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

2024-05-04

高一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共14篇)

篇1:高一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应认真掌握实验的理论和技巧,对大纲和课本中规定的实验、实习应逐一过关;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1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l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l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卵巢

过  程

有变形期

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

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

姐妹分家—减Ⅱ后期

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

答案:1.减Ⅱ前期 2.减Ⅰ前期 3.减Ⅱ前期 4.减Ⅱ末期

5.有丝后期 6.减Ⅱ后期 7.减Ⅱ后期 8.减Ⅰ后期

答案:9.有丝前期 10.减Ⅱ中期 11.减Ⅰ后期 12.减Ⅱ中期

11.减Ⅰ前期 12.减Ⅱ后期 13.减Ⅰ中期 14.有丝中期

七、有性生殖

1.有性生殖是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3.在有性生殖中,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就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2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1)、一个染色体上有 多 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线性 排列。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 一 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 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 基因会随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 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 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 基因 自由组合。

第3节伴性遗传

1、XY型性别决定方式:

l 染色体组成(n对):

雄性:n-1对常染色体+ 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

l 性比:一般1 : 1

l 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l 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生物的性别通常就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生物的种类不同,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相同。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

l ①XY型:雌性的性染色体是--,雄性的性染色体是 XY。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雄性(男性)个体的精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可以同时产生含有 X 染色体和 Y染色体的精子,并且这两种精子的数目是相同 的,而雌性(女性)个体的卵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只能够产生1种含有 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由于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因此,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所产生的后代中,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的数量比为1:1。

l ②ZW型:该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是ZW,雄性的是ZZ。蛾类、鸟类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2、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 遗传。以人的红绿色盲为例:人类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 隐性基因,遗传特点是:(1)隔代交叉遗传: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 母亲 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 女儿。(2)男性患者多 于女性患者;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的 显性 基因,这种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性患者 多 于男性患者。

总结: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①男>女 ②隔代遗传(交叉遗传)③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①女>男 ②连续发病 ③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3)伴Y遗传的特点:

①男病女不病 ②父→子→孙

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

伴X隐:色盲、血友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显:多(并)指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3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一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2、精子的形成: 3、卵细胞的形成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 ↓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前期:联会、四分体…(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 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n)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

↓前期:(n)↓前期:(n)

中期:(n)中期:(n)四、细胞分裂相的鉴别: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均等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现象——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一侧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一侧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第三节、伴性遗传

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Y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一、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

1、致病基因Xa 正常基因:XA2、患者:男性XaY 女性XaXa

正常:男性XAY 女性 XAXA XAXa(携带者)

3、遗传特点:

(1)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大于女性

(2)隔代遗传现象(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

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

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

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点:1、怎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艾弗里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篇2:高一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

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自由水:细胞内良好溶剂;运输养料和废物;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提供液体环境。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

2、细胞中的无机盐

3、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篇3:高一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与要素

对合作学习的内涵, 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 通过对国内外对合作学习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概括梳理可以发现一些共性。 美国约翰逊大学的莱斯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使学生在小组中学习, 并依据小组成绩获得认可的课堂教学方法。 ”此外, 嘎斯基教授认为, 合作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 他要求学生在少量人数组成的小组中一起学习活动, 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在每个小组中, 学生通常需要合作与互补提高任务的完成水平。 我国一些专家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分析与有效指导, 王坦研究员认为, 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小组间的活动, 努力实现同一学习目标, 并将小组成绩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著名教育学家网红宇一直注重对学习理论的研究, 他认为以小组为教学模式的合作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在课堂实践活动中, 合作学习模式主要通过划分小组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 对比传统学习模式, 在合作过程中, 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同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并且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智力的开发, 并在合作中变得更成熟。 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如果忽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就会造成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诸如懈怠学习、不善于思考、严重依赖教师等。

