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

2024-04-28

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共6篇)

篇1: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

涉外经济合同争议解决的方法研究

2011 —— 2012 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 《国际经济法导论》 校区福建路校区序号

专业班级财管08H姓名王安萍学号2110808H26

当事人双方因涉外经济合同而发生争议时,应当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者通过调解求得解决,不能解决时,就要通过诉讼方式或仲裁方式去解决。当事人采用诉讼方式解决争议时,首先要确定管辖法院。确定管辖法院,有几种方法。第一是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或在订立合同后(或争议发生后)协议决定以某一法院为有管辖权的法院。但该法院并不是必须接受当事人的选择,受理起诉的法院仍有权依其所属国的法律(法院地法)决定有无管辖权。另一方面,如当事人违反协议向其他法院起诉时,其他法院除依法认为自己有管辖权外,应驳回起诉。第二、当事人就受理争议案件的法院没有协议时,可以任意向某一法院起诉。此受理案件的法院应依照其所属的法律(法院地法)判断自己有无管辖权。如受理案件的法院认为自己有管辖权,就可审理该案件,否则,起诉是要被驳回的。

所以在订立涉外经济合同时,如果要采用诉讼方式解决争议,或者因涉外经济合同发生争议要诉讼法院时,对于法院管辖问题应注意事先进行调查研究。现在国际间解决经济纠纷大多不采用诉讼方式而采取仲裁方式,或者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或者另行订立仲裁协议。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发生合同争议时,当事人应当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者通过第三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的,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关于仲裁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仲裁地和仲裁机构,其次是仲裁所适用的法律。至于仲裁程序则一般适用该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仲裁所适用的实体法则依关于合同准据法的规定去决定。

一、我国涉外经济合同纠纷的主要因素

纠纷日益增多,归根结底这样的合同纠纷原因主要是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外商被利益熏心,存心在合同条款中隐含别的意思,这样就有利于他在今后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方面撇清责任,为自己开脱。

(二)参加协议签订的我方工作人员,做事不够细心,或者是年轻气盛缺乏这方面的业务经验,在没有发现有些问题的情况下就匆忙地签订了协议。这样一来,协议一旦签定就必须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因此在签合同时一定要仔细审核,否则轻易签订下的合同很有可能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我国涉外经济合同纠纷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严格依法办事,强化涉外经济合同法律意识。

无论是涉外经济还是国内经济活动,用法律来规范双方的行为都是唯一也是最有效的途径。由此可见涉外经济活动中法律意识,合同意识的教育加强有多重要。必须让他们意识到法律规范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要学会合理运用法律规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到任何邪恶势力的侵害。例如,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为了确保我国的司法管辖权,以使我方处于有利的地位,应当依据我国的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周密、严格地推敲合同条款,特别要注意司法管辖和法律适用问题。当然与此同时,一定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依法保障涉外经济活动中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严格法制,加强对涉外经济进行审计,及时惩治违法犯罪行为。

(二)如何巧妙的解决涉外合同中的词汇问题

由于国际通用语言是英语,因此在涉外合同中广泛使用是英文文本,对于国人来说稍不留神就很容易出错,譬如说:汉语中的“将”字和英语中的“should”“will”就有明显的不同,同样都可以用来表示“将”,但在汉语中,“将”被赋予了一种义务以及责任的感觉。而在英文中它们通常是用“will”和“should”来表示。不过这些用在合同中都不合适,最合适的词汇应当是“shall”。用“shall”比“should”有约

