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024-04-21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共8篇)

篇1: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履行市场监管职责

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先照后证”改革后的事中事后监管,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国发〔2015〕62号),明确了“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为市场监管的基础性原则。该意见提出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四个谁”的原则,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对在行政审批中事中事后监管的内容要求、措施方法、责任分工、责任追究等进行了明确。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转变观念、转变重心、转变方式、转变作风,推动市场监管部门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要把落实“四个谁”原则与审批和行业主管部门事中事后监管结合起来。

长期以来,在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思维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思维转变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行政审批部门以批代管、只批不管现象,主动监管的意识不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在大量行政审批项取消后,一些行政机关不清楚管什么、不知道怎么管的问题普遍存在,出现了监管迷茫。过去传统的市场监管手段与现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早已不相适应。

该意见中提到改革后的“先照后证”是指从事后置许可经营项目的市场主体,先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再到许可审批部门办理许可审批手续。“先照后证“改革是商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市场主体可以更加便利,更加快捷地进入市场,有利于激发民众创业热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已经实施几年了,从以往几年的工作实践中看,在落实“四个谁”原则,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力度上还不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监管理念滞后。“先照后证”改革后,大多数审批部门对于后续监管存在着“谁批谁管、不批不管”“无照无证经营市场监管部门兜底”的模糊认识。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仍然在履行应由审批、监管部门履行的监管职责,很多行政审批部门习惯性的认为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市场主体的登记机关就应该负责监管市场的一切,未能正确理解“四个谁”原则,出现职责划分不清,推诿扯皮现象。

二、监管职责不清,执法协作机制不健全。“四个谁”原则确立后,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基层监管执法协作机制尚不健全,对审批、主管部门的履职情况督查不办,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在重视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基础性保障。

三、审批、主管部门之间存在较大的监管依赖性。在“四个谁”原则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协作存在误解,认为协作监管就是联合执法,对市场监管部门存在较大的监管依赖性,在各部门间分工负责、各尽其职、相互协作方面欠缺。

四、基层监管压力大。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因人员退休、年龄偏大、知识更新慢等客观因素,导致执法队伍不断萎缩、人员少、任务重,执法力量严重不足。更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及检验场所、设备设施、检验检测能力弱,不能满足监管需要。

五、解决具体问题方案不明确。就目前在推行“先照后证”的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比如企业先领取了营业执照后办不到后置许可如何处理。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先照后证”改革措施为企业办理了营业执照,但企业在办理相关后置许可时自身并不符合从事该经营范围的条件,无法获得审批许可,按照规定企业就不能从事经营活动。企业为了减少投资损失,在领取执照后,往往会选择擅自开展经营活动,从而构成违法行为,增加了后续监管难度,这就成了一个难题。

“先照后证”改革后,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加,监管压力日益加大。由于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使市场主体快速增加,良莠不齐的市场主体有意无意的违法行为将会不断增加。市场监管部门主要停留在过去的通过日常巡查模式开展监管工作,而人员少、任务重的现状导致了基层监管部门处于长期严重超负荷运转状态。对此市场监管部门要理顺职能事权关系,建立监管清单,只有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规定,贯彻落实好“四个谁”原则,才能保障市场监管部门履职尽责。

一、严格按照“四个谁”原则加大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督检查力度。对照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监管部门和监管职责的“先照后证”改革相关审批项目,对号入座,对有审批、主管部门的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落实好“四个谁”原则,切实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二、转变执法观念,调整监管执法方向,细化政策规定。《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明确规定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并配合审批部门查处无证经营行为;审批部门负责查处无证经营行为;对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按照优先适用上位法和特别法的原则,由审批部门负责查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对规定的行业、领域的违反行业秩序法律、法规行为进行查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监管职责或规定不明确的,应由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推进统一市场监管,加强综合执法的要求,明确监管部门和监管职责。

三、建立健全信息互联共享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规定,要做到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部门及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将证照衔接、监管联动、执法协作等方面的制度措施有机贯通,支撑事中事后监管。各部门要建立健全与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相互衔接的市场监管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应按照“四个谁”原则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就举报受理、移交、调查、情况反馈、纪检监察、社会公开等方面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特别是对“四个谁”原则履行不到位的部门,要加强督查通报和责任追究,逐步在所有审批、主管部门养成及时监管的习惯,防止不作为和乱作为情况发生。

