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汇报总结

2024-05-12

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汇报总结(共6篇)

篇1: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汇报总结

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汇报总结

2009年,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围绕 “三化两型”城市发展战略,以我市“战危机、保增长、保民生”的决策部署为主线,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各项政策措施,务实创新,团结奋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2009年主要工作回顾

全年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90亿元。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通过不断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管理举措,有效推进了城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城乡建设管理工作总体上呈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一)城市建设情况 1.工程项目建设

——市政道路桥梁。嵩山路立交、天河北路、蓝天路及北二七路、航海路综合整治等10项工程已完工。中州大道北段综合整治、科学大道—西三环互通式立交、解放路铁路跨线桥工程进展顺利;8座人行天桥、8条下穿隧道工程已基本完工。地铁1号线完成投资23.4亿元。

——交通项目建设。西绕城公路、南三环与机场高速互通立

— 1 — 交等一批在建项目正在扎实推进;X021马寨至米河公路改建工程已完工,农村公路完成建设里程1007公里。G107郑州段改建工程、花园口互通式立交、郑汴物流通道、客运南站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市政基础设施。魏河、七里河截污工程全部完工。五龙口污水处理厂扩建、王新庄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污泥处臵利用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城区污水平均日处理能力达76.9万吨,处理率84.4%,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7.4%。

——公共事业。公共交通新开、调整和优化线路78条,新购车辆213台,万人拥有公交车15标台;新增供水管网148.5公里,完成“一户一表”改造1.45万户;天然气完成外购3.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42%,新建燃气管网41.9公里,城市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2.1%;经开区热源厂已具备生产运行条件,南郊热源厂开工在即。

2.城中村改造。目前,全市共43个村(组)(含60个自然村)总拆迁面积为1344.59万平方米,涉及群众28527户。开工建设安臵房面积1095.6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26.31万平方米,已交付17150套,交付面积191.68万平方米。

(二)城市管理情况

——规划管理。紧扣全市重大项目和目标任务,组织开展了100多项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圆满完成了10余项重大规划。《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已报国务院审批;郑汴 — 2 — 新区规划得到有效推进,完成了郑州新区各项专项规划、重要区域城市设计、重要道路景观设计及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6个扩权县(市)提前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全市有83个镇(乡)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占全市小城镇总数的90.2%,完成村庄规划525个,占需要编制规划的村庄总数的34.74%。查处违法建设150起、约110多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9735平方米。

——土地管理。全市已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新增建设用地3011.9公顷,其中市级报批新增建设用地1458.73公顷,较好的满足了石武铁路等省、市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完成储备土地2550亩,出让土地2823亩,土地出让收入23.1亿元。基本农田保护再次实现占补平衡。今年违法用地仅为46宗1098亩,违法用地的宗数和面积分别下降了89%、90%。

——房地产管理。全市(含县市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3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3%,占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的3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到24.5%。市区商品房销售995.93万㎡,同比增长65.23%。市区二手房交易220.38万㎡,同比增长127.83%;交易金额达71.93亿元,同比增长151.31%。全市廉租住房在建项目15个、22.58万平方米,筹措资金5.25亿元,累计保障17293户。2009年,市区经济适用住房新开工项目18个,新开工面积155.5万平方米;竣工项目18个,竣工面积103.7万平方米。已批准实施的棚户区(旧城)改造项目31个,共占地2410亩,拆迁各类建筑物近193万平方米,涉及24300户。保障性住

— 3 — 房和棚户区改造逐步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目标责任清晰、保障资金充裕、管理工作规范的良好局面。

——园林绿化管理。市区共新增绿地542.7万平方米,新建公园3个,新建游园14个,新植乔木100.5万株,新植月季等花灌木566万株。

——生态环境管理。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2天。COD净减排4830吨,较去年同期净减排28%;SO2净减排6.64万吨,较去年同期净减排12.4%。四个省控断面全部达标。

——市容市貌管理。共出动执法人员65.7万人次,车辆16.4台次,清理违章占道经营24.6万起,突出店外经营2.21万起,查处违法户外广告22.16万平方米,拆除3.85万平方米。处理生活垃圾59.63万吨、垃圾渗沥液19万吨。

——行业管理。全市特级建筑企业6家,建筑业完成产值554亿元。认真做好建筑节能、“禁实”和新型墙材革新工作。2009年完成建筑节能17.69万吨标准煤,城区新型墙材应用率达到98%以上,超额完成了省住建厅下达的节约标准煤15万吨的建筑节能责任目标。整顿规范了490个小型免烧砖厂和关停了120座黄河滩区粘土装瓦窑厂,新型墙材总量56亿块标砖,增长30%,新型墙材生产比例95%以上,城区新型墙材应用比例达到98%以上,较去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圆满完成“禁实”工作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抓制度落实。我们以制度落实为推手,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先后建立并有效实施了周例会制度、督察督办制度、— 4 — 月(日)报制度等。通过每周召开一次工程项目建设例会,量化责任、明确时限、督促推进,实现了对突出问题的集中会诊、集中处臵;针对急、难、重工作,执行进展情况、存在问题日报制度,对当日整体工作进行汇总、分析,适时予以推进;将平时现场办公、会议研究所确定的事项以及其他渠道反馈的问题,及时纳入督察督办范围,采取实地督察与下达督办通知相结合的方式,逐项抓落实,逐件抓销号,紧盯问题不放松,有效提高了整体工作推进质量。

(二)抓规范管理。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扩大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路子,推进管理理念的不断提升。房地产方面出台了《郑州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郑州市实物配租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试行)》、《郑州市商品房预售款监督管理办法》、《郑州市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6项政策法规;规划管理及时出台了《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城市管理方面完善了《应急处臵工作管理规定》、《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考评办法(试行)》;《郑州市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规定》首次将人防验收纳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了人防工程审批、建设、竣工验收工作。

(三)抓协调服务。强化协调服务,理顺工作关系,是今年城建工作提高基础效能的一个重要特点。尤其是在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各职能单位按照“多支持,强服务,快办理”的总体要求,紧密配合,强化衔接,做到了市区同步协调、部门同步协调。建

— 5 — 立了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重点工程实施手续办理联签联办、24小时报建等措施,为提高工程项目开工率、完工率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对重点项目,采取业务部门派驻人员进现场跟踪指导、等方式,不断强化各单位服务意识,工作效能显著提升。

(四)抓主要环节。今年城市建设工作项目多、投资量大,为更好地完成计划,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战危机、保增长、保民生”的决策部署,城建系统各级各部门围绕项目早开工、早建设,统一思想,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在项目前期、资金保障、拆迁等重要环节上寻求突破,为工程项目高效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在融资方面,充分发挥融资集团的重要作用,交通项目就实现协议融资金额150亿元,贷款金额41亿元,到位金额37亿元。轨道交通1、2号线实现融资145亿元。确保了重大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五)抓作风转变。按照“两转两提”要求,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以强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有效载体,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注重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执行力,严格廉洁自律,实行政务公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杜绝行业不正之风,勤政廉政,克难攻坚,推动了全市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2010年初步打算

(一)强化工程项目建设,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2010年城建计划政府拟投资240亿元左右。一是加快中心城区快速道 — 6 — 路网络的东西和南北方向的延伸,构筑“环形加放射”的快速道路系统,形成“两环六横七纵”格局。建设京广路一沙口路、陇海路快速路,修建次干路、支路99条,打通三环内断头路43条,完善和新建人行天桥、下穿隧道等步行系统,实施出入市口道路新、改、扩建工程,提高出入市口的道路通行能力;二是完成西绕城公路、铁魏路、南三环跨机场高速立交、花园口互通式立交等一批在建工程项目,重点实施总投资9.8亿元的郑开大道—京港澳高速、107辅道—连霍高速、科学大道-西绕城高速、南三环东延—京港澳高速等4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开工建设总投资64.3亿元的南三环东延、南四环东延、郑汴物流通道、郑少高速航海路连接线、郑新快速通道等12条出入市快速通道。配合城市出入口建设,开工建设郑开大道—新107线(四港联动大道)、郑汴路—新107线(四港联动大道)、南四环—嵩山路等6座立交。同时,2010年完成投资1.5亿元,进行客运南、西、北站和高速公路客运枢纽站建设。三是加快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开工2号线,完成5号线前期工作,力争开工。

(二)强力推进各项规划编制,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完成总体规划报批工作,指导进一步推进分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远景发展规划编制。组织开展郑州新区文化旅游、绿地系统、文化体育设施布局等专项规划和郑州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完成控规全覆盖、《郑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老城区更新改造与保护规划等。推进县

