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法治观念调查

2024-05-15

农村居民法治观念调查(通用5篇)

篇1:农村居民法治观念调查

和谐社会与社区居民法治观念的养成

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目标和内容,第一次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则明确地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定为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精辟阐述。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的法制。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重要价值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之一是法治观念的养成

“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社会的规矩是社会行为的准则。人生在世,无不需要制衡。这种行为规范就是法治。同时历史经验也证明,和谐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调节中实现的,实现手段之一就是法治。

中国人追求法治始于19世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直到今天,“依法治国”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和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成为了一个兴国纲领。中国人追求的法治目标应包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的体系;建立起一套依法办事、制约国家权力的运作机制;培养出一支较高法律素质的公职人员队伍;在全民族中宣传、普及、以至最终形成一种健康的法律文化观念。概括起来,应为两大方面:一是法律制度的建设,权力的制衡(形式意义上的法治);二是法律至上,保障权力的价值、原则、精神(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在这两者之中,笔者认为后者的养成意义更重大,过程更艰难。中国法治的目标不仅仅是建设一个法律的国家,不在于一年中有多少部法律出台(当然,为了较快地与国际接轨,中国应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颁布法律,加快法律制度的建设),关键在于从观念到体制的真正革命;关键在于人民大众是否拥有根深蒂固的法治观念;关键在于持续不断的道德和法律意识的教育。因为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是和谐社会的意识基础。

根据以上的论述,中国的法治建设不仅在于制度层面要加快,更需要精神、信仰、文化的指导。实现法治不仅表现在法律体系的建立,而且在深层次上表现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德国历史学派代表人卡尔·冯·萨维尼认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是至理名言。只有全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对法律的遵守从内在的信仰与外在的行为方式一致时,这个社会才能被真正称为法治社会。就国情而言,我们的法治缺少的是像西方社会那样自下而上的法治精神的养成过程。但国际竞争的逼近,已经不给国人养成法治观念的时间和机会了。所以中国只能走一条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法治模式。显然,没有法律文化传统和法治观念,将成为中国依法治国方略、和谐社会思想在贯彻、落实中的一大症结。

二、法治观念与和谐社会的法理学粗浅分析

通过对法理学的研究,笔者将法治观念与法治状态、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概括如下:正确的法律观念→合法的法律行为→法律被遵守状态的出现→法律秩序的形成→和谐社会的实现。

社会的安定有序须法治来维护。但是法律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社会群体已经具有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们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念,心理和知识的总称。法治观念是公民守法的重要保证。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法,没有人去执行,法本身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具有了较强的法治观念,提高了守法的自觉性,积极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做出合法的行为。法治观念会潜在影响法的运行。所谓行为是受意识、思想、观念支配而表现在外部的活动。所谓合法行为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团体受其正确的法治观念支配的,而合法行为自然是在正确的法治观念指引下完成的。

从法律角度看,法律得以良好运行要有良好的守法观念。良好的守法能确保法律被严格服从。如果人们都严格遵守法制,相互之间的冲突就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或减少,因为和谐社会必然是社会矛盾最小最少的社会。法治完备状态下的社会运行机制必然是法治化的机制,对于社会和谐来说是最恒久而有效的保障。它是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监督法律实施的认识前提。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普法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稳定的保持,对于社会和谐的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法的遵守是法治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只有绝大多数公民在正确的法治观念支配下,完成合法行为,中国才有可能出现法被遵守的状态。在中国大地,法律被普遍遵守了,才能形成法律秩序。所谓法律秩序,是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社会生活中依照既定的法的规则、原则行事、从而在行为上体现规则性的社会秩序状态。这种遵循法精神、法要求的社会秩序与人治形成本质区别。

和谐社会是社会各个元素有条不紊地顺利运行、良性互补与彼此互动的最佳状态,是法被遵守的状态。在有法律意识的社会中,人们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社会就能处于和谐的状态之中。法治是一种整体化的社会状态,同样要求社会的各个元素、方面、环节都能无阻碍地有规则地运行。法律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它可以保证社会在尊重差别的前提下,实现结构协调,从而建立起承认个体、元素互补的和谐社会。

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集中、集权的国度,立法与执法对公民正确法治观念养成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汉朝以后,立法依据封建正统儒家思想原则进行,儒家的精华几乎全部在封建立法中得到了确认,到了《唐律》便“一准乎礼”了。这种中华法在封建政权的推动下,有效地执行了两千多年并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民族信仰、民族思维方式,至今仍存活于大多数中国人的灵魂深处。这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模式,就现在的法治改革而言,所谓“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的经验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通过分析,可以肯定地说,法治观念的培养是和谐社会的思想前提和意识基础。法治观念的养成应是社区工作的着眼点之一,社区居民法治观念的培养更应是通往和谐社会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驿站。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更需要人与人之间和谐。坚持公平的法律准则,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法制社区的建设可以起到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环境、调节人与人关系的基础性作用。