合作学习形式, 以小组活动为主, 合作学习成功要素取决于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在合作学习中, 在教师的指导下, 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 使得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加强, 这有利于学生提高沟通能力, 提高合作效率。 不仅如此,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颇重要。 在教师的鼓励下,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让小组成员在合作中自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让学习能力优秀的学生帮助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 这样教师的压力将适当减轻, 此时的教师更像学生的朋友。 合作学习是一项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大帮助的学习方法。

二、高一政治 (必修一) 合作学生策略

合作学习的策略, 可以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层面分析, 教师要改变角色, 由主导者变成合作者和监督者, 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的主人。

1.发挥教师作用, 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为了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需要在教学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规划活动, 还要有极强的应对能力, 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调控, 做到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时动态, 比如当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时, 教师应该对学生保持足够的耐心, 对学生在合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 采取有效的鼓励措施, 使每位学生都平等参与合作, 从而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 当课堂上不同意见的时候, 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 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在小组讨论出现偏离主题时, 教师应该给学生适当的点拨, 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要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答案。

2.教师对学习氛围的调控。

学生需要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样他们的思维和思路才能得到更好的激发。 但是我们发现, 在学生讨论问题时, 一些教师更像主导者, 控制学生的思维进度, 让学生的合作活动缺少主动性。 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员, 融入学生中, 在学生的讨论中起到协助的作用。 以第一章“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为例, 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应用货币的例子, 激发学生对货币的兴趣, 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讲解文章的内容后, 可以进一步引导学习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探索, 比如“废品是不是商品”、“纸币是不是发行越多越好”等问题, 让学生深刻理解货币的本质。

3.做好师生角色的改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师往往是主导, 学生更像配角。 学生的地位只能通过考试体现, 学优生和后进生都会受到不同的对待。 然而在合作教学中, 教师和老师的主体性都会发生变化。 在合作教学中, 学生的地位受到高度的重视, 许多教师原来需要教学的任务可以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完成, 教师从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中的监督者, 教师的工作重担得到减轻, 有更多的时间对课堂进行合理设计, 确保教学质量。

4.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 推进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合作学习往往围绕新课开始,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先指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然后由小组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在小组活动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 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更应该积极鼓励他们参与交流活动, 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知识, 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从而对合作学习充满期待。

5.明确学习任务。

学生在分组之后应该明确本组的学习目标, 学生的学习任务应该是把团队的目标作为重点, 将团队的要求作为活动的引导。 因为学习的任务是属于团体的, 若脱离团体, 小组的成员反而没办法实现预期的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应该对学习目标进行分析, 不同的组员负责不同的任务。

在当今的社会中, 合作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合作学习最大的优势是给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 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但是合作学习不一定都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所以只有小组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努力配合、参与, 才能使合作取得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春华, 主编.合作教学操作全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6.

篇4:例析生物必修一、二热门考点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代谢是指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与代谢最为密切的两种物质是ATP和酶,细胞代谢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过程即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细胞代谢是高考必考的重点之一。

例1 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ATP的有关知识,线粒体中合成的ATP可用于除光合作用以外的耗能反应,A项正确。机体无论是在运动还是睡眠时,都会消耗ATP,B项错误。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进行的场所,这一过程有ATP产生,C项正确。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该过程所需ATP来自于细胞呼吸,D项正确。

答案 B

点拨 ATP是细胞代谢中能量转化时的重要中间物质——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有ATP产生的生理过程、场所,ATP的消耗利用,细胞内ATP的“产”“消”量与平衡的特点以及ATP的结构特点均是我们需要正确把握的重要内容。

例2 如下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乙醇[氧化肝脏]乙醛氧化,

F乙酸→CO2、H2O

A.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

B.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

C.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

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解析 图示信息显示: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主要靠体内的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前者使乙醇转化为乙醛,后者使乙醛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A项错误。一般情况下,底物浓度会对酶促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但在酶已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即使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不会加快,且在体内乙醇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乙醇浓度不会越来越高,B项错误。细胞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C项正确。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但人体体温调节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D项错误。

