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星空的外国诗歌

2024-05-22

描写星空的外国诗歌(精选9篇)

篇1:描写星空的外国诗歌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外国还是国内,都留下了许多关于爱情诗歌,表达着对爱情不一样的看法和理解,下面是外国关于描写爱情的诗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泰戈尔)

(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面对爱你的人,用冷漠的心,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三)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

一个却深潜海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听不到我说 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你听不到我的倾诉 我爱你

而是我永远都没有机会对你倾诉

亲爱的朋友,当你坐在柔美的月光下临窗遥望繁星,黑咖啡的浓香便漫溢空灵世界,潜伏在你心灵的最隐蔽处的记忆,是不是便镜子一般反射出你的背影?

一个雀跃的灵魂真实的来到了你的眼中,世界上最遥远的不是距离!

二、给娜塔莎(普希金)

美丽的夏日枯萎了,枯萎了,明媚的日子正在飞逝;

夜晚升起的潮湿的浓雾

正在昏睡的阴影中飞驰;

肥沃的土地上庄稼收割了,嬉闹的溪流已变得寒冷了,葱茏的树林披上了白发,天穹也变得灰暗、朦胧。

娜塔莎我的心上人!你现在在哪里?

为什么谁也看不见你的倩影?

难道你不愿意和心上的人儿

共享着仅有的短暂的光阴?

无论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无论在芬芳的菩提树阴里,无论是早晨无论是夜晚,我都看不见你的踪迹。

冬天的严寒很快很快

就要把树林和田野造访;

熊熊的炉火很快就要把

烟雾腾腾的小屋照亮;

我呀看不见这迷人的少女,独自在家里暗暗的悲伤,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黄雀,只把我的娜塔莎怀想。

和把娜塔莎不断回想。

三、致――(雪莱)

有一个字经常被人亵渎

我不会再来亵渎

有一种感情被人假意鄙薄

你也不会再来鄙薄。

有一种希望太似绝望;

何须再加提防!

你的令悯之情无人能比,温暖着我的心。

我不能给你人们所称的爱情,但不知你能否接受

这颗心对你的仰慕之情,连上天也不会拒绝。

犹如飞蛾扑向星星,又如黑夜追求黎明。

这种思慕之情,早已跳出了人间的苦境!

四、什么是爱?——海 涅

什么是爱?

爱就是笼罩在晨雾中一颗星。

没有你,天堂也变成地狱。

可爱的战溧,微妙的颤抖,这...羞怯温柔的拥抱--

在你美丽的樱唇上,我惯用接吻来代替语言,我的吻就像是从我的心底冒出的一个火焰!

昨天吻过我的幸福,今天已经化为乌有,我获得真诚的爱情,向来总不能持久。

女人使男人得到幸福的方法有一种;

但使男人陷于不幸的方法却有三千多种!

只有在爱情之中才有真实。

爱情究竟是什么?...没有一个人能解答。

五、经典爱情诗——拜 伦

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的一部份。

但对女人而言,却是一生的全部。

初吻并不能当作永久相爱的保障,但它却是盖在生命史上的一个永久记忆印章。

恋爱是艰苦的,不能期待它像美梦一样出来。

欢乐的回忆已不再是欢乐,而哀愁的回忆却还是哀愁。

爱情可以而且应该永远和婚姻共存。

比一切更甜蜜的,是初次的热烈爱情--它是唯一独尊的。

女人有一句赞美她的话便可以活下去。

女人是男人的伟大创造者。

心儿累了,要舒缓,爱情也需要歇息。

六、我不能保留你的波浪——(泰戈尔)

堤岸对河说:“

我只能保留你的足印在我心底。

黑夜啊,我感到你的美,正如那被爱的女人吹熄了她的灯一样。

啊!美人,你要从爱之中去培养你的内在美,不要在镜前去陶醉你的外在美。

让死者有永垂不巧的名,让生者有永远不灭的爱。

爱是充实的生命,正如盛满了的酒杯。

叶儿在恋爱时变成花,花儿在崇拜时变成果。

果实啊!你离我多远?

花啊!我就藏在你的心里呢!

爱情在有限与无限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即使爱只给你带来了哀愁,也信任它。

不要把你的心关起来。

当我死时,世界呀!

请在你的沉默中替我留著:

‘我已经爱过了’这句话吧!

篇2:描写星空的外国诗歌

这一朵花失去了香味,

它象您的吻,曾对我呼吸;

那鲜艳的颜色也已消褪,

不再闪耀着您,唯一的您!

一个枯萎而僵死的形体,

茫然留在我凄凉的前胸,

它以冰冷而沉默的安息

折磨着这仍旧火热的心。

我哭了,眼泪不使它复生!

我叹息,没有香气扑向我!

唉,这沉默而无怨的宿命

篇3:描写星空的外国诗歌

一、外国诗歌翻译与文学的延续性特征

胡适作为著名的文学家, 他在开始翻译外国诗歌的时候, 使用的是文言翻译形式完成的。胡适的这种文言旧诗体的翻译方法, 同前人对外国诗歌翻译来比较, 有了一定的改进, 但是这种改进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当胡适后来使用白话文进行外国诗歌翻译的时候, 效果却明显地得到了提升, 翻译起来也更为顺手, 其白话翻译代表作为《关不住了》。胡适对新诗要求要予以解放诗体, 提倡使用白话文进行翻译, 打破传统的整齐句法。这个作为他的追求, 虽然经历了一段探索的距离, 但是通过翻译《关不住了》这首英文诗歌之后, 帮助其很好地实现了目的。人类传统文化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其延续性, 文化的延续性在各个历史的发展阶段都是如此, 即使爆发了某一形式的革命, 文化的这种延续性依然会延续下去。因此, 我们可以说文化的最传统、最本质的规定性。假如我们将社会看作是传统内容的大汇集, 那么这个大的汇集, 就是由各个小的传统内容构成的。诗歌就是这一传统内容的小集合之一, 诗歌的美学传统具备特定的历史延续特征, 但是在诗歌文化的内部, 不同种类的诗歌其延续性的耐力是存在差异的。在翻译的过程中, 从国外诗歌翻译过来的白话诗歌, 从严格意义上讲, 称不上是国外诗歌的一个小支系, 但我们从文化传统延续的角度分析, 这种翻译的诗歌是一种最薄弱的集合体。

