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内部审计外包研究综述

2024-05-06

国内外内部审计外包研究综述(通用6篇)

篇1:国内外内部审计外包研究综述

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及其对策研究综述论文

一、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研究

对内部会计控制现状的研究,理论界的观点比较鲜明,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

在这一点上,很多专家学者达成了共识。杨晓莲、张沛渠(005.6)在张劲松之前就发现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淡薄,缺乏建立和完善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在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张洁、高红(2⑴6.3)、胡敏(2006.8)均指出由于计划经济和传统观念影响,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思想上不重视,使得内部会计监督流于形式,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胡敏(2006.8)又指出在“内部人控制”的企业,经营者想的是没有内部会计制度更对自己有利,更便于他们浑水摸鱼,此类企业内控根本不存在。2.对内控的理解偏颇,认识不足或不全面,缺乏主动性。张劲松(.3)认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负责人和员工对内控根本不了解。张锦(2007.3)则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犯以内部会计控制代替全面内部控制,以控制活动代替控制五要素的错误。吴震宇(2TO5)指出不少企业经营者没有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当成是政府的需求,因此缺乏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主动性。

(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健全,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连贯性

该问题始终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虽然有些企业也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比较零散,且条块分割,有些相互重复甚至相互矛盾,不能对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报告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与监督,作用相对弱化(张洁,2⑴6;陆优丽,.12)。2.内部会计控制组织机构不健全,把执行业务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强内部会计控制。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以至于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控。3.偏重事后控制,缺少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使得内控成本偏高,失去应有的效力。4.重钱财等有形资源的控制,轻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源的控制(张洁,2006;杨晓莲、张沛渠,.6)。

(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不力,失去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不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制度本身不具有可操作性,缺乏合理性或过于理想化,没有与时俱进(张锦,2⑴7.3)即吴震宇(2005)指出的会计控制制度设计不合理。2.缺乏保证制度实行的机制(张锦,2007.3)。3.只重制度文字编写环节,使企业表面上的正规化,有章不循,流于形式,缺乏刚性和严肃性。4.制度实施需要成本,由于成本的限制使得可执行性较差,难以开展或很难持续。

(四)内部会计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

胡敏(⑴6.8)指出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系不健全,各职能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各职能部门各成体系,各自为政”。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监督体系应该有内部监督体系和外部监督体系构成。可是,王蕾(006.5)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内外部会计监督机制;张劲松(2007.3)尤其指出企业的内部审计不到位;杨晓莲、张沛渠(20Q5.6),陈立新(2006.3)也强调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的.问题。吴震宇(005)则指出外部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之处即内部会计控制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五)会计人员的道德和业务素质较低

一方面,正如陆优丽(2004.12)认为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素质较低。另一方面胡敏(⑴6.8)也指出当前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同时陈洪春(2006)阐述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了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的实施,进而使得内部会计控制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

二、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内部会计控制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严密与否,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完善而又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具有以下重要作用:保证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与执行;能够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保证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有助于保护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有助于企业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益。

随着内部会计控制理论与规范的发展,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一直在深化,也很有针对性,主要致力于解决目前我国内部会计控制中出现的问题。

纵观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专家、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一)加强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前提条件:得到领导的重视

首先,在单位从上而下的金字塔形的人力资源结构中,处于塔尖的单位负责人的意识和行为将向下逐级渗透,从而影响单位整体的行为模式(陈育华,2005.1)其次,贺龙梅(2006.9)、姜丽萍(2005)认为领导重视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发挥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前提。最后,宋慧(2005)总结出企业领导作为企业经营者,既是会计控制的主体,也是会计控制的对象,其自身素质及对会计控制的态度,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刘燕(004.12)则对如何得到领导重视程度作了研究:(1)要强化领导的会计法规意识,使之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做好内部会计控制实施的坚强后盾;()要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管理领导责任制,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的好坏与主要领导的政绩业绩考核结合起来,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将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3)明确在人事任免中的利害关系回避制度;(4)企业领导人要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人员的选用和培训。

(二)确立现代内部会计控制理念,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

贺龙梅(2006.9)、姜丽萍(⑴5)指出领导要深刻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不仅事关单位整体经营效益的全局性的工作,而且也是规范经营、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管理效益以保证企业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举措。可见,内部会计控制的责任者就是企业领导人自己(张蓓,2006)所以,企业领导者应该抓住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多方面营造“控制文化”让全体员工都有控制意识,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1.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内部会计控制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呼月珠(2TO4.6)阐述了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即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程序的执行创造良好的基础,在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建立在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只有当企业的每个员工信仰明确、思想鲜明,内部会计控制才能更有效执行。陈立新(006)对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控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一是严把用人关;二是要多层次、全方位地加强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三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会计人员敬业爱岗的精神,教育会计人员自觉地遵守和执行各项会计内控制度,形成以自我控制为主、自检自律为主要手段的内部控制制约机制;四是对有些岗位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转换制度,以便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并且要严格考核与奖惩制度,对于执行会计内控制度比较好的,应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甚至造成重大损失的,应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迁挂钩,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陈领章(⑴6)认为实施经理人员代理制也有利于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2.企业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徐卫兵(2006.10)指出企业应建立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的机制,解决内部人控制和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规定各种岗位的职责范围,会计机构内部岗位的设置应当与内部管理和会计业务需要相适应,各岗位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业务往来应当分清责任,并能定期考核,逐步形成一套自我制约和自动检查的岗位工作关系。陈立新(⑴6)指出一套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袁晓燕(2TO5.8)则提出了确立董事会的核心地位的三个具体措施。罗广利(2005.3)认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应推行独立董事制度。3.积极营造良好的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李明倍(2004)认为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建良好的应用环境。不断深化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能在这种环境中达到优胜劣汰。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蒋秀萍(005.5)则认为通过建立资产评估市场、会计信息公开制度、会计事务所、独立审计事务所等机制,形成外部的约束机制,改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外部环境,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体系

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由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机地组成,因此为了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效地执行,辛福荣、辛荣芳(⑴4)建议必须将会计内外部监督协调高效地结合起来。