— 7 —(市)、区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完善城市管理手段,全面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好《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考评办法》、《郑州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的修改、制定工作,出台《城市道路掘动管理实施意见》、《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奖补办法》、《城市管理考核办法》,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责任制,实行定时、定员、定岗、定职责、定奖惩的五定考核制度。大力推动占道经营、户外广告、霓虹灯和门头牌匾、报刊亭、建筑垃圾运输车等专项整治活动。

(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稳步发展。建立全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继续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实物配租比例,严格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监管,利用电子楼盘表,实施房源统一控制,坚持经济适用住房“暗补”和“明补”相结合,继续探索完善货币补贴制度,制订公共租赁住房实施方案。采取灵活的宏观调控手段,保证行业发展大局稳定,完善房地产法规体系,强化市场监管工作,重新完善商品房预售条件,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开展项目风险排查和问题楼盘整治活动,切实防范房地产风险。

(五)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完成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优先保障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土地供应。完善以基本农田保护为重点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 — 8 — 制。完善土地协管员制度,加强土地动态执法,严肃查处各类土地违法案件。

(六)以污染减排为抓手,为建设生态城市奠定坚实基础。继续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着力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突出抓好农村企业污染治理、土壤污染和面源污染控制、乡镇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等重点工作,形成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全面推进、工业和农业污染防治齐抓并重的新格局。

(七)抓行业管理,推进建筑业的做大做强。继续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好100家骨干企业的跟踪服务。加快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我市建筑业向质量型、科技型、效益型和集约型、自主创新型转变。加强建筑市场监管,重点做好建筑节能等方面的管理。修改完善《郑州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建立职责明晰、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发展新秩序。

(八)继续强力推进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工作。2010年力争15个左右村(组)进入土地挂牌出让程序。完成12个村(组)安臵房建设。新批准5—10个具备改造条件或者重点工程涉及的村组纳入城中村改造。计划安臵房开工约300万平方米,交付约2500套;商品房开工约300万平方米,竣工约20万平方米。旧城改造重点推进“二七商圈”和“商城遗址”项目改造工作。

— 9 — 关于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开封市人民政府

根据通知精神,现将2009年开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主要情况和2010年初步打算汇报如下:

一、2009年工作情况

2009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正确指导下,开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思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与困难,强力推进开封新区建设,大力实施宋都古城复建,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主要体现在:

(一)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成效显著。《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8—2020)》顺利通过省、部专家评审,按照程序已完成公示,正在准备正式成果的申报。圆满完成了《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及学校、医疗设施布点等12专项规划;基本完成了古城区18平方公里、汴西新区城市中心区8.5平方公里、开封西区20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的《开封市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已经完成了评审稿。全年共编制完成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共80余项,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达150余项。同时我们十分重视县城及乡镇规划的编制,目前已经完成市属五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尉氏、通许两个扩权县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顺利通过评审,另外三个县县域村镇体系 — 10 — 规划也全面启动;五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均已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紧张编制。全市有43个乡镇、1008个村庄完成村镇建设规划,分别占总数的46.74%、42%。在上述规划的引领下,我市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城镇化率40.33%,同比提高了1.91个百分点,超额完成省定“提高1.8个百分点”的目标。

(二)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开封新区先后投资20多亿元,实施了18条道路及“五桥一湖”等多项工程建设。投资5.3亿元的郑汴物流通道开封段全面开工。调畜水库、职业教育园区、城摞城新郑门遗址等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二是老区先后投资近5亿元,完成了10余条道路新建及拓宽改造工程。三是投资3.5亿元实施的水系二期工程,已基本竣工;城墙修复及环城公园五期工程建设等工程稳步推进;四是积极开展《开封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年活动》,由省政府投资1972万元的全市34个建制镇垃圾中转站项目基本完成;市属7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规范运营,投资4.5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积极推进。圆满完成了郑开城际铁路、郑徐高铁、2×600MW热电项目等省重点项目的选址等前期工作。

(三)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我市是全省棚户区改造任务最重的城市。2009年,先后实施了水系二期沿线、繁塔—禹王台景区周边等地块的拆迁改造,拆迁建筑面积共22.9万平方米,安臵约2282户,全年建设安臵用房25.4万平方米。

— 11 — 为改善城市景观、节约用地、保障新区建设的顺利实施,2009年,闫砦、毛砦和堌门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展开。瞿家砦、马市街等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圆满完成了省定兰考县农村危房1920户改造任务。

(四)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我市把廉租住房建设、保障目标作为去年市委市政府向市民承诺的十五件实事之一。一是建立保障性住房项目责任制。建立完善了针对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政府责任目标体系,全市累计对15471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资金3342.67万元,对符合条件并申请廉租住房的家庭做到了应保尽保;开工新建和收购廉租住房1410套,有339户住房特困家庭享受到了实物配租。二是加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步伐。在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中央专项补贴资金1.11亿元和省专项补贴资金735万元,市足额筹措资金5080万元;争取到中央、省投资建设项目8个,1860套9.2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7368万元。市区收购和配建廉租住房414套,重点保障100户水系被拆迁住房困难家庭和31户孤寡老人住房问题。全年开工经济适用住房项目11个,新开工面积61.37万平方米,竣工和基本竣工51.5万平方米,为4321户居民提供了房源。三是加大公积金管理力度。从2009年元月起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从20万元扩大到25万元,贷款期限从20年延长到25年。全市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940个,职工7.25 — 12 — 万人,市本级累计归集余额7.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余额2.62亿元。

(五)产业呈现强劲复苏势头。一是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7.5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利润5.3亿元,建筑业劳动生产率9.6万元/人,月均从业人员5.8万人。二是房地产累计完成投资19.9亿元,同比增长13.7%。房地产开发项目累计新开工建筑面积102.7万平方米,在建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48.6万平方米,分别较去年同期提高了3.5%、29.2%和16.3%。四是大力推广应用符合“四节一环保”的节能建筑和“四新”技术,全市建筑节能设计率、建造率均保持100%。九鼎颂园18号工程被城乡和住房建设部评为两星级节能建筑,是我国首批20个能效标识工程之一。全市新型墙材生产量8.86亿块,占生产总量的85%,市区和五县新型墙材应用比例分别为100%和68%。

(六)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重点对大梁路等10余条道路进行绿化美化;新建了5处街头游园,拓展了群众娱乐休闲空间。铺设供水管网60多公里,新增天然气民用户12000余户。完成投资1000万元购臵新公交车辆58台,调整和延伸公交线路6条。公共交通安全运营1545万公里,运送乘客3800余万人次。成功举办了第17届东京禹王大庙会、第6届开封市铁塔荷花艺术节和第27届菊花花会。

二、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初步打算

2010年,开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初步打算是:紧紧围绕

— 13 — 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中心,按照“中心城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并进,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并重”的思路,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着力推进开封新区及产业聚集区建设,着力加大旧城区改造力度,着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步伐,全面完成省下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

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科学引领城镇化进程。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资源、功能完善、向心发展的原则,继续实施城乡建设“五大战略”,逐步打造全市“一轴一心、多点引领、区域联通”的新型城镇体系空间格局。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完成市、县、村镇各级总体规划修编,县城以上城市实现重点地区和近期建设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使全市形成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龙头,以城镇总体规划和县(区)域村镇体系规划为骨干,以村镇建设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支撑的城乡规划体系,为加快城镇化和现代城镇体系构建提供较为完善的规划依据和空间保障。二是强力推进开封新区建设,进一步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加强产业聚集区建设,实现产业与人口的双向集聚。三是实行“一县一业一园区”、“一乡(镇)一业”和“一村一品”。建立流通商贸网络和技术服务网络两套体系,促进城乡两套体系的融合与对接,进一步扩大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成果。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2.1%以上,转移农村人口9万人以 — 14 — 上。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开封新区重点完成33平方公里启动区内14条、37公里主要城市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黑岗口调畜水库和众意湖宋式园林的部分建设,预计总投资约33.2亿元;旧城区主要完成龙亭湖景区整治,打通“断头路”,完善交通体系,预计投资约4.4亿元;推动郑民高速公路、郑汴物流通道、郑开城际铁路、郑徐高速铁路的建设。同时加快县城道路交通、给排水、供气、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三)加大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力度,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结合古城更新改造计划,加快古城危旧房改造步伐,2010年完成改造任务60.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中新建住房,除拆迁安臵用房外,配建廉租住房比例不低于建筑总面积的20%。城市棚户区改造形成的政府收益,全部用于城市棚户区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逐步完善城中村改造及迁村并居政策,加快城中村改造及迁村并居进程。按照城中村改造规划,继续完成已经成熟的如马市街、大朱屯等城中村改造。2010年底前完成王府寨、横堤铺等村庄的迁并,筹备东网西网、斗门等村庄的迁并工作。

