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游记习作教学设计

2024-05-22

参观游记习作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参观游记习作教学设计

四、五年级阅读写作训练

(一)学写参观游记

学 写 参 观 游 记

一、古诗词导入

凉 州 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文学常识

王之涣,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代表作有《登鹳雀楼》。诗词翻译

远上:远远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孤城:指下文提到的玉门关。仞:古代的长度单位。羌笛:羌笛是羌族乐器。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杨柳:《折杨柳》曲。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玉门关:地名,直译。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二、阅读训练 四、五年级阅读写作训练

(一)学写参观游记

瘦西湖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说的正是扬州。今年金秋十月,我们一家人来到了扬州。

“借瘦西湖的一角夸堪其瘦”描绘的就是瘦西湖。走进大门,看着瘦西湖如画的美景,我如痴如醉。草坪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花朵五彩缤纷,格外美丽;柳树的细枝在微风中轻轻飘浮,美得如同少女的长发一般,格外雅致,把瘦西湖点缀得分外妩媚动人。站在湖边远眺,这湖水清澈明亮。瘦西湖虽不如西湖那般大气、璀璨,倒也很清丽、素雅。瘦西湖细长苗条,恰似少女亭亭玉立的柳腰,瘦西湖的美称由此而来。

我们走在长堤上,长堤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相间而植,煞是好看。柳树低低地垂向水面,仿佛和鱼儿喃喃私语;湖面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现出金色的水光。

游完长堤,我们又来到著名的五亭桥。五亭桥是由五座挺拔秀丽的亭子组成的,亭脚挂着风铃,微风一吹,便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仔细一看,就像朵美丽的莲花,所以五亭桥又叫“莲花桥”。五亭桥既有北方之雄伟,又有南方之秀丽,真是北雄南秀的完美结合呀!我们登上五亭桥,朝下俯视,看见湖边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湖面游船点点,远处烟雾迷蒙,给人一种如入仙境之感。

在如梦如幻的美景中,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二十四桥。

四、五年级阅读写作训练

(一)学写参观游记

这时爸爸低声吟诵一首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虽已进入十月,瘦西湖仍透着绿色,生机盎然,美不胜收。

走出瘦西湖的大门,我回头凝望着“瘦西湖”三个大字,觉得它像是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正以清秀、淡雅、秀丽多姿的风采,吸引着我们。

瘦西湖,真是人间仙境啊!

1、通读全文,概括段意。

第一段(1):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段(2-6):按照游览顺序棉鞋了瘦西湖不同地方的景物特点;

第三段(7):点明中心,表达作者对瘦西湖的眷恋与赞美之情。

2、思考小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瘦西湖景色的?请在原文中用“ ”表示作者游踪的词语或句子。文中画线处

3、按照以上总结的小作者的游览顺序,说一说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都看到了瘦西湖哪些美好的景色?

作者按照“走进大门—长堤上—五亭桥—二十四桥—走出大门”的游览顺序描写了瘦西湖的美景。走进大门看到了绿意盎然的草坪,五彩缤纷的花朵,雅致的柳树,清亮的湖水。走在长堤上看到相间而植的柳桃,波光粼粼的湖面。来到五四、五年级阅读写作训练

(一)学写参观游记

亭桥先介绍了“五亭桥”及“莲花桥”名字的来历,接着登上五亭桥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描写了湖边及湖面的景色。来到二十四桥,引用爸爸吟诵的诗概括了瘦西湖如梦如幻的美景。最后走出大门,回首瘦西湖,再次强调其淡雅、秀丽的风姿,照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三、知识点拓展

1、“的、地、得”用法 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2、关于描写景色的古诗词积累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 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3、扬州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部,面积1.68平方公里,因湖面瘦长而得名。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