五四诗歌革命作为一种文化上的方法论选择, 胡适通过翻译《老洛伯》主张通过白话来领略诗歌的表现力, 通过诗歌来改变古典主义的一些传统观念。陈衡哲在翻译的文章中, 指出诗歌里面的写实和人道主义是诗歌的本质特征。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出发, 这一翻译方法作为具备实用性的工具主义,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翻译的精神本质表现出的是获得实用性的公理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 因为受到资本主义的影响, 这一实用的翻译方法得到了快速的传播。在充满着明显的功利主义气息下的时代, 新诗革命的开展呈现出的是浓厚的人为特点;但是诗歌这种最为古老的文学类型, 其在本质意义上与小说等区别, 表现在诗歌丰富的美学特征上面。随着新诗革命的开始, 上面这两个因素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 这造成了我们在对国外的诗歌进行翻译的时候, 会处于特别复杂的环境中。

二、五四运动背景下中国诗歌翻译对象的抉择

五四运动背景下中国的翻译者作为外来诗歌的引入和倡导者, 翻译作者的选取, 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对当时出版的十多种杂志的分析, 我们得出:五四运动背景下中国翻译者对国外诗歌翻译最多的是Rabindranath Tagore、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MegWhitman等三位国外诗人。

通过研究和分析我们得知, 当时的郭沫若、宗白华两位文学家, 在通信的过程中, 可以发现他们受到了歌德这位诗作家的诗学观念影响。1920年, 郭沫若同志写给宗白华的信件里面, 就对歌德的人生观作了详细的介绍, 对歌德诗歌观念中的情感表达的自然性作了分析。1922年在中国的时事新报杂志上面发表了对歌德诗歌的白话翻译文章, 对歌德诗歌的翻译, 有的翻译者采用的是白话自由体裁进行的, 有的是中国传统的骚体翻译的。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当时中国的翻译者, 在诗歌翻译方式的选取上, 并没有走向自觉, 探寻一条同现代语言、现代生活相符合的诗体, 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 对歌德诗歌表达的情感流露、诗歌情感的自然性都有了一定的体现。很明显这种体现顺应了当时中国诗歌革命的发展需要。

罗志希在1919年的新潮评论栏中, 对少年中国第二期里面惠特曼的一篇诗歌进行评论时指出, 惠特曼在诗歌创作的时候, 指出了以下几点:首先, 要具备足够的魄力来对旧诗的形式等予以打破;其次, 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语言文字, 通过使用新的语言文字, 来避免所谓的俗套;再次, 要具备从普通生活中捕捉新的诗歌题材的能力;最后, 所创作的诗歌要感情方面豪迈。1922年, 刘延陵在一篇文章中对惠特曼介绍时指出:惠特曼不仅仅是一名美国新诗派的创始者, 更是作为一名世界新诗歌创始者永留文学史册。之所以这样讲, 从以下几个原因进行了阐述:首先, 惠特曼打破了诗歌形式、诗歌音韵上的格律要求, 通过纯粹的白话形式进行诗歌的创作。这有效的解放了诗体, 将新诗的形式进行了全新的开创;其次, 惠特曼在诗歌的取材上, 从原有的事物, 转移到了平凡的人物、事物、语言、实践。指出伟大的东西蕴藏在平凡里面, 平凡表现出伟大。这就使得以往的神典故事、各种领域的英雄人物不再是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而是面向了活着的人生。

通过前面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得知, 当时中国诗歌翻译者, 重点对准了Rabindranath Tagore、Johann Wolfgang vonGoethe、Meg Whitman等三位国外诗人。之所以如此, 是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翻译语言的白话特点、音节的自由特点;其次是感情表达的真实性和直接性;再次是诗歌选材的生活化与生命化。这三个特征构成了五四新诗革命的重要表征。不管是胡适先生的文学改良八事, 抑或是陈独秀先生提出的文学革命三大主义, 都是与五四新诗革命的精神本质相互统一的。由此, 我们可以得知五四新诗革命这一阶段, 翻译者选取Rabindranath Tagore、Johann Wolfgang vonGoethe、Meg Whitman等三位国外诗人的作品进行翻译, 都给当时的新诗革命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三、五四背景下新诗革命诗体类型的特征

五四新诗革命时期中国的翻译者, 通过不同诗体类型的互译, 探寻对国外诗歌的深入理解的途径。著名的翻译家刘半农先生, 曾对瓦雷里的《咏花诗》进行过翻译, 原作为白话散文体裁, 刘半农将其翻译成五言古诗, 这种翻译使得诗歌的韵味产生了明显的变换。翻译之后, 刘半农对原诗评价时指出:措辞平易, 句法正确, 并指出这是对17世纪古拙艰深之习的一次革命。刘半农的这段评语并不是简单地进行一首诗的评论, 更是一种诗歌理想的表达和追寻。但是, 在实施的过程中这种对国外诗歌的赞赏并没有得到直观的表现。

导致问题的成因在哪呢?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刘半农翻译的这首《咏花诗》原本是白话自由体, 但是刘半农却将其翻译为五言格律形式。从《咏花诗》白话体到五言格律体的翻译, 是高水平的翻译家, 依靠高深的翻译技巧将诗歌的外在意义表达的过程。在表达的过程中, 诗歌的原味肯定会受到影响。因为诗歌韵味是多种因素构成的, 诗体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个时候, 我们就会发现, 国外诗歌翻译的特殊性, 是诗歌意味产生改变的主要原因。

