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2024-04-27

成都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共8篇)

篇1:成都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成都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加强文物的保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文物保护工作;区(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

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公安、交通、水务、国土、工商、旅游、园林、宗教等有关部门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配合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管理。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遴选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组成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指导全市文物保护工作,协调处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 本市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用其收藏的文物建立博物馆。

新建博物馆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按法定程序报批。

第五条 文物保护事业经费列入同级地方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工程应在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由具有文物保护勘察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施工。

第十二条 市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同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开辟为博物馆、文物旅游开放点或设置文物研究、保管机构。

如需改变文物保护单位的用途,应当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

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宫观、寺庙、庵堂、宗祠等,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保护和管理。

第十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审定后报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文物建筑。

第十四条 文物建筑由使用者负责保护和维修,维修方案应先送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再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十五条 禁止擅自改变文物建筑的原貌或拆除、移动文物建筑。

因城市建设需要确需迁建文物建筑的,应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列入建设工程投资预算。

中发现文物的,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30日内提出处理办法。

第二十条 在基本建设施工或者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或局部停工,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接到报告后10日内作出处理意见,对重要发现必须及时报请上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建设单位应积极配合考古发掘单位,及时进行清理发掘。

第二十一条 在生产建设中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地下文物需就地保护的,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停止该处建设。

第二十二条 因配合建设进行的文物调查勘探、考古发掘,所需经费由建设单位列入投资预算。具体收取范围和标准,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截留。

第二十三条 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应由发掘单位整理、修复、登记,及时向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发掘情况的报告,并尽快编写考古发掘报告或发掘简报。出土文物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指定收藏单位收藏;考古发掘单位需将出土文物留作标本的,须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二十四条 市和区(市)县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陈列馆、文管所、文化馆、图书馆及其他国有企事业文物收藏单位应当根据文物等级,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报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 刻划、涂污、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尚不严重的,或者损毁、移动、拆除文物保护标志的,由文物所在单位要求其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或处2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在地下、水域或其他场所中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者拒不上交国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追缴其非法所得文物;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文物建筑使用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拒不承担保护维修责任的,由文物建筑所在区(市)县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督促执行;拒不执行而造成文物建筑损毁的,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四条 擅自改变文物建筑原貌或拆除、迁建的,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五条 未经文物、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或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的,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并拆除。

第三十六条 未经批准进行考古勘探、发掘的,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勘探、发掘,并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擅自拓印、复制国家文物的,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其成品、半成品,并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

篇2:成都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法律法规篇>>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

【有 效 性】有效

【法规名称】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颁布部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颁布日期】1992年03月13日

【实施日期】1992年07月01日

【正

文】

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1992年12月20日成都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1992年3月13日四川省第七届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1992年7月1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保护

第三章 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保护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饮用水水源,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冶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内城镇集中式供水的饮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的保护。

农村饮用水水源的保护,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市、区(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

市、区(市)、县计划、工业交通、农业、城市管理、城乡建设(公用)、规划、卫生、水利、林业、乡镇企业、公安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应做好本行政区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按禁区(不含饮用水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划分。

各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划定明确的地理界线和设置标志。

第五条

本市在柏条河、徐堰河、府河、沙河设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青白江、岷江都江堰市段及其他河流、水库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由区(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及地方水质标准和本条例有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提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跨本市行政区的,向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报批。

第六条

市、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水源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和污染防治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相协调。

第七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水源的义务,有权对污染饮用水水源的行为进行制止、检举和控告。

因饮用水水源污染危害受到损失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致害者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

第八条 对保护饮用水水源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保护

第九条 柏条河、徐堰河、沙河、青白江、岷江都江堰市段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按下列四级划分:

(一)自汲水点起算,上游一千米至下游二百米的水域,河岸两侧纵深各五十米的陆域为保护禁区。

(二)自汲水点起算,上游五千米至下游二百米的水域,河岸两则纵深各一千米的范围中除去禁区范围的区域为一级保护区。

(三)自一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一万米的水域,河岸两侧纵深各五百米的陆域为二级保护区。

(四)自二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一万五千米的水域,河岸两侧纵深各五百米的陆域为准保护区。

第十条 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以设计的正常蓄水位为界并受纳地表径流、饮用水供水明渠的两侧各五十米的陆域为保护区。

第十一条 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的水质应当符合国家下列规定:

(一)禁区、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当不低于国家规定的《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类标准。

(二)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当不低于国家规定的《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三类标准。

(三)准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当保证二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向水体倾倒工业废渣、废水、垃圾、粪便及其它废弃物。

(二)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

(三)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使用毒品、炸药捕杀鱼类。

(四)禁止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以及其它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内除遵守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之外,还应当分别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区

(一)禁止建设有碍供水设施和保护饮用水水源的建筑物。

(二)禁止设置排污口向水体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限期拆除。

(三)禁止在水域中放养禽畜、养殖、水上文娱体育活动、非环保性水上作业。

二、一级保护区

(一)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饮用水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二)禁止设置排污口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应限期拆除或改道排放。

(三)不准从事对饮用水有污染的放养禽畜、养殖活动。

(四)不准进行有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三、二级保护区

(一)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政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二)不得新建排污口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削减污水排放量,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水质标准。

四、准保护区

直接或间接向水域排放的污水,不得超过国家、地方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能保证本保护区规定的水质标准时,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第十四条 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按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保护

第十五条 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按下列三级划分:

(一)以汲水井为中心,半径三百米范围为一级保护区。

(二)以汲水井为中心,半径三百米至六百米范围为二级保护区。

(三)以取水井群或单井为中心,沿其地下水的流向,上游三千米至下游一千米为界,两侧各二千米的范围中除去一级、二级保护区的范围为准保护区。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它废弃物。

(二)禁止利用透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天燃气、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化工原料、农药等。

(三)实行人工回灌地下水时不得污染地下水源。

(四)禁止设置垃圾、粪便和易溶、有毒有害废弃物堆放场和转运站。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饮用水地下水源各级保护区内除遵守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之外,还应当分别遵守下列规定:

一、一级保护区

(一)禁止建设有碍取水设施和保护饮用水水源的建筑物;

(二)禁止从事对地下水源有害的农牧业活动;

(三)禁止输送污水的渠道、管道及输油管道通过本保护区;

(四)禁止建立墓地。

二、二级保护区

(一)禁止建设化工、电镀、皮革、造纸、制浆、冶炼、放射性、印染、染料、炼焦、炼油及其它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已建成的要按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限期治理或转产、搬迁;

(二)不得使用不符合《GB5084—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污水进行灌溉;

