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措施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

2024-04-15

六大措施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通用8篇)

篇1:六大措施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

西安文理学院《形势与政策》电子教案

国务院:六大措施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

主讲教师:唐玲

今年5月13号,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6月,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又连续下发了8个配套实施办法。政策颁布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在按照国务院13号文件和全国家庭经济困难资助会议的要求,在积极地开展工作。国家新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产生。

一、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对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国家助学奖学金,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国家助学金等,取得了良好成效。

但是,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偏窄、资助标准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具有重大意义。

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将从制度上更好地促进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为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提供保障,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中央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决策。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鼓励优秀学生;既增加财政投入,又注重多种渠道助学;既扩大资助面,又提高资助强度;既增加教育投入,又注重改善教育结构。落实好 1

西安文理学院《形势与政策》电子教案

这个政策体系,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国家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后,我国高等教育将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

(一)国家奖学金制度。从2002年起,中央政府每年拨出2亿元设立国家奖学金,定额发放给4.5万名学生。奖金将按两个等级发放,其中1万名特别优秀的学生享受一等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3.5万名学生享受二等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2007年中央继续设立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5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负担。国家奖学金分两类:

1、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品学兼优的可以在二年级向学校提出申请。经过学校评审符合条件的,可以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资助面从0.3%扩大到3%,国家励志奖学金适当向国家最需要的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的学生倾斜。

2、特别优秀的学生可获得国家奖学金。高校二年级以上的本专科学生,无论家庭经济是否困难,只要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经过学校评审,可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8000元,每年奖励5万名特别优秀的学生。

(二)国家助学金制度。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获得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解决学生的基本生活费问题,这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吃饭基本可以不用发愁了。

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从过去每人每年平均1500元增加到2000元。每年资助34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资助面相当 2

西安文理学院《形势与政策》电子教案

于过去的7倍;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每生每年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

(三)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

此前各家银行停办助学贷款的最直接原因,是第一批享受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进入事前约定的还款期后,有部分学生出现了拖欠不还,甚至恶意逃贷的情况。据媒体披露,出现此类现象的比例,大约占享受助学贷款学生总数的20%至30%左右。银行据此以防范风险为由,自2003年新学年起,基本上停止了助学贷款的办理。

今年秋季,新的国家助学贷款规定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全面实施。较之原有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新规定新在何处?

1、延长还款年限:4年内还清改为6年内还清

新规定延长了学生贷款的还款年限:改变目前自学生毕业之日起开始偿还本金、4年内还清的做法,实行借款学生毕业后视就业情况,在1至2年内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的做法。

另外,如果借款学生毕业后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其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将由国家代为偿还。

2、贴息方式有变化:在校期间利息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开始计付利息

国家助学贷款的财政贴息方式有变化,改变目前在整个贷款合同期间,对学生贷款利息给予50%财政补助的做法,实行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全部自付的办法,借款学生毕业后开始计付利息。借款学生办理毕业或终止学业手续时,应当与经办银行确认还款计划,还款期限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若借款学生继续攻读学位,要及时向经办银行提供继续攻读学位的书面证明,财政部门继续按在校学生实施贴息。借款学生毕业或终止学业后1年内,可以向银行提出一次调整还款计划的申请,经办银行应予受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进行合理调整。贷款还本付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一次或分次提前还贷。提前还贷的,经办银行要按实际期限计算利息,不得加收除应付利息之外的其他任何费用。

西安文理学院《形势与政策》电子教案

3、经办银行的确定采用新方式:由国家指定商业银行改为招标

经办国家助学贷款的银行原来由国家指定商业银行办理,以后将改为由政府按隶属关系委托全国和各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经办银行。目前,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的招标工作已顺利完成。

4、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高校各承担一半

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为鼓励银行积极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按照“风险分担”原则,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按隶属关系,由财政和普通高校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经办银行适当补偿,具体比例在招投标时确定。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普通高校各承担50%;每所普通高校承担的部分与该校毕业学生的还款情况挂钩。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各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负责管理。财政部门每年将应承担的资金及时足额安排预算;各普通高校承担的资金,按照普通高校隶属关系和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在每年向普通高校返还按“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费收入时,由财政部门直接拨给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在确认经办银行贷款实际发放额后,将风险补偿资金统一支付给经办银行。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财政承担部分,按高校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每所普通高校承担的部分与该校毕业学生的还款情况挂钩,违约率高的学校多承担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这样可以形成正向激励机制。财政和普通高校的责任加重,将更积极地帮助银行降低贷款风险。

根据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各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负责管理。财政部门每年将应承担的资金及时足额安排预算;各普通高校承担的资金,按照普通高校隶属关系和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在每年向普通高校返还按“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费收入时,由财政部门直接拨给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在确认经办银行贷款实际发放额后,将风险补偿资金统一支付给经办银行。

5、加强贷后跟踪管理:在享受政策优惠的同时,借款学生将受到更严格的还款约束

对普通高校实行借款总额包干办法。普通高校每年的借款总额原则上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高职学生)、研究生以及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总数20%的比 4

西安文理学院《形势与政策》电子教案

例、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计算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以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对借款学生的信息管理,对借款学生的基本信息、贷款和还款情况等及时进行记录,加强对借款学生的贷后跟踪管理,接受经办银行对借款学生有关信息的查询;并将经办银行提供的违约借款学生名单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公布。

在享受政策优惠的同时,借款学生将受到更为严格的还款约束: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借款学生姓名及公民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违约行为等按隶属关系提供给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经办银行将不再为其办理新的贷款和其他授信业务。借款学生毕业时,学校应在组织学生与经办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后,方可为借款学生办理毕业手续,并将其贷款情况载入学生个人档案;积极配合经办银行催收贷款,负责在1年内向经办银行提供借款学生第一次就业的有效联系地址;学生没有就业的,提供其家庭的有效联系地址。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做出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有两条,一是还款期限从4年延长为6年,二是为降低银行风险,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资金来源则由政府财政和各大学各担一半。有了这样的调整之后,预计已经被各银行停止了近一年的助学贷款业务,应该可以恢复。

(四)从2007年起,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新招收的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

(五)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教育部还对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酬金最低标准做出了规定。一个小时不低于8块钱,一个星期不要超过40个小时。)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有专门负责勤工助学活动机构。学生在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之余,可以申请并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参加校内外的勤工助学活动,并取得相应报酬,用于解决部分学习和生活费用。

