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安全工作会殷局长讲话

2024-05-20

2011安全工作会殷局长讲话(共5篇)

篇1:2011安全工作会殷局长讲话

思想上不麻痹 工作上不懈怠 努力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011年2月22)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近期召开的省、市、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区交通运输系统2010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研究部署2011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动员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再接再励,推动我区交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全系统上下齐抓共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安全生产工作继续走在了全市交通系统和全区安全生产的前列。我局的安全生产工作被市交通运输局和区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有 名同志分别受到市政府、市交通运输局和区政府的表彰和奖励,这一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交通运输局党委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后进,今天我们也要对2010年以来在我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现将2010年我区交通运输安全工作回顾如下:

(一)加强组织建设,完善责任措施,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2010年初,区局领导职责分工有所变动,针对这一情况,局党

委及时调整了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人员,并对任务职责重新进行了分工。为进一步落实政府监管职能,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突出安委会办公室和安全科的监管职责,局安全科在具体负责综合、协调、监督、管理交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对各行业直接进行督查,对交通系统内的企业只进行抽查。在督查时,由安全科直接填写《淄川区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督查意见书》,在抽查时,填写《淄川区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反馈意见书》,明确监管单位,落实隐患整改单位、责任人以及整改完成时限。

同时,为增强全局在岗人员的安全意识,完成年内安全事故控制指标,我们依据《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相关规定,制定了《淄川区交通局全员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办法》,对局所有的在职人员进一步明确了责任,明确了责任制考核的内容、考核方式、安全生产风险保证金额度、奖惩措施和经费的列支。在全局叫响“安全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口号。此办法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全局全体在岗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实现了安全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责任体系。共签定安全责任书276份,此办法被市交通运输局在全市交通系统推广。

(二)行业监管,企业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稳步发展 2010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交通运输局、区政府、区安委会等各级会议、文件精神,我们根据工作需要,在局党委每季度正常例会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明确了交通运输管理所、地方道路管理处、行管所、稽查大队四个行业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安全管理人员,通过每月例会和重要事情及时开会的形式,有力的保证了上级的会议、文件精神,及时传达到落实到各个相关单位,确保了我区交通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我们充分发挥行业职能作用,层次分明,责任到位,较好地串联了抓本质安全工作的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局安全科结合年内各项安全活动多次对行业单位进行了内业和现场督查。通过督查各行业安全生产措施和基础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一是主体责任明确、组织机构建设健全,全面落实“一岗双责”,主要责任人、其他负责人以及各岗位责任人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安全责任明确、安全责任到人的安全责任网络都已形成,安全生产工作专业队伍、装备、相对稳定,工作开展正常。二是责任落实到人,各个行业企业在上交安全承诺书以后,企业内部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责任状,签订率达到100%,并对安全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惩兑现。三是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春运、冬季百日安全活动、“两会”等活动期间,交通运输管理所与各运输企业、各运输企业与每一台参加营运的车辆和驾驶员签订了《安全责任状》,把安全责任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实际工作中,运管所与各运输企业对每台参加专项活动的车辆对驾驶证、从业资格证、车辆行驶证、道路运输证和客运班车安全卡即“四证一卡”进行了认真审核,把住了无《从业资格证》驾驶员参加运输的关口。同时,发挥驻站办的一线监督职能作用,确

保了站内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

狠抓行业管理,重点加强运输市场监管查处力度。客运稽查中队天天不间断的对辖区内道路经营运输客、出租车辆进行检查,加大了打击非法经营、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章经营行为的力度。为认真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共查扣未取得道路运输证违章运营车辆和驾驶员未取得从业资格证违章运输车辆1960辆次,超限运输车辆2440辆次,卸货分流26840余吨,营运市场秩序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我区现有货运车辆8000余台,在审验的同时,全部向区交通运输管理所上交了安全生产承诺书。4月份,根据工作安排,对全区451辆客车,1000辆出租车,进行了审验,审验合格率达97%。为了更好地提高行业监管的力度,我区交通各行业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建立起来的协同作业体系,行业之间相互制约交通规费、检测上线率、道路营运证件办理的每一个关口,实现了源头管理的目标。行管所的上线率,运输管理所的营运证办证率,较往年有了较大提高。

“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局在市交通运输局正确领导下,通过局属各单位、各客运、出租公司的共同努力,确保了道路运输工作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成了“十一”黄金周运输工作任务。“十一”期间,我区共投入线路客运班车479辆,累计发送8768个班次,累计增发29班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左右,共运送旅客人数630997人次,同比增长12%左右。期间,我区共计储备运力162台,出动执法人员36人,出动执法车辆4台,共计检查客运车辆189台次,查处

违章7起,收到表扬电话2个,接投诉电话3件次,均及时进行了处理回复。

地方道路管理处在积极开展路域环境治理的同时,对县乡道路进行了道路质量检查回头看活动,加强了对违章侵占路面情况的治理,及时清理了一批违章建筑的摊点和影响行车安全的沙石等路面堆积物品。在一些较危险的路段上,及时增补道路警示桩、凸面镜等安全施设,投资20万元在泉王路东延等路线的危险路段设置警示桩、警示标志,确保行车安全。汛期,由于雨量骤增,造成了淄中路西石村段等几处水毁,现已投资20余万元修复。在危桥治理上,定期对区内桥梁进行隐患排查。目前,我区农村公路桥梁共158座,其中县道桥梁35座,大桥2座,中桥10座,小桥24座;乡村道路桥梁122座,其中中桥5座,小桥118座,涉及17个乡镇。这些桥梁全部落实了管养单位和责任单位。年内,对区内的一处危桥-幸福大桥(2008年11月份在该桥的下游新建了大桥),设置安全警示标语,桥两头安设了限宽墩和限高杆等交通管制措施。随着主汛期的到来,我们将加大对幸福大桥的监管频率,及时撑握大桥的情况,确保安全。

八月份,为认真做好淄安办发[2010]13号《关于认真做好2010道路交通危险路段整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我局专门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市政府督办的“洪峨路五松山路段”,因连续转弯,一面临崖,落差大,易发生群死群伤的交通事故的隐患路段,按照整改要求进行了认真治理整改,并及时整改

完毕。

(三)突出重点,严格监管,确保危运车辆的运输安全 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我们监管的重点,为扎实开展好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增强危运车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我局专门成立督查组,多次对辖区内两家危化品运输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营运车辆全部达到了技术要求,驾驶员和押运员全部持证上岗。目前,我区共有2家危运企业,危运车辆只有39台,却有4台运输介质为硫酸二钾脂(该产品我区每年产量为10万吨左右,占全国的35%左右)和2台运输介质为液氯的这种剧毒的危运车辆,这类车辆,一旦发生泄漏,将给人民群众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五一前夕,我们按照《淄川区交通运输局关于危运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要求,联合区安监局、区交警安办、质检分局对全区所有危化品运输车辆和从业人员进行了调度,在山东威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对所有车辆和驾驶人员、押运员、装卸人员、GPS的安装和车辆技术状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并且进行了现场考试。同时,借此机会完成了对2家公司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提高了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水平。九月份,在区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对全区道路运输企业进行了安全生产专项督查,督查小组采取听、查、看、问的方式共检查9家道路运输客运、出租车企业,2家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2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8家汽车维修厂、2处客车车站和一处由市政府、区政府督办的道路隐患整改内容。现场检查车辆98辆,排查各类隐患61条,责令立即整改3条,限期整改

58条,并按相关要求及时进行了整改。

(四)以各项安全活动为载体,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2010年,我局安全工作紧紧围绕“安全发展,预防为主”这一主题,结合“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安全生产大检查”、“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百日安全集中整治”等各项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中,我局在淄洪路开展了安全生产咨询活动,现场解答群众提问,发放安全生产宣传单500余份。结合各项安全活动,对全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发放宣传单8000余份,悬挂横幅30余条,张贴安全标语、宣传画350余张,组织参观“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基地”1次,观看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1次,并多次聘请市交通运输安全专家对危化品驾驶员、押运员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重点传达《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道路客运安全工作的通知》,下发并学习了《淄博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使其尽可能多的掌握相关各类安全知识,并对参训人员进行了专项知识测试。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系统安全管理人员及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有了较大提高,安全生产观念得到改善,安全生产措施得到强化,安全生产氛围得到增强。

二、2011年安全生产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2011年,我们将按照市交通运输局及区安委会工作安排,结合我局实际及时开展各项安全生产活动,按照“安全生产基层基

础深化年”活动确定的工作目标,继续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行业监管力度,深化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努力保持全区交通系统安全稳定,为即将召开的“两会”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氛围,主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继续认真贯彻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严格落实和完善交通行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

(二)继续开展“百日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及“安全生产月”活动,积极解决当前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水平,努力实现“一杜绝两下降”的工作目标。

(三)继续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安全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四)加强道路运输及源头管理的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无证营运、超范围营运的打击以及超员载客车辆的处罚力度。

(五)加大对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重点开展对化品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对县乡道路及桥涵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监管措施,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仓储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整治,切实加强管理。

同志们,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工作不出问题,不出问题就是最大效益,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安全工作不要总挂在嘴上,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去真正得到重视,全系统上下要对安全生产工

