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的自主创新

2024-04-13

浅谈中国的自主创新(共6篇)

篇1:浅谈中国的自主创新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与畜牧业创新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以此指导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八项任务的第一条,强调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一、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特征

(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依托的自主创新

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使得自主创新道路成为市场导向的自主创新。市场导向就是将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定位在市场需求。在当今高度市场化的国际环境中,所有的创新都不是盲目无序的,而是以市场导向为指引。所以,确立市场导向或需求导向的自主创新方向,把自主创新的目标和市场需求紧紧结合,自主创新才有无穷的发展动力。

(二)以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创新为基础的自主创新道路

企业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经济主体,是国民经济的经济细胞,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基本依托。我国应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模式,就是说企业在国家自主创新中应发挥主体作用,企业家应该是自主创新的具体倡导者。推动自主创新的研发机构应主要设立在企业,研发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主创新人才主要集中在企业,发明专利主要来自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者主要是企业。

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也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格局决定的,是我国社会主义业化乃至现代化道路必然的基本经济制度选择。发挥公有经济的优势,激发国有经济的活力,调动非公有经济的积极性,多种创新主体共同追求创新是中国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特色。

(三)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的自主创新道路

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发展动力。从企业角度看,没有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依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很难提高。从市场层面看,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任重而道远,摆脱特权对市场活动的干扰,优化竞争秩序,真正体现“等价交换、互惠互利、公平竞争、自愿选择”的市场经济基本原则还有许多障碍要破除,不破除这些障碍,竞争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要么无从谈起,要么遭到遏制。从政府层面看,由行政管理型政府向公共

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化迫在眉睫。

(四)以对外开放条件为环境的自主创新道路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坚持长期、全面、互利的对外开放,用自主创新促对外开放,用对外开放促自主创新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特征。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大胆引进,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既不片面依赖,也不闭关锁国,把积极吸收引进和努力自主创新相结合,以自主创新为主,以引进吸收为辅,这是对外开放条件下推进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今后要坚持的一条成功之路。

(五)以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优势的自主创新道路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简单说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体现在自主创新领域,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上的全国一盘棋,一个总体目标,一个总体规划;二是在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领域里,举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之力,聚全民智慧;三是科技人员和工程人员的集体协作攻关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四是有利于构建完整、统一、协调、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六)以国家宏观政策为指导的自主创新道路

工业化和现代化是经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是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必须选择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基本要求就是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导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这是一条国际经验,谁都不能例外。国家为自主创新提供政策支撑和法律保护,为自主创新提供环境平台。人才政策是自主创新的依托。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科技的投融资政策是自主创新的条件。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需要发挥财政、金融、投资的杠杆作用,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七)以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动力的自主创新道路

战略研究和战略实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研究战略也不只是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的叠加或堆砌,而是形成互为因果的若干问题或说是诸问题系列。研究战略还要注意由党的战略化为国家战略以及在战略指导下形成的法律、法规、行政措施和道德规范,最终作为国家意志,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自主创新的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现实转化,自主创新决不是脱离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或要求的独立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这样。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和推进,要紧紧围绕这些重大战略决策展开,并以这些重

大战略决策为依据、为动力、为契机。

(八)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自主创新战略

经济全球化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全球分工格局,即发达国家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他们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及污染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成本负担加重。中国的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建立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这既是制约又是发展条件。生态环境保护条件下的工业进步是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做出的唯一选择。

畜牧业是振兴农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保持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畜牧业的创新发展,全面提升畜牧业的整体效益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创新 体制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推动体制创新首先要有敢于天下先的精神,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努力在原来改革没有触及或触及不深的旧体制的核心部分,不断地培育、发展新体制因素,使之逐步完成向新体制的过渡。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经济潮流中,旧体制很难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因此,畜牧业体制创新是发展畜牧业的基本要求。要理顺畜牧业各种体制,继续推进农村经济所有制结构的转换与创新,实现政府管理体制向符合当今畜牧业发展要求转变,为畜牧业发展注入新的省略和动力,为整个畜牧业创新提供良好的体制条件和宏观环境。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参与宏观调控,从战略高度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抓好畜牧业的薄弱环节,使其发展步入健康的轨道。同时,实行多种形式的体制改革,灵活多变,因势利导,对不同地域不同的畜牧相关企业采取多形式的体制创新。

2、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进步,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在现有制度和资源条件下,畜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畜牧技术创新。畜牧业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一方面要围绕生产实际,及时研究开发新的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对现有实用技术的改进、发展和提高,把现代科学技术很好地应用到饲料生产、动物生产及畜产品加工等各方面中,使现代科技的发展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来提高畜产品的科技含量。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是科技人员的培育,只有不断培育科技人员,才会有不断的创新。人才培养既要注重研究型人才,又要重视有利创新意识的应用人才,还要培养行业人员,这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畜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所在。技术创新主要应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实施种苗工程,把科研、引种、繁育、经营等各个环节联结起来,实行引、繁、推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二是高度重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利用,以期获得更好的效益。三是大力实施牧业标准化生产,这是保护品牌确保产品质量的有力措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畜产品技术含量,合理配置生产资源,使产品优势变成规模、商品优势,走品牌优质之路。

