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教案――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

2024-04-27

《锄禾》教案――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共8篇)

篇1:《锄禾》教案――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

建议思考的问题

1.教学中课本上的结论是否就是定论?

2.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形式,万一发言一发不可收,提出令人尴尬的问题或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

3.课堂上小组讨论是否会流于形式,反而浪费了课堂时间?

背景

最近,我教《约数和倍数》这一章,感到非常头疼。因为我教书8年来,一直认为这章概念多,难理解,要想学生学好,必须讲得细,扎扎实实练好每一节。所以,我认真备课,把要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准备讲得清清楚楚。但事与愿违,上课时,许多学生觉得挺简单,我在讲解时,他们不停地插话,打断我的思路;可让他们做作业时,却错误百出,真是“自以为是”!但是不让他们插话,认真听我讲,结果他们兴趣索然,趴在桌上不想听课!我真是不知该怎么办,甚至埋怨这班学生不如其他班的,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后来,我停止了抱怨,开始反思:如何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呢?嗯……对!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案例描述

一、复习。

1.什么叫公约数?什么叫最大公约数?

2.自己默默地想一想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二、教学新课。

(黑板上出示)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如能简便,请用简便方法计算;如不行,就用短除法来求。

11和12  8和15  12和18  21和7

学生们认真地观察这些数字,进行着思考和计算。一会儿,有的学生喜形于色,有的学生紧锁眉头,此时的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地思索(进入了状态),5分钟过去了,一个学生轻轻问:“段老师,讲讲吧?”我歉然一笑,说:“老师现在不会告诉你的。”接着又向大家说:“现在分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意见。”

一句话击起了“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些学生认为4个题都可简便,有些学生认为有三个可简便,有些学生还认为简便的方法不只一种。这时,我出示了一张表:

根据工作表,小组长带领组员思考要探究的问题,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猜想,并尝试着进行实践证明……在一番自主活动之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探究过程--

生:我认为第一组“11和12”可以简便计算,它们相差是1,最大公约数就是1。

生:(对刚才那个学生反问)我认为你的想法是错误的,11和12互质,所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

生:(支持第一个学生)我举了好几个例子,比如7和8相差1,最大公约数就是1。

生:我认为只要是两个互质数,它们的公约数就只有1,因此,最大公约数也是1,例如:第一组中的“11和12”,第二组中的“8和15”;而其中11和12的最大公约数是1,也正好相差是1,这是一个巧合,也是正确的,但它不能代表所有互质数的求法,只能代表相邻的两个数的求法,又因为相邻的两个数一定互质,我们为何不把它归为一类:两个互质数,最大公约数就是1。

同学们听后纷纷投去赞许的目光。

师:同学们,道理只有越辩越明,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投影出示)

生:我们组认为第三组“12和18”求最大公约数也可用简便方法,可以用公约数6去除,再看所得的商还有没有其他公有质因数,结果没有了公有质因数,因此,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是6。

生:(反对刚才那个同学所说的)我们在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时,只能用质因数去除,怎么能用公约数去除呢?

生:是啊!只能用公有质因数去除,6是一个合数,不能用6去除。(一片议论声。)

师(引导):大家想一想最大公约数是求什么?

生:是求两个数公有的约数中最大的一个。

师:既然这个最大公约数既是18的约数,又是12的约数,因此,就可以用18和12的公约数去除,大家之所以习惯用公有质因数去除,是因为短除法当时从分解质因数演变过来的,但从最大公约数的意义考虑,是可以用它们的公约数去除的。

学生听得非常认真,并且有恍然大悟的神情。

生:我发现第四组“21和7”也有简便方法,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7,7的约数有7,21的约数也有7,所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较小数7。

生:我对刚才那位同学进行补充,因为21是7的倍数,所以,21的约数必定有7,7又是它本身的约数,因此,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7。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非常好,这就是第二个规律(投影出示):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经过刚才的发言,举手的人渐渐少了,可有一位同学仍坚持不懈地高高举着手,我便请他发言。

生:我认为除了老师您黑板上的例子可以简便,还有一种可以简便处理的方法,那就是:两个相邻的奇数一定互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也是1,虽然它包含在互质数这一类中,但仍比较特殊。

他的回答着实让我和同学们吃了一惊,当时,我也对他的答案是否正确把握不准。于是便领着学生们进行验证,发现果然是正确的,同学们都露出了佩服的神情。

接下来,同学们又认真地看书中例题,并且积极地做了相关的练习题。

课后反思

上面这个案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个片段,它体现了我思想上的一些创新和转变。

1.由指令性活动向自主性探索转化。

在前段时间教学时,总是对学生不放心,结果只会束缚学生的手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为真正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必须是学生自主的活动。这一节课中,学生自己在进行观察、假设、探究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始料不及的。

2.由问答式教学向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转变。

在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形成独特见解,此时的合作有了基础。当有了不同意见时,才会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当意见相同时,就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表现欲,那小组合作怎会流于形式呢?可能这会“浪费”些时间,但这让我们的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和能力啊!

3.课本不能被当作惟一不可改变的标准。

课本在学生学习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创新。例如在这节课上,学生们总结出来的规律可能被分别归入书中几类,但他们所发现的细微的结构特征是书上所没有的,它是那样有新意,我们有什么理由可以“一刀切”呢?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特别是要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了的旧的教学方式。只有让学生充分从事探究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地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2:《锄禾》教案――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

2010年6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省委书记卢展工署名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近日,一直在反复拜读,深思默想,内心颇为激动。文章提出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命题,思考了“领导干部应该怎么转、怎么做”的问题,强调了“发展目的必须明确,头脑清醒至关重要,正确思路应当持续,方式方法亟待改进”的要求。文章言语质朴,思想深远,对我个人未来工作具有很强指导性,在这里,我谈一些内心的感想和体会:

一、要勤学善思,不断强化发展为民意识

卢书记文章中开篇就阐述了:“发展的目的就是为民”,这一个质朴的道理指出了我们所有工作的归向,这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工作是否促进了发展,是否促进了为民发展?同时,指导我在今后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中要勤学善思,勇于创新,在未来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为民意识。结合自身工作,就是要认识到作为从事基层党建的组工干部,虽不直接抓经济发展,但我们的工作和经济工作不是“两张皮”,绝不能游离于发 1