四、课前导语 四、五年级阅读写作训练

(一)学写参观游记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到处都是红的花,绿的叶,时时处处都能感觉到春天的气息,那么同学们在假期的时候有没有跟家长去到处玩一玩呢,都去了哪里呢?见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好看吗?喜欢这美丽的景色吗?为什么喜欢呢?等学生说完后,告诉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时间会偷偷溜走,可是文字却将那些美好的记忆都保存下来了。回忆美好的事情总是让人感到非常快乐的,现在就让我们尝试着把游览过程中你的开心的事用文字保存下来,好吗? 那么在写作之前呢,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应该怎么样去写好一篇参观游记。

五、写法指导

1、用顺叙法进行写作;(将游记中提到的时间、地点、人物放到开头去写,写作要有条理)

2、按照游览的顺序来进行记叙,详略得当,抓住所见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游记就是把游览一个地方看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写游记跟写其他形式的记叙文一样,条理清楚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要按照游览的顺序,根据时间和空间的推移,移步换景地把游览时看到的景物记录下来,既点明游览点的名称,又要说明它们的空间位置,这样就能有条不紊了。所写景物多少不限,根据字数,篇幅来定。要做到详略得当,抓住主要景物进行重点描写。在写的时候,要抓住景物的特四、五年级阅读写作训练

(一)学写参观游记

点进行描写,如位置、形状、动态、色彩等。比如我们要描写一座桥,就要看清桥架在什么地方,结构怎样,桥面的宽度和长度是多少,桥面的宽度和长度是多少,建桥所用的材料,桥上桥下的景色等,然后选择有突出特点的景物进行详细描写。)

3、寄情于景,通过景物描写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写游记,要灌注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要单单停留在只对眼前的景物进行描写,这样才能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读到你的文章,跟着你文章的思路,仿佛也跟着你的脚步游览了一次这个地方,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瘦西湖》这篇文章中,作者看到眼前的美景不时便会发出赞叹,像文中的“看着瘦西湖如画的美景,我如痴如醉”、“湖面游船点点,远处烟雾迷蒙,给人一种如入仙境之感”、“瘦西湖,真是人间仙境啊!”等句子,无不体现出作者在游瘦西湖时展现出的欣喜之情。)

六、好词 好句

飘荡 漂浮 壮丽 雄伟 变幻 恬静 千姿百态 秀色可餐 美丽富饶 依山傍水 风景秀丽 风和日丽 心旷神怡

七、写作训练 四、五年级阅读写作训练

(一)学写参观游记

写一写你游览过的一处景点,可以写你去过的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如记一次春游,秋游等),写之前,想一想主要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大体以怎样的顺序写。写的时候,要把想表达的意思写清楚。习作要求:时间30分钟 字数:400字 题目自拟

篇2:参观游记习作教学设计

山东昌邑都昌小学于雪莲

设计原因和理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学生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在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要求写一篇参观记,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作为农村学校,写参观记类作文的最大缺憾就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因为家长一般忙于农活,很少带孩子出去玩。所以要完成这次习作,难度比较大,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呢?在本次习作中,我采用了帮助学生确定话题的做法。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祖国河山美丽的风景。

1、同学们,你们看,我们伟大的祖国美丽不美丽?你们到过这些地方吗? ⑴泰山风光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6%B3%B0%E5%&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2&-1&di36139732650&objURLhttp%3A%2F%2Fim&H570&T7621&S68&TPjpg

⑵桂林山水 6%9E%97%E5%B1%B1%E6%B0%B4%E9%A3%8E%E6%99%AF%E5%9B%BE%E7%89%8type=#pn1&-1&di282953955450&objURLhttp%3A%2F%2Fpic2.ooopic.com%2F01%2F30%2F99%2F64bOOOPIC18.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ri5p5_z%26e3B555rtv_z% ⑶杭州西湖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6%9D%AD%