3、发展模式创新 如果说体制创新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技术创新是依托,那么发展模式的创新则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现代畜牧业正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畜牧业发展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全新的发展模式。要改革传统畜牧业,改变零星散养模式,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商业化、特色化的畜牲养殖业。可以考虑利用山区独特的资源优势优先发展特色畜牧业,解决因畜牧业生产所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要正确处理好当今和长远的关系,摒弃只重当前利益不重后果的发展模式。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畜牧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先污染后治理,先建设后拆除的模式显然不符合新世纪畜牧业的发展规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长远的眼光发展畜牧业才是今后畜牧业发展的趋势。正确理清当前形势,不断创新,才是良好健康的发展模式。

4、经营机制创新 发展高效益畜牧业必须实现经营机制创新,重点在于:一是鼓励、支持和发展“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体系;二是大力发展培育农民购销队伍,扶植组建畜禽生产专业协会,结成农民利益共同体;三是加强开发畜禽产品精细加工,创名优品牌;四是重视畜禽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的载体作用,逐步实现生产与需求的连接;五是建立发展生产与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相结合的新型流通方式,拓宽农民进入市场和畜产品流通的渠道。

5、思维方式创新 一切创新说到底首先是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的更新。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才能实现现代畜牧业新的突破。转变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传统的以畜牧业为低下行业的观念。应具有新的战略眼光,从传统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拓宽视野,放眼全球,同世界接轨,走勇于创新的发展道路。畜牧业要在改革和发展上取得突破,首先要彻底摒弃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强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生产经营观念的创新,使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畜牧业的发展需要从业者应具有超前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用,生产中要有紧迫感和竞争观念,多思索,多探讨,敢于创新 发展畜牧业必须有创新精神

篇2:浅谈中国的自主创新

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国之梦、强国之梦。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自主创新是实现大国崛起和复兴的重要基石,同样自主创新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只有建立强有力的自主创新体系,并且为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才能够早日实现。

自主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融合高等教育、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化生产、金融支持、市场推广等要素于一体,单个创新主体难以承担所有任务,必须由国家创新体系予以支撑,以避免自主创新资源的碎片化,全球主要的创新型国家无不经历了政府主导下的自主创新过程。具体而言,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如下几方面作用。

首先,政府要制定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美国之所以成为主导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超级大国,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施了有针对性的自主创新国家战略,以不断保持其自主技术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在冷战时期,为应对苏联在航天技术等领域的挑战,美国政府在国防、空间、能源等方面持续投资,在全社会研发支出中,比例在上世纪60年代曾达65%,保证了国防技术的领先,并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其二,政府要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可以通过扶持性的法律法规,促进创新活动在相对稳定的法制环境中开展。如韩国先后颁布了 “技术引进促进法”“技术开发促进法”“科学技术创新特别法”等十几部相关法律。

其三,政府可通过产业政策推动自主创新的发展。我们分析产业政策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时,比较注重日本、韩国的经验。其实,欧美国家在这方面,也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如美国政府在不同的年代,以国家计划形式对一些技术领域投以大量财政资金,促进其产业化并进而发展为全球化产业。无论是1985年就提出的“全人类基因图谱”计划,还是克林顿第一任期间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抑或是2000年的“国家纳米计划”,无不是利用立法、投资等政府“有形之手”,孵化、培育和扶持自主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保持国家创新体系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实际,我们认为,恰当发挥政府在自主创新领域中的作用,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制定科学的、具有前瞻性和可延展性的自主创新规划。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以及技术引进、吸收转化、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之间的关系。

二是改进政府创新资源的配置机制。科技主管部门要从安排资金、决定项目以及实施评估等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在提高创新资源分配公开性、透明度和公正性的基础上,由基金会、学会、行业协会等政府聘请专家组成的组织来确定项目和资金安排,并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三是加强基础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着力推动一批重大的、高端的、投资大、回收期限长、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推动创新基础设施的公共平台建设,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建立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和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机构等。

篇3:浅谈中国的自主创新

现有关于后发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 主要有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和郭熙保的后发优势战略理论。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认为, 一国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内生决定于经济的禀赋结构, 一国发展战略能否充分利用本国比较优势将决定其长期绩效。后发优势战略理论是指通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资本 (包括人力资本) 、技术、结构、制度等方面的差距, 加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其着眼点在于学习, 力求通过模仿创新来实现经济追赶, 后来居上。以上理论都没有考虑国家规模因素对一国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所以都不能解释为什么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却敢于提出自主创新的经济发展战略。