展之外,自觉地把工作放在服务发展的大局当中,放在服务群众的大局当中,努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为发展为服务群众出谋划策、积聚力量、营造氛围。

二、要常念忧患,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冷静

卢书记在文章中,深刻批判了当前“看好不看坏,算得不算失,报喜不报忧”的问题,言语切中要害,针砭时弊。在面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问题中,又阐述了要毫不动摇,持续发展的要求。读到这里,我对照自己,比照工作,深深感到自己欠缺了“生于忧患”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摸着石头过河的路途中也必然会有打滑的脚步。怎样避免问题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常念忧患,心存谨慎,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客观认识到自己面对的问题,冷静正确的判别自己应迈入的下一步。结合自身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多正视工作中的“短板”,从基层党建的薄弱领域主动出击,从党建工作的落后单位主动抓起,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加大工作力度,保持工作韧劲,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要真抓实干,努力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篇3:《锄禾》教案――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

关键词:人才开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互动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1、人才资源素质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较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接受新技术能力, 能将潜在的资本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从而提高效益。人才资源素质从多个方面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 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比例关系。与文盲相比, 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 初中毕业可提高108%, 大学毕业可提高300%。[1]人才资源的质量高, 其在生产过程中就能有效地掌握科学技术, 熟练地运用各种复杂的机器设备, 提高物质资源的使用效率, 节省和替代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数量, 并使两者更有效地进行结合, 从而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生产率。其次, 实现低层次产业向高层次产业的转化, 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要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增长, 就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的产业结构, 有利于推动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人才资源质量高, 就能推动和促进产业层次不断向高级化演进,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反之, 就会影响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阻碍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发展。再次, 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人才资源的质量是科技进步的载体, 是决定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和条件。许多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经济落后, 其根源就在于相对缺乏发明者、创新者和风险承担者。人才资源质量低→技术进步慢→经济发展效益差→人才资源质量更低, 这样的不良循环导致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转变。

2、人才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人才资源配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经济体制下, 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质和量的需求与供给的协调状况[2]。人才资源配置过程就是人才竞争和流动过程。在全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才的需求者是国家、地区、部门、行业或企事业单位, 人才的供给者是拥有人才所有权者。人才流动的主体是人才, 客体是人才提供的劳动。当人才需求者因工作需要而决定增加人才时, 便形成潜在的人才需求;当人才需要就业或想另谋职业时便形成潜在的人才供给。如果人才需求者和供给者在现有人才状况下同时获得满意的效用, 则人才的供需处于均衡状态, 即处于人才有效配置状态, 此时, 不会产生人才流动行为。如果需求者或供给者中的某一方对其现时效用不满, 或供需双方均对各自的现时效用不满, 而且人才体制或其它条件限制, 致使人才不能流动, 即处于人才配置非有效状态。只有当人才的需求者和供给者都对其现时效用不满, 并且没有人才流动限制时, 潜在的人才需求和供给才能成为现实的人才需求和供给, 才可能实现人才有效配置。

合理的人才配置, 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实现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 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人才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其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的。市场对人才的配置, 有利于人才流动。市场配置促使人才得以有序流动, 更重要的是促使人才资本在流动的过程中得以形成。也可以说, 人才的市场化配置, 是社会性人才资本流动的一种基础形式。

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产生“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需要培养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 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需要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 特别是要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需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 出国留学人员。

2、发展循环经济产生“生态型”人才的需求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发展方式的革命, 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途径, 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所必然选择的模式。“十一五”期间, 我国将继续实施资源环境战略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战略, 我们面临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重建双重任务,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我国的资源环境战略又是经济战略。而人才强国战略要与资源环境战略、经济战略结合起来, 这个结合点就是培育“生态型”人才。因此, 相应地就产生了对“生态型”这类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包括生态与环保科技人才、环保监测人才、生态规划和政策咨询人才、环保标准与技术法规人才、环保信息管理人才、环保宣传教育人才等。还需要培育发展循环经济急需的规划人才, 包括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循环经济省的规划、循环经济城市的规划、循环经济园区的规划等各个层面的规划人才。

3、加快推进改革产生“学习型”人才的需求

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也是切实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性保障。“十七大”报告提出通过深化改革, 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要切实推进改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就必须有一批学习型人才。首先, 他们有主动学习的愿望, 很强的好奇心, 对学习充满兴趣。他们的学习具有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其次, 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勤于思考, 兴趣广泛, 能举一反三, 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第三, 他们善于搜集和筛选信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知识产生, 新的成果出现。学习型人才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在千变万化、杂乱无章、浩如烟海的各种信息中, 懂得取舍, 并能消化、吸收其中有益的成份。

4、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联系在一起,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中, 信息化人才的开发是核心。产业结构优化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主要是以下四类:第一, 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人才。主要指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或者软件等技术方面因素的技术专家;第二, 信息化管理人才。指各级政府中指导和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人才。政府信息化管理人才需要具有政策、经济、信息技术、公共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需要综合性很强的人才;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人才需要既熟悉企业管理运营和业务流程, 又熟悉信息技术和应用;第三, 信息技术应用和开发人才。这类人才主要是将技术转化为商品、将市场需求传递给技术专家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第四, 信息化普及人才。这类人才致力于提高全民使用信息、利用信息、提升信息的能力, 致力于改善全民的信息化素质, 以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三、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以新的政绩观, 加强人才开发的考核与责任机制

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逐步完善科学的人才开发考核与责任机制, 以新的政绩观对人才队伍实施动态考核。一是确立正确的政绩价值标准, 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在整个指标体系的设置上, 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在经济指标的设置上, 要既重视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 又重视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其他指标;在评价标准上, 既要看数字, 又不能唯数字;考核指标要有确定性, 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固定, 又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调整。二是改进政绩的考评考核办法。要既重视工作方法的改进, 更要注重思想方法的改进。在改进工作方法上, 主要实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集中考核与经常性考核相结合, 既要听干部的意见, 也要听普通群众的意见。改进思想方法, 就是要客观、全面、历史地看待干部的政绩,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准确分析政绩的“真”和“假”;要立足当前认识长远, 科学认识政绩的“显绩”和“潜绩”, 要分析成本看绩效, 正确估价政绩的“得”与“失”。同时要下功夫分析前任基础与现任政绩、当前政绩与长远政绩、班子政绩与个人政绩。