(四)以加快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切实服务和改善民生。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0万平方米、竣工30万平方米,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3000套以上经济适用住房。全市完成建设4960套24.8万平方米廉租住房

— 15 — 目标,其中市区开工建设廉租住房3500套。二是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争取公积金累计归集余额突破8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3.2亿元,实施公积金制度单位达到980户。

(五)实施科学监管,强力推进建设产业健康发展。一是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发展。开展全市房地产行业经营环境综合治理,努力为房地产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二是强化对建筑业的监督管理。深入推进建筑业改革,力争建筑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三是强力推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全面落实建筑节能各项管理制度;继续推进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用建筑能耗监控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全面推动建筑节能向深层次发展。

(六)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品位。一是高起点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投入3000万元,启动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工程建设。二是重点抓好郑开大道、高速连接线、火车站等入市口和主要街道的亮化美化工程。扎实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力争在2010年进入全面调试阶段。三是积极推进园林绿化建设,抓好繁塔—禹王台景区综合整治和大梁门至东京大道城墙外绿地建设工程,推进绿化达标,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四是继续发展城市公用事业,投入1000万元,更新公交车50辆,进一步提高城市公交运营能力。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对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力度,提高 — 16 — 管理水平。

2.由于开封旧城保护与更新改造以及棚户区改造任务较重,建议对开封在政策、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

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洛阳市人民政府

2009年以来,洛阳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责任目标,大力开展“绩效提升年”活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2009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力推进市政工程建设。按照“新区核心区、拓展区与洛北建成区建设并重,两河四岸同步发展”的原则,坚持新区拓展区抓规划编制和项目启动、核心区重点抓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洛北建成区重点抓基础设施功能提升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以市政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共建设市政工程53项,概算总投资30.2亿元,目前已完工13项,在建40项。

(二)努力构建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完善城市管理工作标准、依据和规范。先后制定了《关于集中治理城市区露天无证烧烤的通告》、《关于印发洛阳市城市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整治评比考核方案的通知》、《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二是完善市容巡查机制,加大市容监管力度。全年共开展48项专项巡查活动,出动215440人次,— 18 — 车辆15595台次,发现问题308377个,下达督办6994份。三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12319城建服务热线全年共受理信息57900余条,其中:群众投诉13400余条,处理率98.8%,回复率100%,群众满意率99.3%,被省建设厅评为建设系统“双十佳优质服务窗口”。与《洛阳晚报》合作推出“市政快递”栏目,已刊发141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1089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确保污水垃圾处理厂稳定运行。一是深入开展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年活动。积极开展了以“五个一”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活动,即组织开展一次全员培训活动,成立一个污水处理专家组进行巡回服务,组织开展一次管理工作技术专题研讨交流,有针对性地解决一批运营管理中的问题,组织开展一次明查暗访等。二是积极开展污水垃圾处理关键岗位操作人员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在率先组织培训本辖区内从业人员的基础上,多次作为培训基地协助省厅开展全省污水垃圾处理关键岗位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三是强化运营监管,根据各县市经济状况的不同,进行分类指导。对县域经济较好的,督促其深抓内部管理,将规范运营的各项要求量化到每个工作环节,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考核,以经济杠杆带动工作水平提升,促使全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稳定规范运行。2009年,全市13座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14831.34万吨,削减COD 45700吨;征收污水处理费7664.69万元。全市垃圾处理场累计处理垃圾约75万吨。栾川、宜阳县2009

— 19 — 年被省建设厅评为省垃圾处理运营管理示范单位。

(四)完善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定期召开房地产开发企业代表座谈会,了解掌握企业对加快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主动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二是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中遇到的资金困难,采取了报建规费分期缴纳措施,既有效解决了项目实施中的资金不足问题,也确保了各项规费应收尽收;三是召开全市房地产行业规范经营动员大会,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全面提高房地产开发行业的社会诚信度,构建诚实守信的市场体系。全年共完成房地产投资81亿元,商品房新开工面积360万平方米,商品房施工面积1230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35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完成投资4.33亿开,开工建设面积35.5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7.25万平方米;廉租房建设全年新开工21万平方米,4200套,竣工16万平方米,3200套。

(五)积极开展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在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实施意见》(草案)咨询意见,特别是《实施意见》出台后,我市立即启动了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市直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一领导。二是深入开展调研,组织相关部门对我市保障性住房需求、建设资金需求、— 20 — 项目贷款资金管理、借款风险管理等进行了深入调研。三是编制了《洛阳市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相关配套措施。四是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上级机关的支持。我市就申报试点城市及准备情况先后向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公积金监管司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进行了多次专题汇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也在我市召开了试点工作座谈会。12月2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要领导批示同意我市向省政府上报试点方案。12月29日,省政府正式行文将洛阳确定为河南省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经济适用住房和列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的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安臵用房建设的试点城市,上报国家建设部。

(六)加大拆迁力度,促进旧城和城中村改造。一是组织实施了隋唐遗址核心区非住宅工程、应天门保护工程、九都西路打通工程、丹尼斯解放路项目、广州酒家改造项目等重点工程拆迁任务。二是指导全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制订拆迁补偿安臵方案,依法维护拆迁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拆迁工作平安顺利进行。全年预计完成拆迁面积80万平方米,为去年同期的285%,为计划20万平方米的400%。

在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方面,一是进一步规范旧城及城中村改造的优惠政策。下发了《洛阳市城中村改造实施办法》、《洛阳市旧城及城中村开发改造项目审批实行“一站式”办公实施意见》和《洛阳市旧城开发改造(城中村改造)奖励办法》等一系

— 21 — 列配套文件。二是加强了对城中村“整村改造、连片开发”工作的指导,推广了城中村改造中徐家营、皂角树等具创新特色的改造模式。三是组织了旧城及城中村改造招商引资工作,开发了“洛阳市城中村改造信息网”,宣传政策、推介项目、报道动态,促进了我市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工作。分别在郑州和厦门组织召开了旧城及城中村改造项目推介会。全年旧城开发及城中村改造完成投资52亿元,开工建设项目 84个,开工面积311万平方米,竣工项目30个;城中村改造完成投资20.3亿元,开工面积完成150.39万平方米。四是加快推进大企业住房(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2009年共实施改造45.61万平方米,其中:2008年续建项目14.91万平方米,2009年新开工面积30.70万平方米,占全年目标的103%;竣工15.70万平方米,占全年目标的105%。工矿棚户区改造15.55万平方米,建设规模52.17万平方米。

(七)健全制度,构建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大力推行阳光工程交易,健全和完善工程招标投标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市场秩序。一是与市监察局共同印发了《关于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实施廉政监督的暂行办法》(洛监„2009‟7号)。二是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招标投标,印发了《洛阳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招标评标管理办法(试行)》(洛建„2009‟11号)。三是建立了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提高了评标效率,减少了人为因素。四是安装了开评标监控系统,对每个开标工程从评标专家的抽取到开标结束实施全程监控,并将影音资料存档备查,提高了监控 — 22 — 水平。全年共监督招投标工程386项,建筑面积220万平方米,工程造价25亿元。应公开招标工程193项,100%实行公开招标。完成建设工程交易133项,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工程造价26亿。规范引导,促进建筑业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61.4亿元,是目标的375%,施工产值413.2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6.7亿元,同比增长32.7%。

(八)强化监管,确保建筑市场质量与安全。一是加大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及执法检查力度。对在建工程项目除日常巡查外,先后4次组织人员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了拉网式质量安全大检查。共检查在建工程项目1976项次,下发《建设工程安全隐患通知书》660份、《建设工程安全监督记录》198份,发现并消除一般安全隐患5238处,发现重大安全隐患7处,已全部消除。二是加强对建筑起重设备备案监督管理。分两批对申报资料齐全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发放了产权备案牌(证),共涉及建筑起重机械设备714台,我市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已基本实现闭合管理。三是督查县(市、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加强对各县(市、区)安全生产的指导工作。对市辖八县一市和吉利区在建项目开展了质量安全巡查。共监管房屋建筑工程867项,建筑面积约700万平方米,起重设备1287台。建设工程安全措施备案率、起重设备检测率、建筑工人人身意外伤害投保率、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全部达到100%,文明施工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并处于受控状态。完成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195项,建筑面积204