一、大国优势——中国自主创新战略选择的基点

大国优势指的是超大规模国家由于其巨大的国家规模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上的优势。与要素禀赋和发展阶段相似的发展中国家相比, 后发大国除了具有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之外, 还具有独特的大国优势, 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研发与生产环节。如果有效利用这一点, 后发大国就有可能以发达国家所远远不及的速度发展, 加快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步伐。

在研发方面, 大国优势主要体现为在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 大国的技术增长率高于小国。这是因为国家规模取决于一国的劳动力数量, 由于大国人口众多, 所以为技术创新提供的市场就越大, 从而提高了研究带来的收益 (需求效应) 。另外, 人口越密集的经济体肯定会有越多潜在的技术创新者, 而从事研发的人越多, 就有更多的发明创造 (供给效应) 。因此, 越大的经济体技术进步应该越快。

在生产方面, 大国优势主要体现为, 在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 后发大国生产的产品数量大、种类多、价格低, 这是大国超大型的国家规模所决定的庞大市场容量使然。因为市场容量主要包括产品的规模和范围两个方面, 换句话说就是包括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两个纬度, 所以大国庞大的市场容量就意味着大国产品需求市场的特点是数量大、种类多。这种市场需求会引致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两种优势。首先谈规模经济, 决定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是产品的产量或需求量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 后发大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其巨大的产品生产量, 产量的增加必然会带来生产的规模经济;其次是范围经济, 后发大国庞大的市场需求还会引致产品种类的增加, 这会促进后发大国高水平配套产业群的形成, 提升国家的产业配套能力。有了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后发大国在产业核心技术突破后就能购以较低的生产成本, 迅速实现产业化。

我国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 是当之无愧的超大规模国家, 如此巨大的国家规模也给我国带来了优越的大国优势。以大飞机项目为例, 目前中国已有100多项重要制造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 较高水平配套产业群的形成, 是诸如大飞机这样技术复杂、零部件较多的产品在核心技术突破后能够迅速产业化的重要条件。由此也可以看出, 大国优势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敢于搞自主创新战略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边界效应———中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前提

关于边界效应的定义, 伊万斯 (Evans, 2003) 认为, 边界效应是指国家边界对国际贸易量的负面影响。即在其他条件, 如收入、距离、可替代的贸易机会等都相同的情况下, 两个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远远低于一国之内两地区之间的贸易量。较早测算边界效应的是Br觟cker, 1984年他用一个区际贸易重力模型分析了欧共体的边界效应, 其结论是边界对贸易具有明显的壁垒效应, 由于边界效应的存在, 国家边界对边界地区缩减的国际贸易流是国内贸易流的六分之一。研究边界效应问题最有影响的是加拿大经济学家Mc Callum (1995) 的研究, 其对美国各州和加拿大各省之间的贸易进行影响因素考察, 并估计了两国之间贸易的边界效应, 得出结论认为加拿大各省之间的贸易平均是各省与 (相同规模和距离) 美国各州贸易量的22倍, 发现边界效应相当显著。

对于边界效应产生原因的分析, 传统贸易模型认为, 国家边界对自由贸易的影响主要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传统区位理论较少涉及经济一体化问题, 对于实行了一体化的国家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边界效应现象的解释, 一些学者研究认为, 一体化的国家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边界效应是由于存在着国内偏好, 如Obstfeld和Rogoff所说的Mc Callum的著名发现———“边界之谜”, 实际上指的是国内偏好对自由贸易的影响。而一项由Rose和van Wincoop (2001) 所完成的研究认为, 两个国家之间存在显著的边界效应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的货币, 产生了显著的贸易障碍。

结合后发大国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 本文认为, 边界效应是指发达国家凭借对核心技术的垄断优势, 提高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 并在全球获得超额的技术垄断利润的现象。边界效应的存在是后发大国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的前提。一方面是因为, 如果世界市场没有了国家之间的界限, 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合二为一, 所有国家面对的都是世界大市场, 那么国家规模便失去了意义, 后发大国经济学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另一方面, 由于边界效应产生于发达国家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技术的垄断, 所以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相关产品时, 一定会提高产品的出口价格, 并以远远高于其在本国的销售价格出售。对于关系重大的战略性产业的相关产品, 发达国家甚至会限制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这一边界效应的存在看似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但转换角度来看, 这恰恰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的赶超提供了条件。因为发达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越高, 为发展中国家自主发展相关产业提供的空间就越大, 同时发展中国家也越有激励去自主研发生产。而搞自主研发、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 就必须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战略, 所以, 边界效应的存在是后发大国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的前提, 中国也不例外。

