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教学质量抽测生物答案

2024-05-10

高一教学质量抽测生物答案(共2篇)

篇1:高一教学质量抽测生物答案

2020~2021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生物试题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5题,共30分)、多项选择题(第16题~第20题,共15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5题,共5题55分)共三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与丙酮酸的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腺苷三磷酸 D.脂肪酸

2.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B.种子萌发时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降低

C.细胞中的无机盐都以离子形式存在D.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3.如图是细胞质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细胞质膜主要由②和③组成 C.细胞质膜的各种分子都是静止不动的 D.可以选用猪的成熟红细胞制备纯净的细胞质膜

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D.分泌蛋白的合成最先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进行的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在细胞内、外均能催化相关化学反应

B.胰蛋白酶能水解多种不同组织,说明其无专一性

C.加热和使用肝脏研磨液均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二者的原理相同

D.以淀粉和蔗糖为底物,选用淀粉酶、碘液可以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6.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结构简式可写成A~P~P~P,其中“~”表示磷酐键

C.蓝细菌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动物细胞中ATP含量很多,ATP与ADP相互转化速率很快

7.如图表示萝卜条质量变化与蔗糖溶液浓度的关系。把相同的新鲜萝卜条放入a、b、c

三个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溶液浓度为a,萝卜条的质量将会减少

B.若溶液浓度为b,水分子不会进出萝卜细胞

C.若溶液浓度为c,萝卜细胞将发生渗透失水

D.一段时间后,在c浓度溶液中的萝卜细胞液渗透压最小

8.关于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次施肥不能太多”,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烧苗现象

B.“套种,间作”,使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C.“低温、干燥、无氧条件下储存种子”更能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露田,晒田”,能为根系提供更多O2,促进细胞呼吸,有利于根吸收无机盐

9.某温室大棚栽培西瓜时,CO2不足会引起西瓜苗黄化、畸形瓜增多、产量下降,针对以

上现象所采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将养牛棚与西瓜棚相连通 B.晚上在大棚内进行补光

C.在大棚内适当施用有机肥 D.白天气温较高时打开大棚换气口

10.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不需要暗反应提供原料

B.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合成1个三碳化合物

C.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均能生成少量的ATP

D.剧烈运动时,人体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只有线粒体

1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是

A.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 B.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

C.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 D.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12.下列关于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最早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并创建了细胞学说

B.萨姆纳从刀豆提取液中分离出脲酶结晶,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C.罗伯特森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看到细胞质膜的“暗-亮-暗”结构

D.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13.下列有关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核内DNA越多

B.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C.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和中心粒复制发生在同一时期

D.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要的时间越短

1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3种细胞,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B.因为各细胞大小不同,所以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不同

C.虽然来自同一人体,但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完全不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的过程相同

1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B.细胞凋亡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无关

C.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于专门化

D.细胞坏死多为不利因素影响造成的细胞死亡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不得分。

16.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种生物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水溶性物质

B.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C.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D.都是由单体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

17.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基本相似

B.可以模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C.膜的组成成分只能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质膜

D.各种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细胞的所有生命活动

18.下列关于物质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

B.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甲液和乙液需混合后再加入

C.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时,溶液由橙色变成绿色

D.用显微镜可观察到花生种子切片中被染色的脂肪滴

19.下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为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核DNA和染色体的含量柱形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B.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8条姐妹染色单体

C.图3中c时期只能表示有丝分裂的末期

D.图3中的a、b时期可分别对应图2和图1细胞

20.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Na+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不同

B.图中某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相同

C.ATP供能促进载体③改变构象,从而完成跨膜运输

D.通道蛋白转运水进出细胞与载体①的转运作用机理完全相同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5分。

21.(11分)下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示意图,①~⑩表示细胞内相关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①与 ▲ 相连加强了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联系。结构⑤主要是由 ▲ 和蛋白质紧密结合而成,在有丝分裂前期螺旋缠绕、缩短变粗形成 ▲。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是 ▲(填序号)。

(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胚胎干细胞中结构③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③小,这表明结构③与 ▲(填序号)的形成直接有关,原核细胞中 ▲(填“有”或“没有”)这种细胞器。