答案 C

点拨 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酶催化生化反应的原理、催化特点、酶的特性、酶促反应曲线以及酶特性相关的实验均是考试的重点、热点。

例3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高光强][中光强][低光强][A][B][C][m][CO2浓度][净光合速率][0][-m][a b c][O]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 。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 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 。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 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解析 (1)据图可知,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曲线A)下的纵坐标为0,即净光合速率为0;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A、B、C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即三者的净光合速率均随CO2浓度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高光强条件下(曲线A)的净光合速率仍然能够随着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而中光照条件与低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不再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由此可知,限制B、C净光合速率增加的环境因素不再是CO2浓度,而是光强。

(3)CO2浓度小于a时,3种光强下,净光合速率均小于0,即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也就是说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知,CO2浓度和光强会影响净光合速率从而影响植物的产量,故若要提高植物的产量,应综合考虑CO2浓度和光强对植物的影响。

答案 (1)0 A、B和C (2)光强 (3)大于 (4)光强

点拨 对光合作用熟练的把握,包括场所、条件、反应过程,光合作用曲线的光(CO2)补偿点以及光(CO2)饱和点的生物学含义的正确理解,净光合作用与总光合作用以及细胞呼吸的相互关系及计算,对光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结果的分析是解决光合作用类考题必备的知识与能力的储备。

热门考点二、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

经典遗传学规律的考察一直是高考的重点与难点,该内容的规律和技巧性很强。

例5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 (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

nlc202309031425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

解析 (1)由于图中不表现该性状的Ⅱ1和Ⅱ2生下表现该性状的Ⅲ1,说明该性状为隐性性状。(2)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性状只在公羊中表现,不在母羊中表现。由图可知,Ⅱ3为表现该性状的公羊,其后代Ⅲ3(母羊)应该不表现该性状,而Ⅲ4(公羊)应该表现该性状;Ⅱ1(不表现该性状)的后代Ⅲ1(公羊)不应该表现该性状,因此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Ⅲ1、Ⅲ3和Ⅲ4。(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a,由于Ⅱ3(XaY)表现该性状,Ⅱ3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Ⅰ2,故Ⅰ2的基因型为XAXa,肯定为杂合子。

由于Ⅰ1、Ⅲ1表现该性状,而Ⅱ2不表现该性状,则Ⅱ2的基因型为XAXa,肯定为杂合子。由于Ⅲ3(XaXa)是表现该性状的母羊,其中一条X染色体(Xa)必来自于Ⅱ4,而Ⅱ4不表现该性状,故Ⅱ4的基因型为XAXa,肯定为杂合子。因此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Ⅰ2、Ⅱ2、Ⅱ4。Ⅱ1和Ⅱ2的交配组合为XAY×XAXa,其后代所有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故Ⅲ2(XAX-)可能是杂合子。

答案 (1)隐性(2)Ⅲ1 Ⅲ3和Ⅲ4(3)Ⅰ2 Ⅱ2 Ⅱ4 Ⅲ2

点拨 (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①根据显、隐性性状的概念来判断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一代只显现亲本的一个性状,则子一代所显现出来的那个性状为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根据性状分离的现象来判断

两亲本表现同一性状,子一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的现象,则亲本所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一代新出现的那个性状为隐性性状。

(2)基因的位置判断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其所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伴性遗传,也就是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所控制的性状往往表现为与性别无关联,在雌雄性中表现的概率往往相同。通常可以通过正反交实验及其结果即可验证和判断基因的位置。因此熟练掌握常染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的基本遗传图解与规律特点非常重要。

篇5: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2、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①试验现象:p:高茎×矮茎→f1:高茎(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3∶1(性状分离)②解释: 3∶1的结果:两种雄配子d与d;两种雌配子d与d,受精就有四种结合方式,因此f2的基因构成情况是dd∶dd∶dd=1∶2∶1,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3∶1。