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在技术引进中一直存在着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先进的关键核心技术, 发达国家无论如何也不卖给我们。从发达国家那里, 我们只能买到波音客机, 却买不到预警飞机和先进战斗机。发达国家的中国威胁论正是其制造的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的借口。即使是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 其在中国市场上扮演的也不是技术推广者的角色, 而是技术封锁者的角色, 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所谓“技术溢出”极为有限。这一情况导致了我们“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失败。二是许多技术的引进成本并不低, 甚至贵得离谱。跨国公司的目的就是用这种方式封杀中国企业, 以实现高额垄断利润。从这个角度讲,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搞自主创新战略也是解决发展问题所采取的合理对策。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战略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出, 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各国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后起工业化国家努力赶超先进工业化国家的过程。对于过去、现在和将来而言, 无论是作为一种目标、战略, 还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也无论有人是否对赶超战略这一提法讳莫如深, 甚至反对, 赶超事实上早已无可逆转地成为所有后起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然逻辑 (史东辉, 1999) 。所以, 无论是比较优势战略、后发优势战略还是自主创新战略, 都无疑是为了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而提出的, 三种战略之间存在着依次递进的关系。一般的讲, 后发国家的产业发展在刚起步的阶段, 一定是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 因为在起步阶段, 后发国家只有资源或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可以利用。但仅凭比较优势是不可能实现赶超的, 会出现“比较优势陷阱”, 这时后发国家应该利用发挥比较优势时所打下的基础去搞后发优势战略, 即用发挥比较优势积累的资金去换取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 发挥后发优势逐步赶超。但仅凭后发优势还是不可能追上发达国家的, 存在着“后发优势陷阱”。在这种情况下, 自主创新战略就成为后发国的必然选择。以上的发展过程是一般规模的后发国家所遵循的, 如日本、韩国, 但对于中国与印度这样的超大规模国家就不然了。后发大国在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时, 不仅要考虑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而且更要考虑大国优势。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或产业的资本、技术密集环节, 后发大国应该在边界效应的保护下, 发挥大国优势搞自主创新战略, 以较一般后发国家更快的速度实现经济赶超。

所以, 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由于大国优势与边界效应的存在, 自主创新就成了中国必然的战略抉择。现实当中我们也确实是这样进行的, 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神舟7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发射,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ARJ21-700的总装下线, 以及作为中国大型客机研制正式起步标志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的成立, 无不实践着后发大国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战略路径。综上所述, 自主创新战略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 不仅是一条可行之路, 更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摘要:要素禀赋、后发优势是后发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 而发挥大国优势又离不开边界效应这一重要条件。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由于大国优势与边界效应的存在, 自主创新便成了中国必然的战略抉择。本文试图通过国家规模的视角, 将大国优势与边界效应相结合来对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进行经济学上的解释。

关键词:自主创新,大国优势,边界效应

参考文献

[1]Brcker, J.How do international trade barriers affect interre-gional trade?[M]Regional and Industrial Theories, 1984.

[2]Carolyn.L.Evans.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 Border Effect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12) .

[3]McCallum, J.National Borders Matter:Canada-U.S.Regional Trade Pattern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5.

[4]Rose, Andrew K and Eric van Wincoop.National Money as a Barrier to International Trade:The Real Case for Currency Union[J].American Economic Rrview, 2001.

[5]胡汉昌、郭熙保: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J].江汉论坛, 2002 (9) .

[6]李稻葵:中国经济的发展呼唤着大国发展战略[J].新财富.2005 (4) .

[7]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 1999 (5) .

篇4:谁在妨碍中国的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可能是当前中国最热的词汇之一了。

3月16日我国发布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我国发展的长期性深层次矛盾之一,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升为国家战略。3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中国每年8万多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有70%是用于购置设备,而其中又有60%依赖于进口。由于缺乏技术支撑,使得在一些领域,即使中国自有资本想投都无法投入。目前中国的信息产业,80%由外资投资掌控,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显然也知道这是一个隐藏巨大商机的产业,然而由于技术的缺乏,根本无法进入,只好转投入低端、污染重、无技术门槛的行业。

尽管我们已经认识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一事实,也将自主创新上升为了国家战略,然而中国的自主创新依然任重而道远。大体上,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最终源于该国企业家、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动。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而言,其创新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事业动机,渴望通过事业的成功而得到社会的尊重;而对企业家而言,其创新的动力则是来源于利润动机,希望通过创新获取巨额利润,或者说在竞争压力下,担心如果不进行创新将遭受巨大损失,而不得不进行创新活动。目前的中国,这两个动力机制在不同程度上都被削弱和扭曲了。

事业动机之惑:中国走出李约瑟之谜了吗?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华民族其实是一个善于创新的民族。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曾提到,“可以毫不费力地证明,中国(古代)的这些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但是为什么近代工业和科技革命却没有发生在中国?这一问题被称为“李约瑟之谜”。

关于“李约瑟之谜”,一种解释是由于历史上中国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不足所导致的。中国历来人多地少,使得生产活动中人们更愿意使用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对那些能节省劳动时间的发明创造几乎没什么需求,没有需求也就没动力,从而使得一度领先的创新活动走向衰落。