1.加强内部监督

企业内部监督由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组成,具有过程监督的特征(张蓓,2006)因此,加强内部监督,笔者建议从这两方面着手。首先,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其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陈立新(2006)建议一是要求企业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包括监督原则、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责任和监督奖惩等内容的内部监督办法。二是狠抓落实,严格照章办事,使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达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日常监督和全过程控制的作用。三是拓宽稽核范围,尽量覆盖所有的业务领域,对重要的业务或岗位要进行经常性的稽核,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检查与审计,实现从以突击为主的内部审计向常规内部审计的转变。其二,完善内部审计。陈育华(005.1)认为单位内部不仅应设置审计机构或建立内控自我评价系统,强化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同时要把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转移到对单位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建议上来。赵瑾(2006)指出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师的职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加严密完善。陈领章(006)认为内部审计必须从“常规”的认识中解脱出来,充分结合企业的特点将风险前置。其他的研究基本围绕以上观点展开。其次,加强内部会计监督。

2.加强外部监督

对此的研究,辛福荣、辛荣芳(004),吴萍(2006.4)的论述比较全面,指出首先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合理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并注意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定期互通情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其次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了解、检查与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增强威慑力;再次有关部门必须切实抓好注册会计师职业质量的监管,使注册会计职责到位;最后鼓励与支持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企业违法违纪行为曝光,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此外,刘燕(2004.12)、宋慧(005)从政府的权威性和中介组织的公正性方面论述了要强化外部监督和约束机制。对比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内部监督方式更多样化,外部监督方式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纵观近年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理论和实务上来加强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关于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成,辛福荣、辛荣芳(004)认为建立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强化预算控制;2.强化授权批准控制;

3.实施职责分离管理;.真实的信息记录;5.岗位责任制度;6.定额标准控制。

祖艳、苏文明(2TO5.3)建议从授权批准控制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预算控制制度、业务记录控制制度、财产安全控制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赊销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和对外担保管理制度九个方面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和职责分离控制始终在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其他方面的控制,因为前者是从会计记录角度分类,后者是从业务种类角度分类,所以侧重点不同,综合二者观点,我们可以将完善过后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分为:1.强化预算控制;2.强化授权批准控制;3.实施职责分离管理;4.真实的信息记录;5.岗位责任制度;6.定额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理论界的研究成果颇丰。刘怀杰(005.6)指出科学的控制原则是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依据,即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具备合规性、全面性、健全性、可操作性、合理性和适用性,与时俱进的特点。李明倍(2004)则强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应将其定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密切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便于广大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运用这一水平上,宋慧(2005)认为要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首先要建立以会计为核心,覆盖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是理论界公认的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刘怀杰(2TO5.6)认为,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的关键。他指出:会计人员素质控制的内容包括:①制定严格招聘程序,保证应聘人员符合招聘要求,从源头上加以控制;②制定员工工作规范,用以引导考核会计人员行为;③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素质,更好地完成规定的任务;④加强考核和奖惩力度,应定期对职工业绩进行考核,奖惩分明;⑤实行工作岗位轮换制,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工作岗位轮换,通过轮换及时发现存在的错弊情况,甚至可抑制不法分子的不良动机;⑥建立晋升、淘汰机制,充分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篇2:国内外内部审计外包研究综述

题 目: 《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的研究》

系(院): 专 业: 人力资源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完成日期: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研究》文献综述

前 言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了速度和时间的竞争。为此,许多企业把自身的薄弱环节或非核心环节“外包”给了其它专业机构以提高效率,人力资源外包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也逐渐流行起来。

人力资本己超越传统生产要素在企业中居于首要地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也随之为人们所重视。人事外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形式,企业将事务性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外包出去,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部专注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外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事外包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产生以来,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500强中的许多企业都在某种程度上采用了人事外包。而在我国,尽管国内企业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刚刚起步,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方法仍得到了较快的普及,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一种舶来的新兴产业,目前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并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之路。如何恰当运用人事外包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已经成为许多企业高层人士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关注焦点。本文将对人事外包进行多层次的分析研究。

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定义

企业根据需要将能某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管理,以降低人力成本,实现效率最大化。总体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将渗透到企业内部的所有人事业务,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制度设计与创新、流程整合、员工满意度调查、薪资调查及方案设计、培训工作、劳动仲裁、员工关系、企业文化设计等方方面面。

随着以全球化和Internet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品日新月异而生命周期加速缩短,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适应更加快速的技术革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参与世界竞争,许多企业都积极进行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努力朝着柔性化、扁平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人力资源外包”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赢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但是据调查,在中国,目前75%的国内公司还没有实施任何人力资源外包。由于这一理念刚刚引入不久,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尚未完全成熟,相关的政策

法规尚未健全,外包商的水平参差不齐,在服务质量控制、信誉等方面与客户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现阶段国内公司对外包管理还有很多顾虑。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外包显得尤为重要。

二、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相关研究

本次文献综述主要利用维普信息资源系统进行研究现状的调查,以“人力资源外包”精确检索“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数据库(1989-)”,截止2012年6月,共有1033条记录;以“HR Outsourcing”为检索词精确检索。研究文献的数量还算挺多,而且研究成果发表时间大都集中于2010年以后,这说明我国人力资源外包研究受到较大的关注。

已有的研究人力资源外包的文献主要沿着下述几条线索展开:

(一)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分析

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主要是人事外包减少了分配在行政性、事务性、非经常人力资源活动上的专门的人力资源,从而降低人力资源管理的开支。人事外包能使组织把资源集中于那些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关的活动上。外包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且有助于企业留住优秀员工。人力资源外包存在与发展的动因分为理论动因和实践动因。其中,理论动因包括交易成本理论、企业风险承担理论、专业分工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核心竞争能力理论。而实践动因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信息技术进步的挑战、知识经济的压力以及企业问日益激烈的竞争。

张晔林、陈万明在《人力资源外包探讨》提到在人力资源外包兴起的今天,研究如何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框架、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体系,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人力资源外包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核心竞争理论而发展起来的,通过对人力资源外包多方面的认识可以构建有效人力资源外包的分析框架,华为的培训外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学习范式。

[1] 李富兰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现状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中说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我国则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以基础性服务为主,内容比较单一;外包服务供应商服务质量和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风险较大。虽然如此,人力资源外包在我国已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发展现状、外包的原因、外包的内容以及外包的风险管理。