三、社区居民法治观念培养的若干实践问题

(一)用好社区法制讲座,促进社区居民良好习惯的养成。法具有惩戒功能,同时也有着规范和引导功能,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大多数内容是引导人们如何行为,法律仅靠公务员、法官、检察官来执行远远不够,只有广大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法律才能充分发挥功能和作用。因此,必须通过开展深入持久的普法教育,使全体公民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行为习惯。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社会秩序才能正规有序,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稳固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用好社区法制讲座,充分发挥法律祛恶扬善的预防功能和调解功能。道德是有关善与恶、是与非、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法律则用它的方式来明确道德原则,两者相辅相成,具有共同的本质。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费孝通先生曾分析过两者的区别。核心观点是,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是特定的权利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多人唾弃,是耻。笔者概括为法是强化、外化,德是优化、内化。每个社区如建立一个调解办公室(兼法律咨询室)就可以充分发挥法律祛恶扬善的预防功能和调解功能,从而强化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和相互接纳的意识,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全体公民既遵纪守法,又诚实守信,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稳固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三)用好社区法制讲座,将社区居民法治观念的培养落到实处。首先,社区法制讲座的对象应多层分类。法制讲座不搞听大课的方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内容。我们为社区准备了十余个法律讲座。如:老年人权益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妇女权益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常见物业纠纷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思考、外来人口的法律问题、婚姻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商品房买卖中的注意事项、遗产继承中的法律纠纷、产品质量及人身损害赔偿的取证和索赔等。由社区负责人根据自身工作需要与律师协商确定法制讲座内容更有必要。

其次,社区法制讲座方式形式多样。讲座不搞一言堂,把它和咨询、座谈、演讲相结合,尤其是社区法制讲座必须采用案例教学。以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往往会抑制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丧失学习的兴趣,而案例教学的特点是自己动手做。社区居民是课堂的主人,律师是组织者。教学模式是一个案子,大家讨论,一起参与,律师点拨并鼓励社区居民思考。更为重要的是社区法制讲座所选用的案例应是贴近居民生活的,是社区干部提供的,经过律师法律思考以后的案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搁笔时,想提出这样一个口号:“把法律交给社区居民,让法治观念成长”。

创新举措是建设镜湖特色和谐社区动力所在

镜湖区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以加强社区党建为核心,以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居民自治为理念,以创建各具特色的社区为平台,以社区单位和居民为主体,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镜湖和谐社区建设。

和谐从邻里开始,在和谐社区建设中,镜湖区开展形式多样的邻里共建活动,以举办“邻里节”为载体和纽带、“邻里融合”为特点搭建邻里沟通新平台。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解决民计民生问题为要务,要求部门“一把手”深入各自的挂钩联系社区,解决实际困难,以“一把手进社区”工程为引领,扎实推动一批民计民生问题的解决,形成政民互动共建和谐的新风尚。镜湖区注重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走“一居一品”特色之路,创建亮点突出品牌社区,社区党建 “三个全覆盖”扎实构建社区党建新机制,党员、公职人员创新、完善新方式服务社区,基层民主自治探索新形式,扩大居民政治参与,多元合作共谱“唱响和谐之歌”新乐章。

此外,镜湖区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国家、省市有关的和谐社区建设的要求,制定并不断完善“和谐社区建设评价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新标准,通过建设和谐社区,使社区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篇2:农村居民法治观念调查

学号:*************姓名:***

时间2012.2.10—2012.2.17

地点:******************************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一.首先由我们派发法律意识传单 内容如下: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法律意识同人们的世界观、伦理道德观等有密切联系,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不同阶级的法律意识各不相同。在阶级社会中,没有全社会统一的法律意识。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起着支配作用。各阶级法律意识的内容,归根结底由该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在统治阶级内部,由于各阶层、各集团乃至个人所处的具体地

位不同及其他原因,其法律意识也不完全相同,但在基本点上都服从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如我在99年办理的一起未成年人入室抢劫案,涉案人员有三人,其中年龄最小的王某年仅14周岁,99年10月的一天晚上,楼某与李某到我市甜梦歌舞厅找到王某,并邀王某去玩,王某就跟随前往来到带湖路一住宅区,楼某带头敲开被害人陈某家的门,后进屋要陈某拿钱,陈不从,李某便上前抢陈某脖子上的金项链,王某见状退出房外,最后楼某被判8年徒刑,李某被判5年徒刑,王某因年少,不辩是非,又没有实施具体行为,为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政策,我们对他作不起诉处理,此案中如果王某也积极主动动手帮助实施抢劫,那么王某也将被判刑坐牢。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如我办理的舒某抢劫、伤害案,案犯舒某原是我们信州区五中的学生,因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一直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把他转到三中读书后,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还是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

了也是不读书的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未成年儿童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直接指导法的制定、执行和遵守。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法律制度,保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法规等,都是在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指导下确立和制定的;司法人员在应用法律规范时,他们的法律意识对实施法律规范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具有重要作用。法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助于他们依凭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更好地履行法律义务,并对法制的健全、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然后我们进行法律意识的调查

问卷如下:

1.您是否知道自己有那些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您认为法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3.通过这次调查您觉得您有必要提高法律意识吗?您会怎么做?