暂且不管这种技术需求不足论逻辑上是否彻底,我们遵循这一视角,反观当前中国经济的现实,会发现中国要实现自主创新首先要面临的障碍,可能既不是科学上的,也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劳动力资源上的问题。众所周知,当前的中国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相对而言,技术和技术创新就变得稀缺而昂贵了,这使得企业更愿意以工人来替代机器,而不愿意去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由于那些能够节省劳动、提高效率的科技发明反而有可能使自己失去竞争优势,对类似创新的需求也就下降了。如何克服劳动力过多所带来的对技术创新潜在的负面影响,历史没有给出答案,现在我们也似乎没找到更好的答案。

“李约瑟之谜”之于中国自主创新的意义,除上述创新需求不足论外,更富有启示意义的还是来自基于科技供给视角的讨论。人们通常认为,中国古代的技术发明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对于以经验为基础的技术发明而言,人口规模是技术发明率的主要决定因素。由于历史上中国人多,使得中国能够在技术发明上一度领先于西方世界。但是,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库兹涅茨所指出的:“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始终是基于科学的技术。”在现代,技术发明主要是从科学和实验中得到的,而中国长期都没有实现从以经验为基础的发明方式转换到基于科学实验的创新上来,从而在现代落后于西方世界。

转换到基于科学实验的创新,为什么在中国迟迟不能实现?有人归之于中国的官僚体制和科举制度,认为由于“学而优则仕”,使得中国缺乏大量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及场所;也有人认为这是由于中国文化中本身就缺乏科学精神。体制论也好,文化论也罢,总归是古代的中国缺乏科学成长的土壤,没有确立使科学繁荣的制度规范,科学家们事业上的成功不为社会尊重和承认。

那么现在的中国,是否已培育起科学的土壤?是否为科学家们的事业动机提供了足够的激励?且不论中国时不时曝出的学术抄袭、学术官僚对他人成果的无偿占有等不为人齿的学术黑幕,仅就科学界以发表为基础的优先权竞争制度安排而言,在中国也只是处于形成和完善过程当中。在中国,对于学术成果的评议,“首创”、“独创”、“世界领先水平”等诸如此类的词汇是多如满天星,而评议人本身可能根本就对所要评议的领域一无所知,只不过身居高位,或掌控了某些学术资源而已。这种对科学独创性优先权认定的轻视,一方面等使科学成果不能有效积累;另一方面也使真正的科学家们难于积累起声誉,其结果是使科学界丧失了相对的独立性,科学家们事业上的成功却不能得到真正的高度重视,科学家们创新的动力被扭曲,科学家们的事业动机也就变得软弱无力。失去了科学发展的支撑,当代的技术创新如无源之水,自然也将表现出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利润动机之惑:中国是否还在“市长”与“市场”之间徘徊?

企业家进行创新,其目标在于获取丰厚的利润。而利润的获取方式有多种,依靠创新,取得独有的技术和知识产权是一种;通过游说政府,取得专营牌照和资源的行政垄断权也是一种。有的企业家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取得竞争优势;而有的在竞争压力下寻求的却是政府的行政保护和基于行政的垄断,进行寻租,以获取垄断优势。

企业家们选择创新还是寻租,取决于他们所处社会和市场环境的激励和约束。公正公平的市场规则和良好的产权保护制度可以大大强化企业家的创新激励,而在行政主导型的社会,或者说市场机制有待完善和建立的社会环境当中,企业家取得政策性资源反而可能更有利于获取更大的利润,用曾经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找市场不如找市长”。尽管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已经历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然而在中国,相当多的领域仍然面临着“找市场不如找市长”的困惑,使得这些领域的企业家们更愿意去寻求行政的垄断权,而不是去通过创新获利。

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新的经济交往机制层出不重,这使得相关法规的建立通常要滞后于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行政就要取代司法,成为维护经济运行的主导力量,也就是说“市长”要主导“市场”。对公司运营而言,政策性资源就成为了主导资源,通过政策资源获取的赢利也常常要大于基于市场运作和创新所带来的赢利。在行政机制取代市场规则的条件下,再加上技术创新成果的非竞争性、以及创新过程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创新也就很难成为企业家的最佳选择了。企业家缺乏创新的动力,宏观上也就将表现出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了。

另一个对企业家创新的利润动机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是,是否有适当的机制确保企业家能够完整地享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对于中国经济转型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年来,公平与效率的争论始终不绝于耳。有人基于公平的考虑,要求对利润和资本收益征收更多的税收;有人基于效率的考虑,提出应约束政府的转移支付行为,减少政府对经济主体的攫取,确保社会公民能享有更多的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争论的存在,无疑加大了利润和资本收益的不确定性。当企业家无法确信自己能享有自己的创新成果,或者说缺乏适当的、明确而稳定的规则来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时,很自然地企业家就将失去创新的动力,转而寻求基于行政资源的垄断。在一个垄断的环境中,企业家们不用担心如果他们不去进行创新就遭受巨大损失,这又将进一步削弱企业家创新的利润动机。