4、测交:让杂种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证实f1是杂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正确性。基因型和表现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5、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①育种方面:a、目的:获得某一优良性状的纯种。b、显性性状类型,需连续自交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选隐性性状类型,杂合体自交可选得。②预防人类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③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人类的abo血型是由三个基因控制的,它们是ia、ib、i ,但是对每个人来说,只可能有两个基因,其中ia、ib都对i为显性,而 ia和ib之间无显性关系。所以说人类的血型是遗传的,而且遵循分离规律。

6、纯合子杂交不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杂交不一定都是杂合子。

篇6:高一生物必修二必考知识点

实验原理:

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分,矿质元素等等,测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通过测氧气生成速率来进行间接的测量。

2、利用真空渗入法排出叶片细胞间隙中的空气。并使其沉入水中,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产生氧气的多少与光合作用强度密切相关,由于氧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因此氧气会在细胞间隙中积累,从而使下沉的叶片上浮。依据叶片上浮的情况可推知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叶片上浮所需的平均时间或者一定时间内上浮的叶片数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一、实验原理:用琼脂块模拟细胞。琼脂块中含有酚酞,与NaOH相遇,呈紫红色,可显示物质(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方法:用含酚酞的琼脂块模拟细胞。2、现象: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二、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实验方法总结

1、模型方法。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⑴以事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⑵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t。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②提出合理的假设。③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④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⑴样方法,适用于植物。①取样的原则:随机取样。②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③计算方法: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⑵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另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可用样方法;土壤小动物可用捕捉器取样法;趋光性昆虫可用灯光诱捕法。

⑶抽样检测法,适用于微生物(如酵母菌)。

3、同位素标记法。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此方法用于:⑴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途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外。⑵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⑷DNA半保留复制实验。

4、孟德尔的实验方法(成功原因):⑴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⑵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⑷假说—演绎法:先提出问题,然后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

5、类比推理法。萨顿根据类比推理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6、排除法。达尔文运用排除法研究植物表现向光性的原因。

篇7: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精选

(1)上图的分类是依据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而不是生理作用。微量元素含量虽少,但其生理作用却不可替代。

(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划分是依据生物界中生物的整体情况,具体到某一种生物可能有一定的差别。

(3)组成生物体的常见的20多种化学元素是指必需元素,生物体内可能含一些非必需元素,如人体可能含Pb。

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在鲜重和干重下并不相同

(1)细胞鲜重时:

①元素含量:O>C>H>N。

②化合物含量:水>蛋白质>脂质>糖类。

(2)细胞干重时:

①元素含量:C>O>N>H。

②化合物含量:蛋白质>脂质>糖类。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2)差异性:尽管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可以找到,但与无机环境中的相应元素的含量又有一定的差别。

篇8:高一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

根据高一地理必修2《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内容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大量使用案例来实施教学,对于现成的案例,需要充实、改进和迁移。除了吃透案例并归纳出方法和规律以外,还要走出案例,在生活中发现新的案例,运用所学加以解决。

一、课标导航

课标中“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表述,“分析”是将事物、现象、概念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举例”、“结合实例”属于行为条件,“说明”属于行为动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认知内容。

根据本段课程标准行为动词的表述,确定本课标中,农业区位因素属于理解层次要求,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迁移水平层次。所以,表述中的举例、结合实例并不是由老师提供例子,学生对例子中的材料进行分析解决这么简单,而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提出实例,并加以分析阐释。

二、充实案例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开篇即是案例: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两种完全不同的农业景观,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做出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对农业用地进行合理利用,由图3.3将区位分析的各种要素做出梳理。明显的,在这里案例并没有被充分剖析,也无法具体分析,因为方法的缺失,只好先将方法提纲列出来。后面的活动安排则显得非常必要,表面上是一个活动框题,其实安排了三个案例: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对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的要求;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布局模式;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迁。