66000&objURLhttp%3A%2F%2Fpic15.nipic.com%2F20110718%2F1417736_192444345000_2.2、对于播放的视频,大多学生表现的是惊奇和向往。但如果说让他们当作话题目写一写,就很难写出来了。于是我继续播放视频:(青岛海滨:2%9B%E6%B5%B7%E6%BB%A8%E5%9B%BE%E7%89%87&ie=utf-8&in=4501&cl=2&lm=bjURLhttp%3A%2F%2Fpic7.nipic.com%2F20100610%2F3629943_112139021105_2.jpg&from3、播放视频“青岛海滨”这个时候,有部分同学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状态,急不可待地告诉大家:这个地方我去过,那里的海水如果好玩,那里的的海洋世界如何好看等,我不打断他们,让他们尽情地讲述。最后,我统计了一下,说,那到过青岛的同学有几位?结果45个同学只有两个同学满脸喜悦地举起了手。我口头奖励了一下这两个同学。继续播放视频:(《昌邑市绿博园风光》):3&rn=1&di=31815624700&ln=548&fr=&fm=hao123&fmq=***68_R&ic=&s=&se=&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p7rtwg_z%26e3Bi715g2_z%26e3Bv54AzdH3Fwd_nc_an_a8naaaaadllm0a8ddmcbanm8c0cnm_3r2_z%26e3Bip4s&W500&H375&T8139&S38&TPjpg4、播放《昌邑市绿博园风光》,这时候全班大约有一半同学兴高采烈地举起了手。有几个同学还没等我点名,就自告奋勇地讲起了自己的见闻。我的脸上终于有了一点笑容。但是还是有一半同学对这个话题感到盲然。怎么办呢?

5、我带领大家走出校门,让这些哪里也没有去过的同学向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校,结

果这些同学也找到了抒发自己情感的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去搜集占有材料”,在这里,我努力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话题目,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二、帮助学生确立写作主题,及时加以点拨指导。

参观记是把参观的地方的所见所闻所感,有选择地详细地记录下来的一种文体,也是与游记相近的文体。

(一)学习例文,明确思路:小作者是怎么参观的?一路上他看到了什么?看后他有什么感受?

(二)水到渠成,及时点拨:

参观记的写作要点是:

1、参观记是记叙文的一种形式,因此,写参观记时必须交代清楚参观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参观的对象。

2、按照参观访问的顺序,写清参观访问的路线。

参观访问总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特别是进行参观,往往要经过许多场所,看到许多情况或物体,写的时候就必须按照参观的先后顺序,清楚地交待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随着参观者立足点的不断转移,对所见所闻作相应的介绍。

3、安排好内容的详略,突出重点。

写参观记易犯不分主次、轻重地报流水帐的现象。在参观过程中,总会看到许多新鲜的、有趣的东西,听到不少生动的介绍。这些内容不能全部写入文章,要有选择,要分清主次,要根据文章的中心突出重点,以便给人留下生动、鲜明、具体和深刻的印象。

4、注意衔接,过渡自然。

写参观访问记,特别是写参观记时,参观点总是从一处转到另一处。地点转移变化时,就需要过渡,以便把参观的内容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如果不注意过渡,不交代参观点的转移,文章的内容就会变得支离破碎,如同一团乱麻。课本例文《龟山汉墓参观记》就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点。

5、要做到点面结合,写出情趣,写出特点,有时还可以展开想象。

6、写参观记要通过对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记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把参观的对象介绍得生动形象,这样,才能使读者也有所感,有所得。如龟山汉墓参观记》就是在参观的基础上抓住了墓室内的歌舞厅和下水道的特点写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营造环境,同学们进行构思、习作。

1、小组交流,把构思说具体,说详细。

2、全班交流,互动点评。

篇3:小学生游记习作教学探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小学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定为:学生通过“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通俗地讲,小学习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感受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是要让学生多观察、多体验。观察和体验离不开活动,这两种能力需要在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因此,为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语文教师通常带领学生去亲身体验,让学生走近观察和感受的对象,去倾听、触摸、品味。学生通过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自己有感受的事,降低了习作难度,克服了畏难情绪,进而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游记习作的教学现状