束力,又比“will”来得意志坚定,具有责任感。另外,还有要避免使用那些英语中的多义词,并弄清语法。

(三)依法解决争议

一旦合同发生争议了,而且也确认了需要解决争议,接下来就要由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选择解决争议的方式。在国际惯例中解决争议的方式如下:协商,调节,仲裁,以及诉讼。首先是协商。受争议困扰的各方当事人可以按照法律及合同的条款的规定,先进行谈判,往往顺利的谈判能够促成新的协议,从而来解决争议。这样的方法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它的节省时间和精力,并且能够让双方的自觉遵守程度提高。当然此种方法也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因为协商不成的几率很大。协商不成就需要调解。调解就是在第三者主持下,通过其劝说引导,经合同当事人的谈判达成协议。以上这两种方法确实在解决这样的经济合同纠纷中优势颇多,并且这当中的一切经过都是本着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第三人不会参杂个人的感情色彩而去调节,他只会本着各方的利益各方的意见进行调剂,不过选择这样的方法一般很难奏效,因为双方在进行调节的同时产生的分歧也在所难免。当这样的分歧矛盾不可调和时就要选择接下来另外一种方法:仲裁。仲裁和诉讼虽同是法律行为,但仲裁较诉讼有明显优点,这表现在:在仲裁中,当事人有权选择仲裁机构和指定仲裁员,还可选择仲裁地点,有较大灵活性,而诉讼则不可以;仲裁机构专门处理某方面争议,仲裁员法律知识纯熟,可以迅速形成判断解决争议;仲裁较之诉讼手续简便,费用低廉,且仲裁一般不公开审理,有利于保护当事人商业秘密和维护其商业信誉。所以,仲裁已是解决国际经济贸易争议极其重要的一种方式。提交仲裁的根据,是双方当事人签订的仲裁协议,而如何签订好涉外经济贸易中的仲裁协议,对于经济合同争议的完善解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出现争议后,合同双方应将这样的争议以书面表达形式表达出来,并将这样的争议提交给第三人,交给第三人之后,第三人对双方争议进行分析,判断,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一个裁定。较诉讼而言,仲裁有许多好处:它比诉讼操作程序来得简单,却也不缺乏诉讼的专业性,以及它绝对能够给双方当事人起到保密的作用。在很多国家的法律规定中仲裁都是实行一次裁决,并且具有很强的执行效力和约束力,不过要是不服从仲裁,那么也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如果双方当事人不想要留下不必要的麻烦最好事先签订一份一次仲裁的协议,这样双方就没有权利再向法院提起诉讼了。说到诉讼,如果上述这些都不管用,并且也没有签订一次仲裁的协议,那么诉讼就是最后的声讨途径。不过在这里我们不提倡诉讼,并且在以往纠纷中用到司法诉讼的也是寥寥无几,因为选择了司法诉讼就是选了那些较为严格并且冗长,拖沓的繁琐程序。

三、结论

以上提到的这些,在涉外贸易纠纷中还是非常实用的。实用之余我们也需要知道这样一点,当我们遇到涉外合同纠纷的时候毫无疑问要讨回公道法律史最佳途径,可是一方面由于合同的签订涉及到两国的法律条约,因此,合同很有可能会涉及到外国法律管辖以及适用性之类问题。通常情况下国外的法律和我国的法律史截然不同的,因此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当事人应该尽量约定合同适用本国法律,这样对当事人来说会更有利。相信加入WTO的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共存。当这些机遇的来临同时我们也应作好挑战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余劲松,吴志攀.国际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张平,曾剑秋编.国际贸易实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3.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国际私法资料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

4.郭庆荪,喻国华编.经济法概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

5.薛景元;涉外合同的几个经济问题[J];法学评论;1985

篇2: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

0903021042 汤婷婷09化(1)

尽管个体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很大比重,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严重问题。

政策环境仍然不平等,存在相当多违反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商标法等现象,存在一些“官商勾结”和“寻租”现象。总体而言,与公有制经济相比,与外资形成的经济成分相比,个体私营经济得到的仍然是“次国民待遇”。无论是在行业准入方面,还是资源获得方面,都受到程度不等的歧视。虽然一些私营企业在税收、资源获得等方面被认为是得到了“超国民待遇”,但这种情况基本上只发生在少数实力较强的私营企业身上,而且是通过个案处理的方式得到的,甚至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的。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不平等,与政府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管理中的力量太大且随意性太强有极大关系,主要体现就是复杂繁琐的审批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近年来都强调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平等的环境。就是因为复杂繁琐的审批制度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如注册、征地、取得经营许可、进入新的行业、投资立项、兼并收购等具体活动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制约比对公有制经济的制约要大得多,因为公有制经济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是“已进入者”,大多不需要再通过审批,而非公有制经济在许多领域是“未进入者”,需要通过审批;或者,在处理公有制经济的审批中出于社会稳定等政治需要而放宽尺度、实行倾斜政策。

篇3: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品质较差

随着国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逐步重视, 农村经济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但是在不同地方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中普遍的问题是农产品的供给由传统的长期、全面的短缺变为结构性、地区性及阶段性的过剩。虽然出现了农产品过剩的情况, 但是这些农产品的质量却不很高, 长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这直接导致其销售不力, 很多产品出现了积压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即人均资源匮乏和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滞后。为了使得我国农业经济取得更好的发展, 必须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使得其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2、农村劳动力过剩