基础的认识如下:

第一题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内容:

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2)功宗教信仰自由;(3)人身自由;(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5)社会经济权利;(6)文化教育权利;(7)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的保护;(8)保护华侨、归侨和侨誉的权利和利益。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依法服兵役的义务。(5)依法纳税的义务。

此外,公民还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所谓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应的行为。所谓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它表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做出一定的行为。对这一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从法律关系上讲,二者是同时产生的,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从法律关系的主体来说,一方面,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既没有脱离义务单独存在的权利,也没有可以摒弃权利而单独履行的义务。所以说,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定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另一方面,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也就是说,公民享有权利需要条件,这个条件的实现依靠义务来创造,如果不履行义务,那么权利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公民能够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就根据公民所尽的义务确定;同样,公民的义务,也是根据它所享有的权利确定的。

(3)从我国来说,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得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地承担对国家和社会地责任,尽自己的义务。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条件。

(4)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必须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既要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在行使权利时,要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和他人权利的义务。

第二题

1、法律具有明示作用。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实现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2、法律具有预防作用。对于法律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触犯了法律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违法后能不能变通,变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这样人们在日常的具体活动中,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自觉地调解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来达到有效避免违法和犯罪现象发生的目的。严格及时有效的执法也可以警示人们,未违法,违法必受罚,受罚不可变通也。这样可以在每一个人的心底上建立起一道坚不可崔的思想行为防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收到欲方则方,欲圆则圆的良好的规范效果。

3、法律的校正作用。也称之为法律的规范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机械地校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使之回归到正常的法律轨道。像法律所对的一些触犯了法律的违法犯罪分子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违法行为得到了强制性的校正。

4、法律具有扭转社会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净化社会环境的社会性效益。理顺、改善和稳定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提高整个社会运行的效率和文明程度。作为一个真正的法制社会则是一个高度秩序、高度稳定、高度效率、高度文明的社会。这也是法制的最终目的和最根本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法律作用的大小,主要是由立法质量,普法质量和执法效力的大小所决定的。在立法上,必须在明确是非的法律界线的界定上,一定要做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绝不能在合法与非法的行为界线的划分上出现一些莫凌两可,含糊不清的表述。更不能在对违法处罚的裁量上有幅度的现象出现。像现今的法律中经常出现的这样的条款“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处以10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对于这些现象应是立法中的大忌,是绝对不允许的。在普法上,对于每一部法律都要做到人人皆知,不留死角。只有知法才能使法律的明示作用,法律的预防作用才能得到更好地体现。知法是守法的前提,立法是知法的前提。在执法上,对于任何一部法律,不管它制定的多么明确、严密和严厉,普法工作做得多么的广泛而深入人心,如果出现执法不严,对违法者惩处不利(不及时不严厉),再严厉的法律也会成为了一纸空文的,形同虚设,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的。

三.总结分析报告

居民们都踊跃答题,争先恐后的表明自己的关于法律意识的看法。许多不会写字的老人都进行口述由我们代笔,都纷纷的表明了自己对法律的看法。通过这次活动,许多居民都对法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弥补了对法律知识方面的空白。每天活动结束他们都还愿意再多了解一些,都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益善。

居民的法制水平仍有待于加强。如前所述,近几年来,我区城镇居民的法制观念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比,我区居民的法制水平仍有待于加强。我区居民虽对婚姻法、土地管理法、义务教育、民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有所了解,但对宪法、合同法、诉讼法、选举法等一些比较重要的法律,及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法规的了解相对较少。如在问卷调查中,各人员对有关公民选举权的资格、国家机关职权分工、监护责任、赠与合同等问题的选择中,选择正确的比率普遍较低。此外,部分居民对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整体法律意识仍有待于加强。有些居民即使认识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了,但对通过法律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持否定态度,尤其是在“民告官”的案件中,有些居民认为“官官相护”,不相信通过法律能够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

村(居)干部队伍依法行政的意识有待于加强我区村(居)干部有了一定的民主治村及依法治村意识,他们真心实意带领和帮助群众奔康致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爱戴与支持。但是,还有一些村(居)干部仍保留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工作方式,搞家长式管理;或者民主作风和法制观念不强,乱作为或不作为;还有个别村(居)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挪用集体资金、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虚报基塘整治面积骗取专项资金等等。这些现象虽然是少数,但侵害了群众利益,破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进而影响了依法行政和民主治理社区工作的进程。

法制观念不够强的原因分析(1)落后的历史传统禁锢。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则是封建统治的重灾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的民主观念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封建残余思想在农村地区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各种封建流毒没有彻底地得到清除,农民群众的民主思想和法制观念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广大的农民群众还没有彻底地挣脱封建思想的禁锢,没有从封建残余势力的影响中真正地解放出来。(2)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可否认,我区农村的教育发展还有待于加强,科学文化知识比较贫乏。而教育的落后使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无法对法律知识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民主法治的思想无法通过知识这个渠道进入农民的头脑。农村地区的文化欠发达,同时给了那些落后腐朽的封建文和封建思想以死灰复燃的条件,而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则往往被排除在农村的大门之外。