— 23 — 万平方米。共监督在建工程1146项,建筑面积837万平方米,受监工程主体结构合格率、竣工工程验收合格率、工程质量备案率、工程监督覆盖率均达到100%。全年预计征缴建设工程社会保险费1.2亿元,已完成6101万元的拨付和调剂工作。

(九)加快建筑节能工作步伐,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耗。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在全面实施“禁实”工作的同时,开展了整顿和规范小型免烧砖厂工作。新型墙体材料推广面积570万平方米,占目标400万平方米的142.5%;粉煤灰利用350万吨,占目标300万吨的117%;新型墙体材料产量24.63亿标块。全市400余家“免烧砖”厂已关闭160多家,108家完成改造升级,132家正在改造升级。我市被列为全省首批“禁黏”试点城市。完成推广发展散装水泥230万吨,占目标任务140万吨的164%,水泥散装率达 49 %。完成混凝土生产供应130万立方米以上,是目标任务100万吨的130%。预计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330万元。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新增节能建筑327万平方米,其中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节能建筑约80万平方米左右,新增年节约6.9万吨标准煤能力,全市节能建筑总量达到1100万平方米以上,可再生能源化建筑应用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我市先后有5项工程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获得国家财政补助和奖励资金2770万元。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已经通过国家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评审。

(十)突出重点,提升县城承载能力。一是在县城改造中采取“月督查、季考核、半年分析点评、年终总结表彰”的考评方法,坚持双周例会制和半月报制,县城建设稳步推进。县城改造预计全年完成拆迁201万平方米,完成目标157万平方米的128%;开工建设426万平方米,完成度目标349万平方米的122%;投资47.7亿元,完成度目标43.2亿元的110.4%,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为推进“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我市农村地区环境卫生质量。全年争取资金4002万元,在69个建制镇统建民用垃圾中转站,一次性通过了省建设厅的检查验收。

(十一)各方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贫困农户危房改造。洛阳市地处豫西丘陵山区,8县1市7区中,有国家级贫困县5个,省级贫困县1个,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在全市农村还存在着部分因病、因残致贫的困难群众仍然居住在草房、危土窑洞和危土坯房内。2007年9月29日,市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决定:“全市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由市民政局负责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利用三年的时间完成改造任务。”三年来,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共改造危房8028户21588间,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的组织领导。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连续三年列

— 25 — 入市委、市政府承诺为民办好的十大实事之一。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危房改造任务。

二是多方筹措,确保改造资金到位。在危房改造资金筹措上,采取“三个一点”(财政安排一点,县财政拿一点,危房改造户出一点)和差别化补助的方法来筹措危房改造资金。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偃师市、新安县、伊川县、栾川县及高新区的危房改造按照市财政每平方米136元、县(市、区)财政每平方米204元、危房改造户每平方米拿6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其他县(区),按照市财政每平方米204元、县(区)财政每平方米136元、危房改造户每平方米拿6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三是采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在全市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六结合”的工作措施:(1)将全市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2)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3)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与职能部门互相配合想结合;(4)是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与帮助人民脱贫致富相结合;(5)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与防灾减灾工作相结合;(6)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与林业生态移民建设相结合。在坚持“六结合”工作措施的基础上,做到了“四到位”、“四落实”。即组织领导到位,责任目标落实;规划设计到位,工作措施落实;财政预算到位,资金保障落实;跟踪督促到位、建房标准落实。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危房 — 26 — 改造任务。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在全国也是起步比较早的城市,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二、2010年的工作思路及打算

工作思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除的形势,积极贯彻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有利时机,以“七抓七促”为重点,扎实抓好城市建设与管理,为洛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一)抓市政工程建设,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升。2010年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品位为目标、按照新区与洛北建成区建设并重的原则,加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区拓展区以“伊河治理与三路一桥建设”为重点,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启动,构建路网框架;新区核心区以南站建设为重点,抓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洛北建成区以完善路网结构、提升人居环境为重点,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提升。洛阳新区计划实施包括污水总干管(三期)、牡丹大道(三期)、高铁大道、龙门北桥等37项市政工程,总投资15亿元。洛北建成区计划实施包括华山路打通工程、芳林南路打通工程、洛阳桥新建工程、涧河市区段治理工程等18项市政工程,总投资6.2亿元。

(二)抓责任落实,促城市精细化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容巡查机制,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发挥巡查督办机制的优势,高标准地做好日常巡查督办工作;二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城市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整治评比考核方案的通知》(洛办„2009‟123号)的精神,加大考评力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考评工作,进一步规范市容环境卫生的常态管理,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稳固提升。三是加大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水平,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城管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抓两场运营,促管理上台阶。一是加大督查力度,建立有序管理机制。针对部分县(市)垃圾场未成立独立的垃圾场运营管理机构、财务不独立的实际,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督促各县市尽快落实垃圾场机构、人员,实现垃圾场有序管理。二是加大协调力度,强力做好经费保障。结合省政府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年活动,一方面争取外援,积极努力向省政府争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加大督促协调力度,督促各县市主管部门做好垃圾场运营管理经费保障工作。三是严格作业规范,精细化做好垃圾场运营管理工作。针对部分县(市)垃圾场运行管理不够规范的现状,组织业务培训,督促工作人员熟悉掌握垃圾场运营相关规范;建章立制,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规范运营台帐填写登记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资料,精细化做好垃圾场运营管理工作。

(四)抓村镇建设,促城乡协调发展。村镇建设要进一步完 — 28 — 善城乡基础设施功能,促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进一步抓好县城城中村改造。计划完成拆迁13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270万平方米,投资20亿元。二是进一步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力争完成改造农村危房5000户。三是进一步加大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和承接力,为加快农民进城,促进城镇化水平提供保证。

(五)抓监督管理,促工程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以治理施工现场重大安全隐患为重点,确保2010年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实现。一是强化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管理和考核,全面落实不良行为记录。二是开展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大工程项目安全整治和违法违规查处力度。三是认真抓好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督促施工企业抓好农民工三级教育。

(六)抓资金监管,促公积金安全运行。依据有关法规精神,结合洛阳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汇缴、提取、贷款操作规程,细化完善各类监督检查、审计稽核制度,对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方向、使用条件、使用额度、使用期限、担保要求、审批程序、资料归档等进行规范,形成以制度规范住房公积金使用和审批的长效机制,确保住房公积金使用管理安全,保值、增值。

(七)抓队伍建设,促服务水平提升。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履行好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职责;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转变观

— 29 — 念,以服务促管理,在服务中体现行政职能;进一步强化协作意识,形成全市建设系统一盘棋,齐心协力干事业;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全市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孜孜以求,无私奉献。

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

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具体指导下,我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建设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2009年工作情况

——高标准进行规划编制。根据省政府“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构想,提出了郑新一体化发展“一带、双核、三节点”空间布局的思路。完成了《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纲要》的修编,并报国务院审批。编制了“3010”民生工程行动计划规划指导纲要。制定了《新乡市新型农村住宅社区规划建设意见》、《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意见》。通过国际招标,进行新乡科学发展示范区(平原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完成了281个新农村社区规划编制,全面启动村镇体系规划(村庄空间布局)工作。开展了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全市招商引资和土地出让提供了依据。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市政道路建设总投资2.86亿元,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新跨越

新乡市人民政府

— 31 — 总长度28.5公里,“十路两桥”建成通车。共完成绿化投资1.9亿元,增加城市绿地面积194万平方米。围绕“一山、两线、三面”,坚持高品位规划,全覆盖绿化。先造地后栽树,乔灌花草结合,形成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组团化、层次化、立体化的绿化景观。“一湖、两线、三园”五一前投入使用,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新的场所。完成了城市重点部位建筑楼体的亮化,形成了牧野湖、人民公园、开发区等一批城市夜景照明景区。平原新区基础性建设全面启动,开工建设了27公里道路,确定了11个村庄合并为3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规划选址,并与泛华集团签订了平原新区基础设施建合作框架协议。以省政府组织的污水垃圾管理年活动为契机,联合组织对全市污水垃圾处理厂排查摸底,编发了《污水垃圾管理年活动方案》,保障了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营,巩固了达标排放成果。开工建设了贾屯等4座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小尚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任务,全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51.5万立方米。投资2000万元的沼气发电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发电。争取省政府资金3248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56个建制镇压缩式中转站;争取国债资金2580万元,完成了部分县、乡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和垃圾中转站建设。