(三)化工原料、矿物油类及有毒有害矿产品的堆放场所必须有防雨、防渗措施。

三、准保护区

(一)要保护水源林,禁止毁林开荒、禁止非更新砍伐水源林和破坏植被。

(二)补给水源为地表水时,其地表水的水质应不低于《GB3838一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地表水源的河流、水库以及供水渠道,实行流域管理,防止上游对下游饮用水水源的污染。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城镇或工业区的建设应当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污水处理厂或氧化沟、氧化塘等综合处理设施。

第二十条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建设项目。

第二十一条 对饮用水地表水源禁区、一级保护区内原有污染饮用水水源的单位,应按规定予以限期治理,或转产、搬迁。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需要,对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浓度标准控制,具体管理办法按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对原有污水排入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的单位,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污染物排放申请,经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符合规定的,发给《排污许可证》,排污单位应按核准的排放量排放污染物,并按国家和地方的规定交纳排污费。

第二十四条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建设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单位,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污水处理设施应保持正常运行,并做好原始记录,定期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二)污水产生量不得超过设施的处理能力。

(三)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污水处理设施,确需拆除或闲置的,必须征得市或所在区(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二十五条

因突发性事故对饮用水水源造成或可能造成污染,责任者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污染危害,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单位调查处理。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的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时,持市人民政府制发的《环境监察证》等有关证件、佩带标志,有权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现场进行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不得拒绝或妨碍监督管理人员执行公务。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处罚。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逾期未治理、转产、搬迁的,或者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八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逾期未申报登记并领取《排污许可证》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污水处理设施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重新安装使用,并处以三千元至五万元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造成污染事故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直接责任者消除或减轻危害和赔偿损失,并处以五千元至五万元的罚款。

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按照直接经济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计算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二十万元。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不如实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的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人员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第(三)项进行处罚;拒绝、阻碍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的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扰乱公共秩序,尚不够刑事罚的,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或可处一万元以下(含一万元)罚款;超过一万元的罚款,由区(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坏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超过五万元的罚款,报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罚款按环境保护执法部门的隶属关系一律交同级财政。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可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重大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的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成都市自来水一、二、五、六厂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实施方案,由其主管部门提出,经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卫生、水利、规划等有关部门商定后,报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成都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篇3:成都麻羊的种质资源保护

1.1 种群减少, 数量下滑

由于退耕还林、城乡一体化建设、地质灾害、农民养羊积极性下降等因素, 2013年底统计, 成都市存栏成都麻羊仅7.8万余只, 存栏能繁母羊2.3万只。

1.2 成都麻羊饲养面受到挤压

一方面养羊户为了追求短期效益, 引进波尔山羊、南江黄羊、简州大耳羊、金堂黑山羊等;另一方面业主通过土地流转、山林租赁等方式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和乡村旅游业, 直接延伸到成都麻羊饲养区域, 仅大邑麻羊保种基地就已由过去的10个乡 (镇) 减少至现在的2~3个乡 (镇) 。

1.3 成都麻羊品质出现退化

大部养羊户还保持原始、粗放的饲养方式, 麻羊营养不均衡、饲料转化率低, 不适应现代养羊业发展的需要, 加之养羊户不注重选种选配, 近亲繁殖, 导致成都麻羊个体变小, 体质下降, 品质退化。

1.4 饲养方式落后

成都麻羊存栏能繁母羊100只以上的养羊场 (户) 仅1户, 多数为散养农户, 羊群规模较小, 一般5~10只。不同年龄的羊只同群饲养, 普遍是日出而牧, 日落而复的传统养殖方式。

1.5 种质资源保护形式单一

目前, 仅有成都市西岭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都麻羊种羊场在进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其它保种 (如胚胎、冷冻精液、基因等) 工作还没有开展。大邑成都麻羊种羊场现存栏种羊8个家系共305只, 其中种公羊28只, 是省级遗传资源保种场和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2 开展成都麻羊种质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2.1 国家扶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 国家对畜牧业的扶持重点在生猪产业标准化养殖, 对养羊生产基本没有扶持项目, 因此多数农户选择生猪生产, 而成都麻羊保种基地处于成都市第三圈层,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加之饲养成本提高, 影响了该品种保护工作的开展。

2.2 种质资源保护技术力量薄弱

各级科研院所对成都麻羊的品种保护、开发与利用的课题较少, 相应科研立项、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从事成都麻羊种质资源保护的技术人员多是基层一般技术服务人员, 缺乏种质资源保护的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人才。

2.3 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

由于肉羊市场价格波动大, 价格不稳定, 养殖成本不断增加, 加之动物疫病的影响, 且农户防疫意识差, 使得开展成都麻羊种质资源保护面临一定风险。

3 发展思路

3.1 积极争取资金投入

抓住成都麻羊被列入国家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的契机, 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投入, 切实做好成都麻羊种质资源保护的资金保障工作。

3.2 加强技术培训

派出技术人员参加农业部冻精、胚胎制作保存技术培训班;聘请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的专家作技术保障;依托由各级畜牧技术部门及科研院校组建的品种资源保护与研发团队, 组建县级品种资源保护与研发团队, 开展品种资源保护与研发。

3.3 健全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在大邑县的种质资源保种场进行品种保护的基础上, 新建3个成都麻羊扩繁场。并采用先进的种质资源保护模式———冻精和胚胎技术。

3.4 开展标准化羊场建设工作

按照“养殖设施化, 生产规模化, 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的要求, 建设成都麻羊种质资源保护核心场、扩繁场、生产场, 提升养殖水平。

3.5 强化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篇4:成都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关键词:大邑县;古镇文化;调查

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的安仁古镇资源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俗文化,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随着古镇旅游的兴起,大量游客的涌入和古镇现代化开发对古镇文化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本次研究主要着力于在旅游化的背景下调查大邑县居民对古镇文化保护的现状及措施,为我国保护文化遗产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成都市大邑县居民为调查对象,共调查356人,其中男性占45.5%,女性占54.5%。从年龄看,14岁以下占4.8%,15-24岁占31.7%,25-44岁占34.8%,45-64岁占21.9%,64岁以上占6.7%。从文化水平看,小学及以下占14.0%,初中占31.2%,高中或中专占38.2%,大专占7.6%,大学本科及以上占9.0%。

1.2调查方法:以相关数据和资料为基础,自制结构式问卷,采取随机抽取方法进行匿名调查。原则上问卷由调查对象独立完成,若被调查者确实存在疑惑时,可在经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指导下完成,问卷填写完成后须及时回收

1.3资料整理及统计分析:将调查结果录入计算机,以excel建立数据库,后期通过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