(六)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要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等面向各级各类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多渠道筹集教育资助资金。

西安文理学院《形势与政策》电子教案

随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全部落实到位,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全国每年将有大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全国平均每100名大学生中就有20多人可以获得资助,90%的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学生能获得国家资助。

篇2:六大措施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

自20世纪末我国高校招生并轨以来,大学扩招,大学生入学率逐年攀升,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教育费用由原来的政府负担变为由政府和受教育者共同分担。因此,现行大学教育的费用加之子女在城市求学的生活费用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不菲的开支,而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更是变成了沉重的负担。据统计,高校来自于贫困家庭的学生占了大学生比例的20%以上。总体上,这部分学生积极向上,吃苦耐劳,意志力顽强,以摆脱贫困为动力保持健全的人格,乐观面对生活给予的考验,收获着宝贵的生活阅历。但仍有一部分贫困生在经济压力面前,心理能量不足,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分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成因,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一、高校贫困生常见心理问题特征

(一)自卑

大多数贫困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自卑心理。浓重的农村方言、土气的着装、现代高科技学习工具的廉价或缺乏等都可能是造成贫困生自卑心理的原因。而且因缺少经济支持,贫困生不能参加一些职业资格技能培训或者一些艺术特长技能方面的培训,因此个人技能和修养与其他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使他们产生自卑感的原因。另外,原本在中小学时期引以为荣的成绩优势在高手如林的大学不复存在,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进一步加剧了他们自卑的心理。

(二)焦虑

焦虑是恐惧的一种特定类别。贫困生因沉重的家庭负担造成的较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时常处于焦虑状态。他们为贫困的家境焦虑,唯恐家里遭遇变故而无法完成学业;他们为生活和学习上的费用焦虑,因为这些费用给家庭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他们为学习成绩焦虑,害怕学习不好而愧对父母或资助者;他们为就业而焦虑,因既要考虑自己的发展,又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使得择业心态迷茫,面对未来产生恐惧。

(三)嫉妒

嫉妒是一种带有攻击性的心理状态,是指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例如一些贫困生对家境殷实的同学无忧无虑地享受城市生活既羡慕又不服气,认为命运对其不公,因而造成他们心理失衡,进而产生嫉妒,乃至出现憎恨的发泄行为。但是,如果能适时引导这些贫困生,帮助他们及时调节,嫉妒也可以向积极的一面转化,激励他们奋发进步,成为他们自强不息的动力。

(四)怨恨

有的贫困生对自己贫穷的家庭出身不满,或因自己的父母“无能”而苦恼,由此怨天尤人。他们怨恨家庭、怨恨父母,甚至怨恨他人、怨恨社会,或者产生仇富、仇官心理。有的贫困生过分沉溺于自己的不幸,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理想信念淡化,政治信仰迷茫,精神领域被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占据。

(五)诚信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优秀品质,属于一种道德范畴。但是,目前有为数不少的贫困生诚信观念缺失。有的贫困生提供了不符合贫困程度的虚假证明;有的为了获得奖学金考试作弊;有的用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后,却恶意拖欠,逃避偿还。他们缺乏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感,一味“等、靠、要”,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存现状。

(六)人际交往障碍

不少贫困生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缺乏被认同感和归属感。虽然他们渴望朋友,渴望融入集体,但大学的集体活动往往伴随着经济支出,所以一些聚会、郊游等集体活动带来的经济负担往往使他们望而却步。此外,一些贫困生过度自尊和过于敏感,有时会把别人的帮助当作对自己的怜悯和施舍,善意的关照也可能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因为害怕被特殊对待,所以自我封闭,形成人际交往上的障碍。还有一些来自单亲家庭或在儿童时期有留守经历的贫困生,因成长过程中缺少正常的关爱,所以长期自我压抑,不善于表达感情,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二、造成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经济压力的影响

长期的贫困生活,对贫困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卑、胆小的情绪差不多伴随他们整个成长过程。进入大学之后,为了缓解经济压力他们中的大多数会主动在课余时间进行打工或兼职家教,但这又使他们常常陷入想挣钱又怕耽误学习的矛盾之中。一旦因打工影响了学习成绩,他们就会产生负罪感,觉得自己愧对父母。这种情绪如不能及时排解,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也侵入了纯洁的大学校园,不断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一些家境优越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贫困体验,缺乏对贫困生的同情和理解,甚至歧视、嘲笑贫困生,导致贫困生心灵受到伤害,心理失衡,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或者使他们更看重物质利益,形成了虚荣心和不良人格。

(三)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往往只关心成绩,忽略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贫困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重视不够,导致了他们心理上的先天不足。而大学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变得多元,不再唯分数论,而是更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潜能,因此原本在中小学时期因学习成绩成为老师、家长宠儿的贫困生在大学中极易产生心理落差。面对现状,贫困生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无法悦纳自己。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目前家庭教育中很多都带有功利色彩,甚至把子女当作实现家长未竟理想的工具。还有很多贫困生的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重智育,轻德育,以成绩论优劣,不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及正确思想引导。至于一些空巢家庭,家庭教育更是几乎完全缺失。

三、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帮助贫困生心理脱贫是贫困生帮扶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由于诱发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原因的多元化,所以解决这一问题也不能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而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多方面共同的努力。

(一)社会方面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因此,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建立了新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困难。社会各界也不乏爱心团体和人士与贫困生结对帮扶。但传统观念中的资助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只要无偿帮助贫困生摆脱经济困扰,他们就能专心学习,实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且,在一些捐助现场往往有很多媒体参加,无意中会将贫困生的隐私曝光在闪光灯下,给贫困生造成心理压力,虽经济上获助,但他们心理上却受到了伤害。另外,简单的物质帮助,虽能暂时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但可能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贫困,使他们养成依赖心理,从穷一时变成穷一世。

如果社会能给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助学贷款,并附加合理的还款条件,这样的资助或许会使他们更能坦然接受。而且,如果社会能多创造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或实习岗位,那么既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又能锻炼能力,也让他们明白改变生活状况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自己不能成为社会的累赘,自己具有存在的价值,从而帮他们找到自信和社会认同感。