在中国,自主创新已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接下来的五年当中国家也将在创新相关的领域里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我们说,要使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增强,除了资源的投入外,我们还需要学会扬长避短地去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建立能提供有效激励的科学界的制度安排,以及形成能保护企业家利润动机的机制和规则。

篇5:浅谈中国的自主创新

摘要:将中国元素运用于广告创意是一种文化自觉, 是读图时代中国式创意营销的崭新亮相。倡导创意营销是一种文化自主, 中国元素成为广告创意的主要表达符号和信息载体, 极大地提高了广告表现的精神文化内涵及广告营销的独特张力。中国元素广告创意营销运动是一种文化潮流, 为中国广告业沿着自主创新的文化产业道路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中国元素; 广告创意营销; 精神符号; 创意张力;

, 文化部和人文中国系列活动组委会联合举办了“人文中国”大型系列活动, 组委会明确提出了中国元素的概念, 即被10多亿海内外华人华侨广泛认同的, 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智慧, 代表了中华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的符号、形象及风俗习惯, 都可被称为“中国元素”。中国元素概念的提出及广告创意营销的实践, 与中国近些年不断变化的广告环境及广告人随之采取的新创意观、营销艺术表达观密切相关, 由此决定着广告创意人使用中国元素的视野、范畴和价值方向。

一、文化自觉意识下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营销的结合

中国元素概念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其概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如果把广告创意产业定位为中国文化产业核心构成的话, 那么, 在广告创意艺术领域被广泛提及和倡导的中国元素创意和营销活动, 也是中国元素运动中最具活力和张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中国元素在广告中运用的发展历程来看, 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的结合则是一种文化自觉。

以可口可乐的贺岁广告为例, 其广告大量使用了中国元素进行创意, 旨在提高广告传播效果, 使广告传播的诉求巧妙打动消费者的心弦。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礼仪, 礼仪风俗、礼仪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国人及海内外华人华侨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 是家人团聚、吉祥欢庆的日子。人们通常会在春节贴春联、挂年画、放爆竹、包饺子等, 通过这些春节习俗, 祈福新的一年财源广进、家人平安、事业顺利。可口可乐公司充分利用这些习俗创作了一系列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贺岁广告, 自春节起开始相继推出了小阿福、小阿娇拜年的《春联篇》《剪纸篇》《滑雪篇》《金鸡舞新春篇》和《带我回家篇》等。这些广告高频次投放在中国80多个重点城市, 受到了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和喜爱, 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及口碑传播, 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不难看出, 中国元素运动的兴起, 既有宏观的政治背景, 也有经济利益的现实需求。在中国元素的传播中, 艺术与商业运作的结盟, 为中国元素的多元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 也为中国元素运用于广告创意艺术领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中国元素与广告营销的结合, 是中国文化精英对传统文化反思的表现, 也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国人对传统文化高度认同的一种必然结果。

二、文化自主倡导下中国元素广告创意营销创新

多年来, 中国广告人的创意大多来源于西方广告大师和西方广告公司的思想宝库。广告六大创意策略理论流派的创意和营销经典论述被广告人奉为圭臬, 模仿、学习、借鉴是中国广告人首先要做好的一门功课。国际化和本土化的争论虽然有助于广告人树立主体意识, 但其边界的模糊也更令人困惑。

在中国改革开放, 走市场经济发展道路时, 中国广告人一直在思考广告创意营销的借鉴、模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梅高 (中国) 公司董事长高峻在率先在广告界提出“中国元素”概念问题, 他推崇中国传统文化, 认为“中国元素”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练演生出来的, 是用来进行心灵沟通的素材和载体, 可以体现出强烈鲜明的中国人文精神。这些观点, 代表着一批广告人的共同认知, 被视为中国广告人把中国元素作为自主性广告文化创意思想体系研究的开端。

10月, 在第13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上, 中国广告协会、广告创意人及相关单位共同倡导, 将“中国元素”确立为大会的研讨主题, 与此相配合, 还专门组织了“中国元素”创意大赛。为了调动更多广告人参与的积极性, 高峻发动同行自筹资金180万元, 为在本次创意大赛的优胜者颁奖。这一举措激起了许多广告人的热情, 并迅速引发了广告行业“中国元素”的创意风潮。, 以“盛世中国”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作为“第15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主体板块之一, 收到来自海内外的参评作品10900件, 最终评出入围作品100件, 其中, 金奖作品3件, 银奖作品5件, 铜奖作品13件, 至此, “中国元素”创意活动达到高潮。与此同时, 中国元素的创意作品迅速在国际大赛中产生影响。20, 运用中国元素创意的广告作品在美国纽约国际广告节上有29件作品获奖, 在全球广告创意界掀起了一股清新的中国风, 运用中国元素创意广告成为一种国际时尚, 中国元素开始在国际平台上显现出文化自主的价值。