赵利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与动因分析》一文中考察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交易成本理论、资源经济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等,然后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 [2]

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从内部视角的分析中得出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如下:人力资源外包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新定位的需要;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是促进企业管理专业化的需要;是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是留住优秀人才的需要;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从外部视角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如下:竞争的加剧;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推动;外包市场的成熟;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

张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一文中说到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理论主要又三种:社会分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可将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活动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御企业实践战略相关的外包;与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相关的外包;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关的外包;与员工关系管理相关的外包;在中国,人力资源外包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就我国人力资源外包市场而言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应该有效的应对风险。

王秀丽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及管理策略探析》一文中指出随着以全球化和Intemet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外包显得特别重要。在阐述人力资源外包的涵义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及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现状分析,提出提高外包服务商服务水平,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积极沟通协调、转变观念,仔细权衡甄选外包商,从而指导企业正确地实施人力资源外包。

左锐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发展的动因与创新取向》指出目前在经济化社会生产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其基本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交易成本理论、企业风险承担理论、专业分工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和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等。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效率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外包后,人力资源部门将重新定位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的机制结构、管理员工的贡献程度、管理转型和变化等四项基本功能,未来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也将着力于以下几方面内容的创新与变革:薪酬外包;培训外包;福礼外包;招聘外包。

方晓波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思考》明确指出由于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不少中小企业没有专设人力资源,没有系统的人事制度,不能给员工提供完备的福利待遇和培训机会.更没有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所以很难招聘到高素质员工。导致关键人员流动率高 员工满意度差。因此.在当前国内企业人力资源外包还较少的情况下.如果中小企业能先行一步.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 那么就可以大幅度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人才市场上与大企业争夺资源。

[7]

[6]

[5]

[4]

[3]

(二)人力资源外包类型分析

人们常常将人力资源外包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人力资源事务性业务外包,也称为购进型人力资源外包。这是一种最普遍的人力资源外包形式。第二种是战略相关性业务外包,也称为引进型人力资源外包。相对于第一种外包形式,该种形式的风险性较大。第三种是完全型人力资源外包。企业将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业务全部外包,由外包商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这种外包方式风险性巨大。李闻一则将人力资源外包分为人力资源外包主要有五种形式。部分外包:将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部分进行有条件的外包;整体外包:在进行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没有做过相应的工作,但工作又相对比较重要或在实施此项管理活动,或成本太高、效果达不到预期时,可进行整体外包;小包干:把一种或多种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全部进行外包,企业只对活动结果进行检验和考核;大包干:有的企业没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把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全部进行外包,企业只提供建议和实施监督;综合外包: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可能将以上的几种外包形式综合运用。

杨皖苏、徐传鑫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研究》指出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并选择适宜的外包策略,以真正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优势,降低其风险。说明企业在人力资源外包上主要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并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最终帮助企业实现预计目标的方法是把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由最初作为企业经营的发展战术手段转化为企业持续改进的战略性决策,与外包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企业的良性发展阶段。

刘强在《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路径》有说到力资源外包是指让第三方服务商或服务出售商连续提供人力资源活动管理服务.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管理环境,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亟需转变,企业必须对人力资源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顺应这一趋势出现了人力资源外包。文章从人力资源外包的定义、外包的动因、外包的内容及其外包的风险四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如何有效开展人力资源外包。

刘兵、刘志强、郭彩云在《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一文中说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指企业把一些重复的、事务性的、不涉及企业机密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给从事该项业务的专业机构,并向对方支付相应服务报酬的一种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作为业务外包中的一种。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在国际上发展很快。人力资源外包可以让企业获得竞争的优势,但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有效的规避风险。

[10][9][8]

李闻一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及在我国的应用》一文中谈到人力资源外包主要有五种形式:部分外包:将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部分进行有条件的外包;整体外包:在进行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没有做过相应的工作,但工作又相对比较重要或在实施此

项管理活动时,成本太高、效果达不到我们的预期,可进行整体外包;小包干:把一种或多种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全部进行外包,我们只对活动结果进行检验和考核;大包干:有的企业没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把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全部进行外包,企业只提供建议和实施监督;综合外包: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可能将以上的几种外包形式综合运用。[11]

(三)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分析

人力资源外包的大量兴起,正是由于其存在大量的优势,它的发展速度才会如此迅速。何淑明认为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在于,它使企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为企业员工和管理者提供更满意的服务,并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张治民除了提出以上几个优势点外,还认为为企业留着优秀的员工、集中资源聚焦核心能力、降低人员录用中的风险也是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所在。同时外包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集中有限的资源,专注于企业更擅长的领域;同时可以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可以通过外包获得专业的服务,提高本部门的竞争能力。其次人力资源外包有助于战略决策,集中力量开展核心业务;有助于企业掌握专业管理程序,实现高效运作和一流服务,获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的专业技术;有助于促进组织变革与发展人力资源外包与组织分布式、矩阵结构、内部网络相联系;还能提高企业与个人信息保密性。

张治民在《关于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探讨》中谈到当代社会中,人力资源外包已越来越受到公司管理层和人力资源主管们的青睐。近年来,人力资源外包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兴起,渐成风潮。本文对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与风险进行分析,看出人力资源外包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管理者及人力资源部门的负担,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只有发挥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规避风险,才能真正发挥人力资源外包的作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12]

李长庆在《人力资源外包的研究》指出事外包迅猛发展的趋势表明,这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形式可以成为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人事外包正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人事外包策略也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策略工具。本文介绍了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背景及外包的优势,分析了人力资源外包兴起的动因。还点明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制约因素以及呈现的特点和问题。

[13]

杨洁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我国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中指出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传统人力资源营理思路、雇员规模和劳动力成本以及外包服务商发展滞后成为制约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发展的原因。通过培育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供求主体,可以促使

外包全球的扩大和外包供给的增加,从而加快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我国的发展,帮助企业赢得人力资源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对美国以及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现状的对比,展望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发展并提出对策思路。

[14]

刘颖在《中国企业如何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指出人力资源外包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细化的产物,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角色转变的要求,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渗透的产物。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结合战略管理理论,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战略意义、发展态势以及实施流程,并指出了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时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同时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提供了一种应用型的操作模式。