只有全社会不流于形式,“润物无声”地关心贫困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他们才能敞开心扉,大胆融入集体,才能使他们增强自身的抗挫能力,以积极心态战胜困难,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学校方面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拿出更多的耐心、爱心、细心、恒心,相对于普通学生给予贫困生更多的爱护,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及精神世界。在平等交流中取得贫困生的信任,让他们放下戒备和思想包袱,敞开心扉,接受正能量。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在潜移默化中让贫困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充分发挥“两个课堂”作用。利用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一课堂,同时发挥好专题讲座、报告、课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第二课堂的作用。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标语、宣传栏为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平等、关爱、和谐、健康的良好校园氛围,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学校的温暖和人间真情。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管理工作,倡导学生“比学习、比进步”,鄙视“比吃穿、比穿戴”,使他们摒弃拜金主义的不良风气,由此营造拼搏进取的优良学风。

再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和心理咨询体系。入学之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组织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建立档案,形成心理问题排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及时监控并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定期对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更新、更准确、更有效的心理咨询技巧。有条件的学校还应投入力量,扩大心理咨询师队伍,鼓励辅导员参加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并能运用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不定期聘请心理咨询专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将强化训练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帮助更多贫困生掌握心理减压的方法,增强其自信心,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建设心理咨询室,对于那些出现心理不良情绪或者主动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心理辅导,对其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诊治。毕业前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自己,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方案,同时帮助贫困生消除在职业选择上的紧张恐惧情绪,培养他们形成自强自信的良好心理。

最后,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进行心理辅导。学校应加强感恩教育,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通过各种活动,发挥课堂、宿舍、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构建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辅,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感恩教育的立体网络。

(三)家庭方面

对贫困生的精神援助需要社会关怀、学校干预和家庭温暖三方面的作用。高校贫困生的父母应与学校配合,主动关心子女的心理需要,多给予鼓励,少施加压力。同时,贫困生家长对复杂环境下的就业前景应有客观认识,不能将改变家庭命运和家族荣辱的重任压在自己孩子稚嫩的肩膀上。应主动改正以往教育方式的不当之处,多与子女沟通,尽可能为子女提供物质与心理双重支持,注重其健全人格的培养。

(四)个人方面

篇3:高校特困生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高校产生贫困生原因分析

(一) 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区贫富不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各个地区生产力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造成了考入大学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相同。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或城乡中父母均为下岗职工的学生, 其一年的家庭收入甚微, 本已艰难的生活状况再加上大学教育费用致使学生生活雪上加霜。中国统计年鉴 (2006) 中关于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2001年分别为6859.6和2366.4;2002年分别为7702.8和2475.6;2003年分别为8472.2和2622.2;2004年分别为9422元和2936元;2005年分别为10493元和3255元。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进入新世纪以来, 虽然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逐年都略有增加, 但相对而言, 以2004年和2005年作比较, 城镇居民平均纯收入比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增长率高0.5个百分点。如果按照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计算 (含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 , 一个人本科4年最少花费2.8万元, 而这么庞大的数字对于年平均纯收入在1000以下的贫困边远山区农民来说, 相当于他们28年的纯收入, 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而对于富裕家庭来说, 这笔费用对家庭正常生活几乎不会造成影响。

(二) 高校学费逐年呈递增趋势, 缴费力度加大

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7年1月10日发布的《“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 在18年时间里, 中国大学学费涨了约25倍, 子女教育费用超过了养老和住房, 在中国居民总消费中排在了第一位, 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 大学学费的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三) 大学生中家庭特殊情况增加

在特困生家庭中, 由单亲或孤儿等原因产生的特困生数量有上升的趋势。家庭子女过多、子女年龄比较集中等造成学生上学集中, 家中因意外事故导致人员伤残而负债累累, 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等也是导致特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因各项医疗保健费用增高, 不富裕家庭中有需常年医疗或用药的家属的, 也是特困生产生的一大原因。

另外, 据中国民政部门统计, 1980年中国离婚对数为34.1万对, 1990年为80万对, 2000年为121万对, 2003年为133.1万对, 2005年为161.3万对。从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 中国离婚人数增加趋势迅速[1]。离婚率的攀升所间接导致的孩子抚养费解决困难问题也是特困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四) 自然灾害

自2006年以来,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地方气候异常多变、自然灾害不断, 损失巨大。

由于自然或人为等原因产生的自然灾害波及家庭并产生较严重的影响导致特困生的产生。

二、特困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 当前特困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1、国家助学贷款自2000年实施, 所有人都对此政策抱有很大希望, 以为找到了解决特困生问题最好的办法。但有些特困生信用意识淡薄, 还贷不积极, 甚至从根本上讲就没想还贷。这些问题直接导致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助学贷款工作陷入恶性循环状态[2]。因此, 此政策只实施了两年, 由于以上还款率低等原因, 助学贷款到目前已处于停滞状态[3]。

2、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补充, 生源地贷款对于支持贫困地区学生上大学, 有重要的优势和作用, 可是受现行信贷支持政策不完善和商业银行在农村布点少等因素影响, 许多贫困学生在上大学前无法得到这一帮助。主要原因是银行或信用社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积极性不高, 因为这项业务存在金融风险, 贷款逾期率高, 贫困家庭本息偿还难。由于现行政策不完善, 国家对于放贷方既没有贴息, 也没有风险补偿, 使得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挥的作用有限。

3、特困生因家庭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等限制, 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能够拿到特困奖学金的人数寥寥无几, 国家特困优秀学生奖学金对于资助特困群体来说明显力度不够。

4、国家每年拨巨款用于帮助特困生, 可领取后的景象却令人痛心。一些个别的特困生拿着助学金玩高级手机、上网、抽烟、吃喝, 尽情享受。一个难得的帮助却不能激励他们积极的态度。而更想不到的是, 某些特困生在领取助学金很长一段时间后, 收到催缴学费的通知单, 但他们宁愿欠学费也要先享受, 直至助学金被挥霍殆尽。

5、有的特困生及其家庭还不是特别了解国家作出的关于特困生的政策。

(二) 当前特困生问题的解决措施

1、为解决特困生上学困难问题, 国家针对特困生出台了大量救助政策。

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 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其中最关键的是要重新构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 将我国高等学校目前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俭学、特困生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改变为以奖学金、勤工俭学、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 逐渐取消无偿补助和学费减免政策, 加大奖学金的奖励力度和覆盖范围。可单独设立”贫困优秀大学生奖学金”, 适当增加经济困难学生获取各项奖学金的比例;积极拓宽勤工助学途径, 努力增加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申办国家助学贷款。而要重新构建这一政策体系, 并使之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就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协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4]。