——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发展。针对金融危机所面临的困难,我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强化政府协调服务职能、大力发展住房保障、降低税费标准、加大金融信贷支持、积极推进城市旧城 — 32 — 改造和新型农村住宅建设、加强政策调控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2项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能力,推动我市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市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95.9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9亿元,增长38.1%。制定了加快推进我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方式进行重大改革。实施经济适用房货币化补贴政策,进行廉租住房“租售并举”的试点工作,有力推动了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了保障性住房对象的交通、居住、服务环境,得到了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拥护。全市符合廉租住房条件家庭通过发放补贴形式已实现了应保尽保,42.8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3亿元。经济适用房新开工26.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2亿元。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撬动作用,全年新增个人贷款超亿元,同比增长30%,有力拉动了房地产市场消费。2009年开工建设了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共拆除各类房屋94.8万平方米,建设村民安臵楼48.7 万平方米。

——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大力推进“六个延伸”,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指挥、监督工作效能,城管长效机制不断推向深入。建立健全了“数字城管”与经济挂钩运行机制、城市管理单项工作“红”、“黑”旗评比制度及效能监察办法,市城管指挥中心结案率达99.9%。大力整治户外广告,净化城市楼体街道环境。组织开展了市容环境和立体美化综合整治,集中开展规范整治占道经营、炭火烧烤活动。建立了清扫保洁应急机制,机械清扫率达到60%。

二、2010年建设工作主要任务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主线,以实施“3010”民生工程行动计划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为重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新跨越。

(一)突出规划龙头作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树立“双核”规划理念。以交通为连接,“向心发展”、“产城互融”,构建“一带、双核、三节点”的空间结构布局,强力推进以黄河三桥、107新线及胡韦线为轴线的新郑产业发展轴建设,加快郑新一体化步伐。把新乡市区通往周边县城的干线公路建设成以沿路小城镇、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为主要节点的绿色景观廊道,形成“一城、三区、五星环绕”的组团式空间布局,努力打造30分钟经济圈。平原新区规划按照打造农业硅谷、科技新城、现代产业、低碳城市、休闲之都的目标,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空间布局,突出产业定位特色,突出水乡生态特色。二是完善中心城区功能。通过实施《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用地布局结构,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高度关注地下空间的利用和管理,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通过完善路网体系,提高城市支路密度,运用多种交通方式,方便市民的工作和生活。修订城中村改造规划,启动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工作,使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机衔接、共同推进。三是加快村镇规划编制步伐。新乡市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 — 34 — 示范区,应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科学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对现有基本农田和城镇的空间布局进行调整,统筹考虑产业聚集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实现基础设施与产业聚集区的共享衔接,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相互支持。2009年11月20日前,完成四个扩权县规划的编制和评审;2010年3月底前,所有乡、镇完成总体规划的修编;2010年8月底前,完成全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

(二)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切实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组织好廉租住房“租售并举”和经济适用房货币化补贴发放,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范围,全市计划新开工廉租住房40万平方米,市区经济适用房货币化补贴2000户。加强资金筹措和资格审查,健全保障住房进入、退出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城市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住房社会化管理机制,推进住宅公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的归集管理工作,新建小区物业管理面和公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归集率达到100%。继续加大住房公积金管理力度,提高住房公积金利用水平,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利益诱导”和“资金撬动”作用,促进我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的跨越发展。二是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城市和工矿棚户区改造是省委、省政府扩大内需、改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的重大决策,对提升市民居住水平、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全市城市棚户区和工矿棚户区共计690余

— 35 — 万平方米,其中市区城市棚户区390万平方米,工矿棚户区103万平方米,规模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棚户区96片。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三年的努力,把棚户区改造成房屋质量优良、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社区。三是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严格城镇房屋拆迁程序,合理确定安臵补偿标准,对被拆迁的低收入家庭优先纳入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开展房地产交易专项整治,加强对估价等中介机构的监管,严格市场监测,规范交易行为。发挥城市规划和土地供应的科学引导和调控作用,完善城市土地统一管理体制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支持和吸引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房地产开发,处理好政府、房地产企业、消费者的利益关系,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全年计划新开工商品房面积230万平方米,竣工12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0亿元。

(三)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实现与省委、省政府战略目标的对接,强化我市在“一核两圈”紧密层中的地位,加快城市品位的提升和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我们决定用三年时间实施“3010”民生工程行动计划。“30”即通过优化周边8条快速通道连接功能,绿化美化沿路景观,实现30分钟到达六座卫星城和大型产业聚集区,形成30分钟经济圈;“10”即在主城区通过建设完善一系列基础设施,使市民出门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游园广场、学校、医院以及购物、休闲、健身等场所,构建10分钟生活服务圈;从市区乘车10分钟,即可到达市 — 36 — 区周边的生态园、植物园、水系景观等景点,游览和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构建10分钟生态圈,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一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牧野湖二期主体工程、卫河治污疏浚景观工程、赵定排环境整治工程的“一湖、两河”水系景观工程;实施“十一路、三桥和三站”等一大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完成北环、金穗大道、新中大道“三线”绿化升级改造和28个游园的园林绿化工程。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在平原路地下商业街建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劳动街、平原路、胜利街、人民路环形的地下空间网络。按照一级标准要求,新建和改建公厕100座,压缩中转站20座。投资5亿元,开工建设垃圾沼气发电二期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编制全市排水系统规划,完善污雨水管网系统,彻底实现污雨水分流。加强水、电、气等行业管理,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二是抓好新区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积极推进新区核心区30个重点建设项目,启动3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火车站、文化宫、张庄村等区域的拆迁任务,确保火车站区域改造和文化宫万达城市综合体等项目顺利推进,城中村改造计划拆迁10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三是深入开展“新城杯”竞赛活动。以“新城杯”竞赛活动为载体,强力推进县城和建制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城和中心城镇的集中连片开发,提高县城的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增强城镇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达到42.16%。四是建立

— 37 — 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按照“全覆盖、无缝隙、精细化”目标要求,着力推进“六个延伸”,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数字城管”二级平台,实现城乡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一体化,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创建健康城市、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四)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一是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编制新乡市新型墙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主要目标和区域布局,倾力打造沿黄三县黄河淤泥砖生产带,辉县沿太行山的页岩烧结砖生产带,卫辉陈召煤矿周边的煤矸石烧结砖生产带,北站电厂周边的粉煤灰蒸压砖生产带。启动县城“禁黏”和乡镇“禁黏”试点,杜绝黏土制品在县乡建房中使用,推广新型墙材在农民建房中的使用,将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标准进行考核。二是积极推进建筑节能。积极采用可再生能源,推广太阳能和地热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完成市区7.36万平方米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落实供热企业责任,形成监管合力,实现新建建筑工程建设与供热计量设施安装同步,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与节能改造同步,供热计量设施安装与供热计量收费同步的工作目标。在去年全市完成200户新型农村住宅社区节能房示范户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在具备条件的县(市)全面展开。三是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贾屯、小店、桥北、孟庄4座污水处理厂建设,按照一级A标准加快9座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规范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营,确保我市出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五)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破解投融资瓶颈。一是提高土地 — 38 — 利用效益。加大土地储备力度,经营好土地资源,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结合起来,依靠基础设施改善带动土地升值,形成城市建设与土地开发的良性互动,建立土地征收、储备和供应“三位一体”的新机制,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二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原则和国有资产资本化的思路,树立使用有偿性和经营管理企业化的理念,建立起项目投融资“借、用、管、还”的封闭运行机制,实现投资、资产管理、资本运作高度统一。三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财政投入、资源整合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引进多元投资主体,开辟多种投资渠道,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大力开展特许经营融资。采取BT、BOT、TOT和PPP等多种方式,加快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工程。

三、几点建议

一是尽快出台“支持新乡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在规划和建设中,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出台鼓励城中村改造的有关政策,加大对城市棚户区和工矿棚户区改造的奖励资金分配比例,加快改造步伐。三是向国家反映尽快修改出台《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并完善《城乡规划法》的配套法规。四是健全完善城管体制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切实解决制约城管事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和人员编制、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问题。五是对我市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房屋流转范围,由目前的仅限于本村扩大到县域内流

— 39 — 转给予政策支持。六是落实好廉租住房建设省级支持补贴资金,并及时发放到位。七是对我市村镇规划成果展给以资金补贴,并协调省测绘局,帮助解决村镇规划编制地形图,以加快规划编制进度,提高规划质量。

强化建设

精细管理

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帮助指导下,平顶山市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着眼于建设优美宜居环境,创新思路、加大投入,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不懈努力,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城镇化水平,促进了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一、二〇〇九年工作情况

(一)完善规划体系,指导城乡建设有序进行。突出城乡规划与管理,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开展了以市区、宝丰、叶县、鲁山为依托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实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集聚区规划的有机衔接与统一,确定了城乡建设发展的长远规划。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完善中心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与城市绿线规划、商业中心城市设计、湛河沿线景观规划、城市色彩专项规划的编制,专项规划体系得到完善。坚持规划委员会制度,对批准的重点规划项目进行公示,全年共审查通过规划项目225项,建筑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有序 努力创造优美宜居环境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