[15]

曾明星、邹承辉的《略论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围绕人力资源外包管理这一新方法,概述了其理论内涵和目前国内外实践的发展现状,在分析“外包”管理的优势与意义、对适宜“外包”的项目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外包”的六种方案,并指出“外包”可能导致的企业机密外泄和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经验和员工积极性提高等问题,以期对企业实行人力资源外包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或借鉴。

[16]

(四)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分析

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除了能帮助企业节约资源和使企业更加注重核心能力之外,人力资源外包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企业投入了人力、物力、时间,如果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因为错过时机丧失获取竞争优势的机会;在外包项目过程中可能引发如企业信息外泄等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人力资源外包风险主要存在于外包服务机构的选择、文化的差异、企业经营安全、外包与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关系几个方面。

王云昌、罗丛丛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指出能否管理和利用好人力资源,开发其最大潜力为企业服务,关系到企业能否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水平是由这个国家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来反映,因为中小企业是公民最重要的就业场所,吸纳了最多的就业人口。然而,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能保证有专业人员从事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它们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机构,效率低下。但是,中小企业同样需要很好的人力资源开发和高效、规范的员工管理。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外包还分为“全不外包”和“部分外包”。但是在进行外包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外包的风险所在。

[17] 王艳霞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及其风险防范》一文中指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速度和效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已逐渐成为企业战略发展

中人事管理方面的一种智能型策略选择。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正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服务机构水平良莠不齐。为此,企业如何正确选择适合自身的外包项目.规避在外包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实施的效果,成为正在进行或有计划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企业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18]

潘媛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必要性及风险》一文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考虑,外包能够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基于劳动分工的理论,外包有助于企业获得高素质的、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外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管理资源不足;从企业风险承担角度考虑,外包有利于分担企业风险。从这几个角度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外包服务商选择不当及机密泄漏所带来的巨大风险;成本估算失误所带来的风险;外包决策失误所带来的风险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影响,外包又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在人力资源外包时要注意风险的规避。[19]

何淑明在《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与风险》一文中指出 “外包”就是企业把某个项目交给专门从事这种工作的服务商,通过外包那些自身缺少能力的部分,企业可以专注于创造价值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专业分工细化的体现。企业通过外包那些具有基础性、重复性、事务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企业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这种外包存在着商业机密泄露、潜在的高额成本支出、企业内部矛盾激化等风险,所以企业应当谨慎决策。

[20]

(五)国外相关研究

2009年3月9日《环球时报》指出欧美国家在人力资源外包方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1]

通过培育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供求主体,可以促使外包全球的扩大和外包供给的增加,从而加快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我国的发展,帮助企业赢得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三、总

人力资源外包具有很多的优点,它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舒缓资金压力;使企业关注核心业务,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和核心;它简化流程,节省时间,提高员工满意度等等。由于人力资源外包的多种优势,使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外人力资源外包市场已经成熟,我国虽然也在逐步推广,但在推广过程仍然障碍,因此要做好人力资源外包是件

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那么,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外包呢?第一,应该慎重的选择外包服务商。这是外包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还应当重点考察服务商的信誉、质量、可靠性等;第二,应该加强成本控制意识,确保人力资源外包有效运作的效益保障;第三,与员工充分沟通,以此取得员工的信任。让员工了解其在外包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以便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第四,签订完善的外包协议,同时注重与外包商及时进行沟通。在签订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保密协议”的签订,以此降低企业的风险。此外,企业还能对外包商加强监控,建立风险预警管理体系,防患于未然,减少企业的损失。第五,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政府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提倡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加大宣传推广人力资源外包的力度和广度。给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适当的优惠政策。

目前,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势头虽然如火如荼,但能否最终在国内扎稳脚跟.还取决于以上各方面的制约因素能否尽快得以改善,以及我国人力资源外包中存在的问题能否尽快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晔林,陈万明.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探讨[J].观察思考,2003(2)

篇3:国内外饭店业务外包研究综述

一、从整体角度对饭店业务外包的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早期的从整体角度对饭店业务外包的研究, 主要是浅层次的定性分析, 理论性和系统性不强。Guerrier&Lockwood (1989) 指出外包对于饭店辅助业务的经营是有用的。Sieburgh (1992) 指出饭店在进行外包商选择时应重点考虑三个方面:品质、独立性和可接近性。Rowe (1994) 通过对1993年Hyatt集团经营重组的研究, 认为重组的结果是外包比例的增加。Johns&Lee-Ross (1996) 提出了饭店业务不可外包的四原则:核心业务不可外包、需要专有知识和技能的业务不可外包、所需资源存在组织内部的业务不可外包和内部经营不存在附加风险的业务不可外包。Hemmington等 (2000) 认为外包核心业务是复杂的, 可能会损害饭店的形象和品牌。

Dawne Lamminmaki (2003) 是较早的从整体角度对饭店业务外包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在其博士论文《Outsourcing in the Hotel Industry—A Management Accounting Perspective》中, 他以澳大利亚的饭店业为样本, 并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劳动分工理论、代理理论和协同理论对影响饭店实施业务外包的因素和管理会计在业务外包中应承担的角色进行了系统研究。Tomás F.Espino-Rodríguez&Víctor Padrón-Robaina (2003, 2004) 以西班牙Canary岛地区的星级饭店为样本, 分析了外包对于饭店经营目标和经营绩效的影响, 并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角度对饭店外包业务的特点进行了规范研究, 指出除交易费用等传统因素外, 业务可替代性 (substitutability) 和业务可转移性 (transferability) 等因素也对饭店外包决策起决定性影响。Terry Lam&Michael X.J.Han (2004) 以上海市饭店业为样本, 通过问卷调查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深度访谈, 利用ANOVA、VARIMAX等数学和统计学分析方法, 对上海市高星级饭店 (四、五星级) 实施外包的动机、阻碍因素、决定性因素等进行了实证分析。这是国外学者首次以中国饭店业为样本, 从整体角度对饭店业务外包进行的实证研究。值得注意的是, 作为中国饭店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上海市饭店业务外包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饭店外包运作的最高水平。因此, 此研究为分析国内饭店业务外包现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前提。