2007年7月国家针对特困生作出国家助学金的新规定, 此规定加大了国家对特困生的资助力度。国家财政部、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规定: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 可以分为2-3档。中央高校国家助学金分档及具体标准由财政部有关部门确定,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金分档及具体标准由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确定。规定还指出在同一学年内, 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 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2、对特困生问题的一些建议

(1) 对特困生加强诚信教育工作

国家已经对解决特困生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救助政策, 使特困生在很多方面都可以通过申请得到救助, 其中贷款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国家想尽办法救助特困生, 而有些特困生却只顾自身利益, 完全不顾及道德及信誉问题, 最终只借不还, 导致贷款途径被迫停滞。所以, 我们应该先从特困生及其家庭的思想上做工作, 使其先了解国家为使其完成学业对其帮扶力度之大, 再从心理上让其懂得诚信的必要性, 积极培养其诚信意识的确立及感恩思想的形成。

(2) 政府继续加强对特困生的扶持力度, 不断完善特困生救助制度

特困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种特殊人群, 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制度, 从政策上保证其在校期间的生活与学业的正常运行, 使大部分特困生得到必要的援助。建立有效的助学金及贷款制度是政府应该着重考虑的方面。

(3) 高校制定适合本校校情的措施、建立多渠道扶助特困生的机制, 以排除特困生在各方面的困难

高校对特困生除可实行“奖、补、减、贷”等帮助政策外, 应根据本校特困生的特点, 采取相应措施以助其完成学业。比如:针对学校情况制定合理的对于特困生的收费制度、助学金抵学费、完善学费缓交制度、加大特困生奖学金力度、增设勤工助学岗位、增设特困生生活及学习进步奖、特困生发特困证件可在学校的各消费部门消费打折、积极鼓励特困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力找力所能及的有酬劳动、积极与社会就业单位联系使其资助特困生完成学业等, 以减轻特困生的生活及学习负担。

(4) 积极对特困生进行调查

目前高校特困生的产生大多是通过选举产生, 但最有效的确定特困生的方法还是对预选特困生家庭进行走访调查。高校应作出相应的计划, 每学年度都应对预定特困生开展广泛的调查, 力争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学生身上。

(5) 对特困生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

从特困生心理上进行分类可分为进取型、自卑型、依赖型、抑郁型、虚荣型等类型[5], 作为大学的教育工作者, 应该首先从心理上研究特困生, 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特困生给以不同的处理方式。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分管学生的工作部门并增设心理健康调查及调节机构, 对特困生建立心理档案, 针对性的对特困生采取相应的心理干涉措施, 使其能以正常的健康的心理面对大学生活。

(6) 积极宣传国家制定的关于特困生的政策, 努力做到入学的大学生都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可以采取把相关国家政策随录取通知书一起邮到学生及家长手中, 让他们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国家对于特困生的相关政策并针对自身的情况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当前特困生问题是高校管理中敏感的问题, 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总的来说, 国家在制度上给与了高度的重视与支持。据我国国情来看, 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解决。近年来, 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相继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所以很难仅靠国家资助解决特困生问题。所以, 要求我们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及相关人员, 要深入调查研究特困生问题, 并寻求各方面援助, 以促使特困生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摘要:1997年高校招生全面实行并轨, 高校学费不断攀升, 特困生人数也随之不断增加。作为高校中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 特困生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特困生的产生及特困生工作存在的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办法。

关键词:高校,特困生,措施

参考文献

[1]环球时报驻外记者联合报道.《各国离婚率调查中国离婚人数迅速上升》[N].环球时报, 2006-05-15 (第16版) .

[2]周顺香.《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推动策略》[J].理论探讨, 2005 (8) :19-20.

[3]冯景波.《高校特困生解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 2005 (23) :80-82.

[4]耿惠斌.《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亟待改进》[J].实践与探索, 2004 (7) :145-146.

篇4:六大措施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

【关键词】高校 心理贫困 心理帮扶

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统计, 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比例占20%, 特困生占8% 。心理健康调查发现, 经济困难成为继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之后排在第五位的压力源, 成为亟待高校学生工作关注的问题。

一、现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的问题

(一)重物质解困,轻思想育人;重经济资助,轻精神关爱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经济困难→无法接受优质教育→能力、素质欠缺→自助、自救能力差→经济困难,构成了贫困循环。这种循环的根源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因此,高校也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着眼点放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上,强调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机制,完善“ 奖、助、贷、补、减、免 ”资助体系。反之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关爱却相对较少,忽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性化人格品德、素质的培养,忽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投入,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难得到校方精神上的关爱。

(二)重外部救助,轻自助教育

物质和经济的资助都是一种外部救助形式,主要依赖内补和外援。在现有的救助体系下,高校基本能实现 “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但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自助教育却甚少,造成部分贫困学生过多地依赖学校补助和社会援助,滋生了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利于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心理上的自卑、自闭

能考上大学的贫困生,在家乡是众人注目的对象,进入大学后,在家境优越的孩子面前,原本没在意的“贫困”二字就显得特别刺眼,这种矛盾敏感的心态调整不好,就易导致自卑。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多半表现为心境消沉,不愿谈吐,很少交往,拒绝在公众场合露面等,消极对待人生,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

(二)渴望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

有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往往以自我封闭等方式逃避交往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不适应主要表现为:①认知障碍。不和别人交往,或只与自己认为 “适合” 交往的人交往,在认识评价人的过程中常常带有主观极端简单化的倾向;②情绪障碍。对人和社会的认识极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在交往中甚至可能对别人的善意产生怀疑、厌恶、不高兴、恐惧等影响正常交往的情绪障碍;③人格障碍。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心理,又由于自我评价的偏差,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自卑、退缩、怯懦,言行谨小慎微,易于否定他人。

(三)拒绝帮助与实际需要的冲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比较刻苦,都有不服输的好品质,他们的生活和年龄又决定了他们对经济、 情感有强烈的需求,但过分的好强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压力,内心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易受到挫折打击。

三、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帮扶

经济困难学生已成为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高校做好贫困生工作,应以“经济解困”为前提,通过有效的心理服务,积极的思想教育,确保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做到“贫而不困” “贫而不短”“贫而不怨”。