我国人口众多, 这使得我国的劳动力众多, 而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集中在农业及其他的传统产业部门。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多年, 我国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表现为在我国的劳动力结构当中, 传统部门的劳动力数量出现持续下降的情况。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农村劳动力达到顶点后也出现了下降的情况。最近几年, 一些城乡企业经营不善, 企业倒闭和裁员情况时有发生, 这使得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降低, 农业劳动力回流数量有所上升。而根据相关统计显示, 我国目前的耕地面积为18.5亿亩左右。人均耕地仅有1.43亩, 不到世界水平的40%。虽然近些年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 但是我国劳动力基数巨大,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依然非常严峻, 尤其是在近几年来农业集非农业领域出现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化趋势的大背景下使这一矛盾边的更加突出。

3、农民收入偏低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 国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人们的收入也大为增加。但是相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 农民的收入还是相对的偏低。根据2011《农村经济绿皮书》显示, 近年来,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目前达到3.23比1的比例。这个问题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农村自身来说, 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非农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偏多、农民素质较低、进城就业数量偏少等都是重要原因;从外部来看, 农民负担沉重和农村对城市贸易条件变差也是重要原因。农民收入在增加的同时, 农业生产的成本也随之增加, 加之农产品销售困难, 使得农民的收入总体偏低, 难以达到人们预期的要求。

4、农村生产性投资不足

农村生产性投资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 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 很多地方受到投资资金限制、投资动力不足、投资环境差的困扰。大多数农民没有生存及竞争的压力, 单独的抗风险能力不高, 造成农民缺乏通过投资来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的积极性。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通讯条件、市场条件、新技术的获得和掌握能力均较差部分地方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 官僚主义、本位主义和腐败现象严重, 这都原本想在农村进行投资的投资者投资欲望大为降低。

5、科技进步难以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现在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 各行各业想要去的真正的成功, 都需要科技的强有力的支撑。而现代农业想要取得成功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中, 农业技术水平还是比较落后, 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远远落后于农业科学的研究, 许多农业科研成果并没有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据相关统计显示, 我国每年平均有6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 但是真正应用到实际的却还不到1/3;农业科技人员数量较少, 组织机构健全程度不高;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环境较差、待遇不高,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及队伍的稳定性。

6、文化素质偏低使农村经济很难持续健康地发展

近年来, 我国加大了教育的投入, 使得全国, 包括农村的年轻一代都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水平。这原本会很大程度上改善原有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但是由于农村经济效益相比于城市来说不高, 大量农民从农村涌向城市, 这其中的主力是年轻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 这就使得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的大多数是老弱妇幼或者是在城市中缺乏竞争能力的人。

7、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一个完善的运行良好的市场体系可以使得经济得到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但是在我国农村, 现在的市场体制建设不到位, 市场体制的完善程度难以令人满意。很多农村地区甚至都没有市场体制, 更有甚至根本没听说过市场体制, 这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顺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政府长期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的不当干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低。对于政府长期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的不当干预方面, 具体表现为在农业成本增长和农产品价格偏低时, 没有做出切实有效地干预措施。有的地方在指导农业发展时没有经过仔细的市场调查研究, 进行了不科学的干预;对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方面来说, 经济体制跟不上农业经济的发展, 在很多方面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对于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低来说, 农村经济没有形成必要的市场, 使得农村经济产品缺乏竞争力。这些都使得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1、抓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从政策上给予农业生产优惠的政策是农业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的保证。在具体工作中,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1) 坚持落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 贯彻落实好生猪、蚕桑、蔬菜、猕猴桃和花椒等产业的发展政策。 (2) 对于粮食生产给予高度重视, 落实种粮直补等惠农措施, 认真研究并全面推广粮经套作, 从而稳定粮食生产的目的。 (3) 在春耕农忙季节, 加强小春的田间管理, 掌握小春的生产情况, 强化大春的备耕工作, 加大资金的投入, 强化责任管理,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等服务工作。