2、国内相关研究

在这一领域, 韩小坚 (2002) 是国内最早且为数不多的对饭店业务外包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他通过问卷调查对上海市饭店业务外包的现状、动因和障碍等进行了实证分析, 但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规范分析和对策探讨。郑向敏, 王建新 (2004) 从决策维度、外包策略及外包后组织机制再设计等方面对饭店业务外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但主要局限于定性分析。邹益民等 (2004) 对我国饭店实施外包服务的内涵、意义和障碍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国内饭店实施和管理外包服务的对策。谢朝武 (2005) 分析了饭店在进行业务外包时存在的大量决策“陷阱”, 并对饭店业务外包的趋势进行了预测。龙浑璞等 (2005) 对外包战略与核心能力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 指出外包对于饭店核心能力的提升作用, 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对策和方法对国内饭店成功实施业务外包都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但由于缺乏实证调查和案例分析, 故而主观性和一般性强, 难以为饭店提供具体的指导。曾蓓 (2006) 对饭店实施业务外包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的规避策略。刘涛 (2006) 在对中国饭店业务外包运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从外包决策、实施、控制和支持系统四个层面对饭店业务外包运作的优化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孙静, 黄清 (2006) 在分析经济型酒店实施外包的目的和潜在风险的基础上, 提出经济型酒店要明确实施外包的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外包专业公司、签订完善的外包合同, 明确合作双方的责权利的管理策略。刘涛, 徐福英 (2007) 对饭店经营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 指出业务外包是饭店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 并从战略协同、人才培养、组织再造和跨文化管理四个方面对饭店业务外包运作支持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定性研究。王兴琼 (2007)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饭店外包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归纳, 对饭店外包的概念、类型、原因、障碍、绩效和关键成功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刘涛, 徐福英 (2008) 首次依据交易成本和核心能力理论的相关原理构建了饭店业务外包决策模型, 并根据饭店业务性质的差异, 对饭店外包商的选择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蔡蓉蓉 (2008) , 通过对经济型酒店外包业务所存在的三大类风险, 包括战略失调、人事动荡以及外包合同隐患的分析, 并给出了相应的规避的方。由上可见, 国内从整体角度对饭店业务外包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和对策研究, 缺乏相应的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 实践指导意义不强。

二、对饭店专项业务外包的研究

1、餐饮业务外包研究

对饭店专项业务外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餐饮业务方面, 这是因为:第一, 餐饮虽然不是饭店的核心产品形式, 但却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 而且与顾客接触度高, 对顾客价值的贡献大, 餐饮业务的重要性较高;第二, 由于餐饮经营管理的复杂性高, 要素报酬率低, 再加上社会餐饮业专业化、规模化和集团化程度的提高, 饭店甚至饭店连锁集团普遍对餐饮业务实施了不同程度的外包。餐饮业务的重要性和饭店餐饮外包的兴起, 使得国内外学者将研究方向自然转向了此领域。

(1) 国外餐饮业务外包研究

在国外方面, 学者们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饭店外包餐饮业务的动因、范围等方面。Goldman&Eyster (1992) 认为外包是饭店餐饮经营方式的创新, 并对外包餐饮的优劣进行了总结;Rowe (1993) 认为餐饮与其说是饭店的利润中心, 不如说是饭店必须要具备的业务, 饭店并非是专业餐饮经营商, 餐饮外包是饭店的可行性选择;Alva (1995) 对餐饮业业务外包的范围进行了研究, 认为从原材料加工 (如禽肉、蔬菜等) 到整个餐饮经营都可以外包。随着餐饮外包在饭店中越来越普遍的实施, Demicco&Williams (1996) 对国际上尤其是欧洲饭店业外包餐饮业务外包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Hemmington&King (2000) 还通过对实施餐饮外包的55家饭店管理人员的访谈, 提炼了5个饭店在实施餐饮外包时应考虑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组织文化、评价、评估和控制系统、品牌兼容性以及竞争状况, 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2) 国内餐饮业务外包研究

在国内方面, 杜小业 (2003) 是较早对饭店餐饮业务的外包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 他提出了饭店成功实施餐饮项目外包条件的基本假设, 并以浙江省内饭店为样本, 通过深入访谈、典型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方法验证研究假设同时用统计学方法对对饭店成功实施餐饮外包的基本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饭店成功进行餐饮外包经营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徐栖玲, 胡小燕 (2003) 通过对饭店餐饮与社会餐饮的比较分析, 认为饭店与社会餐饮企业联合, 既可以使自己的餐厅更好地生存, 又可以分散风险, 并对饭店餐饮外包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曾小力 (2003) 将饭店业务外包分为外判和出租两种类型, 并对餐饮业务外包的动因和管理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颜澄 (2003, 2004) 通过对浙江地区34家饭店的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 认为饭店星级、产业组织方式、战略导向、餐饮人员储备情况、所有权性质和地理位置是影响饭店选择餐饮外包经营的关键因素, 并依据这些因素对饭店外包经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些研究将不仅对饭店实施餐饮外包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同时也使得对饭店餐饮业务外包的研究更为深入、系统和细致。田苗苗, 郑向敏 (2006) 从提升竞争力的角度研究了饭店餐饮外包战略的特点与餐饮外包战略的实施策略。

2、饭店其他业务外包研究

除餐饮业务外, 国内外学者对饭店其它业务, 如顾客满意调查业务、洗衣业务、商务中心、泊车服务、晚间客房整理、会计业务和客房清洁业务、预定系统管理、通信业务、饭店人力资源管理、客房业务等的外包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 随着饭店业务外包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以及业务外包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完善, 对饭店业务外包的研究也必将越来越深入。

三、小结

综上所述, 对饭店业务外包的研究集中体现出四个特点:1、国外研究起步较早 (20世纪90年代初) , 以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主;2、国内研究起步较晚 (2002年以后) , 以定性分析和对策研究为主;3、当前从整体角度对饭店业务外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包现状、动机、决策影响因素、决策维度、外包实施管理对策、外包对组织目标和经营绩效的影响等方面, 而缺少对饭店业务外包具体运作的研究;4、随着饭店业务外包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 对饭店专项业务外包的研究越来越体呈现出细化而深入的趋势。

