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照经营的现状及对策

2024-04-09

无照经营的现状及对策(共6篇)

篇1:无照经营的现状及对策

“工商业务大讲堂”第一讲

基层无照经营查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授课人:康建中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下午好!

按照局计划今天由我来讲一讲业务,不能叫讲课,这是对我业务的一次提高,只是结合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把自己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和困惑与大家进行交流,讲得不好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下午,我主要是将当前社会上大家都关注的问题,我们大家在工作中都感觉较为困惑的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与大家作一交流,我讲的题目是《基层无照经营查处现状、存

在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来,我们工商部门高度重视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工作,每年都将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作为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作为工商部门监管执法重点来抓,基层工商分局每年都集中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开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无照经营的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存在,没有得到遏制。

一、无照经营存在的现状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事私营个体经营的人员大 量增加,但无照经营的现象从城区到农村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并呈现出新的动向和特点。

1.超范围经营。主要是农村,超范围经营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需要前臵审批方可经营的农资、棋牌室等行业。主要是经营在开店的同时经营农资、棋牌室。

2.中介服务。主要是集中在城区和集镇,主要集中于房产、职业介绍、家政服务、婚姻介绍、劳务、各类培训等。

3.季节性无照经营。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农村,利用春节、春播、秋收等时节,从事散装食品、农资、生产生活用品等走村串户、流动经营,以地点不固定、时间短为特点。

4.城区中居民集中的小区和街道从事铝合金加工和装璜、房屋装饰装璜等,无法办理环保审批,因为都是为家庭房屋装璜为主,直接以现金结帐,不开发票,经营地点不固定,所以他们不申请办理营业执照。

5.文化娱乐场所是无照经营的新特点。这种现象存在于城区和农村,电子游戏、棋牌室、网吧等,这些都需要公安消防、文化、卫生、电信等多个部门的前臵审批,且办证难度大,准入门槛高。尤其是农村“黑网吧”,规模小,但是利润可观。受利益驱动导致经营者甘冒受罚之险,从事无照经营,对抗工商部门的查处取缔行动。

6.外来人员流串从事无照经营。这主要存在于农村,一般是外来人员持有一定的技术,主要是加工行业,他们选 择农民群众意识比较淡薄而且地处偏僻的农村,农民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在没有举报线索情况下很难发现。

7.城镇住宅小区内的附房和车库等擅自改变原有房屋使用功能作为营业用房,不符合办照条件而无法办理工商登记的无照经营。

8.集贸市场、学校周边的无照经营。该区域内的无照经营群体多以学生儿童及居民为消费对象,而且集贸市场管办脱钩后,市场主办单位认识不足,认为集贸市场只要领一个营业执照就行了,对场内经营户管理不严,有固定经营摊位的经营户不领营业执照从事无照经营,学校周边的流动经营户和摊点,他们利用学生上学和放学的时间从事无照经营,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执法人员来了便关门收摊,执法人员走了又照常营业。

9.租赁柜台经营的无照经营户。他们在各类装饰城、电脑城、商场、大卖场、手机城等租赁柜台从事无照经营。

以上几种常见的无照经营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公平竞争,侵害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逃避税收和管理,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然而,这样的无照经营行为又普遍存在,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存在。

二、存在无照经营的成因

(一)主观原因

1.利益驱动导致价值观扭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 照经营可以逃避各种税费,从而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甘冒受罚从事无照经营。

2.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办照率低。由于经济、文化等原因,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存在着“没有必要办照”的侥幸心理,明知从事经营要办理营业执照,但是他们不领照先经营,等检查人员前来检查催促时才开始办理相关证照。甚至有的经营者不知道经营活动须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导致长期不办照。

(二)客观原因

1.前臵审批过多,费用较高致使经营者企图逃避。食品、烟花爆竹、农资、文化娱乐、网吧等经营项目都需要办理前臵审批手续,许可部门在办理审批手续时一是设臵了高门槛,如:网吧,《条例》上并无明确的规定面积、数量,审批户数等硬性条件,但许可部门在营业面积、电脑台数、审批户数等设臵了高门槛,导致相当经营户无法领取许可证,变成了“黑网吧”,二是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无疑加重了经营者经济负担,同时,有的许可部门怕承担责任,对经营户申请前臵许可不办理,以致于不少经营者选择逃避,或无法办理营业执照。

2.政策原因导致的无照经营,如:住宅改商业,城乡折迁红线范围内的经营户等; 3.许多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失地进城务工的农民、残疾人员、城镇复员士兵等人员经济条件差,缺乏创业资金,经营规模较小,怕领照后各部门收取费用。

4.基层管理人员监管手段不够,打击力度不够。个别基层工商所“重收费、轻管理”意识依然存在,对无照经营疏于日常监管。

5.力量单一,部门间协作不够。虽然《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明确了由工商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合力查处无照经营,但在实际操作中,工商部门陷入“孤军作战”的局面,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城镇经营户相对集中的场所,比较容易管理。在农村,点多面广,基层工商分局人员少、执法条件差,存在较大的难题,从而孕育了农村的无照经营行为。

三、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对策

无照经营与构筑社会主义大市场的目标格格不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全生产,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己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无照经营行为应该加大查处取缔力度,注重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切实担当好市场监管的主力军,达到净一方市场,保一方人民,促一方经济的目标。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无照经营存在的特点,笔者认为采取以下几方面可行对策和措施:

