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2024-05-02

1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精选8篇)

篇1:1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班级: 电商S2010-2专业:电子商务

姓名:周饶、张娇玲

任课老师:蒋文嫱

设计时间:

2012年3月

敬老、爱老、安老、养老,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社会各方义不容辞。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就有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当前要着力解决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养”和“医”的问题,把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真正建立健全起来。

要在全社会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使老年人在经济上得到保障,生活上有人照顾,精神上得到安慰,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新运行机制,建立“以人为本,代际和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让老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夕阳无限好,人生仍灿烂”。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正在步入“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也给安老养老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前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意识低,与经济较快发展的态势相比,社会老龄保障事业显得明显滞后。面对日益凸显的老年人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近几年,我们那个城镇也开始实行养老政策。据了解,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设10个档次,分别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新农保设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员可以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我的爷爷奶奶,他们每年每人都交100元,我爷爷79岁,奶奶73岁,所以爷爷奶奶每年可以领到他们应得的养老金。

市、县市区政府对参保人缴费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对城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由政府为其每年代缴81元养老保险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以及国家

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城乡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居民,可每月领取基础养老金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部分余额可依法继承,且政府补贴余额用于支付其他参保人。

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及养老设施状况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有1亿4千9百多万,占总人口的11.3%,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城市独居老年人占49.7%,农村亦达38.3%。农村老年人收入低,医疗保障覆盖率低。常感孤独的老年人,在城市为18%,农村为30.9%。而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也超乎我们想象。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还要翻上一番;而到2050年,中国每3到4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是老人。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我们国家就是在99年进入老龄化的时候,我们人均收入呢就是800美元,而世界上其他国家,进入老龄化,他的人均收入应该是在5千到1万美元左右,所以我们体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特征呢,就是未富先老。

庞大的老年人基数,无论是赡养还是医疗都得花钱,但对于中国来说,光靠国库是很难支撑起这样一大笔数额的。中国各地的公办养老院,目前都出现了排队现象,等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住进养老院的情况普遍存在。

根据权威统计,目前我国1.49亿老人当中,想在养老院安度晚年的约占5%,这样就需要有700万个床位才能满足需要。而目前全国养老院的床位,总共只有150多万张,缺口高达550万。为了解决养老设施不足的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很多人都在努力。

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制度建设空白

一是城市无工作居民的养老问题;二是城市无工作居民的医疗问题;三是农村还没有养老制度安排;四是农村的医疗保障问题;五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发展和完善遗属保险、护理保险、以房养老等新的保证措施,使城乡老年人都能做到最基本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三、不容乐观的安老养老状况

现代的老年人,既没有传统社会里凭辈份“倚老卖老”的优势,也没有发达社会中的社会福利优势。相比之下,却存在着年龄、体力、精力等方面的劣势。不少老年人当下的生活处境是比较窘迫的。

1、老年人的劣势

第一,多数老人的收入在中下等水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恐怕是最苦的,他们根本就没有“退休”一说,很多人一直要劳作到最后一息。在城市,“啃老”现象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不少老人要间接地承担其失业子女甚至是第三代的生活费用。

第二,老人就医状况令人担忧。老年人体弱多病,需要经常看病吃药。他们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加上近年来医药价格飙升,更使老年人在看病、医药方面陷入窘境。

2、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严重不足

老年人退休时间早,中青时年实行低工资制,并没有享受到多少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没有真正享受到新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成果。对高龄老人,我国已开展了某些老年福利工作,例如城市高龄老人公共场所优惠待遇、五保老人的照料与服务等,使得他们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总体上看,广大老年人的基本经济保障仍然十分薄弱。

目前,城镇一块的老人,因为有了城镇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等,总算是有了“最后一道防线”;而在农村地区,老年农民除了家庭赡养以外,基本没有其他养老收入,养老风险很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出台了,但是由于宣传贯彻的力度不够,赡养纠纷案每年递增。

3、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首先,养老社会服务化的载体不足。全国城乡仍有相当数量的五保老人没有实行集中供养,散居的五保老人有很多,空巢老人数量更多。他们的生活起居、生灾害病等,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护理。

其次,各种养老机构收费偏高。调查发现,社会化的养老院,平均收费在每人每月800元左右,高级一些的老年公寓等则需要1300元以上。倘若两位老人没有子女,每月仅靠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过活,怎么可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呢?但这些社会化养老机构也感到苦恼,他们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且数量不足,不收取较高的费用就无法运转下去。

四、建义

1.尽快出台新农保实施细则

结合《四川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尽快出台适合**的新农保实施细则,做好老、新农保各项政策的衔接,让新农保政策更加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和宣传,确保做到“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为推动**“三个加快”、建设“四个**”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加强新农保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等农村常用的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新农保政策,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动用镇、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等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来进行宣传,让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居民真正懂得新农保的优惠政策,转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消除其后顾之忧,让其自愿主动参保。

3.政策惠民逐步提高政府补贴标准

调查发现,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参加养老保险合算,但还不能解决养老问题。100位参加了养老保险的被调查者中,有72位认为参加养老保险合算,占被调查者的72%,他们认为比存银行收入要高;认为不合算的有11人,占11%;认为说不清的有17人,占17%。当被问及你认为养老保险能不能解决养老问题时,回答不能的有55人,占被调查者的55%,回答说不清的有27人,占27%;回答能的只有18人,占18%。可见老农保政府补贴还相对偏少。在新农保试点中,要明确地方财政对农民参保应予补贴,尤其是对特殊困难群体的补贴还要提高。