刘半农使用五言诗体对白话自由诗体进行翻译, 的确能够传达出诗歌外在意义层。而其他的层面因为诗体翻译而造成丢失。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 翻译语言对原有诗歌意味的重要意义。这两种不同的诗歌题材其表现出的内在节奏是有差异的, 导致诗歌的原有意味在进行翻译传达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我们从翻译实践的深层分析可以看出, 国外诗歌的自身意味是表现在语言的特有节奏里面。通过五言或者七言的诗体对白话文进行翻译, 其难度非常大, 原因就是如此。因此可以这样讲, 诗歌体裁不仅仅是一种内在表现形式, 更是影响翻译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得知在中国和外国不同的诗歌体裁之间, 进行翻译时所取得的成果, 所遇到的失败, 为中国诗歌翻译者认识新诗革命的本质, 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正像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刘半农通过翻译经验的总结, 指出五言七言诗体在诗歌内涵生成方面, 存在着先天性的盲区, 这种盲区导致同白话自由体的翻译, 诗歌意味方面会表现出对等的关系。中国新诗革命的倡导者认识的改变, 是对外国诗歌翻译经验总结的过程, 也是中外诗歌互译、中外文学交汇的过程, 在这一交汇过程中, 中国翻译者逐步探索出了诗歌翻译的逻辑和技巧, 为中国五四新诗革命的发展、中国后来诗歌翻译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我国翻译国外诗歌经验的不断总结和提升, 翻译者对国外诗歌翻译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中, 中国的新诗革命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新诗革命道路上的争议事件也不断地产生。通过征求读者的不同翻译, 来探寻外国诗歌翻译的真谛。著名的诗人徐志摩曾说想进行一次认真的诗歌翻译尝试, 徐志摩的这种尝试代表了当时中国诗歌翻译者的探寻与追求。

以上我们对五四时期开始阶段外国诗歌翻译的内容研究可以得出, 五四时期中国的新诗革命阶段, 我国学者对诗歌翻译的认知和发展过程, 其深入的程度同新诗革命发展的过程是相互促进的。诗歌翻译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 同那一时期新诗发展过程当中, 需要完成的任务是相互关联的。当时对外国诗歌翻译的过程, 真实地反映了新诗革命的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 通过对五四运动背景下外国诗歌翻译时代特征的研究, 我们了解到国外的诗歌翻译, 同中国的诗歌革命相互间, 表现出了特别巨大的正面互动关系。也是因为新诗革命者所表现出的这一功利性, 使得新诗革命者将自己变成了诗歌翻译者。在通过哪种诗体来对国外诗歌完成翻译的时候, 这些翻译者通过逐渐的探索过程实现了翻译的自觉程度, 表现出了由个体翻译到有意征译的特征。在这一探索的过程当中, 翻译工作者逐渐地发现, 中国的白话自由体, 对国外诗歌翻译有着很大的可能性, 有了更为充足的理论支撑, 便于更好地进行外国诗歌的翻译, 这一长期互动的过程, 推动了我国诗歌翻译的历史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兰.意识形态和个人审美标准对穆旦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J].时代文学, 2010 (9) .

[2]陈凤梅, 魏昭颖, 李洁.试论梁实秋翻译美学思想[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 (S2) .

[3]张政.简论辜正坤先生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J].世界文学评论, 2009 (2) .

篇4:描写星空的外国诗歌

诗歌教学是幼师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文学教育的手段之一,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文学知识上的提升,更能促进学生审美情感上的体悟。因此,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但纵观幼师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漏洞。其中之一是对教学外国诗歌不够重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近年来,幼师语文教学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总是以向普通中学靠拢为己任,在诗歌教学上也受此倾向的影响,往往表现为重视中国古典诗歌,而轻视现代诗歌特别是外国诗歌。殊不知,中学语文教学重点的选择受到高考命题情况的影响,重视古典诗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考命题的导向作用造成的。而中师的教学不是为了应对高考,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幼儿园教师,而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可以了解自身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差异,从而使自身获得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广阔视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忽视外国诗歌的教学不能不说是幼师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缺憾。

那么,在幼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外国诗歌的教学呢?美国诗人弗罗斯特说过:“诗在翻译中丢失。”读作品还是读原作好。朱光潜先生也曾说过,要想真正欣赏外国诗,最好还要懂一点外语,读一读原著。但是从目前幼师生的整体水平来看,阅读原著是极其困难的;而相对于中国诗歌的教学来说,教师的难处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外国诗歌的知识层面不宽,二是关于外国诗歌的品析鉴赏的能力层次不高。

但我们不用担心,因为诗歌欣赏,无论中外,都有一些共同规律。比如说,都要把握诗人的情感脉搏,领会诗的意境美;都要驰骋想象的翅膀,获取言外之意的蕴藉美;都要反复吟诵,领略诗的形式美和音乐美等等。我们所要补充的就是把握外国诗歌的审美特征,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外国诗人诗作。

当代翻译家辜正坤提出了中西诗歌鉴赏的十个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作者角度、作品角度、读者角度、年龄角度、性别角度、社会文化角度、阐释者角度和译者角度。这些角度可供教学时参考。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不同影响,外国诗歌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把握外国诗歌的审美特征是进行外国诗歌鉴赏的前提,而对各个不同时期的外国诗人诗作的了解也是进行外国诗歌鉴赏的必备条件,教读过程中,要结合每一位诗人各自国家和种族的特点,选用恰当的助读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去认识和理解。把握诗中艺术形象的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则是教学的难点。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使诗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鉴赏外国诗不像中国诗那么容易,由于学生往往缺乏有关诗歌背景、特征及诗人的生平思想等第一手资料,往往只能停留在诗句表面,难以深入下去。

幼儿师范语文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三册)专门设置了外国诗歌单元,选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一首抒情诗《秋颂》。本诗通过对“秋色”“秋人”和“秋声”等“秋”的美好景象的描写,高度赞美了“秋”。可是,课后练习中却出了一个颇值得争议的问题:开头的“雾气洋溢”,以及末段的小飞虫“同奏哀音”,是否与全诗明朗、欢快、富于生气的情调不和谐?对此你怎样理解?

