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解决方案

2024-04-19

经济纠纷解决方案(精选6篇)

篇1:经济纠纷解决方案

纠 纷 解 决 方 案

项目编号:xxxxxxxx

一、案件基本事实

1.法律事实概要:

销售总监何某认为捷客公司业绩已符合分配提成奖金、并将提成奖金折股分配捷客公司股权的行权条件,但捷客公司认为业绩计算方式有误,且未符合劳动合同约定的折股行权条件,因此不同意执行股权兑换奖励措施。为此,销售总监何某与公司进行了相应的谈判。由于捷客公司拒不接受和解,何某的律师决定直接就股权奖励纠纷向广州市珠海区法院提起诉讼。

2.现有证据材料:

双方于2014年5月1日签订的劳动合同;2014年4月-2015年4月捷客公司销售情况及利润计算表;何某工作签到记录(保存于手机)

二、案件立案分析

1.被告(对手)分析:

广州捷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捷客公司”)

2.诉讼请求(需求)分析:

3.诉讼时效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因此,本案并未超过诉讼时效。

4.管辖权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原告向广州市珠海区法院提起诉讼。

5.财产保全分析:

由于情况不算紧急,同时为了尽量节省诉讼成本,故诉前不向法院申请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

6.调查取证分析:

现有劳动合同、上班签到记录以及公司销售额及利润计算表(无详细数据),根据本案要求还需要详细的销售记录、成本记录表以及利润计算表,但当事人何某缺乏相应的权限,故无法进行取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因此,针对本人无法取得的证据,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调取证据。

三、纠纷解决策略分析

1.对方当事人主要答辩策略分析:

2.争议焦点问题分析:

(一)股权奖励纠纷属于劳动争议还是合同纠纷

第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关系的存在是股权激励存在的前提,无法脱离劳动关系本身去讨论股权激励争议下的权利与义务。员工根据股权激励计划所获得的收益,是基于员工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而产生的,在性质上与劳动合同的履行与解除紧密相关。因此,股权激励纠纷应被定性为劳动争议纠纷。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股权激励产生的争议与劳动争议相比,具有显著独立性。劳动法规与商事法规的立法目的及调整机制不同,虽然被激励对象的身份为劳动者,但其与公司的法律关系涉及到多个法律部门。按照商事纠纷处理,更有利于此类案件的正确审理。

(二)当事人何某是否符合折股行权条件应当由谁承担证明责任

此种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可见,当证明文件在用人单位手中时,用人单位需要承担证明责任。本案涉及折股行权条件的判断,而据以判断的具体的销售记录、成本记录表以及利润计算表均由用人单位所掌握,故在仲裁中应由用人单位承担证明责任。在诉讼中,原告也可以依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

(三)当事人何某无法证明业绩、学历和资历的真实性是否构成欺诈进而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本案涉及欺诈的认定,3.替代方案选择:

(一)继续协商解决

双方当事人进一步交换意见,从实际出发进行协商,互相作出一定的让步,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签署和解协议。这样可以省去仲裁或者调解的费用,节约双方的时间,而且容易维持双方的良好关系,有利于长远的发展。

(二)调解解决

调解是指指中立的第三方在当事人之间调停疏导,帮助交换意见,提出解决建议,促成双方化解矛盾的活动。我国调解主要有四种形式:诉讼调解(法院在诉讼过程中的调解)、行政调解(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调解)、仲裁调解(仲裁机关在仲裁过程中的调解)和人民调解(群众性组织即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调解最终取得的结果也是建立在双方充分自愿的前提之上。

(三)仲裁解决

调解解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候会出现双方要求差距显著过大的情形或者其中一方拒不履行调解协议,此时需要采取另一种方式解决矛盾。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仲裁程序比较灵活、简便,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仲裁程序,避免繁琐环节,及时解决争议。而且本案涉及到公司,仲裁不公开进行,有利于保护商业秘密,维护商业信誉。

四、特别事项说明

篇2:经济纠纷解决方案

首先讲讲一手房的销售合同纠纷种类中关于认购书的,房屋认购书本是房产交易初期达成的一个购买意向,并不是购买房屋的交易手段。但是开发商为了留住客户选择了另外一条道,就是将认购书定金转到后期支付的房款中,这样纠纷就开始了,开发商经常将押金以支付房款为由拒退不愿继续交易的顾客。

其次是预售登记与买卖契约,两种合同加在一次才能构成买卖契约的法律效力,也就是房屋产权的临时代表合同。没有申请下来房屋预售许可证的开发商是没有权利与购房者签订房屋的买卖契约的,但是开发商经常让顾客先签买卖契约后签预售登记。房屋的预售许可证没有办理下来的时候,之前签的合同就没有效力,但是购房者已经支付一部分房款或是定金了,这时退换这部分资金就出现了纠纷。

再有就是与物业签订的管理公约的时候缴纳一部分物业费以及配套费,这部分费用中配套费经常会被重复收取或是乱收费,不交费就不办理入住手续,就产生了纠纷。

篇3: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探讨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 国家调节经济法律纠纷是经济法纠纷, 这些纠纷是政府职能部门运行国家赋予的权力来调节的。经济法纠纷主要包括经济权利、义务之间的争议, 这些纠纷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就会扰乱经济秩序, 因此需要经济法来解决各类经济纠纷, 保证经济秩序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 要辨析一下经济纠纷与经济法纠纷。所谓经济纠纷, 是指利益主体在权利和义务方面的矛盾导致的经济法主体之间的纠纷。其范围涉及平等主体间的纠纷、被管理人的法人、组织及机关单位间的纠纷。而经济法纠纷指的是发生在经济调节过程中的经济权利和义务间的争议。在辨析经济法纠纷与经济纠纷的区别时, 一定要明确经济法纠纷不是由商品交换或是民事纠纷引起的, 是纠纷双方经济实力、社会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产生的纠纷, 它与民事纠纷有着本质区别, 当然也与一般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行政纠纷不同。此外, 如果经济法纠纷尚未构成犯罪, 是不能以刑事案件来解决的。

二、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必要性

宏观调控是国家对经济总体运行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调控手段, 在实际操作中, 政府作为国家经济调节的主体, 在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力干预市场运行、市场资源配置以及再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 在避免贫富两极分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对资源的管理都是很认真的, 因为它具有稀缺性、有限性等特征, 有些资源还是非再生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不能以牺牲后代的利益满足本代人无节制的欲望。国家经济调节的主要目的就是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与再分配的公平性, 经济调节在让一部分人得益的同时, 一定不能损害其他人群的利益, 如若有另一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 势必会导致利益主体间的各类纷争。此外, 国家经济调节权也不能被滥用, 这势必影响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众所周知, 利益纷争是导致经济法纠纷的根源。经济法纠纷一旦出现, 一定要及时处理并妥善解决, 否则将直接影响经济法的遵守和实施, 也会使“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无法实现资源配置,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优化经济法纠纷解决机制相当必然。