2结果

2.1对古镇文化了解情况及途径

古镇的历史文化:十分了解占9.0%,比较了解占37.9%,不太了解占50.3%,完全不了解占2.8%;古镇文化保护的相关政策:十分了解占11.0%,比较了解占24.4%,不太了解占59.3%,完全不了解占5.3%;古镇文化了解途径:电视广告占19.2%,互联网占22.3%,报纸占4.9%,政府宣传占13.9%,长辈及朋友讲解占39.7%。

2.2对古镇文化保护情况及措施

当平时看见有人破坏古镇文物时,41.0%者表示经常会上前劝阻,49.2%者偶尔为之,9.8%者视而不见;在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古镇文化保护方面,63.8%者有所行动,7.3%者不愿为之,28.9%者视情况而定;在古镇文化保护过程中,40.2%者认为政府占最重要地位,而27.5%者认为自身在古镇文化保护中应起主导作用,22.8%者认为游客的作用最重要,8.4%者认为开发商的作用最重要,1.1%者认为非政府组织最重要;政府在古镇文化保护措施方面,64%的居民认为应该加强宣传,49.1%认为应该加大资金投入,57.3%认为应该制定相关政策,31.6%认为应该保留原住民。

3讨论与建议

3.1居民的古镇文化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在了解历史文化、相关政策方面,不了解者均超过五成,可以看出居民对古镇文化了解不够全面,而超过四成居民认为政府在古镇文化保护过程中作用最为重要,近三成居民在协助相关部门保护古镇文化时仍表示视情况而定,可以看出古镇文化保护方面,当地居民对政府有一定的依赖性,缺乏主人翁意识。同时有关研究指出,当地居民对他们生活的地方保持强大的地方依恋,对当地的保护是支持的。因此,笔者建议可通过培养居民的地方依恋,如:改善卫生条件,优化公共设施以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加强居民的古镇文化保护意识。

3.2加强古镇文化保护的宣传力度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了解古镇文化的主要途径多为亲友讲述(39.7%),而较为现代化的互联网、电视广告等所占比例却偏低,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当地较少通过互联网、电视广告等方式宣传古镇文化有关,因此虽然大邑一些古镇通过“文化嵌入”的模式在古镇的转型中成功打造“中国博物馆小镇”,但是想要进一步提高安仁古镇的知名度,加强现有的文物和文化保护,需深入挖掘文化内涵,采取更多的宣传方式。同时超过六成的居民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并制定相关政策,因此,笔者建议政府可以更多地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宣传古镇文化,使得居民对古镇文化的了解途径多样化,以利于居民对古镇文化的自觉保护。此外,各个地方政府应该因地制宜,通过适宜的方式对当地居民宣传保护古镇的重要性。进行普及教育和广告宣传等,或者是举办相关讲座以直白明了的方式促进大家加强保护古镇的意识,改变原本认识薄弱的现状,杜绝不以为意的思想,如拉横幅、发宣传单、开讲座等,提高居民保护古镇文化的法律意识。

篇5: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全文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城乡建设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建筑的保护适用本办法。

历史建筑被依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按照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执行。

第三条(术语解释)

本办法所称历史建筑,是指经市政府认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依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四条(监管职责)

市和区(市)县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总体规划。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历史建筑保护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等工作。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历史建筑的日常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建设、文化、财政、国土、公安、工商、城管、林业园林、旅游、民宗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历史建筑保护工作。

第五条(保护资金)

市和区(市)县政府应当加大历史建筑保护资金的投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政府表彰)

对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市和区(市)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社会责任)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历史建筑的义务,对破坏、损害历史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和举报。

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资助、服务或者投资等方式参与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工作。

第八条(评审制度)

历史建筑保护实行专家评审制度。

市政府统一设立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规划、房产、建筑、国土等方面专业人士和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专家组成,负责历史建筑的认定、调整、撤销以及规划、保护等有关事项的评审工作,为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意见。

第九条(认定标准)

建成五十年以上,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构筑物,可以认定为历史建筑:

(一)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著名人物或者重要组织机构有关的;

(二)反映优秀历史文化,体现城乡传统风貌、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

(三)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

(四)著名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作;

(五)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等;

(六)其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纪念意义或教育意义的。

符合前款规定但已灭失的建筑物、构筑物,按原貌恢复重建或者异地迁建的,可以认定为历史建筑。

建成三十年以上不足五十年,但具有特殊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或者具有特殊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可以认定为历史建筑。

本市已公布的优秀近现代建筑,符合历史建筑认定条件的,可以认定为历史建筑。

第十条(批准公布)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拟订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区(以下统称为五城区)和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并征求所在地政府(管委会)、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意见后,组织制定保护方案。

其他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拟订本辖区内的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并征求所在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意见,报所在地区(市)县政府同意后,组织制定保护方案。

保护方案应当明确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其保护、修缮和使用要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和保护方案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一条(规划管理)

经批准公布的历史建筑,由市和区(市)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

第十二条(设立标志)

经批准公布的历史建筑,以市政府名义统一设立保护标志。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组织设立五城区和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历史建筑保护标志,其他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组织设立本辖区内的历史建筑保护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建筑保护标志。

第十三条(调整撤销)

经批准公布的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调整、撤销。因不可抗力导致历史建筑灭失或损毁,确已失去保护意义,或者因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依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四条(责任主体)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承担历史建筑的保护责任。

所有权人下落不明或者房屋权属不清的,由承租人、借用人等实际使用人或代管人承担历史建筑的保护责任。

所有权人可以与历史建筑实际使用人或代管人约定保护责任,但不得以此为由拒不承担保护责任。

本条所称所有权人、实际使用人、代管人以下统称为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

第十五条(保护要求)

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保护方案,将保护要求书面告知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所有权人转让或者出租历史建筑的,应当将保护要求书面告知受让人或者承租人。

第十六条(原址保护)

历史建筑应当实施原址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迁移、拆除。

因国家重点工程、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利益需要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由所在地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异地保护或者拆除方案,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予以公示,并依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报批。

历史建筑实施异地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异地保护方案的要求。

历史建筑实施迁移或者拆除的,建设单位应当做好测绘、信息记录等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报送所在地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存档。

第十七条(修缮责任)

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应当按照历史建筑保护方案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并承担相应费用。

市和区(市)县政府可以对历史建筑的维护修缮给予补贴。

第十八条(修缮审查)

历史建筑实施修缮或者装饰装修,应当符合历史建筑保护方案的要求。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

历史建筑修缮或者装饰装修方案应当报所在地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还应当报送规划、建设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的,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应当按规定报送。

历史建筑修缮和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

第十九条(附属建设)

在历史建筑保护方案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行建设活动。

确需建造附属设施的,应当符合历史建筑保护方案的要求,历史建筑所在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相关批准手续前,应当征求同级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并提交专家委员会评审。