从广告人自觉把中国元素作为广告创意营销艺术的历程分析, 其文化自觉背后凸显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自主思想的全面复苏。

1. 中国元素的创意营销艺术设想契合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广告产业升级的需要。

年, 既是中国广告人把中国元素广告创意运动推向高潮之年, 也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实施的第一年, 还是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启动的新元年。各省市及部分中等城市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纷纷出台, 广州、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相继制定出符合本城市发展的创意政策, 同时开始建立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广告人抓住这一契机, 敏锐地把中国元素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对接, 创意界刮起了浓郁的中华民族风, 不断激发着广告人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使中国广告创意界迸发出更强的中国力量, 生产出更多鲜活生动的`广告作品, 持续不断地把“中国元素”广告创意推向世界舞台。这种理想既是顺应时代而动, 也是顺应潮流而行。

2. 把中国元素自主地运用到广告创意活动中, 也契合了广告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组成部分的命题。

早在11月, 党的十六大报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中, 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紧接着在国家部委出台的有关文化产业政策的相关文件中, 广告产业也被纳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快车道。值得一提的是, 9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以资本为纽带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等。在规划的重点任务部分, 明确把广告和文化创意等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

广告人无论是对中国元素概念的阐述, 还是通过创意大赛对中国元素运动的推动, 都是希望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智慧, 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广告创意文化, 积极把中国元素广告推向世界各地。这种在把握了创意产业、经济运行与本国文化之间的内在规律之后, 把中国元素作为广告文化产业发展重要推动力的顺势之举, 意义非凡。广告创意人对中国元素的倡导和运用是在社会文化主体意识全面复苏的背景下, 对于文化创意及广告文化营销自主创新思想的全面觉醒。

三、文化潮流引领下中国元素广告创意营销艺术升华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到来, 中国社会逐步进入消费社会。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 代表着新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商业文化, 肩负着弘扬时代精神、奏响时代旋律的重任。同样, 从模仿、借鉴到自觉、自主创新, 中国广告业在商业文化的统领下, 也逐步完成了从依附性产业到自主创新性文化产业的过渡。中国元素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中真正起到的是文化产业发展引擎的推动作用, 中国元素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广告创意营销艺术的新文化潮流。

1. 广告创意营销艺术新文化运动, 关注到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契合。

中国元素包括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中国元素是具有中国特质的载体, 在实际运用中, 一定要把中国元素新内涵同历史传统中过于泛化和过于模糊的符号表达, 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反映特定时代背景、特定区域文化特征, 具有封建、愚昧、落后符号表象的描述做一个明显的区分, 自觉抛弃中国历史传统中的文化糟粕, 提炼、总结和运用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睿智思想、璀璨文化、民俗风情和人格尊严的元素符号。

2. 中国元素的运用是中国特色广告创意营销理念的全面升华。

广告学者对中国元素的关注应限于社会文化、商业文化和创意艺术产业领域。对中国元素的广告创意艺术功能和市场营销功能的文化学解读, 是广告学界研究中国元素的落脚点。对此, 许多学者做了较为精辟的阐述, 中国元素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也是中国传统思想和价值观的符码。另有学者认为, 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既有形而下的具体物质, 也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而在广告创意表现中, 则需要把中国元素的创新内涵、商业价值、美学取向和国际视野的和谐统一作为广告创意营销活动的新文化发展方向来引领。

3. 中国元素的运用沿着国际路线和自主创新两个路径来展开。

中国文明是全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元素也可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中国元素应该走向全球, 其运用应该沿着国际路线和自主创新路径展开。中国元素概念和相关知识内容运用到广告创意和营销的实践中去, 既丰富了世界广告创意理论知识宝库的内容, 为世界广告创意理论体系注入了新鲜血液, 又凸显了中国式营销的声音。更为重要的是, 中国元素创意观念和营销观念的弘扬, 契合了广告创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脚步, 并为广告创意艺术产业在新时期文化产业核心力量上的定位做了强有力的注脚。同时, 也为中国广告业沿着国际路线和自主创新的文化艺术产业道路的发展提供了时代座标。

参考文献

[1]郭有献, 东恒.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2]李淑敏, 高峻.广告中国元素[J].华人世界, (09) .

[3]蒋海瑛.20第三届中国元素国际广告创意大赛隆重揭晓[J].广告大观, 2008 (11) .

[4]沈赞臣.用中国元素引擎创意产业[J].广告人, 2006 (09) .

