己的故事,并感动自己和学生,这是一种再创造,最佳境界是引发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欲望;三是指导学生品读出情感美、哲理美和语言美,朗读和低吟结合,要动情,教学的理想情境是师生带泪的读。

3、诵读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美文要美读,根据本文内容,要读出沧桑感、愧疚感、追怀感激这些不同的情感,不妨来仿效当代一些名家的“读”法,如读描写景物和小昆虫的文字,可仿效赵忠祥“人与自然”亲切和谐的韵味;读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敬畏,可模仿翟弦和严肃恭整的语味;读作者对母爱的猜想、自责终于理解、刻骨铭心地追怀等,可读出乔榛、丁建华深沉真切的情味等等。

4、读写结合,课外延伸。“读”可促使、带动“写”,读得真、深,才有“愤悱”。课前可推荐学生阅读张海迪《生命的追问》、史铁生《关于死、关于生的对话》、史铁生《我与地坛》全文、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然后阅读本文,教师示范引发,激活学生“跃如也”的情感和思维,再要求学生围绕“母亲”或“母爱”的话题写作,可谈理性认识,可谈情感体验,可讲一个故事,可写一段抒情的句子,可写一句富有哲思韵味的话;或者以“假如我”(横线上填含义为不幸、灾难之类的短语)为题写作。

如此,教师基本隐去了传统意义上“教”的形象,有较大空间展示个人才情、阅历、体验等。擅长朗诵的以“诵”示范,调动学生反复地读,再点评比较;善于即兴发挥、激情飞扬且文采斐然者,可以让课堂放飞诗意;开朗外向的教者不妨更贴近学生一点,与学生同思同歌同哭;性格深沉内敛的教师,可以展示挖掘文本意蕴的再创造魅力,“讲”得精要蕴藉,“导”得准确适时。

篇5:《中彩那天》教后感

老子说:“福兮,祸之所伏。”改革开放政策确实让我们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过上了好日子,这是福。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冲击,精神创伤也不小,我上《中彩那天》这篇课文有着深刻体会。

《中彩那天》是一篇故事性、教育性都极强的文章,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的第一课。我在备课时,把“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它既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我设计了四个问题。

(1)“父亲”中彩了为什么不高兴?

(2)“父亲”遇到的道德难题是什么?

(3)奔驰牌汽车被开走之后,父亲为什么特别高兴?

(4)如果你是“父亲”,你将留车还是还车?

这四个问题贯穿各个教学环节,帮助我顺利完成了“知识与能力”目标,但令人失望的是一些孩子的想法,以下是实录:

师:如果你是“父亲”,你将留车还是还车?为什么?

生1:留。因为奔驰牌汽车是个好东西,妈妈常对我说,好东西就应争取,别让自己吃亏。

很显然,妈妈的教育让这孩子为了“好东西”和“自己不吃亏”,抛弃了诚信。

生2:留。爸爸常鼓励我说,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谦让!

这种情况也该出手吗?这孩子真能触类旁通!

生3: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反正又不是偷的、抢的,干嘛不留呀!

小小年纪,受西方观念的影响还真不小!

生4:还。就算是为了自己着想吧,因为留着车也不安心。

有点良心,算是跟我的教学目标打个擦边球吧!

生5:还。因为做人应该诚实。

终于有个令人兴奋的回答了!

师:大家小组间交换看法吧。

……

師纠正:刚才一些同学都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一点值得表扬。但是老师要指出的是,前四位同学的看法是模糊的,甚至是不可取的,希望同学们能像第五位同学那样,从文中“父亲”的身上看到比中彩的那辆奔驰牌汽车更珍贵的东西——诚信。

上一篇:开网店注意事项下一篇:教师心理健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