(一)情境关爱

所谓情境关爱,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校和社会环境,促进困难学生个人情绪的良性发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夏克特提出的“情绪三说”, 困难学生之所以贫困,除贫困的动因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困难学生的情绪和心理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需要营造一个关爱贫困学生的人性化环境,从而实现人文关怀。要为关爱贫困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充分体现“人本性、 情感性 、创造性 ”,通过“爱心、 暖心、 用心”“ 三心”工程搭建困难学生关爱体系,积极营造帮贫助困的良好校园氛围;要着力营造尊重困难学生人格,维护困难学生权益,关爱困难学生成长的生活氛围。

(二)加强困难大学生的自信心教育

教育困难学生要努力发挥潜能,抓住有利机遇努力奋斗,从活在别人的眼睛里解放出来,真正了解自己,合理定位,重建自信。

(三)加强宣泄心理教育

困难学生具有的紧张焦虑和不愉快的情绪,往往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困难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通过交谈等方式,开启他们的心扉,帮助他们自由的、正确的宣泄不良情感。

总之,高校在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要善于识别长短,精于短中见长,扬长避短,做到长短互补,通过对贫困生实施人文关怀,营造出平等、关爱、理解、尊重的良好氛围,使贫困生在享受尊重和关怀的同时健康成长,从而实现贫困生工作“存水量”的最高值。

【参考文献】

[1]邓硕宁等. 大一新生中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之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2]王华.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析[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3]廖卫红,冯国涛. 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探索,2009(5).

篇5:六大措施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

教育部、财政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如下界定:所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 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具有贫困的共性特征, 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 表现在物质、教育健康、能力、心理贫困等层面。根据教育部规定, 新生入学时实行“绿色通道”制度, 即对被录取、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 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 后根据核实的实际情况, 实行不同的资助政策。

高校贫困学生为保证在校期间正常的学习生活, 无法直接获得收入, 其主要经济来自于家庭, 家庭能够供给学生的学习生活费用直接影响了这一群体的经济程度。另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教育水平落后, 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导致身体素质较差, 基础教育水平落后等后果。由于身心健康发展与来自发达地区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群体相比较差, 这一类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心理能力、生活能力、发展能力较为脆弱, 容易引发学生心理不平衡、自卑自弃等后果, 同时, 缺乏表达自身需求的机会、参与空间和资源严重不足。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 、贫困生比例高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大。 (二) 贫困表现多元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贫困, 更多的是要面对因家庭经济困难引发的能力欠缺、心理问题、身体健康等多方面问题。

二、学生贫困问题的根源及影响因素

(一) 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现存的经济结构, 城乡发展不平衡, 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步伐较城市缓慢, 城乡差异化明显, 贫困人口不少;同时,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优势显著, 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域、自然条件等原因发展受限, 较东部地区发展缓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数来自农村, 其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 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先进的农业技术匮乏, 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交通不便, 农产品价格偏低, 致使农村生源学生家庭收入低。同时, 城乡差异化、区域发展不平衡还表现在城市与农村人口、东西部地区人口的文化、教育方面的差异, 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教育水平跟不上, 致使该地区人口不能接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 从而导致农村、西部偏远地区生源学生在学习水平、心理健康、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城市生源学生存在较大差异, 不仅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 还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及未来发展。

(二) 家庭及学生个人原因

高校学生学习费用和日常开支主要来自于家庭提供, 经济困难的家庭多表现为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低、收入来源单一, 家庭人口多、成员多疾病、无劳动能力, 家庭遭遇突发变故等方面。许多学生来自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 此类家庭中成员长期依靠传统农业劳动或从事零散工作获得收入, 对现代科技接受能力低, 家庭收入增长空间有限, 收入低且不稳定。家庭出现诸如车祸、离婚、家长死亡等突发事件后, 主要劳动力丧失, 短时间内无家庭正常收入或收入减少, 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 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另外, 自身原因也是导致学生出现贫困问题的原因之一, 不合理的消费习惯、缺乏自救意识、对贫困问题的错误认识等导致困上加困, 最终由经济困难走入了心理困难的困局。

(三) 高校收费改革和招生规模的扩大

自1997年, 我国全面实行公费生和自费生“双轨制”以来, 高等学校学费逐年大幅度提高, 家庭承担教育费用的压力逐年增大;同时,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经济体制改革, 产业结构调整, 出现职工下岗潮、城乡差异化明显、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更加增加了家庭的负担, 从而增大了高校贫困学生比例。

三、学校学生反贫困策略及具体措施

(一) 反经济贫困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反贫困的重要前提是反经济贫困, 只有解决了经济基础, 才能有效地消除其他方面的贫困。反经济贫困的关键要点在于让困难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贫困, 树立反经济贫困的意识, 并正视经济困难, 自发自愿的投入到反经济贫困的行动中去, 找到适合自身的改变困难的途径和方法。即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 找到获取经济收入的正规渠道, 提高自身创造财富的意识和能力。如获得国家奖助学金、社会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式支持, 这一类资助方式资助金额较大, 能够解决一学年的学习费用或生活费用。但存在一定的弊端:此类资助方式单次资助金额较大, 且仅参考学生学习成绩或家庭经济困难程度, 不利于学生正确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不利于学生找寻正确获得经济收入的方法, 易引发学生依赖社会的心理, 从而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高校可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勤工助学活动、设立创业活动项目, 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通过劳动获得经济收入,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 高校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 引导学生知恩图报, 正确理解社会资助。

(二) 反学习贫困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策略概念, 认为学习不应只重视知识教学, 而忽略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习方法教导, 指出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 同时也要掌握学习方式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精神。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改变输入式教育模式, 将造血式教育作为反学习贫困的主要途径, 结合学校相关教学部门、学院教学资源, 了解学生具体需求, 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教育工作;组织科研创新比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使学生主动自愿的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 从而促进学生经济、心理、技能与学习之间形成良心循环, 从根本上实现反学习贫困。

(三) 反心理贫困

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产生的心理问题日渐显现, 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等, 导致贫困学生出现意识偏差、行为失态等现象, 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严重者还会对其造成毁灭性打击。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多表现在: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自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主观幸福感缺乏。因此, 针对贫困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迫在眉睫, 高校贫困生教育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自信心建立、情绪管理能力、压力管理能力培养, 树立自尊自爱的价值信念。另外, 在西部地区开展贫困学生反心理贫困教应当重点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西部地区为少数民族聚集地,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健康教育水平低下, 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大, 因此, 少数民族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容易受到不同文化差异的影响, 而引发心理、价值观念偏差, 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第三,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反心理贫困中还需特别注意贫困女生这一特殊群体, 女生因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等较男生差, 更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多关注这一群体。高校资助工作可与心理教育工作相结合, 建立心理干预机制, 定期组织心理沙龙、讲座、访谈, 采取“一对一”对话的模式, 有针对性的开展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 反技能贫困