翻开《教学参考书》,“解题指导”中是这样理解的:诗人歌颂秋天的美好,但不能无视这样的事实:秋毕竟是秋,它的后面就是寒冬。诗的开头说“雾气洋溢”,已暗示出一丝寒意;在末节欢乐的合唱中又加上了小飞虫的“哀音”。这就在全诗明朗的底色上涂上了一笔冷色,在赞颂的主调中加入淡淡的哀愁,使诗意更加圆满。显然,这一说法有些牵强附会,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如何鉴赏外国诗这一问题的重新思考。

正像白色在中国显示丧逝,在西方表证婚喜,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心理、习惯,任何一个诗人都逃不脱固有的文化地域和时间范畴,在欣赏诗歌方面同样如此。诗所以能以少胜多,以一当十,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能激发起读者的联想,得到言外之旨,弦外之音的乐趣。“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巴尔扎克语) 一般地说,能够激发起读者的联想愈多,这诗的诗味就愈浓,也就愈值得人欣赏。结合《秋颂》来看,我们不同意参考书上的意见,我们认为“雾气洋溢”就是秋天的特征,说明秋天就要过去,冬天就要来临; “哀音”,是小飞虫叫声的特点,小飞虫“同奏哀音”说明小飞虫对秋天的留恋,也从侧面在歌颂秋天的美好。《秋颂》一诗的基调无疑是明朗、欢快、富于生气的。并不能因为“雾气洋溢”“同奏哀音”这两个从中国人欣赏角度来看带有哀愁色彩的词,就大做文章。

诗句激发想象的多寡固然主要取决于诗本身的优劣,但也同读者的文化阅历、审美趣味相关,还同读者的心理素质、欣赏习惯以及想象力有关。就拿欣赏心理和想象力来说,中国的读者一见到“柳”字就会联想到春天,想到爱情,想到送别,想到缠绵;一见到“月”字马上会联想到思亲、思乡、团圆等。这是因为我们在中国古诗中见惯了这类诗句,诸如“客舍青青柳色新”“杨柳岸,晓风残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类。柳色伤别,望月思乡,已积淀成了中国民族的传统心理。可是,外国人对于柳、月之类就未必如此。外国人很少咏柳,专写月亮的也不多,而且一般不把它同爱情、思乡直接联系到一起。这里既有民族的心理差异,也有语言习惯的不同。我们在进行外国诗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依据作者所在国的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去加以理解,缩短中西方的欣赏距离,不能用我们固有的心理定势和传统习惯去衡量外国诗歌作品。如果能够变“教学生学”为“教学生会学”,不但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而且有助于繁荣我们国家的文学创作,促进中国文学发展,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外的欣赏角度、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不相同,所以不能带着欣赏中国诗的习惯、经验和心理定势来欣赏外国诗。另一方面,人类生活有基本的、共同的主题或环境,构成不同文化的共有基础。只是由于思维方式、审美意向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形态各异。共同的主题或环境,使不同文化的交流成为可能。

诗歌作为一种表达人类情感、思想的文学形式,在所表达的具体对象上,可以有很深的文化根源。不同文化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可发展出相应的体裁和格式。而各异的表达方式,构成了文化差异的多姿多彩。比如,同样是寄幽思于庭院、草木、花卉、山水,便可以有威廉斯和欧阳修的不同风格。而对离别的相思,又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够理解、欣赏两种不同的表达,比较其异同。

法国的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人的创造力激发出来,诱导出来。外国诗歌作为教育的手段之一,也应该体现这一点,即让学生通过与作者的对话,去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验与感悟,从而内化为创造性思维,发展成自身的创造能力。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培养担当素质教育大任的合格幼儿教师,教学外国诗歌无疑也是突破口之一,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幼师学校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开创诗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应对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的新需要。

篇5:描写星空的作文:星空让我陶醉

在深邃的星空中,黑云压抑,浓黑如墨,但在皎皎月色的陪衬下,星空之上,繁星点点。

童年的晨钟暮鼓中最令人忘怀的是卡通人物躺在繁星遍布的山坡上伴数星宿。妈妈说,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每一颗星星都代表着一个人,你也属于那数不胜数的星点中的一颗。我站在窗户旁,数着一颗又一颗的星星,却怎么也数不尽,星星究竟有多少颗呢?这是一个傻傻分不清的问题。

张潮在《幽梦影》中有云:“见雪想高土,见花想美人,见山水想得意诗文,”今之众人,见星想作诗也。白居易《独眠吟二首》中曰:“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十五年来明月夜,何曾一夜不孤眠。”

星空赋予文人几多诗情画意,然而这几分雅致也被画家收于囊中。

说到画家与星空,不得不想起梵高来。梵高的星空三部曲:夜晚露天咖啡座、罗纳河上的星夜、星夜之一——星空。

星空这幅画中天空的纹理像涡状的星系,并伴随众多星点,而月亮则是已昏黄的月蚀形式出现,暗示着某种神性,让人联想起雨果的话“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整幅画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线条绘画,表现出了一种宁静;但与上部粗犷弯曲的线条产生强烈的对比,这种高度夸张变形和强烈视觉对比中体现出了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一些入睡小木屋,丝柏从下面伸向深蓝色的天空;一些黄色的星与闪光的橘黄色的月亮形成漩涡,天空变得活跃。这是体现内心的,最紧张的幻想,是发泄无法抑制的强烈情感的创造性尝试,而不是对周围大自然平心静气研究的结果。

那巨大的,形如火焰的柏树,以及夜空中像飞过的卷龙一样的星云,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在这幅画中,天地间的景象化作颜料顺着画笔的轨迹,而涌起阵阵漩涡。风景在发狂,山在骚动,月亮、星云在旋转,而那翻卷缭绕、直上云端的.柏树,看起来像是一团巨大的黑色火舌。我不得不说《星空》是一幅令人遐想、陶醉的画。

梵高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画家,而《星空》梵高在艺术成熟期的一幅代表作,是他埋藏在灵魂深处对宇宙、世界的感受。

一见到这幅画,便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气息,一下子唤醒我对星夜的印象,感到暖风和畅,夜晚的宁静中孕育着勃勃生机,盘旋的云龙说不清是色彩还是情感。我沉浸于这美妙的幻觉世界。

在深邃的星空中,黑云压抑,浓黑如墨,但在皎皎月色的陪衬下,星空之上,繁星点点。

童年的晨钟暮鼓中最令人忘怀的是卡通人物躺在繁星遍布的山坡上伴数星宿。妈妈说,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每一颗星星都代表着一个人,你也属于那数不胜数的星点中的一颗。我站在窗户旁,数着一颗又一颗的星星,却怎么也数不尽,星星究竟有多少颗呢?这是一个傻傻分不清的问题。

张潮在《幽梦影》中有云:“见雪想高土,见花想美人,见山水想得意诗文,”今之众人,见星想作诗也。白居易《独眠吟二首》中曰:“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十五年来明月夜,何曾一夜不孤眠。”