2、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的高低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的最直观的标尺。虽然现在农民收入与以往相比有所增长, 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在逐步的扩大。所以, 如果想发展农村经济, 那么必须首先解决农民负担沉重问题, 开展具体工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对农村税费进行改革, 从而实现农民负担规范化, 坚决杜绝不合理收费情况的发生; (2) 加强反腐倡廉工作, 对机构进行精简, 降低乡村行政费用; (3) 进行公正执法, 尊重农民的人格尊严, 使得农民充分得到行使民主权力的机会; (4) 农产品贸易中的不合理政策进行有效地改善, 提升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从而达到加快农村建设步伐的目的。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市场国际化进程脚步很快, 为了跟的上国际市场的脚步, 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的农业经济, 需要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到国际分工中, 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农业资源重组及优化配置。具体到实际工作中, 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主要包括: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及农业区域结构。只有做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才能更好的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

4、建设并完善农村技术市场

目前, 农村的技术市场不够完善, 这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薄弱的环节。为了改变现有农村技术市场不完善的现状,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可与一些大中专院校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并请一些知名专家来对农民进行定期指导培训, 同时以讲座等方式提高业户的技术水平, 达到提高农村技术市场的科技含量的目的。

四、结论

农业经济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需要对现有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 并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从而保证农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党中央对农村经济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 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多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需要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后, 寻找有效地解决方法。本文在对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以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白升选.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12

篇4: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

经济问题的社会根源与经济问题的社会解决途径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只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首先是生产活动)的现实人,才具有人的需要,人的本质。经济活动始终离不开人,更离不开人的社会性,因此,在经济运行考量中,不能忘记了人,或仅仅把人视为经济人。在人身上,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并且相互影响。

两年前,美国经济学家嘉德·伯恩斯坦(Jared Bernstein)写的《同舟共济——公平经济共识》从一个全新的,但又深深根植于美国历史和文化价值视角来审视美国经济,并对当时美国经济中的不公平现象,诸如医疗卫生私有化、贫富差距扩大、失业率不断攀升等进行了批评。他认为,以人为中心和保证人人能够分享发展成果的公平经济应当是发展政策的核心。他问道:“我们当代经济最需要的是什么?” 回答是:“最需要的是新思路,最需要的是那些理解经济学人们公正的声音,最需要的是经济学家对于社会大众的激情。”他引用了一个寓言来说明这个所谓的“激情”:

我曾经听人们讲过一个发生在天堂和地狱中的故事:分别在天堂和地狱的人们,围坐在盛满美味大餐的餐桌旁,食物远离他们,他们每人都手握真正的、可以触及那些食物的长长餐叉。在地狱,人人都挨饿,因为尽管每个人都可以用手中的餐叉去取到食物,但是,餐叉长于他们的手臂,以至于使他们不能弯过手臂把食物送到嘴里。在天堂,人们也面临餐叉太长问题,但是大家吃得很好,怎么回事?因为他们互相喂食。

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下滑绝不是经济运行一朝一夕的结果,它也是社会问题不断积累的结果。贫富差距扩大与缩小贯穿美国二十世纪,也伴随美国经济的起伏和动荡。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二○○八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研究发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前,税收对于美国富人来说不是沉重的负担,当时的所得税最高税率仅为24%,政府对最大的地产所征收的遗产税也不过20%。这种税收体制大大加剧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对此,美国历史学家迪克逊·韦克特评论道:“一九二九至一九四一年这段时期是从国内的一次崩溃开始的,这场崩溃源于多种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多半是对群体福利和个人满足之间的关联自私自利视而不见。灾难帮助美国人记起他们是一个民族,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把大车从泥潭中拉出来。”这就是我们后边将要讨论的罗斯福的政策和措施。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表面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实质上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结果。曾经担任凯尔纳投资公司总裁的理查德·比特纳在其《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中试图描述错误出在哪里,他把那些借款人描述为“信用状况一塌糊涂,收入微薄,工作时有时无,没有租房史,也没有储蓄维持生活”。从经济学意义上看,银行把钱贷给这样一些人显然是不可行的,政府监管也是不得力的。但是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们要问为什么社会上会有这么多的穷人,或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