法律的社会作用指的就是法律在调整人们的行为时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因为人不是孤立的,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因此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社会环境下做出的。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就体现了法律对社会思想、社会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程度的评价。法律对于违法行为的制裁,在社会效果上就表现为,让其他人明白这种行为的违法性,在社会生活中抑制自己的非法行为,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法律对于良好行为的倡导,在社会上的效果则表现为,让大众明白法律的价值取向,积极创造社会财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法律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研究法律必须要把法律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研究。法律的运作也必然会引起社会对法律的评价,这就是说,法律与社会的作用又是相互的。社会行为也会给法律提出各种要求,法律又必须适应社会。但法律也会保持自己应有的价值立场,倡导新的社会思潮。

篇3:农村居民法治观念调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国民收入的迅速提高、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思想观念的不断改变, 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消费的商品化、市场化、多样化、层次化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使体育消费在人们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居民的体育消费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的体育消费。狭义的体育消费是指那些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行为;而广义的体育消费则包括一切和参与体育活动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行为。居民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居民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的前提下, 所引发的适应更高层次需要的生活方式。吉林省城市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小康标准, 在此基础上体育消费必然成为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主要是城市而不是农村, 城市居民作为体育消费的主体, 其体育消费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市场化和体育产业化的发展。目前, 分析居民体育消费的现状特点, 研究体育消费合理发展方向, 不仅有重要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因此, 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经验层次的量化研究, 解决全民健身活动过程中的吉林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问题。旨在为本课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客观数据统计与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文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采用简单分层抽样的研究方法, 对吉林省8个地级城市和1个自治州抽取18岁以上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 调查体育消费观念与行为的基本情况。最后, 根据随机抽样原则抽取部分市民组成研究样本。

2. 研究方法

本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检索与网上电子查询等方式, 查阅有关体育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消费行为、简明消费经济学等专著20余部及论文80余篇。全面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前沿动态, 为本研究提供依据。

(2) 调查法。 (1) 访谈法。随机对城市居民进行访谈, 本次调查对长春、四平两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基本情况及家庭的日常收入、支出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这些内容为设计普查问卷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通过查阅与体育消费有关的文献与专著, 与省内体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商榷后,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设计《吉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问卷调查表》。向部分专家、学者发放问卷, 确定所选取的问题指标。为了保证问卷的效度, 在发放过程中运用特尔斐法对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并对调查问卷采用复本法进行了信度检验 (r=0.85, p<0.01) 。共发问卷2250份, 回收2177份, 其中有效问卷1854份, 有效回收率为85.16%。 (3) 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13.0软件, 对问卷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 被访城市居民的自然情况

此次被调查的1854人当中男性986人, 占53.18%;女性868人, 占46.82%。从年龄上结构看:16岁~30岁的人数为534人, 占28.80%;31岁~40岁的人672人, 占36.25%;41岁~50岁的人374人, 占20.17%;51岁~60岁的人173人, 占9.33%;61岁以上的人101人5.45%。从职业结构上看:其中工人284人和公司职员的274人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15.32%和14.78%;公务员214人, 占11.54%;教师人211人, 占11.38%;军人182人, 占9.82%;学生149人, 占8.04%;医务人员148人, 占7.98%;离休人员139人, 占7.50%;个体经营者137人, 占7.39%;自由职业者116人, 占6.25%。

2. 对城市居民产生体育消费动机的分析

人在做每件事的时候总是由产生一种冲动开始的, 这种冲动是个体内部存在的迫使个体采取行动的一种驱动力。体育消费动机是在需要的指导下产生的, 受消费观念影响和制约, 并且指导着消费行为。好的体育消费动机直接导致好的体育消费行为。我们在研究居民体育消费动机问题上设立“激发您体育消费的动机”这一问题, 重点调查消费者产生动机的明确性。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动机正确:有67.64%的人选择改善体质、增进健康占第一位;49.86%的人认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二位;36.53%的人把满足个人爱好确定为第三位。其他题项分别为:塑造健美身材 (36.12%) 、结交朋友、改善人际关系 (33.88%) 、改善不良情绪 (25.89%) 、全面发展 (18.36%) 、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 (15.65%) 和消磨时间 (11.47%) 。可见吉林省大多数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动机较为明确, 体育消费意识逐渐增强, 并有待于形成体育消费观念, 实施更多的体育消费行为。但也有27.21%的被调查者选择追求时尚, 说明还是有一部分消费者态度是需要改进和转变的。