一般来说, 解决纠纷的方法有四种:协商、仲裁、行政和司法, 而司法方法纠纷在前三种方法无法解决的情况下采取的比较公正而有效的方法。但也必须明确, 经济法纠纷的主体如果是国家经济调节的机关或是组织, 就不适用仲裁方法来解决经济法纠纷, 这是由于仲裁机构本来就是社会组织, 它无权对行使国家经济调节权的机关或组织行使仲裁权, 因此这类经济法纠纷解决不适用仲裁。

三、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

以干预、管理和调控来实现对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调节是经济法的本质属性, 它的调整对象是经济主体间的各类经济法纠纷。这些纠纷包括合法经济组织进行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经济法纠纷、国家在整顿经济秩序中产生的经济法纠纷和国家宏观调控中引发的各类经济法纠纷。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纠纷解决机制, 首先要对调节的对象进行深入分析, 同时还要分析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 兼顾优化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来寻求能够有效解决经济纠纷的有效途径。

(一) 民事诉讼解决经济法纠纷。提及民事诉讼, 实质就是平等主体间的利益纠纷的解决途径, 包括普通民事诉讼和特别民事诉讼。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经济法纠纷主体的地位、能力等方面是不平等的, 为了公正起见, 就需要对现有的普通民事诉讼解决经济法纠纷的制度进行优化革新。一般来说, 可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手段, 当然也可以对处于弱势一方的当事人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与此同时, 还需要简化诉讼程序来纠正当事人双方在地位、能力上的不平等。欧美一些国家甚至还从当事人的经济负担的角度上采用降低诉讼成本、推行集团诉讼制度、建立小额诉讼制度、实行电子送达、改进公示制度等措施来保证司法解决的公正和效率。

(二) 行政诉讼解决经济法纠纷。行政诉讼是一种高效的纠纷解决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当事人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是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和个人。它针对的是具体行政行为, 其中包括普通行政诉讼和特别行政诉讼。国家调节经济的权力是由国家或是法律法规赋予特定的行政机关来行使经济调节权, 因此国家经济调节的主体间、被调节主体间以及调节主体和被调节主体间的纠纷需要行政诉讼来解决, 当然也有一些受影响的第一方与国家经济调节主体间也会有经济法纠纷, 这类纠纷也可适用行政诉讼来解决。

总的来说, 普通行政诉讼制度可以扩大案件受理面, 有助于建立科学有效的集团行政诉讼制度, 在行政诉讼的种类、证据收集与举证责任、撤诉与调节等诸多方面要做大量的优化工作, 这样才能有效地适应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育玮.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ADR) 的借鉴与融合——以纽约和上海为例的相关法文化法社会学思考[J].学习与探索, 2009.1.

[2]洪浩.非讼方式:农村民事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J].法学, 2006.11.

篇4:公共经济的解决方案

公共经济的科学解决方案,焦作能替我们找到吗?

而这,首要的则是关于公共经济的思维变革。

解决链条之一:思想革命

现在学界的主流理论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只是经济调节,而不能直接去搞公共经济和公共投资。所以人们一直在呼吁政府要转换职能,自己不要直接去搞经济。

焦作市财政局局长申相臣非常理性地和记者探讨道,第一点,中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政府对经济的正确引导和“补缺”,如果只是让不发达的经济和不完善的市场自己“野蛮”生长,这不符合初级阶段的中国实际。

第二点,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强市场、大社会、小政府的结构,市场力量很强,社会空间很大,政府权力却很小,“政府的权力都被关到笼子里去了”。但我国的结构却不同,政府的力量远远强于社会甚至市场的力量,这也注定政府必定在经济领域有所作为,而不是像西方政府那样仅仅“弥补市场失灵”。

第三点,在GDP的政绩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的现实要务就是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做优GDP。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可能不去介入经济,不搞公共经济。

而大多地方政府因为“吃饭财政”,只能进行政府融资。这其实是一种类财政行为。

按不少人传统的财政思维,相关的认识和行为是:一,政府就不应该干这个;二,你干了的话,财政尽量不参与;三,你非要干,财政尽量控制融资额,让你少欠点债,以免成为财政的窟窿。

申相臣非常务实地说,地方需要发展,而预算内的钱是有限的,那么必然要融资举债。

“我对举债的看法,不是说举债多少的问题,而是你举债的质量效益好坏的问题。核心在这。我举一个例子说,比如说我举10个亿,我创造的价值,它的收益大于10个亿了,这个就没有问题。比如说我举1个亿,创造的价值小于1个亿,那就是有问题的。因此我觉得债务不在乎多少的问题,而在乎债务的质量和效益好坏的问题。不在多少,而在好坏。这个我在市人代会上多次讲过。就是说你有1个亿的债务是亏损的,就不能举债。你有10个亿,100个亿,1000个亿,没有风险,有偿债能力,还有好的收益,能提前让人民享受到发展成果,让人民早点过上好日子,就能举债。正确的举债或者是质量好的债务是动力,它是发展的成果。这是我对债务的基本看法。”

过去我们老是主张既无外债、也无内债,这种方式就好吗?申相臣强调说,对于用理性举债来进行公共投资,我们要有科学正确的认识,进而有科学正确的解决方案。

在申相臣看来,政府理财要充分发挥市场化的思维,即政府融资不应是以财政收入为担保,不是通过行政方式,而是通过市场方式来完成。也就是说,不用财政直接担保或隐性担保,而是市场主体完全彻底的市场化。

这种非常超前也非常大胆更非常新颖的思维正成为焦作共识。

焦作担保公司董事长夏清生告诉记者: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市场化。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我的认识是我们焦作不是融资过度而是融资不足。比如说和发达省市比,我们差远了。我研究过发达省的政府融资行为,人家就是把市长当董事长、当老板,他就是市场行为。他说可以做到本地区GDP的30%,做到50%、60%都是可以的,这就是市场化融资。什么概念呢,焦作按照1200亿的GDP,如果做到30%是什么概念?360亿!我们才做到多少?80亿。这意味着严重不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比他们落后的原因。我们焦作不是说市场化过度的问题,而是市场化严重不足。就是我们该抢的资源没有抢到”。

夏清生非常冷静而又动情地说:“如果说我们焦作政府融资360亿,会有乘数效应的,可以带动投入几千亿了,几千亿投在焦作这个地方,焦作就是另外一个风景了,焦作人民会非常幸福的!”所以,他再三强调了市场化思维,“政府在融资投入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今天的存量会成为明天的增量,要变成活钱而不是死钱,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把钱变成资本而不是变成费用,做好经济蛋糕的‘酵母’和杠杆撬动发展的‘支点’,是我们扮演的角色和追求的乘数效应。”

解决链条之二:市场主体

有了科学的思维,下一步,则是构建市场化的平台,即创建市场化主体。

而创建焦作市投资集团,则充分体现出一系列的“焦作特色”和“焦作智慧”。

第一,财政亲自担当,自己先革自己的命。焦作市投资集团负责人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称:“财政下面原来有经开公司、农开公司、通良公司、通财公司、担保公司等,所涉及业务都是跟投融资业务有关的领域,原来是单打独斗,现在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增强实力。财政大公无私,首当其冲,革命先革自己的命,报经政府批准后,财政挑起了改革的大梁,2008年申局长亲自挂帅,财政把旗下的农开公司、经开公司、通良公司、建投公司和从事工业集聚区标准化厂房建设的盛达公司、从事土地整理职能的盛通地产公司统一整合到市投资集团,筹建市投资集团公司。”