— 41 — 推进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完成乡镇总体规划77个、中心村规划388个,分别占总任务的84%和72%。充分发挥土地、建设、房产、公用事业、电力、公安、监察等部门和新闻媒体的作用,探索建立部门联动制止违法建设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擅自提高容积率等突出的违法建设问题,保证了建设的有序进行。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针对平顶山市区实际,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用于城市建设,2009年市区共新增城市道路通车里程7.85公里,改造拓宽城市主次干道7.57公里,重点推进22.89公里道路新建改造项目,制约城市交通的瓶颈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加快推进中心区连片开发改造和城中村开发改造工作,完成拆迁164.1万平方米,开工482.7万平方米,主体完工195万平方米,城市整体面貌有了进一步改善。建成粪便处理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并投入使用,完成市区公用管网投资1.3亿元、新城区3万吨/日污水处理厂投资2500万元,供水、供气、供暖管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公用设施进一步健全。投入4700万元用于公交场站建设和车辆更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加速推进园林绿化设施建设,加强对既有绿化设施的管养,城市绿量及管理效果得到提升,建成区绿地率32.5%,城市绿化覆盖率37.6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9平方米,顺利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专家检查验收组的评审。平西湖、白鹭洲两个湿地公园双双入选第六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名单。各县(市)、区也以创建园林城、卫生城为目标,扎实推进小城镇、中心村建设,— 42 — 完成基础设施投资约6亿元,重点解决了一批与群众生活相关的热点问题,率先完成了39个建制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工作。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1.8%,提高1.6个百分点。

(三)出台政策措施,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积极争取住房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和建设资金,全年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56.9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4.42万平方米,建成后可解决1万余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完成棚户区内外配套投资1.9亿元,已有21251户居民顺利入住。完成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13896户1730万元,使符合条件且申请廉租住房补贴的低保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对《平顶山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个人住房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和《住房公积金二手房、自建房贷款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方便中低收入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改善居住条件。目前全市住房公积金覆盖职工33.58万人,覆盖面达74.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归集总额达59.8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全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3.34亿元,解决了3299户家庭的住房困难。与此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工不足问题,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预计可完成投资39亿元,同比增长96%;销售商品房72.5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9.1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62.55%和60.14%。

(四)实施精细管理,切实做好日常工作。按照“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开展城镇管理, 加大道路清扫及垃圾清运处臵力度,进一步加强市政设施维修管护,突出“城中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

— 43 — 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积极开展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逐步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实施了城管体制改革,对市城管处原有的城管监察执法、环卫、垃圾处理费征收等三块职能及所涉及的1997名人员和经费编制全部划转到三个城市区政府和新城区管委会,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积极推进物业管理进社区,初步建立了县(市、区)、街道、社区三级物业管理体系,不断扩大物业规范化管理覆盖面并取得明显成效。

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强化对参建各方执行法定建设程序的监督。扩大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覆盖面,加强房屋安全鉴定、房屋装饰装修监管等工作,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和新型墙材使用,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指导下顺利开展了65%节能砌块夹芯复合墙建筑技术体系推介会,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新型墙材科研、生产基地。

依法推进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切实开展对公用企业的日常监管,督促公用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提高服务保障能力,确保企业合理收益和人民群众的合理负担。继续开展市场专项整治,针对出租汽车有偿使用权到期问题出台了协议出让的政策措施,逐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和证照变更,保证了出租汽车行业的稳定发展。切实做好省级污水处理厂运营示范区的建设,推进在线监测体系安装和应用,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率、污水处理率,确保出厂水达标排放。

— 44 — 二、二〇一〇年工作打算

2010年,平顶山市将以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为目标,继续在开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旧城改造等方面加大力度,在推进园林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在推进物业管理普及提档、提高城镇管理水平等方面迈出新步,统筹规划、建设与管理,统筹中心城市、小城镇、中心村的发展,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提升城镇运行水平,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完善规划体系,引领城乡发展。尽快完成以市区、宝丰、叶县、鲁山为依托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争取城市总体规划早日获批,抓紧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和重点道路景观规划,完成中心村(社区)规划编制任务,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行为。

(二)加快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筹措资金实施开源路南环路立交桥等20项市政基础工程,投资20亿元用于新城区建设,完善路网结构,拉大城市框架,抓紧推进南水北调受水配套工程、公交智能调度中心、老城区天然气臵换人工煤气等重点项目,为市民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

(三)推进旧城改造,改善城市面貌。突出做好城市建成区村庄开发改造和旧城改造工作,积极探索和创新城市建设的新模式。严厉查处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建筑和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平顶山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市场的双赢。

— 45 —

(四)强化双创工作,美化城市环境。继续加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完善配套措施,实施亮、净、美、畅工程,实现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落实《城市绿地管理办法》,推进园林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绿地管养水平,巩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完善城市绿化景观体系。

(五)提高服务水平,解决群众诉求。以物业管理进社区活动为契机,加大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和监督,逐步实现规范化物业管理全覆盖。做好普通住宅拆改门面房查处工作,确保房屋居住和使用安全。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和住房供应力度,做好配售、配租、补贴工作,切实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让建设成果惠及所有城乡居民。

三、几点建议

一是请省厅就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规范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加强指导,制订出台相关办法措施。

二是对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任务进行明确,界定城市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的范围,衔接相关的优惠政策,避免标准不一影响改造进程。

三是在建筑节能和推广应用新型墙材方面加大对平顶山的扶持力度,帮助平顶山建设成为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新型墙材研发生产基地和建筑技术体系研究推广中心。

— 46 — 四是加大对乡镇、农村规划建设的投入,支持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已建成设施的运营经费来源,确保建成后发挥作用。

— 47 —

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安阳市人民政府

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要求,现将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2009年主要工作情况和2010年初步打算汇报如下:

一、2009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实施城建三年计划为抓手,坚持规划先行,狠抓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管理,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使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安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以落实城建三年计划为中心,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为把河南的北大门建设的更加光彩、更加亮堂,安阳市实施了总投资逾500亿元的城市建设三年计划,2009年确定了74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工47个,完工16个,累计完成投资40.64亿元。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投入资金1000万元,相继实施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空间战略、县(市、区)产业集聚区规划、县乡村三级规划等一大批规划编制工作;与德国罗兰•贝格公司合作编制了《安阳市城市总体功能定位、主导产 — 48 — 业确定及空间布局优化规划》,着手开展安阳科学发展试验区规划编制工作,为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工作扎实进行,实施完成了光明路道路改造、热力蒸汽管网改造等“七路一网”工程,完成了“引岳入安”和“洪河引清”工程,宗村污水处理厂、公交东区停车场等一批民生项目投入运行,中国文字博物馆提前竣工并如期开馆,更新公交车辆34台,新增城市供水1.43万户,新增天然气用户1.31万户,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98万平方米、用户1.1万户;城市出入口改造工程涉及的蔬菜批发市场、张河固村等顺利动迁;聂村、牛房和魏家营三个城中村改造一期工程顺利完成;解放路、红旗路等重点道路街景整治取得初步成效。三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成绩显著,开工经济适用住房56.8万平方米,已竣工2109套;开工廉租住房26万平方米、5200套,完成了省政府要求“三个百分之百”(开工率、配套资金到位率、发现问题整改率百分之百)的工作目标;完成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9154户,实现了城市低保家庭廉租住房保障的应保尽保。四是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成立了城市管理工程指挥部,启动了投资2680万元的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推行了对城管执法系统创先争优的千分考核和对各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千分考核,建立了“全面覆盖、职责明确、指标量化、千分倒扣”的管理机制。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率由2008年的37.3%提高到38.92%,提高1.62个百分点,城乡面貌显著改观。

(二)以政府主导为原则,推动供热计量改革取得新成效。

— 49 — 2009年,安阳市把推进供热计量改革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现代化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创新思路,强力攻坚,使供热计量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完成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总面积200万平方米,占全市住宅供热入网总面积的37%;实施集中供热分户计量8484户,占民用户总量的17%。一是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成立了“安阳市既有建筑供热节能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相关政策措施制定。聘请设计单位专家和供热企业技术骨干,开展供热计量相关技术和管理研究,分析试点小区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方案,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完善政策。制定出台了《安阳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安阳市新建建筑供热计量标准实施细则》、《安阳市2008—2009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计划和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明确了供热计量工作目标、内容和进度计划,为推动供热计量改革提供有力地政策支撑。三是示范带动。积极推进供热计量改革试点工作,在对安泰苑、安惠苑共计46万平方米的建筑实施供热分户计量后,把兴达嘉园、辉龙城市家园等11个小区、77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作为第二批集中供热计量改革试点,进行了供热单户控制、分户计量系统改造,共安装分户计量表5184块。四是调整价格。在推行供热计量改革试点的同时,制定了《安阳市供热计量采暖价格》、《安阳市城市集中供热热力销售及相关价格》,有力推动了供热计量改革进程。在改 — 50 —