我们在分析消费者产生体育消费动机的调查中, 问卷还提及消费者受朋友、同事的影响是否会产生体育消费的动机:59.42%的人会受到影响;25.72%的人则不会受影响而产生消费动机;36.07%的人不一定产生消费动机。在问及广告媒体是否会影响到体育消费动机时:30.24%的人认为广告媒体对参加体育消费影响很大;23.69%的人则认为不是影响很大;34.11%的人则不能确定。对于价格是否会影响体育消费的情况是:34.38%的人认为价格对体育消费的影响很大;35.47%的人则认为比较大;28.46%的人认为影响不大;1.69%的人不能确定。由此可以看来吉林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动机的产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其中受外周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3. 对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1) 对城市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项目的调查分析。在设计问卷 (多选) 调查题项时, 选择了大众平时参与最多的体育项目, 从中可以看出参与人数最多的是跑步 (58.6%) , 它本身就是一项很好开展的运动, 不受场地、器材甚至是天气等因素的制约。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别是球类 (51.3%) 和游泳 (39.4%) ;其次为健身操、武术、钓鱼、棋牌、轮滑、民间舞蹈、登山, 所占比例分别为26.8%、25.7%、18.3%、15.6%、15.1%、7.7%和5.4%。这其中有些排名不一定就是绝对的, 因为被调查者的社会地位和年龄结构方面等因素是不同的, 所以他们所热衷的体育项目也是不同的, 比如就棋牌和轮滑这两个项目来说被调查人群的年龄偏高棋牌就会排名靠前, 反之轮滑就会排在前面。综上可见多数居民参与的活动多为一般性体育项目, 从整体上说大多数居民基本具备了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 居民参与动机较明确, 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是重要的, 希望通过观念的转变, 更多的作用到行为中去。

(2) 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从城市居民每周参加持续时间为30~60分钟体育活动统计数据看:一周内平均5次以上的占总人数的5.1%;3~4次的占15.02%;1~2次的占33.29;不确定的占43.66%;不参加锻炼的占总人数的2.85%。数据分析充分说明:绝大多数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时间较少且活动次数不固定, 能够达到体育人口标准 (指的是那些每周运动三次以上, 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且活动强度为中等强度以上的人群) 的人数占被调查者的20.12%, 这其中还不考虑中等强度这一量化因素, 在调查中也无法对这一因素进行考虑, 因为即便是专业的体育人事也很少有人在平时的锻炼过程中去测量自己的心率, 况且绝大部分人群不知道用220减去年龄可得自身最大心率的方法。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占2.85%, 这一数字还是比较乐观的, 但考虑到在调查的过程中很多人的锻炼次数达不到平均两周一次或者三周一次甚至更多也会在选项中选择“不确定”项, 那么不确定人群所占的43.66%就应当包含着一部分的不参加者。以上这些数据直接反映出体育消费行为的不稳定性, 还必须要进一步的提高体育参与意识和树立体育消费观念。

(3) 影响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这一多选调查共设7个题项, 被调查者可以根据自身真实情况加以取舍。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制约吉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原因主要从主、客观两方面考虑:一是体育消费的客观实际问题:缺乏场馆占55.22%、地理位置不允许占40.83%;通过调研的走访我们得知地理位置的不允许主要是因为健身场所距家的距离比较远的话不但会增加健身成本, 最主要的是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这对于大多数的城市居民是取舍健身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收入不高占39.45%、体育场所服务项目少占27.78%;二是对体育消费的主观认识问题:没固定时间占35.96%、心理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占23.93%、工作太累没有精力占16.36%。其中缺乏场馆和居民的收入不高是制约吉林省体育消费市场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 而以上诸多因素的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也是提高吉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和层次的重要方面。

四、小结

1. 体育消费的动机方面

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分为两大类:即为个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也可以分成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就体育消费观念到体育消费行为形成的问题而言, 体育消费观念的形成是以体育消费需要为前提并指导体育消费动机的产生进而促进体育消费行为的实施,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机理过程。从调查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吉林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动机还是十分健康向上的, 这也是吉林省体育消费有好前景的充分保证。

2. 体育消费观念方面

从吉林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来看, 多数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比较积极, 体育消费的动机较为明确, 具有较好的体育消费态度, 城市居民能够充分认识到身体健康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家庭的重要意义, 健康第一的概念已经被人们所认可。但通过调查我们也可以看到吉林省城市居民并没有把自己现有的消费观念完全实施到消费行为中去, 总是把这样或那样的客观因素拿来做为减少甚至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借口, 这就造成城市居民产生观念与实施间行为的差异性, 实际上这就是人们观念的不到位或者不熟。

3. 体育消费形式方面

吉林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 实物性体育消费高于精神性体育消费, 且消费形式比较单一, 不同地区的人群体育消费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收入状况和消费观念有关。

以上为本课题研究的部分调查结果, 笔者将进一步做准确的总结和归纳, 以期早日做出恰当的吉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与行为的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6:23~45

[2]江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l~172

[3]邓昔平:体育消费文化浅探[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20 (3) :32~33

[4]宋亨国:体育消费行为的系统动态学分析[J].体育学刊, 2004, 11 (6) :129~132

篇4:河南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调查分析

(一)农村居民耐用文化消费品拥有情况

耐用文化消费品是文化消费的基础和载体,其拥有量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增加。据统计,2012年,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年末拥有量,黑白电视机4.31台,彩色电视机106.26台,家用电脑7.5台,接入互联网的5台,移动电话151.67部,接入互联网的13.45部,摄像机0.69架、影碟机26.43台、照相机2.83架,中高档乐器0.21件。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电视机和手机的普及程度最高,达到100%,部分用户还拥有不止一台。问卷调查结果与官方统计数据基本吻合。从问卷情况来看,除手机、电视机外,一些通用的文娱设备,如影碟机、收音机、录音机、麻将等普及程度较高,而一些高端的现代文娱设备在农村还比较少见。