四、做好统筹协调和督查工作。《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明确规定,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对该意见落实工作的统筹协调、跟踪了解、督促检查,确保改革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根据当前商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应发挥好市场监管牵头作用,加强对“四个谁”原则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通过严厉的督查以确保“四个谁”原则真正落到实处,进而有效推动各监管部门执法观念转型,防止出现监管真空,着力构建一个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构建社会共治的格局。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四个谁”原则贯彻的不断深入,市场监管工作的重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将从主体资格监管转移到经营行为监管上来,对市场监管方式和监管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市场监管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要切实担当时代使命,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激发广大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

一、抓好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工作

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是市场监管工作的组织保障。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当作首要的政治任务,把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放在首位。抓住机遇、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确保市场监管系统干部职工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负责、行动上讲纪律。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抓好常态化作风建设,以强烈的责任感和过硬的工作作风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改革创新,优化服务,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以商事制度改革为切入点,简化审批程序,寓服务于监管之中,提升服务价值。职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转变,监管范围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要把服务融进学校、厂矿、社区,切实加强对学校、幼儿园食堂和机关企业食堂的监督检查,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要紧盯民生难点和薄弱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护弱势群体,市场主体的切身利益。

服务企业、服务民生、服务发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落实“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让群众“不跑路”或“只跑一次路”,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便利,方便企业和群众登记注册,使市场主体更加快捷地获得市场“入场券”,营造一个良好的亲商爱商环境。

三、规范监管秩序,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

改革创新,以规范执法、严格监管来确保市场交易秩序的公平、公正。坚持市场监管工作重心转移,将市场监管工作由传统的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把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作为市场监管的着力点,逐步构建与商事制度改革相适应的市场监管机制。

积极探索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监管等新办法、新措施,取得新成效。统筹执法力量,整合检验检测机构,将原食药监、质监、工商检验测试整合,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更好地为行政执法提供依据。

四、严格执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突出市场监管重点,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违法行为,严查虚假违法广告,打击各种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要商品和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让失信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通过加强市场主体行为监督,规范市场行为,牢固树立消费者至上的理念,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建立消费者维权体系,畅通诉求渠道。实行首问制度和赔偿先付制度,主动调解消费纠纷,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确保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五、坚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国务院部署的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点工作,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双随机”监管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简政放权以来,审批事项不断减少,监管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双随机、一公开”成为市场监管的主要模式。“双随机”抽查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是对企业日常监管方式的根本性改变,有利于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公平公正执法。

市场监管部门要建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工作机制,将各业务和职能机构全部纳入进来,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改变只由一个部门、一个业务条线“单打独斗”的现状,注重加强内部各业务条线的融合,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理念渗透到日常监管的各项工作中。

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市场主体责任

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运用,规范市场主体信息公示,营造“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的社会信用环境。同时要严格落实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依据各自职责分工,做好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列入、移出工作,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要强化行业自律管理,加强部门和地区间执法协作与信息共享,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做好企业信息归集、信息公示、双随机抽查和联合惩戒工作,利用登记注册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畅通举报投诉维权渠道,发挥媒体监督作用,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市场管理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等一系列与市场监管工作直接相关的新要求。新要求就是要市场监管部门更新监管理念,调整监管思路,创新监管手段,最大限度地为投资主体松绑,释放其投资创业活力。

总之,《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之“先照后证”目的就是要建立商事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制度,实施“先照后证”后商事主体资格登记与经营许可申请各自独立运行,需要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协同监管、社会共治。

落实“四个谁”原则,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任重道远。在新形势下我们市场监管部门要做到坚持权责法定、依法行政,做到监管有标准,执法有依据,逐步走向市场监管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要加强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意识,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机制建设,让监管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服务大局意识扎根于每个市场监管人的心中,真正做到让党和政府放心,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市场新秩序,以新思路、新举措、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

篇2: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013年以来,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讲话精神的要求,省工商局党组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的抓工作“到位率”。李克强总理2014年4月11日视察省工商局时对创新和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所做出的重要讲话,为新常态下省工商系统服务海南经济发展,促进市场主体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继续推进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事中事后监管上面狠下功夫。