财政局长勇敢地组建投融资公司,全国罕见。申相臣则平静地告诉记者,自己的确是焦作市投资集团的首任法人代表和总经理,并奉命组建,“我们财政原来有经开公司、农开公司、担保公司等等,其他部门也有。由于涉及资源整合、权力调整和具体操作的许多难点问题,我说首先从财政做起,认知事理,服务大局,率先垂范,让不愿整合到一起的部门看着你跟着走,为什么?因为公司整合后,行政机关经费少,下面有一个实体都能摊派,它有一种开支的渠道,有一个来源。同时,也好安排一些‘关系人’。你一整合就不行了,就失去隶属关系了,权力变小了。我们先把财政局管理的所有公司整合起来。市领导说这个公司你得当董事长、法人代表,我说那不行,集团公司和公共财政完全是两个概念。为了理顺关系,化解矛盾,我可以临时应急,先期参与组建投资集团,然后再及时退出。所以一组建运营起来,我就立即卸任,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了。”

第二,时机掌握得非常好,抓住了战略机遇期,享受了政策红利。投资集团于2009年5月13日正式成立。当时正是国家4万亿投资刺激行动实施期。如果推后半年,公司将很难获批。

第三,构建成真正的市场主体,而不是一个只是利用财政信用的融资空壳。焦作市投资集团称,成立之前,焦作“每年的旧债还款压力也很大,面对捉襟见肘的有限财力,必须痛下决心成立能够自负盈亏的,利用市场化运作的,独立核算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为此,焦作将土地收储中心纳入投资集团“特殊管理”,以土地运营收益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流。

第四,规模很大。焦作市投资集团公司注册资本90亿元,其中63亿元非货币性资本,27亿元货币性资本。申相臣直言道,投资集团“在河南省地市里面是最大的”。

作为投资集团旗下的焦作担保公司董事长,夏清生深有感触:“重庆当时八大投资公司一成立,注册资本八百个亿,用八百亿的平台,就可以承担八千个亿。所以一定要先搞大,然后搞好。就像一个小孩,你说他再强壮,他能背一百斤的米吗?不可能的。你找一个30岁的人,他哪怕再弱,一百斤米也扛得动。所以首先是大,大了以后再强,就有戏了。一开始不大,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可能搞得好吗?”

第五,市场化注资,而不是财政直接拨钱。众所周知,解决货币性出资问题是所有大型政府平台公司的关键所在。而国内一些平台公司,还停留在壳公司阶段。

申相臣委婉透露了其部分市场化注资之道:“当时我们直接拿27亿元现金不可能。和你说实话,都是靠智慧巧妙运作的。《公司法》规定资本金不能少于三分之一现金,当时90个亿中现有资产是67亿,还需要23亿的现金注入。财政直接拿不出钱来,怎么办呢?我们把每年安排的基本建设资金、城建资金及其它建设性支出,按照资金性质用途注入投资集团公司。既增加了它的现金流量,等于又解决了资本金的问题,还让投资集团成为这些资金项目的运作实施主体。虽然是财政的投入,财政也等于没拿一分钱,这就是市场化注资。”

第六,市场化监管。开始,焦作财政国资部门合署办公,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对投资集团采用了市场化监管,而不是行政式管理。这一点,深得投资集团旗下焦作担保公司董事长夏清生的称赞:“财政国资代表政府进行监督,这种监督的方式是什么?还是市场化方式,比如说财政国资可以派人进入监事会,在你构造的市场化主体里面,你要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在法人治理结构里面财政国资可以派人进入监事会,或者是通过董事会来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管。也就是说用现有的市场机制来进行主动的调节。”

事实上,投资集团的财务总监均由财政国资派驻。焦作市财政局副局长张继东说:“所有的财务总监都是我们财政国资部门派去工作的,公司每一笔支出,都要经过财务总监签字。但这不属于财政直接管理。”

解决链条之三:运行规则

焦作财政在积极地实践科学的融资思维,在积极地打造科学的市场主体同时,还给融资和举债戴上了两幅“笼头”,即政府债务预算和政府投融资预算。

这让记者第一直觉上有些不解,便与申相臣局长有了一番对话。

《新理财》:你积极推动债务融资,为何又加以限制?

申相臣:科学融资、良性融资、可持续融资、绩效融资,这些理论上都好讲,你怎么操作?我们一定要建立一种科学的举债机制,一定要建立一套科学民主绩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我们把这些债务纳入到债务预算里,当时全国都很少这样做的,我们2004年就开始搞债务预算,现在越来越科学。你如何来确保你融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问题?我们不可能单靠人去制约,而是要靠制度、靠机制、靠程序来制约,这就是我们制定了一整套政府令和政府文件的管理办法。你每一个单位,教育上、卫生上每年举债都要按照规定,你是一个社会公益事业,你花不了的时候不可能把预算给分了。不仅是政府的举债,包括我们一些间接的政府债务都要纳入到预算管理中。有些是财政直接还的,即使你是学校、医院或者是其他公益事业单位,你说你还债,我们还得看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你这个项目是干什么的?能力就是效益。

《新理财》: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个效益,没有这个偿还能力的话,在债务预算上就不安排。

申相臣:不列入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就没有办法举债,量力而行强制约束。比如说你这个医院要买磁共振,焦作市300多万人口,磁共振好多台利用率很低,你再买了效益会好吗?

《新理财》:在列入预算的时候对项目和融资就有评判?

申相臣:每一个项目我们都要经过论证。

《新理财》:财政有这个专业的力量吗?

申相臣:财政没有我们可以“借脑”,这些专家可不都是焦作的专家,有郑州的、北京的、上海的,有全国许多地方甚至包括世行、亚行的一些专家。

《新理财》:也就是债务融资的项目列入预算之前,你请了第三方的专业人士来进行评价。

申相臣:对,是的。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城市公安交通的管理,搞电子警察,说实话这是对老百姓很好的事情。原来一个预算说是八千万,加上其他的大概一个亿。可是财政又拿不出这么多钱,肯定得举债。举债多少合适呢?我们就从专家库把北京清华大学的李教授请来,他是专门搞这类项目的,他把公安部的专家也请来了,一论证,不到五千万。后来效果也一模一样。举债的专家论证这个环节能省好多钱。

《新理财》:他们不会贿赂专家吗?