新建附属设施应当在使用性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历史建筑相协调,不得影响历史建筑的正常使用。

第二十条(建筑外观)

严禁在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

在历史建筑上设置招牌、霓虹灯、空调外机、遮雨(阳)篷等外部设施,应当符合历史建筑保护方案的要求,与历史建筑的外部风貌协调。

第二十一条(合理利用)

在符合保护方案的前提下,鼓励合理利用历史建筑。鼓励有条件的历史建筑作为博物馆、展览馆、文化商业设施等向社会开放。

第二十二条(使用性质)

历史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得擅自改变。基于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的需要,确需改变使用性质的,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应当向所在地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符合历史建筑保护方案要求的,报所在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使用要求)

禁止下列影响历史建筑安全和景观的行为:

(一)擅自在历史建筑外墙增设、拆改门窗或者改变外墙材料、色彩、外部造型和风格的;

(二)擅自变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拆卸建筑构件,危害建筑安全的;

(三)违法搭建建(构)筑物的;

(四)在建筑物内生产、存储、经营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和腐蚀性等危险物品的;

(五)违反城市市容市貌管理规定,堆放、晾晒、吊挂有碍建筑风貌的物品的;

(六)其他影响历史建筑安全和景观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消防安全)

历史建筑的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因历史建筑文化风貌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所在地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消防机构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二十五条(日常巡查)

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辖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使用情况进行巡查,督促、指导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履行保护义务,正确行使权利,对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的行为予以纠正。

第二十六条(抢险保护)

历史建筑发生损毁危险的,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应当立即组织抢险保护,并向所在地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协助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进行抢险保护。

第二十七条(档案管理)

市和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历史建筑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历史建筑的坐落地址、建筑面积、艺术特征、建设年代、稀有程度等基本信息资料;

(二)历史建筑认定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包括相关普查、复查踏勘资料、专家评审文件、保护方案等资料;

(三)历史建筑的技术资料、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四)历史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以及维护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

(五)历史建筑的文史资料,包括建筑的历史沿革、历史事件、名人轶事等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第二十八条(房管执法监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或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擅自设置、移动、涂改历史建筑保护标志的;

(二)不符合保护方案的要求,擅自进行修缮或者装饰装修的;

(三)擅自变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拆卸建筑构件,危害建筑使用安全的。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经批准进行上述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构成破坏性影响的,依照本条前款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九条(其他执法监管)

违反本办法规定,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由市或区(市)县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十条(责任追究)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不按照本规定履行职责,玩忽职守、滥用权利、徇私作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施行日期)

篇6:成都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成都水井坊酒龙泉驿水蜜桃彭州大蒜温江大蒜

都江堰川芎都江堰猕猴桃都江堰厚朴蒲江雀舌

双流枇杷双流冬草莓郫县豆瓣

3月6日,成都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现场会在双流永兴镇举行。目前,我市已经获得的11个地理标志产品,年创利润19.2亿元,比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前增加近10亿元,人均增收260元。据不完全统计,我市11个地理标志产品,共催生463家企业,解决就业人数48万人。

11个地理标志产品

年创利润19.2亿元

“地理标志既是产地标志,也是质量标准,更是一种知识产权,是推动地方特色产品走向世界市场的重要工具。”什么是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发展地方特色产品具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地理标志产品是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一张天然的名片,是老百姓致富的“金钥匙”,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金护照”,是特色农产品和手工产品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形象的有效途径。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以下四大作用:

促进农民增收——实践证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解决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成功的路子。从统计的情况看,我市已经获得的11个地理标志产品,创造年利润19.2亿元,比未获得前增加近10亿元,人均增收260元。

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升了地方特色产品的品牌形象,最终形成了品牌经济,促进了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例如被称为“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调味品市场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后,不仅产值、利润翻了一番,就业人数增加了6000人,而且带动了包装、印刷、竹编、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郫县工业增加值6.3亿元。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地理标志产品得天独厚的“唯一性”是对消费者的最大吸引力,特有的风味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都江堰猕猴桃果大味美,营养丰富,源于天然,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鲜果价格每公斤提高2-4元,带动种植户人均增收450元,不仅占领了上海市场,还打破了新西兰猕猴桃在上海的垄断地位,而且远销欧美、东南亚、日本,猕猴桃催生了14家企业,带动了3万农户发家致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市11个地理标志产品,共催生463家企业,解决就业人数48万人。

增强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按照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规则,如果一种产品在本国未得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他国家也就没有对其进行保护的义务。我市拥有较多的地理标志产品资源,利用地理标志发展本市的农业和工业大有可为,对于增强国际竞争力将起着巨大作用。

成都地理标志产品数

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企业和农户都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激发了各级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积极性,保护意识大大增强。郫县唐元韭菜、双流二荆条辣椒已由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公示;金堂明参、成都花茶已成立申报机构,正在制定地方标准;新津黄辣丁、桂花土陶、蜀锦、邛酒也正在进行调研、制定标准。

1999年,国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以来,全市质监系统针对我市传统特色产品多,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明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实际,加大培育、引导和申报力度。2001年水井坊酒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实现了零的突破,到目前为止,已有11个产品正式获得地理标志产品,占全省42个地理标志产品的26%,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得益于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相关区(市)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财、物方面的大力支持。双流、都江堰、郫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对新创地理标地产品保护给予重奖;龙泉驿、彭州相继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地理标志产品申报、检测和保护工作;温江、蒲江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给予重点扶持。正是由于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我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才能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成都市质监局确定了我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以质量兴市、名牌战略为目标,到2011年全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要达到13个以上,坚持“创一个地标,兴一个企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走“地标兴农,品牌富农”的发展路子,全力助推经济发展。扩大成都特色产品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产销收益率,让我市地理标志产品和“成都造”特色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全市质监系统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品牌农业发展。加强对从事地理标志产品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企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名优品牌,使龙头企业成为连接农户的桥梁和纽带,推进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加大打假力度,维护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打响双流枇杷

双流冬草莓品牌

在全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会上,双流县政府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双流以提升产品品质为抓手,以塑造特色品牌为核心,以畅通销售渠道为重点,推动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加快发展,有力促进了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标准化生产

形成八大优势

据介绍,双流县已有双流冬草莓、双流枇杷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5家协会和专合组织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权。双流二荆条辣椒正在申报之中。双流县农业产业优势明显,枇杷种植面积达15.8万亩,总产量5.2万吨,总产值3.5亿元,是全世界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之一;冬草莓种植面积达5.1万亩,总产量6.5万吨,总产值3.5亿元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冬草莓生产基地之一。