一、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工商人才队伍建设 夯实基础,筑牢保障,必须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工作本领。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打造一支与商事制度改革要求相契合、与基层综合执法改革相适应的工商和市场监管干部队伍,关键要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大力抓好法治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执法水平、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增强全系统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

二、坚持“双随机、一公开”原则,推动新型监管机制事中事后监管力度

2015年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要求在政府管理方式和规范市场执法中,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重要举措,搭建了连接人民群众与人民政府的桥梁。作为全国唯一省域覆盖的12345热线,省12345平台目前已横向整合28家省直单位热线,纵向整合20个市县分平台,实现全省“一号对外”。在大研讨大行动活动中,省12345平台通过认真查摆问题、聚焦群众诉求,进一步完善了运行管理、工单办理、联络员、联席会议、领导接听轮值等制度。平台运行至今,共接听来电约214万件,形成有效工单约193万件,办结率96.43%回访率达99%。今年7月10日到8月15日,第三方评估平台对全国31个省区市334条12345热线的服务质量进行监测,海南省入选“省(直辖市)总体排行榜”第3名,仅次于北京、上海。

四、典型案例

(一)媒体曝光“瘦身”钢筋后,省工商局迅速组织对全省钢筋市场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检查钢材经营户2967家次,覆盖率100%,约谈251家,责令整改52家,立案19宗,结案11宗,罚没款共计103.956万元,没收不合格钢材123.76吨,吊销营业执照6家。督查组先后明察暗访了海口市永万路、海榆西路等媒体报道的“瘦身”钢筋销售聚集区,实地调查核实“瘦身”钢筋的售卖情况,并随机抽查海口市多个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工地,现场查看检测钢筋质量,查验检测报告等。

篇3: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会议指出, 今年以来, 煤炭市场下行压力加大, 煤炭生产监管工作将坚持放管并重, 实现责任和权利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

2014 年, 国家发改委将从三方面做好煤炭生产监管工作:一是在改进和完善煤炭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式上, 加大探索研究力度, 积累新的经验;二是按时完成生产要素信息采集公告、煤炭生产运行在线监测、建立定期核查机制等工作;三是把加强煤矿井下生产布局和生产技术装备管理, 作为今年事中事后监管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严格控制超强度生产, 推动技术装备优化升级。

篇4: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关键词】 编制管理;事中事后监管;存量编制

【作者简介】 赵晓红,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伦理、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 D6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6-0012-02

编制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组织体系的重要前提。为使政府职能、现有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课题组就“改变政府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现有存量编制的影响分析”问题对一些省级重点经济、社会综合管理部门及相关县市区相关职能部门职能履行状况及相应机构编制管理、人员结构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以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为例,对事中事后监管加强问题作一梳理。

一、省工商局管理部门所面临的“编制”窘况

1. 职能、机构与编制不能有机协调,编制人员效率不高

机构、职能与编制是机构编制工作的三个关键节点,其中,职能管理是基础,处于中心地位。合理配置职能是搞好机构管理的基础。职能管理又是科学定编的依据。在改变政府管理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履职中的“越位”情况有显著好转,但由于职能不顺、权责不清所导致的“错位”“缺位”状况依然严重,直接影响现有编制人员的工作效率。具体来看,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职能“错位”导致机构不顺,责任主体偏移。职能是一个岗位任务和责任的具体体现。职能错位会导致政出多门,责任交叉错位。按照《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18号)的规定,一直以来由工商管理部门履行的流通环节的食品监管职能划归给了食药局,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包括食品药品监管的许多职能履行面临着“有机构、有职能、无编制”的现状,职能、机构与编制的边界不清,许多部门人员兼任数职的状况不在少数。与此相似的情况在其他部门同样存在,如在企业上市管理、流通领域管理、城市客运出租车管理等方面,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严重,重复设岗,造成人员、经费的浪费。

二是职能“缺位”导致编制空缺,监管乏力。俗语说“有为才有位”。机构编制作为一项严格的制度,其制定、颁布与实施与现实相比,具有一定滞后性。往往是作为具体政策的执行者,各级部门在各自岗位中“积极有为”,但是因为“无位”而引发了职能合法性问题,尤其是对一些新兴市场的监管上,又有更多专业技术要求,经常陷入“管理违法,不管理也违法”的尴尬境地。