(一)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寓管理于教育之中。行动靠思想来指挥,要打击无照经营,首先要加强法制教育,从思想源头上打击无照经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无照经营行为的社会危害,对农村比较偏僻、接受不到宣传的经营户,可以采取送法上门和送法下乡的行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在全社会了解无照经营的危害性,变堵为疏,使广大经营者自觉、守法经营,接受监督管理。一方面增强经营者守法经营、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另一方面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了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让消费者了解更多的无照经营行为的危害,引导他们正确消费,使无照经营行为失去市场。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执法环境,提高办事效率。经常性组织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树立“百姓利益无小事,执法责任重如山”的思想理念,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在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中依法办事。要做到处罚与教育,处罚与疏导相结合,对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失地进城务工的农民、残疾人员、城镇复员士兵等从事无照经营要进行疏导,符合条件及时办理营业执照,使他们合法经营,同时,进一步规范“阳光收费”和“政务公开”制度,提高办事效率,以此达到办事者的理解,拉近与经营者的距离,努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法环境。

(三)建立政府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机制,解决工商部门“孤军作战”的局面。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将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都明确了各部门在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中的职责,我局己将建立政府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上报市政府,有待市政府通过下发文件,明确各部门在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中的职责,同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函告制度、联合执法制度、工作督察制度、问责追究制度,从而使各部门都负起责任,解决了工商部门“孤军作战”的局面。

(四)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严格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级分片网格化管理,谁监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片区巡查和打击力度,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定期集中整治,发现一处,查处纠正一处,坚决不给无照经营者留市场。

(五)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发现无照经营。一是充分利用村级投诉站,实行定期接待制度,及时发现无照经营;二是在重要场所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无照经营行为。从而形成全社会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围、追、堵,达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横向扩展、纵向延伸治理查处无照经营工作。

(六)加强各职能部门与分局的上下联动。针对在实际操作中的情况,我局在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中,一是对发 现或举报的无照经营,要进行查处做好检查记录,二是下发责令停止经营的通知书,三是要运用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涉及前臵审批的各分局要及时上报名单和基本情况,以局名义抄告相关许可审批部门和联席会议,对涉及食品安全的无照经营要按局消保科的要求进行抄告,坚持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的方针,互相通报,沟通信息,密切配合,整合力量,职能交叉问题联合查,多管齐下共同抓好此项工作。

(七)注重培养,不断充实基层执法队伍。各级工商部门要密切关注基层工商所执法现状,注重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执法人才,不断充实进基层执法队伍,改变基层执法人员匮乏的局面。

(八)加大基层执法办案装备。整合现有执法资源,一是为基层工商所配备各类硬件设施,保证基层所在接到群众举报后能及时、迅速出动;另一方面,是要加强责任制追究,督促基层工商所充分利用好现有行政执法资源,充分调动现有人力物力最大潜力,使人尽其力,物尽其能,保证现有行政资源发挥最大效力。

四、《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特殊适用情形

篇2:无照经营的现状及对策

近几年来,XXX无照从事食品经营日益突出,无照治理中的各类矛盾错综复杂。已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为有效应对无照经营监管难题,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XXX工商局对无照经营的现状、成因、治理难点及应对措施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XXX食品经营无照经营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XXX有无照从事食品经营户271户,占有照户数的35.2%。其中,从事卤肉6户、蛋糕饼干加工42户、切面加工19户、炒瓜子1户、面粉加工35户、食用油加工35户、打馕52户、食品零售81户。XXX无照经营呈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上述无照从事食品经营户中共有173户无照从事食品经营户涉及前臵审批,主要是食品卫生许可、消防许可这两项审批,其他如文化、公安、技术监督等也占一部分。

二、无照经营特点及分析

无照经营之所以屡禁不止,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主观原因。一是部分经营者还不知道要持有《营业执照》才能经营,他们法制观念淡薄、认为只要投了资,就能开个小店铺、办个小作坊、搞点小加工。

二是有的经营者明知要办照,但不愿意办照,认为申办营业执照手续比较繁琐,还要缴各项费用,并受管理部门约束等,不如先经营,被查到了再说;部分无照经营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会查到自己,拖着不去申办营业执照;也有一些经营者存在观望心理,你不去办照,我也不去办照,能拖则拖;少数经营者明知故犯,目的就是逃避费和监管。

三是为了逃税,税务部门对办理税务登记证的要收税,对不办证的不收税。

(二)客观原因。

一是《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有些部门相关的制度规定不到位,不仅不能核发新的证照,超期的证照也不能办理延期手续。造成了新的无照经营的存在。

二是一些行业办照前臵许可审批环节多、时间长、费用高;门槛高、要求严。三是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往往涉及工商、公安、文化、卫生、质监、环保、其他等多个职能部门,各部门相互间缺乏沟通,难以做到信息共享、不能形成合力。

(三)执法严重缺位。

271户无照从事食品经营户中,涉及经营前后臵许可行业的就有190户,除81户食品零售经营户由工商部门一家独立办证办照和监管外,其余的190户分属技监、卫生、等监管部门监管,由于这些部门对无照户疏于管理,导致无证状态下没法取得工商部门营业执照。

三、无照经营的治理建议

从调查情况看,无照经营者很大部分是低收入、弱势群体,从事的多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因此,决定了对其治理不能采取简单的“一刀切”模式,而应从人性化的角度,采取“疏睹结合”的方式对其加以引导和规范。