(二)农村居民业余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

农村居民业余文化活动的形式虽然不少,但是主要文化活动比较集中,在各项文化活动中,居前十位的分别是:看电视、体育运动、宗教活动、打麻将、喝酒闲聊、打牌、看书报杂志、听广播、下棋、看电影等,其中比例最高的是看电视,占被调查者的96.7%,其他的比例依次是56.2%、48.9%、44.5%、37.8%、36.4%、25.7%、23.2%、21.8%、18.1%等。居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不同,文化消费的内容也千差万别。女性偏爱串门闲聊及参与各种宗教活动等,男性比较喜欢体育运动、喝酒、下棋等。25岁以下的居民偏爱现代娱乐消费,如上网、听歌、打游戏等,25~35岁的居民喜欢看影碟和电子光盘;46岁以上的人更喜欢下棋、打牌、听评书等。文化程度较高的教师、乡镇退休干部等偏爱读书看报。在各项文化活动中,打游戏、上网、听音乐等,农村居民选择的比例最小,在农村普及程度较低。

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内容结构

(一)电视、广播、电影消费情况

看电视是农民最主要的文化消费项目。农村居民中每天都看电视的比率高达89.6%。除了那些因为外出或者农事繁忙不能看电视的居民外,受众覆盖率几近饱和。接入有线电视网及安装卫星接收装置的比率达到39.5%。看电视不仅是农民经常从事的文化活动,且投入的时间也最长。据调查,农村居民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为2.3小时,其中,以每天收看2~3小时的受众最多,占32.8%,其次是每天收看1~2小时的,占26.3%,还有22.4%的居民每天看电视达3小时以上,每天看电视不足一小时的仅占8.1%。

听广播仍然是农民业余生活中重要的文化活动形式。在被调查者中,65%的农民偶尔听广播,15%的农民经常听广播,20%的农民从来不听广播。从性别看,听广播的受众主要是男性,占80%以上。从年龄来看,中老年人听广播的比率较高。

看电影在农民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农民观看的主要是政府或者私人庆典提供的免费电影,被动性较强。

(二)图书、报刊消费情况

读书、看报是农民获取知识、休闲娱乐的重要文化活动形式。由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花钱买书的积极性不高,农家书屋提供的书籍实用性不强,供给效率不高。因此,农民读书、看报仍然靠转借为主。据调查,在农村居民书报的来源中,自己购买的仅占15%,大部分靠向学校、村委会借阅或互相之间转借。农村书报杂志的消费群体以文化程度较高的中小学教师、村干部、村医生及乡镇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为主,且男性居民较多。

(三)打牌、下棋、打麻将等活动参与情况

打牌、下棋、打麻将是农村传统的娱乐方式。打牌由于受条件限制较少,且对智力要求较低,在农村各个年龄层次中都比较普及。打麻将相对于打牌无论是对硬件环境还是智力因素要求都比较高,是35~45岁男性的主要娱乐形式。但是打麻将容易上瘾,且赌博的情况时有发生。相对前两项活动,下棋是更传统的娱乐方式,对智力要求较高,是55岁以上中老年群体的主要娱乐形式。

(四)上网、打电子游戏及音像出版物消费情况

上网、打电子游戏及各种音像制品的消费均属于现代文化消费,在农村普及程度较低。据调查,消费群体主要是一些年轻人。很多青年通过手机上网、打游戏、聊QQ等。

(五)社区文化活动参与情况

近年来,唱戏、扭秧歌等传统民间娱乐活动逐渐衰落,农村宗教活动又现兴盛的势头。据调查,目前农村信奉基督教的人数比较多,占信仰宗教总数的43.1%,远远超过道教、佛教等其他宗教。

三、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中存在的不足

(一)消费结构不合理,内容单调

河南农村居民在消费倾向上表现出严重的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消费的趋势。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还很不稳定,具有较大的可伸缩性,农村居民还没有把文化消费放到重要位置,甚至随时可能会被压缩。农村居民的资金大部分集中在建房、婚丧嫁娶、子女上学等几件大事上,真正能用到文化娱乐服务上的资金很少。由于消费结构不合理,很多农民对文化消费的积极性不高,对文化消费的期望值较低。对大部分农民来说,精神文化消费并不是生活的重点,书报杂志的消费比例很低,大部分时间都是看电视,消费结构单一,文化生活要求非常单调。

(二)消费层次较低

河南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大多处于普及型、生存型的层面,文化消费以自娱为主,消费内容上一味追求新奇、刺激、热闹的效果,不讲究消费质量和消费内容健康向上与否,重视娱乐型、消遣型消费而轻视发展型、智力型消费。对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消费以及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消费缺乏持久动力和稳定兴趣。消费的格调和档次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参加娱乐性消费的人数远远超过参加科技知识培训和其他形式的文化消费等发展性消费的人数。据调查,参加讲座培训的比例仅占被调查者的9.2%,而参与政府送电影活动的比例则为44.8%。二是低层次的通俗文化消费势头猛增,许多农民对爱情、武侠、传奇小说等改编的港台电视剧喜爱有加,而对严肃、理性、知识性强的影视剧则反映冷淡。以居民最喜爱看的电视为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看内容以影视剧、综艺娱乐、离奇案件为主,比例分别占被调查者的76.3%、38.1%、30.8%,而对益智、艺术、科教等方面则兴趣不大,观看教育、科技、历史类的比例仅维持在10%左右。书报杂志的固定消费比例较低,据调查,自己购买书报杂志的比例仅占被调查者的15%。