如克鲁格曼所说,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罗斯福的“新政”开始,富人面对的税收不仅高于二十年代,即便是按照我们今天的标准,也不能算是很低的。在罗斯福第一任期,美国所得税最高税率升至63%,在其第二任期升至79%,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伴随美国背起“冷战”的开支,所得税率达到91%。与此同时,政府对企业征收的联邦税的平均税率,从一九二九年的不到14%上升到一九五五年的45%以上。美国富人是“新政”的最大受害者,而蓝领工人,尤其是产业工人则成了最大受益者。克鲁格曼是这样评价“新政”政策的,“‘大压缩’使收入均衡保持了三十多年之久,而平等的时代也是空前繁荣的时代,一个我们从未能重现的时代”。战后繁荣时期,美国普通家庭的收入几乎翻了一番,按当前的物价折算,从二点二万美元提高到四点四万美元,相当于2.7%的增长率。各群体的收入也保持了大致相同的速度,延续了“大压缩”时期带来的分配相对平等状态。“大压缩”不仅没有破坏美国的生产力,反而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曾因没有有效处理一九二九年经济危机而不断受到责难的前美国总统胡佛后来说:“当我们充分理解了二十世纪经济史的时候,我们将发现,终结了另一个繁荣时期的这场崩溃,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没有能够把它的进步(通过省力设备)传递给消费者。”问题出在整个分配体制上。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出现大萧条,经济危机导致加拿大一些省份陷入财政困境,一些省级政府没有足够的税源来确保法定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特别是一些工业欠发达省份根本就没有能力提供与发达省份相同的法定基本公共服务。于是,欠发达省份只好求助于联邦政府。为了帮助这些省份应对世界经济大萧条带来的挑战,加拿大政府于一九三七年建立了处理各省关系的委员会。该委员会成立后,便在全国各地,甚至在一些小城镇开展听证活动,广泛听取包括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意见,根据人们的意见,该委员会建立在联邦政府设立国家协调基金,对那些没有能力为本省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省份给予财政援助。这是加拿大最早的均等化尝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加拿大联邦政府的均等化措施越来越正规化、制度化,联邦政府在一九五七年建立了财政均等化项目。一九八二年将其纳入宪法。加拿大既是世界上实施均等化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和典型的事实均等化政策的国家之一。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若干国家开始建立公共福利制度,以应对由于工业革命进程加深引发的新社会问题,诸如失业、贫穷等。这是西方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开始。不过,这个制度在美国启动很晚。因为当时美国工业化方兴未艾,经济蓬勃发展,每个人都不担心没有工作。即使找不到工作,美国地广人稀,也可以得到一份农田。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下,美国政府没有感到建立社会福利体制的压力和必要。一九二九年的经济大萧条摧毁了人们的这种信念。由于银行和企业破产,有史以来,美国人感受失去工作的痛苦。当时的美国总统罗伯特·胡佛认为,实行自由的市场竞争是保持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他主张政府对企业不加任何干涉,任其自由发展,经济状况便会得到改善。与此同时,胡佛通过州和地方政府为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提供救济。但是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做这些事情,所以,胡佛政策目标没有能够实现,引起大多数美国公众的不满。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胡佛为克服大萧条所做的努力是不够的,一九三二年,美国人民选举富兰克林·罗斯福做他们的总统。罗斯福上台不几天,便向美国国会提出了社会复兴和改革的立法提案。国会几乎批准了罗斯福提出的所有措施。大萧条时期实施的许多政策都是临时性的,但是其中之一,社会保障却成为延续至今的制度。自从罗斯福时期,其他美国总统,特别是约翰逊,都把社会安全网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罗斯福上台不久,美国政府还着手为数十万美国人创造就业机会。这些美国人受雇于筑坝、修路、修缮公共建筑,以及为乡村社区和自然保护区建立电力系统等庞大的公共工程。这些工程为相当多美国人创造了就业机会,缓解了社会风险。约翰逊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逐步完善了美国的社会安全网,其中包括医疗卫生、食品、公共住宅(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付得起的住宅),等等。

世界经济百年起伏动荡的历史表明,让所有居民获益是实现有效扩大需求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进一步说,所谓有效扩大内需,就是让钱尽可能少地流入存钱的高收入群体腰包,尽可能多地流入需要花钱的低收入群体手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决策者在效率和公平的双重原则下,精心设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和公共服务(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务)政策。