(一)改革前臵审批,降低准入门槛:让有条件办照的经营者方便快捷地取得经营主体资格。适度降低前臵审批门槛,规范审批程序,快速许可,顺利准入。一是解决市场准入难的问题,由政府出面,组织协调各行政许可部门,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如“蛋糕加工、食用油加工等 ”是否有技术监督局对符合要求的出具证明,有工商部门办理临时营业执照。二是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政策,防止各种乱收乱罚行为,切实减轻经营者,特别是农民、下岗人员、特困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的负担,进一步规范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如减免检测费、健康

2证等办理费用,工商部门承诺有相关部门出具证明,我局将减免工本费等费用。三是税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对无照经营行为在税收方面征收力度,进一步打击偷税漏税行为。

(二)推动建立经营备案登记制

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农民从事自产自销农副产品和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可不办理营业执照外,可将有期限的不办理营业执照,只须备案登记的范围扩展至从事纯手工业、零售商业(须前臵许可审批行业除外)、居民服务和其他社会服务业的低收入群体。

(三)降低合法经营者的成本

各职能部门的登记审批除起公示作用外,应体现的是一种职责的履行,而不是权利的行使。表现在实务中体现的应是一种政府的服务行为。因此,各登记审批部门,应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思路,在办理行政许可审批时,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程序,依法收起审批费用,缩短审批时限。

(三)多管齐下,力求“源头治理”。

一是减少县城及各乡镇场自建的简易彩钢出租屋数量,建议签订出租合同时要求不允许经营食品,同时对不办理营业执照不予出租。目前县城内存在公厕经营食品形象。二是加大对街道各项创建活动和整治拆违行动的参与力度,做好对违章搭建的调查摸底工作,通过加强对违章搭建和闲臵房的管理,从源头上根治因场地不规范或房产权证性质不具备条件而造成的无照经营蔓延。三是规范房屋出租行为,房屋出租人(特别是各单位)应按示范合同文本,明确承租者必须按规定申办相关证照,并监督其承租情况,房屋出租方不得为无证无照者提供经营场所。各居委会要协助搞好房屋出租情况的检查,落实出租者的有关责任。规划、房地部门对出租人擅自改变出租房用途的要予以查处。

(四)科学建立疏睹结合、分类整治机制

政府部门应依法引导符合产业政策、具备生产经营条件的无

3证无照从事食品经营户走上合法经营轨道。对因政策原因没法取得证照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政府应抓紧研究政策,实行正常市场准入;对符合办证条件的,应积极引导其合法经营;对生产经营场所不符合消防、环保、卫生等要求的,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可以通过限期整改满足规定条件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并经有关部门审批、查验同意的,依法核发证照;对因环境造成的无照经营,各级政府在城镇规划、镇村建设中,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考虑社会就业时,在允许条件下,应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工业小区和经营场所,彻底改变因环境造成的无照经营;对无照经营行为规模较大、社会危害严重的,以及无照经营行为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要从严从重打击,严厉处罚。

(五)建立社会化管制格局

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中的职责分工,对从事一般性经营项目的无照经营监管,由工商部门负责查处,许可经营项目的由质监、公安、文化、环保、安监等部门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查处。鉴于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的危险性和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以及工商部门的监管权限,仅靠工商部门一家监管,可以说独立难支。因此,应建立一个由全社会共同管制的格局。

篇3:商业银行经营现状及对策

一、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1、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挑战。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 银行业务既简单又安全, 许多国家金融当局规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 银行只能从事传统的存款和流动资金贷款业务, 将银行置于金融市场风险之外。而目前商业银行无论国内金融业务还是国际金融业务都会遇到同业的全方位竞争。如证券商、基金、保险公司、信用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不仅可以提供与银行类似的服务, 而且还不受有关银行法规的限制。由于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量进入, 金融服务业务竞争激烈, 许多银行的利润近乎为零, 不得不依靠提供大量的服务和严格控制营运费用而艰难地生存。

2、来自金融监管的挑战。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变迁, 金融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国家或地区被迫放松金融监管, 有的放松了对银行业务范围的限制, 有的则放松对银行机构设立的限制, 结果导致银行业务与其他金融业务交叉, 大量新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市场, 而商业银行却因长期受到政府保护而导致同其他金融机构相竞争的意识较差, 从而在竞争中居于不利地位。

3、来自经营管理的挑战。

由于银行电子化、专业化、金融创新以及客户要求和竞争风险的增加, 意味着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挑战。许多银行原有职工的素质并不能满足银行业务及经营手段变化的需要, 银行不得不搞好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 通过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的整体水平, 来应付银行业变迁对员工知识结构的挑战。同时, 银行业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银行必须正确判断和评估风险, 进行全面的静态、动态以及国别风险分析, 把经营风险控制在最小的或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4、来自高科技和客户的挑战。

银行业是最早大规模使用电子计算机的行业之一。商业银行经营电子化将会使经营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也将使商业银行在形式上发生全新的变化。但相当多的银行顾客依旧喜欢人格化服务, 更愿意直接向银行服务人员咨询各种金融业务, 而且网上金融使企业和个人足不出户就能选择银行, 这样客户较易流失。