作再认识、再提高,各单位要重视、关心和支持各安全管理人员的思想和工作,个安全人员不要工作漂浮,要真抓实干,要成为抓安全工作的行家里手,如履薄冰,铺下身子深入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一线,对安全工作的进一步好转,要有所作为,希望全系统上下要抓安全,行成抓安全的良好风气,继续保持安全生产的良好势头,为全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淄川区交通运输局

二○一一年二月 日

篇2:2011安全工作会殷局长讲话

2011年1月12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德江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13日至14日,国家安监总局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骆琳局长和铁锤局长分别作了安全生产工作报告和煤矿安全生产专题报告;19日,我省召开了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儒林省长和祖继副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今天,我们召

开这次全省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以上三个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回顾2010年工作,分析当前的形势,研究安排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推动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稳定好转。

下面,按照局党组研究的意见,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齐心协力,攻坚克难,2010年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0年是新班子组建的第一年,也是我局探索新思路、摸索新途径、取得新成效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以及煤矿企业的全力支持配合下,煤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年”工作部署,突出预防为主、加强监察、落实责任三个重点,坚持从吉林煤矿安全实际出发,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保持了全省煤矿安全形势的稳定好转。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煤矿安全生产再创造历史最好水平。2010年全省煤矿生产原煤4280万吨,发生事故25起、死亡60人,百万吨死亡率1.4,历史上首次降到1.5以下,死亡人数低于控制考核指标18个百分点,继一季度连续安全生产53天后,下半年又创造了67天无事故的安全生产周期,连续5年没有发生30人以上事故。同相比,煤矿事故起数减少21起,死亡人数减少10人,百万吨死亡率减少0.29,分别下降45.7%、14.3%和17.2%,降幅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煤炭产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煤矿安全生产再创历史最好水平。特别是在暴雨洪水期间,省委、省政府及时作出所有受水害威胁的煤矿停产撤人的英明决策,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快速反应,密切配合,全省虽有27处矿井被淹,但近多人安全撤离井下,将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营造了良好的监察执法环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对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儒林省长亲自主持煤矿安全工作会议,多次听取我局工作汇报,并于近期作出重要批示“煤监局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指出,吉林煤监局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办法和措施,为加强煤矿安全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祖继副省长春节后便到我局检查指导工作,去年8次深入煤矿一线和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指导指挥抢险救援,经常听取我局建议措施,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煤监局对稳定和改善2010年煤炭安全生产形势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应予表扬。”省安监局、监察厅、公安厅、总工会、能源局等部门和地方政府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帮助,全力的支持和配合,为我们创造良好条件,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

——提升了监察执法水平。各处室、各分局(站)科学谋划、统筹安排,根据煤矿特点规律,早动手、早预防,相继组织开展了煤矿防治水、瓦斯治理和防灭火、建设项目、安全培训、机电运输、职业危害防治等一系列监察执法活动,对控制事故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监察人员深入井下,严格排查隐患,严肃处理问题,坚持“三个执法”,监察执法效能显著提升。去年,全局累计排查各类事故隐患3406条,制作执法文书2425份,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37矿次,严肃查处、督促整改了一批威胁安全生产的问题和隐患。

——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在监察执法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各分局(站)队伍建设、廉政建设等工作都有新亮点,各处室在作风建设、创新思路方面也有新提高,党建工作切入我局实际,活动组织和制度建设再上新台阶。直属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呈现出新的生机活力。机关服务中心的总体工作有了新的起色,为下一步服务与经营打下了良好基础;老干部工作认真热情、服务到位,保证了老干部队伍的稳定,得到了老干部的理解、支持和肯定。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局面和势头。

2010年我们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注重上下联动,深入推进国发23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下发后,我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深入贯彻落实。一是加强学习宣传。局党组先后三次召开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议,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的意见和措施。各处室、各分

局举办了多层次、多角度的专题讲座和辅导,较好的掌握了《通知》对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还利用监察执法、事故调查、视频会议等各种时机,面向基层和企业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解读,为《通知》的全面贯彻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强化督导检查。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抓住有利时机,加大督查力度,着力促进矿井领导带班入井制度、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等重点工作的落实。局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到各重点产煤县(市)和矿业集团公司组织召开座谈会,调研情况,解疑释惑,帮助解决贯彻落实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三是扎实开展“打非”行动。把集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作为贯彻落实《通知》的重要抓手。积极与国土、安监、监察、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采取突击检查、重点抽查、明查暗访等方式,对辖区煤矿突出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打击,推动了一些长期影响和制约煤矿安全问题的解决,安全生产法治秩序进一步规范。期间,共监察矿井154处,查处隐患1159条,停止生产、建设矿井20处,停止采掘工作面作业35个,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14个。

(二)注重科学执法,不断提高安全监察效能。面对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的新形势,我们主动在创新监察上做文章、在科学执法上下功夫,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煤矿安全监察效能效果上,放在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上,放在发挥煤监机构的推动促动作用上。具体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监察执法与宣传服务相结合。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我们在严格依法处理的同时,主动向煤矿负责人讲明法律规定、违法事实以及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积极帮助煤矿想办法、找对策,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把监察的过程也当做法律法规、规程标准的宣传过程。这种寓服务于监察的工作方式,提高了煤矿企业依法办矿的意识和治理隐患的能力,得到了煤矿企业的普遍好评。二是监察执法与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相结合。监察执法查处隐患是必须的,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和推动全省的安全工作更是必要的。按照这样的思路,各处室、各分局(站)在实施监察过程中,注意总结一些地区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及时宣传推广,把一地一矿的先进经验变成区域性的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对通煤集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舒煤集团水害治理技术、辽煤集团残煤正规回采技术以及珲煤集团自动化开采技术的推广,安全效果非常明显。三是监察执法与发挥地方监管作用相结合。对监察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及时报告地方政府、通报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日常监管的作用。去年先后下达加强和改善安全监管意见书(建议书)22份。10~11月,在各分局(站)对县级政府检查指导的基础上,省局重点对七个产煤市(州)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督促、指导和沟通,针对监管体系、隐患排查治理、煤矿整顿关闭和质量标准化建设等工作,向地方政府提出了建议。从反馈的情况看,这些建议受到了地方政府的普遍重视,很多产煤重点地区相继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了煤矿安全监管工作。

(三)注重监察重点,努力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年初针对春季降雪量大的特点,于3月份下发了《关于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通知》,对防范“桃花水”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暴雨洪水过后,又立即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自然灾害水淹矿井恢复生产系统期间安全工作的通知》,对防范洪水下泄可能引发的水害事故以及灾后恢复期间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两项工作部署对阶段性的水害治理起到了明显效果。分区域召开了《煤矿防治水规定》、《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现场宣贯会,推进了煤矿重大隐患治理技术的普及。从4月下旬开始,我们集中专业力量,利用2个多月的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瓦斯治理、水害防治和防灭火专项监察。监察组对照45个要素、112个子要素,现场监察矿井228矿次,共查处隐患1190条,停头停面32个,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13矿次。8~10月份,又通过组织煤矿自查、省属煤矿互查和分局(站)交叉监察的方式,进一步深化煤矿瓦斯整治工作。为深刻吸取其他省份煤矿建设项目重特大事故多发的教训,我们及时调整计划,提前开展了煤矿建设项目专项监察,对9处建设矿井下达了停止建设的监察指令,严肃查处了不按批复的安全设施设计组织施工等违法违规行为。

通过不懈努力,2010年全省煤矿杜绝了瓦斯爆炸、瓦斯燃烧和火灾事故,水害事故也控制在了历史较低水平,为全年煤矿安全形势的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注重源头治理,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2010年,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延续业务相对集中,内共受理申办材料140份(其中新办和延期申请96份,变更申请44份)。我们坚持标准,规范程序,严格进行资料审查、评价报告审查和现场审查,先后对11个审查不合格的煤矿下达了不予颁证的通知书。不仅按时完成了颁证工作,而且保证了工作质量,做到了标准不降低、条件无折扣。目前,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井在安全管理、技术装备、基础设施等方面有了大幅改善,特别是小煤矿的整体抗灾能力明显增强。去年,小煤矿产煤1178万吨,发生事故13起、死亡39人,同比减少23起、少死亡19人,分别下降63.9%和32.8%。同时,严把安全培训关,按照“优胜劣汰、动态管理”的原则,对14个四级煤矿培训机构进行了资质复审,其中1个限期整改,1个取消了四级资质,从源头上确保了培训质量。加强了“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监察,去年共检查主要负责人36人、安全管理人员822人、特种作业人员3573人、其他从业人员15580人,对9家违反安全培训规定的煤矿企业进行了处罚。

(五)注重事故查处,坚持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作为事故调查组牵头部门,积极协商成员单位,进一步规范理顺了事故调查的程序,树立了事故调查组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坚持做到事故原因清楚、责任划分客观、追究落实到位。目前已结案的23起事故共处理责任人145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68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1人。对每起查处结案的事故都进行了公开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布在局网站向社会公示,发挥事故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先后组织召开了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煤矿安全紧急现场会和事故多发煤矿集体约谈三个专题会议,分析事故原因,总结事故规律,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研究对策措施,有效扭转了煤矿安全生产阶段性被动局面。我们还认真吸取省外重特大事故的教训,结合我省煤矿实际,认真查找有什么漏洞需要弥补,有什么隐患需要治理,有什么措施需要完善,对监察执法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严防同类事故发生。