(三)消极文化消费盛行

目前,不良文化在农村呈滋生蔓延之势,负面、愚昧文化消费盛行。一是农闲时节,赌博盛行。据调查,67%的农民反映村中有赌博现象,12%的农民认为赌博现象很严重。而在被调查的对象中竟有高达43%的人有过小笔赌博的经历。二是封建迷信死灰复燃、巫婆神汉大行其道。据调查,42%的人承认拜过鬼神,64%的人有过看相算命行为,甚至有57%的人认为算命比较灵,而且这种思想渗透到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政治身份的人群中。不少农民买书、订报,参加培训没有钱,但是修庙宇、拜神佛却很踊跃。据调查,高达60%以上的农民愿意为兴建寺庙、教堂主动出资。

四、对策建议

(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民支付能力的大小。实践证明,目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主要是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因此,要想扩大农民的文化消费,就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他们对未来的预期和货币支付能力,启动其文化消费欲望,使其对精神文化消费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

(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改变农民消费预期的关键就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水平直接影响农民自我保障的强度,如果农民的防御性需求较多,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的消费需求。因为,对于大部分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来说,收入本来就不高,除了必要的生产生活之外,还要储蓄资金以抵御未来可能的风险,享受型的娱乐消费更不敢想。因此,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可以放心大胆地消费。

(三)增强农民文化消费意愿

由于文化产品凝聚了高强度的人类智慧,因此也对消费主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启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首先要培养合格的文化消费主体,提高消费者的文化素质。而提高消费者文化素质首先就是发展教育。因此,在扩大义务教育普及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并加强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按照各地农村、农业的发展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职业化教育,开办形式多样的专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化技能,并把农村科技知识的普及纳入到专业性教育中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实践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以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教育活动,在提升农村居民思想觉悟的同时培养其对文化产品的兴趣爱好,促进文化消费,带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

(四)转变农民文化消费观念

不但要引导农民增强文化消费意识,更要引导农民进行高质量文化消费的意识。必须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农民消费高质量文化产品的意识,使其能够自觉地从文化产品中汲取所需的科学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历史文化和近代、现代科技文明的教化,启蒙心智,文明开化,逐渐摆脱落后愚昧的思想状态,在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中逐步转变落后的价值观念,认同主流文化,积极进取,努力争取脱贫的机会。

篇5:农村居民非农就业调查研究

该研究所选择的调查区域位于三个县级市 (Y市、X市以及D市) 的交汇处, 属于边缘地带且四周都被群山包围。正是由于这样的区位条件, 才使得该区域保留了相对完整且传统的山村风貌。在选择具体的被访谈人时, 本研究主要访谈那些年轻以及中年的人。通过调研, 我们访谈了三十六名青年及中年个体, 在围绕他们非农就业问题上和他们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并发现了以下问题。

一、调研发现的问题

(一) 较低的教育水平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曾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指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 而人的能力和素质是决定贫困的关键。

在对三十六名被访谈人的工作经历的认识上, 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的工作前特征, 那就是他们的教育水平是比较低的。在参与访谈的三十六名中, 只有三个是中专毕业, 最多的是初中毕业, 有二十个个。剩下的, 有些初中都没上完。较低的教育水平在他们的非农工作的选择上都陷入了被动, 也使得他们在学习工作的技能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都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如果说这些被访者所处的时代都没有经历农村学杂费减免的政策而迫于费用压力而导致农村居民早早退学的话, 还不如说农村教育水平的落后使得更多的农村居民子女没有机会获得更高的受教育机会。在访谈中, 一被访者说:

“在当地初中, 他的成绩是非常好的, 但一进入高中发现自己在班级的下游, 久而久之自己也没有信心了。”

在和当地的一个中学老师交谈中, 他说:

“出现这种情况都没有办法, 那些厉害的老师都被那些好的学校还有私立学校挖走了, 不是我们学生不努力, 而是软件硬件就根本都跟不上。”

在访谈的这些人中, 他们都表示, 自己当初主要是成绩的不理想而失去信心的。其实就像上述被访者在聊到之前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后悔一样, 这些受访者也都渴望自己能够拥有比较高的学历, 从而在工作中占据优势。这种教育水平的落后也印证了这样的一个现象, 即那些农村孩子在大学阶段与同样的城市孩子比起来在学习上更难取得成就, 因为他们要经历更为困难的挫折。