所有解决途径都不能离开满足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让所有居民获益是实现有效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这与我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是中国人民在新世纪对以往发展道路反思和经济自觉的结果。发展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力求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赶上发达国家,忽略了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它们与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结果导致了非常严重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从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要想发展得更快些、更好些,不仅要注意经济增长,而且要注意解决人口、就业、保健、教育、道德观念、分配制度、政治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一九八一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决议,提出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文化、教育、社会福利、住房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面对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从科学发展观出发: 第一,有效扩大内需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满足人本身的多方面需要。经济增长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应当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又必须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加以体现。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其他发展都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或机会。人是发展的动力,没有人的参与,发展是不可能的。但是,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指少数人的发展,而是指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在发展中获益。人的全面发展还包括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等各方面的需要,使人的体力和智力等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第二,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协调发展不仅要求发展的各个要素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要求经济发展满足社会要素发展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协调发展表现为质的协调发展和量的协调发展两个方面,即经济、社会要在性质和数量上相互适应对方的要求。所谓质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具有社会主义性质,都要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所谓量的协调发展,即要求经济社会在发展速度和数量规模上互相适应对方的发展要求。这也要求经济收入以及对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获得的包括公共服务在内的服务必须与人们的主观感受保持一致。

第三,可持续发展是体现国家和地区长远发展的最终需求,这在当前尤为重要。目前媒体披露各地纷纷提出未来扩大内需的投资计划,规模之大,项目之多,使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但是,这里一定要处理好环境与生态问题。发展不应当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要考虑到下代人以及未来人们的需要的满足。可持续发展观非常强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认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上。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是能源、矿产资源消耗大量增加,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即便是在面临严峻挑战之际,我们也不能对环境和生态掉以轻心。我们不能为了缓解暂时的困难,而造成更大的潜在风险。

正确的价值取向是社会解决途径的核心和关键

把对经济问题的社会解决途径建立在什么样的社会价值之上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同舟共济——公平经济共识》中,伯恩斯坦认为,保护美国人民的私人权力一直是美国价值的核心,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个人主义,美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就像在地狱里吃饭一样,人们被推到了相互孤立的境地,尽管经济持续发展,似乎人人都感到饥饿。伯恩斯坦认为这个过分强调个人主义政治和社会哲学伤害了美国,危及国家的未来,危及后代的发展,更为荒唐的是,它使那些试图实现美国梦的人变得更加艰难。这个极端的个人主义主宰了人们经常谈到的主要经济生活领域和那些属于生活标准的交叉领域,主宰了人们自己和他们子女未来的机会。在已经过去的岁月里,这个有害的价值体系产生了一系列充满极度个人主义基因的政策措施,它的核心不是通过政府来解决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而是仅仅通过市场。

正确的价值取向是社会解决方案的核心和关键。已故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说过,“中国人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中国人关心人与人之间如何共处的问题”。在“五一二”四川汶川地震中,中国人最宝贵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共处通过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对同胞的爱心和关怀,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真诚,通过人们在关怀他人和奉献社会中的勇敢、正义行为得到了充分的实现。面对当前的经济挑战,精神因素依然是很重要的。二○○八年九月二十四日,温家宝总理在纽约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当前,我们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着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定要考虑建立社会认同。“人们乐于遵守自然法则和端正行为准则,因为大家都知道,解决我们所面临社会问题的真正办法是建立在一定原则基础上的,那就是共同的愿景和协同。”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景, 它需要同舟共济的精神。

二○○八年,美国人民选择了奥巴马,诺贝尔经济学奖选择了克鲁格曼或许不是历史的偶然。与现任总统布什不同,奥巴马批评特殊利益集团先把财富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和承诺会公平分配给民众,在他看来,这不是正义的经济政策。唯有建立正义的经济,才能够得到最有利于人民的资源和财富配置,一些困扰人们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才能得到最佳解决。与奥巴马相似,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不论是从经济还是现实社会出发,缩小贫富差距,再次把美国变成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必须从现在开始起步。这背后难道不是民众和社会的价值取向?我们从中觉悟到什么?奥巴马的“改变”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拭目以待。

人类已进入二○○九年。新的一年将充满挑战和选择,更充满希望。人类的未来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过去的五百年,人类通过技术革新、科学发展和经济增长得以生存、发展、富裕。如果人类想继续生存下去,人类未来的生存必须通过社会创新,即建立一个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有意识的社会创新也许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重要。

走出历史惯性,探索多元途径

当前,面对全球经济动荡,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竭其全能寻求良方,医治百年金融重患。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社会解决方案去面对一下这百年挑战?这里所谓的社会解决方案就是,在平等和公正目标下,通过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和机制来实现财富和产品的合理配置,使最广大的消费群体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在发展中相互受益。在这里,我们确定经济问题解决方案的社会内涵有两个标准:一是目的的社会性(OECD 国家社会支出数据库把社会目的分为老龄,贫困者,残疾人,保健,家庭,积极地劳动市场政策、住宅和其他社会领域),或是福利供给是必须个人之间的相互贡献或者是义务参与,诸如慈善和志愿服务等。社会解决方案犹如中医和中药,虽可能不会立马见效,或许可治根治本。