(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 ▲(填序号)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 ▲ 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4)下图表示图丙中部分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图中所示生物膜的名称为 ▲,膜中的生化反应伴随着能量转化,其能量形式依次为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图示中能为暗反应提供能量的物质有 ▲。

22.(11分)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图乙是某实验小组探究不同温度下该植物幼苗释放(或吸收)氧气速率的实验装置,其中水槽中装有完全培养液,温度可控制,CO2缓冲液可确保玻璃罩内CO2含量保持不变。图丙是该小组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其中虚线表示细胞呼吸的相对速率(以红色液滴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表示)。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过程③发生的场所 ▲,X物质和Y物质分别是 ▲、▲ ;光合作用过程中,消耗ATP的是 ▲(填数字序号)。

(2)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图乙实验装置可测量图甲中该植物一种生理过程的相对速率,红色液滴会 ▲(填“左移”或“右移”),测得的数据代表的是 ▲ 的相对速率。若把实验装置中的CO2缓冲液换成NaOH溶液,短期内X物质含量的变化是 ▲。测量图甲中该植物另一生理过程的相对速率时,需要对实验装置进行的处理是 ▲。

(3)结合图丙分析可知,该植物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约为 ▲ ℃,在此温度下,植物幼苗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约为 ▲。

23.(11分)黑藻是一种常见的沉水植物,其叶片薄、细胞内叶绿体多且体积大,液泡无色。某同学尝试用黑藻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Ⅰ: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实验步骤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供观察的黑藻,事先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目的是 ▲。

(2)步骤A中,将黑藻从水中取出,用镊子从新鲜枝上取一片细嫩的小叶,将小叶放在 ▲ 中央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为了防止产生气泡,下列盖盖玻片的方法正确是 ▲。

(3)步骤B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常以细胞中的 ▲ 运动作为标志。

(4)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步骤B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初始状态,与步骤D形成 ▲ ;步骤C与E中,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 ▲ ;步骤D中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内的绿色范围的变化是 ▲。

实验Ⅱ:用新鲜黑藻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下图甲~丁表示实验的几个主要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实验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是 ▲。

(6)步骤乙操作中需加入的药品和试剂有 ▲。步骤丙中,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近的色素带的颜色是 ▲。步骤丁收集好滤液后,试管口需用棉塞及时塞严,原因是 ▲。

24.(11分)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取材的时间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实验的最佳取材时间,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采集洋葱根尖2~3mm。

②把洋葱根尖放入盛有解离液的玻璃皿中解离3~5 min。

③取出根尖,用清水漂洗10 min。

④用苯酚品红溶液染色3~5min,制成临时装片。

⑤在低倍镜下找到分裂期的细胞,换用高倍镜观察、拍照,照片如图1所示。

⑥统计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及观察的细胞总数,计算其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洋葱根尖2~3mm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为利于观察到根尖细胞分裂期的各个时期,由图2实验结果可知最佳的取材时间段是 ▲。

(2)步骤②中解离的目的是 ▲。步骤③中漂洗的目的是 ▲。

(3)图1中a~e细胞在细胞周期中的先后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通常情况下,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 ▲(用图中字母填空)细胞所处时期。d细胞所处时期,功能明显增强的细胞器是 ▲。

(4)该实验小组在实验结束后,根据观察结果,绘制了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目之比的曲线,如图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BC段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D→E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②图1中a~e细胞,处于CD段的是 ▲,处于EF段的是 ▲。

25.(11分)淡水鱼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多数人喜爱。鱼类被宰杀后,鱼体内ATP会生成具有鲜味的肌苷酸,但酸性磷酸酶(ACP)会催化肌苷酸分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草鱼、鮰鱼和鳝鱼中分离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CP可被蛋白酶破坏,其化学本质是 ▲,ACP只能催化水解含有磷酸基团的有机物,说明酶具有 ▲。

(2)鱼类被宰杀后,鱼肉中的肌苷酸含量很快下降,这体现了酶催化作用的 ▲ 性,酶具有此特性的原理是 ▲。

(3)图甲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 ▲、▲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三种鱼类被宰杀后鱼肉鲜味可能保留时间最长的是 ▲。

(4)表乙的结果表明Zn2+能使这三种鱼的鲜味下降速度 ▲(填“减慢”或“加快”)。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分析,在生活中宰杀鱼类后,要使鱼肉的鲜味能保持较长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答出2点)。