4.严格管好用好养老保险基金

切实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在确保基金安全的情况下,实现有效的保值增值。探索一些风险小、收入高的基金增值办法,包括对国家重点项目的投资,适当部分用于资本市场投资等。

5.继续探索养老政策新路子

近年来长沙市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形势下,要大胆创新,继续探索养老政策新路子,把长沙市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工作中的现实问题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老龄服务体系和老龄社会管理体系建设上有新的突破,让“养儿防老”转变为“制度养老”。

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要围绕“五个老有”工作目标,既要满足和改善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特殊需求,也要不断满足和丰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需要,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老人开心的度过晚年,没有任何怨言。

篇2:1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班级:计信S2010-

1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姓名:阙召迪、周云华

学号:06、3

5任课老师:蒋文嫱

设计时间:2012年3月

敬老、爱老、安老、养老,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社会各方义不容辞。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就有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当前要着力解决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养”和“医”的问题,把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真正建立健全起来。

要在全社会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使老年人在经济上得到保障,生活上有人照顾,精神上得到安慰,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新运行机制,建立“以人为本,代际和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让老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夕阳无限好,人生仍灿烂”。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正在步入“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也给安老养老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前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意识低,与经济较快发展的态势相比,社会老龄保障事业显得明显滞后。面对日益凸显的老年人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近几年,我们那个城镇也开始实行养老政策。据了解,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设10个档次,分别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新农保设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员可以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我的爷爷奶奶,他们每年每人都交100元,我爷爷79岁,奶奶73岁,所以爷爷奶奶每年可以领到他们应得的养老金。

市、县市区政府对参保人缴费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对城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由政府为其每年代缴81元养老保险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

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城乡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居民,可每月领取基础养老金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部分余额可依法继承,且政府补贴余额用于支付其他参保人。

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及养老设施状况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有1亿4千9百多万,占总人口的11.3%,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城市独居老年人占49.7%,农村亦达38.3%。农村老年人收入低,医疗保障覆盖率低。常感孤独的老年人,在城市为18%,农村为30.9%。而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也超乎我们想象。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还要翻上一番;而到2050年,中国每3到4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是老人。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我们国家就是在99年进入老龄化的时候,我们人均收入呢就是800美元,而世界上其他国家,进入老龄化,他的人均收入应该是在5千到1万美元左右,所以我们体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特征呢,就是未富先老。

庞大的老年人基数,无论是赡养还是医疗都得花钱,但对于中国来说,光靠国库是很难支撑起这样一大笔数额的。中国各地的公办养老院,目前都出现了排队现象,等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住进养老院的情况普遍存在。

根据权威统计,目前我国1.49亿老人当中,想在养老院安度晚年的约占5%,这样就需要有700万个床位才能满足需要。而目前全国养老院的床位,总共只有150多万张,缺口高达550万。为了解决养老设施不足的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很多人都在努力。

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制度建设空白

一是城市无工作居民的养老问题;二是城市无工作居民的医疗问题;三是农村还没有养老制度安排;四是农村的医疗保障问题;五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发展和完善遗属保险、护理保险、以房养老等新的保证措施,使城乡老年人都能做到最基本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三、不容乐观的安老养老状况

现代的老年人,既没有传统社会里凭辈份“倚老卖老”的优势,也没有发达社会中的社会福利优势。相比之下,却存在着年龄、体力、精力等方面的劣势。不少老年人当下的生活处境是比较窘迫的。

1、老年人的劣势

第一,多数老人的收入在中下等水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恐怕是最苦的,他们根本就没有“退休”一说,很多人一直要劳作到最后一息。在城市,“啃老”现象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不少老人要间接地承担其失业子女甚至是第三代的生活费用。

第二,老人就医状况令人担忧。老年人体弱多病,需要经常看病吃药。他们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加上近年来医药价格飙升,更使老年人在看病、医药方面陷入窘境。

2、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严重不足

老年人退休时间早,中青时年实行低工资制,并没有享受到多少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没有真正享受到新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成果。对高龄老人,我国已开展了某些老年福利工作,例如城市高龄老人公共场所优惠待遇、五保老人的照料与服务等,使得他们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总体上看,广大老年人的基本经济保障仍然十分薄弱。

目前,城镇一块的老人,因为有了城镇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总算是有了“最后一道防线”;而在农村地区,老年农民除了家庭赡养以外,基本没有其他养老收入,养老风险很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出台了,但是由于宣传贯彻的力度不够,赡养纠纷案每年递增。

3、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首先,养老社会服务化的载体不足。全国城乡仍有相当数量的五保老人没有实行集中供养,散居的五保老人有很多,空巢老人数量更多。他们的生活起居、生灾害病等,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护理。

其次,各种养老机构收费偏高。调查发现,社会化的养老院,平均收费在每人每月800元左右,高级一些的老年公寓等则需要1300元以上。倘若两位老人没有子女,每月仅靠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过活,怎么可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呢?但这些社会化养老机构也感到苦恼,他们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且数量不足,不收取较高的费用就无法运转下去。

篇3:1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凌云县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资料来源于凌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2 方法