单纯用经济方法解决经济问题是一种历史惯性。这大约与二十世纪,甚至十九世纪以来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有关。毫无疑问,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由于市场机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大大改善,物质财富成倍增加,经济方法被推崇至极。到目前为止,经济方法几乎被推至所有领域,甚至包括公共领域和非营利领域。

面对严峻现实,各路学者是否可以同舟共济,通过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共同应对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学者安塞尔·M.夏普等就试图把经济学原理应用于社会问题,试图找出在经济学中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社会学家以及与社会发展领域有关的学科为什么就不能把社会有关的原理应用于经济问题,看看是否可以找到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案?

篇5: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

1、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合同,解除时如何支付经济补偿金?

支招:“无固定期限”并不是代表铁饭碗,只是代表双方拥有比较信任、和谐的劳动关系而已。因此劳动关系解除将会遇到2种情况:1.员工主动要求解除,则企业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2.企业要求解除,则看需要看是何种原因解除,如是因为员工严重违纪,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构成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那么企业也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是因为企业原因需要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那么需要根据其在本公司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其一个月工资,满6个月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的工资。

2、企业未签订劳动合同超一年,劳动者提出离职要怎样办?

支招:(1)企业与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的,按无固定期限对待;(2)员工如果在追溯期限内离职,可以向企业提出2倍工资的请求;(3)鉴于企业未签订劳动合同之故,因此企业如是要主动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建议等到追诉期限之后再操作,这样“有关未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2倍工资”这一方面就不需要支付了,只要根据当时解除时的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就可以了。

3、合同终止时,经济补偿金规定什么时间给员工?

支招:应该是在员工办理完毕所有的辞职手续后的十五天内

4、请问一下经济赔偿金怎么计算?

支招: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按员工在该企业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补偿金,不满半年的按半个月工资标准支付,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工资标准支付

5、经济补偿金要缴纳个税吗?

支招: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对于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它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超过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即“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

6、有位员工退休后被反聘,体检中查出职业病如何赔偿?

支招:依工伤标准。工伤的事实发生在退休前,职业病的检查与鉴定可以在退休后的2-4年内

7、无固定期限合同如果因为员工无法胜任工作,我公司如何赔偿?

支招:不胜任解除,1+12(如果超过13年,受12年最高限制,不再补偿)

8、如果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能得到什么补偿呢?

支招:可以要求企业支付2倍的工资,但只限11个月,且追溯期一年

9、最低工资的标准是实际发放的还是公司合同签订的呢?

支招: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提供了正常劳动”。如果员工未能履行合同所约定的工作标准与业绩要求,那么不必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衡量实发工资。

10、单位处罚员工应该如意哪些呢?

支招:以奖代罚---------多设立奖励性、绩效性的工资项目。如果员工出现违规违纪,可以取消或减少发放奖励性绩效性的工资,避免出现“罚款”二字

11、集体裁员,经济补偿金应该如何操作?

支招:上报劳动行政部门经济补偿金一年一个月支付

12、没有年假,员工离职要求对于年假进行补偿,请问公司是否需要补偿?

支招:企业要按一天三倍来支付

13、员工旷工多少天可以按自动离职处理或者可以辞退的?

支招:曾经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中规定是15天,现在也可以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合理的天数,一般不宜过短,建议5天以上,且要根据法定程序在企业规章制度中体现。

14、如果员工合同期到了,因为协商工资问题没有达成共识为签订合同也不做离职手续继续工作的,hr该怎么办?

支招:如果合同到期超过一个月,合同仍旧未续签的话,超出的月份将出现2倍工资的赔付。所以HR要尽快明确结果,尽快办理终止或续签手续

15、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是否需要交经济补偿金?

支招:如果没有立即错的,这个问题应该是员工提出辞职申请,除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约定的相关规定,或者员工与企业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约定的违约赔偿以外,是不需要向单位支付其他赔偿金的16、离职当月还需要给员工缴纳保险和公积金吗?

支招:员工离职当月是需要缴纳社保的。员工离职当月,能在当月在社保局报减少的,在当月内报,下月生效,如果当月的时间已经不允许报停了,需在下一个报减少,在下下个月才能正式停止

17、法定休假多长时间?