高校学生反技能贫困重点在于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以适应未来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打好摆脱贫困的基础, 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通过技能培养提升学生的经济能力、学习水平和身心健康发展水平。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技能包含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交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根据调查研究显示, 高校学生普遍需要接受英语、计算机操作等基本能力的培训, 再次, 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等方面也是贫困学生继续培养的技能。高校需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以团队的形式可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组员间有效沟通。教师可通过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方法, 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式学习、创新式学习模式, 转变学生思维模式, 完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结构和学习体系。分类分层次的指导学生加强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 引导学生做好角色转变, 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开设礼仪知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培养懾人际认知能力、情绪控制能力, 学习商务职场礼仪, 根据个人性格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 如演讲比赛、歌唱比赛、辩论赛等, 为学生创造表达自我、开口表达的机会, 搭建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 锻炼学生表达沟通能力。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反贫困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任重而道远, 需要国家政府支持, 社会各界、高校等共同参与才能完成。作为高校资助工作者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从本校贫困学生的实际出发, 切实落实国家资助政策, 深入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反贫困的途经, 合理利用资助资源,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健康有效发展。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学习、心理和技能等方面现状、困境、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得出学校学生反贫困策略的总体思路, 提出保障贫困学生摆脱经济、学习、心理及技能贫困的有效措施, 从而健全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关键词:贫困学生,反贫困,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恒新:《西部高校学生贫困与反贫困策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

[2]姚君:《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4) 。

篇6:六大措施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

关键词 高校; 贫困大学生; 就业指导; 问题; 解决措施

【Abstract】Analysis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proposed strengthens the poor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to establish the validity of the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system for poor college students, careful to provide employment guidance services, and actively carry out employment related to the campus culture activities to promote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measure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or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problem; solving measures

1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1 就业期望值高,就业心理压力大。高校贫困生大部分都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中低收入阶层,有些贫困生在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的来源主要是亲戚借款、接济,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参加勤工助学等,因此给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甚至是债务,所以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就期望找到有较高收入的工作,而且他们的家庭在无形中也给他们施加了这种压力,现实的经济状况和所应承担的家庭责任要求他们尽快找到较好的工作以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目前高校贫困生主要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山区和农村,他们对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差距有深刻的感触,因此他们的就业意向都希望留在大城市或到沿海发达地区,不愿意到基层、欠发达地区就业,也不愿意回生源地就业,因此,在主观上他们的就业选择面更小。

1.2 个人综合素质发展不全面。高校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和农村,他们接受的基础教育无法与城市相比,教育资源和教育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他们的综合知识水平、计算机水平和外语应用能力与其他同学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他们的个性也难以得到充分发展。贫困大学生的性格普遍较为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更加在意学习成绩,往往很少参加高校里的社团组织活动,因此,他们在实践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较差,而这些能力却又是现在招聘单位越来越重视的,招聘单位选用人才时不仅考察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更加看重毕业生在校期间有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这就导致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无法满足招聘单位的素质要求而屡遭淘汰。

1.3 学校在贫困生就业工作上的问题。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甚合理,在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方面缺乏有效的引导教育,主要还是以就业率为导向,政策性偏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过于功利,而要重视他们对职业能力提高需求,做好对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辅导员需要更多地关注贫困大学生,强化心理素质教育,增强他们在求职竞争中的信心,引导他们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水平,以良好的心态去求职面试。

2 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2.1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应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客观上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适合自身条件的就业期望值。高校辅导员可适当提前对贫困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尽早引导他们转变旧的就业观念,确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在当前越来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下,不管是哪一层次的大学生,要实现理想的就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高校辅导员应主动与贫困生进行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生活情况等,并建立贫困生就业档案,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高校要创造条件大力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高校辅导员要引导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组织,指导他们开展各项学科竞赛活动,以锻炼他们的组织管理实践能力,并逐步树立自信心。这对贫困大学生来说,算是一种个人能力方面的资助,相比经济上的补助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因为任何经济上的补助都是短期的,而且并不能解决贫困大学生的所有问题。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解决了他们思想上、能力上的贫困状态,才算是真正对他们受益一生的有效办法。

2.2 建立有效的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边远山区或农村,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一般不会对他们的个人职业前途有清晰的规划,因此,他们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普遍感觉很盲目,一旦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就很容易失去信心和勇气。高校辅导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对待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重视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尽可能早地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2.3 针对贫困大学生提供细致的就业指导服务。高校辅导员应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情况专门建立毕业生档案,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量体裁衣,通过现场指导、个别谈话、心理辅导等形式对他们进行个性化指导,从而提高他们面试的成功率。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在求职信息、岗位推荐等方面对辅导员的依赖性更大。高校就业部门应积极为贫困生提供招聘信息,为贫困生组织专场招聘会,降低他们的求职成本。

2.4 积极开展就业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要积极开展就业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模拟招聘会、简历设计比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举办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技能竞赛,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和面试技巧的训练,帮助大学生克服内向、自卑、孤僻等心理因素,使他们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快速增长实践经验,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学校就业部门还应聘请相关专业的成功人士、校友为学生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讲座,介绍面试的礼仪与技巧、创业历程、职业发展趋势、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等。

3 结束语

总之,高校贫困大学生是就业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点,高校辅导员应当特别关注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有效指导,努力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最终实现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 陈清森.新时期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2010,(07)

[2] 梁吉霖.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初探[J].科技信息,2010,(23)

[3] 孔英.加强改进高职高专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J].包钢科技,2010,(04).

[4] 钟志敏.关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1,(23).