2、创造人才成长的最优环境, 吸引和积聚创新创业型人才

着力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争当人才的社会氛围, 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建功立业、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构建人才创新创业的事业平台。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科研机构转制步伐, 逐步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研运行机制, 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坚持用产业集聚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 为人才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构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人才机制。努力办好各类科技园区、创业园区, 抓好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专业“孵化器”的建设, 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载体, 打通渠道。二是加强政策环境建设。根据人才资本的特性, 用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理念制定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相匹配的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选拔人才、评价人才、激励人才的政策, 相互衔接, 形成体系。在人才的引进、配置和激励政策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突出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以人才柔性流动为主要形式, 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引进和配置人才, 并把人才资本的即期计酬和长期计酬、短期激励与永久性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完善法制, 保护创新。鼓励企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停薪留职领办、创办经济实体, 推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财政资金、银行信贷、风险投资和个人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社会投资体系, 大力改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投融资环境。

3、加大对人才资本的投入, 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

首先, 加大人才资本投资力度。把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作为人才资本投资的主要内容, 转变把人才资本投资看成是单纯消费行为的观念, 树立人才资本投资回报率最高、效率最好的观念。依法加强各项教育税费的征收和管理, 同时充分运用财政、金融、信贷等手段提高教育融资能力, 利用政府债券资金开发教育设施建设,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设立人才开发转向资金, 主要用于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 优秀中青年高层次人才的出国 (境) 培训、考察和参加学术活动, 资助留学人员完成学业, 解决回国后从事科研工作的启动资金, 奖励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等。其次, 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千方百计开辟投资渠道, 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 优化教育投资结构, 构建基础教育、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的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要创新教育投入机制, 保证基本教育的基础上, 使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和持续教育。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以多种形式投资人才培训。各类用人主体、经营性投资项目都要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人才培训;各级政府把人才开发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 加大对继续教育、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投入。

4、完善人才市场体系, 推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持续发展

发展的根本在人才, 人才的配置在市场。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才能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第一, 要发挥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作用。遵循市场规律, 让人才无障碍地进入市场, 在市场平台上平等竞争、自主择业。促使用人单位确立“选人在市场、用人找市场”的观念, 自主经营人才、使用人才。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部门所有”、“单位所有”, 突破人才资源完全靠组织手段、行政行为开发和配置的人才。针对人才资源的特殊性, 按照人才市场供求关系, 通过实现人才自身价值与满足社会需求相结合, 有效解决人才供求矛盾。第二, 要推进人才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人才服务机构的关系, 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 推进人才服务机构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引导国有企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努力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使现有各类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实现联网贯通, 加快建设统一的人才市场。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第三,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 疏通五支队伍之间、城乡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发展人事代理、人才租赁、人才测评、人才培训业务, 改革户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放宽户籍准入政策, 推广以引进人才为主导的工作居住证制度, 探索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加强人才市场监管, 推进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5、培育整体人力资源体系, 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

既要高度重视培养懂经营管理的企业家人才, 具有较长行业从业经历, 拥有多重知识背景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外贸、营销等适应企业发展战略转变以及未来市场开拓的专业性人才, 技能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又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基础实用型人才, 也要大力培养工业、农业、服务业传统优势人才, 形成合理化的人才结构, 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水平。因此, 政府要在"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总原则下, 紧紧围绕招人、用人和留人三个环节, 研究制定符合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特点的政策措施, 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政策环境。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 适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 调整教学计划, 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企业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合理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双向选择, 实现人职相匹配, 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在人才市场上, 根据岗位的需求来配置合适的"人才"。

6、完善法律法规, 优化人才建设的政策法制环境

人才政策法规由于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成为人才兴亡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远性的决定因素。因而建立健全适应我国人才实际状况的法律法规, 努力贯彻执行人才法律法规, 已成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一方面, 要在现有政策法律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的配套法律法规, 尤其是把有关科技开发、利益分配、表彰奖励、成果保护等关乎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做到依法保障人才的权利。另一方面, 建立健全人才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立法, 充分考虑人才市场所涉及到的政府、中介以及人才供求双方, 相应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及其行为,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推行职业资格制度, 强化从业资格管理, 加强对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的行为规范。

责任编辑:李亚民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锄禾》教案――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

关键词 化学 课堂互动 学习方式 转变 双赢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互动过程,同时又是不可分割的过程。互动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课堂互动又分为两种,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即引导与激励,生生互动即竞争与合作。那么,如何实现课堂互动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的转变学习方式,力争将学生的被动思维转变为主动思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即可实现课堂互动,并在互动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怎么进行呢,笔者的做法是: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组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增强课堂教学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前提。没有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就缺少了主角,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就缺少了动力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学习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积极性,课堂也因此有了活力,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当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充盈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巧和对学生真挚的爱,还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目的,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教学的各种多媒体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物质燃烧时有不同的特征。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固体燃烧时产生火星或火花。而硫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可是,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为什么产生火焰而不产生火星呢?我们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硫燃烧的特征就能把握其中的奥妙。再如,讲授酒精性质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一片哗然欣喜,学生注意力集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此时,学生进入了学习心理的最佳状态,真正实现了课堂互动。

二、因“材”施教、因“生”施教

如何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核心就是教育者要能够因“材”施教、因“生”施教。这说的“材”是教材,“生”是学生。即教师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并结合自己教学的个性风格,从教材中寻找课堂互动的突破点;能够摸清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的起点和训练点,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让每一层的学生都能进步。因材施教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个性,给教师灵活处理教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逐渐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