星空赋予文人几多诗情画意,然而这几分雅致也被画家收于囊中。

说到画家与星空,不得不想起梵高来。梵高的星空三部曲:夜晚露天咖啡座、罗纳河上的星夜、星夜之一——星空。

星空这幅画中天空的纹理像涡状的星系,并伴随众多星点,而月亮则是已昏黄的月蚀形式出现,暗示着某种神性,让人联想起雨果的话“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整幅画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线条绘画,表现出了一种宁静;但与上部粗犷弯曲的线条产生强烈的对比,这种高度夸张变形和强烈视觉对比中体现出了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一些入睡小木屋,丝柏从下面伸向深蓝色的天空;一些黄色的星与闪光的橘黄色的月亮形成漩涡,天空变得活跃。这是体现内心的,最紧张的幻想,是发泄无法抑制的强烈情感的创造性尝试,而不是对周围大自然平心静气研究的结果。

那巨大的,形如火焰的柏树,以及夜空中像飞过的卷龙一样的星云,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在这幅画中,天地间的景象化作颜料顺着画笔的轨迹,而涌起阵阵漩涡。风景在发狂,山在骚动,月亮、星云在旋转,而那翻卷缭绕、直上云端的柏树,看起来像是一团巨大的黑色火舌。我不得不说《星空》是一幅令人遐想、陶醉的画。

梵高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画家,而《星空》梵高在艺术成熟期的一幅代表作,是他埋藏在灵魂深处对宇宙、世界的感受。

篇6:星空的诗歌

星星在天上眨着眼睛。

坐在草坪上,仰起头,

望着美丽的星空……

星空犹如一幅画,

这画啊,天天在变,

变得如同仙境一样……

无数星星眨着眼睛,

那最最明亮的星星,

正统我分享它的快乐;

那最最暗淡的星星,

正向我诉说它的苦闷……

仰起头,望着美丽的星空,

北斗星星默默无闻地为人们指引方向;

大熊星座在天上要数最明亮。

我将把巨蟹座寻找,

把狮子座寻找,

把十二个星座都寻找……

望着星空,想着宇宙。

星星啊,你为何有那么明亮?

月亮啊,你为何不和太阳一同升起?

太阳啊,你为何有那么耀眼的光芒?

宇宙啊,你为何有那么多奥秘?……

当我乘着宇宙飞在太空遨游时,

会把这美丽的星空点缀得更加美丽!

篇7:七夕的星空的诗歌

看,这颗是牛郎星

那颗一定就是织女星

生命犹如一场旅行

脚步走了一程又一程

沉沉黑夜犹如一道迷雾

两颗星于层峦叠嶂中渐行渐近

骤然发现

这般深沉静寂的星空

两颗孤星交相辉映

就像日月虽交替

却偶有交辉

于此夜释放无尽思念

以其最大的能量来挥发

只为这难得一次的邂逅

即便短暂,也那般唯美

即便一夜,也无怨无悔

从此铭记这一天

于鹊桥之上

彼此留藏心灵交会时的.闪耀

化作银河之中那如诗的云海

流入人间传为佳话

于鹊桥之上

保存每分每秒的思绪和感想

化为见证爱情的琥珀

守护爱人每个夜晚甜蜜的梦乡

此刻,不忍离去

驻足,彼此凝望

哪怕是走到生命的尽头

执手就不会再放弃

哪怕是耗尽生命的火焰

篇8:描写星空的外国诗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规定了5个系列的选修课程, 分别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学校按照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 有选择的设计模块, 开设选修课。”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提供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14种选修教材供学校和老师选择。目前, 湖北省主要开设了《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等选修课及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

纵观全国各课改地区, 开设《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的学校较少,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 课程内容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比较陌生, 难度相对较大;

(二) 与之相衔接的必修课本几乎没有, 学生缺乏阅读基础;

(三) 新高考难以考察这一模块内容, 应试性不强。

笔者以为, 这三点阻碍《外国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开设的原因恰恰是它应该被开设的理由。以下, 笔者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内容和结构分析、教学实施策略与评价等几方面简要地谈谈对《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课程的理解。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课程设置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属于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系列”, 与它同属于一个系列的选修教材还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等, 有了《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这个系列才真正具有完整性和可靠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在对本系列的要求中写道:“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 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2) 没有比较就没有个性, 对外国诗歌散文的了解既是增加阅读广度的需求, 更是加深对中国诗歌散文理解的重要参照。

2、比较文学视野

20世纪初, 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引入中国, 这些作品和理论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随后, “比较文学”诞生。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说:“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 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 (3)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了解外国文学有利于形成更广阔的世界视野, 同时也能够在对比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本国文学。所以, 学习外国文学, 特别是外国诗歌散文对中国学生来说非常必要。

3、与必修教材和其他选修教材的联系

必修教材五本共65篇文章, 外国文学只有11篇, 占17%。其中, 外国诗歌一篇也没有, 外国随笔散文仅有两篇, 仅占3%。这种基础性阅读的缺失亟待选修教材进行补充, 否则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将不完整。对于外国文学, 学生普遍比较陌生, 稍微有所接触的也仅仅是每一册必修教材后“名著导读”推荐的《大卫·科波菲尔》等长篇小说。但, 没有对外国诗歌的基本了解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现代新诗, 没有对外国散文的初步感悟就不能切实深入外国文学的世界。例如, 必修1中《雨巷》的作者戴望舒就深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影响, 《雨巷》是魏尔伦的《秋歌》和晚唐李商隐诗风的完美融合。

本书所选篇目的作者要么是声名赫赫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或政治家, 要么是大家不太熟悉但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这些作家作品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 了解它们对语文学习的全面性来说非常必要。

二.教材内容和结构分析

1、指导思想

语文出版社的隆林先生在谈到教材编写时说, 选修教材具有“基础性、拓展性和选择性” (4) 的特点。《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的前言中说, 学习本书, “一方面, 可以借此了解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 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 可以在于经典、大师的对话中, 丰富自己对人生、世界的感受。”由于外国文学是翻译文本, 在语言文字上的基础知识较少, 因此, 这一册选修教材更侧重于拓展性的把握, 但基础性的诗歌知识以及叙事、写人散文的写作技巧也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这册教材的学习非常注重“比较文学”方法的应用。比较诗歌与散文的差别, 更明确两种文体的特性;比较中外同类作品的差别, 加深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在比较中思考探究将是本书学习的重点。