客户是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 也是银行的利润源泉。这就要求金融业由劳动密集型向高度资本密集型转变。这种转变加大了银行的固定资本支出, 致使许多规模较小的银行难以生存。

二、解决对策

1、拓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应迅速拓宽, 突破传统的存贷款及结算业务。例如:贷款方面, 票据贴现、抵押贷款、个人消费信贷、贷款证券化正在开展;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重视表外业务, 并将作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努力保持如担保、承兑业务等, 同时还要多学习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

2、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要建立一些新的风险管理制度, 开辟更多前所未有的创新业务。金融创新活动使银行摆脱了一些经营困难, 但创新本身又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问题, 使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风险。因此, 制定一个富有远见卓识、适应潮流又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是当今银行决策的首要任务。对大多数银行而言, 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在客户、业务、区域、市场等方面有所侧重, 重视电子化建设和发展, 汇集尽可能多的信息,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大力加快金融电子化水平。

现在适用于银行业的自动化设备也有较大的发展, ATM机、POS机在各地出现。为了迎接网络化的挑战, 银行开始将传统的业务搬上网络, 网上银行、自助银行也发展很快。网上交易的发展, 使银行与客户的交易速度更快、更准确, 拓宽了银行的客户来源。但是, 网上交易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和竞争对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银行必须根据网上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

4、深化商业银行体制改革, 加快法制化建设步伐。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必须要承担相应的市场开放义务, 不可能长期依靠对外资银行的限制来保护自己的银行业。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抓紧时间迎接挑战, 实施一系列扬长避短、强化管理及深化改革的措施。商业银行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健全的金融法律环境, 因此要加强法制化建设, 并严格依法监管, 严肃查处商业银行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三、结束语

商业银行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经营的, 而经营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着的。这些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加强对经营环境现状的了解, 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加以分析、预测, 把握银行经营的发展战略, 改进和完善经营与管理, 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 适应新的挑战与变化。

摘要:本文对商业银行经营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并针对各种挑战总结了有关的解决办法。

篇4:无照经营的现状及对策

一、无照经营的法经济学分析

1、市场需求下的现实收益——无照经营的内在驱动。经济学是研究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下,人如何使自己行为的收益最大化,或者说如何使资源配置最优。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逻辑假定就是“经济人”。所谓“经济人”,是指人是理性的,经济主体在既定限制条件下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经济人”具有两大基本特征,即自利和理性。所谓自利,是指其一切动意和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欲望和需求。所谓理性,是指其能够权衡利弊、计算得失,以实现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无照经营的相关利益主体兼具上述两大特征。所不同是,无照经营者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人”——他们力图突破现有社会资源和法律制度的约束,不择手段地追求违法收益的最大化。实践中无照经营的主要利益主体有两个:一个是无照经营者本身,这是无照经营的直接利益主体:另一个是无照经营的条件提供者,这是无照经营的间接利益主体。首先,从无照经营者本身来分析:由于外来人口增多和相应城区配套设施建设不齐全、城乡差距过大,客观上为无照经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同时,大多数无照经营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社区、背街小巷等,汇集了小餐饮、小士多、小网吧话吧、小理发美容等行业,这些无照经营因其价格低廉,贴近消费群体,既满足了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又可以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有利可图”,而且回报见效快。其次,从无照经营的条件提供者来分析:实践中相当数量的无照经营场地等经营条件都是租用他人的。作为场地、运输、仓储等条件提供者来讲,为了使自己的现有资源发挥“效用”,获得租金和其他收益,往往对无照经营采取支持和纵容的态度,为大量的无照经营提供了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

2、守法成本过高——无照经营的直接诱因。按照法经济学理论,制约公民守法的程度和水平,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守法的成本。如果守法成本低,人们就选择守法、拒绝违法;相反,如果守法成本很高,人们就选择不守法,甚至为了逃避守法的高成本转而选择违法。无照经营的原因之一就是经营者领取证照守法经营的成本过高。一是申领证照的一次性成本过高。据统计,目前办理营业执照涉及前置审批许可多达110余项,几乎涵盖所有的行政审批执法部门,且审批费用多、周期长。加上某些地方由于苛刻条件衍生的人情费、代办费、公关费、加急费等额外支出,这对经营者来说无疑负担太重,加大了预期支出,迫使他们选择无照经营。二是申领证照后日常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带来的成本过高。一家申办了营业执照的饮食店一年中要接受综合治理、卫生防疫、物价、消防安全、劳动监察、计划生育等多个部门的检查,要缴纳诸如卫生检查费、环保排污费、城市管理费、劳动保障金等各种名目的费用。过多的行政收费,使经营者很“现实”地选择了无照经营,

3、违法成本过低——无照经营的间接“助推”。违法行为的外在不经济性使违法者承担较小的成本或者不负担任何成本而获取较大的收益,这样,实施违法行为便会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选择。我们可以从一个公式来表示法经济学意义上的违法成本:违法行为的成本=必然成本+法定成本×受罚概率。必然成本是指主体实施特定违法行为本身必然要承受的资源耗费和时机损失。法定成本是指法律规定主体实施特定违法行为所应当承受的资源耗费和时机损失(如违法者被处以监禁等而丧失自由活动形成的机会成本等)。受罚概率是违法行为受到惩罚的概率。