例如,学生学完酸、碱、盐知识后,选做鉴别氯化铵、硫酸铵、碳酸铵、硝酸铵等四种盐的实验。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让他们动脑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验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能主动、认真地联想以前学得的知识,专心研究和组织实验程序,找出“鉴别”、“区别”或“分别”认识的几种不同的物质解题答案。然后他们根据四种铵盐各自的特性,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将其一一区分开来,并说明实验的根据,解释所出现的特殊现象。在物质的鉴别过程中,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通过实验、分析、鉴别,推断出所鉴别的某种物质。这种实验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因材施教的结果。

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排在前三位的是实验(25.9%)、用电脑(21.2%)、课外读书(12.3%)。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人格特性;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允许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现在有不少学校在进行分层教学的实验,其核心就是因“生”施教,更好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互动式学习。

三、和学生平视

实施课堂互动,首先是心灵的沟通,缩短师生的距离。教师要从情感投入开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教师由单纯的权威的教育者到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从“师道尊严”向“学道尊严”转变。教师只能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兴趣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学生成为朋友的关系,创立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讲课时,教师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的和每一个学生心理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一个对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师生进一步接触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一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加以鼓勵;出现错误时,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善于启发诱导。

例如:学生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常因仪器不干净,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做不出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师就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操作上的错误后,重新操作,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从同学们的课堂积极参与上,课后的总结,可以看出这是一堂成功的课。我想,心理上的放松是这堂课成功互动的关键。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个和谐的关系可能更多的教师要能够“退一步”或“降一级”,营造师生平等交往的氛围。交往就是互动。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

篇5:《锄禾》教案――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

如火如荼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景象,也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过去教师那种“一只粉笔”“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早已无法适应当今学生的需求。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抓住初中语文自身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努力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积极地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逐步发展,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转变“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模式为多种形式地提出并解决问题。

过去的语文课上,往往是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学生只需回答老师课前设计好的一些问题,学习十分被动。现在偶尔我也会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地设计成问题提出,让学生在学习中去解决;而更多采用的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或独立思考或分合作小组展开讨论,结果是课堂效果时常出人意料,甚至有时令人惊叹,庆幸自己没有过多讲解。例如,学习《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划出并品析自己喜欢的诗句这一开放式问题,一女生就领悟出“那朵流星”的“朵”字用得别具匠心,因为“朵”字会使人联想到那颗流星犹如“花”一样美丽动人。再如教学《纸船》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假设冰心奶奶决定再一次修改《纸船》,她邀请同学们参加这次诗歌评改会,欢迎大家畅所欲言。顿时,课堂气氛热烈起来,一男同学说道:“我觉得第一节最后一句中“抛”字太随便了,表现不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同学们争先恐后,有的建议换成“放”字,“放”显得比较庄重,动作也很轻柔,情感韵味很浓;有的则争辩道:“抛”比“放”有力量,更能表现出作者的急切心情;而且“抛”这个动作有发泄的味道,作者分明是在抛出一腔孤独,一腔思念之情啊!后来一位同学的发言让大家折服了。他说:“其实“放”字也能表现出深情,如果是在一条风平浪静的小河上的话。但大家不要忘了,这是在“天风很大,海浪很急”的太平洋上。作者乘的不是一叶扁舟,而是又高又大的远洋海轮,怎么可能“放”呢?只能抛,而且是用力抛。大家想想,站在船头,天风浩荡,冰心满脸泪痕,衣裙飘飘,她双手捧着小船,用力一抛,船在随风飘舞。冰心就以这样的姿势定格船头,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大洋思亲图”啊!“放”能有这样的效果吗?”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学生这种智慧的火花让我惊叹不已。

总之,课堂上灵活多样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会帮助学生自主地发现语文学习中的一些规律;不仅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语文素养,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潜能。课堂上老师放下的是绝对权威的“架子”,取而代之的是及时的鼓励与热诚的赞美;学生丢掉的是害怕答疑的种种顾虑,取而代之的是探讨的争论与热烈的掌声;避免的是内容上的“生吞活剥”,取而代之的是鲜活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课堂上初中生思维活跃、喜欢标新立异等心理特点得以张扬,探究式学习的热情得以激发,智慧的火花时常在民主、愉悦的氛围中闪烁。

二、转变教师“独霸”讲台的传统模式为师生同登讲台的互动式学习。

1、师生共搭展示平台,锻炼学生的口才。每节课前的三、五分钟,我为学生提供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机会。训练的具体内容是和学生商量决定的,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介绍家庭情况、个人兴趣爱好、描述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讲一个成语故事、介绍一则名(格)言、介绍一位自己崇拜的人、推荐一本最喜欢的书等等。讲解时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由神态自然,语言清晰简洁到声情并茂、语言流畅生动等。按顺序轮流往复,每个学期每位学生都能多次地得到登讲台当众讲话的锻炼机会,学生不仅练就了“说”的能力,满足了初中生的表现欲,而且树立了自信心。我班有一个学生王平性格内向,成绩一贯不好,没少被老师家长批评指责,沉默寡言的他变得越发自卑了。自从开设“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以来,每一次他都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虽然开始他也是畏畏缩缩的,但几次的锻炼,他变得落落大方,甚至还在学校举办的演讲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2、搜集整理资料,学生走上讲台。对于一些自读课文以及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如“猎狐”、“外星人”“综合性学习”等,尽可大胆放手,把更多的时间,更大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协作精神,创设互帮互助、积极探索的氛围,让学生走上讲台做一回“小”老师或者主持人,促进学生语言发展和个性发展。学生经过合作小组内的认真准备——搜集、整理、分析材料后,课上进行抢答赛、展示成果(幻灯片的制作等),常常是下课铃声已响,学生仍然兴趣盎然,意犹未尽。如刚刚上完“一起长大的玩具”这一内容,学生就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做实验,自制玩具,小组绘制展示了墙报“童年的游戏”,课堂的容量增大了,学生的收获增多了。这种做法既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等语文素养,又满足了他们的好胜心和表现欲,使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一种成就感。就连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听课”的老师也是每每会有意外的收获和启发,可谓师生互动“互惠”。

三、转变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权由老师“独揽”为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