2、内容构成

本书分为“诗歌欣赏”和“散文欣赏”两个部分。

诗歌四个单元是按照内容与形式来编排的。第一单元“诗歌是跳舞, 散文是走路”在比较中确立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性;第二单元“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主要研究的是抒情类诗歌;第三单元“像闻玫瑰花一样闻到思想”则探讨了诗歌中思想表达的特殊方式;第四单元“寻找文字的炼金术”则带领学生在内容和形式上了解风格独特的现代派诗歌。四个单元在层层深入, 互为补充,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散文四个单元基本是按照内容来编排的。分别研究的是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自然散文与哲理散文。

3、单元结构

一个单元之内分为四个部分。首先, 用“导言”介绍整个单元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 然后, 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两到三篇“讲读”课文, 在文本中理解“导言”内容;接着, 安排了两到三篇“自主阅读”让学生自由选择, 用多样化的方式体现自主能动性, 在自读过程中辅助使用单元末在“思考与探究”中给出的问题, 作为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向。

用“导言”指导学习, 用“讲读”课文加深对“导言”的理解, 用“自主阅读”开拓视野, 增强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这是选修教材的基本单元结构, 但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不一样之处在于, 每篇文章之后编者并没有给出若干题目或要求背诵, 而是给出了一段“导读”, 引导学生理解, 这是与外国诗歌散文的翻译特性和中外文化差异相适应的。

三.教学实施策略与评价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选修课本同样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基础性目标, 只不过更看重“知识的整体性和整合性”, “能力的审美性和探究性”。 (5) 要求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诗歌的独特性, 理解诗歌情感和思想表达的特点将比要求学生背诵几首外国诗歌更有意义。对“思考和探究”部分的重视将成为能力目标的重要体现。

(2) 过程和方法:关注过程, 就是关注隐性的目标, 长远的目标, 将培养“语文素养”而不是应付高考作为选修课的追求。在选修教材的授课中, 教师可以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不在乎哪一篇课文知识点的掌握, 而重视以文本为基础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是选修课最大的价值所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既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 同时又是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的动力或激励力量。” (6) 中外文化虽然存在差异, 但从“人”这个层面来说, 中外文化又是相通的。高洁的灵魂、闪光的精神是没有国界的, 在阅读中与经典、大师对话, 享受心灵与心灵穿越时空的交流, 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教材处理

选修与必修不同, 文本只是学生学习的例子, 学生学习的是思想, 锻炼的是能力, 而并不局限于文本本身。加上本书要在9周左右时间上完, 时间有限, 需要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大胆取舍, 创意组合。例如, 可以开放“讲读”部分的某一篇为“自主阅读”,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诗歌部分第二单元的理论来源于华兹华斯, 可以引入他的诗歌加深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第四单元学习艾略特诗歌之后, 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荒原》进行研究性学习。

3、教学设计

选修教材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单元整体结构。

首先, 教师主讲“导言”部分, 结合学生在必修课程中或已经学过的选修课程中学到的知识, 厘清部分概念和知识点, 例如, 如果之前已经学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 则可温故知新, 沟通中外文学对“诗歌”含义的理解;然后, 精讲一到两篇“讲读”作品, 在教学设计中由浅入深, 逐步放开问题讨论, 让学生半自主地来学习, 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接着, 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选择本单元感兴趣的篇目进行讲解, 一节课可进行两首诗歌或一篇散文, 教师重在方法引导, 培养学生兴趣, 引起问题探究;最后, 课堂上遗留的问题可用作业或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在课下延伸。每个单元4到5个课时。另外, 诗歌和散文部分可就各自综合知识类的的一到两个问题进行几次有准备的全班讨论课, 可有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4、评价机制

选修课程的评价与必修课不同, 很难完全通过书面测试来给予学生准确的评价。为了体现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建议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现在已经有部分学校开始试行, 取得了一定效果。

“选修模块的学分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书面的试题测试 (占60—80%) , 一是形成性评价 (占20—40%) 。各学校都开始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7) 书面测试可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设置文本选做题, 以适应选修课学习多样化的特点。形成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最终成果可以用小论文、心得、汇报讲课等形式呈现, 小组活动将采取组员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量。

选修课的开设是培养学生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有助于学生形成世界视野, 更好地理解本国文学, 开设很有必要。其教材内容和结构有自己的特点, 教师要全面分析把握, 合理取舍安排。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应注意单元整体性, 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本课的最终评价应注意基础性和拓展性相结合, 力争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

选修课的深入推进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历程, 这条路任重道远, 笔者所谈仅是自己的一点看法, 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参考文献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年8月, 4页。

②同上, 10页。

③钱钟书, 钱钟书散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年

④隆林, 基础性、拓展性、选择性——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编写, 语文建设, 2007年5月

⑤欧阳芬、吴子兴, 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及其对语文素养的培养,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年11月。

⑥刘贞福, 谈“语文素养”, 语文建设, 2003年4月。

篇9:描写星空的外国诗歌

摘 要:20世纪80年代舒婷的名字被不断提及,对其诗歌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本文将以舒婷诗歌蕴含深邃的宗教情缘以及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对她诗歌艺术的至深启迪为视角,试析外国文学对舒婷诗歌创作的影响。希望这点认识给新时代热爱诗歌创作的新秀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舒婷诗歌 宗教情缘 艺术启迪

舒婷在散文《“洋食”——我与外国文学》中写到:“读外国文学时自己就是一个急切的普通读者,不怕浅薄地流泪,为主人翁的结局可笑地担惊受怕,感染上崇高的气氛而心中浮起伟大的沉默。我以为外国文学对我的影响并不是以它的结构、手法甚至语言(虽然我有点崇拜语言),而是以它提供的人性从各个方面打动我们。”