篇7:六大措施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

(1) 人数众多, 涉及面广。据官方公布全国普通高校中, 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另外, 与贫困生个人相联结的是其身后的几百万个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因此对贫困生的关爱就是对几百万家庭的关爱; (2) 贫困生分布呈现区域性和学校类属性差异。据统计, 中西部地区高校与东南沿海相比, 贫困生数量明显较多, 有的甚至超过30%。像浙江这样的东部沿海地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只有10%左右。另农、林、师范、地矿类高校贫困生相对集中, 比例也超过了30%。 (3) 由城乡差别产生的经济差距是贫困生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把握贫困生问题, 笔者在宁波大学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 随机抽取了100名贫困生进行调查。关于贫困生问题形成的原因, 结果显示:57.5%的来自农村或欠发达地区, 13.8%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失业, 12.5%的由于自然灾害或其它伤病等突发性事件, 17.5%的是由于企业不景气等其它原因。 (4) 贫困生问题涉及贫困生的方方面面。贫困生问题虽发端于贫困, 但并不只是贫困问题, 它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包括外在生活、学习等物质上的贫困, 也包括交往、心理等精神面的贫困, 还包括对校园和谐、社会稳定的影响等深层问题。

2 贫困问题对贫困生及校园和谐的影响

2.1 生活上的窘迫

贫困, 带给贫困生的首先是实实在在的经济问题。据调查, 37.5%的贫困生月生活费都在300元以下。在宁波地区, 300元的生活费仅能维持吃饭问题, 其它日常开销便无法保障。人群中他们总是衣着朴素, 没有条件像其他同学一样打扮得光鲜亮丽, 甚至很长时间也不添件新衣服。吃饭尽可能买便宜的饭菜, 地点也选择便宜的地方, 很少外出就餐。诚然, 他们确实生活在物质匮乏中, 生活的自我满足度极低。并且也不能像其他同龄人那样, 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常为生活担忧。

2.2 学习上的被动

学习上, 一方面由于忙于生计而在时间和精力上无法保证, 另一方面相对其他同学, 学习资源十分有限。这些因素妨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 使其学习陷入被动状态。首先, 学习时间有限。如前所述, 贫困生为了生计经常要去做各种兼职, 大部分的闲暇都被勤工俭学占据了, 学习上多少有些力不从心。正如一位贫困生所说:“我每年通过勤工俭学能拿到2000元左右, 但是这2000元意味着要浪费我400个小时, 另外由于贫困我还要到外头找点家教什么的做做, 这又要浪费我不少时间,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学习。”其次, 学习资源有限。这里学习资源主要指能为学习提供帮助的学习资料、学习用品或学习工具等外在的物质条件。①学习资料占有少, 该买的书、该用的资料都无法及时买到。②学习工具占有少, 像计算器、文曲星、电脑等之于贫困生, 依然是一种奢侈, 拥有者寥寥无几。

2.3 交往中的不自信

调查中, 当问到刚上大学时, 最令你烦恼的是, 32.5%的认为是人际交往, 25%的认为是朋友太少。同时也显示, 27.5%的人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15.2%的人表示自己喜欢独来独往。由此可知, 一方面贫困生渴望与人交往, 需要朋友, 但往往朋友很少, 不能很好地融入同辈群体中。从贫困生自身探究原因, 应是交往中的不自信。首先是物质上的匮乏, 作为贫困生面临囊中羞涩的窘境, 在其简单素朴甚至有些寒碜的外表下, 与人交往的热望与自信也随之消失。其次是成长环境所限而带来的能力欠缺。因其家庭经济条件, 父母能为其营造的成长环境毕竟有限, 且大部分贫困生来自农村, 相比之下, 在某些方面肯定没有城里的孩子见多识广。

2.4 严重的心理问题

调查中大部分贫困生有着良好的心态, 但也发现部分贫困生存在消极悲观心理。首先表现为敏感、自卑、焦虑、脆弱及压力大等心理特征, 他们往往把贫困看成包袱, 承压能力有限, 行为缺乏自信。同时, 对现状不满, 感觉不到幸福;对将来缺乏信心, 也看不到希望。由于这种心理, 其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某种程度的动摇和变形, 于是倍感社会不公、极力放大社会黑暗面, 从而产生悲观厌世心态。而这是一种危险信号, 一旦外化为行为选择, 则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 会危及他人, 有碍和谐校园的构建。

3 多途协同纾解贫困生问题,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3.1 物质解困, 是纾解贫困生问题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措施

贫困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上的贫困, 所以, 物质解困, 是纾解贫困生问题,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措施。调查中, 当问到最希望的帮扶是什么时, 28.75%的选困难补助、减免学费、贷款等, 66.25%的希望多创造一些勤工俭学机会, 而只有5.25%的选了需他人理解和同情。如把理解和同情看作精神解困的话, 则前二者都应属于物质解困的范畴, 其总和就占到了95%, 所以, 对于经济上缺乏保障的他们来说, 物质解困依然是最期待最有效的措施。当然, 物质解困其现状也并非尽善尽美。问卷调查中, 18.75%的人认为贫困生的帮扶举措都是形式而已, 能够享受的人毕竟有限, 这说明目前的帮扶体系在运作中还没有做到实处, 具体操作中存在不公平、模糊化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另有38.75%的人认为能起到一定作用, 但治标不治本, 这说明这一体系还未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所以, 宏观上, 帮扶体系应不断完善。只有建立贫困生帮扶的制度体系, 才能使贫困生问题有根本的制度保障, 只有不断完善贫困生问题的帮扶制度, 才能使各项政策措施切实落到实处, 从而最有效地纾解贫困生问题,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3.2 精神解困, 是纾解贫困生问题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精神保障

贫困生不仅是经济上的贫困, 往往是物质与精神的“双困”。而较之物质贫困, 精神上的贫困具有更大的潜隐性和危害性。它不易被人察觉, 但当其积聚到顷刻间爆发时, 对整个校园和社会的震荡却相当大。这其中, 马加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 “对于一个人而言, 尤其是一个大学生, 不仅需要学习与创造的空间, 更需要有心理的支撑和成长的助力。”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层面看, 精神解困必不可少, 是纾解贫困生问题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精神保障。因此, 从长远计, 物质解困的同时, 也要注重精神解困。而要做好精神解困, 首先, 要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特点, 时刻关注其思想动态。贫困生的心理有其特殊性, 思想上相对不稳定, 而作为相关人员要经常留意并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以疏导。其次, 要弱化差距感。差别产生差距。要使其在生活中逐渐淡化差距感及由此产生的疏离感。如多创造一些让其展示自身的机会, 以增强其自信。也可增进贫困生与其他群体的了解和沟通, 这样能使其积极融入其中, 精神上的困惑和无助才能得以消减, 心中逐渐也能升腾起幸福感。第三,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节。调节形式可以多样, 如平时的谈心谈话, 专门的心理咨询疏导等。

参考文献

[1]陆士桢.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颜小冬.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