无照经营的违法成本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无照经营的必然成本低。由于无照经营人员大多经营规模小、投资成本低,取缔工作对经营者难以造成大的损失。第二,被查处的概率偏低。目前许多无照经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加之监管部门限于执法资源有限,导致相当数量的无照经营长期存在。难以被发现。据2003年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有关调研统计:无照经营与有照经营之比在1:7,按照这一比例以一个市场主体数量24万的城市为例,至少存在3万户的无照经营,但实际被查处的要远远低于这个数,有些地方甚至不到十分之一。这种被查处几率的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无照经营者的侥幸心理。第三,查处后所承受的法定成本低。据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厅统计处统计:2007年全国有19.72万户次个体工商户受到罚款,平均户次罚款金额1359.81元。这一数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无照经营者所承受的法定成本处在一个低水平上,远远低于他们因无照经营而取得的收益,也远远低于申领营业执照后所需缴纳的各项费用。第四,无照经营条件提供者的法定成本更低。珠三角某地级市工商局2008年1-10月底,全系统共立案查处无照经营户489户,而查处为无照经营提供经营场所案件仅8宗。这一数据对比从一个层面表明,无照经营条件提供者被查处的几率相当低,远远低于为无照经营提供场地、运输、仓储等经营条件带来的租金收益,这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他们积极为无照经营提供条件的违法偏好。

4、相关职能部门执法的趋利性——无照经营监管的困局所在。行政执法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的应当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在目前的行政执法中,执法趋利的倾向严重扭曲了行政执法既定的目标追求,导致行政机关及执法人员为追求利益而执法,导致“有利抢着办,无利看着办,增加麻烦拖着办”的现象出现。就无照经营而言,相关职能部门执法的趋利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基于争利。设置过高的前置审批门槛。无照经营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置审批门槛过高,这其中包括设置的条件过于苛刻,效率过低,程序过于复杂、基层权限过小等方面,而审批门槛高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就是其执法的趋利性。其二,基于无利,对无照经营的查处推诿。在趋利性的影响下,部分职能部门趋于充当享受权力的角色,怠于行使其监管职责,故意回避、有意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得针对无照经营的执法力度大大弱化,执法权威日益丧失。

5、自身执法资源短缺——治理无照经营的现实瓶颈。工商部门的自身执法力量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是一种执法资源。执法资源短缺,是目前制约无照经营治理工作的重要制约因素。这种短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执法的人手短缺。基层工商部门监管执法工作存在着点多、面广的特点,监管任务十分繁重。以

南海区工商局大沥分局为例,监管面积125.77平方公里,辖区内现有各类市场主体超过25000户,而现在编公务员仅有不到60人,其中用于市场监管的执法力量不足40人,人均监管市场主体500多户,且每年要开展除去治理无照经营的专项执法行动20多项。多数无照经营者特别是城乡结合地带的无照经营者基本上都是短期性、季节性、流动性经营,经营地点、时限、项目都不固定,给执法人员清理无照经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造成了查处无照经营时,执法资源严重短缺。二是执法的经费短缺。对于公共财政体制而言,由于工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在于公共财政体制对于工商执法的支持是“政策多经费支持少”,无法对工商部门进行应有的投入。三是执法的手段短缺。对关门拒绝检查的无照经营者,由于工商执法者没有破门进入的权力,往往只能无功而返。同时,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11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15日:案件情况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日。”在执法实践中这一时限偏短,不利于案件的调查处理。

二、治理无照经营的法经济学对策

无照经营者以其低廉的市场准入成本,进入市场和其他守法经营者竞争,对其他经营者是不公平的,属于“劣币驱逐良币”的反常情况,这种状况必然破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资源配置的良性循环,必须从多个方面加以综合治理。从法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有以下对策可供参考:

1、施之以宽——增加法律制度的供给。改革商事登记制度。英美国家的商事登记制度中,经商的权利是“天赋”的权利,无需他人再赋予。登记机关的登记行为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政府的服务行为,而不是权力的行使。目前,我国的商事登记法律规则,过多的偏重公法价值而轻私法价值,多数情况下商事主体经商必经登记,未经登记会带来不利后果。这样,经商的权利就是当事人申请、政府赋予的。鉴于目前无照经营大量存在的事实,我们应当在商事登记立法工作中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扩大商事主体的范围,可以借鉴德国关于个人以真实姓名从事经营活动不需要登记的规定,也可以借鉴新加坡商事登记法中关于一些登记除外的规定。同时,对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工等弱势群体从事以谋生为主的简单性、没有社会危害的行业实行简约注册登记制度,促使部分无照经营由非法经营转化为合法经营。此外。对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应当登记的经营活动。或按政策规定应免于登记的经营活动,应建立备案制度,依法加强管理,不作为无照经营查处取缔。

2、授之以轻——把握服务型政府的定位,降低守法经营的成本。根据经济学上的科斯定理: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不管怎样选择法律规则,配置权利,有效率的后果都会出现。在治理无照经营的过程中,应当大幅降低有照经营的成本。引导经营者更多地选择有照经营:一是由有关部门对前置审批的项目进行彻底清理,对依法设立的前置审批项目,要对其审批通过的条件和程序进行明确、合理、严格的规范,大幅降低前置审批的收费标准,使大批困于前置审批手续的无照经营户积极转入有照行列。二是要规范中介代理机构。在办理证照的过程中,鉴于人力、时间和知识方面的限制,相当比例的经营者会选择中介机构代理,必须加大对中介机构的规范力度,坚决打击黑中介。三是重点解决多头检查和乱收费问题。严格按照批准文件,规范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坚决制止各种以检查、评比、达标等名义乱收费。切实减轻有照经营者的负担。