根据《凌云县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 对凌云县城按地址方位抽取6个代表性的监测点, 每个监测点丰水期 (6月—9月) 每月采集水样2次, 枯水期 (2月—5月, 10月—12月) 每月采集水样1次, 共采90份水样。检测项目有:肉眼可见物、浑浊度、二氧化氯、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泗城镇城镇居民1.84万人的饮用水都来自凌云自来水公司, 以集中式供水为主要取水方式。水样采集、保存、运输和检验按现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5750-2006) 规定执行。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确切概率计算法,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凌云县城丰、枯水期水质监测结果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 生活饮用水以浑浊度为主要影响因素, 两个不同时期饮用水的浑浊度有显著性差异 (χ2=6.95, P<0.05) , 而其他项目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2 二氧化氯与细菌数的关系

监测结果表明, 二氧化氯含量是衡量细菌总数的依据, 它和细菌总数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依存关系。相关系数r值为-0.785 7, 二氧化氯和细菌总数属于不完全负相关。

3 讨论

2011年泗城镇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仍有问题存在, 浑浊度严重超标, 低于福建省沙县生活饮用水浑浊度合格率的67.5%[1], 直接影响到整个水质卫生的合格率。全年90份水样中, 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卫生合格率均高于山东省平阴县水质卫生合格率的50.1%, 49.3%[2], 可见我县改水工作目前处于进一步完善阶段, 但饮用水卫生质量离安全卫生标准尚有距离, 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3.1 对管网末梢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48, 42份水样进行分析, 影响水质因素合格率分别是:二氧化氯 (97.9%, 100%) , 细菌总数 (95.8%, 100%) , 总大肠菌群 (100%, 100%) , 肉眼可见物 (100%, 100%) , 浑浊度 (16.7%, 47.6%) 。2011年泗城镇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浑浊度合格率偏低, 这是影响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的关键。结合日常监督监测工作中接触到的生活饮用水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处理, 完善水净化消毒处理设施, 改善自来水公司对城区供水的水质质量, 对保证城市居民的用水安全意义重大。

3.2 加强水源管理措施泗城镇城镇居民饮用水主要以泗水河为主, 其位于凌云县城的上游, 因降雨量较多, 山上大量泥土被冲入河沟, 这是影响凌云集中式供水水质稳定且浑浊度严重超标的主要因素。水质超标项目中绝大多数在水中呈无色无嗅无味状态, 除非进行水质检测, 否则无法引起人们的关注。细菌总数出现一定比例超标现象, 与水质的处理设备和生产及使用规范有关, 在使用净水设备或加入消毒剂时要定期清理滤料, 否则, 不但净水能力减弱, 长期集附于滤料中的各种微生物或杂质, 反而会对滤出的水造成严重污染, 易造成介水传染。广西伤寒、副伤寒多以水型传播为主传途径[3], 政府应高度重视, 各有关部门做好职能工作, 从饮用水源地层层把关, 管理规范, 认真负责, 对所管辖区域的饮用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定期定点监督监测;并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深入认识全民保护水源的重要性以及饮用被污染的水对身体的危害性;提高群众对水性疾病的防范意识, 尽可能给泗城镇城镇居民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饮用水, 保障市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王玉珍, 魏景华, 董建忠.1997~2004年沙县饮用水水质监测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 2007, 13 (3) :1.

[2]吴运凤.2005年平阴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 2007, 13 (5) :430-431.

篇4:1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专家解读(章荣华主任医师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

《报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居民面临着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的双重问题。营养过剩主要是指能量、脂肪摄入过多,营养缺乏则主要指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

脂肪摄入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食用油。而食用油又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例如猪油等已经慢慢淡出大众视线,但植物油的大量摄入同样会造成能量超标,这也是近年来导致肥胖率升高的可能原因之一。健康的用油标准一般建议在25—30克,日。我国目前除了肥胖和超重,更容易被人忽略中心性肥胖,即那些体重不重,腰围比较大的人群,这类人群有着较高的慢性病风险,因为内脏大多集中在腹部,所以内脏脂肪的储存,会导致代谢功能的下降。

同时报告显示我国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依然缺乏。钙是人体的宏量元素(宏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质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相对于微量元素而言)之一,其含量约占人体体重的1.5%~2%,其中99%以钙盐的形式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另外1%的钙质以游离或化合的状态存在于软组织和细胞外液(包括血液)中,钙在人体内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心脏的跳动、肌肉的收缩、激素的分泌甚至大脑的活动、听力都需要钙的帮助才能实现。在日常生活中,钙的主要来源是豆类、虾皮和牛奶。其中大部分还是依赖于牛奶,因此专家建议每人每日摄入应大于300ml。

铁是人体内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铁缺乏可使血红蛋白含量和生理活性降低,影响携氧功能,从而影响大脑中营养素和氧的供应。人体长期缺乏铁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表现症状为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心悸头晕、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铁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存在于植物内,但因同时存在草酸和植酸,因此很难被吸收。另一种是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肉类中。铁在日常生活中从食物摄入的含量并不少,但主要以植物性铁为主,大部分难以吸收。为了加强铁的吸收,我国政府正在推动应用铁强化酱油预防改善缺铁性贫血项目,有需要的居民可以在各大超市中购买到各种品牌的铁强化酱油。