在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与气候区分布案例中,涉及气候资料分析,需要相应的知识铺垫。比如气候要素分析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力求使学生接触完整的思维角度。这些要素条件反映在统计上,最主要的是分析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而数据的呈现可以是数字,更多的是直观的图表,因此对于地理统计图表的分析能力也是必要的能力,应该得到强化。对于教科书上提及的三个地点,应该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地图上去寻找地理位置,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并训练读图能力。在这里,除了教科书上提供的案例信息,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实更多的有关案例的背景资料,以提高整个案例的信息量,帮助学生将案例分析得更加透彻,同时运用更多的方法技巧。因此,我们在必修2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教科书上的案例需做足功课,将案例的背景材料、案例分析中所需要的地理规律方法等充实进去。这种充实内容有些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呈现,有些则仅仅是教师的知识储备。

三、改进案例

在上述学生活动中并不涉及亚热带季风气候,而我国拥有大面积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处于这一气候条件下的学校也是很多的。可否根据学校所在地情况,适当调整?与其直接套用书中的例子,不如修改为本地的素材加以分析,让学生利用生活常识来建构新的系统的知识。本活动学生经过探究可以明白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在此过程中,学生由对本地的水稻种植业的直观感受而综合归纳出来的规律,对后面第二节专门讨论季风水田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区位条件有着非常好的方法积累。学生意识到农业区位选择还可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从而提供给他们一种地理的思维角度。同样的,商品谷物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教科书选用美国中部平原的案例。其实我国东北地区或者西北地区,同样存在这一形式的农业地域类型,何不干脆由身处该地区的案例来作为教学的素材。又如教科书讲述乳畜业的区位因素时,选用了西欧的乳畜业作为学生活动的案例展开,在此我们可否考虑替换成学校所在地区的大城市周边的乳畜业。很多城市郊区都发展了乳畜业,并形成了乳产品企业,在当地超市销售乳产品,这一生活常识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地理。在学习立体农业时,也可采用其他地区的农业案例,如西南地区用横断山脉的立体农业,重庆湖北选用库区的立体农业,青藏高原的河谷立体农业,珠江三角洲的桑基、果基、蔗基鱼塘(广义的立体农业)。

通过对案例的自主选取和加工,学生从生活中所熟知的地理事物归纳出地理的各种规律与方法,其知识建构在已知的客观事物认识上,必然会产生更加牢固的知识网络。而且,学生学习到生活中的地理,反过来也促使其在生活中主动发现地理。这样不仅符合新课程要求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能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迁移案例

我们对教科书案例不断充实、修改,其出发点是因为这些案例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特征,学生知识建构非常有效率。由于这些案例具备非常广的代表性,因此我们要利用分析过程中掌握的一般方法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以达到对地理思维方法的掌握和亲身体验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科书经典案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机会去迁移。新的案例是必需的,可以由老师提示,更提倡学生自己去寻找。这样的案例,有的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锻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的可能会不那么典型,从而需要我们对各种干扰因素做出相应的考虑。这时,学生的思维要求非常活跃,要求其完全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活动主体性展现无遗。

受学生能力水平的制约,不同层次学生对案例的提出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时,教师作为活动的主导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案例的客观材料。比如学习了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这一案例,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对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以强化他们在学习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案例时所掌握的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分析思路。

篇9:高一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

关键词:生物必修二;命题趋势;复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91

2011-2015年我省采用的理综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卷),其中生物占了90分,在基本保留以往考查内容和形式上,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是这5年生物必修二的命题特点.

一.必修二命题趋势分析

1.从试卷结构角度:基本保持稳定

从此表可以发现这五年每年都考了一个简答题(8—12分);除了2011年外,每年都考查了选择题;整个必修二部分分值分布在15-30分。从考点上看,每年都涉及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高频考点有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生物的变异;出现频率不高的考点有:遗传的细胞基础,人类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

2.从命题理念角度:体现新课标理念

体现新课标理念如:实验能力考查;科学方法的考查(假说演绎法)

3.从能力角度:凸显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考查。

选择题以考查理解能力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的深层次理解;同时,以图表信息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识别与判断能力。非选择题多综合运用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4.从学生失分角度来分析,