双流县制定了《双流地理标志产品发展规划》,标准化生产是保障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的关键。围绕枇杷、草莓等特色农业,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定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标准及栽培技术规范6个,开展了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形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认证体系。以冬草莓为例,经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双流冬草莓在全国草莓市场已形成成熟早、鲜果供应期长、品质佳、品种好、耕作制度合理、规范化栽培程度高、产品销路广、生产成本低等八大优势。双流加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的监管,统一包装,统一标志,严防假冒伪劣,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响亮地打出来,打响双流枇杷、双流冬草莓等农产品品牌。

发展地理标志产品

五大成效

双流县政府认为,近年来大力发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要取得了五大成效:

农产品销售渠道得到拓宽——双流冬草莓2005年荣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其市场从一般集贸市场提高到超市、饭店、机场等高端市场,价格从5元/公斤上升到140元/公斤。双流枇杷从8元/公斤上升到60元/公斤。目前双流枇杷、双流冬草莓在国内外已小有名气,除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外,还远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

农民增收能力明显增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开展,实现了农产品品种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质量、知名度的提升,农业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农民收入不断增长。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129元,较上年增收1050元,增长17.3%。

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与农业标准化、品牌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提升了农产品档次。2008年双流县荣获“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称号,合江镇、公兴镇成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镇。

农产品深加工业全面提速——部分企业充分利用地理标志这一无形资产,增大名特优产品含金量,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了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化发展,使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永安镇金果旺公司可年产枇杷酒3万吨,籍田镇九川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成年产2万吨果浆生产线,促进了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多次转化增值。

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大发展——通过大力发展以枇杷、草莓等地理标志产品为主体的节会经济,促进了双流县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目前,该县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枇杷节、三届冬草莓节等特色水果节会,建成一批“金色枇杷”、“草莓红珍珠港”等观光旅游区,实现旅游总收入上亿元。

都江堰

地理标志产品居全市第一

都江堰市政府大力实施特色品牌战略,在农产品地理标志创建和农业标准化建设上出重拳、用实招,孕育了都江堰川芎、都江堰猕猴桃、都江堰厚朴等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规模价格增收指数

全面提高

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进工作中,都江堰市始终把打造特色产品作为推动农产品地理标志创建和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培育了一批高品位、高标准、高价值的地理标志品牌。在地理标志创建过程中,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培育规划,着力在都江堰川芎、猕猴桃、厚朴、三木药材、方竹笋、青城山茶叶、青城山老腊肉等特色农业产业上进行了重点培育,出台了《都江堰市十万亩优质猕猴桃基地发展规划》、《都江堰市十万亩优质猕猴桃基地建设方案》,有效实现了特色产品地理标志科学化创建、优势化打造。

2006年到2008年,都江堰市先后获得都江堰川芎、猕猴桃、厚朴等三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与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取得地理标志前相比,都江堰川芎种植规模从最初不足1万亩提高到4万亩,产品价格每公斤提高了10元,种植农户人均增收450元;都江堰猕猴桃种植规模从2万余亩提高到10万亩,鲜果价格每公斤提高2——4元,种植农户人均增收350元;都江堰厚朴种植规模从1万余亩提高到8万亩,产品价格每公斤提高4——8元,种植农户人均增收250元。截至目前,都江堰市共启动申报项目6个,向国家申报4项,已批准3项,公示3项,在成都市11个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产品品牌中,都江堰市占3个,居成都市首位。

突出质量和标准

创建优势产品品牌

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相关要求,都江堰市政府对都江堰川芎、都江堰猕猴桃、都江堰厚朴3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基地进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先后投入资金近亿元,建成都江堰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基地6个,川芎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三木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在硬件资源整合的同时,还把经营市场作为整合对象,变散卖为合营,有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从事猕猴桃规模经营销售企业有5家,产业合作社10家,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5000万元以上。

着力对优势特色产品进行扶持、优化,协助其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功创建后,都江堰市又积极采取措施对产品品牌进行规范管理、有效包装,将产品推介与媒体宣传有机结合,着力发展节会经济,有效提升产品的档次和信誉。比如在虹口高原新村国际猕猴桃节上,邀请了全国30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红阳猕猴桃市面销售价格从节前的每公斤12元上涨到22元,接近翻一番;海沃特猕猴桃收购价格从节前的每公斤5元上涨到目前的8元,有效提升了都江堰猕猴桃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都江堰猕猴桃已成为全国首家欧盟和中国良好农业操作“双认证”农产品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猕猴桃鲜果出口基地。

都江堰市通过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战略,有力促进农产品在原产地域的产业化,形成了一套有特色、有规模、有品牌、有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有效确保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地理标志产品为引擎,产品基地标准化、产品生产质量化、产品品牌优势化的现代农业标准化建设之路。

地理标志保护

让郫县豆瓣成支柱产业

在全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现场会上,郫县县政府以《地理标志保护促进郫县豆瓣产业发展壮大》为题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如何有效保护郫县豆瓣?如何促进郫县豆瓣产业的健康发展?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后,作出了“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在全力推进郫县豆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被誉为“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的制作生产,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随着郫县经济社会的发展,郫县豆瓣已从“养家糊口”的小作坊生产发展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其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等国。郫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数百年来沿袭传承的独特酿造技术,造就了郫县豆瓣特有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也成为制假售假者竞相仿冒谋取暴利的对象,假冒郫县豆瓣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德国还发生了郫县豆瓣商标被欧凯公司抢注的事件,郫县豆瓣的声誉和权益受到了影响和侵害,郫县豆瓣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挑战。

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而产品标准是保护知识产权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为保护郫县豆瓣的知识产权,提高市场竞争力,郫县县委、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郫县豆瓣》国家标准,并于2006年12月经国家标准委发布实施,对生产企业的地理区域及生产中所用的原辅料都作了具体规定。要求郫县豆瓣不仅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且还必须通过地理标志保护专用标志的使用审查,才能在产品包装上标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现全县有120多家豆瓣生产企业取得了“QS”证,有93家企业被国家质检总局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此举对于确定郫县豆瓣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促进郫县豆瓣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促进了郫县豆瓣产业的发展壮大,给郫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4年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以前,郫县豆瓣产品总产量20万吨,销售收入总额6亿元,利税总额约7900万元。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以后,郫县豆瓣的产品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现在,全县已有郫县豆瓣生产企业120余家,豆瓣产品年总产量达到35万吨,销售收入总额达15亿元,工业增加值6.3亿元,利税总额约1.5亿元,豆瓣产业已成为郫县食品工业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食品包装、运输、竹编等相关产业的加速发展,增加相关行业收入近4000万元,解决农村农民就业10000余人。