以往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都由老师亲自包揽,学生不分层次统统完成同样的作业,结果是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消”,完成的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我发现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理: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固然要顾及,同学对自己的看法才至关重要。因此平时的作业、小考、作文等,老师完全没有必要全批全改,因为这种传统的做法,学生早已缺乏新鲜感,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换来的只是学生拿到作业本后只看下等级或分数就算了。代之以多与学生商量,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布置作业,采取学生批阅和老师批阅、家长检查签字相结合,学生合作交叉批阅和自己批阅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批改查阅形式,当堂或当天反馈出结果。这种学生参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反馈的做法深受学生的重视和欢迎,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认真学习态度。

四、转变阅读与写作脱节的惯常作法为读写紧密结合的方式。

1、阅读课与“摘抄与随笔”作业。我每周从六节语文课中拿出一节作为阅读课。有目的地在课上进行学生自选与教师推荐读物的阅读和交流,如与教材配套的“自读课本”、“学语文报”、《读者》、课本推荐的名著等都是阅读素材,同时还要求学生随手做一些摘抄笔记,积累语言素材,每周完成不少于两篇的300字随笔,配合定期进行的“摘抄与随笔”交流课,激发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一个好动的男生在“随笔”中写“从入中学到现在,老师经常要我们摘抄《读者》里的文章。从那天开始,看《读者》成为了我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时间长了,如果哪天晚上不翻看《读者》就会全身不自在。”读书已经变成了学生的一种自觉需要,读书的态度端正了,阅读速度提高了,文化的积累扩展了,写作的欲望浓厚了。

2、课文阅读与仿、续写练习。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课文与作文的完全脱节。其实,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具,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文本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作用的。如学习《孙权劝学》、《伤仲永》两篇课文后,我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情况写一篇心得体会;教学课文《我的老师》,我和学生一起谈论生活在老师身边最感人的事例;讨论“雪地捕鸟”片断时,同学们兴致勃勃地仿写了“摸鱼”、“钓虾”等动作描写;师生共同完成《寓言三则》的学习后,在我的指导下,同学们自编自演了小寓言《大树和小草》、《船与帆》;当同学们正流连忘返于春的美景中时,我相机行事,启发他们动手、动脑,根据春雨、春草的特点,各造一个比喻、拟人句,尝试着写一首七言绝句;同学们正惊叹于《大自然的语言》如此丰富奇特时,我不失时机的让他们回顾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春》、《济南的冬天》;《挖荠菜》的阅读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倾诉和父母思想感情上的隔膜,课后,他们访问了自己的长辈,以《某某童年的故事》为题写了篇随笔。学完《皇帝的新装》后,我让学生阅读了叶圣陶、鲁兵续写的故事,启发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也为本文续补故事情节,想象和夸张的色彩越浓越好;当同学们沉醉在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的《绝唱》、《在声音的世界里》时,我又启发学生仿照课文中正面描写小玉说书的部分,用语言文字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声音或一首乐曲,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探究过程中,我提出:如果当时于勒一眼认出眼前向他买牡蛎的人竟是自己的亲哥哥时,那么他会有怎样的心理和行动呢?;分析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时,我要求学生撰写一副对联来概括这种变化,学生乐于参与,创作出“有钱便是福星,无钞即为瘟神”的好联。这些片段训练中既加强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同时又训练了作文能力,正是“花叶并茂两相宜”。可见,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以仿写、续写的方法,联系课文指导写作,既能使学生有话可写,激起写作兴趣,又能训练学生掌握不同形式的作文技巧,开拓想象力,从而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

五、转变作文评改课“老师唱主角”为师生共同评改作文

“文从改中来”,可以说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作文评改主要是老师的事,学生只是看看老师的评语和分数了事。中小学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批改作文上,作文教学上的诸多问题,使得学生们的文章千篇一律,而我们的教师也在做着卓别林拧螺丝式的机械而重复的劳动。关于怎样进行作文的评估,新《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新课标提出的非常宽松的评价手段,也就是在告诉我们,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主要靠的是教师的思想水准和文字鉴赏水平、课堂调度能力和循循善诱的艺术,作文的书面批改只占很小的方面。所以,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参与,评改开放,发挥学生在评改过程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努力克服过去“教师一人评阅,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作文评讲课也由学生唱主角,我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配角,如在评讲《母爱》这篇习作时,任意抽取一篇作文,由学生读、讲、评、议,最后学生总结,让学生尽情地说三道

四、评头论足。不仅充分调动了作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平时作文,我要求学生先拟草稿,反复修改,努力做到文从字顺,每次作文均由学生在班小组中公开读给大家听,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然后换个立场,请别人来读,自己听,删去多余的字、词、句、段,将罗嗦的语句修改得简洁明了,将与中心无关或重复多余的材料删去,使语言通畅,文字简洁、精炼,注意书写工整、标点正确。

指导学生互评作文益处甚多:

(一)同学之间要互评作文,必然就要认真阅读甚至研究别人的文章,在阅读中就是一种交流、学习、思考的过程,也是一种提高的过程,在阅读点评的过程时又不断领会别人的长处,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

(二)通过互评,学生还能及时发现同学作文中的某些不足或毛病,培养纠错能力,并当堂及时交换意见,共同进步。

(三)让学生及时互评作文,大大缩短了由教师一个人批改评判的时间,且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师生心理距离较大而造成的评判者主观、被评判者常常不服的矛盾。

(四)能有效地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层次很快地上升,为其奠定终身学习的素质。“寻求一种方法,让教师尽量地少教,而使学生尽量地多学。”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里如是说。寻求一种方法,让学生互动起来,主动起来,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篇6:《锄禾》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的状况,认识封建制度下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结合句子理解字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重点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内容及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幻灯片、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老师提出要求:

1.你知道古代劳动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吗?请读读这两首古诗吧。读的时候,要放声朗读几遍。

2.读句子,弄懂生字和“犹”“市”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

(二)学生按要求预习:

(三)检查预习:

1.指名学生朗诵两首古诗。

注意正音:

粟(sù)闲(xián) 饿(è)

蚕(cán)归(guī) 泪(lèi)