篇8:六大措施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139-2

0 引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贫困生认定是在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选的前提下,做好贫困认定能使得国家奖助学金充分发挥作用,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随着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人数越来越多、资助额度越来越大,作为资助前提的贫困认定显得越来越为重要。虽然国家下发贫困认定的指导文件,对贫困认定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但各个各校在贫困认定的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随后的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也就远离国家资助的学生的初衷。

1 贫困生认定工作

1.1 认定标准

经济困难按照特别困难、困难、一般困难等三个层次划分为一档(一般困难)、二档(困难)、三档(特别困难),人数不限,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民主评定。一档、二档即生活型贫困,家庭经济困难与一般困难学生。指依靠家庭能够解决基本的衣食问题,但这种解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衣着体面和饮食营养还无法保证,除衣食外其他的一些基本生活需要仍有困难的学生,包括家庭有少量经济来源,或能够获得亲友一定资助,但仅能维持日常生活,无力支付全部学业费用等情况。三档即生存型贫困,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指从家庭获得的经济支持很少或者没有,衣食缺乏保障,温饱尚未解决的学生,包括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成员丧失劳动能力,无任何经济来源,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

1.2 认定程序

第一步个人申请,由学生本人主动向系部提出申请,写出个人书面申请的同时如实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家庭情况调查表》,《家庭情况调查表》须到乡镇及以上政府或民政部门盖章方符合申请要求。第二步系部认定。申请贫困生认定的学生,填写好有关材料后上交系统。系部根据本系的实际情况,各班级成立班级贫困生认定评议小组,系部成立系贫困生认定工作组,负责对申请材料的评议和认定工作,对申请学生的家庭情况、在校学习生活纪律、日常消费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评议,形成初步的认定结果,最后填写《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统计表》。第三步学院审核。系部将班级评议小组和系贫困生认定工作组认定后的申请表、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汇总表》上报学院学生处。学院学生处对系部提交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核,上报院领导审批,最后将形成认定结果并进行公示。

2 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

2.1 认定标准难以确定

根据院校文件,由学生提出贫困认定的申请,提交贫困证明。家庭收入与消费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偏远一点乡村的可能收入稍微低一点,但因为消费水平较低,生活还算可以,同样的收入如果在发达城市生活水平并不算高。认定标准中的规定也往往存在难以把握的条件。比如在对能不能有电脑这条,电脑是相关专业必需品;对手机不能高于两千块钱规定中,虽然有学生手机档次较高,但是二手手机或者是亲朋好友相赠,在评定过程中,对有些标准还是比较难以把握。

2.2 贫困证明的填写不真实

贫困证明是学生贫困认定的重要证明,学生在填写贫困证明的时候,家庭收入往往也不能按照家庭实际收入填写,学生为了能评定上贫困生,往往把家庭收入写低。在填写家庭人口数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要加上已经结婚的姐姐、哥哥,还要加上姥娘、姥爷。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很多情况下不能据实填写,甚至把家庭成员的病情扩大化。家庭受灾情况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虚报填写情况。

2.3 认定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大

贫困证明需要到乡镇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盖章,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因为存在一定的人情因素在里面,又没有相关制约贫困认定盖章行为的规定,往往是谁需要盖章就给盖,导致学校要求学生盖章的时候没有盖不出来的贫困证明章。

在评选的过程中,同班同学之间在民主评议的过程中掺杂着个人感情的存在,尤其是担任班委的学生,因为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往往得罪一些人,同学们在贫困认定的过程中就不给予投票。学生判断同学们是否贫困很大程度上还是根据学生同学们平时的消费、衣着用品进行投票,班主任在因学校的事务性工作太多,很难从更深层次去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也仅仅是从外表观察学生是否贫困,民主评议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评选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人缘好的学生,可能并不是贫困生。

3 贫困生认定的解决措施

3.1 加强贫困生认定的宣传

加强对贫困生认定的宣传,通过召开班会、参加讲座、观看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明白国家励志、助学金真正的目的。只有学生明白了国家资助的意义,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申请贫困认定,这样才能在源头上端正贫困认定的目的,才能使国家资助发挥作用。对申请贫困认定的学生进行小范围的教育,让这部分同学们相互进行横向比较,确定申请认定档次。

3.2 完善贫困认定标准

前面所述的贫困认定标准只是一个定性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分寸。学校在制定认定标准的时候,应该把某些观察指标量化,比如学生在校每个月应该最高不能超过哪个额度,使贫困认定工作有规可循。当然特殊情况如单亲家庭、家庭人员有重病、经济欠发达、家里孩子多等例外情况给以有限认定。多个观测点相结合,使得认定结果更加准确、公正。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之间也存在差异,在解决以上问题的时候具体工作细节也有所不同,但大致上都可以使用以下方法:首先通过一些可行的衡量指标来真实反映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此种方法准确性较高,但必须要求学生信息真实可靠,这就需要通过对在校生每月学习生活消费支出和学生缴纳学费的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学校学生消费水平对贫困生消费水平进行界定,以此认定贫困生。并且尽可能地与生源地的党和政府基层部门进行及时联系,核实学生开出的证明。

3.3 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教育学生要根据自己家庭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申请贫困,让学生明白自己不属于贫困范围以内申请了贫困认定将会剥夺真正贫困的学生受资助的可能,使得国家助学金失去了它本来的目的。在家庭情况调查表中学生应该据实填写家庭收入、家庭人员身体状况。对认定结果实施动态管理,重新符合贫困生条件的学生纳入贫困生的行列,对于已经不符合贫困生条件的学生撤销贫困档案。建立诚信档案,引导学生在贫困认定的过程中养成诚信的意识,并加大惩罚力度来改善诚信缺失的状况。

3.4 对认定结果进行追踪、监督

贫困认定后,班主任通过与贫困生谈心谈话正面了解消费情况,通过与贫困生宿舍人员、班级其他同学谈心谈话侧面了解贫困生的消费情况,以及通过信息员的反馈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qq群、微信群、飞信等多种通信工具了解学生助学金使用情况。学院、系里随机抽查贫困生,了解学生助学金的使用。一经查实贫困生有请客吃饭、购买奢侈品等乱用助学金的情况,追回助学金,并记入诚信档案。通过这种监督机制,使得贫困生获得的助学金用在学习上,使国家资助真正发挥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岑道权.高校贫困生认定的难点及对策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2] 余冲,李立文.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2008(9).

上一篇:与入党申请人谈话情况下一篇:桥梁施工总结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