篇2: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汇报总结

根据督查内容,重点汇报四个方面:

一、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住建局的悉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精心安排部署,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推动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着力破解瓶颈,精心实施保障性住房工程。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环节,详细制定方案,着力破解难题,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努力力改善群众住房条件。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XX年,全县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XX个片区XX户XX万平方米,总投资XX亿元,修建安置楼XX幢XX套。目前累计投资XX亿元,完成征收补偿XX户,西门安置楼于XX年XX月竣工验收并分配入住,XX片区安置楼已建成主体,正在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预计XX月底竣工并交付使用。XX年,全县计划改造XX路、XX二期和XX一中XX个片区XX户,总投资XX亿元,全部实行货币化安置。目前制定了征收补偿和政府购买服务方案,完成可研评审、用地预审、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招标等工作,正在衔接银行贷款授信,待贷款到位后全面启动征收工作。及时编制上报XX年棚户区改造项目方案,累计计划改造XX户,其中XX年XX户、XX年XX户、XX年XX户。加快实施公租房建设工作。XX年—XX年,全县累计修建公租房XX套,其中XX棉业公司XX套,目前完成产权比例确定,正在审核申请资料、配售价格;XX套已完成竣工验收并分配入住;循环经济产业园区XX套正在进行室内给水管网敷设和基础设施招标工作。认真落实住房租赁补贴政策,XX年发放补贴XX户XX万元。全力整改审计反馈问题。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反馈的XX条问题,逐项分析原因,认真核实情况,详细制定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全力整改落实,目前整改到位XX条,正在整改XX条。其中:(XX)关于“安居工程结余资金XX万元未及时分配使用,闲置一年以上”的问题,已将剩余资金上缴县财政,问题已整改到位。(XX)关于“XX年农村危房改造县级配套资金不到位XX万元”的问题,目前资金已配套到位。(XX)关于“XX年农村危房改造县级配套资金XX万元未落实”的问题,正在积极筹措配套资金,争取年内落实到位。(XX)关于“XX县XX棉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已办理了竣工验收备案,但由于建设分配管理不衔接,产权比例不确定等原因,该项目XX套公租房尚未交付使用”的问题,目前完成产权比例确认,正在审核申请资料和配售价格,计划XX月份完成分配入住。

二是聚焦脱贫攻坚,全力加快农村危房改造进度。

紧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严格按照“改造对象精准、改造目标精准、资金投入精准”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努力改善农村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全力加快改造进度。紧盯总体目标任务,建立健全“日巡查、周调度、月通报”制度,蹲点开展协调服务,及时解决具体问题,扎实开展专项督查,全力加快危房改造工程建设进度。今年省市下达的XX户改造任务全部开工,目前竣工XX户,通过验收XX户。同时,县上自筹资金XX万元,改造农村D级危房XX户,目前已开工XX户、竣工XX户。着力提升建设质量。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严格落实《C级危房加固方案及技术导则》相关技术规程,抽组专业技术人员,强化日常巡查指导,全程开展施工监管,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切实强化资料管理,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对危改户的摸底调查、公示、照片、资金管理等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做到了程序完善、手续完备、资料全面、管理规范。同时,严格执行农户信息档案录入制度,确保电子档案录入进度与工程建设进度相一致,保证了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完整性。严格规范资金监管。按照省、市危房改造资金政策要求,县上需配套D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XX户XX万元,自筹资金XX万元对XX户C级危房进行兜底解决,目前资金已全面落实并拨付至乡镇惠农资金专户。严格落实“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直补到户”制度,加强危房改造资金管理,确保了资金安全运行。

三是着眼改善环境,切实加强垃污设施运营管理。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营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突破行动,努力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全力促进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营。投资XX万元,采用BBR工艺对城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扩容改造,目前正在编制可研报告,计划XX月份全面启动,XX年全面完成。投资XX万元,实施XX、XX洞、XX、XX等XX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现已完成项目选址、用地环评预审,正在施工图审查,计划XX月完成土建工程。切实加强垃圾填埋场运营管理。投入XX万元,实施了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扩容XX万立方米,已于XX月份完工交付使用。投资XX万元,实施XX、XX、XX个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正在完善扫尾工作。集中整改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对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和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的突出环境问题,逐条制定整改方案,逐项靠实整改责任,全力抓好整改落实,目前城区餐饮油烟治理、城区道路湿法清扫、河道采砂违法企业关闭等XX个方面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措施,设置施工围挡XX万米,覆盖工地裸土XX万平方米,硬化路面、场地XX平方米,安装车辆冲洗设备XX台、抑尘雾炮机XX台,建筑工程扬尘治理取得了较好成效。扎实开展垃污设施建设突破行动。筹措资金XX万元,在城区配置垃圾清运车、洒水车等车辆XX辆,布设分离式果皮箱XX个、地埋式果皮箱XX个、垃圾斗XX个。

四是精心安排部署,扎实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

严格按照省、市要求,优化工作思路,及时安排部署,细化工作措施,扎实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迅速启动各项工作。及时召开全县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动员会议,全面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县上成立了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住建、环保、执法等XX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制定印发了《XX县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了全域无垃圾治理的热潮。突出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紧扣城乡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细化措施,加大力度,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大力开展城区环境卫生大扫除,将城区环境卫生清扫责任靠实到机关单位和商业门店,每周集中清扫一次,加强日常保洁,定期评比通报,累计清运垃圾XX吨,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XX多起。各乡镇结合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三清五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累计拆除废旧庄基XX户,清理柴草粪土等生产生活垃圾XX多吨。加大旅游景区整治力度,结合全域旅游建设,持续加大景区及其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严格执行垃圾日产日清制度,增设分类垃圾桶、垃圾箱XX多个,有效提升了景区及周边环境。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大保障力度。强化资金保障机制,结合实施城区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多方争取项目支持,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持续加大垃圾治理工作的倾斜力度,着力补齐短板,完善基础设施,努力缩小差距。建立整体联动机制,坚持把全域无垃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人带头调研指导、带头督促检查、带头解决问题,县乡村紧密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了较强的工作合力。完善日常监管机制,对城区街路逐路段靠实保洁人员,全面落实常态化保洁措施,严格落实城区和乡镇街道“门前五包”责任制,由机关事业单位、个体门店负责日常监管。县财政筹措资金XX万元,在贫困户中选聘村庄环境卫生保洁员XX人、道路养护员XX名,负责农村环境清扫保洁和日常监管。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今年以来,尽管我们在住房和城乡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一是重点工程进度不够理想。由于征拆难度较大,以前下剩棚户区改造改造任务尚未完成。受贷款审批等因素影响,XX年棚户区改造工程尚未启动,完成工作任务压力较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公租房尚未竣工,XX棉业公司公租房尚未分配入住。二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城市道路体系不够健全,路网结构不够科学,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进展不快,城乡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仍然存在欠账。三是城镇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由于小城镇建设主要依赖项目投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影响了重点小城镇建设进度。四是城乡环境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城区环境管理缺乏长效机制,卫生状况时好时坏,脏、乱、差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乡村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泼乱倒的问题较为严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3: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汇报总结

一是努力完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尤其是要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明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任务是基本建成460万套、新开工600万套。要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做到配套设施与保障房工程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交付使用, 确保已竣工保障房能及早投入使用。继续抓好公平分配和入住后管理工作, 探索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机制。

二是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措施, 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住房需求, 支持合理自住和改善性需求。编制和实施好住房发展和建设规划, 引导和稳定社会预期。密切监测市场形势, 继续推进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市场监管, 加强房地产领域诚信体系建设。

三是加快修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继续做好资金安全和使用管理工作。出台归集、提取、个人贷款、财务会计等业务规范。加快住房公积金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住房公积金服务质量。

四是继续抓好城乡规划工作,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抓好由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查报批工作, 进一步提高审查质量和速度。推进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完善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 依法查处规划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推进数字景区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五是加快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加强城镇减排, 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编制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防治设施建设规划。继续抓好在建城镇供水设施项目的建设工作, 强化水质督察。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 提高设施运行水平。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推进数字城管工作, 强化城市地下管线管理。