2. 层级结构与职能履行的矛盾造成编制资源浪费

协调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是机构编制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也是衡量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指标。现行工商管理体制属于典型的直线职能制,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主要以法定职能划分部门,工作运行以条线为主。二是系统各层级所从事工作性质基本相同,上下层级之间基本对口。三是整个组织职能的有效履行是以部门为单位,而不是以管理和服务对象为导向的。可见,这种典型的职能部门化倾向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引起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称,造成层级监管与综合监管的矛盾。一方面,处于层级上层的为政绩考虑,需要分解目标,并层层下达任务指标,最终传导到基层各部门中。各层级的业务部门因职责不同,各自为政,过分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忽视了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不能有效形成整体执法合力。另一方面,各种临时性的任务和临时性的检查工作,让基层单位把大量工作精力放到这些时效性极强的工作中,对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对市场监管缺乏计划性、长效性。

3. 机构改革与编制调整难以同步

機构改革与编制调整的矛盾首先表现为省州地市之间的调整难以同步。省级机构经过几次机构调整,使省市级机关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有了不同程度的弱化、下放和转移,但社会事务的增加对相应部门越来越多的职能要求,使得一些主要承担行政管理的部门,只能设为事业机构,造成了事实上的政事不分,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直难以理顺。其次,也表现为部门内部调整难同步。每次机构调整过程中,省级部门由于已有较好的管理体系,做适当调整不会影响大局。但是许多基层部门,本就存在许多机构不完整、编制不合理、人员不到位的情况,调整过程中很难与省级部门保持一致,出现了机构倒置。即越是关乎执行的基层,越是资源禀赋薄弱,越是需要人力,越是难以留住人。这种状况导致许多下放权力缺少对接部门,权力转移不畅。

4. 社会发展对部门职能的需求与编制调整难以同步

“编制即是法律”。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维护编制工作严肃性的同时也难免面临实际操作层面灵活性缺失的尴尬。近年来,随着市场监管职能需求的增多,对执法监管的要求越来越高,执法职能的履行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能,但是,在机构编制管理上,明显存在“以不变应多变”的状况。其中尤以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问题较为突出。

二、如何做好机构编制工作

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职责关系,整合管理资源

一要科学调整职能,理顺职能关系。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是机构编制调整的前提和基础。精简、高效、运转协调的政府组织机构,为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必要的组织和人力保障。科学、合理、依法依规的机构编制,又是政府职能依法履行的制度保障。所以,要保障政府职能履行,必须将机构编制与政府职能统一起来考量,在动态调整中使二者达到最佳状态,才能有效促进政府职能的科学履行。

二要厘清职能、权力、责任之间的平衡关系,充分激活基层编制活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重在基层。基层公共服务领域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需要按照“小局服从大局,大局照顾小局”要求,充分考虑县、乡等基层实际,既要放事权,也要给予相应的财权,做到事权与财权相一致。避免出现“上层人浮于事,基层有事无人”的状况。只有扎根基层,服务一线的人越多,基层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才能得到满足。这是固本培基的重要工程,也是决策、规划的统一管理与执行、监管的分层管理的有机统一。

2. 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理顺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机构职能关系

从总体上来看,行政机构承担行政权力,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而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机构。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都是国家统管,高度集中统一,在长期运行中形成了其独特格局。随着我国公共服务创新的推进,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责任越来越大。但相对于行政机构改革,公共事业机构改革比较滞后,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挤占了公共资源,加重了财政负担,影响了公共服务的高效提供。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机构管理相协调,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3. 加强机构编制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强化编制监督

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督,是党政机关长期存在的问题,机构编制部门也不例外。机构编制的审批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有严格审批才能确保机构编制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才能有效保障机构改革成果。但是,审批之后,落实中是否有新的问题,同样需要审慎的态度适时强化监督。要对所审批的机构数与编制数进行数额监督,同样还要协调人事、财政等多部门,确保编制的严肃性与科学性。还要与政府监察、审计部门进行协调监督,保证编制工作合法合规。总之,要克服和扭转“弱监督、软监督、虚监督甚至无监督”的问题,加强监督职能,健全完善监督检查程序和手段。