游记是习作教学的内容之一。游记是一种对游历进行记录的文体,可分为记叙型游记、抒情型游记、写景型游记和说理型游记。小学阶段的习作往往以记叙型和写景型游记为主,没有“游”的记录,就不会有“游记习作”,因此,许多教师会适时安排一些课外活动,如春游、秋季到采摘园体验收获、冬天到雪乡体验农家乐,然后让学生写游记。这些活动听起来很有趣,语文教师的初衷也是期望将写作教学与儿童生活融合起来,从而使儿童与写作、生活共同成长。然而,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某文化学校组织了一次“六一,跟着老师去爬山”的活动,学生们报名十分踊跃。孩子们对于户外体验十分感兴趣,听说可以走出教室,和小伙伴到帽儿山看侏罗纪时期的酸性火山岩,体验惊心动魄的玻璃栈道,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表情,他们欢呼、大叫,教师想让他们安静下来都难。

在孩子们整装准备出发的当天早上,学生坐在教室里,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互相交换着内心的激动。然而,当任课教师走进班级,给孩子们讲解写作技巧时,孩子们安静了,他们安安静静的记下了游记写作的步骤、如何写景、如何写人、如何写物、如何写心理。与此同时,教师口中的写作技巧也灌进了学生的耳朵里。终于结束了这场体验前的辅导之后,学生们踏上了“愉快”的旅途。抵达目的地后,孩子们从车上奔了下去,他们环顾四周,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爬山。但任课教师再次讲解了观察要领之后,孩子们才得以“放行”,而且孩子们被要求做到:要拿着纸和笔,要记下自己看到的景物、路线以及感受。整个爬山途中,时不时地会传来教师的提醒:“同学们随时记录自己的感受”。

在这次游览过程中,学生已经忘记什么是真正的体验,在这种前提下写出的作文,学生已没有真实的自我和话语,这样的作文教学不是在激活学生的思维,而是在扼杀学生的思想。

三、游记习作的教学反思

学生的整个活动都是教师精心策划,为使学生顺利完成习作,教师针对地域文化特点,慎重地选择游览地点,使学生能够熟记游览过的景物、积累习作素材,教师在出发前已经设计好了游览路线,学生要跟着教师的设定一步一步游览,而不是去体验自己想去的地方。在整个游览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告诉学生,本次游览的目的是为习作服务,学生要记住游览路线和内容,做好笔记,在教师的统一号令下,学生情绪变得低落。在整个游览过程中,教师一直将学生锁定在自己的视线周围,学生的目光随着教师手指的移动而转换,游览已经丧失了自主性,全凭教师掌控。

观察与习作原本是基于儿童兴趣之上的一体化行动,它们互相包容,观察是习作素材的累积、是习作动机的激发,习作是观察活动的映射、是对观察内容的加工。同时,它们又互相消解,观察不是“考察”,而是愉悦身心的游览,习作不是“写字”,而是审美愉悦的分享和交流。不能把习作片面地视为观察的后续活动,也不能把观察功利地看成习作的前置行为,因为习作与观察是同构共生、互为因果的系统整体。在教学过程中,应竭力淡化观察与习作的痕迹,化负担为经历,使习作教学成为师生共同营造的言语交际活动。

户外游览活动原本是一件让学生非常欣喜的事,但由于教师布置了习作任务,学生的热情被冷却了,游览也变得没有了趣味。学生关注点也不是景物,而是作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除了要教给他们学习方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爱上学习。教师的过分牵引指挥,只会使学生丧失对习作的热情,使学生的精神变得涣散,童心变得愚钝,再美的景致也无法进人学生的内心,再美的画面也不能产生审美的愉悦,不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对习作而言有害无益。

四、游记习作的教学建议

游记教学应该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己选择观察对象。由于游记教学的特殊性,在游览之前教师要明确游记教学的任务。游记是为习作做准备,教师要明确游记目的,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做到心中有数并不是要将学生的手脚和自己的绑在一起。习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需教会学生习作的方法,无需面面俱到地大包大揽。观赏哪些景观学生有自己的主观倾向,只有让这种意向得到满足,学生才会生成感受,有所表达。教师让学生自由地游览,学生有了观察的选择权,才会呈现出风格迥异的思想火花,使学生性格和能力的多样性、差异性得到展现,习作中千篇一律的现象也就不会发生。