一、宗教情缘

舒婷生活在一个基督教家庭,外婆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母亲曾在教会读书学习。《圣经》是舒婷尚未读完却从小耳濡目染的“人类指南”。“和外婆一起上教堂做礼拜,跟外婆一起唱圣歌,唱得嘹亮无比”(《梅在那山·挽高裤管过河》),“我多么羡慕老外婆,每天临睡前,跪在窗前和‘上帝说话,脸上浮起安详与崇高的光辉:和主同在,心尽所愿”。自己也曾“渴望全心皈依,渴望这一生听人指引,得以明心见性”(《凹凸手记·神启》)。虽然舒婷一再表示:“……生长在基督教家庭,我是不相信任何神的”(《梅在那山·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然而,宗教精神已经溶入诗人的血液并沉淀下来:你要每天背起十字架,跟我来。

在《圣经》中,耶稣要求他的门徒背起十字架,“不背着十字架跟从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十字架意味着为了理想而承担使命,为了理想而受难。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已经成为耶稣及他的门徒的一种宿命般的意识。舒婷的责任感也已经寄生在她的灵魂里,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然而,我的名字和我的信念/已同时进入跑道/代表民族的某个单项记录/我没有权利休息/生命的冲刺/没有终点,只有速度”(《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的责任感常常表现为做一个苦难时代的忠实记录者,记录下一代人的痛苦与挣扎、惶惑与思索、愤怒与热爱,唤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反省,使人们永远铭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她的许多诗歌中,仅从题目已能看出这种用意,如《遗产》、《一代人的呼声》、《献给我的同代人》等。通过这种方式,她承担起了时代所赋予她的特殊使命,用自己的诗歌记录下了一代人的心灵轨迹。舒婷诗歌中的责任感还表现在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断地进行艰苦的奋斗和抗争,甚至不惜为了理想而牺牲生命。她写道:“即使背后是追鞭,面前是危崖/即使黑暗在黎明之前赶上我/我和大地一起下沉/甚至来不及放出一只相思鸟/但,你的等待和忠诚/就是我/付出牺牲的代价”(《?。!》)这种以献身的激情来追求理想的情怀,正像基督教中的圣徒为了宣传上天之道所做的那样,本质上是带有宗教性的。

“基督教的精神永远是爱”([英]詹姆士·里德《基督的人主观》),“爱”在舒婷的诗歌中有着广阔而深沉的含义,它不仅是诗人诗歌的主题,更是诗人情感意识中真正的缪斯。舒婷写下了许多真挚隽永的诗歌(包括大量的赠答和送别的诗章),坚持用诗去温暖和抚慰困倦的灵魂。她更把视线的焦点投向“人”,关心人的权利、价值和尊严,无不充满一种博爱的情怀。她希望用“爱”的精神来拯救世界和人心,驱除黑暗,完善自己和他人的道德人格和精神本性,“孩子,不要忘记,/我留下了/比恨百倍强烈、/千倍珍贵的东西,/那是爱情,不变质的爱情,而且真诚无比。/爱给你肤色呵语言的国土,/尽管她暂时这么冷淡贫瘠;/爱给你信念使你向上的阶级/可能她表面好像把你抛弃;/爱阳光;爱欢笑;/也爱每一声/发自肺腑的叹息”(《遗产》)。在另外一些诗中,她更寄托了这样的希望:“愿所有被你宽恕过的/再次因你的宽恕审判自己”(《读给妈妈听的诗》)。诗人相信良心与人格的感化力量,在情感上把爱人和自爱作为人生的宗教,“孩子呵,爱人们/同时珍爱你自己:/使灵魂如洗,心贞如玉”(《遗产》)。真诚地回到人群里去,在物质和精神生活走下坡路的年代,努力让自己的感情往高处跑去,并用诗去抚慰困倦的灵魂:只要使爱广被世界,只要人以诗意的力量栖息于大地,诗人的目的就达到了。她笔下呈现出的具有爱人如己的爱、救赎意味的爱和牺牲精神的爱中,可以较清晰地看到她所受到的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舒婷诗歌蕴藉着深邃的宗教情缘,但我们要明确她不是一个基督教徒,她的宗教精神永远只指向“诗”,这里的“诗”可以被“使命”、“理想”、“爱”、“时代”、“土地”、“大海”等词语替换。因为只有诗歌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只有诗歌升华自己不断追逐的理想和使命,“亲爱的,举起你的灯/照我上路/让我同我的诗行一起远播吧/理想之钟在沼地后面敲响,夜那么柔和/村庄和城市簇在我的臂弯里,灯光拱动着/让我的诗行随我继续跋涉吧/大道扭动触手高声叫嚷:不能通过/泉水纵横的土地却把路标交给了花朵”(《会唱歌的鸢尾花》)。还有一点值得提及,诗人的宗教情缘是深广的精神追求、丰富的情感体验与基督教精神交融的产物,诗篇中必然会有与基督教精神异质的存在。如:“宽恕”在基督教教义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诫命。然而,舒婷对那段苦难的体验经历无法宽恕,“假如是我,仅仅是/我的悲剧——/我也许已经宽恕,/我的泪水和愤怒/也许可以平息。//但是,为了孩子们的父亲/为了父亲们的孩子/为了各地纪念碑下/那无声的责问不再使人颤栗;/为了一度露宿街头的画面/不再使我们的眼睛无处躲避;/为了百年后天真的孩子/不用对我们留下的历史猜谜;/为了祖国的这份空白,/为了民族的这段崎岖,/为了天空的纯洁/和道路的正直/我要求真理!”(《一代人的呼声》)只有这种“无法宽恕”,才能让自己甚至让整个社会对这段历史保持清醒,“自由的元素呵,/任你是佯装的咆哮,/任你虚伪的平静,/任你掳走过去的一切/一切的过去——/这个世界/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致大海》)在时代的变迁中明确自己的使命,让自身变得更加深刻。

二、艺术启迪

收录在舒婷散文集《梅在那山》中的一文《诗文家人生十问》有这样的叙述:“你最爱读的书:不计其数。非但弃旧喜新,而且贪心不足。手上刚好有一本好书,已在期待更精彩的下一本。惟有《金蔷薇》一书,曾热恋它二十年。”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是一部总结作家本人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许多大作家的创作活动,探讨文艺创作的过程、方法和目的的美文集。文艺大师用他别具一格的文笔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人类的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阐述了作家的使命、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方法。每位读《金蔷薇》的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批评家都会得到极大的启发。诗人舒婷迷恋之处正在于此。