下面就一道选择题来分析:

2015年新课标Ⅰ卷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依题意,朊粒的实质为蛋白质,宿主基因组为DNA,所以朊粒不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A错误;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细胞,以二分裂方式增殖,而朊粒为疯牛病的一种蛋白质,所以二者的增殖方式不同,B錯误;PrPc蛋白无致病性,而空间结构改变后有致病性,可见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C正确;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而D项中的转变为空间结构改变,不属于翻译过程,D错误。

本题易错选A项,原因是忽视朊粒的本质是蛋白质,而基因组的本质是DNA,二者是不能整合的。还易错选D项,原因是不理解翻译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翻译过程中不包括肽链折叠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这告诉我们要重视课本,重视基础知识,发现生物考试近几年都没有偏难偏怪的题,试题大多能在课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或原型,如该题的讲到的阮粒在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69页有提到。

二.对生物必修二复习工作的建议

新课程标准倡导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个素养主要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对于即将在2016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说,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宏观,侧重理解

在高三第一轮复习过程当中,首先要对整个中学生物学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在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同时要通过生物科学思想的渗入,即沿着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2.概念术语,重在识记

死记硬背当然不行,但对于生物学专业术语、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则必须通过识记才能掌握。识记生物学专业术语和生物学基本概念是同学们生物学素养的基本体现,是同学们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在每年的生物高考中,由于专业术语和基本概念使用不当而失分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在生物复习过程中,要求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专业术语和基本概念,同时还要规范汉字的书写和加强语言表达,做到审题迅速,获取信息正确,分析到位,书写语言严谨、规范。

3.重视基础,强化能力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加强生物学主干知识的学习,而不能本末倒置,要以课标要求和教材为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重心,所以复习备考中要重基础,我们从上文可以知道,今年来生物试题都没有偏难偏怪的题,所以切莫好高骛远,追逐偏、难题。

能力立意是新课标高考的一大亮点,它注重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我们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对教材中知识的深层理解,尤其是教材中的图表。要加强搜集信息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审题识图能力,规范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2016届新课标必修二命题预测

篇10: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排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3.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包括转录(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和翻译(在细胞质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两个过程。

4.遗传密码是指mRNA上的碱基排序。

5.密码子是指mRNA上的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密码子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3种是终止密码子。

6.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有两种: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二是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篇11: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1.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2.主要储能物质:脂肪。除此之外,动物细胞中的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淀粉也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3.直接能源物质:ATP。糖类、脂肪、蛋白质中的能量只有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生命活动利用。

4.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三者供能顺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当外界摄入能量不足时(如饥饿),由脂肪分解供能;

蛋白质作为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一般不提供能量,但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等状态下也可分解提供能量。

对糖类、脂肪功能的理解分析

(1)糖类功能的全面理解

①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a.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70%);

b.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而纤维素为结构物质,非储能物质。

②糖类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成分

a.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主要成分;

b.纤维素和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c.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

篇12:高一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细 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O、H、N、S、P;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O、H、N; 水

无机物 无机盐 组成细胞 蛋白质 的化合物 脂质 有机物 糖类 核酸

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氨 基 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 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二 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多 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肽 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NH2 |

R — C —COOH | H

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 催化作用:如酶;

③ 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 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 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① 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 — 肽链数

②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肽链数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 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 嘧 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相关概念: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二、糖类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C H O 核糖 动植物 组成核酸 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 蔗糖 植物 ∕ 麦芽糖 乳糖 动物

多糖 淀粉 植物 植物贮能物质 纤维素 细胞壁主要成分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动物 动物贮能物质

三、脂质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功能

脂质 脂肪 C、H、O ∕

1、主要储能物质

2、保温

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 C、H、O(N、P)∕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 有利于Ca、P吸收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 存在形式 含量 功能 联系

水 自由水 约95%

1、良好溶剂

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结合水 约4.5%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