(二) 工作所属产业的劳动密集型

很显然, 在我所访谈的这些农村居民中, 他们所从事的非农工作都完全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 比如煤炭采掘、电子厂、保安、建筑工、制衣厂等。一方面这些被访谈的农村居民没有比较高的教育水平以及劳动技能, 用当地人的说法是“我们有劲”, 他们只能选择这些劳动;另一方面, 许多企业也愿意招收这些价格低廉的劳动力, 甚至一些企业也可以把这些劳动者看做外地人而进行其他方式的欺负, 就像被扣发工资的现象。

作为农村居民非农工作所集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并没有对错,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但我们站在农村未来发展的角度上来看, 这并不全是好事, 因为当其所选择的非农工作被下苦力所充斥时, 就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创新力量, 同样的, 他们也失去了向上社会阶层流动的可能性, 而这将会在未来造成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 参与非农工作的不稳定性

某网站曾关于青年人期望的事情做过一项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其他而言, 现在青年人更期望自己在未来拥有一份稳定且收入合理的工作。这表明稳定的工作被许多的人所期待, 但在本研究所访谈的那些被访谈者中, 被访者的经历则完全不是这样。在访谈中可以看到, 在很短的时间里被访者都频繁的调换工作, 他们中最少的也有三次, 多的话就不好说了。通过访谈也可以明显的发现有的时候他们调换工作不是出于自已的意愿, 而是被调换了工作, 尽管更多的时候是他们自愿的去调换工作, 但在这种自愿中却存在许许多多的无奈。

这种频繁的调换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被访者的不安全感并挫败他们的自尊心。在访谈中, 明显能从他们的话语中感受到这一点。他们也讲到在找工作时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比如在外地口袋里没有一分钱还在街头上徘徊;厂里的领导对他们的欺负等等。

(四)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在访谈中, 本研究清晰地发现这些被访谈者都表现了一致的期望, 那就是离开农村, 到城里去生活。而这三十六个被访谈者都是年龄在30岁左右的正处于劳动的黄金时期的人。尽管这三十六个被访谈者不能够代替整体, 但是至少可以向我们提供一个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除此之外, 我们也可以发现那些有子女的被访谈者也都将自己的子女转移至城市, 使他们在之后的成长上有更好的条件。

调查也可以发现, 在现在农村中, 留下的更多的是那些老人、孩子、妇女以及其他病残的人, 一般其他的劳动力都离开了农村到城市里去需找工作、发展, 而问题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要有能力就不愿再回到农村去了。用现在的一个说法就是“宁要城里一张床, 不要农村一幢房”。

我们很难界定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到底是算做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还是算做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从城市化的角度而言,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是这个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而对于农村发展而言, 在这个进程中他们失去的是他们赖以发展的力量。

我们在访谈中也可以发现, 这种趋势对于农村耕地使用的影响, 使得耕地的使用率下降。在访谈资料中我们发现有的被访谈者为了出去工作就将自己的部分耕地植成树, 在访谈中有的甚至将一些产量不高的地直接不管荒芜掉。同时伴随着大量劳动力的流出, 使得农业的发展缺乏劳动力。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流失也将不断地促进农村加快凋敝, 而凋敝又导致农村居民进一步向外转移, 从而进入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二、政策建议

上面讨论了农村居民在参与非农工作上所发现的一些共有问题, 针对以上所发现的问题, 结合访谈实际及现实情况, 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 加强农村教育。

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本途径, 应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1.加大科教投入力度。发展农村科技、教育, 离不开资金投入。这不仅要依靠政府的投资, 更为关键是要唤起广大农民对教育投入的重视。2.改革农村基础教育, 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用技术, 为农村培养高质量的劳动力。3.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大力兴办农村职业学校, 对绝大多数不能升学的中学毕业生进行职业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专业技术素质。4.搞好成人教育, 使广大农村劳动者在学校教育之后继续受到教育。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 对农民进行文化知识、科技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

(二) 吸引投资。在加强农村教育, 提高自身技能的同时, 农村也要注重吸引一些企业的投资, 尤其是一些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企业。这样不仅可以是自己在教育上的投资产生互动, 更重要的是也将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 约束企业的行为, 保障农村居民的利益。

在对于农村居民工作的不稳定问题上, 这就要政府出台相应的规定约束企业的行为并保障农村居民的利益。同时, 那些参与非农工作的农村居民也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 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 产业的调整, 吸引劳动力留在农村。

吸引城里的企业工厂到乡村落户, 这样不仅可以是他们获得充足的劳动力, 也使得农村居民可以留在自己家乡从事稳定的非农工作, 这将产生企业与农村的双赢。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也是克服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重要措施, 在一些山区发展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农村的繁荣, 也可以给农村居民提供一个有尊严的稳定的工作, 从而使得那些流失的劳动力回流。当然对于国家来说, 也可以适当的调整农业政策, 给那些种地农民以更大的补贴, 靠引力将他们留在农村。

参考文献

[1]刘家强, 王春蕊, 刘嘉汉.农民工就业地选择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 2011 (02) .

[2]张燕.江苏省农民工就业现状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 2012 (08) .

[3]于雁洁.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J].商业时代, 2010 (25) .

[4]张艳华.农民工前劳动力市场歧视之反思[J].中国工人, 2010 (11) .

上一篇:社区心理驿站制度下一篇:《高效授权》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