维生素A是维持一切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营养障碍性疾病,如夜盲症、角膜干燥、骨骼生长不良、生长发育手足等。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内脏之中,但是由于动物内脏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因此居民不能经常食用动物内脏。植物中含有大量类胡萝卜素,它们在体内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是维生素A的重要食物来源,因此提倡居民多食用深色蔬菜水果,深色可占每日食用果蔬量的一半以上。

维生素D跟骨健康紧密相关。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软骨病。体内维生素D90%以上来源于紫外线照射皮肤,但雾霾天、防晒霜还有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等因素都会造成人体接受紫外线照射皮肤的概率降低,影响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

专家解读(俞敏主任医师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健康生活方式可预防肿瘤

根据《报告》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肿瘤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俞主任介绍说,之所以肿瘤的患病率升高,原因有几个: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人口增多,老年人群是肿瘤高发人群,因此肿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有增高趋势:另一个原因在于肿瘤筛查、诊断治疗技术和水平的提高,很多肿瘤如甲状腺癌、前列腺、宫颈癌等早期被诊断发现;另外吸烟、环境污染等因素也是导致肿瘤高发的原因之一,如《报告》中显示肺癌在男性发病中居首位,而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肿瘤发病的首位,可能跟女性内分泌系统、环境影响以及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俞主任说,其实大众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肿瘤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肿瘤需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合理膳食,不吃霉变食物,尽量吃新鲜食物,有研究表明肿瘤与肥胖也有一定关系,因此控制热量、脂肪的摄入很重要。多吃粗粮和蔬果,补充膳食纤维,能有效预防俗称“富癌”的大肠癌:

避免或者减少受到辐射伤害,包括紫外线、X线等放射性物质接触:

避免与一些生物因子的接触和感染。有些肿瘤可以通过注射疫苗降低发生肿瘤的危险因素,如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肝癌,接种宫颈癌疫苗可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早诊断早治疗也是关键,不讳疾忌医,一旦体检发现肿瘤应该立即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血脂异常需要高度重视

《报告》显示,近年来,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卒中(俗称“中风”)、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升高,俞主任说,冠心病、中风的发生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体重增加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血脂,很多人都未引起重视,其实根据浙江省熳病监测数据显示,50%左右的成人血脂异常,也就是说人群中有一半人的血脂是不正常的。俞主任说,高血脂与膳食摄入关系密切,如脂肪摄入过多,高蛋白、高糖食物摄入过多,机体无法吸收,也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蓄积,另外高血脂也和吸烟、过量饮酒、缺少运动有一定关系。

nlc202309011426

高血脂有这些危害,需要引起大众高度重视:

长期高血脂会引起脂肪肝导致肝硬化,引起肝功能严重损害;

高血脂引起血液粘滞度高,导致高血压,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以后,导致心肌功能紊乱。人体一旦形成高血压,会使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而脑血管在硬化后内皮受损,导致破裂,形成出血性脑中风,而脑血管在栓子式血栓形成状态下淤滞,导致脑血栓和脑栓塞;

高血脂会危害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大量脂类物质蛋白,在血浆中沉积移动,降低血液流速,并通过氧化作用酸败后沉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上,并长期黏附在血管壁上,损害动脉血管内皮,形成血管硬化:

高血脂会导致冠心病,当人体由于长期高脂血症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后,使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变小、血管腔内变窄,心肌注血量减少,造成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形成冠心病。掌握健康“四大基石”预防慢性病

★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是健康“四大基石”中的第一基石。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及美国健康食品指南,结合我国的国情,可以将合理膳食归纳为“两句话、十个字”,即:“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二三四五

“一”指每天喝一袋牛奶(或酸奶),内含250毫克钙,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膳食钙摄入量普遍偏低的状态。

“二”指每天摄入碳水化合物250~350克,相当于主食6~8两,各人可依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三”指每天进食3份高蛋白食物。每份指:瘦肉50克;或鸡蛋1个:或豆腐100克:或鸡鸭100克:或鱼虾100克。

“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成(每人每天摄盐6克);三四五顿(每天的餐数):七八分饱。

“五”指每天500克蔬菜及水果,加上适量烹调油及调味品。

红黄绿白黑

“红”指每天可饮红葡萄酒50—100毫升,以助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及活血化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西红柿等,其中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对儿童和成人均有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绿”指绿茶及深绿色的蔬菜。饮料以茶最好,茶以绿茶为佳。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绿茶有明确的预防肿瘤和抗感染作用。

“白”指燕麦粉或燕麦片。据研究证实,每天进食50克燕麦片,可使血胆固醇水平下降,对糖尿病更有显著疗效。

“黑”指黑木耳。每天吃黑木耳5~15克,能显著降低血粘度与血胆固醇,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适量运动

首先,应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散步、快走、舞蹈等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方式。专家建议身体状况良好的健康群可坚持每周5天运动,每天步行10000步的运动量,每次运动30分钟,同时每周可进行1次剧烈运动,这样能够有效加强心肺功能以及骨骼强壮等。

★心理平衡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达到理想健康的前提,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心情好了,做什么事都顺畅了,下面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平衡心态,自我调适。