游记教学应该教在前、赏在中、讲在后,各不干扰。教即教方法,教观察的方法,教习作的方法。在游览之前,教师应教会学生观察哪些景物、如何去观察、观察后有哪些感受,要留心将自己喜欢的景物或者瞬间记录下来,拍照也可,随时捕捉习作素材。赏即欣赏,欣赏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味生命的奇妙,将感受内化成自己的思想,最后在习作时形成文字。讲即讲授,与教不同,讲的内容更为具体,在系统讲解习作方法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对游览景物的记忆。学生在回忆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对游览情绪的表达,在口语的表述过程中,练习口语表达能力,为习作奠定基础。教、赏、讲三个方面组成了游记教学的主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是为赏做准备,赏是为讲做铺垫,三者一气呵成、相辅相成。需要注意的是,教不是教习作,而是教观察,讲才是习作教学的开始,赏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师不应多加干涉,否则会降低赏的效果,不利于习作教学的开展,只有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游记习作教学才会取得成效。

游记习作教学要注意营造快乐氛围,提起习作,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厌烦。虽然游记作文教学的形式较以往的习作课新颖和灵活,但当学生回到课堂,提起笔习作时依然眉头紧锁,教师要合理地切换这两个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厌烦情绪。首先,营造一个快乐的意境十分重要,可以进行“二次游览”,调动学生的回忆;其次,采用灵活的表达方式,学生可以分组竞赛,讲述自己记忆深刻或者有趣的事,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言,在竞争的氛围中,忘却习作的压力,使学生畅所欲言,为习作打下坚实基础。最后,教师将学生的讲述汇总向大家汇报,评出最佳演说家,学生在这样的情绪下开始习作,习作效果非常好。

作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一个人长大了若不能怀恋自己童年的痴拙,若不能默默长思或耿耿于怀孩提时光的往事,当是莫大的遗憾。”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守护学生时代独有的“童年的痴拙”,时光会褪却孩提时的稚嫩,但带不走孩子们回忆里的欢声笑语和真情实感,只有发自真心的爱,才会有发自真心的情。

摘要: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小学生是不会写作的,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写作。教师在强势推进作文教学、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落入到权威的窠臼。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超越儿童的言语特征,轻视儿童鲜活动感的生活体验,作文课成为习作制造课。游记习作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快乐体验,在观察和感受中体会游玩乐趣,在快乐表达中提升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游记,习作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第2版)[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3]管建刚.作文重要的是内心想法和感受[J].小学语文教师,2011,(增刊).

[4]祝新华.从学生作文心理角度开展作文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3).

[5]向红云.反思小学游记类作文的教学[J].教学艺术,2015,(1).

[6]李家栋.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7]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大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朱永新.叶圣陶教育箴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篇4:习作:记一次印象深刻的参观活动

【习作要求】

同学们一定参观过许多地方吧,如儿童大世界、游乐园、博物馆等,选择一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所,按照参观的顺序把它展示出来。要求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趣。题目自拟。

【佳作示例】

参观游乐园

□杨晓青

星期天的下午,天气晴朗,我和爸爸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游乐园。还没进门,就看见里面挤满了人。买票进门后,我们先来到野生动物展区。只见老虎被关在笼子里一动不动,好像在睡觉,但看起来仍不失森林之王的威严。接着,我们又看到了许多其他的动物:头顶上的角就像树枝的梅花鹿;长着一头长长的毛,把眼睛和耳朵都遮住了的狮子;还有脖子长长的,身子很高很大的驼鸟和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像是拖着一把扫帚在帮人扫地的孔雀。真是各有情趣。

看完动物展,我们又来到游乐园。我看到一架又高又大的吊车,就对爸爸说:“我们上去坐一坐吧!说不定能从上面看到整个城市的面貌呢!”爸爸答应了。我们坐上吊车,我往下一看,天哪!真是太高了,像吊在天空,随时都可能掉下去似的,这时我哪还有心思欣赏城市的全貌。从吊车上下来,我们又看了“猴子拉车”。只见上面坐着几位小朋友,开心地说着、笑着,好像是大闹天空的美猴王,在众猴子的簇拥下回洞府一样。一只只假猴子就像一个个车夫,正卖力地拉着车朝前飞奔……