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

(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篇13:高一生物核心概念教学探微

一、核心概念的相关表述及教学要求

关于生物学核心概念, 北师大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 包括了对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 这些内容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 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1]这是在操作层面对核心概念的十分实用的表述。《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按照学段以“一句话”形式列出支持内容标准的核心概念。[2]我国的课程标准虽然没有以一句话的形式将核心概念给出, 但它在各模块、各章节中明确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线教师则可以深入细致地分析课程的模块单元, 以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范围, 以《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大纲》明确教学深度, 同时结合教学实际需求, 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理解困难点及课堂问题焦点、教学内容推进关键点、知识模块联系链接点等, 将具有一定统摄作用的概念、原理、理论作为不同阶段的核心概念应用于课堂教学。因此, 我们一线教师应以课标内容作为依据, 选好核心概念, 有效实施核心概念教学, 以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二、高一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实施

1.发挥教师作用, 引导学生学习核心概念

高一新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如同一张白纸, 对生物学科知识几乎都是感性认知, 这个阶段生物教师的“教”的作用超过其他任何学科和其他任何时段。尤其是在高一生物核心核念教学中, 在将什么确定为核心概念, 怎样理解核心概念上, 高一新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教”。核心概念之所以被视为核心, 原因之一是其在建构学科知识结构中的重要性。而且高中生物的核心概念, 兼有学科重要性和学习困难性的特性。若教师在这种概念的教学中不能发挥铺垫、引导以及剖析等“教”的作用, 学生则不能有效学习, 对学生建构学科知识结构影响将是巨大的。因此, 教师要在核心概念教学中由统到分、由分到统进行多次循环往复, 要用“如何”“为什么”“怎么样”等话语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词简化概念、澄清概念中的模糊词语、对相似的概念进行比较、联系旧概念形成新的概念体系[3]等多种举措帮助学生学习核心概念。从事多年教学的老教师, 都会反感这样一句话 “这个内容很重要, 你们一定要记住!”学生会想:你让我记住, 我就能记住, 要你教师有什么用?!因此, 教师自身不能降低教者“教”的地位, 要时刻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

2.以核心概念为着力点, 促进学生整体把握核心概念

概念是前人在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推理出来的结论, 后来者再次学习这些概念, 自然离不开对相应现象、事件以及过程的描述和陈列。只不过在核心概念教学中, 教者要清醒地把握: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概念不是记忆事实, 是以具有统摄作用的核心概念为着力点而非纠缠于一般的事实性概念!无需怀疑, 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在高一有限的实际教学时间内减少对一般性概念的投入, 将时间和精力聚焦在核心概念和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 唯有如此, 才能使学生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 对生物学科形成一个整体的宏观掌握, 而不是知识点的片段拼接。

以高一生物氨基酸结构的教学为例, 在“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结构的概念”与“具体各种氨基酸结构示意图”之间有演绎法或者归纳法两种教学法可供选择。具体如下:

但是无论哪种教学思路, 笔者认为都不宜在高一阶段对“具体的示意图”做过多的陈列和强调, 因为化学一般要到高二下学期才会讲有机物内容, 此时高一新生缺少相应有机物概念知识基础, 还不具备分析高考题中相应的氨基酸结构或相关计算题的条件。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4], 当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存在承接关系时, 更容易使新生进入学科的学习状态。距离发展区越远的内容同化越困难。高一开学初期学习的氨基酸结构这部分内容与初中基础脱离, 与同时期高一化学学科内容也难以关联和借鉴, 对羧基、R基、肽键等概念学生觉得难理解。新生在课堂上找不到构建新知识体系时记忆与联想的支撑点。特别要说的是, 当前新课改大形势下, 部分教师认为更换“课堂形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不对的!没有前概念作基础, 无论采用什么形式, 只会是形式表演, 只能是有形式没有内容的课堂。因此, 在氨基酸结构的教学中, 生物教师应以氨基酸结构这一核心概念为着力点, 扩展相关知识网络, 引导学生真正掌握核心概念的本质和内涵。