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

不要对别人期望过高。

不要事事计较,学会必要忍让。

切莫处处与人竞争。

★戒烟限酒

根据《报告》中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非吸烟者中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2.4%。这个数据看上去很可怕,似乎大部分人群都生活在弥漫的烟雾中,那么该如何降低被动暴露在吸烟环境中的概率呢7俞主任说要想降低被动吸烟率,首先要提倡主动吸烟者戒烟。浙江省县级以上医院都设立了戒烟门诊,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是导致烟民成瘾的关键,因此,烟瘾较大的烟民在戒烟门诊能得到专业的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戒烟成功率较高。同时,家人对戒烟者的帮助和支持也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国家积极推动公共场所戒烟,并提高烟草税,以及提倡青少年不抽第一支烟,从源头上控制烟草。研究表明,在室内吸烟,即便当时没有旁人,但是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长期存留在房间里,对后进入房间的人造成长期健康危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手烟”,因此,作为吸烟者,积极戒烟,应该在公共场所不吸烟,尽量选择户外吸烟,以避免对自己的家人或者旁边的人造成危害。

中国营养学会综合考虑过量饮酒的危害和适量饮酒可能存在的健康效益,建议健康成年人适量饮酒的限量值是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度的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成年女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的白酒50克。如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要尽量不饮酒,如饮酒,饮酒量是要控制在酒精量10克以内,相当于啤酒285毫升,或葡萄酒100毫升,或38度的白酒30克。

篇5:中国城乡居民养老状况调查

院系年级:电气工程系2009级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电信S2009-5班

姓名:丘银昌

学号:05 号

中国城乡居民养老状况社会调查报告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胡总上台之后推出了一系列富农、安农的政策,虽然如此但为什么国内消费水平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呢,教育、医疗、官司是大家心中一个共同的纠结。要使国内消费能够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那么城乡居民养老状况就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下面是近年我国城乡居民养老状况社会调查情况:

一、目前国内养老保障制度成就:

1.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初步建立:

随着我国经济近若干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增长,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也发展迅速,制度建设上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初步形成。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3206万人,比上年底增加3059万人。现在养老保障体系正在快速发展和推进,已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养老保障网。

2.城乡居民对于养老保障的满意度有所上升:

根据我们这次2011年的全国调查结果,城乡居民对政府养老保障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小城镇居民的满意度超过城市居民,但是实际上小城镇居民享有的水平仍然明显低于城市居民。城市居民中,基本养老保险在75%以上,而小城镇居民中拥有比例最高的仅为46.1%。

3.一定比例的农民工享有了社会养老保障:

农民工的养老保障问题也一直广为关注。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农民工参加的养老保障制度比较多样化。在养老方面,他们参加的保险既包括城镇养老保险,也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城镇还是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都覆盖了一定比例的农民工,虽然与非农户口的就业者相比,他们享有的养老保障待遇还不是很高,但是覆盖面有明显提高。

二、目前存在的不足: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应对经济波动的挑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迁移流动的加快、就业形式的多样化等等,都要求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加快完善。

1.养老保险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急待提高 :

养老保障一直是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家庭保障功能逐渐弱化,传统的家庭代际养老模式受到很大的挑战,城乡居民对城乡养老保险及相关服务的需求快速提升。在本次调查中,养老保障问题在调查的18个社会问题中排在第7位,18%的居民认为养老保障问题是我国重大的社会问题。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社会公平感,从本次调查来看,认为养老等社会保障“比较公平”和“很公平”的刚刚超过一半,为50.4%,还有接近40%的居民认为“很不公平”或“不大公平”。从国家统计局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来看,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64%,50~59岁的人口也占到13.94%,所以解决好养老保障问题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策略。根据2008年的调查,接近1/3的家庭中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其中有一个老人的家庭占18%,两个老年人的家庭超过13%;从家庭人口数来看,在所有的一人户家庭中,35.2%的一人户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有的两人户家庭中,两个60岁以上老年人的占三分之一。而从收入来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家中老年人数越多,家庭年人均收入越低。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夫妇,每人从年满60周岁起享受年均不低于600元的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奖励扶助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在农民中引起极大反响,但这一政策是面向计生户的,到2006年,共有134.7万人受惠,目前覆盖面还相对有限。因此,在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加快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需要着重予以考虑。

2.要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和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根据2008年的调查,目前社会养老保障的享有状况,仍与就业单位的性质有紧密的关联,公有制单位比非公有制单位的社会保障程度要高很多。调查数据显示,在目前就业的18~60岁的人口中,就职于公有制机构和三资企业的人员,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较高。比如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单位,城镇养老保险的覆盖率都在60%~80%之间,三资企业也接近60%,但在私营企业中,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享有的比例只有33%,就业于个体机构和没有固定单位的人员,享有城镇养老保险的比例仅为17%左右。还有一类是没有单位者,这部分包括自由职业、做散工等无固定单位者,与个体工商户的养老保险覆盖率基本一样,都在17%左右。

3、目前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养老保障的交叉和管理混乱,使参保人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奔走于各个单位才能在一系列的程序办理后拿到自己应有的福利。

4.参保人群的年龄老化问题需警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也不断提高,居民的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老龄人口绝对量在快速增加,居民家庭的老年抚养系数提高,社会用于老龄人口的养老保障的负担也因此而增加,社会保障参保人员的年龄结构也逐渐向老龄化过渡,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必须及早对参保人员结构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数据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参保的在职职工与离退休职工的比例是5.4:1,到90年代中期上升到4:1,而到2007年这一比例为 3.06:1。本次调查的数据也显示,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中,基本的趋势是,越是年龄大的年龄组,社会保障的参保率就越高,社会保障的参保率随年龄的降低而递减,特别是50岁以上年龄组的参保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下年龄组。这意味着养老保险基金负担系数逐渐提高,一旦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及作用发挥。