地理标志带动小产业大发展

——从一个农业合作社看特色品牌竞争力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标准化,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助推器。只有充分发挥地理标志这个“金字招牌”的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才能使我社的生意越做越活,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双流县永兴红玛瑙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书云对特色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有着深刻理解和认识,他对草莓产业发展、品牌建设、营销暨带动农民致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永兴红玛瑙草莓专业合作社采用“支部(合作社)+ 农户+标准化+地理标志” 运转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加社员收入为目的,现已发展会员385户,带动农户3000多户。合作社从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科学管理,铸就草莓高品质做起。实行统一育苗、统一农资、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生产模式,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并把好培育、施肥、灌溉、用药四道关。制定了《绿色食品—草莓栽培技术规程》及《草莓标准》,使草莓栽培技术更加科学规范。对草莓生产实行全过程监管,凡上市销售的草莓,必须通过农产品安全检测,不合格的草莓不得使用双流冬草莓任何标识、包装,维护了品牌形象。

合作社畅通销售渠道,地理标志“金字招牌”助农增收。草莓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农户得到实惠,草莓产业得到大发展。2008年,永兴红玛瑙草莓专业合作社年销售量达2195吨,实现销售收入1910万元,入社社员比非入社社员人均增收468元。

合作社实行对口销售,推行精品草莓入超市、进名店。目前,产品进入互惠、摩尔百盛、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年销售量达865吨,省内草莓市场占有率达35%;国内市场主要打入北京、长春、沈阳、香港等大城市,年销售量达455吨,全国冬草莓市场占有率达50%。通过农业物流企业、经纪人等营销组织,大力开展对外营销。采取为外来营销户免费提供吃、住的优惠条件,甚至为鼓励本地营销户组织销售,还解决部分火车和飞机费,使双流冬草莓远销欧盟、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地,成功进入世界市场。

草莓楼房和草莓大学生

——从3个种植户的自述看品牌富农

“我种草莓14年了,种了3亩田,在2005年前,每亩收入好的时候可达到12500元,当年双流冬草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到2008年每亩收入达到15000元,每斤草莓的价格也明显提高了,种草莓加上在外务工,家里年收入能达到8万元。靠种草莓,我新修了房子,儿子读书直到大学毕业。”双流县永兴镇红花村村民朱作明满心欢欣地和笔者谈起了他的草莓生意经。

一边种草莓一边收草莓,当上了农村经纪人的沈尚金一年之中要用3个月时间收购7万斤草莓,把农户种出的草莓卖到外地去。他说,双流冬草莓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大大提升了双流冬草莓的品质和品牌形象。他最明显的感受是,现在收购草莓的经纪人越来越多了,需要提前到农户家中订购,上门收购,价格还要随行就市,种植户完全不愁卖。几年前,种植户要摘好挑到路口和市场去卖,价格最低时1.2元,最高才5元/斤,现在最低4元/斤,最高时达到24元/斤。

“一担草莓(七八十斤)现在相当于以前一亩地全年的收入……”从1996年开始种草莓的袁仕明谈起了种植草莓与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巨大经济差距。一亩地种小麦、油菜,全年收入只有600元左右,现在种草莓的收入是以前的20倍,以前住的是茅草房,现在住的是楼房,没多大压力就把娃娃供到大学毕业。

篇7:宜都市环境保护局

根据全市学习实践活动的统一安排,宜都市环境保护局就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作出如下整改承诺。

一、整改问题

(一)严格把好项目环境准入关口问题,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不断提高全市环境质量。

(三)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工作力度,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环境问题。

(四)加强农村环保工作,促进全市生态建设。

(五)加大环境宣传工作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

(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着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整改目标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面向未来,正视困难,结合当前,抓好基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促进宜都环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

1、完善项目建设环保服务工作。建立项目服务工作承诺制和责任制,对重大项目,实行全程跟踪。加强与上级环部门的汇报和联系,积极为项目业主做好协调争取工作。(责任领导:苏伟、吴昌荣;责任单位:管理科;完成时限:中长期)

2、严格落实全市环保规划。进一步完善环保总体规划,坚决防止不符合环保规划的项目落户宜都。(责任领导:吴昌荣;责任单位:管理科;完成时限:中长期)

3、不断完善项目审批制度。认真落实项目集体审批制度、专家审查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公示制度,并对全市已建项目进行重新梳理,做到项目环境管理 1

台帐清楚。(责任领导:吴昌荣;责任单位:管理科、服务中心窗口;完成时限:2009年)

4、加强对全市水、气、声等环境质量的监测,切实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并按规定发布环境质量信息。(责任领导:杨运华;责任单位:监测站;完成时限:2009年)

5、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重点区域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投诉多、意见大的环境问题。严防小土纸厂等关闭企业死灰复燃。(责任领导:苏春华;责任单位:污控科、监察大队;完成时限:2009年见成效)

6、加强污染减排工作力度,建立污染减排工作管理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及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减排项目的落实,确保完成减排任务。(责任领导:吴昌荣;责任单位:减排办,其它单位配合;完成时限:2009年)

7、加大环境现场监察的频次,及时掌握污染源企业的排污状况,加大力度推行持证排污。(责任领导:苏春华;责任单位:污控科、监察大队;完成时限:2009年见成效)

8、认真开展环保专项执法工作,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依法查处和打击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查必有果。(责任领导:苏春华;责任单位:污控科、监察大队;完成时限:2009年)

9、加强环境污染纠纷和环境风险的排查力度,认真对待群众反映和投诉的环境问题,做到查处率、回复率100%,满意率100%。(责任领导:苏春华:责任单位:监察大队;完成时限:2009年)

10、认真落实全市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农村环保工作调研,积极推进统筹协调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的建立。(责任领导:杨运华;责任单位:各科室;完成时限:中长期)

11、不断完善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的创建和申报力度,推进农村生态建设。(责任领导:杨运华;责任单位:各科室;完成时限:2009年有初步成效)

12、积极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对全市乡镇农村水源地环境质量情况开展调查,建立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监察力度。(责任领导:苏春华;责任单位:污控科、监测站、监察大队;完成时限:中长期)

13、不断拓宽环境宣传的渠道,加强与宣传、广电、文化及群团部门的联系、沟通和配合,努力形成环境宣传全面参与的合力。(责任领导:杨运华;责任单位:办公室;完成时限:中长期)

14、不断创新环境宣传的方式。继续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的创建与宣传,广泛利用宣传册、摄影展、电视、广播等载体开展宣传。(责任领导:杨运华;责任单位:各科室、各二级单位:完成时限:中长期)