因此, 笔者认为今后饭店业务外包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应该是:一是结合饭店经营管理的特点对饭店业务外包决策过程、决策方法、外包商选择、外包关系管理、外包控制和外包运作支持系统的建立等进行专门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的研究;二是沿着饭店业务外包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方向, 继续进行细化和深入地研究。

摘要:依据研究对象层次的不同, 本文将国内外饭店业务外包的研究成果分为两大类, 并分别对每类研究的现状、代表人物、研究方法和内容、主要观点等进行了简要阐述和评价。在此基础上, 对当前饭店业务外包研究呈现出的特点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和预测。

篇4:国内外内部审计外包研究综述

关键词:审计理论结构;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本质;前后一贯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框架

西方国家对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己走过50多年的历程。美国人罗伯特·莫兹和埃及人侯赛因·夏拉夫首先开启了审计理论及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大门,现将他们关于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观点概述如下:

(一)莫茨和夏拉夫

目前被公认为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地、科学地研究审计理论结构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是由罗伯特·莫茨教授和侯赛囚·夏拉夫教授合著的,出版于1961年的《审计理论结构》。书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设想的基本框架(莫氏框架是以抽象科学为核心,由哲学基础、假设、概念、应用标准和实际应用几个要素组成的模式。

(二)尚德尔

1978年,尚德尔教授在发表《审计理论》发展了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他提出的理论结构(尚氏框架)是以审计假设为研究起点,虽然改变了莫氏框架核心宽泛的缺陷,但是由于审计假设固有的特质,以其为研究起点还是不合适的。

(三)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审计学》第10版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理论框架以审计目标为核心,由审计准则、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和审计技术构成。虽然蒙氏框架开创了目标导向的研究方法让提出的基本要素与审计理论研究更贴近了,但以审计目标为起点不仅太强调审计实务,而且对基本要索间的关系也缺乏深入的探讨。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框架

我国较早进行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学者是蔡春教授,他在其1991年撰写的博士论文《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中提出应以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并将审计理论结构设计为六要素,即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信息、审计规范、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

1996年阎金愕教授在《审计研究》第三期上发表了题为《审计理论研究的新起点一一审计理论结构探讨》一文,他也认为应以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且审计理论结构的构成要素应包括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

1999年徐政旦教授和黄德华在《上海会计》第十期上发表了《关于现代审计理论的探讨》一文,指出构建审计理论框架应该注意三点:其一,框架中的各个要素虽有主次之分,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一个有机的结构系统;其二,各个因素及整个结构系统受到包括政治、经济、哲学、文化、法律、科学发展、相关知识(会计、统计、数学、方法论等)的影响;其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框架中的各因素的内容及因素层次会发生变化。

三、各种模式的不足

上述各种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在历史上各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我们研究现代审计理论模式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今天的审计理论建设角度分析,上述模式各有不足之处。主要是:

(一)哲学起点论

以哲学作为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在审计理论发展的初期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它使人们可以从哲学的高度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弥补了早期缺乏系统审计理论研究的不足,但是现在看来,采用哲学作为逻辑起点,其范围过于宽泛,内涵不易确定,因而使哲学与审计理论结构其他要素的关系不够明确。

(二)审计假设起点

论审计假设是在审计实践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但又不是审计实务的一般归纳和描述,而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的逻辑关系以及这此逻辑关系的高度抽象。虽然审计假设在审计理论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从它出发并不能推断出审计本质和审计目标等其他构成要素,而且审计假设本身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将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不合适的。

(三)审计目标起点论

审计目标是指审查审计客体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是由经营管理者委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表不意见。以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起点虽然日前十分流行,但我们从其定义不难看出,审计目标更多的是强调实务,将它作为逻辑起点固然可以使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较好地结合起来,但是仍不能揭不审计的本质。

(四)审计对象起点论

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建立审计理论,首先应该明确审计理论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只有明确了对象,才能区分审计与其他学科,进而才能进一步研究其他理论问题。因此,他们主张将审计对象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但是对于审计对象本身,不同的学者可能有着不同的观点,即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此外,审计对象还受到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的限定,有鉴于此,将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是不恰当的。

四、结束语

整体性是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审计基础理论是个整体,要把其组成部分的诸范畴联系起来进行横向研究,弄清楚相互关系,从联系中发现矛盾,促成审计基础理论体系前后一贯。系统论发现系统功能的对应性,审计职能也具有对应性。以审计基本职能为研究起点,通过外在的、客观的基本职能,更便于对各该范畴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建立有利于全面指导实践的、前后一贯的审计基础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徐政旦.审理论框架研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53- 58.

篇5: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自主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卢梭、第斯多惠、杜威等都是自主学习思想的倡导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也很多,如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us learning)、自我计划学习(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监控学习(self—monitored learning)、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等。在国外,自主学习思想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关注。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迅速发展,维果斯基的语言自我指导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兴起,心理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对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或者实践研究。

以斯金那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性行为,它是基于外部强化或自我强化而做出的一种应答性反应。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本质上是个体的学习调控反应与邻近的强化物建立联系。它包含四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以及由此开发出了自我记录技术、自我指导技术、自我强化技术。该理论最强调外部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制约作用。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学派从个人、行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主要由个人内部的本能、需要、驱力、特质等决定,不主要由外在的环境因素来决定,而是受到这两者的交互作用——主体社会认知的影响制约,这种影响并决定行为的社会认知有两种:即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结果期望是指人关于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他所期望的某种主观推测或判断。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或推测,它将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转化为先行因素,对行为发作用。从理论分析,任何学生的学习行为实际上受学生的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的双重制约和调节。这一理论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认知在其自主学习发展中的作用。它认为,学生与教师、父母、其他学生的积极交往和反馈会极大地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此理论把自主学习分成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三个子过程,强调自我效能和榜样示范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自由意志理论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也是一种意志控制过程,意志成分控制着人的学习行为,使学习者克服困难、坚持学习。高度的自我意识是获取和应用意志控制策略的前提,在意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自主学习过程分为: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包括认知监控、情绪监控与动机监控三大类;外显的自我监控过程包括学习环境中的失误控制与任务控制。其中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是自主学习的关键过程,而学习任务和情景的变化也会增强学生的一直控制。因此,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各种叛逆个意志控制策略来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 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极为关键。通过直接教学、采用同伴辅导和学习问题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密峙安大学的宾特里奇(Pintrich,2000)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