三、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议 :

在当前国际经济复苏和新兴国家面临通胀压力的大背景下,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而未来养老成本的不确定性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储蓄,抑制了正常的消费支出,只有消除这种不确定性才能促进个人消费。近几年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通过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使更多的家庭具有了规避生活风险的能力。而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消除家庭正常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稳定消费预期,坚定家庭居民的消费信心,使居民放心消费,从而扩大内需。

1.进一步巩固发展成果,切实提高保障能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但是还需要继续努力,巩固这一成果。尤其是实行缴一年费保一年的险种,还需要增加吸引力,一方面提高保障水平,使参

保群众切实受益,另一方面建立连续缴费参保的激励机制,通过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增加居民社保基金的支出能力,达到保险“大数法则”的要求,促进社会养老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提高各项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的知晓率。调查发现,很多参加各种类别养老保险的居民都有超过15%的人不知道报销的比例,说明在扩大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面的同时,还需要更细致的工作,使居民了解参加养老保险后可以获得的利益,这样一方面解决看养老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养老保障体系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另外,随着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管理服务对象不断增多,社会养老保障经办管理服务任务日益繁重。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参保人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2.加快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减轻居民养老负担

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主要是根据城镇和农村两种社会经济形态来设计、管理和运行的,城乡二元特征明显。城镇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框架基本确立之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应该摆上政策议事日程。农民最渴望解决的养老、医疗问题,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各地自行组织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指导和扶持。目前在相当一部分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要把解决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作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全国10%左右的县(市),这对推进农村养老工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关注农民工和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较低,除其自身的保险意识较弱和缺乏主动性外,用人单位受利益驱动不愿参保,现行制度不太适合农民工就业实际状况,转移接续不顺畅,执法力量薄弱也是重要原因。结合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下一步目标,对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要统筹考虑,特别是设计一套衔接城乡的符合农民工流动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全国性统一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4.扩大参保覆盖面,改善参保人群的年龄结构

参保人群的老化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优化参保结构,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来扩大参保人群,将参保范围从原来的城镇职工扩大到全社会,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险项目来适应不同层次的人群,使更多的人可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扩大在职人员和年轻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比例,使参保人员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延缓参保人员结构老龄化的进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2009年对于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又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保险法草案、新医改方案、事业单位养老保障改革、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酝酿出台。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加快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推进制度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同时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要求地方财政也要加大投入,这些都表明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可以肯定地是,随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不断加大力度、扩大覆盖面,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民众从中受益,对于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在经济面临困难,财政收入增长受阻,各方面又都需要巨大投入的情况下,更要注意保持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正常发展,因为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才能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才能实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5.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全面推广和实施的同时还要大力进行宣传和教育,促进广大群众的参保意识。

养老问题是全球一个普遍头痛的事,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的同时更是一个人口老年化严重的国度。由于人口基数大,目前老年人数量庞大。据全国老龄办2010年7月13日在京发布《2009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09年,我国80岁以上

高龄老年人口达到1899万,今后每年以100万速度增加,“十二五”期间将超过2600万。与此同时,我国城乡老年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达到70%,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老年空巢家庭将进一步增多。而且老年化速度还在逐步加快,在我国还未实现现代化之前就提前进入老年社会,出现未富先老的困境。这无疑是对我国全面健康稳定发展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6.在养老体系快速建设的同时必须着重抓就业率和发展,只有在有稳定、可靠的收入的情况下才谈得上养老,不然一切都是个空想。增加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刻不容缓。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西部大开发以及各种大型工程项目中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能创造大量的岗位。要养老就必须要有收入而要先富就要先修路。例如在西北,第二亚欧大路桥横贯我国,是欧洲、中亚、东亚乃至西太平洋的交通运输枢纽,交通便利就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机遇:如旅游、餐饮、物流基地等等,同时也方便了当地人到外地去发展。简直整个交通线就是一个经济流域。现在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地区不仅人口众多也是当今世界发展速度快速的国家和地区更是我国的邻邦,这一切都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和市场。加快与他们的交通建设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也能加快与之相邻的地区和辐射地带的经济发展,也是我国睦邻、安邻、富临的政策,当然也有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那么发展起来就更是一帆风顺了,而有了发展养老问题就有了出路有了保障。

篇6:1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形势也出现较大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建立覆

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使社会保障制度起到经济“减震器”和

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对于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

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就显著1.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近若干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迅速,在制度建设上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形成。

现在,一个以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快

速发展和推进,成为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保证,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网。2.城乡居民对于社会保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城乡居民对政府社会保障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尤其是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上升幅度较大同时医疗支出对居民的生活压力也有所减轻。

城乡居民医药费完全自理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

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三条保障线,从制度上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全覆盖。近几年来,我国医

疗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扩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推进,已经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的制度建

设。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快速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4.相当比例的农民工享有了社会保

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一直广为关注。本次调查显示,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

障制度比较多样化。在养老方面,他们参加的保险既包括城镇养老保险,也有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在医疗方面,他们参加的保险既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也有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城镇还是农村的保障体系都覆盖了一定比例的农民工,虽然与非农户口的就业者相比,他们享有的社会保障待遇还不是很高,但是他们的社会保障