游乐园里好玩的地方可真不少,碰碰车场、空中火车、湖上游船……我多想去玩个遍啊!可是西沉的夕阳好像在对我们说:“太晚了,快回家吧!” 于是,我和爸爸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指导教师 周 瑜 李友元)

【教练秘诀】

1.依照参观顺序,展示活动全貌。应按照参观的方位顺序来写,物随路转,景随人移,把参观活动的全貌展示清楚。

2.围绕重点描写,突出深刻印象。无论参观什么地方,一定要把值得回味的细节写细腻。

3.融进真情实感,凸显无限情趣。参观过程中总有许多地方让我们倾注无限情感。通过什么方式把情感融汇进去呢?除了直接表露外,还有一种表达方式是间接渗透,就是把情感渗透在语言、行动里。这样,参观活动会显得更富有情趣。

【挑战自我】

篇5:参观游记作文

由花门楼乘旅游观光车上山到耍钱场。此处属古驿站,状如盆地,四周森林茂密,中间绿草如毯,乃天设地造的园林风景,更是南来北往的客人歇脚打尖之地。

导游对我们说:“相传在五代十六国时,二十岁的赵匡胤逃难到陕,顺秦楚古道来到耍钱场,看见这儿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便住了下来。好赌的赵匡胤开办了赌场,他赢了就要钱,输了就不给,别人向他要他就打,所以当时有一首民谣唱到:‘古道有个赵匡胤,赌钱场上称光棍,输钱他不给,赢钱要金银,要是掏得慢,扬拳就打人。’后来民间便留下了一句歇后语‘赵匡胤赌钱——输打赢要’。”

经小歇后,步入秦岭古道,登上终南山主峰。放眼见云海翻滚,似乎进入了仙境,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仰视天空,成群的鸟儿展翅高飞。一块块奇形怪石屹立在山巅之上,摇摇欲坠。张开双臂,一阵阵微风吹过,你便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往下一看,就迈不出前进的步伐了——太高了,太险了!瞧!拿刀削似的悬崖拔地而起,上顶云天,危峰兀立,令人望而生畏。远远地望去,那悬崖是那么高,那么陡,好像是被人用巨斧劈峭过似的。走近些,只见云雾缭绕,犹如一把利剑,耸立在云海之间,令人感憾万千。

篇6:参观游记作文赏析

昂起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漆蓝底之匾牌——“午门”。从其门就可见帝王的威风。

穿过午门,通过太和门,来到太和殿。太和殿作为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五米的汉白玉台基上,上挂“光明正大”匾。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其图雕刻活灵活现,足以反映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与精湛的工艺,阅览之后不得不让人为之惊叹,赞不绝口。这座大殿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的创造,是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初建时有工匠十万,夫役百万。这里的每一块砖瓦,每一座殿宇,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精力,时间……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再前往乾清宫的途中,那十几口大鼎遭遇的噩梦,便是清政府罪行的见证。帝王曾用一百二十万两纯金来将这十几口大鼎镀得耀眼夺目,因为清政府的软弱,面对侵略者的来袭,无以回击,使侵略者更加猖獗,金鼎搬不动就毁:那一支支尖锐的刀片在金鼎上飞快的毁划,那当年耀武一时的金鼎已变得黯然失色,那尖锐的刀片不仅毁划了金鼎,更深深地刺痛了中华儿女们的心!那鼎上的斑斑驳驳不仅永远留在鼎上,更是中华儿女心上抹不去的伤疤,造成民族的屈辱,世界的仇恨。望这这眼前的一幕,怎么不会令人愤怒,惋惜与悲凉呢?

走出神武门时,我已是疲惫不堪,但我的心却难以平静了。 作为一名中国人,为在自己祖国土地上能拥有一座将智慧的顶尖与艺术的颠峰以及技术的精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建筑群而骄傲,而自豪。但也为清朝政府的腐败而感到羞辱。

上一篇:2010工作人员考核简明情况表下一篇:描写星空的外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