(六)注重反腐倡廉,为监察执法提供了有力保障。内两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认真传达贯彻上级一系列会议精神和要求,局党组与17个直属单位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全局每位工作人员都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制定并实施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实行)》,将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细化为8方面、23项内容,并进行量化考核,提高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广泛开展了“学准则、守准则、用准则”、“廉政一片”、“警示教育月”、廉政谈话和岗位廉政教育等活动,形势多样,内容丰富,全局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强化廉政监督员的作用等措施,加强内外监督,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以开展“树新风正气、促勤政廉政”主题活动为主线,以民主评议软环境为突破口,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实现“五个坚持”的具体目标。局纪检监察部门结合实际,及时进行督促检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整体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等工作,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2010年全局共拒收购物卡金额3.4万元、现金3.5万元、衣服14件,12人次拒收礼金,没有发现违法违纪行为。

(七)注重自身建设,监察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提高。局党组始终把建设一支想事、干事、团结、高效的监察队伍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常抓不懈。一是从制度建设环节抓起。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先后修订完善了涉及党的建设、廉政建设、工作纪律、财务管理、中介机构监管、事故调查等数十个方面的规章制度,着重明确了办事程序和注意事项,内部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二是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省财政的支持,保工资稳定、保办公执法,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维持了整体工作的正常运转。去年我们对机关办公楼、食堂和分局干部交流用房进行了修缮改造,购置了新的办公、食宿用具,改善了办公环境和食宿条件。压缩会议费、减少招待费、节俭办公经费,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全面落实2010年住房补贴政策。局机关针对多年没有体检的情况,组织252名在职职工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使得大家感到十分满意。三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争做安全发展忠诚卫士、创建为民务实清廉安监机构”为主题,以“四个结合”为载体,紧紧围绕全省煤矿安全生产中心任务,突出煤矿安全监察特点,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促进了创先争优活动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广大干部职工不畏艰险、身先士卒,涌现出了以“全国防汛抗旱先进个人”王敏同志为代表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在日益繁重的工作面前,大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表现出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涌现出了以为煤矿安全监察事业奋斗终生的刘春权同志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对刘春权同志的情况,我们及时向总局党组进行了汇报,骆琳局长、福启局长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认真总结宣传典型事迹,体现了总局党组对煤监队伍的关心和基层监察员的关怀。

(八)注重加强管理,直属事业单位和老干部工作取得新进展。东煤宾馆经装修改造后成功加盟中安之家,加强了经营管理,给宾馆注入了新的活力。机关服务中心就如何面对新形势、更好地为监察工作服务展开了大讨论,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安全技术中心积极扩大服务的内容和项目,技术支撑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救援指挥中心完成了全省煤矿应急救援资源调查,为推进全省应急救援资源共享,提高煤矿事故响应速度奠定了基础。统计中心和通讯信息中心的同志在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煤矿事故登记上报、监察执法统计分析、局域网维护管理和政务信息发布等方面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局档案馆在文件资料归档立卷、基层档案管理指导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始终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积极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多次组织老干部座谈交流,全力争取安监总局的支持,保老干部退休金、医药费。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近30万元改善活动室环境条件。去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为活动室增添了14种活动设备;今年,国家安监总局将老干部活动室改造作为2011年投资建设项目。老干部处的同志认真细致,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切实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干部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以上成绩,是在我省遭受历史罕见暴雨洪水灾害、煤炭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的情况下取得的,非常不容易。这是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及煤矿企业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局广大干部职工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尽管我们工作非常辛苦,有时会受点委屈,但当看到由于我们的工作,使得那么多矿工兄弟幸免于难,那么多家庭和谐美满,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我们的工作光荣而伟大!

但是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受现阶段发展水平限制等诸多因素制约,当前全省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一是煤矿事故伤亡比重仍然居于高位。尽管近些年我省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去年达到历史最低的1.4,但仍然是全国平均水平(0.749)的近两倍;二是小煤矿数量仍然过多。目前全省仍有196处小煤矿,占总数的80%。去年小煤矿产量仅占总产量的27.5%,而死亡人数却占总数得65%,百万吨死亡率是国有煤矿的近8倍。小煤矿产量少,基础弱,事故多,“小、散、差”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省煤炭产业安全发展的瓶颈;三是煤矿安全基础仍然薄弱。整体机械化程度和科技装备水平还不高,小煤矿支护方式和采煤工艺比较落后,安全技术专业人员严重缺乏;一些国有煤矿安全管理滑坡,致使安全基础弱化,去年国有煤矿事故同比有较大幅度反弹,教训十分深刻;四是煤矿安全生产存在深层次问题。我省煤炭资源匮乏,自给率不足50%,煤炭市场需求旺盛。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一些地方和企业易于产生重产量、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三超”、“三违”问题和现象会随之出现。“十二五”是我省快速发展、加快振兴的时期,煤炭供求关系将日趋紧张,已经关闭的小煤矿有可能死灰复燃,整合技改矿井有可能违法违规组织生产,“打非治违”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五是科学执法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去年我们在科学执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上看,我们的监察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监察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监察效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予以解决。

二、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切实做好2011年煤矿安全监察工作

2011年,“十二五”规划将全面实施,同时我党将迎来建党90周年。做好煤矿安全工作,确保煤矿安全形势稳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经局党组研究,今年的煤矿安全监察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生产方针,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以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通知》为主线,以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核心,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强化“三深化”、“三推进”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责任落实和监察执法,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控制较大事故,继续减少事故总量,确保不突破国家下达的控制考核指标,努力推进全省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强化监察执法,进一步提高监察工作效能。一是不断拓宽监察思路。坚持监察执法与服务教育、指导调研、推广经验相结合,按照分类监察、因需监察的原则,采取有目标、有步骤,有分析、有总结的多元化监察方式,提高监察的预见性、针对性和适用性。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落实监察指令,严厉实施行政处罚,不搞变通执法、“灵活”执法,确保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坚决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和监察机构的权威。特别是各分局(站)的同志,长期工作在一个区域,要继续发扬敢抓敢管的优良传统。机关处室要在严格执法方面带好头,为各分局(站)做榜样。三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切实把法律法规赋予的监察职责做实、做细,依法规范监察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通过检查、指导、评比等手段,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文书制作质量,确保监察执法、行政许可、资质认定、事故调查等行政行为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实施,以程序的合法性、规范性和闭合性确保监察执法工作到位。

(二)强化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瓦斯和水害事故防范能力。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督促煤矿企业健全“一通三防”管理机构,完善通风系统,优化通风网络,加强通风设施管理和安全监控系统维护检查,努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对高(突)瓦斯矿井,坚决推行先抽后采,矿井生产能力要与计划开采煤层的瓦斯抽采能力、达标煤量相匹配,严禁超抽采能力和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实现“抽、采、掘”平衡,避免人与瓦斯“短兵相接”。支持和督促有条件的煤矿开展瓦斯利用,以用促抽、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促进煤矿企业清洁安全发展。二是加强煤矿水害治理。以来,我省煤矿发生的两起重大事故,都是水害事故,损失严重,教训深刻,必须引起各单位的高度重视。今年在煤矿防治水上,一方面,结合我省季节性规律特点,借鉴去年的有效做法,搞好“桃花水”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受洪水下泄影响的空区积水、老窑积水的防治工作。要监督和督促煤矿企业强化防治水基础工作,严格落实探放水措施,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受水害威胁区域内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查清原因,采取措施,直至隐患彻底消除。同时督促指导地方和企业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雨情汛情,严格执行雨季巡查制度和停产撤人制度,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停产撤人。三是继续组织开展专项监察。加强对全省22处高(突)瓦斯和42处受水害威胁矿井的监察,凡存在通风系统不可靠、瓦斯超限作业、探放水措施不落实、有水害征兆不执行相关制度等重大隐患的煤矿,都要从严查处,坚决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和水害事故发生。

(三)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提高国务院《通知》执行力。一是结合自身职责,对《通知》规定的内容进行再梳理,督促指导各产煤市(州)、县(市、区)和煤矿企业健全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加快推进各项政策贯彻执行到位。二是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切入点,全面落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通过事故约谈、事故问责、监察执法等手段,督促矿井严格执行定期排查、分级治理、报告审查、挂牌公告和整改效果评价等制度,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严肃责任追究。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严格按照国务院《通知》和省政府《实施意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实行“黑名单”制度,对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或一年内发生2次以上较大责任事故的煤矿企业,以及存在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煤矿企业,要向社会公告和曝光。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提高事故调查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发挥事故调查的警示和推动作用。