申相臣:我们找谁是专家库随机抽样,谁也不知道。同时邀请社会公众参加,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形运作,全程录像,公开透明,效果很好。

如果说债务预算管理偏重“债务”,则投融资预算偏重“融资”。2009年,焦作财政亲自组建投资集团。次年,焦作即开始试行投融资预算改革,开创全国投融资预算编制先河。

这两套游戏规则以有形之手作用着投资集团的无形之手。焦作市投资集团旗下城建投资公司总经理陈海蔚深有感触地说:“这两本预算对我们来讲真的是一种帮助,因为国内建投或者城投这种企业有很多很盲目,有的能借多少就借多少,有了这两本预算以后,我们都已经融入到财政这个链条里面了,整个从资金、从借款到用款,到管理,到还款,整个都是受约束的,都是一个比较良性的按规则运作的过程。所以说,我们非常欢迎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我们进行监督,因此我们从开始运作到现在,包括资金运作方面,包括项目管理方面,一直非常规范,没有出过任何问题,这得益于现在政府对我们的管理、财政对我们的管理,我们非常欢迎,我们(对融资)也一直保持冷静的头脑。”

不仅是约束,还有很好的合作和“友情”。 陈海蔚说:“为什么一直以来我们跟财政的关系一直很好?因为我们项目先期运作时,财政一直是在参与的。我们焦作市运作项目时跟有些地市还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各个项目脱节,运作项目到了最后才让财政参与,该还款了才让财政参与,那一定会有矛盾的。而焦作在先期运作的时候,从项目的选择到投资计划这些环节都有财政参与。因为我们的项目大部分是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我们先期选择项目的时候,就是财政局、发改委、我们公司及一些主管部门在一起研究,研究完了以后财政同意、发改委同意,之后我们才进行项目的运作。所以我们建投公司目前的融资和债务早就包含在财政的两本预算中了,项目刚运作的时候,我们预先的还款计划已经报到财政上了,财政同意,我们才去运作这个项目。因此,债务预算也好,投融资预算也好,其实也让我们平台公司形成了一套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

传统财政与融资平台所代表的“第二财政”,就这样形成一个政府财政全新的大链条。而政府关于债务融资的科学解决方案,也自然而然地由政府债务预算和政府投融资预算而形成。

解决链条之四:债市杰作

搭建好运行规则后,焦作开始进行市场化融资。

一出手就是大手笔,不久前,总额22亿元的“2011焦作市建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公司债券”成功发行。这可是债市杰作,而不是那种财政担保的政府融资。并且,22个亿,完全大于焦作市本级一年的实际可用财力。此举被业内誉为“国内地级市中数额巨大、成本最低的城建债”。

焦作市财政局局长申相臣这位焦作投资集团的首位老总,对此只是自豪地一笑:“2009年我们就准备要发这个债了!”至于其中的运作智慧,记者约访了焦作建投公司总经理陈海蔚。

《新理财》:你们能从债市拿来20多个亿,人们都很好奇。

陈海蔚:实际上也很简单,我们焦作之所以规模能发这么大,得益于我们的工作做得比较扎实。一个是政府债务这块做得很扎实,我们焦作市财政的政府债务预算在全国都是非常先进的,因为政府的负债率一直是比较低的。项目启动以后,券商也过来看了,认为我们政府债务这块负担在全国是比较轻的。

另一方面,我们投资集团和我们公司做得还是比较扎实的。券商比较了一下,认为我们公司在全国城投公司里比较扎实,我们整个净资产60多个亿几乎不用包装。

《新理财》:如果当时财政不组建焦作投资集团,你这20多亿是发不了的。

陈海蔚:这是个先决条件,如果事先我们没有这么大的盘子,没有这么优良的资产,那肯定发不了的。

《新理财》:还有一个是,你们的项目就是可以赚钱的,项目是扎实的。

陈海蔚:这个项目就是整个一个工业集聚区,有2万多亩的土地。现在其实政府资源就是土地。我们是整个区域的开发权,实际上还是一级整理的概念,但是这个项目本身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可能收益就无法保证。

《新理财》:工业园前几年政府的投入实际是亏本的,你们项目怎么保证盈利?

陈海蔚:我们现在还有商住用地,不可能都是工业用地。我们先把商住地那个拿过来,先滚动开发,先期必须得有一些这样的地,不可能都是工业用地,否则那肯定赔,先期你肯定做不成。有一些商住地来作为支撑,然后企业来得多了,自然而然就好了。

《新理财》:根据你项目运营规划,我感觉你们不是一个单纯的融资平台,你还是个资产的运营平台,否则的话你现在发企业债是很难的。

陈海蔚:其实也基于我们的实力,就像您刚才说的,如果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公司,没有实力的公司,这个项目肯定运作不了。因为有一些时间差,它的收益性不是说你刚刚把钱投入就能马上收回来。我们现在有钱,再过一段时间,它真正有收益的时候,我们就自然而然的好了。

《新理财》:好像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你们抓住了一个好时机,早了或晚了,发改委都不会批你们这次企业债。

陈海蔚:说真的,我们这个真是没什么好说的,我们是正好碰到这个机遇了,实际上刚开始国家货币政策非常宽松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急于融资。直到2009年中,就是项目需要了我们才开始准备去融资。

《新理财》:你们是根据项目需求来运作?有人认为企业债等于给收紧的融资平台开了一个特殊的口子。

陈海蔚:我们是根据项目需求,我们其他项目也很多,但是当时这个项目做得很成熟了,它的土地各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就拿上来融资了。

《新理财》:目前一般的政府融资平台现金流挺紧的,有断裂的苗头。

陈海蔚:对。实际上现在咱们国家的政策稍稍有点随意性,好象感觉还有点盲目性。4万亿投资,很多投资都是经过这样的平台去运作的,然后现在一下子就卡死了,这些项目、这些城投公司下一步的健康运作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有半拉子工程的危险。但是我们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做得还是挺不错的。

《新理财》:很多正被讨伐的平台公司很羡慕你们,您支支招帮帮同行?

陈海蔚:不少平台公司以往去融资的时候都不考虑怎么还款,反正有财政担保。现在控制以后,平台公司都在思考我怎么发展,它必须得发展,必须得有资源,有现金流,有经营性的项目,必须做扎实,这对它是一个强制性的要求。我觉得这对于平台公司的长期运作和健康发展肯定是一个好事儿,而且感觉平台这块肯定不能让它死掉,因为政府不可能自己去运作一些具体的项目,可能是一个政策周期的问题。不管怎么样,平台运作好了是好事儿,肯定不会紧急刹车,然后把平台全部都弄死,全部都成半拉子工程,那肯定不太现实。因为一般来讲,平台运作的项目都还是基础设施,不可能是半拉子工程放在那儿。

解决链条之五:十大管控

当资金筹措到位,接下来,就是公共投资项目建设。

现在,国人和学界在对政府该不该大搞公共投资“激烈争论”外,更对其“老是出事”、“没有起到应有的投资效益”而“无限声讨 ”。

公元2009年5月22日,焦作市人民政府给我们贡献出了独特的解决方案,当时正是全国迎战金融危机、大搞公共投资建设的高潮期。相信以后历史肯定会记录下《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十个百分之百”的实施意见》:

为加强对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规范管理,市政府决定,凡使用政府融资资金以及财政性资金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做到“十个百分之百”。