4.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机制

编制管理的重點与难点工作都在严格控制上。一方面,不同部门不同工作中,机关工作人员经常产生“人手少、编制缺”的想法,增编要求几乎在每次调研中都被反复强调。另一方面, 很多机构的内部控制上还可以做很多文章。这对编制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仅要做数量文章,原则上严把“不增编”的关口,更要深入基层,与相关机构做好现有编制的质量文章,对机构和编制做内部调整,对相关职责进行协调配合等。总之,要盘活现有资源,充分高效地利用好现有编制,逐步建立管政策、管总量、管结构的机构编制管理新机制。

参考文献:

[1] 杨国栋.我国市级政府编制总量控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 杨兴红.地方政府行政编制影响因素及动态调整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

篇5: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017年伊始,实施了十几年的棉花资格认定制度取消的消息对于棉花加工市场无异于一个重磅炸弹。国家不管了?棉花可以随便加工了吗?那棉花质量怎么办?各方的疑惑和担心都聚焦在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的最前端。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简政放权不等于放任不管,而是转变管理方式,采取事中事后监管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将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健全棉花加工抽检、预警机制,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加强棉花加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违法责任追究力度。

3月20日,质检总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后加强棉花质量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这是继2017年1月21日,国务院公布《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通知后,针对棉花质量监管问题,两部委联合出台的首份具体措施。

针对这项措施的出台背景和内容以及对于棉花加工企业的影响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纤维检验局纤维质量监督处处长熊宗伟。

记者:之前实施的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是在什么背景下推出的,对于棉花产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熊宗伟:2001年,针对棉花市场放开后,各类型的棉花加工企业并存导致的争抢资源、棉花加工秩序混乱、质量难以保证等情况,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对加强棉花市场监管,维护棉花正常流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推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后,一些规定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2006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对《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办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搞活棉花流通,淘汰一批规模小、设备差的棉花加工企业,实现棉花加工业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办法实施以来,我国棉花加工企业从2001年的2万家减少到现在的2000家左右,而且绝大部分都是400型以上的新体制加工企业,加工质量基本得到保证。

记者: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是国家基于什么考虑?

熊宗伟:在棉花资格认定实施的十几年时间,棉花加工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加工企业的产品规模、管理水平、质量意识都得到显著提高,基本改变了过去小、散、乱的行业局面,但仍然存在着加工能力过剩、部分僵尸企业退出困难的问题,市场机制不够灵活。尤其是近几年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等政策影响下,内地棉区植棉面积锐减,企业面临着收购资源大幅下降、收购成本高、竞争力降低的窘迫局面。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国务院推行一系列简政放权举措,全面激发市场活力,转变政府监管方式,把更多的经营管理权交给市场,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举措,对棉花加工行业来说,虽然面临一定的挑战,但给行业主体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记者:基于以上考虑,中纤局在加强棉花质量事中事后监管方面有哪些措施?

熊宗伟:为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加快转变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确保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取消后的监管衔接工作平稳过渡,我们将组织全国各级专业纤检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两部委印发的通知要求,在以下7个方面加强工作力度:

一是要推动企业全面落实质量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棉花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加强棉花国家强制性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宣贯,开展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收购、加工、检验中的技术疑难问题,提高企业质量管控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落实GB/T 18353《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技术条件》对棉花加工设备的底线要求,依法查处企业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棉花加工设备,推动企业升级加工设备、优化加工工艺,不断提高加工质量。

二、强化纤检机构对加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中纤局要依据《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和新形势新要求,制修订相关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和保障措施,加强对全国棉花质量监督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地方专业纤检机构要严格落实监督检查制度,将日常监管和重点检查结合起来,通过巡回检查、抽样检查、标识核查等方式,督促企业落实各项质量责任。

三、加大对棉花质量问题的追溯和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力度。对接上下游产业,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归集棉花生产、加工、销售及在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科研院所、消费者等各方质量信息,以棉包条形码为载体,打破信息孤岛,强化部门联动,建立健全棉花质量问题追溯机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四、建立棉花质量监测数据库和棉花质量预警机制。以公证检验质量重量数据、监督检查信息为基础,探索建立棉花质量监测数据库。加强棉花行业各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之间的沟通联系,加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信息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进行预警,建立信息报告和预警通道。