(四)强化督促指导,进一步夯实煤矿安全基层基础。一是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情况的专项监察,督促煤矿企业加大安全资金投入,严格淘汰落后和禁止使用的工艺和设备,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逐步进行技术装备升级改造。二是分类指导、选树典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推进以“安全达标”为内容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在用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要向安全避险延伸,加快紧急避险系统的推广应用。对“六大系统”逾期不能建成使用或2011年底前未达到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最低等级标准的煤矿,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三是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基础建设。强化《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的落实,建立和规范煤矿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检验和技术支撑机构,进一步明确煤矿企业的主体责任,保护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同时继续强化安全培训教育,加强三、四级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做好安全文化示范企业推荐评选工作。

(五)强化技术支撑,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一是强化煤矿安全中介机构的支撑作用,中介机构对评估评价、检测检验中发现的重大隐患,要及时报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协助促进隐患整改消除。认真执行《吉林省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加强监督考核,严格资质管理,对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的,依法依规追究中介机构的责任,严重的要降低或取消相关资质。二是集中开展《煤矿总工程师技术手册》宣贯活动,完善煤矿技术管理体系。督促小煤矿集中地区加强技术基础工作,提高地质勘探水平,查明老空老窑分布,及时准确绘制图纸资料。鼓励、支持大型煤矿与科研院所、煤炭院校加强协作,开展重大灾害治理和先进装备的研发。三是加快煤矿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依托吉煤集团,建设区域性煤矿救援队伍,强化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救援能力。完善全省煤矿矿情及应急管理基础信息电子档案,推进煤矿应急管理平台建设。严格落实煤矿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撤人命令的决策权和指挥权。

(六)强化源头把关,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准入门槛。一是从严执行安全准入标准,并将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与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安全质量标准化、强制推行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改进延期审查方式,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监督检查。严格安全专篇审查,突出矿井开拓方式和安全系统设计两个重点,防止出现先天性安全隐患。督促建设项目严格按照批复的安全设施设计组织施工,落实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安全生产责任。凡安全设施设计批复之日起1年内不开工的、故意拖延建设的、建设期间非法违法组织生产的,依法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三是深入推进煤矿整顿关闭。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资源枯竭、安全无保障、威胁大型煤矿安全生产的小煤矿,认真贯彻《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整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深入推进小煤矿整顿关闭,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

(七)强化工作配合,进一步增强煤矿安全工作合力。一是加强内部配合协作。机关各处室、各分局(站)要按照职责分工,各有侧重。机关处室要注重影响全省煤矿安全发展的重大隐患和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分析,注重专项监察的制定和落实;分局(站)要根据辖区煤矿实际,做好重点监察和定期监察,注重监察方式的创新和执法效能的提高。处室与处室、处室与分局(站)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真正实现全局一盘棋。二是加强与地方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健全完善相互通报、信息交流、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争取工作上更大的支持和配合。通过检查指导,帮助解决“监管力量不足、专业人才紧缺、监管水平不平衡”等有关问题,形成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工作的强大合力。三是加强安全调度统计工作。及时调度掌握全省煤矿安全动态和各地煤矿安全工作的有效做法,定期分析、汇总和反馈事故情况、监察信息和有关数据,以便及时采取有效办法和措施应对新情况、新变化,把握工作主动权。

(八)强化廉政建设,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创新思路,务求实效,不断深化反腐倡廉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夯实思想道德防线。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内容,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进一步健全完善惩防腐败体系。加强监督检查,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强化监督制约,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监察执法、许可证发放、资质资格认定等重要对象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继续深化政务公开,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严肃认真地对待举报信访,做到件件有回音、有着落,坚决惩治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切实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九)强化创先争优,进一步提高监察队伍整体素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在今年的工作把创先争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继续以“争做安全发展忠诚卫士,创建为民务实清廉安监机构”为主题,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不断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注意总结先进,选树典型,大张旗鼓地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学习以刘春权为代表的基层监察员体现出的忠于职守、踏实肯干、率先垂范的优秀品质,以典型引领队伍,用信念凝聚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转变作风,带头深入实际,带头创先争优,以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队伍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在这方面,骆琳局长、祖继副省长和金华局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同时,我们要在政治上更好的关心大家,特别是基层同志,在职务、级别、荣誉、表彰等方面更多地向基层倾斜;在工作上更好地支持大家,对于监察员清正廉洁,切实履行了职责,煤矿事故发生后,我们会理直气壮地保护我们的干部。在生活上更好的照顾大家,对分局交流干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解决通勤班车或者通勤补贴,坚持和健全休假、探亲制度,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幸福快乐的工作氛围,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二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开展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全面了解队伍思想状况,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有意识、有计划地抓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努力为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爱煤矿安全监察事业又积极肯干的年轻同志创造条件,使其尽快成长。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决不让老实肯干的人吃亏。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积极推进竞争上岗选拔任用方式,逐步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注重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知识互补,增强整体功能。三是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局党组理论中心组的“龙头”作用和处级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坚持和完善理论务虚制度和干部培训制度,深入分析把握煤矿安全监察工作规律。重点抓好政治理论知识、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和监察执法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加强信息工作,利用网站平台优势,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拓宽学习和交流渠道。以“金安工程”实施为契机,更新办公装备,强化操作培训,推进网络化、自动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尊重、关心、照顾老干部,全心全意地为老干部做好服务工作。在政治上尊重老干部,在精神上关怀老干部,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今年要做好活动室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活动室环境和条件。通过我们无限的关怀和服务,给老领导创造无限的幸福和快乐。

机关服务中心要强化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紧紧围绕“提升服务、提高效益”,集思广益谋出路、面向市场求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岗位,给职工增加更多的收入和福利,弥补经费的严重缺口。实施经济目标管理,制定相关激励机制,严明考核,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经济创收能力。

当前正值岁末年初,节假日和事务性工作都比较多,大家一定要做到统筹安排、忙而不乱,切实抓好这一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同志们,2011年的工作目标已经确定,工作措施已经部署,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让我们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再接再厉,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为开创吉林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新局面、实现全省煤矿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3:2011安全工作会殷局长讲话

同志们:

会议利用一天的时间, 听取了几个市 (县) 的典型发言, 我感到启发很大、收获很大。他们的作法很好, 各地要多多学习和借鉴。刚刚各位分管局长也分别就生鲜乳、畜产品、饲料兽药的监管工作做了具体部署, 他们说的很透, 我都赞同, 大家要仔细领会, 回去后要认真贯彻落实。现在, 围绕会议主题, 我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质量和安全是畜牧产业发展的生命线

(一)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是畜牧部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形象。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陆续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畜产品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畜产品安全、优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一定要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 充分认识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务必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务必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 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 全力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可以说, 看一个领导干部政治上合格不合格, 衡量一个班子是否有战斗力, 主要的标准之一就是安全工作抓得如何。为此, 安全第一的观念必须牢固树立起来。

(二)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

影响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 包括自然和市场两方面, 但能置畜牧业于死地的主要威胁来自产品安全和疫病。随着动物防疫水平的逐年提高, 畜产品安全事件已上升为主要方面因素。近年来, 苏丹红、瘦肉精、三鹿奶粉等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屡屡发生, 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三鹿奶粉事件, 使得全国奶牛生产一度跌入低谷, 生鲜乳价格一路下跌, 农民损失惨重。我省是畜牧业大省, 也是畜产品输出大省, 一旦发生问题, 将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 造成重大的经济社会损失。因此, 我们必须强化措施, 落实责任,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有效保护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是今后畜牧业工作主线

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省畜牧业已初步实现由自给自足式的家庭副业转变成为商品化、集约化的现代产业。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不仅是量的增加, 关键在于质的提高。我省是畜产品产销大省, 要实现畜牧大省向畜牧经济强省的跨越, 我们必须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大力发展优质、生态、安全的畜产品, 推动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提高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 促进行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增强抵御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因此, 以确保产品和产业安全为前提, 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生产和健康养殖, 强化安全执法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是现代畜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 也是各级畜牧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

二、落实责任, 尽快建立畜产品及投入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一) 严格落实责任制

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生命安全, 事关社会稳定, 事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事关农民持续增收。各级畜牧部门要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组织领导, 按照《质量安全工作责任状》的要求, 将监管责任细化分解,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不留死角。要把监管责任与措施落实到部门、单位、环节和个人, 做到组织机构、责任分工、目标任务、制度措施、实际效果“五落实”。要进一步做好年初部署的与养殖场 (户) 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工作, 做到100%知晓, 100%签订。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对出现畜产品安全事故的单位、主管责任人以及违法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依法调查, 从重处罚;对于领导干部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行为的要实行行政问责;对触犯刑律的, 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决不能姑息迁就。

(二) 加强执法监管队伍建设

各地要根据工作实际需要, 尽快组织成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 明确工作责任, 强化管理职能, 充实监管人员, 做到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制度。国家农业部于2009年9月份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省局利用省政府机构改革的机会成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各市 (地) 、县 (市) 也要借助机构改革的有利契机, 加强与编委的沟通协调, 按照上下对口的原则, 争取成立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门机构。充分利用现有事业单位、科研院 (所) 、检验检测机构的资源, 整合力量, 共同推进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三) 加强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并带有根本性。完善保障产品和产业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予以坚决贯彻执行是保障工作成效的基本条件。要从完善管理制度入手, 严格落实已经出台的配套规章制度。要完善协调机制, 加强横向配合, 强化纵向联动, 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进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的落实。要强化运行管理机制, 切实做到事事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 进一步提高工作质效。