一、百分之百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制度。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论证研究制度。对从“项目库”中选定的拟投资新建项目,通过政府网站、民意测评或听证等渠道和方法广泛征求民意;在此基础上,要召集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评估机构,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已投资的在建项目,凡突破原定概预算、确需追加政府投资的,也需要按规定程序和方式进行论证研究评析。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滚动预算管理制度。建立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公开制度。要按照《焦作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规定的渠道和方式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二、百分之百遵循基本建设程序。把好市场准入关,把好规划选址关,把好合法用地关,把好环境影响评价关,把好施工许可关,把好竣工验收关。依次递进,程序不可或缺。

三、百分之百符合国家政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属于鼓励类的,要优先支持;属于允许类的,结合财力排队候选;属于限制类的,严格把关;属于淘汰类的,坚决不予支持。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党政机关建设等非竞争领域项目,从严审核,不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予立项。

四、百分之百公开招标。对违反公开招标规定的,财政部门暂停拨付资金,相关主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五、百分之百监察、监理到位。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的监察备案制度,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的“双合同”制度和举报投诉制度。

六、百分之百不出质量问题。项目建设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违规变更质量和安全标准;施工单位要建立质量责任制。

七、百分之百不出安全责任事故。严格执行各级领导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安全“三同时”制度,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严格实行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制度。项目实施过程中,经检查发现有安全隐患的,财政部门暂停拨付建设资金。

八、百分之百不拖工期、按时竣工。任何单位不得干扰、阻挠工程正常施工,不得以任何借口、理由,拖延工期、延期竣工。

九、百分之百预决算评审、审计到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行百分之百评审和复审的监督管理。审计机关对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十、百分之百不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项目建设单位或建筑施工企业应按规定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因转包、违法分包工程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企业承担全部责任。对拖欠工程款的企业,在拖欠工程款清偿之前,发展改革、土地、环保、城市规划、建设、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不得为其新的投资项目办理相关手续。

“十个百分之百”可归纳为“两评(群众评议、专家评价)、三审(初审、评审、复审)、四贯穿(全程监察、全程审计、全程监管、全程公开)、五步走(开展前期、公开招标、项目实施、竣工结算、绩效评估)。其中的很多控制措施,比如复审,非常管用。根据焦作《复审办法》,复审机构和人员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认,复审费用根据审减额按比例支付,与第一次评审审定金额相比,没有审减额的不予支付复审费用。

一些复审机构审完后,可能发现自己都赔了,因为审减不下来多少钱!这就是制度的特效!

并且,这一套解决方案还在实践中不断动态优化。关于评审,焦作财政正在实践“财政项目造价指标管理模块”的构想:

篇5: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案二

因为要涉及合同,我们今天所讲的是国际合同,应用的是不同类型的法律。我们要解决纠纷的时候,需要关联到的是投标报价,处于一个怎么样的状况。就是说买方和卖方在招投标的阶段是如何做假设条件。合同纠纷它也涉及我们所谓风险的管理。因为合同涉及权利和义务的分摊,很多时候风险可以一面倒的倾斜。当发生倾斜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处理?第三个有关联的,就是合同在实施的阶段,双方面怎么样通过最佳的合作方案,给工程或者是给这个合同带来最大的一个无论是工期,无论是成本管理,都有最大的好处。还涉及我们合同的关闭,因为大量的合同在收尾的时候,我们都要面对验收,面对结算,面对大量的交付的任务。所以我们从合同纠纷的角度,来探讨国际工程。我们不是用国际工程的角度来探讨合同纠纷,合同纠纷是主体,国际工程是用以提供无限的场景。

我上周到印度出差,我的客户业主是一个印度的最大的一个EPC的承包商。我的客户是他们的分包,当中产生有大量的合同纠纷的问题,典型的,就是印方的EPC的总包,付款给晚了。还有双方面对合同的范围,有不同的理解。再有双方面需要共同承担的一个很大的风险。

因为印度那个项目最终的业主是当地的邦政府,邦政府它有大量法规的要求,据我们理解,从来当地邦政府的官员,对工程的临时验收,跟最终的验收是持非常保留的态度,就像我们能理解,最终的验收是从来不会给EPC承包商,那么造成一个非常困难的局面,给总包,给我们分包。因为没有临时的验收证书结算就做不下去。保险也不能挪到业主的身上。包括保养,也不能起算,更不用说从物权方面产生的大量的纠纷的问题。所以从这么样的一个角度,从一个这么样的意义来讲,合同纠纷其实有它的重点,它的重中之重就是作为出资方的业主应该什么时候决定,我可以验收这个工厂。更重要的,是我是否可以验收这个合同,如果从工程验收的角度来理解问题,那就无穷无尽的。因为工程里面哪怕做到尽善尽美,它依然是有缺陷的。

打个比方,门窗关的不牢靠,有一些局部的地方,我们上的油漆有点脱落,所以,从工程的角度来处理这个部分,结果是打开一个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它的问题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是用合同纠纷作为一个主体,而不是以工程作为一个主体。因为合同对整个建设成本,就是合同金额,是有要求的。合同对工期是有要求的。合同对验收的流程是有要求的。合同对变更,就是说承包方它的合同范围超出原来双方约定的,是有商业的流程处理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合同纠纷的处理必须要是闭环的,不能开口,我们采取合同纠纷解决问题的手段。就是说一个问题出现了,我们要闭环处理。不要将这个问题滚雪球的滚下去。到了工程的收尾阶段,最可怕的出现的情况是我本人在国外做工程的时候,一般我归纳成为有四个非常不幸运的场景。第一个,标书拿到了,可是价格报不出去。那为什么说价格报不出去?当中涉及到对当地的市场行情的理解。当中也有涉及到对当地的通胀、汇率、政府法规的修改,分包资源的供应,乃至于保险,路上的运输,一个工程它产生的直接的费用是有限的,可预见的。

可是,它产生的不可预见的费用,我们如何通过合同的手段将不可预见的部分,将它框在一个框架当中。这是第一个我们需要处理的合同纠纷的问题。就是标书拿到了,如何避免

价格报不出去。因为我这里讲这个价格能报出去的,按照我们建筑的合同法规,我讲的是普遍的英美的合同法,一经报出去,价格被甲方接受以后,那么这个价格就是一个非常有约束力的一个价格。任何时候,除非合同有商业处理的方法,合同的总价应该对买方来讲是涵盖了刚才我所讲的不可预见的那个情况。

在海外做工程和在不同的国家做工程的时候,我感受最深的第二种类型的合同纠纷,就是工程没有完工,业主的罚单已经放到那个承包商的桌上。那工程没完工,工程没验收,作为业主凭什么说我作为一个承包商是没能力做下去,而需要用罚单的方法来弥补业主的损失。这种场景我看了相当多,特别是中国公司,因为我们很善于做三边工程,当出现有三边工程的时候,业主他不知道他的期望值在哪里。因为做国际工程最主要的业主是看文档,看文本。文档跟文本是构成业主对施工单位,对总承包最大约束力的一个工具。假如业主他看到总包提供的文档跟他的预期有差距。