(一)自然选材

美文《心灵的痕迹》指出作家搜集素材不是要一味四处奔波做笔记,而是要在日常生活细节中思考、痛苦、快乐,参与大大小小的事件,每一天的生活很自然地在记忆里和心灵中留下标记和印痕。诗人舒婷诗篇的选材正是心灵痕迹的自然呈现。《致橡树》中,“橡树”与“木棉”的意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舒婷对这两个中心意象的选择做出了诠释:“我当时的选择是出于个人经验。橡树是北方的树木,福建是没有的。我曾经到过杭州的植物园,那里的橡树病歪歪的,并不是可以托付终身的样子。我看到橡树最先是从电影上,后来去了德国,柏林大街上满街都是。橡树意象来自于一部日本的电影《狐狸的故事》,影片中的背景就是一株高大茂盛的橡树,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变化,到了冬天,叶子落光了,庞大的树冠光秃秃的,看起来‘像刀,像剑,又像戟,木棉也很高大,南方较多。它的花朵特别,大若手掌,更大的就像小姑娘的脑袋,水分饱满,每一朵花都有五个花瓣。当花从高高的树冠上落下时,‘扑的一大声,顿时鲜血淋漓,一地鲜红。那种声音是很沉重的,充满了忧伤,像‘沉重的叹息。”诗人舒婷的这种生活检验正是“每一天的生活很自然地在记忆里和心灵中留下标记和印痕”,也正是这种宝贵的生活经验使她的诗歌艺术在当代诗坛上享有了崇高的声誉。

(二)善于想象

诗歌是想象的艺术,任何一个诗人的创作都离不开想象,舒婷也不例外。在她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窥见诗人丰富的想象世界,这个想象世界正是诗歌魅力所在。在诗篇《?。!》中,诗人想象着一个美丽的世界:“我将从容地穿过开阔地/走向你,走向你/风扬起纷飞的长发/我是你骤雨中的百合花。”这个精短的想象片段描绘出了诗人的爱情心事,是她为自己在爱情旅途上设立的一个美丽丰碑。这个想象中的世界为诗篇增色不少,形象地描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并把诗人的情感变成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通过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感受的不足,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正如帕乌斯托夫斯基在《夜行的驿车》一文中强调“我的朋友,您要善于驾驭想象,使之用于人们的幸福,也用于自己的幸福,切不要用于悲哀”。舒婷不仅用真挚深邃的想象力展现出了自己精湛圆熟的诗歌技艺,更用自己博大丰富的想象力来“用于人们的幸福,也用于自己的幸福”。

(三)妙用比喻

帕乌斯托夫斯基在文章《闪电》中说到,要解释构思的产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借重比喻。一些极其复杂的事情,若用比喻加以解释,往往能收到拨云见天的效果。舒婷在构思诗篇的过程中,巧妙运用了不同种类的比喻手法,让人耳目一新。明喻、暗喻、借喻、博喻、转喻等大量灵活运用,使诗歌语言达到了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的效果。

(四)看重细节

在美文《车站餐厅里的老人》中,作者通过生活小故事来阐述细节的运用、意义以及重要性。帕乌斯托夫斯基称“一个恰到好处的细节可以使读者对整体——对一个人物、对他的处境、对事件,最后对时代产生一种直觉的、正确的概念。”这种对细节的重视,潜移默化的滋润着舒婷,使她渐渐成为细心敏感、善于思索的女诗人。诗《赠》中选用两组相反的意象,刻写了黑暗时代孤独的思想启蒙着复杂的个性:一个细节是“在那些月光流动的舷边/在那细雨霏霏的路上/你拱着肩,袖着手/怕冷似的/深藏着你的思想”。这是一个有志难伸的抑郁的失意者形象,形似“零余者”。另一个细节是“窗扉上闪熠的午夜灯光”“在书柜前弯身的形象”,这是埋首书山、寻求真理与灵性启示的启蒙者形象。两者融合,共同塑造了一个外表孱弱、内心坚硬的处在新时代来临前夜的思想先驱者形象。细节,总是同我们称之为直觉的那种认识能力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正是这种直觉帮助舒婷再现当时人们特有的情感色彩、心理微变。

此外,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坚信文学的“不朽”,为“美”而文学,他不渲染悲怆更不放大哭腔,专注地把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情感之美放在了永恒的位置上,他热爱的是能够柔和、灵巧、熨帖、天然地表现这种美的所有细节。舒婷的诗作受到了这位作家创作艺术的感染,她努力用一种温婉的叙述方式,把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情感之美娓娓道来,让读者感到无比的惬意。

在20世纪80年代,舒婷诗作一度被认为是“晦涩难懂”“全盘欧化”“崇洋媚外”“阴暗低沉”,种种指摘均栽赃为西方文化思想的毒害与模仿。舒婷也在无奈地申辩着:“一九八〇年的诗歌讨论里多数人批评我欧化曾使我惊奇。我固然在学生时代熟读普希金、海涅、济慈,但我的作品和他们简直就风马牛不相及。一九七六年之后我曾努力从香港的亲友那里,搜罗到不少美国现代诗,由于它们那样陌生我才花大气力读它们。有很长时间,它们积在我的胃里硌得我难受万分,根本还未融到血液里。”“最强烈的抗议/最勇敢的诚实/莫过于——/活着,并且开口”(《人心的法则》);“即使背后是追鞭,面前是危崖/即使黑暗在黎明之前赶上我/我和大地一起下沉/甚至来不及放出一只相思鸟/但,你的等待和忠诚/就是我/付出牺牲的代价”(《?。!》)。这就是舒婷,这就是舒婷的诗歌。

参考文献:

[1]舒婷.舒婷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舒婷.舒婷文集[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3]王娟.舒婷诗歌研究综述[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3).

[4]谢冕.在诗歌的十字架上——论舒婷[J].文艺评论,1987,(2).

[5]王芬.文学始终是我的最爱——访《致橡树》作者舒婷[J].读写天地,2006,(1).

上一篇:参观游记习作教学设计下一篇:民事案件再审申请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