三、进一步规范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工作越来越重要, 一则发布不当的信息往往会引起消费者的恐慌, 甚至引起社会不稳定。为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工作, 近日, 农业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 (农机字[2010]30号) , 各地要认真抓好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一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避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二是完善信息发布内容, 要做到全面、准确、客观, 不仅要公布发现的问题, 也要公布出现问题的原因, 更要公布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三是加强沟通协调, 做到产地和销地信息共享、联防联控, 避免引发连锁反应。四是强化制度建设, 加强领导, 强化应急工作保障, 尽快提高应急处置和舆论引导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工作落实

(一) 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 分管负责人具体抓。不仅要听汇报, 还要直接研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 分解落实工作任务;不仅要开会部署, 还要靠前指挥, 全面掌握实际情况, 及时解决问题, 完善政策措施。要进一步健全质量安全工作督导制, 建立部门对县 (市) 区定点联系制度, 加大督导检查和工作指导力度, 认真开展督导工作, 不断完善防控和监管措施, 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 要条件保障到位

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 切实把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 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投入, 将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日常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 保障顺利开展整治活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 大力宣传整治成效和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消费知识, 倡导安全生产、放心消费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三) 要切实转变作风

再好的政策, 再好的制度和办法, 如果没有人认真去抓工作落实, 也只能流于形式。为此, 各级畜牧部门必须转变作风, 深入基层, 深入农村, 深入到养殖场户, 了解发展动态, 掌握第一手情况, 发现问题, 研究对策, 时时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要抓好典型推进, 搞好典型培养提高, 以点带面, 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整体水平。

五、廉洁从政, 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监管工作中的示范作用

2010年1月份, 中共中央印发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包括8个方面、52个“不准”, 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把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与做好监管工作结合起来, 坚持从领导做起, 从党员做起, 真正把监管工作抓出成效。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 求真务实, 艰苦奋斗, 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 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 禁止违反公共财务管理和使用的规定, 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 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等等。尤其是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 执法人员要依法行政、廉洁行政, 坚决杜绝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等违法行为, 努力树立监管为民、务实清廉、高效权威、开拓进取的新形象。

同志们, 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事关畜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事关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重大。各地要从本地实际出发, 切实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逐步建立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长效机制, 努力开创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 为“两个千万”规划的顺利实施和食品工业大省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篇4:2011安全工作会殷局长讲话

抓落实

做好新形势下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在全国交通质量监督局(站)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局长 李彦武

(2011年12月12日)

同志们:

“十二五”是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机遇期。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各级交通质监机构积极适应交通建设的新变化、新特点,严格监督、公正执法、扎实工作,为“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值此岁末,我们召开全国交通质量监督局(站)长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一年来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经验,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明年的工作思路。昨天,大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听了之后很受启发。

下面,我就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十二五”开局之年,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交通运输行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继续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各地新开工项目普遍增多,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公路水运工程建设进入了又一轮快速发展期。各级交通质监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勇于面对质量安全监管的严峻形势和事业单位改革双重压力,坚持质量第一、安全发展理念,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优良作风,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得到了社会和行业的充分肯定。

(一)质量监督工作锐意进取、成效显著。

1.积极适应新形势,监督工作思路不断创新。一年来,各级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质监机构,根据监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不断创新监督理念和思路,提升工作主动性。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一把手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厅党组专门听取质量安全专题汇报,深入组织开展“质量安全年”活动,质量管理实施八项措施,安全管理采取六项举措,探索施工安全生产“分区管理”新途径,取得良好效果。江苏、江西等省从规范监督工作做起,制定了质量监督工作程序和标准、质量监督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江西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预制梁钢筋、桥梁支座质量整顿等专项活动。长航站全力开展“长江杯”活动。安徽积极实践现代工程管理,实施高速公路创精品工程实施纲要,探索监管工作标准化,建立质量安全会商、重大事项通报、数据共享等制度,推进质量安全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创立并推广“单元预警法”、“一校一志一会”和“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等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一些省份积极开展市级质监机构标准化建设,逐步形成分工明确、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监督工作实效不断提升。面对日益艰巨的监督任务,各省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完善监督模式。福建注重转变观念,积极开展行政执法,强化监督职责和责任追究,树立监督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性,同时出台了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件审查管理办法、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实行“一周一抽查、一月一督查、一季一分析”,加强质量安全动态跟踪,为辖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广东省实施“双标”管理,对项目进行评价排名,工程实体质量指标显著提升。湖南全面推广工地建设标准化、工艺工法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工程管理标准化和钢筋集中加工、构件集中预制、混凝土集中拌和的施工方式,即“四标准三集中”,大力推广应用预应力智能张拉、管道注浆智能控制等新技术,有效增强了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保证水平。

3.监督手段更加丰富,监督工作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在具体的监督工作中,各地积极探索做好监督工作的新举措,不断丰富监督手段和工作方法,不断增强监督工作针对性,努力做到有的放矢。重庆市认真履行监督职责,采用综合检查、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对桥隧和高边坡、重要工点和关键工序的监督检查,积极探索主要岗位从业人员信用管理,进一步提升了质量安全的监管水平。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一把手和厅党组高度重视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多次督查质量安全,强化地方职责,推动市州监管能力建设;针对阶段性重点工作,召开由市州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领导、项目法人和总监、项目经理、中心试验室主任等参加的千人质量安全大会,通报情况,部署工作,落实责任,强力推进检测专项整治、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平安工地建设、监理行业新风建设活动;实行质量安全季报制度,通过质量安全综合评价对项目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后的建设项目进行跟踪督查,促进了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江西站制作了试验检测教学片,强化试验检测人员培训,努力提高检测队伍素质,创建学习型试验检测机构;陕西站通过技术比武、第三方检测机构备案、检测机构内部管理认证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试验检测机构及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4.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不断深入。2009年部组织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以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质监机构高度重视,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努力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大部分省将治理范围扩展到农村公路、改扩建等工程项目,将治理内容扩大到钢绞线、锚夹具、模板、桥面铺装、小型预制构件等方面。治理工作起到了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全局的积极促进作用。今年上半年,全国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抽检指标总体合格率环比上升5.7个百分点,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较大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抽检指标合格率环比上升5.8个百分点,隧道工程抽检指标总体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水运工程抽检指标总体合格率与去年全年总体合格率相比上升0.6个百分点,混凝土抗压、抗冻、抗渗、抗氯离子渗透等反映强度和耐久性的指标合格率继续保持高位。通过治理工作,各地在提高工程实体质量的同时,改变了粗放的施工方式,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成为主导;不断改进施工工艺,一些好的施工工艺得到广泛采用;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成效得到业内认可,成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组织编写了《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风险预控手册(混凝土桥涵分册)》,各地及时将治理经验制度化,制定防治要点、施工标准化指南,明确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有效指导现场施工,构建了通病治理的长效机制。

5.强化制度建设,监理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目前,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企业甲级364家,乙级161家;水运工程甲级60家,乙级25家。公路、水运监理工程师分别为57891人和6238人。同时,部制定了《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登记管理办法》,规范人员流动和业绩管理,促进监理市场有序发展。为切实发挥好“总监”这个关键人的组织协调、带动引领作用,部起草了总监负责制实施办法和总监人才库管理办法。同时,完成了对2010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的信用评价、2011年监理过渡考试等工作。开展了公路工程监理制度调研,全面掌握和分析监理制度实施现状,为政策制定提供基础和依据。组织对“监理企业树品牌、监理人员讲责任”的行业新风建设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将新风建设活动常态化,不断提高监理的技术水平和修养,促进监理行业良性发展。

6、市场管理与能力培养并举,试验检测管理进一步加强。《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12号)颁布以来,试验检测管理规章制度逐步完善、监管手段逐步强化,工程建设各方对试验检测重要性的认识迅速提高,管理成效日益突出。在工程建设领域,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的影响力日渐显现。目前,全国共有1600余家机构获得公路水运工程综合甲、乙、丙和专项类试验检测等级证书,其中获得综合甲级和专项等级证书的机构100余家。持有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者3.8万人,试验检测员证书者7万多人,试验检测市场初具规模。为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动态管理,我们圆满完成了2011试验检测人员过渡考试、信用评价等工作。开展了首次试验检测机构专项督查,对10省(市)80个等级试验检测机构、16个工地试验室的等级标准符合性、工作质量、能力水平等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换证复核细则》、《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办法(试行)》,启动《公路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编制工作,指导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开展了公路橡胶支座检测比对试验,持续提升试验检测行业整体能力和水平,促进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二)安全监管工作目标明确、稳步推进。