比如说某一个里程碑点,不可能满足业主的要求。而且说工程的质保系统,质量保证系统不能让业主有充分的判断。一个工程是不是按照良好的监管体系做下去的,按照我在国外工程的经验,业主是完全是有权没收的保函,因为大量国际工程的保函,都是见字即付的保函,只要业主对承包商没有信心就可以没收保函,所以说工程还没有完工,业主的罚单已经放到总承包的桌上,这个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第二个最重要的合同纠纷。

那么第三个最重要的纠纷,就是工程完工了,做完了,可是我们的钱收不回来,有大量的案例可以显示,当中国公司走向国际,面临最大的一个风险,就是工程款支付的问题。为什么说这个支付是问题?因为我们国家采取的工程计价的方法,我们国家采取的变更索赔处理方法,我们国家采取的工程分解的方法,跟很多我们做国际工程的工程所在国的当地的一些具体的情况有些不吻合,当不吻合的时候,业主有理由,有充分的理由,有绝对的理由不支付。

所谓不支付这个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合同纠纷的第三个场景。我们还要讲到第四个合同纠纷的场景。就是说工程没完工,可是内部的预算已经用完,那个是常见的一个场景。因为大量的中国公司走到国外去的时候,对整个现金流的监控可以说一开始的时候是比较乐观,因为我们很习惯有一种方法,就是验工计价,我干多少活儿你给我多少钱,那么我投入的越大,业主回款的速度越快,国外不是这个情况,因为所有业主都有硬性规定的预算,像我们到沙特做工程,所有工程它的预算细分到每个分部分项,假如出现有超支的情况对帐,或者是出现有承包商他的过早的、提前的完工,业主有理由不支付,所以说从我们上面讲了有四个不同的合同纠纷的场景。我们必须要归纳。

因为归纳了以后,我们才能对我们的很多的问题进行一个分解。合同纠纷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能分解,不能细分。因为问题分解的越精细,我们处理起来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过程处理的方案,分阶段的,分不同的情况的,运用合同里面不同的方面帮我们去解决问题。我们做合同纠纷的,我到目前可以总结一下,合同纠纷为主,工程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对象。合同纠纷我们可以按刚才的分成有四个大的板块,当然每个板块的上面我们有更具体、更细的解决方案。

第三个方面,合同纠纷它是每天都发生的,我们可以通过开会,可以通过信函的往返,可以通过会议纪要,可以通过不同的业主、总包、分包的沟通,电邮也是一个解决的手段,我记得我以前在海外工作的时候,我大量使用的是SMS,在发展中国家它也是一个手段,因为我们所讲到的合同纠纷,是可大可小的一个对象,大的时候它是面对整个合同,小的时候它是按照合同运行的不同的阶段,我们采用有针对性的共时的一个方案来解决问题。

在这里我非常强调一个共时的概念,所谓共时的概念,就是说当面临一个合同纠纷的出现的场景,无论是业主不支付,无论是业主罚了一个罚单,无论是工程的验收出现有困难,无论是总包的内部的预算,各种出现的情况,我们都必须要在合同纠纷处理的阶段,让合同的攸关方,英文我们叫做stake-holders,他们所获取的那个信息,有一些共时了。

所以我们今天讲的讲座,就是围绕我们如何共时的去解决问题。我们如何将同一样的对于合同的理解,对于业主,对于总包,对于分包的诉求,我们都能达到在同一个水平线上面的一个沟通,英语我们叫做dialogue,对话。因为假如信息是不对称的,那合同纠纷是无法处理的。所以合同纠纷的关键,就是我们如何去获取我们的信息,还有如何我们将这个信息通过合同解读的方法进行处理。然后处理完了以后,当然我们通过写信,写信函是一种合同解读最重要的手段,开会也是,会议纪要也是。

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我们让整个工程的整个合同的攸关方,他们的理解是一致的。必须要理解一致的,才有解决合同纠纷的希望。假如我们永远都是停留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状态的底下,我理解的合同跟你理解的合同是有偏差。我理解的罚单跟你理解的罚单的计算方法是有差距。那么那个合同东西无法处理,记住了我们这里讲的合同纠纷,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我们不希望问题出现了以后,双方面都陷入一个无尽的深渊里面,看不到希望,合同纠纷的处理就是给关系的攸关方有希望,将他们拉得越近越好。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合同纠纷必须要从合同谈判的当时的场景,追溯双方面的甲方跟乙方,它买卖的意图。记住了,所有我们所讲的工程合同都是买卖合同,按照英美法的解读,都是销售合同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组成的部分,所以在销售的时候,我们要非常关注当时双方面的买的意向跟卖的意向有没有误解。有没有对很多贸易的、交换的条件有差距。我首先讲的第一个场景,因为我希望可以通过很多很实际的场景,来将我们今天的合同纠纷的讲座,讲的更具体一点。当然我们可以讲,我们国家有我们国家的国情,不一定是和国际工程吻合的。可是我本人的观察,几乎没有不一样,也不可能不一样。

因为工程合同它有它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因为逻辑关系放在任何一个国家,放在任何一个传统的里面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欧美和英美他们走过的路比我们长,比我们早。他们能看到的问题比我们看到的更具体。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不到的问题,其实他们很多年前已经碰到了,已经解决了。所以借鉴了很多国际工程的一些有效的案例、场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我们整个行业怎么样很健康的有序的按照市场的规律往前面走。因为市场经济的一个最大的规律,就是波动,不断的在波动,永恒在波动。对未来没有任何一方面是有任何的把握。所以工程合同我们讲究的就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工程合同里面所讲究的就是一个最佳实践,英文我们叫做leading practice,最佳实践我们掌握的越透彻,我们对问题的把握就有一个准确度。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就等于我们知道问题该怎么解决,最害怕的一个场景,最可怕的一个场景,就是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因为我不知道做什么,所以我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恐惧,因为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所以我有莫名其妙的恐惧,知道我在做什么是非常关键的,知道我在做什么的起步点是业界的、最佳的实践。无论我们做企业管理,做合同管理,做纠纷管理,做任何一个管理,在现在的国际的大环境的底下,最佳实践是一个标杆。

那么我们谈了我们有四个不同的场景,用我们一线的感受来了解,来企图解读我们的业界最佳的实践是怎么回事儿,因为业绩最佳不是一个悬空的概念,它本身是一个非常非常实用的理念,我们做事情是要解决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们不要做。

第一个场景就是涉及在沙特利雅得一个大的项目的谈判,那个项目非常庞大,在2007年的时候,它初步匡算的金额大概有100个亿美元左右吧,非常庞大的一个项目。当时怎么样去处理呢?谈了很长的时间,业主就有一次谈判的时候,跟我们发了很大的牢骚,就是说谈了很长的时间,谈了好几个月了。那当时我是代表那个承包方去做谈判,业主就抱怨了,为什么你们总是在那个工程的范围里面转来转去。对于我们业主来讲很简单,不要讲什么合同范围,不要讲什么工程范围,那我给你一个总价,你们给我一个端到端的一个解决方案,不就完了嘛。一方面给一个有约束力的总价,一方面那个活儿你全给我干了,不就完了嘛,当时业主就给我们提出一个解决方案的合同框架。