同样, 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酶的本质和特点”等知识点教学, 当概念在教学中得到强调、学生有效理解之后, 相应的变式训练就可以适量减少。否则不仅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 占据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还会减慢教学进度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方面也是一种误导。

总之, 鉴于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以及后期学习方向 (文理分科) 的特殊性, 笔者认为高一生物教学不宜过深过难。形成生物学科的完整结构体系比掌握某一细节更重要。不能一次性求大求全, 否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困难, 拖累整体教学进度, 也达不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高一生物教学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而选择明确的核心概念并有效地实施核心概念教学可使学生学有所获并保持盎然的兴趣, 有效实现我们高一阶段的教学目标。

摘要:选择什么作核心概念, 怎样实施核心概念教学, 是高一生物教师需着重思考的重要问题。高一生物的核心概念教学, 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准则, 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作用, 而在“教”的过程中要以核心概念为着力点, 同时要避免大量试题和案例的堆砌。

关键词:高一生物,核心概念教学

参考文献

[1]张颖之, 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 2010 (1) :57-61.

[2]胡玉华.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内涵的研究[J].生物学通报, 2011 (10) :33-35.

[3]朱培伟, 孔君.提高课堂效率的捷径──优化核心概念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 (教与学) , 2013 (10) :60.

篇14:高一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

【关键词】地理必修一 教学建议

引言 新课改后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深层次的研究教材,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要领。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已决定高考采用全国卷,为准确把握全国卷,必须从我们日常教学做起,加强教材研究,以下是我对必修一教材教学的一些浅显认识。

一、教材分析:

必修一以自然地理为主,它是高中地理知识和理论的基础,通过地理必修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关于地球和宇宙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为在后面的课程中深入理解人地关系、认识区域差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奠定知识基础。

二、教学建议:

1、做一个学习型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 :在业务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速,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进而推进新课改的落实。教师应多钻研教材同事交流中学习。

2、高中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新教材的使用,改的更是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不在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最核心的地理基础知识,即:突出模块性。相对而言,模块性强有利于学生对该模块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在知识的深度上缺乏系统化,使学生对一些更具体的内容了解甚少,知识结构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应从高考备考的角度对课本作一定的补充,在教学中板书要清晰,知识结构完整,要求学生做笔记,在书上对重点内容要由一定勾画。

新课程认为“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在课标在每节教案中必须列出,学习钻研教材;在收集优秀教案的基础上,撰写符合学情的优质教案,教案环节要完整,大致要有十个环节:

(1)课标要求;(2)教材内容分析;(3)教学目标;(4)学生学习情况分析;(5)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6)教学重点和难点;(7)教学资源;(8)教学过程设计;(9)教学评价;(10)教学反思

南川地理必修一教材的主要内容:

中图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8课时);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7课时);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3课时);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9课时);

3、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的组成情况,包含初中就学于何种学校、学校开设地理的情况、家庭情况等;其次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必要的关怀、勉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表演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4、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积极稳妥地探索新教法,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更好的求知和成长。通过新课改实践,我们大体总结出了以下三种课堂教学模式:

①讲述—领悟型。这种课型主要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如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章第一节中“大气运动”等,

②自主学习—探究型。这种课型主要围绕那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而进行。

③实践活动型。这种课型主要是针对新教材上的一些探索、案例研究等内容而进行。

5、网上的课件需重新编排,每节课图片不要多。

6、作业和练习:高一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为了不给学生增加负担,不需要订练习或对资料进行一定删减后使用,可利用填充图册,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对作业进行合理删减,做到统一;

7、在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地理学科的图表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地理必修一以自然地理教学为主,难度大,课时紧,重庆的区县一般每周2课时,完成课程难度较大的,可每2周在晚自习中安排1节。

8、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去探索、领悟、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实例,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的选择案例,如:地 震、台风、寒潮等,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9、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最好每周1次),相互听课,不论校内、校外,共同交流,相互提高;

上一篇:大义灭亲有哪些造句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