五、完善棉花加工企业信用评价,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对本地区棉花加工企业的排查力度,全面完善企业质量诚信档案,健全棉花加工企业信用评价?w系,科学评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对企业安全信用等级实施分类监管。

六、推动大包型棉花企业发展,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引导大包型棉花加工企业,继续按照改革要求使用逐包编码等技术开展生产加工,提高棉花加工企业技术含量。

七、继续完善棉花公证检验制度,发挥公证检验数据有效性。继续在大包型棉花加工企业实施公证检验,持续完善以公证检验数据为核心、以棉花大数据平台为基础、以成包皮棉编码技术为手段的棉花质量追溯体系。引导棉花经营企业参与现代市场贸易,以公证检验数据作为贸易结算的依据。鼓励大中型纺织企业应用国产棉花自动配棉系统,根据公证检验品质结果和纱线质量要求合理选择调配原棉。

记者:资格审定取消后,是否意味着任意企业都能参与到棉花加工行业中来?

熊宗伟:国家取消资格认定,并不意味着监管没有了。没有准入条件,但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棉花市场质量的预警机制,通过对棉花加工企业的事中监管和质量追溯与追责的事后管理控制棉花质量。门槛虽然取消了,但是能不能走得远,走得好,还是要看企业自身。

而且,“两小一土”(小皮辊机、小锯齿机和土打包机)是国家明确禁止的,这个要求没有改变。

小包型加工企业是可以进行棉花收购加工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要求,GB/T 18353《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技术条件》对棉花加工设备有底线要求,虽然不是强制要求,但结合市场对高品质棉的需求以及政策对大包棉的支持,转型为大包型企业是必然选择。

记者:加工资格的放开,对于现有的棉花加工企业有哪些影响?

熊宗伟:加工资格取消后,小包型棉花加工企业会出现一批,在棉花资源分配上肯定对现有的大包型企业有一定冲击。但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进行,高品质棉的短缺与纺织企业对高品质棉的需求这个矛盾不断显现,市场将更倾向于能提供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因此,提升产品质量才能抵御市场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篇6: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通知明确,网络游戏运营企业通过开放用户注册、开放网络游戏收费系统、提供可直接注册登录服务器的客户端软件等方式开展的网络游戏技术测试,属于网络游戏运营。

通知规范虚拟道具发行服务,对发行具有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属性的虚拟道具及以“随机抽取”方式提供虚拟道具和增值服务的行为做了规范,斩断网络游戏虚拟货币、虚拟道具回兑通路,以避免涉嫌宣扬赌博。加强网络游戏用户权益保护,增设消费提醒,强调保护用户个人信息。

通知还完善网络游戏运营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明确“双随机一公开”为主要监管方法,网络巡查、现场检查为主要抽查方式,强调将黑名单和警示名单等信用监管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

此外,通知还提倡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在落实“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基础上,设置未成年用户消费限额,限定未成年用户游戏时间,并采取技术措施屏蔽不适宜未成年用户的场景和功能等。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就此通知进行解读时表示,制定通知总的思路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通过强化网络游戏运营主体责任,促进网络游戏公开、透明、理性消费,保障用户特别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和束缚行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通知以《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和《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为上位法。

篇7: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关于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决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

川府发〔2016〕11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11号)、《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国发〔2015〕62号)相关要求,现就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决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决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行政效率,节省创业成本;有利于建立规范统一的市场规则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务实推进。

(一)指导思想。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动“先照后证”,促使行政机关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按照职责法定、信用约束、协同监管、社会共治基本原则要求,转变监管理念,明确监管职责,创新监管方式,构建权责明确、透明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通过推动“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理顺市场主体准入环节,推动工商注册便利化,促使市场主体更便利、更快捷进入市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通过推动政府部门改革监管方式,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宽准入严监管”,从“重事前审批”转变为“重事中事后监管”,厘清监管职责,引导市场主体自律,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形成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严格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决定

各地、各部门要增强改革意识,切实落实“先照后证”改革要求,按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实现审批行为的公开便利。

(三)实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依法实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严格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详见附件1)和省政府依法制定的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详见附件2)。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外,各地、各部门一律不得设定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也不得通过备案等方式实施变相前置审批。对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的设置或变更,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相关规定。目录公布后,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新增前置审批事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将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事项的,审批实施的相关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知省工商局对目录进行更新,并向社会公布,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和监督。