罗(luó)绮(q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农民种了许多粮食,还被饿死了;养蚕的人却穿不上好衣服。)

(四)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古风:就是古体诗,是模仿汉魏以来古诗的,不像近体诗那样受格律的严格限制。

2.四海:古人的地理概念,认为中国的东西南北四周都被海洋包围着,所以常常用“四海”“海内”代表整个中国的疆域。“四海”在这里指所有的土地。

3.蚕妇:养蚕的妇女。

4.罗绮:罗,素色丝织品。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罗绮统称所有的丝织品,这里指用绸缎做的衣服。

二、简介《古风》作者及诗的时代背景

同学们学过一首古诗题目是《锄禾》吧。学生齐声背诵《锄禾》,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李绅,唐朝诗人。)这首《古风》也是唐朝诗人李绅作的。他做过唐武宗李昂的宰相,是大诗人白居易的朋友。他的这两首诗《锄禾》和《古风》就是在当时已广泛传诵,一直流传至今的《悯农二首》。悯,在这里是同情的意思。

《古风》为中唐时代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势力割据,不受朝廷控制,中央政权和地方割据变本加厉地压榨和掠夺农民,广大农民陷于极其困苦的境地。当时有一些政治上较有远见,生活上又比较接近人民的诗人,对这种情况不平和忧虑。从那时起,就不断有反映农民疾苦的诗歌出现。李绅就是非常接近人民的作者。他的《古风》不仅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语言浅显通俗,易懂,易记。

三、朗读《古风》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背诵下来

(一)先解词,再讲句子的意思。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提问)

粟:就是小米。这里指稻、麦、高粱、玉米等粮种。子:子实,这里指收获的粮食。诗中“粟”与“子”意思相同。“一”和“万”都是虚数,指许多。

句意:春天播种一粒种子,到了秋天收到许多粮食。

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略)

闲田:闲,选择:(有空、没使用、与正事无关)闲田,是空闲的田地。

农夫:农民。夫,旧时成年男子的通称。农夫、渔夫等。

犹,选择:(犹豫、如同、还)

句意:四海之内,已经没有空闲的田地了,可是辛勤耕种的农民还是饥饿而死。

(二)背诵全诗。

四、体会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一)提问:“农夫犹饿死”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1.“秋收万颗子”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2.“四海无闲田”所有的田地都种上了粮食。

通过“万颗子”“无闲田”再现农民的辛勤劳动。种得广,收得多,理应过上比较富裕的日子。可是种田的偏偏没有粮食吃。

(二)提问:为什么农民会被饿死?

1.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要交很多地租。

2.农民还要交许多种税。

3.地主残酷地剥削农民。

4.丰收年农民还饿死了,要是遇到灾荒就更悲惨了。

5.辛勤劳动的农民没有粮食吃,不劳动的地主家倒是粮食满仓,太不合理了。

(三)提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作者对当时劳动者不得食的社会现实不满。

2.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四)教师小结:这首《古风》,表现出作者对封建制度下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不满,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五)有感情地背诵《古风》。

五、比较每组字的音、形、义

粟,就是小米。栗,就是栗子。票,就是车票,门票的“票”。

“颗”是量词指圆形或粒状的东西,如一颗珠子,一颗心

“棵”是量词,指植物,如一棵树,一棵白菜。

闲(xián),半包围结构“门”字里面是“木”

闭(bì),半包围结构“门”字里面是“才”

“闲”是空闲的意思,如闲田。

“闭”是关上的意思,如闭口。

六、默写《古风》,然后自查,改正错别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背诵《古风》

二、指名朗读:《蚕妇》

三、简介《蚕妇》作者及诗的时代背景

《蚕妇》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张愈。张愈,字少愚,号白云先生,四川益州郫人。多次参加考试都未考中。后来有人推荐他,朝廷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他却不接受,隐居家乡。

《蚕妇》写于北宋时期。当时封建官僚机构臃肿,统治阶级奢侈浪费,挥霍无度,加上与辽、西夏妥协求和,每年输纳大批绢帛、白银,使北宋政府的财政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为了摆脱危机,封建统治者拼命的向人民榨取赋税。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诗人以此为背景写了这首诗。

四、朗读《蚕妇》,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背诵下来

(一)先解词,再讲诗句的意思。(提问)

1.“昨日入城市”。

昨日:昨天。 入:进到的意思。

选择字义:

“昨日入城市” 市:(1)集市 (2)城市

(3)买卖(mài)

提问:谁入城去?(蚕妇、养蚕的妇女。)

住在什么地方?从哪里看出?

(她住在乡下,从“入城”可以看出。)

到城里集市上去做买卖,一般叫做什么?(赶集)

连起来怎么讲?

一个住在乡下的养蚕的妇女,昨天到城里去赶集。

2.“归来泪满巾”。

归:回来。 泪:眼泪。

满:说明泪水流得多。

巾:手巾或其它擦抹用的布,古代妇女多佩带在身上。

句意:回来的时候泪水不断,走一路,哭一路,泪水把手巾都浸透了。

3.连起来说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这一诗句的意思。

4.“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遍身:全身上下。

罗绮:罗,素色丝织品。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罗绮统称所有的丝织品,这里指用绸缎做的衣服。

罗绮者:就是穿绸缎衣服的人,泛指剥削者。

句意:穿绸缎衣服的人,并不是养蚕的。

篇7:《锄禾》教案

1、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看一幅图,请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在很多很多年前的唐代,有一位诗人李绅也看到了同样的情景,并且深受感动,于是写下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锄禾》指板书。跟老师读两遍。

3、《锄禾》一首非常有名的古诗。今天我们就来认真地读一读,学一学。

二、初读指导,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诗,自由地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禾”、“午”、“粒”、“皆”、“盘中餐”、“辛苦”。带拼音认读:请一个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每个读两遍。去拼音认读:先自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火车火车往哪开?)