15、利用环境信息公开、召开各类层次的座谈交流等活动,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环保工作。(责任领导:杨运华;责任单位:办公室;完成时限:中长期)

16、继续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学习调研,坚持把学习调研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把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把解决问题、推动科学发展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根据解决问题阶段的工作特点,认真学习本阶段的规定内容和重点篇目,正确把握解决问题阶段的工作重点、目标任务、基本要求、环节步骤和方法要领。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为真正解决好宜都环保工作的突出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一是着力解决科学发展的理念不牢,存在的“先发展、后科学”的模糊认识;二是着力解决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换取高增长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三是着力解决精神状态不振、思想解放不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较严重,作风不良、为政不廉,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四是着力解决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等突出问题。努力使环保部门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取得新的提高,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在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的进展,在改进作风上取得新的成效。(责任领导:苏伟、李崇佑;责任单位:机关及各二级单位;完成时限:中长期)

17、认真履行环保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扎实做好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污染减排、小造纸等专项治理工作;会同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失职、渎职、环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造成严重后果和损失的国家公职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责任领导:苏伟、李崇佑;责任单位:全局各科室、各单位;完成时限:中长期)

18、坚持求真务实,努力改进工作作风。继续抓好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敬业奉献的公仆意识、遵纪守法的公德意识和廉洁奉公的自律意识,进一步激发全体人员奋发向上的敬业精神。一是从实践“三个代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大局意识、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把管理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借鉴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不拘形式采取措施,注重效果抓好落实。在工作中改进作风,在岗位上争创优秀业绩;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制定修改关于工作衔接、权力制约、目标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保障环保工作的高效运行,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办理建设项目审批、夜间施工、环境信访、委托监测、排污申报等工作;三是因地制宜,在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提高政策运用的灵活性,对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要大胆改革,对符合法律规定、有利于更好地履行环保职能的工作要不断创新;四是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在环境执法中,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即执法与服务的关系、企业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促进发展与治理污染的关系,彻底扭转管理就是收费、收费就是执法的错误观念,按照依据充分、事实清楚、文明执法的要求,努力使我们的执法行为让群众满意,让企业接受。(责任领导:苏伟、李崇佑;责任单位:全局各科室和二级单位;完成时限:中长期)

19、坚持廉洁从政,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

牢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造福的观念,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始终想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力,绝不是谋求部门利益的工具,要为人民办实事,对党对人民负责,时时刻刻想到企业和群众,竭尽全力支持全市经济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克服当前环保部门随着地位提升、权限扩大而带来廉政风险。加强日常管理、日常监督,强化纪律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使干部职工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努力用良好的党风政风带行风,用良好的行风带民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利,为人民服务。建立政风行风考核管理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六项禁令”和环保系统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办事效率,自我加压,增强活力,努力营造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为我市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再作新贡献。(责任领导:苏伟、李崇佑;责任单位:全局;完成时限:中长期)

篇8: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1.1 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都显示着先人所创造的辉煌,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及文化遗产,不但数量巨大、内涵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研、艺术和社会价值[1]。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我国文化遗产构成的核心和结晶,是民族精神的根源。它不但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而且对我国城市发展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是城市精神和内涵的所在,也是城市体现其独特性的内在机制。然而,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许多地方政府忽视其保护工作,一方面使我国城市文化和景观趋同,城市千篇一律,几乎是毫无特色的抄袭式建设,许多城市正在或即将失去应有的魅力;另一方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得不到全面有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重困境[2]。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作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城市经济与社会持续、快速、全面发展,但随着城市建设提速、房地产开发升温,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坏现象日趋严重。“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己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拥有世界级文化遗产品牌的成都,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开发建设相结合,既保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又使城市建设充满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是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3,4]。

1.2 重要性

加强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①有助于加深对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要性与重要性的理解,特别是汶川地震大灾难对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影响,更使我们认识到当前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与艰巨性。在灾后重建中搞好此项工作,不但有助于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有助于四川省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②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理论,指导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为其提供科学的发展观,推动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③有助于完善和深化中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理论,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文化环境的营造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提供借鉴。④有助于促进成都城乡建设大发展,加强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的城市品位,提高成都乃至四川城市的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实现成都乃至四川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5,6]。

2 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成都是国家首批列入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虽然成都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起步晚,但是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成都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站在发展成都文化、建设文化成都的高度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成都不但扎实推进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且在实践中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丰富成都的文化魅力,提升成都的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这就是“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源头。比较而言,成都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如2006年6月,在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成都举办的“四川·成都文化遗产周”引起全社会关注,它有效地传播了成都、四川乃至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创意和举措。众所周知,都江堰放水节、蜀锦制作工艺、蜀绣、成都漆器等4个项目先后入选“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2006年11月,成都市公布首批市级“非遗”名录共41项。2007年2月,四川省公布首批省级“非遗”名录包括10类189个项目,其中成都市就有26个项目。2007年5月23日,由文化部和四川省政府主办,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厅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和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协办的“第一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办,取得巨大成功。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有63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民间组织200余名代表出席的特别会议,和有10名国际专家、30多名国内专家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成都论坛”,有力地提升了非遗节的国际性和学术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和“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都是在非遗节期间正式在成都挂牌成立的,是今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管理、协调及研究机构。“成都论坛”最终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都宣言》,并采用多国文字镌刻于石碑上,使其永久树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内,标志着全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从此进入全新时代!

3 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成都近年来在“非遗”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非遗”保护方面还存在着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在保护意识方面,基层政府保护责任意识不强,公众参与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在普通民众的脑海中印象还较淡薄。以蜀锦为例,据了解大多数普通民众没有听说过蜀锦,就连很多成都本地人都没有见过。②保护定位不准,反映在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缺失及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偏少等方面;保护方法陈旧落后,导致文化遗产不能有效地参与到社区生活中来,容易造成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脱节。③在保护管理方面,目前虽有《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规划》,但尚未出台《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这个专项规划,缺乏资金、人才(规划人才、技术人才、科研人才、法律人才、经营人才)、科技、信息等有力的支撑,执行力弱,监管不够,创新性差。④在保护对策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特别是继承人缺乏,后继无人。在2006年第一次公布的4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处于濒危状态,一些项目仅靠一两位老人苦撑着。这是“非遗”中的一个危险信号,不容忽视。⑤在保护实践中,尽管成都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且举办了一些有利于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活动,但是保护力度不够,宣传滞后,对公众的教育不够,公众认同感与参与感弱,特别是缺乏跨部门、跨行业、跨组织的协调合作,仅有文化局、建设局等涉及其内,缺乏“系统保护、协作保护与大保护”的意识。此外,由于种种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损毁严重,形势严峻,如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所产生的毁灭性破坏。此外,存在重利用、轻保护及重开发轻管理等倾向。从局部看,由于资金等问题存在无力保护的客观事实。⑥在理论研究方面,成都乃至整个四川非物质遗产保护研究基本上处于理念灌输、知识宣传阶段,现有研究文献的研究质量差,文献数量少,直接涉及保护的更少。总体而言,现有的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本上为定性分析,理论指导性差,应用操作性不强,特别是缺乏量化的实证研究与综合统计的比较分析,因此对策模式化,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及说服力[7,8,9,10,11,12,13]。