篇6: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摘要:在目前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采取措施让学生乐学、会学、会用,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如何对待所培养的对象,是教师这一行业古今不尽的话题。千百年来,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这就是热爱学生。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应注重把理论认知应用于实践练习和操作中,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使所学必有所用。

关键词:学生主导;自主学习;问题导向;创新思维;主动建构者

从传统课堂模式看,课堂是一种“知识课堂”,是以知识为本的课堂。这种传统课堂普遍存在着接受式、分析式、封闭式的教学。而“新课标”课题倡导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生命”课堂,它是以人的自主发展为本的课堂,强调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诱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具备自主意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呢?下面就本人的看法谈几点体会: 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唤醒学生自主意识

在过去传统教育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许多教师对教育目的产生误解,认为教育的结果是为达到考试的高分数,于是传统课堂更多地注重教师的主宰与控制,单方面灌输,实行“满堂灌”,都希望学生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内容。长期这样的教育操作,使学生的学习意识错乱模糊,学习语文的热情主动性缺乏,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要改变这种现状,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正是为终身学习“培养习惯”的教育,因此对学习必须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自主参与学习。如何才能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1、教师要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要改传统的灌输为诱导,经常设计一些问题,提问学生,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开动思想“机器”,使他们积极投身到课堂的双边活动中。只有双边互动,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2、还学生课堂学习主人的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承受知识,加工创造的载体和导体。忽略主体、载体、导体的存在,而颠倒主客关系,大搞“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现在有许多教育家都呼吁课堂教学“民主”,其实其核心就在于解放学生,把学生从受支配地位解放为支配地位,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不再是书本的奴隶。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树立敢于创新的精神

传统教育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由度,成天到晚只能听从教师的指导,从而形成了学生为分数而学,教师为分数而教的不良局面。往往只强调接受或模仿,忽视创造。它不仅制约了学生当前的学习效率,而且也使得他们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一个不容急辩的事实早已证明: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吕淑湘先生在全国中语会第五届年会开幕式上也讲到:“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如何才能做到“活”,下面谈几点看法:

1.把学生看成朋友

教师要走下讲台,自主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的陈旧观念,应该建立新的教育观:我们老师不应该是单一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果两者之间不是朋友式的关系,那么心理距离必然就远,学生的参与情绪必然不高,教学效率最终必然相对低下。

2.提供成功机会,促进学习兴趣

学生都有成功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并倡导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求异思维。本人在诗歌教学及现代文阅读的一些开放性题目中,总是实施这种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并大大地表扬了学生们的新颖见解,肯定他们的勇气,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搞活了课堂气氛。

一、引发兴趣,由趣导思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对象——学生是一个能动的认知体和生命体,是学习的主人和知识的探求者。学生的素质不是直接从他人那里获得,而是通过自身能动的活动(即主体性活动)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还其学习的主动权,努力想办法让学生爱学、会学、学好,拓展其发展空间。让其引发兴趣,由趣导思是上好一堂课的开端。

二、精心设计,问题导向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

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

三、优化问题设计遵循认知规律培养创新思维

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面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其规律。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内涵外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不可为问题而问问题,流于形式,耗费时间。

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看法是……?”、“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四、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

传统的班级教学其缺陷在于人数多,教学中师生互动性少。有人研究发现:在一般的课堂里,每个学生和教师单独交流的时间每天不足2分钟,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的精力无法充分注意每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由此,会使一些学生也会产生无趣、厌烦的情绪。

我们在堂课上要解决这一问题,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引用书上的事例,或者用耳听、眼见、身过的事例来充分讨论、说明。这时,经讨论,学生列举了大量相关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互相进行印证、说明,从而增加了可信度,丰富了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让一个事例变成了几十个事例,增加了素材,丰富了积累。学生的语言,学生的体验,在这种多方位的互动中,学生广泛地进行参与,从而自主地理解、感悟到道理。

五、突破重点,教师引路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老师不是更加轻松了,而是需要更加敏锐的思维,及时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的亮点、漏洞,要点拨引路。因为我们的教学是在教师带领下的有目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学生讨论时,老师要因势利导地将学生总结出的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把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板书,形成观点。老师在备课时,总结的板书当然和学生不完全一致,课上需要教师及时进行调整,按照学生的说法去写。这样学生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他们注意力都很集中,希望老师能把自己的说法或观点写上去,从而更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愿学、参与学,主动学。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要将其重点加以强调,有选择地展示其观点。老师点拨的整个过程中,老师有明确的要求:不仅让学生学,而且还要会学。

六、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总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受老师单方面因素的支配和控制,学生也很少因老师的一句话就改变自己的意志。也就是说,学生能力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自身的实践形成的,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主学习,最后用能否运用观点检查学生课程掌握的实际效果。这样,整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充分的参与的过程中和师生的共同活动中进行的。学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积极总结观点;并按照其观点进行实践,实践后进行总结。在这样的学习中,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

上一篇:后现代视阈中的数学下一篇:银行开发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