他背后的含义就是说,第一,总价是封顶的,固定的总价,就是说除非出现非常非常特殊的情况,那个价格是封顶的,基本上中国公司走到国外去,所面对的第一个最大的合同纠纷,就是业主坚定不移的将那个总价封顶那个帽子戴在中国施工单位的头上。它同时也将第二个约束条件,就是说你在我业主的标书的内容的范围底下,只要是工程问题都是你干的,那个时候要非常非常的小心,我们理解的业界最佳但是怎么来理解的,当时我们跟对方谈判,就用一个这么样的一个态度,我们同意,我们要商定一个总价,可是那个总价是个lump sum,不是一个固定价格,因为lump sum是可以调整的,固定价格是不能调整的。

当时我们提出来我们不是讲工程的范围,我们是讲合同的范围,为什么我们要讲合同的范围呢?因为在沙特,我们做一个合同,记住了,特别是我们在外地工作的,我们从来都不会说我们是做工程的,我们就是说我们是做合同。因为合同有开始那天,有终止的一天,工程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一个完美的工程,我们到了埃及看金字塔,它到今天还是一个没有做完的工程。

所以合同它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产物,有开始,有收尾,有范围,有约定,有责任,有权力,方方面面都要框住,我们当时跟业主交锋的时候我们就不同意他说工程范围的说法,我们坚定说是合同范围,因为合同范围涉及了有工程的实体,也涉及了很多不实在的,比如说伊斯兰国家对购买的以色列的产品是有限制的,当时我们在工程里面我们匡算。

假如从以色列去购买高科技的产品,我们无论从物流,从我们的供应,我们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把握。可是在伊斯兰国家那个是不可行的,还有当地工人的斋月施工的时间是有限的,每天八点钟,早上他们工人起来到晚上月亮升起来中间的一段时间是不能吃饭的,所以现在对劳动力的效率影响很大。

所以我们从来都讲这个合同范围,我们不讲这个工程范围。因为合同范围是业主要给我一定条件的底下,我才能做这个事情。而不是说你要我做我什么都能做,不是那个样子,哪怕放在中国也不现实。业主在谈判的时候还是提出有第二个观点,这个观点就是作为总包,因为总包都是要负责做设计的,如果你点菜了,你不买单,或是你点菜让我业主买单,算不算是一个合理的方案。

然后当时我们作为问题给业主,在谈判交锋的时候,我们就回到一个原来的点上,没错,我们要负责这个设计。可是任何的设计它的源头都是来自于业主。还有设计的假设条件,它构成我们合同范围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的部分。就是说合同的范围跟合同的报价是要匹配的。总价报价的合同只能在约定的、固定的合同范围里面才是可行的。

所以我们在中东,在沙特我们的谈判,当时我们很艰难谈了大概将近有一个月,当中我最大的一个感悟,就是说谈判无所谓你死我亡的情况,也不是说我们要给业主多拿钱,我们也不是阴谋论,对方要给我们钱,很多都是一个事实,要做一个工程,要完成一个合同,可是观点非常重要的,信息是不能改变的。当时我们做了一个工程,它很多技术的参数,它的工程的约定,它需要满足里程碑的交付都是事实。在沙特,我们如何在了解大量的事实的情况的底下,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一个观点告诉对方,那个观点跟那个事实比较匹配。

我记得在项目的谈判之前,我在坐航班到沙特的时候,看那个报纸,就是那个Gulf Times,《海湾时报》,是他们一个很出名的一个报纸,我看到他们的天气预报里面有一个栏目,叫做太阳暴晒的一个指数,然后我就将那个报纸在谈判的时候,我也给业主介绍了一下,太阳暴晒的指数是客观的,我可以用很科学的方法来测量它,我们给业主就约定了,假如太阳暴晒的指数超过某一个指数,我们有权力停工,因为工人在外面是受不了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事实和角度是我们解决一个合同纠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没有事实,只有一个观点是胡说。可是有事实,没有一个观点,也是另外一种的胡说。

两者如何我们很紧密的,很无缝的怎么样结合起来,我们就看到我们的第二个场景,当

时是和和记黄埔香港电信一个很大的公司,在越南做谈判,当时业主他们找了最好的律师来做谈判,当时的纠纷点在哪里呢?就是在一个条款,一个条款里面讲的很清楚,不能预见的困难,业主他那个条款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只要出现有任何的不可预见的困难,你作为总承包你都要负所有的责任,而产生所有的费用都是由你们来承担。

那么粗看起来好像没有太多的问题。可是问题可大了,事实就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国际合同只承认有不能预见的物理条件的改变,没有说difficulty,因为difficulty,困难所涵盖的面太广了,有商务的,有法务的,有物流的,有各种的开口的。如果我按照国际合同闭口的,不可预见的,只覆盖了物理的条件,我打一个桩打下去,遇到一个溶洞,那个溶洞是我不可预见的,那么我作为总包我是免责,可是对方他们当时是偷换了这个概念,将那个物理的条件改成困难。那我们承担的责任就可重了。

当时我们提出了一个抗议,就是说你们以为我们是超人吗?只有超人才能无所不能。那业主就给我们那个说法,就是说合同其实给你们很多逃生的通道,有豁免的权利,包括不可抗力,包括变更,包括免责条款。我们当时和业主交锋的时候,我们给对方就有这么一个口径,价格是固定的,当时是fixed price,可是要我们承担一个不能约定的合同范围,因为不可预见的困难本身就是不能约定的合同范围。那个风险是随机的。因为我们当时的工地靠近那个下龙湾,它附近都是喀斯特的地貌,都是石灰岩,它出现溶洞的概率是相当高的,如果说是不可预见物理条件的改变,那我们通过那个地勘我们大概能找到一个概率,我们在报价里面我们可以充分反映出来,可是不可预见的困难是没概率的,是随机的。随机的风险我们在合同里面是不能接受的。

那么在说到我们的第三个场景,第三个场景就是我们在巴基斯坦发生的,那么当时国家很缺电,大概是07年的时候,然后我们给业主提出一个这么样的说法,现场引电由业主来负责,然后我们作为施工方,我们将我们电力供应的问题约定在某一个范围,我们当时是约定了在我的工程的红线以外500米,是我们来负责,500米以外的我们是概不负责,就是说我们不解决电源的问题,当时业主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冒,然后就告诉我们事情他不能接受,然后我们就引用了以往业主给我们共同解决电源的一些过往的一些成功的案例。

我第三个谈判场景企图要讲什么呢?就是说合同的纠纷,还有它的解决方案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它是一个双方面的问题,就是说大部分的时候,差不多工程从签订合同到关闭的那天,业主、总包都不能离开合同纠纷的范围。谁有能力解决问题,就由谁出面解决,因为我们知道在巴基斯坦那种地方,他们很多很高学历的人才都在政府里面工作。