4 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措施

4.1 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从长远看,应借鉴有关理论,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14],主要涉及:①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传承人认定、田野调查、专业人员培训等基础性工作。经过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申报,成都市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现已有8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了市级档案。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有很多非遗产项目都处于灭绝的边缘,有关专业人员培训工作显得十分紧迫,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②加大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档案完善和数字化传播工作,进一步建设和优化“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06年,成都图书馆就率先在全国建立了首家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今后可依托图书馆、展览馆、文物馆、文化信息网、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更好地展示、保护与开发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③积极采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和互联网建立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网站等综合方式,对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宣传普及工作。只有做好了宣传普及工作,才能使普通民众真正了解成都地域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才能真正了解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价值,才能为其继承与发展奠定一个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④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建设模式,借助现代传媒让“非遗节”永葆青春。实践证明,“非遗节”是一个很好的推广宣传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机会和展示平台,借此可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成都两千多年的厚重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与丰富内涵。⑤建立科学的保护规划管理机构和科学的保护规划机制。只有建立了科学的保护规划管理机构,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有序进行和有效运行。同样,只有建立了科学的保护规划机制,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走上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道路。

4.2 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主要是:①立法保护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决定了仅靠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来对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应尽早出台《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专门的地方法律法规,如对传承人建立健全扶持、监管体系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既要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又要强调民间的广泛参与,同时政府还要构建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的法律制度。事实上,公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作为公约缔约国有义务在本国法规中予以落实。②健全管理机构。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管理。成都非质文化遗产管理机构主要有四川省文化厅、成都市文化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但长期以来的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权责不清、效率低下的弊端。为此建议:成都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各层面的管理机构建设及协调工作,特别是要整合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专家组织、文化遗产单位、开发机构、普通大众等各种资源和力量,形成一种各尽其能而又目标一致的保护管理体系,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调沟通,全力以赴保护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③群众参与制度。要想实现成都非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必须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群众的积极配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基本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公众广泛参与决策”。公众参与将对成都各级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是政府和社会合作共赢的基础。这样社会公众可对成都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了解,在思想和心理层面上带动消费渴望与保护意识,这对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④培训教育制度。培训教育制度更多的是针对某种技能或文化的新继承人而言。鉴于目前成都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濒临灭绝的事实,为此强烈呼吁在省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在省市财政部门的财力支持下,迅速积极地开展各类继承人的培训活动,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千年风韵和风貌得到延续、展示、活化和可持续发展。⑤奖惩激励制度。对在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有关单位和个人,省市各级政府可考虑给予适当的奖励;反之,则进行惩处。只有建立赏罚分明的制度,才能使广大群众参与进来,也才能更有效地激励人们积极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去,使非遗保护工作收到实效。

4.3 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在政府方面,应继续保持“申报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特别是应加大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因此,应建立资金保障制度,包括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公共投入;采取多种方式聚集社区内外的资金来实施保护;加强财务监管,确保规范、高效使用。省市各级政府应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拓展宣传渠道。在继承人方面,首先是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人的选拔、培育、保护、培训和管理等工作努力提高继承人的自身素质,尤其是技艺和技能。可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也可通过网络授课普及专业保护知识。老一辈传承人应选好和教会接班人,让自己所会的“手艺”得到薪火相传;传承人则应积极配合政府组织的宣传工作和各类组织表演、展览活动等,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从而为实现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研究人员方面,首先应对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总体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细致的分析,同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研究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素养,尽量完善自身理论框架。可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咨询机制,为当前普查、申报及长远的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专业咨询,并为项目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服务。应加强科研机构的联系,凝成一股合力,共同推进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民众方面,应努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素养和修养,积极参加各类组织表演、展览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学习,树立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建立起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4.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

树立先进的保护理念: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是先进的思想占主导地位还是错误的思想占主导地位,对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为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先需要牢牢树立先进的保护理念。这些保护理念包括:①全员保护理念,即政府主导保护,组织主体保护、公众参与保护,三者不可或缺。②责任保护理念,即加强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每个公众都有保护的义务。③优先保护理念,即保护是先决条件,没有文化遗产本身,其利用和开发就无从谈起,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遗产将遭受到越来越多的各种侵害,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愈加紧迫。④系统保护理念,即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保护目标、保护主体、保护客体(保护对象和保护环境等)、保护媒介(保护机制、原则和方法)等要素,这些要素彼此影响、相互制约,浑然一体。⑤合理利用保护理念。保护遗产的目的在于利用,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合理利用、适度开发又可促进保护,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不能偏废。当然,对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方式方法很多,研究文化遗产本身也是其中之一。⑥统筹兼顾保护理念,即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隶属于成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其重要的构成内容,在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兼顾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坚持科学的保护原则: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有没有正确的保护原则,能否坚持科学的保护原则,事关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败。因此,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务必坚持科学的保护原则,包括:“人本性与原真性、 整体性与战略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分类保护与重点保护、科学管理与可持续性保护“等[15]。应当指出的是:①目前,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利用中的最大问题就是严重违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即保护原生、本来、真实的历史原物,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充分挖掘和昭示魅力成都的千年历史。②科学管理原则,即应以科学研究作为立法、保护、利用、管理、规划、决策的基础。要尽可能利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采用一切行之有效的科学技术和方法,以有效地保护和管理遗产。当然,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管理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学科知识相结合、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管理原则。③“可持续性”原则是指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需要长远考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采取正确的保护方法: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有没有正确的保护方法、能否坚持科学的保护方法直接决定着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效。因此,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务必坚持正确的保护方法,包括壳式保护法、魂式保护法和用式保护法[16]等,上述保护方法彼此影响、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应当指出的是:①显性保护法是对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在表现形式的保护,隐性保护法是对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保护。②显性保护的缺失,必将使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游荡在“记忆”中的“幽灵”。③隐性保护的缺失,则使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灵魂,犹如空洞驱壳。④如果说显性保护和隐性保护属于继承式保护,那么用式保护即“发展式”保护则属于对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式保护或创造性保护。

5 结论

上一篇:建设工程合同价款争议下一篇:变电站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