篇2:高一生物教学要重视学法指导

关键词:高一生物;教学方式;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04-02

通过高一学生开学两个月时所做的生物学习情况随机调查,我发现在学生对待生物课方面,大多数学生迫于升学的压力,不得不学,但不感兴趣,所占比例高达29.5%,大约有14.8%的学生上课觉得无趣,有时发呆,与同学说小话;能听懂课但经常容易走神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当大,约48.2%,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发言,觉得很有趣味性,这部分学生仅占到12.5%。

调查发现,在生物学习中43.5%的学生学了知识不会做题,死记硬背,没有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不高。约1/3的学生临场发挥欠佳,约1/5的学生听不懂老师讲课。学生自认为基础不好,学习方法需要改进的分别占到25.5%和38.8%。对于一些生物学上开放性问题,30%的学生有兴趣深入探究,28.3%的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现象是否思考过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去解释它,47.2%的学生有时思考,基本不思考及从来不思考的人分别占到了34.3%和13.3%。

在学生学习生物的方式上,基本能做到课堂认真听讲,约1/3的学生能够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自学并深入探究的占到了21.1%。最有效的学习生物的方式是问老师,占到了42.2%。

针对以上问题,要转变观念,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陶行知先生也曾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从调查结果看,在高一生物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的现象较为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缺乏指导,致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生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生物学科不比其他学科,学生都有多年的学习经验,大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由于中考不考生物,这就导致学生对初中生物具体有哪些内容没什么印象,更不知道是怎么学习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面对“全新的学科”,“全新的知识”学生有的是茫然,是不知所措,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要靠尝试取得,可是高中学习,没有他们可以用来尝试的时间,这样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生物学科,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学生从生物在高考理科综合中的分值少,只有90分,而其他各科都在100分以上,进而得出生物对高考总分贡献小这样一个结论。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存在于思想深处的想法,致使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对生物学科的地位给予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各学科投入学习的时间上加以分析,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从小学开始学习,物理、化学等也至少是从初中开始学习,而生物只不过是从高中才开始正式学习,高考中他的理论回报就高达90分的分值,相比其他学科多则十几年,少则五六年的学习时间投入,任何一门学科平均一年的分值也比上生物。这样分析自然显的很有说服力,必将使学生认识到生物是所有学科中花费时间最少,而又是最容易得分的学科。其次,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学科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观察和实验的指导

生物学科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的学习,还需要重视学习和体验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生的学习从感性认识开始,以感知为基础,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生物学科的直观性很强,教师除了提供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录像等丰富的感性材料外,还应指导学生多接触动植物和大自然,留心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

在观察具体事物时,要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内容、步骤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通过观察得出结论或验证结论。刚刚接触高中生物的学生,由于知觉的无意识性,往往显得手足无措,因而教师应充分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使他们的注意力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比如观察的步骤一般是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观察的方法有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和对比观察等。全面观察的要求是认真、细致、全方位,全面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利于形成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重点观察就是结合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对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地观察。

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二、阅读指导

阅读是自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它还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生物有一半是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阅读从时间上分为课前、课中、课后阅读。课前阅读可以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课中阅读帮助形成正确的概念、原理和规律;课后阅读温故而知新,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只有学生明确了阅读的意义,才能积极参与阅读并乐于阅读。

在阅读时要指导学生做到眼、口、手、脑并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知识深加工的指导

新授课后或阶段性复习时,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加工是理解整理知识的过程,是去粗取精浓缩知识的过程,是去伪存真形成真知的过程。常见的方法有比较法、分类法、联系法、归纳法等。

四、记忆方法的指导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习刚结束遗忘也就开始了,并且遗忘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

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及时复习,一章节一单元结束后应及时进行阶段性复习,与遗忘作斗争。

记忆一般包括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两种。机械记忆适用于无意义的材料,如生物学上的数据。生物学绝大多数知识都需理解记忆,而理解记忆又建立在比较、分类、归纳等基础上。如用比较法记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利用知识体系由点到面去回忆有关知识点,此外还有联想记忆等方法。

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法指导,力求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力求学生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少数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要双管齐下,既要指导学法又要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使他们走出学习的低谷。

上一篇:办理准生证委托书下一篇:管理沟通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