覆盖程度明显提高。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工,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比例很高使农民工逐步享有社会保障,这是一件可以与取消农业税具有同样历史性意义的重大举措。

二、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加快完善的几个方面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取得了

很大成就,但应对经济波动的挑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迁移流动的加快、就业形式的多样化等等,都要求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完善。1.养老保险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亟

待提高养老保障一直是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家庭结构日益小

型化,家庭保障功能逐渐弱化,传统的家庭代际养老模式受到很大的挑战,城乡居民对城乡

养老保险及相关服务的需求快速提升。在本次调查中,养老保障问题在调查的18个社会问

题中排在第7位,18%的居民认为养老保障问题是我国重大的社会问题。养老等社会保障问

题的解决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社会公平感,从本次调查来看,认为养老等社会保障“比

较公平”和“很公平”的刚刚超过一半,为50.4%,还有接近40%的居民认为“很不公平”

或“不大公平”。

2.解决医疗问题依然是改善民生的重点之一医疗作为关系民生的大事之一,一直

为城镇居民所关注“看病难、看病贵”是排在第一位的社会问题。尽管这两年医疗保障和医

疗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很大成绩“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重要“看病贵”表现为

居民看病的绝对支出较高,根据有关调查,目前在城乡居民低收入家庭中,因病致贫的家庭

显著增加。

3.失业保险的覆盖面需要进一步扩大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下岗失业

问题的总人数增加,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急剧攀升,近五年来每年都在800万人以上。但是,目前的失业保险覆盖面依然偏小,有相当部分的失业人员得不到失业保险的救助。属于登记

失业范围内的失业人员,无论是再就业、自谋职业还是在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国家都有相

关的优惠政策,而登记失业以外的失业人员,例如一部分改制的国有企业职工,因企业停产而失去工作,但企业没破产,下岗没依据,上岗没工作,生活费没处要,低保享受不了;还有一部分停产企业没有缴纳失业保险金,职工失业后也无法享受失业保险。总之,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实际失业人员,并不能享受失业保险金,也没有统计在需要救助的失业人员中。4.要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和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险制度根据这次调查,目前社会保障的享有状况,仍与就业单位的性质有紧密的关联,公有制单位比非公有制单位的社会保障程度要高很多。调查数据显示,在目前就业的18~60岁的人口中,就职于公有制机构和三资企业的人员,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较高。比如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单位,城镇养老保险的覆盖率都在60%~80%之间,三资企业也接近60%,但在私营企业中,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享有的比例只有33%,就业于个体机构和没有固定单位的人员,享有城镇养老保险的比例仅为17%左右。还有一类是没有单位者,这部分包括自由职业、做散工等无固定单位者,与个体工商户的养老保险覆盖率基本一样,都在17%左右。5.参保人群的年龄老化问题需要引起注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也不断提高,居民的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老龄人口绝对量在快速增加,居民家庭的老年抚养系数提高,社会用于老龄人口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的负担也因此而增加,社会保障参保人员的年龄结构也逐渐向老龄化过渡,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必须及早对参保人员结构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

本次调查的数据也显示,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中,基本的趋势是,越是年龄大的年龄组,社会保障的参保率就越高,社会保障的参保率随年龄的降低而递减,特别是50岁以上年龄组的参保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下年龄组。这意味着养老保险基金负担系数逐渐提高,一旦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及作用发挥。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而未来养老、医疗及教育成本的不确定性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储蓄,抑制了正常的消费支出,只有消除这种不确定性才能促进个人消费。近几年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医疗养老等对居民的生活压力有所下降,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使更多的家庭具有了规避生活风险的能力。而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消除家庭正常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稳定消费预期,坚定家庭居民的消费信心,使居民放心消费,从而扩大内需。1.进一步巩固城乡社会保险发展成果,切实提高保障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但是还需要继续努力,巩固这一成果。尤其是实行缴一年费保一年的险种,还需要增加吸引力,一方面提高保障水平,使参保群众切实受益,另一方面建立连续缴费参保的激励机制,通过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增加居民社保基金的支出能力,达到保险“大数法则”的要求,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知晓率。调查发现,很多参加各种类别医疗保险的居民都有超过15%的人不知道报销的比例,说明在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的同时,还需要更细致的工作,使居民了解参加保险后可以获得的利益,这样一方面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保障体系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另外,随着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管理服务对象不断增多,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任务日益繁重。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参保人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2.加快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减轻居民养老负担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根据城镇和农村两种社会经济形态来设计、管理和运行的,城乡二元特征明显。城镇社会保障体制框架基本确立之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该摆上政策议事日程。农民最渴望解决的养老、医疗问题,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各地自行组织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指导

篇7:1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NO:_______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

感谢您参加本次调查问卷。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分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现状,调查结果仅供个人调研使用。请根据您本人的真实意愿,在您认为最合适的的选项中划。耽误您的宝贵时间,非常、感谢您的协助!

一、关于您的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男女

2.您的年龄:25岁以下26~40岁41~60岁61岁以上

3.您的家目前的经济状况,您认为您家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很宽裕比较宽裕 钱基本够用 钱不太够用 经济上非常紧张

4.您家的家庭人口共()人

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现状

1.您家是否有人已参加保险:是否

2.在医疗保险报销后,过去一年您家在看病上的花销大约是多少:

A、500元以下B、500—2000C、2000—5000元D、5000元以上

3.您对于现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了解多少?