3、课之以重——加大无照经营相关利益主体的违法成本。一是加大无照经营者自身的经济成本。对那些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甚至公然对抗的无照(证)经营商户,要善抓典型,敢拔“钉子”,严管重罚,使无照经营者在实施无照经营行为前就预测到无利可图。同时,要提高无照经营行为的受罚率,使其在低收益或者是零收益的状态下承受较重的违法经济成本。二是加大对无照经营相关条件提供者的处罚力度,使其不经济。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15条的规定,在治理无照经营的过程中应加大对无照经营条件提供者的调查取证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处罚力度,坚决对这一现象亮起红灯,从根本上切断无照经营的首要生产要素,让无照经营无处扎根,无法生存。

4、履之以责——部门协作,形成治理无照经营的强大合力。一是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清理力度。在治理无照经营的过程中规划部门、房地部门要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清理力度。对因违章建筑造成的无照经营,应由建设部门牵头,组织规划、国土、房管、消防等职能部门进行逐一清理。按照实事求是原则,重点从安全角度进行检查验收,对不符合安全要求,或不符合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需要的,建设部门要坚决予以清拆和取缔。二是切实履行各自监管职责,防止监管缺位。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严格“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将审批与管理结合起来,加强行业监管,切实防止只审批不监管,或以审批代替监管,或不审批就不监管,因监管缺位导致社会危害后果的,应追究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过错责任。三是完善联席制度,互通共享信息。要在建立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及时相互通报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指导、督促查处取缔工作,发现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监管职责范围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将涉嫌违法事项抄告相关职能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形成治理无证照经营的强大合力。

5、管之以效——提升工商部门自身监管的效能。一是实施网格化监管,高效配置自身执法资源。在治理无照的过程中,结合网格化监管,进一步明确基层工商所(分局)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的职责、措施及片区监管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利用巡查制全方位、全天候、动态式的功能优势,及时掌握无照经营动态情况,并积极采取查处措施,做到以动制动。二是宽严相济,实施分类治理。在具体操作落实过程中,对失业下岗人员、残疾人等从事无照经营的,或者经营条件、经营项目符合法律法规并对社会不具严重危害性的,应加强教育、引导和服务,督促其合法经营。对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五种无照经营行为,以及抗拒监督检查、规避法律法规、逃避国家税收的必须依法严惩,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取缔一个。在划分区域、划分行业、划分类型的基础上,按照先高危后普通,先重点后一般、先群众反映多后反映少,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无照经营治理工作的深入。三是完善内部考核机制。结合区局对分局的绩效考核及分局对干部个人的绩效考核,形成治理无照经营的内部考核机制,通过定期检查验收、不定期抽查、暗访等形式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列入单位、个人的年度考核成绩,并配置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收到通过考核提高无照经营监管效能的目的。

6、借之以力——充分运用治理无照经营的社会资源。为解决工商部门治理无照经营执法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借用外力,加强无照经营监管。一是借力社会管理资源。首先,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单位在治理无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重点区域内的商住楼、写字楼和综合楼都有物业管理公司,他们最清楚物业何时出租、租给何人、做何用途。因此,可与相关物业管理单位签订责任书,把房屋租赁合同作为查控无照经营的切入点,对其中的无照经营给予立案查处,可规范的规范,该取缔的取缔。其次,充分发挥村(居)委会在治理工作中的作用。在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将无照经营的治理情况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村(居)委年终量化考核体系,与村(居)委干部、治安队员的工资奖金挂钩。二是借力地方政府财力资源,引入协管员协助治理机制。由于协管员是当地人,实地巡查轻车熟路,对所属地段的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情况了如指掌,发现了问题及时通知工商部门,并口头警告违法当事人,由工商部门发出限期改正通知书或抄告单,到期不改正工商部门负责查处。三是借力社会宣传资源。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每周3.15”活动等曝光无照经营典型案例,警示无照经营行为,让消费者了解无照经营行为的危害,让人民群众自觉监督无照经营,形成无照经营可耻、发现无照经营人人举报的氛围。

篇5:无照经营的现状及对策

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2010-06-29 18:25:0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2)

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中的问题及长效机制探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政府管理市场的重要职能部门,其重要职责就是建立和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新形势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涉及面更广、任务更繁重、要求更高。为此,打击一切扰乱市场秩序、违反公平竞争、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违法经营行为,成为了

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的工作重点。而无照经营行为却是当前各类违法经营活动当中,一种最为普遍和典型的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形式。如何应对挑战,有效遏制无照经营的发生,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成为新时期基层执法人员的一大工作目标。在此,笔者就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长效机制的建立发表一些初浅的认识。

一、无照经营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所谓无照经营,是指未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

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之规定,无照经营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一)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二)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

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三)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四)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五)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

二、无照经营行为存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照经营从城区到农村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并呈现出新的动向和特点。

1、超范围经营。无论是城区还是农村,“挂羊头卖狗肉”超范围经营现象普遍存在,其目的是减少办证费用,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需要前置审批方可经