在众多西方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界定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华盛顿城市大学的齐莫曼(B.J.Zimmenrman)教授。20世纪90年代齐莫曼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学习理论。齐莫曼认为,当前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具体来说,如果学生自己能够主动、灵活地应用元认知策略,能够自我激发学习动机,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积极地做出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那么他的学习就属于自主学习。他进而又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的行为表现、学习的物质环境、学习的社会性等六个方面对自主学习的实质作出了解释。他认为,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应该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到自动化程度,自主学习者对时间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他们能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随机应变能力。

通过对国外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研究者们的出发点不同,具体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也千差万别,但总有些大体相同的内容,如注重教师的引导;注重给学生创设主动、积极求知的氛围;强调学生自己获得知识;教给学生具体的策略,让学生不断尝试;让学生学会自我监控;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思与自我强化等等,尤其是斯金纳行为主义提出自主学习包含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这四个过程和开发出的一自我记录技术、自我指导技术、自我强化技术,以及齐莫曼把自主学习分为:计划阶段和、行为、意志控制和自我反思阶段的研究对本课题都有借鉴作用。

我国很早就有关于自主学习的思想,强调所学应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的。这一点在很多教育家的思想中都有体现。如孟子主张学习必须是通过自己刻苦钻研,自求自得,才会心有所悟,深入心中,通达到愉快的境地,将来应用于实践,便会如泉水左右逢源,取用不竭。所谓“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得之也。”(《孟子——离娄下》)。荀子也要求学生主动求学,能从“求诸己”出发,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劝学》)他认为,君子为学,必须做到“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这说明为学者必须自己思考,并要能见诸实行。

我国对自主学习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许多学者作了研究并在一些地方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1979年前后,我国就出现了不少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学实验,如: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等人总结的“读读、议仪、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主持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研究;辽宁盘锦二中魏书生实施的“六步教学法”实验;上海嘉定中学钱梦龙进行的“导学教学法”研究等。所有这些教学实验都把“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明确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作为主要追求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随着主体性教育理论的逐步确立和完善,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引起了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在继承我国古代自主学习思想和借鉴国外自主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也明确地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并对自主学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理论界,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理解有以下几种:

如卢仲衡的《自学辅导心理学》,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李敬荛、韩树培的《导学式教学体系》。余文森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董奇、周勇认为,自主学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控、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学习活动进行调解、修正和控制。自主学习有能动性、反馈性、调节性、迁移性、有效性等特征。

靳玉乐主编的《自主学习》(2005.11)一书,根据自主学习的范围,将自主学习分为广义和狭义的自主学习。广义的自主学习是人们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发展。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个体自主学习在内的一切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狭义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能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活动。也即,狭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校教育,包括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四个教学要素。通常所说的“自主文学”指的是狭义的自主学习。

庞国维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定义自主学习。从横向角度是指从学习的各个方面或纬度来综合界定自主学习。具体地说,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生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性条件,并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判断和评价,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从纵向角度界定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整个过程来阐述自主学习的实质。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的进展、学习的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新时期赋予自主学习以新的含义,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方式,不只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意志。在实践界,北师大裴娣娜等人主持了学习主体性研究,福建省的王勇等开展了指导——自主学习的研究,董奇等人还开展了自主学习的心理学研究,庞国维对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模式进行了研究。2000年9月至2003年4月,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在初中各学科全面进行了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引导策略的研究。

对有关自主学习的所有重要问题一一进行系统、全面论述的是华东师大的庞国维,主要体现在其专著——《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2003.7)一书中。书中论述了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问题、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问题等。他提出了合作学习是集体性自主学习的观点,最近发展区的具体性,自主学习教学指导的一般模式,给出了自主学习的专门测试工具。他认为,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可以通过理论、试验、测验、观察和行动研究等方法展开。自己的见解:

篇6:国内外系统动力学研究综述

——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摘要:

回顾了系统动力学的国内外发展历程,特别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系统动力学在宏观领域、项目管理领域、学习型组织领域、物流与供应链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了在基于主体的建模,心智模型、制订动态决策与学习,组织和社会的进化等理论领域和模拟软件等技术领域系统动力学未来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通过对国内外系统动力学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明确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方法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的研究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系统动力学研究趋势。为促进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系统动力学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讨论了未来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方向。

首先评述了系统动力学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然后从预测、管理、优化与控制3个方面对国内系统动力学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并着重从装备规模优化与控制、装备保障过程控制、装备全寿命费用管理与控制、作战效能分析与评估、作战行动指挥模拟等方面,分析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我国军事、武器和战略领域的应用研究情况;最后指出分析装备价格及其特性之间的内在关系等是未来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方向,探讨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寿命周期费用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研究体系、研究综述、应用现状 引言

系统动力学自创立以来,其理论、方法和工具不断完善,应用方向日益扩展,在处理工业、经济、生态、环境、能源、管理、农业、军事等诸多人类社会复杂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社会复杂性、动态性、多变性等问题的逐步加剧,更加需要像系统动力学这样的方法,综合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并与经济学交叉,使人们清晰认识和深入处理产生于现代社会的非线性和时变现象,作出长期的、动态的、战略性的分析与研究[1]。这为系统动力学方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为深入研究系统动力学的应用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为此,本文从系统动力学应用研究现状入手,通过总结和分析当前系统动力学的应用情况,探寻系统动力学未来的应用前景和方向,希望能促进系统动力学方法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一、国内系统动力学的应用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系统动力学引入我国。1986年国内成立系统动力学学会筹委会,1990年正式成立国际系统动力学学会中国分会,1993 年正式成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在30多年时间里,系统动力学经过杨通谊先生、王其藩教授、许庆瑞教授和胡玉奎、陶在朴、贾仁安等一代代专家学者的积极倡导和潜心研究,取得了飞跃发展。