六是完成好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推进村镇建设。明年要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00万户左右。制订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保护村落的传统文化要素和地区民族特色。扩大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 启动美丽小镇和美丽乡村示范。

七是以更大决心和更快步伐推进建筑节能。完成北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2亿m2左右, 实施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900万m2, 启动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建设20个。继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省级示范工作。

八是进一步强化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建筑市场监管力度, 重点落实注册人员执业责任。强化房屋和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九是加强法规标准建设,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条例》等重点立法进程。对重要建设标准实施效果开展评估和监督检查。继续强化执法监督工作。

十是下气力研究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几个重要问题。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研究我国城镇化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系统配套、科学有效、稳定可预期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进一步研究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管理问题的研究。

十一是继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篇4: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汇报总结

科学规划,立足长遠,夯实发展基础

近年来,商南县始终把城镇建设规划工作置于“龙头”位置,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部法、服务一条龙”的工作理念,围绕城镇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先后投入1500余万元,完成了县城和10个建制镇的总体规划,以及县城塔坡区、滨河新区、火车站区、塘坝新区、气象站片区、西街片区、鹦鹉沟片区等6.8平方公里的详细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75.6%;同时对312国道沿线五个乡镇、17个行政村、81个居民点、52个移民点进行了详细规划。这些规划为商南县城乡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创新,实现城镇建设跨越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思路,采取项目捆绑、资金整合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县城“东扩南移西延北改”战略,道路基础设施方面,新建了迎宾大道、滨河路、富兴路等25条主干道和琥珀巷等188条背街小巷建设任务;建成了县河大桥、琥珀大桥等5座大桥;“四条大道、四个片区”建设全面启动。功能配套工程方面,新建了火车站广场、水晶广场、塘坝广场,改造了人民广场;完成了县河综合治理、县河橡胶坝、垃圾堆放场等工程建设;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12座、生化公厕13座,安装垃圾桶500个、果皮箱820个,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鹿城公园、塘坝应急避难场所等工程加紧建设。住房保障方面,相继建成了1.76万平方米的朝阳廉租住房和4.23万平方米的康宁、信合等经济适用住房;9.6万平方米的东畈保障性住房正在加紧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40户,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城镇“五化”方面,投资1580余万元,新建绿地283.8万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4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7%。同时,全力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富水省级重点镇、清油河陕南百强镇建设步伐加快,建制镇街道硬化7.5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519盏,栽植行道树3983棵,铺装入行道面砖6.26万平方米,城镇环境焕然一新。

构建精细管理长效机制,努力提升城市品位

围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目标,深入开展城区综合整治,全力构建精细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三大整治”活动,进一步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城市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加强了建筑工地管理,整顿和规范城市环境卫生秩序,城市品位显著提升。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县城创建顺利通过验收,文明、整洁、秩序井然的商南县城新形象逐步树立起来。

未来几年,商南县将以建设生态园林式旅游县城为目标,以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中心,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抓手,深入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强化城市管理,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把县城真正建成绿城、水城、不夜城、历史文化城、健康文明城。到2015年,将县城城区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万人。结合新农村建设,努力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集镇延伸,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和312国道沿线、金丝峡景区内村庄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10个建制镇“五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着力将魏家台、水沟培育成工业大乡,将城关、梁家湾培育成商贸重镇,将太吉河、富水培育成旅游名镇,将白浪、清油河、赵川培育成边贸强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辐射周边的城镇建设新格局。

篇5: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情况汇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督导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工乡长任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乡建办、国土所、财政所、环保办、爱卫会、农办、文化站、民政室、司法所、派出所等站办所作为成员单位,总体领导全乡新农村建设工作。二是重视工作督导。以乡建办牵头,挑选部分工作相关的机关干部,建立了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中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的规划执行、执法监督、工作督导等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乡建筑住宅合作社的职能,积极参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三是强化基层主体。注重发挥好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和服务职能,同时发挥好群众的民主参与监督作用,使政府领导、村级自主、村民自愿协调一致,推动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四是纳入村级考核。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规范管理和指导,并制订了考核细则,从规划建设、公共服务、环境容貌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纳入对村级的考核之中,工作汇报《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情况汇报》。

二、坚持四个原则明确工作的方向我乡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县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在工作中,坚持政府统筹的原则、政策引导的原则、群众自愿的原则和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并捆绑使用各项惠农资金和政策,统筹安排农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群众由分散向集中、由平房向楼房、由村庄向新型社区转变。充分尊重民意,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开发商及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农村住房建设。

三、坚持高起点规划科学布局发展战略为更好地统筹城乡建设,促进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社区建设坚持前瞻性、科学性、严肃性,坚持高起点、严要求,以人为本,有效提升其内涵功能。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原则,我乡聘请了山东省和泰安市等几家规划设计院为我乡精心编制规划,科学布局。先后完成了《乡饮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新农村建设五年总体规划》和乡饮、南赵、郭沟三个社区规划。规划的形成和建立对于我乡新农村建设将具有全面指导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富裕、文明、生态乡饮过程中将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篇6: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汇报总结

为科学应对“四返”(即返城、返岗、返工、返学)人员高峰回城,坚持

“防输入”与“防扩散”并重,抓实抓细返城人员的健康管理,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遵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紧急动员全省20万名城市管理人员下“沉”到基层,充实到街道社区、道路卡口、环卫运行、商务楼宇等城市防控疫情第一线,落实网格管理责任制,压实属地责任。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保证城市安全运行、干净有序。“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先后印发《关于做好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城市管理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全面部署督导各地城管执法、数字城管、环卫作业等条线上人员,把服从服务于阻击疫情扩散作为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完成。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书记顾小平带队对城管环卫系统疫情防控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了暗访,实地查看社区环卫工人自身防护、生活垃圾清运、运输车和垃圾桶辆消毒杀毒情况,全面阻击断疫情传播。

2月3日,分管副厅长宋如亚带机关工作组到徐州、宿迁、淮安市县社区开展督导检查,检视社区联防联控方案措施、机制人员、应急保障、工作成效等落实情况。江苏省各地城管系统保证城市社区防疫工作“防控无死角、联控全覆盖”。

据2月3日统计,江苏省城管系统每天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7.36万吨/日,对

18.7万处垃圾处理设施、1.93万座公厕、2.8万辆垃圾运输车辆进行消毒杀毒工作;

派出2.1万人沿街巡检,加大流动经营、活禽摊贩的查处力度;

启动实施“格中有人、人能管事、事皆有序”的精细化管理预案,有8.4万名网格信息采集员进社区,协助社区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工作,强化联动协作,做到“返城即入网、回家不离格”,反复核查做实做细“四返”人员管控清单,做到“扫码见底”,知家、知人、知情、知底。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保证城市管理有力有效、联防联控。“疫情当前,生命至上”。江苏城管系统坚持结果导向,树立“战疫情、防大疫、救生命”的思想,把支援社区落实群防群控作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全力以赴保证城市管理力量下“沉”到底到边,组织群众学习疫情防护知识,增强科学防护意识,抵制谣言妄语,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

据统计,江苏省城管系统有116名处级干部和1.23万名党员高举党旗、佩带党徽,战斗在疫情最前沿,组成2753个“道口路检突击队”、“服务隔离人员保障队”、“菜场物资保供运输队”、“社区机动巡检队”、“市民广场群众劝离队”。

如东县城管局成立九支党员突击队、50名党员,全部承包城市10条主干道两边80个居民小区垃圾清运、30座公厕消杀保洁、19个垃圾中转站的清运任务,已经持续值守加班加点15天,为城市创造美丽清洁环境。

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保证城市管理即诉即办、发挥效能。“疫病无情,人间有爱”。江苏省城管系统围绕让市民“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总目标,密切关注着社区防控需求,开展“城管在支援”“城管在行动”“城管在服务”等活动,让防控疫情的地方更有温情。

各地城管人员坚持到社区搞好传达学习,聚焦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重难点问题,主动查、早回应,充分发挥城管数字网格管理的优势,加大公共场所集聚疏导执法、市容市貌卫生整治、垃圾转运站清理、农贸市场活禽监管、城市综合体通风消毒等治理力度,推动宜居健康城市建设。

针对当前防控疫情需要,“非常”时期,运用“超常”举措,着力构建“未诉先办、一办到底”的联防联控机制,做到对返城高发区人员、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人员、社区常住外来人员“四个底数清楚”,果断处置疫情及相关敏感事务。

上一篇:不动产登记条例下一篇:专科生求职信