正好我们业主在卡拉奇帮他做一个小项目的时候,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当时他在工程局里面他有同学,通过他的同学关系就帮助我们就是说在那个电力供应的规划的时候,某一些的线路稍微要靠近我们的一个站点的工程,让我们不需要再做引电的时候,我们面对有大量的一个供电的一种困难,当时确实他业主出面通过同学关系帮忙解决了,当然我们同时帮工程局我们又签了一个合同,送给他们有一台变压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业主的资源,业主的网络关系,始终在我们合同纠纷解决里面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光是靠总包、分包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大部分的时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我本人对这个条款稍微看了一下,里面大概有60%左右的条款,是和业主、总包共同协作是有关系的,如果我们不用工程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合同纠纷的问题,合同纠纷就是一个灵活的游戏。我们希望合同纠纷它本身是一个资源共享的,一个这么样的状态的底下去解决问题。

那么最后一个场景,第四个场景,是当时在法国,我参与的一个工程产生了一个纠纷的问题,当时也是签了一个固定总价的一个合同,有工程里面对很多验收的标准都相当高,在法国它在市区里面的施工,它的文物,它的旅游点特别多,对于我们的施工的一些人员的投放,产生大量的这种影响。然后当时我们希望业主通过一个变更,通过一个索赔,他们叫claim

management,一个索赔管理的手段。就是给我们有一些的差价的补偿。可是业主当时是一口拒绝的。然后业主的说法就是清楚明了。

怎么明了呢?就是说任何一个施工企业,进入一个工程所在地的国家去做工程,他必须要基于当地市场的行情来报价,而不是基于自身的成本的构成来报价。那如果施工企业对当地的行情价格摸不清楚,贸然报价,那里面所产生的情况业主是不给予补偿的。就像我那个前段时间,跟一个施工企业的老总跟他谈,我跟他讲一个观点,中国施工企业跑到国外去发现了一个工程做不下去了,我们还是不断会掏钱进去,让他做完。如果是欧美,像Bechtel、Flour、Venci这种公司,他们如果是说预算用完了,他们几乎工程就停顿了,他们不会再掏钱了。

那么中方的理解是说,我要做完一个工程,因为这是一个声誉的问题,那对欧美来讲,有比声誉更大的理解,就是说假如业主给出来的价格和当地的行情价格有差距,我们进入合同纠纷的程序。如果业主的希望值跟当地的,跟业界的一个最佳的实践有差距,就要据理力争。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合同纠纷它本身是需要抱一个相当,相当的积极的一个态度去面对的。合同纠纷不是一个消极的问题。合同纠纷是一个积极的问题。当时发生当时解决,是应该做到的底线。我们今天所讲的课题的内容其实刚才讲了四个不同的场景,我们是希望没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要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预判,就是判断,就是业主的希望值在哪里,我们看到有四个不同的场景,沙特的业主他的希望就是什么东西都是你来做,法国业主的希望就是说你对当地的行情了如指掌。香港的业主对我们的希望就是对于很多不可预见的施工的困难,还有合同的困难,我们都要覆盖住。

我们第二个场景,就是所讲到的业主要给我们一个协助,业主在这个情况底下,他的期望就是说我拥有一定的资源,社会上的人脉方面的,如果你能说服我,你可以用,所以合同的纠纷其实就是承包方对业主期望值的一个调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那么希望值的调度中间有一个相当大的一个难度。就是需要在各种不同的谈判场景当中,要用很精确的语言表达一个观点。因为我们要理解,我们中文的世界跟英语的世界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尽管有很多观念是重叠的,可是表达的方法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观点充分的表达是合同纠纷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所以每逢我们和业主做谈判的时候,我本人的习惯是几乎他每一句话尽管不能录音,回头记下来,他里面用的很精确的一个单词要琢磨,因为欧美他们普通法用了100多年,好多好多年,他不用common law,像欧洲、大陆,他们就用大陆法,可是他们也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一些观念。我们要用跟他对应观念的手段来和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另外对我们信息证据的那种收集,这里不能讲证据了,应该是说一些信息的收集,我们需要一个相当好的有效的一个手段。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就可以将我们的整个刚才的谈判,我们就归纳成为四句话,我在下一段再讲的时候,可以再讲细一点。第一个我们需要用的观点是”敢提要求不怕难”,就是说作为一个投标方,作为一个施工方,有要求是正常的,没要求是最可怕的。因为一个工程合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特别是如果一个国际工程,开放度更大,不可捉摸的问题更多。所以我们的第一个观点就是”敢提要求不怕难”。我们的第二个观点,就是”上要封顶下保底”,因为施工企业不是带着银行去给业主服务的,都必须要将风险的最高限,还有一个底线,我们要划的很清楚,所以中间的那段我能承受的,超过了那个就不是我们能承受的范围。那个”上要封顶下保底”,第三个观点是”攥住客户手不放”,就是说不能让一个客户离开这个项目,因为最终业主是一个项目拥有方,就是我们要对他负责,他本人也要对工程负责,也要对合同负责。

所以我们的观点是作为一个承包方,我们要有能力抓住业主不放。第四个观点是”市场

价格朝前看”,就是业主给我们的价格要和当地的市场行情价格是匹配的,所谓匹配我们要考虑汇率,我们要考虑通胀,我们要考虑当地物流的供应,我们要考虑当地的劳务的情况。所以我的四个观点就大概是一个总结性的观点。因为做合同纠纷最害怕的就是没有观点,有观点就是有想法,就是知道问题在哪里,没观点,就是连问题在哪里都不知道,也不懂得表达出来,那个是最可怕的。我们合同交锋的场景四个段落就完毕。

篇6:经济纠纷解决方案

问题

一、债权让与人虚构债权事实与受让人签订债权转让合同,债权受让人据此要求撤销债权转让合同,法院应如何处理?

华债网认为:债权让与人采用虚构债权事实等欺诈手段,导致债权受让人与之签订债权转让合同的,如符合《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情形,债权受让人据此请求法院撤销该债权转让合同的,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问题

二、债权受让人对债务人提起诉讼,债务人以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主张抵销,是否需提起反诉?

华债网认为:根据合同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债务人对债权让与人享有债权,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债权受让人主张抵销。该抵销权的行使无须债务人提起反诉,法院在审理中应查明债务人对债权让与人的债权是否真实存在后,作出相应判决。

问题

三、债权让与人、受让人与债务人在债权转让合同中对转让的债权金额予以确认,债权受让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时,债务人对该债权金额予以否认的,应如何处理?

华债网认为:当事人在债权转让合同中对转让的债权金额予以确认,债务人在嗣后予以否认的,如无充分的证据或理由,债务人不能推翻其在三方协议中对债权金额的确认。因此,对债务人就债权金额提出的异议,法院一般不予采信。

问题

四、当事人将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债权予以转让,法院应如何处理?

华债网认为:权利人享有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债权,并将该债权予以转让,只要该债权不属于合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应当认可该债权转让的效力。经相关人民法院审查后,债权受让人可依生效裁判文书向债务人主张债权。

问题

五、债权受让人因受让香港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债权,要求对内地债务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上一篇:爱在其中下一篇:5动物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