A、很了解B、比较了解C、基本不了解D、完全不了解

4.您对于现在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吗?

A、很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5.您觉得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可多选)

A、交钱太多,.报销比例过低B、报销手续繁琐

C、涵盖的保障范围不够D、住院医疗起付标准太高

E、其他

6.请问您认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可多选)

A、参保登记缴费方面B、就医管理服务方面

C、费用报销手续方面D、其他方面

7.您认为解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问题的途径是:(可多选)

篇8:1中国城镇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选取2015年1月在本市居民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研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好、中、差三类,从每个市的每类乡镇中随机抽取一个街道办事处,在每个街道办事处中再随机抽取6个居委会,以等距离抽样的方法选取240户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中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等相关信息。

1.2.2 Kessler10(K10)量表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K10量表)是一个由Kessler和Mroczek所编制的可以发现人群心理状况危险因素的自我评价量表[7,8,9],表中包括10个项目,可以多患者过去一个月的焦虑及压力水平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包括如下内容:(1)是否有不明原因的劳累[10];(2)是否常有紧张感;(3)出现紧张感的时候是否难以平静[11];(4)是否有无助感;(5)是否有休息不好;(6)是否有不安感;(7)是否常有沮丧感;(8)是否对任何事情都有畏难情绪;(9)是否对任何事情都不能激起兴趣[12];(10)是否有没有价值感。每个题目分5个评价等级:全部时间为5分,多数时间计4分,有些时候计3分,极少数时间出现计2分,几乎不出现计1分。针对患者各项评分进行加和,根据总得分将心理状况分成4个等级:良好得分10~15分;心理一般得分16~21分;较差得分22~29分;差得分30~50分[13,14,15,16]。

1.3统计学处理采用Access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t检验或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earson或Speanman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用Logistic进行有序性回归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与K10评分本次调查共选取16岁以上的城镇居民13 452名,其中男6703名,女6749名;年龄16~26岁701名,27~36岁2300名;37~46岁3500名,47~56岁2041名,57~66岁1992名;67~76岁1790名,77~86岁1028名;87岁以上100名。婚姻状况:未婚3192名,已婚9425名,离婚130名,丧偶705名。教育程度:文盲932名,小学1043名,中学2453名,高中/中专4538名,大学/大专及以上4486名。

2.2单因素分析

2.2.1一般因素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年龄、丧偶、受教育程度低者K10得分较高,年龄与K10得分呈正相关(r=0.157),受教育程度与K10得分呈负相关(r=-0.128)。

2.2.2躯体健康因素对躯体健康因素K10比较结果显示,调查前1个月、半年内、1年内患病人群K10均值显著高于未患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人群自身状况感觉K10评分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自感健康状况的优良与K10得分高低呈负相关(r=-0.227)。

2.2.3心理自评状况心理状况自评结果显示,性格内向、无知心朋友、对人生感觉消极、生活遭遇挫折者K10评分显著高于无此类情况者(P<0.05)。生活压力的研究显示,K10得分与生活压力呈负相关(r=-0.327)。

2.2.4家庭因素不同家庭年收入和家庭生活和睦程度均影响K10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10评分与家庭收入呈负相关(r=-0.259),与家庭生活和睦程度呈负相关(r=-0.325)。

3讨论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下,躯体的健康已经不足以衡量人体是否健康,心理健康与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17,18,19,20]。此次研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和Kessler10健康量表对本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年龄组、丧偶、受教育程度低者的K10得分较高,年龄与K10得分呈正相关(r=0.157),受教育程度与K10得分呈负相关(r=-0.128)。对躯体健康因素K10比较结果显示,调查前一个月、半年内、一年内患病人群K10均值显著高于未患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人群自身状况感觉K10评分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自感健康状况的优良与K10得分高低呈负相关(r=-0.227)。对心理状况自评结果显示,性格内向、无知心朋友、对人生感觉消极、生活遭遇挫折者K10评分显著高于无此类情况者(P<0.05)。对于生活压力的研究显示K10得分与生活压力呈负相关(r=-0.327)。不同家庭年收入和家庭生活和睦程度均影响K10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10的评分家庭收入呈负相关(r=-0.259),与家庭生活和睦程度呈负相关(r=-0.325)。居民的心理健康因素受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患者躯体健康状况、心理自身状况及家庭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影响。

摘要:目的:应用Kessler10量表对城镇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在本市进行健康调查的人员13 452名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和采用Kessler10健康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处理,采用Access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t或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earson或Speanman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用Logistic进行有序性回归分析。结果:根据统计结果得出,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年龄、丧偶、受教育程度低者的K10得分较高。对躯体健康因素、心理状况、家庭因素等研究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10得分高低与年龄呈正相关(r=0.157),与受教育的程度呈负相关(r=-0.128),与自感健康状况的优良呈负相关(r=-0.227),与生活压力呈负相关(r=-0.327)。与家庭收入呈负相关(r=-0.259),与家庭生活和睦程度呈负相关(r=-0.325)。结论:居民的心理健康因素受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躯体健康状况、心理自身状况及家庭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影响。

上一篇:信教群众亮剑材料下一篇:手机正在毁灭我们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