营的农资、食品、文化娱乐等行业。

2、无照经营的小商贩。在城区、农村集贸市场上,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常常出现占道经营、污染环境、影响市容,严重妨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无照小商贩,而他们在经营中常常以次充好、短斤少两,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在监管过程中,往往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给查处取缔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3、季节性无照经营。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农村,利用春节、春播、秋收等时节,从事食品、农资、生活和文化用品等上山下乡、流动经营谋取“暴利”,以地点不固定、时间短为特点,经营商品的质量没有保证,农民群众上当受骗后难以得到赔偿。

4、在农村的无照庭院商店比较普遍。一些思想意识淡薄,法律法规意识不高的农民进货摆在自家的房屋内从事无照经营活动,其销售的对象主要是本村的邻居,常常出现食品、日杂百货与农药、药品放在一起,极易引起中毒事

件。在监管中本村的邻居常常包庇,很难发现他们。

5、文化娱乐场所是无照经营的新居点。这种现象大多数存在于城区,洗头按摩美发美容场所、歌厅舞厅、夜总会、洗脚城等,这些都需要公安、文化、卫生等多个部门的前置审批,且办证难度较大,但是利润可观。受利益驱动导致经营者甘冒受罚之险,从事无照经营,等到被查时就托人说情,甚至有的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勾结,共同对抗工商部门的查处取缔行动。

6、外来人员流串从事无照经营。这主要存在于农村,一般是外来人员持有一定的技术,主要是加工行业,他们选择群众意识比较淡薄的农村,流动经营,农民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在没有举报线索情况下很难发现。

以上几种常见的无照经营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损害公平竞争,侵害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逃避税收和管理,隐蔽性强,危

害性大,助长假冒伪劣和歪风邪气。然而,这样的无照经营行为又普遍存在,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存在呢?

(一)主观原因

1、利益驱动导致价值观扭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照经营可以逃避各种税收,从而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甘冒受罚从事无照经营。

2、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办照率低。由于经济、文化等原因,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特别是农村,存在着“没有必要办照”的侥幸心理,甚至有的经营者不知道经营活动须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导致长期不办照。

(二)客观原因

1、前置审批过多,费用较高致使经营者企图逃避。食品、烟花爆竹、烟草、文化娱乐等经营项目都需要办理前置审批手续,各部门在办理审批手续时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无疑加重了经营者经济负担,以致于不少经营者选择

逃避。

篇6:无照经营的现状及对策

武兴华

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无照经营行为,我工商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开展严查无照经营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本人在实际工作中,对个体工商户无照经 营的情况积累了一定的认识,在此浅谈如下:

一、城乡结合地区个体工商户无照经营的现状及特点:

一般来说,城乡结合部大都处于位臵比较偏僻的地区,外来人口密集,人员流动性大,这部分人员 多数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谋生手段,且以无照经营居多,这种无照经营行为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个体工商户无照经营存在三个突出 特点:

一是行业分布较广,副食、日杂、美容、美发、建材等行业中均存在无照经营情况;

二是无照经营时间不长,一般存在一至三个月左右,业主变换频繁,多数 业主在催办期内已自动歇业;

三是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多数经营状况较差,导致短期无照经营情况经常性的发生,对监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二、造成无照经营行为的成因与表现

形成无照经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如下:

(1)前臵审批手续难办。无前臵审批手续的无照经营户产生的原因又有几个方面:

首先,前臵审批过多,人为地拔高了办理执照的门槛,令许多想办执照的经营者望而却步。其一是经营者对于办理许可证、特许批准文件感到程序过于繁杂,门槛高、周期长、成本 高,索性不办证,因而也无法办理营业执照。其二是一些职能部门在法规和政策规定上,对有些证、照的发放和管理采取行政手段,实行划片定点,限制数量,使不少符合条件、应当 拿到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经营者无法办理证照,如经营药品、农药、种子、化肥、书刊、网吧、殡葬用品等都属于这种情况,有些行业还禁止个体工商户经营,而经营者又达不到注册 企业的条件,因此也产生了一部分无照经营者。

其次,立法滞后,使监管工作无法可依。对一些新兴行业及一些争而未决行业是否需办理前臵审批手续尚无统一、明确的规定,导致无前臵审批现象出现,如各类职业培训、社区服务、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事业单位、各类就业组织、一些私人诊所、电话亭等。

再次,个别单位辖区保护主义严重,一 定程度影响了无照经营的查处。一些村委会、街道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吸收更多的经营者进入街道、市场经营,达到多收费的目的,对辖区内的无前臵审批手续的经营户进行保护,对工商部门的监管采取不配合、不支持的态度,致使其辖区内无前臵审批手续的无照经营现象十分普遍。

最后,有关费用过高,增加了经营者的成本,一些经营者负担不起。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小饭馆,由于地理位臵偏远、经营设施达不到标准,因此达不到领取卫生许可证的条件,另外一些店面偏小的理发店,由于领取卫生许可证的成本很高,甚至一年的 净收入还达不到办理许可证的费用,这样一来,也成为了缺

少前臵审批的一个原因。

由此可见,无前臵审批手续是造成无照经营的最重要原因,这也一直是我们工商部门所治 理的难点。比如在最近一次调研中,我们统计到无照经营户有113户,而因前臵审批未取得营业执照的就有79户,占总数的69.9%。