1.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推向深入。今年是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的第二年,活动得到了行业内外的高度认同,国家安监总局将此项工作列入了总局二司的重点工作计划,部领导逢会必讲“平安工地”,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个载体,强化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各地勇于创新,大力推动,涌现出一些有突出特点的经验做法,如安徽的“单元预警法”、湖南的“安全分区管理法”、江苏的“层级监督法”、上海的“网格管理法”、浙江的“模块预控法”等,我局联合交通报对此组织了专题集中报道,扩大影响面。今年6月在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部在安徽马鞍山市组织召开了全国推进会,有关单位交流了经验,会议代表参观了马鞍上大桥施工现场。冯正霖副部长在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并出席了“送文化到一线”专题活动,会议反响很好。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安全监管工作总体思路,提出了“三个强化、四个推进”要求。根据各地上报的平安工地示范项目,遴选了第一批40个部级示范项目提名目录,营造必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并启动了“本质安全”学术活动,积极探索“本质安全”理念的内涵、外延和可实现的渠道;组织了《中交杯》平安工地摄影大赛,印制了专题宣传海报,为一线工人编制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安全生产口袋丛书,完成了《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初稿)》,积极推进平安工地长效机制建设。

2.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顺利实施。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按照“打基础、抓关键、早预防”的要求,印发了《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出版了培训教材,制定了培训方案,组织了师资培训和宣贯培训。同时,为迅速推动制度的实施,积累管理经验,建立了重点地区、重点项目风险评估跟踪督导机制,选择福建、江西、湖南、云南、贵州及中交建集团22个高风险典型项目,实施风险评估全程跟踪督导,力争用三年时间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估制度与指南,逐步确立施工安全生产预警预控预案体系。

3.行业安全监管与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一是桥梁和隧道工程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印发了《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解决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降低施工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控制较大事故上升势头。针对今年3月份以来各地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陆续开工、安全事故频发、生产形势严峻的特点,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春季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切实抓好公路工程预防坍塌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二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印发了《公路水运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了宣贯培训和安全应急专家遴选工作,初选了近400人入选应急专家库。定期统计分析全国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并及时通报。在不利季节和敏感时段,采取局领导亲自打电话,针对事故高发地区或项目发文通报,发生突发事件后24小时值守或派人前往现场配合救援等多种形式,加强安全预警和行业指导。今年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报表经国家统计局批复,列为审批类统计事项,必须依法实施。我们适时组织了宣贯及信息化报送方式培训。可以说,今年以来,大家更加重视了事故统计报送工作,报送的及时性、真实性以及报表质量都有所提升,为行业正确研判形势,分析事故规律,提供了有力依据。

(三)省级质监机构改革深入推进。

目前,全国已有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海南、贵州、云南、新疆、西藏、山西、河北省水运等13个省(区)的质监机构完成了“站”改“局”,江苏局、湖北局、黑龙江站、四川站、广东站已经参照公务员管理,其他一些省站的改革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辽宁局日前正式被省政府确认为授权行政执法主体,由原来的行政委托变为法律法规授权。从“委托”到“授权”,进一步明确了省局质量安全监督行政执法的主体地位,质量监督的行政管理职能特点更加明确。监督机构改革工作取得的可喜进展,说明质监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在推动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充分重视,说明各级质监机构和广大监督人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严格执法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得到了行业、社会的充分肯定。

(四)质监队伍作风过硬。

1.大力宣传和践行“严格监督、公正执法”的质监文化理念,行业发展软实力不断增强。各地大力开展质监文化建设活动,增强质监系统的凝聚力、向心力。浙江局开展“文化质监”建设工作,发布质监标识和核心价值理念,努力打造品质保障“3334”工程,即:三大监管创新提能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监管、造价管理)、三个服务创先提效工程(市场诚信体系、科技支撑体系、法规保障体系);三项队伍创优提升工程(机构建设、人才建设、行业文化建设)、四项品质优化升级工程(质量精品工程、安全平安工程、造价合理工程、行业和谐工程),质监文化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鲜明。

2.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质监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各地坚持把监督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学习巩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相结合,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安徽站深入思考“十二五”质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推动质监工作不断创新与突破。江苏局全面落实“创先争优”活动精神,开展“创先争优献爱心、扶贫帮困显真情”主题教育和读书学习演讲活动。浙江局党委组织开展交通试验检测机构“创先争优”活动,促进试验检测行业提高能力和水平。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勇于奉献、扎实工作,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北京站党支部荣获“北京市交通委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周绪利同志荣获“北京市交通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3.以廉政风险防控为载体,为质监队伍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各地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工作,自觉做到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切实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广东站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廉洁是硬要求”的思想,努力建设风清气正、廉洁阳光的质监队伍。安徽站与各科室主要负责人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责任、抓好落实。2011年,质量监督、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特别是在工程项目多、施工环境恶劣、桥隧比例攀升、监督任务繁重、监管面临诸多困难的严峻形势下,通过有关各方共同努力,实现了工程质量状况总体可控,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的良好开局,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交通质监机构严格监督、公正执法的结果,是广大质监干部职工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向支持和关心质监工作的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质监干部职工表示诚挚问候!

二、工程质量安全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十二五”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交通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制约工程质量安全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累积。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断调整,给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带来了新挑战。展望2012年,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将面临严峻挑战:工程规模大,管理差异大;建设资金紧,建设资源缺;有效工期短,建设条件差;舆论压力大,群众要求高,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形势不容乐观。

(一)工程规模大,管理差异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地新开工项目、在建规模屡创新高。今年以来,全国在建高速公路项目超过500个、里程超过4万公里。考虑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明年工程建设将实行“有保有压”的原则,新开工项目数量有望下降,但在建项目数量仍将居高不下。在工程规模保持高位的同时,项目管理不均衡的问题凸显,表现为省份之间不均衡、项目之间不均衡、项目不同标段之间不均衡,特别是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相对较薄弱的中西部地区,恰恰工程建设规模较大,质量安全压力巨大。

(二)建设资金紧,建设资源缺。各地交通建设资源需求庞大与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工程建设所急需的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熟练操作工人缺乏,大宗材料、地产材料持续紧缺、品质波动。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等因素影响,各地开始不同程度地出现建设资金紧缺问题,一些项目及其控制性工程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明年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紧缺的局面仍将持续。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人、财、物等建设资源短缺,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物质基础被弱化,制约着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三)有效工期短,建设条件差。首先,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由“瓶颈”转为“总体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趋缓,一些地方和群众对交通建设的热情消退,支持和配合力度减弱,征地拆迁难度进一步加大,阻工事件时有发生,合理工期难以保障,个别项目有效工期严重不足。在赶工、抢工、合理工期无法保证的情况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形同虚设。其次,市场不规范、制度不落实、履约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违法分包转包屡有发生,从业队伍素质不高的情况尚未根本改变。第三,随着工程重点区域逐步转入工程条件更为复杂的山岭和水域,地质状况复杂、施工环境恶劣、建设条件艰苦、施工难度增大等问题凸显,质量安全风险更为突出。

(四)舆论压力大,群众期待高。交通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社会公众对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甚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发生的甘肃天定高速路面大面积早期破损、钱江三桥引桥塌落等事件,媒体迅速报道、连续刊载。这不仅给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压力,也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面对新形势,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三个服务”的要求,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切实做好明年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按照即将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和部署,抓关键、抓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稳步提升。

三、明年的工作重点

2012年工作思路是,以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效为主题,以抓关键、促落实为主线,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依靠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手段创新,不断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明年应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关键、促落实,努力提升质量监督工作实效。抓关键,就是要抓好监督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根据质监机构改革和建设形势发展需要,既要考虑监督的覆盖率,也要考虑如何集中优势力量,认准监督对象,突出监督重点,实施差别化管理。同时更要注重督促落实,俗话说,一份布臵,九分落实。再好的制度,再先进的思想,再振奋人心的目标,离开了落实都只是空谈。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监督工作促落实,就是要督促建设单位把有关制度、措施、要求落实到从业单位,落实到施工管理者和施工操作人员。

一是要切实抓好高墩大跨桥梁和长大隧道,高填深挖路段高边坡,特殊地质路段等关键工程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工作。部将把工程规模大的省份,以及跨海跨江大桥和长江沿线码头等重点项目作为明年督查的重点。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内河水运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工作。

二是在注重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质量管理过程、手段和效果。要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将质量管理行为、质量管理效果、质量问题查处等情况,与从业企业和人员的信用管理挂钩、与市场选择挂钩、与主要人员的切身利益挂钩。三是要继续深入开展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综合督查,不断加大督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要抓住不放,强化整改落实和整改闭合,形成整改落实机制,切实提升督查工作实效。

(二)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提升混凝土工程质量。结构混凝土质量是影响桥隧等大型结构物工程质量的关键控制性因素,关系结构工程耐久性、结构安全和出行安全。部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两年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响应、认真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从部及各地质量监督检查情况看,混凝土工程实体质量与施工工艺水平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工程施工管理粗放、精细化程度不高,混凝土质量通病依然是制约工程质量的制约因素。地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质监机构要再接再厉,在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必须要有新作为。

一是要深刻认识治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是一个不断实践、总结与创新的过程,治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质监机构要充分认识治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将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巩固、传承和发扬。要在已有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扩大治理范围和治理内容,实现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二是要以人为本,狠抓治理工作的关键因素。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升质量意识,注重对人才培养,有效激发参建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新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感,引导从业人员将保障和提高工程质量变成自觉行为。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深入研究混凝土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对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加大管控力度。