3、生字都读准了,古诗能读好吗?请同学们数一数古诗有几行?在古诗里一行就是一句。下面请四位同学分别读四句。评价

三、细读古诗,朗读感悟

1、再细心读课文,边看图边读,想每个词的意思,实在不明白的地方用线划出来。

2、问:哪些地方不明白,生说师划(注意字和词的区别)

3、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锄禾是什么意思呢?看图猜一猜吧。A“锄” 就是锄头,看图:你看,这位老农手里拿着的就是一把锄头,锄头是农村一种及其常见的农具,可以用来给庄稼锄草、松土。

B“禾”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禾苗)“禾”是一个象形字,就是指禾苗。这就是禾苗,绿油油的禾苗,多可爱呀!“锄禾”就是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的意思。

4、师:下面一起来复习一遍。

5、师:刚才把每句诗里每个词的意思弄明白了,只要连起来就知道了诗的意思。板书:连(先看前面两句。)

6、师:哪位同学能说说第一句的意思?评:是连起来了,但是有点别扭,是什么时候?古人为了读起来上口,就颠倒过来说了,说意思时,换过来就可以了。板书:换。

7、谁能再说说第一句的意思?(谁)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评:当句子不完整的时候,我们可以加一加。板书:加。再试一试,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8、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用什么方法说懂了诗句?

9、师:下面请同学自己动脑筋说说第二句的意思。个别说。评:同学们自己学会了第二句,真了不起。

10、师:了解了这两句诗的意思,再读读这两行诗,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诗意)把你看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好吗?(评价:好——听了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真让人受不了啊!我仿佛看到了老爷爷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正一颗一颗地往下落呢!)

11、读到这里,你心里想到了什么呢?引出辛苦。从哪里可以看出农民伯伯劳动很辛苦?“汗滴禾下土”你能试着用“辛苦”说一句话吗?

12、是呀,作为农民的孩子,我们都能体会到农民的辛苦,能不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农民伯伯的辛苦呢?个别读,男女生读。

13、过渡:诗人李绅看到了“农民锄禾”这样一幅画面以后,心里感触也很深,于是写下了古诗的下面两句。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请用我们前面学过的方法,同桌讨论讨论,再说给大家听。个别说,提示:“谁”就是„„,“粒粒”就是„„

14、是呀,粮食是多么来之不易啊,请看“辛”这个字,出示“辛”:古人把“立”和“十”合起来表示辛苦的意思。“立”就是站立,不仅要站,还要站着干活。站立了多久呢?这里的“十”就告诉我们有十个小时,比我们一天在校的时间还要多。你们说,农民的劳动辛苦吗?这粮食来得容易吗?这米饭是多么来之不易呀!让我们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重点读好“辛苦”,要读到心里面去)男女生读。小组读。

15、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粒米等于一滴汗”,为了这白花花的大米,农民们不知流了多少汗啊!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这首诗吧。(配乐读)

四、诗意升华,行为指导

1、师: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在生活中,人们对待粮食有不同的做法,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以下一些行为是对还是错,应该怎么做。辨析:A、小明盛饭盛得满满的,吃不完就剩下。B、阳阳吃饭时,掉了许多饭粒。C、课间点心吃不完,趁老师不注意,扔进垃圾桶。

他们的做法对吗?可以用今天学的哪句古诗来提醒他们呢?

3、而丁丁就不同了:丁丁帮妈妈淘米时,把掉下来的米都一粒一粒捡起来。

因为他牢记了《锄禾》这首古诗。

4、让我们也把这首古诗牢记在心中。自己试着背一背。个别背。齐背古诗(配乐)。

五、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1、小朋友,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读好书,还要把字写好。认读生字“禾”、“午”、“辛”、“苦”。

2、怎样记住它们呢?可以联系教过的字来记忆。(1)用“加一加”的方法记“禾”(“木”字加一撇)“减一减”的方法记 “午”(“许”字减去言字旁)(2)用部件法记“辛”(立了十个小时)、“苦”(草字头加上“古”)

3、在习字册上各描红一个生字,注意姿势。

4、指导“禾”、“午”:注意第一笔撇的不同之处:“禾”第一笔是平撇,而“午”的第一笔是斜撇。师范写时,学生书空。然后把这两个字各临写一个。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指导“辛”、“苦”:当中最长的一横要写得足够长。师范写时,学生书空。然后把这两个字各临写一个。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C、日:太阳

D、日当午:中午,太阳当头照。E、知:知道。

F、盘:古代称碗为盘。G、中:碗里的。H、餐:米饭、饭。I、粒粒:每一粒。J、皆:都。

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1、给禾苗锄草松土。()

2、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

说说全诗的意思。提示:☆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说一句话。

如: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农民伯伯在地里给禾苗锄草。

可以让学生找找,诗中的哪一句与图的内容是对应的?板书:锄禾日当午。理解:“日当午”是什么意思?

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朗读指导。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猜一猜:这是哪个季节?夏天,中午的太阳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句式训练: ______________的太阳 太阳像______________(选择一个说)

(3)想象说话:炎热的夏天,中午的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很热,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这种热吗?句子中不能出现“热”字。

(4)老农夫却还在锄禾,他热成什么样了?请学生画“汗滴”理解第二行。

4、看图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并读好诗句。

1、自由读。你知道他想了些什么吗?

2、交流。(板贴图2)

3、看录象:体验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4、这句古诗流传至今已经成了名言,人人皆知,你看,老师请我们学校的书法家老师把这句诗写成了一幅作品,你想把它帖在哪里?