经营者从事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中事项的,应当依法报经相关审批部门审批后,凭许可文件、证件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工商部门依法核发营业执照。经营者从事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外事项的,直接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工商部门依法核发营业执照。

各级工商部门对改为后置的审批事项,一律不再作为登记前置,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相关审批部门的许可文件、证件。对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直接核发营业执照,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栏后标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全面加强登记窗口建设,结合“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登记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建立规范统一、便捷高效的服务窗口。

(四)确保行政审批行为严格依法、公开透明。各级审批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逐项制定审批标准并予以公示。要优化市场主体审批程序,做好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保留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审批工作。要严格规范工商登记前置改为后置审批事项审批行为,对改为后置的审批事项,要科学、合理界定审批条件,制定审批操作规范,并向社会公开。要明确审批时限,对符合条件的及时核发审批证件。合理调配审批窗口人员,优化审批流程,切实提高审批效率。要及时掌握四川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的市场主体登记、备案信息,监督、指导市场主体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办理相关后置审批事项,从源头上减少未经审批从事经营的行为。

三、厘清市场监管职责

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厘清部门职责,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行业主管与后续监管相一致的市场监管责任机制。

(五)明确市场监管责任。法律法规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和监管职责的,严格依法执行(详见附件3)。

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和监管职责或规定不明确的,工商部门、审批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分工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责,及时发现和查处问题。审批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在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后,有专门执法力量的,由其牵头负责查处;没有专门执法力量或执法力量不足的,应充分发挥工商部门市场监管骨干作用,审批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可依法提请工商部门牵头共同予以查处。工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属于其他部门监管职责的,应及时告知相关部门。

(六)工商部门履行“双告知”职责。在办理登记注册时,各级工商部门要严格依据省政府公布的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开展“双告知”工作,确定“双告知”的范围和依据。要告知申请人需要申请审批的经营项目和相应的审批部门,并由申请人书面承诺在取得审批前不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在办理登记注册后,工商部门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经营项目的审批部门明确的,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或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及时告知同级相关审批部门;对经营项目的审批部门不明确或不涉及审批的,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及时在企业信息共享平台上发布,相关审批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应及时查询,根据职责做好后续监管工作。

(七)审批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按照分工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责。同一经营事项涉及两个以上审批部门的,审批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管职责,并按照行业监管分工原则,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监管,其他审批部门在职责范围内予以配合。

对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批准文件、擅自从事审批事项经营涉及多个审批部门的,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各有关审批部门进行查处。不涉及审批的一般经营事项,由工商部门依法进行监管。

行业主管部门对其监管职责范围的经营事项,原则上实行属地监管,由相应的市(州)、县(市、区)政府部门负责监管。省级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行使市场执法监督指导、协调跨区域执法和重大案件查处职责。国家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业主管部门,在授权范围内履行市场监管与行政处罚职责。各行业主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属于其他部门监管职责违法行为的,应及时告知相关部门跟进监管。

四、完善市场监管措施

各地、各部门要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中积极探索,创新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加强信息互联共享,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八)加快商事制度改革信息化系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工商部门要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认真履行公示市场主体信息的法定职责,督促市场主体履行信息公示义务。其他部门要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由省工商局牵头建立完善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相关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工商部门依法公示市场主体登记、备案、监管等信息;企业按照规定报送、公示报告和获得资质资格的许可信息;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报送报告和获得资质资格的许可信息。各市(州)人民政府要积极搭建行政区域内全域信息共享交换技术平台,实现与四川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互联互通,各部门及时在相关平台上认领需要本部门审批的事项,并及时依法将市场主体登记备案、行政许可、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等信息通过平台向社会公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快实现归集各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依法应当公示的企业信息。

(九)构建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快实现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区分涉密信息和非涉密信息,依法实施对企业信息在采集、共享、使用等环节的分类管理,依法予以公示,并将有关信息记于相对应企业名下。工商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文件和规定,积极做好企业信息归集公示的统筹推进、协调服务、技术保障等工作。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归集本部门履职过程中产生的企业信息,并提供给相关部门共享,同时要对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负责。各部门要建立健全与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机制,有效形成工作合力。