三是以标准化为抓手,加快推行现代工程管理。要积极适应新时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需要,加快推进现代工程管理。首先,要大力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通过标准化管理、标准化设计、标准化施工、标准化控制,把工序流程、材料加工、场地建设、规范管理等成熟经验和专家智力普及化,把高深问题通俗化,从而提高实体工程质量。例如,在全球任何一个麦当劳店,你吃的汉堡都几乎是一样的,这就是标准化。其次,要大力提高工程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建立健全涵盖建设管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等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体系,细化管理目标、标准、任务、流程,促进建设各方把粗活做细、把细活做精,精益求精地打造优质工程。

(三)以“平安工地”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今年以来,各地工程项目集中开工,许多省份处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安全监管工作压力巨大。截至2011年11月底,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67起,死亡116人,同比分别增长31.4%和27.5%;其中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15起、死亡58人,同比分别增长50%和48.7%;未发生死亡10人以上重大事故。

2011年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特征,一是事故总量及较大事故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幅度较大;8月份各地加大专项督查力度,桥梁事故环比明显下降。二是公路桥隧事故依然居高不下,占事故总量1/2以上,隧道坍塌“关门”事故有所抬头。三是安全生产薄弱环节依然较多,以安全经费、技术、人力等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准入条件控制不严,管理不到位和人员违规操作为主。四是影响生产安全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如施工安全管理能力与建设规模不适应、赶工期、一线作业人员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五是深山远海等项目增多,施工环境日趋恶劣,客观上加大了施工安全风险。

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今后一段时间要力争在完善规章制度、推进责任落实上取得新进展,在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上取得新突破,在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降低较大事故数量上取得新成效,努力构建平安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是要积极构建“平安工地”建设长效机制,切实将建设成果制度化并长期坚持下去。要在全面总结分析“平安工地”创建活动经验基础上,制定并推行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达标考核体系,出版《公路水运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南》,切实提高本质安全度。逐步建立施工安全生产激励机制,公布第二批示范提名项目,开展“零伤亡”工程表彰。加强行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生产的人文环境。

二是要深入推行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提高施工安全风险防控能力。这项制度正式列入了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明年部将加强对风险评估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将执行情况纳入行业重点督查范畴,对执行不力的地区、企业和项目进行约谈、通报。完善重点地区、企业和项目的风险评估跟踪督导机制,逐步建立典型项目风险评估档案。培养一批风险评估骨干,为制度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施工安全监管法规体系。要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在建项目危险环节的安全控制、发挥行业监管主导作用方面,建立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等制度。加强重点时期、敏感时段的安全监管,加强汛期、台风季节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防控。

(四)进一步改进监理管理,充分发挥监理制度作用。监理制度实践证明,监理制对保障工程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目前监理发展遇到诸多问题,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监理行业门槛设臵不合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与从业人员之间缺少稳固的纽带关系等,也是内在制约因素。为进一步加强监理管理,规范从业行为,探索监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应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监理管理法规制度。加快出台总监负责制和总监人才库管理办法;做好监理制度调研工作,结合调研成果,完善监理信用评价办法,启动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把好市场准入关,形成“有进有出,有升有降”的管理机制。

二是继续做好监理信用评价工作。从2009和2010年全国公路监理企业信用评价结果看,个别省对部信用评价办法仍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思想不重视,执行不严格,个别存在偏袒和地方保护。信用评价是监理市场管理的软手段,其基础工作在于项目业主,但最终把关责任仍在于各省级质监机构。希望各省局、站高度重视,严格把关,公正公平,切实履行省站职责。部将对满分的监理企业重点督查。

三是加大《公路水工程监理工程师岗位管理办法》的实施力度。该《办法》明年3月1日起实施,部将适时组织全国宣贯,并组织全国监理工程师岗位重新登记工作,对目前从业的监理工程师进行梳理和清理整顿。新登记制度要求监理工程师与监理企业、从业项目一对一登记,不允许人员挂靠、人证分离、上岗不登记等现象。希望各省站切实把住审核关,确保岗位登记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四是加强监理企业资质初审工作。近年来,各省在监理企业市场准入把关上都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但个别地方也有所松懈,存在企业资质初审工作不严肃、不严谨、不认真的现象。因此,各省质监局(站)对于监理管理工作必须认真负责,客观公正,严格把关。

(五)加强试验检测管理,规范试验检测从业行为。今年试验检测机构专项督查中发现,试验检测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部分省级质监机构对试验检测管理职责认识不到位,责任心有待提高,在等级评定、信用评价和人员注册工作中把关不严;部分乙丙级机构在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盲样管理不规范;试验检测机构持续保持相应能力和水平方面尚需加强管理,部分机构检测业务开展极不均衡等等。因此,试验检测工作应从市场培育规范与培育并重转变。按照“加强监管、提升素质、调控规模、进退有序”的思路,重点加强动态管理,着重解决市场进退机制不协调、运行不规范的问题。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质监机构在试验检测管理中的重要职责。试验检测工作由部授权部质监局负责管理,在此基础上,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制度,明确了部、省级质监机构的试验检测管理工作职责。因此,这项管理工作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其管理成效如何、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反映出质监系统管理能力和水平,反映出质监系统是否能做到“一盘棋”、令行禁止。因此,希望省级质监机构切实负起责任,严格准入,加强试验检测机构证书有效期内的监督检查。特别是要加强对申请综合甲级、专项等级试验检测机构的初审把关和乙丙级机构的审批管理。同时,各省应注重试验检测行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避免出现机构过多过滥、恶性竞争等不良后果。

二是要研究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相关问题。抓紧研究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标准与行业发展实际需求的适应性问题,严格市场准入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将机构专项(中间)检查、信用评价、质量安全督查等专项工作结果与市场准入、退出环节有效衔接,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协调运转的有效机制。

三是要推动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持续开展试验检测数据“打假”工作,加强对数据真实性的常态化管理,切实发挥试验检测数据在工程质量管理和评价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各级质监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试验检测数据造假行为的检查、查处力度,将违规行为与信用评价有效衔接,切实发挥好信用手段在加强市场管理、提高工作质量、规范从业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工地试验室登记备案管理,强化母体机构对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指导,切实提高一线试验检测工作水平。

四是要继续加强试验检测行业的能力和水平建设。加强持证人员的管理,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升试验检测人员的整体水平。研究制定试验检测人员登记管理办法。继续组织开展试验检测比对试验工作。加强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确保量值传递可靠。采取适当方式对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自身质量情况进行管理。

五是要营造试验检测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积极开展与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试验检测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提升试验检测公信力和影响力。继续做好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人员考试、信用评价等工作。加强与试验检测管理体制有关的调研工作。

(六)严格监督,公正执法,进一步加强质监队伍建设。质量监督制度建立以来,各级公路水运质监机构和广大质监工作者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紧扣质量安全主题,认真履行职责,强化自身建设,严格监督、公正执法,确保了质量安全形势总体稳定。进入“十二五”,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日前,在部质监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冯正霖副部长亲临会议,对近年来的质监工作高度肯定,同时也要求我们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理念,以执政党的理念、从党员意识的高度严格要求,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创新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继续发扬“忠于职守、严格责任、敢做敢为、秉公执法”的职业精神,加强队伍建设,鼓励质监系统干部职工做复合型人才,在监督工作中能够“看得出问题、找得到出处(原因)、抓得住重点、提得出措施,落实到实处”,继续打造一支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专家型监督队伍,为“十二五”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做出新贡献。

广大质监工作者要按照冯部长的要求,以多年来形成的好理念、好经验、好做法为基础,积极探索监督工作新思路、新举措,扎实做好质量监督、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廉政教育,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树立廉洁为民、规范高效的质监行业形象。继续秉承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打造“严格监督、公正执法”的监督文化精神内涵,以共同的价值取向,凝人心、聚合力、谋发展。

同志们,交通运输基本建设的新形势、新特点对监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抓关键、抓落实,切实做好新形势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为构建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5:2011安全工作会殷局长讲话

服务主线 努力实现全省质监工作新跨越

——在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靳道强

(2011年1月14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质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0年质监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11年质监工作任务,动员全省质监系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履职有效性,努力实现“十二五”质监事业发展良好开局,确保江苏质监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建设美好江苏作出新贡献。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小敏副省长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代表省局党组作工作报告。

一、2010年全省质监工作情况

2010年,全省系统紧紧围绕建设全国质监工作先导区、质监工作促进经济转型示范区、人民群众信得过的质量安全区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三全一保”工作任务,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圆满实现了既定目标。

(二)服务转型成效明显。紧扣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这一重中之重,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一是积极支持沿海开发。制定工作意见,推出6个方面、28项服务举措,全年新批8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培育53个江苏省名牌,创建1个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二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开展节能专项行动,全年共帮助企业节约标煤70万吨以上。对417台重点耗能设备进行能效测试,在6769台锅炉使用单位开展节能、安全双达标活动。推进节能产品认证,在全国首批组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完成节能产品认证971个、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7家。新增节能减排标准化试点10个。同时,还在全国质检系统首家成立了省能源计量数据中心。三是开展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创建活动。出台创建工作意见、管理办法及验收标准,明确20个重点培育对象,坚持政府主导、制定创建规划、督促依法生产、出台惠企政策、建设检测平台,全年建成6个省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