支招: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

一、初二);(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18、单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不按照现实的工资填写。如果有官司,员工能否胜诉?

支招:员工以完整的工资记录,如工资条做为证据,证明实际发放的工资。在经济补偿金等与实际工资相关的事宜上是完全可以胜诉的19、员工离职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公司,自己走掉,那么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赔偿什么费用?是否可以扣押工资?

支招:可以先扣除必须扣掉的部分,如社保和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公司规定的其他合理合法的扣款等。同时,与员工进行电话沟通,并发出书面的要求员工主动到公司办理辞职手续的文件,明确告知:公司将暂扣员工剩余部分工资,待其办理完离职手续后一并发放。公司在操作的时候,可以视其为不办理离职手续的行为为自动放弃剩余部分的工资。当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如果员工的离职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企业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果员工的离职只是欠企业极少的费用,企业可以考虑人道主义或者追讨成本,直接以坏账处理。

20、如果是违反计划生育的情况话造成的流程等是不是不需要给带薪假期?

篇6: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

引子:

近几年,劳动争议中涉及经济补偿金问题的比例畸重,不少人对经济补偿金的计发问题存在争议。以下笔者将经济补偿金计发问题中争议较多之处加以归纳,以供所需时参考。

一、企业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解答:按照现行规定,劳动者辞职、擅自离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25条辞退和劳动合同终止(地方有特殊规定的除外)等情况下,企业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企业什么情况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解答:按照现行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按照《劳动法》第24条、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具体包括以下12种情况:

(1)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

(2)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提前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的;

(4)用人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导致劳动者辞职的;

(5)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导致劳动者辞职的;

(6)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8)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9)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10)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11)劳动合同期内用人单位破产或者解散的;

(12)劳动合同终止,地方有特殊规定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三、企业什么情形下需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解答:按照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

第10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50%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四、经济补偿金与生活补助费有何区别?

解答:劳办发(1995)50号文指出:《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劳部发〔1994〕246号)所指的“生活补助费”是《劳动法》第28条所指经济补偿的具体化,与《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所指的“经济补偿金”是同一概念。

五、经济补偿金以何为计算基数?

解答: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第11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53条、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4条明确规定,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第3条第2项明确规定,补贴包括生活补贴和住房补贴。

六、哪些不能列入经济补偿金基数的范围?

解答: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列入经济补偿金基数的范围:

(1)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

(2)劳动保护费用,如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

(3)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如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

七、本单位工作年限怎么计发经济补偿金?

解答: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八、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工作年限有何上限限制?

解答: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第24条或第26条第2款解除劳动合同,即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或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这两种情况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工作年限有12个月的上限。

其它情况下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工作年限没有限制,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九、组织调动、企业分立、合并后经济补偿金的工作年限如何计算?

解答: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6〕33号)中第4条明确规定:因用人单位的合并、兼并、合资、单位改变性质、法人改变名称等原因而改变工作单位的,其改变前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由于成建制调动、组织调动等原因而改变工作单位的,是否计算为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在行业直属企业间成建制调动或组织调动等,由行业主管部门作出规定,其他调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出规定”。

对企业改制改组中已经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职工被改制改组后企业重新录用的,在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时,职工在改制前单位的工作年限可以不计算为改制后单位的工作年限。

十、退伍、复员、转业军人的军龄是否作为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工作年限?

解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第37条以及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退伍义务兵安置工作随用人单位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见》(国发〔1993〕54号)第5条规定,军队退伍、复员、转业军人的军龄,计算为接收安置单位的连续工龄。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规定,经济补偿金按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发。

因此,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计发法定的经济补偿金时,退伍、转业军人的军龄应当计算为“本单位工作年限”。

十一、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平均工资有何下限限制?

解答: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第26条第2、3款或第27条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

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而解除劳动合同的,这三种情况如果劳动者本人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须按照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其它情况按正常生产情况下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计算。

十二、劳动者因私出境定居而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

解答:对于获批准出境定居的职工,享受的一次性离职费不属于《劳动法》及其配套规章规定的经济补偿金。在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后,职工获批准出境定居而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十三、国有企业职工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如何征缴个人所得税?

解答:对国有企业职工,因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宣告破产,从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除上述情况外,国有企业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数额内,可免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免征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规定。超过该标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全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十四、经济补偿金与失业救济金是否可以同时领取?

上一篇:爱的奉献议论文800字高中下一篇:上理之星评选修订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