在实现部门间监管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信用披露和案件协查移送机制,积极开展协同监管、联合执法,形成分工明确、沟通顺畅、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增强部门监管合力。

(十)防范化解风险。工商部门、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通过信息公示、抽查、抽检等方式,综合运用提醒、约谈、告诫等手段,强化对市场主体及有关人员的事中监管,及时化解市场风险。要针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强化事后监管,依法及时认定违法违规行为的种类和性质,组织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能共同参与处置。普遍推广“双随机”抽查机制,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通过摇号等方式,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确保监管执法的科学性、公平性。

(十一)建立健全联合惩戒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应用,强化信用约束,对有失信记录的市场主体采取有针对性的信用约束措施,实行联动响应。要加快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在经营、投融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进出口、出入境、注册新公司、招投标、政府采购、获得荣誉、安全许可、生产经营许可、从业任职资格、资质审核等工作中,将信用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等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失信主体,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十二)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各地、各部门要在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的同时,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以及市场专业化服务组织、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要促使市场主体落实主体责任,自我约束、诚信经营;高度重视并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对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依靠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及时了解市场监管领域的突出问题,积极发挥专业服务机构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

五、强化工作保障

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强化问责。

(十三)加强组织协调。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主抓、社会参与、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机制保障、经费保障,强化执行力度,确保改革措施落实到位。省直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和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指导,鼓励探索,协调推进。

(十四)注重宣传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先照后证”改革的意义和事中事后监管各部门职责、措施、工作进展和成效,鼓励、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形成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创业活力和投资热情,维护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

(十五)制定实施办法。省级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意见精神,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制定出台实施办法。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结合各地实际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及监管职责,出台监管办法,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实现无缝衔接。

(十六)开展督导考核。建立“先照后证”改革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考核机制,对市(州)人民政府和省直相关部门在市场监管过程中的工作部署、制度建设、方案措施、信息共享、协同监管等进行督导考核。工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本实施意见落实工作的统筹协调、跟踪了解、督促检查。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加大对设置许可项目、履行法定职责等方面的审计力度。

附件:1.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

2.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

3.市场主体许可经营事项监管清单

四川省人民政府

篇8: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推广“双随机”抽查机制。 在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 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被提出, 要求“建立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

这一方面, 让每个市场主体的头上都悬上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企业必须增强守法自觉性;另一方面, 让执法人员阳光行政, 用制度限制监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 不能再“看谁不顺眼就去检查谁”。 财政部监督检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 财政部将“双随机”抽查机制运用到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上, 率先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定期轮查和随机抽查制度, 组织专员办采取统一组织和就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开展联动检查, 并对关系国家宏观调控、群众切身利益和深化财税改革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随机延伸抽查, 积极探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和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加强会计师事务所日常监管。

随着近几年会计师事务所的不断拆分合并, 事务所布局和数量都发生较大变化。为了更好地对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监管, 今年财政部将进一步完善专员办和地方财政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分工。 同时, 经过1年多的沟通和努力, 会计监督检查管理系统今年将在全国全面试运行。 上述负责人介绍, 财政部还将依托信息化手段对事务所开展综合评价和分类监管。

进一步增强会计监督威慑力。 为了增强会计监督威慑力, 财政部每年在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执业质量检查之后, 都会面向社会发布公告, 至今已经发布34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 而且, 公告内容也发生很大变化。 专员办检查结果从过去的典型案例公告发展到了如今的逐户公告, 将金融企业的检查结果进行单独公告, 还加强了对地方财政部门检查结果的公告。

务实开展跨境监管合作。 跨境监管合作是财经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部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确保"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是深化内地与香港跨境监管合作。 为加强对内地赴港上市公司及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 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财政部近年已经尝试开展了内地与香港监管合作专项检查。 今年, 内地与香港跨境监管合作将深化。 二是积极推进中欧审计监管等效。 在2011年中国与欧盟实现审计监管等效的基础上, 财政部通过中欧财金对话、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等途径积极推进与欧盟成员国的磋商。 今年, 财政部将积极开展与俄罗斯、瑞典等国家的跨境审计监管谈判与合作。

上一篇:名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培训工作总结下一篇:疯羊血顶儿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