至今,国内系统动力学应用领域几乎涉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其中,水土资源、农林、生态领域,宏观、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领域,能源、矿藏及其安全领域,物流、供应链、库存领域,企业、战略、创新管理领域,金融、财务、保险、信用领域,交通、运输、调度领域,服务、营销、客户关系领域,军事、武器、战略领域,公共安全、行政管理领域,教育、教学领域等,是系统动力学应用研究最热门的领域。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系统动力学在众多研究领域中得到应用,其主要作用可归纳为预测、管理、优化与控制等。①.应用系统动力学进行预测研究系统动力

学方法主要依据系统内部诸因素之间形成的各种反馈环进行建模,同时搜集与系统行为有关的数据进行仿真,作出预测。它具有优于回归预测、线性规划等方法的特点,既可以进行时间上的动态分析,又可以进行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如对某个城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预测时,必然涉及社会领域、技术领域、生态领域和地球资源领域,其因果关系十分复杂。应用系统动力学可以展现水资源系统的动态行为,进行准确预测。

当前,系统动力学在生态系统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预测研究中应用甚广,如海洋、湖泊、城市、农村等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预测,土地资源、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等。除此之外,系统动力学方法还在人口数量预测、石油价格与需求预测、住宅市场价格预测、电力需求与价格预测、客流量预测、港口经济预测、粮食需求预测、风险预测、生命周期预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②.应用系统动力学进行政策管理研究使用 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系统未来的行为进行动态仿真,得到系统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并对此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使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和行之有效。从现有文献看,这一方面的应用研究在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方面居多。同时,在财务管理、维修管理、体制改革管理、物业管理、投资决策管理、技术传播管理、煤炭安全管理等方面也有其应用。

③.应用系统动力学进行优化与控制研究

系统进行优化与控制是系统动力学方法最重要的作用之一,也是应用系统动力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影响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因素众多,也很复杂,而且时变。系统动力学从动态的角度出发,构建系统模型,展示和把握系统变化发展的规律,进而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控制。在系统动力学应用研究涉及的众多领域中,以库存控制和规模优化最为广泛。在资源利用、城市发展、交通规划、结构优化、价格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也较常见。此外,系统动力学在军事、武器和战略领域中优化与控制的相关应用逐渐上升,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以下将对此进行专门介绍。

二、国外系统动力学的应用研究现状

1.社会、经济、产业问题方面:考虑四个重要的工业竞争力因素(人力资源、技术、资金、市场流动)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产业集群效应;集成系统动力学与模糊多目标规划建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分析煤炭产业系统复杂相互作用,用以辅助政府部门决策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因果反馈特点,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模式的特点与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现代社会及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立了符合中国发展情况的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2.区域与城市发展方面:考虑服务服务设施、教育福利、企业结构、住宅、城市吸引力等五个因素,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自给自足型城市的发展政策,以帮助政府部门决策者评估各种自给自足的城市发展政策的影响;考虑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和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相关因素等建立了城市市政用水预测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反映水的需求和宏观经济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用样本估计长期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地区的市政供水需求预测。

3.可持续发展方面:建立了生态足迹系统动力学,发展动态的预测框架,并提供一个平台,以支持改善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建立了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香港城市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人口、经济、住房、交通和城市开发的土地五个子系统,提供了一个模拟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和研究的“限制增长”的模型,观察对香港的发展潜力影响,模拟结果直接比较各项政策和决定所带来的不同的动态后果,从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4.企业管理、项目管理方面:介绍了如何更改(动态的作用或效果)可能会影响项目管理系

统,采用个案研究和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来观察影响项目主要 性能的因素[16]。SangHyun Lee 等(2006)介绍了系统的动态规 划和控制方法(DPM),提出一个新的建模框架,将系统动力学 与基于网络的工具结合,把系统动力学作为一个战略项目管 理和基于网络的工具[17];胡斌、章德宾(2006)等从系统动力学 角度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变化中不同因素的影响,分析企业成 长过程和主要影响之后,建立SD 模型,有效模拟了企业生命 周期的演化过程,为管理者进行企业组织管理提供决策支 持[18];齐丽云等(2008)引入系统动力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对 企业内部的知识传播进行量化模型构建,提出三个量化模型,模拟得出企业可以通过适当调整一些因素得到所期望的知识 接收者的知识势能曲线[19];蒋春燕(2011)以系统动力学为基 础,提出突破这两种陷阱的路径:一是通过知识存量、企业特 定的不确定性和绩效差距动态结合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二 是系统地考虑中国新兴企业两种重要的资源(社会资本和公司 企业家精神)对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的动态关系产生的影响[20]。

三、系统动力学的未来

①在理论领域:系统动力学模型是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非线性动力学曾经是一个未知领域,而现在却有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来描绘各种局部或整体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动态变化。然而,非线性动力学的数学基础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非线性动力学与复杂系统,基于主体的建模,心智模型、制订动态决策与学习,组织和社会的进化等。

②在技术领域:将来模拟软件的工具应具有以下功能:自动确定变量空间,自动进行灵敏度分析,自动进行极端条件测试,自动的交互的变量估计、校准与政策寻优,自动识别主导回路与反馈结构等。

此外,对我国学者而言,尚未发现对所建立模型的跟踪研究, 也就是说,这些模型都是一次性使用,因此,有待于对一些实际效果较好的模型进行二次开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缺乏适用于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共性结构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而这方面的工作对有效构建可持续发展政策有重要意义。结束语

就目前的应用研究状况看,系统动力学的应用研究已经非常广泛,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未来系统动力学存在更加宽广的应用空间。

例如对于某一装备,其定价除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外,必然还受到装备自身各种特性的影响,而装备研制费投入的多少也会影响装备的特性。因此,可用系统动力学对影响装备价格组成的特性和由特性决定的价格进行系统分析,找出系统的反馈环,掌握装备价格与其特性的内在关系,使装备定价更加公平合理。

系统动力学适用于处理数据不足的问题。其相关建模中常会遇到数据不足或某些数据难以量化的问题。由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结构是以反馈环为基础,多重反馈环的存在使系统行为模式对大多数参数不敏感。即使个别数据缺乏,系统行为在误差范围内仍可显示相同的模式。

上一篇:招商策划书内容说明点下一篇:四川英语高考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