4、出示句式,训练说话:

(1)_____(谁)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看图,把话说完整。(2)_____(什么时候),____(这样就把话说得更完整了)

5、从哪里看出时间是夏天的中午?(积累词语:火辣辣、当头照。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_____(什么时候),__________,_____用锄头给禾苗除草。(这样就把话说具体了)

篇8:《锄禾》教案――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

一、改变呈现方式, 突破学习的难点

信息技术中的信息聚焦、穿插、整合等功能, 为改变语文教学中文本信息的呈现方式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 学生普遍认为描写王熙凤外貌、穿戴的语言不好读, 也很难懂。如何化解学习难点, 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物特点, 并初步欣赏语言的凝练和节奏美呢?经过尝试, 笔者发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 能优化阅读。具体的步骤是: (1) 课件集中呈现、聚焦难读的七个词组:“金丝八宝攒珠髻、朝阳五凤挂珠钗、赤金盘螭璎珞圈、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翡翠撒花洋绉裙。” (2) 分步出示“髻、钗、圈、佩、袄、褂、裙”, 让学生想想每个词组分别写了一样什么物品, 引导梳理出七个词组写的是王熙凤身上的配饰和衣物等。 (3) 分批出示词组:“攒珠髻、挂珠钗、璎珞圈、玫瑰佩、窄裉袄、银鼠褂、洋绉裙。”通过朗读, 引导学生发现配饰或衣服的造型等特点。 (4) 整体出现七个词组, 引导学生品味这些衣物和配饰的质地、颜色, 按照刚才的停顿, 试着读出词组的节奏来 (如图1逐步呈现) 。 (5) 回归文本:把这些华丽的佩饰和穿戴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来欣赏一下整体的效果。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这段描写。

如上所述, 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呈现方式进行整合或改变, 对于难读的内容进行“结构化拆读”, 引导学生分步朗读、合理停顿, 能逐步发现这些语言的节奏和规律, 感受语言中蕴含的色彩、音韵和节奏美。同时, 在课件中分层分步呈现。这一方式突破了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得轻松有效。

二、拓宽展示渠道, 尽显学生的精彩

传统的语文教学依赖教师的巡视, 依靠师生交流反馈, 展示渠道单一, 交流模式不够丰富。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学生作业提交功能、“电子书包”软件里虚拟课堂和班级论坛功能、移动授课系统中实时分享功能等软硬件平台的开发和运用, 为更好地展示学生的学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例如, 在语文课的预习环节, 可以运用上述技术, 鼓励不同的学生展示个性化的预习困难和学习问题, 展示对同一个语段不同的感悟和发现, 等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最后一头战象》 一文, 学生读懂读通并不难, 但如何快速把握文脉, 了解文章梗概, 这是学习难点。怎样更快捷地搜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表现, 多渠道展示学生的精彩并进行有效评价呢?笔者请学生在“虚拟课堂”班级论坛中展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 主要环节如下。

教师 (引导) :这个故事很长, 把握主要内容也有难度, 试试列一下小标题吧。老师已经概括了两个, 但不满意。请同学们试着概括故事其他部分的小标题, 也欢迎改一改老师写的标题, 把它改得更准确 (如图2 所示) 。

在学生自主概括小标题的过程中, 教师经过课堂观察, 将具有代表性的小标题输入学生端, 发送至网络的班级论坛中, 或用移动授课设备拍摄书面摘记, 并即时推送至大屏幕展示 (如图3) 。

多渠道展示功能, 给全方位展示学生的学情提供了便利。以下是据此展开的“小标题比较和提炼”课堂教学片段, 由此带来的精彩可见一斑。

师:大家列出了多个小标题。谁来总结一下, 第一部分哪一个更准确?

生:我选择“英勇杀敌”, 因为课文中说, 战士们都非常勇敢地去杀日寇。

师:是呀, 第1、2 自然段最主要的内容并不是讲埋葬那些牺牲的战象, 而是写战象和象兵一起英勇杀敌。还有吗?你觉得哪个更合适?

生:我觉得“战象歼敌”更好, “歼”字尤其好, 感觉在跟坏人战斗。

师:讲得真好, 掌声鼓励一下。同学们看, 入侵我们国土的是谁?

生 (齐答) :日寇!

师:“战象歼敌”写出了我们对日寇的痛恨, 概括得很好!

……

师:我们来总结最后一组———

生:我觉得“庄严归去”更好。首先, “庄严”两个字直接明了地说明, 嘎羧最后没有回到“象冢”, 而是回到了同伴们牺牲的战场, 这是十分“庄严”的事。“庄严归去”表达了对英雄的一种崇敬的感情。

师:对, “归去”有一种缅怀、表彰、敬意在里面。不同的人去世, 我们用的词也不同。

……

这些个性化的素材, 通过信息技术得到了更好更快捷的展示, 也成了后续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

三、拓展评价维度, 提升互动的效率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 极大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丰富了评价的主体, 也为改进评价方法提供了可能。作文教学的评价, 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近年来, 我们鼓励学生注册博客、论坛账号, 尝试将学生的作文展示到博客、微信等信息技术载体中去。由于有了交互式的互动和海量的读者, 作文评价成效提升明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五中请学生“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 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课后班里的学生都将作文发布到博客上去了, 以下是作文《坐在后面的女生》发布后众多网友的跟帖。

“漫游博客的鱼”:前面读起来好像在贬低, 后来在夸李同学的优点, 这个结构我很喜欢……

“会飞的鱼”:我觉得这篇文章语言有点啰唆, “还”“可是”出现的次数太多了, 我建议改改。

“漂流瓶”:第二、第四件事情其实写的是同一个特点, 都是写李同学比较热心, 很会关心、帮助别人。第二件事情可以详细写。

“铁哥” (教师) :用一两件事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事情之间注意详略和过渡是这次作文的重点要求。这篇作文过渡不错, 重点事情不够详细。孩子们重点关注一下。

“小蒋”:我觉得第二件事情中, 作者“作业做得慢, 被老师批评”后难过的表情和心理活动可以具体写出来。

“袅袅炊烟”:小蒋, 主角是李同学哦, 这样会偏离重点。我建议可以把李同学安慰作者的情形写具体, 最好能用上我们以前学过的对话的几种不同形式。

“过客” (家长) :读了你的文章, 一个幽默、热心、宽容的同学形象跃然纸上, 非常生动。作文中的几件事选择得非常好, 过渡很自然, 特别是对同学的那几句语言描写活灵活现, 对她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也很生动。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锄禾》教案――平等互动转变学习方式】相关文章:

锄禾古诗阅读答案04-29

男女平等教育教案07-10

平等的主题班会教案08-21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案09-18

平台互动课教案04-27

套圈游戏互动式教案08-27

信息发布方式教案07-22

健康生活方式教案07-05

健康生活方式教案05-11

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案08-16

上一篇:成教论文下一篇:为教师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