(2)试业经营。有些个体工商 户认为生意不好做,抱着试试干的心理,从事经营活动,生意做得开,有钱赚,就做下去,到有关部门办理有关证照;如果做不下去,就关门。

(3)超范围经营。有些个体 工商户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已经核准了经营范围,但在经营过程中,某种商品销路较好,就随意地进货经营。

(4)证照不齐。有一部分个体工商户认为,在办理了《卫生许 可证》、《修理证》等前臵审批条件之后,就可以从事经营活动。

(5)冒牌经营。有些个体工商户借用他人的招牌从事经营活动。

(6)明知故犯。由于受利益的 驱动,一些个体工商户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却铤而走险,干一些违法的事。典型案例如黑网吧。

(7)转让门店。有一些个体工商户在生意做不下去或其他原因不再从 事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将所开的门店转让给他人,而被转让者主观认为,这家门店不须再办理营业执照。

(8)租借执照。有些个体工商户由于某种原因,自己不想亲自经营,将门店租给他人,然后,被租用人每个月交纳租金而从事经营活动。另外一种,借用他人拥有《再就业优惠证》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9)法律意识淡薄。从经营户的 主观因素上分析,缺乏依法经营的观念,对办证、办照普遍抱着无关紧要的态度甚至认为划不来,依法经营任重道远。

(10)许多经营户误将不办照纳入政府优惠政策范畴。

(11)属地居民因政府征地、集体企业转卖手续不透明等原因,对职能部门依法行使监管职责的抵触情绪较大,造成群体性不办照的状况。

三、无照经营行为的危害

从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案件情况看,无照经营行为的危害主要有:

一是滋生制假售假。有相当数量的无照经营者存在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和短斤少两等制假售假行为,严重地扰乱了市场运营秩序,直接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守 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

二是质量没有保证。无照经营者规避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产销的商品和提供信息服务大多缺少可靠的质量保证,对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三是逃避国家税费,损害国家利益。

四是冲击有照经营,造成不公平竞争。

五是不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无前臵审批手续的无照经营户许多没有固定字号、发票,这样当消费者购买其商品或接受服务后,发现权益受到侵害时,如遇到假冒伪劣商品,服务质量等问题,却难以讨回公道,作为执法部门也无能为力。

六是经营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一些无照经营场所在消防、卫生和环保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对公共设施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如一些企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这样,既损害了企业所处地群众的身体健康,又损害了政府执法部门的形象。

七是影响市容交通。无照经营者由于素质普遍偏低,因此缺少环境保护意识,商品乱扔乱放,使得各市 场、村镇道路脏乱不堪,不少无照经营者流动经营或占道经营,严重影响了居住环境和交通秩序。

四、治理无照经营行为的对策

一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思想,重在宣传教育。针对无照经营户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依法经营观念不强的状况,应把工作重心放在宣传 教育上,提高其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增强其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理解,为营造良好的依法经营环境及治理行动的顺利开展减小阻力,有效地提高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制观念,能使整治 无照经营的关口前移,起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

二是降低前臵审批门槛。建议由政府组织,各职能部门相互协调、共同管理,逐步做到联合受理核发证照,使涉及前臵审批的 商户登记享受到优质服务,同时,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通“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促使相关职能部门降低门槛,履行职能,以疏导为主,有效地降低无照经营率。

三是协调各方,综合治理,健全联合执法机制。政府有针对性的对城乡结合部的居民小区、学校周围以及食品、危险品等经营企业作为重点,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以联合整治方式对 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查处。并把清理无照经营的责任落实到街道居委会、村委会,使整治无照经营与出租屋租赁管理、出租屋治安及消防管理、出租屋计划生育管理等工作结合起来。加 强工商、公安、国土、房管、建设、文化、卫生、质检、环保、新闻出版、药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的联系与协作,依照各自的职能,对整治无照经营工作实行层级负责制。

四是坚持积极稳妥,注重方法的原则。始终按照“教育在先,查处在后;疏导为主,取缔为辅。”的要求,做到因事而异,因人制宜,宽严相济,一方面对社会危害严重,特别是危 害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照经营行为,坚决查处或取缔;另一方面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区别不同情况,尤其对弱势群体所经营 的无重大危害行业以及经营条件、范围、项目符合法律法规的,要实施“给出路”的政策,督促、引导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合法经营。

五是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核发效率。我工商部门近年来就在登记窗口推出“首问责任制”和“限时承诺制”,《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又按照国家局的规定取消了一批前臵条 件,近年还全面实施重点行业(如食品)“分类监管”登记和“一审一核”审批等制度,大大降低了办照的难度。

六是加大执法力度。我部门应正确把握处罚幅度,宽严相济,在实行查封、扣押及实施行政处罚时,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以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规定的程序执行。查办过程中,应坚持依法行事、文明执法、说服 教育和引导服务,努力化解矛盾,尽量减少对抗,热情帮助当事人尽快走上领照合法经营之路。

七是正确使用执法利器,达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严厉查处、依法取 缔是整治无照经营的有力武器,特别是在开展重点行业恶性事件治理时,应由政府牵头,在新闻媒体的参与下,工商部门协同公安、质监、卫生、环保、安监等部门进行公开坚决查处,并将整个执法过程和处罚结果公布,形成强大的社会氛围,加快无照经营治理的进程。

以上是我一些浅显的认识,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提出的观点中难免有许多不

到位甚至错误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多多斧正!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辰分局

武兴华

上一篇:保护动物班会记录下一篇:4mfa学位论文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