(三)质量安全保障有力。一是创新监管模式。在全省9567家食品生产企业、4650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实施分类分级监管,食品企业实现全面覆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覆盖率达30%以上。二是组织专项整治。全面开展乳制品、含乳食品专项整治,抽查、监测乳制品、含乳食

对消费者反映集中的10类产品开展监督抽查,及时发布抽查结果,引导消费。四是开展志愿为民行动。组织质监志愿者,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送标准、送知识、送检测。其中,免费检测室内空气甲醛含量和“健康计量走进社会福利机构”活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五是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建立全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高行政许可和组织机构代码办事效率,继续实施“首违不罚”规定,为扶持企业发展、改善就业形势作出了一定贡献。

(五)执法监管规范有序。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监管行为。一是健全法规体系。《江苏省纤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颁布实施,《江苏省服务标准化管理办法》等列入立法计划。二是加强监督抽查。根据国家重点监管产品目录,加大对涉及安全、节能、环保等产品监督抽查力度,组织对供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亚残会、玉树地震灾区物资和防汛物资等开展专项监督抽查。全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95%,较上年上升2.3个百分点。三是重拳打假治劣。开展农资、建材、机电产品等45项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查办大要案1064起、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41起。对区域性产品进行集中整治,关停企业30余家,有效提升区域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四是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和开门审案,全省系统

等活动,在全国率先开发并试运行质监系统网上培训考试系统,全年受训7000人次以上;制定并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面向全球招聘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四是惩防体系建设有效推进。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关于反腐倡廉的决策部署,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以惩防体系建设为主线,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五是“两网”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强力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工作,去年8月省局以优秀等次首批通过省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考核验收。建立互联、开放、覆盖全省系统的工作目标管理系统,将各市、县局工作目标、措施、完成进度等全部上网,促进了行政效能提升。六是质监文化建设初见成效。制定2010-2015年文化建设纲要,组织开展质监文化大讨论,召开文化建设试点观摩交流会,提炼江苏质监核心理念。此外,全省系统政务、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老干部工作得到加强,援藏援疆工作受到总局肯定,协会、学会桥梁、纽带作用发挥良好。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江苏质监“十一五”发展的收官之年,“十一五”规划明确的各项主要目标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回眸过去五年,我们致力于服务发展,深入推进质量振兴,大力实施名牌和技术标准战略,全省质量总体水平稳居全国前两位;我们致力于保障安全,组织开展产品质

局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得益于全省系统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勤奋工作。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省系统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年来,全省质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质量管理工作的研究有待深入,全社会齐抓共管局面尚未真正形成,与提升全省质量总体水平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二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施有效监管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三是监管资源严重不足,基础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全省系统担负的重要责任还不完全适应。这些问题,需要在新一年里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当前质监工作面临的形势

站在“十二五”开局的新起点,谋划起步之年的质监工作,只有高点站位,认清形势,才能开阔视野、找准定位、理清思路、创新发展。分析质监工作面临的基本形势,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质监工作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集中体现

阔的空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主动顺应各级党委政府对质监部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期待,把服务转型作为质监部门的首要任务,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跃升、推动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推出更多举措,实现更大突破,以促进转型的更高成效赢得事业的更快发展。

第二,质监工作正处于质量安全的高度敏感期,集中体现在社会对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因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导致的质量违法行为屡屡发生。与之相对,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质量安全敏感度也越来越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由传统媒体进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的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蝴蝶效应”日趋明显,一个小的质量问题很容易被放大,个别产品的质量问题会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甚至引起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损害监管部门的公信力。上述三方面因素的叠加,使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第三,质监工作正处于创新发展的需求升级期,集中

1化挑战为机遇。要牢牢把握社会对我们履职要求越来越高与自身能力不相适应这个基本矛盾,紧紧围绕江苏质监工作要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符合,江苏质监工作的地位和形象要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的地位和形象相符合的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服务发展是主线、保障安全是底线、改革创新是红线的原则,努力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回应新期待,满足新需求,不断把质监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三、2011年全省质监工作任务

2011年,全省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增强经济转型推动力,增强质量安全保障力,增强惠企利民践行力,增强履行职责战斗力,确保江苏质监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明年实现创“三甲”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围绕这一要求,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主线,增强经济转型推动力。紧扣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以质量强省工作为龙头,以公共检测平台建设、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创建、节能减排和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为支撑,进一步提升质监工作推动转型的有效性。

3二是加强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适应经济转型升级要求,加快建设。围绕“三大计划”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快国家质检中心建设,争取年内建成7-8个。加大投入,今年确保装备载体建设投资10亿元以上;加强协调,积极组织申报筹建与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联的国家质检中心,全年争取新批3-5个;科学布局,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省级质检中心。要适应企业创新发展要求,优化服务。坚持公共平台公共建设、公共使用,通过联建、共建等多种形式加快实施进度,加强与科技创新平台融合,推动公共平台向社会开放,发挥更大效益;牢固树立科技兴检理念,加大科研投入,明确科研重点,引进科研人才,推进科研合作,强化科研激励,努力打造一批集检测、科研、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要适应检测市场竞争要求,整合资源。坚持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优化检测资源配置,提升能力;建立检验检测设备管理系统,促进重点设备共享共用,减少重复投入。要适应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要求,严格管理。继续开展检测工作整顿,制定检测质量管理办法,加强检测人员培训,实施监督抽查任务调控,切实把检测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是开展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创建活动。顺应产业

5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降耗工作;发挥省能源计量数据中心作用,采集分析数据,出具分析报告,为节能提供技术支撑;安排专项经费,实施“蓝天工程”专项行动,对全省油库、油罐车、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技术改造等进行计量技术服务。在特种设备监管层面,继续开展锅炉节能安全双达标活动,对新投用锅炉实施能耗审查制度,督促用户建立并实施安全节能达标制度。

五是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制定《质量信用评价工作规范》地方标准,争取将质量信用评价工作纳入江苏省信用建设地方法规体系。扩大质量信用评价范围,将质量诚信体系从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拓展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食品生产企业,并在3C认证企业试点推行。抓好质量信用信息归集,建立统一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加大质量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力度,将企业质量信用等级作为名牌认定、质量奖评选的重要依据。加强与信用办、经信委、商务、工商、银行等部门的合作,建立质量诚信联动机制。

(二)严守底线,增强质量安全保障力。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始终绷紧质量安全这根弦,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防止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质量安全事故。

7的沟通、合作,积极推动跨区域打假协作,建立健全部门间、区域间联动执法打假机制。通过集中整治,查处一批质量违法行为,达到规范、提升的目的。

四是妥处质量安全事件。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风险分析,着重强化食品风险分析,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做到预警及时有效。修订省局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置简易程序,加强应急装备能力建设,试行专家咨询制度,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重视舆情分析研究,对一些尚处萌芽状态的问题,快速反应,果断出击,提前处置,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认真接受媒体监督,正确面对各种报道,主动发布相关信息,努力占据主动地位。

(三)牢记宗旨,增强惠企利民践行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惠企利民是质监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一是强化标准信息平台服务功能。通过标准引领企业发展转型,着力打造江苏标准信息服务品牌。加快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二期项目建设,紧扣“三大计划”,搭建节能减排标准信息等特色子平台。加快筹建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服务网、江苏食品安全信息公共服务网,及时跟踪、更新国内外技术法规和标准信息资源,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9治劣的需要,又是引导群众合理消费的需要。在去年专项监督抽查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的基础上,今年要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全部公开、对不合格产品后处理结果全部公开。

五是深化“两免费”检定工作。“两免费”检定自09年启动以来,逐步扩大范围,深受各方欢迎。今年在继续原有免费检定的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苏中地区乡镇卫生院。要严格管理、加强监督,把免费检定工作做细、做实。

六是推进气瓶安全条码管理。安排专项经费,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实现对全省955万只充装气瓶的动态监管,消除安全隐患,让人民群众安全、放心使用气瓶。要科学安排,加紧推进,力求尽早取得实效。

(四)固本强基,增强履行职责战斗力。把自身建设与有效履职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紧抓不放,为质监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加强法制建设。争取出台《江苏省服务标准化管理办法》,并在保障质量安全、推进节能减排等领域积极向省人大、省政府提出立法建议。深入推进说理式执法,出台行政处罚文书范本,制定说理式执法规范。建立健全技术机构考核制度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技术机构人员的法制意识,做到检验合法、程序合法、数据准确。制

1点,重点围绕监督抽查、执法打假、惠民利民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展开宣传,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质监工作的认知度、参与度。

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实现有效监管、弥补资源不足的重要手段。整合现有资源,抓好联网、并网,避免交叉运行、多头操作,提高运行效率。强化监管功能,重点抓好特种设备检测监管平台的运行和完善,推进食品动态监管平台建设,谋划许可证产品、3C产品生产企业动态监管系统建设。管好用好目标管理系统,制定系统运行规范,提高推动工作有效性。

五是加强廉政建设。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完善惩防体系,进一步提高效能监察水平,着力解决影响行风的突出问题,打造勤政廉政的质监机关。加强财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严格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开展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绩效审计。

上一篇:学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职责与要求下一篇: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预习:授予客户奖励积分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